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二讲 备课教案
十二讲
备课
一、备课的含义
1、一般而言,备课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作的一切准备工作。
2、广义的备课,包括对学期、学年乃至一个学段教学进行计划。
3、狭义的备课,主要是指单元备课、课文备课和课时备课。
二、备课的意义
1、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2、备课有助于提高教师业务修养。
3、备课可以保证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科学性。
---备课可以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即保证知识传授的准确性 ,能力训练的可行性、思想渗透的可接受性。知识传授的准确性是指备课时 ,必须深入研究教材 ,准确掌握教材内容 ,对疑点要查阅有关资料 ,寻找权威性的佐证 ,不能想当然而导致错误传导。比如---花木兰确有其人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花木兰的民间传说
第一种说法是: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谢绝。
第二种说法是: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
2、花木兰的实物资料
a、木兰故里在河南虞城县营郭镇,有花木兰祠为证。唐代杜牧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佛云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毁于1943年一场战火,近年重修,尚有清代祠碑保存完好。
b、木兰家在安徽亳州,遗址尚存。《亳州志烈女志》载:木兰,魏姓,西汉谯城东魏村人(今亳州魏园村)。
c、木兰为湖北黄陂人氏,木兰山下是其家。木兰山在黄陂城北30公里处,山高600余米,峰峦耸翠,风景秀丽,古迹甚多。传说当地有朱氏名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这,立功封为木兰将军。
d、木兰葬于陕西延安,圣地有胜迹。木兰家住延安城南万花乡花塬头村,为花姓,北魏人。死后葬于村旁山上,称“花家陵”。
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已确凿无疑。
3、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花木兰的故事传说漏洞百出,矛盾多多: A、花木兰生活的年代不一。
从上面花木兰的家乡故里的有关记载上看,花木兰生活年代大致有三个时期,最早的是汉朝时期,最晚的是隋朝时期,还有的就是北魏时期。可以想见,《木兰辞》中的花木兰故事是经过千百年来的民间传说最后形成于北朝的民歌。据有关史料记载,这首民歌还经过了隋唐文人着墨润色后才成为现在这样充满传奇色彩的乐府诗。因此,即便是《木兰辞》中花木兰 的故事也很难让人相信真有其人,真有其事。
B、花木兰的姓氏不一。
从有关记载上看,花木兰的姓氏有花姓,也有魏姓,还有朱姓。这其中不难看出,这些地方为了争夺传说中的历史名人,将本地一个叫做木兰的女子全部按照《木兰辞》中花木兰的形象包装成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为了就是提升当地的名气和地位。
C、花木兰的籍贯不一。
主要有四处河南虞城县营郭镇,安徽亳州,湖北黄陂,陕西延安。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已确凿无疑。
D、史书中不见花木兰的任何记载。由于在史书中见不到花木兰的任何记载,因此她的故事只是根据各地的民间传说、民间歌谣,以及各兴建的木兰祠、木兰碑流传下来的,这样的话,历史上是否存在一个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英勇女性的事情应该是很难确定的。加上各地的地方志和口传文学的存在着不确定性,花木兰替父从征的细节更有着千差万别,因此,花木兰的故事只能存在于文学层面上。
E、《木兰辞》中的故事虚构性大。花木兰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其女身,是不可能的。古代将士出征,行军打仗,住的是军帐,睡的是地铺,花木兰作为一名年轻女子,不讲她的相貌举止如何,就说她的生理卫生、平日生活,难以在十二年的时间里不露出行藏。
4、科学结论:花木兰不一定真有其人,但是,花木兰式的女英雄我们从不缺少。a、太古:女娲。抟土造人,采五色石补天
b、三皇五帝时期:魃ba。魃据说是黄帝的女儿,也有说是炎帝的女儿的。她的主要功绩是帮助黄帝打败了蚩尤。黄帝大战蚩尤时,蚩尤使出妖法,连降大雨,战场成为泽国,眼看黄帝的部队就要淹死。这时魃出战,她所到之处立刻云消雨霁,赤地千里。黄帝遂将蚩尤打败。c、商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妇好。
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也就是说差不多全国一半以上的军队都交给她了。
妇好不但能带兵打仗,而且还是国家的主要祭司,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国家,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妇好又会打仗,又掌握了祭祀与占卜的权力,可能连武丁都要怕她三分。d、周:齐宣王的老婆---钟离春
钟离春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的《辩通传》。说的是齐宣王时齐国有个女子叫钟离春,因为长得实在太丑所以嫁不出去。《列女传》中对钟离春的相貌描写如下: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
于是她就跑到齐宣王那里要求齐宣王娶她当老婆,结果齐宣王居然不但娶了钟离春作老婆,还对她言听计从,远小人,近贤臣起来了。经过一系列整顿,齐国大治。钟离春领兵打仗的故事多见于民间传说,到了元朝,郑德辉写了一出杂剧《丑齐后无盐连环》。
e、从战国到楚汉争霸时期,女兵已经出现在战场上。
例如《史记》中就有多处记载。齐国的田单把妻妾编入军队。赵国的平原君也把“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攻而作”于是“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商君书》的《兵守》篇说到守城时编定“壮女之军”。可见女兵在部队中占了极大的比例。
到楚汉争霸时,刘邦被项羽围在荥阳。为了突围,刘邦就派两千女军趁黑夜出荥阳东门吸引楚军的主力,自己则带了几十骑从西门逃跑。f、汉:征侧,征贰
两汉间最出名的女英雄要数征侧,征贰两姐妹。
征侧,征贰是汉朝交趾郡麊泠县人。交趾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北部。麊泠县大致在现在的河内一带。她们的父亲是部落首领。据《后汉书》的记载,征侧,征贰甚雄勇。也就是说她们的武功很好,勇敢善战。
g、晋朝时代也有一名十三岁的少女“荀灌娘”突破敌阵,挽救了本军危机的故事。h、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在其父起兵时,率领娘子军从军。
i、北宋杨门女将、南宋梁红玉、明朝秦良玉等也都是颇有名气的巾帼英雄„„
三、备课的内容和步骤
(一)熟悉课标
课标是国家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确定了教学实施的原则、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指导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二)钻研教材
1、教材,包括课本、教学参考资料、练习册等。
2、钻研教材可分为三步:
1、熟悉教材
2、分析教材
3、处理教材
3、最终要做到:懂、透、化。
所谓懂,就是对教材基本结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都一清二楚;
所谓透,就是对教材了解得详尽而深入,熟悉而精确,能理清纵横关系,掌握“字里字外”之意;
所谓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情感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化在一起,这是备课的最高境界。
------《烛之武退秦师》第一段分析
一、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二、注释
1、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2、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以,因为,连词。
3、贰:有二心。数词作动词
4、函陵: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
5、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6、氾(fàn)南: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三、背景资料
1、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
2、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
3、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4、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
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教材注释:“烛之武,郑大夫。”那么,烛之武,是姓烛,名之武?或复姓烛之,名武?抑或二者皆非?教材语焉不详。《郑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条下有“烛氏”:“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犹言介之推,佚之狐也。”据此,则烛之武姓烛,名武。
“烛之武”中的“之”,乃姓名中的助字。古人姓名中屡见。《礼记•射仪》有“公罔之裘”,郑玄注:“之,发声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有“介之推”,杜预注:“之,语助。”故介之推亡,晋文公封其所隐之山为“介推田”。
五、关于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一般做句子的状语,状语应该在动词的前面,修饰动词(谓语),而古汉语中经常将介词结构位于动词之后,这就是介词结构后置,也称状语后置。例如“绳之以法”,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法绳之”,绳,是动词(谓语),以法,就是介词结构(状语)。
再如 “吾与城北徐公孰美”,介词结构就是介词“与”和它的宾语“城北徐公”构成的介宾结构,它应该在疑问代词“孰”的前面,但句中将它放在了后面,就是“介词结构的后置”。
1、勾践说于国人曰„
2、能谤讥于市朝
3、赵氏求救于齐
4、申之以孝悌之义
5、具告以事。
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后置)--------以其于晋无礼-----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六、翻译如下
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介宾后置),且贰(数词作动词,有二心)于楚也(介宾后置)。晋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函陵,秦军氾南。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出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对楚国存有二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三)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就能防止因脱离实际、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训练,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达到因材施教。
----------怎样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方法有课下调查、个别谈话、平时观察外、课堂提问、测验考试、批改作业、分析试卷等,有经验的教师还能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及一些微小的动作等方面洞察其心理。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为两种:观察法和谈话法。
1、孔子平日经常观察他的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为政》)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因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比如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先进》)就是说他的学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所以,他能做到因材施教。
比如有一次学生子路和冉有同时问孔子:“听到道理后是否马上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
“你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有则说:“听到后应该就去做。”学生公西华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就问孔子。孔子就解释说:“冉有太谨慎,所以要进而加以鼓励;子路急躁好胜,所以要退而制止。” 再如颜渊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回复和符合于‘礼’,就是仁。有一天做到了克制自己,符合于礼,天下就都赞许你是个仁人了。实行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纲领条目。”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说的话去做吧。”仲弓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出门工作、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用差遣人民如同去承当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给别人。为国家办事没有怨恨,处理家事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司马牛问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慎重。”司马牛说:“说话慎重,就称作仁吗?”孔子说:“凡事做起来都是困难的,说话能不慎重吗?”
三个学生请教的是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虽是慎重之意一以贯之,但侧重点大相径庭。为什么呢?颜渊是孔子最为器重的学生,道德素养很受孔子的推崇,因而孔子对他提出了克己复礼的儒家最高道德要求,遇到事情应该怎样应付就完全放心颜渊自己把握了。对其他两位则是提出具体的建议,特别是司马牛饶舌话多,个性急躁,所以孔子针对他的缺点给与告诫。
2、他还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掌握学生的志向,了解学生的性格。
比如颜渊、子路侍孔子时,孔子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理想,子路说:“愿车马,夜轻裘,与朋友共,潎之而无憾。”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说:“愿闻子之志。”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由此可见孔子与弟子们相处非常融洽,能共同交流思想。
---------要了解学生的哪些情况?
1、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性格气质。
2.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品德意志、学习态度、思维方式。
3.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即了解对所学知识与技能,哪些学生已经掌握、不甚理解、容易出错。
4.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难点及对教学的意见、建议。
教育能力
(四)设计教学
1、根据实际,选择课型
所谓课型,就是由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大而言之,有作文课型、阅读课型、听说课型等;
从阅读教学来讲,有教读课、自读课、学法指导课;有精读课、略读课;有讲析课、讨论课、活动课等。
2、钻研课文,确立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背影》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1、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关键词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征进行描写;
3、领会本文语言朴实而简洁的特点;
4学习作者认真体验生活,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丰富的写作素材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引导学生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重点研读、整体感知”的方式学习本文,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勇于表达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体味文中的浓浓亲情,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家人的良知,培养学生敢于面对人生坎坷的积极心理。
3、确定教学内容,明确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
教学难点是学生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
---教学内容大而全,吃力不讨好。
由于选进教材的范文一般都是十分优秀的作品,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因此,老师们总是唯恐漏掉了什么知识点,总是面面俱到。一篇课文,诸如时代背景、段落层次、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特点非得逐一讲解。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学得吃亏,教师教得费力。
——从刘喜林老师《背影》课例看教学内容的确定
《背影》可以教的东西很多很多,但是,一堂课,45分钟,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的又是什么呢?刘喜林老师认为《背影》一课最大的特质便是“感动”,因此他围绕“感动”组织教学流程:
思感动---找感动——品感动——说感动---推感动。
首先,刘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读了本文后的感受,自然不费吹灰之力,学生便说出了“感动”两字及最感动他的地方:第六段。于是,顺水推舟,老师让学生默读第六段,从第六段中“找感动”:找出让自己感动的文字和感动自己的原因。接着,刘老师带领学生“品感动”: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在字词赏析中品,在互动答疑中品。最后,让学生“说感动”,说生活中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学生说的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这一环节的拓展水到渠成,学生情感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熏陶和引导。
结束时,给学生推荐一本书——《感动中学生的一百篇散文》。这样,教学内容集中,重难点突出,过程流畅,氛围和谐,效率提升。------《背影》 原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
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4、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时间
方法的要求: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特点、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力做到“堂堂有异,课课有别”,常教常新。
5、安排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写出教案
课堂教学的过程通常包括:导入--讲授(讨论)--巩固(拓展)--总结--练习---------《背影》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介绍作者及背景导入,学生阅读注解1。补充:朱自清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爱国者。
二、检查预习(学生板演)
1、预习提示中的字词的注音解释
2、补充:栅 迂 不能自已 惦记
三、朗读课文
点拨:注意读出感情,以最后一段为示范
四、默读课文,勾划以下表现以下内容的语句
1、人物、事件、地点
2、不能理解的词句
3、自已认为感人的地方
4、写背影的语句
五、整体理解
1、这篇文章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这篇文章主要写谁?我?父亲?我和父亲之间?我的家庭困难?
3文章一共写了几个背影?其中写得最详细的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
4、给文章划分一下段落层次。
六、说话训练: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经过
七、板书总结
1、学习重点:字词、朗读
2、文章主要内容与结构
八、作业布置
1、造句
2、描写父亲的一个背影
九、板书设计
四、教案的编制和使用(教学备忘录、施教蓝本)
1、教案的构成包括总案和分案(分课时教案)两部分。
2、总案是一个课题的总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预习内容和要求等项内容。
3、分案指每一课时的教学实施方案,主要有教学要点、教学过程和内容、板书设计等项目。------------《背影》教案(总案)教学目标:
一 体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二 练习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意思。三 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教学设想:
一 安排两课时。
二 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三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课文可按“内容→结构→语言”的顺序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案)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范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意思;理解二、三段在全文的作用。教学步骤:
一 激发感情,导入新课。二 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作者。
三 范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后学生自读。四 学生速读课文,讨论下边问题。
五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中心意思。六 理解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七 小结
八 布置课外作业
(一)教案的种类:
1、按详略程度的不同,教案有详案、简案之分。
2、详案接近于讲稿,不仅写出问题解析的内容要点,还写出讲解、分析部分的表述语言。
3、简案只列明各环节、具体步骤及其内容要点,讲述语言则从略。
------《背影》教案(详案)
一、导入
好,我们开始上课。
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到第三页彩图。图上的这位人物是谁,大家知道吗? 对,是朱自清。那我们学习曾经学习过他的一篇什么课文啊? 对,《春》。好,在学习《春》的时候,我们已经向大家介绍了朱自清,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好吗?
(学生回答)很好,看来大家掌握的不错。(补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五岁时去了扬州,在那里时间较长,所以说他是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朱自清有很多散文,他的散文第一次结集时,是以《背影》作为他的整部散文集的名字的。可以看得出来,他自己对《背影》这篇散文也是比较看好的。可以说,《背影》是能够让我们终生受益的一篇散文。《背影》到底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为什么会这么有名?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开,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默读课文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文章写的什么事?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2.文章一共几次写到背影?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中心?
三、生字新词
好了吗?同学们上课之前一定预习过课文的生字新词,那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检查。请一位同学上来给生字新词注音,其他同学可以在自己的本子也注一注。
交卸
奔丧
踌躇
迂腐
蹒跚 颓唐
琐屑 晶莹
差使 狼藉
簌簌
拭
对照幻灯片,看看自己注的对不对。关于生字新词的解释,同学们可以参照书本下面的注释去掌握一下。
-------《背影》教案(简案)
教学目标: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
一、朗读欣赏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回答:父子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
三、思考讨论
1、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2、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3、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四、深入研究
你认为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普通吗?为何儿子会多次流泪。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对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可能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那为何会如此感动呢?
五、拓展迁移
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本文以小见大,将父母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这个背影里。读了本文,你不会不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是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
六、感受深情(放背景动画《懂你》)
七、作业,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
(二)教案的规范格式
1、课题
2、教学目标
3、重难点
4、教学方法
5、教具
6、课时安排
7、预习内容和要求
8、教学内容步骤
9、板书计划
10、教学后记
(三)教案编写注意事项:严谨、规范、简明、工整、实用。
(四)教案的使用
1、施教之前要认真熟悉教案。
2、凭借教案又不可被教案束缚。
3、要将教案书面语言转换成活泼的口语。
4、要学会使用简案。
第二篇:语文备课十二要
语文备课十二要
一备解题 要联系文章背景,按照作者思路,依据课文内容,抓住一个中心词。二备朗读 用普通话,分抑扬顿挫,不丢字,不加字,不错字,不重复,要读出感情,悟出文中表达的真情实感,突出一个“情”字。三备解词 了解字义,了解典故,联系课文,联系上下句,强调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四备分析 抓中心,抓重点,以纲带目,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点面照应。联系学生实 际,摸清作者文路。掌握字、词、句、章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基本能 力。五备提问 以激发学习兴趣,启迪积极思维。紧扣教材,帮助学生“逢山开路”,当好 “向导”,将学生导向知识的海洋。六备教法 要新颖、灵活,激起学生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讲求一个“活”字。七备步骤 要切合实际,打破程式化,探求新途径。八备练习要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明确训练重点,设计要适宜合理,能促进儿 童思考。九备板书 在弄清课文的线索和层次,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的基础上,明确表现课文的 中心和要点。构思要合理,语句要简炼明确,形式要多种多样,着重体现一个 “精”字。十备教具 一张图片,一段乐曲,一条谜语,一组镜头,都能恰到好处的发挥作用。要 善于把握教学时机,随机应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跃跃欲试,如 入其境,如观其景,使他们进入角色。十一备学生 要摸清学生底子,根据教学对象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教材、教法、学生 融为一体。十二备总结 注重教学研究,为教而学,为学而教,重新塑造自身,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写出教学体会(一课一得),总结经验,不断进取。
第三篇:十二册音乐备课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课 青春放歌
一、教学内容:
1、聆听《行星组曲》、《飞来的花瓣》。
2、表演《拉起手》
3、编创与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2、能够依据《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聆听《行星组曲》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4、聆听《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
三、教材分析:
《拉起手》是一首颇具时代特点和青春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其歌词非常简洁,鲜明的表达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
《行星组曲》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所作的管旋乐组曲。是一首颇受人们欢迎的通俗名作。
《飞来的花瓣》是一首美丽的小诗。语言淳朴、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歌颂了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歌颂了美好的师生情谊,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拉起手》。
1、以聆听前奏导入。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
3、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师弹琴。
5、师生小结。
1、聆听歌曲前奏。
2、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3、讨论并回答问题。
4、1)听琴试唱歌谱。
2)有感情的读歌词。
3)装词。
4)完整演唱。
5)用竖笛吹奏。
5、师生小结。
《拉起手》是一首颇具时代特点和青春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其歌词非常简洁,鲜明的表达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
三、下课。
教学反思:今天是六年级下学期的第一节课,所以学生的各个环节还没有完善,比如识谱、节奏等等,所以这节果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学完歌曲之后,我又加入了识谱练习和节奏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好节奏。第二课时
一、复习演唱《拉起手》。
二、聆听《行星组曲》
1、导入:你知道太阳系各大行星的名字吗?至今人类都登上过地球之外的哪些星球?
2、作者简介和创作意图。
3、聆听《火星——战争之神》和《金星——和平之神》,比较这两首乐曲在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上有何不同?
4、让学生自由表达。
5、师生总结。
三、单独听《木星——欢乐颂歌》
1、初步聆听,想想它的主旋律你是否熟悉或听过。
2、反复聆听主题音乐。
3、试着唱一唱其旋律。
4、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为音乐配诗或配画。
四、老师小结
教学反思:在欣赏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这首组曲深深吸引,听完了这几首选曲之后还想把其它的行星组曲听一遍,可见学生对此曲的喜爱。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飞来的花瓣》
1、导入:对于平时朝夕相处的老师,你们认为最能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是什么?
2、揭题: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3、初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结构。
4、再次聆听,想想歌曲分为几个段落
5、可跟着音乐试着哼唱。
6、试着为A段B段选择形容词。
三、布置作业:请你们向老师送去你们的问候和祝福
第二课
亚洲旋歌
一、教学内容:
1、聆听《摇篮曲》、《运动会开幕曲》、《亚洲民间器乐曲片段》。
2、表演《邮递马车》
3、编创与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2、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乐情绪,并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
3、聆听印度歌曲《摇篮曲》和《运动会开幕曲》领会这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
4、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等代表性的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这些乐器的音色。
三、教材分析:
歌曲《邮递马车》表达了生活在边远牧场上的青年们,盼望那每天一趟的邮递马车给他们带来信件时的喜悦心情。
《摇篮曲》是一首有印度民族风格的摇篮曲。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丰富的装饰音,给人以深情、婉转、缠绵的感受。
《运动会开幕曲》是一首具有浓厚阿拉伯风格的科威特歌曲。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邮递马车》。
1、以聆听前奏导入。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
3、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师弹琴。
5、师生小结。、聆听歌曲前奏。
2、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3、讨论并回答问题。4、1)听琴试唱歌谱。
2)有感情的读歌词。
3)装词。
4)完整演唱。
5)用竖笛吹奏。
5、师生小结。
歌曲《邮递马车》表达了生活在边远牧场上的青年们,盼望那每天一趟的邮递马车给他们带来信件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反思: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我主要给学生讲述了日本音乐和中国音乐的一些常识,如中国的五声调式和日本音乐元素的重要组成音4和7,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中国音乐和日本音乐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歌曲《摇篮曲》
1、师介绍歌曲背景。
2、播放歌曲范唱。
3、问:音乐的风格特点。
4、师生小结。
1、听歌曲背景简介。
2、聆听歌曲范唱,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3、讨论交流。
4、师生小结。
《摇篮曲》是一首有印度民族风格的摇篮曲。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丰富的装饰音,给人以深情、婉转、缠绵的感受。
三、下课。
教学反思:学生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与不同。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乐曲《运动会开幕曲》。
1、以聆听前奏导入。
2、播放乐曲录音。
3、问:乐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这首乐曲具有哪个国家民族音乐风格?
5、师弹琴。
6、师生小结。
1、聆听歌曲前奏。
2、聆听乐曲录音。
3、讨论并回答问题。
4、讨论交流说说阿拉伯民族音风格特点。
5、师生小结。
乐曲《运动会开幕曲》是一首具有浓厚阿拉伯风格的科威特歌曲。
三、下课。
教学反思:在介绍世界其它国家的乐器时,学生总是会说“这个乐器像我们中国的什么”等等,可见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同时也体现出学生对中国乐器的喜爱。
第三课
Do
Re
Mi
教学内容:
一、表演《Do Re Mi 》。
二、聆听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插曲。
三、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
一、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
二、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 》,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
三、学习五线谱的相关知识。教材分析:
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Do Re Mi 》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历史发展中的乐谱,人类记录音乐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记普法。力图准确地记录下来音乐的各种要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欣赏聆听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插曲——《Do Re Mi 》
1、师介绍影片《音乐之声》。
2、请生说说影片《音乐之声》的感想,并谈谈对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播放《音乐之声》插曲——《Do Re Mi 》
4、师弹琴,生唱。
5、听师介绍影片《音乐之声》的背景。
6、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7、聆听《音乐之声》插曲——《Do Re Mi 》
8、生听琴哼唱。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Do Re 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三、下课
教学反思:学生对此歌曲非常熟悉,甚至能够唱完,可见这首歌曲的影响,我主要是对歌曲选自《音乐之声》作了介绍,并且告诉学生这部电影是获得当年奥斯卡五项金像大奖的影片,在欣赏片断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演唱,使课堂气氛热烈。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Do Re Mi 》
1、播放《Do Re Mi 》。
2、师弹琴。
3、师生同唱歌谱。
4、师弹琴。
5、播放歌曲录音伴奏。
1、聆听歌曲《Do Re Mi 》。
2、生听琴试唱歌谱。
3、师生同唱歌谱。
4、A唱中文。B唱英文。
5、跟录音伴奏唱。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Do Re Mi 》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三、下课
第四课
黄河之滨
教学目标:
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曲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三、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四、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及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学习歌曲 听赏乐曲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导入:同学们看过《铁道游击队》这部影片吗?能说说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吗? 学生做影片的简单介绍
2、聆听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3、边听边想: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4、学生听歌曲,用笔在书上划分部分,并做记录
5、学习歌曲
(1)再次听范唱,学生在心里跟着唱(2)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歌曲
(3)放录音,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由地学习(4)老师巡视指导唱得不好的地方(5)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录音演唱歌曲(6)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6、歌曲分析与处理
(1)歌曲的第一、三乐段歌词和旋律基本上相同,演唱时要注意把握民歌的风格,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较深的气息演唱
(2)歌曲第二段要用弹性的声音和充沛的感情来演唱,其中“就像钢刀插入敌人的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最能表现中国人民爱憎分明的感情
7、分角色演唱:
请学生给歌曲设计演唱形式,按自己设计的方式来演唱,四至八人合作
8、评价、小结
三、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
1、导入:大家听过山西的秧歌吗?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根据山西祁太秧歌改编的女声合唱曲,以叙事的口吻及风趣幽默的音乐风格,表现了山西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面貌。
2、学生初听歌曲,边听边想: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部分)
3、分析:第一段歌词为第一部分,第二、三段歌词为第二部分,第四段歌词为第三部分。第一、三部分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结束部分有所区别。这两部分的旋律基本上保留了原民歌的原始素材,但改编者给它配上了合唱。第二部分旋律,在原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变化。
4、学生与老师一起欣赏分析
三、欣赏《小放驴》
1、导入《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体裁属于河北吹歌。
2、初听:边听边想:乐曲表现了什么?
3、分析: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形式
4、复听
5、学生跟着想象小结
四、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大起板》
1、导入: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板胡独奏曲《大起板》。《大起板》是根据“河南曲子”中的《小调大起板》改编而成的板胡独奏曲,《大起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将河南人民那种热情奔放、豪爽粗旷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2、学生边听边想: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3、分析:
(1)乐曲的第一个段落带有河南曲子的典型特征:使用了常用的典型音调,具有敲锣打鼓的节奏特点,采用对答呼应及句幅逐步增大的方式。从音乐情绪上看,它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奔放的。
(2)乐曲的第二段落与第一个段落形成明显的对比。它频繁地变换节奏,采用跳动的节奏,在调性上进行对比,从而造成一种欢快、跳跃的音乐情绪。
(3)乐曲的第三段落音区移高、速度加快,重现了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4、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分析乐曲
5、复听
三、下课
第五课
火车印象
教学目标:
一、能对以“火车”为题的音乐作品产生学习兴趣,乐于进一步体会音乐作品风格上的差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对火车极其他现代交通工具的印象。
二、能够在学习运用歌曲中表情记号的基础上,以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火车来了》。记住并能解释什么是变拍子。
三、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和《太平洋123》,能够感受,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变化在表现音乐上的作用,并能以语言或者动作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二.欣赏乐曲,让学生充分体会乐曲的力度、速度、旋律、音色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火车来了》
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民歌《火车来了》
2、背景: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将铁路修建到边疆——新疆,是一件大喜事。它大大地加强了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新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歌曲表达了新疆各族人民以兴高采烈的心情欢迎火车开进新疆的场景和对党的歌颂,正如歌词所说的:“共产党带来好时光,幸福日子万年长”。
3、学习歌曲,先听范唱,边听边想:乐曲是几拍子的?你听得出乐曲带有新疆风格吗?
4、学生听歌曲,思考问题
5、学习歌词
6、学生自由地学习歌词
7、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8、学习旋律,跟着老师的琴来演唱旋律
9、学生自己分四人小组演唱旋律
10、学生跟着老师的琴来演唱旋律
11、学习歌曲,词曲结合
12、轻轻地和老师一起学习歌曲,词曲结合,跟着老师的琴把三段歌词结合起来演唱
13、跟着磁带伴奏演唱歌曲
14、处理歌曲:让学生划出强弱记号
15、听录音,学生模仿歌曲中的强弱
(1)问:歌曲的强弱代表什么呢?代表火车渐渐远去(2)学生跟琴模仿
三、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凯皮拉的小火车》
1、导入: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巴西的音乐作品《凯皮拉的小火车》。
2、简介:
《凯皮拉的小火车》是巴西作曲家创作的,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巴西铃鼓、响葫芦、卡巴萨等,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借鉴巴赫风格,以管弦乐的这种形式,创作了这首乐曲。
3、欣赏乐曲,边听边想:
你对乐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乐曲是否把你带上了穿越山野的一次火车旅行?你是否注意了音乐的节奏和音响?
4、学生边听边想,听完后四人小组讨论
5、师提问,生发挥
(1)你知道什么是“凯皮拉”吗?这首乐曲的风格有哪些与众不同?你知道它是哪国文化的作品?
(2)你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巴西吗?(出示世界地图)
(3)作曲家是在哪一年创作的这部作品?巴西当时的情况怎样?作曲家使用了哪些方法表现了巴西农场的小火车?(学生通过自己准备的资料回答老师)
(4)你可以边听边唱音乐中的旋律吗?(学生与老师一起跟着旋律哼一哼)
(5)这首歌曲的情绪是因乘火车而快乐的,还是因沉重劳动而忧伤的?为什么?农场的人喜欢火车吗?
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一连串的问题,通过再次地欣赏,进行讨论
(6)音乐中有哪些节奏令你感觉十分独特?与你听过的美洲、非洲、欧洲的音乐节奏、美国的流行音乐有相同之处吗?
(7)这首作品,作曲家真是描写火车运行和火车乘坐人的心情的吗? 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再次讨论
三、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火车来了》
三、欣赏《太平洋231》
1、简单介绍作者:
奥涅格,瑞士作曲家。音乐具有强烈的个性,他的创作手法和音乐语言大胆而自由,在和声色彩上受法国先锋派的影响,在流派上属于新古典主义。他认为自己“既不是多调性派、无调性派、也不是十二音技法派”。
2、音乐作品分析:
管弦乐《太平洋231》是奥涅格于1923年创作的交响三部曲中的第一部,1924年5月8日首演于巴黎歌剧院,听众反映强烈,被称作是20世纪20年代现代派的最新作品。“太平洋231”是当时蒸汽机车中一种先进的大型火车头,因其每边共有以2+3+1组合而成的6个车轮而得名。奥涅格特别钟爱火车头,他曾说:“如同别人爱马一样,我始终热爱火车头。对我来说火车头简直是有生命的„„”
3、初听,边听边想:你通过欣赏,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再听,边听边想:你能把乐曲中的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写出来吗?你能根据火车的速度把节奏排一排顺序吗?
5、复听。
对三部写火车的作品进行比较
6、你乘坐过火车吗?说一说你第一次坐火车的印象。把你搜集到的有关火车的音乐、诗歌、舞蹈、图片、照片和模型介绍给大家。
四、小结下课
第六课
美妙的音乐
教学目标:
一、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知道这首歌的音乐体裁,愿意参与这首歌的编创活动。
二、喜欢聆听、演唱本课的三首歌曲,乐于了解音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愿意参加班级音乐会的活动。
三、聆听《致音乐》和《美妙的琴声》,关注歌曲的内容、旋律、伴奏及结构形式,能够记住其主要的旋律。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演唱歌曲,体会军营歌曲的气势
二、听赏国外著名作曲家的歌曲,感受古典乐的韵味。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用具:
教科书、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唱《一二三四歌》
1、导入: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一二三四歌》 介绍作者:臧云飞,作曲家。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创作歌曲有《珠穆朗玛》、《当兵的人》、《一二三四歌》、《女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军队歌曲。
2、听范唱,边听边想:你能听着歌曲,想想部队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3、学生听,然后举手发言
4、学习歌曲,再听歌曲,边听边在心里跟着歌曲哼一哼旋律
5、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请大家跟着录音机轻声地演唱,老师纠正不对的地方
6、指导:唱到高音的时候,请同学们用假声来演唱
7、请大家跟着歌曲的伴奏,大声地用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8、分小组,最多不超过八个人排练歌曲,要求:声音圆润,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情绪,要求加上动作。
9、学生排练
10、表演、评价
三、下课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浪漫派作曲家—舒伯特。
(1)介绍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父亲是教师,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808年开始,在维也纳皇家教堂唱诗班任歌童并开始学习作曲。1813年,在其父亲任教的学校任音乐老师,同时从事作曲。1818年辞去教师职务,专心从事作曲。因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一度依赖友人资助为生。后来,曾在宫廷任教几年。1828年,因伤寒病逝世。
(2)介绍《致音乐》的由来:19世纪初,德国诗人肖贝尔写了一首《致音乐》的诗。这首诗的第一段内容,阐述了音乐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赶走了心中的忧郁乃至生活给自己的打击。这段诗的内容,与法国作家罗兰的体验是那样的一致。他说:“当我生病的时候,莫扎特悦耳的音调,好象情人似的,在枕畔看护我„„”当舒伯特读到这首诗后,对起颇感兴
趣,于是谱写了《致音乐》这首艺术歌曲。
2、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边听边带着老师对作者与歌曲的介绍展开想象,你想到了什么?(2)学习旋律
(3)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旋律唱一唱(4)学生自己唱旋律
3、学习歌词
(1)请同学们用朗读诗歌的声音来有感情地把歌词朗读一次
4、词曲结合
(1)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跟着录音机边听边在心里面演唱歌曲(2)请同学们用轻轻地声音来演唱歌曲(3)老师指导唱得不对的地方
(4)用悠扬、动听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5、学生自由组合,对本歌曲进行展示
6、评价、小结
三、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
1、导入:今天的音乐课是非常轻松的一节音乐课,因为我想带大家去欣赏一首非常幽默的乐曲,这首乐曲不仅有钢琴独奏的版本还有女高音演唱的版本,是什么呢?你听听:播放《幽默曲》(学生马上做出反映,表示听过)
对,这是非常著名的乐曲,我们今天欣赏的是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以歌唱的形式来命名的名字叫《美妙的音乐》
2、介绍作者:
捷克作曲家,自幼接触民间音乐,初步学会演奏小提琴和管风琴。代表作品有:《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等。
3、音乐分析:
幽默曲是一种风趣、愉悦的小型器乐曲。这种乐曲以节奏鲜明、旋律短小为特色,旋律的歌唱性较强。
4、再听:本歌曲分为几段?(学生听,分为三段)(1)分段欣赏,第一段:
本段运用了什么节奏型最多?(附点节奏最多)(2)第二段:
本段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带人们进入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之中)(3)第三段:和第一段有区别吗?
5、再完整地欣赏全曲
三、下课
第四篇:西方哲学十二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十二讲》读书笔记
哲学是什么?有人从字面上来理解哲学“philosophia”,拆开来看就是爱智慧。由此看来,一切有关智慧的思考似乎都与哲学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字典里的定义也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并寻求其一般规律。亚里士多德曾说,求知是人的天性,而作为“爱智慧”之学的哲学是这种天性中最高的体现,因为这种天性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只为求之而求之。可见哲学研究是无所不包的,是人类思想活动的体现。
本书共分为十二讲,其中介绍了一些哲学家或哲学流派及其思想,让读者能够对哲学的基本内涵、对西方哲学的发展线索有所了解,也让读者体会到哲学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哲学地思考。
在第一讲“哲学的使命:认识你自己”中说到,古代哲学家主要以本体论、近代哲学家主要以认识论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这让我联想到了孙正聿在《哲学通论》里说到的哲学的本体论包括三个层次,第一是终极存在,即寻求世界的统一性;第二是终极解释,即寻求知识的统一性;第三是终极价值,即寻求意义的统一性。所以哲学的最终目的必然是认识哲学本身,即哲学的本质。柏拉图对哲学本质进行了双重规定:一是只有永恒的理念世界才是哲学认识的对象,关于它的认识就是人能够拥有智慧;二是哲学源于灵魂对理念世界的爱。这种爱不是感官之爱、情欲之爱,二是纯粹的精神之爱,因为只有精神之爱才能让人独立于感官世界并拥抱理念世界。所以,只有真正纯粹爱思考,爱智慧,敢于不断挑战的人,才能去追寻到哲学的真 1
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哲学精神”,即在确定性中寻找不确定性,又在不确定性中建立确定性,以及对人的经验加以刨根究底,这样以后,我们会发现,哲学本身拥有很多的奥秘,它就像一束光线,在黑暗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第二讲“万物的本源和统一:巴门尼德的‘存在’”中,作者将巴门尼德与同时代的老子关于存在于非存在的问题作对比,在老子看来,作为“非存在”(无),“道”是“存在”(有)的源泉,“存在”(有)从一化为
二、从二化为三,再化为万物,从而是变化的;在巴门尼德看来,“有”不能从“无”中生成,或者说,“有”只能生成“有”,而“无”只能生成“无”,“存在”是不动和不变的。将老子与巴门尼德的学说作比较,我们会发现老子的学说建立在通过感官而给予我们的世界的基础上,而巴门尼德的学说建立在通过理智洞察而被我们把握的世界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老子通过感性观察发现,世界是由各种不同的持续变化的事物组成的,它们变化与生成的原因也就是“道”,与此同时,巴门尼德通过理性却发现,从本质上讲,由不同事物组成的世界其实是唯一者,那就是“存在”本身。从中我们便可发现,老子的哲学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即“格物致知”或“天人合一”,而巴门尼德哲学体现了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即以获得知识和真理为思想目的。更为准确的说法也就是,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更侧重于“求善”,而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更侧重于“求真”。
在第三讲“用语言创造善的国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作者对柏拉图的《理想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作者认为柏拉图要用语
言创造一个善的国家,他用语言所创造的这个国家在现实中或许并不存在,但却可以作为国家的样板供现实的国家参考,或作为其衡量自己是否正义,是否合法,自己的人民是否幸福的标准。所以柏拉图不仅对理想国家的一般性质进行了探讨,而且还就国家的方方面面,如生育、教育、道德、民主、宗教、性别、共产、独裁、专政等问题提出了许多设想。其中有些设想在今天还具有现实意义,例如他所讲的老有所福的问题,但他的有些设想却让人觉得可笑或不人道,例如他的妇女儿童共有的想法,是大多数人所不赞成的。在本讲最后,作者还将柏拉图与孔子的思想作比较,他认为柏拉图和孔子都强调社会的和谐,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尽其本分。不过,从中也可发现两者的差别,那就是,柏拉图从社会分工出发,更强调人的社会角色;孔子则从人际关系出发,更强调人的人伦角色。由此可见二人的在强调社会和谐时所看的角度不同。
在第四讲“存在的根据及原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提到黑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很高,他说:“如果真有所谓人类导师的话,就应该认为亚里士多德是这样一个人”。亚里士多德不仅在哲学领域有所成就,他在逻辑学、物理学、心理学、文学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一方面靠个人天赋,另一方面与他的老师柏拉图的培育也是分不开的,他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个敢于对老师的理论进行批判的人,在他的著作《形而上学》中,他挖苦他的老师像一个不会计算少的数目而只会计算大的数目的人,因为本来存在的只是现象界的事
物,柏拉图偏要用与这些事物相对应的理念来解释这些事物存在的根据。通过在这些事物上增加理念的数目,柏拉图就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不过亚里士多德受到他老师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他在形势问题上的犹豫不决说明他和自己老师的思想仍有一种藕断丝连的关系。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柏拉图的思想观念是既有批判也有继承的。
对于西方哲学十二讲的阅读我想我现在也仅仅只是在管中窥豹,只是很局限的了解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一些思想,至于对这些思想的影响我认为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用整体的思想把西方哲学的长河和它的宗教历史人文背景结合,用西方思维的去了解,也许才能更好的认识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智慧。对于《西方哲学十二讲》这本书我还会继续去研读,发现更多的疑惑并丰富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真正的做到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认识,发展自己的意识,更好的去指导实践。
第五篇:诗歌鉴赏十二讲
诗歌鉴赏十二讲(一):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们鉴赏时,必须掌握几把“钥匙”:
首先,要弄清史实。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下面这首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要鉴赏这首词,我们必须弄懂这几个问题:
一是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
只要熟悉当时的历史,我们就能明白,这里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二是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作者在这里是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三是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末三句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作者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演义》说,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真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叫绝!
其次,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如元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小令是“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全词开篇写景,中间抒情,寄寓着作者的伤心痛惜之情,兴废、盛衰之慨。末尾二句,以短小精悍的反对兼同对,极有力地高度概括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充分表现了作者爱民如子的崇高精神。作者进行在潼关路上,联想起关中灾民流离失所,饿莩遍地的凄惨景状,不由地吟出了这两句结论性的诗句。短短八字,概括出了历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规律,力敌千钧,内涵丰富,感情悲愤,全面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为了私利而坑苦百姓的罪恶,精譬警策,振聋发聩,闪耀着高度人民性的光彩。因此,这首
小令名为“怀古”,实为“伤今”,表现了词人为百姓呐喊的勇敢精神,富有战斗性和现实性。
再者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词作开篇三句,突兀而起,将壮阔大江的实景和千古英雄人物的种种历史虚象融成一片,铺开赤壁怀古的背景。引出具体对象后,又宕开一笔,以三个短句描写出气势雄浑的赤壁山水图,极力渲染江山之胜,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心潮为之激荡。词人由此顺势而下,以如椽大笔挥写了歇拍两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面收束上文,概括出地杰人灵,一面承上启下,引出怀古核心部分。过片四句,以艺术的夸张跳出历史的真实,先将指挥赤壁之战的主帅周瑜安排在燕尔新婚之际,以侧面衬托青年英雄的光彩照人,再着力正面刻画主人公的儒雅从容、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画龙点睛般勾画出昔日威武雄壮的赤壁大战。“樯橹灰飞烟灭”六字,精练而形象地将“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火烧赤壁的决定性场面画出,令人击节赞赏。此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写尽了大江东去的气魄,赤壁的雄奇,英雄的从容,景象壮阔,气势磅礴,纵写古今,遥念英雄,慷慨昂扬,豪放旷达,不愧为豪放词的代表作品。
诗歌鉴赏十二讲
(二):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鉴赏羁旅行役诗,要注意分析以下几种状况:
1、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候馆:旅舍。
词作上片前三句是对春景的描绘,后两句转入对离愁的叙写。其意思是离愁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这个比喻,妙在即景设喻,触景生情,亦赋亦比亦兴,是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的悠然神会。从这一点来说,他比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显得更加自然。
这首词所写的是一个常见的题材,但却展现出一片情深意远的境界,让人感到整首词本身就具有一种“迢迢不断如春水”式的含蓄蕴藉,令人神往。这固然取决于感情本身的深挚,但和构思的新颖、比喻的自然、想象的优美也分不开。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这遥想实际上是离愁的深化,它使整首词意境更加幽远。而上下两片结尾的比喻和想象所展示的情意和境界,更使人觉得,词中所展示的画面,虽然有限,情境却是无限的。俞平伯评说下片结尾两句“似乎可画,却又画不到”,这“画不到”处不只是春山外的行人,更是那悠远的情韵。
2、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比如,鉴赏王维的思乡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就要弄清楚诗人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家乡亲人,而从对方入笔抒写感情的写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作者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高度概括而又极其自然地表达了年轻的诗人背乡客旅对温暖的家庭和可爱的亲人的刻骨怀念。每当佳节来临,而自己形影相吊之际,更使他忆及合家欢聚的情景,这既是诗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声,抒写了他深挚的思亲之情;也传达了世人共有的情思,表现了汉民族固有的重家庭伦理的心态。此句流畅质朴,明白如话,一经唱出,便不胫而走,成为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
诗首句写“作客”,次句写“思亲”,都是实写,都是朴素自然的直接抒情;后两句笔锋一转,转向了虚写。诗人驰骋想象的翅膀,跨越空间,设想在重阳节的这一天,远在家乡的兄弟们定会象往年一样登山眺望,也一定会按照传统的风俗插戴茱萸,畅饮黄酒,同时也一定会想念自己——远离家乡的手足,这一番想象,实际上是反衬诗人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全诗一正一侧,一实一虚,短短四句起伏变化,加强了深挚情感的表达,显得韵味无穷。正如清人张谦宜所说:“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
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的感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解题指导:东都洛阳,在唐代是一个繁华的都市。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春,李白离开长安,泛舟黄河东游,后来寓居洛阳。开元二十二年的一个春风轻拂气候宜人的夜晚,白日里车水马龙的喧嚣和杂沓的人声,都寂静下来了,忽然,一声幽怨婉转的笛声传来,它像一股春风,吹拂着整个沉浸在宁静中的洛阳城。玉笛吹出了凄清的别离之曲《折扬柳》,惹起游子们的一片思乡之情,诗歌以“谁家”起,以“何人”结,笛声无端而起,乡情油然而生。游子的潜意识,经笛声一调弄即引发起来,可见游子无日不思家,无时不怀乡。全诗情致缠绵委婉,飘逸潇洒。
参考答案:“折柳”是曲子《折杨柳》的简称,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此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对此诗的评论是:“‘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高考的题目就从这儿提出。“折柳”原意为“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霸桥,汉人送客到此均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而从本诗来看,“闻折柳”的“折柳”指的是《折杨柳》之曲,这种笛曲多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抒发离情别绪。作者忽然听到的那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折杨柳”曲,春天已到了而自己却还飘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这首诗着重写诗人的一种思乡之情。而诗人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的地位至为重要。而“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颇有特色。诗人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具有了更广阔的涵义。它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股情绪,一种音乐,一个感情,它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
当然,如果有考生认为“折柳”在诗中算不上什么关键,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也可以考虑给分。
诗歌鉴赏十二讲
(三):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
边塞征战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
请看显示作者铁板钢牙、激昂斗志的一首七绝: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
诗起句峻急,次句犹悬流飞瀑,从高处跌下,气势磅礴。
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联系现实,我们可读出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的复杂感情。“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沉郁已久的愤懑情怀。三、四两句诗人不禁要问: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不用陈述句,而用祈使句和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浓郁。看起来,诗人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然性,但实际上,这里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鉴赏这类诗作还应注意,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每首诗歌还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我们应给予具体的分析。
如下诗: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对于这首诗,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用低沉、伤感、悲凉、反战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词,另一种观点以清人施补华为代表,他评论后两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便妙,在学人领悟”。
这里,我们认为施补华的观点很有道理。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此诗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咏叹。先来看诗中的欢宴场面:耳听欢快、激越的琵琶声,战士们神采飞扬,畅饮正酣,一阵痛饮后,便醉态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松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死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三四两句是席间的劝酒之语,而并不是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宴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跃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在大量的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我们应对诗歌的字词句进行细细地品味。以杜甫的《前出塞》为例: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的前四句,很像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队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如总结战斗经验。
从艺术构思上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的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器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诗歌鉴赏十二讲
(四):即景抒怀诗
即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借景抒情诗先有“情”,后有“景”,诗人是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怀诗是先有“景”后有“情”,“情”是因了“景”的触动而起的,这类诗作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那么,这类诗该如何欣赏呢?
首先,要欣赏即事感怀诗的“事”与“怀”结合得是否高明。
且看下面这首唐诗: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龙钟:泪水淋漓沾湿的样子。诗的前两句抒写自己离开了故乡,立马在西域路上。回望长安景色,一种从未有过的孤寂凄凉之感袭上心头,不禁思乡念亲,双泪痛流。这里真实而率直地抒写了诗人的这种心情,令人感到亲切可信。后两句生动传神地写了路中偶遇奉命返京述职的故知,急切地托他带个报平安的口信回家的情景。这里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和相逢的意外所引起的诗人对亲人真挚、深厚的眷念之情。
此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这瞬间的触动所表达的感情正是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一经诗人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便具有了典型的意义。诗作在平易之中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其次,我们还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
我们来看唐人崔护具有传奇色彩“本事”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关于此诗的“本事”是这样的:“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叩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发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唐孟棨《本事诗·情感》)
本诗次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起读者对前后情节的许多美丽想象。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穿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回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全诗没有主观情感的直接抒发,只是把自己两度游春的所见集中到都城南庄一个普通的村舍门口,通过两段情景的铺叙,两相对照,喜悲相衬,一扬一抑,突出表现了风景依旧、佳人渺渺的无限惆怅之情。
再次,要领略“抒怀”的艺术技巧。
即景抒怀诗,往往是偶有所见所感时冲口而出的,或者是在某定特定的场合一挥而就的,不像许多诗那样精雕细琢,但是一些诗作,诗人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显示出了精湛的艺术技巧。如梅尧臣的《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去,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
诗的前四句从对方着笔,写门人欧阳秀才将起程出游。诗中用了两个比喻。首句的“客”即门人欧阳秀才,春风一吹,草木就要萌发,门人欧阳秀才心中也像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的愿望,“忽与春风动”点出时间。“忽”与“动”二字用得特别精当。春天的花草树木,往往头一天还似光秃秃的,第二天忽然绽出颗颗新芽来了。“动”字不仅是说萌芽的发生,还指出它在春风吹拂下不断成长,它一经萌芽,不久就要长出枝叶,开出鲜花。出游念头也如此,它一经产生,便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所以第三句又用“又随”二字转入下文。由萌芽而开花,花又被风吹落飞向天空,欧阳秀才的心,又随着落花,飞向西江。古典诗歌中写落花,往往带有伤感的情调,此诗写其飞举飘扬,却充满生机。“西江梦”指想象中即将开始的江西游历生活。梦境是变幻莫测,飘忽不定的;既可以梦见过去,也可以梦见未来。用“梦”形容游历生活,可以引起无穷联想,使人联想到欧阳秀才去江西后的行踪不定,生活丰富多样,使人联想到醒里梦里对客居京中的这段生活,包括作者这次送别在内的回忆;既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也包含着对过去的深长怀念,情致绵绵,意韵无穷。这四句比喻新颖贴切,把欧阳秀才游江西之事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可见作者才思和艺术创造力之高。诗歌鉴赏十二讲
(五):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那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诗,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如南宋故臣郑思肖的《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独立疏芳,自甘寂寞,不求虚荣,不屑与“百花”为伍。它坚持节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志趣未穷。这里的菊花具有了某种神韵,而菊花同时又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相对应的“百花”则是影射那些屈节仕元的故宋臣属。
诗三四两句化用朱淑贞“宁可抱头枝上老,不随黄叶舞西风”的诗句,精心刻画了菊花宁带着清香枯死枝头,决不向北风屈服飘零落地的顽强精神,绝好地体现其耿耿忠心、铮铮铁骨,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这里的“北风”一语双关,字面上指大自然凛冽呼啸的北风,实际上隐喻来自北方的元朝统治者。他们虽凭借强大的武力灭亡了南宋,但去无法征服像诗人这样的孤臣义士。诗人以咏菊为题,运用拟人手法咏菊写人,通过赞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其次,在欣赏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下面这首明人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我们可以说,作者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再者,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
如黄巢落第后所作的《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应的“百花”自然是喻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
诗的三、四两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思想的深刻,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丽、意境的阔大,都可谓前无古人。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示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因此这首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有“奇”的特点,使人于诗作中读出抒情诗人的高大形象,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诗歌鉴赏十二讲
(六):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仔细品味,这些诗或多或少有着共同的特点。
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给予了其他诗人作家无法企及的关注,且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
颈联写进屋后主客畅谈的情景。如果说,颔联是描绘整个村庄大环境的话,颈联即是勾画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诗人面对窗外典型的农家风光,屋内丰盛的农家饭菜,内心怡然欢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频频举杯对饮,声声畅谈桑麻,心境是何等畅快温暖。尾联则述他日之约,情韵深长。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籁之中。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
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句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最具特征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融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从景物的描写来看,这一句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三、四两句又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从而反映了诗人经过长期的颠簸流离后,暂时得到安宁生活的畅淡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的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愉情怀的表露。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诗人笔下的所有山水说到底还是为了其中人物感情的抒发服务的。
如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一首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得知故友严武还镇成都消息后写的一首小诗。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欢愉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出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两句连用四种鲜明的颜色,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这些都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只有在空气澄清的晴日才能清晰看见。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写向门外一看,可见到停泊在江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很常见的,但“万里船”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所阻,船只一般是不能航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如何不喜上心头呢?这两句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是何等的开阔!
诗歌鉴赏十二讲
(七):谈禅说理诗
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1、对生活对自然的顿悟。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可谓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终南别业(别业即别墅)》中写道: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前人对其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颇有赞誉,认为其有化机之妙。“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的意思,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了,于是就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们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王维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宋人苏庠云:“此诗造境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苕溪渔隐丛话》)
古文运动的巨匠柳宗元在这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渔翁》就有奇趣,有画意。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诗作首句就题从夜写起,还很平常;第二句写到拂晓时分就奇了。本来,早起打水生火,亦常事,但“汲清湘”而“燃楚竹”,造语新奇,为读者所未闻。事实不过是汲湘江之水,以枯竹为薪而已。不说汲水燃薪,而用“清湘”“楚竹”借代,诗的意蕴就不一样,这里有超凡脱俗的感觉,象征着诗人的孤高品格。这里造语反常表现了一种特殊的情趣。三、四两句写烟销日出,绿水青山现原貌之际,忽闻橹桨“欸乃一声”原来人已不见,只在山水之中。这里的造语亦甚奇,“烟销日出”与“山水绿”互为因果,与“不见人”无关,而“山水绿”与“欸乃一声”更不相干。诗句偏作“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大为反常。但熟味二句方能领悟其传达出一种惊异感;而于青山绿水中忽闻橹桨之声尤为悦耳怡情,山水也似乎为之绿得更可爱了。作者通过这样的奇趣,写出了一个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他那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境,所以又不是为奇趣而奇趣。
2、对事理的体察。这里对哲理的感悟并不是抽象地说出,而多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表现。
首先是借助景物来表现。如王之涣气吞寰宇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观,气势雄阔。这里诗人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高度形象而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的十个字中。首句写落日西沉,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方景;次句写黄河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见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而言,诗人身在黄鹤楼,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和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三、四两句诗,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寻味。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其次是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加以表现。典型的例子是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在这里抓住了早春中几个典型的细节,不加修饰地写了出来,构成了一幅形象生动、意境浓醇的春江画图。“春江水暖鸭先知”句再现了春江中嬉水的群鸭,点出了“鸭戏图”的主景。然而不仅如此,尤其巧妙的是透过“水暖鸭先知”之语揭示了画面中无法表达的群鸭的“内心世界”,写出了群鸭敏锐地感觉出春水由寒转暖的知觉,更写出了群鸭畅于春水、戏于春水、恋于春水的神态,简直把画中的群鸭写活了,写神了!面画由此而陡然生气勃勃,洋溢着春回大地的醉人气息。
诗歌分类鉴赏十二讲
(八):闲适隐逸诗
某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反映这些生活的诗歌,也有不少独得之作。
首先,这些诗多有宁静的氛围,诗人在诗中的表现多为悠闲、详和。
如宋人陆游的纪游抒情之作《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七律诗的颔联与尾联一直为后人所称道。诗的颔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追述此地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这联流水对曲折鲜明,圆转流美,极好地勾画出江南农村山岭重重叠叠,溪河四环交错,道路弯弯曲曲,村庄繁花掩映的美好风光,表现了诗人初次探访面对的一幅幅画面各异的景色而激起的心理活动和由衷赞叹。这种对进行之中不断变化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富有耐人寻味的理趣,成为后人所欣赏所引用的哲理诗句,寓示人们只要勇于探索,终能冲破困境,到达光明的彼岸。
尾联写临别之时的频来之约,充分表现了诗人与农家心会神契、亲密无间的友情,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诗人为日后的再访勾画了如诗如画的优美动人的境界:月色下,诗人乘兴手拄拐杖,踏着月光,悠闲地微笑着漫步而来,在乡村夜晚的一片静谧中,轻轻地敲响了农家的柴门„„
其次,这些诗歌往往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宋人翁卷的《乡村四月》,就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的美丽风光: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的前两句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象。诗人以树木葱郁的“绿遍”来写“山原”,以水光映天的“白满”来写“川”,对比之色鲜明,呈现出初夏山水的精神,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壮阔秀美、明丽动人的山水图景。次句“子规声里雨如烟”,一方面形象地描绘出初夏时节江南地区如烟似雾、迷蒙一片的毛毛细雨,一方面又为我们传来了“田家候之,以兴农事”的子规鸟的鸣啼声,巧妙地烘托了农忙季节的到来。
诗的三、四两句写农事的繁忙。“乡村四月”点明时间和地域,为前两句的写景画龙点睛,并提示下文,有承上启下之妙。“闲人少”三字,概括了农家忙碌的情景。末句“才了蚕桑又插田”又进一步补足此意,突出了农事的繁忙紧张和农家的辛勤劳苦。“才”与“又”前后连结,紧张繁忙不言自明。同时,“蚕桑”与首句的“绿遍山原”相呼应;“插田”与首句“白满川”相映照,挑明了河水涨满、水田汪洋、田水映着天空泛出一片白色的特有情景。诗作前后照应,看似平淡,实则精心结撰而成。
第三,在艺术风格上,这些诗大多具有质朴清新的特点。
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要数辛弃疾描写江西东部农村田夫野老之家生活情趣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构思巧妙,颇为新颖。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是农村司空见惯的一般化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就显得格外清新优美。这是写景。在写人方面,写一对翁媪,身边有大、中、小三子。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鸟笼,小儿卧剥莲蓬,尤其是“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把小儿子不懂世事,只是任意地调皮玩耍,溪头卧剥莲蓬吃的神情写得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其中的“卧”字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活跃纸上,可谓神来一笔。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充满着一片生机、和平宁静、朴素安定的农村生活景象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真是诗情画意,清新悦耳。这样的构思,不仅颇为巧妙,而且色彩也显得和谐而鲜明,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