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号子》说课稿
《劳动号子》说课稿
课型:唱歌课 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 教具:多媒体课件、琴
教学目标: 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体验劳动号子特点,用乐观、热烈的情绪演唱《军民大生产》。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编创活动。
教学重点: 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教学难点: 歌曲中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
一、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播放民工修路打夯实况视频,并一起参与
二、学习新课
1、完整感受歌曲
2、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劳动号子与劳动动作的关系(劳动中产生 为劳动服务)号子声音特点(粗犷有力 强弱鲜明)
号子的作用(协调节奏鼓舞干劲 调节精神)
介绍劳动号子是我国民歌体裁之一。
3、歌曲学唱 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学生分组讨论歌曲分为几个部分,然后请学生回答,找出最具特点句子,模唱:“西里里里 嚓啦啦啦 嗦啰啰啰 太 学唱第一、二两段。重点结合乐谱中的重音记号,把握“嗬咳”所表现的劳动热情。自学第三、四、五段。
三、处理歌曲 :
教师总结 随琴完整演唱 全体带着对歌曲的理解、带着欢快的情绪演唱本 首歌曲,分小组演唱评分,让学生找代表进行演唱。
四、提高拓展:尝试不同演唱形式表演。
五、即兴创编活动 四人小组合作,创编运动或劳动号子。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了解并体验了劳动号子的特点,用乐观、热烈的情绪演唱《军民大生产》。了解了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的关系,更加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第二篇:劳动号子解说词1
市级非遗项目《临江劳动号子》
解 说 词
一、片头(全部字样均居中,片头时长15秒。)片名:临江劳动号子(黑体)
小标题: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片(楷体)落款:重庆市开县(黑体)
(画面提示:临江人民唱劳动号子的几个画面进行拼接。片头画面一定要有冲击力。)
二、内容
第一部分:概述(时长:3-5分钟)
开县临江镇始建于北朝西魏,是一个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因南河古称临江而得名。临江镇地处开县南河中游北岸,背依中峰山麓,三面临河,全镇幅员面积123平方公里,辖24个村,总人口10.8万人,有开县文化之乡美称。同时,临江镇也是重庆市“十大宜居小城镇”之一。
(画面提示:临江古镇的街景、临江镇的全貌、山间年老艺人单独唱号子的特写)
千年南河川流不息,世代人民勤劳耕作,历史几度变迁,临江镇却山川绵延起伏,河水波澜不惊依旧。在漫长的劳动岁月中,临江先辈们创作出一种属于劳动人民的独特声音——临江劳动号子。(画面提示:各种劳动号子的场面)
“临江劳动号子”是中国民歌百花园中的一枝瑰丽的奇葩,它植根于劳动人民之中,是临江人民在劳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开山凿石,薅秧打夯,号子都充斥着劳动生活的每一个场景。号子早在《吕氏春秋〃审应览》中就有记载:“今举大木者,前呼舆謣,后亦应之”。这是先民一边集体搬运巨木,一边呼喊号子的逼真描写。
临江劳动号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种类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搬运号子、石工号子、农事号子、打夯号子、抬工号子等。通常是一人领唱,众人合唱。
抬工号子一般是用在搬运重物时,分为叫口与帮。由数名或数十名身强力壮的青壮年共同扛抬重物时喊唱的劳动号子。扛抬人数多少由所抬物件的重量而定。扛抬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杠”和“榴”。抬数分为2抬、4抬6抬等。根据抬数的多少,从前至后分1杠,2杠等。每杠分前后杠2人,1杠的前杠叫口,是控制速度、协调步伐、领唱号子的灵魂人物,一般由个人技术好、有威望、辈分年龄较高的长者抬这个位置。每个人在不同的位置各司其职。不管有多少抬,整个集体都在叫口的指挥下达到协调动作、步伐统一的目的。
搬运号子是在以人力直接负担重物的运输劳动中使用的,它时而高亢激越,时而轻松舒缓。
农事号子是用在一般的农业劳动,如薅草、薅秧、打麦、舂米时,农民们把对丰收的期盼、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化在自己心里,一边干活一边歌唱。如:“清早起来哟收拾好,准备下田嘛把秧薅;大家把薅秧号子喊,专把十月嘛唱一翻。”
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
劳动号子根据劳动的强度和速度,来决定号子的歌唱性和节奏。当劳动强度较小时,号子的曲调潇洒而豪爽;当劳动强度较大时,号子的曲调就显得粗犷而沉重。在强度大而节奏紧张的劳动中,号子音乐的节奏快而有力,旋律简单,有时甚至出现单纯的呼号。
目前,整理出来的临江劳动号子有:板筋号子、薅秧歌、抬工号子、薅草锣鼓、嗬吆、采石号子等二十几首长短不一的劳动号子。第二部分:杰出价值(时长:1-2分钟)
音乐诞生伊始,便有着让人消除工作紧张、减轻生活压力、避免各类慢性疾病等作用。劳动号子作为一种流传了数千年的传统音乐,却独具特色,是临江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造的,曾鼓舞世世代代的临江人民在与自然的搏斗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提高劳动生产率、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在音乐形式和内容上,其发展也较为完善,丰富了现代民歌艺术体系。临江劳动号子是临江人民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具有传承历史悠久、品类曲目丰富、曲调高亢激越、一领众和和徒歌等特征。它的存在从本质上体现了自古以来临江劳动人民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粗犷豪迈中不失幽默的性格特征,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画面提示:喊唱各类劳动号子的场面,中间穿插艺人的口述介绍)第三部分:濒危状况(时长:1-2分钟)
随着时代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工具逐渐代替了人们笨重落后的劳动方式,特别是运输机械的出现更是减轻了人们的体力劳动强度,因而,劳动号子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正逐渐衰亡和消失。
如今,临江会唱劳动号子的人仅剩几十个人,而且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大部分号子头相继故去,年轻人对此敬而远之。“劳动号子”的生存条件和物质基础空间越来越小,面临濒危的境地。(画面提示:机械化运输场景、黄昏时老艺人们休息的场面)第四部分:保护计划(时长:1-2分钟)
为使临江劳动号子得以传承发展,开县人民政府、开县文广新局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1.开县人民政府、开县文广新局已将“劳动号子”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并制定了五年计划。
2、并组织专门人员,对劳动号子的这一民间艺术进一步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完成了相关文字、影像资料。
(画面提示:文广局、开县非遗中心外景、领导视察、收集号子资料的场景)
3、建立临江劳动号子辅导站,鼓励、扶持现有劳动号子传承人在自己的子弟中培养传唱传人,并传授其技艺。
4、成立了劳动号子民歌演唱队,还定期举行演出活动扩大影响,使这一民间音乐又奏响新的乐章。
三、片尾(制作时间,汉语日期,字体为宋体。)
有了文化部门的保护与支持,以及众多热心志愿者倾力传承,临江劳动号子如枯木逢春,又发出了嫩芽。愿临江劳动号子世代传承。
(画面提示:参加有关展演的场面,传授技艺的场面)
注:所有解说词和画外音都必须配以字幕,字幕为38号宋体,白字钩边,去标点,左侧对齐,每行最多不超过14字;
第三篇:划船号子(推荐)
教学策略:《划船号子》歌曲旋律流畅轻快,歌词朴素易懂,描绘了船夫在船上划船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在欣赏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另外还进行了歌词改编,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民歌与生活、劳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方民歌的热情。
《划船号子》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能用热情饱满的歌声演唱歌曲《划船号子》。
2、通过乐曲欣赏来表现船夫划船的场景,展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重点难点:
1、采用一领众和演唱形式、热情饱满的歌声演唱歌曲《划船号子》。
2、学会3/8和2/4小节的变拍子的节奏。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新课导入:
1、游戏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听听看这首歌是歌唱谁的?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歌唱谁的啊? 生:棒棒军。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见过棒棒军吗?
生:有。
师:谁来模仿一下棒棒军在搬运东西的时候的呐喊声?(棒棒的呼喊)
2、引出劳动号子定义
师:同学们喊得真带劲。刚才同学们呼喊的就是一种简单的“划船号子”,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国兴化的“划船号子”。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师:那同学们能猜想一下划船号子的作用吗? 生:自由回答。
师:作用是鼓舞干劲,保证行动一致。
师:由于从事的劳动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劳动号子,如《搬运号子》、《打麦号子》、《拉纤号子》等等,今天,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划船号子》。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劳动场景给学生直观的听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划船号子.一、新课教学
(一)、初听乐曲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歌曲。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船夫在平静的河面上悠闲地划着船、船夫们在波涛汹涌的河里划船。。师:全曲通过节奏平缓、曲调悠扬动听到节奏明快、曲调紧张急促再到最后恢复平缓的写作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船夫们战胜险滩的过程,展现了船夫们勇敢坚强的性格。
(二)再次完整欣赏《划船号子》
师:让我们完整地聆听歌曲,闭上眼睛,感受你所听到的、看到的、联想到的。
(在欣赏过程中,体验挑担人的艰辛及快乐,激发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能够为后面准确演唱歌曲埋下伏笔.)听完后问学生:你们看到了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场景了吗?你们有体会到船夫们坚韧的性格吗?(三)新歌教授,学唱号子。
师:同学们,朴素的人民,正是在一声声高亢的号子声中播种着理想和希望。下面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来自我们兴化的一首劳动号子,那就是《划船号子》。同学们见过船夫划船吗?好,咱们也来学学划船。(师生做)
1、下面欣赏歌曲《划船号子》
2、师:听完了歌曲,你们觉得划船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3、学习节奏部分内容
师:那咱们就一起来喊喊节奏部分的号子
师:这部分的节奏同学们掌握得真好!船夫心情是喜悦的,那我们如何用声音来表现他们的喜悦之情呢?音调要怎样?(高亢、激昂)好,用上扬的语调喊一喊“哼哪哼哪”。
喜悦之余还要有力度,加上划船动作喊一喊。
两个“哼哪”力度一样吗?(前面的强,后面的稍弱)那我们就加上划船动作再从头来一次。(师生唱)
好,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像老师这样带着大家喊喊呢?(生领)。
5、学唱旋律部分(1)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好,一起来学习旋律部分内容。在这部分中节奏变化得比较多,有附点、有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师点一下)那我们就先来按节奏读一读词。(师带生)
区分前十六与后十六,前十六分节奏感觉动作更迅速。这个交和接,你们认为哪个动作应该快一点呢?(试读几次)
(每个乐句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进行教学,学习时要让学生做到边划拍便演唱。)
师:咱们再来读一读词,这次老师领,同学们和。(师生读)(3)请同学们将歌谱连起来唱一唱。
(4)下面,请大家加上歌词唱一唱。(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5)分唱(师领生和)
师:好,我们再来唱一唱,老师领,同学们和。
(6)师:同学们进步真快。让我们加上节奏部分完整的把歌曲唱一唱。(师领生和)完整的唱。
(7)女生领,男生边做划船动作边和。
师:老师知道男生歌声最有劲、女生干活最勤劳,那接下来,请男生领唱、女生起立加上划船动作和一和。
(8)请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来为大家领唱。众生面对面做动作。
五、编创劳动号子
六、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什么叫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人们在进行体力劳作时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我们为有这样优美的音乐而骄傲,为有如此勤劳的祖辈而自豪,我们将会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第四篇:川江号子教学设计
川江号子教学设计
屏山县中学校:余安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能通过意象解读诗歌;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解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生命的律动,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保护。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正确解读意象;
2、教学难点:诗歌语言的赏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总有些声音让人难忘,总有些生命让人敬畏;总有些声音让人震动,总有些生命让人震撼。今天就让我们去倾听一曲雄浑悲壮的川江号子,去感受川江舟子生命的律动。
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蔡其矫:福建晋江人,有诗集《回声集》《涛声集》《倾诉》等。本诗写于1958年,诗成之后诗人饱受责难。在当时,诗界几乎都沉迷于对大跃进的乐观歌唱,作者于长江汉水,却听到了另一种属于悲歌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当时被认为是异类,但同时也是正直的呼喊。
三、范读诗歌,体会基调
教师范读诗歌,学生体会诗歌节奏和情感基调。明确:本诗感情基调为慷慨而悲壮
四、学生齐读,分类意象
1、学生先勾划诗歌意象
2、分类意象
(1)视觉意象:悬岩
漩涡 浆
云
树
野庙
船
浪潮 作用:直接描写船夫,侧面烘托号子,使人叹息、叹服。(2)听觉意象:呼号
回声
吆喝
长啸 作用:描写号子,突出号子的悲壮。
(3)总结:两类意象交织在一起,给人以视听的双重震撼。
(4)提升:意象能把抽象情感演绎得具体可感,多个意象组合,形成意象群,可扩大了诗歌的包容量,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五:自读文本,发现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解读诗歌。
2、有疑难问题及时提出,其他学生帮助解答,老师点拨总结。问题预设:
(1)碎裂人心该怎样理解?
(2)从诗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一种昂扬,一种奋进,这号子是壮烈的。但诗人为什么说“悲歌的回声在震荡”?(3)“生命最凶猛的浪潮”该怎样理解?(4)“闪电”“雨点”该怎么理解?
(5)终生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中“英雄”该怎么理解?
小结:川江号子—强悍的生命意志—“生命中最凶猛的浪潮”
川江舟子—平凡的悲情英雄—“急流上的英雄”
六、深入探究
1、“沥血歌唱的鸟”指的是什么?
明确:诗中提到的鸟沥血歌唱,让人想到杜鹃满怀赤诚,啼血歌唱,在歌唱中书写生命的意志。结合课文,我们自然会想到舟子,想到诗人,他们不也在生活的艰难中啼血歌唱吗?
2、“有谁来倾听------”含有怎样的意味? 提示:“有谁来倾听------”即没有谁之意,川江舟子千年的血泪呼唤,没有人倾听。在那个浮夸激进的年代,事物的真相被掩盖;人民的呼声,也被人为的隔绝在视线之外。这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此处渲染了川江号子的孤寂与悲壮,也暗含诗人内心的隐疼。现实世界呈现了一种被美化了的悲壮。
七、总结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川江号子已经荡出了历史舞台。滚滚东去的长江随着三峡水电站的修建,已“高峡出平湖”,奔流不息的金江水在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完工之后,也将失去他昔日的激情。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一群曾经活跃在悬岩上漩涡中的悲情英雄;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一曲充满生命律动的荡气回肠的川江号子。我们欣喜的看到,“川江号子”已经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八、作业布置
号子是船夫凄苦命运的呐喊,是船夫平凡悲情人生的张扬,是船夫顽强生命意识的呈现。学了本篇课文后,你一定有太多的话想对川江舟子说。请以“川江舟子-----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文字,与川江舟子作一次心灵的对话。
板书设计
川江号子
蔡其矫
视觉意象:悬岩
漩涡 浆
云
树
野庙
船
浪潮 听觉意象:呼号
回声
吆喝
长啸
川江号子—强悍的生命意志—“生命中最凶猛的浪潮”
川江舟子—平凡的悲情英雄—“急流上的英雄”
第五篇:欣赏船工号子教案
欣赏《船工号子》教案
课型:欣赏课 教学对象:七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劳动号子的节奏特点和“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2.能力目标:通过聆听《船工号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风格和节奏特点。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
教学重点: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分析歌曲的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材分析:劳动号子根据不同的劳动条件,可分为不同类别,船工号子就是 劳动号子的一种,船工号子由于水流湍急、水情复杂,船工的劳动强 度大且多有风险。歌曲《船工号子》时而节奏舒展、曲调悠扬,时而 节奏有力、语汇简洁,时而节奏急促、音调高亢„„准确生动地反映 了船工们紧张激烈的行船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勇敢的性格。本歌曲 从风平浪静行船到遇风暴、过险滩,到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行船的 一个完整的行船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的时候学唱了一首新歌《军民大生产》,也了解了什么叫做劳动号子,那现在有没有同学告诉老师什么叫做劳动号子呢?
师总结:劳动号子:产生并运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明间歌曲。在劳动号子中,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领唱者往往就是劳动的指挥者
三.新课教学
1.船工号子:是我国号子类民歌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多由《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和《下滩号子》等号子联缀而成的一个既统一、又有变化对比的大型号子联套。由于水上劳动条件复杂,决定了行船号子的音乐特色。它的节奏变化多样,紧密配合每一劳动过程。如:在平静江面上航行时唱的是旋律舒畅、悠扬的《平水号子》和《下滩号子》,当发现险滩、准备投入紧张战斗时,唱的是坚定有力、充满信心的《见滩号子》,而在闯滩夺险与凶滩凶水搏斗时唱的《上滩号子》和《拼命号子》·气势强烈,急促紧张,近似于呐喊,扣人心弦。川江号子的演唱是一领众和,领唱者又叫“号工”,也是劳动的指挥者。领、和声部的交接也随劳动条件而异。《平水号子》、《下滩号子》是唱完一句再交接的,《见滩号子》句幅渐缩,交替渐紧,到了《上滩号子》和《拼命号子》时,交接非常紧密,甚至领、和重叠,和部又出现了呼哨,相互交织,构成了复杂的多声部合唱织体。整个号子的音乐丰富多变,有很高的艺术性
2.一领众和: 一领众和是劳动号子音乐的另一主要特点。劳动号子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
唱等,但一领众和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歌唱方式。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常常
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旋律常上扬,或比较高
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劳动号子歌唱中的一领众和主要
有三种类型:
1、交替呼应式;
2、重叠式;
3、综合式。
3.初听歌曲
从《船工号子》这首歌中,你认为船夫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师总结:船夫齐心协力闯险滩。然后在风平浪静时欣赏美丽的风光。
4.分析歌曲
聆听歌曲第一部分,分析其速 度、力度、节奏。第一部分 快速 较强 紧密 豪 放、有气势地
刚毅豪放表现了船夫齐 心协力闯险滩的过程。
聆听歌曲第二部分,分析其速 度、力度、节奏。第二部分 稍慢 较弱 舒展 优美。
优美抒情表现了船夫在 风平浪静时欣赏美丽的风光。
5.再次完整聆听歌曲,总结喊号子在劳动中起什么作用?
师总结:劳动号子具有双重功用即实际功用和艺术表现功用。在劳动中,劳动号子的双重功用表现在: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这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劳动的强度越大,对劳动号子音乐表现的制约也就越大。反之,劳动强度较小,劳动号子的歌唱者就可以有较大的余力去斟酌和发挥劳动号子音乐的艺术表现。
6.模唱歌曲第二部分
在模唱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发声练习,在发声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气息均衡,声音位置的统一 4.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船工号子》同时我们也进一步的了解了,劳动人民都是非常辛苦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劳动人民,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比如不在大街上随地乱扔垃圾,这样,那些环卫工人就会轻松很多,希望大家都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