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作品赏析 教案

时间:2019-05-15 05:3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梵高作品赏析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梵高作品赏析 教案》。

第一篇:梵高作品赏析 教案

【课题】梵高艺术作品赏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并感受梵高绘画的主要特点及作品,初步了解西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区别。

(2)能力目标:通过梵高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开阔眼界,提高欣赏和尖山艺术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梵高对绘画的热情和执着,激发学生们的绘画的热情和兴趣。【教学重点】:梵高艺术人生和作品欣赏以及后印象主义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学生对梵高艺术人生和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业类型】:艺术欣赏课 【教学方法】:提问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印象派名家的作品

提问:是否知道这是属于那种绘画的派别?是否认识这些世界名画的画家吗?

印象派。莫奈,马奈,塞尚,雷诺阿,高更,梵高。

提问:让学生猜猜,有位画家受印象派的影响,生前也只卖出去一张画,而现在他的艺术作品确已8250万美元打破了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世界纪录。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个人是谁呢?

文森特•梵高 展开

一、印象派、后印象派

1、简单的了解印象派的由来及它的艺术特色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

由来:关于“印象派”一词的来历还要从画家莫奈说起,1874年,莫奈的《日出。印象》。

艺术特色:重外光 重视觉 重瞬间 重气氛。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把画架搬到户外”,成为印象派的重要绘画方式。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外表草率的画法。

2、简单了解后印象派的由来和艺术特色 由来:对印象派的不满而产生的。

艺术特色: “后印象派”重视形、色、体积的构成关系,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要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尊重印象派在外光和色彩上所取得的成就,但不追求外光,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

后印象派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派别,它主要是指印象派后的一些艺术家虽然曾经做过印象派的通路人,却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们认为艺术应当忠实于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无需与客观真相完全一致,应当以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去改造客观形象。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客观 主观

二、梵高的创作背景 背景:曾有一位神秘的预言家对尚是婴儿的梵高说出了可怕的预言:他会到巴黎,英格兰,当店员,当教师,会恋爱,遭拒绝,成为传教士,在恋爱,在遭到拒绝,成为艺术家,画800副作品,在普罗旺斯变疯,37岁时自杀,一生只卖出一幅画......梵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 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29岁才开始自学绘画,早期临摹米勒(现实主义)的画,和印象派画家相交, 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吸收了印象派的的技法,走上了一条自己的路,人们称他为“后期印象派”。他最初的作品, 情调常是低沉的, 可是后来, 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后来到巴黎。

梵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 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一年中完成的。冷酷和污浊的现实终于使这个敏感而热情的艺术家患了间歇性精神错乱,他不愿增加别人(尤其是弟弟提奥)的负担, 于1890年7月23日自杀, 几天后身亡。享年只有37岁。几个月后, 曾经把自己全部热爱和物力献给他的提奥也死去了。人们说: 提奥是为了梵高而生的„„

三、作品欣赏

1、播放多媒体课件,对梵高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1>、早期作品:(荷兰 1881.41885.11)梵高画它们时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他开始大量临摹名画,并画了大量素描习作。可以说,梵高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天才画家。他从小受到艺术熏陶,又有极高的文学素养,这使他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梵高喜欢米勒,他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农民,工人,社会底层人。深沉厚实的风格虽与其以后的画风有极大的反差,但画中所表现出的气质与精神却是永恒不变的。

1883年底,梵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梵高苦练素描技巧。在画了大量素描写生和习作后,他完成了第一幅著名作品。

欣赏:《吃土豆的人 》(受米勒影响)

讲解:画面深沉,有极强的乡土气息。梵高在色彩上为了突出其内容,特意采用了夸张的形式。他在这个时期的色彩处于阴暗色调之中,盛土豆的盘子里散发出缕缕的蒸气,这一切都活画出了贫苦农民家庭生活的真实情景。

<2>、探索时期:(安特卫普1885.111888.2)安特卫普:梵高接触了日本的浮世绘梵高此时期的作品延续了纽南时期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沉的笔触,但他也渐渐使画布变得明亮了些,色彩也丰富了些。

梵高来到“艺术之都”-巴黎。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使梵高兴奋,尤其是印象派绘画使他震惊不小。在弟弟提奥(当时在巴黎,提奥是颇有名气的画商,和印象派画家关系很好)的介绍下,梵高认识了很多印象派画家,比如劳特累克、高更、修拉、毕沙罗...在受到印象派影响后,梵高的画风发生了变化,画面变得明亮起来。他还在创作中吸收了印象派的一些技法,如点彩法等。这一时期梵高开始了大量的自画像的创作。

欣赏:《自画像》

讲解:这个时期梵高将自己画的有些纨绔,像文人和绅士的样子,这画作主要出现在他刚到巴黎不久。对于第一类穿着随意的自画像,可以看出梵高洒脱和随意的性格,到后期经历过大量的挫折,但渐渐接受了自己身为社会底层的身份。而之前那些绅士气和文人气的画作,则表现出梵高在初到巴黎时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追求和渴望。

<3>、顶峰时期:(阿尔 1888.21890.5奥维尔1890.5室外》《夜间咖啡座-室内》 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圣雷米:这时的梵高已陷入对精神病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中。令人惊叹的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许多都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和“视觉冲击”,旋转的线条,粗犷有力,让人感到画家复杂强烈的感情和表达的冲动。代表作品有:《星月夜》《柏树》等。正是这时,评论家开始评论梵高,而且卖出了他生前唯一一张油画。

奥威尔:梵高来到巴黎与提奥和他妻子及刚出生的侄子文森特(与梵高同名)见面。后经提奥推荐,来到距巴黎不远的小镇奥维尔接受加歇医生治疗,并继续创作。但就在7月27日下午,他外出作画时开枪自杀。当时他只有37岁。关于梵高自杀的原因始终存在争论。个人认为,梵高的自杀并不只是由于精神问题,《麦田上的乌鸦》等作品绝对是画家极其清醒的状态下画的,但这些画暗示了梵高的死亡却是很明显的。梵高在成名前夕突然自杀,也许终是一个谜。

欣赏:《向日葵》 讲解: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 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使他内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 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厚重的笔触使画面带有雕塑感, 耀眼的黄颜色充斥整个画面, 引起人们精神上的极大振奋.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

欣赏:《麦田昏鸦 》 讲解:《麦田上的鸦群》是梵高最后的作品,成群的乌鸦是飞来还是离去不太清楚。强烈的黑色,总给人以不祥的预兆。天空激烈地摇晃着,麦田也像要燃烧起来;或许梵高看到这一大群惊叫、乱舞的乌鸦,他终于觉得,自己不幸的一生即将结束。这幅画表现了他悲伤与极度的寂寞,隐藏着迈向死亡的脚步声。

四、板书的设计

西方印象派(梵高)艺术作品赏析

一、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二、梵高的创作背景

三、梵高的作品赏析1《吃土豆的人》

2《自画像》 3《向日葵》 4《麦田昏鸦》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选择一幅最喜欢油画作品,进行赏析,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第二篇:看梵高作品有感

看梵高作品有感

今天老师带我们领略、欣赏了一下梵高这位荷兰的后印象派大师。看完他的作品,以及有关电影,心里有一了一点小小的感悟,写下来与大家分享。下面写一下我对梵高的三幅著名作品的感悟,有《向日葵》、《星夜》,《割耳自画像》。

向日葵作为一种植物,从太阳在东方升起,到太阳在西边落山,一直追随太阳的脚步,追随着光和热,日复一日直到生命的结束。从梵高对向日葵的描述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当他生活贫困,疾病缠身,受到别人的嘲讽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对希望绘画发挥它巨大作用的执着追求精神。梵高在《向日葵》中以黄色这种暖色调作为主色调,是那样的恰到好处,同时又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强烈的表达了他对生活、绘画的热爱,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真理的精神。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让一群从来没见过真花的蜜蜂“欣赏”四幅色彩绚烂的名画复制品,看看蜜蜂反应如何。结果发现,梵高的油画《向日葵》特别受蜜蜂青睐。大师笔下惟妙惟肖的向日葵竟让蜜蜂误以为真。蜜蜂多次停落在“向日葵”上,想品尝其中的“花蜜”,足见梵高的绘画能力达到了一种炉火纯青、以假乱真的地步。这一时期也是他生活困难的时期,但疾病、困难并没有打倒他,他对绘画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严谨、细致、认真的态度,对自己的作品倾注心血,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的地方。1987年3月30日(凡高诞辰134周年纪念日),《向日葵》被日本安田水上火灾保险公司以2250万英镑(约4000万美元,58亿日元)的价格买走。可见世人对《向日葵》的热爱,对梵高的崇敬和肯定。

《星夜》是梵高在精神病院,白天可以外出的条件下所创作,而其作品所描述的风景也正是精神病院所在地圣雷米。作品中以蓝色这种冷色调作为主色调,而不是星光与黑夜的对比,光与夜的抗争,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给人一种阴暗,忧郁,失望,悲伤的感觉,反映了梵高在精神病院期间的一种孤立无援,无法与同行很好的接触,进行艺术上的交流,精神上的得不到满足,艺术上的问题得不到很好回答的情感。

梵高生前非常欣赏日本浮世绘《冨岳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冲浪里》,而《星夜》中天空的涡状星云画风被认为参考并融入了《神奈川冲浪里》的元素。这种漩涡给人一种迷茫、冲突、前途遥远的感觉,切合了梵高在这期间的情感。

《星夜》以一种粗狂的线条描绘了黑夜,给人一种急切,匆忙的感觉。他本可以在医院好好作画,但思想的冲突,内心的灵感让他停不下来,只有不断创作才能让他得到心灵上的满足。据记载在医院驻留了108天,他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共计一百五十多幅油画和一百多幅素描。

1888年梵高邀请高更来阿尔同住,起初他们相处愉快,但后来两个艺术家却是不断的争吵。在一场剧烈争执后,高更大怒而去,梵高情绪激动导致精神失常,割下自己的左耳,后来他便创作了这幅《割耳自画像》。虽然有一定的情绪因素,但我更认为是梵高精神上发生的巨大冲突,让他不得不通过一种刺激来让自己保持清醒,而他便选择了割去自己的左耳这种极端的方式。画面中梵高身体削廋,衣着朴素,带着一顶普通的帽子,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鲜艳的色彩。显示了他这一时期的艰辛,但他并没趋炎附势,不为世俗所折服,坚持做真实的自己。

画面以红色为背景,而不是以建筑或景物为背景,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自画像这一主题,显得简洁明了。而红色是暖色调,又似鲜血一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梵高眉头微皱,面部表情也比较呆滞,眼睛里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让我们不禁想到了他生活的紧迫,生命的坎坷,创作艰难,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梵高这位富于神经质,而又有极高天赋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艺术是心灵真切的表现,他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论述凡高时说道:“他是那个时代中最热情和最抒情的画家。对他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种惊人的诗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他希望将它捕捉。这一切对他意味着是一个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为了能更充分地表现内在的情感,梵高探索出一种所谓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他认为:“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在他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在他的画上,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

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第三篇:名画赏析梵高的向日葵教案

名画赏析梵高的《向日葵》

一、作品分析及欣赏定位

梵高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而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使人内心充满激情,画面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调,绿色与蓝色的细腻笔触,勾勒出花瓣和花茎,籽粒的浓重色点,具有醒目的效果。那大胆恣肆,坚实有力的笔触,以不同的走势,在明亮灿烂的底色上找寻不同的结构与色调,把朵朵向日葵表现的光彩夺目,动人心弦。作品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那一块块炽热的黄色,不仅融集着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由此,我们把这次欣赏活动定位在对色彩的欣赏上。

二、活动目标

1、感受黄色调的热烈与对比调和,欣赏生活中的色彩美。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色彩进行创作。

三、活动准备

1、本作品及梵高其他的向日葵作品

2、绘画纸、暖色彩纸、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颜料。

四、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黄颜色的对比与调和,了解色彩搭配的规律,体会色彩浓浓的美。、难点:引导幼儿按照色彩规律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活动过程

(一)欣赏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内容,引导重点:观察画面,感知画面的主要内容。

(1)师:这副画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幼:有大小不同的花、一个花瓶、桌子)

(2)师:这副画中的向日葵面貌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幼:向日葵开的有大有小、开放的方向不一样、花瓣的大小不一样、中间的花头大小也不一样、有的向日葵成熟了有的没有成熟。)

(3)师:向日葵的花瓣和葵叶像什么?(幼:像随风飘动的头发、像火苗)

(4)师:画家这样画这幅作品中的向日葵给你什么感觉?(幼:像生活中的花一样,感觉能动起来)

2、感受画面中的颜色,体验色彩美。引导重点:观察颜色的对比与调和,体会色彩的美。

(1)师:画面主要运用了什么颜色?是同一种黄色吗?(幼:有柠檬黄、大地黄、橘黄、有深点的黄颜色、有浅点的黄颜色)(2)师:这些不同的黄颜色给你什么感觉?(幼:暖洋洋的有种晒太阳的感觉,黄颜色有春天的感觉,有幸福的感觉)

(3)师:画面中还有什么颜色?(幼:黑色、葵叶的绿色深浅不一样、一朵向日葵的花头是蓝色的)(4)师:说一说这样的颜色的颜色搭配在一起带给你什么感觉?(幼:黄颜色和绿颜色在一起很漂亮、有深颜色的地方看黄色的花会更好看)

3、对比不同色调的向日葵作品,引导幼儿感受色调的变化带给人的情感差异。

(1)师:这幅黑白色的向日葵给你什么感觉?(幼:心情特别的不好感觉花都要谢了)

(2)师:这幅蓝色的向日葵给你什么感觉?(感觉特别冷、深蓝色像黑夜里的海水、冷冷的)

(3)师:深红色的这幅向日葵给你什么感觉?(幼:感觉像夏天的太阳热热的)

(二)创作过程

1.创作引导,鼓励幼儿根据自己贵作品色岛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创作。(1)师:现在我们也学着画家的样子用一种色调话一副向日葵。(2)师:说说你们都想画什么样的向日葵。

询问个别孩子,帮助其建立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不同的内容。

2、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师:你可以试着用画中的这些颜色画一副太阳般的向日葵,或者你也可以视作将这些花朵变变颜色,画出不一样感觉的向日葵。创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用适当的色调表达自己的兴趣。欣赏原作品之后,幼儿再色彩搭配上收到了启发,创作室能利用深浅不同的颜色来表现绘画作品,并以相反的色调来点缀,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想法。

(三)评价过程

绘画结束后和孩子们一起进行讨论。

(1)哪幅作品选择的色彩最具有个性。最大胆。能打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2)那些作品的色彩搭配特别美?为什么?(3)让我们请选出的小画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

第四篇:贝多芬作品赏析教案

《贝多芬作品赏析》教案

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 王本菊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生平;

2:记住贝多芬主要作品的体裁和名称; 3:感受作品,理解作品。

教学重点:欣赏贝多芬四部标题交响曲。

教学难点:贝多芬四部标题交响曲名称和序号的正确对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在我们熟知的音乐家当中哪一位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贝多芬,了解贝多芬。二,贝多芬简介

1,贝多芬的出生地?【德国】 2,贝多芬的第二故乡?[奥地利] 3,同学们知道他哪些作品? 4,有谁知道他的性格特点? 三,作品欣赏 〈一〉,钢琴小品 1,《致爱丽丝》

课件展示:“特蕾泽———爱丽丝”

老师介绍:这首钢琴小品在贝多芬去世十年之后才被人发现,在草稿上曾有这样的题词:“为爱丽丝而作,一八一零年四月二十七日。贝多芬。”由于爱丽丝这个人在史籍中没有记载,人们对题词是否为贝多芬亲笔产生了怀疑,由此人们推测该曲是贝多芬四十岁时,为一个名叫特蕾泽的十七岁少女创作的。

欣赏作品,想象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少女形象? 2,《G大调小步舞曲》

贝多芬创作的著名的通俗钢琴小品,除了《致爱丽丝》之外,另有一首与之齐名的、就是这首《G大调小步舞曲》。(欣赏)听到这首小步舞曲,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十八世纪法国宫廷盛大舞会的场面。〈二〉,奏鸣曲欣赏

1,《月光曲》

老师:关于贝多芬这首乐曲有一个非常动人的传说,有哪一位同学能够为我们讲述这个美丽的故事?„„

欣赏

老师:其实这个故事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它是一个小报记者为了出名而杜

撰的,它真正的名字叫:《#c小调钢琴奏鸣曲》,由于这个故事能够表现贝多芬的善良与仁慈,且能让我们在欣赏时产生美丽的遐想,所以我们依然称之为《月光曲》。

比较欣赏其他作曲家的同主题的音乐作品:

<<月 光>> [法]德彪西 <<月光水岸>> [瑞士]班德瑞 2,《热情奏鸣曲》

小故事:一八零九年五月十日,法国重新占领维也纳,李希诺夫斯基公爵要求贝多芬为居住在他家的法国军官演奏。贝多芬严词拒绝了他的要求,带着《热情奏鸣曲》冒雨跑回家,临走还说出这样的名言: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永远只有一个。

3,《田园奏鸣曲》

小结;以上三首奏鸣曲是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三〉,交响曲欣赏 学生讨论回答:贝多芬的交响曲一共有几部?(九部)几部有标题?(四部)重点欣赏贝多芬的四部标题交响曲,请学生边欣赏边记住是哪几部有标题,它们的标题分别是什么?

(一)b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课件展示:从“拿破仑”到“英雄”

1,老师讲解:贝多芬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因为拿破仑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打着的旗号正是自由、平等、博爱,在贝多芬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所以他为拿破仑写了一部交响曲——第三交响曲,封面上写着献给拿破仑的题词,当他正准备送往巴黎的时候,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贝多芬的耳中,贝多芬很气愤,当即把题词给撕了,后来在出版时换上了这样的题词:

英雄交响曲

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2,欣赏作品,思考:这部交响曲是否有一种英雄的性格?

(二)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1,课件展示: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恩格斯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

2,老师讲解

贝多芬在26岁的时候,耳朵开始聋了,对于音乐家来说耳聋是致命的打击,所以有一天他走到莱茵河畔准备自杀,正在这时,他的耳边突然出现了这样的音乐 03 33 1-,他说这是命运敲门的声音,随即决定

要和命运作斗争,要卡住命运的咽喉,所以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匆匆跑回家写下了不朽之作——命运交响曲。

3,欣赏视频:指挥皇帝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这部交响曲 4,学生边看边说出演奏的乐器 5,学生讨论说出听后的感受

6,老师用课件展示的恩格斯写给其妹妹的信对这部作品作出评价(三)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1,学生朗读课件对这部作品的介绍:

贝多芬亲自命名为《田园》。本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2,欣赏演奏这部作品的视频资料 3,学生说说这部作品的听后感

(四)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1,老师介绍:这部作品加入了根据席勒的诗谱写的合唱《欢乐颂》,扩大了交响曲的表现能力与氛围。

2,学生唱《欢乐颂》,课件展示歌词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欣赏视频,老师介绍: 《合唱交响曲》完成于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都遭到残酷镇压的反动时期。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次演出时,听众反应的热烈是空前的,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连续五次的鼓掌欢呼,以致遭到了警察的干涉。由此看出,歌唱欢乐、歌唱自由,在当时有何等深切的现实意义。

(五),学生思考并回答:谁能说出贝多芬四部标题交响曲的名称和对应的序号?

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1802----1804)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1805--1808)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1808)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1822---1825)

(六),老师对九部交响曲作出评价

在维也纳音乐厅对面,有一座贝多芬纪念碑,广场也因此而得名。这座

建造于1880年的纪念碑上塑造的是贝多芬的坐像,周围是九个小天使,象征着这位音乐大师的九部交响曲。贝多芬的交响曲被称作极品中的极品。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贝多芬的钢琴小品,奏鸣曲,重点欣赏了他的交响

曲,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这些作品的名称、表现的内容和思想。贝多芬的作品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协奏曲、序曲、练习曲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同学们以后继续去欣赏,从而进一步的了解这位音乐巨人。

音乐课《贝多芬作品赏析》反思

本节课过程完整,环环相扣,学生与我配合很默契,教学效果不错,但课前过于强调纪律,导致学生放不开,气氛不够活跃,这是我以后应该注意的问题。另外,对视频链接的位置掌握得不太好,所以以后要加强多媒体的操作学习。

4

第五篇:梵高《星月夜》赏析

形式美 + 意境美 = 完美

——梵高《星月夜》赏析

姓名:XX

院系: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2班

学号:B080901062 文森特﹒梵高(1853—1890),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一生短暂坎坷,历经磨难,极富悲剧意味。他24岁才开始绘画,在短短十年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如《钱与穷人》、《蒙马特的风车》、《农夫与田》、《精神病院的庭院》及《向日葵》等等。但几乎从未能觅得买家,《红色田园》是梵高生前唯一卖出的画。他只能长期依赖弟弟提奥在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最后,这位天才式的画家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孤独、贫困的一生。他自杀身亡前留下一句话:悲伤会永远持续下去!他的这种不安越来越多的呈现在他的作品中。

在梵高的画里我能清晰地看到后印象派的影子。后印象派是相对于印象派来说的,梵高刚开始也是学习印象派的,后来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就完全抛弃了自然主义的态度,动摇了西方绘画中以模仿为职能的根基,将绘画引向一个更新奇、更加渗透着强烈情感的主观世界,为20世纪东西方现代诸美术流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在梵高的画里我又能清晰地看到日本浮世绘画派的影子。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以描绘市民生活为主的风俗画,作品大都线条简练流畅,色彩鲜艳、醒目,画面具有装饰性特色。梵高本人就偏爱于浮世绘,深受该艺术的启迪。

《星月夜》是梵高的油画名作,总体看来,是一幅风格独特、强烈的主观情感的作品,画家以奔放的类似火焰般的笔触,描绘了夜空中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星云等共存的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因为月朗星稀),但却在虚拟的世界中创造了让人为之震撼的没的享受。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迷茫、烦闷、动摇地在夜空中放射神秘的色彩。又像现代人燃放的烟火,漂浮在夜空中、脑海里„„

从油画本身的笔触、造型、色彩和线条来看,《星月夜》无论是在形式上和意境上都是典型的梵高特色。

在笔触上,无论是天空翻卷的漩涡状星云,还是天空下的植被、山坡及近景的灌木丛,梵高都用一些厚重的、条状的、散涂的颜色一笔笔的排开,笔触和笔触间不加融合。这种方法是受到了印象派的启迪,但是,梵高却涤尽了印象派那种优雅轻松之感,进而加进了自己的力度和厚度。

在造型上,为了强化自己的精神,梵高加强了创作中的主观作用。他让一切事物在他眼中都依照自己的性格和要求发生轻微而有力的扭曲和变形。如火焰一般的灌木丛,如大海中的漩涡一样的星光和月光,都是现实中不曾有的,这都是画家本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中的物象。

在色彩上,补色、纯色是梵高从印象派那里据为己有的用色方式。但是印象派那种温柔细腻、软绵绵的色彩,在梵高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深刻有力的呐喊,一种无以言表的精神的颤动。这主要是受到浮世绘画派的启迪,尤其是受日本画家葛饰北斋的影响,色彩鲜艳、醒目,在《星月夜》里,造型已经不是梵高的目的,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色彩,追求象征着光辉、生命和永恒的神秘色彩。

线条也是梵高最经常运用的语言。同样,梵高的线条也受到浮世绘画派的启迪。画中呈现了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得画面呈现出炫目的奇幻景观。

从自身的角度来看,《星月夜》是形式美和意境美的完美结合。一幅画里两个世界——

我看到了这些熟悉的客观世界的印象:繁星、明月、山峦、枯树、房舍以及色彩,这在我们的身边很容易一一识别,任何人都能逼真地体会到它们的存在;同样我又能清晰地看明那个抽象的主观世界。从中我了解了梵高那个少为人知的孤苦心灵,我读懂了那个不甘于向苦难命运低头的抗争„„

一幅画里动静结合——

动:梵高的画面里一切生命都在悸动,11颗大小不等的星辰聚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细长的教堂尖塔不安地伸向天空。从天际的云到田垄的沟,从人家到篱笆,从麦穗到野花,都在互相呼唤,在招手,甚至天在转,地在摇,似乎时间也在这里被加速,这一切都缘于画家的心在燃烧。画家用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柏树就像是地壳下和火山中喷射出滚烫岩溶的烟尘一样,那此起彼伏飞星云,形如流水的曲线,像是一个个音乐的音符,柔和细碎的纹理,笔触轻快,色彩有的明亮,有的暗淡,高大的柏树又像是那海底下的海带,在那美丽海底世界中随潮流摇曳,仿佛它没有什么主心骨,像是支撑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流动的潮水,任它摇摆,无可奈何,不,大画家用那复杂、强烈、冲动情感的笔触描绘出那星云和柏树像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篝火,正在奋发向上地燃烧着、抗争着,仿佛在告诉人们永不放弃的希望与梦想。

静:其画面所有的用笔都又有相对静止的倾向。前景中的枯柏树,远景中的房舍、梯田及叠嶂的山峦,这一切相对静的物象都在与绝对动的物象中形成一种特别的不规则、不平衡的视觉冲击力。

在这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动静结合的名画里,我不仅间接体会到了梵高所处的那个时代,而且也让我切身感悟到了梵高凄苦的人生:那一切归于宁静的村落和忧伤孤独的柏树连同骚动彷徨的星云像是风暴就要来临。此时的星空深处更显出了迷人的风韵,一如人生的坎坷与颠簸。梵高的艺术中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那种充满激情的色彩,那种畅神达意的线条,托却了自然物象的束缚,而进入了颇为自觉的艺术状态,尽管梵高的艺术在其生前未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但却受到了20世纪现在艺术家们的青睐,尤其对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极大影响。

是啊,那无边无际、变幻莫测星月夜,曾有多少人神往,又有多少人望而却步,想到明天即将要开始新的生活,心中的豪情不禁而起,我浮想联翩,记起了曾看过的普希金的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需要冷静。相信吧,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心永远憧憬着未来,现在却是阴沉,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的将变成亲切的怀念!”

我从学画时期起,就喜欢梵高的作品。他几乎每一幅作品都注入了自己的情感世界。我想这吸引力除了来自其绘画本身的美除外,更多的是由于他火热的心与对象结成了不可分 割的整体,能打动人的心灵。形式美与意境美在梵高的作品里得到了自然的、自由的和高度的结合,在人像中如此,在风景与静物中更是如此。我能用心灵捕捉到。此刻的我更带着美好的憧憬,带着美好的愿望,在浩瀚无尽的苍穹中遨游,与梵高在这绚烂的星空世界里一起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下载梵高作品赏析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梵高作品赏析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5赏析摄影作品教案(★)

    15、赏析摄影作品 教学目标: 1 知道分类整理相片的意义,能按用途或主题分类整理相片,培养分类整理的良好习惯。 2 能根据赏析相片的具体要求欣赏摄影作品,并能模仿样例的欣赏方......

    鲁迅作品赏析

    《鲁迅作品赏析》读后感 鲁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思想深邃,还十分含蓄,但都揭露着一个个另人痛心的事件,有时夸奖着那些为中国做出贡献的人。今天,我读完了......

    《鸿门宴》作品赏析

    《鸿门宴》作品赏析 一、背景介绍 课文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中的一篇著名作品。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以他精彩的笔墨,倾注了很大的......

    张爱玲作品赏析

    张爱玲作品赏析 那个年代,这是一个故事,凄美而感人,无须过多言语的诠释:这又是一首情歌,潜在的情感穿越各种迷离,一生永不褪色。一生中,只有那句刻骨铭心的话维系着两颗跳动的心,心......

    席慕容作品赏析

    走着走着, 就散了, 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 就累了, 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 就醒了, 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 你不见了, 突然我乱了。一首《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流露着淡淡的忧......

    席慕容作品赏析

    走着走着, 就散了, 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 就累了, 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 就醒了, 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 你不见了, 突然我乱了。一首《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流露着淡淡的忧伤......

    平面设计作品赏析

    平面设计作品赏析 从相同的美图(报纸、杂志、电视、网络)选择两则广告,其中的一则能抓住你的注意,另一则让你不感兴趣,请把原因写下来,然后说出哪个媒体最容易吸引你的注意,原因是......

    广告作品赏析

    广告作品赏析 共鸣论 马自达广告——狗狗篇,广告的一开始一只狗狗望着纸箱,伴着优美的背景音乐,我们并不知道纸箱里有什么,接着我们看到狗狗小心翼翼的叼着纸箱,穿过了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