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第一课时
《水》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中三个场景的概括,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课文第一小节的学习,感受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水是生命之源,在缺水的地方,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请同学们看一段画面。
2、看了这些画面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他们的生活很艰辛 他们那常年干旱
3、他们那苦不堪言的生活都是由于缺水造成的,此时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水,板书课题)
4、让我们大声地呼唤出这种内心的渴望,齐读课题。5作者马朝虎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缺水的地方。让我们打开课文,静下心来读读课文,把字词读准确句子读流利。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课文读完了,这些词语会读吗?
出示:水窖 储藏 膝盖(1)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2)从窖字的字形结构,你看它像什么?(洞或坑)那水窖有什么作用呢?你能到课文中找出答案吗?(渗透学习方法:联系上下文)
(3)理解了水窖,再来看储藏,储藏是什么意思?(贮藏,储存,保存,找近义词)
(4)最后一个词膝盖的膝不仅在读音上要注意,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最后一部分写成水,而是竖钩加四点。自己写一写
(5)文中还有两句带多音字的句子,你会读吗?(出示,有错误相机指导)指名读句,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这是个缺水的地方,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景,默读课文找一找,并用一句话概括。
2、交流:第一个场景在哪里,谁来读?你会概括这个场景吗?谁能用小标题的形式再来概括一下呢? 第二个同上。第三个相机指导:水窖打开后,四兄弟干什么?谁把这个场景完整地读给大家听听。谁会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场景。谁也能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
板书: 小泉眼取水 下雨天洗澡 一勺水冲凉
四、整体感知
1、课文读完两遍,你觉得缺水给村里人带来什么?(用个词语来说说你的感受:艰辛、苦涩)
2、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1)出示:记得那时侯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3)默读这段文字,(除了艰辛你们还体会到什么?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苦)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了生活的苦,默读抓住关键字词谈谈你的理解。
一个村子:吃水的人之多;
十公里之外:离取水处路程之远;一处很小:泉眼之小水流量是很有限的;
一个小时:排队时间很长; 一担:取到的水数量很少;
(4)相机指导朗读句子,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刚才读的这部分除了十公里之外感受到生活的苦,还有哪个词也让你感受到生活的苦,你也来读读这部分。(5)透过这段文字,你会看到怎样的画面?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吗?(周围的环境、长长的队伍、很小的泉眼、取水的人、人们肩上的那一担水。。。。)(6)教师渲染:炎炎的烈日,长长的山路,漫长的等待缺水让村里人的生活苦不堪言,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来体现这份苦。(先自己练读,再指名读,再配乐齐读)(7)“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这是村里人常说的一句话,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缺水)喝酒是一种享受,但缺水让村里人对水的需求远远所超过了酒。这更能体现缺水之苦。)
四、小结
1、除了这两处文字,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是描写缺水之苦的。找一找。读一读。(找出一句出示一句)这苦涩的生活成了作者挥之不去的记忆,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这些句子。(分组读四句话)
2、缺水除了给村里人带来了苦,还带来了什么呢?下节课继续探讨。
教学反思:
1、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通过阅读,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学生在文章中所感悟到的,是他自己以独特的感性和经验参与解读才能感悟的,是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是极富个性化的。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把主体地位让给学生。在教学中,我能以引导者的身份,引领学生不断地研读文本。组织学生自由阅读文中关于水的三个场景,抓住能让我们真切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字、词、句认真阅读,交流体会。
2、以文为本,关注文本的深刻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文本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学中,我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始终紧扣文本,紧扣文本中的关键字句进行。从“排队挑水”场景中的“一个村子”、“十公里”等数量词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3、以读为本,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以读为本,正是在读的重视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的发展。教学中,我在组织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不忘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读:快速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引读„„而且指导学生读时也注意到了层次性:如让学生在交流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时,老师先让学生读给大家听,这时并不作具体的要求,但随着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碰撞,迸发火花时,教师及时地说“请把你们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此时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在读时自然会更加地声情并茂。在读中品,在品中读,这才是真正的以读为本。这样一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也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但是,在教学中,由于本人比较拘泥于教案,课堂上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还没能做到零距离,所以课堂氛围还不够活跃;指导学生的朗读还有些流于形式,没有将指导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篇:水第一课时教案
《水》第一课时教案
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王芳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写“膝”字。
3、通过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感受村民“吃水难”和“洗澡乐”,体会反衬写法的好处。
4、感悟作者生动具体的描述,明白水的珍贵。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明白水的珍贵。体会反衬写法的好处。
四、教学过程:
一、以诗导入。
1、学生读小诗,回答问题
有个地方多烦恼,自古至今不长草。农民洒下万千种,不见一颗长出苗。有牲畜,无温饱,多数动物活不了。男人三年不洗头,女人四年不洗澡。大家不妨想一想,什么原因这么糟。
2、教师小结,提问。
刚才大家读了这首小诗,你觉得这样的生活好吗?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可见水,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果没了水,人们将无法正常生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文章就和水有关。
3、教师板书课题:水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1、出示 水窖 配图:这就是水窖,谁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相机出示 储水 读字音。
2、(课件出示“膝”字)“膝”字几画?第八画的名称是什么?这是“木”字,原来是捺,改写成点,知道为什么吗?汉字书写时有“避重捺”的习惯,就是一个字中要避免重复的捺,所以就把捺写成了点。明白了吗?
3、(课件出示句子)(1)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指名读、女生读)
(2)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xuè)管里血(xiě)的流动在加快。
师提醒:血单独念和口头语时读xiě(指名读、齐读)
师强调: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同,读音也不同。
4、过渡:师:这么难读的长句我们都会了,读全文当然不在话下,请全体同学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一下课题:()的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围绕水的珍贵向我们描绘了几个场景?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炼的话说一说。师:你说得不够简洁,老师帮你提炼一下。相机板书:挑水 雨中洗澡 一勺水消暑
2、过渡:现在,我们先走进挑水的场景,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汇报交流。
(“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里酒比水贵,他们缺水,所以水比酒贵)(“十公里”“一小时”“一担”这几个词感受到水的珍贵)
1、课件出示:记得那时侯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2、(课件凸显数量词)师:注意数量词,看到它,留心它,再请同学读这段话。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课件出示图片,师:这就是村里人的挑水,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4、如果你就是挑水的人,你又想说些什么呢?品水中滋味(板书:“苦”)
5、师:炎炎的日,长长的路,久久的等,沉沉的担。这便是村里人的日子。这里面包含着多少艰辛与沉重啊!现在我们明白了村里人为什么说得最多的话是——“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所以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6、作者为什么在“水”字的后面标逗号?是啊,就是这短暂的停顿更彰显水的珍贵。(齐读这句话)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那处很小的泉眼是全村人生命的源泉,但远水难解近渴,因而下雨天便成了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中哪些语句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2、指名说: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盼望的日子。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师:很长一段时间,会是多长?
师:是的,那么长的时间是缺水的,于是----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盼望的日子。我们这里下雨,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一起去看看那里的孩子们如何面对下雨的日子呢?
3、出示: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水给我们的抚摸和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4、师:通过你的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痛快、舒服、享受、幸福)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5、师:你瞧,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师引读)
六、小结写作手法
这雨中洗澡洗的是多么的痛快啊,而这短暂、难得的痛快背后是多少缺水的苦痛和期盼啊!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反衬。这样鲜明的对比,更让我们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七、留下阅读期待。
学完全文后,我们对水才会有更深的体会。下节课,我们再从消暑的场景中去感受水的珍贵。
板书: 水
挑水 苦 雨中洗澡 乐 勺水消暑
第三篇:水——小班化公开课第一课时
27、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水》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笔调清新,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小时候因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下雨天,孩子们用雨水洗澡,炎热的夏天则盼望水窖被打开的瞬间,细腻刻画了四兄弟尽情享受母亲一勺清凉之水的舒服与痛快,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水的渴望,对水的珍爱,对母亲如水一样亲情之爱的美好回忆。【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课教学积极倡导自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把读书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思考、发现、评判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体验、感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受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熏陶感染,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做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学本课“窖”、“储”、“勺”、“漆”等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概括段意。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大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预习导航 2.学生:收集有关水资源和缺水情况的资料、完成《预习导航》。【教学过程】
一、读关于“水”词语,导入课题。【课件出示】我朗读,我发现: 滴水穿石 水到渠成 水火无情 水涨船高 水天一色 山清水秀 饮水思源 细水长流 跋山涉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指名学生朗读,说说这些词语跟什么有关。【生:水】
揭示课题,27、水 请一名男和女生上台板书课题,其他学生打开课本,读一读课后的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二、我的朗读很精彩
【课件出示】储备 膝盖 地窖 吸吮 钥匙
光溜溜 狗尾草 一勺水 麦草秆
尽情享受 无遮无挡 缕缕轻风
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xuè)管里血(xiě)的流动在加快。
1、指名4位学生分组朗读三组词语和一个句子。
2、学生齐读词语。
三、默读课文:快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学生默读思考。
2、教师指名交流,相机指导:概括主要内容要从宏观上思考,不要拘泥于细节。
四、小组合作,理清课文脉络。
【课件出示】
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2、小组内讨论每个小标题的意思,要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3、每组推选1人把小标题写在磁性软黑板上;
4、每组推选1人向大家介绍小标题的创意。5、1号同学担任组长。
1、学生小组合作5分钟。
2、每组派人把合作成果贴在大黑板上。
3、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小标题的创意。
五、班级好声音 【课件出示】
1、各小组选择最喜欢的内容,反复朗读,并结合具体的词句说说这样朗读的理由。
2、设计朗读形式,提高表达效果。
3、组内练习,推选代表,参加班级比赛。
4、认真倾听,准确评判,推选班级好声音。5、2号同学担任组长。小组交流;
学生上台朗读并说出理由(3组上台交流); 学生尝试评价(点名2位学生发言)
教师结合学生评价,相机小结: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不同,对文本的理解自然不尽相同。
六、精读第一节
【课件出示】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记得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水,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指名读第一节
自由品读:边读边想象这一节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景象?哪些词句写出了村里缺水(学生描述)
【课件出示】:
1、缺水的图片
2、民谣:半夜起来去爬山,爬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
学生齐读。
这首民谣写出了找水的艰辛,读到这里,我们深深地感到节约水资源是多么的重要。现在你有什么关于节约水资源的成语和话语跟大家交流的吗?(交流节水的成语和广告语)
七、完成填空,总结课文。
《水》是一篇 文,作者是。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 困难,洗澡 ;下雨天用 洗澡;炎热时,母亲用 为四兄弟消暑纳凉,说明当时水的。
教师小结:课文用什么方法写出了水的珍贵,以及缺水的苦涩,我们在第二节课共同探讨。
八、布置作业。
1、把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句子摘抄在《朝花夕拾》上。
2、你能设计一条关于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呼吁更多的人来保护水资源吗?
第四篇:27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7.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诱发情感。
1、老师这里有一组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风吹皱面皮,火烧就生气,利刀切不断,斧砍无痕迹。)
2、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对,还是水。(一物生得奇,脏了不能洗,越洗越浑浊,越洗越有泥。)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水有关的文章——《
27、水》
二、检查预习,初读词语
1、课前同学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老师这里有一组词语,我们一起来看。谁能读好它?有那么多人想读啊,那就请第二小组开火车。
2、你觉得哪个生字在书写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膝)膝查月字旁再查几画?有些字笔画比较多,我们在第一次遇到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
这两个词语,我们颠倒一下也可以成为一个词。(学生读:吮吸 润舒)这两个词语非常特别,我们将它颠倒顺序,但意思比较相近。
3、老师这里还有一组句子,谁来挑战?
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单独使用,不组词,都读“xiě”。——你看,他手上流血了!
4、同学们读得真好,看来课前的预习做得很到位。
5、大作家茅盾先生告诉我们,文章至少读三遍:(出示ppt),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我们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再把课文读一读并思考文章围绕水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用几句简单的话概括一下,会吗?
好,下面开始自渎课文。
三、定格画面,理清脉络。
1、课文围绕水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还写了什么?谁能概括?
2、好,谁来说?
村子里的人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一担水,所以这个水很珍贵。(板书:一担水 珍贵)
3、接下来课文又围绕水写了什么?
村子里的人们在雨中痛痛快快地洗澡。(板书:一场雨 痛快)概括得非常好!
4、课文最后还写了什么?
用水窖的一勺水洗澡冲凉舒服极了。(板书:一勺水 舒服)
5、现在你们能不能根据黑板上的板书来完整的说一句话?现在学会概括了吗? 课文最后母亲还说了一句话——你们真的饿坏了。不说渴说饿,很有意思。(板书——饿)
四、内容把握,体悟情感
(一)挑水之艰辛
1、课文围绕水大体写了三部分的内容,我们仅仅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是不够的,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
比如说——每一担水对我们村子里的人来说都是那么珍。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写出一担水的珍贵的?哪些词哪些句体现出了珍贵,请自己读第一自然段。
谁能通过朗读来体现村子里水的珍贵?谁来试一试?
2、读得真好,就该这么读。让我们来学着她的语气来读好这一节。(生齐读)
3、有一句话,你们读得特别好——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我们来比较这两个句子,有逗号、没逗号,基本意思一样,那么不一样在哪里?(突出了“水”的珍贵。)
4、我们再来一起读好这句话。(生读,“水”重音,停顿。)
5、同学们,10公里,村子里的人要走2个多小时。去了还要回,一共要多久? 挑一担水回家,光走,大约要四个多小时。并且,还要排队一小时,那就是5个多小时。
去的时候,挑空的水桶,忽略不计。回来,肩上一担水,好几十斤啊。5个多小时,能到吗?(不到,至少要6个小时。)
6、同学们,抓住数字看背后,你会发现数字也会说话,数字也会传情。当地还有这样一首民谣呢!(出示:半夜起来去爬山,爬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
从这首民谣里你感受到了什么?(从这担水里感受到了村子里的人生活的艰辛。)
7、缺水到如此程度,于是,作者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所以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8、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村子里水的珍贵。(齐读第一节)
(二)雨中洗澡之痛快 1.理解
1、村子里十分“缺水”。一般文章都会写缺水的种种“苦”,作者不写“苦”,反写“乐”,两件“乐”事。第一件便是(指黑板——下雨天洗澡)
这段话里,有一句写了孩子们“下雨天洗澡”,请大家再读第2自然段,画出来。
2、缺水的地方,下雨了,那真是过节一样的快乐、兴奋。下雨天洗澡的同时,孩子们还在干些什么?(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张开嘴巴吃雨水)
3、那么,从这场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看出这场雨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4、孩子们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奔跑跳跃,大呼小叫,还用嘴巴去接水,可见孩子们对水的渴望,同时也看出那个地方缺水的严重。
2.移情
1、如果此时此刻,你就在现场,你会怎样呢?(指两女生——丢手绢、跳皮筋、跳舞)
雨中丢手绢、跳皮筋真是一件浪漫的事。
2、男孩子呢,你们会在雨中干些什么呢?(打水仗 摔跤„„)3.再读
1、下雨天,像过节一样,一边洗澡一边雨中游戏。
你奔、他跑、你跳、他跃、时而大呼、时而小叫„„他们在雨中真是开心、尽兴,好不痛快!咱们一起把这种痛快酣畅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好吗?(生齐读)
2、孩子的痛快和大人们的痛快一样吗? 你看得出大人们的痛快吗? 孩子们的痛痛快快可以描写他们的表现,大人们的痛痛快快也写了他们的表现,但是他们的表现让人看不出来,只是表现在心里。
(三)一勺水之舒服
1、课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一勺水给孩子们带来的舒服的感觉。兄弟四人洗澡一共用了多少水?
一勺水,四个人,对于我们来说,冲凉都算不上,对文中的四兄弟来说,算得上是洗澡了。水实在是太珍贵了。
2、一勺水洗澡,写到了四兄弟的两次反应——舒服,你从哪两句话可以看出?
出示:一缕水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都倒抽了一口气。
顿时,藏于地下的水的清凉,再加上缕缕清风,让我们舒服得“啊啊”大叫起来。
四、当堂迁移,以乐写苦
1、作者生活在一个缺水的地方,很苦。作者却写了两件乐事——下雨天洗澡痛快、一勺水洗澡舒服,这叫作以“乐”写“苦”,这种方法就叫作反衬。
2、这样写,你不只体会到村里人的缺水,还能感受到,村里人缺水但不缺乐观,甚至不缺乐趣。
3、我们高年级的同学,读书时,两只眼睛,一只眼读课文写了什么,另一只眼读课文是怎么写的,有什么秘诀和奥秘,这才是完整的读书。
4、在我们的写作中,你提尝试过运用反衬的手法吗?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用反衬的手法?
五、课后作业
1、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一个课后思考题——“题目的文化”:课文题目《水》与作者原题目《饿水》这两个题目,你更喜欢哪个?依据课文内容,也可以了解作者创作经历,表达你的观点。
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我们将目光聚焦到三幅画面中,从“一担水”中看到了珍贵,从“一场雨”中品出了痛快,这珍贵的“一勺水”能让我们如何苦中作乐呢?且听下回分解——下课!
板书:
饿? 水
一担水 珍贵
一场雨 痛快
一勺水 舒服
以“乐”写“苦” 反衬
第五篇:《三月桃花水》教案第一课时
2013.10.10上午
03号选手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解读:
《三月桃花水》是刘湛秋的一篇散文,散文文字优美,富有意境美。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写作手法,将三月的春水描写得灵动、活泼。将此文作为教材,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以为读和写是关键,通过想象画面朗读,感受三月桃花水的迷人和作者对它的喜爱。作者的写作方法可以加以渗透,字词的教学必须扎实开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学会正确书写“琴、装、酒、醉”四个生字;
2.展开想象朗读课文,感受三月桃花水的迷人。
3.初步认识排比句。
能力目标:1.能借助工具书,自主认识、理解生字新词;
2.初步学习语气助词在不同词语后面的不同读法。情感目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之情。本课时教学重点:
1.通过逐层深入的朗读,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初步体会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
2.识字、写字。本课时教学难点:
练习读正确文中“呵”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读音,初步了解语气助词的发音在朗读时需根据前一个词的尾音而产生变化。
教学准备:
PPT课件、田字格 设计理念:
1.朗读是学生理解文本,培养语感,走近作者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理解文本必须基于学生读透文本的前提之后,因此,本节课我设计了逐层深入的读书环节:一读,理解字词——二读,质疑问难——三读,整体感知。旨在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第一、二、三学段每节语文课都要安排十分钟给学生写字。”因此,本节课我从文本中提炼出四个适合三年级学生识写的四个生字,采用识写分离,随文识字,集中练写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1.播放“春天,冰雪消融,河水潺潺流淌”的视频短片(或图片),师配上一段解说。
提问:看了这样一段视频(或一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回答。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段赏心悦目的视频(或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中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2.师:这一池春水满载着蓬勃的生机,流淌进我们的眼里,也流淌进作者的心间,他亲切地称呼这一池春水为——(师板书课题)三月桃花水 指导读好课题。
【设计理念: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朗读时学生个性理解、表达的方式,抓住课题,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可温婉,可勃发,可细语,亦可铿锵。】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师:让我们跟随作者刘湛秋的文字,去品味这迷人的三月桃花水。师配乐朗读课文。2.出示初读提示: 不动笔墨不读书
(1)在你不认识的字上面打个小“?”;(2)在不理解的词语下面画“——”;
(3)把难读的句子和你喜欢的句子多读两遍。
3.生初读课文,师巡视,并将学生标注出来的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用PPT出示。
交流:如果我们平时读书时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怎样解决呢?
【设计理念:1.教师的教应从学生的学出发,学生已经会的不需要教,学生教了也不会的,没必要教。因本次比赛的特殊性,课前不能与学生接触,我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本课预习情况,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字词指导。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上教学环节中的解决读书中遇到困难的问题设计旨在渗透给学生学习方法,学会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是中年级学生应该掌握和熟练运用的学习方法。】
4.指名读词,相机理解词意,认识本课生字。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师:认识了这些词宝宝,现在把它们送进课文里,你一定可以比刚才读得好。赶紧试试吧!不过,老师还要考考大家的眼力。边读边找一找,文中有一个字和一个标点,作者用了好多次,这在平时的课文中可不常见。读完了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2.读书,交流:“呵”、“;”
3.出示所有带“呵”的句子,指导学生读正确“呵”的不同发音。4.师:作者为什么使用了这么多“;”,这个疑问留待我们下一节课一起来讨论。
四、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字词解决了,语气词“呵”读准了,老师来看看同学们课文是不是读得更流利了。
2.分段出示课文: 第一段:(1-2);第二段:(3-4);第三段:(5-6);第四段:(7-9)3.指名学生读,着重指导朗读的停连、节奏。【设计理念:《朗读学》一书中讲到:停连、节奏、语气、韵律都体现着朗读的音韵美。这是一篇散文,指导学生读出散文不同于诗歌、小说、童话的语气和节奏感是培养学生语感,认识散文文体特点的必要手段。】
五、戛然而止,留下期待。师: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看到的三月桃花水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的呢?他的文字里还藏着哪些秘密有待我们去发掘?下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同去寻找文字里的宝藏。
六、掌握方法,练习写字。1.出示生字:琴、装
2.读一读,找出这两个生字在结构上的相同之处。3.写字方法口诀:上分下合,但上面也不能分得太开。
4.师范写,提示:这两个字下半部的撇和捺都要写得舒展,才能撑起整个字。
5.生各练写一个生字。6.出示:酒、醉
7.读一读,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都有一个“酉” 8.写字方法口诀:部件在左小偏上,部件在右大偏下。9.师范写,生各练写一个。师巡视指导。
10.有时间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写的字,评价,再练写。
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
刘湛秋
琴
装
酒
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