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制作移动的小球》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时间:2019-05-15 05:1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物理全册《制作移动的小球》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物理全册《制作移动的小球》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一篇:九年级物理全册《制作移动的小球》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 九年级物理全册《制作移动的小球》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动画的制作方法;

3进一步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移动的小球”,了解“动画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

2.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制作“两个小球碰撞”动画,提高学生对图层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动画制作,提高制作动画和欣赏动画的水平。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研究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理解关键帧.层的意义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快乐的小球”的动画作品。

【学生活动】欣赏动画作品,兴趣得到激发,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活动】今天我们就和快乐小球一起进一步学习flash动画制作。引出本课主题—— “移动的小球”动画制作。二.自主实践.探索创新

经过刚才的动画,我们看到了小球都是如何跳动的?有走直线.曲线.三角形.碰壁,弹跳。将这些动作分解一下,我们今天都可以完成。1 首先,我们来先来分析一下下面的这个动画。

(一)师生共同分析“移动的小球”动画

【教师活动】打开“移动的小球”动画,请同学们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想一想这个动画效果如何达到?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逐帧动画可以实现。

【教师活动】展示源文件时间轴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并讲解“动画补间动画”的概念。下面我们就以“移动的小球”动画制作为例学习动画补间动画。

(二)制作动画—“移动的小球”

【教师活动】边演示边讲解,注意讲清每一步骤的意义,同时结合实际制作来讲解基本概念,将抽象的概念放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制作“移动的小球”操作中的注意点:

步骤3:在时间轴中的“图层1”的第1帧中出现一个实心的黑点,这就是“关键帧”。动画对象一定要创建在关键帧上。

步骤4:也可以在“图层1”的第30帧处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关键帧”。

步骤5:将小球拖到编辑区的右边,其意义是改变动画对象的位置属性。步骤6:完成“创建补间动画”后拖动播放指针,查看帧内容,证实动画已被创建。

步骤8:提醒学生记住Flash原始文件和Flash影片的扩展名分别为.fla和.swf。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演示,结合课本9页,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模仿制作“移动的小球”的简单动画。

学生示范:制作“移动的小球”简单动画的过程。师生评价。

(三)师生总结制作简单动画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在动画的起始帧,创作编辑对象,设置对象起始状态。第二步:在动画的结束帧,插入“关键帧”,编辑对象,设置对象结束状态。

最后:右击动画的起始帧,执行“创建补间动画”。

(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列举问题1,列举问题2……让师生共同探讨!

总结提高:重新编辑调整“动画的起始帧”.“动画的结束帧”的对象状态。

(五)任务驱动,巩固练习

任务一:(1)完善“移动的小球”的动画,保存到D盘,命名为“移动的小球”。

(2)思考与实践:能否让“小球”在移动过程中走三角形?(3)课堂擂台:在“移动的小球”动画作品上修改,小球慢慢向前移动到边界后,好像撞上墙壁慢慢又返回移动到开始位置的动画效果,并保存。

挑战擂台:学生示范,师生评价。

任务二:(1)完善“课堂擂台”——返回移动的小球。各小组组长指导并检查。

(2)睿智舞台:打开“学生自主设计素材”,通过flash动画技术让它“从右上角由小到大移动到中下部”,再“从中下部由大到小移动到左上角”。从而实现“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效果。(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作要求)三.展现成果,总结评价

展现课堂成果:展示学生完成“移动的小球”.“快乐的小汽车”动画,师生评价,并总结课堂内容。四.课堂小结

“动画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 板书设计:

1.分析“移动的小球”动画 2.制作动画—“移动的小球” 3.总结制作简单动画的主要步骤: 4.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5.巩固练习教学反思:

第二篇:九年级物理 15.2《机械效率》教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15.2《机械效率》

学习目标:

1、能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能说出机械效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2、会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自己设计实验测量机械效率。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结合计算结果分析图15.2-1中哪种方法好,并得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方法一: 方法三:

对砂子做功:W1= 对砂子做功:W1= 对桶做功:W2=

对口袋做功:W2=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W3= 对滑轮做功:W3= 方法二: 对砂子做功:W1= 对桶做功:W2= 对滑轮做功:W3= 2.________ _______叫做有用功。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额外功。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总功。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其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 6.机械效率总是_________原因是。

7.斜面机械效率及其提高方法:

有用功W有用= 总功W总= 机械效率η=

三、全班交流、精讲点拨

1、用图示滑轮组把重G=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绳端的拉力为F=50N,则: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m,有用功W有用= J,总功W总= J,额外功W额外=,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2、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

爱心

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5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________m,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__N,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3、一斜面长为5m,高2m,现用沿斜面向上的100N的力把重200N的物体

匀速拉上斜面顶端,则:有用功W有用= J,总功W总= J,额外功W额外=,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

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

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四、牛刀小试 素质提升

1、小冯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l,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Wl=W2 ηl=η

B.W1=W2 ηl<η2 C.W1η

D.W1>W2 ηl<η2

2、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

B.减少提升重物重力,减小拉力

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

3、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 C.机械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机械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五、课堂小结,反思整合(请同学们将整理学习内容后小组交流,小组长汇总本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疑问,并主动举手提问!)

教后记:

用心

专心 1

第三篇:九年级物理 17.3 太阳能教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太阳能

一.教材自阅(课外)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

2.了解一些和太阳能有关的知识

3.知道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三.重点难点:

重点:太阳能的利用.难点:太阳能的发明装置.四.教学内容(牢记):

1.太阳能的优点:A.太阳能十分巨大;B.太阳能的供应时间十分长久;C.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无需挖掘开采和运输;D.太阳能安全、不污染环境。

2.太阳能的利用:①直接利用②间接利用:集热器、太阳电池

3.广泛利用太阳能的困难:A.太阳能虽然十分巨大,但它太分散;B.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气候、季节等原因,太阳能的功率变化大,不稳定,给正常连续地使用造成困难;C.目前太阳能转换器的效率不高。

五.基础练习(巩固):

1.太阳炉和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成______装置,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成______装置.2.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两种途径太阳能转化成______和______.3.下列哪些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能()

A.水能B.风能C.核能D.煤石油天然气

4.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可以转化为内能B.太阳能不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利用太阳能安全清洁无污染D.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5.关于能源及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我国煤和石油的储量十分丰富,所以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在我国并不十分重要

B.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是能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C.现在人类社会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

D.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6.下列能源中不是来自太阳能的是()

A.潮汐能B.铀矿中的原子能C.化石燃料D.风能

六.中考练习(提高):

1.关于太阳能的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可转化为风能和水能

B.太阳能可转化为动植物的化学能

C.太阳能可转化为核能和地热能能

D.太阳能可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2.2010年上海世博会采用高效彩色太阳能电池板、锂离子电池等技术,真正达到碳的“零排放”.太阳能属于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世博会上,以警用电动车为参照物,车上的锂离子电池是的,警用电动车和地面指挥中心无线

通信时用(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进行联络.

3.上海世博会很多展馆安装了太阳电池,太阳电池把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四篇:九年级物理 15.2机械效率教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机械效率(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第二节)

教学目的、任务要求: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能区别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会用公式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 重点突破:

机械效率的计算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1、什么叫做有用功(W有用)?。

2、什么叫做额外功(W额)?。

3、什么叫做总功(W总)?。

4、什么叫做机械效率(η)?。

练习:当你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你对水桶做的功是 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水桶时,捞上来的桶里带一些水,这时你对水桶做的功是 功。

自主学习:

1、课本107页图15.2--1,请分别计算出三种方法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分别是多少?

2、请计算出三种办法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用哪种方法好?

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2)。练一练:判断的下面说法是否正确.(1)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2)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3)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4)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5)做相同的总功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6)用不同的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时,机械效率一定相同()(7)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8)做的额外功一定时,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9)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4、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用心

爱心

专心

5、为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的关系,小明利用长木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方木块、小车等器材设计如图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中如何改变页面的倾斜程度。

(2)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需要计算的物理量有哪些,并根据所测物理量写出表达式。

达标自查:

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额外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课堂总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板书设计:

自我点评:

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思考,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尤其体现在让学生探究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的关系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集体优势,体现了物理学习方法中的合作交流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性和感性上很好的掌握机械效率的知识。

授课方式与授课过程能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五篇:浮力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

浮力练习题

(90分钟,100分)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4分)

1.浮力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

2.从古至今在船只制造中都用增大船只“空心”的办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______,增大_____,从而提高_________。

3.放在水中的木块正在上浮,在它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______。它在水中下沉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露出水面以后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质量为5.4千克的铝块放入水中,在从水面下沉时,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牛顿,当它沉到水底静止不动时,所受的浮力为

5.浮力的大小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来决定,与物体的密度__关,与物体的体积__关,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__关。

6.物体的沉浮条件是:______在液体里的物体,如果_________时物体上浮,如果当_________时物体下沉,如果__________时物体停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

7.密度为0.4×10千克/米,体积为0.5分米的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牛顿,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顿。(g=10牛/千克)实现上升或下潜的。

9.金属块重10牛顿,挂在弹簧秤上,当它全部放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8牛顿,如图12—1所示,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牛顿。如金属块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弹簧秤上的 读数应该_____牛顿。如果把金属块全部浸没在酒精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牛顿。

10.一个体积为5000厘米的冰放在水中,这块冰将有___厘米体积露出水面。如果冰在水里溶解,那么水面的高度将___。

11.如图12—2所示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体在液体中静止,那么__球所受到的浮力最小,___球所受到的浮力最大,与液体密度相同的是___球,三球中密度最小的是___球。

12.把密度计放入水中,密度计浸入18.4厘米;再放入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中时,则浸入10厘米;又放在第二种液体中时,则浸入的长度是14.6厘米。那么,第一种液体的密度是___千克/米,第二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千克/米。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 3分,共30分)

1.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都全部浸没在水中,木块上升是因

为所受的浮力大,铁块下沉是由于所受的浮力小

B.同一物体在液体内部沉没的越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越大

C.同一物体全部浸没在不同种液体中时,它所受到的浮力相等

D.浮力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2.实心的铜球和铝球,它们的质量相同,如果把它们全部按入水

银里,静止不动,所用的向下的作用力 [ ]

A.铜球比铝球的大

B.铜球比铝球的小

C.两球的作用力一样大

D.难以判断

3.一块0℃的冰块浮在0℃的水中,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00

4.图12—3所示是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过程的实验,从实验中

可以验证的规律是: [ ]

A.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和形状及物体的重力三者有关

B.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C.浮力与物体自身的重力也有关

D.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因为液体对物体产生的力是

由压力差所造成的。

5.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C为正方形,D为圆球体,B为梯形,A为长方体,如图12—4所示,且C的表面很光滑与容器底

密闭接触,在这四种情况下: [ ]

A.A所受的浮力最大

B.B所受的浮力一定比A小

C.A所受的浮力最小,B,C,D浮力是一样大的 D.A,C,所受的浮力都小于B,C所受的浮力为零

6.一块冰中含有一个小气泡,浮在水面上,当冰熔化之后水面将: A.水面将上升

B.水面维持原来的位置

C.水面将下降

D.因为有气泡存在无法确定

7.水面上漂浮一块木块,进入水中的体积是V,受到的浮力为

F。如果在水中加入一些酒精,很快分布均匀,这时若木块仍

浮于混合液中,则: [ ]

A.液体密度变小,因此木块所受的浮力将变小

B.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变大,但它所受的浮力不变

C.木块将不断下沉,因为浮力变小

D.木块因二力平衡,将保持不动

8.一只装有货物密封的箱子,体积为1米,质量为800千克,从在河边行驶的汽车上落下,滚入河中,则箱子将:[ ]

A.浮在河水表面上,很易打捞

B.箱子将沉于河底,打捞困难

C.箱子浮于水下,只要打捞艇潜入水中即可捞出 D.箱子的比重不知,打捞方法难以确定

9.如图12—5所示,两质量相同的木块,分别漂浮在酒精和水的液面上,则: [ ]

A.在水中的木块所受的浮力小于在酒精中木块所受的浮力,因为木块排开的酒精的体积大于木块排开的水的体积 B.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酒精中的浮力,因为水的密度大 C.木块在水中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相同,因为两者质量相

同,在同一地区的重力也是相同的

D.两者分别放在地球的不同位置上,上浮的情况与原处是不

同的,地球对木块的作用的重力越小,则木块在两者中浮出的体积越大

10.气球可以带重物在空中飞行的原因是: [ ]

A.由于气球中气体的密度远远小于空气的密度,只要气球中

充满这种气体,它都可以上升

B.只有在气球排开的气体的重力大于气球及它所带重物的重

力才能上升

C.气球只要充足气总可以上升

D.气球上升与充入气体的密度无关

三、实验题(10分)

1.在浮力实验中,如向管内增加沙子,(1)浸入水中的体积将

如何变化?所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2)沙子增大到多少

时,试管将不能上浮?

2.上述实验中的液体如果把水换成酒精时,实验中的数据将如何

变化?

四、计算题(26分)

1.边长2分米的立方体,它的密度为3×10千克/米,浸在水中,它的上表面离开水面20厘米,试用两种方法计算它所

受的浮力。(g=10牛/千克)(6分)

2.有一玻璃球在空气中称其重力为4.41牛顿,在水中称其重力

为2.94牛顿,石油中称其重力3.30牛顿,求玻璃球和石油的密度。(8分)

3.一空心铝球,其球重为2牛顿,它可停留在任何深度的水中,则其体积多大?(g=10牛/千克)(6分)

4.一个木块,浮在水面上露出的体积是总体积的1/5,在另一

种液体上漂浮时,有1/3露出液面,则木块和后一种液体

的密度各是多少?(6分)

下载九年级物理全册《制作移动的小球》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物理全册《制作移动的小球》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