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和声教学改革的探索

时间:2019-05-15 05:3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传统和声教学改革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传统和声教学改革的探索》。

第一篇:关于传统和声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于传统和声教学改革的探索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08级 刘碧贞(200816020026)

摘要:传统和声理论知识比较陈旧,特别是四部和声写作,许多过时、繁琐的现象束缚人的思想,它偏重理论、书面练习,脱离实际作品,缺少实用性。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一套科学的、实用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和声教学体系。以提高和声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实践中充分理解和声理论。

关键词:传统和声,教学,改革,实践

和声是构成音乐的要素之一。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和声学是音乐专业必修课程,其作用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音乐、剖析其内涵、准确把握不同风格、不同时代作品的能力,使学生用准确的音乐语言(唱或奏)表达作品的思想,运用和声知识指导自己的音乐创作,为旋律创作和多声部音乐创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是,目前高校音乐专业的和声学教学还存在着教材使用单

一、理论性偏强、实践运用少的问题。教师为赶教学进度理论授课时间多,要求学生只是完成书面作业,脱离实际作品、音响,接触和声知识的范围比较狭窄。这就造成了“纸上谈兵”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目前我国和声理论课的教学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掌握的和声知识肤浅,和声语汇的感受能力比较差。由于和声教学偏重于和弦连接技术规则,脱离实际作品、实际音响,对各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接触又少,所以对和声语言的认识和感受能力都比较差。和声教学大多仅以书面习题为练习内容,和声的序进逻辑,功能的强弱,和声的色彩对于学生来讲都是生疏的,他们碰到这些概念总感到极为抽象,难以理解。学生的感受和认识一般停留在以Ⅰ、Ⅳ、Ⅴ为中心的正副三和弦和少数七和弦里。其实和声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就和弦而言,本身有浓淡、疏密、明暗、和谐、尖锐等性质区分,在具体作品中,节奏、力度、音区等因素,和声的语汇异常丰富,有无穷的变化和魅力。如贝多芬的《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引子,旋律是比较平稳、简单,突出节奏型的主导动机在不同的音高上模进。就旋律本身而言,所表达的内容含量极为有限。当赋之丰满的和声后由于减七和弦的连续运用(十小节引子共出现了15次),调性的转换,和弦色彩的变化等因素,作品表达的内容极为深刻,一种内心的压抑和深沉的叹息,并蕴藏着巨大控诉和抗争的动力。又如肖邦的《C小调前奏曲》(第二十首),简单的旋律依附于和声,一种群体的沉重肃穆,哀悼的气氛主要由和声语汇来表达。由于学生对和声语汇的感受能力比较差,所以对作品的思想内涵往往把握不住。通过上述类似的作品赏析,学生对和声语汇的感受能力逐步会得到提高.和声是音乐理论中相当重要的一门课,它不是单纯地介绍几种和弦结构与连接技术,更重要地是培养学生对和声语汇的感受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修养。

二,缺少创新思想和能力。

由于和声知识的局限性,加上传统和声理论规则的束缚,学生的思路比较单

一、保守,无论掌握还是运用,基本局限在以三度叠制的传统和声模式里, 缺少一种活跃的思路,应打破旧的模式,去尝试一种新的和声语言风格。其实和声一直在演变,传统和声中的许多规则早已被前人打破,作为今天的后人为什么要花许多时间,研究那些过时的规则?产生了使学生重书面练习(四部和声写作),不重实践弹奏;重理论概念,不重作品实际音响感知;重教条规则,不重创新等弊病。社会在变化,科技在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和声这门知识不能墨守成规,应有新的发展。特别是当今高师音乐专业的和声理论课,从教学大纲到教材,以及教学方式,应有一个新的变化。应用宏观的思路,建立一套实用的、开放的、富有时代特征又具有创造性的和声教学体系。这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键盘和声训练:

和声课的学习自然离不开练习,当前强调的练习方式不应该只是侧重书面习题,更应该有非常重要的键盘和声练习。通过键盘和声的练习,能够加强学生对实际音响效果的感受。练习的内容一般有:弹奏不同调的音阶、音程,指定某一和弦音(可规定调性、级数等)构成和弦,弹奏和弦的连接,为带有数字或不带数字的低音及简单的曲调配和声,以短小动机为原型,弹奏各种音程的移位模进;将指定的和声作业或作品作移调弹奏;按指定调性弹奏带转调的和声进行.在一组和声的基础上弹奏各种常见的伴奏音型,并为指定的旋律配置简单的伴奏等。通过这样一些练习,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视奏、背谱以及移调弹奏能力,能够在掌握和声的理论、技法等方面提供非常有利的帮助。另外,键盘和声练习对于为歌曲编配伴奏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从而,慢慢地感受到自己不但是和声音响的创造者,而且还是欣赏者。这种意识不断得到深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实际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分析作品中的和声现象,非常有助于掌握和声的理论知识、技法与作品中的应用联系。而在一般的和声教学中,这一环节往往没引起重视。因此在和声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地接触和赏析各时期的经典作品并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研究,在实际作品音响中认识并感悟到各种和声技巧的运用及各种和声语汇的丰富内涵。掌握各时期的和声发展概况与各流派、各作曲家的和声风格特点等。如赏析格里格的作品《致春天》(#F大调),作品一开始是两小节引子,纯朴、明朗、悦耳的大三和弦,像大地吹来的徐徐春风。接着主题是一个朴实、优美歌唱性的旋律,描绘了人们对春天的喜悦心理。紧接着作者用了变和弦(主要是增三和弦)的一种张力,描绘了春的萌动。中部转换了调性。由于转调,离调(调性转换实际是更高级的和声)加上音区的上涨等因素,音乐极不稳定,表现了万物复苏,冰雪消融,春潮涌动的意境,音乐形象鲜明。又如李姆基科萨可夫的《印度客商之歌》(卡尔·戴斯改编),通过调性与大小和弦的色彩对比,似乎展现广袤无垠的沙漠上空掠过一丝丝变幻的云彩。调性和弦、明暗色彩对比,不但丰富了乐曲的色彩,而且增强了艺术形象的感染力。

通过对诸如上述大量的精典作品的欣赏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学生对和声语汇的感受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想象和辨别丰富的和声语汇所传达的情感内容及其细微差别,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和声语汇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通过多分析谱例,还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学到其他方面如旋律、音型、伴奏、曲式等方面的知识。

三:学习和声发展史,培养创新性: 美国著名的音乐家科普兰曾说过:“不了解和声逐步发展并从原始阶段演变而来,读者就不可能领会二十世纪和声革新的涵义。”我们从科普兰简短的话语中,可以领悟到和声发展史对学习和声,认识和声,辩证地运用和声,活跃创新思路有重要的意义。

和声起源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追溯到9世纪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即在固定的圣咏调的下方加上一条平行四、五度的旋律,首尾用八度音程。后来又发展成迪斯康特,即在固定的圣咏上方配一个平行四、五度声部,逐步又发展为反向进行。那时人们把三、六度音程作为不协和音程,完全禁用。到了13世纪后出现了平行和弦,把三、六度作为主要音程使用。到了巴洛克时期出现了数字低音,和声逐步走向完善。18世纪二十年代拉莫(1683—1764)的《和声论》与巴赫(1685—1750)的《平均律钢琴曲第一卷》先后问世,标明了大、小调和声体系的确立。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众多,他们和声语言风格大都比较简洁、朴素,以大小三和弦为主,七和弦少用,特别是减七和弦更为少见。而在古典维也纳时期,减七和弦运用已习以为常,特别是在贝多芬作品中已司空见惯(如前面提到的《第八钢琴奏鸣曲》中的引子部分)。到了浪漫时期,和声大大地发展了一步:变音和弦大量出现,用频繁的离调,以及复杂的外音来表达他们动荡、激烈的情感。这时的和声变得更加丰富,绚烂多彩。然而无论巴洛克时期或是古典、浪漫乐派,他们的和声风格都建立在传统的大小调基础上。印象派完全打破了大、小调功能体系,他们常用功能重叠和弦或是四、五度等非三度叠置形式。这样和弦功能完全失去了意义。二十世纪的和声结构,语汇更是千姿百态,风格多样。早期现代派音乐家斯克里亚宾用增、减、纯四度音程叠置,创造了一种“神秘和弦”。新古典主义、原始主义音乐家代表斯拉文斯基的和弦更为复杂、变化多端,他常用大二度或小二度音程来代替普通三和弦的三度音程,产生了一种模糊,界限不清的效果。

通过对和声发展史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和声语言风格在不断变化、发展,可以说一部和声发展史就是和声的演变和发展史,也是和声不断创新的历史,它有无限发展的空间。因此,学习和声发展史极为重要,它能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加深学生对和声知识的客观认识和纵深理解,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和声语汇、和声知识理解和再现的创新思路。

总之,和声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地付诸于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强化理论知识的记忆。一方面要删繁规则减少教与学的“浪费现象”,另一方面还要在传统和声的基础上扩大教学内容的范围,使和声更富有实用性。和弦外音、和声华彩、和声分析、和声节奏、伴奏与和声等章节必须大力加强,竭力缩短理论与实践的间隔距离,达到教与学、学与用的教育目的。和声学是艺术实践的总结,传统和声教学的目的,绝非仅是传授一些和弦类别及其进行法,而是通过对各种不同风格音乐的感受,体验多声音乐的印象规律、声部协调与和声韵律的美,领悟和声的艺术真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和声修养、发展音乐的“立体思维”能力、丰富其和声语言与创作技巧。

第二篇:体育教学改革与探索

体育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 要:首先论述了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着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设施简陋、教师流失严重、学生兴趣不浓等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观念落后、资金投入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认为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有: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农村体育教育发展;加强资金投入,建设体育教学设施;重视教材建设,丰富体育教学内容;重视人才引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形成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中学;中学体育;体育教学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基础薄弱。中学体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体育教育基础薄弱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农村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别,加之“重智育轻体育”的大教育环境的影响,给农村中学体育教育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学校追求高升学率,作为“副科”的体育课程得不到重视,很难保证正常的开课率,这对教育基础条件不足的农村更加落后于发达地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2、教学设施简陋。通过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中学人均场地面积仅为2.6 m2,多数学校器材达标率低于50%,体育教学设施简陋,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有的学校没有合格达标、规格完整的塑胶场地,对一些球类运动就无法开展。许多农村学校乒乓球台,都是用砖石砌成的简易球台。还有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无法继续使用。仅有的体育器械由于缺乏库房,随意堆放,也没有专人负责,造成破损与流失严重。

3、教师流失严重。通过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体育教师的达标率只有74%,且流失严重。一方面学校对体育课不够重视,体育教育工作者也不被社会重视,存在偏见,社会地位低下。加之教学条件差,工作得不到领导与同事的认可,甚至纷纷跳槽改行。另一方面是一些高素质的优秀教师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相应的福利待遇享受不了,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纷纷向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流失。

二、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育观念落后。新课程标准也全面启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是缺乏有效引导与监管,加之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使农村中学体育教育不被重视,可以说体育教育观念的落后,已经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严重的影响了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2、资金投入不足。体育经费严重短缺是制约学校体育教学与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占的比例不得低于1%。新课标也要求不断加强资金投人,并逐年按一定的比例递增。加强场地、器材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增添和改善场馆、器材、设施。然而通过调查,许多中学年体育经费不足2000元,连基本的体育活动都难以保障,更别说体育设施设备的更新与完善,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评价机制不完善。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要做好课程学习的评价,通过评价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应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全被忽略,只是从单纯的运动成绩和规定性的标准进行量

化评价。这种评价制度的不完整性,给体育教师带来了上课的随意性,使整个体育教学无法规范。

三、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农村体育教育发展。一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高度认识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政策给予引导,制度上给予保障,加强监管力度,促使体育教育上新的台阶。二是作为学校要转变观念,加强活动场地与体育器材建设,提高体育课开课率,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作为教师要更新观念,促进体育教学新课改进程,探索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扎扎实实地落实体育新课标的内容。四是作为学生要转变观念,体育教学不仅是学习理念知识,掌握锻炼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把体育锻炼养成为终身生活习惯。五是家长要转变观念,体育技能也是孩子成长道路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身体、心理和强健的体魄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2、加强资金投入,建设体育教学设施。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争取资金,拓展体育场地,购买体育教学设施设备,不断充实了活动器材。另一方面农村学校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和活动器材都准备齐全,教师就要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自制一些活动器材,不仅解决了场地器材严重匮乏的问题,还满足教学需求。如:可以自制毽子,进行踢毽子练习;收集废纸做打“曲棍球”练习;收集废矿泉水瓶做打“保龄球”游戏;进行投掷类项目时,我们可以自制器材进行练习。

3、重视教材建设,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一是我国现行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还不尽合理,加之教师上课的随意性,使中学体育教学质量下降。这就要求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根据新的体育与健康教材和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凸显教育教学特色。

二是要依据课改纲要提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要求,要大胆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农村学生现有运动技能的水平以及兴趣特点有效的开展教学。三是采用分类指导进行差别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互动教学、采用体育游戏进行趣味教学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真正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应渗透到体育知识和掌握体育技能中,提高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学校一定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认识到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一定要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真正的把体育教育作为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运动技能,从而增强体质,培养体育能力的重要渠道,它对全面顺利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一定要重视体育课的学习,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展现个性特长,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尽情的享受体育乐趣,成为身体健康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与 探 索 东 关九 年

张一 贯景 崇制 学校

第三篇: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刘安鑫张宏东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贸易系,河南 新乡 453002)

摘要: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专业老师在该校特有的“2+1”教学改革背景下,积极探索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特点和规律,本文总结了他们的四点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关键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2+1”教育模式;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是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在1999年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市场的需求而设置的新专业,该专业开设之初就被学校确定为校内试点专业,按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特有的“2+1”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该专业在2001年3月被确定为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同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3年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职高专精品专业,2005年上半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验收。现将5年多的教学改革经验作一总结,与大家共勉。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该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该专业属应用型专业,教学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做进出口业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和外贸英语等课程是该专业的必修课。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这些课程都是孤立地进行教学,不少学生不会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出现了毕业后不会做进出口生意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传统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把这些孤立的知识点串起来,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5年多的教改探索,我认为这一手段就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由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两块构成。自1999年以来,学校共向该专业投入150万元资金建立了“国际贸易实务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外贸业务手工模拟操作和电子模拟操作两部分构成,其中手工部分是专业教师在实践中搜集的外贸业务单证,并编成《国际贸易配套实验手册》,该手册先给学生示范如何签订合同,审核信用证、商检、报关、装运和如何制作单据,然后让学生参照这笔业务练习另10笔外贸业务。电子操作部分是我们自行开发的外贸业务模拟实验系统软件,学生通过该软件可以练习制单。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除校内实验室外,还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立了国营755厂进出口公司、河南环宇海联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等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搞好实践教学环节,我们的心得有以下三点:

1)实验指导教师是关键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验课始终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专业课教师只管教学,实验指导教师只管实验,二者界限分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不仅承担理论教学任务,还都承担指导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实验的任务,他们既是理论课教师也是实验指导教师。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还打破财力、时间的限制,力邀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的外贸处和中国银行国际业务部的工作人员来辅导学生实验,他们白天没时间,我们就把实验时间安排到晚上和周末。校内校外的实验指导教师一块给学生现场答疑,现场评判,手把手地教学生做外贸业务,受到学生的欢迎。

我们这样安排实验指导教师是实践逼出来的。但在今天总结时,我们发现这种做法和欧洲先进大学的做法竟有相通之处。《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2-3期介绍的比利时DeNayerInstitute学院,就是由理论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和助理实验员共同承担所有实验课。具有学士学位甚至硕士学位和大型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并经培训考核后才有担任实验指导教师的资格。

2)采用真实案例

在搜集实验案例时,我们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企业不能把写有客户名称地址、传真电话和出口价格、产品规格等涉及商业秘密的合同、信用证给我们,但我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从企业搜集了十多个真实案例。这样,既保证了本专业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带动学生的实验兴趣,使学生在实验室做着新飞、755厂目前正在做的业务,让正在做这些业务的企业外贸业务员和处理这些业务单据的银行国际业务部的人员来指导学生实验,效果很好,甚至比到企业一线去实习的效果还好。

3)动员学生到南方实习

由于河南地处内陆,对外开放的程度赶不上沿海城市,内地企业的外贸业务较少,所以我们在保证本地有稳固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动员学生到广东、浙江等进出口业务较多的省份实习,既可以找到理想的实习单位也容易找到就业单位,实现双赢的效果。

2如何运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如何运用。在这四年的教学改革中,我们探索了二点经验:

1)围绕一个案例讲理论

从1999年开始,我们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时围绕河南某电器有限公司出口法国的一笔冰箱业务,从出口合同的签订到履行,将出口的每个环节如何处理单证,需要哪个行政管理机构办证都讲解清楚,使学生对怎么做出口业务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1999级学生毕业后将我们讲的案例带到工作岗位上成为他们处理第一笔业务的参照“样板”,2000级的一些学生将在学校做的案例作业拿到招聘会上,证明自己已掌握了处理外贸单证的技巧。这些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编写教学案例时的最初目标。

2)运用案例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特有的评价、检验、反馈和激励功能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但目前不少专业课考试的可信度、区分度在不断地下降,甚至有人讽刺说有些考试内容除了考试别无他用。究其原因是传统的考试方法没有针对专业课程特点命题,题型陈旧,测试方式落后。如传统的考试方法是闭卷考试,题目不外乎名词解释、判断和问答题,致使个别学生高分低能,他在考试时知道信用证的概念,但在开始工作时却不认识信用证,更不要说审核和执行信用证了,我们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中,自2000级学生开始进行了考试改革,给的题目就是一个真实的信用证,要求学生根据信用证制作商业发票、装箱单和汇票等外贸单据,填写空白的收汇核销单、报关单等外贸单据。考试环境模拟在企业做外贸业务的环境和条件,如题目全是英语,答题要求和实际操作一样也用英语,允许带英文字典,允许看参考书。

3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学生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实务》和《外贸函电》

三门课是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含有大量的英语和单据表格,仅依靠粉笔板书不仅不可能也无法完整地展示教学内容,这就决定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

2)双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直接用英语与外商谈生意的能力,履行进出口合同时需要用英语制单,这就对该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时教师不得不用英语讲。以上原因促使我们很早就尝试用双语进行教学。教改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实施双语教学中要注意二个问题:第一,以中文为主,辅以英文版书或英文电子课件;第二,给学生布置英语作业,课程考试时也用英文试卷,并要求学生用英语答题。我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若机械地追求全英语教学,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双语教学必须因材因人施教。

4鼓励学生报考职业资格证书

传统教学教授的知识都是点而不是面,学生到实际中不会综合运用。不少国际贸易实务的学生在校学习了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和外贸英语等专业课,但学的时候都是孤立地去学,毕业后出现了不会做进出口生意,必须锻炼一段才会独立地做生意的现象。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点、专业课程串起来。经过五年多的探索,我们发现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让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如外销员、报关员资格证书考试和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等证书考试。这样做,不仅提高了专业课教学效果,也为学生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年多的探索是艰苦的,许多问题和规律尚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总结,我们相信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兰宜生《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探索[J].汕头大学学报1996.04

2.李贵敏《关于“2+1”教育模式的总体框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第四篇: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部在“新世纪教改工程”中强调了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宗旨,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21世纪人类重视的信息、材料、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都离不开化学。作为当代化学专业的大学生,除了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创新意识外,还必须有扎实的实验基本功、良好的实验技能和熟练应用现代测试仪器与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活动的能力。物理化学实验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独立的课程,它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学科所需要的基本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物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如何主动适应时代要求,满足新世纪高素质、刨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我们必须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目前,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实验内容陈旧,起点低,基本上反映不出学科的发展现状;验证性实验多,研究性实验少,综合性实验更少,甚至没有;各分支学科实验各自为政,导致实验内容简单、重复;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缺少统一科学的协调管理和评估;实验课堂上只重视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和基本操作细节等。由于实验课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下降,重视程度降低,主动性差,进入实验室就是照方抓药,应付实验。有的学生甚至连照方抓药都不愿去做,干脆抄抄实验报告完事。这些现象势必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大量相关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差、综合应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能力差,特别表现在研究生复试时因实验能力差而不被录取的每年都有。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l世纪,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在以往教改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于2002年底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课题申报了学校教改项目,已取得立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体系的改革

将单纯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为:由实验理论课(包括实验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新技术新方法两部分、基础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三部分组成。

一、二部分安排在三年级,第三部分尝试了安排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学生考研结束后进行,这个时期学生的积极性最高,效果最好,可以使学生通过综合实验课的训练,从选题、查阅文献、设计实验、仪器安装等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拓宽知识面,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基础,同时对学生做毕业论文也大有益处。2 教学内容的改革

三部分教学内容的安排都要符合2l世纪发展的要求,制定出详细的教改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实验理论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验前了解实验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及技术,也是为了弥补学生因仪器设备原理不懂所造成的知识面窄的问题。因此实验理论课的内容一方面是常用实验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另一方面是化学领域最新发展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原理介绍。基础实验课的内容根据教育部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1999最新公布的“化学教学基本内容”的要求以及我们仪器设备的现状进行安排,内容力求新颖,不重复,并且有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意识;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要多采用先进的微机系统,增加计算机模拟实验,使实验基础课的内容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与兰州大学等校协商,合作修订现有物理化学实验教材,使新的实验教材符合21世纪教育教学的要求。综合实验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实验锻炼,在内容方面,结合院里仪器设备的现状以及一些教师的科研课题,专门为学生设计一些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多种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综合应用,如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测定等。这部分内容需要认真思考,精心编排,通过综合实验课,真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的新知识和先进的实验技术,提高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 教学模式的改革

实验理论课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优势,特别是新技术、新方法。实验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的生动有趣,而且可以弥补仪器不足的问题。在基础实验教学中,由原来教师准备好实验,学生单纯的做实验,改为让学生从实验准备阶段就进入实验室,从仪器的配套选择、安装词试、药品的领取、溶液的配制以及实验室的整理等方面,尽可能全方位的参与,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机会。在综合实验课阶段,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教师仅为学生做好后勤工作,起主导作用。4 实验设备的改革

首先是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在学校教学体制和设备建设总体规划下,结合我们的实际需要,购买部分新仪器,同时还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改造,对实验技术进行改进,还创造条件自制小型简便适用的仪器。比如建立无汞实验室;自制恒温样品管使动力学实验全部达到恒温要求;将微机接等现代技术用于“溶解热测定”等实验中,使学生接受现代化实验技术手段的训练。5 实验教学管理的改革

管理方式由原来的人工管理改为由计算机管理,不但使管理能力增强,而且实现管理自动化。管理内容包括对人、物以及信息的管理,即对学生的实验安排和实验成绩,对仪器和药品,对整个物理化学实验的数据、处理结果、试题库等信息实施全面管理。

综上所述,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设备、实验教学管理诸方面全面改革,改革计划已付诸初步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改革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但是,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坚持改革,就能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第五篇:管理类运筹学教学改革探索

管理类运筹学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运筹学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教学实践和科研经验,分析了运筹学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培养目标为指导,应用为导向,提出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Abstract: Operational research which combin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 the core curriculum in management major.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an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eaching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in scientific research.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nurtur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ardinal channel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with a train objective guidance and a problem orientation.关键词:管理类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 operations research course;management major;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3-0206-03

0 引言

现代运筹学自五十年代引入中国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作为一门数学学科,运筹学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将现实问题转换为数学模型,以整体最优为目标,进而进行求解和优化,力争解决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利害冲突,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实现有效管理[1]。运筹学在处理问题时的优越性,使得它被广泛应用于商业、能源、军事等领域,并不断向应用、科学和数学三个领域发展。

1998年,运筹学成为经济管理类核心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立和解决各种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方法,特别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觉地用运筹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解决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2]。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筹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提高运筹学教学效果。

运筹学课程的特点

根据运筹学的理论和学科特点,运筹学课程具有如下主要特点[3-4]。

1.1 理论性与应用性并举

运筹学是以矩阵、随机论、算法等数学知识为基础的,通过建立模型对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统筹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运输规划、图论、对策论、库存论、排队论等。从内容来看,运筹学现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同时,运筹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交叉学科,始终以解决问题作为最终目标,面向应用贯穿于运筹学发展的始终。运筹学的诞生最早是为解决军事活动中各项有限的资源最优分配的问题,随后又被广泛运用与商业、行政等活动中。运筹学作为一门优化技术,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1.2 系统性和动态性共存

运筹学是一门有组织系统的科学,以系统的思想为指导,将有关系统相互关联,以整体最优为目标,它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运筹学的动态性一方面体现在其自身发展,运筹学的发展可谓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经历了“萌芽-经验-理论-推广”四个阶段,目前正在向新的方向发展;二是其研究对象和问题的动态性,实际问题往往十分复杂,受环境、时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不断发生变化,对象的动态变化性决定了运筹学要从动态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模型。

1.3 交叉性与多分支性相合

运筹学以工程科学为对象,以数学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实现手段。运筹学虽说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由数学、管理学、经济学、财务和会计等多门学科交叉而成,吸收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内容。运筹学的多分支性与其交叉性相辅相成,正是由于其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造就了内容丰富、应用广的运筹学。运筹学的分支有规划论、图与网络、随机论、存储论、决策论、系统仿真等,各分支也均活跃在不同领域中。管理类运筹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结合本校运筹学教学特点和内容体系,管理类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 数学基础薄弱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动力不足是运筹学教学最大的障碍。管理类专业文理兼收,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基础课授课内容深度不够,造成管理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薄弱,且相关联课程授课存在时差的特点使得学生的数学知识或多或少有遗忘,造成学生难以理解运筹学中的理论推导,直接阻碍了学生学习运筹学的兴趣。

2.2 运筹学自身特点和教学体制问题限制了内容扩展

运筹学内容涉及众多有关数学、线代等理论知识、计算量大,方法体系多。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教师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难度大,其中让学生理解理论部分更占用课时多。加上部分高校压缩学时,教师不得不只能讲解基础内容,造成运筹学教学面不够广,不够丰富,限制了运筹学教学内容的扩展。

2.3 教学内容、形式单一使得运筹学学习索然无味

运筹学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规划轮、图与网络、库存轮等内容,教学形式一直沿用PPT和板书的教学形式,理论推导和案例讲授相结合。全过程以老师讲解为主,缺少启发、交流等互动环节,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主观感受。“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对运筹学有深入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更是无从谈起。

2.4 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学生难以学以致用

运筹学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现在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教学目标陷入空洞化和口号化的局面。多数高校运筹学授课偏重于理论,着重于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而脱离实际,缺乏体验教学和上机实验。学生在实际应用时只能生搬硬套,照猫画虎,学以致用难上加难。

管理类运筹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针对运筹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认识到必须充分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运筹学教学效果,做到教学与实践互动,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运筹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运筹思想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3.1 优化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

运筹学是软科学中“硬度”较大的一门学科。运筹学的学时设置按照不同专业要求可以分为32、48和64学时。管理类的学生学习运筹学具有一定难度,给教师授课也带来了挑战。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度调整课程安排,在安排课程内容时应坚持适用性的原则进行适当调整:难度较大、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应少讲或不讲,应用性较强的内容的应多讲、详讲,纯理论的数学推导可以少讲。如对于数学基础扎实,学时多的可以增加图论、对策论等难度较大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改变单纯的理论推导模式,将公示推导专为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课上讲解与上机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改变运筹学学习枯燥乏味的局面。

3.2 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要坚持“教、学、做”合一原则,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课堂信息量大,表现手法灵活的特点,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视具体授课内容的特点不同,多种教学手段、方法灵活使用,互为补充。采用启发式和案例式相结合,情景式和体验式相结合,讨论法和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分析和决策,如解决从宿舍―教室―食堂的路线选择问题,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3 加强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可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个环节。校内实践包括实验、实训、竞赛、课程设计等。主要是是以小组团队为单位,在学习运筹学教学内容基础上,自主选择题目,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调研、资料检索、数据处理、分析求解建模等过程,经过充分讨论得出结论、给出最优决策方案的一种全过程综合训练。而校外实践是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项目,让企业自主安排学生,分配给学生任务。广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把它纳入到常规教学管理体系中,按照规范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实施;另一方面广泛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兼顾校内外讲座、论坛等免费资源,协同学校组织的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实现学科竞赛、参观考察、讨论学习等多种形式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合作共事与团队作战能力、协调与应变能力等。

3.4 改进考核方式

运筹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而以往单一的考试考核模式并不能反映出运筹学教学的目标,结果是使学生只会套用所讲授的算法对试卷中的相关问题机械地进行手工计算。因此可以采用小组课程报告、实验分析报告与笔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综合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与应用知识的能力。以笔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算法的理解程度与应用能力,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0%;以小组课程报告的方式不仅能够考察学生应用运筹学基本理论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反映了学生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这部分占总成绩的40%;以实验报告的方式考察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优化决策问题方法的水平,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0%。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应试学习向提高知识应用能力的方向转变,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

通过两届学生的实施和跟踪调查来看,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期末成绩明显提高,从原来的平均分为80上升到90左右;二是学生的评教满意度持续提升,学生评教达到优秀以上水平的教师比例高达100%,最高分为96分,最低分为91分;三是学生获奖数量和毕业论文方向选择,2014年国家级科技竞赛获奖数量达到80项,与运筹学有关的占12项,而毕业论文选择运筹学方向的比例相较于去年上升了9个百分点。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习应用能力都有了极大提升,有利于教学的继承式发展。

结束语

运筹学作为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其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在分析管理类运筹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根据现代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对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通过实施效果可知,这些改革可以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运筹学授课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胡运权.运筹学教程[M].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王小林.《运筹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3):683-685.[3]邹清明,陈建华.运筹学软件在经管类运筹学教学中的实践体会[J].大学教育,2013(11):60-62.[4]韦福雷,胡彩梅.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经管类运筹学教学体系研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177-179.[5]付峰.面向应用的管理类运筹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22):136.

下载关于传统和声教学改革的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传统和声教学改革的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和声》影评

    姓名:夏靖 班级:11机制(2班)学号:2011509279 ···· 《和声》影评这样一个故事,如果平凡地进行演绎,很容易流于形式。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合唱团已经多如牛毛,而每一个合......

    和声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定位 《和声学》是音乐学系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学习多声部音乐中的和弦结构方式、声部进行规律、和声序进规律以及四声部写作技术与应用的一门基......

    “互联网+”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探索

    “互联网+”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探索摘要: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是切实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途径,是对专业课程学问的有益补充。通过对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

    “人工智能”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人工智能”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实践教学是人工智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阐述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集中......

    工业外贸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工业外贸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收稿日期:20040403 作者简介:张宏东(1968),男,河南辉县人,在读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商业外贸。 张宏东 (河南机电高等专......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潘杨丽 (六盘水第二实验中学贵州水城553001 ) 摘要:在新课程下,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仅要改变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改革......

    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摘要:现代在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大学自然地理教学属于比较重要的学科,其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掌握空间辨别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现代高校教育中比较重要。现阶段,大学自......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本文对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进行了探索,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将课程内容用多个项目展现出来。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