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19-05-12 23:3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篇: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生物教学中使用实验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完善生物知识系统,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生物知识。文章将对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期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收益良多。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生物化学;应用

基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初中教学中应该将实验纳入教学体系中,在学生接触生物学的初期,就奠定他们的生物实验基础,这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探求更高层次的生物知识,都会有所助力。目前初中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清这一点,积极使用生物实验教学法,将学科中抽象、生涩、难懂的知识更加直观、生动、简单的表现的出来,提升学生实践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会大幅度提升生物教学质量。

1实验教学法涵义

所谓实验教学法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实验仪器、设备、药品试剂等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而言,实验教学法要求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来,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生物知识,并能够运用生物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生物实验教学共包含以下四种实验方式:一是课内实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生物实验,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生物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二是课外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实验,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三是演示实验。由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实验操作,学生仔?观察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进而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四是分组实验。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实验小组,要求学生明确组内分工,共同合作完成实验项目。

2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第一,实验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这一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第二,实验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具体的操作,学生养成了动手实践的好习惯,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实验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在进入中学学习以前都没有接触过生物实验,所以对生物课堂中出现的各种实验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好奇心,使他们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应用

3.1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在初中进行生物教学时,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这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在实践课上采用一些科学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对生物产生喜爱,自主学习,这样能够加强自身对于课程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学习,在课堂上拥有很多的趣味性,这样更容易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对这种教学方式多加利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生物领域再进一步,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因尽量让学生自行操作,可在实验开始前先演示一遍之后让学生自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步骤,指出学生的不足,鼓励学生提问,积极解答学生疑问,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还能提升课堂氛围,加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但教师在实验之中需要牢记,实验的内容不同,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为达成提升学生学习为目的作出努力。

3.2独立完成实验,发挥主体作用

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实验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有自主的意识去创新实验,在实验中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实验,但需要保证实验安全,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当铭记实验目的,保证学生领悟到实验中包含的内容,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领悟实验含义,学得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形式会更加浓郁,自主性也会更强,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和领悟实验包含的内容,达到课程目标。拿湿生虫的观察实验为例,在这个实验中学生需要到自然中去观察,因此教师应当取出一部分时间带领学生去进行观察,不能舍不得时间,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实践进行学习可以推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比一味的由教师传授知识要容易达成教学目标的多。

3.3融入生活元素,拓展知识视野

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而言,除了上文中提及到的两点之外,教师还应当将身边的元素引入到教学中去,这样可以加速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进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的结合,从已有的一些案例中看,教师将生活融入课堂,可以增强教学速率提高课堂质量,增强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讲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引入课堂,水果的保鲜就涉及到了植物呼吸作用,将学生分为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水果保鲜的最佳方式,通过研究寻找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水果应该在湿度合理、低氧低温的环境下保存最为适宜的这一结论。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法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有效教学方法。生物教师要善于运用实验教学法,结合生物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组织丰富的实验活动,调动起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从而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完善生物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志燕.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新课程(下),2016(12):93.[2]丁振武.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亚太教育,2016(02):141.[3]朱小琴.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5(08):39.

第二篇: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甘肃省华亭县华亭三中 744100 王晓娟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的陆续展开,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情景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借助情景的直观性、形象性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

一、创设以自然和生活为背景的情景,培养学生解释自然和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中,利用自然现象、故事、歌谣、历史和趣味知识导入课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节时,我以古诗的形式这样开始:“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同学们还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吗?同学们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我借机让同学们背诵这首诗并让学生描述这首诗的意境,这时,学生积极发言,之后我针对学生对这首诗描述的自然现象,科学的解释山寺桃花之所以开的晚是因为山上的温度比较低的原因,使学生体会环境是怎样影响生物生长的,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思维便活跃了起来,与之相关的感性知识,你一言我一语地被大家接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我又趁机引导,进行更深一步的知识讲解和导入。

再如:在讲《真菌》这一节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都知道蘑菇很好吃,常常在雨后或潮湿的草地、树桩上,常会有蘑菇长出。同学有没有在这些地方采过蘑菇?会不会唱与采蘑菇有关的歌?”学生听到这已经激动起来了,我让学生先唱歌再接着引入:“其实蘑菇是真菌的一种,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真菌的结构及繁殖方式”,用这样的方式导入,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了,课堂的效率也可想而知了。可见创设以自然和生活为背景的情景,可以培养学生解释自然和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多媒体展现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多媒体展现情景的教学法,就是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手段,如计算机,投影仪等为学生展现比较直观的可感情景,以加深学生对实景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时,我通过多媒体分类播放海底世界的相关图片,进而营造出精美的画面,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了解各种水生动物的特点及同类型的生物。如在学习腔肠动物时,我给学生展示海葵、海蜇、珊瑚虫的视频,并伴着情景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找出腔肠动物的特点,这样学生将很容易记住其特点,且积极性特高又轻松愉快。我还利用多媒体制作幻灯片在幻灯片中插入相关图片,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和理解,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又如:我把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和结果的全过程在几分钟内从屏幕上显示出来。通过动态教学,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激发了起来。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在演示录像过程中,我还通过暂停放映,教师解释,以及边放边解释的方法,把两种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接受知识过程中,又得到教师适时适度的强化,使这一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增加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三、采用挂图、模型、实物进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挂图、模型、实物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这一节时,我事先要求学生采集几种植物的种子,并说出名称、生活环境和用途,这样,学生直观的了解了种子的实物,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讲植物细胞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细胞模式图,从而了解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细胞核、液泡、细胞质的结构、形态和功能,然后要求学生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内的细胞器存在什么异同,而这些差异性的细胞器各自有哪些功能,例如: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而动物细胞却只能从外界获取有机物,这样通过比较激发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生物现象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创设以问题运用为背景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来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我巧妙的设计各种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把思维直接引向问题,从而探索更多的新问题。问题教学法运用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其基本程序是:提供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浓缩为几个主要问题,一方面便于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要求及线索,另一方面旨在“抛砖引玉”,让学生处于问题情景之中,把思维直接引向问题,从而探索更多的新问题。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所在。把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和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和学生的行为活动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集中精力解决具体问题。这样既可以减少或避免教学活动中因偏离教学目标所做的“无用功”,还能调动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摆脱接受知识时思维的滞涩与定势,在探究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运用生物实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着很大的帮助,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主渠道,具有其他教学手段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学生对生物实验都很感兴趣,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让学生人人参与实验,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不少学生认为,那一部分内容亲自动手进行了实验,那么这部分内容就易于掌握,掌握的也就越牢固。例如:在讲《观察植物细胞》这一节时,我设计成实验课,让学生自己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然后再对照课本上的植物细胞模式图观察细胞结构,这使本节课化难为易,使这一部分内容易于理解,容易掌握。而且通过观察与思考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通过实验教学还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第三篇: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摘 要】初中学生在学习生物这门课程时,会遇到一些难于记忆的名词、生理过程等,多数学生只会机械记忆法,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记忆效果也不好。怎样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呢?本文就此提出几点办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兴趣;教学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人对某事物的发自内心的爱好程度,是心理上的需求度、渴望度,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智力开发起着定向、维持和强化的作用,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力保证。因此,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上,不断改进教法,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化生物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上课时间,将学生的求知欲转化成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对知识的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开端巧设疑念,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引言是每一节课的教学开端。引言若能做到“课伊始,趣亦生”,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开始就产生热烈的情趣,并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重视引言的教学设计。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例如:趣味式的提问常常用在新课的开始,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利于学生生疑、知疑,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通过判断、推理获得新的、独特的认知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如在讲“植物光合作用”一节时,笔者没有急着进行内容讲授,而是先提出问题:“早晨锻炼好,还是晚上锻炼好?”又如讲到“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提问:“为什么卧室里不应该养很多花?”……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二、挖掘生物自身的魅力,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生物学是初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但不是基础工具课,容易被学生忽视。初中学生的学习往往是凭兴趣的,要上好生物课,就必须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但要靠强力把学生硬拉到生物这边来是行不通的,我想关键还在于挖掘生物自身的魅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生物上来。

1.充分运用生物插图作用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生命,是具体实在的事物,在课堂中如果不用实物、模型、标本等直观材料,无论教师的语言怎样动人,逻辑怎样严密,学生始终感到看不见摸不着,学习起来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兴趣。相反,如果学生面对的是丰富多彩的实物、模型和标本,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认真地观察、讨论、思考、归纳、探索,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而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但在条件简陋的农村中学,实物、模型、标本等直观材料相对欠缺。因此,充分运用课本中的插图,能增强直观效果,加强感性认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生物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图文并茂,教材配有大量的实拍照片、图片、绘图等。由于现在的初中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有些生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见过,所以课本中的大量生物插图学生很感兴趣。

2.充分发挥生物实验的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依赖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在实验中不仅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更能激发其探索求知的欲望。实验教学还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的研究方法,而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直观的观察与实验在学习中就更为重要。初中生物义务教育的新教材也正是因此将探究实验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使这些探究实验发挥其最大作用,就成为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生物课的内容跟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不亦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一条途径。

4.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积极化

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教师讲了学生就会了”的想法是错误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方式必然是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根本谈不上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在应用启发式教学理念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重视提高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卷入程度。如果让部分学生坐冷板凳,没有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这种教学也便流于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的思维紧随教师的思维。教师应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去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述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便要求教师多采用肯定的鼓励性的语言,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用否定的批评的语言。有时学生提出的见解很幼稚,说明学生的认识水平还不高,但教师应予以积极地引导或纠正而非粗暴地斥责。如果教师因学生的想法太过离谱而责备学生,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了。

参考文献:

[1]冯娟.初中生物实施兴趣教学的策略《祖国:.建设版》,2014(4)

[2]谢莹芝,曹龙江.培养学生对初中生物学习兴趣的研究.《祖国:教育版》,2014(1)

第四篇:浅谈教学反思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教学反思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个过程,是教师研究自己如何教,研究学生如何学的一个过程,在教中学,在学中教的一个过程。

一、用心体会,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实现“教学反思”的首要任务。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在目前实行的大班教学中,任务教学方法总是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一次性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学生的“吃不饱”或“吃不了”。如何使这种“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得以缓解,需要教师细心体会,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之,只有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细心体会,才能发现问题,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二、悉心沟通,尝试改进

成功地寻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往往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程度有关。如果缺乏沟通,即使发现问题,也较难把握住问题出现的原因,更难提出较好的改进方案。例如,“生态系统”的功能中能量流动是教学中的难点,但难点的成因却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是由于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理解不清,因比对能量流动的过程理解较差,有的学生是由于对呼吸作用的实质理解不清,因而不易理解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逐级减少。因此,同样是难点,解决的方法却不一样。因此,教师要悉心与学生沟通。

调整反思,即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的实际效果。可以说,调整反思是尝试改进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如果已解决,教师则应针对尝试改进的成功方法,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出现。如果发现新的问题,谨慎地追寻新问题的实质,针对新问题再次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它改进措施。

实践表明,教学反思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首先要求教师对教学有自觉的意识,在不断尝试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养成对学生的敏感性。这样,教师的监控能力不断得以提高,面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都可以应对自如。

第五篇: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论文)

姓名:张敏 职务:教师 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单位:封丘县留光镇第一初级中学 手机:***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留光镇留光村608号 邮编:453314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封丘县留光镇第一初级中学 张敏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历史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热门话题,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认同。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又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现就自己和本校的历史教学,谈谈我们的感受和收获。

一、历史情境教学的优势:

第一、有利于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激发兴趣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历史教学中最佳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教师语言的精心设计与教师情感的真情投入,现代视听工具的充分利用,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嘴、耳、眼的功能和大脑一起,进行积极思维活动。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的导课,我想了又想,后受一本书上的启发,上课时,我拿出一个现代坦克模型,并发出模拟、仿真的枪炮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问:“最早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在哪次战争中首次使用的?”通过这样的设问,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语言、实物、声音的配合,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掌握、理解知识的内涵实质

向学生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是中学历史 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借助于最佳教学情境,不仅能更有效地完成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任务,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实质、把握内涵。

如《美国内战》一节课的讲述中,对于南北矛盾内容的处理,我首先把课前准备好的关于南北矛盾中的工业原料、劳动力、关税、奴隶制度写在黑板上,并把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指出:“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进入正在进行激烈辩论的美国国会中,两组同学分别就是南北方的议员代表,你们就南北矛盾中的焦点展开辩论。”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得出了结论,化解了难点。学生通过辩论与参与,锻炼了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最佳情境的创设,能够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情景,使学生通过形象受到感染,强化爱憎情感;通过语言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让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感受,从而与人物同悲欢,共命运,通过语言的导拨,使学生明白道理。历史教学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也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高尚情感。

在2001年,我参加渭滨区“教学能手”比赛中,我的讲课题目是:《重庆谈判》。当讲到毛泽东出乎意料到达重庆进行谈判这一事件时,我打出了一张毛泽东到重庆机场的幻灯片,并配之一段深情的描述:“‘毛泽东来了,毛泽东来了’。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山城沸腾了。这时,风含情,水含笑,山城人民无不为毛泽东的弥天大勇所感动。”一个历史情境的创设,把共产党真和平、蒋介石假和谈的真相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当时区历史教研员李彦琴老师事后对我说:“那段太精彩了”。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语言设计,个人情感的真诚投入,创造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最佳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就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校倪淑芳老师在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一课时,以“烽火戏诸侯”组织学生讨论:“烽火戏诸侯”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游戏骗局最终害了谁?为什么说害了周幽王?这个故事与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哪个故事相似?他们的骗局导致了什么后果?从而引入新课。在新课学习中,又穿插讨论:“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呢?”一连串的问题都是围绕着教学中的知识重点、难点而精心准备的,问到了“点”上,使之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有坡度、有层次,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体验了发现的快乐。

二、历史情境教学的方法

通过开展创设历史情境教学实践,我们提炼出行之有效的历史情境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新颖、别致的导课开堂上课,重在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常用开篇形式有:直接通过诗词、歌曲、故事、图示、影片等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兴趣。如,学习《三国鼎立》时,郝颖谦老师先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MTV导入,然后她说“那么让我们共同步入那个风云变幻,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去揭开那一幕幕真实的历史画面吧!”这种导语起到投石激浪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三国时代。

第二、恰当、适时的演示恰当、适时地演示课本插图、地图、实物等,及播放音像制品等直观资料,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可以使知识内容图文并茂,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让学生在想象、分析、综合形象思维基础上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例如:文华老师在讲述《南京大屠杀》时,配以影视资料和各种图片,使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历史事实中,加快接受知识的速度,对史实掌握得更准确、更透彻。从而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精彩、形象的讲述马卡连柯曾说道:“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创造气氛的同时,要对语言进行润色、加工使之具有艺术性。艺术性的语言与历史情景的展示相结合,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产生“移情现象”。例如:学习“岳飞抗金”时,我展示岳飞图片,并简介岳飞并有感情朗诵《满

江红》。学生在“当时”的历史氛围中,思想情感转移到了岳飞身上,达到主动体验历史的目的,增强了识别美、丑和客观评价历史事实的能力。

第四、巧设情境,导引参与教师在讲述和演示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巧妙设置历史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导引积极参与的热情,并抓住关键点,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换位体验、激疑设问,发挥自主性,使学生在疑问和惊奇中思维,从而实现目标。如:学习“官渡之战”时,为反映当时的情景和形势,倪淑芳老师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编演了一个“许攸与曹操”的历史短剧。再如:学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时,提出:“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热血青年,你会以哪种方式挽救民族危亡?”另外,也可以紧扣教材适时的组织一些简短的历史小辩论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深入感受历史,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演绎能力。

第五、干练、悬念式的结尾历史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小结干练、利索,抓住主线,提升观点,并以评书演播或历史剧连播的方式给听众一个悬念,为下一节课的导课埋下一个伏笔。即:结语留有情趣,留下思维的尾声。

第六、巧妙利用活动课依托活动课,安排一些活动作为课堂情境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实现历史与现实的链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我曾经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昭君出塞》,从剧本到演员、道具整个过程,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后参加渭滨区表演,受到好评,也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第七、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外活动为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弥补课堂教学的欠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把学生“带入”历史。如结合乡土历史教学,参观遗址、博物馆;邀请革命前辈做报告、编演历史短剧、撰写历史小论文、欣赏历史书画;定期举办校园历史手抄报评比、古诗词朗诵赛等,使学生“重游”历史。这些活动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保证,亦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历史情境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情境”的如何创设不但关系到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和主动探寻知识,而且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在历史“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真实性尽管历史一去不复返,我们根本不可能重复昨天的历史,但我们所创设的历史“情境”必须尽量还历史的真实,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审视和认识昨天。

第二、趣味性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如果教师通过问题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情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历史教学事半功倍。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充分挖掘历史的现实性、趣味性、审美性等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营造一个愉悦、宽松、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气氛。

第三、实效性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阶段来确定情境教学,不要为了情境教学而盲目一味追求情

境。有的教师为了营造生动的课堂、创设生动的“情境”,搜寻大量资料不加分析地展示给学生,一节历史课成了图片展示课。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完全成了观众,没有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更别说学生能力的提高。这样,既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也丢掉了历史课的基本特色,走入历史新课改的误区。

第四、参与性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在创设历史情境中,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角色,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第五、开放性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创设共同研究的“情境”。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设问方式,设置具有批判性、现实性、新颖性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新课改的今天,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应局限于教材,而要打破历史课本中每节课的框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整合课本内容,适当拓展课本内容,引导学生鉴古知今,关注现实。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给学生留有进行深层次探究的余地、能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广阔空间,问题的选择也应具有多维性内涵,“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而是开放式的”。如,在讲课中,我这样告诉过学生: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实行了封建文化的专制政策,但结果却不一样:前者走向崩溃,后者走向鼎盛;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火药,但被欧洲人学去变成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利器;同为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与德、日、意在二战前却走 8

上了不同的道路等等。通过对这些现象进行提问,可以帮助学生透过这些现象看到历史发展的本质,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及创造性。

总之,切实创设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历史“情境”课堂,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也为中学历史教学在困境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当然,我们的“历史情境教学法”许多方面尚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我们将继续实践创新!9

下载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

    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 通城一中何四英[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框框和束缚,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 中山市港口大南中学 陈辉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普遍基础差异较大,适应性差,成绩参差不齐,按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教学,会使两极......

    浅议电教设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电教设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邵岗乡中心学校 范寿延 【摘 要】运用电教设备辅助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电教设备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进......

    浅议比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浅议比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所谓比较教学法是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或几处语段组合在一起进行求同学异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在课堂上如果运用得当,不仅有......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参与式教学法的基础是是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综合参与情况,并通过与花课堂教学、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逆向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逆向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对于历史事件的教学,习惯于按照原因(包括背景、条件等)、经过(包括时间、人物、地点、性质等)、结果(包括意义、影响、启示等)......

    异步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异步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是值得每一个人铭记的。教育界很重视对学生历史文化的培养,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历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

    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比喻教学法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基础,探讨了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各方面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