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设计的选择

时间:2019-05-15 05:1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设计的选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设计的选择》。

第一篇: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设计的选择

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设计的选择

教学目标:

1.掌握教育活动内容的涵义、类别;

2.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置的原则与特点; 3.会设置与编排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一节 教育活动设计中的内容分析

幼儿园课程改革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改变就是教师对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有了越来越大的自主权,教师不必拘泥于一套教学指导用书,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计划,而是可以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保教目标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述的各领域目标,结合本地、本园和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教育内容甚至追随儿童的兴趣、需要生成教育活动。这种改变在给予教师较大自主权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到底该如何选择教育活动内容呢?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含义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是实现教育活动目标的载体,其合适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目标能否顺利地实现。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掌握活动内容选择和编排的原则及其基本方法。

无论是预成的目标,还是生成的目标,都需要活动内容来体现与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是指实现教育目标,要求儿童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分类 (布卢姆目标分类模式)

(一)认知类教育活动内容

(二)动作技能类教育活动内容

(三)情感态度类教育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一)健康领域

(二)语言领域

(三)社会领域

(四)科学领域

(五)艺术领域

 由教师组织的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都是教育活动。因此,按照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类型,可以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分为以下四类:

1、生活活动的内容:进餐、午睡、吃点心、盥洗、入厕等。

2、游戏活动的内容: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其他区角游戏等

3、劳动活动的内容:自我服务、值日、整理玩具架、喂养小动物等公益劳动等。

4、教学活动的内容:语言、科学、健康、社会、艺术。

有些教材将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类型分得更为具体,如增加了入园活动、离园活动等。由此,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又相应地增加了入园活动的内容、离园活动的内容等。

三、教育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教育活动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启蒙性

(二)教育活动内容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

(三)教育活动内容具有生活性和生成性

四、教育活动内容的编排

(一)布鲁纳的“螺旋式”编排模式——同一主题不同年龄

(二)加涅的“直线”编排模式——由简入繁、直线上升、逐步提高

(三)奥苏贝尔的“渐进分化与综合贯通”编排模式——同一主题不同知识点

第二节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置

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依据

1.能有效实现教育目标的内容

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能有效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内容才是有价值的。哪些才是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呢?应该是“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有助于幼儿掌握基本活动方式的内容”“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幼儿情感态度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教师为了追求内容的新颖,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在选择教育活动内容时常常迷失价值方向。如在大班想象添画活动“从一只眼睛画起”中,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一张画有一只眼睛的画纸,让幼儿从不同方位观察、想象是谁的眼睛,并在此基础上添画,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大胆作画的能力。由于纸上的眼睛很具体,幼儿无法产生丰富的想象,迟迟下不了笔,最后只好胡乱画个人应付了事。这样的活动内容看似新颖,实则令幼儿难以操作,无法有效实现教育目标。

2.与幼儿的知识经验相适宜的内容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原则,即教育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要处在幼儿“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教育活动内容时遵循各年龄段幼儿在认知、情感态度、能力、社会性、个性等方面的一般发展规律,确定既与幼儿原有经验相适宜又有利于幼儿主动建构的活动内容。如教师让从未接触过抽象画的幼儿欣赏毕加索的油画《三个乐师),感受画面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从作品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体会画面人物生活的痛苦、悲惨以及假装的幽默,体会作者心中对光明、幸福的渴望。由于孩子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根本理解不了作品的含义,也达不到预定的教育目标。但如果这个教育内容让原来对抽象画有一定欣赏经验的幼儿来欣赏,效果就会完全不同。同理,主题活动“海洋世界”更适合生活在海边的幼儿。

3.能引发和满足幼儿兴趣的内容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兴趣是直接支配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有了兴趣,幼儿就有了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和积极的态度。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确定必须考虑幼儿的兴趣特点。教师可运用以下三种策略来协调教育内容与幼儿兴趣之间的关系:其一,教师预设一些既能促进幼儿发展,又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如小班的各种“玩色”活动,既能让幼儿感受色彩美,产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愿望,其活动形式又是深受幼儿喜爱的;其二,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由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生成活动内容。《纲要》中也要求我们“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如,在一次大班语言活动中,天空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孩子们的注意发生了转移。这时,教师及时调整了计划,顺应孩子们的兴趣需要,引导孩子们讨论有关雨的内容。“要下雨了,天空是怎么样的?”“你看到的雨是怎样的?”“下雨了,小树、小花、小草怎样了?”“雨中的人是怎样的?”孩子们围绕雨进行了描述交流,既满足了观察雨、讨论雨的愿望,也增进了师幼间的情感;又如在音乐活动《四大发明》中,幼儿由教师准备的教具——手工油印机引发出对印刷的兴趣,教师由此生成了印刷术主题教育,扩展了幼儿的经验。其三,对一些促进幼儿发展确有必要,但难以直接引发幼儿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善于运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引导他们参与活动。如小班幼儿不太喜欢漱口,教师运用儿歌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4.有利于幼儿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内容

幼儿园各年龄阶段、各学期、各教育活动之间的内容需要衔接,托幼之间、幼小之间的教育内容也需要衔接。教育活动内容的衔接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同时也反映了知识经验之间的固有逻辑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遵循由易到难、由浅人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对自我的认识方面,小班幼儿可认识自己的五官,中班幼儿可认识自己的身体,大班幼儿则可认识自己的能力。在幼

小衔接方面,既要避免过早地介入一些知识、技能的学习,造成与小学教育内容的重复,又要避免忽视幼儿情感、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方法等方面的培养。要多选择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教育内容,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

(一)能反映时代发展特征,有利于幼儿后续学习和长远发展(时代性)

(二)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适宜性)

(三)能对应和覆盖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一致性)

(四)能引发和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五)能考虑季节、节日以及周边环境资源等因素

(六)能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途径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设计就是对幼儿园活动资源的分析和筛选策略。幼儿教育领域内有许多内容是相对稳定不变的。如,幼儿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认识;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国际公人节日的认得;对周围生活的认识等等。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应是广泛的、启蒙的,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在选择教育内容时,既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要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开拓幼儿的经验;既体现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又注重幼儿学习的必要性、适宜性以及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等。

(一)选择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活动内容

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教育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的问题,应被及时地纳入到教育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会受到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

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幼儿自主生成、自主探索的主题,大多是幼儿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觉得奇怪的现象以及感到困惑的问题,如:“我长大了”“大桥为什么不塌下来”“奇怪的冰”等。当活动的主题是幼儿所喜欢、感兴趣的内容时,幼儿就会调动全部的智慧、情感、意志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

因此设计活动时,教师应先考虑活动的内容是否来源与幼儿的生活,是否是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或曾经经历过并且留下有深刻印记的事物和现象。

1、体现幼儿周围自然界的现象或变化的活动

蕴涵着幼儿周围自然界的现象或变化内容的活动,是幼儿非常热衷的。幼儿生活的这个自然界,本身就充诉着各种“光怪陆离”的自然现象,如雪、雨、风、霜、雷、电、声、光等,蕴涵着神奇莫测的无穷的变化,如水结冰、冰融化、种子发芽、蝌蚪变青蛙、孩子长大等。这些现象和变化的感性层面的知识和经验是孩子们愿意去探索去研究、能够理解、并且值得掌握的。

2、反映幼儿周围的事件或社会生活的活动

解决孩子们所关心的切身实际问题,是我们所倡导的,更是受孩子们欢迎的。

3、反映社会和媒体普通关注同时又对幼儿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事件或庆典活动。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重大事件是值得小朋友去研究的,如有关海啸,地震,龙卷风,北京奥运会,各种节庆日等等,都是幼儿学习和活动的好“教材”。

(二)选择儿童文化及儿童精神世界的内容

1、幼儿喜爱的童话故事

改革开放多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在饱尝了世界各国经典童话的“儿童文化大餐”之后,不仅拥有了更多的精神财富,而且这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也给老师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资源空间,为师生合作、教学相长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例如: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 :神笔马良,白雪公主和三个小矮

人、园丁和主人等等。

2、幼儿喜爱的动画片及他们喜爱的拟人或超人形象

《西游记》《宝莲灯》《小英雄哪吒》《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蓝猫淘气三千问》《海尔兄弟》《奥特曼》《叮当猫》《樱桃小丸子》《名侦探柯南》《猫和老鼠》《喜洋洋与灰太狼》等大批中外动化片,为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同时,这些动画片中的角色也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动画片里的语言成为孩子们之间的“流行语言”。许多教师都从中挖掘了教育素材,设计出相关的系列主题活动,既紧扣了孩子们的兴趣,确确实实地促进了孩子们的快乐和发展。

3、幼儿爱读的图书

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的孩子们爱看的图书也有所不同。教师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小班的孩子爱看拟人童话类的书,故事情节要非常简单;中班的孩子爱看有情节的故事书,情节要有富于变化,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大班的孩子开始接触科幻故事书、迷宫、探索以及脑筋急转弯等智力书籍。以孩子们爱看的图书为线索,引发孩子们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和探究,以此来拓展孩子的经验,培养孩子的能力,塑造他们的品性,不失为一条捷径。例如:《儿童科普十万个为什么》、《图说中国——插图儿童地图集》、《北极惨白的太阳》、《科普连环画系列:透视为科学》、《影响世界的大科学家》、《满天星斗》、《(彩图版)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等

(三)选择更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经验的活动内容

将视野转向孩子,将孩子的发展需求做为研究、选择内容的内在依据,从而更全面地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小、中、大班幼儿有着各自不同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因此面对不同的孩子必须选择不同的生活内容。

例如,在小班开展“商店”的活动要比“拍卖”活动更受欢迎,而大班的孩

子则宁可花费许多心血,精心“筹备”大型拍卖活动,而不想再去当个“商店的营业员”;探索“微生物世界”的活动在大班大受欢迎,而小班却无人问津„„

我们知道,小班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经常伴随着动作来实现,并且由于他们生活经验少,认识具有浅表性,注意力也极易转移,所以教师设计的活动内容应尽量浅显,贯穿游戏、动作、玩耍于其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在中班,幼儿的想象思维快速发展,生活经验有所丰富,所以生活内容的设计可以更丰富一些。例如前面“认识水”活动的设计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玩水的活动,而要适当加入“溶解”“沉俘”等反映水的性质的探究和理解。

到了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知识经验和社会技能也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他们开始关注事物的变化、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区别、联系等,因此在“认识水”的活动内容设计中,还应加入对“水的三态变化过程”的研究、对水的功能的认识以及“水环保”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既要符合幼儿的现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该符合这些原则。

四、教育活动内容的设置与编排

1、从兴趣入手

(1)生成性是教育活动的本质价值,幼儿的兴趣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2)注意:“虚构兴趣” :兴趣成为活动开始的一种点缀;沦为教师利用的教学手段和幼儿娱乐的工具;满足于单纯的情感需要。

(3)兴趣应该是在活动设计之初就已深思熟虑的,不仅包括活动内容也包括活动过程都能够维持幼儿的兴趣,而兴趣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是儿童自身的 发展。

2、从经验入手

这一内容适合这一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吗?(1)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关注幼儿学习经验的获得,强调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知识建构”。

(2)幼儿的经验是幼儿自己的心理体验,带有主观色彩与不确定性,在实践操作中教师难以把握,活动内容容易过分泛化。经验起点包括:

(1)幼儿在认知水平和学习动机水平上的已有经验;(年龄特点)(2)幼儿在社会文化背景和日常生活中的已有经验。(生活经验)

3、从教材入手 注意:(1)对一个活动内容或作品素材尽量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挖掘和内容设计;(2)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分析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核心经验,从而设计出为幼儿所需要的活动内容;

4、从联系入手

(1)关注活动内容中所涉及的概念之间纵向发展的联系,确保由已知到未知,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

(2)注意教育活动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从横向方面加强活动内容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技能、情感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协调衔接,以促进儿童融会贯通去学习,并确保儿童的协调发展。

五、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预设是对幼儿了解基础上的一种假设,教学过程则是对幼儿观察基础上的一种验证。证实某种假设是教学的成功,推翻某种假设也是教学的成功。

教师实施的课程与幼儿经验的课程是有距离的,教学假设无论多么准确,都

不可能完全吻合幼儿的实际,预设多种可能性,——认真备好课。做好迎接各种可能性的心理准备。

——对幼儿的学习过程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教学中的非预期性事件意味着什么?

是对活动预设是否充分的检验,反映了教师设计活动时的经验。(是对多种可能性假设的缺乏;对活动内涵的基本判断出现失误)

是对教学的反馈信息,是教学反思、教学调整的重要依据。

教学中非预期性事件的发生是必然的,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必须即时作出快速反映。

教学中非预期性事件也是教师教学观和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好的教师会积极关注教学中的非预期事件,(心理期待、自我挑战)而不是极力回避。 应对非预期性教学事件的教学智慧源于什么?

源于教师长期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善于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教师更容易从应对非预期性行为的经验中产生教育智慧。教学中任何一个非预期性教学事件只要被教师关注并作了价值判断,那么即使是该“接球”,而没有能力去接,对教师来说也是有意义的。

六、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存在的问题

1、产生方式多预成性(选择性),少生成性

预成课程是指由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育教学过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儿童施加影响的、不可改变的计划,是教师给孩子设计的“跑道”。生成课程一般是在孩子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中由孩子自发生成的问题而形成的课程内容或主题。但它不是无目的地追随儿童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而是在“师幼互动中教师根据对儿童的需要、兴趣的观察及所做的价值判断不断生成课程活动、不断调整课程计划,以及师幼共同建构课程的过程。”新《纲要》

指出:要“善于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的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教师是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关注生成不能仅停留在捕捉到教学实践中即时生成的生动情境,充满童趣的问题,孩子反馈的信息。如果不进行价值引导,他们只是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而已,毫无价值可言。生成活动对是价值判断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大量生成与预成的交替进行中,教师要对孩子的反应作出快速的价值判断和取舍,正确处理好生成与预成的关系。

2、内容重学科性,轻生活性

我国幼儿园课程内容往往指向人类的知识世界,追求幼儿为了适应未来生活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使幼儿园课程成为冰冷的“跑道”,远离了幼儿的生活实际。幼儿的生长家园——“生活世界”被严重剥离了。幼儿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心体验被严重的分离了。以知识世界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是被纯化过的,它不仅会导致幼儿处理问题的教条主义倾向,而且不利于幼儿情感、意志、直觉等非理性方面的发展,更缺乏对人生意义的追问。长期影响下,幼儿将会变成马尔库塞所称的“单向度的人”。我们的课程内容都是指向人类的理性的科学世界,设置了太多的框框,而这些框框又有太多成人的、不科学的限定,然而往往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恰恰缺少培养孩子如何从天马行空的想象变为科学严谨研究的能力。

3、一定程度的小学化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需求,幼儿园课程内容“小学化”倾向突出。幼儿园课程内容不断扩展,许多儿童在并不愉快更不幸福地度过他们的幼儿园生活;幼儿园课程内容不断超载,人们只知道往幼儿园课程里不停地添加内容,从没有想到儿童的发展是否真正需要这些内容。致使儿童负担过重,“不想上幼儿园。”如某幼儿园五月份的教学内容:

阅读方面要学儿歌、故事、古诗,还要学习“满面春风”到“愚昧无知”30句成语,英语开有口语和书面两门课程。数学要求能用英语和汉语数数(英语要从one-ten,汉语要学会从1-90),此外还包括珠心算、手指算等内容。

此幼儿园保证幼儿通过三到四年的学习,能识汉字3000个以上,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记忆英语单词200多个,认读句子和英语会话200余句。

第二篇: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设计策略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设计策略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设计策略就是对幼儿园活动资源的分析与筛选策略。幼儿教育领域内有许多内容是相对稳定不变的。如幼儿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认识,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国际公认节日的认识,对周围生活的认识,等等。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应是广泛的、启蒙的,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在选择教育内容时,既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要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开拓幼儿的经验;既体现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又注重幼儿学习的必要性、适宜性以及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等。

一、选择与幼儿的生活机密相连的活动内容

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教育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应被及时地纳入到教育活动中来。在这样的生活中,幼儿的经验会受到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幼儿自主生成、自主探索的主题,大多是幼儿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觉得奇怪的现象以及感到困惑的问题,如“我长大了”“大桥为什么不塌下来”“奇怪的冰”等。当活动的主题是幼儿所喜欢、感兴趣的内容时,幼儿就会调动全部的智慧、情感、意志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

因此设计活动时,教师首先应考虑活动的内容是否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否是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或曾经经历过并且留有深刻印记的事物和现象。

1.体现幼儿周围自然界的现象或变化的活动

蕴涵着幼儿周围自然界的现象或变化内容的活动,是幼儿非常热衷的。幼儿生活的这个自然界,本身就充斥着各种“光怪陆离”的自然现象,如雪、雨、风、霜、雷、电、声、光等,蕴含着神奇莫测的无穷的变化,如水结冰、冰融化、种子发芽、蝌蚪变青蛙、孩子长大等。这些现象和变化的感性层面的知识和经验是孩子们愿意去探究、能够理解、并且值得掌握的。

案例:下雨的时候

一、听雨

一个炎热夏天的午后,教师正带着幼儿活动,忽然天空出现了乌云,不一会儿便黑云翻滚,天色很快暗了下来。有幼儿看到了这一切,跑来告诉老师:“天空中有许多黑云。”老师说:“是啊,天空中有这么多黑云,你们说下面会发生什么?”幼儿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教师把幼儿带到一个活动室,让他们安静地倾听外面发生了什么。这时,有幼儿听出:“外面好像下雨了,有雨滴的声音。”“雨点很大,但不急。”“听,现在雨好像下大了,滴滴答答声音听起来很快。”“现在雨更大了,声音连成一片,好像千军万马奔过来了!”幼儿热烈地猜测着,好奇地向外张望。

二、观雨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走廊上,让幼儿看雨:“哇,好大的雨呀,雨丝都连成了一片,好像天上在倒水。”“看,地面上!好像数不清的女孩正在旋转着她们的舞裙!”“看,小草更绿了,因为它喝饱了。”“小蚂蚁慌慌张张地爬到走廊里来了!”这时,有的幼儿把手伸到雨中,“雨水真凉快呀!”雨开始慢慢变小。

三、雨中行

教师允许幼儿可以到雨中去感受。有的幼儿拿了雨伞,有的什么也没拿,有的卷起裤腿、光着脚丫,大家兴奋不已,都拼命地在雨中跑,全身湿漉漉的,仿佛他们渴望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四、说雨

回教室更换衣服以后,教师和幼儿围坐一团,“现在请你们谈一谈在雨中的感受吧。”“雨水真凉快,淋雨很舒服。”“雨滴打到脸上有点疼。”“雨水打到伞上很有力,像打鼓一样咚咚的响,我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撑住雨伞。”“我尝了尝,雨水有点咸。”“我在雨中走的时候,感觉脚下滑滑的。”

五、模雨

教师请幼儿用身体和动作模仿和表现他们刚才所看到的雨。幼儿不但创作了表现小雨、中雨、大雨的不同姿态和动作,他们还发明了用嘴模仿声音,敲打脸部和身体、膝盖,手势表现以及用动作和身体同时表现下雨时的情景和状态,形象、丰富、有趣而生动。

六、画雨

可用颜料、彩笔、海绵、棉签、牙刷等各种自选材料,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刚才雨中的情景。

本次活动教师把自然环境和现象作为幼儿学习和探究对象。雨是孩子们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他们有没有真正去听过雨、仔细观察过雨、亲自体验过雨,那就不一定了。教师利用下雨这一契机,把它作为幼儿认识活动的一个内容,并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安排,通过听、看、做,感知、亲践、体语和表达,让幼儿从不同方面去深入地感知和理解这一事务,幼儿对活动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对“雨”有了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现象的直观刺激下,幼儿妙语连珠)、观察能力(他们上看、下看、左看、右看,见到的雨都不一样)和表征能力(他们能够综合运用语言、形体、绘画等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理解)。

2.反映幼儿周围的事件或社会生活的活动 解决孩子们所关心的切身实际问题,是我们所倡导的,更是受孩子们欢迎的。

活动设计案例:我有好办法 活动由来:

进入中班以后,幼儿园告状现象凸显起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的告状现象常发生在插塑区和建构区等区域,开始时我认为是玩具材料不够的原因,于是就增加了玩具数量,但是告状的现象还没有减少。

针对这个问题我又进行了多次的观察和分析,我终于发现,告状的主要原因是幼儿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比较欠缺。而中班幼儿凸显的“自我意识”又使得孩子高度关注自己的权利,不愿与同伴进行分享。同时孩子们还缺乏足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掌握轮流、协商、谦让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于是这一次我运用情景教学法,和幼儿共同讨论制定解决办法,并为幼儿运用这些办法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录像中同伴冲突的原因,并尝试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2.在讨论过程中注重倾听、理解他人的建议,提出个人的想法。3.激发幼儿主动建构规则和执行规则的意识。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录像“当玩具不能满足每个小朋友需要时引发的矛盾”;摄像机;一张

大的记录纸;写有幼儿名字的小桃心若干。

经验准备:学习使用沙漏和定时器;知道“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活动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引起讨论。

1. 教师让幼儿观看录像“当玩具不能满足每个小朋友需要时引发的矛盾”。

过程描述:当幼儿在录像中看到自己游戏的身影时,兴趣立刻高涨起来,但他们

看到由于小朋友为争抢玩具而发生纠纷时,立刻产生了共鸣:“是呀,昨天冬冬和亮亮也因为抢玩具而吵架了。”“前天,平平还抢了我的玩具,当时我很生气。”“要是大家都不抢玩具就好了。”

2.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体验当事人的心里感受和争抢玩具的后果。

过程描述:“被抢的小朋友心里不高兴,可是抢东西的小朋友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心里也不舒服。”“为什么不舒服?”“因为想玩而得不到。”“那么有什么好办法大家可以一起高高兴兴地玩玩具?”教师追问。

分析:正因为争抢玩具一直以来是困扰幼儿的头痛的问题,所以幼儿感触颇多,也非常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当下的教学内容也备受孩子们的关注。

二、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1.请幼儿两两讨论并提出矛盾纠纷的解决办法。

2.教师启发幼儿将提出的办法用形象的符号进行记录,边记录边围绕这些办法的可行性、公正性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进行初步的筛选。

3.统计幼儿的意见,提出建议,请小朋友们在活动区玩的时候注意各种办法的效果。

分析: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纷纷谈出自己的心理感受,提出自己的方案。这样的教学内容既是发生在幼儿周围生活当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实用性;又可解决幼儿缺乏规则意识和共同活动当中缺乏交往策略的不足,具有针对性并促进幼儿发展。

三、实践操作,验证方法的可行性。1.活动区自主选择活动。

2.活动区总结评价:针对幼儿提出的争抢玩具的解决办法进行讨论,肯定幼儿之间共同游戏、相互谦让和帮助的行为。

活动结束。

分析: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在操作过程中,又发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他们又聚在一起商量,使他们自己制定的规则和办法进一步细化和周全,并对玩法做了一定的调整。

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孩子们相互了解了彼此不同的想法,知道人与人的 差异,而且也知道了人与人虽然有不同,但是通过互相友好的协商、共同制定规则并遵守可以达到愉快相处、共同合作这一事实和道理。教师通过这一教学内容的设置,潜移默化地向幼儿传输了关系学、社会学的知识,使幼儿接受并主动建构了自己关于同伴关系的新经验。

3.反映社会和媒体普遍关注同时又对幼儿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事件或庆典活动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重大事件是值得小朋友去研究的,如有关海啸、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各种节庆日等等,都是幼儿学习和活动的好“教材”。“实践篇”里的“欢欢喜喜过大年”等都是这一类活动设计的典范。

二、选择来自儿童文化及儿童精神世界的内容 1.幼儿喜欢的童话故事

改革开放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在饱尝了世界各国经典童话的“儿童文化大餐”之后,不仅拥有了更多的精神财富,而且,这些经典童话故事也给老师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资源空间,为师生合作、教学相长提供了更有利的支持。

案例描述: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前前后后

在上学期的儿童剧排演活动中,一个班的孩子提出要演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于是,师生共同搜集童话剧的各种文字、音像资料,对照图书、动画片讨论、修改、确定了剧本和表演的主要角色,就等着孩子们自己选择角色了。当时老师心里想:这个表演剧中骗子的“戏份儿”最重,语言和动作诙谐幽默,一定有许多孩子争着扮演,然后再和幼儿一起设计、制作一些有特点的道具服装,演出效果一定不错。而事实恰恰相反,最受欢迎的是那个只有两句台词的“大街上的小孩”,很多孩子都抢着要演,而在老师看来一定很精彩的骗子角色谁都不想演。眼看着活动就要进行不下去了,怎么办?于是老师开始和孩子们聊天,为什么大家都愿意演“小孩”不愿意演“骗子”。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中心思想就是:小孩是好人,是个聪明的人,他知道国王什么都没穿,还敢说实话,是诚实的人;可骗子是坏蛋,他骗了所有的人,还让国王光着身子上街,我们不想演坏人。当时老师就明白了:在孩子的世界里,人最大的分界线就是“好人”与“坏人”,也就是最简单的“美”和“丑”,任何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好人是美的,而不希望自己和“坏人”沾上边,这就是孩子对美的本质认识。如果是这样,再怎么强迫孩子他们也不会委屈自己去当“骗子”的,所以这位老师肯定地对孩子们说:“我们都是好人,所以不想去演坏人,没关系的,我们就先来演其他的角色吧,先不安排骗子上场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确定的角色,开始了排演。可是没几天,孩子们发现这样根本不行,因为骗子太重要了,没有他童话剧就不能演了。于是,老师又组织孩子们讨论:这个童话剧必须有骗子这个角色,谁都不想演怎么办?孩子们沉默了。最后一个小朋友提议用猜拳的方式,谁输了谁演,大家都认同了。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表演中出现的问题。

童话剧排练好了,该制做服装、演出道具了。孩子们主动上网去搜寻那一年代欧洲宫廷服饰的照片,让家长带自己去服装店看一看裁缝所用的工具是什么样的,制作了国王的大披肩、骗子的大剪刀,还故意将骗子的服装剪破,帽子画上杂乱的图案,突出滑稽可笑的效果。

可是教师觉得这样的外延活动还是不够的,因为幼儿仅仅是对“好人”“坏人”有了简单的理解和自己在行为上的表现,怎样才能让幼儿在有了一定的感受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表现美甚至是创造美呢?这位有心的老师开始从幼儿的兴趣入手。《皇帝的新装》表演完了,该演什么呢?孩子们想让老师帮助找一个故事。于是老师说:“我那天看到了一个《新编皇帝的新装》的故事,这个故事跟咱们演的不一样,有变化,你们想演吗?”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都渴望地看着老师。于是老师讲了故事内容:在游行前一天晚上,仙女找到骗子和他说了几句神奇的话,结果骗子第二天向国王承认了错误,并开始认真学习剪裁手艺的故事。孩子们听了以后奇怪地问:“老师,仙女和骗子说了什么话呀,骗子就变好了?”老师说:“你们想一想仙女会对骗子说什么?”幼儿们唧唧喳喳地说了好久,甚至自己还表演起来,不断地体验怎样才能让骗子变成好人。接下来,孩子们就开展了自编图书“新编皇帝的新装”活动,孩子们把自己创编的故事结尾画出来,并拿到全员去展示,充分感受创造的快了。

在童话剧表演活动的原型上,教师通过对幼儿的了解和把握,引导幼儿从多项活动中去感受美的不同形式,并在自己的情感体验基础上先后进行了续编活动、情景表演活动、活动区活动、亲子活动等,使艺术教育活动不是仅局限在艺术范畴里,而是在三大核心目标相互融合相互依托的基础上,达到了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横向联系和整合。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活动愿望,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团结协作,获得活动的愉悦感,大胆的表现自我,充分感受表现与合作的乐趣,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2.幼儿喜爱的动画片及他们喜爱的拟人或超人形象

《西游记》《宝莲灯》《小英雄哪吒》《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蓝猫淘气三千问》《海尔兄弟》《奥特曼》《叮当猫》《樱桃小丸子》《唐老鸭》《名侦探柯南》等大批中外动画片,为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同时,这些动画片中的角色也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动画片的内容、情节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动画片里的语言成为孩子们之间的“流行语言”。许多教师都从中挖掘了教育素材,设计出相关的系列主题活动,既紧扣了孩子们的兴趣,又确确实实地促进了孩子们的快乐和发展。

3.幼儿爱读的图书

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的孩子们爱看的图书也有所不同。教师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小的孩子爱看拟人童话类的书,故事情节要非常简单;中班的孩子爱看有情节的故事书,情节要富于变化,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大班的孩子开始接触科幻故事书、迷宫、探案以及脑筋急转弯等智力书籍。以孩子们爱看的图书为线索,引发孩子们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和探究,以此来拓展孩子的经验,培养孩子的能力,塑造他们的品性,不失为一条捷径。

案例:小班语言活动——我会爱

活动由来与目的:

最近图书角新放置的一本童话书《妈妈的爱》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孩子们经常在一起边看边议论,还边模仿图书上长颈鹿妈妈和小鹿的对话。老师及时地发现了这一点,针对本班孩子们在游戏时不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好感,容易“动手”的现象,设计了“我会爱”的活动,以及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技能。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进入教室(用音乐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师:最近小朋友都喜欢看这本新书《妈妈的爱》,告诉老师这本书好看吗?

幼:好看。我看见里面有长颈鹿妈妈,有长颈鹿宝宝,它们很好看。

师:哎呀,这么好看的书,老师也没看过,妈妈和宝宝之间都发生了什么事呀,能讲给老师听听吗?(做出很好奇的神态)

幼儿纷纷说出故事的一些主要情节。有的说出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对话。

教师及时抓住这一点,启发幼儿说出更多的对话,并可以用动作和身体姿势一起表达。分析:调动幼儿的经验,使幼儿的经验和今天要进行的活动建立联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同时,拓展幼儿的经验,在语言表达的同时加入身体和动作的表达。

2.谈话引入音乐游戏“好妈妈”。

提出问题讨论:你是怎样和好妈妈一起做游戏的?

你是怎样与好妈妈抱一抱的?

教师与幼儿再一次进行“好妈妈”的游戏。

分析:把幼儿的经验带进一种新的情境,使他们由别人的故事中进入自己的故事,外在的感觉上升为一种切身的体验。3.教师与幼儿一同谈话讨论:你还爱谁?你是怎样去爱他们的?启发幼儿用故事中的对话或自己的语言说

出自己对妈妈的爱。

分析:体验升华为一种新的经验。

4..请幼儿家长说一说是怎样爱孩子的。

5.家长与幼儿一同参加音乐游戏,边游戏,边对话。

分析:亲情互动,情感的表达与升华。

三、选择更适应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经验的活动内容

将视野转向孩子,将孩子的发展需求作为研究、选择内容的内在依据,从而更全面地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小、中、大班幼儿有着各自不同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因此面对不同孩子必须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

例如,在小班开展“商店”的活动要比“拍卖”活动更受欢迎,而大班的孩子则宁可花费许多心血,精心“筹备”大型拍卖活动,而不想再去当个“商店的营业员”;探索“微生物世界”的活动在大班很受欢迎,而小班却无人问津-----案例:小班“玩水”活动

我和张老师都发现班级中大部分孩子都特别爱玩水,盥洗活动时,许多孩子都会长时间滞留在水池前,玩玩弄弄舍不得离开,于是我们结合盛夏的天气情况,设计了水的系列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优化教与学的方式,带领幼儿到水池里玩耍,水池里面放上一些充气小鸭、木板、能够连续扑腾的青蛙玩具等,还鼓励幼儿自己寻找材料来玩一玩、试一试、看一看、想一想,让孩子们在水里扑腾玩耍,积累对水感性的直接经验。在水盆里放一些泥鳅让幼儿观察,准备了盆、桶、筛漏,幼儿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的运水、灌水玩,也可以洗玩具。瞧,孩子们玩得多开心呀!

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小班年龄段的活动。因为小班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经常伴随着动作来实现,并且由于他们生活经验少,认识具有浅表性,注意力也极易转移,所以教师设计的活动内容应尽量浅显,贯穿游戏、动作、玩耍于其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在中班,幼儿的想象思维快速发展,生活经验有所丰富,所以活动内容的设计可以更丰富一些。例如前面“认识水”活动的设计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玩水活动,而要适当加入“溶解”“沉浮”等反应水的性质的探究和理解。

到了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知识经验和社会技能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他们开始关注事物的变化、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区别、联系等,因此在“认识水”的活动内容设计中,还应加入对“水的三态变化过程”的研究、对水的功能的认识以及“水环保”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必须符合以上基本原则。

第三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名词解释

1.幼儿园教育活动

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行为的一种预先筹划。3言语信息

是指儿童通过学习以后,能记忆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以及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事实,能够用语言将这些事实表述出来。

4智力技能

是指儿童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5认知策略

是指儿童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6幼儿园环境

是指幼儿园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7探究式学习

是指一种以学生自主的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学习方式。8接受式学习

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1)整合性(2)生活性(3)趣味性(4)动态性

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1)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结构出发(2)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征出发(3)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领域出发(4)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性质出发

(5)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出发

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特征:(1)技术性(2)创造性(3)广泛性

4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1)发展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渗透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

5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

(1)编写认知学习目标行为动词举例(2)编写情感学习目标行为动词举例(3)编写动作技能学习目标行为动词举例

6认知类教育活动内容的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

(3)认知策略

7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1)能反映时代发展特征,有利于幼儿的后续学习和长远发展

(2)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3)能对应和覆盖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4)能引发和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5)能考虑季节、节日以及周边环境资源等因素

(6)能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8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2)参与性原则(3)可变性原则(4)安全性原则

9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中的可变性原则具体指哪些方面的可变?

(1)一是各种设施在空间、设置、功能上课随教育活动的需要而变化(2)二是指布置的环境内容并非固定不变的,应随活动主题、节日、季节等变化而变化。

10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创设的内容包括什么?

1.室外环境的创设(1)园门及外墙环境(2)户外走廊

(3)户外绿化环境(4)户外活动场地 2室内环境的创设(1)教室环境的创设

(2)幼儿园走廊和楼梯空间环境的创设(3)餐厅、盥洗室环境创设

11精神环境的创设又哪些要求?(1)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2)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3)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

12幼儿园教育资源的种类:(1)幼儿园资源(2)教育对象资源

(3)教师自身资源(4)儿童家庭资源(5)社会资源

13探究式学习的特点:(1)自由性(2)开放性(3)过程性

14探究式学习活动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1)探究主题:从儿童经验出发

(2)探究环境: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3)探究过程:倾听、合作、交流、支架(4)探究结果: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15合作式学习的一般类型:(1)师幼互动为主的合作式学习(2)幼幼互动为主的合作式学习(3)全员互动为主的合作式学习

16体验式学习的特点:(1)情境性(2)亲历性

17接收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1)以儿童的经验点为基础,确立与把握适宜的学习材料和内容

(2)遵循儿童接受知识的心理规律,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动机

(3)采用灵活的、多样的活动手段与形式,拓展儿童信息获得的资源和渠道

第四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涵义: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幼儿园全部教育工作的总和。狭义是指一定时间内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

2、作用:1)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2)幼儿园教育是教师指导下的幼儿的学习活动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1)活动性质——运动、交往活动、认知活动、艺术活动、游戏活动2)一日活动的组织——生活、学习、游戏3)教育内容——语言、数学、科学、音乐„„4)组织形式——集体、小组、个别

4、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涵义:1)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方案(静态看到的)。2)是一个分析教育问题、设计解决方法、评价的过程(动态的)。3)活动设计能力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教师的差别(同样的教案)

5、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要素: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形式和评价

6、教育活动的目标(儿童是幼教的主体)(关键词:体验、情感、态度、能力、兴趣、表现):1)初步了解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2)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3)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4)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5)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6)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它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教育活动内容:一整套以教学计划的具体形式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

8、共同生活:爱的情感,社会行为规范,人际交往能力

9、探索世界(科学、健康):

1、(了解身体器官,学会关心和保护自己的身体,能积极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在走、跑、跳、钻、投抛、平衡、攀登等活动中,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与耐力性,乐意在自然环境中进行锻炼。

3、亲近动植物,观察、了解、照顾他们,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4)(接触水、土、沙、石、木等自然物质,观察、感受风、雨、雪、雷、电等自然现象,了解它们的显著特征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5)逐步形成数、形、时空等概念,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排序、测量、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6)接触衣、食、住、行等基本物品,懂得珍惜和学会合理运用。7)在参观、游览、远足等活动中,了解自然、文化景观和设施,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8)初步了解人类取得的科学成果,尝试用简单的科学方法探究问题,喜欢动手操作与实验。9)关注、收集、交流周围环境中的信息,并对此发生兴趣,逐步扩大探索的视野。

10、表达与表现(语言、艺术):1)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2)学会说普通话,能清楚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3)喜欢听故事,看图书,逐步提高感受、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4)接触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标志、文字等,初步理解它们所表达的5)留意和感受生活中的声、形、色及音乐、舞蹈、美术作品中的美。6)在唱歌、舞蹈、演奏、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活动中,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7)自主地选择各种材料、器具和多种形式进行表达和创造8)接触和运用多种媒体,扩展认知和表现能力。

11、(9、10是上海独有)

12、教育活动途径:

1、在园的日常活动

2、教学活动

3、学习环境

4、家园合作

13、教育活动形式:

1、集体教学

2、个别教学

3、小组

14、教育活动一般方法:1)从教师角度看(教师是儿童的观察者)2)从幼儿学的角度看

15、从教师角度看:直接指导——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间接指导——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

16、从幼儿学的角度看:

1、幼儿的接受学习

2、幼儿的发现学习

17、教育活动评价:1)形成性评价2)终结性评价

18、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 涵义:由幼儿园依据幼儿教育目标和幼儿园课程标准,有计划地、系统地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育活动)

19、教育活动计划包括的内容:教学活动;一日生活;自选活动;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家长工作和社区联系等。(或

教学活动;班级计划、主体计划;学期计划、周、日计划;园本特色活动计划;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家长工作和社区联系)20、活动方案:

1、活动名称

2、活动目标

3、活动准备

4、活动过程

5、活动延伸(一两句话足以)

6、活动评价

21、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

1、确定教育活动目标的依据(1、上层目标和上次教育活动的反馈信息

2、幼儿发展的特点与水平

3、教育活动内容的性质)

2、制订目标的基本要求(1、略高于幼儿现有水平

2、有重点发展与全面发展并重(建议:分清楚角度2-3条为宜,布卢姆目标三层次理论作为基础知识经验,情感态度,能力方法考虑目标与环节关系)

3、目标表达要明确具体

22、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活动方法:

1、根据教育活动目标选用合适的方法

2、根据教育教育活动内容选用合适的方法

3、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

4、根据班级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

5、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活动方法

23、注意的问题:与教案的区别

24、备课:

1、备教材——心中有书

2、备幼儿——目中有人

3、备教法——手中有法

25、备教具:

1、实物

2、图书

3、挂图、图片、照片

4、多媒体、光碟、幻灯片录音机等,自制教具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教师或成人的指导下,通过他们自身对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进行感知、操作探究的过程;积累数学方面感性经验,建构初步数学概念,简单的数学方法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

2、列马申娜《学前儿童初步数学„》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

1、学习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发展学前儿童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前儿童的数学兴趣和数学天资

4、促进学前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4、为儿童提供学习数学的环境和材料。学前儿童怎样学习数学:数学知识是高度抽象化的逻辑——数理知识,它并不存在于外在实体,而是人体作用于物体的过程中,对物体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反省抽象”所建构而成的,数的逻辑结构是无法直接教导的,需要儿童自己通过操作和内心所创造的关系进行主题的情况。

5、物体的分类数学:

1、分类(将具有集一共同属性(特征)的物体归并在一起

2、分类的类型(A按对象:(1、按物体的名称分

2、按物体的外部特征

3、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

4、按物体的用途分类

5、按物体的联系分类

6、按物体的材料分类

7、按数量分)B包含关系分类:

1、具体概念分类(将香蕉、苹果、葡萄等同类同名称物体分别归类)

2、一级类概念分类:(将香蕉、苹果、葡萄等归为餐具;将碗、筷子、汤勺、盘子等归为餐具;将公共汽车、物体、卡车归为车辆)C按物体的特征分类:(1、一维特征分类

2、二维特征分类

3、三维及以上特征分类)

6、7、学前儿童认识时间概念的一般特点:

1、主观性

2、含糊性:表达时间的词语发展存在一定困难

3、易受生活实际经验的影响

4、易和空间关系混淆

8、学前儿童空间方位:1)3-4岁:较好区分上下空间位置2)4-5岁:较好区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3)5-6岁:较好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空间方位,并能理解空间位置定向的相对性、可变性特征

9、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

1、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重点):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幼儿,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掌握初步数概念并发展幼儿思维的一种专项活动

2、非正式的教学教育活动(非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指由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数学活动设备和丰富多样的学具、玩具、引发幼儿自发、自主、自由进行的学数活动)

3、正式与非正式数学教育活动的比较

10、其他方法:

1、欣赏法

2、观察法

3、谈话法

4、(重点)归纳法:在幼儿已有知识的基础,运用推理概括出一些简单的本质特征或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11、音乐的本质:音乐是社会审美生活的(主观反映)

12、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动很重要):

1、“体态律动”

2、视唱练耳

3、即兴创作

1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乐器):

1、“元素性”音乐教育

2、“节奏第一”观点

3、课程内容14、1)综合性:音乐各学习领域综合,音乐与相关人文艺术学科综合。2)创造性3)游戏性4)实践性:人体乐器5)社会性

15、“多通道参与”的基本形式——视觉辅助材料参与、动作辅助材料参与、言语辅助材料参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1、科学、技术的涵义及其功能:包括了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体系与规律。

2、科学技术具有认知功能:科学技术知识使人们的思想日益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技术理论对科学技术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涵义(二~四岁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直觉行动性思维向具体形象性)思维的过度阶段

4、直觉行动性思维向具体形象性思维的过度阶段:1)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2)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3)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4)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5、五~六岁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特点:

1、有积极的求知欲望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的比较内在的、隐蔽的因果关系

3、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性进行概括分类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涵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7、目标:对周围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8、A、对周围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情感态度)B、获取周围世界广泛的科学经验,并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科学经验)是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取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的经验;(初级的科学概念)是儿童在感知和经验表象的基础上,对同类事物的外在的,明显的共同特征的概括。C、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包括观察、实验、分类、测量、思考、信息交流等科学方法和技能。

9、目标实质部分:A、人体:人体的结构及其功能;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个体的生

长和衰老;保护身体及身体健康B、动植物:动物,植物C、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诸要素及其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D、自然科学现象:天王现象,气候和季节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E、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技在家庭生活中的运用;现代科技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科学技术的发展。

10、种植和饲养活动有利于激发学前儿童热爱科学的兴趣与情感;能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学前儿童手脑并用的能力。

11、植物:易生长、易照顾、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的植物。动物:可供学前儿童观察和欣赏的,生命力强的,性情温顺的,易于管理、不影响学前儿童安全的小动物。

12、(重点)A、语言的方式包括(描述;计划)B、非语言的方式包括(图像记录;手势、动作、表情)

13、指导:指导儿童用图像进行记录时。图像记录方式指导:

1、要在学前儿童获得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

2、图像记录的形式可多样

14、科学游戏建议:是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15、科学游戏意义:学前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丰富科学经验,激发学前儿童对科学物体、现象的兴趣和欲望,可以复习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发展学前儿童的观察力、思维力。

16、早期科学阅读涵义:学前儿童阅读寓有科学知识的作品,包括故事、儿歌、谜语等

17、早期科学阅读的意义:

1、有利于扩展和丰富学前儿童的科学经验

2、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科学

4、帮助学前儿童理解科学概念

5、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儿童创造的潜力主要有(类型):科学诗、科学童话、又称知识童话、自然童话、科学故事、谜语、科普画册、利用电教媒体

18、早期科学阅读选择与指导:

1、选择合适早期阅读材料

2、幼儿教育中结合运用早期科学阅读的内察

3、师生共同阅读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1、儿童获得语言,被称为儿童社会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对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2、目标中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重视(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过程中)语言的运用。

3、从纵向的角度看幼儿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终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活动目标

4、目标从横向的角度看幼儿教育的分类:

1、倾听能力培养

2、表述能力

3、欣赏文字作品能力

4、早起阅读能力(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

5、幼儿语言教育目标中都包含了(认知、情感与态度、能力与技能的目标)

6、幼儿语言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是实现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手段和保证)

7、语言发展特点:从非语言交际向口语交际转换,从口头语言交际向书面语言学习转换。

8、游戏法:教师运用(有规则)游戏,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方法

9、幼儿语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前言语阶段(0~1岁):1)简单音节阶段(出生~3个月):发简单音,无意义。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可发连音,无意义。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一般10个月左右。

(重点)短暂的相对的沉默出现在1岁~1岁半。词语爆炸时期1岁半~2、3岁。

2、言语发生阶段(1岁~2、3岁):1)理解语

言迅速发展阶段(1~1岁)2)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岁半~2、3岁)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不是重点

10、小班是语音教育的关键时期,小班语音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听力)和(发音)练习上。中大班幼儿言语器官已发育成熟,中大班幼儿语音教育的重点是对个别幼儿发音的矫正,正音工作注重培养幼儿(语言修养)的能力。

语言修养根本:不说脏话

12、幼儿词汇教育的途径:日常生活;观察丰富;儿童文学作品;各种各类的教育活动

13、起始时间:日常(随时开始随时结束,不经时间)。组织(控制在幼儿园的规定时间内)

14、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与有组织有目的谈话的区别:

形式上(有组织:较讲究方法和手段。日常:比较随意,无预先准备的)

内容上(日常:共同了解。有组织:大部分孩子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话题上(日常:幼儿自发,老师随机。有组织:老师预设)

交谈中心(日常:随机转移话题。组织:只能围绕一个中心不可走题)

两者联系:密切配合,密切联系,相互补充

日常生活谈话是谈话活动语言基础,而谈话活动中的语言学习又是可提高日常生活谈话的水平和能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1、儿童美术:(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它反映了儿童对其周围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

2、儿童美术欣赏发展的阶段及特征:1)本能直觉期(0-2岁)。2)直接感知美术作品的某些形式审美特征(2-7岁)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总目标:1)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2)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3)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4、3~4岁(小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1、欣赏教育目标:引导儿童参加美术欣赏活动,体验快乐,培养集中注意力。引导儿童欣赏有鲜明色彩和简单造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儿童欣赏同伴的美术作品5、4~5岁(中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引导儿童欣赏生活经验。引导儿童欣赏初步理解,知道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引导造型美、色彩变化、构图的对称与匀衡美6、5~6岁(大班)美术欣赏教育目标:引导儿童学习欣赏艺术作品、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能力。引导儿童背景知识。引导儿童欣赏并感受作品的造型美,色彩的瑟德及其情感表现性,构图的对称、均衡、韵律与和谐美。引导儿童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联想。

绘画活动目标(根据总目而来的):引导儿童感知、理解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语言,运用这些艺术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引导儿童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美术欣赏活动目标:引导儿童了解对称、均衡、节奏、和谐。引导儿童感受美术作品的造型、色彩和构图等。引导儿童体验快乐、培养兴趣。引导儿童评价和审美评价能力

7、儿童手工教学方法:感知——模仿——练习(整体练习、分解练习、整体练习;一般先

密后疏,开始的练习可以相对集中些,每次练习时间不要太长,练习与练习之间的间隔也不宜过长)——创造的模式

学前儿童身体运动的价值

1、“体育”广义的体育,指现代体育,指现代体育,它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活动,现代体育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以及学校体育(即狭义体育)

2、学校体育指学校系统的体育,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按照年轻一代生长发育的特点与基本规律,以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的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3、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和基础环节。《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类似于学校体育。但幼儿体育又具有其独特性,它是融幼儿保育的教育为以体的特殊的教育领域。而且,在对学前儿童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时,还需把“体育”放在首位。

4、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体质的范畴四个方面:体格、体能、人体的适应能力、心理状态

5、体质所包含的上述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影响幼儿体质强弱的因素很多,有遗传、变异、疾病、营养状况、生活环境与条件、(体育活动与身体锻炼)

6、身体运动与学前儿童身体发展:主要是通过对幼儿的身体施加一定的刺激(即运动的刺激)来实现的。一定的运动刺激作用与幼儿的机体,便使幼儿的机体承受着相应的生理负荷,这种刺激的(经常化),促使着幼儿机构内部不断地进行调整而逐渐产生适应性的变化,从而使机体在形态、结构和机能上得到一定的完善和提高。

7、运动时注意:身体运动的活动量不宜过大;动的(活动与静)的活动要合理搭配和(交替);让幼儿愉快地参加身体运动,为幼儿提供良好情绪体验。

8、幼儿期应该全面地、综合地提高和发展幼儿的(力量素质)、(耐心素质)和(调整素质)等方面的身体素质。

9、人的身体素质,一般可以包括(力量、速度、灵敏性、耐力、平衡能力、柔韧性)等方面(例:老鹰捉小鸡的活动;培养平衡力,提高身体素质)

10、动力性力量活动的主要特点:进行身体运动时,肌肉的收缩与放松是交替进的,肌肉不需要长时间地处于紧张状态,而且没有憋气的动作产生,这类活动有走步、跑步、跳跃、投抛、攀登、钻爬等,这类身体的运动量适合于幼儿。

11、身体运动的活动量要适中(心率一般在130次/分~140次/分),运动的强度和对幼儿心脏的符合均不太大,但要经常地运动。

12、在指导幼儿进行双脚连续向前跳时,重点应放在轻松落地的动作教学和要求上;在指导幼儿进行立定跳远时,强调的重点应该放在摆臂与蹬地动作方面,即要求幼儿摆臂要协调而有力,跪地时要快而有力;在指导幼儿进行侧跳练习方时,要点则应放在教会幼儿如何在跳跃的过程中变换身体的方向,以利于下一个动作的需要。

13、投掷动作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掷远),另一类是(掷准)

14、学前儿童投掷练习知道的基本准点:A、在投掷活动中,应尽可能让幼儿左手和右手都有机会参与练习,这样脑利于促进幼儿身体两侧肌肉的协调发展。B、在掷准的练习中,幼儿掷准的距离应由近到远,掷准的目标应由小到大、由静到动。

15、幼儿基本体操是由(体操动作的练习)以及(排队和变换队)两个部分组成

16、幼儿体操动作的类型主要包括(徒手体操)和(器械体操)。

幼儿韵律操,是将简单的舞蹈动作或律动动作与徒手体操的动作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体操动作;亲器械操,是指在幼儿徒手操的基础上,手持较轻的器械所做的各种体操动作。

17、体育游戏,也称运动游戏或活动性游戏。

18、学前儿童各个年龄体育游戏特点:

小班:幼儿对游戏的结果不太注意,没有较强的胜负意识

中班:幼儿对游戏的结果已开始有所注意,喜欢自己能获胜

大班:幼儿对游戏的结果较注意,喜欢有胜负的结果

19、组织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基本原则:1)日常性原则;2)适量性原则:应该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影响幼儿活动量大小的因素:运动的数量;运动的时间;运动的强度;运动的密度;运动项目的特点)

20、遵循人体生理技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活动量安排的总趋势是由(小到较大),然后再由(较大到小),身体的(准备活动)和身体的(放松活动)都是不可忽视,不可缺少动作。

21、动作技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要经历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1)粗略掌握动作的阶段。2)改进和提高动作的阶段。3)动作的巩固和运用自如的阶段

22、早操活动的内容:1)慢跑或走跑交替的活动2)做一些简单的模仿动作、律动动作或跳活泼愉快又简单的舞蹈3)幼儿基本体操的练习4)开展活动量较小的幼儿体育游戏活动5)安排一些分散的体育活动。

23、幼儿体育课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以身体动作的联系为主要的内容,注重幼儿身体的全面锻炼与发展

24、一般可以分三个基本的环节或部分,即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25、能引起幼儿高度兴奋或活动量较大的游戏活动,则应该放在该部分的(后半段),以便使之与幼儿身体技能活动的水平相适应

一般幼儿体育课总时间是70~80% 分散、集中两次

26、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

1、各种大、中、小型幼儿运动器械活动,这是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2、幼儿体育游戏的活动

3、也可以适当地组织幼儿复习某些身体活动,如幼儿基本体操等。4晨间分散的体育活动

5、幼儿体育活动区的活动

27、幼儿教师的任务:

1、积极创造条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户外体育活动的设备、器材和环境

2、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知道

3、注意幼儿活动时的安全,并随时进行必要的安全知道与安全教育

4、控制和调节幼儿的活动量。

第五篇:幼儿园元旦活动内容设计

新年(元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目前,举国上下,喜气洋洋,到处都在为迎接新年做准备。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装扮新年环境,增添新年氛围。

2、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剪刀、彩色纸、彩带、气球、打气筒、胶水、卡片。

2、背景音乐《新年好》。

活动重难点:装扮环境的方法和操作方法。

活动过程:

一、出示装扮新年环境的各种卡片或课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各种醒目、温馨、快乐的节日环境,激发幼儿装扮新年气氛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卡片上的环境是用什么材料装扮的?想想还有什么材料可以用来布置新年环境。

二、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布置新年环境

1、教师出示气球,引导幼儿探讨,气球该放到教室的哪个位置?要什么东西才能把气球固定起来?

2、幼儿说出要绳子可以把气球固定起来,这时教师出示彩带,引导幼儿探讨,怎样使我们的教室更漂亮?

提示:教师要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将彩带用到适合的位置。如可用做好的彩带系到吹好的气球上,然后挂到教室的天花板上,这样教室上空就会飘起漂亮的彩色气球,还垂掉下来好看的彩带。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的环境,指指窗户,让幼儿说出用窗花装扮窗户,才更显新年气氛。

4、教师出示已剪好的窗花,引导幼儿学剪窗花,引导幼儿小心打开剪好的窗花,贴到窗户上装饰新年环境。

提示:

1、贴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2、幼儿在装扮新年环境时,播放《新年好》的音乐。

三、欣赏新年环境,体验成功的喜悦

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刚装扮好的新年环境,让幼儿逐一介绍自己装扮的环境,留下操作的足迹。

2、欣赏环境完毕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收拾教师,活动结束。

四、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运用学到的装扮新年氛围的方法装扮家里的新年环境。

2、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照相,留下孩子成长的足迹。

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表演、猜灯谜、写心愿卡等活动激发幼儿过新年的浓厚兴趣。

2.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幼儿观察过新年的变化、讲述过年的新鲜事、并积极引导孩子参与新年的制作活动。

3.通过活动向家长汇报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

4.通过活动激发和培养幼儿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思想意识和良好品质,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下爱的种子。

二、活动形式:

家长带幼儿收集中国年相关资料、迎新年环境布置、新年许愿活动、文艺表演等等。

三、活动场地:幼儿园室内、户外、敬老院。

四、活动时间:元旦前后(具体时间详见“邀请函”)

五、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彩纸制作许愿卡、各班活动所需物品

2、环境布置:按照每个班的主题布置教室,体现主题特色

3、知识准备:

六、日常导入内容:

语言:幼儿会说新年祝福话语、新年儿歌

认知:与幼儿渗透讲解中国年的习俗

音乐:学唱新年歌曲、欣赏喜庆音乐

美工:绘画、涂色、剪纸粘贴

七、活动流程:

1、户外集体表演:

学前班:武术操《小哪吒》舞蹈《我不上你的当》

大班:舞蹈《三字经》

蒙氏大班:《椅子操》

中班:节奏乐《地球欢迎你》

蒙氏中班:器械操

小班、蒙氏小班:律动《我的身体最神气》

舞蹈班:《踏浪》《手牵手》《亲亲茉莉花》

2、班级展示:

教师总结本学期的各项工作

幼儿集体表演《红缨之歌》

猜灯谜

手工活动

写心愿卡

活动结束:挂心愿卡

延伸活动:带领部分幼儿到敬老院进行《欢欢喜喜迎新年》表演活动。

八、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当天,请为你的孩子穿上红缨园服,并准时送幼儿入园。

2.请遵守活动秩序,服从老师安排,在指定区域就坐观看节目,不随意走动,不大声喧哗,在表演节目时不干扰孩子。

3.户外集体活动结束后请大家有序地回到孩子所在班级(并带回本班的幼儿椅子),参加班级活动。

4.班级活动未结束时,不可中途离场。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本班老师告知。活动结束后才可接幼儿离园,下午休息。

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1月1日就是元旦,是新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2、知道过了新年,又长大了一岁。

3、了解和认识庆祝元旦的各种方式。

活动准备:日历卡、幼儿相片、庆祝元旦的各种卡片或背景图。

活动重难点:理解元旦的意义,了解庆祝元旦的方式。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交流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出示各种节日的日历卡片,引导幼儿说出节日名称:国庆节、春节、元宵节、五一劳动节、妇女节、元旦……)今天呀,我们主要来学习“元旦”。

2、教师提问:有谁知道元旦是几月几日?代表什么?(新一年的到来,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元旦是怎么来的吗?

提示:元旦是在1月1日,“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一天的意思。“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二、向幼儿介绍迎接新年的各种方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庆祝元旦

1、引导幼儿交流以往是怎样过新年的?(放烟花、吃饺子等)

2、了解全国各地人们是过新年的不同方式,出示各种卡片或背景图(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制作成课件),引导幼儿认识人们为了迎接元旦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

提示:唱歌跳舞、剪窗花、蒸各式馍馍、包饺子、放烟花、送元旦卡片等。

3、引导幼儿交流以往过新年的方法,然后,引导幼儿说出今年想怎样迎接元旦的到来?

提示:教师向幼儿表达自己迎接元旦的想法,再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元旦很快就到了,我最想剪一些窗花贴在小朋友们家的窗户上,送一张我自己制作的贺卡给我的爸爸妈妈。

4、播放庆祝元旦的录音或录象带,提出问题,让幼儿发现我们庆祝元旦要跟别人说祝福语,然后引导幼儿讨论,庆祝元旦要说哪些祝福语,体验集体庆祝元旦的喜悦。

三、引导幼儿谈谈新一年的想法和愿望

1、教师出示幼儿的相片,讨论相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比以前长大了,比以前更能干了,知道过了这个新年,又长大了一岁。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新的一年想做哪些事?

四、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收集全国上下庆祝元旦或有关元旦的资料,制作成“元旦”专题,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元旦。

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和家长过一个愉快、祥和的元旦佳节,感受新年的愉悦。

2、用演出的形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大胆的向大家展现所学的本领。

3、增进亲子感情交流和融合,让家长有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4、参与节日游戏。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地点:小班教室

活动时间:12月28日(周五):8:00——11:00

活动准备:

1、幼儿统一服装;

男孩子:黑色上衣、黑色裤子。

女孩子:红色上衣、黑色裤子。

2、家长进行亲子游戏前熟悉游戏安排与游戏规则。

3、各亲子游戏道具、奖品等。

活动内容:

一、幼儿表演节目让家长观看

二、家长与幼儿的互动亲子游戏

活动过程:

一、8:00——9:30幼儿化妆、活动准备

二、9:30——10:30幼儿表演节目

1、歌曲大连唱

2、长江七号爱地球

3、集体舞《玩具畅想》

4、独奏《小燕子》《笑傲江湖》:表演者:胡韵芝女生

5、舞蹈《啦啦操》

6、手语舞《浪花一朵朵》

7、舞蹈《noboday》

8、舞蹈《长江七号爱地球》

9、双人舞《今天你要嫁给我》

10、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三、10:30——11:00亲子游戏

游戏方案:每4个家庭为一组,每个家庭玩3个游戏

游戏名称、规则和游戏分配:

1、游戏名称:《推小车》

游戏规则:每次请四组家庭,幼儿双手着地,家长扶起幼儿的后腿。听到口令后幼儿迅速的双手向前爬行,先到终点者为胜者。

2、游戏名称:《吹,运气球》

游戏规则:每次请四组家庭,家长站在起点,幼儿站在终点,游戏开始时由家长先将气球吹大,然后用双腿将球夹住蹦到终点把气球交给幼儿,幼儿把气球放在凳子上,气球先被坐破者为胜利。

3、游戏名称:《袋鼠跳跳跳,毛毛虫爬爬爬》

游戏规则:每次请四组家庭,家长站在起点,幼儿站在终点。家长把麻袋套在脚上,听到口令后,用手抓住麻袋跳到终点,幼儿把麻袋套在身上爬到起点,先到达起点的为胜利。

4、游戏名称:《好运等着您》

游戏规则:教师在教室内撒满吹好的气球,气球里面放好小纸条,纸条里面写了礼物的名称,游戏开始时家长带领孩子进教室把气球踩破,找出小纸条到老师那里领取礼物。

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5

正值新年到来之即,孩子们在盼着快过节,大人在盼着孩子快长大。在班级工作的开展中,家长们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参与着,结合主题的开展及家长工作的需要,我们设计了此次活动。

此次半日活动我们以游戏为主线,通过亲子间的互动,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同时增进亲子的感情,并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游戏化。

活动安排:

8:30——9:00热身运动;

亲子活动;早操活动;

9:00——9:30幼儿生活活动;

9:40——10:30幼儿制作新年贺卡;家长会。

活动目标:

1、通过亲子游戏,增近亲子情感。

2、通过亲子合作制作,引导幼儿体验新年到来的快乐。

3、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游戏一:夹皮球

目的:发展幼儿跑跳能力,感受亲子游戏的快乐。

玩法:将幼儿(家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对夹球过障碍比赛,哪队快,哪队为胜利。

游戏二:扔毽子

目的:发展幼儿的投掷能力,增进亲子间的情感。

玩法:家长手持篮子,幼儿往蓝里投掷,一多的为胜出。

游戏三:毛毛虫

目的:

1、提高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2、通过亲子游戏,增强亲子感情。

玩法:准备呼拉圈六个,分两组,家长列入其中,三人一列纵队,把圈套在自己身上,然后拉住自己和前面一个人的圈,比比哪组跑完规定路线,在路线上设置独木桥、山洞等障碍物。

游戏四:做皮球

目的:

1、学会听老师口令走。

2、初步培养孩子的灵敏性。

玩法:

1、老师喊走走,走成一个大皮球,全体手拉手做皮球。

2、老师喊两人做皮球,然后小朋友和家长结对,手拉手做皮球。

3、老师喊四人做皮球,自由找朋友四人围成圈,手拉手做皮球。

游戏五:拍球接力

目的:

1、练习幼儿拍接球的技能。

2、初步培养孩子的合作性。

玩法:幼儿拍球来回接力,以快的为胜出。

亲子游戏的意义

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过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

下载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设计的选择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设计的选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安全主题教育内容设计大全

    由于幼儿年龄小,对周围的事物还处于懵懂的阶段,他们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却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大大增加了幼儿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安......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案例

    一、大班音乐教案:粗心的小画家 目标: 1.尝试用自然音进行唱歌,掌握附点音符的唱法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准备:图片,磁带,录音,铃鼓,附点节奏图示 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目标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应用性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及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手段、方......

    幼儿园自我意识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自我意识教育活动设计 第六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基本知识体系: 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涵义和特征 1、幼......

    例谈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

    > 研究成果 例谈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 发布日期:2010-05-21 访问次数: 103字号:[ 大 中 小 ]例谈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 获太仓市优秀论文三等奖 单位:太仓市新......

    幼儿园品格教育内容

    幼儿园品格教育内容幼儿园品格教育内容《浅谈幼儿园品格教育》摘要:品格教育是人的道德素质核心,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指一切美德。随着独生子女“4+2+1”家庭生活模式的......

    幼儿园礼仪教育内容

    幼儿园礼仪教育内容 一、入 园:早入园 不迟到 见老师 要问好小朋友 也问好 别父母 勿忘掉 二、离 园:离园时 互道别 先老师 后同学见爸妈 问声好 抱一抱 更乖巧 三、入 厕:入厕......

    幼儿园礼仪教育内容★

    幼儿园礼仪教育内容 一、入园:早入园 不迟到 见老师 要问好小朋友 也问好 别父母 勿忘掉 二、离园:离园时 互道别 先老师 后同学见爸妈 问声好 抱一抱 更乖巧 三、入厕:入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