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逻辑学教案
No1 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逻辑学的对象与性质 论
第二节 学习逻辑的意义与方法
教学目的:
1、了解逻辑学的来源、演变、学习逻辑的意义方法
2、掌握几个概念:逻辑学、思维、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 重点难点:逻辑学、思维、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与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见山)
二、授新
第一节 对象和性质(讲述与讲解)
1、逻辑与逻辑学
(1)逻辑的由来:源于古希腊、从英语logicu音译到汉语中来、在汉语中的含义(4种)(2)逻辑学的演变:
由亚氏创立、以思维为研究对象、三个来源(古希腊 工具论、古代中国 名学辨学《墨经》、古代印度 因明学《正理经》)。19世纪后庞大多层次学科体系。
逻辑学—形式逻辑--传统形式逻辑(逻辑学、逻辑、普通逻辑、通常的说法)
现代形式逻辑(数理逻辑)
辩证逻辑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
(1)思维及特征: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理性认识、三个特点、三种思维形态(概念、命题、推理)
(2)思维形式及构成: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逻辑学只研究思维形式、GMT都是内容形式的统一、概念内部结构不再划分、不同内容相同形式相同内容不同形式(所有S都是P、有S是P与并非P、MAP SAP/SAP)
构成:逻辑常项(不变的部分、所有是、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只有P才q P—q)
逻辑变项
研究角度:真假(逻辑值、思维形式的真假性质和真假关系)
(3)思维规律:又叫思维形式规律、思维形式间必然联系的反映、必然联系、具体规律和基本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
(4)思维方法:根据、按照、形成的方法(比、分、综、限、定、概、划、因果联系方法等)
3、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
第二节 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与方法
1、逻辑学的地位:基础学科之一(1977 联合国教科文 七大之
二、1977英国大百科全书 五大之首),创新 创新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开发智力
2、学习逻辑学的意义:探求新知、提高表达、学习新知、识别揭露
3、学习方法:理解 掌握 重点 基础;练习;联系实际
板书略
教后小记:总结填空(8个)
一、填空
1、逻辑学主要研究(),研究()()()。
2、思维是具有三个特征()()()。
3、逻辑学发源地有三个()()()。
4、被西方人称为逻辑之父的是(),他的逻辑论著后人集为()。
5、基本的思维形态包括()()()。
6、思维形式是()和()的统一,()是区别不同逻辑形式的依据。
7、逻辑的基本规律是()()()
二、名词:逻辑学 思维
思维形式 思维规律 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
No 2
教学内容:第二章 概念 第一节概念概说
教学目的:掌握什么是概念、内涵与外延、反变关系、明确概念的要求及错误,熟悉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重点难点:概念、内涵与外延、反变关系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过程 授新
第一节概念概述
一、概念及其逻辑特征
1、定义:特有属性。属性:性质与关系、共有与特有,特有里的本质与非本质(人与动物)
固有与偶有(商品 劳动产品与物美价廉)、不同层次、多方面本质属性
2、逻辑特征
内涵:特有或本质属性。质。是什么。帆、课桌。外延:具有。。的对象、适用范围。量。有哪些。树、学生。虚概念。
3、内与外的关系
前提:同一属种系列。类、子类、分子、属概念、种概念。学生(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某生)
反变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增加,其外延就随之缩小;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减少,外延随之扩大。反过来,一个概念的外延扩大,内涵就减少;一个的概念的外延缩小,内涵就增加。学校 进修学校 教师进修学校。
意义: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与概括的逻辑依据。
二、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认识:感性至理性,个别至一般,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本质---概念。
2、非固定不变(灵活性)
3、产生消亡
4、确定性
三、概念与语词:
1、联系:载体与内容
2、区别:范畴不同;不一一对应(任何概念有的语词、同一概念、同一语词)
虚词
盐太阳头
杜鹃骄傲
四、使用概念的一般要求: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意义:质 量、思维的基本要素、条件、保证
错误:不清(打扫卫生)混淆(词与词汇)偷换(中国人)。
板书设计(见上)
教后小记 :举例讲解,到重点疑难处多与学生交流。划出重点让学生当堂掌握。掌握内容:一个概念(概念),两个特征(内涵与外延),一个关系(反变关系)
No3 教学内容:第二章概念
第二节 概念的分类
教学目的:熟悉概念分类,掌握各分类的定义,了解其他分类。重点难点: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 教学过程 授新
第二节 概念的分类
为什么要分类:有助于弄清内外,以便准确使用概念。
一、分类的依据:三种,简单列举[学科;概念与语言单位联系;内涵或外延]
二、逻辑上的分类(据内外分类,分类意义见上)
1、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外延、数量):一个;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对象(有限无限)上海 淄博师专 奂山
学校 汽车 微机
2、集合与非集合概念(外延、对象是否为集合体)
森林:大、小、挪威。若干同类个体组成的集合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非类与分子关系。丛书:黉苑丛书、布老虎丛书 词汇:现代汉语词汇、某生词汇 月亮、树、学生
集合与单独:集合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就是单独;单独的对象是集合体还是分子 集合与普遍:集合反映的对象是两个及以上,就是普遍;普遍的对象是集合体还是分子
3、正概念和负概念(内涵、属性)
正:人
成年人
机动车
正义战争
有礼貌
合法 举例、负概念的特点(非、不、无)、带有否定词的不一定是负概念(不丹、非洲;是两级划分的是负概念,三级或三级以上的不是负概念。)练习:群岛、北京、书、未成年人。
三、其他分类(略述)做课后习题 三四五。
板书设计(见上)
教后小记 :举例讲解,到重点疑难处多与学生交流。望月笑解、未成年人笑解。
No4 教学内容:第三节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教学目的:掌握概念外延间关系分类、各小类含义,能正确判断概念间关系、能据关系正确运用概念。
重点难点:不能并列使用的几种关系、能并列使用的情况;矛盾和反对的区别。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过程:
概念间的关系在逻辑上指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搞清概念外延间关系的意义:有助于明确概念的外延,从而准确使用概念,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
分类:相容和不相容
一、相容(含义、种类__________________)
1、全同:含义、举例、画图、语言运用上的意义(不重复、不同方面提示丰富内涵)
不同于同物异名 中国-神州 太阳-日头(同一概念)全同(不同概念)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等角-等边,四十岁-不惑之年,五十岁-知天命之年
意义:避免重复,不同方面(3 14下午两点多,我们。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位巨人;我又想起了那个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子。)
2、真包含于:含义、例、画图。也叫种属关系。
师范学校、学校,商品、劳动产品,小学生、学生
3、真包含关系:同上。属种关系。
小说、长篇小说,树、杨树,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2、3可统称为从属关系或包含关系。从属关系概念不可并列使用,例: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笼罩着一层白茫茫的雪;公园里有一种形似仙人掌的东西,它即不像花草,也不像植物,样子很特别。并列使用的情况:强调种概念,使用模式为种概念+等+属概念,等也可以用以及一切(所有)代替:我的家乡有小、玉、高等粮食作物,我们要努力学好逻辑、汉语、文学以及一切中文专业课。)
4、交叉:含义、例:学生-共青团员,水生动物-脊椎动物。也不并列使用,几百名青年和妇女奋战了三天三夜,终于完成了任务。可以并列的情况:不同方面强调事物,例因为是熟人同学同乡同事知心朋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作原则上的争论。
二、不相容(含义、又叫全异关系。两种全异:无共同论域和有共同论域的。无:森林、课桌,人类、月球,陆地、思想。风马牛不相及;有:红、黑,有机物、无机物。逻辑重点研究有共同论域全异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况:矛盾和反对。
1、矛盾:含义(同一属概念下)、例生死(人生状态)、成年人未成年人(人)、出席、缺席(应与会人员)。同一论域中的正负概念。
2、反对:含义(同一属概念下)例:红白、中国美国、先进落后(思想行为)
二者关系:矛盾可以非此即彼,正负两概念,反对不能非此即彼,都是正概念---区别
不相容,并列使用可以形成对比,有助于认识和区别事物。
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见上)
教后小记 :以书或课外例子作为讲解
No5 教学内容:第四节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一)概念的限制与概括、(二)概念的定义法
教学目的:
1、掌握定义,方法,了解限制与概括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限制概括,避免这方面的错误。2、掌握定义、结构常用定义方法,熟悉定义种类,掌握定义规则,并能正确判断错误定义,正确使用定义形式。
重点难点:方法、定义、结构、规则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过程 授新
一、完成上节课后的55页五六七。
二、授新。
(一)限制与概括
1、限制:①定义(增加缩小、属到种)例(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淄博高等师范学校);②意义(清楚具体、认识具体化);③程度(东西-衣服、女式衣服-裙子-那件款式新潮的裙子,极限为单独概念);④方法(前后加修饰成分、不加修饰-植物柳树动物人)⑤错误(缺少,今天考试;多余,不必要的浪费,他是用嘴吃饭的;不当,青年教师要注意知识更新,青年,特别是女人,最最。)
2、概括:①定义(减少扩大、种到属)例(公款吃喝腐败行为、鸡家禽、大台海都是中国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意义分类方法(特殊至一般深刻认识共性,一次-淄师至师校、连续-淄师至师校至校,减少修饰、直接过渡-玉米至粮食,单独入手普遍入手邻近越级)、错误(缺少,青少年公共场合要讲文明;不当,风把废纸树叶塑料等灰尘,随地吐痰是一种犯罪行为)
(二)定义
1、定义意义:揭示内涵、简要语句揭示特有属性,复句(分句、意义、结构的句子);
总结巩固认识成果、检验指导实践、2、组成:被定义项(被揭示)、定义项(用以揭示)、定义联项(联结-是即指就是所谓就是)
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
3、方法:属加种差(揭示被邻近的属概念和种差);邻近的属概念(大学生-学生)、种差(被与邻近属下诸种概念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差别,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在高等学校接受教育),古典定义法,复杂概念要完整(小说,情节环境人物,文学体裁),句式灵活(省略、定被定可前可后、属可以种前等)4、种类:(定义揭示的内容)
(1)实质定义(科学定义)①定义:(揭示内涵的定义,属加种差是最典型的实质定义)②分类(种差反映的内容):性质(内涵外延句子)发生(角)关系(奇数)功用(温度计)(2)语词定义:①定义(规定说明语词意义用法,不在于内涵,只指明表达的概念事物,一定程度明确概念区别事物,辅助方法)
②分类:说明性(释词,对某个词语已确立的含义作说明,语教词典)规定性(成年人、越女快男、三讲、PLA)
5、实质定义的规则:定被全同(商品劳动产品、用来交换的工业产品)定不能直接间接包含被定(同语反复循环定义,老年人、麻醉剂、犯罪就是不合法的行为就是犯罪)联项不应否定(成年人不是未成年人,正概念不能用负概念作为定义项,主语是主谓句中不是主语的
部分,未成年人是未满十八风岁的人,是可以的,未年人不是满十八岁的人就不行。)定义项必须清楚确切,不用比喻和借代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生命是通过塑造出来的模式化而进行的新陈代谢)
板书设计(略)
教后小记 :以书或课外例子作为讲解
No6 教学内容:第二章 第六节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三)概念的划分
教学目的:掌握划分定义、结构,熟悉划分的意义、与分解、分类、列举的关系、划分的种类,掌握划分规则,能正确判断划分错误并能正确运用。重点难点:划分定义、结构、规则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定义有关内容 授新
一、划分:对象分为小类、外延(属概念-种概念)例(三角形、人 男女 老中青未成年 白黄黑棕)
二、组成:母项、子项、划分的根据(划分标准的属性)。结合例子说明。
三、意义:思维表达中重要(明确、认识事物、使认识有序)
四、划分与分解:属种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中国、树、人)
划分与分类:基础与特殊 各自定义;不严 根据可以是一般属性 即时需要 完后即无意义,严格科研 本质或显征 长期稳定 价值大。分类的分类(自然和辅助)
划分与列举:不完全划分、不必不便、子项熟悉突出有代表性、灵活简便
五、种类:一次和连续(层次,词实词虚词,实词分为名动形区数量代)多分和二分(学生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人成年人未成年人、文学作品中国和外国)一次和多次(一个标准一次完毕,学生男生女生;多个标准多次划分,概念分类)
六、规则
1、每次同准。相容、未尽、越级。例:商品-耐用品高档品日用品紧缺品
2、外延相等。多出、未尽。社会、学校。
3、子项不相容。与会的有干部学生教师党员
4、按层次不越级。词分为实词虚词和连词。
板书略
练习课后第十题
板书设计(略)
教后小记 :以书或课外例子作为讲解。
第二篇:逻辑学心得
逻辑学心得
03710102 王桂玉
在逻辑学这门课程还没正式讲授之前,我对它就充满了一种好奇心,想一探究竟,想了解这门学科的内容,当我上了第一堂逻辑学的时候,听着陈老师的讲课,我觉得逻辑学是除了数学之外令我最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半年下来,不说自己学到了多少知识,但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逻辑的美,尤其对三段论情有独钟,就像老师常说的要想事业有成,先学好三段论,三段论的四个格组成了一个业字,太不可思议了,学问如此没好,让人不得不爱。
学了逻辑之后,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比以前更严谨了,会去思考生活中的几句话,在看书,听广播,看电视或和人谈话的时候,会无意识去想一些关于逻辑的问题,逻辑学也可以帮助我们揭露谬误,反驳诡辩,逻辑学无处不在,处处留心皆学问,无论在生活中或学习中,学了逻辑学对我们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拿我们公管的学生来说,如果以后考上了公务员或成了企业管理者,一言一行都要很谨慎,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都应该准确无误,逻辑学对此很有帮助,有一个关于逻辑应用实例的笑话,有一天,一对夫妻跪在家里的地上痛哭,因为他们的儿子爽死了,这时有一位客人进来,问他们发生什么事了,他们回答说:“爽死了,爽死了”,这位客人很是纳闷,既然爽死了,干嘛还哭?从这个实例中可以看出那位客人口中的爽和他们夫妻二人口中的爽不是同一个概念,混淆概念了,这位客人犯了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逻辑学的应用实例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总之学完逻辑学之后给我最深的感受是逻辑学让我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美。
第三篇:逻辑学学习心得
逻辑学学习心得
一学期的逻辑学课程已接近尾声,从初识逻辑学时的陌生到如今,初步深入了解逻辑学,可以说收获颇丰。记得老师第一节课说,逻辑学如诗、如歌、如画,那时并不了解她的意思和其中饱含的,她对于逻辑学这门她愿用一生去研究的学问的热爱与深情。时至今日,回顾本学期对逻辑学课程的学习,受益匪浅,也有了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以及简单方法的科学,思维是相对于存在而言的,它不同于存在,是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思维的内容和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它不同于语言,具有间接抽象概括的特点,由于语言相互联系,是语言的思想内容,而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的规律包括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简单逻辑方法包括定义,划分,限制,概括,真值表,演绎,归纳,类比。写到这里,基本上是对所学内容的一个总结概括,下面将从几个大方面谈谈我的收获。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形式,其逻辑特征是内涵与外延,内涵反映了“质”,外延反映了“量”。在外延层面,概念可以分为普通概念与单独概念,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在内涵层面,概念又分为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正概念与负概念。由此引出概念之间的关系——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相容并列关系,不相容关系。为了明确内涵和外延的逻辑方法,不得不提一下定义和划分,并引出概念的限制于概括。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唯有陈述句、反问疑问句才可表判断。判断可分为非模态判断和模态判断,非模态判断可分为简单判断、复合判断,其中简单判断又包括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则包括联言、选言、假言、负判断。模态判断分为必然模态判断和或然模态判断。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性质判断的变形推理包括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改变主谓项的位置和同时改变,也即,换位、换质、换质位三种方法。三段论推理是最为精彩的一部分学习内容,虽然学习中遇到不少阻力,但是在克服困难的同时收获了“逻辑之美”,三段论的格与式跟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逻辑学的基本规律对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一贯性、明确性、论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引出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的学习,要注意不犯基本规律的错误,如“偷换概念”,“自相矛盾”,“模棱两不可”的错误。
可以说逻辑的真、善、美体现在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记得老师说过,之所以学不好一门课程是因为内心的抵制,学习逻辑确实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心够强,要是一条康庄大道。作为法学院的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是必要的素质之一,学好逻辑学的同时,我更要学习老师的精神,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在人生道路上高展远航!
第四篇:逻辑学学习体会
普通逻辑学基本内容与学习体会
第一部分 普通逻辑学基本内容
普通逻辑,亦称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三大重要分支之一。普通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方法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在此次课程中,我们简要学习了其中一些重要的章节,总共有五大部分。
引论。主要包括逻辑的概念,逻辑学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它的学习意义。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迄今已经两千多年。普通逻辑学作为分支之一,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发挥着基础的,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逻辑学发源国之一,《墨辩》,枚举思想为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阐述了我们学习逻辑学的意义,让我们由自发的逻辑行为过渡到自觉的逻辑思维,学会严密的论证,反驳谬误,揭露诡辩。
概念。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等同的适用于在它们外延中的所有事物,所以它们是普遍的。此内容包括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之间的关系,种类,还有关于定义的解释,下定义的方法,对划分的认识与相关规则,简明扼要的解释了这些基本要素本身以及之间所存在的联系。
判断。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判断包括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模态判断包括真值模态和规范模态;非模态判断包括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中,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是其主干,而复合判断包括负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联言判断。我们的主要学习内容为非模态判断包括的多种判断类型。以判断的多种类型为主线,串联不同种类判断之间的关系以构成该章节的知识结构重点。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普遍性结论是依据,而个别性结论是论点,它反映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关系。演绎推理主要包括简单推理判断和复合推理判断;简单推理判断包括囊括直接推理和三段论的性质判断推理和关系推理;复合判断推理包括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以及二难推理。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大前提是一般事理,小前提是论证的个别事物,结论就是论点。用演绎法进行论证,必须符合演绎推理的形式。
第二部分 学习体会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但是作者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了逻辑中的基本原理、观点、产生谬误的原因、谬误的形式等基础的逻辑问题。其实逻辑 就是思维的规律,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经过长达十七周的对普通逻辑学的认识和学习之后,我们固然了解到逻辑学是一门非常抽象和不易理解的学科。在某种意义下,逻辑学可以说是最难的科学,因为它所涉及的主体,不是具体直观的而是纯粹抽象的东西。但是换一个角度。逻辑学却也有它的简易之处。逻辑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没有想象中的乏味于枯燥,逻辑与生活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生活离不开逻辑,逻辑也渗透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它触及我们的思维和对现实事物与现象的认知和理解。逻辑学总是被大众看作神秘和玄妙的学科,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复杂的。它是一种思维活动的形式,是追求和探究真理的有效路径,它决不单纯是某种有用的东西。但如果凡是最高尚的、最自由的和最独立的东西也就是最有用的东西,那么逻辑学也未尝不可认为是有用的。
逻辑学注重的是一个思维演化的过程,借此来更加清晰条理的表达自我的观点和看法,以达到使交流双方能够理解彼此甚至达到认知上的共识与合作的目标。并且,逻辑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顺利和简单的学到新的知识,加深印象,透析知识的重点和本质,并且运用到必要的生活与科学实践中,以及与科学研究相互渗透。此外提高思维速度,优化我们的工作效率性和条理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
任何知识在被学习之后都会经历一种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过程,逻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是一门值得学习的学科。现今,逻辑学的影响范围甚广,除去逻辑学应用于专业化的哲学等社会人文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研究之外,逻辑学在市场营销,刑侦断案,公共行政管理,辩论等领域拥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地位。例如,在“白马非马”的典故中公孙龙在关吏面前对于“白”和“马”的概念侃侃而谈,公孙龙常以雄辩名士自居,关吏越听越茫然,被公孙龙这一通高谈阔论搅得晕头转向,如坠云里雾中,不知该如何对答。公孙龙的论证在逻辑上和概念分析上做出了独到的历史贡献,但是他把一些概念混淆而流入诡辩,也是后人需要警醒的。
逻辑学是提高思辨能力的优秀老师,从思辨的严密性,严谨性,博弈性来看,这些都要求一个清晰顺畅的逻辑过程。很多大学生热衷于辩论比赛,我想,这使我们接触逻辑学的第一步,最直观,最浅显的了解到逻辑这一词的现实意义。
我们往往觉得逻辑学枯燥无味,几个概念几个要素之间换来换去,一个连一个,并没有什么趣味性可言。但是课上我们所看到的例子的的确确生动形象的为我们讲述了逻辑学的重要地位。
我们不应把它当作一个单纯的为得到学分而选择去学习的科目,而是当作一个帮助我们学会思考与表达的途径,是我们提高思维水平的有益手段。真正的了解和学习确实可以让我们改变对某个事物的误解,真正的深入投入确实可以让我们重新确立对某个事物的全面体位,学习“逻辑”就是如此。我们应从中发现更多的乐趣,最终,愉悦我们的生活,寓教于乐,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逻辑学
《普通逻辑学》 姜成林 1999年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简单的逻辑学》(美)麦克伦尼 著,赵明燕 译,山西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逻辑学总结
1.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及其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2.思维反应对象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概括性、间接性、与语言的密切联系
3.思维的逻辑形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逻辑变项,一是逻辑常项
4.概念有两个重要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5.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具有反变关系。
6.命题的主要的特征:命题对思维对象情况必须有所反应,特别是肯定或否定的反应;对思维对象的反应有真有假
7.逻辑方阵,上真下必真,下假上必假,其余不确定A真E假I真O假
8.O命题是否能换位?因为它的不周延的主项到结论中变成了否定命题的谓项,而否定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违反了规则。
9.换质位法 SAP(换质)SEP换位 P-ES SEP换质 SAP-换位 P-IS SOP换质 SIP-换位 P-IS 1.结论否定,其大前提不能是I答:不能,因为大项不大
2.如果每个项都可以周延两次,那么可以推出结论吗? 答:不能,如果可以周延两次,那三个命题都可以全称否定,违背两个前提都是否定,推不出结论。EE-E 不对
3.结论:全称其中一项能周延两次。不对,结论无论是A还是E ,中项都能周延一次,4.有一正确的三段论,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小项在结论中周延,写出行式 凡M是P凡M是S//凡S是P 5.大项在前提中周延,在结论中不周延,写出行式 凡P是M,凡M是S,有S是P 6.大前提是肯定的,大项在前提,结论中周延,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不周延,写出形式 凡P是M,有S不是M,有S不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