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澳大利亚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8)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5:1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8.7 澳大利亚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8.7 澳大利亚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8)》。

第一篇:8.7 澳大利亚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8)

第七节澳大利亚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澳大利亚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三大地形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澳大利亚在二次大战后利用本国矿产、草场和土地资源优势,发展工矿业与农牧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并知道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人口、经济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环境关系。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课型:新授课

五、课时安排:第2课时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八、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

(二)学习新课

过渡:高度机械化的农牧业又是建筑在先进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那我们一起来了解澳大利亚工业的发展。

电脑展示:一组资料

澳大利亚铝土矿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5%,居世界首位;铁矿、镍矿、锌矿和锰矿的储量居世界前5位,其他矿产,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金矿、钨矿等的储量也很丰富。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以上资料讨论澳大利亚在发展采矿业方面的资源储量优势。

得出结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板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电脑展示:课本77页图8.40澳大利亚矿产和城市的分布

学生活动:①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②学生找出澳

大利亚铁、煤、铝土矿的分布。

学生回答:略 老师边小结边板书:

老师讲述: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澳大利亚矿产品的开采和出口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板书:矿产品的开采和出口→“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提出问题:为什么二战以前澳大利亚以采矿业为主,而不发展制造业?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读78页阅读材料,来寻找答案。引申提问:今天澳大利亚的工业发展状况如何?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并分组讨论。学生活动:略。

评价小结:现在澳大利亚不再是单纯的“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而是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且服务业发展迅速的国家。

板书:服务业→支柱产业

引申讨论:学生讨论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召开对澳大利亚服务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过渡:澳大利亚这个后起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城市、人口分布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电脑展示:课本77页图8.40澳大利亚矿产和城市的分布。

学生活动:①说出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的特征,并在图上找出这三个城市。②联系旧知思考: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和城市分布特点,说明原因。

学生看书后可相互进行讨论后回答。

评价小结:从图8.40可以看到,澳大利亚城市集中于东南沿海,因为东南部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发展较早,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地区,而且澳大利亚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城市中,因此人口的分布与城市分布特点相似。首都堪培拉是全国政治中心(出示图片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出示图片悉尼歌剧院),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出示图片墨尔本)。

板书:人口、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

(四)课堂小结

澳大利亚城市集中于东南沿海,因为东南部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发展较早,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地区,而且澳大利亚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城市中,因此人口的分布与城市分布特点相似。首都堪培拉是全国政治

中心(出示图片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出示图片悉尼歌剧院),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出示图片墨尔本)。

(五)布置作业:配套练习册相关练习

九、板书设计

第七节 澳大利亚(2)

三、人口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1.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气候温暖湿润地区,人们居住困难较少,人口易于集中 3.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人口稠密

四、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1.羊毛、小麦产量多,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2.工业发展迅速,煤和铁矿石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十、教后记

第二篇: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澳大利亚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澳大利亚”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教材没有直接介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而是选取了几个形象的标题,如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来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都隐含在形象的标题中,因而吸引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空间。

就本节课的教学实际来看,课堂需消化的知识容量大,新课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较多,所以如澳大利亚的城市、工业部门等只作简单介绍,而将重点放在独有动物的形成、探究其养羊业的分布以及矿产品的分布上,其目的是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弄懂。

2、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并简单分析说明其特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判断。通过阅读有关地图,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通过观察澳大利亚丰富而古老的动物物种特征,了解其进化缓慢的原因。通过阅读有关地图,学习分析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对其农业、经济等的影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懂得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2、理解澳大利亚利用资源与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快速发展经济。

(三)重点难点

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难点: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二、学法和教法分析

在课前充分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采用信息技术,将搜集到的重要信息制作成学习课件。为学生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探究性问题;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图片,来获取地理知识。

(一)说教法

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

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填写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结构体系。

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二)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填:填写知识机构提纲,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地理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 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三、教学程序设计:

①“袋鼠之乡”:主要内容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这个内容是澳大利亚在自然环境上与其他国家最大的差别。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图片入手,让学生对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探究性问题“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为了较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对此问题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利用大陆漂移的内容探究此问题,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三个问题(具体见课件或教案),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合作学习。学生通过逐步探究,从而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达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②“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主要介绍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具体程序如下:首先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成就,简介其牧业的发展历史,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进行探究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容易了解养羊业的分布,引导学生借助地图所提供的有用信息,分别探究了解澳大利亚地形、气候特征对农牧业分布特点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分析自然条件与农牧业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从而对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有一定认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③ 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究地形和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容易得出结论:即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然后简单介绍澳大利亚的三大著名城市。

④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设计了 2 个活动,通过阅读材料和读图查找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了解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即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在完成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四、教学效果与反思

通过以上设计的活动 ,希望引起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的探究兴趣,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澳大利亚教学实践案例

秦楼中心初中

杨淑莲

澳大利亚教学实践案例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内容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惟一占有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区域极具完整性,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澳大利亚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历史相对较短,经济发展脉络、文化交融过程都比较清晰。

教材归纳了五个框题进行表述,抓住了澳大利亚地理的主要特征。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世界分区地理,教材对澳大利亚的编排在两个方面仍延续了前面介绍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学情分析】

学生不是初次学习国家地理,在此前的分国教学中已基本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图表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故教学中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让新知识构建于已有知识之上,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目标】

1.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在地图上能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②认识澳大利亚稀有动物的特点,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③了解澳大利亚城市及人口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知道澳大利亚的著名城市。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看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图片,提高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②通过阅读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③读图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通过讨论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②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2.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 2).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3.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设计思路】

地理新课标的宗旨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怎样才能把新的课程理念在地理课堂上体现出来呢?我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营建一个开放民主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综合分析获取新知,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因为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为创设问题情境服务,因此课前我认真备课,并依据本课三维目标及学习重难点和学生实际,从录像、网络上收集和澳大利亚相关的资料并制作成演示教学课件。

本课通过课件展示图片与视频资料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的原因。通过师生探讨,认识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进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农牧业生产与地形的关系,农牧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通过学生讨论探究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理解“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并强调虽然澳大利亚的农牧业与工矿业都很发达,然而服务业发展迅速并已大大超过了农牧业与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的经济支柱。通过学生分析,师生共同总结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通过课件展示城市景观照片丰富教材,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二、〖课例展示〗

一、特有的动物

媒体展示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直接导入,快速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观察国徽上的动物,澳大利亚人在国徽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通过多媒体欣赏,激发求知欲,将学生带进学习情境,在视觉上对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有了进一步了解。

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

二、大洋洲最大的国家

展示大洋洲地图,让学生通过回忆及阅读书上内容,说出大洋洲面积、世界排名、人口数,并计算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然后通过与英国的国旗对比,得出结论: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通用英语的国家。再引导学生读澳大利亚地图说出其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

在了解大洋洲的自然地理特点后,让学生分析、解决“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这个难点问题。这是一个用上册学过的板块构造学说知识来探究新问题的内容。①首先通过 学习,学生要明确澳大利亚有多种其他大陆所没有的古老动物,如袋鼠、鸭嘴兽、考拉、鸸鹋等,种类之多是其他大陆所无法比的。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里可以安排一个小小的讨论,让学生试分析其中的原因。③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用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可以让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大陆漂移说,或者出示大陆漂移图,明确:6500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就脱离了其他大陆,漂移到目前位置上。这对于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由于这块大陆较早与其他大陆分离,因而减缓了生物进化的速度,再加上这里动物没有天敌,所以古老的动物生存至今。④可能有的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有这么多特有生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呢?这是因为南极大陆始终在地球的南端,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生存。⑤这个内容要联系学过的大陆漂移知识,明确澳大利亚大陆脱离了其他大陆,漂移到目前的位置,加深对大陆漂移说的理解。也要知道澳大利亚大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才能使古老生物能保存下来。学生能理解到这种程度就可以了。(这是一块利用旧知识去探究新问题的内容,意在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播放相关录像,以此强化这部分难点。

由此我们了解到动物的生长繁衍,深受地理条件的影响。那么人口的分布是不是也受环境的影响呢?

三、人口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假如让你们在澳大利亚选择定居地区,你们会怎样选择?你们会选择哪些地区?本部分是本节的重点,突出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讲解本知识点时一定要抓住这一主线。教师可以首先利用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让学生总结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提出问题:2000年,澳大利亚总人口1918万,但分布不均,大多数居住在东南部沿海的富饶地带,这是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分析对比两者间的联系,同时进一步提示历史因素,使学生一步步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论。需要注意的是澳大利亚与我们在北美介绍过的加拿大有一些相似的地方,特别是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这一特点在两个国家表现得较为突出:都受气候的制约,只不过澳大利亚受水份的影响较大,而加拿大更主要的是受热量的影响。因此在讲解本知识点时可设计一些相应的探究活动,比如比较两国在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异同,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的迁移。教师可在最后利用表解法进行总结,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它的经济发展对我们是否产生影响?让我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产品吧,在一些羊毛衫的标签上,发现标有“100%澳毛”字样,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通过联系羊毛衫,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又非常自然的过渡到澳大利亚的农牧业。)

四、“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教师引入关于澳大利亚养羊业的知识,可以直接从书上提供的事例入手,也可播放关于养羊业的录像或展示景观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像资料获得感性认识。如果为了更突出反映澳大利亚养羊业在世界所处的地位,教师可以再给学生提供一些澳大利亚绵羊的头数、羊毛出口量、羊肉产量,以及在世界所处的位置等数据资料,使学生对“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这一含义有更感性的认识。

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羊呢?这是本课的重、难点知识,因此这个内容需要阅读大量地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完成。①阅读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状况。②看澳大利亚地形图,了解澳大利亚东、中、西部地区的地形差异,为了解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奠定基础。

五、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③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讨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④看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图,讨论农牧业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⑤通过分析地形、气候对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影响,学生能够理解自然条件和农牧业的关系。还可以鼓励学生谈谈对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认识,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只要回答的有道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澳大利亚的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且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农牧业,主要的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其中是世界上绵羊数最多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其次牛肉、小麦出口也较多。澳大利亚不仅有发展农牧业的优越条件,发展工矿业的条件也得天独厚。

六、“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讲授这部分重点内容时,教师要注意充分运用课本所提供的地图和景观图,教给学生如何利用这些资料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各种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在分析采矿业时要先利用矿产资源分布图,使学生对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有所了解,然后再提供一些有关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的资料及数据,分析为什么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对这部分教材的讲授,要特别注意不要使学生产生澳大利亚只有养羊业和采矿业这两个部门的错觉。澳大利亚是农牧业和矿产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国家,又发展了多种工业部门,而且当今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已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所以澳大利亚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应该是最后的结论。知识拓展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展示了澳大利亚发达的服务业。目前,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已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其经济支柱。可以说澳大利亚是南半球少数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均较发达的国家。同学们,你认为在服务方面可为中国的2008年的奥运会提供哪些可借鉴的经验?教师提示:可以从城市环境、城市建设、全国的旅游交通及人文环境方面思考。(引伸、升华,深化重点。)

三、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课内容量大,涉及的问题多,难度也较大。但这样却有利于将学生的实践探究落到实处。由于我设计了不同层面的问题和活动,给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建立了一个较好的平台。这样,学生不仅要面对理性思考的挑战,而且还可以放松身心,从阅读和欣赏中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使课堂成为民主开放的课堂,成为体验、参与、思考、探究、合作的活动场。由于多媒体的应用,使很多教学准备工作可以事先完成,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多媒体能够通过图、文、声、像等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困惑之处:传统优秀教学设计可谓精致入微,教师每一句话,学生每一句答,多少教学环节,每个环节多少时间都精心安排,教师“按图施工”,不逾越即是一堂好课,没有顾及学生可能出现的课堂“意外”情况,一旦碰到“意外”则手足无措,老道的教师也想尽办法让学生钻进自己备课设计中“下的套”。但教学过程毕竟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

改进措施:新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提倡设计不必面面俱到,主要思考教学实施中的大方向、关键内容,把握整体目标走向即可。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师生互动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真正将教案转变为学案,以学生为转移,促进学生的学。它的设计应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随问而动”,在争论质疑中,最后做到“拨云见日”,解惑释疑,甚至可以没有真正答案,学生带着问题 课后再探究。好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持续地学。当然学生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有质疑精神的条件,是教师平时要在教学中不断鼓励,并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而要真正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无解),需要教师的较扎实的教学功底,巧妙的引导水平,更需要教学勇气与先进的教学思想引领。

第三篇:七年级地理下册 8.7 澳大利亚教案 湘教版

第七节《澳大利亚》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作图等手段,使学生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主要城市。2.通过读图(地形图),使学生明确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和北美洲对比,知道澳大利亚东西排列的三大地形区的分布。

3.通过读图,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并根据纬度位置分析澳大利亚主要的气候类型。

4.通过阅读景观图,识别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分析这些动物唯独存在于澳大利亚的原因。

5.通过读图,理解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6.了解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别称的由来。[重难点] 理解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与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的关系。[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解法,讨论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南半球蔚蓝的海水中有一个金锁形状的大陆,它的名字就叫做澳大利亚。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下这个国家,看一看它有何魅力![投影] 展示图片“澳大利亚国旗”

[提问] 你们曾经见过这样的一面国旗吗?知道它属于那个国家的吗? [学生] 澳大利亚

[讲述] 谈到澳大利亚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2000年的奥运会曾在这个国家举行。而且现在又有许多的人到澳大利亚留学,所以同学们应该对澳大利亚多少有些了解。下面就请在座的同学谈谈你所了解的澳大利亚。[学生]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承转]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加以点评。看来,同学们知道有关澳大利亚的东西确实不少,我想通过下面的学习你会更加了解澳大利亚。

二、讲授新课

(一)拥有一个大陆

[投影] 展示图片“澳大利亚”轮廓图

[提问] 澳大利亚是由哪几部分组成?频临哪些海域?

[学生] 它是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一些岛屿组成。东频临太平洋,西南频临印度洋。

[提问] 仔细观察,说一说澳大利亚大部分位于赤道的什么方向?它属于那个半球? [学生] 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大致位于南纬10º——南纬40º,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是南半球的国家。

[做一做] 1.你能将澳大利亚的轮廓在已有的经纬网上画出来吗?

2.请在已做好的澳大利亚轮廓图上标注: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太平洋、印度洋。

[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点评。[投影] 展示“澳大利亚”轮廓图

[讲述] 观察地图,我们会发现澳大利亚大陆上只有一个国家,这一点与其它大陆不同,也就是说,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承转] 澳大利亚的国土总面积约有77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提问] 你能回答出国土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吗?

[学生]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

[投影] 展示图表“国土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名城及其国土面积” [投影] 展示图片“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分布”图

[讲述]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大,但人口密度仅为2.4人/平方千米,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且人口分布极不均匀。

[提问] 读图,你会发现澳大利亚人口多集中于哪一地区?由于那里的人口集中,因此何种聚落多分布于此?

[学生] 人口多分布于东南沿海,故城市多分布于此。

[讲述] 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主要城市悉尼、墨尔本都分布在这里。[投影] 展示一幅空白的“澳大利亚政区”图

[试一试] 1.你能从这幅地图上准确的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主要城市悉尼、墨尔本的位置吗?

2.你能说说你所认识的城市堪培拉、悉尼、墨尔本吗? 3.澳大利亚的语言为什么使用英语的原因。

[承转] 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多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他们的分布与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有关系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低平的地形

[投影] 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

[提问] 读图,在澳大利亚东部有一列南北走向的山脉,请你说出它的名称? [学生] 大分水岭

[讲述] 根据高度表可以看出,它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上,较高处可达1000米。[提问] 在此山西部发源了一条河,名称是什么? [学生] 墨累河

[归纳] 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它自东部向西南流淌,最终注入印度洋。[提问] 澳大利亚中部是什么地形?海拔多少? [学生] 澳大利亚盆地(大自流盆地),海拔不足200米。

[归纳] 大自流盆地内部较为平坦,其中一处湖泊叫艾尔湖,是澳大利亚最低处,湖面海拔低于海平面16米,盆地内河流很少,仅有的几条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但是地下水却很丰富。在中部平原地势低洼处凿井,地下水可自动流出地面,叫自流井,因此人们把这里叫做大自流盆地。但是,这里的自流井水盐度、水温较高,不宜直接用来灌溉农田,也不适宜人类饮用,一般去用需要先通过明沟降温,从能供牲畜饮用。———这对本地发展畜牧业很有利。

[投影] 展示图片“自流井结构示意图”,并演示地下水自动流出地面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一下自流井的形成原因。

[投影] 展示图片“澳大利亚地形图”

[提问] 澳大利亚西部是什么地形?海拔在什么范围之内?

[学生] 广阔低矮的高原,平均海拔在200——500米,面积广大,占了全国面积的一半。

[提问] 经过分析,你能总结出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有何特点吗 [学生]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稍加讨论,后总结回答。

[归纳] 澳大利亚地势东、西两边高(东边略高),中间低,且东西方向并列分布。[投影] 展示图片“艾尔斯巨石”、“大堡礁”。让学生稍作休息,领略一下澳大利亚的独特风景。

[投影] 展示图片“澳大利亚地形图”

[提问] 仔细观察,澳大利亚西部高原有何地貌? [学生] 沙漠广布

[承转] 这里形成面积如此辽阔的大沙漠,是与这里的气候有密切联系的。[投影] 展示图片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图”

[提问] 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是什么气候类型? [学生]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归纳] 在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气候比较干旱。

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3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因此这部分地区的气候偏于湿润。

[承转] 通过对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的学习,我们应该能很好的解释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分布与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的关系了吧?

[学生] 回答略(此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 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沿海的原因是:那里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温暖湿润的草原和森林地带,气候适宜,港口优良,交通便利,经济比较发达。

古老的动物

[投影] 展示图片“袋鼠”、“树袋熊”、“鸭嘴兽”、“鸸鹋”、“针鼹”„„并做一定的文字说明。

[提问] 你们曾见过这些动物吗?你们知道他们存在于那个国家吗? [学生] 见过

[提问] 同学们在《生物学》课上已经了解了袋鼠、树袋熊都属于有袋类哺乳动物;鸭嘴兽、针鼹属于卵生哺乳动物,他们在哺乳动物里都是比较低等的动物,这些动物是澳大利亚独有的。你们能说出这其中的原因来吗? [学生] 分小组讨论,组长报告讨论结果。[小结] 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的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中。长期以来,这里的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演化十分缓慢,所以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物种。

[读一读] 文字材料:澳大利亚袋鼠。

(说明:将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和生物科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体现地理与生物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学好每一课都是必要的,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讲述] 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发展较早。二战前,主要以农牧产品为主,特别是以出口小麦和羊毛著名世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小麦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因为澳大利亚的绵羊特别多,羊毛产量和出口量约占世界第一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投影] 展示图片“澳大利亚的绵羊交易”。[想一想] 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为什么它的养羊业会如此发达呢?它在自然条件上有哪些有利的方面?

[学生] 小组讨论,派代表总结讨论结果,向全班汇告。

[归纳] 澳大利亚气候比较热,草原面积广大,大自流盆地提供水源。所以澳大利亚的养羊业会如此的发达。

[投影] 展示图片“澳大利亚的美利奴绵羊”

[讲述] 澳大利亚的美利奴绵羊不仅毛长,毛质好,而且产量也高。澳大利亚有一首民歌《剪羊毛》就是来歌唱美利奴绵羊的。

[提问] 是否有同学会唱着首歌呢?你能现场表演一下吗? [学生] 略

[承转] 以前一直讲澳大利亚是一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现在看来还得填一句“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因为进来发现在澳大利亚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由于本国消费有限,所以大量出口。目前澳大利亚的矿产品出口已超过农畜产品出口,成为外汇主要来源。

[投影] 展示图片“澳大利亚主要矿产分布图” [提问] 你们知道澳大利亚那种矿产资源最出名吗? [学生] 煤、铁、铝土矿„„

[讲述] 澳大利亚矿产丰富,矿产主要有煤、铁、石油、锰、镍、铝土、铜、铅、锌、金和多种稀有金属,因此,又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美称。在澳大利亚众多的矿产资源中以煤和铁最为主要,尤其是铁。澳大利亚的铁矿含铁量高,储量也大,且容易开采。所以一直以来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日本和中国等国,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比如,上海宝钢所用的铁矿石就是从澳大利亚运进来的。现在,中澳建设的铁矿已经投产。预计,向中国出口的铁矿石将逐步增多。(说明:澳大利亚的经济学生掌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教师有必要在学生的理解过程中作一定的解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三、小结

以上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通过学习,我想同学们已经对澳大利亚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下面我想考一下大家对澳大利亚的新认识,请每一位同学准备一下,争取用一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下澳大利亚。(每组一位,共四位,评出优胜)(发言结束,指出不足,稍加点评)

四、布置作业:略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运用探究模式教学,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观看图片、独立归纳结论、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意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第四篇: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澳大利亚稀有动物的特点,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2.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3.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产品在世界的地位;记住主要的农、矿业产品;农牧业的分布规律。

理解“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含义。

4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提高读图能力,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方法与过程

1主要通过课件展示图片与视频资料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用大陆漂

移说的观点,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的原因。2通过读图分析,认识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点,进而分析农牧业生产与地形的关系,农牧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澳大利亚充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农牧业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性。

2.通过探究澳大利亚的牛粪之灾,让学生认识到要维持生态平衡。教学重点

地形和气候因素对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影响。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动物古老性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流程:

导入:播发《澳大利亚》旅游宣传片

师:同学们,能从视频中猜出这是哪个国家吗? 生:澳大利亚

师:澳大利亚有着美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入澳大利亚。

出示若干动物的图片

师:这些动物中你们能猜出哪些是澳大利亚独有的动物吗? 学生答:袋鼠,卡拉,鸸鹋,鸭嘴兽 你们对这些动物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回答

下面着重去了解一下这四种澳大利亚独有的动物 播放视频

这四种动物中有两种被绘在了澳大利亚的国徽上,你们知道是哪两种吗?

学生答:袋鼠、鸸鹋 展示图片,在介绍一下桉树

澳大利亚这四种独有的动物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古老性,澳大利亚有活化石博物馆之称,让同学相关阅读资料

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如此多而古老的动物? 师:这就涉及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展示图片,介绍澳大利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领土组成。师:澳大利亚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独立的大陆呢,这要从很久以前说起 FLASH演示

让学生找到澳大利亚与其他大陆分离的时间。

师:在中国的商店里应该会看到一些毛衣或者毛毯上写着100%澳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答:澳洲的羊毛制作的

师:澳大利亚是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澳大利亚的羊毛多,那么其绵羊数就可想而知了,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最多的国家,绵羊数大约是人口数的十倍,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现在我们就是要去墨累达令盆地去看看那里的羊群。

视频展示澳大利亚原本是没有绵羊的,有哪位团员了解澳大利亚绵羊从无到有到繁盛的过程吗? 学生答(略)

澳大利亚为什么能成为绵羊的天堂吗?结合刚才的视频和你们平时的了解给你们讨论一下。

学生纷纷回答,可能涉及澳大利亚的气候、地形等。简单总结

一个地区农业的发达,往往跟当地的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澳大利亚的羊只70%以上都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下面我们从澳大利亚的气候,地形,水源几方面去看看澳大利亚的绵羊的生长环境。

动画演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

结合图片讲解气候和农牧业分布的关系。

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形图片,让学生总结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视频介绍大自留盆地。通过刚才视频对大自流盆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澳大利亚大盆地这里水源充足,再看一下澳大利亚的水系,墨累达令盆地这里是澳大利亚最大最完整的水系,介绍北艾尔湖,这些都为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结合图片介绍澳大利亚地形与农牧业分布的关系。我们将刚才的分析汇总一下。

澳大利亚的养羊业除了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外,其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高度发展了养羊业。

师:澳大利亚还是小麦和牛肉的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牛和羊一样都是外来迁入户,牛的迁入打破了本地原有的生态平衡,澳大利亚因此还发生过牛粪危机,为此澳大利亚政府又把屎壳郎请了进来,以消灭牛粪。你们看我们在引进一些外国动植物时,是可以任意而为的吗?(生:不是)我们在引进外国动植物时一定切记不可盲目,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习题练习

第五篇:湘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集

第一课:画家乡的风景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现美、表现美,用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视知识,学习风景画的构图,参考摄影作品改画风景。运用透视、构图知识,画家乡的风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与讲解,了解一幅好的色彩风景画应该具有的构成因素,懂得如何欣赏,尝试几种表现风景画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色彩风景画的欣赏能力,理解色调对情感的作用,提高动手能力。教学难点 :用已有的色彩知识,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彩色纸、水粉颜料等。

学具:各种颜色、彩笔、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时间分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图片欣赏。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体会、感受不同季节不同色调的风景画。感受理解色彩给人的不同的视觉心理。独立思考,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分析作品。

合作交流、全面提高。朝戈、古元、霍贝玛等名画家作品中如何运用色调和各种色彩表现形式来表达内心感受的。分析问题,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的表达, 赏析结合。

三、对比讲解。

想象、提高结合教材中的《马棚》讲述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要点:

1、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又叫一点透视,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又叫两点透视。学生观察、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进宽远窄。

四、小试牛刀。

合作、交流。,指导学生练习两种透视。“实战训练”

五、小结。

讲评练习,强调要点, 理顺要点。

第二课:《 黑 白 世 界

教学内容 :黑白木刻、黑白画的制作。

教学领域 :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 1.用示意图分析木刻作品的黑白关系,联系个人生活表达情感。2.运用黑白造型手法创作黑白画。3.认识木刻的工具及其操作技法。4.学习刻刀的操作并运用于作品的临摹。

教学重点: 学习黑白画的知识,并感受其概括、节奏美感。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点、线、面组织画面,来表现黑白灰的效果,完成有创意的黑白画。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硬笔以及简便的木刻刀具和板材。教学过程 :

一、欣赏导入。

让学生欣赏《自画像》、《鲁迅先生》感受木刻的黑白直观对比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形式特点。— 思考,谈感受? 激发学生学习木刻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

认识木刻刻刀及刻绘效果(在方框里描绘一下)。

1、角刀:

2、圆刀:

3、平刀: 跟老师学木刻:(1)老师介绍刻刀种类及特性,并强调。用刀安全。(2)老师演示各种刻刀操作方法。

三、小试牛刀。

1.尝试刻制(闯关:活动一)

温馨提示:可不考虑造型问题,只要刻出的线条具有一定组织与变化规律即可。每小组推举两幅作品,老师给予拓印并展示。同时请学生谈一谈使用刻刀的体会。教师进行小结。

2.再尝试(闯关:活动二)

教师指定按以下步骤临摹木刻作品《船》。(1)、用墨色勾画出画稿。(2)、用角刀刻出主体的外形。(3)、刻出主要色块。(4)、谨慎而肯定处理细节。(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安全。)

仔细观察:教师示范拓印一幅优秀学生木刻作品。

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拓印。

四、讨论交流。

作品展示: 师生共评,简要说出部分作品优秀和不足之处。

五、教师小结。

让学生说出本课收获。

第三课 《 画家笔下的质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的方法。

2.了解和感受材料和质感美,让学生从不同材料的使用中获得体验的乐趣,并大胆地去创作和表现。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重点:运用材料表达质感的表现手法。

难点: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特征表达不同的质感。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教学(目测学生工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以学生的文具盒为例,说明你喜欢它的原因。(材料和感受)2.活动一:教师选取四件物品(黑板擦、校服、窗户玻璃和黑板),请二位学生说明他们给你的感受。

三、讲授新课: 1.问题:“你如何理解“质感”一词?”请学生回答。

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绘画中对不同材质运用不同的手法所表现出来的材质真实感,是画家笔下的质感。学习质感、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的概念。2.活动二:四件物品(玻璃碗、笔筒、紫砂杯和贝壳),请一位学生说明哪些属于天然质感,哪些属于人工质感。

四、感受质感:

1.不同的材料给人的质感不同。欣赏六组图片(柔软与坚硬)、(透明与浑浊)、(光滑与 粗糙)、(干枯与润泽)、(粗壮与细小)、(寒冷与炎热)。

小结:当我们沉醉在大自然给予的美景时,心中可能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想用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留下永恒的记忆。你是否很想知道怎样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2.表现质感的方法:(结合图片来分析)

第一、色彩表现。欣赏水彩画、水粉画和油画作品,同时介绍它们的不同特点。第二、明暗、线条。素描作品欣赏,体会由明暗和线条带来的真实感。第三、运用材料。

五、领悟材料美: 1.欣赏油画《根》,(黄土高原的雄厚与苍茫)。2.欣赏邵增虎的油画作品《任弼时》,(茅草屋、石头地、发白的军装等)。3.欣赏杨志坚油画作品《冠军的诞生》,体验质感的描述与表现。4.欣赏素描作品《手套》,体验材质的表达。5.欣赏课本第15页,各种物体的材质对比。6.欣赏课本第17页,各种线条的运用对比。

六、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初步尝试绘画出一张富有材料和质感的作品。2.要求:独立完成,并能体现材料的美感。3.学生将完成的作业张贴在黑板上,由学生互评、(你最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运用那种方法法和追求表达何种质感?)教师评价。

七、教学拓展:

1.在建筑(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灯具(水晶灯)、家具(沙发)和陶瓷用品(茶具)说明材料和质感知识的运用广泛。

2.从摄影艺术、生活用品和造型设计方面说明。3.广告设计和服装设计都要运用材料和质感的知识。

八、教师小结:

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留心观察、细心地体会,还可以利用其它材料进行研究,为生活创造更多更美的图形,为学习增添更多的乐趣。

第四课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教学内容:

湖南美术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第四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图片欣赏、比较,能辨认生活中的纹样的应用。

2、通过让学生理解教材并结合教师讲解,列举花卉纹样的基本变化方法。

3、通过让学生进行花卉变形的练习,能利用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化等方法对花卉进行初步变形。

4、学生通过图案的点、线、面装饰训练,能运用点、线、面对花卉纹样进行较为精美的装饰与美化。

5、通过感知与尝试的过程,能基本掌握花卉从写生到变形、装饰的完整过程。

6、在知识的学习、纹样变形装饰练习的过程中,探索花卉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方法。

7、通过让学生由基础知识的掌握,到纹样变形、装饰的练习,使学生体会到设计与工艺(纹样)对美化生活的作用。

8、通过让学生由基础知识的掌握,到纹样变形、装饰的练习,增强学生运用设计与工艺(纹样)美化环境、改变生活的意识。

9、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品,让学生逐渐形成合作意识,并在合作中积极发挥个人作用。教学重点: 花卉纹样的变形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点、线、面对花卉纹样进行装饰。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提示注意事项:注意纪律、积极发言等

2、小组长做好本小组成员的评价记录。

3、课代表做好各小组的评价记录。

4、准备好课本、铅笔、画纸等工具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出示课件:自然界中花的图片展示)你能说一说你喜欢的花吗?

生1:我喜欢牡丹花,因为它颜色鲜艳、形状美丽,寓意吉祥。生2:我喜欢梅花,因为它有着“凌寒独自开”的孤傲。生3:我喜欢。。。

师:我们喜欢花,是因为它们有着芬芳的气味、缤纷的色彩、吉祥的寓意等等。那么除了在自然界中的花外,你还在哪里见过花? 生:衣服、床单、花瓶、古建的房檐。。。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人们对花是如此的喜爱。(出示课件:生活中的版花卉纹样应用)那么这些形态各异的花是怎样变成漂亮的花卉纹样装饰我们的生活、表达我们的美好愿望呢?来,请跟随我一起走入我们今天的课堂——《扮靓生活的纹样》。

三、新知初探,认识纹样

(出示课件:花的照片与花卉纹样对比)

师:对比左右两组图片,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生1:左面的照片很真实,右边的纹样简单。生2:左面的花看起来很自然,右边的有点板。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的很认真啊。照片上的花真实而细致,右边的纹样简洁而夸张,装饰性强。在生活中,很多花卉并不是直接像照片一样的运用在作品中,而是经过艺术家们巧妙地设计、加工。花卉在生活中主要是以“纹样”的形式在作品上出现。那么,什么是“纹样”呢?

(出示课件:“知识链接”什么是纹样?)师:纹样或称“模样”,即装饰器物表面的花纹。花卉纹样广泛应用于我国的传统建筑、纺织品、瓷器等物体上,在现代许多美术作品中,花卉纹样依然独具魅力,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那么,具象的花是怎样一步步的变成美丽的纹样的呢,让我们接下来一起进入下一个环节“纹样是怎样炼成的”

四、深入学习,设计纹样

(一)纹样变形方法

(学生自读课本P21相关知识链接,进行初步了解。)师:同学们,通过看书,你们知道纹样的变形主要包含哪些方法了吗?有谁可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呢?

生:可以采用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化等方法进行变形。师:嗯,这位同学说的很好。那么,在设计之前我们还要怎么做呢?有谁可以补充一下? 生:还要先对花朵进行写生。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写生与观察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础,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深入的了解一下纹样设计的方法。(课件展示:以荷花为例,展示各种变形方法。)师:写生、观察——通过对自然界中真实的花卉进行细致的观察,如形状、花叶的生长方向、分布等,以收集素材。

简化——对自然形态的简洁化,减去繁琐细节,使形象简洁化。添加——运用附加组合的方式在图案中添加装饰,使图案更丰富。

夸张——对自然形态的某些部分进行装饰变更,如使圆的更圆,方得更方,长的更长。。。几何化——使外形更简洁大方,更加具有特征。

(二)小试牛刀,花卉变形训练

课件展示:小试牛刀——作业相关要求)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的花卉进行变形训练。看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师:请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述自己运用的变形方法。生1:我们小组主要运用了简化、添加的方法来处理这个花卉图案。

生2:我们小组的作品主要运用了简化、夸张的方法,使我们的作品看起来更美观,更有特点。

生3:我们的作品主要运用了简化、夸张、几何化的方法。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很有特点、美观又大方。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加油。并给1、3、4小组加2分,2、5小组加1分。

(三)点、线、面的装饰

师:我们除了可以对图案进行变形外,还可以利用简单的点、线、面进行装饰。请大家看大屏幕展示。

(课件展示:以树叶为例,展示点、线、面的装饰。)

师:看似简单的点、线、面是不是随便的、杂乱无章的分布在画面上呢? 生:不是。师:那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在小组内讨论点、线、面在装饰图案时有没有章法、技巧?(学生思考、讨论)

生1:点的分布有的稀疏,有的浓密。有的点很大,有的很小。生2: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曲线。生3:面有不同的形状。生4:线的排列也有疏有密。。。。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的也很好。其实点、线、面在装饰图案时可以利用不同的形状、大小、疏密、曲直等来进行变化,使我们的纹样看起来更生动,更美观。

(四)大展身手,图案装饰

(课件展示:大展身手——作业要求。)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种花卉图案,分别以点、线、面进行装饰,看看哪个小组最棒。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各小组的作品已基本完成,下面我们来进行作品展示,并由其他小组对作品进行评价。(各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生1:我认为2组的作品中,线的装饰运用的很好,作品看起来很生动。点的装饰有些散,还需要进一步加工。

生2:我认为5组的作品最好。

生3:3组的作品中,点拼成了另外的图案来装饰,非常有创意,也很美观。。。。

师:让我们先为这些精美的作品鼓掌,也谢谢展示的同学和评价的同学。

五、拓展延伸 师:刚才我们做的花卉纹样,如果我们把它们再添枝加叶、涂上颜色是不是会变得更漂亮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单独纹样。请同学们下节课上课前准备好颜料、彩笔等工具。

六、课堂小结:

师:请课代表公布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大家掌声鼓励!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勇于创造美、乐于装饰美,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师: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

第5课 《千姿百态的水》

教学目标: 能够细心观察与主动体验,学会归纳、概括自己的感受,尝试组织线条表现水的形态美。

教学重点:是用合适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形态水。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感受水的形态美,教学方法: 讲授示范法 师生探讨法 学生体验尝试法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案:

一、声音导入,激发情感

首先我播放一段滴水的声音,让学生闭眼倾听。听前教师提示要求:边听边联想与水声相应的画面,说出你的感受。

听完后让同学做简单表述,教师简评补充。

二、生活中找寻,情感投入 在我们生活中到处能见到水。(课件展示水宝宝并由它向同学们提问:你们在那里能见到我?我又是什么样子的?)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人文渗透,审美感受

请读一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光潋滟晴方好”这几句古诗,谁能描绘一下当时古人见到的是怎样一个情景时才有感而发的。在我国有许多诗句对于水的形态、动势的描绘是非常形象和有意境的,我们可以下课后去找一找。既然古人在见到水的各种“样子”时能写出这么美和贴切的诗句,那么当你见到下面的画面时,就凭自己的感觉,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水的状态或给它取个名字吧。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对话,以人文学为基础,辅以感知、分析、理解和创造,使学生对水的美感有一种深入的理解。

四、视频欣赏,进一步感受 我们欣赏了水的照片,想感受一下在各种环境下动态的水吗?能用一个字或词概括一下你的感受吗?富有动感的视频将带给学生更强烈的感受,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用更概括的一个字及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将人文意义更深层化。

五、通过实验,体验水的动势

水有那么多形态,真是“千姿百态的水”啊!那么你知道水的各种姿态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外界给它施加的力)谁有本领能利用身边的工具来改变自己水杯中水的“样子”。每组推选最有创意的同学上讲台在大容器中演示。综合自然教学,并注重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

六、感受各种表现水的方法,设疑解惑

师生先欣赏各种画中的水的表现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并相互解决。

1.互相谈谈最喜欢那种风格的画,为什么? 2.这种画法的工具是什么? 3.它们都是怎样表现水的? 总结:

七、话题延伸

在欣赏了各种水的优美作品的同时,我们要深刻地注意到水资源正在受到严重的破坏,引导学生讨论,并延伸到课后。(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研究性学习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能力,体现出对多元化的课程理念以及对自然、对生态、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第6课《灯饰设计与制作》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纸质材料制作圆筒基本形及其变式。

2、学生愿意尝试借鉴某种形式,运用适当的装饰手法美化灯饰。

3、学生能有兴趣地表述自己对灯与光的综合知识及情感体验。学习重点:学生通过看书、讨论、探索做纸制灯饰的方法步骤。学习难点:学生如何合作制作一个漂亮的纸制灯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类灯光图片,资料教科书。

学生准备:民间花灯、有关灯及元宵节来历等相关背景资料收集,剪刀、小刀、尺子、双面胶、做灯饰的纸、材料。

学法指导:互动法、探究法、欣赏法、演示法等。

创设 情景 导入:

一、导入新课 : 请同学们一同来欣赏一段视频。视频给我们展现了怎样一个景象?

(是中国重要城市上海的夜景)

师:是什么让原本漆黑的夜晚变得如此美丽?灯光有什么作用?(灯光)(照明——实用、装饰美化生活——审美,让大千世界更加绚丽多姿)

灯是光明的使者,引出学习主题《灯饰的设计与制作》,一起感受灯与光的魅力。自主探究 合作 学:

一、目标出示

出示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讲授新课

先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1、了解灯的历史与文化 灯饰包含灯具与装饰两层含义,中国古代最早的灯具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青铜与陶制的灯具,青铜灯具更是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课件演示)

2、学生赏析与互动(1)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你对灯文化的理解(比如《长信宫灯》)(2)古代的能工巧匠在设计灯具的时候考虑到哪些因素?

(3)介绍灯的文化:同学们知道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与灯有关?(元宵节,又称灯节)始于汉代,一直延续到今天(课件展示元宵灯会的情景)

(4)灯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古代的诗人也会借灯烛来表达情感,据说《全唐诗》共有一千多次写到灯光和烛光的意象,同学们有没有学过哪些有关灯烛的诗句?

3、激励引新——欣赏现代创意灯饰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灯。

课件展示:创意灯饰赏析 引导体验感受灯饰在色彩、图案、材质上运用的各种创意 常见的灯饰的种类:师提问并小结

三、探讨新知——学习设计、制作的方法:

1、欣赏与思考

师:手工筒状灯饰作品赏析。

引导设计:制作的材料:彩色卡纸、硫酸纸。设计创意灵感的来源:生活的启示:花、叶、喇叭、笔、篮子、裙子。平面图案变化:抽象花纹、几何纹、具象事物。装饰方法:描绘涂色、镂刻、拼贴饰物。色彩搭配:黑白、单色、多色。光影变化:光影的大小、形状、方向、色彩。

教师演示制作的方法:

1、制作过程演示:

第一步:用铅笔在彩色纸制板上轻轻画出你所要折叠的图案。

第二步:用刀刻出所要折起的部位,刻掉透光部分的图案纹样。第三步:用透光纸(白色、彩色均可)在里边粘帖整理。第四步:按开始时刻出的部位折起调整、整理成型。

第五步:把备用灯具准备好,接通电源(注意安全)把制作好的灯饰放在上面,照明使用。

课件展示:创意灯饰赏析 引导体验感受灯饰在色彩、图案、材质上运用的各种创意 常见的灯饰的种类:师提问并小结

三、探讨新知——学习设计、制作的方法:

1、欣赏与思考

师:手工筒状灯饰作品赏析。

引导设计:制作的材料:彩色卡纸、硫酸纸。设计创意灵感的来源:生活的启示:花、叶、喇叭、笔、篮子、裙子。平面图案变化:抽象花纹、几何纹、具象事物。装饰方法:描绘涂色、镂刻、拼贴饰物。色彩搭配:黑白、单色、多色。光影变化:光影的大小、形状、方向、色彩。

教师演示制作的方法:

1、制作过程演示:

第一步:用铅笔在彩色纸制板上轻轻画出你所要折叠的图案。

第二步:用刀刻出所要折起的部位,刻掉透光部分的图案纹样。第三步:用透光纸(白色、彩色均可)在里边粘帖整理。第四步:按开始时刻出的部位折起调整、整理成型。

第五步:把备用灯具准备好,接通电源(注意安全)把制作好的灯饰放在上面,照明使用。

四、学生活动:

1、以竞赛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做一个纸制灯饰,看哪一组做的最漂亮?

2、活动要求:①在制作过程发挥团结协作精神;②大胆构思设计、敢于标新立异;③制作地精工细致;④注意安全和卫生,防止被刀划伤。

3、学生合作探究设计并制作,教师巡视辅导。(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a、纸张与灯泡之间的安全距离b、裁割纸张注意安全使用工具)

五、展示与交流(讨论、互动、交流与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展开自评和互评、教师综合评价。(2)师生共同总结设计与制作的新知识、新结论。

(3)选出好的灯饰作品进行灯光演示,同学观摩教师给予肯定。

六、小 结: ①要善于学习,借鉴 ②发挥团结协作精神;③大胆构思设计,敢于创 新;④大胆发言,表述感受。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学目标: 1.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体会到书法创作的核心是情感,技法表现为情感服务。2.会临写篆、楷等不同字体,会分析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重点:书法的结构特点、艺术价值。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甲骨文图片,请学生欣赏。(以音乐《高山流水》为背景)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甲骨 文)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画一画。

2、同学们在课前收集有关甲骨文的资料,你知道关于甲骨文的有那些知识。

3、学生交流。

4、教师总结甲骨文是在乌龟的贝壳上写上的文字.看看你们认识上边的字吗?请同学们边看边欣赏。学生看课件中的图片资料.看的时候可以尝试临摹。

二、感受造字艺术,体会“画”字的感觉。

1、创设情景,感受书法魅力:

A、提出问题:在欣赏甲骨文时,有你们认识、感兴趣的文字或者图案吗?也可以谈谈你的看法。

B、师生交流。

C、教师接过学生话题,创设情景。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时候还没有文字,人们还没有文字来记叙自己的事情,人们为了方便,有的人就在房屋中挂了根绳子,记录东西,后来,人们就想,思考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怎样表示。

这个时候人们就在思考,太阳—— ? 月亮—— ?水—— ? 你们觉得怎么表示? 引导学生大胆发言。

总结:有的人会结合事物的外形,有的结合意思,有的用图„„等,引导学生大但发现,不拘一格。

2、学生尝试表现太阳、水、月亮、火、家、爱等字,教师注意发现有亮点的创作。

A、有的学生提出太阳的图形表示方法,在学生说出自己相应的图形或者创意时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小组合作用肢体语言表现。

B、教师评价你还有其它的表现方式吗?让学生结合甲骨文、篆书中的字看一看。

C、教师总结。刚才欣赏和表现了太阳、水、月亮、火、家、爱等字。此时让你们忘记这些文字,重新设计你们会怎样表现,大家可以从笔墨效果、造型,图形、色彩等方面去考虑。

三、临写小篆,体验书法的线条与结构美。

教师尽量从笔墨效果、造型,图形、色彩等方面来进行评价与引导。

1、书写小篆,感受书法的线条与结构美。

2、选择自己想表达的心情和感受,名言名句 等进行书写。

3、注意从笔墨效果、造型,图形、色彩等运用方面提高表现能力。

四、欣赏表现书法艺术的舞蹈,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1、播放舞蹈《中国风》,感受舞蹈音乐所体现的中华民族音乐特点及舞蹈动作的钢劲有 力、洋洋洒洒的意韵。

2、感受舞蹈与书法结合的表现形式带给人的视觉美感,体验舞蹈与书法表现民族精神的统 一性。

3、尝试模仿舞蹈中的个别动作,体验表现书法舞蹈特有的情趣。

五、赏析作品,师生交流与评价。

1、将每个学生的作品,放在一起展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看法。

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方法,对所产生的笔墨效果、造型,图形、色彩等方面进行审美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下载8.7 澳大利亚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8)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8.7 澳大利亚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8)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下册7、8单元复习教案

    第七单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 蒋贵其【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科技的作用、感受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的关系。重点掌握为什么科......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练习7、8

    “语法”思考和练习七 三、下列句子有没有成分搭配不当的毛病?如果有,试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①张钰所以这般刻苦,是因为一种坚强的思想在支配她。 定语“坚强”与中心语“思......

    6 、7、8教案

    6 梦圆飞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教学案_7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教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读教材,了解作者,掌握字词,了解内容,识记精彩语段,鉴赏突出写法。 2、其中对于古诗要会背诵会默写,文言文在不借助注释情况下顺畅翻译......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8教案2

    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Page 47 Section A 1a~1c I.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Knowledge Objects Key vocabulary; Target language. 2.Abiklity Objects......

    湘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范文模版)

    初中美术教案:第7课 运动 一、教材分析 (初中美术教案:第7课 运动)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造型·表现”领域的阶段目标,运动教材选择了“运动”这一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课题。通过本......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7 It is raining》教案 人教新目标版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7 It is raining》教案 人教新目标版 2、学生此前已经学过有why, where, 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句型,具有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

    初中地理 七年级 下册《澳大利亚》讲义

    《澳大利亚》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作为世界分区地理,教材对澳大利亚的编排在两个方面仍延续了前面介绍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