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练习7、8

时间:2019-05-15 11:2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练习7、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练习7、8》。

第一篇: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练习7、8

“语法”思考和练习七

三、下列句子有没有成分搭配不当的毛病?如果有,试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①张钰所以这般刻苦,是因为一种坚强的思想在支配她。

定语“坚强”与中心语“思想”不搭配,可改为“坚定的思想”。

②参加这次运动会的八名男运动员和三名女运动员,均由优秀选手组成。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可把谓语改作“都是优秀选手”。

③我们不但盖出了林立的工厂、学校、住宅,而且-盖出了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这样宏伟浩大的工程。

第二分句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可把“盖出„„工程”改作“建成了工程巨大的宏伟的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第一分句的定语“林立”应改为“许多”。

④这次在工厂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劳动”不能是“„„一天”,“是”前可改为“在工厂劳动的最后一天”,或把第二个“一天”删去;

⑤老王是机修王,老李是装配工,本来各有任务。这次为了搞技术革新,他们协作了一台打包机。

“协作„„打包机”,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可把“协作”改作“协作制造”。

⑥他奋然而起,挪开床,刨着泥土,汗水湿透了里外衣衫。

几层用厚塑料布严密包裹着的小铁箱终于出现了。

第二句的“几层”语序安排不当。可移到“厚塑料布”之前,也可移到“包裹”之后,并删去“着”字。

⑦敌人已经发现我们了,这里不能久住,今晚六点出发瓦窑堡。

“出发”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瓦窑堡”做宾语,可把“出发瓦窑堡”改作“向瓦窑堡进发”,或“去瓦窑堡”。

⑧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在人民的铁拳下终于灰飞烟灭,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噩梦。

主语“德国法西斯”与宾语“噩梦”搭配不当。“成为„„噩梦”一句可删去,其前的逗号改作句号。

四、试分析比较一下下面三种说法,看看其中有没有病句,能不能都“合法”存在。

①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②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③党的培养教育,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后两句都是合乎规范的。对于句①,有人认为“使”前是个介词短语,句子的主语残缺,是个病句;也有人认为这个句子可以看作是承前省略主语,或看作“使”前有意会主语,这类句子在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大量存在,可以视为“合法”。

五、下列句子有没有成分残缺或多余的毛病?如果有,试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①英雄的可歌可泣的壮举,猛烈地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在极度的激动中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教育。

第二分句缺主语。考虑到第一分句中出现了“观众”,可在第二分句前加“使

他们”。

②通过多年的生产劳动和技术革命活动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劳动人民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介词“通过’’和方位词“中”不搭配,使句子缺主语。可删去“通过’’和“中”,让“多年„„活动”做主语;也可以把“通过”改成“在”,或者删去“中”,让主语承前省略。

③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在《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千百万妇女中的一个。

“祥林嫂”的定语里缺动词,可在“中”后加“描写”“塑造”之类

④贺兰县委接到文件后,立即在县委扩大会议上进行了传达,一致认为,中央的文件说出了广大农民和干部的心里话。

第二分句缺主语,“一致”前应加“会议”做主语。

⑤大热天劳动,出汗多,身体里的水分和盐分消耗得也多,不随时补充上去,容易发生中暑。

“发生”多余,可删去。

⑥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在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猴 类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是不多的。

“具有”后的宾语缺中心语,应在“如此独特”后加“条件”二字;

⑦几乎从来没有听过列宁唱消沉、忧郁的歌,他的歌声永远充满着勇敢、无畏、激昂和号召力。

“几乎”多余,可删去。而且,“几乎”跟“从来”相矛盾。

六、下面句子有什么毛病?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党的地下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许多”语序安排不当,可移到领属性定语“党的”之后,以免产生歧义。②两个感叹句,仿佛使我们’看到郭老写这段文字时那种心情舒畅、信心满怀的喜悦心情。

“郭老的心情”怎能“看到”?动宾不搭配。“心情舒畅”“信心满怀”也不能做“喜悦心情”的定语,意思重复。可把“喜悦心情”改作“神情”,“仿佛”也应移到“我们”之后。

③不仅这样,他们还把小岛建成花园一样美丽。“把小岛建成花园一样美丽”,是把两种结构套在了一起,可改作“把小岛建成美丽的花园”,或改作“把小岛建设得花园一样美丽”。④考试场设在一间古色的大厅里举行的。

这句也是两种结构杂糅。可改成“考场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或改成“考试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进行。” ⑤学生通过大量课外读物的阅读和浏览,通过语文课中学过的知识在大量的课外书籍、报刊中的反复出现,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得以巩固。

“通过大量的课外读物的阅读和浏览”,是主语“学生”的行动,而“通过„„反复出现”并不是“学生”的行动。这个句子应作较大的改动:“学生通过„„阅览,巩固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因为他们所学过的知识是反复出现在这些课外读物和刊物里的。”

⑥红萍具有繁殖快、肥效高的特点,但在生产上长期采用季节性稻底养萍,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采用”与“稻底养萍”搭配不当。可在“养萍”后加上“的方法”三字,或改

“采用”为“利用”。另外,“发挥”之后也以加“出来”做补语为好。

⑦我们姐妹蜷缩在地板上,合盖一床薄薄的被子,冻得发抖,只好用相互的身子暖和着对方。“相互”是副词,不宜做”身子”的定语,可把“相互”移于“暖和”前做状语。此外,“对方”应删去。

⑧只有弄清30年来教育战线上的是非得失,认识教育规律,才能改革教育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第二分句因残缺成分而使两个结构杂糅在一起,可改成“才能改革教育,使之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⑨他每天踏着一辆三轮车,从徐家汇到宝山县,从西郊到浦东,把23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本句有歧义。可以把“230多家”改为“230多个”,并移于“出版社等”之后。

“语法”思考和练习八

一、下列各句哪是单句,哪是一重复句,哪是多重复句,哪是紧缩复句?为什么? ①外面太阳很好,I也没有风。

并列一重复句。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②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农民。单句。“作者”是主语,“在这篇小说里写一个农民”是谓语“主要是”是插入语。

③只要你能工作,I就应当工作。

条件

一重复句。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④只有这样,I我们才能完成任务。

条件

一重复句。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

⑤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单句。“无论”用在主语“谁”前,同谓语中的“都”配合,强调所指的人毫无例外,主谓中间有停顿。⑥你跑得再快也追不上他。

紧缩句。“你跑得再快”和“追不上他”都是分句,中间没有停顿,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的主语“你”省略。

⑦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要努力工作。

单句。介词短语“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我们要努力工作”的状语,把它放在主语“我们”前面是为了强调它。

⑧那两边,你瞧,绿油油的一大片,I都是新法栽种的好庄稼。并列 一重复句。“你瞧”是插入语,“那两边绿油油的一大片”和“都是新法栽种的好庄稼”都是分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承前省略了。⑨每个人都把准备好的锄头扛在肩膀上,I爬上山去。

顺承 一重复句。后一个分句承前省略了主语。

⑩分析能力强,是这位青年同志的优点。

单句。主谓短语“分析能力强”是主语,主谓之间有停顿。

⑩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改变咱们的计划。单句。“在特殊情况下”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只有”“才”分别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前表示必要条件。

⑩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I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

并列

家II,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递进

多重复句。由三个分句组成,有两个层次。第一分句与第二第三分句之间是第一个层次,第二分句与第三分句之间是第二个层次。

这是多重复句。四个分句间有两层关系,前三个与后一个之间有转折关系,前三个分句之间有并列关系,是二重复句。第三分句是个内部有选择关系的紧缩句,作一个分句看。

二、指出上题中复句内分句的关系。(答案见上题)

三、指出下列复句的各种类型(关联法,意合法?联合,偏正?并列,递进,因果„„):

①老哥哥为人非常和善,孩子们都喜欢他。意合法,偏正复句,因果关系。

②天气暖和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意合法,联合复句,并列关系。

③就是说,两亿人可以同昧通过一条线路讲话而互不干 扰,听得清清楚楚。

意合法,联合复句,并列关系。

④首先,激光是一种颜色最单纯的光,而我们平常看见的光,是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起来的。

关联法,联合复句,并列关系。

⑤行李太多,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过得去。意合法,偏正复句,因果关系。

⑥但是,他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意合法,偏正复句,因果关系。

⑦我们不怕死,因为我们有牺牲精神。关联法,偏正复句,因果关系。

⑧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任,一人提着一只竹筒。意合法,联合复句,并列关系。

⑨朝也等,暮也等,等了漫长的20年。意合法,联合复句,顺承关系。(二重复句)

五、改正下列病句,并说明理由。

①革新技术以后,不但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缺少同启下连词“不但”相搭配的承上连词,应在“提高”前添上“而且”。②犯罪分子一面不断地变换手法,一面终究逃脱不了人民的法网。

错用关联词语。两分句间是转折关系,不是并列关系,应将“一面„„一面”改为“虽然„„但(是)”或“„„但(是)”。

③这部作品虽然写的是农民,却也深刻地表现了广大农民的愿望。错用关联词语。两分句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转折关系,应删去“虽然”“却也”。

④这次全校篮球比赛,真想不到我们班会夺取冠军,并且一连战胜了六个强劲的对手。

关联词语“并且”多余。分句间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⑤如果我们前一时期已经克服了学习上的一些困难,那么今后的困难也同样能克服。

滥用关联词语。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应删去“如果”“那么”。

⑥人们只有解放思想,努力学习,就可以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并且有可能成为科学家。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只有”改为“只要”,或将“就”改为“才”。

⑦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

错用关联词语。两分句间是顺承关系,应删去表因果关系的“所以”。

⑧如果分析什么文章,只有掌握了这种方法,才能迎刃而解。错用关联词语。第二分句与第三分句之间是充足条件关系,应将“只有„„才”改为“只要„„就”;全句第一层应为条件关系,不是假设关系,应将“如果”改为“无论”。

⑨广大群众热烈地拥护这个方针;为了更支持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党和群众的关系加强 了。

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缺乏联系。可改为:“广大群众热烈拥护这个方针,党发挥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和群众的关系密切了。”或改为:“广大群众„„方针,因为它支持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使党和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

⑩他生长在偏僻的山区,因而从小就对农民有深厚的感 情。

两个分句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应删去“因而”。

⑾我们既然决定要修改这本书,所以得赶快研究修改的原则。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两分句之间是推论因果关系,应将“所” ⑿为了抢救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哪怕刀山火海,我们就要上。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就”改为“也”。

⒀不管天气如此变化多端,天池仍是一片沉静,渺渺湖水,清澈如镜。“不管”表示无条件,后面不能出现表示确定的词语。“天气如此变化多端’’是确定的说法,应改为“天气怎样变化”。如果“天气如此变化多端”不改动,就应将“不管”改为“尽管”,因为“尽管”后需要有表示确定的说法。

第二篇:八年级下册7、8单元复习教案

第七单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 蒋贵其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科技的作用、感受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的关系。重点掌握为什么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为什么科技的发展靠创新?怎样搭起创新的桥梁?怎样由好奇到创新?

虽然寒假已经安排学生进行了复习,但是效果较差。要带领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检查落实直到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要注意本单元与初三科教兴国的联系。【复习目标】

1、巩固本课的基础知识,及时查缺补漏

2、构建本课的知识网络,将知识点系统化。【复习重点】

①“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②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现状,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的精神。③科技发展靠创新;④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复习难点】

①“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②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现状,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的精神。③正确把握好奇心;④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复习方法】

讨论、理解、记忆。【课时安排】

计划用1课时授完。【复习过程】

一、导入复习

二、回顾知识网络

三、重点点播

四、达标检测考易通 【知识梳理】

(一)巩固记忆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现代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为什么说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3、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空间技术的地位和空间科学技术的作用、地位?

5、为什么说科技发展靠创新?(创新的重要性)

6、好奇与创新有什么关系?

7、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二)、构建本课的知识网络图 【个性化修改】

第七单元知识点盘点

第7单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

1、如何理解现代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P59 ①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现代科技给人们提供了丰足的衣食,舒适的住行,使人们的愿望逐步变成现实。②新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极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③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2、请列举身边的实际例子,说明现代科技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P59 ⑴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在冬天能吃到新鲜蔬菜,生活质量提高了。⑵电话、网络的 普及,可以方便地与远方的亲戚朋友进行联系和交流。⑶随动力机车运用,火车提速,大大缩短交通时间,方便人们的出行。

3、为什么说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p59-62)

(1)科技进步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①人类社会的每一进步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②尤其是现代科技的 突飞猛进,为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 和社会的发展。③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2)科技进步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科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②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3)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4、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的表现(p63-66)

①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

②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

③突飞猛进的空间技术

5、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p63)

(1)信息技术: “龙芯一号”的诞生;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

(2)生命科学: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任务;袁隆平培育成功超级杂交水稻。(3)空间科学:中国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嫦娥二号” 月球探测器;“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

6、信息技术革命的地位、内容、发展方向分别是什么?P64-65

7、生命科学的地位怎样?发展生命科学的意义?P66

8、空间技术的地位和空间科学技术的作用: P67 地位:空间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它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 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开发和应用空间科技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作用:(1)人类进入空间,实现这一梦想,将依赖于空间技术的进步。(2)空间技术发展对 于广播电视、远距离通信、气象预报、资源普查、导航定位、农业生产、救援救灾、环 境监测和科学研究,发挥了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效益和作用。

9、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重要性)(p68-70)(1)科技发展靠创新。科技发展历史和现实均表明,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 追求创新的结果。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学发展靠创新。(2)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 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10、好奇与创新有什么关系?P71(1)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2)好奇心也需要正确把握,否则也会对人们的成长造成消极影响。(3)好奇心人皆有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有所 发明创造。(4)只有那些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有可能打开成功之门。

11、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73-77)

⑴要让创新思维闪光,;做到敢于想、能够想、善于想;要学 会求异思维。⑵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要学以致用,勇于实践。①要正确把握好奇心,把好奇转化为兴趣。②做到善于观察,见微知著,这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③开发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是创新的先导。首先,要敢于想。其次,要能够想。最后,还要善于想。④培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学会独立思考,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⑤知识是创新的前提,我们应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⑥要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多参加一些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作业设计】单元达标检测(考易通)【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蒋贵其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知识,学习宪法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最高点行为准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法律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记忆起来感觉难度大,所以更要加强本单元知识的复习和落实 【复习目标】:

1、巩固本课的基础知识,及时查缺补漏

2、构建本课的知识网络,将知识点系统化。【复习重点】: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②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③依法治国的含义;④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复习难点】: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③法治则国兴——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现实意义。④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课时安排】:

计划用1课时授完。【知识梳理】

(一)巩固记忆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里?

3、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表现在哪三方面?

4、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怎样遵守宪法?(或具体表现)

5、中国共产党可以不遵守宪法吗?为什么?

6、作为公民,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7、什么是依法治国?

8、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即依法治国的意义。

9、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是什么?

10、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法必究的内容和地位分别是什么?

11、公民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12、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及地位。

13、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司法监督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14、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义及方式分别是什么? 【构建本课的知识网络图】

【巩固基础】 第8单元

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

1、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84-87)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宪法是其他法律 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②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2、宪法的地位: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体现在哪些方面?(p86)

①一方面体现在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②另一方面体现在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4、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表现(p87-90)

①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准则 ②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准则 ③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准则

5、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⑴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禁止做的事情。⑵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 拒绝做宪法规定的事。⑶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未授权的事。

6、青少年如何增强宪法观念?(p90)

⑴青少年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⑵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 ⑶还要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④同违宪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尊严。

7、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该方略的含义如何? P9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含义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 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 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8、依法治国的意义(重要性):(p94)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⑤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9、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97-100)

①有法可依的地位: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②有法必依地位: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③执法必严地位: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关键)。④违法必究地位: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

10、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P101 ⑴要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⑵要认真学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 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⑶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 制观念,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4)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5)宣传法律知识。(6)积极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7)积极行使监督权,为国家的法制建设献计献策。

11、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p102):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司法监督、公民个人的监督等。

12、我国公民可以依法行使那些监督权?如何行使?行使这些权利有何意义?(p104)

公民的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行使方式:①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②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③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监督。

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有什么重要意义?(p104)

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②有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意识。(见能力训练单元测试)【教后反思】:

第三篇:现代汉语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资料整理2

第五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

1.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法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语法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

2.语法的含义:①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3.语法学:语法学分词法(研究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性变化)、句法(研究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4.语法体系的含义:①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也就是说,语法是各种规律交织成的整体,是自成系统的。②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尔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不止一个。

5.语法的性质:抽象性(概括性)、稳固性(相对于语音和词汇来说)、民族性。

6.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可以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语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可由短语或词组成。

7.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按照词类系列在不同结构类型中的结构关系定出不同的名称。

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八种基本句法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动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二者是陈述关系。

动语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八种基本句法成分相互依存,即配对存在:

主语+谓语——主谓关系

动语+宾语——动宾关系

定语+中心语——定中关系

状语+中心语——状中关系

中心语+补语——中补关系

第二节词类(实词)

1.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2.划分的依据: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词的形态和意义(辅助)。

3.词的语法功能:①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上。

②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表现在: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4.词的形态:①构形形态,如重叠——不构成新词的形态变化;

②构词形态,如加词缀——构成新词的形态变化。

5.词的意义: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6.语法研究应遵循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

语法意义:指语法形式所表示的内涵,即通过语法形式显示出来的意义。

语法形式:指能表示语法意义的形态、虚词、语序以及句子的句调等的外部表现。

7.词的分类(以功能为主要依据)

①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汇;

——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②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的词汇。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实词——名词

1.名词意义:表示人或事物和时间、地点的名词。

2.名词的种类:

表示人和事物:个体名词——朋友、同志、作家、牛、羊

集体名词——人民、群众、物品、马匹

抽象名词——道德、思想、文化、政治、欲望

物质名词——风、水、阳光、土地、灯塔

表示时间:时间名词——秋天、早晨、明年、现在、后天

表示处所:处所名词——河岸、东郊、周围、里屋

中国、北京、亚洲等兼属专有名词和处所名词

表示方位:方位词——单音节:上、中、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里、外;双音节:之前、之后、之上、之下、之左、之右、之内、之外、之中、之东、之间、以前、以后、以上、以外、以内、以东。

【方位词具有定位性,总放在词语之后,与实词语组成方位短语,表示空间位置,方位短语前头往往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少数方位词也可以表示时间;方位词也具有封闭性(指数量有限),能产性差,又有定位性,因而带有虚词性,可称为“后置词”】

3.名词的语法特征:①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不能作补语;

②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④汉语名词单复同形。表示模糊复数时,部分指人名词和代词可加构形后缀“们”,加“们”后不能受表示确定数目的词语修饰。指人的专名加“们”有“之类、之流”的意思。指物名词加“们”是拟人手法。“们”还具有“定指”的语用意义,汉语主语倾向于表示已知或确定的人物,宾语倾向于表示无定人物。

实词——动词

1.动词的意义: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2.动词的种类:动作行为动词——走、看、听、写

心理活动动词——爱、恨、怕、讨厌、嫉妒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在、存在、有、发生、演变

判断动词——是

【判断动词“是”的意义关系:①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②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③表示事物的存在;

当“是”用作副词,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肯定。当这些“是”重读时,表示“的确、确实”不可省略,当不重读时,表示一般的肯定,可以省略。】

能愿动词——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

表必要:要、应该、应、应当

表意愿:肯、敢、要、愿、愿意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常见功能:做状语,有“X不X”式和“不X不”式;可做谓语或谓语中心;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了、着、过”等,不能带数量补语。】

趋向动词——来、去、上、进、出、过、起、上来、下去、起来

形式动词——进行(调查)、予以(表彰)、加以(批评)

3.动词的语法特征:①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②能受副词“不”修饰,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但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

③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④有些动作行为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节重叠式AA式,双音动词重叠式ABAB式,动宾式合成词的重叠式AAB式,如“散散步,睡睡觉,洗洗澡”

实词——形容词

1.形容词的意义:表示性质、状态等

2.形容词的种类:性质形容词——软、硬、酸、甜、远、近

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火热、血红、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

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全

唯谓形容词——陋、盎然、昏沉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①形容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地”才可以作状语,一部分形容词也可以作补语;

②形容词不带宾语,但“使动词“除外,兼属动词,能带宾语。还有“花了眼、直着身”中“花、直”表示一种变化或者事物表现为某种状态的词,这种词,前加程度副词时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后带宾语时不能前加程度副词,这些词兼属形容词和动词;

③性质形容词大部分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④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表示形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重叠后不能前加副词“很”。单音节——AA或

AA的、AA儿;双音节——AABB,AABB(的),AABB(儿);A里AB式

⑤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如“红彤彤、亮堂堂”不能加“很”;

⑥状态形容词,如“雪白、漆黑”本身已表示特定状态和程度,而且程度较深,不用加“很”或重叠,但可以作词的重复,表示强调,舒服修辞的反复格。

唯谓形容词指的是不能带“了”,句法功能上又只能作谓语的形容词。一般不能由光杆形容词独立作谓语,可受“不”等词语的修饰。

实词——区别词(非谓形容词)

区别词的意义: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举例:慢性、急性、欧式、彩色、上等、中等、小号、大号、野生、人造、男、女、雄、雌、单

双、阴性、阳性、军用、民用、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

区别词的语法特征:①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

②不能单独做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或联合短语或成双对比后可以做主语、谓语、宾语;

③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

区别词和形容词的区别: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一部分能做补语和状语,能前加副词“不”和“很”;区别词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单独作谓语、状语和前加“不”,即缺少谓词功能,不能归入谓词。

区别短语和词的区别:例如“男运动员、女医生”能够插入“的”,算是区别短语;而“女人、男孩儿”中间不能插入“的”,是词,“男、女”是语素不是词。

实词——数词

数词的意义:表示数目或次序。

数词的种类:①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②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

数词的语法特征:①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分。“数·名”组合及特殊用法:例如“四小龙、三兄弟、五壮士”,“睁一眼闭一眼”“九大行星、三大流派”。基数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限于在数学计算时或文言文格式中可以但用;序数词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多数是组成专名,中间不用量词,如“第二车间、第三林场”

②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

③固定用法:“俩、仨”是“两个、三个”的和音,不能再加量词;

④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的减少。

实词——量词

量词的意义:表示计算单位。

量词的种类: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

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

量词的语法特征:①量词总是出现在数次后边,两者一起组成数量短语,做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②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能够单独充当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能作补语、宾语;数量短语也可重叠,组成“一A一A”式或“一AA”式,重叠后作定语表示数量多,做状语表示按次序进行,做主语表示“每一”;

③量词有时单独作句法成分,如“我想有个家”,“个”是“一个”的省略,且只限于数词“一”。量词用在指示代词后面,构成指量短语,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统称为量词短语。

实词——副词

副词的意义: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副词的种类:表示程度——很、最、十分、太、非常、分外有点儿、几乎、过于、尤其

表示范围——都、只、统统、一齐、一律、单、就

表示时间、频率——在、正在、将要、就要、顿时、赶紧、始终、渐渐

表示处所——四处、随处

表示肯定、否定——必定、准、的确、没有、没、未、是否、不必、不用

表示情态、方式——特意、大肆、猛然、突然、公然、连忙、暗暗、稳步

表示语气——难道、大约、幸而、反倒、果然、居然、何必、明明、恰恰

副词的语法特征:①副词都能做状语。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修饰名词主语的副词有“就、仅仅、仅、只、光、单、淡淡、几乎”等。

②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

③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如“越说越快”“有说有笑”。“没有(没)”既是动词又是副词,否定人物或事情的存在时是动词,否定动作或性状存在时是副词。“白、老、净、怪”等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相似处——都是表示时间又可以作状语,但是副词不能作主语、宾语、定语,而时间名词可以。

实词——代词

代词的意义: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句法成分,代词就能做什么成分。

代词的种类:①按句法功能划分,可分为——代名词、代谓词、代副词

②按作用划分,可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代词的语法特征:①人称代词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其他代词。

“我们”&“咱们”:在口语中,“咱们”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是包括式;“我们”只包括说话人一方的群体,排除听话人一方,是排除式用法;谈话或文章中只用“我们”时,既可以用于排除式也可以用于包括式。

“他们”可指称有男有女的一群,也可以指称人和事物。

②指示代词用来代指人和事物。“这”为近指,“那”为远指,“这,那”等有指示和代替作用,“这,那”对举着用,指代众多的人或事物,是虚指用法,即不确指任何事物。“每、各”是分指,指全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每”侧重于个体的相同的一面,“各”侧重于不同一面。“某”是不定指,“另“是旁指,指所说范围之外的,二者都是指不确定的人或事物。

③疑问代词的主要用途是表示有疑而问(询问)或无疑而问(反问、设问)。“哪”表示疑问,不确指,要求在所指代的人或事物中选定,指示代词“那”一般所指是确定的。“哪里、哪里”连着用可以表示否定,不表示问处所,在别人夸奖自己时用它比用“不、不”委婉些。

【疑问代词的任指和虚指。①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说明在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表任指的代词后头常出现“都、也”等副词表周遍性;

②虚指: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包括不知道、说不出或不想说出的。转述别人说的话时,可以用来指代不必或不愿具体说明的对象,这时代词也可以叠着用。“什么”也可以用来表示列举未尽之意,用在并列名次短语后面时加上“的”】

实词——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拟声词模拟声音时给人一种如闻其声的音响效果,能是语言具体、形象,给人以如临其境的实感。

拟声词不是虚词的原因:拟声词能做句法成分和读例句,不应归入虚词。

拟声词不是形容词的原因:拟声词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又能作独立语。

实词——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

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常用作感叹语(独立成分)也可单独成句。

第三节

词类(虚词)

虚词的共同特点:①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②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③不能重叠

虚词——介词

介词的意义:介词起标记作用,标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母的、施事、受事、对象等。

介词的种类:表示时间、处所、方向——从、自从、自、打、到、往、往、趁、顺着

表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按照、依据、靠、本着、用、拿

表示原因、目的——因为、由于、为了、为着

表示施事、受事——被、给、让、叫、归、由、将、把、管

表示关涉对象——对、对于、关于、同、和、替、向、除了

虚词——连词

连词的意义: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

连词的种类:连接词、短语——和、跟、同、与、及、或

连接词语或分句——而且、而、并且、并、或者

连接复句中的分句——不但、不仅、虽然、但是、与其、因为

3.“和、跟、同、与、及、以及”等表示联合关系,叫“和”类连词,主要用来连接名词性词语,“和”也可以连接双音节谓词性词语,作各种语法成分。“及”只能连接名词性词语,“以及”还可以连接动词性词语。

“而且”能连接谓词性词语,表示意思更进一层;

“并、并且”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区别:①连词“和”所连接的两个词语是联合关系,一般可以互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而介词“和”的前后两个名词性词语没有直接的语法关系,更不能互换位置。

②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前面不能出现状语。

③连词“和”有的可以省去,介词“和”不能省去或改为顿号。

在我国宪法条文的表述中,用“和”作连词,用“同”作介词。

虚词——助词

助词的意义:助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

助词的种类:结构助词——的、地、得

动态助词——着、了、过

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

其他助词——所、给、连

结构助词:主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定语后用“的”状语后用“地”补语前用“得”。

动态助词

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动态不是表示时间发生的时间。它可以表示时间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动态又叫“体”或“情貌”

“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一直在持续。

“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动作或性状的发生跟时间没有必然联系,所以“了”不受时间限制。

“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因此动词、形容词前面可能用上副词“曾经“或者表明过去时间的词。

助词“看“念轻声,是尝试态,用在重叠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表示尝试。动词常用重叠式或者后面带动量、时量补语。

“的”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来着”用在句末,一般表示不久前发生过的事情。“的”和“来着”都限于表示过去的事情,只是“的”偏重于强调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施事等,而“来着”偏重于肯定动作行为。

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表示比喻。比况短语经常跟动词“好像”配合使用。

其他助词:“所”用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短语。“被……所”“为……所”表示被动。

“给”紧靠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态,即使删去也不形象句子的基本意思。

“连”用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前面,与“也、都、还”相呼应,组成“连……也(都)……”格式,表示隐含比较,“连”可以省略。

虚词——语气词

语气词意义:作用在于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子的末尾,也可以用在句中主语、状语的后头。

【句中表达语气的手段:①语气词;②语调;③副词“难道、多”等;④句法格式,如“V不V”式,“是……还是……”等】

2.语气词的种类:陈述语气——的、了、吧、罢了、也罢、也好、啊、嘛

疑问语气——吗(么)、呢、吧、啊

祈使语气——吧、了、啊

感叹语气——啊

3.语气词的语法特征:①附着性强,能附着在全句或句中词语的后面;

②语气词常常跟句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有的语气词可表达多种语气。

语气词“的”和结构助词“的”的区分:

看“的”的后面能不能添加上相应的名词,可添加的是结构助词,不可添加的是语气助词;

看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了没有,如果改变了,“的”就是结构助词,相反就是语气助词。

可以用改为否定句的方法来检验,看否定词加在什么位置上:能加在“是”前,是结构助词,只能加在“是”后,是语气词。

语气词“了”和动态助词“了”的区别:语气词“了”只能附着于句尾,动态助词“了”可以处于句中。有时二者在句末连用,根据同音删略的原则,删了一个剩下一个,兼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的作用。

“关于”和“对于”的区别:

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要放在主语之前;“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放在主语前后都可以。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常常做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就少见。

第四节

短语

短语的概念: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所以又叫词组,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短语的分类:

主要有:结构类——看构成短语的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功能类——凭它进入更大的短语里担任职务的能力,即充当语法成分的能力。

按短语构成要素是否凝固来分:固定短语和临时短语

从意义上分: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

按成句能力分:自由短语——能加句调独立成句;不自由短语(黏着短语)——不能加句调独立成句

按短语的层次多少划分:一层短语(简单短语)和多层短语(复杂短语)

短语的结构类型

五种基本类型——按内部结构关系分的类型

主谓短语:陈述关系的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是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后面陈述的部分是谓语。

动宾短语: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前头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动语,后面时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

偏正短语:定中短语和状中短语

中补短语

联合短语: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

(二)其他短语

1.连谓短语:由多项谓词性成分连用,谓词性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上述五种基本结构关系,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

2.兼语短语: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谓语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兼语“。

3.同位短语(复指短语):多由两项组成,前项和后项的词语不同,所指是同一事物。

※同位短语&联合短语的区别:

①同位短语的前后项是异名同物,用不同的词表示同一人或事物,联合短语的前后项是异名异物;

②同位短语中间不能插入虚词,联合短语可以;

③同位短语是名词性的,联合短语有名词性和其他词性

4.方位短语: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具有名词性。

表示处所的方位短语&定中短语的区别:可以用能否插入“的”来鉴定——不能插入“的”为方位短语,能插入则为定中短语。

5.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由数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是数量短语;由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是指量短语。

介词短语: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常修饰谓语,表明动作的工具、方式、因果、施事、受事、对象等多种语义。

助词短语

(1)“的”字短语:由助词“的”附着在诗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指称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能做主语、宾语。

(2)比况短语:由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后面,表比喻或推测。

(3)“所”字短语:由“所”加在动词前面组成,指称动作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

二.短语的功能类

短语有两方面功能:一是作句法成分,所有短语都能充当一个更大的短语的组成成分;二是成句,大部分短语加上句调都能独立成句。

有名词性短语、谓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

短语的分析

三个切分条件:①从结构上看,切分出的两个成分必须是语法单位(词或短语或是短语的等价物,包括它的省略形式)

②从功能上看,切分出的两个成分必须有语法关系,或者习惯上能组合、搭配;

③从意义上看,切分出的两个成分加起来符合整体的原意。

第五节

句法成分

主语

主语的构成材料:名词性宾语——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的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谓词性宾语——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含主谓短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作陈述的对象。

主语和话题。

主语是一个句法概念,而话题是一个语用概念,话题是谈话的出发点,关注点,常指一句话中新情况的陈述对象,与“说明”配对,话题又叫“主题”,说明又叫“述题”,可以出现在句首也可以由句中时间、处所状语充当。

主语的语义类型:施事主语——发出动作、行为的主体,主谓的语义结构式“施事+动作”;受事主语——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主谓的语义结是“受事+动作”;中性主语——表动作结果、表工具、表原因、表处所,谓语中心用形容词、名词、数量短语和非动作动词“是、有”等。

谓语

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作用是对主语进行叙述、描写或判断。

动词单独作谓语的条件:①用在对话里;②用在复句的分句里,特别是在先行句和后续句里;③用在对比、排比句里;④常常要加上一定的语气词或动态助词。

形容词单独做谓语的条件:①用在对话里;②用在复句的分句里;③有时在句末要有语气词。

谓语的语义类型:叙述——叙述主语所做的或与主语有关的一件事情,叙述句。

描写——描写主语的形状,描写句。

判断说明——说明主语的类属或情况,判断句。由“是、有、像”等非动词组成的谓语只是用来判断说明主语的情况,不是叙述一个活动、一件事情。

动语

动语一般由带上补语或动态助词的既无动词充当,少数情况下,动语由不及物动词或兼属动词的形容词充当。

宾语

宾语一般是名词性词语充当,但谓词性词语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充当宾语。

动语的语义类型: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涉及的人或事物,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动作的对象;施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中性宾语——表示结果、处所、时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类别、存在等。

动词的分类——主要依据:宾语

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可把动词分为及物动词——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受事宾语。

及物动词按照所带宾语的性质来分:

名宾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敲、砍、摇、打扫、修理、收割、采购等

谓宾动词——只能带谓词性宾语

真谓宾动词——能带谓词和动宾、状中等动词短语作宾语的谓宾动词;(打算、估计、计划、认为、主张、准备、省得等)

准谓宾动词——能带以谓词为中心的定中短语而不能带动宾、状中等短语;(给予、加以、予以、致以、进行等)

真准谓宾动词——可以带真谓词性宾语,又可以带准谓词性宾语(开始、失悔、痛感、意味着、有助于等)

名谓宾动词——既能带名宾,又能带谓宾

名真谓宾动词:指出、看见、说、表明、抱怨、埋怨

名准谓宾动词:得到、有、作等

名真准谓宾动词:想像、保证、称赞、担心、赞成、反对等

定语

分为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

限制性定语:是对中心语所指的事物范围加以限制,使之与同类事物区分开来,它的主要作用是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是语言更加准确严密。

描写性定语在语义上对中心语事物加以描写或形同,它的作用主要是描绘人后事物的性质状态,突出其中本来就有的某一特性,是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状语

分为限制性状语和描写性状语

限制性状语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描写性状语时从性质和状态方面对中心语事物加以描写或形容

句首状语的作用:①强调状语;②照顾上下文的连接;③状语较长、较多,放在句首可以使主语和谓语中心靠近,使句子结构紧凑,便于理解句意;④放在句首修饰几个分句,既照顾了结构,避免了用语重复,也照顾了表意。

补语

结果补语:表示因动作、行为导致的结果,通常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和动词短语。前头不用助词“得”。

程度补语:极、很;透、死、慌、坏、多;一点、一些。程度补语本身没有否定形式。

情态补语:表示由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情态,常用助词“得“。

趋向补语:表示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

数量补语:动量补语——用表动量的量词短语充当,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时量补语——用表示时间的量词加数词组成的数量短语充当,或用“数量名“短语充当,用来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表示动作实现后所经历的整段时间。

时地补语(介词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

可能补语: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无可能进行;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插入“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

※可能补语&情态补语:补语前能加状语(很)是情态补语,不能加是可能补语。

中心语

独立语

定义: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或句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不互为句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叫做独立语。是在句内独立于别的句法成分之外。

分类:

插入语:使句子表意严密化,补足句意,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

表示肯定或强调的口气,表明说话者那种不容置疑的态度——毫无疑问、不用说、尤其是、主要是、特别是

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口气比较委婉,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不作完全的肯定,留有重新考虑的余地。——看来、看样子、说不定、算起来、充其量、少说一点

表示消息来源——听说、据说

表示总括性的意义,点明下文是对上文归总而来的结论,或者指出由此及彼,说明另外的事情,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总之

表示注释、补充、举例——也就是、包括、正如

表示对语意的附带说明——严格地说、一般地说、不瞒你说、说句笑话

称呼语

感叹语

拟声语

单句

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是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型是根据结构分出来的类,句类是根据全句语气分出来的类。

句型——根据全句特点分出的上位类名

主谓句:①动词谓语句:动词或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②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③名词谓语句:名词语一般不能作谓语,只有在以下四个条件限制下才能充当谓语—

只能是肯定句,不能是否定句;

一般只能是口语,不能是书面语句式;

只能是短句,不能是长句;

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容貌、数量等的口语短语。

(从它表示否定时必须加动词看,实际上应该看成动词谓语句的变体或省略形式)

④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全句的主语称为大主语,主谓短语的主语称为小主语,有以下几种形式:

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受事||施事——动作

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施事||受事——动作

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

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

大主语前暗含一个介词“对、对于、关于”等等,大主语如果加上介词就变成句首状语

非主谓句:①动词性非主谓句:由动词加语调形成,不需补出或无法补出主语,不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也能表达完整而明确的意思,通常用来说明自然现象、生活情况、祈望,还有口号。

②形容词性非主谓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形成。

③名词性非主谓句:由名词或定中短语形成。

④叹词句

⑤拟声词句

二、几种常用句式——是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类名

1、“把”字句——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又叫处置式。

特点:

动词前后常常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动词,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至少也要有动词的重叠式;

“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长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如果用无定、泛指的词语,常是泛说一般的道理;

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因此,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做谓语动词;

“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

2、“被”字句——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

构成和应用条件:

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动词后面躲有补语或别的成分,如果指用一个双音动词,前面就要有能愿动词、时间词语等状语;

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

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

连谓句——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连谓句。

兼语句——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兼语句。

使令式——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常见的动词有“请、使、叫、让、派、催、逼、求、托、命令、吩咐、动员、促使、发动、组织、鼓励、号召”等

爱恨式——前一动词常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及物动词,它是由兼语后面的动作或性状引起的,前后谓词有因果关系,常见动词有“称赞、表扬、夸、笑、骂、爱、恨、嫌、喜欢、感谢、埋怨”等。

选定式——前一动词有“选聘、称、说”等意义,兼语后头的动词有“为、做、当、是”等。

“有”字式——前一动词用“有、轮”等表示领有或存在等。

※兼语句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的区别:停顿处和加状语出不同;第一个动词性质不同,支配的对象不同(兼语句的动词多有使令意义,支配的是人,不是一件事;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动词无使令意义,支配的是一件事不是一个人)

5、双宾句——有指人和指事物双层宾语的句子。

特点:

动词要有“给出”、“取进”、“询问”、“称说”等意义;

近宾语一般指人,远宾语一般指事物,也可指人;

双宾句有的可变换为非双宾句同义句,多数用介词将指物宾语提前,宾语离位后不再是双宾句。

6、存现句——存现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是用来描写环境或景物的一种特定句式,分为存在句、出现句和消失句。大都可分为三段:前段叫处所段;中段叫动作段;后段叫存现宾语段。

7、比较句:“比”字句;“没”字比较句、“不如”比较句;“和”字比较句。

三、变式句

1、省略句:对话省;因上下文而省

2、倒装句:主谓倒置;定语、状语后置

四、句类——根据全句语气分类

陈述句:陈述或说明事实的具有陈述语调的句子,常带有语气词“了、的、呢、罢了、嘛、啊”等。

疑问句:具有疑问句调、表示提问的句子。

①是非问:机构像陈述句,只是要用疑问语调或兼用语气词(不用“呢”),一般是对整个命题的疑问,回答时要对整个命题作肯定或否定。

②特指问:用疑问代词和由它组成的短语来表明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作出回答,句子往往用升调,常用“呢、啊”。

③选择问:用复句的结构提出不止一种看法供对方选择,用“是、还是”连接分句。

④正反问:由谓语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的格式构成,可分为三种格式:V不V;V不;先把一句话说出,再后加“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一类文化格式。

⑤“呢”字问句,没有疑问代词和疑问结构,但可以补出来。

⑥反诘问句,即反问句,无疑而问,不要求回答。

祈使句: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一类表示命令禁止;另一类表示请求、劝阻。

感叹句:带有浓厚的感情的句子,由叹词构成。

不影响句型的因素:

语气词的有无;

倒装与否;

省略与否;

独立成分的有无。

单句和短语的区别:

句子有特定语调,短语没有;

短语有八个配对成分,句子也有八个配对成分,但还有独立语这种语用成分;

句子的成分可以倒装和省略,而短语不可以;

句子有表述性,短语没有。

复句

概说: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各分句间一般有句中停顿,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

关联法、意合法。

复句的意义类型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

联合复句——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无主从之分。

①并列复句:平列关系、对举关系

②顺成复句

③解说复句:解释、总分

④选择复句:未定选择(多选一、二选一);已定选择(先舍后取、先取后舍)

⑤递进复句:一般递进、衬托递进

偏正复句——各分句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句有分句。

①条件复句:充足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

②假设复句:一致关系、相背关系

③因果复句:说明因果关系、推论因果关系

④目的复句:求得、求免

⑤转折复句:重转、轻转、弱转

单句和复句的区分

有语音停顿不一定是复句;

有关联词语不一定是复句;

主谓短语和复句形式都可以充当单句的某一结构成分;

区分单句和复句的根本标准是——句子内部的结构。在单句内部,各个造句单位按一定的句法关系组曾组合,形成一个统一体;在复句内部,各个分句相对独立,互不包含,彼此之间不存在主谓、动宾、偏正、中补、同位等基本句法关系,各自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体。

怎样分析多重复句

总观全句,确定分句界限,这是正确分析多重复句的前提;

体察句意,找准第一层次的切分点,这是正确分析多重复句的关键;(结构上,观察切分出来的片段是否具有相对完整的结合关系;语义上,观察前后组合是否合理)

充分利用关联词语,正确把握复句内部的关系和层次;(注意关联词语的管辖范围;试加关联词语以确定复句内部的层次和关系)

第四篇:现代汉语下册最后一卷

富文荣试题汇编

现代汉语下册最后一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语法是___________的三要素之一。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______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组合法则,专指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范。笼统来说语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法有两个含义:一个指的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语法体系有两个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法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法单位有四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句法成分是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__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__按照语法规律组成的。

6、划分词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依据是________。

7、代词按意义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气词的作用在于表示语气。四种语气指的是陈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短语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合起来的_______________语言单位,又叫词组。短语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语的功能类指的是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0、疑问句有四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偏正复句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辞格是在语境里巧妙运用语言而构成特有模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二、选择题(在每题岁给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为最佳项。共15小题,30分)1.“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

A.动词

B.副词

C.介词

D.方位词 2.“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

A.施事宾语

B.体词性宾语

C.谓词性宾语

D.受事宾语

3.“明天教师节”是()

A.动词谓语句

B.形容词谓语句

C.主谓谓语句

D.名词谓语句

4.“你的做法,我认为是错误的。”是()

A.动词谓语句

B.形容词谓语句

C.主谓谓语句

D.名词谓语句

5.“你到底去还是不去?”是()

A.是非问

B.特指问

C.选择问

D.正反问

6.“咱们各做各的事”中的“各”是()

A.名词

B.副词

C.形容词

D.代词

7.“商店里货物很全” 中的“全”是()

A.动词

B.副词

C.形容词

D.区别词

8、“这事没有什么要紧”中的“要紧”是()

A.代词

B.副词

C.形容词

D.动词

9.“问他一件事”中的“一件事” 是()

A.近宾语

B.双宾语

C.远宾语

D.补语

10.“战士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中的“不惜”是()

A.动词

B.名词

C.副词

D.形容词

11.“你真是惟恐天下不乱。”中的“惟恐”是()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12.“跑跑有益健康”中的“跑跑”是()

富文荣试题汇编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

C.中性主语

D.谓词性主语

13.“这条鱼,往少里说,也有二斤”中的“往少里说”是()

A.复说语

B.状语

C.插入语

D.同位语

14.“墙上挂着一幅画。”是()

A.判断句

B.存现句

C.动词非主谓句

D.名词谓语句

15.句首时间、处所名词是主语的句子是()

A.北方经常下雪 B.前天老王回了北京 C.在南方有时也下雪 D.从明天起放假三天

三、分析题(50分)

1.分析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每题2分,共14分)(1)阳光灿烂(2)喜欢清静

(3)今天回来(4)看着心烦

(5)船长老张

(6)打篮球的(7)上山取景

2.用阶梯式图解法和加线法分析下列句子的句法成分,并指出句型.(每题4分,共20分)(1)一个边防军人,他时刻准备着为边关奉献一切.(2)他让卖粥大嫂把粥盛在碗里.(3)他们在渺无人烟的野草丛林间披荆斩棘种下果木.(4)有一头张牙舞爪的大熊隐藏在野树林子里.(5)体育老师通知我们班明天去参加运动会.3.用加线法分析复句.(共8分)

(1)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做好工作;有了知识,工人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2)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有联系群众的长处,但是不善于思索,不愿意用脑筋多想苦想,富文荣试题汇编

结果仍然做不成大事.4.指出下段文字中所用的修辞格,并简要分析修辞效果.(共8分)(1)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2)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

试卷

(二)一、填空题

1.分析多层状语的步骤是(),分析述语后有多个成分层次时遵循()原则,分析述语前后各有成分时遵循()原则。

2.“来打球”是()短语,“当他是傻瓜”是()短语,3、“祖孙三代”是()短语,“那位”是()短语,“凭证件”是()短语。就组合关系角度分析,歧义短语可分为()()两种。

4.从词性角度分析,“双边”是(),“左右” 是(),“别人”是(),“暗自”是(),“刚才”是(),“刚刚”是(),“上来”是()。.5.汉语的词类划分的标准有()()()。6.从语法功能判断,()词一般不能受“不”的修饰,()词一般能受“不”“很”的修饰。

7.短语的功能类别包括()、()

二、选择题

1、句子“这东西你吃过没有?”中“没有”的词性属于()

A、动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区别词

2、下列句子属于连谓谓语句的是()

A、他看见了就上前去搀扶她。

B、差人带着张好古来到考场。

C、中午,老杨同志到老刘家去吃饭。D、母亲站起身,出去了。

3、下列句子属于兼语句的是()

A、最有趣的事是捉了苍蝇喂蚂蚁。

B、雷锋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丢了车票。C、闰土的父亲把闰土带走了。

D、这件事使大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4、“刚才指导员宣布一班的三个同学去训练,其余的同学去看彩色电视节目。”这个句子中划线词的词性分别为()

A、副词、副词、形容词

B、名词、代词、区别词

C、副词、代词、形容词

D、名词、副词、区别词。

5、“一锅饭吃十个人。”中的宾语属于()

A、中性宾语

B、施事宾语 C、受事宾语

D、工具宾语

6、“盘子买来了”中的主语属于()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 C、当事主语

D、用事主语

7、下列句子中“谁”表示任指的是()

A、明天开会谁的主席?

B、咱们几个谁也不能推卸责任。

C、谁说明天不上课?

D、这句话我好像听谁说过。

8、“墙上挂着横幅”变换成别的格式后意义有差别的是()

A、横幅在墙上挂着。

B、横幅挂在墙上。

C、横幅被挂在墙上。

D、把横幅挂在墙上。

9、“书我看完了”中的“书”是()

A、主语

B、宾语

C、状语

D、插入语

10、实词是()

富文荣试题汇编

A、能单独充当主语、宾语的词

B、能单独充当宾语、补语的词

C、能单独充当定语、状语的词

D、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11、“年年出口商品”中的“出口商品”是()

A、偏正关系

B、动宾关系

C、主谓关系

D、中补关系

12、下面这个短语第一层的正确切分是()

13、状语是()

A、动词的修饰语

B、形容词的修饰语

C、名词的修饰语

D、谓词性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语

14、下列句子中,“跟”属于连词的是()

A、我昨天跟他去公园了。

B、我跟他昨天去公园了。

C、我昨天跟他一块去公园了。

D、我跟他没关系。

15、下面短语属于兼语短语的是()

A、别让雨淋坏了

B、让他再说一遍

C、你就让着他点儿

D、把这本书让给你

16、“他清清楚楚地听见人在说话。”这个句子是()

A、连谓句

B、兼语句

C、一般主谓句

D、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

17、“你看、你听、严格说、毫无疑问”等用作插入语时,可以()A、表示呼应和感叹

B、表示提醒和强调 C、表示推测和估计

D、表示依据和来源

18、下面问句中是特指问的是()

A、你说的像话吗?

B、你这个人到底说不说实话?

C、他讲过什么话呢?

D、你是买东西,还是买态度?

19、“土豆买回来了。”中的主语属于()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

C、于事主语

D、当事主语

1.分析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每题2分,共10分)

(1)主谓,形(2)动宾,动(3)偏正,动(4)连谓,动(5)同位,名

2.用阶梯式图解法和加线法分析下列句子的句法成分,并指出句型.(每题4分,共20分)(1)一个边防军人,他时刻准备着为边关奉献一切.主谓谓语句(2)他让卖粥大嫂把粥盛在碗里.兼语句

(3)他们在渺无人烟的野草丛林间披荆斩棘种下果木.连谓句

(4)有一头张牙舞爪的大熊隐藏在野树林子里.兼语句

(5)体育老师通知我们班明天去参加运动会.双宾句

3.用加线法分析复句.(8分)(1)假设‖,并列|;条件‖.(2)并列‖|,转折‖,并

富文荣试题汇编

列 ‖|,因果|.4.指出下段文字中所用的修辞格,并简要分析修辞效果.(8分)(1)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对偶,比喻

(2)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比喻,夸张,对偶

1、C2、C3、D4、B5、B6、B7、B8、D9、A10、D

11、B12、B13、D14、B15、B16、D17、B

18、C19、B

第五篇:8 7《适合纹样》

创造多彩纹样? 感悟生活之美

——《适合纹样》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适合纹样》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教材第八册第七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类型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适合纹样,感悟适合纹样的美丽,并尝试设计适合纹样。教材的前几课也都是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教学,本课教学内容——纹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贴近学生生活,是继学生感悟生活之后的提升,创作生活中的美丽。

学生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对纹样已经有部分了解,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并知道纹样有规律的重复排列表现了美术的节奏美、韵律美;同时,学生能够用点线面设计出简单的纹样。另外,学生的直观思维占主要,教学设计越贴近生活、学生越容易接受。

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中,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师选择直观感知、探究感悟、创造活动等教学方法教学此课。教学中,以感知纹样的美丽——探究纹样的特征——学习纹样的设计——尝试纹样的创作为教学主线,设计了欣赏导入、观察比较、自主探究、尝试设计、大胆创作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自然承接。将欣赏与体验、体验与尝试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

2.操作目标:学会用多种方法设计适合纹样。

3.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感受生活中的艺术美。

教学重点:

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并能自己设计适合纹样。

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适合纹样。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教学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范例、绘画工具

学生用具:绘画工具、作业纸、圆规、小尺、书

教学过程:

一、通过欣赏,感悟纹样的魅力。

1.教师:老师搜集到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说一说你的第一感受。(多媒体播放图1-12)。

(欣赏时,学生忍不住发生阵阵惊叹声“哇”“太漂亮了”,并讲述自己的切身感受:发现生活中的纹样都很漂亮、生活中的色彩很丰富、生活中美很多、美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菜肴拼盘、体操等形式„„)

?? ??

图1??? ?图2 图3

?? ??

图4??? 图5 ??图6

?? ??

图7?? 图8?? 图9

?

图10??? ??图11?? ???图12

2.揭题:漂亮的纹样装点了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纹样的世界,感受纹样的精彩魅力。(板书:纹样)

【设计意图】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纹样,如餐具上、瓷砖上、窗帘上„„因为它的普遍,常常被学生的眼睛忽略,因此在教学中我以欣赏生活中的纹样导入,优美的音乐伴奏中,生活中的纹样图片交替播放,轻松的氛围使学生自然地走进艺术殿堂。通过视觉盛宴,直观地感受生活美,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

二、通过比较,发现纹样的特征。

1.教师:(出示两只纸盘,如图13-14),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只纸盘中的纹样,你认为哪种纹样比较适合装饰在圆形的盘中?

?

?? 图13?? 图14

?图 15

2.教师:很多同学们选择了鱼形图案装饰的纸盘,认为装饰图案与盘子的圆形比较适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适合纹样:美丽的图案,设计在一定的形状之中,即使去掉了边框,也仍能显示出原来的形状,这些图案被称为适合纹样。(补充板书:适合)

(幻灯片出示图15)??

【设计意图】了解适合纹样特点这个环节中,如果只是枯燥的概念阐述,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采用比较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比较,发现适合纹样的独特之处,直观轻松的掌握适合纹样的重要特点——纹样与外形相适合,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同学们利用自己学过的构图知识进行了两张纹样图案的比较,在此过程中也提高了美术鉴赏能力。

三、通过探究,寻找设计的规律。

1.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不同的适合纹样(图16-2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题竞赛,每组思考一个问题,若能帮助其他小组,还可以另外加分。

① 第一小组思考:适合纹样有哪些外形?

② 第二小组思考:可以用哪些图案内容来设计装饰?

③ 第三小组思考:发现了哪些图案规律及设计方法?

??

图16??? ??图17 ???图18

??? ???

?

图19??? ?? ?图20??? ?? ???图21

? ??? ???

图22?? ? ??图23?? ??? 图24

2.每组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并积极帮助其他小组思考问题,加上教师的适当提示,共同总结出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及规律:(同学们认真投入地欣赏,有的同学还用笔在记录着小组思考的相关内容,欣赏完后,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① 外形各种各样,以三角形、方形、菱形等简单几何形为多。

② 设计图案可有动物、人物、植物、点线面的组合等。

③ 两种不同形式:(多媒体出示图25-29)

◇ 适合纹样有规律,同样的设计图案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排列,表现了美术的韵律美与节奏美。(适合纹样的骨架可分为离心式、旋转式、向心式、综合式等。)

◇ 适合纹样也有不对称的均衡式。

???

图25? ? 图26 ?? ? 图27

? ?

图28?? ?? 图29???

【设计意图】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规律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难点。教师的“独白式”教学,只能使学生设计单一呆板,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出答案,会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环节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共同参与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欣赏、讨论、交流的过程,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氛围,在自己和同伴的共同探讨中,轻松简单地掌握了适合纹样的特点及设计规则。

四、通过尝试,学习纹样的绘制。

1.教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设计一张适合纹样首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简单的部分由学生在投影仪上进行操作,遇到困难时,教师适当伸出援助之手,进行部分示范。)

2.同学们和教师在动手尝试的过程中共同总结出设计步骤:

① 首先要选择一个外形,一般选择几何形体。

② 接下来设计图案(设计的图案要适合你选择的图形)。

对称式:先画出基本骨架线,再进行图案的设计。

均衡式:将图案根据装饰形状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变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进行提示并适当示范图案细节设计:设计时主体图案构图饱满、巧妙利用点线面的结合、纹样可进行适当变形夸张。)

③ 将设计的图案涂上颜色。

(小提示:合理运用色彩搭配。)

3.欣赏同龄学生作品,交流欣赏感受,吸取同龄同学作品的优点。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在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教师的单一示范,容易限制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学生共同探讨绘画步骤,在学生感到有困难的时候,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提高示范的有效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动手尝试的创作欲望。

五、通过实践,体验创作的乐趣。

1.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根据形状,设计相适应的图案,并搭配上适当的色彩。

2.学生大胆想象,将自己的所感所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根据需要给予适当适时的指导。

【设计意图】播放轻音乐,为学生创造出适合大胆想象的轻松氛围,对学生的创作进行适当简洁的指导,让学生的创作思维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徜徉。

六、通过展评,总结学习的经验。

1.以设计博览会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附:部分学生作品图30-38)

2.课后拓展:为一次性纸盘设计适合纹样。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方式多角度评价,使学生的创作成果受到不同程度的肯定,让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再加上拓展活动,提高学生对生活美的感知能力,学会将美术与生活紧密联系。

图30? 学生作品 ???图31? 学生作品 ?? ??图32? 学生作品

图33? 学生作品 ??? 图34? 学生作品 ? 图35? 学生作品

?? ??

图36 学生作品?? ??? 图37? 学生作品?? ?? ?图38? 学生作品

教学随笔:

本课教学设计,我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学习的过程中营造轻松的交流氛围,采用“愉快式教学”“生活化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和组织形式,如通过欣赏作品感悟生活中的美、通过比较纸盘的不同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通过小组竞赛探讨适合纹样的形式美„„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通过自己的发现、与同伴的共同探索等过程,自主发现学习适合纹样的特点以及创作适合纹样的方法。

在“开放式”教学的同时,不忽略双基教学,邀请学生共同参与示范的过程,让学生从动手尝试中探究出纹样形式美的基本元素,如点线面的巧妙组合、色彩的适当搭配等,让学生快乐地用美术元素去创造出生活中的美: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花朵、简单的点、线在手中都可以变成美丽的纹样,让学生感受到“美源于生活”这样的真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及创作能力。学生的设计作品也令我刮目相看,如图30学生作品,学生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家中的钢琴及音乐的旋律,黑白纹样的边缘似钢琴的琴键,纹样简洁却很有特色,将生活与美术紧密相连。如图38作品,学生将点、线、面的作用发挥的极好,将已有的美术经验恰当的进行运用。

在教学中也有困惑:教学中,欣赏了大量生活中的纹样、作品中的纹样、学生的作品等,是否也产生视觉疲劳?反思后,觉得自己选图、示范还不够典型,“只看有代表性的图片、只做有必要的示范”,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不断探索、改进。

下载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练习7、8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练习7、8.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次作文课7、8

    1、老办法不管用了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游。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决定休息一下,喝口水,歇歇力,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边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说来奇怪,乌鸦从......

    7、8、9章复习题

    党课七、八、九三章复习题 一单选: 1. 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起码条件是(A )。 (A) 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

    6 、7、8教案

    6 梦圆飞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

    现代汉语习题与答案下册

    现代汉语习题与答案下册 现代汉语试题(下册)一、填空题(20分) 1、传统语法学使用六大“句子成分”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用层次分......

    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彩笔标注为多考题)一、填空题(总共20分,每空1分。)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是 :另一个是2、语法有三个性质,分别是、和 。 3、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

    现代汉语下册第五章课后习题

    复习和联系二 三、比较下列各组中每个词的词性。 许诺——诺言 勇气——勇敢 充分——充满 (动词) (名词)(名词) (形容词)(形容词) (动词)青年——年轻 愿望——希望 适合——合......

    张福现代汉语下册答案

    一、下列各句哪是单句,哪是一重复句,哪是多重复句,哪是紧缩复句?为什么? ①外面太阳很好,I也没有风。 并列一重复句。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 ②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农......

    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 7 6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 7 6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我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重点放在情景图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一节教学十几减9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