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波利亚教与学的“主动学习原则”认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中学阶段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中,利用率最高、渗透性最强的当属“问题式”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法中问答法的运用立足知识基础,着眼提高能力,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问题激起思维,以探究产生共鸣,以争辩掀起高潮,以问题解决实现目标达成,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高效地完成初中历史教学任务。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答法的运用及探索
新课程教学已实施好几年了,但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仍存在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应试轻创新的现象,课堂教学以“满堂灌”为主要模式。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学习,每节课接触的不是生动有趣的问题,而是抽象死板的历史名词、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这使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和厌恶心理,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这迫使我要改变教学方法。我常用问答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传授知识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二为一,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其做法是:
一、精心设计
把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能力培养目标,思想教育目标,重要概念等设计成问题,提前一天告诉学生,便于学生预习。这里的关键是设问要老道,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设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为什么四大发明的文明之花开在中国,却在西欧结果?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在中国是同时产生的,结局却不同?
(2)设问要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相衔接,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后是什么?有哪些影响?
(3)设问要有利于章节整体知识结构的掌握。如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在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情况怎样?
(4)设问要有利于总结,掌握规律性认识。如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有什么特点,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设问要联系实际,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综合。
(6)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能引发思考的内容设疑。
二、把握主体
课堂上采用学生举手发言与老师点名发言相结合的方式,即为主动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遏制了被动学习的学生心存侥幸,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及时提示,点评把握主题,把握时间。这里的关键有两点:
(1)教师要把握火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不到学生想知道却不知道时不告诉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点拨他。既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又确保识记,理解的效果。
(2)点评要简洁,明确。不但对学科内容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让失败者能总结经验,走向成功,因为任何失败者都不是徒劳的,让成功者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情绪体验。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旦风气养成,老师上课越上越轻松,学生上课越上越喜欢。
三、重视导言课,密切联系实际
当然,要确保用问答法上课顺利持久地进行下去,确保学生一如既往地钻研教师的提问,还需以下配套功夫:
(1)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中学的历史教育不是专业教育,除了少数学生由于特殊的兴趣对于过去的事情有所关注外,大多数学生主要是从现实的意义来接受历史的。所以,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既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深化到规划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例如,讲世界史《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中涉及到中东、巴勒斯坦和犹太人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不能回避的,也使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以“巴以问题历史探源和思考”为题目,让学生分成小组搜集资料和列出相关的问题,然后,从历史根源、巴以冲突现状、巴以和解的困难、国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原因和巴以前景展开讨论,然后写出研究性论文。通过讨论,学生对民族冲突,战争与和平,国家稳定与发展有了更新的认识。此外,还可以通过丰富的史实和精彩的语言,改善课堂教学的气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丰富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等。
(2)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模拟情境中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间接兴趣。如在讲启蒙运动中三权分立思想,首先让学生回答:什么是三权分立,核心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和局限,当学生答出核心是权力制衡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得出权力制衡是手段,目的是防止独裁,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教师继续启发:既然权利制衡是手段,那么手段相同,目的可能不同,让学生联系中国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明朝的废丞相权分六部。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中国的皇帝用权力制衡来维护君主专制,从而掌握了殊途同归的一个特例,对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有了特别深刻的认识。
总之,课堂教学中运用问答教学法摒弃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做法,也改变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功能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尤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运用。
第二篇:试述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试述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要求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下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本文就问题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历史教学
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开启思维的智慧之门,构建敏锐思维的阶梯,创设想象思维的空间,提升优秀的思维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独立思考问题、正确解决问题与准确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历史课堂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给学生想的时间、问的权利、说的机会、创的激情、爱的关怀。总言之,就是将教学内容化作问题,按照“提示问题―思考问题―检查调控―归纳整理―强化巩固―当堂达标”的教学思路,按照课堂教学问题化、问题设计科学化、解决问题民主化的过程,使讨论、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以及价值观、世界观的良性发展,都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逐步提高。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
现行的中学历史课程,分为初、高中两个轮回,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和体例上基本是初中的翻版。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由于得不到学生对已有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信息反馈,在教材的取舍上,课堂教学的处理上,难免与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因而学生会感到乏味,从而把历史课看作是“45分钟的煎熬”;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可以从电脑网络、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中获取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信息,学生由于知识面以及生活阅历的浅显,而产生种种疑问,却又得不到应有的指导,教与学之间产生了“供与求”的矛盾。实行“问题教学法”,一则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问题,有的放矢地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使课堂教育更有针对性,同时缓解教学内容过多、课时偏紧的压力;二则,随着时代的进步,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应从传播知识转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建议,教会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认知历史的途径。
一、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
1.“问题教学法”是现今历史高考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对历史学科的考查与以前的高考有了很大的变化,试题立意以“知识为主”转向以“能力为主”,命题特点也以“浅知识、新情境、热问题、重综合、重能力”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问题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空间,使学生能在突破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及学科内部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前高考形势的变化。
2.实施“问题教学法”是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对事物的认识喜欢刨根问底。问题设计从置疑开始,设置悬念统贯全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探究动机。课堂最后还可以问题留伏笔,使课堂余味无穷,给学生一种期待的心理,给学生一片求索的天地。
二、“问题教学”的实施步骤
1.提出问题、以疑导学。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设计适切的教学流程,以各种方式呈现或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呈现或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与探求答案的心理,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才会有对问题背后原因的探索和孜孜不倦的毅力。
2.自学思疑、横向议疑。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或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或形成一定的见解、看法;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横向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学习讨论中注意总结,对发现和生成的新问题要及时处理,以互相启发,推进问题教学走向深入。
3.有效设计问题。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层次、心理特点。②要有思维的层次性和梯度。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那种简单地让学生回答“是不是”“对不对”,或者师生间填空式的问题,是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③设置的问题要注意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贴近生活,体现问题价值。④设计的问题要疏密适当,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思考、质疑和释疑。不论学生的疑问是否符合老师的既定思路,教师都要给予肯定、给予鼓励,从而培养学生善疑好问,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⑤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因为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思维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要避免难度太大、太深,若学生不知如何作答,结果不只是望而却步,还会扼杀学生的兴趣,扼杀学生的思维。
4.评价总结问题。让学生整理探究所得出的结论。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还能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对学生的结论要及时地予以客观评价,评价要体现鼓励、赏识的原则,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和使用都必须因时间、学科、内容、教师而异,不能生搬硬套,使教学模式走向教条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问题教学法”当然也不例外,教师要在实践中尝试这种教学模式怎样才能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第三篇: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高效课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分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问题情境设计的策略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历史与社会教学;运用;问题情境
问题教学法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实例阐述问题教学法有何作用?怎样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法?
一、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
应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恰到好处的悬念问题,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能进一步明确和分解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解决具体问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有利于培养学生提问答疑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基础教育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可持续的学习动机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通过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进而发展智力。
3.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在实施整个问题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巧妙提出,多角度分析及最后解决,不仅要求老师要有广博宽厚的知识,而且要不断完善其自身反应能力,论辩能力和控制能力。同时问题教学法的运用会促使历史与社会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研究式的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从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尤其是教学艺术和科研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其核心是问题情境的设置。怎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呢?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设置:
1.巧用趣味故事,设置问题情境
生活中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趣事、趣味历史故事不但能丰富课文的内容,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在教学《郑和下西洋》一课时,本人设计了这么一个故事:南宋时一支商队准备从广州出发,出发前应准备带什么东西?从气候角度分析,商队出发的最佳时期应选在哪个季节?之后又带回当地的什么物品,然后让学生想一想:当时带去的东西是否卖给当地居民,带回的物品又给谁使用?从而很自然地让学生理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2.联系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与社会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历史与社会知识,如果能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以它们为背景来设置问题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与社会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历史与社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学习“地图的语言”时,就设计了让学生在观看了一系列地图后,由每个小组的一位同学画出自己家庭位置,并由小组的其他同学来描述其家庭位置,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体会到地图语言的重要性以及这些语言的用法。又如:在中考复习《保护水资源》时本人就引入“五水共治”这一时事热点,请同学们列举我们镇政府在治理我们身边的河流时,采取了哪些措施?而我们青少年又应该怎么做?这一环节从学生身边日常生活入手,学生感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社会的主人翁责任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水资源忧患意识,加深对家乡水资源状况的认识。
3.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模拟问题情境
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提供给他们亲自体验、思考历史的思维空间。而学生越是积极参与教学,对历史现象和问题就越关注,兴趣就越高。例如,我听过八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这一课,教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历史再现)面对西方的殖民掠夺,假如你是当时的爱国青年,你会怎么办?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说明自己的选择。这个环节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了当国家遭遇侵略时,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这种问题情境设置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4.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问题情境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它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技术,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课堂效率。如:本人在上八年级《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视频片断,再现了经济危机的爆发过程及爆发后所带来的全球性的震荡。在感受体验之后,通过“用一些简短的语言来描述你的所见所闻”并提问:“从刚才视频中我们可感受到在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重的是哪些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经济危机及其所带来的全球性的震荡的具体认识。
三、应用问题教学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设计问题要科学
科学的设计问题是问题教学法中最基本的一环,而且贯穿始终。因此,必须注意问题设计的技巧和基本原则。首先,设计的问题要难度适宜。这是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问题设计是为了在认知的基础上推向知识的深层次思考。问题太容易,无助于学生积极思维;但是难度太大,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所以,问题应设在适中的水平。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时代特征。用新颖的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引进一些新颖的时政热点材料或能吸引人的生活材料,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欲望。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保证在课堂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学生方向性的指导,启发学生思考,解答疑问,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是实施“问题教学”的前提。农村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在教学中民主意识的缺乏,课堂教学气氛的不融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创建新型的公平、民主的师生关系,为问题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同时还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充满赞赏的话语等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环境,改变农村学生胆小不敢发言的现状,消除学生害怕被老师批评的心理障碍,从而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总之,只要我们遵循问题情境设置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探索,就会使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牛学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3]宋运来.《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四篇: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论文)
姓名:张敏 职务:教师 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单位:封丘县留光镇第一初级中学 手机:***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留光镇留光村608号 邮编:453314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封丘县留光镇第一初级中学 张敏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历史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热门话题,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认同。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又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现就自己和本校的历史教学,谈谈我们的感受和收获。
一、历史情境教学的优势:
第一、有利于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激发兴趣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历史教学中最佳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教师语言的精心设计与教师情感的真情投入,现代视听工具的充分利用,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嘴、耳、眼的功能和大脑一起,进行积极思维活动。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的导课,我想了又想,后受一本书上的启发,上课时,我拿出一个现代坦克模型,并发出模拟、仿真的枪炮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问:“最早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在哪次战争中首次使用的?”通过这样的设问,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语言、实物、声音的配合,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掌握、理解知识的内涵实质
向学生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是中学历史 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借助于最佳教学情境,不仅能更有效地完成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任务,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实质、把握内涵。
如《美国内战》一节课的讲述中,对于南北矛盾内容的处理,我首先把课前准备好的关于南北矛盾中的工业原料、劳动力、关税、奴隶制度写在黑板上,并把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指出:“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进入正在进行激烈辩论的美国国会中,两组同学分别就是南北方的议员代表,你们就南北矛盾中的焦点展开辩论。”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得出了结论,化解了难点。学生通过辩论与参与,锻炼了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最佳情境的创设,能够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情景,使学生通过形象受到感染,强化爱憎情感;通过语言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让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感受,从而与人物同悲欢,共命运,通过语言的导拨,使学生明白道理。历史教学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也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高尚情感。
在2001年,我参加渭滨区“教学能手”比赛中,我的讲课题目是:《重庆谈判》。当讲到毛泽东出乎意料到达重庆进行谈判这一事件时,我打出了一张毛泽东到重庆机场的幻灯片,并配之一段深情的描述:“‘毛泽东来了,毛泽东来了’。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山城沸腾了。这时,风含情,水含笑,山城人民无不为毛泽东的弥天大勇所感动。”一个历史情境的创设,把共产党真和平、蒋介石假和谈的真相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当时区历史教研员李彦琴老师事后对我说:“那段太精彩了”。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语言设计,个人情感的真诚投入,创造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最佳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就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校倪淑芳老师在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一课时,以“烽火戏诸侯”组织学生讨论:“烽火戏诸侯”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游戏骗局最终害了谁?为什么说害了周幽王?这个故事与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哪个故事相似?他们的骗局导致了什么后果?从而引入新课。在新课学习中,又穿插讨论:“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呢?”一连串的问题都是围绕着教学中的知识重点、难点而精心准备的,问到了“点”上,使之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有坡度、有层次,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体验了发现的快乐。
二、历史情境教学的方法
通过开展创设历史情境教学实践,我们提炼出行之有效的历史情境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新颖、别致的导课开堂上课,重在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常用开篇形式有:直接通过诗词、歌曲、故事、图示、影片等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兴趣。如,学习《三国鼎立》时,郝颖谦老师先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MTV导入,然后她说“那么让我们共同步入那个风云变幻,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去揭开那一幕幕真实的历史画面吧!”这种导语起到投石激浪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三国时代。
第二、恰当、适时的演示恰当、适时地演示课本插图、地图、实物等,及播放音像制品等直观资料,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可以使知识内容图文并茂,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让学生在想象、分析、综合形象思维基础上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例如:文华老师在讲述《南京大屠杀》时,配以影视资料和各种图片,使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历史事实中,加快接受知识的速度,对史实掌握得更准确、更透彻。从而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精彩、形象的讲述马卡连柯曾说道:“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创造气氛的同时,要对语言进行润色、加工使之具有艺术性。艺术性的语言与历史情景的展示相结合,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产生“移情现象”。例如:学习“岳飞抗金”时,我展示岳飞图片,并简介岳飞并有感情朗诵《满
江红》。学生在“当时”的历史氛围中,思想情感转移到了岳飞身上,达到主动体验历史的目的,增强了识别美、丑和客观评价历史事实的能力。
第四、巧设情境,导引参与教师在讲述和演示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巧妙设置历史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导引积极参与的热情,并抓住关键点,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换位体验、激疑设问,发挥自主性,使学生在疑问和惊奇中思维,从而实现目标。如:学习“官渡之战”时,为反映当时的情景和形势,倪淑芳老师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编演了一个“许攸与曹操”的历史短剧。再如:学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时,提出:“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热血青年,你会以哪种方式挽救民族危亡?”另外,也可以紧扣教材适时的组织一些简短的历史小辩论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深入感受历史,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演绎能力。
第五、干练、悬念式的结尾历史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小结干练、利索,抓住主线,提升观点,并以评书演播或历史剧连播的方式给听众一个悬念,为下一节课的导课埋下一个伏笔。即:结语留有情趣,留下思维的尾声。
第六、巧妙利用活动课依托活动课,安排一些活动作为课堂情境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实现历史与现实的链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我曾经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昭君出塞》,从剧本到演员、道具整个过程,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后参加渭滨区表演,受到好评,也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第七、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外活动为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弥补课堂教学的欠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把学生“带入”历史。如结合乡土历史教学,参观遗址、博物馆;邀请革命前辈做报告、编演历史短剧、撰写历史小论文、欣赏历史书画;定期举办校园历史手抄报评比、古诗词朗诵赛等,使学生“重游”历史。这些活动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保证,亦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历史情境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情境”的如何创设不但关系到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和主动探寻知识,而且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在历史“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真实性尽管历史一去不复返,我们根本不可能重复昨天的历史,但我们所创设的历史“情境”必须尽量还历史的真实,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审视和认识昨天。
第二、趣味性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如果教师通过问题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情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历史教学事半功倍。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充分挖掘历史的现实性、趣味性、审美性等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营造一个愉悦、宽松、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气氛。
第三、实效性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阶段来确定情境教学,不要为了情境教学而盲目一味追求情
境。有的教师为了营造生动的课堂、创设生动的“情境”,搜寻大量资料不加分析地展示给学生,一节历史课成了图片展示课。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完全成了观众,没有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更别说学生能力的提高。这样,既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也丢掉了历史课的基本特色,走入历史新课改的误区。
第四、参与性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在创设历史情境中,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角色,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第五、开放性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创设共同研究的“情境”。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设问方式,设置具有批判性、现实性、新颖性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新课改的今天,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应局限于教材,而要打破历史课本中每节课的框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整合课本内容,适当拓展课本内容,引导学生鉴古知今,关注现实。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给学生留有进行深层次探究的余地、能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广阔空间,问题的选择也应具有多维性内涵,“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而是开放式的”。如,在讲课中,我这样告诉过学生: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实行了封建文化的专制政策,但结果却不一样:前者走向崩溃,后者走向鼎盛;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火药,但被欧洲人学去变成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利器;同为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与德、日、意在二战前却走 8
上了不同的道路等等。通过对这些现象进行提问,可以帮助学生透过这些现象看到历史发展的本质,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及创造性。
总之,切实创设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历史“情境”课堂,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也为中学历史教学在困境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当然,我们的“历史情境教学法”许多方面尚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我们将继续实践创新!9
第五篇:“逆向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逆向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对于历史事件的教学,习惯于按照原因(包括背景、条件等)、经过(包括时间、人物、地点、性质等)、结果(包括意义、影响、启示等)的三段式教学法,并认为是水到渠成,线索清楚,笔者称之为“顺向教学法”;然而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有时把这种教学顺序倒一倒,教学效果会更好,笔者称之为“逆向教学法”。逆向教学是一种启发智力的方式,它有悖于通常人们的习惯,但正是这一特点,使得许多靠顺向不能或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就如数学证明中的反证法;而一些顺向虽能解决的问题,在逆向的参与下,过程可以大大简化,效率可以成倍提高,并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向和逆向就象分析的一对翅膀,顺向和逆向教学法如能合理使用,便能使教学效果有一个质的飞跃。下面笔者就教学实践进一步谈一谈如何来使用逆向教学法。
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笔者设计思路如下:
师问:“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实在太熟悉,往往异口同声地回答“鸦片战争!”教师追问“为什么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这个问题,基础好的同学也能马上回答,不能回答的同学老师便可指导学生阅读第二节《鸦片战争的影响》进行归纳,因为此处课本是以提纲的形式出现,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归纳出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发生变化,此时教师便可板书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国社会性质变化;(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3)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然后教师再问“这三大变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共同分析后便可得出结论,三大变化的基础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教师便可再追问“那么中国的社会性质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对于第一问学生一般都能够回答是因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定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对于第二问“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时便可板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并重点分析三大条约特别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可补充一些材料)。通过分析便可归纳得出政治上中国的哪些主权被破坏,经济上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当然也可组织学生讨论“思想上会不会产生影响”,这样关于“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了。此时,第一课时便可结束。如此处理,便能有充分的时间很好地突破《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两大重难点,深化对它们的认识。
第二课时,承接第一课时思路,首先要学生回答《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协定关税等,然后提问“列强规定这些条款的目的是什么?”便自然过渡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因为英、美、法等西方列强刚完成工业革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原料和市场;再对中、英两国进行比较,便可顺利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国战败的必然性。最后可按正常顺序简要分析交代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及鸦片战争的经过等。
这样的设计思路基本上是按照“结果----背景----经过”把课本上第一节和第二节关于“鸦片战争”的教学内容整体进行了逆向整合,把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这三大重点都放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前半节课,并运用追根究底、层层深入的方法使各个知识点能够更好的有机联系,首先让学生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深化了认识,加深了理解,更好地突出了重点,并能提高记忆效果。
以上是一种”整体逆向教学法”,有时我们还可使用“局部逆向教学法”,比如在学习《红军的长征》一课时,遵义会议是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按正常顺序,我们的教学应该是红军开始长征----初期失利----召开遵义会议(并重点分析)----继续长征----长征胜利,这样的教学当然未尝不可,但如果按照“局部逆向教学法”,先教学长征的完整经过,对遵义会议只作为长征途中的重大事件稍点一下,长征结束后再回过头重点学习遵义会议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首先,它让学生对长征有了完整清晰的认识,不会因中途分析遵义会议而割裂;其次,更突出了遵义会议的重要地位,更能使学生认识到它的转折性地位和意义。同时对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的分析,我们还可采用逆向教学法,即先接受它的历史意义,然后逆向分析为什么称之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为什么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为什么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这样学生就不得不更好地联系遵义会议的内容和遵义会议的前后形势,便能更好地准确理解并记忆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遵义会议这一重难点内容便得到了突破。
逆向教学法该在什么时候使用,这当然要依据教学内容而定,一般情况下,它比较适用于学生非常熟悉的历史事件以及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已经形成的定论的理解,还有在历史复习课中也不妨大量使用这种方法。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逆向教学法,比如我们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都习惯于拿出一组材料或一组数据来说明一种历史现象,然后分析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局部逆向教学法”。合理运用逆向教学法不但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难点、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很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做到历史学习中的“论从史出”,深刻理解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顺逆向互用,有些问题既引导学生用顺向思维去解答,也用逆向思维去求证。便培养了学生从顺逆两个方向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顺逆向思维的联结,使两者相互检验、相互补充,进而产生良好的交叉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