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测控八级政治下册第四课第框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案新人教版-课件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公民享有的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过程与方法: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权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自觉地尊重他人,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害公民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难点:公民在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肖像和姓名的义务。【授课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以我们如何区别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一些知名人物为引子,让学生去感受一个具体的人有两大外在标志: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以容貌将人区别开来);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用文字符号将人区别开来),这样就进入本课要讲的内容。
二、活动探究
(一)我有肖像权
活动一: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40 页的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1)这一事件涉及公民的哪些具体权利?(2)法院的判决对受害人有什么意义?
教师指导,归纳总结: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它的制作方法丰富多样,可以用绘画、剪纸、素描、石膏像、摄影等再现特定人的音容笑貌。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那么,什么是肖像权哪? 活动二:公民有肖像权
教师导入小红的案例提问,学生思考后回答:
(1)小红行使了什么权利?(肖像使用权、获酬权、肖像制作权)(2)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构成侵权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通过分析我们明白了,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公安部门为了追捕犯罪嫌疑人,在发布通缉令时,使用他们的照片,不属于侵权行为。活动三: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不得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侵害公民肖像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活动四:小丽的故事
目的:通过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侵害公民肖像权行为的认识,明确可以运用法律武器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求:学生阅读P42页的并思考书中的问题。学生发言,教师小结。略。
(二)维护姓名权 活动四:公民有姓名权
我们之所以一看到雷锋、董存瑞、鲁迅这些名字就能说出他们的事迹,是因为姓名是一个人的文字符号,它与某个特定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人姓名它包括正式姓名、笔名和艺名等,它使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提问:你知道这项权利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划书。活动五:牛顺父子的冲突。
目的:引导学生知道法律对年满18周岁的公民和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的具体规定;明确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
要求:学生阅读P43的材料并思考:牛正干涉牛顺改名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教师指导,归纳总结:我国法律规定只要 18 周岁以后,公民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姓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也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公民有姓名权并受法律保护,侵害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下面我们看 活动六:公民的姓名权不容侵害 活动:张楠的案例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侵害公民姓名权的具体表现明确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44 页案例并思考:(1)张楠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2)受害人应采用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教师指导:《民法通则》第99条的规定:凡是非法干涉、盗用、假冒他人姓名的,不管是否造成了他人财产损失,均构成他人姓名权的侵害。因此,张楠盗用、冒用他人姓名,侵害公民姓名权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赔偿别人的损失。
三、知识小结:
1.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肖像权和姓名权,作为公民要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依法维护自己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2、我们要记住侵犯他人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四、巩固练习
多项选择题:
1.人身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
A.生命健康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肖像权、名誉权 D.姓名权、隐私权
2.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A.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 B.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C.受我国法律的保护 D.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进行自卫,其他公民有权制止侵害行为
3.下列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行为的是:()
A.未经本人同意,将其相片印在挂历上
B.未经本人同意,将其相片印在广告上
C.将自己的相片贴在墙上
D.故意损毁公民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4.下列属于妨碍通信秘密的行为是:()
A.私拆他人信件 B.偷阅同学的书信
C.应收信人之邀代其读信 D.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
5.受法律保护的特殊对象是:
A.妇女、未成年人 B.男子
C.老年人 D.残疾人
参考答案:
1.ACD;2.ABCD;3.ABD;4.ABD;5.ACD;
第二篇:【名师测控】八级政治下册第五课第框隐私和隐私权教案新人教版-精
隐私受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过程与方法:能自主的运用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手段,实践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的隐私习惯,增强人格独立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
难点:隐私的概念;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授课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老师手上拿着一封信,告诉大家,这是写给你们中的某一个同学的,问:“我能拆这封信吗?”“如果我强行拆了,怎么办?” 学生发言后老师引导。
二、活动探究
(一)人人有隐私
活动一:帮小红讲清道理
学生阅读教材P46页内容,对小红的做法发表个人看法,说明小红是否应该这样做?(注:不必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能够讲清道理,但从中可了解学生对隐私及隐私权的已有认识)。小红的故事中,小红没有告诉同学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住址等信息是正确的行为,是合法维护自己权利的行为,而不是所谓的不合群、不开朗。
公民都享有隐私权。小红家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父母信息等都属于个人隐私,小红有权保密,所以小红的行为是正确的行为。讨论:“隐私就是臭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们? 从隐私的概念和内容可以看出,“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是错误的,隐私简言之就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
隐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它具有①合法性,②私人性,③隐秘性和④主观性的特点。可见,隐私并非丑事。
活动二:阅读P47两段相关链接,学生列举类似的例子,明确当今世界,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们迫切要求保护个人隐私,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为什么?)活动三:共同学习教材P46页大字内容,重点了解隐私的具体内容和保护隐私的意义。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活动四:案例:某影视明星认为某报侵犯了自己隐私权的事例。围绕书中两问题作简要分析,引出隐私权的问题。
报社刊登的内容,有关明星年收入部分合法,有关婚恋部分则侵害了该明星的隐私权。一般而言,个人收入、婚恋情况是他人的隐私,报纸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同时对他人的个人收入、婚恋情况等隐私有保密义务,只有权利人才能公开或允许他人公开自己的隐私。
活动五:保护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1)学生阅读案例(某派出所非法搜查的事例),并结合P49页的相关链接的内容,讨论:
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显示《宪法》和《刑法》的相关条文,得出: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害。
(2)讨论:“一米线”是银行、邮局等窗口服务行业为保护客户的个人帐号、储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资料而采取的措施。“一米线”的设立有什么作用?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得出:公民有权对个人的信息保密。(板书)
(3)情景展示:未经同意,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学生私自撕下同学信封上的邮票。思考:上述行为是否正确?请说说理由,并列举类似的现象。
引导学生明确通信包含多种方式,而不仅限于普通信件。得出结论: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
三、知识小结
1、人人有隐私 隐私的含义 隐私的内容
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隐私权的含义 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保护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四、巩固练习
(一)辨析题: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无权将个人隐私公诸于众。
(二)材料分析题:
15岁丽丽最得意的是自己有一个小书桌,书桌里有个小抽屉,一把小锁,就可以将自己的小秘密锁在里面。
这天放学后,丽丽突然发现自己书桌抽屉上的小锁不知怎么被砸开了,打开抽屉一看,里面的东西好象被翻过了。丽丽赶紧走到厨房,问正在烧菜的妈妈:“妈,咱家是不是来小偷了?我书桌抽屉上的锁给砸开了!”妈妈笑了,她轻松地说:“不要慌,书桌的锁是我砸开的,我想看看你的抽屉里到底有什么东西。”丽丽听完后,又气又恼。请回答:
(1)妈妈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2)作为父母,有义务履行对子女的监护职责,父母了解子女思想动态的正确途径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答: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隐私权就是公民隐藏个人私事,未经本人许可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尊重他人隐私,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必须遵循的共同生活准则。
随意揭露他人的隐私,使他精神受到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为了达到打击陷害他人的目的,采取揭露隐私的手段,肆意破坏他人的名誉和人格,都是违法犯罪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答:
1)妈妈的作法是不合法的,她侵犯了丽丽的隐私权,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愿公开的,不妨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个人私事,如个人的心理活动、日记的内容等。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2)观察子女的日常行为,和子女谈心,找老师或子女的同学了解子女在校表现,留意子女的日常交往等。
第三篇: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反思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反思(7)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主要内容为法律知识,主线索权利、和义务,目标为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正确行使权利自觉依法履行义务,成为既具有高度法制观念,有具有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第一单元,概述权利义务的相关知识,第二单元人身权利、第三单元文化、经济权利。本周所学内容为人格尊严权中的肖像、姓名权、隐私权。对《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一课时的教学有如下几点感悟:
①本课的导入新颖,有吸引力。备课和教案中我设计的导入是复习导入法。简单明了,巩固旧知引出新识,直入主题。设问:上一课时所了解的人格尊严权具体包括哪些权利?(名誉、肖像、姓名、隐私权等)今天我们姓名和肖像权。二次备课时总感觉这种开头太老套、功利,学生已倦怠这种方式,甚至讨厌。借鉴了下载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名人照片),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看到的是他们的什么?叫出来的又是他们的什么?(图片呈现的同时同学们都叫出了他们的名字)肖像和姓名中有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主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②10分钟的自主学习环节,学生能根据板书知识结构或投影自主学习思考题,阅读教材,认真思考,圈点标注。尽力自己解决问题,事实也证明大部分学生具有这样的能力。③合作探究环节,教师步步设疑,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例如,真人模特和他的石膏雕像哪个是肖像?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判断分析,使他们理解肖像不是人体形象本身,而是其再现。再如,是否构成肖像权侵权的辨一辨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未经本人同意不一定构成侵权,还必须具备以营利为目的的条件,从而更透彻的理解肖像权的侵权表现。④本课选用了生活中真实的典型案例:明星赵本山、刘晓庆肖像权侵权案;普通公民“赵C案”、“罗彩霞事件”两起姓名权侵权案。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教材也精编了许多典型案例,也能很好地说明问题,但总给人一种杜撰、编瞎话的感觉,缺乏可信度,因此,法律常识的内容我们通常都会选择使用一些现实中的真实案例。这能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肖像、姓名权被侵犯的现象,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法律知识,学会依法维权,同时也有义务维护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奏效。
本课的教学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①合作探究主要还是师生之间,通过老师的设问,学生的解答,教师引导、提醒学生注意问题的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果没有教师的主观预设,不知学生能否意识到哪儿容易理解发生偏差?学生具有这样的能力吗?或许需要教师慢慢地培养。②没有更多地挖掘学生身上的资源。例如:生活中你们的肖像和姓名有被别
人侵犯的经历吗?什么感受?你们通常是怎么做的?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交流感悟,获得启迪,印象会更为深刻。③学生质疑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培养。只有个别班级的极少数学生在课堂、下课时能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绝大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教材讲多少,他接受多少,甚至还打折扣。
第四篇:【名师测控】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课第2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案新人教版(新)
隐私受保护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的保护;知道个人隐私受侵害时的法律救济方法以及侵权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过程与方法:能自主地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格独立意识,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维护隐私权
难点:理解尊重他人隐私需要责任和信誉 【授课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芳的母亲发现小芳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几次偷窥后发现女儿在写日记。于是母亲乘小芳上学之机偷看了小芳的日记,发现了小芳对班里某同学有好感,于是断定小芳在谈恋爱。马上赶到学校去找老师商量解决办法,老师信以为真。把小芳叫到办公室询问,小芳矢口否认,可母亲与老师都不相信。此事恰好被在办公室的另一同学听到,该同学到教室宣布了小芳谈恋爱的消息。小芳回到教室,发现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而且在背后议论纷纷。小芳觉得难以证明自己,于是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思考:谁该为小芳的出走负责?从中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二、活动探究
(一)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 活动一:活动体验搬弄是非
让第一个同学通过耳语告诉第二个同学并记录:贝奇的爸爸妈妈昨天又吵架了。然后依次通过耳语传给其他同学,要求,在传话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添油加醋。看最后一个同学所得到的信息是什么。
通过活动说明,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活动二: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
学生谈谈:你或身边的人的隐私是否得到尊重,为什么? 强化隐私意识需要怎么做?
活动三:尊重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学生分析,思考:你如何评价肖肖的行为? 引导学生对责任与信誉意识的重视。
(二)依法维护隐私权
活动四:分析课本P52的材料
讨论:小旺的行为有没有侵犯小松的隐私权? 活动五:判断以下行为是否侵犯公民隐私权:(1)教室里安装监视器;(2)银行、超市安装监视器;
(3)公安机关侦查案件时窃听电话,翻看犯罪嫌疑人的日记等
(4)求职时,对方问:“你有过男朋友吗?”“体重多少?”“身高多少?”(5)老师要求学生上交自己的日记本用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目的:让学生了解,侵犯隐私权的一些具体表现。同时通过讨论在教室安装监视器是否侵权来加强学生的辨证看问题的能力。活动六: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学生讨论:如果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不法的侵害,你会怎么处理?(1)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结合课本P53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维权的方式有多种,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何种方式来维权;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尤其在网络中。活动七: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
材料:小月的父母近来总是吵着要离婚,弄的小月无心学习,成绩下降。好友小芹及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想弄清小月成绩下降的原因并帮助她,可小月认为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能把情况告诉好友及老师。尽管小月很想找个人倾诉并希望得到帮助。阅读材料分析:对小月保护隐私的做法你是否赞同?
目的:使学生认识到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在遇到困难,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
三、知识小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既是道德的呼唤,又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世界很美,纷繁复杂。
2.希望每一位同学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隐私权。让我们共同努力,给隐私一个自由的空间!
四、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属于尊重他人隐私的是()A搬弄是非、接人短处 B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的私事 C传播别人的秘密 D 不干涉他人的私生活 2.尊重他人隐私是()
①是尊重他人的名誉权 ②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
③每个公民必须遵循的共同生活准则 ④每个公民守法的表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这样做的好处()
A能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B能使隐私成为真正的隐私 C有利于树立人的威信 D.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4下列属于不尊重他人隐私或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有()①在银行柜台前设置1米线 ②网站将其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信息公司 ③警方为尽快抓捕犯罪嫌疑人,将其通缉犯的照片、姓名及相关,通过媒体进行公开 ④进别人的房间要先敲门 ⑤小林的妈妈偷看他的日记 A.①③⑤ B.②⑤ C.①④⑤ D ②④⑤
5.小于在登陆一家游戏网站的私人服务器的时候“私服”要求他输入个人信息,随后几天他总是受到各个游戏公司和网站的电话,小于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了。你认为小于应该()
A。利用黑客原件报复网站 B.置之不理
C.给对方公司打电话,要求其删除自己的个人信息,否则付诸法律诉讼 D.直接控告对方公司
6.尊重和维护个人的隐私需要每一个公民()
① 树立隐私意识 ② 强化责任和信誉意识 ③增强法制观念 ④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请你简要回答问题:
某学校女生李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学生林某,用有照相机功能的手机偷拍了林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林某,给林某造成很大的痛苦。
(1)李某的行为侵犯了林某的哪些权利?
(2)对此,林某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1D、2D、3A、4B、5C、6C 7.(1)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
(2)林某可与侵权人协商,告知李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求李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也可以想有关部门提起诉讼,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办法可行即可)
第五篇:八年级思品下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设计 覃小燕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设计
宾阳县民族中学
覃小燕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侵犯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不良表现,体验给受害者所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责任意识;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二)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肖像和姓名是一个具体的人的两大外在标志;懂得,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懂得肖像的含义及作用,肖像的内容,侵害肖像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
(三)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行为;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姓名与肖像权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教学难点:懂得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当履行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的义务。
三、教学方法:做游戏、小品表演、案例分析、小组活动
四、教学设计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音乐,看图片“猜一猜我是谁”
我们凭借什么来区分周围这些不同的人,使我们不至于将众多的“别人”混淆?
──不同的面孔(容貌)。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个人都有一张不同的面孔。不同的面孔,用术语来说就是肖像,是每个人与生俱来最直观的独特符号。同样,我们每个人都有姓名,姓名是将人区分开来的文字符号,是我们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可见,肖像和姓名是我们将不同的人区分开来的两大外在标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对于公民在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二)讲授新课: 板书: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自主探究
活动一:自主学习
(1)什么是肖像?肖像的制作方法有哪些?P40(2)肖像的意义/作用?P40(3)什么是肖像权?它的内容包括哪些?P41(4)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有哪些?如何维护肖像权?P41-42(5)什么是姓名及其作用?P43(6)什么是姓名权及其内容?P43(7)侵犯姓名权的行为表现?P44(8)如何维护姓名权?P4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板书:
一、我有肖像权 1.肖像的制作方式及肖像的含义 活动二:阅读教材第40-41页回答(1)小红行使了什么权利?(肖像权)
(2)具体包括哪些方面?(肖像制作权、使用权、获酬权)
(3)这些权利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让爸爸给自己拍跳舞的照片,行使了肖像制作权;小红征得爸爸的同意,同意某刊编辑将照片刊登在杂志封面上,行使了肖像使用权;编辑将使用照片的报酬交给小红,小红行使了获酬权。)(4)小红为什么刊登照片要征得爸爸的同意?
(小红15岁,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得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总结: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得报酬。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得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2.肖像权的含义及内容
活动三:看侵犯赵本山肖像权视频,思考概括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表现 3.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表现
多媒体显示:某女网民小李应其网友要求将自己的一张生活照片上传至因特网上。两个月后,有朋友告诉小李,网通下属某网站的论坛上有一张她的照片,照片虽然被更改的面目全非,但仍旧可以认出是小李。小李听后不相信,觉得很奇怪。于是她亲自上网查找,结果令小李又吃惊又愤怒:照片上的自己被改的奇丑无比,十分可笑,嘴巴被换成血盆大口、眼睛是斗鸡眼,发型是爆炸式。照片被放置在搞笑版面,点击率还非常高。提问:
(1)如果你是小李,你看见自己的照片被改成那样,你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气愤、难过、伤心、觉得被侮辱、丢人等……(2)你如何评价这种涂抹、丑化别人照片的行为?
学生:不尊重别人,自私、伤害别人的感情(侵犯他人人格权)(3)如果你是小李,你会如何解决此事?
学生:请网友立即删除丑化照片,公开赔礼道歉;或到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失。
教师引导:保护自己的肖像不被侵犯,这项权利在法律上叫做肖像权,事例中小李的肖像权被侵犯了。公民可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了保护公民的肖像不被丑化和非法利用,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每个人都有肖像权,每个人的肖像权都不容侵害。板书:4.依法维护公民的肖像权
活动四:多媒体显示:请大家判断下列行为是否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1)用别人的照片当飞镖的靶子进行射击。(2)影楼未经顾客同意将其照片作为店铺陈列品。
(3)某减肥药厂家未经同意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的照片用做产品广告等。(4)某摄影爱好者把他人在公园里随地吐痰以及破坏草坪、花卉的行为拍摄下来,将照片寄给报社,报社将这些照片在报纸上刊登出来。
(5)媒体对公众人物、特殊事件的当事人,如彩票中奖者,事故当事人进行采访、拍照。
(6)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我们每个公民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肖像权,也要尊重、维护他人的肖像权,否则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知识拓展:不属侵犯肖像权的行为(1)为新闻报道需要使用公民的肖像。
(2)国家机关执行公务而强制使用公民的肖像如通缉令上嫌疑犯的肖像。
(3)使用在特定场合会出席特定活动的人物的肖像如参加集会、游行庆典等活动的人的肖像。
(4)为了本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而使用。
(5)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6)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的照片、录像。
过渡:对于肖像,我国法律规定了肖像权,用以保护公民在肖像方面的合法权益,那么同属精神性人格权的姓名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是每个人专用的符号。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姓名中的权利。板书:
二、维护姓名权 活动五:故事思考
一对农村夫妇,生了个白胖儿子,却为儿子的名字发了愁,思来想去,朴实的夫妇终于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寿生”祝他一生平安,长命百岁。什么是姓名?它有什么作用? 1.姓名的含义及其作用
看赵C视频,取名字要注意的问题。
活动六:阅读教材第42-43页材料,从这两则材料中可看出,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一权利包括哪些内容?我们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公民享有姓名权,包括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公民的姓名权不受他人干涉,未成年人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可自主决定行使自己的姓名权。
板书:2.姓名权的含义及其内容 活动五:案例分析
1.一则来自“搜狐圈子“的公告:最近有很多人冒充小沈阳,有冒充小沈阳博客的,也有冒充小沈阳QQ号的,希望广大阳光迷们提高警惕,不要因此上当受骗,严重的也有可能被骗取钱财……
(1)冒充小沈阳的行为侵犯了他什么权利?为什么?
(2)列举生活中侵犯姓名权的事例。
2.26班的学生李林因迟到,被值室要求登记时用了本班王洋的名字,结果王洋被老师批评。
(1)李林的行为是否侵权?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为什么?
(2)假如在生活中遇到侵犯姓名权的事你该怎么做?
板书:3.侵犯公民的姓名权的行为表现
4.维权的方法
收获 :谈本节课的收获 巩固练习:略 小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