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学案 新人教版
4.灯笼
【学习目标】
1.理清思路,了解灯笼的对于那个年代人的重要意义与灯笼所承载的文化内涵。2.品读语言,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3.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抗战前,还在山东省教育厅担任过高等教育股主任科员、莱阳简易师范学校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满怀报国之志,毅然放弃了优裕的生活,于1938年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先在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一大队政治班学习四个月,后到晋东南前方工作,写了《潞安风物》、《冰州行》、《响堂铺》、《路罗镇》等大量作品。2.文学常识 “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雪夜入蔡”——李愬雪夜入蔡州(夜袭蔡州之战)在中外军事史上被人广为津津乐道。“悬军奇袭,置于死地而后生”,唐朝后期名将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是一成 功的奇袭战的典型战例。【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争讼()领域()斡旋()静穆()怅惘().....锵然()褪色()燎原()熙熙然()马前卒().....2.解释下列词语。
争讼: 斡旋: 怅惘: 锵然: 静穆: 燎原: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文本理解
1.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结合全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喜爱灯笼?
探究点二:综合探究 3.品言酌句。
(1)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
着照路的灯笼。
(2)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3)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4.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拓展提升】
灯笼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1.灯笼在电灯未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你也说说你了解的灯笼文化吧!
【当堂检测】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那种迹近恐吓(xià)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B.雪夜驰马,荒郊店宿(sù),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C.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 惘(wǎng)。
D.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zú)。2.搜寻几句关于灯笼的诗句,感受古人对灯笼的情感。
【收获平台】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应对
【学习目标】
1.了解基本的临场应对技巧
2.学会应用应对技巧,提高自身临场应对能力
3.增强对应对技巧的认同,正确认识巧妙应对事例。【课前准备】 知识点回顾
如何要做到随机应变、巧妙应对呢?一方面,应该,看对方是善意的玩笑、提问,还是恶意的、,对方的态度不同,也应有所不同。另一方面,要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如、、、、等。值得注意的是,巧妙应对的前提是。【课堂学习】
1、阅读下面的应对案例,简要分析这些名人是如何巧妙应对的?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抗战胜利后,张大千从上海返回四川老家。行前好友设宴为他饯行,并特邀梅兰芳等人作陪。宴会伊始,大家请张大千坐首座。张说:“梅先生是君子,应坐首座,我是小人,应陪末座。”梅兰芳和众人都不解其意。张大千解释说:“不是有句话‘君子动口,小人动手’吗?梅先生唱戏是动口,我作画是动手,我理该请梅先生首坐。”满堂来宾为之大笑,并请他俩并排坐首座。
【当堂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归纳()诘问()揣摩()归谬()....可乘之机()千乘之国()..
2、根据拼音写汉字
jiāng chǔn kǎn xìn gān gà jiā
()持()货 调()挑()()()宾
3、区分词义并选词填空
搜集: 收集: ①秋天到了,同学们了 各式各样的落叶,做成精美的标本。
②为了加强学校的管理和建设,学校开展“说说心里话”活动,同学们的意见。
4、口语实践
阅读下面的应对案例,简要说说周总理采用了什么应对技巧。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收获平台】
第二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案
4《灯笼》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过程与方法
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
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逢年过节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挂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那么它还有着什么样的象征和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的特点
2以“灯笼”为线索,理清文章叙事脉络.3把握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三、文化常识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1800对年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灯笼不仅有照明的作用,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现在,灯笼又逐渐在家居装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划分层次
1-2总写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回忆 3-6具体写对灯笼的一些回忆
7-11从文化的角度写作者由灯笼生发的联想 12抒发作者现实中的感慨
(二)疑新探究
1、第一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亮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1)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第四段单独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1)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提示读者有一叙事,另有调整文章节奏的作用,是读者从上文打断的文字叙述中跳出来
(2)在内容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母亲的回忆
3、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1)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2)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3)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4)记录、传承家族历史
(5)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4、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最后一段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的歌颂了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自己能够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盼,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又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击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四、分析本文写作特色
1、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作者以“灯笼”为线索,顺着自己的思绪,具体记叙了记忆中一些和灯笼有关的事情。包括灯笼所承载的对祖父、母亲的情感,与灯笼相关的乡情民俗,以及现实社会中自己的一些感慨等,层层递进,使灯笼在文章中所承载的作者赋予其的含义一层层地展示出来。
2、语言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
本文语言文白相间,既富有雅致,又不会过于通俗。比如“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句中的“锵然”“古远”等词的运用,使得文章耐人寻味。而大量的诗词典故的运用,也使得文章的文学色彩更加浓厚。比如“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一句,就化用了宋朝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里的诗句。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自己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从情感、文化等不同角度表达了灯笼对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共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第三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案
4《灯笼》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逢年过节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挂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那么它还有着什么样的象征和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的特点
2以“灯笼”为线索,理清文章叙事脉络.3把握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三、文化常识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1800对年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灯笼不仅有照明的作用,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现在,灯笼又逐渐在家居装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划分层次
1-2总写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回忆 3-6具体写对灯笼的一些回忆
7-11从文化的角度写作者由灯笼生发的联想 12抒发作者现实中的感慨
(二)疑新探究
1、第一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亮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1)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第四段单独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1)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提示读者有一叙事,另有调整文章节奏的作用,是读者从上文打断的文字叙述中跳出来
(2)在内容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母亲的回忆
3、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1)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2)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3)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4)记录、传承家族历史
(5)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4、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最后一段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的歌颂了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自己能够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盼,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又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击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四、分析本文写作特色
1、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作者以“灯笼”为线索,顺着自己的思绪,具体记叙了记忆中一些和灯笼有关的事情。包括灯笼所承载的对祖父、母亲的情感,与灯笼相关的乡情民俗,以及现实社会中自己的一些感慨等,层层递进,使灯笼在文章中所承载的作者赋予其的含义一层层地展示出来。
2、语言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
本文语言文白相间,既富有雅致,又不会过于通俗。比如“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句中的“锵然”“古远”等词的运用,使得文章耐人寻味。而大量的诗词典故的运用,也使得文章的文学色彩更加浓厚。比如“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一句,就化用了宋朝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里的诗句。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自己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从情感、文化等不同角度表达了灯笼对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共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白杨礼赞》教学案 苏教版
《白杨礼赞》巩固练习
【识记积累】
1.茅盾原名是什么?他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2.解释词语。(1)妙手偶得:(2)坦荡如砥:(3)伟岸:(4)纵横决荡:(5)秀颀:(6)礼赞:
3.“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一段话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这一段话改为陈述句怎么改?
【理解欣赏】
4.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来“礼赞”白杨树的?
5.本文勾勒出了几幅图?反映了什么?
6.作者是怎样以审美眼光来观察并表现“美”的?
7.本文是怎样巧妙的运用对比烘托的?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下面题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8.文中“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空旷、辽阔、平坦)。9.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0.文中第二段的第一个和第三段破折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11.你怎样理解第三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
【推荐阅读】 季羡林的《二月兰》。
第五篇: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马说》教学案
马说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三、【自主学习】
一、读顺读懂课文,积累字词。
1、注音:
骈()食马者()一石()槽枥()外见()
2、解释加点字(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⑴故虽有名马:
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⑶骈死于槽枥之间: ⑷ 一食或尽粟一石:
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⑹才美不外见
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⑻策之不以其道: ⑼食之不能尽其材: ⑽执策而临之:
⑾其(难道)真无马邪
⑿其真不知马也:
3、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韩愈,字,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 ”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四、【合作探究】
4、本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5、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五、【达标巩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1)、将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