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风建设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作风建设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贯彻落实好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省委书记周本顺所强调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河北而言,具有全局意义上的“两手”就是创新发展和加强党的建设,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全力打好抓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这两场输不起的斗争。具体到党风廉政建设,也存在一个“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问题,那就是一手抓自律,一手抓他律,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
作风建设中的自律,强调的是党员干部的道德和官德修养,突出的是内省式自我约束。哲学上讲,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民间谚云: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在社会生活中也不难发现,同处一个环境,有人失范沉沦,有人则能够把握住自己。这些都说明了自省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认为,能够自制或自律是人和一般动物的重要区别。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们也非常重视修己自律,孔子就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等思想,荀子也指出,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为君子。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人,有着重视党性修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广大党员干部更需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标准要求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独、慎微、慎友,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一句话,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有严格的自律意识,守住从政的廉洁底线,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这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所在。
自律不可或缺,他律也不可忽视。作风建设上的他律主要指制度体系建设,包括法律、纪律等,突出的是外在约束。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比如干部选任制度,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制度问题不解决,作风问题、腐败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所以,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强作风建设,要制定严格的举措和要求,没有规矩不行,有了规矩就要严格执行。这样的制度规矩,体现为一套协调、有效的制度网络,体现为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高更严的纪律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同时,密集出台了针对党内“四风”问题的一系列制度规定,进一步加快法治中国进程,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堵塞制度、体制、机制漏洞,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全社会初步形成了择优汰劣、惩恶扬善的良好氛围。
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才能形成作风建设的强大合力。没有自律,缺少内心的定力,在诱惑面前,干部就会失去抵抗力;失去他律,权力缺少制约,干部就会失去保护。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如果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严格自律,那么法律纪律的实施就会畅通得多,他律的效果也会更加显现;另一方面,在一个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他律环境下,各种不正之风和贪腐行为就会受到有效遏制,认真自律的人也会一天天多起来。事实证明,法治不彰、纪律松弛,正是各种违法败德现象滋生的温床。为此,党员干部必须“紧箍咒天天念”,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严格自律;党和国家则要设计好党纪国法的制度防线,形成有效的他律。这两条防线,也是两条底线,守住了底线,才能站稳前行,更好地干事创业;失去了底线,就会栽跟头,甚至会身败名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河北的大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严格依法办事。一方面,干工作要有魄力、有闯劲,敢于开拓创新;另一方面,要守规矩和章法,不能蛮干胡来。要始终对法纪心存敬畏,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坚守好道德和法纪这两条底线。
把发展搞上去是政绩,带出好的风气也是政绩。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不能搞单打一,狭隘地采取一种方式、一种举措,而是要把内在道德自律和外在法纪他律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自身学习和外在教育引导,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其为理想目标奋斗进取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严格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惩防机制,确保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受到法纪的刚性约束而“不逾矩”。只有坚持自律与他律双管齐下,才能实现标本兼治,不断开创党的作风建设新局面。
第二篇:班级管理需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班级管理需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202班班主任郭军孝
一个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自律”(个人内化),也离不开“他律”(社会教化)。班级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管理的对象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所以离不开“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真正做自己的主人,即实现“不管”,实现完全自律。在对学生的管理中我们就应该提倡让学生进行“自律”,但同时我们还得明白“自律”是属于道德修养和思想教育范畴的东西,忽视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不对的。不过我们的教育决不能仅仅依靠“自律”,因为道德完善是一种理想,而现实与理想是有距离的。人类的历史证明,在管理中仅仅依靠人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要用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在对学生的管理中我们还必须要对学生给予规则上的“他律”。
第一次班会,我就号召同学们分组讨论,共同制定了班规。班规里,既有对学生在考勤、课堂、课间、自习、作业、寝室、卫生、德行、手机等方面的纪律要求,又有扣分及惩罚措施。班级实行量化考核制度,每名学生起始分是100分,一月一总结,和考试成绩结合对学生做出综合评定,作为排座位的依据。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值班制度,固定每天有一名班委成员值班,值日班长负责当天全面工作,并记录好教室日志,以此作为对每个学生考评的依据。
对学生的他律,既包括校纪班规的约束,又包括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其他管理人员的约束。其中,我觉得最有效最及时的约束是班委成员的约束,毕竟班主任、任课老师在班的时间有限,而班委则时时与其他学生在一块儿,所以班委的管理非常重要。而要让他们管理好,班主任必须不断对他们进行培训,传达班主任的治班思想,教他们如何管理,以增强班委的权威。不过,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学校、任课老师、班主任、班委协同配合,齐抓共管。
在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方面,我主要是进行思想教育,主阵地是班会。通过几次主题班会,我主要对学生进行了理想教育、责任意识的教育、诚信教育、集体意识的教育等方面。通过教育,让学生知道哪些该做,那些不该做,从而增强自律意识。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通过他律增强学生的自觉性,通过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第三篇:他律自律相结合有效管理学员
“他律自律”相结合有效管理学员
近年来,上海市闸北区委党校注重加强党校主体班学风建设,探索中青班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的学员管理新模式,并以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的制度加以固化,推进了学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搭建他律引导管理团队与载体。通过组建一支规范的他律团队,在中青班的培训实践中,注意发挥他律作用,坚持他律规范,力求通过有效的外在管理与引导,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二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流程。紧紧抓住“规划—引导—反馈”这一基本程序,做好各项工作。三是发挥学员主体作用,自律规范出成果。在中青班教学实践中体现出“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实现了班级集体、学员个人在学习、活动、生活等方面的高度自律。(吴凌英)
第四篇:自律与他律
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增强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有关概念
自律,即社会成员按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规章制度自觉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社会管理者对社会成员和各行各业的人都有社会、职业道德及纪律、法律的规定和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按照这些规定和要求约束自己。当前,对领导干部来说,首先要搞好廉洁自律,这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近年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一直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放在反腐败斗争三项工作格局的第一位。实践证明,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和组织的教育,提高了认识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由于不注意学习和改造,不注意自律,经常发生一些违反规定和纪律的问题,并且不能及时得到警醒和纠正。就是说,完全靠自律还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即他律。
他律,这里主要是指组织、党员干部之间及群众的监督。这种监督是社会和党内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是保障党员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必须的。宪法和党章都赋予了公民和党员民主监督的权利,这对于保障国家干部正确行使权力,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领导干部来说,既有监督的权利,也有接受监督的义务,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对象。因此,在行使监督权利的同时,要树立自觉接受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的观念,欢迎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意见,时刻把自己臵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但应该看到,当前我们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少数缺乏自律自觉性的干部,干起了权钱交易和其他违纪违法的事情,教训十分深刻和沉痛。
自律、他律,虽然有不同的内涵和诠释,但我认为他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自律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干部的爱护。实践证明,通过教育,绝大多数干部提高了认识和觉悟,是能够自律的。在要求干部自律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他律。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加强监督,是预防干部违纪违法的第二道防线。对于那些既不自律又不接受他律,自己既不学习又不接受组织的教育,自身有病又讳疾忌医的人,终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二、有关文件精神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其中的52个“不准”严格规范了党员干部行为,条条是刚性,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的规范,是“高压线”,碰不得。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好“自律”,把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必修课、作为增强党性锻炼的重要任务,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增强自我约束力,提高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作廉洁自律的表率。要严于律己,洁身自好,一身正气,自觉接受监督,严格要求配偶、子女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坚决杜绝违反《廉政准则》行为的发生,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不管是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都要时刻警醒自己,做廉洁从政的模范,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同时,要做好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他律”,各级党委、纪委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配套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解决六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要建立健全禁止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的制度,禁止党员领导干部经商或兼职取酬,禁止其家属、子女在其管辖的业务范围内个人从事经商、办企业活动,坚决制止党员领导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要建立健全财物管理制度,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职务待遇,防止假公济私、化公为私。要建立健全干部人事制度,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决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制度,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审批服务效能,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不断推出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的制度,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要严肃查办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坚决纠正和制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的行为,坚决整治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使党员领导干部做遵纪守法的模范,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正确行使权力,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三.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措施
一、自律是基础
中央反复强调在干部监督中要重点监督各级领导干部,这是出于对领导干部的爱护和保护,也是让领导干部能够防微杜渐,清廉从政。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领导干部,自律就必须要做到“三慎”,切实打牢自律这个基础。
一是要慎初。纵观那些贪官走上违纪违规违法的道路,无一不与他们的第一次违法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这说明领导干部能否保持清廉,其初次非常重要。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切实控制自己的欲望。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习惯,这是很正常的。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些失去理性、约束和节制,放纵欲望,就会害了自己。另一方面要真正防微杜渐。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针大的孔,斗大的风”。领导干部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初次,提高修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防范错误也要从一点一滴入手。今天一点事,构不成违纪;明天一点事,算不上违规,但问题都是从第一回开始的,从点滴处酿成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亘古未变的真理。每一个领导干部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把握好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从初回控制,始终坚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自觉做到管住自己的嘴,不该说的不说;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醒人”,作风上的“正派人”。
二是要慎权。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利党利民利工作;用不好,误党误国误自己。领导干
部社会上被关注得程度比较高,但我们自己不能飘飘然,头脑必须保持清醒,千万不能把别人对领导干部的尊重、对工作岗位的尊重看成是对个人的尊重。权要用得正。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发展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在职权范围内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的最大需要。权要用得公。公正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也是对权力运用的要求。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地位观,正确看待领导的职责,正确看待权力和运用权力。严格按原则办事,按规定办事,在运用权力的过程始终坚持“公”字为先,体现公平正义。权要用得实。领导干部把权力用在为民办好事、事实上,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看到和体会到“权为民所用”的成果。
三是要慎独。就是要求每个领导干部都在独自一人无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原则,没有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这是一种最高的思想境界和行为规范。要做到这一点,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坚持做到谈钱不乱心、以职为重,见钱不贪婪、以法为先,有钱不奢侈、以俭为本,赚钱不越轨、取之有道,始终不为权色所诱,保持良好得生活作风,做一个高尚得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二、他律是保障
当前,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甚至还在滋生、蔓延,特别是极少数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简直到了利令智昏,胆大包天、无法无天得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律不严。严格他律已成为干部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是要从严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对于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理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理想信念坚定,就会自觉抵制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严定学。要切实强化干部调训,指定学习必读篇目,规定必要的学习时间,提出严格的学习要求。要从严考学。对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考试考核,考试考核结果要充分运用到干部管理工作中。要从严述学。各级干部在进行工作或其他工作述职时,必须把日常学习培训情况纳入重要内容,作为述职报告的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学习形式,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二是要从严管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党有党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领导干部必须严格管理和要求,党章及有关规定都是明确的。总结多年党建实践,从严治党,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工作制度,党内是生活制度、干部工作制度、权力监督制度等一整套便利有用的有约束的制度和机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实行报告制度,即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报告制、重大事项报告制、社会生活报告制。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各项规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满足于一时一事过得硬,而应该一生事事都过得硬。当前要坚持做到权力要规范,岗位要交流,离任要审计。
三是从严监督。缺乏监督的权力容易导致腐败,缺乏权力的监督是无效的监督。对权力的制约是监督的核心。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约制,必将导致滥用权力甚至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发生。加强监督就要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监督就要到哪里。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内的表现要监督,工作时间以外的活动也要注重监管。监督中要做到,上级监督必须到位,同级监督必须畅通,下级监督必须加强,社会监督必须广泛。只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干部监督体系,才能形成对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
三、自律和他律不可偏废
自律和他律是干部监督中的两个方面,都需要强化,切不可有所偏废。这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成果。一是自律必须在他律作用下进行。自律实际上也就是讲领导干部的自觉性。人生自觉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完全的、纯粹的自律也是时间不长的、暂时的。二是他律必须在自律的基础上进行。他律是外力作用的重要体现,如果只有他律,这也是管不长的,人的思想主要还是靠内因起决定作用,只有在自律的前提下,领导干部接受他律才是乐意的、主动的。三是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在干部监督工作中,既要努力强化领导干部的自律内力作用,也要特别发挥好他律的外力作用,形成一股监督的合力,有效推动领导干部的监督。
第五篇:自律与他律(12)
回答重点语句:
第一:
自律是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言行控制在制度,法规,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在文明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虽然他律作为外因起到了辅助作用,然而,自律作为内因不断自我约束则更为重要。外因通过内因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而自律的地位无可厚非。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自律而依赖他律的人将怎样步入社会,要知道没有人会因为他律而当上将军,但绝对要相信,最好的将军是最自觉最自律的人。不要把他律看做万能的上帝,世上没有救世主,中学色怀念感要养成文明习惯关键还是在自律。第二:
文明行为不等于文明习惯。他律可以促使文明行为的发生,但在文明行为转变为文明习惯的过程中,自律是第一位的。众所周知,习惯可以称为行为,但行为决不能等同与习惯。您不能说一次两次的文明行为就是一个文明习惯吧?!显然是不和逻辑的。而既然是文明习惯,他就是理所应当的室,有没有他律都是次要的。第三:
他律必须内化成自律之后,才能使文明行为变成文明习惯。他律可能会导致文明行为的发生,但若我们本身不接受这种规范,是不可能形成一个习惯的,以为我们会想方设法逃脱这个规范的限制。只有我们自身接受了他律,把他律内化成自律,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否则那些法律,规范,不过只一纸空文!因此,只有充分调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靠自我约束,才能更顺利的养成一个文明习惯。刘少奇同志讲,在思想上、言行上严格约束自己,最好连小节也注意到。我们提高道德修养,格守自律,也应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对细节思想不放松,细小事情不放过,以求防微杜渐。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苹果是从真孔般的小黑点开始溃烂的;铁锅是从一斑锈蚀开始穿洞的;一个人的失足,往往是在“小恶”上不慎而逐渐酿成的。因此,我们需要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名言。不要等发展大了再使别人采取他律。自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素质修养的一种自我约束力。在很多情况下,他律不可能处处约束人的行为。而我们更需要自律。在大街上捡到钱包,是应该放入自己的兜里还是交给警察?在商店被多找了零钱,是假装不知道还是还回去?这些现象反映出:他律和自律哪个更重要。试想,法律规定着人们行为的限度。他制约着你,监督着你,使你不做出犯罪的行为。但如果人缺乏自律能力,他律只能是一纸空文。衡量人品质是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他将做出什么选择,这是自律的表现,这比别人评价我们更有效。第四:
一粒坏的种无论种在哪里,怎么施肥,终究是长不出来的。第五:
自律是内因,他律是外因,二者相辅相成,而自律是根,他律是辅。第六:
毕竟凡事本质上总是较为重要,外界因素会左右本质的改变,但本质不受外界干扰就不会改变。第七;主观不努力,客观怎样都白费。第八:
习惯是个人养成,自己的心理年龄成长决定自己有什么样的好的学习习惯,懂得自己自律的人才能战胜自己(例子:囊萤印雪的典故;悬梁刺骨的典故;毛主席长沙街头读书,越王卧薪尝胆,等)
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努力,别人的帮助不一定都有效。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律,使我们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材料集合:
材料一:自律
后汉南阳太守羊续爱吃鲜鱼。有个府丞听说后,送去两条大鲤鱼,羊续不肯接受。但那府丞老于世故,不言不语地走开了,羊续只好将鲤鱼挂在门前,已警戒那些来送礼的人。因此人么称羊续为“悬鱼太守”。
周恩来自律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也是一贯的,表现在衣食住行的俭朴作风。
白玉霜是著名评剧演员,演技很高,被人称做“评剧皇后”。她为了做到自知、自律,不论三伏酷暑,还是三九严冬,一有时间就去练功,练嗓子。有人对她说:“你已成名了,干嘛还这么苦练?”她笑笑说:“戏是无止境的。”并且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管什么人,只要给她指出缺点,她都非常高兴。
吴晗在清华大学时,想买一部《明史纪事本末》,因没有钱,就赶写了一篇《清明上河图与金瓶梅的故事》换取了10元稿酬,买了这部书。但他对自己写的这篇文章不太满意,在与老师的信中说:“在暑假中仓促草成,本不想发表,因想买一部《明史纪事本末》一时凑不齐钱,所以只能送与本校周刊,拿到了10块钱,大概可买一部了。”这件事吴晗深引以为疚,第二年为这篇文章写了一个补记,进一步为这篇文章匡正与补缺,使自己的观点趋于完善。
张伯苓长期任南开大学校长,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学生手指被熏得焦黄,便指着他说:“你看,把手指熏得那么黄,吸烟对青年人身体有害,你应该戒掉它!”但这位学生反唇相讥:“你不也吸烟吗?怎么说我呢?”当下张伯苓将自己所存吕宋烟全数拿出来,当众销毁,并表示再不吸烟,果真如此,张伯苓再没吸过烟。材料二:他律
唐太宗的朝堂之上可谓群星闪烁,人才济济: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敬德、秦叔宝„„在李世民的朝堂之上,魏征以其纵横术开始了纵横驰骋。他把整个朝廷变成了自己唱独脚戏的地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成功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形象:后妃越礼,他犯颜直谏;太子越礼,他犯颜直谏;皇上想去泰山封禅,他依然犯颜直谏……直谏成了魏征生存的武器,成了邀宠的法宝,以至于李世民有一天就情不自禁地说:“人言魏征举动疏慢,我但觉其妩媚。” 如果没有魏征的劝谏,李世民不照样变得昏庸无道?一代贤君都需要他律。
范仲淹教子戒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的千古名句,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范仲淹出生在苏州吴县一个贫苦的家庭。早年清贫的生活,使他养成了节俭朴素的良好习惯。后来入朝做大官后,所得的俸禄,往往用来接济穷人,而自己的子侄,却不得不轮流换穿好一点的衣服出门做客。
这年秋天,范仲淹的二儿子范纯仁将举行结婚大礼。范纯仁深知父亲的风节和家规,对操办隆重、奢华的婚礼,自然不敢妄想。纯仁暗暗考虑:成家立业乃人生大事,总得购置些衣服、家什。只买些简单的用品,自然会得到父亲的赞许,但新婚妻子及岳父那边却不好交待;买些稍好点的,妻子、岳父那里自然高兴,但父亲的家规却不好通过。„„想来想去,范纯仁最后决定:只买一两件稍贵的物品,父亲、妻子两边都能通过。于是,纯仁将要购买的物品列出清单,壮着胆子交给了父亲。
谁料范仲淹接过清单一看,立刻板起了面孔,大声说:“纯仁,你要购买的那两件贵重之物,到底是什么打算?难道我范家的门风,要在你手中坏掉不成?婚姻自然是人生的大事,但是,它与节俭有什么矛盾?又怎么可以借口„人生大事‟,而去奢侈浪费呢?” 一番话说得范纯仁满面羞愧。他低下头,鼓起勇气,向父亲喃喃地说道:“范家节俭的家风,孩儿自幼熟知。购买奢华贵重用品,儿子知错。可是有件事孩儿在心中苦恼多时,今日如实禀告父亲大人。这些天来,新人想以罗绮作幔帐,孩儿知道这不合范家家风,不敢答应,可她父母又出面提出,孩儿碍于他们的情面,没敢再坚持不买。” 范仲淹一听,立刻大怒,指着范纯仁说道:
“你知错认错,我不再追究你的过错。但是,范家几十年来,以节俭自守,以奢侈为耻。用罗绮做幔帐,岂不坏了我范家的家风?情面事小,家风事大。你可以告诉他们,如果坚持以罗绮为幔,那我范仲淹就敢把它拿到院子里烧掉!”
由于范仲淹的坚持,范纯仁的结婚大礼办得十分简朴,既没购买什么贵重奢华的物品,也没有举办隆重奢侈的婚礼,不仅范仲淹的家风得以维持,同僚们也从中受到很大教育。
学校、老师(班主任)就是他律;中纪委、监察部、审计暑也是他律。
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条件。他律是客观因素。自律是主观因素,他律是客观因素。
结辩陈词:
经历了刚刚激烈的辩论,我方仍重申观点:文明礼仪规范重在自律。
刚刚对方辩友所说的……(纠错环节,约250字)
我方仍重申,自律是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言行控制在制度,法规,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在文明礼仪规范养成的过程中,他律是客观因素,自律是主观因素。虽然他律作为外因起到了辅助作用,然而,自律作为内因不断自我约束则更为重要。外因通过内因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而自律的地位无可厚非。
文明礼仪规范重在习惯。他律必须内化成自律之后,才能使文明行为变成文明习惯。对方辩友所言,他律会更好地促进养成文明礼仪规范,但若我们本身不通过自律接受这种规范,是不可能形成一个习惯的,以为我们会想方设法逃脱这个规范的限制。只有我们自身接受了他律,把他律内化成自律,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否则任何的文明礼仪规范,不过只一纸空文!因此,自律是他律的前提和条件。只有充分调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靠自我约束,才能更顺利的养成文明礼仪规范。
身为校学生会的一员,我对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学生会的管理方法属于他律,但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只是一时,并不能真正根深蒂固。每次检查,对不遵守文明礼仪规范的行为进行扣分,一时的效果虽好,可并不能真正地在同学的脑中建立起文明礼仪规范的意识和习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总有那么些同学明知故犯,他律实在收效甚微。现身说法,这种现象说明了他律的缺陷:不能在主观的源头上纠正意识和习惯。只能从客观的手段上强行改造行为。他律在目的性上虽优越,但在根治性和改造性上有很大的欠缺。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的认为,文明礼仪规范重在自律。
立论反驳:
刚刚对方辩有的发言真是精彩。但是,我仍想纠正对方辩友的几处错误:(纠错环节,约50字)
我方认为,如果我们总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是很难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因此,文明礼仪规范重在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