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版十一册美术教案
湘美第十一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改精神,为了全面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将美术学习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提高美术学习兴趣,将本学期的课程上好,特制定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该年级段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尤其是手工制作较突出,有一定的想象力及表现力,并有较强的欣赏能力。存在问题:
1、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对美术课的兴趣,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理解差距较大。
2、部分学生想象狭窄,缺乏表现力。
3、课前教学中双边教学开展一般,部分学生上美术课没有激情。
三、教学目标:
1、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进行班内、班际作品展评,以增强竞争意识及荣誉感,互相学习,提高美术兴趣。
2、充分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情。
3、利用直观手段,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欣赏以增加学生欣赏的兴趣,开拓视野,激发兴趣,并辅以技法训练及增强其表现力。
六、课时安排
教学篇目及内容 课时安排 1 祖国在我心中 3课时 2 社区即景 3课时 3 科幻画 3课时 4 小记者 3课时 能干的工程车 3课时 6 丰盛的大餐 2课时 7 巧用肌理 3课时 8 自制小盆景 3课时 9 壶中日月 3课时 10 唱大戏 3课时 11 乡村发现 3课时
课 目 第1课 祖国在我心中(活动一)年 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引导记忆
1.引导学生回忆每周一早晨在操场上升旗的情景,谈谈升国旗时自己内心的感受,大家的情绪是怎样的。
2.师生小结:升国旗时大家的心情是神圣而激动的。放国歌,烘托气氛。了解常识
1.抢答有关国旗的知识。
(1)你知道五星红旗中五颗星星的寓意吗?(2)你知道五星红旗红色的寓意吗?(3)国旗的设计者是谁?(4)什么场合会升国旗?(5)升国旗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小结:升国旗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祖国的全部含义全都凝聚在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上。每当国旗升起时国人的自豪感、神圣感油然而升。课件出示所提问题。
创设情境
播放各种升国旗的仪式,让学生感受气氛,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下一步创作打下基础。课件展示各种升国旗仪式的录像。指导表现
1.学生谈谈对记忆画升旗的创作设想。尽量要求构思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2.帮助学生解决表现上的困难。
(1)人物动态:看课件中少先队员们、军人举起右手敬礼的各种不同的角度的姿态,以及升旗手升国旗的姿态。教师简要示范人物动态,特别是仰头的动态。(2)人物神态:看课件中人物的表情。一般为严肃地、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国旗。3.选择运用什么色调来烘托气氛。一般可选择暖色调和丰富的色彩来烘托严肃、热烈、令人激动的气氛。
4.考虑画中的情景,国旗的位置,人物的位置、动作以及相关的环境的位置分配。
5.简述绘画步骤。可用于人机交互的课件,帮助学生掌握好画面构图,人物的绘画表现以及色彩对画面气氛烘托、情绪表达的重要作用。绘画表现 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解决绘画中出现的学习问题。欣赏评价
师生共同评价,谁的画气氛表现得最好,能将大家带入到升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学生作业。
课目 第1课 祖国在我心中(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欣赏导入
1.欣赏几个校园黑板报,了解黑板报的用途。2.师生小结:黑板报可以美化教室和校园,体现班级和学校的精神风貌。课件展示各种黑板报。
了解常识
1.看教材上的黑板报图片,了解黑板报由哪几部分组成,设计和出黑板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等。
2.师生小结:黑板报由刊头、标题、正文、插图等部分组成。
刊头是一个黑板报的中心,观众对板报的性质和内容通过刊头能有个概括的了解,所以要醒目。
栏目的题头文字比刊头要略小,字体可有变化,但大小要基本统一。
每个栏目之问以及和黑板报边框之间要留有空隙,栏目板块之间要相互适合。各栏目中的文字应整齐划一。
插图图案较小,一般用来补空,可设计一些和文章内容相关的图案。课件展示黑板报图片。
排版游戏
在教师提出黑板报主题内容为“庆国庆”后在电脑上做排版游戏。
1.在众多刊头中选择一个比较切合“庆国庆”主题的刊头贴在黑板合适的位置上。
2.根据文章版块的外形,在黑板上恰当地组合粘贴。3.选择安排好版块标题位置并粘贴。
4.选择适当的题花、尾花插图粘贴在合理的位置上。课件编制中准备好相应的材料,进行人机交互的活动。
欣赏评论
欣赏粘贴排版后的黑板报,对照优秀黑板报的要求,评价小结:黑板报应主题鲜明,版面变化而统一,生动活泼。排版后的黑板报。
设计表现 提出黑板报的主题和作业要求,学生设计版面效果图。选择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欣赏评价选择出一个最佳方案参加班级的竞选,最终全班选一最佳方案,共同完善后实施。学生作业。课后延伸
学生利用课余到各教室去欣赏黑板报,并在教材中“学习屋”的调查评价表上作出自己的评价。各教室黑板报。
课目 第2课 社区即景(活动一)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课前调查
收集信息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社区生活、社区景色的图片和照片。预选一至两张准备介绍其来历及背景故事。图片和照片 欣赏影片 认识领悟
1.设疑导人。老师这几天闲暇时玩起了DV机,拍了许多我们身边的生活,这使我觉得原来美是无处不在的,它离我们是那么那么地近。看过之后,你们会觉得很是亲切,也许还会引起你许多的记忆呢!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2.感受社区之美。A.欣赏时,教师适时进行解说描绘,唤起学生对社区的审美感受,让学生找到社区之美。
B.分类列出休闲、饮食、文化、体育、交通等各类社区环境,清晰学生的思维路线,同时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社区。
图片、录像资料信息汇总 分享交流
1.分组展示。
今天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收集的社区照片、图片。请你们把它们放到你们小组的展板上,让伙伴们一起分享好吗?(组内交流讨论)2.自我推荐。
这些照片可真美,他们一定有让你感动的地方,一定有他们自己的来历和故事。谁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资料,介绍你的照片呢?(每组请1—2位同学为代表,推荐、介绍自己的照片和图片)3.巡回观看。
看来同学们带来的资料还真丰富,你们想去其他组参观吗?(以组为单位巡回参观、讨论)4.信息反馈。
说一说最让你感动、让你记忆深刻的社区情景是什么? 展示投影仪 师生互动 分析比较 解决问题
1.构图取景。
利用课件开展“找焦点”的游戏。老师这里有一张空泛的图片,谁能够移动课件中的取景框,帮我找到最适合的视觉焦点。(一幅图可能有几个视觉焦点。)2.绘画语言的表现指导。(1)同学们,我这里有两张作品,你们说一说,哪一张作品更好,为什么?(两张作品:一张画只是简单的平涂;另一张进行深入刻画,有明显的对比。)(2)那么我们一起来改一改怎么样? 教师动手演示,将简单平涂的画修改加工,并进行适当的讲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a.色彩。(冷暖)b.明暗。(深浅)c.空间。(前后)d.线条。(轻重)课件
自主表现展现自我
作业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幅社区风景画。
步骤:(1)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构图。(2)将构图平均分为6份,小组成员每人一份。(3)同学们独立完成自己的塑造、表现。(4)重新拼合。课件, 交流评价自主反思
利用学生作品在学校或社区橱窗主办一次“社区是我家,大家都爱它”的宣传展览。
自评,自己对自己塑造部分的满意程度及感想。互评,在互相尊重、相互包容的前提下为别人提出建议。
师评,根据学生分工合作的情况及作品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价。课后拓展
学习延伸 1.想一想,你理想中的社区是什么样子? 2.欣赏新人类社区设计图。课件 课堂小结
社区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学习、生活的大空间,是一个小社会,更是一个亲密的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优秀的社区公民吧。
课目 第2课社区即景(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社区活动的照片、资料,以及本社区的一些宝贵文化遗产的图片、资料。图片、资料 学习回顾 导人新课
承:教师对上一课时的学习略作回顾小结。导:1.我们的社区,有优美的自然景色,有繁华的商业景观,有高耸入云的楼房,这些在上一节课都互相介绍过,也都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描绘过。那么,除了这些,我们的社区里还有别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2.学生回答,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总结归纳,导人正题:社区里有生活着的人们,时有发生的社区新鲜事儿,还有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健康向上的社区活动。创设情境 欣赏感受
看:1.通过CAI课件出示一些社区人们工作、学习、休息、休闲娱乐的特写照片,以及社区活动(如运动会、游艺会、联欢、集体募捐等)的场景、录像。2.引导学生观看,唤起学生对自己社区的相关情形的记忆,培养学习兴趣和主动性。CAI课件图片资料、录像资料
引发交流 分析评述
说:1.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之间自主交流,说说在自己心中社区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或新鲜事。(注意从正面去引导,避免社区不良事情的负面影响。)2.学生以单个讲述、分小组讲述的形式进行交流,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点评,为后面的表现作铺垫,并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提供指导 深入体会
论:1.将一些构图取景不成功、中心不明确的社区人或事的照片,利用CAI课件,与学生互动。解决在画面中怎样安排人和物的位置、面积的大小、怎样传达自己意图的问题。
(1)学生上台参与,利用CAI课件进行人和物的选择,位置及大小的变化,组合出不同感觉的组合画面。(如同拼图游戏,例:社区的健身场,有很多人在健身、休闲,但不可能都画下来,只有有目的地取舍、组合,才能画出一幅出色的画来。)(2)教师及时给予点评和适当的技术指导,学生能很直观地感受到绘画中人和物的位置、面积的大小的表现要点、方法。
2.继续使用上一节课的CAI课件,对两张范画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事物深入具体地描绘的能力,提高表现能力和空间意识。(1)学生对两幅画进行对比分析、交流。(2)学生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并总结归纳,将感受升华为理论技法。CAI课件图片资料
CAI课件图片资料 尝试体验 创作表现
画:1.通过前面的感受、交流、体会,学生开始尝试着创作。作业要求:尝试画一画,在你心中社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或新鲜的事。2.利用CAI课件播放一些欢快的乐曲,渲染气氛,激发灵感。3.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创作,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CAI课件
交流欣赏 评价总结
评:1.自评:学生给自己这幅画、这堂课打个分,回顾一下这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进行,教师巡视并收集个别信息。2.互评:以小组为单位,组内进行交换评价,并选出1-2幅最优秀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进行师评。3.师评:以展出的作品为主,教师巡视所看到的其他有代表性的作品为辅,进行师评,侧重于学生在绘画中的构图、表现能力。视频展示台
拓展延伸
拓:1.现在,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社区的建设也是马不停蹄。在我们的社区里,是否有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是否得到了保护?社区里的人们对它们的爱护、维护怎样?2.CAI课件展示一份社区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书,简要指导学生怎么做调查报告。3.课后做一份关于社区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详细记录社区文化遗产的资料,社区的保护措施,遗产的损坏情况,以及我们保护宝贵文化遗产的行动情况。CAI课件
课目 第3课 科幻画(活动一)年级 6年级上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导人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是古时候梦寐以求而今天已经实现了的事物?(学生回答后讨论)2.小结:大家都说得非常好,比如像小鸟一样飞行是人类一直以来追求的幻想,飞天神仙、长着白色翅膀的天使都表达了自古以来人类飞翔的梦想,飞机、宇宙飞船早已实现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今天的幻想就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3.提问: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面临着哪些生存危机吗?(学生回答后讨论)4.小结:人口拥挤,战争,环境污染等等都威胁着我们美好的生活。怎样才能避免或减少危机?我们可以试着把自己的设想画下来。(板书课题:科幻画)课件展示:
1.鸟类和飞机在天空飞翔的画面。
2.环境恶化、气温变暖、人口过剩等带来的负面影响。3.课题。
二、学习欣赏
1.受地球臭氧层破坏的电子图片启发创作的《修补臭氧层》的绘画。2.受交通拥挤启发创作的可以低空飞行的汽车。3。受洒水车启发创作的以水为动力的洒水车。
4.受房屋拥挤启发创作的飞行的家等等。提问:从这些画中可以看出他们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困惑?分别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梦想?(学生回答后讨论)课件展示:一些科幻画图片,让学生欣赏与评价。
三、启发思考
1.提问:你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烦恼?你最关注的是什么? 2.交流:学生分小组进行,然后把自己的烦恼告诉大家,可以请同学们帮忙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3.构思: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学生总结自己的感想,看看怎样把现实中存 在的问题解决,在创作中找到最科学的方法,关键一步是怎样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四、指导创作
讨论:1.你决定用什么样的工具材料表现?2.你打算怎么构图?3.你的创新在哪里?4.你为人类解决了哪些烦恼?将运用什样的方法来烘托画面气氛?绘画要求:表现形式不限,构图饱满合理,色彩鲜艳。课件:出示一些制作范例供学生评价参考。
五、学生创作 学生开始创作画草图,教师个别辅导。课件: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
六、总结
交流 学生草图展评:把最吸引你的科学幻想画的感想写下来交给创作者,看看你对作品的评价,然后贴在作品的下方,供画色彩画时参考。课外延伸
鼓励阅读科学幻想书籍《格列佛游记》或观看一些科幻电影。课件:提供一些科幻网站供学生参考。
课目 第3课 科幻画(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检查学生
课前准备情况,进入本课学习内容 1.教师:上次布置每个同学准备一张自己最满意的画(课堂作业或创作),并且在家里衬好底纸进行简单朴素的装饰,不知准备没有?学生答„„
2.教师:今天,我们学习办小画展。
板书课题:学习办画展。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谁知道办画展需要做哪些基本工作?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作品准备,布展,宣传等
2.教师:谁来说一说你参观过的画展是怎样布置的?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答„„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不管画展怎样布置,都要大方、得体,观看时舒适并给人以美的感受。
3.课件展示各类画展展厅布置的图片,引导欣赏。
4.教师问:如果你来做设计,根据我们现在的教室,你有什么布置方案? 学生讨论并发表白己的见解,教师进行简评后集体选取比较恰当的方案作为布展用。5.口头征集画展名称并纳入布展方案。
6.教师引导思考:画展布置好后,如果没有观众参观就没有意义。怎样才能让人们来参观我们的画展?学生讨论后得出:贴海报宣传或散发请柬邀请。7.出示海报并认识海报的内容。
包括画展的名称、办展地点、时间、主办单位等。
8.出示请柬实物了解其内容。被邀请人姓名、活动时间、地点、内容、邀请人姓名。封面包括标题,装饰画。板书: 作品准备布展宣传。
幻灯或多媒体 板书方案:
教室的墙面,以绳子悬挂作品为主。文字内容: 图片内容:
可以进行绘画或者剪贴。
三、布置学生作业
教师分配工作:
1.安排10位同学制作海报和请柬以及展标。
2.其余同学分四组进行布展。分为布展组、展标组、请柬组、海报组等分别进行操作。可让学生自愿挑选任务,分组完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能力水平进行调配,确保各个组的任务能有效完成。
3.提出操作要求:(1)分工合作,讲求效率。(2)爱护卫生,严格纪律。4.教师参与,活动开始。学生作业,布展用工具材料。
四、组织宣传与画展参观 1.送发请柬,张贴海报。2.邀请同学参观赏析,组织本班同学参观。展览作业
五、总结 可安排在画展完全结束以后。
课目 第4课 小记者(活动一)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课前调查 收集信息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平时喜欢看的报刊,并选择一二幅自己喜欢的新闻图片。了解家人喜欢阅读的报刊杂志。信息汇整 分享交流
1.今天,每个同学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看的报纸、杂志,看来你们是一群爱学习、关心社会的学生。哪位同学来介绍自己带来的图片新闻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你的理由。
几名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图片新闻,并根据其内容进行介绍。
2.同学们能不能将你带来的图片新闻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分享你带来的信息,共同分享你的快乐呢? 小组内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3.同学们带来的图片新闻很多来自你们订阅的儿童报及家人订阅的杂志,有的图片新闻报道反映了我们少年儿童关注的事,有的报道了我们生活中感动人的事,有的是社会上的新鲜事,还有的揭露了我们生活中的丑陋现象等等。由于这些新闻来源于生活,它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丰富我们的生活,很多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所以,好的新闻能吸引读者的眼光,震撼读者的心灵,这也正是图片新闻的魅力所在。图片欣赏 认知领悟
1.优秀图片新闻赏析
(1)《神舟五号成功返航,中国人实现飞天梦想》(2)《抗洪卫士、钢铁长城》(3)《晨》
引导学生围绕每一张图片的主题展开讨论,老师讲解。
我们的记者是如何拍到这些好新闻的呢?有的同学也许对新闻工作、记者的工作很好奇,让我们走进一家报社,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吧!录像:记者采访的一些工作花絮。图片录像资料 情境设置 明确任务
我们学校的校报和宣传橱窗一直在收集和传播同学们关心的各方面的新闻信息。这节课让我们来做一做小记者,用我们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校园内外大家关注的事、感人的事、新鲜的事、不平的事,用我们美术这一特殊的语言——图片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好吗? 策划采访活 动
那么小记者的采访活动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在采访活动中你们有哪些问题或困难需要解决呢?学生提出问题(预见性的问题),教师归纳问题。采访前制定好周密的采访计划书,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很好的采访效果。
(1)采访人员的工作形式及合理分工(个人、双人、小组合作)。(2)采访的内容、对象的选择,校内或校外,人物或事件。
(3)图片新闻的表现形式,摄影或绘画。(4)采访的程序。粉笔演示自主表现 ,分工合作 学生策划采访计划书,交流采访计划书。课后拓展
学习延伸 查阅报刊的图片新闻,上网查阅有关“小记者网站”的信息,建立信息交流。报刊、网络等
课目 第4课 小记者(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报纸的版式,收集有自己喜欢看的版式的报纸。报纸及资料
学习回顾 点评上一课时的作品,从学生作品的题材、文字、图片几方面讲评。情境设置
明确学习任务
前面我们在课堂里了解到有关新闻的知识,同时积累了很多好的新闻素材。前几天,老师听说学校的橱窗要更换内容了,我们把前面学习中创作的新闻作品在这堂课内用集体的智慧汇编成一份份手抄报,供全校同学欣赏,共同分享我们的成果、快乐,好吗? 信息交流
学生将带来的报纸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这一版式的原因,初步了解版式的构成、结构。
1.个别学生将自己带来的报纸在全班进行介绍。2.同座之间相互交流。报纸作品欣赏 初步了解手 抄报的基本 组成部分
展示历届优秀学生作品欣赏(包括彩色、黑白、手工、电脑绘制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了解手抄报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它们在版面的位置:刊名、文章版块、标题、内容、插图等。
2.手抄报主题的确定:呈现手抄报的主要内容,如卫生保健方面、环境保护方面、科学幻想、文化艺术、综合知识等。CAI课件
尝试设计
根据小组的素材,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每位同学尝试在纸上设计一份手抄报的版式草图,不需写文字,只要用线画出刊名、文章版块、内容、标题、插图的大致位置即可。教师收集部分学生的草稿,师生共同发现存在的问题。
1.刊名的大小及位置。2.文章版块的外形及组合。3.插图的合理穿插。师生互动比较分析解决问题
结合动画课件的互动演示,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尝试设计中发现的问题,加深了解手抄报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教师随机示范演示)1.刊名:
一般在报纸的上方醒目的位置,刊名的字体样式及粗细能直接吸引读者。2.文章版块:
(1)外形 规则形、不规则形(2)组合
文章版块的大小穿插组合——版式和谐美观。文章版块不同外形的组合——版式活泼有变化。文章版块之间距离疏密得当——版式清晰明了。3.插图
(1)内容:围绕文章的主题。(2)大小位置:不能喧宾夺主。CAI课件粉笔演示
修改草图 ,学生再设计
1.小组合作,确定手抄报主题。
2.整理采访记录及图片,补充相关素材,编辑文字、图片。3.选择最优版式进行设计制作表现。
(如一课时不够,可延伸到下一课时或课后完成)学生作品 交流评价 课堂小结
将学生作品在学校或班级的橱窗中展览 1.自评,小报的题材及版式。
2.互评,自己或他人成功、不足之处。
3.师评,学生参与的状况、任务达成等。学生作品 课目 第5课 能干的工程车(活动一)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比较运算,认识作用
(一)、分组计算:比一比,谁的效率高? 学校要兴建新教学楼,需开挖土方20000方,甲队采用人工开挖,每名工人每天挖土2方,请问100人要多少天可以挖完?乙队采用机械施工,一台挖土机一天挖土1000方,请问1台挖土机几天可以挖完?请你比一比,挖土机的效率是人工的几倍?(二)、揭示课题:《能干的工程车——1》 CAI课件出示题目
CAI课件出示柱形统计图表,显示挖土机与人工的效率的对比。课件出示课题。
二、联系实际,了解用途
(一)、资料整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这些能干的工程车,请你们说说找到了哪些资料?(教师出示展板,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资料粘贴在展板上,)(二)、项目招标会:教师出示项目类型,学生依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投标(如学生回答:我有挖土机、压路机,我要参加公路建设的投标等),最后将学生按投标项目分组。
CAI课件展示招标项目:
画面一:公路建设
画面二:桥梁建设
画面三:矿山开采
画面四:电气安装维修
画面五:管道铺设
画面六:港口建设
三、分析结构,认识特点
(一)、认识各种工程车的用途与特点:请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车,说说车的外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及它的用途。(二)、找一找人类其他的好帮手。课件展示各种工程车的图片。画面先呈现工程车最有特点的局部,然后呈现工程车整体。
四、观察模型.学习画法
(一)、学习描绘工程车的方法:
(出示一件玩具工程车的模型)学生观察回答:怎样描绘这辆工程车? 1.选择哪个角度?(正面、侧面、半侧面。)为什么?(充分体现工程车的特征)‘
2.选择哪种绘画方法?(线描写生、色彩写生等)3.说说绘画步骤是怎样的?(1)确定构图与大的形体特征。
(2)分块画出每个大的结构外形,注意相互的比例位置。(3)分块逐步由前到后画出内部结构特征。(4)深入准确地描绘细节。
(5)整理完善,添画人物和背景等。4.怎样处理工程车的结构、特点与细节?(二)、欣赏优秀的范画作品。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画面出现不同角度的工程车。
画面分步骤出现线描工程车步骤范画。画面对比出现用不同方法画的工程车。画面出现工程车作品范画。
五、大胆描绘,自主表现
(一)、学生作业:每组选择一种工程车作为描绘的对象,自选方法生动准确地画出工程车的结构特点与细节。
(二)、教师巡回指导。课件重复播放各种工程车的图片。
六、欣赏评价,拓展提高
(一)、学生分组进行展示欣赏与互评。(二)、师生共同点评。
(三)、思考拓展: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方面还缺少这些好帮手,未来社会的建设也需要更多更先进的工程车,想一想,你能设计出其他的更加先进的工程车吗? 投影展示优秀作品并进行赏评。
课目 第5课 能干的工程车(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感受体验,游戏激趣
(一)、视频欣赏工地施工的情景,揭示课题: 《能干的工程车——2》(二)、拼图游戏: 1.在电脑上玩拼图,2.分组竞赛:每组几张被剪成几块的工程车图片,学生用最快的时间拼出来。课件展示工地施工的场景。课件出示课题。
CAI课件出示各种工程车的不同局部,学生拼图成型。
二、分析材料,学习方法
(一)、认识我们的材料:学生分组讨论,每种材料可以做什么? 怎样制作?(如纸盒经过剪贴可做车身,瓶子可做车轮,吸管、纸桶可做车上的线路管道等)(二)、范例分析:出示挖土机的图片,说说每个部分可以用什么制作。(三)、学习方法:
1.细致观察,巧妙分解; 2.明确分工,分块制作; 3.合作组装,装饰完成。
画面对比出现真实的机械与制作作品的对比图。画面出示制作步骤图。
三、分工合作,共同创造
(一)、依据本组材料的特点,互相讨论,明确本组设计制作的主题。(二)、对本组制作的工程车仔细观察分块,并明确每个人的分工。(三)、分工制作部件,共同组装完成。
(四)、教师指导帮助。课件展示工地施工的热闹场景。
四、联系实际,展示布置(一)、每组利用剩余材料将自己的桌子布置成一个工地现场进行展示。(二)、学生分组欣赏交流。剩余材料组织的场景
五、共同评价,提高升垡
(一)、教师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要注重对自主研究、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二)、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与体会。
课目 第6课 丰盛的大餐(活动一)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各种水果(每人至少三种),小刀,硬纸或盘子若干,塑料垫板一块。教师:自制水果切面贴图,欣赏图片或课件,设计用纸:
创设情境
1.盛赞奥运会中国健儿的赛场表现,激发学生热烈讨论。
2.假设学校为他们安排了一桌庆功宴,宴席最后该上水果了。3.结合自己所知,学生讨论吃水果的形式。4.揭示课题——水果拼盘。5.欣赏各种精美的水果拼盘。(1).展示一桌丰盛的大餐图片。
(2).展示一盘未经加工的水果实物或图片。(3).展示经过简单切片、拼摆的水果拼盘图片。(4).展示制作精美的水果拼盘图片。方法探索
1.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水果拼盘的制作步骤,教师小结:(1)构思;(2)切;(3)拼摆。
2.师生讨论几种水果的基本切法。
如:甜橙:(1)横切成片;竖切成片。(2)切圆片;切半圆片。(3)去皮,分两半;去皮,逐一分瓣。
3.展示水果的复杂切法图片或实物,并复习‘‘蔬果雕镂’’的旧知。如黄瓜、苹果等的切雕造型。
4.小训练尝试。请学生上台将切好的水果拼摆造型,其他的学生在设计纸上进行设计。
创造表现
1.展示两种作业中常见问题:(1)造型过于饱满,盘子装不下。(2)造型不够饱满。(3)切割过于复杂。
师生讨论后小结:(1)要从盘子造型、大小开始构思、制作。(2)已出现问题时,如果是纸质盘子,可以将盘子加大或剪小。(3)造型应尽量简洁,以免丧失水果新鲜的特征。
2.以小组为单位,共享材料,自主或两人合作制作一个水果拼盘。可以为作品取名。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1.课件展示作业容易出现的问题。
2.播放轻松的音乐。
课目 第6课 丰盛的大餐(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各种彩纸、吹塑纸、皱纹纸、彩泥、各种瓷盘、桌布等。‘ 学具:剪刀、双面胶、水果、牙签、小刀、水彩笔(一支)等。课前探索调查,汇报交流
1.布置学生课前进行有关“饮食文化”方面有关问题的社会调查。
2.知识抢答赛:(1)老师出题,学生抢答。(2)学生自己出题,小组之间互相抢答。
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并初步感知食物的造型和色彩。
3.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在课件中设置资料库,尽量准备充足的相关资料备用。
设置情景,体验发现 1.参观美食城 通过丰富、直观的视觉媒体,学生直接体验并探索一盘美味佳肴在色彩和造型上的特点及要求。
色彩:一道菜常有三种左右的色彩,对比鲜明。
造型:形式繁多,摆法讲究。
2.以一盘菜为例,师生讨论制作步骤,教师小结。
制作步骤:画草图——制作主料——拼摆——点缀配料。
拼摆方法:围、排、堆、叠等。(1).利用课件欣赏精美的食物造型图片。(2).逐步展示一盘菜的装盘步骤。
体验材料,实践创造
1.以“鱼”为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彩泥、彩 纸、水果等材料及工具制作一盘“鱼”。.
2.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汇报思路:(1)主料:用什么材料做,用什么方法做。(2)拼摆方法。(3)配料:用什么材料做,用什么方法做。
3.教师小结并补充。以主料为例,(1)用纸材做:平面剪贴,在下面用废料垫底,使之饱满;立体卷折。(2)用橡皮泥做:平面型,加衬底;立体型。
4.回忆以前学过的各种手工造型方法,讨论、寻找可用之处。5.厨艺大比拼:学生分组进行。(1).课件展示学法指导图。
(2).课件展示以前学过的手工课内容。
欣赏表述,多元评价
1.小组自评,选出大家公认最好的“菜”,放在教室中间的大桌上。2.全班互评,在各组“菜”送到大桌上后,每人以“放筷子”的形式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菜”,并予以评价。
3.把所有的“菜”都摆在大桌上,拼成一桌丰盛的大餐,学生执筷模拟进餐并自由评价。
4.教师评价并小结。播放轻音乐。
课目 第7课 巧用肌理 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教学目标::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 认识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标:发现或制作周围生活环境中的肌理,学会用拓印的方法采集图案。用于拓印的工具材料。
一、触觉和视觉感受,活动导入。
1.摸一摸,猜一猜
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沙纸。蒙住一位学生的眼睛,让他用手触摸,感受实物的质。
教师将学生摸过的材料分别拓印下来,再让这个学生猜。对号人座,并说出触摸与眼观的感觉。2.看一看,想一想
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认识文字。什么动物用触角探路。实物材料和拓印工具
二、提供空间,主动刊o 1.拓一拓,找一找
请学生翻一翻自己身上,看一看自己的学习用品,有什么可以拓印的材料,找找身边有什么值得拓印的实物。
如小实物:叶子,钥匙,鞋底,硬币,象棋;大实物:水泥地面,井盖,木桌椅,花玻璃,树干。
2.组织室内外活动
(1)规定活动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教室。规定活动范围,教室,走廊,操场。
(2)规定活动秩序,组长完成简单管理任务。
三、提供材料,探究其它拓印方法
提问学生除了摹印外,你还知道其他的拓印方法吗? 示范揉纸拓印。
教师提供几组拓印材料,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拓印肌理。
毛线,胶棒,抹布,清洁球,泥沙,绿豆,洗衣粉,胶水,颜料,水粉笔,各种色纸等。
四、感受过程,提出问题、整理材料
教会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工具材料。
(1)说说你是怎样利用老师的材料来拓印肌理的,你碰到了什么困难吗?你是怎样解决的?(2)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受?(3)说说你的拓品有什么质感,给你什么感受,让你联想到了什么?(4)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把以上问题制作成卡片,使整个作品图文并茂。
2.引导学生把拓品作为素材使用。帮助他们把拓品的纹理利用起来作画面。学生作业
课目 第8课 自制小盆景(活动一)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树木盆景实物和相关图片。
学生:了解有关树木盆景及树形态和造型的常识。准备细铁丝和橡皮泥等材料。
一、欣赏交流
1.引导学生欣赏树木盆景,初步感受盆景中树木的形态和造型。2.学生谈谈课前所了解到的对盆景的认识了解和兴趣所在。(1)小组交流,师生畅谈。
(2)课件文字展示:盆景是植物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相结合的一种形象思维艺术,也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于一体的精神文化。
不同时代的人,亦有不同时代的精神文化,栽种盆景那是自古至今都有,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丰富、和平环境下的一种精神文明表现。树木盆景在我国盆景艺术中占有主导地位,具有独特的风韵和技巧。其表现手法随着地区的差异,取材的不同,形式的多种多样而千变万化。有的以露根、虬干取胜;有的以叶形、叶色见长;有的以花、果取景。树姿则力求古朴、秀雅、苍劲、奇特,色彩要丰富,风韵要清秀,这是树木盆景造型艺术的基本要求。3.欣赏示范作品。用铁丝、橡皮泥等相近材料塑造的各种树的造型。(1)比较后面的盆景和前面所看到的盆景的共同点和差别。
(2)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盆景中的树木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发现材料:细铁丝、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展示实物盆景
二、探究体验(一)尝试制作
(二)实践反馈 1.学生尝试:根据刚才所看所想,试着运用所准备的工具制作一棵简单的树。
2.学生交流,在制作中积累初步经验。
师生探讨:在尝试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
三、学习新知
(一)了解常见树木的基本特征。
(二)学习制作树木模型的方法和要领。
1.欣赏图片与讲解:松柏直立挺拔柳树婀娜多姿枫树色彩艳丽
2.学生观察,教师示范。树干的塑造:注意树干的造型有特色(斜卧式、直立式等)。枝、叶的塑造:注意疏密组合。3.学生总结归纳制作步骤要领:
(1)整体构思,细铁丝捆扎出树干和树枝的整体造型。
(2)用彩色橡皮泥或性质相近的材料捏制加工树干、树枝使其更加逼真。(3)用彩色橡皮泥或性质相近的材料捏制出树叶,制作出大方逼真的树木模型。资料图片
四、学生二人合作完成作业。
1.设置情境,展示活动方案:展示一条宽敞的马路,请每两个小朋友合作制作一棵大方逼真的树,全班同学的“树”都“移植”马路两旁。
2.了解作业要求:同桌二人,相互协作,运用铁丝、橡皮泥等性质相近的材料,捆扎、捏制出大方逼真的树木模型。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拼摆活动场景
五、作业的展示和评价活动。I.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在马路两旁。(教师事先在讲台上布置)2.说一说:在制作的想法和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评一评:你认为造型大方逼真的树有哪一些?
六、课后思考 教师提示:如何将自己制作的树的模型制作成盆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大胆尝试,做一个树木盆景。
课目 第8课 自制小盆景(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教师运用教学课件展示两幅优秀自制小盆景图片,引导欣赏,提问。(或教师出示优秀小盆景实物范例。)教师释义:
盆景:利用奇石、植物和人工制作的饰品构筑成山水等微缩景观。教师提问:
此盆景运用了哪些制作材料?使用了什么方法?(石头、草、树叶、纸盒等材料,运用了粘合、穿插等方式)图片二(课本范图二)。教师提问: 你觉得此盆景最有意思的是什么?(材料巧妙运用,如木片的运用,形成小桥流水的意境;废弃烟盒改装成房屋等。)
二、教师出示盆景范作,引导欣赏,教师提问: 1.谁能够来尝试重新组合? 学生用另一套材料尝试对材料的换位重新组合材料,形成盆景。2.试试看,你还可以增加或删减什么材料进行组合?
三、综合分析:组合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 教学课件展示两张图片,分阶段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构成材料与组合方式的简单印象,教师出示盆景范作,同时提供给学生尝试 组合练习的同一盆景的制作材料。
四、探究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1.对比分析:学生重新组合盆景与教师范作盆景区别。组合的随意杂乱与主次突出、意境明确。2.讨论解决:怎样做到主次分明? 根据材料,确定立意,从主体形成人手,逐步补充。3.方法学习:材料组织有什么技巧? 采取粘合、穿插等方法,注意高矮、疏密的搭配,巧妙利用材料特点,创造意外效果。展示学生组合练习盆景作品与教师范作。
五、创作活动
1.活动开展:4人小组合作,合理分工,完成一个自制小盆景。
2.作业要求:小组合作,将石块、沙土、树枝、草叶等加上自己制作的简单模型,组合成缩小的景观,表现出一处比较完整的景致。课件展示各类盆景作品,提供创作素材。
六、展示与评价 1.自评: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自制盆景的特色。
2.咏诗会:各组选派一人,针对自己组的盆景或他组的盆景,朗诵诗~首,或是学过的古诗,或是自创。
3.教师综合评议。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课目 第9课 壶中日月(活动一)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激趣导入
1.学生欣赏《红楼梦》中妙玉储雪七步煮茶的片段。2.请学生上台模仿妙玉煮茶、沏茶、品茶的系列动作。
3.教师小结:茶文化和壶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历代通茶经懂茶道的文人喝茶是很有讲究的,好茶要用好壶沏,中国的壶文化源远流长,你对壶文化有多少了解呢? 课件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片段。
二、研究讨论
1.信息收集:课前通过网络、书籍或民间搜集实物收集有关壶文化的资料。2.交流感受:相互观摩,交流感受,开展讨论。
3.教师小结:针对学生研究成果加以补充完善,使学生对壶的历史文化、艺术特点、造型结构等方面有初步的认识了解。4.学习指导:
(1)引导学生欣赏画家齐白石、吴昌硕、朱建新画的壶。(2)学生开展讨论和评价。
(3)教师总结:他的画风格独特,多辅以长题,构图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画壶时中锋行笔,流畅生动,画面纯真朴素,真诚天然。5.学生试画并学习作画方法和步骤。(1)请几个作画大胆的同学上台示范。(2)教师修改学生不恰当之处。
(3)师生总结作画方法和步骤,提出作画要求:
采用多种方法和墨色浓淡表现壶的不同形状。以壶为主,文字或其他物品为辅,注意形状大小、线条疏密变化,构图美观大方。可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有关资料和实物造型。
课件展示几位画家画壶的作品。
运用中国画画具试画。
三、创造表现 运用所学的笔墨技法创作一幅以壶为主的中国画。教师巡回指导。课件播放古典音乐。
四、作品讲评 表扬作画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展示其作品。
五、总结拓展 参观茶艺馆,欣赏各种各样的茶壶以及茶艺表演 课件展示。
课目 第9课 壶中日月(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激情造趣,导人课题
1.教师用自己制作的陶壶和陶杯表演沏茶、品茶,并请几个学生来品茶。2.教师引导:如果每个同学都动手做一把造型别致的茶壶,那我们就可以像古代文人那样悠然自得地吟诗品茶了。1.播放歌曲《小茶壶》“小茶壶的肚子圆又圆,香喷喷的茶水装里面,客人来了他就点点头„„”
2.用自制的功夫茶茶具表演。
二、分析结构,掌握壶形
1.课件展示多张茶壶的实物图片。
2.学生讨论:茶壶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分别有什么形状? 3.教师归纳总结:
一般壶简单分为嘴、把、盖、身筒、底,每部分可长可短、可方可圆、可粗可细、可曲可直、可以是规则几何形也可以是生活中实物造型,但嘴、把、盖一般是相平的,都具备“雅”、“朴”、“简”的特点。课件展示各种款式的茶壶,并演示茶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三、尝试体验,探讨研究
1.参观宜兴紫砂壶制作工厂,了解制壶的各种方法和各道工序。2.师生合作,采用盘泥条方法,尝试制作一把茶壶。3.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和步骤:(1)压泥板,做壶底,要求平整;
(2)搓泥条,盘壶身,内收内盘,外开外盘;(3)围泥板,做壶嘴,身筒穿个口子;(4)制泥条,做壶把,连接须牢固:(5)捏泥块,做壶盖,大小要合适;
(6)装饰整理,可粘贴泥块,可雕刻,也可糊平外表。课件播放紫砂壶的制作流程。
四、设计构思,创作表现
1.指导学生设计壶形草图,要求美观大方,比例协调,装饰简洁美观。2.两人为一小组,分工又合作制作一把茶壶,教师巡回指导。课件播放欢快的音乐。
五、观摩交流,相互评析 1.学生相互欣赏、评价作品。2.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
用视频展示台展示作品。(作品不宜搬动)
六、课后拓展,布置作业 1.倾听专家分析紫砂壶的历史、工艺、造型、材质、功能。
2.将作品上釉、烧制,教师统一收藏、展览。
第10课 唱大戏(活动一)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导入
1.欣赏京剧唱腔片断,播放《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1)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2)展示图片:包拯提问:为什么包拯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3)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我们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容貌、身份等特征,运用艺术夸张的手段,以不同的色彩和图形描绘脸部,来塑造忠奸、善恶、美丑等人物形象。戏剧音乐及图片
二、赏析
板书课题欣赏、感受,创设情境。
脸谱欣赏介绍 1.CAI课件展示: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思考:脸谱美不美?美在何处? 色彩鲜艳,对比强烈,造型夸张,人物性格特征鲜明。CAI课件 画具材料及范画
三、新授
1.了解脸谱绘制方法
提问:(1)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那怎么画呢? 2.介绍脸谱画法:(师示范)①先画出人物的脸形。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②画出人物五官,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③分块勾画出花脸各部位的图形。④涂色。
学习脸谱制作方法,初步了解戏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生作业
四、尝试
学生尝试体验。本环节要求学生自主随意地进入体验活动,将经历赏析、观摩所获得的认识从图形中反映出来。具体做法为:
①用线条画一脸谱形象。
②学生相互交流评议。
③教师根据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结。
五、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作业要求:运用画脸谱的方法绘制一幅与众不同的戏剧脸谱。
2.教师巡视指导。
六、评估总结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第二课时任务。学生作业
课目 第10课 唱大戏(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一、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戏剧是我国四大精粹艺术之一,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特点。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画戏剧脸谱,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画戏剧人物。出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提出问题。
说说自己知道的戏剧,有什么特点?和现代人比较有什么区别? 2.学生交流。3.欣赏短片。注意仔细观察短片中戏剧人物服饰、装扮、动态的特点。看从短片中你能学到一些什么。4.学生总结。
师:好,看完了短片,大家一定又有新的收获。谁来总结戏剧人物装扮、服饰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
化妆的特点:强调人物特征,夸张,程式化。
服饰的特点:宽松,修长,色彩艳丽。5.观看戏剧,模仿表演。
师:自由模仿唱腔、动作,体会戏剧中人物的亮相、身段、眼神。6.学习画法。
教师演示并讲解绘画步骤。
(1)构思:确定画什么类型的戏剧人物。
(2)画形:抓住戏剧人物的特征、神态、比例,线条流畅。(3)涂色:根据戏剧人物的性格特征,力求色彩鲜明生动。(4)整体调整:可加入主观想像,适当修改添画完成。(板书:1.构思2.画形3.涂色4.调整)7.作品赏析。
你觉得这几幅戏剧人物绘画作品感觉怎么样?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1.根据记忆画l一2个较熟悉的不同动态的戏剧人物。抓住人物亮相、身段、眼神和服装道具的特点,表现出戏剧的韵味。2.分组开展比赛,评选“最佳作品组”。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出示作业要求
四、作业展评
(分组展示)1.说说自己的作品。2.评评别人的作品。
五·学生作业
六、总结拓展 1.教师小结。宣布“最佳作品组”。
2.介绍各地传统戏剧的种类。
六、布置作业 课后将教材上的填空题和问答题完成,下课。
课目 第11课 乡村发现 年级 6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创设情境 导人教学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本课的学习材料(稻草、树叶、麦秸、果实等),并将这些材料分组放置在操场。(室外教学)2.教师讲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故事,勾起学生的想象或回忆。3.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稻草人形象。
分组尝试,发现问题
师:下面我们就以组为单位,互相合作尝试捆扎一个稻草人.(时间定为5分钟以内)看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2.学生分组制作。
3.发现尝试作业中的问题。
预估问题:形态不美(身体高矮比例失调,头重脚轻分配不匀);
松散不稳(轻轻一碰即倒下,部分结构松散未扎紧):
没有做完(合作不利,分配不公)。
预备一个制作有问题的“稻草人”。
相互学习,解决难点
1.师生讨论,逐一解决问题:形态不美怎么办?①应大致确定人物的身高比例,找准脖子、腰部、肩部的捆扎位置。②稻草的分量要做到 心中有数:代表手部的稻草分量明显少于身体部分(包括腿部)。稻草量少的情况下,有时可将稻草整束弯曲后再捆扎,头部显得精致一些,有时也可将代表手部的稻草挽回进行捆扎。2.师生讨论,逐一解决问题:松散不稳怎么办?①稻草人各部分的分量合理,重心稳定。也可适当添加工具使稻草人稳定且动态有趣。②注意捆扎的松紧要合理:扎得松则稻草显得体量大,一般在关节转折处扎紧。
3.师生讨论,逐一解决问题:没有做完怎么办?用最短的时间做出精品就有效率。
4.请优秀组的学生代表介绍经验,或教师示范介绍制作步骤。①试扎:用手比画人物的关节位置。②分扎:捆扎做出人物的大体形。③装饰:最后修剪、装饰、整理。
小黑板上简绘稻草人的示意图。
作品欣赏,拓展方法
1.相同材料不同方法的作品欣赏。(以稻草为主材)作品①鸟:草团包扎鸟身,翅膀采用编织的方法(参见教材左下图5)。作品②蛇:头部采用编织的方法(参见教材左下图7),镶两粒玉米代表眼睛,身体用捆扎方式。作品③狮:一大堆草做身体,一小撮草做尾。粗树枝做腿起
支撑作用,头部和脚掌采用编织的方法(参见教材左下图4),其余五官用果实点缀)。
2.综合材料的作品欣赏。主材:树皮、棕榈叶、果实。附加材料: 毛线、布、牙签、纤维绳等。小黑板的反面简绘编织示意图。
拓展思路,自主表现
1.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设计与构思。2.提出作业要求。
3.学生制作,教师指导。作业展示
评析交流 1.作业展示活动:各组合理摆放本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命名。2.评析交流。
第二篇:十一册教案
中国的建筑艺术
教学目的
1. 通过欣赏北京故宫建筑群,了解中国建筑的艺术特点。2. 提高学生认识和鉴赏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3.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1.中国建筑艺术,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风格鲜明,有极强的传统风范,从功能大体可分为宫廷建筑,宗教建筑,陵墓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等
2.介绍课本中的建筑图片:《北京天安门》、《万里长城》、《大理三塔》、《北京圆明园遗迹》、《水乡周庄》
3.有的同学去过故宫,请他们来介绍故宫。
4.学生收集资料,看那个小组的资料系统齐全。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有特点的人脸 两课时
教材分析:
人物画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小学时儿童画曾多次接触,具有一定的正确性认识和经验.但这种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还不成熟,几乎还带有强烈的儿童画的痕迹.本课将就人的面部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并通过人脸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在了解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物面部形象、结构和表情有所接触,掌握分析、比较的观察和描绘方法,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人脸的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研究人类面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而产生的各种特征。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材料、方法进行创作,利用欣赏艺术大师们的各类作品,感受对人类各种面部表情进行艺术创作的快乐。
3、情感目标: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用语言或文字描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欣赏各种脸部的的特征,观察、研究、交流,讨论了解人类脸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和各种表情之间的描绘。
教学难点: 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镜子,请一学生上讲台,看看镜子里有什么?每个人的脸一样吗? 揭示课题,板书:有特点的人脸
三、欣赏感悟:
师生共同欣赏艺术大师和一些学生创作的与人类脸部有关的绘画作品,如:《齐白石像》《阿Q像》等,分析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体会其中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表现形式。了解水墨画的表现方法,学习用笔用墨的方法。
四、学习人物五官的基本知识
每张面孔都有自己的特点,或丰满,或清瘦,或慈祥,或甜美,或严历„„有特点的人脸,常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只有认真观察了,我们才能表现好人脸的特征。
小组研究:
1.课本中人物的脸分别属于什么基本形?
2.他们的五官都有哪些特点?
3.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他们的表情,如果你来画你应该怎么表现?
小组研究后全班讨论。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欣赏各种脸部的的特征,观察、研究、交流,讨论了解人类脸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和表情的特点。
五、水墨人物的画法和步骤
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
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
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六、教师示范
七、布置作业: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的工具画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二、完善创作
学生就上节课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表情呆板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学生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三、作业展示,1、为既画得快又画得好的同学开一个水墨画展览。
2、没有展出的同学请他做个评论家,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评价展出的作品。设计意图:通过评价、交流,相互启发,用语言或文字描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审美情趣。教后记:要学习用中国画的笔墨表现有特点的人脸,首先要教会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脸形、五官的特点,只有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表现。教学中,我找两名特点突出、反差强烈的学生,让学生观察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表现。由于大多学生平时很少使用国画工具作画,作业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落墨过重,画面欠整洁美观的毛病,课 题: 图形的魔术组合
两课时
本课通过学习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本课主要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2、技能目标: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改变思维方式,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若干图片、彩色笔、记号笔等。
第一节:
一、导入:
1、出示:《我和我的村庄》(油画)夏加尔(俄国)
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给你带来什感受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方法吗?
颠倒的人物、房屋,动物眼中映射出的蓝天,像花草一样握在人手中的果树„„画家对故乡的种种美好回忆叠映在一起,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3、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把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也能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呢!
4、揭题:图形的魔术组合 板书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什么是魔术组合,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了解画家的创新思维。
二、新授:
1、出示图形
2、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图形进行组合排列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图案?
3、图形的组合方法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
4、总结:看,在同学们的笔下,不同类别的图形变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他们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变思维方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
a)学生作品欣赏 布置讨论题:书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魔术组合的?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得巧妙?你还想怎样组合?
小组讨论,集体反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感悟同形象不同的组合方法,进行发散思维,以求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进一步了解课题内涵,解决教学难点,拓宽学生思维。
5、创作实践:
a)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你也可以自己创作一组图形进行创作。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可以是绘画的主题。看谁画的形象最有创造性!
b)注意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最后上颜色时注意色彩的对比。
教师:说一说,你将用哪一组图形来表现什么?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及创新精神。
第二节:
1、组织教学
2、完成创作
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3、作品展览和评述
a)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b)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c)教师点评。d)修改、评优。
教学反思:
本课是要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练习,一方面感觉很新奇,很想尝试组合.另一方面又感觉到作画时不太容易下手.在教学时,我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形象进行组合的分析,了解课题内涵,解决教学难点,拓宽了学生思维。如利用书上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感悟同形象不同的组合方法,进行发散思维,以求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勇于尝试.不足之处是少数学生的作品缺乏新意.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二课时
本课是线条系列中的一部分。线的粗细、长短、聚散等排列构成黑白对比,这些黑白关系形成不同的节奏和韵律变化,使画面产生丰富 乐感,形成美妙动人的画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2、: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重点: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难点: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准备: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设计意图: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线描画的独特魅力,学习线描的表现形式: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完成一幅用线画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第一节
一、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3、揭题:线描画
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初步了解怎样运用线描的语言表现美感。
二、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板书:线条
粗细
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黑白色块)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5、小结:我们手中的画笔就像乐器,那黑白的色块、疏疏密密的线、错落有致的点,犹如跳动的音符演绎出优美的旋律。刚才我们所看到了线描作品,都是以生动丰富线条表现出变幻多姿的视觉世界。
设计意图:了解线的组织方法和画面的黑白灰带给人的节奏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三、学生实践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4、作画步骤:(1)构思(2)起稿(3)线描(4)调整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第二节
一、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二、优秀作品展示,激发创作激情
1、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2、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三、继续创作绘画作品,教师辅导。
色彩的调和 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以及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知道色彩调和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技能目标: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教学难点: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范画、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
第一节
一、欣赏导入:
课件出示: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
思考: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师: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揭示课题
板书:色彩的调和
二、讲授新课:
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书中介绍了那些色彩调和的方法? 让学生打开书本第十四页,自学。
2、学生汇报,读定义。
3、欣赏感悟:《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
组织小组交流,分析书中作品是如何使用调和色的,说说带给人的感受。设计意图:了解色彩调和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感受作品内容与色彩带给人的调和之美。
4、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什么色彩调和的方法?
我们一起来研究书上这一幅画。以色相相对或色性相对的某类色彩,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的调和。调和方法有: 选用一种对比色将其纯度提高或降低另一种对比色的纯度; 在对比色之间插入分割色(金、银、黑、白、灰等); 采用双方面积大小不同的处理方法,以达到对比中的和谐; 是对比色之间具有类似色的关系,也可起到调和的作用;确是值得讨论的问题。通常从色彩的秩序与量这两条思路去寻找色彩调和的规律。所谓调和,是偏重于满足视觉生理的需求,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看了觉得舒服”
5、演示调和色的调色方法。
教师: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1)、起稿。(2)、选择水粉色。(3)、调色、着色。
学生观看演示,动笔试一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色彩调和。设计意图:学习色彩调和的方法,体验色彩调和带给人的美感。
三、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根据掌握的色彩调和的知识进行调色练习,完成一幅表现色彩调和的作品。
2、学生实践创作,教师辅导。
第二节
一、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请你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它使用了什么调色的方法?给人什么感觉?
2、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二、优秀作品展示,激发创作激情
1、优秀作品欣赏,强调色彩调和
2、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三、继续完善或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辅导。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2、智能: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3、情感: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教学重点: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色彩知识: 提问:
什么是色彩的调和?
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出示课题: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二、讲授新课:
1、认识邻近色
出示色相环,提问:请你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2、欣赏。(1)、播放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提问:
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邻近色? 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了解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感受邻近色带给人的美感。
(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小组研究 :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色彩和谐的方法之一就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解决重点和难点。
(3)、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再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艺术实践。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注意画面内容与颜色间的关系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完成创作
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师辅导。
三、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
3、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找出存在的缺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参观劵的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2.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教学设计:关于券面的尺寸大小、构成的形式、内容等应该有所规定。有的必须严格,如券面总体尺寸——长宽各多少,其中存根留多少,副券占多少,或者只要求设计正券券面,其余略去。至于构图形式是横是竖,选取什么图饰内容和表现手法等,则可宽泛、灵活一些。再
则,对文字内容,也必须作出明确规定,如名称、票价等。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掌握有关基本常识,必须提出适当的要求进行制约,使他们的思维能自由地,但又有目的地运行。要多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去完成作业。
教具准备: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
(二)传授新知。
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三)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四)展示优秀作业,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地点,名称,票价
笔 的 世 界 二课时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了解笔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笔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能力目标: 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
重点 :观察分析笔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设计图画法设计一支新颖的笔。
难点 :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 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今天,笔家族在我们班大聚会,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笔,互相展示和欣赏。
2.引导学生看书,要求各小组有针对性地研究回答书中的问题。
3.你还有什么问题?你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互相欣赏。
各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学生发表研究结果。
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三、实践操作
4.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设计图的画法。
5.提出作业要求:
为自己设计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笔。学习设计图并启发创作。
明确作业要求。
分组讨论研究后创作。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笔。
你想设计的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展示学生设计草稿。
回忆设计图中的内容。学生回忆。
分析设计稿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板书设计:
笔的世界
新颖
设计图中的内容:
设计
实用
************888888888
(小资料)色彩的搭配艺术
一种颜色表现的是一种风格,不同颜色能巧妙搭配出千百种非凡风格。选择好衣服的色彩,使其巧妙搭配,对形象与气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最易搭配的蓝色
在所有的颜色中,蓝色服装最容易与其它颜色搭配。不管是近似于黑色的蓝色,还是深蓝色,都比较容易搭配,而且蓝色具有紧缩身材的效果,极富魁力。
生动的蓝色搭配红色,使人显得妩媚、俏丽,但应注意蓝红比例适当。用近似黑色的蓝色面料做一件合体的外套,配上白领衬衣,再系上领结,出现在一些正式场合会使人显神秘且不失浪漫。曲线鲜明的蓝色外套和及膝的蓝色裙子搭配,再以白衬衣、白袜子、白鞋点缀,会透出一种轻盈的妩媚气息。
蓝色外套配灰色褶裙,是一种略带保守的组合,但这种组合再配以葡萄酒色衬衫和花格袜,显露出一种自我个性,从而变得明快起来。蓝色与淡紫色长圆裙配白衬衫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打扮,如能穿上一件高雅的淡紫色小外套,便会凭添成熟的都市味。上身穿淡紫色毛衣,下身配深蓝色窄裙,即使没有花哨的图案,也可在自然之中流露出成熟的韵味。上身着深绿色毛衣,下身配深蓝色长裙,极富冬日情趣,再在里面穿一件布满小碎花的衬衫,隐隐流露出乡野气息,有条纹图案的深蓝色毛衣配绿色格子呢裙,则富有原野气息,里面穿紫色荷叶领衬衫,给人一种春天回归的感觉。
最易活用的黑色
黑色服装适合各种场合穿着,然而,如何将其它颜色的服装与之搭配好,却大有学问。一般认为白色是它的最佳配色,以黑色为主,以白色为点缀,这种设计清爽自然。
黑色与粉红色搭配,能表现出一种俏丽,是成熟的象征。上身穿深黑色与粉红色相间的外套,里面配一件白衬衫,显得柔和明快。黑色与红色搭配,色彩极为鲜明,红色上衣配黑色裤,或黑色外套配红色裙子,再围起一条红围巾,可构成一种平衡的韵律。
必备的白色
白色可与任何颜色搭配,但要想搭配得当,也需要一番心思。
白色下装配以带条纹淡黄色上衣,是柔和色的绝配组合。下身着象牙白长裤,上身穿淡紫色西装,配一件白色衬衣,不失为一种成功的配色,可充分显示出个性;象牙白长裤与淡紫色休闲衫配穿,也是种不错的组合;白色长褶裙配淡粉红色毛衣,给人以温柔的感觉,浅咖啡色,灰褐色以及暗茶色上衣与米色长裤搭配,亦很具特色。
对于粗条纹服装来说,红白搭配是大胆的结合。上身白色休闲衫,下身穿红色窄裙,显得热情潇洒。在颜色对比下,白色的分量越重,看起来越柔和。
充满魅力的灰色
乍看起来,灰色似乎不具有什么个性,但与蓝黑均不同的是,灰色有各种浓淡色调的变化,在保守装扮里,灰色自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雪白的衬衫配米灰色上衣,下着带条纹的浅灰长裤,这种搭配充满了现代风情,而整齐的灰色套装配上白衬衫,则会显得端庄大方。
灰色格子外套与白衬衫和黑裙子搭配,给人以整体协调的感觉;若将衬衫改为红色或蓝色,则又变得生动活泼,于秀丽中又添一份雅致。
灰色细格子圆裙配黑色外套显示成熟,人整体上又显得柔和、苗条。灰色长褶裙配白色衬衫显得轻松随意,再配以红色毛衣或葡萄酒色外套,则更能体现女性的柔美。
温文尔雅的褐色
褐色服装温文尔雅,搭配起来比较困难,但在其它色系中重复奥妙的色调浓度,有可能给人一种成熟的印象。
褐色苏格兰斜纹呢外套极具魁力,配深褐色淡褐色毛衣,充满粗犷乡村色彩,同时体现原始和自然。褐色毛衣具有素雅的风情,配米色紧身长裤,显得轻松自在。下身配穿圆裙,则更具特色。暗褐色长裤配纯白色衬衫,显得端庄俊俏。上身再穿大方的淡米色外套,更充分表现自我特性。天然琥珀色短上衣配骆驼色长裤时,可在同一色系中组合出色彩差异产生一种复杂情调,体现自然与潇洒。骆驼色围巾配可可色毛衣和淡咖啡裙子,这种由淡褐色至深褐色组成的迷人款式,可作为正式服装穿着。
褐色与白色搭配,给人一种清纯的感觉。金褐色及膝圆裙与大领衬衫搭配,可体现短裙的魅力,增添红色毛衣、红色围巾,鲜明生动、俏丽无比。
褐色毛衣配褐色格子长裤,可体现雅致和成熟。褐色厚毛衣配褐色棉布裙,通过二者的质感差异、表现出穿着者的特有个性。
可以说衣服颜色是整个人体形象中最具情感特征的部分。衣着配色和谐,给人以优雅高贵的感觉。一般说来,颜色可分为活泼色调、柔和色调、自然色调、深暗色调,以及黑、白、灰色调这五种最有代表性的色调。
活泼色调色彩鲜艳、热情,给人以华丽、时髦甚至夸张的感觉,并带有神秘的异国情调或异族情调。
柔和色调色彩淡雅,娇媚清爽,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是春夏季节不可或缺的颜色。
自然色调以大自然颜色为参照色,土黄色、茶色、橄榄绿等安详、恬静又稳定的颜色,这是许多职业女性偏爱的颜色。从不同组合变化中又能变幻出大量色彩,神奇莫测。
深暗色调指酒红色、深黄色、藏青色为中心的深郁、沉着的色调。在浓厚中包含着华贵与雅致、稳重与热烈,是一种矛盾的混合色,深受知识女性喜爱。
黑、白、灰三色也称无色色调。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有它们的影子。这三种原始色调一直是服装设计师的宠儿,在T型台上历经百年而不衰。1992年巴黎时装界刮起的灰色旋风更是将深寂淡漠的原始色调推向前端,成为女士服装的瑰宝。
这五种色调之间,可以单独成一体,也可以互相组合,创造出一个多姿多彩的颜色世界。但颜色的组合就有大学问了。稍一不慎,你就会成为一个受人嘲笑的调色板,相反若颜色搭配得体,则能直接地展示你的审美品味。因此,谨慎选择服装颜色非常重要。现代女性在追求生活品味,塑造完美形象的同时,色彩搭配学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第三篇:岭南版美术十一册第1课教案
第1课 美术从远古走来 第一周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培养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懂得美术的分类。
教学重点:学习美术的分类及古代美术的艺术特征。教学难点:对经典作品的概括分析。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己欣赏课文中的古代中外美术作品,尝试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二、教师对学生的描述进行补充,介绍古代中外美术作品,利用多媒体展示具体形象,并选取经典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说明。
如《溪山行旅图》突出构图的雄伟,《君士坦丁凯旋门》突出造型的独特与浮雕的精美。
三、学习美术作品的分类,学习美术门类的特征,在工具材料的使用、表现的手法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完成“尝试·探索”栏目中的第1题练习。
四、对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完成“尝试·探索”中的第2道练习题。点评范围与准则,如“要表达什么?”、“主要构图法则是什么?”、“用什么材料,表现一种什么质感?”、“在色彩方面给人什么感觉?”等等。
五、布置作业:临摹课本中你喜欢的作品。可以画局部也可以画全部。
六、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古代美术的艺术特点,知道美术的分类。
第四篇:十一册科学教案
第一课 同一首歌
一、教学内容:
1、欣赏《我的祖国》、《大中国》。
2、表演《同一首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2、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3、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4、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5、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三、重点:学习秧歌知识。
难点:学习有关合唱知识。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演唱《同一首歌》
1、充分利用歌曲范唱录音。一般学生平时曾经听过这首歌曲,对这首歌曲比较熟悉。
2、在学习歌曲前,先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以便确定教学方法。如果多数学生比较熟悉,可以采用听范唱录音、让学生直接轻声随着歌唱的方法。
3、用“先哼唱、后唱词 ”的方法。发现学生在随唱中有错误或困难的地方,提出来专门订正、练习,然后再听录音或随伴奏唱。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也要在适当时候让学生唱歌谱(即:不要从始至终用听唱法唱歌词,而完全不唱歌谱)。对于那些识谱能力比较低的学生,这种练习可以逐步提高识谱能力。
4、在歌曲艺术处理时,也可引导学生倾听录音,采用轻声、抒情、连贯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感情。
5、尽量学好歌曲的二部合唱。这首歌曲二部合唱比较浅易,第一段的第二、三句和第四句的前半句为二部合唱,第二段只有第四句结尾部分为二部合唱。只要条件允许,要把二部合唱部分学会、唱好。如果确实有困难,也要把第二段的第四句结尾部的合唱学会、唱好。
6、在辨认歌曲结构的基础上,处理歌曲和变换演唱形式。这首歌曲的乐段和乐句十分规整,容易辨认。
7、让学生自己进行乐段和乐句的区分,用彩色笔或铅笔标画出来。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来分析歌曲情感的处理,或者启发学生自己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8、在设计歌曲处理时,要注意力度变化,注意突出高潮。可以向学生设问:歌曲使你最激动的乐句在哪里?用什么样的力度来演唱、表达歌曲的感情?
9、用独唱、齐唱、合唱等不同演唱形式,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演。
二、小结。第二课时
一、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1、熟悉并背唱歌曲主题。要让学生学会并背唱《我的祖国》和《大中国》的音乐主题。
让学生随录音唱歌词,或辅以听唱法教唱。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并注意第二乐段(合唱部分)的三段歌词的速度和力度变化。
在聆听《我的祖国》和《大中国》时,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模仿指挥,或者随着音乐划拍,帮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风格。
利用卡拉OK形式,请个别同学演唱歌曲。或随卡拉OK,请个别同学担任领唱,全体学生伴唱或合唱。
二、编创与活动
1、给《大中国》编配秧歌舞动作,尝试表演“歌伴舞”。
2、同时使用录音带或卡拉OK伴奏。在“歌伴舞”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在引导积极参与,表达歌唱祖国的热情。并不要求达到某种表演技巧。
三、小结。
第二课 草原牧歌
一、教学内容: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万马奔腾》.2、表演《银杯》、《小黄鹂鸟》
二、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能够根据《小黄鹂鸟》及《银杯》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还能用齐唱、轮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
3、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达亚波尔》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短调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女中音、男高音及马头琴的音色;知道本单元歌曲中所使用的音阶。
4、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三、重点:学习五声音阶。难点: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唱歌曲《银杯》 1.完整地聆听范唱。
2.注意控制歌曲的节奏、速度及旋律中的大跳。
3.在感受、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两首歌曲的调式特点。4.模拟蒙古族同胞唱酒歌时,要注意蒙古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如:敬酒、唱酒歌时,要把酒杯举至头顶;客人要恭敬地接过酒杯并把酒喝干。
二、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初听时要完整地聆听作品,并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判断歌手的音色。
2.要引导学生抓住音乐要素的特点,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及其鲜明的民族风格。
3.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背景材料。
4.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德德玛及腾格尔的音色,认识他们不同的演唱风格。
三、小结。第二课时
一、学习演唱《小黄鹂鸟》
1、学唱歌曲,完整地聆听范唱、观看录像。
2、注意控制歌曲的节奏、速度及旋律中的大跳。
3、练习二部合唱,要注意两个声部间力度上的均衡及层次感。
4、在感受、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两首歌曲的调式特点
二、聆听《万马奔腾》
1.初听时要完整地聆听作品,并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判断乐器的音色。
2.要引导学生抓住音乐要素的特点,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及其鲜明的民族风格。
3.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背景材料。
4、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上的旋律线图谱,鼓励学生用他们喜爱的方式记录、表现自己聆听的印象。
二、小结。第三课时
一、演奏《筷子舞》
1、初学时可放慢速度,但要注意乐曲的句法。
2、熟练后,要表现乐曲应有的情绪。
3、要完整地、有表情地演奏《筷子舞》。
4、演奏中做到节奏准确、速度稳定、声部间和谐均衡。
二、编创活动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及创造性活动。如:模拟表演活动、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学生课余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加深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认识,拓宽其文化视野,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小结。
第三课 多彩的美洲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平原,我的心》、《化装舞会》。
2、表演《拉库卡拉查》、《红河谷》。
二、教学目标:
1、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民族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能够演唱歌曲《红河谷》和《拉库卡拉查》,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3、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4、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
三、重点: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难点:模仿墨西哥舞蹈参与。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
一、演唱《拉库卡拉查》
1、用富有感情的范唱或录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歌曲留有完整的印象。
2、引导学生用视唱法学唱。
3、用歌词带动学唱歌谱。
4、学生用指挥划拍的方法辅助学唱。
5、教唱的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地注意情感表现问题。为了表现好歌曲的感情,引导学生解决呼吸、句法及圆润而自然的歌唱声音问题。
6、尽量学唱英语歌词。利用课余时间请英语老师协助教唱。
二、欣赏《平原,我的心》
1、完整地聆听音乐。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乐曲鲜明的民族风格,尤其是它们的节奏特点。
2、为导入本课课题,让学生听几个拉丁美洲音乐片段,让学生来听辨、判断,进而深入课题。
3、为使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拉丁美洲民族民间音乐的特殊风格,除了认真聆听、演唱作品外,还给学生讲解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地理、历史、文化、习俗等。
三、完成编创活动。
四、小结。第二课时
一、演唱《红河谷》
1、用富有感情的范唱或录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歌曲留有完整的印象。
2、《红河谷》这首歌的音域不宽、节奏平稳、旋律简洁朴实,学起来比较容易。引导学生用视唱法学唱。
3、要学生注意准确起唱,不抢拍。通过指挥手势引导学生。
4、教唱的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地注意情感表现问题。
二、聆听《化装舞会》
1、完整地聆听音乐。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乐曲鲜明的民族风格,尤其是它们的节奏特点。如:
霍罗波舞节奏,可用稍快的三拍子节奏感受、体验、表现; 摇滚节奏,可用课本“实践与创造”的第三题来感受、体验、表现; 探戈节奏,可用下面的提示来感受、体验、表现。
2、为使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拉丁美洲民族民间音乐的特殊风格,除了认真聆听、演唱作品外,要适当地讲解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地理、历史、文化、习俗等。鼓励学生搜集资料并参与课堂讨论。
三、完成编创活动。
四、小结。第三课时
一、继续学习歌曲《红河谷》
1、为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潜能,鼓励学生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如:领唱、合唱、用哼鸣伴唱等。
2、这首歌曲的二部和声十分规整简洁,对表现歌曲的情绪来说很有效果。因此,要尽量唱好二声部合唱。
二、结合本课的拉丁美洲歌曲、乐曲,进行“编创活动”。
三、小结。
第四课 芬芳茉莉
一、教学内容:
1、表演《外婆的澎湖湾》、《牧场上的家》。
2、聆听《可爱的家》、《天黑黑》、《回家》。
二、教学目标: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三、重点: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
难点:歌曲《茉莉花》旋律起伏大,音域较宽,学生演唱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欣赏三首民歌《茉莉花》
1、讲解:《茉莉花》(鲜花调)小调类民歌,在全国流传甚广。因流传地域、语言不同,各地的《茉莉花》在风格色彩上有明显的差异,它体现了民歌的变异性。在各地流传的《茉莉花》中,以江苏的《茉莉花》最为著名。
2、完整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3、完整欣赏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
4、完整欣赏辽宁海城民歌《茉莉花》
5、让学生将它们进行对照比较,感受它们在风格上的差异,并初步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和认识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的混融性。
6、介绍:除了上面介绍的几首《茉莉花》外,还有山西、陕西、四川等许多地方都有以茉莉花为题的民歌,所表现的内容、歌词大体相近,但旋律都有各自的地方风格特点。
二、欣赏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
1、给学生讲解剧情。
2、介绍作曲家的创作背景。
3、完整欣赏作品。
4、通过欣赏对比,使学生感受民歌与歌剧音乐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习合唱歌曲《茉莉花》
1、将与歌曲相关的人文地理等知识引入到教学中来,使学生能自然地进入到歌曲的情境中去体验歌曲的风格特征。
2、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唱好这首歌曲。
3、让学生在歌唱学习活动中充分感受歌曲旋律的流畅、歌词表达的含蓄与细腻等风格特点。
4、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对歌曲规定的调高作适当的调整。
5、让会唱这首歌的同学为大家演唱,其目的都是使学生在听赏的过程中尽快地熟悉旋律和歌词。
6、提示学生(尤其是在高音区)不要大声喊叫,要讲究声音的自然、和谐。
7、合唱歌曲。
8、在熟唱歌曲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要求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表演,在参与表演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歌曲风格和情感的体验。
二、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三、小结。第五课 神奇的童话
一、教学内容:
1、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2、表演《洛列莱》。
3、音乐剧《三个小和尚》的创作表演。
二、教学目标:
1、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洛列莱》、《魔法师的弟子》和《黄鹤的故事》。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
2、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可用英文演唱)。
3、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4、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创编并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三、重点:欣赏《魔法师的弟子》。难点:创作音乐剧故事。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学唱歌曲《洛列莱》
1、讲解歌曲的背景材料。
2、老师范唱歌曲。
3、学唱曲谱,先让学生边听边分析歌曲哪几句大致相同,哪句完全不同,找出 一、二、四句旋律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4、让学生关注不完全小节与弱拍起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标出换气记号。
5、三段词应当在演唱的情感上有所不同,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音色、速度、力度。由学生边讨论边试唱,最终由自己决策。
6、英文歌词与英语课配合学习。
二、聆听《黄鹤的故事》
1、用节选的方法组织学生听乐曲。如:乐曲开始的引子主题、呈示部主部和副部的主题——老马、黄鹤,展开部官老爷主题等。
2、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完整地听乐曲。
三、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二课时
一、聆听《魔法师的弟子》
1、借助于学生对故事梗概的了解、借助于课本中的图画、借助于电脑音乐课等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的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
2、通过反复听和模唱谐谑曲拎水的主题:
达到能背唱的程度。
3、在每一遍听此曲时要提出不同的问题:如拎水的主题出现过多少次?它主要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在速度、力度、音色上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魔法师、魔法师弟子的形象、心态有什么关系等。
4、对于疑惑不解的问题靠聆听解决。
5、至于对作者迪卡斯的了解,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去思考、去评论,并可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如:你是否喜欢这首乐曲,为什么?为什么这部乐曲被认为是最具独创性的?
二、音乐剧《三个小和尚》的创作表演
1、用全班集体设计念经的节奏、挑水、抬水、没水吃的节奏,分组寻找适当的音源进行表演。
例如回旋曲的主部念经都用相同的节奏:
2、边念边敲出木鱼声。而插部可以为甲、乙、丙三个和尚 —— 一人挑水吃、二人抬水吃、三人 没水吃,设计不同的节奏,创作或选择不同的乐器音色进行伴奏。
3、请三位学生扮演。主部可以全班或全组伴奏,插部则可由少数人伴奏三位学生表演。
4、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别人、完善创作及表演的作用。
5、如果学生不喜欢《三个小和尚》的故事,可以用其它故事、诗歌来替代。但要符合通过创作感觉体验音乐回旋曲式结构的要求。
四、小结。
第六课 劳动的歌
一、教学内容:
1、表演《军民大生产》、《翁嘿呀》。
2、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2、演唱《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3、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编创活动。
三、重点: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难点:编创劳动号子。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
1、学唱歌曲前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范唱录音,以使学生对歌曲有整体性的感受,并激发其学唱歌曲的兴趣。
2、用听唱法学唱《军民大生产》歌词。
3、学唱中随时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表现歌曲的情感。
4、.演唱中鼓励学生设计演唱形式或参与表演。如:采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5、唱会歌词后,返回来视唱曲谱。
6、指导学生正确地歌唱,防止大声唱歌及喊唱的现象发生。
二、聆听《连连夯》
1、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作品,使学生感受、体验、理解作品的艺术特征——特别是劳动号子的特征。
2、用录像、电影片段一类的媒介,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直接联系。
3、聆听过程中,伴随音乐做表演性或模仿性动作。
4、参与讨论、评价;搜集相关文字、图片、音响、录像资料等。
三、小结。第二课时
一、表演《翁嘿呀》
1、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老师的范唱,以使学生对歌曲有整体性的感受,并激发其学唱歌曲的兴趣。
2、跟随录音先唱衬词、再唱全歌。学唱中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表现歌曲的情感。
3、演唱中鼓励学生参与表演。如:用表演唱的形式演唱《翁嘿呀》。
4、为《翁嘿呀》编配朝鲜长鼓舞节奏,在演唱歌曲时作为伴奏。
5、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唱歌谱。
6、唱会歌词后,返回来视唱曲谱。
7、演唱歌曲时指导学生正确地歌唱,防止大声唱歌及喊唱的现象发生。
二、聆听《船工号子》
1、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作品,使学生感受、体验、理解作品的艺术特征——劳动号子的特征。
2、用录像、电影片段一类的媒介,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直接联系。
3、聆听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伴随音乐做表演性或模仿性动作;参与讨论、评价;搜集相关文字、图片、音响、录像资料等。
4、对本单元的音乐作品做综合比较,进而认识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基本特征,认识其风格上的异同。
5、用《军民大生产》的曲调,创造性地即兴编配歌词和动作,并进行演唱。
三、小结。
对坪小学六年级上期
音 乐 教 案
教者:叶明香 2008.9.5
第五篇:十一册短语
一、《山中访友》 栀子花的气息 满怀的好心情 德高望重的老人 滚滚的河水 无边的青翠 清凉的山泉 汩汩的溪流 飞流的瀑布 天生的金嗓子 雄浑的男高音 陡峭的悬崖 深深的峡谷 挺拔的身躯 高高的额头 悠悠的白云 洁白的身影 湛蓝的天空 淘气的云雀 大自然的芬芳 芬芳清香的落花 火山爆发的声浪 隆隆的回声 醉酒的诗人 撑起的巨伞 天地的恩泽 精致的纹理 山里的朋友 轻轻地挥手 热切地打招呼
二、《山雨》 湿润的山风 轻盈的云雾 无字的歌谣 奇妙无比的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 轻捷柔软的手指 优雅的小曲 幻想的色彩 火一般的红色 水淋淋的嫩绿 清新的绿色 浴后的欢悦 清脆的音响 山雨的余韵 悄悄地停了
三、《草虫的村落》静谧的田野 爬行的小虫 细密的草茎 茂密的森林 英勇的黑甲虫 花色斑斓的小圆虫 俏丽的彩衣 粗壮的黑甲虫 好奇的目光 旅途的劳倦 优美的音韵 僻静的小路 悠悠忽忽地漫游 勤勉地奔忙 行色匆匆地赶路 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 友好地交流 意味深长的对视 傲然地前进
四、《索溪峪的野》 天然的美 野性的美 惊险的美 悬空的巨石 磅礴的美 不拘一格的美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亲热的劲头 年过花甲的老人 满山的嘻嘻哈哈
五、《詹天佑》 杰出的工程师 爱国的工程师 著名的工程师 艰巨的工程 有力的回击 轻蔑地说
六、《怀念母亲》 崇高的敬意 浓浓的思乡情 美丽的故乡 真挚的爱慕 孤寂的小城 朦胧的薄暗 故乡的朋友 不全的灵魂 可怜的母亲 梦中的母亲 沉默地站着 深切地怀念 焦急地等待 耐心地等待 深深地祝福
七、《彩色的翅膀》 矮墩墩的战士 沉闷的气氛 雪亮的光芒 不平常的来历 薄薄的小片 啧啧的赞叹声 彩色的翅膀 慢慢地咬着 轻轻地闻着 细细地端详着 淡淡地一笑 紧紧地抱着
八、《中华少年》 巍峨峻拔的高原 冰山上的雪莲 碧波环抱的宝岛 海风中的乳燕 苍苍茫茫的草原 翱翔的雏鹰 七沟八梁的黄土坡 鲜嫩的山丹丹 生长的希望 北国的雪花 南疆的红棉 龙的故土 民族的摇篮 刚劲端庄的方块字 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 枫桥的钟声 大漠的孤烟 强悍的小牧民 美好的祝愿 中华母亲的功德 问号般的身躯 南湖的航船 先驱者的热血 青春的笑脸 崭新的画卷 璀璨的诗篇
九、《穷人》 汹涌澎湃的海浪 狂风的怒吼 冰冷发青的脸 死的宁静 僵硬的手 魁梧黧黑的渔夫 湿淋淋的渔网 睡得正香 吼得真凶 安静地睡着 忐忑不安地想
十、《别饿坏了那匹马》 流连忘返的地方 羞愧不已的我 瘦削的脸 宽厚的笑 忐忑不安的心 刻骨铭心的记忆 十指连心的疼痛 怒目圆睁的脸 茫然的眼睛 吱呀作响的门 枯蔫焦黄的马草 香甜地吃着 拼命地摇着 无奈地摇头 泰然地坐下 匆匆地翻开 张皇地回过头
十一、《唯一的观众》 悠悠的小令 沙沙的足音 极瘦极瘦的老妇 隆重的仪式 独享的幽静 唯一的听众 耳聋的老人 紧闭门窗的房间 慈祥的眼神 平静的眼神 尽心尽力地演奏 深深的潭水 无法割舍的爱好 成千上万的观众 熟练地演奏 平静地望着 会心地笑了 庄重地架起小提琴 蹑手蹑脚地走 累得又酸又痛 不由得想起
十二、《用心灵去倾听》老旧的电话机 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受伤的手指 嗓音温柔的女子 悦耳的声音 熟悉的声音 幸福地歌唱 耐心地回答 兴高采烈地拿着
十三、《只有一个地球》 晶莹的球体 蓝色和白色的纹痕 薄薄的纱衣 水蓝色的纱衣 生命的摇篮 群星璀璨的宇宙 上帝的恩赐 资源的枯竭 严重的威胁 不顾后果地滥用 不加节制地开采 慷慨地提供
十四、《大瀑布的葬礼》 特殊的葬礼 大瀑布的葬礼 世界著名的大瀑布 世界各地的游人 汹涌的河水 雄伟壮观的瀑布 飘飘洒洒的水雾 细细的水雾 世外桃园的清新空气 高高的拦河大坝 雄奇的气势 生命垂危的老人 形容枯槁的老人 奄奄一息的老人 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饱含深情的语调
十五、《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闪闪发光的松针 甜美的味道 宝贵的生命 温暖的怀抱 真挚的情感 嗡嗡鸣叫的昆虫 浓密丛林中的薄雾 潺潺的流水声 永流不息的河水 雨后清风的气息 松脂的幽香 温暖的怀抱 亲切地呼唤
十六、《青山不老》 参天的杨柳 绿色的波浪 粼粼的波光 险恶的地方 凶猛的山洪 科学的种植 瘦小的老头 命运的选择 生命的归宿 了不起的奇迹 如臂如股的树木 绿风荡漾的小院 勇敢地顶住 不紧不慢地说着
十七、《少年闰土》 深蓝的天空 金黄的圆月 碧绿的西瓜 紫色的圆脸 明晃晃的银项圈 油一般的滑 五光十色的贝壳 危险的经历 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轻轻地走去 尽力地刺去
十八、《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紧张动人的情节 复杂的内容 呼呼的北风 饱经风霜的脸 微弱的光 深深的寒意 慈祥的表情 愉快的表情 枯瘦的手 详细地解说 囫囵吞枣地看 张冠李戴地乱说 清清楚楚地记得 深深地叹气 接连不断地咳嗽
十九、《一面》 烟似的细雨 粗短的手指 厚实的纸张 清晰的字迹 舒服的感觉 慈祥的目光 竹枝似的手指 诚恳的劝告 黄里带白的脸 寸把长的头发 顽强的战士 艰苦的工作 鼓励似的微笑 带着体温的银元 非人的虐待 恭敬地鞠躬 惊异地望着 不分方向地乱飞 殷勤地点头 不好意思地笑 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第六单元《轻叩诗歌大门》天真的儿歌 朴素的民歌 诗歌的国度 伟大的诗人 优秀的诗篇 小小的木板房 关闭的窗子 雪绣的花边 洁白的流苏 经营的雪花 诗歌的魅力 宽大的胸怀 鲜亮的花朵 动听的歌 热情的歌曲 生命的启迪 机灵的眼睛 美丽的森林 断断续续的鼾声 皎洁的月光 依偎的姿态 热情地歌唱 二
十一、《老人与海鸥》 丰富的情感世界 褪色的布衣 海鸥的领地 湖边的围栏 有声有色的乐谱 盘旋的鸥群 飞翔的鸥群 盘旋翻飞的鸥群 静静地坐着 默默地注视 抑扬顿挫地唱着 有节奏地起落 二
十三、《最后一头战象》 威风凛凛的象兵 排山倒海的气势 奇特的气味 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莲花状的座垫 杏黄色的流苏 英武豪迈的气概 有灵性的动物 遥远而神秘的象冢 洁白的纱巾 清波荡漾的江面 哗哗流淌的江水 火红的朝阳 浴血搏杀的战场平缓的小山坡 并肩战斗的同伴平坦的草地 深沉的情感 优哉游哉地闲逛 急促地踏地 焦躁不安地吼叫 准确地预感 悄悄地跟着 久久地凝望 震耳欲聋地吼叫 炯炯有神地眼睛 激越悲壮地吼声 扑喇喇地跳出水面 悄悄地说 耐心地等待 烧得通红 二十四《金色的脚印》 光秃秃的树枝 冷清清的月光 清脆的声音 悲伤的声音 可怜的小狐狸 哆哆嗦嗦的鸡 警惕的叫声 黑暗的树林 湿漉漉的地面 明显的消瘦 耀眼的朝阳 孤零零地坐着 目不转睛地看着 柔弱的身体 汪汪地叫着 咿咿呀呀地乱唱 悄悄地爬起 哭哭啼啼地演戏 大摇大摆地走路 看得兴奋 悄悄地出现 摔得干脆 不停地哼叫 憋得满头是汗 拼命地咬 漫不经心地走着 直勾勾地盯着 柔和地舔着 兴高采烈地跳来跳去 逃得无影无踪 啃得干干净净 二
十六、《月光曲》 著名的乐曲 幽静的小路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微弱的烛光 清幽的月光 微波粼粼的海面 轻纱似的微云 雪亮的浪花 恬静的脸上 美妙的琴声 静静地听着 二
十七、《蒙娜丽莎制约》 大摇大摆的散步(鸽子)奇异的感觉 柔和的眼神 明亮的眼神 微挑的嘴角 淡雅的微笑 神秘的微笑 神奇的画笔 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 永恒的美 生命的活力 特有的生命力 幻觉般的神秘感 空旷而深远的背景 永不磨灭的印象 好奇地歪着头(鸽子)慢慢地向前移动 慢慢地走近移动得更慢了 二
十八、《我的舞台》 神奇的吸引力 厚厚的幕布 演唱时的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