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军桥》教案
《红军桥》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红军桥,了解一些有关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一座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红军战斗的电视吗? 这节课老师首先带大家认识几个地方。
1、出示瑞金红军桥图片。(图1)
师:这幅图画的是我们江西瑞金的武阳,这里是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图上这座桥叫红军桥,它是红军万里长征的第一桥。
2、当年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爬过茫茫的大雪山,走过遍布沼泽的草地,还趟过许多这样的大河。(边讲解边出示课件,图2—图4)
3、有些河上没有桥,有些河上的桥被敌人炸毁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自己动手造桥。
出示图5:这是红军走过的桥。
图6:这是把一些小船并在一起,再在上面铺上木板。图7:这是有名的卢定桥。
图8:图上画的是红军战士们在卢定桥上战斗的情景。
4、同学们,红军战士们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向他们学习?
5、那么请跟老师一起来朗读这首诗歌。(图9)
6、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当年的红军战士,也来自己动手搭桥,好不好?
二、新课
1、那谁来说说看,你见过哪些桥呢?
2、老师这里有一些桥梁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图10—图20)边欣赏边作简要介绍。
3、看了这些桥,请哪位同学来说说看:桥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图21)
4、出示老师搭的桥。
我做的这座桥用四个牙膏盒做桥墩,用回形针扣在一起做成了栏杆和桥面。待会大家造桥时,可要想清楚了:用什么做桥墩或桥洞,用什么做桥面,栏杆又是什么样子的。
5、搭桥要求:注意安全;注意卫生。
有时间限制,所以小组同学要密切配合,分工合作。
6、生动手搭桥,师巡视指点。
三、作品展示
逐组点评,重在表扬,照相留念。
四、总结
今天同学们齐心协力搭桥的情景,已经深深的印在了老师的脑海里,老师觉得你们就是一个个的小红军战士,能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老师相信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做得更出色。
第二篇:红军长征教案
《红军长征》教学简案
大公中学胡文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讲述红军长征的英勇故事,指导学生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
掌握遵义会议主要内容及意义,总结归纳长征精神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红军长征的英勇故事,课堂上分组推荐代表演讲;课堂中播放有关长征的影视资料,学生观看后分组讨论;指导学生深情地朗诵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加深学生对长征的理解和崇敬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先烈们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牢记振兴中华的重任,自觉地以此来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努力成才。
二、重点难点
1、红军长征的经过
2、遵义会议主要内容及意义
三、教法
讲解法、比较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和故事穿插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情境导入:边播放视频剪辑《十送红军》片头,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对歌曲提出问题:
(二)讲解新课:
一)红军长征
1、红军长征的原因
2、红军长征的经过
3、长征胜利的意义
二)遵义会议
1、遵义会议的内容
2、遵义会议的意义
(三)扩展与延伸
1、总结归纳长征精神
2、集体朗读:《七律·长征》
五、小结
第三篇:《盼红军》教案
《盼红军》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并对歌曲进行创编。
教学重点:
用热情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创编。
教学难点:
咬字吐字清晰准确,注意弱拍起唱和切分节奏演唱准确。
教学目标:
用热情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盼红军》,感受四川民歌特点,表达人民对子弟兵的深厚感情,使学生了解革命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具:
电子琴、课件、录音机、打击乐器。
学具:
竖笛、小提琴。
教材分析:
《盼红军》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四川民歌,演唱者持小碟、竹筷边敲边唱边舞,叮当之声伴随悦耳的歌声十分动听。曲调抒情优美,曲折委婉,表现了演唱者的深情和喜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这节课,首先请大家欣赏一个戏曲片段。你知道这是我国哪种地方戏么? 生:四川川剧。
师:剧中有一个表演者的面具总换,你知道这种表演形式叫什么? 生:变脸。
师:看起来同学们对我国的剧种还是有些了解的。我们刚才看的就是川剧《变脸》的一个片段,川剧是四川曲艺的一种,四川曲艺形式多样,除了川剧以外,还有四川花鼓、四川评书、四川民歌、四川扬琴、方言相声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四川民歌《盼红军》,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的演唱。
二、歌曲教学
师:这首歌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生:启盼红军早日到来的心情。
(一)学习旋律
师:本首歌曲一共有三个乐句,同学们一起看旋律,这首歌曲是什么调的? 生:C调的
师:大家都知道C调的主音do在下加一线和三间,那我们这首歌曲的第一个音唱什么? 生:RE 师:谁来说说第一个乐句的音符都唱什么? 生:读出唱名。
师:请同学们随琴完整视唱。
(用以上方法学习其他两个乐句的旋律)师:请同学们随琴完整视唱旋律。
(二)填唱歌词
师:同学们听录音,可以轻声随唱。生:听录音学习歌曲。
(三)歌曲分析
师: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 生:期盼的,赞美的。
(四)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创编
(一)布置任务
师:这首民歌原是流传于四川的传统小调《采花》,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们为表达对红军的爱戴和盼望红军早日到来,为他们解脱苦难,推翻黑暗的统治,解放家乡的心情,他们在原曲调上重新填了词,并将原来的歌名《采花》改为《盼红军》。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歌曲进行第三次加工,主要结合我们音乐课比较常用的:说唱、竖笛、打击乐器、旧词新唱等形式进行创编,咱们看一看那种表现形式更好。生:组长带领同组组员进行创编(教师指导)
(二)展示成果
1、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创编成果。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
四、总结升华
师:生活在压迫中的人们盼望得到解放过上幸福的日子,那我想知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们,盼望的是什么呢? 生:说一说自己的愿望。
师:不论你们的愿望是什么,老师都由衷的祝愿你们心想事成,美梦成真。
第四篇:红军长征教案
红军长征
教学目的:
1、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2、讲述中国红军长征的故事,认识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体会红军长征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难点
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
一、导入
教: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诗朗诵。(播放视频)教:
一、播放配乐诗朗诵《七律 长征》导入
师:这一首壮丽的诗篇讲述了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那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吗? 学:红军长征
教: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长征》,齐读,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答,出示问题。强调历史事件的学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二、三走长征
1、请同学翻开课本27页,默读一、二段,试着自己解决这几个问题。教:如果老师的这条线段就是长征之路,那这条长征之路有多长?(两万五千里)
如果这是长征的起点,那么时间是(1934年10月)如果这是长征结束的地方,那么时间是(1936年10月)参加长征的都有谁?(红
一、红
二、红四方面军)
2、一走长征 出示长征路线图
艰苦卓绝的长征,成为人间奇迹。它跨越了中国的11个省份,它翻越了18座大山,其中5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终年积雪。它跨过了24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险峻汹涌的峡谷大江,它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这片人迹罕至的湿地面积几乎与法国国土面积相等。在这次远征中,红军共进行战役战斗380余次,官兵日行军50公里以上。一开始参加长征的红军有近30万人,长征结束时只剩下3万人。平均每走300米,就有一个人牺牲,这是用热血和勇气谱写的史诗。这是一次充满了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希望的举世无双的行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段历史,重走长征之路。
师生用手指图,带着同学们一走长征。
3、二走长征
动手摆一摆路线图
4、三走长征(1)血战湘江
教:1934年10月,红军八万多人从瑞金出发,开始了向西的战略转移。
生读:但是在红军前进的路上,敌人以重兵设下了四道封锁线。左倾错误领导人指挥红军拼命突围,与国民党军队在湘江地区浴血奋战,虽突围成功,但是红军却损失惨重。从长征开始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而且蒋介石还在湘西布下重兵,等待红军去自投罗网。教:在这危急的关头,毛泽东提出了放弃湘西,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毛泽东的这一主张得到多数人的赞同。于是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城。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从而迎来了长征的转折点。(2)遵义会议
教:请同学们找出遵义会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学:1935年1月,贵州遵义
教:注意遵义两个字的写法。(板书)遵是遵守的遵,有走之底。义是义气的义,没有言旁。
教:这是遵义会议的会址,这栋中西合璧的建筑呢,原来是国民党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住宅。参加此次会议的领导人有哪些? 学:毛泽东、周恩来、张文天、王稼祥、朱德 教:这次会议的内容有哪些?举手回答 学:
教:会议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三点。第一就是总结了······;第二纠正了······;第三确定了······大家注意把关键词圈好。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同时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飞夺泸定桥
遵义会议后,红军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打响了红军长征一系列的经典战役,开始走向长征的胜利。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其中最为精彩的是飞夺泸定桥。
出示图片:这座修建于清康熙年间的铁索桥,桥长超过百米,由13跟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山的木板被狡猾的敌人拆除了,另一端桥头又有敌兵重兵把守。那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飞夺泸定桥,在一夜之间句占领了泸定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教:从刚才这段短短的视屏中,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品质?
学:不怕牺牲、不怕艰难险阻、英勇向前
教: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能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4)、红军过草地
教:红军占领泸定桥后,继续西行。翻越了皑皑白雪的夹金山,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地。跨越草地是长征中红军与自然斗争最严竣,牺牲最惨烈的一段最艰难征程,是胜利前最黑暗的时候。红军过草地,难在哪里呢? 生:读
教:荒无人烟的水草地,究竟吞噬了多少勇士?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过草地之前有近2万人,过草地之后剩下1.3万人,牺牲了的数字。据幸存下来的老红军回忆,死的人太多了,难以计数。红一方面军6000多人,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损失最大,仅第三次过草地就损失近7000人。但是越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越是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就越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高度。出示图片 你们看,<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宁肯自己啃鱼骨头活活饿死,也要把生的希望留给他的小战士们;《七根火柴》中这位奄奄一息的共产党员用尽最后的力气,捧起一个党证和七根火柴,小心地放进战友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说“记住,这,这是,大家的!”;
老红军谢光堂掉了队独自倒下,第二天,折返的战友们终于找到还有一丝气息的他,立即抱上担架,几个人轮流抬了一路,他们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就不会扔下你不管!”;我们的毛主席在路上遇到两个倒在路上,爬不起来的小红军,主席连忙上前扶起他们,拿出自己最后一块青稞饼,说“吃吧,跟着我走吧,无论如何,都要走出去!”
是的,红军战士们就是这样,紧跟着毛主席,紧跟着中国共产党,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一步一步走出了大草原,走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
三、长征精神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生:
千言万语都道不尽我们满怀的敬意,红军长征的英雄们,请接受我们最虔诚的敬礼:全体起立!
向有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红军战士们,向不拍牺牲、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们,敬礼!
红军胜利会师后,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着工农红军一路向前,挺进延安 建立了延安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篇章。
孩子们表现真棒!一首《红星闪闪》送给大家!
红星闪闪放光彩
红星灿灿暖胸怀
红星是咱工农的心
党的光辉照万代
红星是咱工农的心
党的光辉照万代
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
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
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
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
红星闪闪放光彩
红星灿灿暖胸怀
跟着毛主席跟着党
闪闪的红星传万代 跟着毛主席跟着党
闪闪的红星传万代
第五篇: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教学内容]八年级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者]李淑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和难点]
重点:红军长征的经过、遵义会议。
难点:如何理解长征的意义。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活动探究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长征、遵义会议照片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楷体字关于博古、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及危害,比较胜利和失利的原因。
2.在学习战争、战役等有关军事斗争的历史时,指导学生一定要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本课要按长征路线,依次找到红军经过的省份、江河,找到重要地名(地点),了解发生在那里的历史事件。
3.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时,要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要注意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
4.组织、指导学生在课外赏析毛泽东在长征时期写的其他诗词,阅读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斯诺的《西行漫记》等文学作品,欣赏、学唱《长征组歌一红军不怕远征难》,观看反映长征的电影、电视剧和专题片等,并交流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红军不怕远征难》歌曲。
2、导语: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是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诗歌《七律·长征》谱写的歌曲。通过歌曲你们想到了什么?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长征途中,戎马倥偬之间,毛泽东曾挥笔写下许多雄奇豪迈的诗篇,《七律·长征》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它把我们带进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漫漫征途。毛泽东在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岷山等地,只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万水千山的一部分。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要理解这首诗还需学习了解长征的历史。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重走长征路,重回当年的战场,重温充满困难、也充满斗志、令人难忘的战斗岁月。
二、讲授新课:
导语:学习长征的历史,我们就要了解:“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红军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下面请大家看课本第57页: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首先来了解红军为什么要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一)长征的开始
1、学生结合课文说说长征的原因: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实行战略大转移。
2、出示“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 简表,分析长征的原因。
(二)遵义会议的召开
1、分析遵义会议的背景。
看图了解红军长征初期受挫的情况,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原因。
2、分析遵义会议的内容。
1935年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
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3、比较遵义会议前后中央红军军事斗争有何变化,由此分析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前,由于“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红军丧失了主动权,损失惨重。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正确的军事路线指引下,掌握了主动权,摆脱了敌人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长征的经过
1.通过动态长征路线图,了解遵义会议后,红军冲出重围的经过:
①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四渡赤水被称为毛泽东军事生涯中最得意的一笔:有一首歌里唱道: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②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③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④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红军会师。
2、学生描绘飞夺泸定桥和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体会长征的艰难。
3、阅读课本内容并通过看图了解:长征两次会师时间、地点。强调大会师时间、地点: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中央红军于1935年到达陕北,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长征结束,长征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是会宁会师。中央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在项英、陈毅领导下坚持游击斗争。
(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活动与探究:红色之旅——重走长征路。
1、推选代表积极参加“红色之旅”:随团记者一名、导游一名、红军战士一名,旅游成员为全班同学。
2、看图说史:小记者提问,导游解说,红军战士补充解说。
请在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上,数数中央红军长征走过哪些省?依据中央红军长征路线,说出红军渡过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江河上发生什么事?在图上找到瑞金、遵义、吴起镇和会宁。
①经过的省份:
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在分属四川、西藏自治区)、甘肃、陕西等11个省。
②渡过的江河及发生的历史事件:
湘江: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
乌江: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赤水河: 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金沙江: 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
3、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还缺少粮食给养等等。)
4、根据观看的有关长征的电影或电视剧,谈谈长征的精神。
提问:同学们看过电视剧《长征》吗?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继承红军长征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那么今天我们中学生应继承和弘扬长征中的哪些革命精神?
(坚定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5、举例说说长征精神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现实意义?
三、朗读《七律·长征》结束新课。
1、听媒体朗读,体会这首诗的磅礴气势和激昂语气。
2、学生齐读,再次感受这首诗的恢宏气势,感受长征的艰难和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主义革命精神,附:多媒体教学,板书即灯片出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