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3 03:0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项目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项目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范文模版)》。

第一篇:项目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范文模版)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它集中关注于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项目实现过程中,通过项目设计、策划和实现,让学生积极的学习、自主的进行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行为。英语 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怎样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项目教学;基础模块;职业模块

一、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是在九年义务 教育 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项目教学法的提出

由于 中国 招生制度的改革,中考对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已没有太大意义了,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大多是未被普高录取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文化理论课的学习能力是可想而知的,如何针对这类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其乐于学习,学有所成,一时间各种教学方法,如“行为导向教学”、“分层教学法”、“模块教学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本应是实践技能的培训,但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的自我定位并不十分明确,“知识与技能割裂”表现得非常明显,不少职业学校仍延用传统课堂授课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直接结果是学生执业行为能力弱,实践能力较差,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我们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多年,对教学过程也做过不少的探索,发现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关键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三、项目教学模式的学习内涵及其特征

项目学习可以成为概念的教与学所赖以存在的中心环节,而不仅仅是在学习过程之后进行的一种辅助性的充实。项目教学强调的是“做中学”、“活动与心理 发展 统一”的观点,能充分发挥学习者在构建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英语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内容;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

四、项目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随着 经济 的发展,英语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经常接触到,对职业学校学生实施英语项目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英语的难度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法。下面是我们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具体过程。

(一)确定项目任务

确定项目任务是项目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向学生交代项目任务,如制作名片;俱乐部申请表;求职表;海报;招聘广告和说明书等,项目明确以后,我们让学生查询资料等方式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前期准备工作由学生调查完成。由于学生自己参与,他们对此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二)讨论﹑组织材料完成项目任务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学生取得的材料各不相同,所得出的结果更是五花八门,学生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互相帮助来修改自己的创作,手脑并用,互帮互学,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对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培养了团队精神,经过讨论得出最后的方案。

但哪个是正确的,我并不直接评论他们,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做出正确的名片;俱乐部申请表;求职表;海报;招聘广告和说明书等,先分组的讨论,然后每小组选出代表上台讲解所在组的答案,有的讲解神采飞扬,听着频频点头,也有的窘相百出,不知所云,在老师的引导下,都慢慢的进入角色,使学生能够完整的介绍完自己的方案。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学生学到了相关的英语知识。

第二篇: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孟德荣

英语教学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因此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开口说英语,变“哑巴”英语为真正的交流呢?情景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特征,让学生置身于真实语境中来学习语言。”这种情景教学,它把抽象化为直观,把刻板化为生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枯燥乏味的现象,使他们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英语。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呢?

1.通过实物及简笔画创设情景

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清楚地把所要教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并有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中学生活泼好学,模仿性强,对具体形象的内容易于接受,但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弱,如果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就能引起他们浑厚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

①实物情景

借用物品创设情景是最常用的较方便的情景设置方式,它形象生动,比较适合中学英语教学。借用实物创设情景,不仅大量的名词可以通过实物来呈现,一些方位介词、系动词也可借助物体使之表达简洁、明了。如学习系动词look, seem, be, taste, smell等时,可以带一些花、糖、面包、坚果、香料等。

教师拿出花问:“How does it smell?”(把花拿给学生闻一闻。)学生答:“It smells good”

接着教师拿上一个已破的坚果让几位同学尝一尝,问:“How does it taste?” 用同样的方法教其它的系动词。②图画情景

实物情景有时受到条件的限制,有些东西教师不便甚至不能带进教室,这时,图画情景就可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因为简笔画教学具有较强的愉悦效应,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爱好都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作图的方法导入课文。比如教师可以边画边问:“What do you think it is ?”

(two eggs, two zeros, two balls…)2.通过各种活动创设情景

(1)把游戏引入课堂,进行情景教学。

中学生喜欢游戏,他们会在游戏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机智。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游戏,如crossword,把所学内容变成字谜,课堂气氛活泼畅快,可以使学生在十分自然的情景中学会所教的内容,即提高了学生使用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得知识得以深化,有效的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提高教学效果。

(2)运用英语歌曲来设置情景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运用英语歌曲不仅能渲染和烘托教学气氛,而且也能稳定学生情绪,调整课堂节奏。比如,学到动词过去式时,就播放“Yesterday Once More”这一经典名曲,这样不仅巩固了这一时态,又使同学们懂得昨日不会重现,懂得珍惜时间,有一举两得之效。除了播放现成的音乐、歌曲外,教师自己弹奏、清唱以及学生表演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景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3)运用体态创设情景也是一种好方法

动作情景是教动词时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教“drop”和“pick up”两词时,教师把铅笔从手中滑落,说:“You see, I’ve dropped the pen.”接着对一个学生说:“Will you pick it up for me?”这样,学生对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就一目了然了。

3.通过教学设备创设情景

外语教学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课堂的方式和结构,使现代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可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且这种方式突破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方便、快捷。

4、善于表演,模拟生活。

教师在课堂上应是个演员,而英语教师更应善于表演。教师配合丰富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准确地传递所教信息。也可以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分角色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其关键在于恰当的情景。因此,教师在创设情景时一定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索的愿望,否则,学生对于所创设的情景习以为常,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更主要的是情景的创设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紧扣教材,难易适中,不要过分追求情景而脱离实际。

第三篇: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模版]

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学年学科论文(设计)

题目: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学 院:初等教育学院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小学教育专业

年 级:2009级

完成日期:2013年3月

指导教师: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英语语言的广泛应用,我国对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视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当中。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又存在有意注意力不持久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课堂中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故事教学法因为其趣味性成功地吸引着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被引入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本文将从以下几部分对对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对故事教学法以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探讨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第三部分将着重对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英语进行探讨,最后一部分将给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应用;建议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Teaching Method

in Primary English Class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tensive use of English, we put much more emphasis on primary English education.More and more teaching method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primary English class.I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have strong curiosity about the things around them, but they can’t focused their mind on the class for long.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find a good way to attract the students.Because of its interested content, story-telling teaching is applied in the primary English class.This essay is going to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teaching in primary English class.The first part of the essay introduces some concepts about story-telling teaching, the second part of the essay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story teaching.The third part talk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teaching in primary English.The last part gives some advi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teaching in primary English.Key words: primary English;story-telling teaching;application;advice

目录

引言................................................................................................................................1

一、相关概念界定........................................................................................................2

(一)故事................................................................................................................2

(二)故事教学法....................................................................................................2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2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

(二)有利于小学生英语词汇的累积及语感的培养............................................3

(三)故事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3

(四)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社会性........................................................................4

三、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4

(一)进行英语词汇的积累运用............................................................................4

(二)在故事教学中句型的积累和运用................................................................6

(三)在故事教学中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6

(四)在故事教学中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7

(五)在故事教学中进行阅读的能力的训练........................................................8

(六)在故事教学中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8

四、实施故事教学应的建议........................................................................................9

(一)故事选材的合理性........................................................................................9

(二)故事开展的情境性........................................................................................9

(三)故事教学过程的多样性................................................................................9

五、结论......................................................................................................................10 参考文献:..................................................................................................................11

引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处于直观形象状态,对周围具体可感的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机制,尽量避免机械地讲授知识,采取灵活有趣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故事教学便以其独具趣味的教学风格,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到小学英语课堂中,并迅速而显著地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质量。在英语教学中,既要注重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升到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故事教学很好地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二者的结合,将英语知识融入到故事中,不仅能帮助跳学生出死记硬背的学习套路,让学生从故事中学习英语,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而且能让学生灵活地学习运用英语,从而起到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故事

故事是人们根据自身的历史改编和讲述的,或是在一定现实基础上虚构出来的传播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文学体裁。故事侧重于在生动连贯的情节中向人们描述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在对事件的描述中,引发人们思考和感悟,从而阐发述说者想要传播的道理和价值观。Jerome Bruner(1996)说:“讲故事是人们理解自我生活和经历的一种方式, 我们一直在故事中游弋”①。

(二)故事教学法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机械传授不同,故事教学法更注重教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故事教学法是教师搜集、选择出有益于学生心智发展的童话、寓言、社会生活小故事、伟大人物故事等具有教学意义的故事作为教学素材,并根据所要传授的课堂内容,将故事内容呈现给学生,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故事中学习知识,受到启发和思考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故事教学法对儿童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意义。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由于我国小学英语教育起步晚,专业的小学英语教师相对缺乏,因此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很大部分采用了中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以机械地教授单词,操练对话和成绩考核为主,而忽略了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在小学,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的认知阶段,富于想象,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了解和接触新鲜的事物,同时又存在有意注意时间较短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更注重教学的多样性与趣味性,而非一味的知识的灌输。正如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②。而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也曾指出:“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会成为英才或天才”③。由此可见兴趣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具有极大地推动力。故事小学英语教学弥补了传统小学英语教学的不足,通过故事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奇特的想象,使儿童沉浸在跌扑朔迷离的情节中,吸引着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始终保持着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①安桂清,顾薇.论故事的教育价值[J].当代教育科学,2007,02.

冯洁英.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J].教育教学刊,2010,06. 陈美红.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益[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3. ②③

(二)有利于小学生英语词汇的累积及语感的培养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首先是词汇的学习和巩固。英语词汇的教授并不仅仅局限于反复机械地背诵和听写,机械的记忆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单词。“若要进行有效的英语单词学习,在学习材料部分必须有能够协助讯息的深层处理,也就是对要记忆的材料产生意义,联想,组织,才会有较佳的成效”①。因此,词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词汇意义的输入,理解才是记忆的第一步。故事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在整个故事的大环境里学习新单词,在学生对单词的形态、发音得到反复的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发展推测新单词的含义。让学生在理解的情况下记忆单词,大大提高了词汇学习的效率。

叶圣陶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有敏锐的感觉”②。传统的小学英语教育试图通过单纯地教授单词和句法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的运用,将主要将精力集中于培养学生的对词汇,句型和语法的学习,将学生的英语学习纳入固定的条款和规则之中,而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也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整体感官的培养。

故事教学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了有意义的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对英语故事的听、读的过程中进行整体感知,并在潜意识中理解熟悉英语的语言表达规则,同时进一步通过说故事来运用和巩固所获得的语言规则,在不断的重复运用过程中自然地形成语感。故事教学的语感培养过程是在学生无意识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正如唐力行在其编著的《英语教学方法与技巧》一书中所说:“学生应该当用小时学母语的方法学习外语,学说语言时根本不必考虑词语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语言完完全全是一种习惯,不是其他什么事物”③。

(三)故事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在小学阶段,学生富有丰富的想象力。“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它能突破时空的局限性,给人以宽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在思维的海洋里遨游。故事教学以其简单有趣的情节,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故事的情节进行自主加工想像,从而在头脑里构成不同的画面。这样一个过程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去想象和思考,充分地锻炼了 ① Craik,FIM.& Lockehart,R.S, “Level of Processing: A framework for memory research”[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ahavior.1972, 11.②陈美红.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益[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3.

傅小平.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6. ③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故事教学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可以通过让学生听故事来实现,也可以让学生自编或改编故事来实现,前者侧重于想象力的培养,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升华,是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加工创造,更侧重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四)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社会性

“上个世纪,维果斯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人社会交往的高级心理机制,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感性,今天,构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学习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还包括非结构性的经验知识,提倡交互式教学”①。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语言和人一样,都具有社会性,有效的语言学习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一方面,故事教学所创设的情境能够突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学习在故事情节中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社会经验,在自己扮演的不同角色中体会到不同的社会生活。例如,在扮演医生时,学生能体会到作为医生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扮演警察时能体会到正义的力量等等。同时,在对故事进行表演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大大增加,为了完成故事任务,大家互相合作帮忙,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在故事教学中得到提高。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对中西著名故事进行选材和加工,这些故事都是中西文化的精髓所在,其中大都涵盖了如社会、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习俗等各个领域,使学生在一个个具体故事中了解到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

三、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进行英语词汇的积累运用

对于认知能力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小学生来说,枯燥的词汇记忆往往是最难的部分。由于害怕和厌烦背单词,往往让很多学生对英语产生排斥心理。而教师则应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实办法。儿童天生就对故事感兴趣,通过引入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故事,故事中包含着学生已掌握的或陌生的单词,学生不必通过死记硬背来实现单词的记忆,而是在听故事和说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重复接触和熟悉这些单词。故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教学前导入故事,帮助学生预热。另一种则是在教学任务完成后,通过导入故事来巩固本堂课的内容。

在讲故事之前,教师首先应该保证故事内容涵盖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单词,并且针对重点生词提出问题,指引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单词上。同时在第一遍讲 ①雷虹.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故事时,教师不必直接告知单词的意思,而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自己对单词的意思进行猜测。讲完第一遍故事后,学生大致对故事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老师可通过提问等引出重点单词并进行教授。在教授新单词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对生词进行记忆,如图片展示、声音模仿、动作神态模仿等等。由于小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很多其他生词,从而影响到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中,用生动的语言营造故事氛围,并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在学生对故事有了初步学习后,教师在第二遍讲故事的过程中,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帮助学生内化新学的知识。

如在四单元①We love animals中,学生将重点掌握rabbit、duck、monkey几个单词,教师可通过编简单的小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Tommy is a duck.He has no daddy, no mummy.He is crying.A bird comes.She says:“ I can fly.Let's fly!” Tommy says:“ no, no, I can't fly!” A rabbit comes.He says:“ I can jump.Let's jump!” Tommy says:“ no, no.I can't jump!” A monkey comes.He says:“ I can climb the tree.Let's climb the tree!” Tommy says:“ no, no.I can't climb the tree!” A fish comes.He says: “I can swim.Let's swim!” Tommy smiles: “ yes, I can swim!” 首先告诉学生本节课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小鸭子的故事,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提起来。接着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边听故事边思考:Who is tommy? Who can jump? Who can climb the tree? 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并确保学生理解了问题的内容后教师开始讲故事。教师通过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如在讲到duck时,教师可先模仿小鸭子大摇大摆的姿势和嘎嘎的叫声,讲到crying时便双手擦眼模仿哇哇大哭的表情,讲到rabbit时便模仿小白兔两只竖起来的耳朵和一蹦一跳的动作,用这种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对生词进行联想,加深他们对新单词的印象。在完成讲故事这一环节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出duck、rabbit、monkey三个生词并进行教授。在教授生词时用声音动作等让学生进行记忆,例如 “rabbit, rabbit, jump” 让学生边说边做。待学生学习完单词后,让学生以两人为单位交换进行黑板上三个问题的问答。在第二遍讲故事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听到关键词是做出相应的回应。例如,听到duck便模仿小鸭子游泳的动作,听到bird便作出飞的动作等等这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巩固关 ①《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

键词。

(二)在故事教学中句型的积累和运用

教师在选择故事时,根据教学重点,应尽量选择由相同或相似语法结构构成的小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重复熟悉这些重点句型。在讲故事时,不一定一口气将故事讲完,最好在其中穿插师生的互动。例如讲到关键环节,教师可通过对话、提问等引起学生注意。在关键句型重复出现多次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跟着自己一起说出关键句型,让学生也参与到讲故事的环节之中。以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5 Where is my ruler?为例,在这一课中,主要句型是Where is it?及回答It’s on/in/under…教师可将这些句型编入小故事中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将学生感兴趣的猫和老鼠的引入到故事里,借助动画片猫和老鼠的截图,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具体的方位细节。教师首先讲述 “The cat wants to find the mouth, but where is it?” 引发学生思考,接着呈现出盒子的图片,提问 “Is it in the box?” 老师强调并加重in的读音,并且用手指向盒子里面,同时鼓励学生猜测并回答Yes, it is.或No, it isn’t.接着打开盒子,盒子空无一物。接着继续提问 “Where is the mouth? Can you help the cat? ” 呈现一张桌子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提问 “Is it on the desk?” 老师回答No。接着引导学生提问 “ Where is it ?” 老师给出一张床的图片,提问 “Is it under the bed?” 着重突出under并通过手指向床下。学生无法看到床下的内容,所以会继续猜测,最后老师点击动画,老鼠从床下跑了出来,老师用夸张的语调说“ Oh!The cat finds the mouth!It’s under the bed!” 在这样一个充满趣味的小故事里,由于图片和故事内容的吸引,学生始终对课堂内容保持高度注意状态,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断重复重点句型,并且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抓住了学生想知道老鼠到底在哪的急切心理,引导学生自己说出“ Where is it? ”同时在图片的配合下,学生对“It’s in/on/under…” 有了初步的概念。故事讲完后,老师拿出尺子来放在桌子上、桌子下和桌子里面来操练句型。学生掌握句型以后,老师协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编猫找老鼠的小故事并表演出来。

(三)在故事教学中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由听、说、读、写四部分构成的。听和说为英语语言的口语表达形式,而读和写则是英语的书面表达形式。

听是说的基础,学生首先要能听懂英语,才能准确进行英语发音。因此,听力是英语学习的敲门砖。Kenneth(1976)认为“听力理解由五个成分构成,并且在顺序上,后一个成分总是依赖于前一个成分,即辩音、信息感知、听觉记忆、信息解码、运用 6

①所学语一言使用或储存信息”。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规范自己的英语发音规则,这是保证学生顺利听故事的前提。在讲故事时,教师应放慢自己的语速,并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进行辅助,让学生能够在进行听觉输入的过程中,用视觉进行信息的捕捉,帮助他们理解所听到的信息。同时教师可根据故事的情节可设计几个小问题,在讲故事前提出几个小问题,学生在听故事时会带着问题去听并且寻找关键信息。教师在讲到与问题有关的关键信息时,可以通过提高音量、放慢语速等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挖掘关键信息。例如在we are friends中,教师可先提出问题Who is tommy? What can the rabbit do? Who is tommy’s friend? 等问题,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四)在故事教学中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

语言的交际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布鲁纳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②。而在我国,由于英语语言环境的欠缺,学生在英语课堂外很少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佳。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借助故事所提供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进行英语交流。在讲故事前,教师可借助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猜测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话讲出来。也可通过给出关键词,让学生自己虚构一个故事并说出来,最后老师才开始讲故事。在学生听完故事以后,教师帮助学生根据图片尽可能多地复述出故事的内容,让学生在一边回想故事情节的时候,一边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对故事的情节有了进一步的熟悉后,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将故事中的角色分配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表演。例如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2的fun story为例,一共六组图片,教师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每张图片的内容进行想象,让学生主动将自己的猜测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故事中的人物在干什么,并以小组为单位将故事表演出来。最后老师再带领全部同学将故事朗声情并茂地读出来。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对教师的语音语调进行模仿,来优化自己的口语,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在对信息进行处理。分角色朗读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角色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到所扮演角色的情感,在朗读的过程中,便会加入感情色彩,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故事表演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很好地使用英语口语的情景,更以其趣味性吸引着学生,打消了一部分害怕说英语学生的顾虑,让他们在故 ①鲁博.论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C].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8. 秦小玲.优化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现代教育科学,2011,02. ②

事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

(五)在故事教学中进行阅读的能力的训练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大量的词汇和信息。但是小学生不会主动去进行英语阅读,教师要用有趣的故事题材去吸引学生,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英语的阅读可为文字阅读和图片阅读。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英语词汇量的限制,大多采用以图片辅助文字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而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多的词汇量,可直接用文字的形式呈现故事的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不管是哪种形式的阅读,教师都要保证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挖掘到重点信息,并且能够正确理解故事所要传达的意思。教师可在学生进行阅读前,通过设计小问题引导学生找到重点。同时要求学生在一边阅读的过程中,一边划出关键词。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2的fun story为例,讲述的是Micky和他的朋友们在植树节植树的故事。教师先向学生提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天气怎么样,Micky和朋友们在干什么,Micky种了多少树等等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划出文中的动词,在读完后将这些动作表演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六)在故事教学中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写作主要注重内容,让学生通过写作让来表达自己。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故事之后,对故事情节进行相应的改编,写出一个相似的小故事,或是根据故事中的对话改编对话。同时,教师还可以用更灵活的方式,给出一组图片或几个关键词,首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故事情节进行虚构,并在课堂中互相交流想法,老师帮助梳理故事内容,并且将将可能会运用其他部分单词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编写故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5 Save our planet后,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编造砍伐森林对地球的危害的故事来巩固单元学习的内容。首先给出几张小图片,第一张图片是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几户人家。第二张图片是几个男人在森林里砍树,并用货车将树运走。第三张图片出现一名路人,试图阻止他们伐树。第四张图片几个男人继续在森林中砍树,而树木越来越少。最后一张图片森林和房屋被大水冲得一干二净。首先让学生看图并思考图片中有哪些人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会造成什么后果。接着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自己是怎么理解图片内容,最后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实施故事教学应的建议

(一)故事选材的合理性

如何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故事,是故事教学的首要问题。若故事选材难度过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更会使学生对故事产生畏惧心理,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在选材时,首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选择与课程内容难易程度相当或略高于课程内容的故事,并且能与课程重点内容能够互补。这些故事由相似的句型构成,并且具有重复性,能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加深对句型的印象,同时学生读起故事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和运用。故事内容的趣味性也尤为重要,潘菽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起点,能激励学生产生力求认识世界、获取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探究事物内部规律的愿望,并伴有愉快的情绪色彩”①。教师在选材时应注意选择内容有趣的能够充分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故事,而根据这些故事能开展相应的活动。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故事也不易过长。

(二)故事开展的情境性

“情境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教师只有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模拟真实场景的场所,才能使学生知晓英语词汇、短语、句子或对话运用(发生)的特定场景,感受语言学习的贴切真实”②。因此故事教学应避免与故事情境的脱节,而应创立相应的情境。情境的铺设成为有效语言学习的关键。如何为故事教学创设合适的场景,是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应事先充分挖掘故事中的场景,并且通过如幻灯片背景布置、音乐渲染、图片辅助等等多种方式将故事中的场景再现在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故事时感受到故事的氛围。也可通过安排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虚拟的场景中扮演角色来营造故事情境。

(三)故事教学过程的多样性

在故事教学中,仅仅是故事内容的讲述无法让学生保持长久的注意。简单的讲故事读故事的课堂活动会让学生很快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故事教学中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细胞。例如,动作模仿:让学生对故事中出现的动词或表情词做出反应;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情感;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熟悉所学的知识; ①唐英.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王妙芝.小学低年级英语故事教学实施策略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②

改编故事:让学生在课后根据已学的知识对故事内容进行改变,并可以通过写作或请同学表演等方式呈现出来;画画:让学生将故事内容通过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等等。竞争和合作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可在活动的过程中,创设竞争和合作环境来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五、结论

故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在很多小学英语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事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虚拟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英语环境中学习,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单词和句型,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多地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围绕故事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又能增加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然而故事教学不只是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乐趣,更要让学生在故事的乐趣中学到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故事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地选择或改编故事材料,创设故事环境,开展多种课堂活动,以故事为线索,有目的地帮助学生完成词汇、句型、语法的积累和运用,引导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技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燕华。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08,12.[2]郭晓玲。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N]。聊城大学学报,2011,02.[3]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运用[N]。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5.[4]孙迎辉,隋岩。小学英语古诗教学的课堂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12.[5]徐家萍。谈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兴趣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2,04.[6]李晓董。新课改下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09,07.[7]陈立。小学高年级阶段英语故事教学[N]。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4.[8]孟红卫。浅论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意义[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9).[9]施燕。让儿童在童话故事中快乐学英语[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6(08).[10]李晓丽。浅谈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11]王林锋。“故事中心”英语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12]何欣。关于课堂互动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13]张新宇。故事教学——激趣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14]喻劲梅。“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教育。2008,01.[15]卢信瑜。低年级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2.

第四篇: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近年来,随着英语语言的广泛应用,我国对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视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又存在有意注意力不持久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课堂中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发现将英语知识融入到故事中,不仅能帮助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学习套路,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而且能让学生灵活地运用英语,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就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地阐述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进行英语词汇的积累运用

对于认知能力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小学生来说,枯燥的词汇记忆往往是最难的部分。由于害怕和厌烦背单词,往往让很多学生对英语产生排斥心理。而教师则应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实办法。叶圣陶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有敏锐的感觉”。故事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在整个故事的大环境里学习新单词。况且儿童天生就对故事感兴趣,通过引入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故事,故事中包含着学生已掌握的或陌生的单词,学生不必通过死记硬背来实现单词的记忆,而是在听故事和说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重复接触和熟悉这些单词。在讲故事之前,教师首先应该保证故事内容涵盖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单词,并且针对重点生词提出问题,指引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单词上。在教授新单词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对生词进行记忆,如图片展示、声音模仿、动作神态模仿等等。由于小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很多其他生词,从而影响到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中,用生动的语言营造故事氛围,并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如在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6 How do you feel?PartA的单词教学中,我就angry,afraid,worried,sad,happy这几个表示情绪的重点单词,用PPT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小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呈现故事时,教师可通过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如在讲到小老鼠吵醒了熟睡的狮子,使得狮子愤怒不已时,我用十分生气的表情不不断重复:“The lion is very angry,angry.”。在讲到惹怒了的狮子想一口吞了小老鼠时,又装作极其害怕的样子说:“The mouse is afraid,very afraid.”。真实的情境再加上老师夸张的配音,学生不仅表现出浓厚得兴趣,新词的学习也在一遍又一遍的故事讲述中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故事教学中句型的积累和运用

教师在选择故事时,根据教学重点,应尽量选择由相同或相似语法结构构成的小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重复熟悉这些重点句型。在讲故事时,不一定一口气将故事讲完,最好在其中穿插师生的互动。例如讲到关键环节,教师可通过对话、提问等引起学生注意。在关键句型重复出现多次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跟着自己一起说出关键句型,让学生也参与到讲故事的环节之中。以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5 Where is my ruler?为例,在这一课中,主要句型是Where is it?及回答It’s on/in/under„教师可将这些句型编入小故事中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将学生感兴趣的猫和老鼠的引入到故事里,借助动画片猫和老鼠的截图,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具体的方位细节。我首先讲述 “The cat wants to find the mouth, but where is it?” 引发学生思考,接着呈现出盒子的图片,提问 “Is it in the box?” 老师强调并加重in的读音,并且用手指向盒子里面,同时鼓励学生猜测并回答Yes, it is.或No, it isn’t.接着打开盒子,盒子空无一物。接着继续提问 “Where is the mouth? Can you help the cat? ” 呈现一张桌子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提问 “Is it on the desk?” 老师回答No。接着引导学生提问 “ Where is it ?” 老师给出一张床的图片,提问 “Is it under the bed?” 着重突出under并通过手指向床下。学生无法看到床下的内容,所以会继续猜测,最后老师点击动画,老鼠从床下跑了出来,老师用夸张的语调说“ Oh!The cat finds the mouth!It’s under the bed!” 在这样一个充满趣味的小故事里,由于图片和故事内容的吸引,学生始终对课堂内容保持高度注意状态,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断重复重点

句型,并且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抓住了学生想知道老鼠到底在哪的急切心理,引导学生自己说出“ Where is it? ”同时在图片的配合下,学生对“It’s in/on/under„” 有了初步的概念。故事讲完后,老师拿出尺子来放在桌子上、桌子下和桌子里面来操练句型。学生掌握句型以后,老师协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编猫找老鼠的小故事并表演出来。

(三)在故事教学中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

语言的交际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布鲁纳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而在我国,由于英语语言环境的欠缺,学生在英语课堂外很少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佳。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借助故事所提供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进行英语交流。在讲故事前,教师可借助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猜测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话讲出来。也可通过给出关键词,让学生自己虚构一个故事并说出来,最后老师才开始讲故事。在学生听完故事以后,教师帮助学生根据图片尽可能多地复述出故事的内容,让学生在一边回想故事情节的时候,一边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对故事的情节有了进一步的熟悉后,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将故事中的角色分配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表演。例如以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6的Read and write为例,一共四组图片,教师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每张图片的内容进行想象,让学生主动将自己的猜测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故事中的人物在干什么,并以小组为单位将故事表演出来。最后老师再带领全部同学将故事朗声情并茂地读出来。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对教师的语音语调进行模仿,来优化自己的口语,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在对信息进行处理。分角色朗读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角色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到所扮演角色的情感,在朗读的过程中,便会加入感情色彩,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故事表演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很好地使用英语口语的情景,更以其趣味性吸引着学生,打消了一部分害怕说英语学生的顾虑,让他们在故事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

综上述,故事教学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让其充分体会英语语境,感受语音语调,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要真正有效地运用它来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第五篇:暗示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暗示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科学学院0901班 胡红丽 学号:200910501013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是每个英语老师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洛夫创造的暗示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合理的运用此法,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其学习潜能,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帮助学生打开英语学习的大门。

【关键词】:新课改 暗示教学法 英语教学

一、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含义

暗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

一、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

二、一种心理影响,用言语、手势、表情等使人不加考虑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件事。心理学解释为: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放某种信息,而个体接受了这些信息后无意中作出反应的某种心理现象。暗示可以由人实施,也可以由情景实施。

洛扎洛夫将暗示教学法定义为: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能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的因素组织起来。暗示教学法是运用暗示手段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是用间接的方法影响学习心理。

暗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暗示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心理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的原因 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在2001年6月7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改既关注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又关注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还关注了更深远、更本质的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知识,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暗示教学法要求建立一种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能调节学生的情感,且能使之与理智相一致,使学生通过有意识与无意识活动两种渠道,取得更多的更好的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⒉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适应时代要求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教育必须反映时代的精神,把握住学术的精髓,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最基本的、最新的和最有用的知识。否则,我们就不能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知识爆炸之间的矛盾,就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以适应技术革命的需要。如今,信息就像汹涌的潮水向我们袭来,“使人们日益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人类如何才能适应知识爆炸的时代了,最重要的是进行学习的革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快速学习方法是学习的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最早研究快速学习方法的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洛夫,他出版了《暗示学和暗示法大纲》。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能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

⒊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暗示教学的要点是通过各种暗示手段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产生强烈的内在动机,要求从人脑活动的整体来设计教学过程,不仅考虑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及个性、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在重视学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的同时,把人的各种无意识功能调动起来,并使之相互协调。促成人脑潜能的开发。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不仅考虑了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开发人脑潜能,也考虑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暗示教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效果就越好”。暗示教育能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悟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的道理。要在英语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暗示教学法。

⒈在英语教学中设置适宜的音乐片段

音乐法是暗示教学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学生缺乏信心是学习过程中的最大心理障碍,在英语教学中采用音乐暗示法,用音乐建立起学生的无意识心理倾向,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课前欣赏。课前播放悠扬动听的乐曲,不仅可以消除学生上节课的疲劳,还可以使学生思维集中,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较快投入新课的学习。

课文教学。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合课文内容的音乐片段,使音乐暗示的意境与语言材料提供的意境达成统一,促使学生理解和消化语言材料。所选的音乐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能激发学生斗志的,最好是轻音乐,在上课的过程中,既能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又不让学生睡着,要将音乐播放得小声一点,不能让学生跟着音乐走。在音乐背景下朗读课文时,教师声音应尽量控制得与音乐的旋律产生和谐感。第一遍,学生可以边听边看课文,注意语言结构。第二遍,合上课本,注意听课文内容。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⒉在英语教学中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建真实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围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班级布置一个类似的环境,运用实物,借助多媒体的光、声、像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处于放松的假消极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感知和记忆潜力。如在指导学生记忆单词时,不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必须习得和识记多少单词,强调学生必须努力背诵,而是创设一个具体情景,使用合适的音乐伴奏。比如在学习kite(风筝)时,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好看的风筝给学生,并让学生回想自己在春天一般都放什么样的风筝,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这个单词了。

⒊在英语教学中注重环境暗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暗示教学法突出强调环境与人的“共振”。教的一方需要为学的一方创造一种共振的环境,这样学生便能自然地、不由自主地、超长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室进行科学合理地布置,为学生创设一个明快、舒适的学习场所,如在学习园地多展示一些学生的英文习作,以及与英语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

活动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爱玩,如果在教学中能把学习的内容以活动作为载体,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调动学生的内需力,就可以轻松自然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熟练掌握所学内容。把活动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还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表演、故事接龙等活动形式,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what is your dream 时,教师讲完新内容以后,安排这样的游戏——击鼓传花。鼓声停时花在谁的手里,就由谁站起来回答问题,该人起来后自己找一个同伴,问同伴的梦想是什么,并告诉同伴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这样学生就自觉地参与到了活动中,在活动中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并且锻炼了自己的表达努力、与人交往的努力。

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视体态暗示 体态暗示是指暗示主体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对受暗示者实行暗示。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把表情、声音作为非言语交流的符号,那么言语只能表达信息的7%,而大部分是靠非言语来表达的。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体态暗示。体态暗示包括眼神暗示、手势暗示等等。如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讲,老师用眼神暗示,让他清楚老师很关注自己,他就会把思维和精力集中在课堂上来。

四、结语

暗示教学法是一种轻松愉快和充满乐趣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正确地使用暗示教学法,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潜能,使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中学英语教师要学会正确合理地使用暗示教学法。

参考文献:

[1]陆芳.论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⒉张玉文,暗示教学法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第7卷第3期,2005年5月

⒊刘雪梅,巧用暗示教育,内肛科技2009年第5期 ⒋教学艺术论(教材)

⒌曾欣悦、章力,英语暗示教学法的原则及运用,株洲工学院学报,第18卷第6期,2004年11月

⒍祖述乐,音乐教学法于英语教学的运用,高等函授学报

下载项目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项目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天使”,但是,迫于应试压力等诸多原因,不少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很少引进游戏教学,有的甚至忘记了语言学科的本质,......

    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阿卡索外教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通过各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手段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在语言教学中应......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专题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翁璐璐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大荆镇镇安学校) 摘 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人们必须掌握一门外语,普及学校的英语教学......

    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初中生存在不同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和尊重学生的这些差异,......

    浅谈创新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创新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徐州市大庙中学李 强 英语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不少父母提前让孩子学英语或“另开小灶”,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但英语不同于......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航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航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摘 要:项目教学法是最典型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促使知识与职业的结合,有利于培养......

    关于项目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项目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锻炼学......

    探讨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模式

    探讨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模式 【摘要】在我国中职英语课堂上,实行项目教学法可以充分的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据有一定的帮助。作为中职教师,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