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政治下册第3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第8课消费者的权益第2框维护消费者权益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2课时 维护消费者权益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一些消费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知道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寻求解决的一般途径。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智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当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理性消费,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培养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消费知识及维权途径。
难点:增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点拨:
一、学生对照书本梳理知识点;
二、师生共同核对知识点;
三、学生快速读记知识点。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通过甄别非法的有奖销售,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二是引导学生明确消费者应该学会理性消费。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多媒体播放巩汉林、赵丽蓉主演的小品《打工奇遇》片段)同学们,看了这则小品,你想到了什么?为了打击这种现象,我国专门制定了一部法律,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部法律所规定的有关内容。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学习
一、炼就一双“慧眼”
1.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拥有一双“慧眼”,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2.炼就“慧眼”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1)我们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有关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2)还需要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消费者维权途径等。
二、维护权益的途径
3.法律赋予我们消费者权利,我们自身也需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消费者的维权途径有: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 炼就一双“慧眼”
1.细看教材P93“有奖销售”活动,思考:(1)如何看待五花八门的有奖促销活动?
答:在五花八门的有奖销售活动中,有些有奖销售活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正常的促销活动;但也有些有奖销售活动是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私利,利用有奖销售手段,销售变质、失效的产品或者掺杂使假、缺斤短两、质次价高的商品,是违法的。
(2)你怎样甄别以下非法的有奖销售?
*采用谎称有奖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 000元。
答:甄别非法的有奖销售,消费者就要炼就一双“慧眼”,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不贪图小利,以避免更大的损失;要了解并掌握一些商品的性能、质量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会识别经营者的骗局,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选择适当、合理、科学的消费行为。
2.观看教材P94“关于广告和商家促销手段的漫画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你会识别广告的真假吗?
答:真广告的广告标题、公司简介、核准机构、招聘职位、联系方式等内容真实、齐全;假广告的广告篇幅较小、口气大、哗众取宠、内容笼统不具体、不写单位的名称、只留一个电话号码、未经主管部门审批等。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分析广告商家的一些促销手段,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消费知识和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此事例,培养学生的消费者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2)你最欣赏哪一类型的广告?说说喜欢它的理由。答案略。
(3)分析商家打折的动机。
答:“打折商品”是经营者的价格促销手段。时令商品在买方市场,一旦过了季节,商家总想方设法将积压商品卖出去,以达到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面对低价和折扣,你怎样判断以决定是否购买?
答:这种降价的原因与产品应具备的质量、功能无关,所以消费者要警惕商家设置的陷阱,在购买打折商品时,也不应忘记考虑是否该商品是自己所需要的以及商品的质量问题。
知识模块二 维护权益的途径
3.仔细看教材P95情景故事,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情景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反映了消费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经营者(医生)侵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和知情权。(2)患者应作出什么反应?
答:患者需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患者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欣赏教材P96情景故事,回答下列问题:
若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办?请选出你会采取的行动。
(1)在饭店吃饭后结账,账单上的收费多了数十元。服务员解释说误写菜单,用了昂贵的材料烹制,所以价钱贵,并要求你照单付款。你会——
*拒绝付款,找饭店经理理论。*照单付款,不做任何追讨行动。*照单付款,然后向有关部门投诉。
答:照单付款,然后到有关部门投诉。因为,第一种做法虽然有维权意识,但采取的方法不恰当,容易使自己冲动,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第二种做法是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表现:第三者做法有权利意识,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2)你买了一台电脑,回家后发现机器有毛病,但发票上写有“货物售出,恕不退换”的字样,你会——
*自认倒霉,不再追究。
*找商店负责人理论,要求更换或赔偿。*另外购买一台电脑。
*向消协投诉,要求协助解决。
答:找商店负责人理论,要求更换或者赔偿。如遭拒绝。可向消协投诉,要求协助解决。5.阅读教材P97王先生买沙发事例:
请给王先生出主意,如何维护其合法权益?
答:(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结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课前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自学互研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维护消费者权益维权意识
维护权益的途径维权途径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增强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炼就一双“慧眼”
如何炼就一双“慧眼”
第二篇:8课2框 维护消费者权益 导学案
通山振新国际学校政治课堂导学案提纲使用日期:编制人: 柯小丽审核人:八年级·第三单元·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
第二框:维护消费者权益 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
【教学目标】
1、如何增强判断和选择能力,合理消费。
2、维护权益的途径。
【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消费者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 时】1课时
“加1”:课前预习
原文填空,基础知识梳理 :
1、我们要增强自己的__________能力和__________,学会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__________、还需掌握有关消费者_____、_____、市场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还需掌握有关消费者__________知识,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消费选择和依法维权。
3、在商品交易和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自己的________和__________,保
持应有的警惕,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在侵权行为发生以后,要勇敢地拿起
__________,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经营者的侵害后,可与经营者______________;请求消协会
__________;向有关行政部门__________;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
裁机构;向人民法院提起__________。
一、导入(2分钟)
二、思:自主探究(13分钟)
问答题(温馨提示:此题答案如果在教材上可以找到便可以直接在教材上作出相应笔记,便于今后复习)
1、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2、怎样维护我们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3、如何做一位聪明的消费者呢?
4、怎样增强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6、消费者怎样才能炼就一双“慧眼”?
三、议:互动解释,合作探究。(5分钟)
小组合作解决上面的问题,组内展示、比较,得出正确的答案,四、展:展示反馈。采取组内互助,多种形式回答上述问题,解答疑难点。(1
3分钟)
五、评,经典点拨,重在技巧性掌握知识点。(2分钟)
六、助:组内帮助。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是很清楚吗?在小组中提出来并请同学帮忙
解决。
七、测:巩固检测,训练应用。(5分钟)
单项选择题
1、要成为一名聪明的消费者,就要()
A、闭目塞听,拒绝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了解
B、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
C、经常场子解是否存在有奖销售活动,得到更多实惠
D、经常购买降价和打折但不实用的商品
2、消费者维权主要依据是()
A、社会公共道德
C、民法通则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刑法
3、公民吕某买了一台电脑,回家后发现机器有毛病,但是发票上写有“货物售出,恕不退换”的字样,此时吕某应该()
A、自认倒霉,不再追究
B、自己花钱修电脑
C、找销售商负责人讲理,要求更换或赔偿,或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D、带人到销售商店闹,让销售商无法经营
4、某些商店自行规定“售出商品,概不退换”()
A、完全符合法律的规定
B、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 D、没有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
5、有一外地人在北京某公用电话亭打了一个电话,老板多要了他5角钱,于是他一纸诉状将电话亭老板告上法庭,法院判决电话亭老板赔偿他5角钱,虽然这一外地人胜诉了,但是他在打官司期间所花费用多达几百元,他这种行为()
A、得不偿失,不值得
B、为出风头打官司,不值得提倡
C、依法维护自己的消费权利,要不惜代价
D、为消费者作出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榜样,应当提倡
6、云南曾有200多名农村妇女,因使用某厂制造的粉碎机质量有问题而将手指夹掉、打伤。对此她们应该()
①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粉碎厂家赔偿 ②与粉碎机厂协商解决
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A、①②B、②④
④自认倒霉,忍受痛苦D、①②③ C、②③④
7、教材中漫画《练就一双“慧眼.”》主要讽刺了这些商品的生产者侵犯了消费者()A、要求赔偿的权利B、知情权
C、自主选择权D、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加2:课外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节内容)
加3:辅导对象、内容与措施
第三篇:辽宁省丹东市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八课 第二框《“维护消费者权益”》教案 新人教版
第八课 第二框“维护消费者权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我国消费者的权利;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重要法律地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归纳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结合个人生活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及课下探究,初步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勇于依法维权。
教学重点:维权的途径和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投诉程序及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及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教学准备: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五分钟
(二)、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在市场竞争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会使某些生产者和销售者抛开职业道德,违背经济原则,甚至置法律于不顾,采取不正当手段从事交易,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为自己牟取暴利。因此,维护消费者权益是所有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出示课题: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三)、新课教学:
1、炼就一双“慧眼”(用时10分钟)(1)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2)炼就“慧眼”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
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知识(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心理)
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消费者维权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当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时,是不是非得上法庭?有哪些良好途径解决?(用时12分钟)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知识巩固:师生共同完成。(用3分钟)
4、课堂小结:由学生完成。(用时:2分钟)
5、课堂练习:(用时:5分钟)
三、板书设计:
第8课 第2框 维护消费者权益
1、炼就一双“慧眼”
2、当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时有哪些良好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教学反思
第四篇:2017年春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1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1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学案
第1课时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初步树立国家主人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公民的权利是怎样得到保障的。难点:人民和公民的关系。
点拨:
一、学生对照书本梳理知识点;
二、师生共同核对知识点;
三、学生快速读记知识点。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有三个:一是,导入本课“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内容;二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确我国的国家性质;三是,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徽的尊严。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让学生明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二是,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播放flash《灰色的震撼》
教师:可能在新年、新的学期看了这样的片子,心情会比较伤感,但这就是社会的现实,会这样有很多的原因,从自身来看,无论是孩子还是民工、农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所以没有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举例:比如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它可以得到国家、社会的帮助,民工有劳动义务,也有获得报酬的权利等等。我们未成年人的权利问题已是当代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3.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4.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5.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6.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阅读教材P4材料
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答: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悬挂,国徽的图案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维护国徽的尊严。
2.人民的范围和地位
(1)人民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地位: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知识模块二 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3.阅读教材P5材料 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
答: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让学生能够分辨哪些是人民,哪些不是人民,进一步理解人民的含义;二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公民和人民,以及他们所享有的权利。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让学生明确立法保障是我国权利保障体制的重要内容;二是,引出立法保障的含义,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让学生明确司法保障是我国权利保障体制的重要内容;二是,引出司法保障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
4.公民权利和基本权利
(1)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2)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5.看教材P6漫画,思考问题(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
(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
答:(1)不是一回事。第一,含义不同。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公民的概念与国籍相一致,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以,确定是不是我国公民的唯一条件,是看他是否取得了中国国籍。人民是指国家的主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第二,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第三,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2)是公民,他们同样享有公民的权利,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6.阅读教材P6案例
(1)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2)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答:(1)被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了侵害;(2)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7.我国权利保障体制的内容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8.阅读教材P7活动材料
(1)下列具体法律与保障我们的权利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行政复议法:保障公民不受违法行政行为侵害的权利;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障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权利;义务教育法:保障未成年人上学读书、接受教育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婚姻法:保障公民的婚姻家庭权益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民事诉讼法:保障公民参与民事诉讼的权利不受违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2)你还知道哪些具体法律?说说它们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
答:民法通则: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刑法: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等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等等。
9.阅读教材P7案例分析
(1)傅某把六名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答: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利。(2)六名学生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答: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课前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自学互研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法律确认、保障权利人民权利保障体制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动摇
第五篇:八年级政治下册第2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5课隐私受保护第1框隐私和隐私权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1课时 隐私和隐私权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能力目标:能自主的运用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手段,实践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人格独立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
难点:隐私的概念;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点拨:
一、学生对照书本梳理知识点;
二、师生共同核对知识点;
三、学生快速读记知识点。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通过小红的例子,引出隐私的含义和内容;二是,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我们要自觉尊重他人的隐私。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隐私的含义,明确隐私的具体内容,加强保护隐私的意识,让学生明白隐私是我们自己的权利,并不是什么丑事。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引导学生围绕书中问题作简要分析,引出隐私权的问题;二是,让学生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老师手上拿着一封信,告诉大家,这是写给你们中的某一个同学的,问:“我能拆这封信吗?”“如果我强行拆了,怎么办?”
学生发言后老师引导。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学习
一、人人有隐私
1.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
2.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
3.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4.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一种权利。5.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6.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7.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 人人有隐私
1.学生阅读教材P46内容,思考: 你能帮小红讲清道理吗?
答:小红的故事中,小红没有告诉同学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住址等信息是正确的行为,是合法维护自己权利的行为,而不是所谓的不合群、不开朗。公民都享有隐私权。小红家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父母信息等都属于个人隐私,小红有权保密,所以小红的行为是正确的行为。
2.教材P47,讨论:“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从隐私的概念和内容可以看出,“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是错误的,隐私简言之就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隐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它具有①合法性;②私人性;③隐秘性;④主观性的特点。可见,隐私并非丑事。
3.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
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
知识模块二 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4.阅读教材P48案例,探究:
(1)报纸应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
答:一般而言,个人收入、婚恋情况是他人的隐私,报纸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
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报纸作为公共刊物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我们要尊重他人隐私;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的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意识到,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害,我们要自觉尊重他人隐私。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同时引导学生明确通信包含多种方式,而不仅限于普通信件;二是,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隐私的意识,不拆看、偷窥、公开他人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
(2)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何种权利?
答:报社刊登的内容,有关明星年收入部分合法,有关婚恋部分则侵害了该明星的隐私权。一般而言,个人收入、婚恋情况是他人的隐私,报纸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同时对他人的个人收入、婚恋情况等隐私有保密义务,只有权利人才能公开或允许他人公开自己的隐私。但是公众人物的隐私范围与一般人相比要小得多,公众人物享有有限的隐私权,这是现代社会保护社会公众知情权所必需。公众人物作为社会知名人士,其工作、生活等方面信息属于社会大众感兴趣、极欲了解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公众人物占有更多的社会财富,理应负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的监督。因此,明星的年收入涉及社会分配问题和纳税问题,这已不属于个人隐私,报社有权披露而不属于侵权行为。至于明星婚恋情况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纯属个人隐私,报刊未经明星同意就刊登其婚恋情况,是侵犯隐私权的表现。
5.学生阅读教材P48案例,并结合P49页的相关链接的内容,讨论: 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
答:同意派出所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观点。因为隐私权的内容包括私生活的自由和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而该案例中,派出所虽然是有搜查权,但是只有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搜查才是合法的,没有搜查证的搜查是违反法定程序的,所以是不合法的。
6.隐私权的含义和真谛。
(1)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一种权利。
(2)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7.阅读教材P49下面事例,探究:(1)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说说理由。
答:拆看他人信件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
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因此老师拆看学生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领导拆看下属的信件都是侵犯他人通信秘密的行为,是违法的行为。
(2)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答:老师拆看未满10周岁学生的信件也是违法的,因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1条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老师不是法定监护人或者其他监护人,所以拆看学生信件是不合法的。而家长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子女的信件是合法的,因为未满10周岁的子女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家长作为监护人可以代拆,但是应保护未满10周岁儿童的隐私权。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课前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自学互研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隐私的内涵人人有隐私保护隐私的必要性隐私和隐私权
隐私权的含义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隐私权的内容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