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集中办学调研汇报
实施集中办学、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育均衡发展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民丰县民汉初级中学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亲临我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各位领导莅临充分体现了上级领导部门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关心和鼓励。在2009年10月,按照县委集中办学的发展思路,把县直和乡镇所属的7所中学进行合并,成立了我们现在的民汉初级中学。
近年来,在民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在整合教学资源,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大力实施“双语”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25.8亩,建筑面积8285平方米,总投资840万元。
专职教师167 人,其中民族教师134人,占80.2 %;汉族教师33人,占19.8%。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9人,占6%。中级教师49人,占29.3%。
学生1166人,其中维吾尔族学生1066人、朝鲜族学生
1人、汉族学生99人;民族学生占91.4%,汉族学生占8.6.% 教学班30个,其中汉语班6个,双语班12个,民语班12个;双语班数占38.7%,人数477人,占40.9%;汉语班学生239人,其中民族学生140人,占58.6%。
二、学校管理、“双语”教育教学质量 1.教学常规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按照地区和地(民教发【2010】48号)文件,开齐、开足了课程和课时。学校课程总课时七、八年级每周40节课时,九年级每周46课时。有个别科目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在课时量上有了一定的增加。另外,自反分裂斗争开展以来,我校积极创设条件,在原有的课程安排基础上,增设了以德育为主的《民族政策常识》和《新疆》;同时还调整作息时间,将每天下午的第五节课设为活动课,作为培养学生兴趣的第二课堂,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并且每周每班至少保证有两课时,由教风严谨的专业骨干教师任课。
全校所有任课教师详细填写了教学计划,各教研组都写了教研组计划,计划都做到了详尽细致,各计划都符合学校总体计划和要求。授课记录、教案设臵、教学设计合理规范,符合要求
2.教学水平
通过检查教案和听课、评课。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
环节符合教学要求,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作业量布臵科学合理,体现了讲练结合,作业批改做到了全批、全改。
3、教育质量
在教学方式上,我们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因材施教,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为了培养和选拔一大批骨干教师,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加大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头作用,我校制定并实施了《学校学科骨干教师评定工作细则》,以制度促竞争,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涌现出一大批在自治区、地、县各类教学业务评比获奖的优秀教师。这几年,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仅今年就向内地高中班输送学生23名,在全地区名列前茅。
4、双语班教学推进情况
我校共有12个双语班,其中七年级有5个班,八年级有4个班,九年级有3个班,总人数为477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0.9%。
学校从学校及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双语教学,通过汉语水平测试把双语水平较好的学生进行编班。实事求是的选择双语教学模式,并按照双语教学的不同模式使用汉语授课。
双语班的理科均由汉语讲授,配备了业务素质强、懂民汉两种语言的教师讲授。各任课教师能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所任学科实际制定相应的计划、进度、措施等,了解双语班的授课特点,教学活动能够充分面向学生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双语教师的授课情况,教务处统一在学生中做过各班教师授课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双语班教师授课比较满意。
为了实现普及双语教学的目标。小学双语班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全部编入双语班。为促进双语教学快速良性发展,学校制定了双语教学规划,和双语教师培训计划,目前正按照既定目标逐步实施并取得较好效果。
二、德育工作
1、丰富多彩的学校德育活动
我校德育工作以“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宗旨,以学校学生发展为本为原则,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我们专门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校长负责的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召开家长会、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校会课、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及班会课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无神论教育、五爱、六个好教育、法制教育等。
2、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团队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更好地发挥新时期共青团作为党的参谋助手作用,结合我校团员及少先队的特点,校团委、少先队制定了周密可行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每周进行流动红旗班级评比,每周一节团课、队课,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自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以来,举办歌咏比赛,组织团员到县敬老院进行慰问,为贫困生捐款,参观了县博物馆,加强军民共建,和县生产营、雷达连组成军民共建单位并多次联谊,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调动团员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3、学校依法治校
为了加强校园法制建设,推进各项管理工作的依法治理,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我校特成立了由校长阮伟杰担任组长,由校党支部书记库尔班江〃木沙、公安局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的法制进校工作领导小组。我校充分利用好学校作为德育主阵地的优势,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全体师生学习《宪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教育系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开展以“一学三讲”、“八荣八耻”、“6.26”国际禁毒日、“12.4”法制宣
传日等专题宣传。在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过程中,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请县交警为学生讲解道路安全法规,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援助帮教“问题学生”,通过上课、座谈、警示教育等形式,以案讲法、以事论理,进行教育。学校严格落实普法依法治理责任制,建立有效运作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教职工、学生受到形象生动、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经过普法工作的开展,我校法制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我校在校师生违法犯罪率继续保持为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促进了社会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
民汉初级中学的成立是我县民族教育发展、改革的创新。我校在立足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开创我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结合实际,我校明确提出了“推进双语教学、促进素质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和新思路。力争在今后的3-5年内实现全面普及双语教学的目标。
民汉初级中学 2011年10月17日
第二篇:规模集中办学调研报告
整合教育资源实行规模集中办学
华坪县政协主席—雷玉菊
尊敬的罗主席,各位副主席、各位市政协常委:
整合并优化教育资源配臵,创办集中办学模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解决当前民族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足、办学效益不高、学生接受教育不均衡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华坪县政协于2011年1月对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4月底对华坪县中小学集中办学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根据市政协常委会的安排,刚才听了市教育局的汇报和市政协xxx委关于丽江市民族贫困地区集中办学情况的汇报和调研报告。我就华坪县集中办学情况作个简要发言,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华坪县中小学基本情况及集中办学现状
(一)基本情况
华坪县现有初级中学9所,在校生6090人,教职工530人;农村小学校79所,在校学生12631人,教职工1057人。
(二)集中办学现状
华坪自2003年开展中小学规模集中办学以来,共争取中央排危资金2434.8万元,省级1012万元,市级299万元,县级配套投入7588万元,排除中小学危房74275㎡,新建中小学校舍137618㎡,并以此为契机对全县中小学小点进行了-1-
适度撤并,并在巩固入学率、降低辍学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历经7年,共撤并中小学校点192所,目前,全县初级中学已由2003年的13所撤并为9所,小学从2003年的259所撤并为79所。计划在今年9月将兴泉镇、石龙坝乡、通达乡中学集中到荣将集中办学,下一步华坪县拟将永兴、船房、新庄三所中学并入中心中学和县民族中学集中办学,撤并后,华坪将仅保留3所初级中学。
二、规模集中办学的共识及成效
华坪规模集中办学改变了一师一校、点多面广、办学条件参差不齐、教育教学硬件、师资利用率低、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不仅没有出现影响适龄儿童的入学、学生辍学等现象,还打造了像永兴民族小学、通达丁王民族小学、中心楠木完小等一批寄宿制、勤工俭学的示范学校。
通过调研、视察和座谈走访,各方面人士对华坪县已经进行的小学集中办学的成效作了充分的肯定,对即将进行的部分中学集中办学的前景作了较积极的估价,对全县中小学教育集中办学形成了很好的共识。
(一)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通过规模集中办学,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合理布局,逐步缩小了城乡、山区和坝区学校的差距,让学生享受了相对平等的教育资源,接受了同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机会。
(二)有利于教师安心工作和规范学校管理。规模集中办学,不仅是校点的撤并,学生的集中,而且自然地解决了
很多教师想从山区调往坝区,从坝区调往城镇的需求,同时增加了教师间相互交流沟通和学习的机会,教师生活和工作条件得到相对改善,身心健康、家庭团结和睦得到进一步保障。同时推动了学校管理模式走向现代管理模式。
(三)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实行集中办学后,办学规模扩大,投资相对集中,发展有规划、投入有重点,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钻研业务,专业水平将会得到提高,教学质量将会得到提升;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得到整合,音体美等课程全面落实,学生的独立思考、生活自理能力、思想观念等综合素质将会得到全面发展。
(四)有利于减轻家长监管负担,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规模集中办学后,每周一至周五均由学校负责孩子衣食住行、功课辅导、安全、卫生等,大大地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监管负担,而且还极大地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校方面,由于学生数量增加,部分校舍和活动场地显得窄小,学校环境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后勤、医疗、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跟不上,教师既要做好教学工作,又要承担保育员、炊事员和安全护理员的工作责任,感到压力很大。
二是学生方面,由于离家远要在学校食宿,虽然国家每月对寄宿生都有一定补助,但经济困难的家庭还是感到压力较大,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学生,经济上的困难带来了学习上的顾虑,由于离家远,周末、节假日往返学校的交通费开支
增大,时间长了可能会造成困难家庭学生辍学。
三是家长反映,除了经济开支增大以外,对低龄子女住校就读很不放心,对小孩从家里到学校往返途中的安全感到担忧。
四、建议及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把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臵教育资源作为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根据国家、省关于均衡教育发展政策的要求和华坪县教育实际,提出以下建议及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力度,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规模集中办学的科学规划和实施工作,妥善处理好存在和出现的问题,促进规模集中办学工作健康发展。
(二)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会同各乡镇、财政和相关部门,共同就家庭比较贫困,上学又比较远的学生数量,做一个准确统计,建议政府对这类学生提高财政对其生活困难的补助标准、适当补助交通费用,确保贫困山区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进得来、留得住、学习得好。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继续关心、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继续做好捐资助学工作,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另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有条件支持子女上学读书,通过政府补助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学生家庭支持一点,学校通过勤工俭学帮补一点,齐心协力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三)对规模相对较大,学生较多的学校,优先考虑解决保育员、安保人员、炊事员、校医不足的问题。对其他学校根据条件逐步给予解决,解除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四)切实加强各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积极解决部分学校食堂开办难的问题,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让学生吃得放心,学得安心。
(五)强化师资,加强管理,提升质量。没有优秀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一要创新补充机制,大力推行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制。二要创新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三要创新培训机制,加大教师知识更新力度。
(六)合理利用好因校点撤并后闲臵的学校校舍,避免因管理不善或处臵不当,导致国有资产的毁损和流失。
(七)对新建校舍要严格按照建设规划和质量监督管理要求把好质量关,确保校舍工程不出质量问题。
以上发言如不恰当指出,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三篇:关于农村集中办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集中办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长期以来分散办学的格局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农村教育非常薄弱。为了彻底扭转全县基础教育落后的局面,2004年3月方山县委、政府提出了“抓基础,调结构,办寄宿,抓质量”的教育改革思路,把创办寄宿学校作为发展农村教育的战略举措。经过7年的发展,真正实现了规模办学,彻底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农村集中办学的成果
第一,教师队伍得到优化。一是教师队伍结构得到改善。集中办学后,科学用人机制发挥了效用。选拔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科任教师。二是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均为100%。三是教师培训得到加强。通过集中教学研究,邀请各级名师专家指导讲座,城乡结队帮扶等。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二,学校管理体现特色。实行集中办学后,各学校因地制宜地创新了学校特色管理模式,寄宿制学校通过特色德育引领,靠特色环境熏陶,靠特色教育吸引,靠特色办学发展,增强了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第三,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创办寄宿制学校后,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克服了复式教学顾此失彼的弊端,实行单科教学,开全开足所有科目,教研活动有声有色,专业特长得到发挥,学生视野得到拓宽,知识更加扎实,学习成绩普遍提高。
第四,义务教育彰显公平。实行集中办学后,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缩短了城与乡、校与校之间教育差距,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保证了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一是学生寄宿后,在生活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己洗漱、穿衣、整理用品,学会了与同学和谐相处与交往,生活自理、交往能力明显增强。二是孩子寄宿后,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妇女劳动力。三是撤并学校以后,农民不必再为改善办学条件集资和投工投劳,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第六,新农村建设得到深化。寄宿制小学的创办和移民并村的同步实施,特别是学生进入寄宿制小学所在的乡镇读书,带动了家庭向沿川乡镇的迁移和聚集,有效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陈旧,盲目使用多媒体设施设备、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教师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图书、报刊、杂志资料严重不足,现存图书陈旧,借阅率很低。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有的教师一节课不在黑板子上板书一个字,纯属“为用而用”,并非“需用而用”。
思想观念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迫于家长社会对升学率的需求与高分的认可,为了迎合他们的心理需求,所有学校不得不表面上喊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只能以应试教育为主;各校对艺术、体育、安全教育课不重视。
(二)现行的编制标准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不足,这些学校班级人数一般在30——40人左右,按1:21,标准只能配备的1.5人要把该班级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承担起来,法体现单班单科教学;炊事人员按1:50的比例配备,不仅是人员不足而且“厨艺”很难讲“技术”二字;没有专职的教辅人员,造成学校图书、仪器等资源难以合理利用。
(三)、农村教师的待遇低,社会环境差,队伍不稳定
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低,奖金、福利更是少的可怜,工资总额远低于富裕地区工资水平。受区位的影响,特别是非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农村学校,各方面的条件落后,工作生活环境差。受“进城热”的影响,许多农村教师上班之日起就不能安心工作,想方设法拉关系、走后门进县城。
(四)后勤服务条件跟不上发展的需求
没有校医、学生医疗室和医疗设施设备。接送学生成为家长的负担,因为乡村沟道不通客运车辆,学校没有校车,大部分家长只能使用无牌证三轮、摩托车接送学生,安全隐患极大。食宿条件差,住宿、就餐人均占地面积少;玩耍设施设备几乎没有。
三、几点建议:
(一)、均衡调配教师资源,完善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需求,增加、均衡教职工编制,均衡配备教师,取消复式教学,全部实行单班单科教学。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设施设备,端正教育理念,开全开足课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结合实际需要优先倾斜、足额配备农村学校所需教职工,认真落实国家政策,确保农村教师工资和国家规定各类福利待遇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结合实际设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殊的岗位津贴,根据山区的边远程度,兑现山区补助。
(二)、设立校内医疗机构,配备设施和专业医生、护士。
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寄宿”的特殊性,涉及到学生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医疗卫生工作至关重要,所以结农村医疗改革设立医疗所,配备专业医生和护士各一名、相关配套设备。
(三)、充实后勤生活设施设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舒心环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游戏和锻炼条件。
对于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制学校学生而言,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更重要的是生活的场所,于小学生从心理、生理特点讲,更需要的是玩耍,所以一定要充实后勤生活设施设备。
1、开发自身资源,充分利用寄宿制小学现有的图书室、阅览室、科技室、电视播放室等阵地,因地制宜,创办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组织学生读书、看电视、唱歌,举办演讲、跳绳、拔河、文艺表演、诗歌朗诵等比赛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避免学生厌校、厌学现象发生。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定期召开家长大会,吸收家长意见和建议,大力宣传国家政策法规。逐步更换、添置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结合实际,逐步提高学生伙食标准。方山县北武当镇中心校
2011年5月25日
第四篇:万载县农村中小学集中办学情况的汇报
万载县农村中小学集中办学有关情况的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进展情况
由于我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一直比较薄弱,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有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过于分散,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等。为解决一问题,县政府于2007年出台《万载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意见》(万办发[2007]23号),各乡镇(街道)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基本思路,积极开展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撤并了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2所、初中3所、小学初小和教学点11个,组建了2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制学校。
(二)、主要成效
1、办学规模进一步集中。通过调整,到2011年秋季,全县高中招生规模已接近7900人。其中城区高中万载中学、县二中招生规模分别已达4960人和1744人,农村高中株潭中学招生规模已达1142人。农村初中及中心小学校均学生数已经达到1000多人,完全小学校均学生数超过300人。
2、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是完善了教学设备。全县大部分初中和完全小学都分别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电脑教学和现代远程教育装备。二是师生在校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3、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一是较好地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编制不足和师生比严重不均的矛盾。二是中心学校和农村完小的办学水平得到提高。三是提高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4、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是教师资源的整合,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起到了较好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二是教师的相对集中,有利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学生的相对集中,有利于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和课外教育活动。
二、存在问题
农村中小学通过布局调整集中办学后,一是在交通、饮食、住宿、等方面的花费增大,学生家长的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二是不少中小学寄宿学校生活条件较差,不能满足住校学生的生活需要。例如有的寄宿制学校热水供应不足,有的学生数九寒天只能洗冷水脚洗冷水澡。三是由于实施寄宿制的多为边远农村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家庭困难的学生买不起食堂供应的肉食、蔬菜,只能从家里带干菜佐餐,有的学生出现了身体发育迟缓、营养水平偏低问题。四是农村 1
小学撤并后,学生上下学往返路途长,加上乡村沟道不通客运车辆,学校没有校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意见建议
1、多方筹资,增加投入。一是要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方筹措资金,以缓解或解决布局调整资金缺口大的突出矛盾。二是鼓励社会捐资助学。鼓励社会、企业团体、县内外有识之士及受益群众捐资助学或扶贫助学。三是后勤社会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后勤建设,把后勤工作推向市场,减轻学校建设负担。四是利用好现有资产。通过制定出台政策,将调整后腾空、闲置的资产,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置换等形式,将其收益用于布局调整。五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国债资金、转移支付资金和危房改造资金,用于布局调整。六是在条件成熟时,各级财政每年都应安排适量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学校寄宿制贫困生的财政补助,对寄宿制学校的贫困学生发放交通、伙食补贴,减轻农民负担。
2、强化管理,注重实效。一是重视农村学校各教学点的管理。因条件所限,我县一些拟撤并的学校难以完全撤并,仍实行分区教学。对各个教学点,要统筹兼顾,统一政策,统一管理,促进各教学点均衡发展,共同提高教育质量。二是重视并校后寄宿制学校的配套建设与管理。对一些已经合并或计划合并的寄宿制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积极落实学生吃、住等生活方面的配套设施,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学生和教师的最基本生活。
3、高度重视,强化责任。首先是镇村两级要高度重视,明确自身职责。在土地征用、水电路开通、资金筹措、外部环境整治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与配合。其次是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在项目争取、资金扶持、土地征用、规划设计、交通安全、环境治理等方面,为中小学布局调整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五篇:集中办学工作汇报材料
***中学集中办学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大家好!现将***中学关于集中办学的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中学概况
***中学校园占地面积14712平米。其中硬化面积8456平米,绿化面积3989平米。共有三栋教学楼,建筑面积5540平米。共有教职工95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41人,小学专任教师29人。我校在校生927人,初中267人,小学660人,少数民族学生445人。教学班25个,初中8个班,小学17个班。
二、集中办学的优势
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相应的师资、仪器、设备、手段。在原来低水平分散办学的情况下,课程设置不全,专业教师奇缺,教学手段落后,教学仪器设备也难以保证教学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变成了一句空话。而集中办学,有利于克服这些不利因素,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㈡、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节约教育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农村学校大多规模小,布局分散,投入相对也分散,造成资金的浪费,改善条件也难以到位,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适度集中办学,能够集中使用财力,节约资金,加速改善办学条件的进程,尽快提高办学水平,尽快提高教育质量。
㈢、有利于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行布局调整,适度集中办学后,可以彻底打破原有的状况,进行新的结构性调整,改革内部管
理体制。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不胜任的教师进行转岗培训,对各学科教师进行梳理调整,对缺编的进行调剂充实,教师队伍结构能得到优化,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能得到提高。
㈣、集中办学有助于培养寄宿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立能力。学生通过寄宿的集体生活,在学校生活指导师的精心指导下,有利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练,更有助于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三、集中办学工作中筹备情况:
按照***市教育布局调整方案,我校8月份将完成与阿克吐木斯克学校初中部及民语部合并工作,为此我们作了如下筹备工作:
1、加强宣传引导,务求取得实效。寄宿制集中办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社会工程,部分群众存有疑虑,有的学生家长不放心。为此,本学期已经召开了多次教职工大会,向学生、家长和全校教职员工们宣传相关政策,使大家统一思想,真正认识到集中办学的重要意义。
2、加大建设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为了适应集中办学的需要,2010年9月,投资300多万元,新建学生食堂宿舍楼,将于2011年8月10日竣工,新建的食堂餐厅可容纳400人的餐饮与住宿。今年暑假期期间还要对“励智”教学楼进行整体修缮(楼顶的防水处理、地面重新铺地板砖,楼内外墙面粉刷),以及校园地面4000平米的硬化,使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使学校达到了寄宿制集中办学的标准。
3、进一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集中办学后,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爱心。更加合理优化教师队伍,把最优秀的教师安排到一线教学岗位,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集中办学
后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成绩有明显提高,育人环境有明显改善。
4、加强后勤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学校食堂、宿舍和校园管理的水平。集中办学以后,要把学生的宿舍、食堂卫生与安全摆在重要位置。
⑴、选派有责任心、会管理、素质好和能力强的人员到后勤管理岗位上来,并保持后勤队伍的相对稳定,负责宿舍、食堂的管理工作。经常关心在校学生的情况,包括思想和心理状况,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⑵、建立健全寄宿生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以寄宿生管理专职教师为主,任课教师为辅的管理网络;加强每天晨练、晨读、午休、晚自习的监管和生活指导,做好双休日留校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规范点名制度,离校登记制度,认真做好学生周末回家乘车安全宣传工作;
⑶、加强食品卫生宣传,严把食品采购质量关,同时注重营养的均衡搭配,努力创设安全舒适的生活条件,学校后勤管理在实现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暑假期间的具体工作安排:
经学校校委会研究决定,暑期所有中层领导和男教师不休息,积极投身于学校合并前的具体准备工作中。1、7月初做好阿克吐木斯克和切尔克齐两所学校的家长和学生,关于集中合校办学的宣传工作。
2、在7月中旬至8月初完成食堂、宿舍必需品的采购、安装工作。3、7月进行校园重新规划,完成校园地面4000平米的硬化并改建篮球场。
4、完成对一幢教学楼的全面修缮,楼顶的防水处理,楼内地面的全部重铺、楼内外墙面的粉刷。
5、做好学校合并的其他相关工作。
五、学前“双语”工作开展情况
***幼儿园在园幼儿有230人,开设6个双语班。2006年9月起向中班、大班民族幼儿开设哈汉双语教学,至今发展为面向全体民族幼儿开设双语课。现在每个班级每周开设3节双语课和2节双语活动,除此之外还开展民、汉幼儿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情景表演、才艺表演等双语活动。采用以常规式教育活动与主题式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双语教育活动。注重环境对幼儿学习汉语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景及语言环境,使民族幼儿在浓厚的兴趣当中获得汉语交流的机会,并掌握汉语知识。通过双语教学的培养,幼儿在毕业时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汉语水平,可以轻松的听懂汉语,并用流利的汉语与他人交流,为上小学一年级学习汉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投资90万,建筑面积418平米,双语教学楼将于今年7月完工,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教学楼内设教室、幼儿图书室、食堂。教学楼的建成大大的改善了我园的办学条件,为接收更多的农牧民子女入托提供了条件。
总之,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的“集中办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今年我校作为一所集中办学的合校点,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政府、市教育局的要求,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切实做好合校前的各项准备。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