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期中考试作文评讲教学案
高三期中考试作文评讲教学案
主备:叶怀瑜
一、近期作文训练重点回顾:
1、高考规范的记叙文要求:集中写好一个人一件事,明确详略,发挥特长。
2、关注自己真实的生活,写自我,将“我”的生活作为选材的第一取向。
二、审题要点:
1、题目中应不能缺少“我”,写我的生活,我是文中的主角或线索;所填空格中的“——”,这是题目的中心,是文章表现的重心;还有一个隐性的要求,就是这种生活对我的影响,我在这种生活中自己的认识和发展。
2、这样的题目比较适宜写记叙文,而且最好以描写来使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这与我们高三前一阶段的训练重点一致。
三、阅卷印象:
1、准确审题是关键。理解题意是作文的前提,基本的理解能力都没有怎能准确表达呢?这只能反映思想理论水平太差,作文基本功不行。本次作文竟有同学将题目看错写错,至少说明还不会考试,习惯太差。还有人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文不对题,题中有“我”,文中无“我”;题中是“生活在自信之中”,文中是大谈“自信”的重要性。有人填词不合理,如“芦苇”“荒岛”等太实,如“堕落”“孤独”等太消极。
2、文体要规范。记叙文应是通过写人叙事来表现中心,应以描写为主,不能只是空洞的平述,首尾议论的内容不能过多,更不能叙议各半。本次作文有少数人文体不分,记叙文规范意识不强。少数学生作文分段极不合理,有的四五段,有的分段过细,有的段落过长。段落结构要匀称,最好八左右。
3、写文章应意在笔先,中心一旦确立就要成为文章的重点,应成为文章重点,详细地记叙和描写,得到突出地表达,而不是仅点到就算,贴上就行。如填“关爱”,应要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表达自己受到的关爱,不是仅写一个人或一件事就可说“我生活在关爱之中”的。
4、记叙文选材是关键。材料应是真实可感而不是弄虚作假的,应是独特新颖而不是陈旧雷同的,应是来自生活而不总是来自古人的。本次作文内容雷同撞车的太多,大多写的是母亲送衣送伞送吃的,太老套。审题时最好多想一想:我写的角度是否是别人想不到的,我写的深度是否比别人更深,我写的材料是否比别人更生动。
四、改进措施:
1、多读美文美段和高考成功例文,练好语言基本功,少写错别字,加强记叙文规范训练。
2、加强作文素材积累,尤其是关注自己的生活,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人和事,将自己的生活用为作文选材的第一取向,而不是动不动就回到古典、胡编套作。
3、提高思想认识水平,重视审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五、强化训练:
以“做最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六、学生现场作文:
我生活在爱河之中
清晨,当阳光那光亮的外衣掠过我脸庞,我微微睁开眼睛,看了看闹钟,6:00了,赶紧起床,一切洗漱完毕,饭桌上早已摆好了早饭。我走过去,一摸碗,温温的,想必母亲是算好了我会在这个时候起床。做的粥晾到这个时候恰到好处。再看桌上,有我喜欢吃的花生米、咸鸭蛋,母亲想得真周到,我坐下来,细细品尝着母亲的爱。
我推出自行车,正准备走,邻居王阿姨叫住了我。“孩子,今天有雨!”我还没反应过来,只见她匆匆跑进屋,又拿了一个绿色的袋子跑出来,到我跟前时,她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笑着说:“拿着,以防万一”。我接过雨披,不好意思地冲阿姨伸了伸舌头,王阿姨用手拍了拍我的头,嗔怪道:“你这小调皮!”说着,又用手推了推我的车子:“快走,快走,不然要迟到了。”
我轻轻哼着歌儿,穿梭在林阴大道上,阳光毫不吝墙地照耀着我,我的心里暖暖的。来到学校,上课的铃声正响着,我正努力地往教室方向跑,只见班主任夹着一本书走进了教室,“完了,迟到了。”我心里暗暗叫苦,硬着头皮,不敢正视班主任,“报告”,班主任也没多说什么,看了我一眼,“进来!”本以为就这么容易地混过去,没想到下课后班主任走到我面前。一脸正经,我心想:“还是难逃此劫,乖乖认罚吧。”班主任从包里拿出一块薄饼,转而笑着问:“你有没有吃早饭?”要不,我这里有空,你将就一下。我的脸“刷”的红了。原来,是我误解了班主任的意思。
终于等到放学,我正准备离开,忽然看见小B正愁眉苦脸地坐着不动,我好奇。走过去一问,原来她没有把数学老师上课讲的笔记记下来,这么简单,我拿出我的笔记递给她,小B支支吾吾地说:“我„„我忘了带笔记本,你能不能重抄一张给我?”我一看钟,11:30了,母亲肯定在家里等我了,可是小B的母亲也在等她呀!我欣然答应了。
我在回家的路上,细细想着这天上午的事,想着想着,忽然笑了,原来有这么多人关心看我,有那么多爱围绕着我。想着想着,我加快了车速,因为小B的笔记还需要我帮她整理,我享受着那么多爱,我也应该回报点儿什么。
我生活在温馨之中
镜头一:
早晨天还没亮透,风在外面不停地撕吼,好像在给懒惰的人不起早床找个借口,可是,妈妈不是懒惰之人,只听她轻轻地从床上起来,只见她披上一件单薄的外套出去了。
一会儿,厨房里便传来了一阵“铿铿锵锵”的铲子和锅的奏鸣曲,欢快而富有节奏,一声一声地敲在我的心上,荡起一阵一阵的暖意。
我哆哆嗦嗦地从床上起来,内心却十分温暖、坚定。
母爱的温馨,帮我战胜了严寒,使我战胜了懒惰,勇敢地向前进,无所畏惧。镜头二:
“啊„„欠”我又感冒了,我暗想,同时鼻泣不争气往外直流,真是祸不单行呀,没带防寒的衣物!
“喂,怎么感冒了?”好友亲切地问道。我无精打采地回答道:“嗯”。只听好友放大了噪门喊道:“喂,大家注意啦!有人感冒啦!有药的出药,有衣服的出衣服,快点啦„„”
我被吓傻了,一是好友不用这么夸张吧,二是一会儿的功夫,我的桌上就放满了许多药片,什么牌子的都有,还有一些很名贵的药,还有许多人自愿把校服借给我穿。
望着这些,我的眼角湿了,真是泣涕涟涟,不久,我的感冒就好了,内心有说不出的温馨,仿佛根本没感冒过。
友情的温馨,助我战胜病魔,给我精神的支撑,使我在任何时候都自信满满,无所忧虑。镜头三:
那天天气很冷,风也很大,我很紧张,我们乘专车到一所学校参加信息考试,这可是高考的入门券啦,一定要争取。
虽然身上穿得也不少,可是仍是觉得寒透了心,于是来到小卖部搜寻有无任何热饮料,无赖,一点踪迹也没有,我无赖地向校门口走去,随意地看看,希望有奇迹。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赶着麻辣烫的车子走来,我赶忙向老奶奶要碗水喝,老奶奶给了我一杯水,我一口饮尽,一股暖流立即四处窜动,流遍全身,一扫先前的寒冷与紧张,而当我坚持给老奶奶钱时,老奶奶却怎么也不愿收还祝我考试顺利,我的心再一次被触动了。
老人的温馨,助我战胜内心的焦惧,直面自己,让我明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谛。温馨是爱的载体,我生活在温馨之中,学会了勇敢向前与直面挫折。
我生活在讽刺之中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有错,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我年幼时就是一个小不点儿,处处受人欺负,我很是伤心,就去找爸爸。爸爸说这是由基因决定的,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改变。唉!为什么倒霉得是我呢?我天生是个左撇子,吃饭抓筷子总是用左手,喝汤用勺子也是用左手,受到了小伙伴们的潮笑,更糟糕的事发生了,我上学了要写字,我发现别人都是用右手握着铅笔头儿用力写字,而我却用左手写,一位同学走过来说道:“XX是一个左撇子啊!”接着是全班的一阵哄笑,我的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创伤,我强忍着泪水,冲出室外,我愤怒极了,把一只小猫活生生地摔死了,也不解我心头之恨。
长大后,我父母离婚了,母亲改嫁了一个留印度尼西亚的学生,把我送回了外公外婆那里,在学校里,同学们讥笑我的肤色,我太伤心了,又是一次心灵的重伤,我想办法发泄,于是我便吸毒来麻痹自己,用烟头来烫我的皮肤,至今那一个个小眼疤清晰可见。我生活在与别人完全不同的世界里,我享受不了公正的待遇,受到肤色歧视。
我在讽刺中度过了几十载,终于有一天我的志向发生了改变。那是听了维护黑人权利的伟大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一段举世闻名的演讲《I have a dream》之后,我想我不也是个追梦者啊,我也要实现我的理想,维护广大黑人的权利。我克服自卑心理,埋头苦读法律。终于考上了哈佛法学院,在那里我依旧不理嘲讽,只顾学习,终于我被选上了州议员,通过我的不懈努力,奋斗拼搏之后,我终于露出一丝微笑。后来,我又通过发挥自己的优越才能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参议院议员,但是我并满足于此,随着国内反歧视的呼声日益高涨,反对与领伊拉克等口号日益渐响,我为了梦想继续努力着,终于在那一天我宣布要竞选总统,我四处游行演讲拉选票数,我的许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我击败了希拉里、麦凯恩,最终我获胜了,我成为国家首位非洲裔总统。还记得在总统就任后不久,我签署第一份总统令时,那一刻被世人所共见,我用左手庄严地写下了我的名字——奥巴马。
我生活在讽刺之中,我克服了自卑心理,我终于露出了笑容,露出了那洁白的牙齿。
我生活在压力之中
风筝之所以飞得更高,因为它的线是相连,羚羊之所跑的更快,因为它有豹子的追赶;人之所走得更远,因为他有压力的驱使„„
“叮„„叮„„”闹钟又响了,我多么想再和可敬的周公多聊一会。但高三的早晨,不得不让我从暖和和的被窝里爬起来,穿上衣服,抖擞起精神走向学校。
教室里的读书声早已经炸开了,远远的就听得那么清楚。“英语单词、语文课文、化学公式”一样一样都那么清淅。推开门,班主任早已端坐在讲台上,匆匆赶到座位还没来得极放下包班主任就放开噪子发话了。他今天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关猎狗追野兔的故事。故事情节我早就猜得七分八分了。但听了他的故事我还是觉得浑身热血,读书的声音也奇迹般的提高了几倍。大楼里的读书声更响了,仿佛震得大楼都在不停的颤抖,颤抖。
中午回家,拉着沙哑的噪子敲开门,妈妈灿烂的笑容像往常一样迎了上来。“快点!吃饭了!吃饭了!吃饭了!”匆匆洗过手就被妈妈拉到饭桌前坐下了。面对满桌的菜,我愣了愣神想到了什么,却被妈妈一把递过来饭碗打断了。“咦!快吃啦!快吃啦!别凉了!”端起碗,突然觉得很重,真仿佛捧起的是铁碗是金碗。“忽啦啦”吃完了饭,母亲早已收了晒得暖和和的被子铺上床了。躺在床上我很想入睡却怎么也睡不下去„„
夜深了,真的很深很深了。时间还在滴滴哒哒的流过,我困了,眼皮子总是不自觉得黏在一起,一会儿又调皮的分开。我想睡觉,但我的卷子还没做好。又一次不自觉的闭上眼,恍忽间老师的故事,妈妈的笑脸一骨脑全部浮现在我的眼前。猛的一惊,睁开眼抓起眼药水狂滴,眼药水缓缓的流进眼眶,疲惫的眼睛在药水的刺激下更加酸疼,但却清醒我的神精。我很庆幸我没有睡过去,我知道我不能睡,真的,不能睡,因为压力。妈妈轻轻的鼻息渐渐响了,我的神精却更加兴奋,站起来伸个懒腰,看着桌上的卷子,不经得意。哈哈!你死定了!我一定干掉你!
高三,我站在你的山脚下,我一点也不害怕,因为我生活在压力中,在压力中我会走得更远,爬得更高„„
我生活在鼓励中
帮助一个人的最好办法是鼓励他,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与批评他。
我是一个长相平平的女孩,性格内心,属于那种放进人堆里就不见了的类型。在班上我话也不是很多,好朋友没几个,我想,像我这种女孩,老师肯定不会注意到。
可是,有一天,老师找到我,对我说:“我想这次的黑板报由你负责!”我吓了一跳,慌忙说:“老师,我不行!您还是找其他同学吧!”老师笑着说:“我觉得你可以做好,相信自己;你可以的!就这样定了,你去准备准备。”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回到教室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回到座位上,同桌问道:“怎么了?”我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我从来没出过黑板报,我怎么能行呢?”我担忧地说道。同桌笑道:“我看你行,你可以办到的。我会帮你的,你有这个能力!”望着她那坚定的眼神,我似乎找到了一点自信。
中午回到家,我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见我没有半点高兴地样子,问道:“怎么了?老师让你负责出黑板报,你不愿意吗?”我说:“不是不愿意,而是我做不了,我从来没出过黑板报,我怎么可能做好呢?我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
妈妈听后,认真地对我说:“丫头,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会做很多事情的,凡事都有第一次,你还没有尝试怎么就知道不行呢?凡事都有第一次,你还没有尝试怎么就知道不行呢?老师既然选择你,说明你有能力,你怎么这样不自信呢?
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顿时信心百倍,我笑着说:“妈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相信我会成功的!”妈妈听了,抱着我笑了。
下午,我找到几个好朋友商量了一下怎样出黑板报。对黑板报的版块进行分类,然后分工合作。
几天后,我们设计的黑板报完成了!老师和同学看后都非常满意。老师笑着说:“我说你行吧!”我笑着答道:“这都多亏了大家如鼓励,让我找到自信!”
其实,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缺少鼓励,缺少自信!我相信,我以做什么事都会充满自信,因为我生活在鼓励中,生活在自信中!
我生活在真诚中
真诚,就如同阳光,能给人温暖和方向;真诚,就如同甘甜的泉水,能给人享受和滋润。在我看来,真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促进美好情感产生的催化剂。
在生活中,我与父母真诚相待。他们作为我人生中的第一位导师,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教导 我真诚待人做事。我们家周围有不少的邻居,邻里之间很容易有些小矛盾,可以从小到大,我没有见到他们动不动就大动干戈。他们只需要静静的坐下来,好好商量,没什么太不了的事,也就罢了。每次过一些节日或有什么好事,妈妈也总不忘记给周围一些人家分一些。邻居间相互借用一些东西。只要可以,也从不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推托,诚心相待,让人觉得暖意融融,这种真诚,让我体会到人间真情。
在学校里,我也有很多朋友。高三分班后,周围的同学基本上都不认识,几乎没有共同语言,也都互不了解。一开始的对话基本是从借东西,问问题开始的,借是拘谨小心,再渐渐放开的。我也不记得自己是如何与新同学渐渐熟悉起来的,但总有一点我可以确定,在渐渐磨合时,我们都需要对彼此真诚。不要总是找一些借口拒绝帮助别人,力所能及的事就做一做。而身边的朋友们也同意真诚,他们愿望把我作为一个朋友,向我倾诉自己的苦恼,自己的担忧。在一点一点的相处中增进了友谊。自己的担忧。在一点一点的相处中增进了友谊。这样的真诚,真是十分好的催化剂,催生了真诚的友谊。
真诚也体现了在老师与我之间,我也有犯过错,也有过考试严重失败,但正是老师对学生的真诚,他们也都能及时的为我提出好的意见。在我犯错时,为我及时的指出错误或者加以批评,让我更加的清醒并去反省自身的错误,这种真诚更像是养生的药,能让我始终有清醒的头脑。
真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真诚的环境中,我也在使自己学会真诚待人。我想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和谐,是需要彼此都真诚的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我可以保持自己头脑的清醒,可以收获友情,可以享受到人间真情,但真诚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一些,所以我们都应当真诚,让我们的集体与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生活在和谐之中。
我生活在温暖之中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温暖中,那他就学会了感激。
——题记
我有一个很温暖的家,里面有爱我的爸爸,妈妈和姐姐。
虽然在生活中也有争吵、打闹,但是它真的很温暖。多半爸爸妈妈吵闹是因为我,都是替我着想,但他们的观点是不同的,一个从严而另一个从宽。
虽然与姐姐从小吵到大,但是她在各个方面都很迁就我。买什么最选择我喜爱的,甚至连她的私人物品都根据我的喜好来选择。
他们对我的爱将我紧紧包围,让我处在温暖之中,我很感激他们对我所做的一切,感激他们对我的爱。因此我学会了感激他人。当别人帮助我时,我会说一声“谢谢”,也希望有机会我也可以帮助他。
令我感激的事情发生了无数件,有一件事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高中刚开始的军训生活,令我很不适应。发生了一连串的反应,什么都吃不下,再加上感冒,整个人都快要不行了。
这时,同宿舍的一位舍友,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总在我的身边照顾我,督促我吃药,让我多吃白开水,多吃一些轻淡的食物,很关心我的身体状况。军训那几天,她恐怕恐怕瘦了好几斤。
我很感激她所给我的帮助,我很喜欢感激别人的感觉,我同时也喜欢被感激的滋味,在生活中,我也会尽我所能去帮助别人,用一生去感激别人。
外公曾说过,感激别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虽然不会给人带来什么具体的财富,但它可以善化人的心灵,改善一个人对于生活的看法,会发现生活原来充满了很美好,甚至可以改变你对厌恶事物的态度,发现它原来也有美丽的一面,更加可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相处更融洽。
我有这样的感受。
因此,生活在温暖之中的我,学会了感激。
第二篇:扬州市2015届高三期中考试作文评讲(2014-11-15)
扬州市2015届高三期中考试作
文评讲
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生活在别处。——[法]兰波 此心安处是吾乡。——[宋]苏轼
一、关于审题:
本次作文为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提供了多则材料。
第一则材料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句表现了漂泊异乡的人对于故乡深沉的思念和偏执的爱,这是一种情怀,也是凝结在中华民族心理的乡土情结。
第二则材料是法国诗人兰波的诗句“生活在别处”,“别处”既可以是“此处”的相对或“当下”的相对,传达出对现有时空下的生活境遇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人总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期盼着走向“前方”,展现了人的生存困境。“此处”与“别处”与第一则材料的“他乡”与“异乡”构成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感体认。
第三则材料是宋代文豪苏轼的话语“此心安处是吾乡”,联系苏轼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和旷达豪迈的情怀,不难领悟究竟是在哪里生活安宁快乐,无需比较“他乡”“故乡”,“此处”“彼处”,生活环境只是一种外在,关键在于人的内在,“心安”是一种心境,是一种生存智慧。
综合三则材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能找到关联之处,由苏轼的“心安”是一种境界,反推杜甫的“不安”是一种情怀,兰波的“不安”是一种理想,“安”与“不安”都有其特定的场域。自选角度,可以从任一则材料生发联想,抒写感悟,或反思故乡情结,或解剖生活困境,或领悟生存智慧皆可成文,若能巧妙地以苏轼的生存智慧去化解情感纠结,精神困顿,生发因果联想,定会写出奇思妙文。
二、写作误区
绝大多数考生审题不能去寻找材料间的联系,只是从单一的材料出发,从单一材料出发又不能挖掘材料这种的相对关系,找不出理路,只好退而求其次,或抓到“故乡”就思乡吧,思乡表达不出来就思亲吧,用仅存的一点绵薄的情思去赚取作文的分值。或抓到“生活”就写生活吧,胡乱演绎一个“生活在别处”的异乡游子故事,或抓住“心安”就简单解释“随遇而安”不失为一种可取的生活态度。很多考生感觉没有可以证明的公理,自己说不出见解来就干脆写写故事。
三、素材积累 1.乡土散文 柯灵《乡土情结》 韩少功《我心归去》 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曹文轩《前方》
思亲思乡咏物抒怀的抒情散文: 读本: 《故乡的鸭梨》 《老屋》
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吃喝之外》 《故乡草》 耿立《藏在草间》 2.社会热点
农民工返乡过年一票难求 广东农民工摩托车队回乡
台湾八旬老人运送四十坛骨骸回大陆
四、下水作文
叫我如何不想她? 南师二附中 梦归湛蓝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她,失意时还想到她。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都想到她。人为何总是想着她?这就是乡土情结。
思乡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叫我如何不想她?思乡也不单纯是一种难解的情结,而是由伦常、灵魂、精神融和的,负载着思想和文化,给人哲思的文学载体。
思乡是伦常关系的心灵折光。思乡的核心其实是思亲,只有亲情才使得“家园”这一概念变得具体而有意义。韩少功客居法国圣〃纳赛尔市,时常陷入难耐的冷清与虚空,很想念家里。他说想家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他知道自己对家人来说多么重要,因为他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童年的烙印,无不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纹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在这片土地上,有父母亲族的爱,有邻里乡亲的情,有家乡的山水草木景,有家族的悲欢离合史……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思乡是对孤独无依心灵情感的慰藉,人有着丰富情感的需要,对于心灵敏感的作家,尤其如此。
思乡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积淀。柯灵在《乡土情结》中说,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根深蒂固的观念。鸟思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故乡是人们自然生命的诞生地,作家也不例外,生于斯,长于斯,老舍以平民的心态写出自己心中的北平,其灵魂深处和“故乡”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向往宁静和安稳是期盼与故乡长相厮守的心理折光;安于斯,守于斯,刘亮程写出《一个人的村庄》,其精神深处已构建永不消逝的“村庄”见证他的今生今世,安土重迁是对故乡风物的眷念;模山范水之作,亲近自然之心,也总是首先由热爱故乡那一片土地衍生的精神倾向。
思乡是漂泊灵魂对终极归宿的向往。在《前方》中曹文轩说:“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个前方。他又指出:“人生实质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更是血缘的确证和亲情的载体,无异于其精神之根,敏感的作家们对此更是体验殊深。为了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他们可以暂时抛妻别子,离乡背井,但精神深处却无时不渴望叶落归根,回归家园。无论置身何处,总是心系于家乡。
乡土之恋在新时代里,它将不再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应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升华为拳拳爱国心,体现出民族凝聚力。魂牵梦萦的还是一方热土,叫我如何不想她,她是我钟爱的故乡,她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
五、样卷分析: 一类卷:
《由谱牒之学看寻根文化》70分 《皈依在路上》70分 《牵引的索蜗牛的壳》63分 二类卷:
《故乡是缕动人的情愫》60分 《舌尖上的家乡》58分 三类卷:
《茉莉飘香》52分 四类卷:
《活在别处,心定家乡》48分 《静心栖居》44分 五类卷:
《心渡即到达》40分 《人人高格,食品心安》28分
六类卷:
《何为故乡(未完篇)》18分
第三篇:扬州市2015届高三期中考试作文评讲
淮州中学高三语文作文材料
扬州市2015届高三期中考试作文评讲
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生活在别处。——[法]兰波 此心安处是吾乡。——[宋]苏轼
一、关于审题:
本次作文为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提供了多则材料。
第一则材料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句表现了漂泊异乡的人对于故乡深沉的思念和偏执的爱,这是一种情怀,也是凝结在中华民族心理的乡土情结。
第二则材料是法国诗人兰波的诗句“生活在别处”,“别处”既可以是“此处”的相对或“当下”的相对,传达出对现有时空下的生活境遇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人总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期盼着走向“前方”,展现了人的生存困境。“此处”与“别处”与第一则材料的“他乡”与“异乡”构成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感体认。
第三则材料是宋代文豪苏轼的话语“此心安处是吾乡”,联系苏轼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和旷达豪迈的情怀,不难领悟究竟是在哪里生活安宁快乐,无需比较“他乡”“故乡”,“此处”“彼处”,生活环境只是一种外在,关键在于人的内在,“心安”是一种心境,是一种生存智慧。
综合三则材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能找到关联之处,由苏轼的“心安”是一种境界,反推杜甫的“不安”是一种情怀,兰波的“不安”是一种理想,“安”与“不安”都有其特定的场域。自选角度,可以从任一则材料生发联想,抒写感悟,或反思故乡情结,或解剖生活困境,或领悟生存智慧皆可成文,若能巧妙地以苏轼的生存智慧去化解情感纠结,精神困顿,生发因果联想,定会写出奇思妙文。
二、写作误区
绝大多数考生审题不能去寻找材料间的联系,只是从单一的材料出发,从单一材料出发又不能挖掘材料这种的相对关系,找不出理路,只好退而求其次,或抓到“故乡”就思乡吧,思乡表达不出来就思亲吧,用仅存的一点绵薄的情思去赚取作文的分值。或抓到“生活”就写生活吧,胡乱演绎一个“生活在别处”的异乡游子故事,或抓住“心安”就简单解释“随遇而安”不失为一种可取的生活态度。很多考生感觉没有可以证明的公理,自己说不出见解来就干脆写写故事。
三、素材积累
1.乡土散文 柯灵《乡土情结》 韩少功《我心归去》 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曹文轩《前方》 思亲思乡咏物抒怀的抒情散文: 读本: 《故乡的鸭梨》 《老屋》 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淮州中学高三语文作文材料
《吃喝之外》 《故乡草》 耿立《藏在草间》 2.社会热点
农民工返乡过年一票难求 广东农民工摩托车队回乡 台湾八旬老人运送四十坛骨骸回大陆
四、下水作文
叫我如何不想她?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她,失意时还想到她。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都想到她。人为何总是想着她?这就是乡土情结。
思乡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叫我如何不想她?思乡也不单纯是一种难解的情结,而是由伦常、灵魂、精神融和的,负载着思想和文化,给人哲思的文学载体。
思乡是伦常关系的心灵折光。思乡的核心其实是思亲,只有亲情才使得“家园”这一概念变得具体而有意义。韩少功客居法国圣·纳赛尔市,时常陷入难耐的冷清与虚空,很想念家里。他说想家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他知道自己对家人来说多么重要,因为他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童年的烙印,无不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纹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在这片土地上,有父母亲族的爱,有邻里乡亲的情,有家乡的山水草木景,有家族的悲欢离合史„„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思乡是对孤独无依心灵情感的慰藉,人有着丰富情感的需要,对于心灵敏感的作家,尤其如此。
思乡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积淀。柯灵在《乡土情结》中说,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根深蒂固的观念。鸟思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故乡是人们自然生命的诞生地,作家也不例外,生于斯,长于斯,老舍以平民的心态写出自己心中的北平,其灵魂深处和“故乡”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向往宁静和安稳是期盼与故乡长相厮守的心理折光;安于斯,守于斯,刘亮程写出《一个人的村庄》,其精神深处已构建永不消逝的“村庄”见证他的今生今世,安土重迁是对故乡风物的眷念;模山范水之作,亲近自然之心,也总是首先由热爱故乡那一片土地衍生的精神倾向。
思乡是漂泊灵魂对终极归宿的向往。在《前方》中曹文轩说:“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个前方。他又指出:“人生实质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更是血缘的确证和亲情的载体,无异于其精神之根,敏感的作家们对此更是体验殊深。为了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他们可以暂时抛妻别子,离乡背井,但精神深处却无时不渴望叶落归根,回归家园。无论置身何处,总是心系于家乡。
乡土之恋在新时代里,它将不再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应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升华为拳拳爱国心,体现出民族凝聚力。魂牵梦萦的还是一方热土,叫我如何不想她,她是我钟爱的故乡,她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
第四篇:高三第二次作文评讲
2012年高三第二次作文评讲
一、训练要点: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二、训练题目:美丽的转身
三、根据自己的作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审题
命题类型:短语、偏正结构、寓意类
题眼:美丽的立意:
四、共同点评例文
1、美丽的转身
你说,你的转身,是为了让我更好地前进。
——题记
小时候,在我歪歪倒倒艰难学步之时,你却突然在我面前蹲下,手里拿着根棒棒糖:“宝宝,快来妈妈这儿。”在我欢叫着奔向你,即将扑入你怀抱之时,你却突然转身。我重心不稳摔倒在地,嚎啕大哭,你只是背对着我冷冷道:“记住,在这个世界上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我没看到你背对我抬手檫眼泪的动作,我只是觉得你好狠心。后来一天天长大,我明白了你。谢谢你的转身,它让我明白了放人之心不可无。
刚上小学时,你送我上学。上学第一天,你送我到校门口之后,立即转身离开。看见你的背影,我茫然无措。我知道你不可能回来,一切还得靠我自己。但我却不知道你转身时红红的眼角。不知道紧紧拽着的拳头,不知道你害怕一转身就会心软而导致前功尽弃的复杂心理。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开始明白你的苦心。谢谢你的转身,让我学会坚强。
十六岁时,你送我去窑厂,说让我体验人生。看着你和那个满口黄牙的窑厂负责人谈话,我心中没来由地一阵恐惧。我听到你最后说了句“工钱按天算”就离开了。我拍拍自己空空的口袋,知道一切还得靠自己。那个满口黄牙的老头向我走来,抬起他那只夹着香烟的手拍了拍我的头,留下一句“好好干”就离开了。我每天汗流浃背地在场中跑来跑去,每天晚上一遍一毛两毛地数着自己那点微薄的工资,一边还得细细打算自己的吃喝拉撒,我明白了苦的滋味,也明白了这就是人生。谢谢你的转身,让我学会了自力更生。
这是一条我一个人的道路,我奔赴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一路上我会渐渐长大。我不会回头。你知道你不能陪我一路走下去,你能做的只是教给我你的经验,把我送上这条道路,然后转身离开。
我知道,你的转身是为了让我更好地前行。谢谢你的转身,我会留给你各异笔直的背影,告诉你不必担心,我会过得很好。
评:没有突出“美丽”,文章主要对母亲在我成长过程中的转身进行描写,却没有点出这些“转身”中蕴含的深刻意义——美丽。审题不准、行文过程中忽略扣题。
2、美丽的转身
漫步在历史的长河中,脑海中掠过那些名传千古的风流人物,他们总是以一个美丽的转身,留下让我深思的背影。
一个狂放不羁的背影
他的狂傲、不羁无人能及。他的一生遍布神州大地,留下了一段永久的佳话。人们称他为“诗仙”,可是他终究不是仙人。他少年时胸怀大志,欲一展宏图,成就一番事业。纵然他曾使圣手调羹,贵妃拭痰,力士脱靴,这是何等狂傲,奈何皇上却只希望他做个御用文人。所以,他离开了龙庭。
但是,他来了一个美丽的转身。他寄托于山水,以地为床,以天为被,在天地之间遨游,这是何等豪气。他其一只骏马,佩一把宝剑,拿一盏酒杯,在风雨之中前进。他登蜀道,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游天姥,吟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
他以一个美丽的转身,为世人留下了一个狂傲不羁、豪气冲天的|“诗仙”李太白。
一个用血写作的巨人
鲁迅先生曾认为医学才能救国,于是,他远涉重洋到日本学习。少年鲁迅学成归国,本以为能够凭自身所学去文就这个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族。但是,他很快认识到他错了,这个民主之所以贫弱,受到列强凌辱,是这个民主两千多年的文化所致。于是,他决定用笔杆去唤醒,他在人生道路上作了一个令人意外的转身。
鲁迅先生用《狂人日记》去痛斥这个吃人的世界,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过“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与其说鲁迅先生是在痛斥这个社会,不如说他是在为我们的民众哭泣。我曾听过一句话:读鲁迅的文章比写作文更痛苦。我更倾向鲁迅先生是在永自己的心血在唤醒我们的民众。
他用一个美丽的转身,成就了一位用血写作的巨人。
狂傲的李白,苦闷的鲁迅,他们都是在人生中关键的时候,美丽的转身,塑造了属于他们的人生。
我同样也在我的人生中前进,寻找属于我的那一刻,完成属于我的转身。我仍在寻找,亦在寻找中转身,进行美丽的转身„„
3、美丽的转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应有村”,书声琅琅的教室里,我因这一句诗,而恍了神,依稀看见那个美丽的女子,转身,瘦弱而坚定的背影。
该是怎样的坚定,怎样的心情,让弱小无依的她,在金銮之上挺身而出?一个决绝的转身,留下身后武帝痴迷懊恨的眼神,群臣惊艳而惋惜的目光。
古往今来,这世间该有多少美丽的女子,一笑倾城,可留下的是褒贬不一,唯有她,她的美丽,她的转身,流芳百世。
因为,她的美丽,她的转身,是为这天下,是为这苍生。
布喜娅玛拉,在这个一出生就被冠上“女真第一美女”的女子,被下了“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箴言的女子,面对父亲的尸首,断然拒绝前来逼婚的努尔哈赤,转身,头也不回,只留下“宁死不嫁杀父仇人,谁杀了努尔哈赤我就嫁给谁”的豪言壮语。,在权势,在生死面前,这样的转身,是多么美丽。转身意味着孝义、意味着尊严、意味着气节!
这些美丽的女子,在毅然决然的转身中,所体现出来的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是多么让人动容。转身后,她们历经的辛酸、坎坷,包含的愁思,却丝毫不损其美丽。
书声渐渐止了,也拉回了我的思绪,这些美丽的背影消逝了,但耳边,那清脆坚定的声音仍萦绕。
我自然比不得她们,只能暗暗敬佩这些转身的美丽。
但是,未来,我会面对许多不平,许多艰难,许多抉择,那时,我相信,我也会为了心中的信念,挺直坚定、毫不犹豫的身影,做一个美丽的转身。
4、美丽的转身
最美,莫过于转身。
仍记得,那个深冬的下午,那个雪花纷飞的日子。
透过二楼教室的窗口,我看见你,早早地等在教学楼前的樟树旁,大包小包的东西,靠着树放着,铃声一响,我便飞奔下楼。
“这是你妈让我给你带的衣服,还有些吃的,”说着你便将东西递给我。我接过东西,转身向宿舍走去,忽然觉得,这样的场景,太熟悉了,似乎每次,你都是急匆匆地要走,难道你就不想和我多说说话吗?想到这儿,我好奇地转过身。
你正站在路那头的拐角处,努力地朝人群中张望,片片雪花,落在你头上、身上„„
我慢慢地转身,向你走近。大概是因为人太多,你并没有看见我,只是朝着我的方向努力张望着,眼神急切却又闪着隐隐的担忧。良久,你才极为缓慢滴转身,走几步,忽而又转过身来,依旧是朝着我的方向看了一会,才又转身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父亲,若非这次偶然的转身,我怎能从你依依不舍转身的动作里,读懂你只言片语里的深情?读懂你粗糙外表下的细腻温柔?
晚上躺在床上,我就想,当我考上大学离开家时,你会不会,在我转身后,仍是今天这样久久地凝望,眼里满是期待和担忧不安?会不会,依依不舍地转身,然后在片刻之后,再次回头?我想,你一定会的。无论我多大,无论我走到哪里,你都会在我身后注视,转身,再注视。这样的动作,注定是父亲给女儿的最美丽的礼物。我想,我再也不会自顾自往前走,我一定会转过身来,报你以同样的温柔,告诉你,我读懂了你的温柔,那像昙花一样不动声色的美——你不露声色的爱和期盼;也让你于我的转身里,明白我不曾对你说出的感激和不舍。
一个人的转身,是无言的不为人知的温柔,是内心涌动着的深深的不舍和牵念,是想陪着远行人却又不能的无奈与担忧。
两个人的转身,是理解,是相知,是心灵的默契——爱不只隐没在心里,你不说,我便不知。
转身,是美丽的;美丽的,是转身。
5、美丽的转身
转身,并非回避,而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深情。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天下伤心处是送别的离亭,犹记得当初离别时的背影,转身之间,相隔千里,回首相望,那条船已渐行渐远。那一转身,看似潇洒决绝,却蕴含着扯不断的相思。那相思是湿湿的,仿佛是烟雨巷中飘出的叹息,又似绮梦中磨出的淡淡水墨。转身,不是相忘,而是更缠绵的相思,这样的情愫,丰满了离别后空阔的日子,是那般的美丽。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离家的游子思乡而不能归乡,只能转身远眺,将那一份烙印在骨子里的乡情深埋心底。那平淡如水,却又沧桑得魂断神伤的故园情结,是流连于归去来兮的一抹墨痕,无声,又显眼,不知何时何地,醒来梦里,就会勾起。月是故乡明,转身之间,那轮故乡的明月只能亮在梦里。转身,是为了慰藉思念,为了给干渴的心一份滋润,这样的情愫,填补了离家的空白,是那般美丽。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烈日炎炎,黄沙莽莽,在断绝人烟的原野上,奔赴边疆的将领,决绝地转身,跨上战马掠野而去,只留下身后飞扬的沙尘。转身之间,放下的家中的老父妻儿,心中满装的是战情,是国家安危。此去,也许埋骨荒凉的边地,但“角声一动胡天晓”,这样的场景,才是一个男人追求的境界。转身,是为了责任,为了民族大义,这样的情愫,激励着世世代代人,是那般美丽。
这些转身里,所蕴含的深情,如蓬勃的春草,如陈酿的美酒,教人沉醉。
五、互评作文并修改自己的作文
评改标准:
审题----准
立意-----深
材料----新
叙写----精
思路----清
语言----顺
第五篇:作文评讲导学案(定稿)
作文评讲导学案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删除我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芥川龙之介
一、关于审题立意
本次作文材料只有一个句子,这个句子以假设的口吻阐述了“我”过去的经历对现在之“我”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刻的,而不是浮泛的可有可无的。
说其深刻、影响深远,是指这些经历(或其中之一)一定参与了“我”的生命构造,比如思想认识的变化、人格的形成、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总之,有了那样的过去,才有了现在这样的“我”。换言之,“我”过去之种种经历,无论大小,无论成败得失,无论顺境逆境,无论主动迎接还是被动应对,都成就了今天的“我”。没有那一个(一些)经历,“我”成为不了“今天的自己”。
这段材料的主要矛盾是“经历过的瞬间”与“今天的自己”。学生作文只要抓住这组矛盾关系来写,即视为符合题意。可以展示、剖析两者间的关系,也可以作整体观照,立足“经历”对人生之重要影响,指出要“珍视过程”、“珍惜经历”、“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如果对材料进行质疑,谈一个人不受经历、遭遇的影响,不改初心,只要言之成理,亦符合题意。
如果只是浮泛地叙写某一次经历而未揭示对“我”思想、人生等的深刻影响,或只是停留在对过去经历的简单感动、感谢、难忘上,而未能揭示过去的经历对现在之“我”的影响;或并未立足于过去的经历与现在的“我”之间的关系而空泛立论的,均视为偏题,赋分不宜超过42分。
二、关于判分 1.判分原则(苏州市2017届高三一模)
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写作智慧。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3.特别说明
(1)关于题中的“瞬间”。瞬间,意思是刹那间,须臾,一眨眼的工夫。在作文评判中,不必拘泥于它的短暂性。学生只要是写一段经历,或一个个经历,都视为符合材料中“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的意思。
(2)议论文重点判断是否对材料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如果能紧扣概念内涵,围绕矛盾关系进行分析,观点及构思有独到处,判为一类卷。虽无深刻、独到之见解,但能就中心论展开分解与剖析,并能在分析说理的基础上得出有一定意义的结论,判为二类卷。如果观点比较正确,论证分析比较简单,形式上中规中矩,判为三类卷。如果只是简单堆砌事例,基本不作分析,虽然切题,也只判为四类卷。缺少对材料本身的分析,“整体打包”,论述重心偏移的,判为四类卷。明显没有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来写,硬贴标签,四类卷以下。
(3)记叙文重点判断所描写的人、事、物是否体现材料的内涵,对暗扣材料的作文更要谨慎赋分。因文体的特殊性,记叙文要进入一类卷,立意的深刻、独到不是必备条件。(4)建议均分不低于47分。4.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 1 类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三、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四、博文欣赏: 例文1 上周周末和同学在体院馆痛痛快快打了一场球,这是我来这的第一次运动。以前在大学的时候学了篮球和乒乓球,但是说实话打的都不怎么样。我还喜欢的另外一项运动就是跑步,大学期间坚持了两年,受益颇深。
那个时候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从床上爬起来,上课之前都会去操场跑上两圈,慢慢地会变成三圈、四圈„„西北的冬天早上是很冷的,但是我从来都没有缺过一次。每次跑完之后去教室背单词,从来不觉得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相反觉得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直到最近偶然间看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时候,我才深深地被他那种坚持所震撼,从1982年秋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之际,就开始长跑,坚持了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
我对各项运动其实都很感兴趣,只是都是浅尝辄止,没有发展出自己的兴趣所在,唯一一个算的上兴趣的就算是跑步了。我一直坚信的就是坚持一种运动会使人一生受益的,就比如跑步来说,它不只是带给我充沛的体能和坚忍的意志力,这些其实都是漂浮在表面上的东西,更重要的它对我其它方面产生的影响,从习惯都观念都提供了修正,它让我学会了脚踏实地,不在好高骛远地制定出遥不可及的目标和计划;它教会我不东张西望,在与他人的盲目攀比中耗费掉信心和精力。我相信任何一种运动,从强健身体开始,最终塑造的是一个人的内心。
那天看到一个人在雨中的操场慢跑,瞬间好像被电击了一样。有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如果删除我们经历的任何一个瞬间,我们还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刚刚给一个低我一级的学生解答完问题,他问我为什么他在选学校的时候会有那么多的纠结?我告诉他说因为我们都一边想着那个学校有多么多么美好,一边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够去经历那些美好。我们其实不是羡慕那些学校,我们更多的是羡慕别人的经历。
当初考大学的时候因为实在是不想再学数学了,本来都选择了英语专业,可是最后阴差阳错学了管理,而且跟数学打了很长时间的交道。还以为终于逃脱了苦海,现在却每天都在数学中度过。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你越不喜欢的东西,你越是拒绝,它越是朝着你来。后来我想即便我们把这些不好的经历删除了,我们得到的只会是一个不完整的自我。经济学上有 2 一条魔鬼定律,那就是措施往往只有在坏事真正发生的时候才会采取。我就是这样,虽然我数学学的很烂,但是我从来没有挂科的经历,我总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虽然有的时候这种方法在别人看来很幼稚。
后来因为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认识了@秋叶 大叔,于是开始在他的建议下写长文章。我的第一篇长文章写的是一篇文章的读后感,花了将近一晚上的时间写了一万多字。后来发现这个方法真的很锻炼人,它逼着自己去深入思考一个问题。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但我写东西的时候从来都是关闭所有浏览器的。我一直相信互联网上只会告诉我们答案,不会告诉我们这个答案出来的过程,它会慢慢让我们丧失思考的能力。如果我们想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并且通过这些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加明白清楚,那我能做的就不上网,而是在有时间的时候多去看书。倒不是说我多排斥天花乱坠的的电子阅读,我自己还是愿意会把这本书的纸质版买回来去阅读。也有人告诉我你可以到网上下载很多APP啊,但是我害怕自己根本都没有时间去看那些APP。多数的情况也是这样,很多人下载下来基本上都不会再看第二眼的。就像我们决定要把课本教材带回家复习一样,没有用的,我当年也试过,要努力,想学到东西,就应该在一个好的氛围下去学习。带回家其实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有的时候晚上我会去泮河旁边转转,一边吹着晚风,一边思考着一路走过来的自己。有的时候我也会遇到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在不知道怎么走的时候,唯一的方法就是坚持走下去。有的时候也不去想的太多,去操场跑上几圈或者去其它地方走走。生活总会给我们想要的答案,不必刻意追求什么。
我们经历过的每一个瞬间,穿起来就是我们完整的人生不管我们喜欢还是讨厌抑或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一直在想,我们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自己,就是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没有让自己后悔,每一步都很坚实。
五、佳作欣赏 例文2
走好人生每一步
吉鸿昌说过:“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是的,我们每走一步,都是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确实要万分认真“书写”好这仅有的一次历史,不能让自己的老年沉浸在对少年时没有努力而造成的痛苦回忆中。那么,我们就要踏踏实实走好人生每一步。
走好人生每一步,不仅要走好成功时的每一步,更要走好失败时的每一步。在成功的光环下,我们要走好每一步。在生活的阴霾面前,我们不能退却,更要勇往直前。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勇敢地走好人生每一步,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不断地耕耘,才尝到了生活的甜果。史铁生,20岁就残了双腿,但他没有绝望,毅然竖起生活的风帆,所以他铸造了自己的文学生涯;贝多芬,失去聆听的权利后,依然没有放弃,依然继续创作,所以,他的音乐响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霍金,躯体被病魔残酷地束缚,却没有放弃生活,所以,宇宙中弥漫着这位科学世匠的思维。
只有刻苦奋斗,不畏困难,我们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远一些;只有实实在在地做事,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对待每一个时日,我们才会拥有一份实实在在的成功。人生路上,难免会有失败,但只要我们付出了,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得到生活的回报。面前的路或许崎岖,或许漫长,或许存满了荆棘,但只要你拥有信心和勇气,不懈地努力,那么这条路上的每一个困难都将是你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雪莱曾说过:“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在人生旅途中,失败就好比冬天一样冷酷难熬,可是坚持住,春天般的成功到来时,就会驱走所有的寒冷,温暖你的心田。面对人生的“冬天”,要充满希望,相信春天即将到来,只有坚强地走过人生的阴暗和厄运,才能拥抱春天的明媚阳光。“希望是厄运的忠实姐妹。”晋希金如果说。路,就在自己的脚下,3 勇敢些,坚强些,你就会跨入辉煌。当一个人不懈地追求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他。只要走好人生每一步,每一次失败都将成为成功的前奏。
人生路上的挫折也许是障碍,但无论人生,无论历史,都是在挫折中前进,挫折、低谷,只是前进中的“小插曲”而已。明智的人决不会坐下来为挫折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出发寻找办法来挽救。哥尔斯起说过: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失败抑或挫折只是暂时的,我们要对生活充满希望,这样才有信心追求理想,才能把握住机遇。机遇一向都只喜欢光临对生活有希望的人,因为只有对生活充满希望,才能有足够的准备迎接机遇。但生活中,有人常常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没有机遇,可是,每当机遇来临之时,他们又变得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甚至在机遇面前成为一个儒夫。所以,人生的每一步我们都要认真对待,来不得半点马虎。
生命的轨迹是靠自己绘制的,只要我们认真地去“描绘”——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用心书写好自己的历史,我们的人生将会丰富多彩,我们的人生路上将会充满韵乐、开满鲜花„„
例文3:
那一瞬间的美
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瞬间令人珍惜,瞬间令人回味„„
一瞬间的美如此的与众不同。像冬日的阳光;像雨夜的歌谣;像久旱大地上久违的甘霖„„一瞬间的美虽是微不足道,可足以让人铭刻终身。
那是一粒种子,我只知道那是一粒花种罢了,它那么小,却又那样惹人怜悯,我将它拾回,养在花盆中。
其实,这只是我一时冲动罢了,我随手将它埋进泥土中,浇点水,从此在再也没有照料过它。日复一日,我早已忘却那渺小的种子的存在,它已经完全从我的记忆中抹去,仿佛永不再现。
黎明破晓,我突然被什么惊醒,这种力量推着我走向窗 前,它沐浴着清晨的雨露,饱含着磨难与坎坷,凝结着欢乐与希望。它似乎在向我证明,自己不仅仅是一粒种子,而是“我”这粒种子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
哇!开放了,开放了!每一朵小花都调皮地伸出了一个个小脑袋,迎着湿润的风儿绽开了笑脸。它那么微弱,那么娇小,好像一口气都会吹倒一样。但实际上它的根已深深地扎进泥土,可谓根深蒂固,脚蹋实地。
我贪婪地吮吸着那一阵阵淡淡的清香。那一瞬间,我无语,我感动。无语的是如此渺小的种子是如何开放的;感动的是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与生命的激情令我佩服。我不禁为之一惊:这么一朵朵小小的野花,竟如此坚强地为人们营造出如此芬芳的天地!它的生命居然能在这最后一瞬间,得到了如此完美的体现!
哦!我明白了:在生活中,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应该坚持下去。我们做人也应该不怕阻力,在任何困难面前都坚强不屈。
那一瞬间,我顿悟。夹杂着悔恨与感动,留下了眼泪„„它让我感受了生命,感受了希望,它激励我奋发向上。或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此。
从那以后,我发现生活是绚丽而多姿的;从那以后,我发现生活中的瞬间是精彩而美丽的。那一瞬间的美,令人惊叹,令人感动„„
五、课堂训练:
1.2016年南通高三语文二模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不能脱离传统;但为了走向未来,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4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与立意
1.对材料的理解
这是一道思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的命题。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指出人们与传统紧密相连的客观现实,后一句表明了对传统的态度及其原因。总的来说,材料的主旨即为既要传承传统,更要面向未来,发展传统。
材料的关键词是“传统”,“传统”意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现代汉语词典》)。传统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它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国家的魂魄,民族的精神,始终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里流淌在国人心中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各个时期的社会因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繁荣、昌盛的根基。因此,本次作文题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和时代的积极意义。
传统无时不蕴含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琴棋书画,甚至生老病死,都与传统息息相关。但传统有好坏之分,有科学、愚昧之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也会变“味”。如何对待传统?关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只有对传统的创新,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让它一代代传承下去。如国家将清明、端午、春节„„定为法定假日,就是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如白话文的变革、戏曲的创新、新文学的兴起„„就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如春晚联欢、清明鲜花、短信祝福„„就是对传统的创新等等。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能抛弃传统,但时代在进步,人们又不能一成不变地守着过去的传统,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我们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能使传统输入新鲜血液,更好地发展。
2.本次作文的立意注意点
在审题时,应分清材料中两句话的主次关系,前句“我们不能脱离传统”是前提,而后句“但为了走向未来,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是材料内涵的重点。如脱离材料漫谈“传统”,或只写我们要继承传统,或只写我们要抛弃传统,都是偏离材料中心,应视为偏题。正确的立意应是由我们与传统的紧密关系入手,引出我们应面向未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前后两句均需关照,后句为立意重点。这是本则材料的审题关键所在。
在行文时要力避笼统,可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阐明“传统”的具体内容。可写人,可写物,可写事,也可从“文化”“思想”等领域入手,可多角度联系领域中的某个要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理性认知,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在思辨中显现哲思灼见,表现某种特定的价值追求。
谈传统
三(22)杨磊
在铁器未产生之前,西方人是用手抓食,与此同时,中国筷子已传承千年。筷子长达七寸六分,在传统文化里象征人的七情六欲。不少专家认为筷子寓意中国人的信仰。可我觉得这里面夹杂太多主观意愿。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筷子不只是吃饭的工具。认为附加意蕴的丧失就是传统的设落。这是错误的,实用型工具的传承亦是继承传统。例如牛耕,镰刀等。
古代文人为官,四海漂泊。加上那时交通落后,长久与亲人分离,心中自然颇有感慨,望着天上圆月,相思情由心而发。而如今交通便利,网络通讯发达,与亲人朝暮可见,再望圆月,不过赞叹,圆月真美。所以传统乃是时代的产物,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脱离时代背 5 景的传统的继承不过是机械的记忆,知识受众难以产生共鸣。古人望天见云思远,今人望天哀叹雾霾严重,这是自然的感触,符合人之本性。
脱离时代传统具有自发产生的消逝,封建思想重男轻女,能说是不对吗?男性是主要生产力,并且那时主要社会活动都是男性为主。所以说重男轻女思想符合封建时代。而如今摒弃,是因为其落后当今时代。随着女性进入职场以及其奋斗精神,重男轻女思想逐渐消逝。当然这一切是以发展为前提。社会进步,落后思想必然消除。而少数偏远地区仍处于落后状态,自然其思想也落后。
有些传统虽未消逝,但已符合新的时代。例如孝道。中国有一句老话:百善孝为先。但这是愚孝,父母与子女间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乃至婚姻都要父母做主,愚孝限制人的个性自由。而如今人们倡导孝顺父母,是指自己具有一定能力去回馈父母。而工作,创业等事情已由自己把握,具有自由。此时孝是一种情感,而并非是传统与被统治的关系,同一时代,思想杂陈,有人先于时代,有人落后于时代,这就需要屈原“来吾道夫先路”的勇气。以烟花为例,倘若没站出来去禁燃,人们还会坚守这本无意义的坚守。事实上烟花禁燃后,年味并没有淡化。期待未来,需要打破思维定式的习惯。习惯已是传统不利之处的保护衣。
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高三(22)陆雅蓉
中国历史上,我最爱波诡云谲的春秋战国,那是一个思想,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儒,墨,道,法,兵等百家争鸣,融合了周公太公的古礼,加以自我的见解,形成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思想之火。
商鞅入秦,以老秦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信念为基石,开始了战国历史上最彻底,中国历史上印象最深远的改革。老秦人似乎抛弃了一切旧制,但独留下共赴国难的传统精神,古老的精神与先进的制度相辅相成,最终成就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耽”的千古功业。若论商君变法前的秦国,文明程度远不及山东六国。然而李悝,申不害,屈子的变法相继失败,只有边陲之地的秦国成功了。推究成与败得原因,便是对“传统”二字的处理。前者均未彻底解决“旧贵族”这颗传统毒瘤,只有商君以生命为代价拜托了传统糟粕。汪国真曾在一首小诗里写道“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当我们被传统绊住双脚时,历史再悠久的传统也只是发展的桎梏,趁早废除和遗忘才能让我们走向未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两千年后,毛泽东主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石融合中国传统缔造的新中国,再一次将徘徊于十字路口的泱泱大国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五千年文明史形成的华夏精神早已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们不可能也不会摆脱传统。只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古老巨龙的再次腾飞。习近平主席通过《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李克强总理以《后汉书》中的“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为标准,落实行政体制改革工作。传统文化不仅没有被滥用,误用,反而在新时代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省心录》有言“岁月已往不可复,未来者不可欺,见在者不可失”。只有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发展基础,才能变国不法古而取于古,真正实现走向未来。
2.2016苏州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世纷繁复杂,当你以“信”的态度面对时,它就简单;当你以“思”的态度面对时,它就丰富„„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题目自拟;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一、(命题意图:本次作文意在提供一个有思辨色彩,有较大思维空间的命题。)材料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信”、“思”。根据语境,“信”可理解为信仰、信任、相信、持守信念等。以“信”的态度,纷繁的社会、复杂的人世可以变得简单而纯净。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信”是对人类社会变得更好的信心,世界因此而变得单纯美好;当然,“信”也可能会使人的认识停留于事物表层,从而作出简单判断。
“思”可以理解为思考、思量、思辨、思虑、审思等,是一种理性的思维状态。“思”可以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思索,可以与生活保持审思的距离,可以与过往产生思念的空间„„世界因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生活而变得丰富无穷。
“信”与“思”的关系复杂多样:可以并列共存,既“信”且“思”;可以相互转化,从“信”到“思”或从“思”到“信”;也可关涉两方而重点围绕一方进行立意和构思„„能围绕核心概念自圆其说即可。
材料中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词语:“简单”、“丰富”。这两个词语对“信”和“思”的内涵起一定的限制和暗示作用,是“信”和“思”的结果呈现。“信”、“思”、“简单”与“丰富”,这四个词语应联系起来进行理解:“信”则简,“思”则丰。
材料中的省略号提示我们,以“我”观世,除了“信”则简、“思”则丰以外,还有其他情形,如“疑”则乱、爱则暖„„外部镜像其实来自于人心的投射。当然,就内心与外物的关系来写,也应该以材料为起点或落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