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万花筒(第一课时)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案
家庭万花筒(第一课时)
使用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作 者:俞李
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二小学 撰稿时间:2011年7月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遵循了家庭变迁的时间顺序,从血缘家庭、宗族大家庭、秦汉小家庭到后来同居共财的大家庭及现代小家庭的模式的变迁,在演变中又贯穿着浓厚的品德教学因子:和为贵,孝为先的家庭美德的感受与学习。从中传递这样的价值观:尽管家庭模式可以变迁,但是家庭美德代代相传,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
教材用了《家》与“郑义门”两个材料承载教学,“郑义门”15代360余年不分家是一段传奇,充分诠释了“和为贵、孝为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但是,走进课堂,就会遭遇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于家庭模式变迁缺乏知识、情感积淀,和为贵、孝为先的精神找不到共鸣之处。如果翻阅初中教材,在初中里有比较具体的家庭模式的介绍,故本课教学中让孩子初步感受有这些家庭模式就可以。倒是现代家庭的一些形式轻松易懂,可以重点进行感受、理解。
2.“郑义门”、《家》这些材料图片简单,文字艰深,对于缺乏古文基础的 小学生来说在文字理解、形象感受上是很大的挑战。需要教师补充大量的文字、图片材料,通过找寻郑义门传奇中的一些细节勾勒学生对古代家庭生活的想象,方能使教学形象、生动起来。
3.历史味较浓的品德课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避免大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将是对教师的另一个挑战。 教学目标:
知道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了解传统家庭的美德与文化,发扬于现代家庭生活中。 教学重点:
知道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传统家庭的美德,有效发扬于现代家庭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
教师:相关课件,两份补充资料。
学生:了解大家族的故事、收集传统的家庭美德,准备自己家庭的合影,如果有四世同堂的合影更佳。 教学过程:
一、现代家庭学习1.走进1号家庭
(1)孩子们,今天我们要进入“家庭万花筒”去看看。首先请进1号家庭,出示“汪家的塑像”图片。[PPT2] 这个家庭位于杭州南宋御街,请看:播放录像[PPT3] 这可是杭州南宋御街上人气最旺的一个景点。看了录像,你知道这个家庭的哪些信息?学生说说通过录像了解的信息。
其实,1号家庭入选不仅因为他们是丝绸世家,上完课我们就会知道。不过,我可以再告诉你一个信息,这幅塑像的名字就叫“四世同堂”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PPT4-5] 四世同堂以前是指一家四代住在一起,现在只要一家四代都健在就可以称为“四世同堂”。
(2)学生家庭情况调查
你家是几世同堂?住在一起吗?学生说说居住情况,有照片的展示照片。出示学生大家庭全家福(这就是某某同学几世同堂的大家庭),以及学生带来的各种小家庭合影。伴随照片解释:幸福的三口之家,美满的一家五口等。师:看来,每个家庭之间人数情况都不一样,那我们做个调查吧。详细了解学生现在的居住情况:一家三口及以下的请举手。一家四口的请举手,汇报哪四口。4口以上的请举手,谁觉得自己家里人口最多的把手举得高高 2 的。教师重点调查人口住在一起最多的同学家。
教师总结:现在,我们一般住在一起最多的大约五、六口之家(具体情况看班级调查结果)2.走进2号家庭
(1)接下来走进课堂的是2号家庭,虽然他们不和你朝夕相处,但你肯定熟悉,相信吗?
首先出示刘星人像,学生都认识这是电视剧《家有儿女》的主人公。[PPT6] 其实,《家有儿女》里就有许多现代家庭的形式。老师打算考考你们,不过在此之前,我先提供给你们一份现代家庭的学习材料。出示补充资料1,学生自学。
刘星全家:以孩子的情况来分,独生子女家庭。[PPT7] 这又是谁家,家庭关系如何呢,非独生子女家庭。[PPT8]
现代也有结了婚不想生孩子的家庭,这种家庭有个很时尚的名字叫做“丁克家庭”。[PPT9]
咱们再来看刘星,当她妈妈与爸爸离婚后,这种家庭就叫单亲家庭。[PPT10]
那这五位重新组合而成的家庭就叫重组家庭。[PPT11] 这位老人家又是谁呢?[PPT12]
姥姥的居住情况,像这种老人和孩子分开住的老人家庭,也有一个很新鲜的名字叫做:“空巢家庭”。就像鸟妈妈把小鸟养大后,小鸟飞走建立了自己的家,鸟妈妈就是一个空巢家庭。刚才谁说你爷爷奶奶自己住,那就是一个“空巢家庭”。看来,2号家庭没能难倒大家。
出示所有家庭的名称:[PPT13]
独生子女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丁克家庭
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空巢家庭„„现代家庭的形式其实还不止这些。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板书:“现代家庭:形式众多”
那么,古代的家庭难道也是这样的吗?你能举一个你电视上、书本中看到过的例子吗?
二、了解古代大家庭
1.一般大家庭举隅:学生汇报所知道的大家庭的一些情况
这些大家庭你认识吗?你们看,教师出示古代大家庭的课件图片。[PPT14-17]课件出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家、大宅门中白景琦一家、普通的封建大家庭等。
你觉得古代家庭与现代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板书:“古代大家庭:同居共财”
师:同居共财,也就是不分家。按照这种逻辑,刚才那位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分开住,也就是另立门户空巢家庭的孩子,你知道等待你爸爸会有什么后果?(教师随机问一个第一调查环节中的小家庭的孩子),学生进行猜测:分家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最后,教师出示答案。[PPT18] 出示明朝法律:凡是祖父母、父母健在而子孙要另立门户、分家分财产的,杖打一百;父母去世,兄弟之间要另立门户分家产的,杖打八十。
教师总结:看来古代分家后的惩罚还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在座很多爸爸都要被打屁股呢!那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习俗里,家庭是要“人丁兴旺”、“四世同堂”那才幸福。
2.深入了解大家庭:
你还知道大家族的另外情况?
例如晨定昏省
你是怎么知道这个信息的?
长辈地位非常高,考考你,红楼梦里谁的地位最高。
3.3号大家庭——郑义门学习
看来,同学们对于古代大家庭还是调查得比较仔细。接下来,我们请进3号家庭。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古代大家庭,这户人家就是“郑义门”。
板书:郑义门
师:因为这是古代的事情,很难懂,老师先得解释一下,这户人家姓郑,名字可不叫“义门”,在古代,九代不分家就可以称为“义门”,郑家整整15代不分家,故称为郑义门。
下面,就让我们去郑家去观光游览,好吗?出发了。点击课件,[PPT19-25] 播放。
我们的脚步停留在有序堂前,要进入有序堂必须回答一个问题:这个家族 4
最兴盛时,有多少人一起生活?(1)参观有序堂
猜一猜,这个大家庭最兴盛时曾经多少人生活在一起? 学生猜测,请看大屏幕[PPT26]
一千年前,郑家三兄弟来到浙江金华,开始第一代同居。八百年前,郑家同居到第五代,人数为600余人。六百年前,郑家同居到第九代,人数为1500余人。最兴盛时,郑家同居人数为3000余人。
板书:3000余人,360余年这些数据你产生什么疑问? 回答第一个疑问: 可能出现:
疑问1:郑家的房子究竟有多大?
出示郑家祠堂外景,平常开会的地方有64间屋子,近千根柱子。[PPT27] 出示吃饭的地方。[PPT28]
疑问二:3000多人靠什么生活?来源 疑问三:有多少男人、女人之类?
研究历史就是要关注细节,你很会研究啊。请看资料。(学生阅读补充资料2)
进行小组活动:[PPT29] 活动要求:
1.阅读课本第4页及补充资料,寻找所提问题的答案。
2.划出补充资料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4人小组内交流感受。可能有些问题会在资料中找到答案,也可能需要老师引导,大家讨论。和谐钟:[PPT30-31]
这就是郑义门吃饭时敲的钟,瞧瞧,钟上有个什么字,为什么要写这个字呢?如果你来取一个名字,会取什么?其实在钟面上写着“和”。每逢初一、十五,边敲鼓边唱家训。
板书:和为贵
汇报资料中印象最深的地方。
家规:[PPT32-33] 对,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说说你的家规:学生汇报
展示郑氏家训的相关资料:11条:凡为子者,必须孝敬父母,为妻的必须相敬丈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敬其兄„„
学生汇报,教师出现解说词。
1.郑氏家训共有168条,成为其他同居家族学习的榜样。2.日本、韩国,我国明朝的一些法律也根据郑氏家训编写 你有什么感想?
(2)游览孝感泉
播放录像[PPT34] 这口泉水有700多年的历史,播放录像
这是一个有点神话色彩的传说,但是也反映了郑家除了和之外,非常讲究“孝”。
“百善孝为先”人们认为“孝顺”是家庭生活的第一美德。板书“孝为先”。(3)总览郑义门:
难怪有人这样总结,出示图片,总结词 [PPT35]
一个家,同居15世360年不分家; 一个家,173人做官无一贪污; 一个家,最盛时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郑义门”——中国家族文化的一段传奇。
在总结词中我们结束了3号家庭的游览之旅。这有序堂、这孝感泉、这和谐钟等等肯定给你很多很多感受,请看旅客留言。
(4)旅客留言板:[PPT36] 再见了,郑义门„„
我真想„„真想„„还想„„ 任选其中一个句式写写你的感受。学生写,师生合作读。例如:
我真想变成一缕清风,去吹拂那千年的传奇
我真想变成一棵翠柏,去聆听那悠然的晨钟
我还想变成一池春水,在这心灵的家园中沉醉、沉醉„„
三、家庭美德代代传
其实,古代家庭的形式还有很多,我们以后还会学到。不论从古代的大家庭还是现代家庭,以和为贵,以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还是一脉相承的。汪家能够从中山路那么多家庭中被选出来,也是因为这个家庭的传统美德。
不管家庭如何变化,这些传统美德仍然代代相传。这样的家庭有很多很多。[PPT37-44]
总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古人说得好:[PPT4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从来就是国的细胞,建设好小家,才能有和谐的大国。 板书设计:
古代大家庭:同居共财
现代小家庭:形式众多
和为贵,孝为先 教学建议:
1.利用补充的文字材料,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按照本课课时的划分,第一课时只用了2页课本的篇幅,很显然这是难以满足教学要求的。无论在材料的具体性、生动性还是数量上来说都太少。因此,用好两份补充材料至关重要。
第一份现代家庭的文字材料用在“刘星”引出之后,学生简单观看2、3分钟后即可。通过文字材料的阅读,马上可以判断各种家庭所属的形式。
第二份“郑义门”的文字材料则相对来说内容较多,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欲扬先抑,做足铺垫。
本材料的出现切忌平铺直叙,应该精心选择时机:当学生看见这个大家庭3000多人同居共财不分家充满好奇感时,要在学生提出很多相关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适时抖开包袱。这样,孩子们会如饥似渴地到资料中寻找答案。◆自学导读,注重交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材料读完后,首先让孩子四人小组交流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其次,解决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看看能否从中找到答案。如果学生提出的疑问在材料中已有涉及,学生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如果没有,互相讨论、交流。
2.“放大”补充的图片材料,深挖巧掘,点面结合。
在“郑义门”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比较感性的“游览郑义门”的方式,游览中设计了三个景点:有序堂、和谐钟、孝感泉。每张图片不能一带而过,需要充分发掘图片承载的价值。例如在“有序堂”的教学中,孩子可能会提出:“三千多人,怎么会如此有序?”教师可适时出示“宗祠”“饭厅”的图片。“和谐钟”环节时要带孩子看看钟上面的“和”字。感受郑家人“和为贵”的良苦用心,“孝感泉”录像放完后则要孩子说说看完故事后的感受,体会“孝为先”的精神。3.利用“留言板”环节,抒发课堂感受
本课在设计时没有安排课堂小结,但学生学习后的感受我认为需要互相交流、碰撞。在学生作为模拟小游客的环节中,教师安排了“旅客留言板”这一内容,让孩子把感受留驻笔端,为了降低书写的难度,借鉴语文课的形式采用了固定句式的办法。
引用资源:
百度图片http://image.baidu.com/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参考书配套光盘
第二篇:家庭万花筒
家庭万花筒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对自己的家庭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2.继承传统家庭的美德,有效地发扬于现代家庭生活中。
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了解家庭演变的历程。
难点:体会如何在现代家庭中发扬传统家庭生活的美德。课前准备
教师:
1.《红楼梦》关于大家庭一起生活的影视片断。2.江南第一家有关视频剪辑。3.“郑义门”的相关资料 学生:
了解大家族的故事 了解“郑义门”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 1.诵小诗,感亲情。
(教师出示课件:“倾诉的声音”)
师:读着这首诗,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首诗?(自由说)家,是我们成长的港湾,欢乐的源泉;家,烙印着童年的多少回忆,洋溢着父母多少关爱。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走进《家庭万花筒》,用万花筒来看家庭。(课件出示课题。)
二、彩虹镜——了解多彩的现代家庭模式
(一)谈话了解家庭
1、我们先来做个小调查,你家有几口人?分别有谁呢?(2——3)(生:3口。师:那就是独生子女家庭)(生:4口。师:那就是非独生子女家庭)
2、有没有和他们不同的?
生: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师:爷爷奶奶是一带人、爸爸妈妈是一代人,我们又是另外一代人。像这样三代人住在一起,我们就叫“三世同堂”。
3、你的家是几世同堂呢?
(二)了解现代家庭模式
1、刚才这位同学的家里就只有他一个孩子,我们称之为“独生子女家庭”,你还知道哪些家庭?
2、有这么一家人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谁来介绍一下?(PPT出示合照)
3、这是一个重组家庭,他们之间的关系有点复杂,索性考考你们,刘星全家:以孩子的情况来分,独生子女家庭,晓雪全家:这又是谁家,家庭关系如何呢,非独生子女家庭,4、现代也有结了婚不想生孩子的家庭,这种家庭有个很时尚的名字叫做“丁克家庭”。
5、咱们再来看刘星,当她妈妈与爸爸离婚后,这种家庭就叫单亲家庭
6、在这个家里,刘星算得上是一个“问题”学生了。当他犯错误的时候,夏东海是怎么对待的呢?考试考砸了的时候呢?(宽容、讲理)
7、每当家里有什么事情要做决定的时候,他们还会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呢!多民主啊!
8、这虽然是一个“重组家庭”,但是,在他们中间却充满着欢声和笑语。多和谐啊!
9、这位老人家又是谁呢?(刘星姥姥)
姥姥的居住情况,像这种老人和孩子分开住的老人家庭,也有一个很新鲜的名字叫做:“空巢家庭”。就像鸟妈妈把小鸟养大后,小鸟飞走建立了自己的家,鸟妈妈就是一个空巢家庭。
10、你身边有这样的家庭吗?面对这样的家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11、是呀,只要我们多留心,我从我们身边的小事情做起,多一份的关心和孝顺,就会让这个孤单、冷清的“空巢家庭”多一点的温暖和爱。
12、我们在一起来看看现代家庭的模式: PPT出示所有家庭的名称:
独生子女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丁克家庭 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空巢家庭„„
13、现代家庭的模式其实还不止这些,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板书:现代家庭:形式众多
二、平面镜——了解家庭模式的变迁
过渡:现代家庭是这样子,那古代家庭呢?闭上你的眼睛,老师带着你们一起穿越到古代,一起去看看他们的生活。认识血缘家庭
1、同学们,这是哪里呀?怎么来到一个山洞了呀?同学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2、你知道猿人是怎么组建家庭的吗?他们的家庭有什么特点,他们会和其他家庭的人结婚吗?
生:(同辈男女之间发生的婚姻关系,一群兄弟与一群姐妹之间互为共夫或共妻,子女自然为集群共有,子女则“知母不知父”。男人过着多妻生活,同样女人也过着多夫生活。)
3、这样的关系怎么样啊?(有点混乱)
4、你喜欢在这样的家庭模式里生活吗? 认识宗族大家庭(?)认识秦汉时期的小家庭
过渡:闭上你的眼睛,我们接着穿越。睁开眼睛,瞧瞧,这次我们在哪里啊?
1、同学们,大家来猜,在这个家庭里可能会有谁呢?
学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2、在秦汉的时候子女在长大以后是不允许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所以在五口之家里没有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同居者更少,大约在四五人之间,我们称之为“五口之家”,跟我们现在的家庭模式有点相似。
3、你喜欢和爷爷奶奶分开住吗?你喜欢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吗?
三、多棱镜——认识古代大家庭的独特模式
过渡:不喜欢不要紧,我们还有最后一次穿越的机会呢!赶紧闭眼,到了,看看这是哪儿?(PPT出现郑义门)
(一)、感受郑义门的经济
1、经过时代的变迁,很多的大家庭都渐渐地没落了,但是有这样一个大家庭却存留了下来,还成了一个“典范”。你是怎么理解“郑义门”这个词的?
2、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
3、在古代,九代不分家就可以称为“义门”,郑家整整15代不分家,故称为“郑义门”。明太祖朱元璋赐封它为“江南第一家”。
4、在这个家族最兴盛时,有3000人一起生活。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你会有什么疑问吗?
(郑家的房子究竟有多大?3000多人靠什么生活?有多少男人、女人等?)
5、老师也有很多疑问呢!这么多人怎么吃饭呢?那么多孩子的教育问题怎么解决呢?如果有人犯了错误怎么办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阅读手里的资料,小组讨论研究,寻找答案吧!
6、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3000多人靠什么生活?(生答)
7、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资料,相信读完之后你会更加明白。PPT出示
8、像这样的大家庭你还知道哪些?你从哪里看得出来?(PPT出示:红楼梦家谱)
9、这个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贾家的家谱。宁荣二府上下五代,就有近百来人。还有家中上上下下的丫鬟侍从,这么多人都住在一起。不分家,财产共有,我们就叫“同居共财”。
10、按照这种逻辑,你们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分开住,会有什么后果? PPT出示明朝法律:凡是祖父母、父母健在而子孙要另立门户、分家分财产的,杖打一百;父母去世,兄弟之间要另立门户分家产的,杖打八十。
11、如果在明朝那么很多爸爸都要被打屁股呢!在中国的传统习俗里,家庭是要“人丁兴旺”、“四世同堂”那才幸福。
(二)感受郑义门的教育 对家庭成员的惩罚 1、3000多人住在一起,如果有人犯了错误怎么办呢?(家法伺候)
2、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们家有什么家规吗?
3、小家庭有自己的家规,但凡是大户人家都会有着自己的一套家规。瞧,这就是“郑氏规范”,一共168条,是世界上最齐、最全的家庭管理规范。
4、对于这些规范你又了解多少呢?(PPT出示家规,学生概括)
5、正是这样的规范,使得173人做官,却没有一个贪污。
6、那谁又是这个家规的执行者呢?(一家之主)
7、在大家庭里,强调的是长幼尊卑,特别是家族中最高一辈的男性是这个家族的权威,我们称之为:家长制。
8、你所知道的“家长制”是怎么一回事呢?有哪些特点呢?(子女婚姻关系 对家庭成员的惩罚)
9、有在电视或者书本里看到过这样的例子吗?
(补充:巴金先生《家》中高老太爷对子女婚姻的干涉 《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悲剧)
10、请看看这个视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播放视频“宝玉挨打”)
11、生:老太太的权利很大。子女犯了错,家长可以对其进行体罚。
12、你每犯一次错误,你的爸爸妈妈会像宝玉的爸爸那样打你们吗?那会怎么做呢?
13、可是,在那个时候啊,只要你犯了错误,就会有很严厉的家法。如果你们生活在那个年代,估计很多同学都被打得屁股开花了。
14、“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棍棒底下出孝子”、“子不教,父之过”,这就是“家长制”,即便是像宝玉这样集宠爱于一身的人,即使犯了错也要挨打受罚,还打得不轻呢。
(三)感受郑义门的生活
过渡:感受过了“郑义门”的家规,小姐少爷们,肚子有点饿了吧,我们一起去吃饭吧!
1、今天可有3000人和我们同吃一锅饭。你在担心什么呢?
2、这么多人一起吃饭,会不会很乱呢?(生:有会膳钟帮忙)
3、谁来说说这“会膳钟”是怎么一回事啊?
(“会膳钟”每天早上敲二十四下,全族人员同时起床;接着敲四下,同时梳洗;再敲八下,男女分成两队,到“师俭厅”听家长训话。)
4、是呀!真有秩序啊!每逢初一、十五,边敲鼓边唱家训。
(《训诫歌》:“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每日晨起后,要到“有序堂”听诵男女训诫之词。男训主要是孝悌仁恕,积善济人;女训主要是孝顺恭敬,温和慈爱等等。)
5、不光初一十五要听家训,每天吃早饭还要听训条呢!你们瞧!(PPT)
“人家盛衰,皆系积善与积恶而已。何谓积善,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何谓积恶?恃己之势以自强,克人之财以自富,凡所以欺心者皆是也。”
6、每天听着仁义孝悌之道,难怪3000人吃饭都那么井然有序呢!
7、是呀!正是因为他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人人都“以和为贵,以孝为先”,才能整整15代不分家,被称为“郑义门”。明太祖朱元璋赐封它为“江南第一家”。
(四)欣赏牌坊
1、不光朱元璋皇帝有赐封,这个家族历经三个朝代,都那么兴旺,那么和谐。这其中的治家知道也被很多的统治者用到治理国家之上。小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很多皇帝都为他们立了牌坊。
2、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牌坊。(PPT)
3、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我们比较熟悉的,如果一个女人的丈夫死了,她为他守寡,生活很检点,我们就会为她立一个“贞洁牌坊”。在古代,给人牌坊那可算得上是最高的荣誉了,就像我们现在拿金牌一样。
4、这个郑义门可了不得啊,一共有九座牌坊!可见朝廷是多么重视这个家族,这个家族对于国家的稳定有着很大的作业啊!
5、难怪有人这样评价:
一个家,同居15世360年不分家; 一个家,173人做官无一贪污; 一个家,最盛时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郑义门”——中国家族文化的一段传奇。
四、聚焦镜——现代家庭与古代家庭的异同
1、这么好的制度,这么好的大家庭,为什么没有延续到现在呢?
(古代家长专制,子女思想禁锢,没有自由;现代讲究“民主”,男女平等)
2、虽然这些大家族因为存在的一些弊端没有延续下去,但是还是有很多传统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的。请你来说说。
3、是呀!不管家庭的形式如何变迁,家庭的美德是永远不变的。所以,不论从古代的大家庭还是现代家庭,“以和为贵,以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还是一脉相承的。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建设好小家,才能有和谐的大国。
4、了解家庭中的家谱。
为了记录血缘和亲情的传承,家族中出现了家谱。你对家谱了解多少?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如何制作家谱图。
第三篇:《1. 家庭万花筒》教案
《家庭万花筒》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对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吸取传统家庭的美德,有效地运用于现代家庭生活中。
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了解家庭演变的历程。
难点:如何从传统的家庭生活中体会到维系现代家庭的美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设置
1、欣赏图片
城市车水马龙的景象——夜晚,万家灯火的景象。
2、提出家的概念,并请学生自己定义。
同学们,瞧,这一扇扇温暖的窗户背后,就是一个个幸福温暖的家,无数个家庭星星点点般组成了社会这个大家庭。
在你心目中没,家是怎么样的?你觉得家像什么? 学生回答时随机询问他的家庭成员状况。
3、了解家的起源。小故事:家字趣谈 引出:原始社会血缘家庭
二、了解汇报各种家庭模式。
1、出示《红楼梦》的电影片段 ⑴谈谈观后感(读后感)⑵说说《红楼梦》哪些人物? ⑶出示:红楼梦人物家谱。⑷小结:这是一个中国传统大家庭,可以称为家族
2、小辩论
自己的家庭属于哪种模式? 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画简易图。教师以自己的照片为例。
统计人数:绝大部分家庭属于独生子女家庭,或421家庭。介绍计划生育政策
讨论:独生子女家庭与非独生子女家庭各自的优缺点,并谈谈自己的做法。
3、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家庭模式还有哪些类型?(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
鼓励多种形式,同时在点评时要特别注意对部分家庭的价值取向的引导: 如:空巢家庭、单亲家庭等。
(3)讨论:各种各样不同的家,有什么相同的东西(鼓励答案多元化,如:爱、关怀、温暖、亲情等)
三、传统家庭美德典范展示。
1、列举典范“郑义门”,分析《郑氏家范》。
2、讨论:其中隐含的家庭美德(厚人伦;美教化;讲廉政;“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3.假想:如果天下的家庭都如“郑义门”一般,社会将怎样?
4、名言诵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正人必先正己,治国必先治家”,从中看出家的重要性。
5、课外布置:
(1)搜集传统家庭美德名言佳句、故事(如孟母三迁,诸葛亮《诫子书》等。(2)进行调查,尤其是老人的访问。搜集家庭中的典型美德。
第2课时
一、名言佳句展示
1、以大组竞赛形式诵读搜集到的关于传统家庭美德名言佳句、故事。
二、家谱展览会
1.家谱冠名申请:根据自己家庭的典型事例讲解家谱,申请冠名 如:申请杭州李氏——节俭之家 2.上台冠名申请:
要求介绍清楚家庭成员,根据申请名称介绍家庭美德
3.统计家谱名称:如勤劳之家有哪些等。谈谈编写的体会与方法或者参观后的感受。
三、作品展示一周以上
来不及申请的家谱,进行张贴,投票。
第四篇:春天“万花筒”
春天“万花筒”
听,那动物园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看,动物们用自己的方式欢迎春天的来到。闻,让我们重新闻到大自然的气息,说,说那春天如此的美妙。
听,那花园里阵阵鸟鸣在歌唱春天,看,那破土的小草,给大地铺上一层地毯。闻,朵朵鲜花争先恐后的吐露芬芳,说,那春天如此的美妙。
听,那校园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看,一个小角落里,一株鲜花正在悄悄绽放。闻,食堂的美味,让我们对午饭充满了遐想,说,那春天如此的美妙
听,那广场上嘻嘻闹闹“好不热闹”,看,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风筝,把天空装扮更美。闻,那路边的美味让我忍不住停下脚步,说,那春天如此的美妙。
人大附小四年级:李思琦
第五篇:万花筒 教案
创意万花筒
湖北理工学院
冯学军
教材分析:
《创意万花筒》是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继续探索折射影像原理的载体,旨在制作万花筒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目的:
1、引发学生对镜子游戏的探索兴趣,在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折射影像的原理。
2、在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制作万花筒的乐趣,获得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教学准备:
1、知识储备:了解镜子的特征、历史即简单折射原理。
2、物资准备:
教师:可拆装的万花筒、简易万花筒、水晶万花筒、卡通万花筒、六面体饮料瓶、透明胶片、半透明塑料膜、不透明塑料膜、彩色碎纸片、香烟盒、剪刀、钳子、锥子、双面胶带。
学生:六面体饮料瓶、透明胶片、半透明塑料膜、不透明塑料袋、彩色碎纸片、香烟盒、剪刀、钳子、锥子、双面胶带。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玩过哪些镜子游戏?
2、提问:你们所玩的这些游戏体现了哪些光学原理?
二、玩玩万花筒:
1、指名玩教师提供的三种万花筒(简易万花筒、水晶万花筒、卡通万花筒),并说说玩后的感受。
2、引导观察这三种万花筒(简易万花筒、水晶万花筒、卡通万花筒),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
3、引导学生观察可拆装的万花筒,谈谈观察所得。
三、制作万花筒
1、提问:想一想这些万花筒是利用什么原理成像的?
2、介绍材料:今天我们也来自己制作一个万花筒,制作万花筒需要哪些材料呢?
3、重点指导简易万花筒的做法:教师演示。
(1)将六面体饮料瓶的瓶身剪下来,将其中的三片折成三棱镜片。
(2)用黑色纸将三棱镜片卷起来,再剪一块大小合适的透明胶片放在卷筒里面。(3)透明胶片上放一些彩色碎纸片,顶部盖上一块半透明塑料膜,用双面胶带固定。
(4)底部蒙上不透明塑料布,用双面胶带固定,正中心挖一个小孔。卷筒外贴上包装纸。
4、学生动手制作,师巡视指导。
5、指导水晶万花筒、卡通万花筒的做法:
(1)水晶万花筒:将小塑料袋里装水,并将小水袋安在万花筒的顶部。(2)卡通万花筒:挖合适的孔,侧面挖对槽,反面挖一方框,准备彩色塑料膜,插入侧面长槽即可。
四、展示并自然结束:
请同学们把制作成功的万花筒拿给其他同学欣赏,并简单介绍制作过程。相互评选出最令人欣赏的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