第一篇: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苏少版)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全册教案及教学计
划(苏少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苏教版第12册第17课:
课题:头饰与帽子
(一)一、教材分析:
帽子同学们都很熟悉,本课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帽子入手,通过欣赏、比较、试画、创作等环节,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帽子的文化习俗,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未来的帽子的形象。
(1)教学目标:、认知领域:从造型、颜色、用途、习俗等方面了解各种各样的帽子。
2、操作领域:用写生帽子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创作。
3、情谊领域:开拓视野,感受帽子的美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用写生的方法画1-2顶自己喜欢的帽子。
教学难点:帽子的立体造型表现。
(3)建议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方案1(写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帽子展示的影视作品、、范画、辅助图等
学生准备:带一顶帽子实物,收集的有关帽子方面的文字、图片材料。
●
教学思路:
、感知与体验:
A、谜语切入:一物生得巧,地位比人高。白天一肚毛,夜里空肚熬(帽子)。
B、欣赏同学们带来的帽子和头饰,用摸材质、看颜色、说外形等方法来介绍自己的帽子和头饰。
c、试着画一画自己带来的帽子和头饰。
D、老师进行修正和评价。
2、创造与表现:
A、老师请同学们观看影视剧、戏曲、少数民族中的帽子及头饰的形象,比较它们的风格。
B、了解帽子的结构:帽檐、帽身、帽带三部分组成。
c、欣赏书上的图片,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顶?它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D、老师用写生的方法,示范画一顶自己喜欢的宽边草帽,注意画出帽子的立体的感觉,并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帽子的材质。
E、作业要求:请同学们用写生的方法画一顶自己喜欢的帽子和头饰。
3、评价与反思:
A、举办千变万化的帽子和头饰展,请同学们将自己设计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最佳写生奖的评选。
方案2(想象创作)
●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帽子展示的影视作品、、范画、辅助图等
学生准备:带一顶帽子实物,收集的有关帽子方面的文字、图片材料。
●
教学思路:
、感知与体验:
A、今天,同学们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帽子,请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帽子戴在头上,相互欣赏,请几位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帽子。
B、请同学来说一说帽子有什么作用?(实用、美观、是职位的象征等)
c、用单线笔试画自己带来的帽子。
D、小故事:(帽子的起源介绍)一顶帽子,在现代人看来,是极普通的日用品。可是在远古时代,人类哪里懂得戴帽,更谈不上制作了。很久很久以前,黄帝带领他的群民,在长期的劳动中获得了不少经验,有过很多发明创造,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难题,如帽子的发明就是其中一例。有一年冬天,黄帝打算举行一次庆功大会,事前派胡巢进山打猎。这年冬天,气候特别严寒,胡巢他们每天在山林里和野兽搏斗,获得了大量猎物。当他们准备返回的时候,气候突然变得更加寒冷起来怎样才能避免更多人被冻伤呢?胡巢正为此着急时发现眼前的树杈上架着不少鸟窝。胡巢随手拿起一块石头,一下子就把鸟窝打下来了。他拾起来仔细看了看,又用手在鸟窝里外摸了摸发现鸟窝却又绵又暖。他随手就给身边一个冻掉耳朵的人戴在头上。周围其他人看到后也纷纷上树去摘鸟窝,戴上了鸟窝再也不怕掉耳朵了。当胡巢带领打猎伍,抬着大批的猎物回到桥国的时候,黄帝亲自带领臣民远道迎接。当人们发现打猎回来的人,头戴鸟窝时,连黄帝也觉得很奇怪。胡巢便把进山的经过向黄帝汇报。黄帝听后大加赞扬。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头上戴的鸟窝叫帽子.黄帝对嫘祖说:“我希望我的臣民在大庆的日子里,人人头上都有帽戴。”人类戴帽也就从那时开始流传下来。”
E、古代初期,无帽而有巾。巾是人们在劳动时围在颈部用来擦汗的布,由于风沙日晒,人们便将巾裹在头上,由此渐渐地演变成了各种帽子。古时候,帽子是一种权贵的象征。清朝时这种象征更为显著,平民跟官员所戴的帽子有所差别,文官跟武官的帽子也不一样。而皇帝的帽子则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象征。但到了现代帽子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平常饰品。
2、创作与表现:
A、欣赏:《还珠格格》中的香妃的头饰,和还珠格格的大拉翅帽,清朝官员的凉帽、暖帽,以及少数民族的各种头饰和帽子。
B、比较:
将少数民族的帽子和头饰与同学们带来的现在的帽子、头饰进行比较,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帽子的小装饰比较丰富。
接着播放:模特儿时尚帽子和其他职业的帽子,同样观察这两类帽子在造型颜色上有什么不一样呢?模特的帽子在造型上比较夸张,颜色上也比较丰富。
c、老师示范:用单色笔画一顶少数民族的帽子或头饰。
D、学生进一步的练习:用单色笔画一顶少数民族的帽子或头饰。注意画出立体感。
E、欣赏:通过图片,了解一些有趣的帽子例:带探照灯的井下工作帽、带电风扇的凉帽、卡通帽等,知道这些帽子是多功能的。
F、设疑:看到这些有趣的帽子和头饰,如果你是设计师,你可以从哪几点去考虑来设计未来想象中的帽子和头饰呢?
G、同座位讨论、全班交流,得出结论(外形变、多功能、装饰变)三个方面来设计。
H、老师分别出示三种造型的帽子和和头饰例:熊猫帽、带收音机和照明灯的多功能帽、带小星星和月亮的头饰等。
I、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设计一顶未来的、与众不同的帽子或头饰。
3、评价与反思:
A、举办《未来帽子、头饰大赛》,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装饰奖等多个奖项,鼓励学生想象与创作。
B、欣赏国外的有趣的帽子或帽子杂技表演,了解帽子的更多的用处。
(2)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要注意观察帽子的外形及各部分的关系,避免画小,形不准等问题的发生。
(3)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1:画的不立体。
解决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圆边的边缘线的画法。
问题2:容易画小。
解决方法:提示学生画得帽身要装得下自己的拳头。
三、学习评价建议:
(1)
学生的评价:可根据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形的把握、色彩的运用等方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大家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3)
评价的方式:自评、同座位互评、全班选代表发言评价、老师的评价等,活跃课堂气氛,体现师生互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评价。
四、教师教学随笔:
帽子的形状不是很复杂,而且人人都有帽子,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用写生的方法,还是用想象创作的方法来表现画面。如学生把握帽子的形状较好,可以在学生把握大体形状的基础上,再进行想象创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还可以利用“小红帽”的故事,用创编“帮小红帽设计新帽子”的情境,来请学生设计新颖的帽子。激发学生的设计欲望。、8、帽子
(二)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帽子的基本结构,通过各种游戏、谈话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操作目标:学习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制作一顶纸帽子,利用各种不同的装饰材料装饰美化自己的帽子。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造型,表现的过程中,体验立体造型的乐趣。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纸帽子的基本方法,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在基本的制作方法上进行想像创新设计,制作有个性的帽子。
(3)建议课时:1~2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案例
(一)(1)
欣赏时装秀表演.,感受各种独具特色的帽子秀,说说自己的感受。
(1)展示教师自己制作的帽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揭题——
我做的帽子
(3)图片欣赏,感受体验:展示各种帽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最喜欢哪顶帽子?为什么?
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帽子的形状,色彩,装饰等;
总结归纳帽子的基本结构——帽檐、帽体
(4)学习
一、两种制作帽子的基本方法
(5)
启发想象,鼓励创新.。
教师提问:你还能创造出其他形状的帽子吗?
你能把自己的帽子打扮一下,使它变得更美吗?你想怎样装饰?
(6)作品展示,体验成功.让学生戴上自己设计制作的帽子进行模特表演,体验成功的快乐。
案例
(二)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戴上自己心爱的帽子。
2、师生交流帽子的作用。
3、揭示课题:千变万化的帽子。
二、学习新知:、欣赏帽子的图片,感受各种奇特的帽子,师生共同归纳出帽子的基本型和装饰美。
3、请学生上台展示帽子基本型的作法,并启发学生想出其他造型的做法。
4、教师示范一至两种,在基本型上进行增加或删减形成新帽形的作法。
5、小组讨论本组想要制作的帽子造型并交流。
6、请学生自行归纳出帽子的制作步骤,教师再进行补充。
7、作业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顶有特色有创意的帽子。
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三、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
四、帽子展示会。、小组自述帽子的造型特点和装饰特点。
2、你喜欢哪组的作品,为什么?
(2)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通过欣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参与设计制作帽子的热情,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他们会很想自己也亲手设计制作一顶帽子。让学生自己试着动手把一张平平的卡纸做成立体的形状,不会的部分再由老师进行启发性的讲解。有助于本课重点的解决。
在帽子基本型上进行想像创新,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先让学生来说一说,教师通过示范在帽子基本型基础上的进行增减变化,有助于解决本课的难点。
(3)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可能学生对于制作帽子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在示范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再小结。这样强化了学生对帽子制作步骤的了解。另外的配合也很重要。在这一环节,通过展示帽子在基本型上的增减变化,更加形象化,有助于解决本课难点的解决。
三、学习评价建议:
a)
学生自评:
是否大胆地进行尝试制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是否积极思考、并且与同伴进行探究、交流与合作
b)
同学互评:
是否发现别人在动手制作中的动手创作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肯定等方面的评价。
c)
教师点评:
侧重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像创新,肯定学生的作品,表扬认真、细心、具有特色的作品。
四、教师随笔
由于帽子的知识特别丰富,在一节课里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过程。力求做到少而精,不摆花架子,让学生学得扎实。
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把帽子用来隐蔽、保护自己,又或者用来遮风挡雨。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帽子还可以体现人们的身份地位。通过本课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帽子的起源、它的不同作用,还可让学生在欣赏、和设计帽子的活动中,获得审美享受,体验设计与制作作品的乐趣,在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探究欲,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讨论与合作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感受共赢互利。
第19课现代雕塑
案例1:
教学目标:
、培养审美情趣
2、学习现代雕塑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现代雕塑知识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现代雕塑
二、讲授新课:
雕塑发展到近现代,与古代雕塑相比较,在内容、观念、风格、形式以及材料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变化。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新型材料的诞生,没有崭新的创作思维和审美意识的出现,就不可能有这样名目繁多的各类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流派
20世纪,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雕刻外,相继产生了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的雕刻,同时还出现了抽象派雕刻、装配雕塑。
另外,活动雕塑、软雕塑以及植物雕塑等等也随之产生。因此,用“缤纷缭乱“来形容现代雕刻艺术流派是再恰当不过了。
2、作品欣赏(投影)
(1)《运动》
基恩哈林
西班牙当代雕塑家
(2)《会走的石头》
光根伸夫
日本当代雕塑家
(3)《魔术师》
艾杰里斯
美国当代雕塑家
(4)《舞蹈》
艾伦琼斯
英国当代雕塑家
(5)《大拇指》
塞萨
法国当代雕塑家
(6)《童话世界》
拉尔森
瑞典当代雕塑家
(7)《童眼看世界》
包林
中国当代雕塑家
(8)《潮》
刘少国
中国当代雕塑家
(9)现代公园雕塑
中国
(10)现代街头雕塑
法国
(11)现代广场雕塑
美国
3、谈谈自已欣赏后的真实感受:哪些作品看懂了或没有看懂,欣赏或不欣赏哪些作品,为什么?
4、对家乡、学校的雕塑作品提出自已的意见。
5、用纸或黏土仿制或创作一件现代雕塑,来美化家乡、社区或者学校。
6、作业评价
教后札记:
学生学会了怎样鉴赏一件物品,提高了欣赏水平。
案例2:
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外国古代、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
2、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审美和欣赏能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提高学生对艺术品的语言表达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介绍古代希腊、罗马雕塑的艺术特点和近代罗丹雕塑。
2、我们对雕塑艺术的看法。
教学难点:
如何欣赏分析雕塑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课内容,请同学提问。
(一)、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有同学知道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有哪些吗?
学生:回答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古埃及、古印度、古代希腊、罗马、两河流域等。
教师:古文明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就有雕塑艺术,引入课题。
(二)、介绍古希腊、罗马雕塑艺术。
学生:同学介绍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的特点。
多媒体:介绍希腊雕塑图片欣赏。
教师:补充介绍希腊雕塑艺术。
强调希腊神话雕塑的情节性、表现力。
2、希腊雕塑裸体特点。
3、希腊雕塑创造了理想的典型的美的形象。
学生:同学介绍罗马雕塑艺术的特点。
教师:补充介绍罗马雕塑艺术。
罗马雕塑的继承性。
罗马雕塑生动的个性特点。
多媒体:介绍罗马雕塑艺术图片。
小结:希腊雕塑和罗马雕塑比较:
学生:谈谈感受
(三)、文艺复兴雕塑《大卫》欣赏。
(四)、介绍近代外国雕塑艺术。
、图片欣赏:《伏尔泰坐像》、《马赛曲》
2、教师:罗丹介绍
多媒体:罗丹作品欣赏,重点是〈加莱义民〉
学生:谈谈感受
介绍布郎库西、摩尔等雕塑家作品。
学生:谈谈对西方现代抽象雕塑的认识。
(五)、同学谈谈秦始皇兵马俑与希腊、罗马雕塑的不同特色。
(六)、同学提问。
下节课安排:
一部分同学动手制作泥塑,一部分同学写生活动。
第20课陶艺
(一)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介绍陶艺知识,通过作品欣赏,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感受泥性、了解陶艺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方法。
柔软的泥土经过了火的洗礼,变成了坚硬的陶器。面对着自己捏制的陶器,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玩泥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做陶并不是为了追求成人的承认,而是与土、水、火的不断交往中,表露自己的感情,获得愉悦的情绪。陶艺创作是一种主观的、动态的、扩展的、想象的、自由的和多项的模式,它的造型有平面的、立体的;有具象化的、意象化的、抽象化的;也有综合的、多元材质合成的。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陶艺作品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方法。
(2)操作目标:感受泥性,并用三种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塑造自己喜欢的形体,培养动手动脑和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热爱祖国历史悠久的陶艺文化,激发无穷的创造力。
2.学习内容
了解陶艺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特点,学会多角度欣赏陶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陶艺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特点,了解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的制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陶艺的艺术特点,选择一种手法表现陶艺作品。
3.课时建议: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l
课前准备:
师:陶艺作品成品若干、收集有关陶艺教学的DVD,陶艺作品图片等。
生:每人准备黏土1块,牙签、制陶工具。
l
设计思路:
、欣赏与感受
师:陶艺是人类第一次凭自己的意志,利用天然物质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人类在向大自然斗争中获得的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今天,我们继续来感受陶文化,学习陶艺基本成型法——泥板成型。欣赏、感受陶文化,激发创作欲望。
(1)陶艺知识
教师出示2件唐三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学生说说对它的认识。
介绍唐三彩和陶艺知识。
(2)名作欣赏
师: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到“世界陶艺馆”中参观,看看这里的陶艺表现的是哪类题材?造型有什么特点?
出示陶艺作品:《陶人》(非洲)、《陶猪》(北美印地安人)、《三彩天网俑》(唐)、《鸟哨》(贵州)、《猫》、《牧归》。
分组讨论,然后挑自己喜欢的作品发表欣赏感受,在讲到题材是人物的陶艺作品时,还可以用体态、表情来模仿。
小结:这些作品有的俯首虔诚、有的怒目凶狠、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憨态可掬,造型都非常简洁、夸张,是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批瑰宝。
(3)学生作品欣赏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批学生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不是那么成熟,但却有另外的一种美——稚拙美,这些作品表现的是同学们喜欢的题材,再现的是我们身边的事物,下面请大家观赏。
出示学生作品3幅:汽车、河马、陶罐人。
实物出示学生作品4幅:我造的陶屋、古老的桥、我设计的器皿。
师: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想?
孩子们的这些作品都是采用了陶艺的基本造型手法——泥板造型法制作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方法,老师相信同学们能做出和他们一样好的作品,甚至比他们做的更好。
2、分析与探讨
(1)
图片对比
教师出示2幅陶艺作品图片,制作方法分别为——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
学生欣赏画面中的陶艺作品,分析表现手法上的区别,用语言表达。
师:这两幅作品分别运用了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的制作手法。
介绍这两种制作手法:泥条盘筑法产生于石器时代早期的制陶法,是将黏土搓成泥条,在底部盘筑上去直至器口,然后拍打并抹平盘筑时留下的沟缝,干后入窑烧制成陶。我国云南思茅傣族中还继续存在。泥板做陶艺是现代陶艺家常用的手法。
学生讨论泥条盘筑法的制作步骤和制作技巧。
(2)教师演示
泥条盘筑法——找一泥块,放在手心中搓圆,然后用两手掌搓长,再将泥条放在桌子上,十指成弧形,稍稍用力并慢慢由中间向两边将泥条搓长。力求泥条粗细一致、圆整;再将泥条盘筑在底座上形成花瓶或者竹篮等造型。
泥板成型法
3、启发与交流
学生讨论准备运用泥条或者泥板塑造什么形象呢?是独立完成制作还是小组合作?表现什么主题(小动物、人物、建筑造型、器皿系列等)?
4、创作与指导
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擅长的手法表现一件陶艺作品
5、举办小型“陶艺展”
(1)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
(2)欣赏彼此的陶艺作品,互评、自评,说说你最喜欢谁的陶艺作品?在造型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6、课后延伸
师:今天我们用泥板成型法制作出了很多吸引人的陶艺作品,让我们的陶艺展厅独具特色,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陶艺世界”,让我们看看还有哪些新颖的创作!
三、学习评价建议
.学生的评价:
(1)是否初步掌握了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这两种基本的制陶方法;
(2)是否能运用泥塑的方法进行造型表现;
(3)是否在欣赏中体会到陶艺作品的美;
(4)是否用语言或文字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合理的评述。
2.教师的评价:
(1)能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2)能够大胆创作;
(3)能否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3.评价的方式: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评。
四、教师教学随笔
陶艺的教学和其他艺术门类的教学应有所区别,因为陶艺创作中有平面、构成、雕塑等众多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知识和动手能力。既要了解“传统”,又要知道“现代”。“传统”指的是学生的美术基本功,“现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立体概念,用特殊的泥土材料去塑造和表现。在教学安排上应使学生了解泥土这种材料,并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它。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常规基础上寻求变化的拓展,除了学习实用的杯、盘、碗、钵等器皿造型外,还应着重引导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探索无限丰富的形式语言、观念、意识和情感。
五、教学资料库
陶艺是什么?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现代陶艺是针对西方工业化生产日益发展、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制作的现象而产生的。虽然大工厂生产出来的瓷器比手工陶瓷器更为精细、工整,而且价格更便宜,然而这种整齐划一的产品缺少个性和变化,因为每十件、每二十件的陶瓷器都是一样的,渐渐使人们厌倦,这种情况在其他行业也是一样!于是现代社会开始崇尚个性,崇尚自然朴实的风气!这时,有一些人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富于陶瓷制作者个人特性的陶瓷,陶瓷作品的造型和表现手法开始丰富起来,不只限于日常用的器皿,一些纯粹的陶瓷造型艺术或陶塑也大量出现了,这些人成为最早的陶艺家。现代陶艺就此诞生了!
陶艺的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彩陶艺术――仰韶文化之后,制陶业的突出成就是黑陶艺术――到了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空心砖的生产是战国陶工的一项重要创造――秦代陶俑神态生动逼真――汉代出现彩绘陶一改战国彩绘陶流丽生动,热烈奔放之作风,转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韵――唐代最具代表的是唐三彩釉陶――清代出现青瓷。
制陶过程、练泥。目的是去除泥土中的杂质、空气等,使泥块致密,软硬一致,以利成形。通常有摔泥法、捶泥法、卷曲法。
2、制胚。将泥塑造成所需要的形象,阴干后待烧。制胚方法有两种:手工成型、轮制成型。手工成型有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徒手捏制法、综合成型法。
3、施釉。给阴干的胚体上釉水。
4、烧制。分为装窑、烧窑和出窑三步。
第二篇:六年级美术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美术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从学生习惯、生理等分析:
该年级段二年级开始到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的发展,学生在对美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六年级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的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已经不具备儿童性的绘画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童趣,没有想象力。
2、从掌握知识情况分析与措施:
这次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平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理念在于: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
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了解现代设计的特点。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与色相对比。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出精美的招贴画和广告。学习习近平面构成渐变知识,抓住形或色有有规律变化,画出形或色的作品。
(二)难点:
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与绘画中。学习掌握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并能设计简单作品。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成就,了解中国历史画,提高欣赏能力,激发爱国热情。
四、具体措施:
1、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级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五、个人展望
将初中美术学科理论知识明朗的教给学生,做好衔接与过渡。利用展览的形势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课次教 学 内 容课 时第一课请到绿色商店来3课时 第二课城市灵光2课时 第三课俯瞰山川2课时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第十一课画坛巨匠2音乐会2瓶花与水果2兵马俑2光影变幻2走向明天3小园艺师2给文章配画2
总结测试2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第三篇:苏少版小学六年级美术全册教案(第十二册)教学设计5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全册教案第十二册第 1 课
三百六十行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绘画能力。
2、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注重把握画面的整体性、情节性。
2、突破手法的局限,运用多种手法教学过程:
一、观察、分析
1、范画出示,师生共赏
2、小组讨论:画面画了哪些内容?
3、学生个别阐述,揭示新课内容。
二、启发学生想像
1、教师启发谈话。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既有各自的辛劳,也有各自的骄傲。不同的职业,有不同情趣,也有不同的特征和面貌。你知道哪些职业?描述一下你比较熟悉的职业,他们有哪些特征
2、学生想,小组讨论。
3、学生个别阐述。
4、提出要求:你能不能也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画一幅你喜欢的职业呢?
5、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画,总结画法。(1)小组观察、讨论。(2)小结构图要力求突破常规,做到完整、饱满。运用自已熟悉的各种工具表现画面。比如:铅笔、蜡笔、水彩,或综合材料。保持画面的整洁。
三、教师指导水粉、水彩等的综合绘画。
四、学生根据想像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快的音乐。
五、作业的欣赏(1)展示完成的作业,师生共赏。(2)将最有意思的作业在橱窗中展示,互相学习。教后小记:第 2 课
三百六十行
(二)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雕刻艺术的情感,以及创造力
2、学习泥工雕刻知识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泥工雕刻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三百六十行
(二)二、讲授新课
1、说一说你知道的雕刻(1)小樘致郏?)交流发言
2、欣赏范作师:用黏土做出各行各业的职业特征,只有抓住服饰和道具,动作和神情,才能让人一眼认清。
3、欣赏并讨论例图中的各类泥雕作品,研究它们的表现形式,创作特色和不同风格。(1)小组讨论(2)交流发言师:做泥工时不但要注意捏好人物的五官和手脚,而且要注意道具、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如果是组合人像,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大小、前后相互呼应。
4、学习制作泥雕用黏土做出你觉得有趣的,某个行业的人,作出他们工作时的情形。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可以小组进行合作
6、作业评价教后小记:第 3 课
纸柱造型教学目标情意领域: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认知领域:观察变化的柱子,了解造型的基本方法。操作领域:利用学过的方法,(剪、折、刻、卷),尝试做一根富有变化的柱子。教学重点: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教学难点: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方法(如剪、卷、翻、刻、折等),主动地探求立体造型的表现方式课前准备教具:范作、制作图等。学具:彩色卡纸、剪刀、刻刀、直尺、胶水等。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导入 :(1)通过范作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纸柱和一个已加工变化的纸柱,要求同学在简单纸柱上依次仿作变化的部分。● 教学新授:(1)说说变化的柱子范作中都是采用了哪些造型方法。(2)课上可以先选择确定一个基本的柱形(可以是圆柱、三角柱、四角柱等)。然后用铅笔在柱面上画些小图案或者是有一定规则的线条,再用剪刀、刻刀去剪刻,并尝试用从前学过的方法(剪、折、刻、卷等)来进行翻转,卷曲某些部位,使其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3)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发明出一些新的制作方法。寻找合作伙伴一起来做个变化的柱子。(4)问还有新花样吗?集思广益,逐步把原来的简单纸柱变成出乎意料的具有“豪华装饰”的纸柱。●学生作业 :(1)每人在课前准备好的简单纸柱上加工变化,做出奇妙的纸柱。(2)每人在课前准备好的简单纸柱上加工变化,做出奇妙的纸柱。●作业
展示评价:开个展览会,评出优秀奖。教后小记:第 4 课
现代建筑教学目标情感领域: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和向往未来的思想情感。认知领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树立创新意识。操作领域:展开想像的翅膀,设计造型新、样式美、功能多的未来建筑,通过细致描绘,把想像转化为有说服力的画面。
二、教学过程
设计:
(一)课前准备:教具:《未来建筑》科幻录像片段、学生作品几幅。学具:各种作画工具。课时:1 课时。
(二)设计方案●观察思考:欣赏世界各地的建筑,仔细观察这些建筑的外形、房顶、门、窗各是怎样的。导入
新课。●启发想像。启发学生构想:未来建筑是在地面上发展?还是向地下、海底、太空中发展?这些建筑主要的制作材料是什么?外形像什么?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功能?教师介绍一些具有科学知识的未来建筑:摩天大楼、悬挂建筑、生长着的房屋、海底城市、海底超市、月球上的房屋、太空城等等。欣赏一组学生优秀作品,如:外形像机器人的房子、会走的房子、海底城、太空中转站等。师;圆顶建筑不仅牢固、质轻,而且免除了繁杂的内部支撑结构,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用材却远远少于其他建筑。●构思设计:你设计的未来建筑是造在哪里的?外形像什么?有什么特殊功能?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学生创作用各种材料做一个现代建筑模型。●交流品评。举行小小的“我设计的未来建筑作品展”在作品卡上填写设计者留言和观赏者赠言。●扩张延伸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设计变成现实,那该多好呀,下次课我们就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如:纸盒、旧挂历纸等)建造一座未来的建筑模型。教后小记:第 5 课
我造的未来建筑教学目标情感领域: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和向往未来的思想情感。认知领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培养创新意识。操作领域:通过未来建筑的设计制作,提高学生的立体造型和制作能力。教学重点:采用纸工、手工、泥工等多种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尝试多种技法,进行未来建筑的设计创作练习。课前准备:教具:范作 2 件、各种纸盒、工具等。学具:各种纸盒、色纸、剪刀、胶水等。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 :●范作欣赏激趣导入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自己设计的 2 件未来建筑,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 2 件作品的创意。●拼拼搭搭初具形态。利用自己收集的纸盒、色纸,边拼边思考边讨论未来建筑的样式。●剪剪贴贴精心刻画运用剪、折、撕、弯曲、切割、插接等加工制作方法使自己的未来建筑更牢固、更美观。●说说评评寓学于乐“欢迎你参观未来建筑”,学生为自己设计的作品作导游,向游客(其他同学)介绍,“游客”们可随时向“导游”提问。教后小记:第 6 课
听音乐、画感受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各种器乐演奏的各种音乐风格的曲子并运用电脑绘画手段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
2、通过音乐与绘画双重的艺术美感熏陶,激活学生更多的艺术细胞。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抽象绘画的兴趣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及发挥余地。
2、引导学生在表现音乐的普通规律上加以想象发挥,搞好绘画创作。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1、谁喜欢听音乐?举手!那谁又喜欢绘画?今天让我们先一起用耳朵聆听美妙的音乐,用眼睛去发现精彩动人的画面吧!同时要想一想噢,音乐和绘画之间象是种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看大屏幕。2、教师播放音乐片段,欣赏后提问:这首曲子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美妙动听)VCD 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很漂亮,拍出来的人和风景象一幅幅油画。)谁能打个比方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感觉音乐和美术关系密切、不可分开,象好朋友、好姐妹,都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先欣赏音乐,再画出感觉!让我们一起步入音画时尚行列吧!(课件显示课题:第 6 课:听音乐,画感受。)
二、新课传授:
1、不同类的音乐和演奏方法能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感觉,下面啊,让我们走进网络(教师点击页面的上乐曲)来听一听各种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觉(课件上播放的乐曲
1、运)《命》
2、刚才欣赏的二段曲子是同类型的,听后你们有什么感觉?(生)振奋精神,有力,雄壮的。对这段音乐的感觉就是节奏铿锵有力、雄壮。(课件板书:节奏铿锵有力、雄壮)说得真好!如果让你用绘画形式表现你的感觉该怎么画呢?让我们先来欣赏两张画面。(实物投影显示两张画面)
3、这是什么画呀?(生)抽象画。我们经常画的是什么画?(生)具象画。抽象画是怎样表现的?(生)用彩色的点、线、面画。都是什么色彩和线?(生)鲜艳对比色彩,直线,曲线变化大。
4、《天鹅湖场景》听了这首曲子之后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你能说说它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吗?(生)缓慢、平和、忧伤、好听。(课件显示:节奏缓慢,抒情。)说得真好。节奏缓慢的曲子也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有的可以使人心情愉悦令人平静,有的可以让人昏昏欲睡,还有的如果恰逢听者心情不太好时会让人感觉到悲伤。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电脑老伯伯刚才听了同学的演奏后来了什么灵感,看!他开始创作啦!(课件显示动画方式绘画过程:先底色、再线、再点出现。同时伴有音乐。在播放中教师用语言点拨:“画面中的曲线象不象天鹅湖的湖水在荡漾。”)观察一下这张画是用什么颜色和点线表现的?(生)色彩偏向协调色,线条变化小,曲线多。
6、古筝演奏《杨柳青》,现在想不想看老师当场作画?(生)想。好!让大家的眼睛和耳朵同时享受美的感受吧!
7、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演奏风格和前面几首曲子的风格完全不同,你能说说有什么不同吗?(生)优雅动听、感觉节奏轻快,使人很愉快,仿佛看到了春天。(课件显示板书:
节奏轻快、愉悦)老师画得怎么样?都是些什么样的色彩和点线?(生)对比色,短而有变化的曲线。
8、(张)刚才我们听了各种乐器演奏的乐曲,还有什么音乐可给人带来完全不同感觉的?你知道吗?(生)迪斯科音乐很强烈,使人兴奋、激动。(课件显示板书:节奏强烈、兴奋)这回老师要请个同学上来当场作画了,谁胆子大些想上来?(学生上台)
(吴)老师刚才用水粉画笔直接作画。(学生选好用具)下面让强劲的迪斯科音乐带领大家 HAPPY 吧!座位上的同学想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的兴奋也可以喔,让我们动起来吧!(张放
VCD,学生代表作画)欣赏完后如果场上一时安静不下来,张老师即可弹起电子琴两位老师共唱:“对面的孩子们看过来看电脑看电脑,还有音乐要你欣赏,请你马上安静下来……”
9、这位同学用绘画形式表达了自己兴奋无比的音乐感受,大家看看他是用什么色彩体现的?(生)大色块对比强烈,好多折线,变化很大。
10、大家刚才听了、看了、说了、动了,现在要大家作画吧!
(课件显示四大类音乐的十二首曲子)
三、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共赏学生优秀作品教后小记:第 7 课
奇怪的图形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奇怪的图形的特征。2)学会设计奇怪的图形。3)通过学习,能创作一个独特的奇怪的图形。4)设计的图形简练、幽默,使人一目了然。教学重点:学会设计奇怪的图形。教学难点:能设计一个独特的奇怪的图形。教学准备:范画、水笔、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看奇怪的图形)你不得不佩服作者奇特的想象力。看了这些奇特而幽默的图形,使人难以忘怀。我最喜欢的是这 2 个图形:(1)、第一个图形一目了然,眼睛哭到了手心里。(2)、第二个图形有几种看法呢?能看到几个图形呢?
三、欣赏、讨论奇怪的图形被广泛使用于广告、招贴和插图。针对具体的图形,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吗?如图(1)
(2)针对个别画,提出以下问题。给予学生思考。1)这些画奇在什么地方?2)它的新意何在?3)它的设计特点及作者思路的探讨。
四、学生作业设计一小图形,要求简练、幽默。
五、巡回指导1)供一定的图形给学生参考。2)帮助设计有困难的学生完成一部分作业,以示鼓励。
六、小结,讨论下节课所带作业。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奇特的图形,不仅需要慧心独具,而且要在大量劳动中不断付出心血,创作的灵感才会涌现。优秀而独特的图形,给我们惊喜,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欣赏学生收集的奇特的图形并解说。
三、讨论针对上节课画的草稿,讨论交流。选自己满意的草图,加工成正式的作品。
四、学生作业继续上节课作业小组交流,继而大组交流。
五、巡回指导帮助学生修改、增加或删除。提供相应的资料。介绍一些技巧技法。小技巧介绍:(彩色铅笔)用同种色画出一物体的明部与暗部,能把物体的立体感表达出来。
六、小结展评作业,作品可画黑白稿,也可上色,或进行其他加工修饰。教后小记:第 8 课
画汗衫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材料,通过绘画、拼贴、拼画等方法进行旧汗衫的再造设计活动,体验再造过程。
2、运用视觉、听觉,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望,3、尝试大胆的运用各种方法和材料制作表现,并且大胆的展现自己。教学重点:能够根据旧汗衫的颜色、图案和款式,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再造设计。难点:尝试用大胆的手法去创作表现。教学思路:情景导入——教学新课——分组合作——汗衫展示——小结——课后延伸。教学过程:1 组织教学:课前交流,观看上节课的画汗衫课件。2 情景导入:欣赏白汗衫的时装表演,白色的汗衫简单大方,但是不够特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够性格,因而,这节课我们就上一节课的《画汗衫》上一节汗衫装饰课,引出课题《画汗衫之制作篇》。把不够特别的汗衫,通过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变的特别有趣,同学们看我装饰我的黑裙子。3 设疑:要对旧汗衫进行装饰,你有几种方法?能说说吗?(学生说方法)4 方法的展示:先看课件展示的学生所说的几种方法,除了那些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说后)老师再示范几种方法:喷洒法、流淌法、揉纸法、压印法(用树叶、苹果的一半、卡纸)5 分小组进行制作:A 可以自由地运用各种材料,根据自己所带衣服的色彩、图案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旧汗衫的再造。B 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你能否以合作的方式,对旧汗衫进行创作,再这过程中,是否有认真的制作态度。6 制作过程,老师参与其中指导。7 小结
A、汗衫展示(莎啦啦音乐、时装表演),每小组派一个代表解说你们组的汗衫设计;(每出一个同学就介绍一个,独自设计的的就自己解说你为什么要那样设计,那样美吗?特别吗?同学们认为美的话旧鼓掌吧。B、你在本课中学到了什么?课后延伸:每一片空白,都是我们展现自己的舞台,等同学们的能力再提高些的时候,还可以用刺绣、丙稀颜料画一些你喜欢的图案、花布装饰(展示衣物),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美。教后小记:第 9 课
水墨园林教学目标.进一步体验水墨游戏的趣味,尝试对园林的水墨画法。.练习把园林写生稿提炼成意象集中的水墨画。.对水墨园林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重点:在水墨游戏中尝试对园林的表现,理解“提炼”。教学难点是:①村景写生时画面的组织:②水墨表现时意象的提炼。教学过程::
1、导入:展评铅笔写生作业一一园林或校园一角。游览家乡的园林,谈谈你的感受。
2、尝试:如果大家把各自的园林写生画用水墨表现会怎样呢学生尝试进行水墨游戏,体现园林特点。充分利用水墨的浓、淡、干、湿,用笔的点、跛、檫,画出园林景物的丰富和美丽。评述笔墨,落脚于提炼。
3、欣赏:由学生水墨园林想起著名画家李町染的两幅画,出示对比图〈皆趣园〉先让学生自,再引导学生欣赏,懂得提炼。由评述两幅《谐趣园》对景写生图显得细腻、真切;创作图气氛浓郁,更有水墨韵味。
4、表现:运用提炼方法表现水墨园林,体验提炼乐趣。教师巡视辅导。
5、评析第 10 课
美丽的园林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中外园林艺术的美。
2、通过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园林的形式特点,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园林艺术,培养创造美的人居环境的意识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中外园林建造审美观和设计手法的异同,了解中外园林的外观特点。
难点:理解园林艺术对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教学过程 :导入 :让学生欣赏一组本地园林的图片,吸引注意力,常熟是唯一一座县级市园林城市。进入课题“园林与民居”。让学生观看短片(苏州园林),针对短片提问:我国园林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自然山水风景园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
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对南方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的图片进行欣赏,以及北方园林的代表——北京颐和园的图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穿插讲解。
(或让去过园林的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显示与谁同坐轩图片)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示其志之清高。(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它的最大特点是一切要按自然美的规律来安排(尊重自然规律,屋内的柱子的朝向按照树木在自然界的状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征?南北方园林建筑有哪些区别(提示:都有哪些要素构成?建造的目的是什么?规模怎样?)我国园林的特征:1.取法自然,高于自然,容自然美与建筑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2.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3.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4.划分景区和空间,善于“借景”5.追求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艺术境界园林的景的欣赏静观(类似欣赏一幅幅图片)动观作业设计要求:
1、通过欣赏和讨论,说说中外园林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说说它们对美的不同追求。
2、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应得到充分的珍视、保护和发扬。请说说你的看法。
3、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和园林农村,这是体现了当代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谈谈各自对把园林艺术融入城市建设,使城市变得风景如画的观点的理解。第 11 课 我造的花园教学目标
1、情意:欣赏中外园林,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园林的布局、结构和外貌特征。
2、: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为自己的学校、社区、家乡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3、技能:了解制作立体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合理布局、美化环境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制作立体园林的相关技法,并学会选取和利用各种材料为自己的创作目标服务,根据观察、写生和想像,为自己的学校、社区、家乡造一个美丽的花园。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师生拿出自己在园林游玩的照片共同欣赏,讲述照片的故事:在哪里拍的?喜欢林中的什么?园林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欣赏一组园林的照片,学生比较园林的异同。
3、学生分析寻找林中都有哪些元素,及他们的风格式样。
二、学生创作表现作业设计要求 1.根据观察、写生和想像,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也可以吸取欧洲古典园林的样式,用各种材料为自己的学校、社区、家乡造一个美丽的花园;可以参考例图和中外园林的图片制作。2.可以独立设计制作,也可以集体合作。
三、反思与评价教后小记:第 12 课
小玩偶教学目标 情意:欣赏玩偶,感受它们的妙趣横生,体验玩偶带来的乐趣。认知:学习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偶。
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形象创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材料本身的形状、色彩和性质,根据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玩偶形象。教学过程:
1、欣赏播放木偶剧
2、讨论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它的颜色和表情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
3、交流学生说说看过以后的感受,谈谈自己以前看过的木偶剧
4、观看教师带来一个箱子,学生猜里面是什么?从中取出玩偶范作,学生欣赏。
5、观察这些都是用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6、欣赏讨论各种费旧材料适合做什么?如瓶子、纸盒适合做身体,毛巾小袜子等适合做玩偶的衣服。
7、教师示范重点讲解制作方法和小技巧。
8、学生制作作业设计要求 1.用各种材料来制作小玩偶。2.巧利用妙材料的形状、色彩和性质,进行有趣的联想,为创作服务。3.用做好的小玩偶来表演节目。9 展评教后小记;第 13 课 偶戏
(一)教学目标
情意:通过学习了解偶戏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保护和继承祖国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和责任感。认知:欣赏偶戏图片了解偶戏的种类。技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并熟悉偶戏这门传统艺术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教学过程:
1、通过影象资料的欣赏导入。
2、出示示范作品赏析:(1)提线偶(2)杖头偶(3)布袋偶(4)皮影让学生对偶戏产生探究的兴趣。
3、通过讨论分析自己带来的材料,学习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自己设计的偶戏人物形象。
4、学生进行制作。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制作的偶戏人物,自编自导一出偶戏。作业设计要求 1.欣赏偶戏图片,根据所学知识,了解偶戏的种类。2.讨论、分析偶戏的种类和制作特点并动手制作一两个偶戏角色
6、师生共同交流评价。教后小记;第 14 课 偶戏
(二)教学目标
1、情意:组织进行偶戏表演激发学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2、认知:学习用各种方法创作偶戏中的角色。
3、技能:引导学生自编偶戏故事 设计偶戏角色造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剧本的角色,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创作偶戏中的角色。
难点:在学会做布袋偶的基础上,怎样做提线偶人。教学过程
1、欣赏提线偶戏资料;《三个和尚》动画片。(1)找三个和尚的形象特点。(2)环境特点
2、启发学生新编《三个和尚》的故事(1)你能利用三个和尚的形象特点发挥想象力,新编一个故事吗?(2)讲故事并组织学生交流。(3)教师表演提线纸偶。
3、分析制作方法和要点。(1)为什么叫“提线纸偶”?(2)提线控制偶戏形象的哪些部位?
4、艺术实践(1)学生设计制作三个和尚的形象。(2)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作业设计要求 1.写个小剧本,也可以挑选一个现成的童话剧本。根据剧本的角.
第四篇: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1
一、全册教学理念: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学习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别是动态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实用)的特点,能了解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二)难点:
1、人物速写中,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2、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3、欣赏中,接受电脑美术这一新颖艺术形式激发创美信心。
三、教学情况分析:
该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具有较好的欣赏能力。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想象力下降。
2、部分学生上课缺少兴趣,作业完成男生较差。
四、措施:
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际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五、全册课时安排:
本学期新授教学18课时,补充内容1-3课时,总结、考核2课时。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2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每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情感目标。
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了解”指对美术常识的初步认识,能再现和再认;“理解”指初步懂得所学知识的涵义,能作出简单的说明;“初步掌握”指能应用所学知识于简单的审美和创造劳动。
技能目标分练习和初步学会两级。“练习”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技法、能力训练;“初步学会”指在简单的美术实践中,能初步独立地运用所学地基本技能。
思想情感目标分接受、初步具有二级。“接受”指对教学中所涉及地兴趣、态度、思想品德等方面地教育有认同的心理倾向,并初步影响自己的行为实践;“初步具有”(兴趣、感受)指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有所感受,逐步形成稳定的兴趣、态度、思想品德及观念等,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二、本册教材分析
该教材改变过去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第九册是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学指导纲要》编写的。
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打算
1、备课方面:(1)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做到落实双基。
(2)贯彻“少、精、活”的原则。
(3)备课及时,讲究实效,保持超前一周备课。
2、上课方面:(1)教学时采用启发式,积极创新教学摸式。
(2)教学面相全体,积极培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进一步
(3)课后及时写下“课后随记”。
4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绘画练习,进行思想情操陶冶。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第一课 我心中最美的感受
第二周 第二课 学画中国画――树
第三周 第三课 学画中国画――山水
第四周 第四课 用泥条盘筑陶罐
第五周 第五课 诗配画
第六周 单元学习小结、机动
第七周 第六课 色彩的世界
第八周 第七课 色彩的强烈对比柔和对比
第九周 第八课 纸公鸡
第十周 第九课 留给母校的一幅画
第十一周第十课 外国美术作品
第十二周――第十九周总复习
第二十周测评、总结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学期目标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习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6、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7、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8、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情况分析: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该年级学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但娇生惯养的习性,还是养成了他们对事物的依赖感,遇到困难不敢挑战自己,动不动就要请学生、老师、家长帮忙,自己就看着不做,甚至去玩或做其他事情,懒惰成性。同一个班中,学生在幼儿园所授教育不同、家长管教不同,也产生不同素质的学生。普遍有这三中学生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绘画技能娴熟,但在画面组织上不够理想,在这几年的教学和有目的的兴趣小组的培养,也已经脱离画面的散乱,构图不均,色彩不够丰富等问题;有的学生敢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但苦于绘画技能落后,在几学年学习绘画技能中,也有所提高;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在课堂气氛中过与活跃,甚至不能自控,想学又不会就出现了爱讲空话的情况。由于有了大部分的以上三种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在知识掌握上也层次不均,有的绘画技能好,有的工艺水平高,有的在欣赏能力上分析能力强,能说会道。
四、措施:
1、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玩”中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不同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美术能力充满信心。
2、学习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敢画、敢做的决心。
3、结合不同班级情况与学生各自不同表现,多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美术带给他们的感觉,经过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五、教学进度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4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每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情感目标。
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了解”指对美术常识的初步认识,能再现和再认;“理解”指初步懂得所学知识的涵义,能作出简单的说明;“初步掌握”指能应用所学知识于简单的审美和创造劳动。
技能目标分练习和初步学会两级。“练习”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技法、能力训练;“初步学会”指在简单的美术实践中,能初步独立地运用所学地基本技能。
思想情感目标分接受、初步具有二级。“接受”指对教学中所涉及地兴趣、态度、思想品德等方面地教育有认同的心理倾向,并初步影响自己的行为实践;“初步具有”(兴趣、感受)指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有所感受,逐步形成稳定的兴趣、态度、思想品德及观念等,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二、本册教材分析
该教材改变过去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第九册是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学指导纲要》编写的。
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打算
1、备课方面:(1)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做到落实双基。
(2)贯彻“少、精、活”的原则。
(3)备课及时,讲究实效,保持超前一周备课。
2、上课方面:(1)教学时采用启发式,积极创新教学摸式。
(2)教学面相全体,积极培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进一步
(3)课后及时写下“课后随记”。
4、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绘画练习,进行思想情操陶冶。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第一课 我心中最美的感受
第二周 第二课 学画中国画――树
第三周 第三课 学画中国画――山水
第四周 第四课 用泥条盘筑陶罐
第五周 第五课 诗配画
第六周 单元学习小结、机动
第七周 第六课 色彩的世界
第八周 第七课 色彩的强烈对比柔和对比
第九周 第八课 纸公鸡
第十周 第九课 留给母校的一幅画
第十一周第十课 外国美术作品
第十二周——第十九周总复习
第二十周测评、总结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5
同学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六年级同学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初步了解了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教学目的任务:
1、注意培养和发展同学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同学的.发明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身的想法。
4、学习用铅笔表示石膏立方体或圆柱体的明暗关系。
5、综合运用电脑软件设计电子报刊,培养同学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同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完成任务的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时布置(可根据教学情况调整):
第一周:明与暗(造型 表示)
第二周:寻找美的足迹(造型 表示)
第三周:泥浮雕(造型 表示)
第四周:画扇面(造型 表示)
第五周:我设计的服装(设计 应用)
第六周:图文并茂 (造型 表示)
第七周:奇思妙想(设计 应用)
第八周:我的生长变化(一)(二) (造型 表示)(设计 应用)
第九周:二十年后的学校(综合 探索)
第十周:我们即将毕业(综合 探索)
第十一周:电脑美术(造型 表示) (设计 应用)
第十二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 评述)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6
一、对同学情况的分析和预测:
六年级四个班是由原来的五年级三个班重新组合的,同学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局部同学对色彩有区分能力,掌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溢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
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溢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同学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有个别同学学习美术有困难,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二、对大纲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同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同学对美术的兴趣与喜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同学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发明能力。
三、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同学对美术的兴趣与喜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同学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发明能力。
要求:
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培养同学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3、协助同学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示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
1、欣赏儿童能够理解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
2、认识立体物的透视现象,初步学习运用线条和其它资料表示立体物。
3、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4、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5、了解木版画的制作,并进行制作。
6、运用多种资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
7、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示方法为书籍、新闻故事或事件进行配画。
8、认识标志和街头标识物的作用,懂得区别。
9、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五、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大纲、认真备课,处置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沛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同学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同学的审美能力。
2、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同学的年龄心理特征动身,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沛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同学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同学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同学的智力发展。
3、坚持进阅览室学习,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和放映幻灯、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即使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协助同学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对于成果不理想的几位同学,找出学习不好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协助解决。推荐成果优秀的同学参与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学业考核以平时成果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7
一、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美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美术可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这样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现)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设计、应用)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欣赏、评述)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综合、探索)
三、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和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5、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2、用塑料瓶、废旧材料等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3、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4、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5、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2、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4、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5、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结合传统节日及学校的班队会等活动,设计、制作、展示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
2、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3、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4、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或展示活动。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美术计划
四、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时
课题
重难点
1
1
画画自己的手
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2
1
人物速写
绘画技能训练
3
1
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动态表现
4
1
我熟悉的人
刻画人物的体形特征
5
1
桌子、椅子设计
动手能力培养
6
1
泥塑彩罐
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
7
1
彩塑鸟
塑出具有浮雕效果的鸟类图
8
1
彩色纸筒人
人物脸部的刻画
9
1
邮票设计
>
设计一枚纪念邮票
10
1
古诗配画
培养再造想象
11
1
美好的童年
主题确定
12
1
板报设计
学习板报设计知识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美术计划
13
1
电脑美术设计
对电脑美术设计作品的认识
14
1
实用美术作品欣赏
认识实用美术
15
1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6
1
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7
1
测试
18
1
测试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每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情感目标。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了解”指对美术常识的初步认识,能再现和再认:“理解”指初步懂得所学知识的涵义,能作出简单的说明:“初步掌握”指能应用所学知识于简单的审美和创造劳动。
技能目标分练习和初步学会两级。“练习”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技法、能力训练:“初步学会”指在简单的美术实践中,能初步独立地运用所学地基本技能。思想情感目标分接受、初步具有二级。“接受”指对教学中所涉及地兴趣、态度、思想品德等方面地教育有认同的心理倾向,并初步影响自己的行为实践:“初步具有”(兴趣、感受)指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有所感受,逐步形成稳定的兴趣、态度、思想品德及观念等,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二、本册教材分析
该教材改变过去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第九册是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学指导纲要》编写的。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打算
1、备课方面:
(1)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做到落实双基。
(2)贯彻“少、精、活”的原则。
(3)备课及时,讲究实效,保持超前一周备课。
2、上课方面:
(1)教学时采用启发式,积极创新教学摸式。
(2)教学面相全体,积极培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3)课后及时写下“课后随记”。
4、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绘画练习,进行思想情操陶冶。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准备课教材分析介绍、思想教育、学习准备第二周画画自己的手
第三周人物速写第四周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第五周我熟悉的人
第六周单元学习小结、机动
第七周桌子、椅子设计
第八周* 泥塑彩罐(本课作机动,视情况用于人物速写)第九周* 彩塑——鸟(本课作机动,视情况用于我熟悉的人)第十周彩色纸筒人
第十一周邮票设计
(一)第十二周* 邮票设计
(二)第十三周古诗配画
第十四周美好的童年(记忆、创作)
第十五周版报设计
(一)第十六周* 版报设计
(二)第十七周电脑美术设计、实用美术作品欣赏
第十八周中国、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第十九周总复习第二十周测评、总结
机动:* 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