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浅谈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时间:2019-05-15 05:5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时1—浅谈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时1—浅谈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第一篇:课时1—浅谈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幼儿美术教育教学交流——

浅谈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陈莹

老师们,中午好。很荣幸受学校领导委托,本学期将由我和各位老师一起来共同交流、探讨和学习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些内容。

在刚接到领导提出的这个要求以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咱们所要交流的内容定什么更为适合,因为本人也从未参加过类似的幼儿教育教学这一块的培训和学习。如果有安排不妥当的的地方请老师们见谅。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这样的交流学习活动咱们都能有所收获吧。

我想重点是根据咱们幼儿美术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交流和学习一些基础的美术知识和我个人对幼儿美术教育教学的一些看法。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

《浅谈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一、幼儿美术教学由哪几部分组成

1、开始部分:即导入课题

一堂课的导入就是一根导火索,能点燃孩子们学习美术的欲望,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好新课导入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能引起孩子们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因此这部分教师应抓住孩子们好奇、好动,充满活力、善于幻想的特点,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比如: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动画欣赏导入法、趣味儿歌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添画补充导入法、变魔术导入法、活动纸偶导入法等等)来导入课题,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孩子们主动、自觉、愉快地进行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从而提高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效果。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曾有诗句这样写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后两句意思是只拨弹了两三下,还没有成为一首完整的曲子,但是就已经把演奏者所有表达的感情表现了出来了。当然这里是夸演奏者技艺水平高!)我想咱们课堂教学的导入也要力争做到这样的效果,“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可见精彩的导入能带领孩子们快乐地走进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催开他们的创意之花!所以导入是十分重要的。

2、基本部分:也就是新授内容

此部分包括孩子们的探索活动、教师的示范讲解、幼儿的创作及教师的指导等等。根据《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美术阶段呢,以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四个学习领域,我想这里借鉴一下:因为咱们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教学和幼儿美术教育教学也是相通的。这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的各个不同学习领域进行教育教学。

比如: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师可以利用示范讲解法让孩子们加深理解,加强感性认识,从而达到造型表现的学习目的。

或者故事法,强化思维力。将绘画步骤以故事的方法一步一步的讲述,绘画就得到了一个飞跃,比如教孩子画《海底世界》时,用孩子们创作出的一条条线和一个个名字创编起来,加以整合和排列,便是一幅很好的作品和故事。如:

(1)、有一条小鱼,她的眼睛非常明亮,就像太阳一样,发出万丈光芒。(2)、她给自己挂了一条漂亮的项链。

(3)、鲨鱼看到那么好看的小鱼,露出锋利的牙齿向她游来。

(4)、章鱼哥看见了他可不答应,赶紧喷出了黑色的墨汁,救出了美丽小鱼儿。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师可利用直观的教学法让孩子们观察图片或实物,看得明白,学得真实。

如:教幼儿画《美丽的衣服》时,可先让孩子观察,并提出观察的要点:

1、衣服是用什么颜色的?

2、这件衣服是男孩儿穿的还是女孩穿的?

3、衣服上有拉链吗?有钮扣吗?有没有口袋?

4、衣服上有哪些花纹和图案?

5、是件夏天穿的衣服还是冬天穿的衣服?

然后让孩子用语言讲述衣服的具体细节,语言的描述可增加孩子对衣物的印象,和表达对衣物的感觉。观察的越细致,描述就越清楚,塑造就越容易和准确,通过反复的练习、运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现力。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师可以利用引导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进一步观察从而达到自主动手操作、创作的目的。等等等等

我想这里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教学,咱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注意,并做到一下几点:这也是我们《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来的几点教学建议。咱们一起共勉!

第一,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展开想像,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第二,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第三,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第四,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第五,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第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第七,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第八,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3、结束部分:引导多种形式评价孩子的作品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孩子的美术作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孩子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孩子们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孩子们对美术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在评价孩子们作品时,教师要让孩子们去发现自己的绘画成果,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对自己的画产生信心。评价时可以是教师有针对性地评价,也可以是幼儿进行互评。(1)、教师的评价

在评价时,教师应多一些赞许,少一些指责,让孩子们在我们亲切的言语中逐渐自信。往往在绘画过程中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扼杀掉孩子画画的天分: 比如:

①你画的这是什么呀?怎么一点都不像呢? 大人感受的世界,是现实的存在。看到了,才相信是真的,是好的。但是,小孩儿却不同。他们在4、5岁时,认为主观想象就是真实存在,也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画,再加上控制画笔的能力还不够娴熟,所以,孩子的画当然与大人的评判标准有差距。他有画得不像的自

由。因为,画得像,并不是绘画艺术的最终目的。真正的儿童画不是以大人意志为主导的画。而是由孩子自己创意,反映孩子情绪指向的“小品”。在幼儿园时期绘画的真正意义在于满足孩子们涂鸦的欲望与本能,让他们养成独立创造的习惯,并且勇于表达自我。所以老师们请不要去猜测孩子们那辨认不清的画到底是什么。而是要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比如:“你能告诉老师你画里面的小秘密吗?”或者“你是怎样就选择了这些颜色了呢?”而不要以“像不像”去评判一幅作品。

如果教师太执着于绘画结果,并对技巧过于紧张,只求画得像,就会忽略了最珍贵的原创性。所以,尊重孩子们请别乱下结论,让孩子来说说自己的想法,是最明智的!②你画错了!

在绘画艺术中无所谓“对与错”,也没有“对与错”。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要一味的凭自己主观意识判定孩子绘画作品的“对与错”,要克服对幼儿绘画“是与不是”的简单化的评价。要积极提供机会,让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进而主动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体现“人人都能学好”的大众化教学理念。比如:

对有创造性的孩子,教师可以对他说:“呀!你真会学习,真会动脑筋。”并把孩子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孩子们看或让其他的孩子说一说你从他的画面当中发现了什么?

对中等的孩子,教师可以说:“你是学习的小能手,请看一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画的,再想一想画出和他们不一样的作品来。”如果发现有进步就再进行表扬。

对能力差点的孩子,教师可以说:“你很爱动脑筋,喜欢思考问题是吗?那就请你再多努力想想?”有时教师也可以运用一些非语言,而是肢体上的,如:体态上的鼓鼓掌,竖竖大拇指,发自内心的微笑,连连点头„„ ③你画的不太好,老师来帮你画。

老师认为,孩子画的线不直,尺寸不对,所以,握着孩子的手,让他规矩地画完一张画。其实,孩子却讨厌这样的做法:老师限制了我的手,限制了我的脑,不让我独立地做事。时间长的话,孩子就产生了依赖性,便失去了原创的热情,也就谈不上什么创造力了。有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创造是一种天生的才情。孩子们都是创意大师,当他们刚开始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画作中独一无二的原创,都不是教出来的。想保持这份原创活力,教师应鼓励独立思考能力,以免在他人的过度干扰或是各种视觉污染下,丧失信心与美感的敏锐度。所以,教师过多的插手,孩子便缩手,过多的干涉是对创意的破坏。因此,咱们的老师要把握住度,让孩子们的自由情感在涂鸦中得到抒发。不要去倒帮忙,帮倒

忙。

④你的画太棒了,将来肯定能够成为一名大画家。

很多教师觉得孩子只有受到表扬才能更好地画画,所以,不论他画的什么,画得怎么样,都一味地夸奖。结果适得其反,小孩觉得这类表扬给自己造成的压力太大。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可能就开始糊弄你,比如:一节课画五六张,甚至更多。变成“一钱不值”的画。教师可以适当的添加描述性、激励性的评价: 比如:

“那只恐龙看上去真高兴!” “你画的小鸟好像在唱歌!” “哇!你还会用对比色呀!真棒!” “你的三原色表现的很不错!” “你的作品真大气!好样的!”

“你作品的构图真是别具一格!继续加油!” “你的作品用线、用色真大胆!真好!” „„

这些评价听上去可能会更好。其实幼儿绘画的目的不是为了当画家,它更大的作用是开发孩子们更多的潜能。如:幼儿绘画能发展孩子们手的大小动作,能提高孩子们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以及观察力等等。所以,咱们的老师要给孩子们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在玩中体验学习的乐趣。玩在其中,乐在其中!(2)、幼儿的评价

教师应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合作者,突出幼儿的自评和互评,这样一来,有利于帮助幼儿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有机会向别人学习,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幼儿之间的个性差异与知识技能的差异,导致作品各不相同。在相互比较中,各自优缺点也就能相互呈现。所以得让孩子们多说说,教师只适当的引导: 比如:

①你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是哪一幅?为什么喜欢呢? ②他的画面中有什么优点呢,哪些值得你去学习? ③他的画面当中又有什么缺点呢?你能给他指出来吗? ④他的作品中都用到了那些颜色呢?你能来说一说吗?

⑤你能大胆的上台来,把其中的一幅作品编一个故事讲给所有的小朋友听吗?

„„

像这样让孩子们多说一说,就能形成一种互补和相互启发,从而提高他们的评价、欣赏、审美的能力以及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

幼儿的自评,教师可以让孩子上台,以自我介绍作品,或者通过绘画作品编故事的形式展现,还可以让幼儿把作品分小组集中在一起,先开展自我评价,比如:(每人都有三颗小星星,如果认为自己画得很棒,可以先给自己贴一颗小星星,其余的两颗用来互评),再进行互评,始终让幼儿处于自主的学习状态。

在幼儿绘画创作结束的评价中,教师引导孩子对自我或参与他人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是对幼儿创作成果的及时肯定和激励,对培养幼儿的成功感、创作欲望和良好的审美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类型

幼儿园美术活动包括三种类型:绘画、手工、美术欣赏。

1、绘画(命题画、意愿画、装饰画等)

2、手工:

泥工:各种颜色的泥土、橡皮泥、自制彩色面团等。

折纸:一般从中班开始,材料可以用蜡光纸、彩色纸或一般白纸,纸不宜太脆太厚。粘贴和剪贴:粘贴是幼儿把现成的图形或自然材料按要求粘贴在纸的适当位置。拓印:就是用瓶盖、蔬菜、水果、树叶等蘸上颜料后,在纸上拓印各种物品。棉签画:用棉签蘸上颜料进行作画。吹画;在纸上滴上颜料后,然后用嘴吹。手指点画:就是用手指蘸上颜料在纸上作画。

3、美术欣赏:欣赏课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欣赏对幼儿开阔视野、引发联想有着重要作用,它并不仅仅局限于各类名家名画、名胜古迹,也可通过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欣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幼儿园美术活动组织的策略

(一)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1、视无生命事物为有生命的游戏

小班孩子由于年龄较小,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他们会认为生活中的布娃娃、玩具、小汽车甚至一切事物都跟他们一样是有生命和感情的,所以教师应顺应涂鸦期幼儿这一明显的心理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比如:涂色练习《小小粉刷匠》。

2、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枯糙单一”的临摹活动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在认识发展上尚处于无意识阶段,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观察容易从兴趣出发,不持久,也很难长时间绘画同一个主题,对枯糙单一的临摹不敢兴趣针对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将幼儿的绘画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将绘画活动游戏化,以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从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绘画技能。比如:点、线练习《我和小兔是朋友》。

3、粘贴等形式的游戏更能调动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小班粘贴画《我给小树穿新衣》。

(二)以儿歌的形式组织活动

在设计美术活动时,有时可根据所定的活动目标,可把所要绘画的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孩子们不仅喜爱儿歌的内容,且易于掌握所画物品的特征,而且还边说边画,乐在其中。比如:绘画活动《可爱的小鸡》 儿歌内容: 《可爱的小鸡》

大圆哥哥出来玩儿,小圆弟弟来做伴儿。大圆哥哥一撅嘴儿,脸上长个小黑点儿。小圆弟弟一着急儿,拿起两根小细棍儿。细棍上边长脚丫儿,变成可爱小鸡娃儿。我给小鸡穿新衣儿,小鸡对我笑嘻嘻儿。

《小花猫》儿歌: 小花猫,脸圆圆。尖尖的耳朵,大大的眼。弯弯的嘴巴像小船,长长的胡须嘴两边,身体和腿像椭圆,细细的尾巴直冲天。

《小宝宝》儿歌: 小宝宝,脸圆圆,黑黑的头发,大大的眼。弯弯的嘴巴像小船,能干的耳朵在两边。

《毛毛虫》儿歌: 大圆哥哥笑呵呵,小圆弟弟紧跟着。你拉我呀我啦你,好像一列小火车。伸出小脚爬山坡,爬上爬下真快乐。

《花儿宝宝》儿歌: 大圆妈妈出来玩儿,小圆(半圆)宝宝趴身边儿。你挤我呀我挤你,乐的妈妈笑开颜。

《大狮子》儿歌: 妈妈提着买菜蓝,两个小把挂两边,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放两边,两个烧饼放下边,撒点芝麻放下边,三根葱儿三根蒜,篮子周围镶花边。

《小老鼠》儿歌: 小老鼠真好玩,脑袋圆来嘴巴尖,圆球鼻子小小眼,六根胡须细又短,两个耳朵似半圆,椭圆身体在后边,四肢小爪跑得欢,细长尾巴直冲天。

《小鸟》儿歌

(一): 小小鸟儿真好玩儿,圆圆脑袋嘴巴尖儿,身体翅膀似椭圆儿,小小尾巴像花边儿,别忘画上小小眼儿。《小鸟》儿歌

(二): 圆形哥哥出来玩儿,小小眼睛嘴巴尖儿,椭圆弟弟跟后边儿,椭圆妹妹靠两边儿,小小尾巴像花边儿,变成小鸟飞上天儿。

《小兔》儿歌: 小小兔儿真正帅,长长耳朵圆脑袋,红红眼睛笑口开,梯形衣裙尾巴盖,四条小腿跑得快,小朋友们都喜爱。

(三)设置一个情境进行活动

在美术活动之前可以先设置一个让孩子们极感兴趣的情境,以调动他们极想做画的愿望。然再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材料,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由自在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四)观察引导法

美术活动是视觉艺术活动,离不开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发孩子对事物的情感体验,使 观察与感受紧密联系,为孩子的创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因此,我们引导孩子观察时,首先 要调动孩子观察的兴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引导孩子观察范画时,以奇特的方式出现

范画,一定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美术活动中易被忽视的问题

(一)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提问

美术活动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此目标的完成与教师的提问与引导密切相连。教师的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一种广泛应用的重要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将教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引发幼儿思考与学习的主动性。比如:画蝴蝶。再比如:曾听过一节大班的绘画活动《花瓶》,教师的提问如下: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花瓶

师:你们喜欢花瓶吗? 幼:喜欢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花瓶好吗? 幼:好

师:这个花瓶是什么形状的? 幼:长长的、地下有点圆的 师:上边有哪些花纹?

幼:有一条条的花纹、还有圆形的花纹 师:有哪两种颜色? 幼:有红色的、黄色的

教师示范讲解后,又问:小朋友,你们学会了吗? 幼儿异口同声的回答:学会了

整个活动的设计看似比较完美,却隐藏着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1)教师的提问有效吗?

(2)他的提问能否充分调动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假若把提问改成:(1)花瓶是什么样子的?

(2)你们看到的花纹、图案有什么规律?

(3)你们觉得画花瓶时,应先画哪部分、后画哪部分?(4)出了这种式样的花瓶,你还能设计出什么式样的花瓶呢?(5)除了花上花瓶,还可以画上些什么呢?

由以上的提问,便可引发幼儿的艺术冲动,充分调动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展幼 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把孩子引入一个开放的,无拘无束的,倡导个性表现的艺 术空间。教师的提问应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每钱一个问题都是为后一个问题的深入做铺 垫。

教师的情绪,语言,行为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及心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行为。可见 教师提问的重要性。教师的有效提问就好比是一个火车头,让整列火车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 行。

(二)评价作品时易忽略的问题(1)不要轻易的妄下定论。

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往往忽视了美术教师学真正的目的所在,美术活动最重要的是激发幼 儿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幼儿最大的乐趣也在于想象,每一个幼儿 的脑海里都充满着幻想的奇异世界。所以教师应用“童心”去想幼儿所想,给幼儿讲述解释 的机会,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评价幼儿作品,特别是对那些不像你所期待的那类幼儿作品,应该先倾听一下孩子们的涂鸦解释。多注意自己的言语,不要以好与坏,对于错来妄加评 价而伤害孩子的自尊,赞美孩子的点滴进步。(2)不要省略美术活动的评价环节。

幼儿的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互相学习借鉴的成分,向幼儿展示同伴的 作品,让孩子们对话和相互介绍讨论那些有创意的表现,不但能使孩子感受作品中创意所带 来的快乐自豪感,还能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作品的提高有着我们不可估量的作 用。

(3)评价幼儿作品时要纵向比较而不应横向比较

(4)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以免使幼儿在被动的服从和模仿中丧失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

总之评价是一个欣赏的过程,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每一幅作品,为他们提供积 极有效的反馈,即使发现幼儿表现中的错误,成人也不必大惊小怪,立马否定幼儿的作品。而应在充分观察和欣赏画面后仔细倾听幼儿的想法,再作出具体的评价。虽然他们绘画的内 容有的不完善‘有的不合逻辑,但是却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无限情趣,稚拙而可爱。

一次成功的活动固然会让我们积累很多经验,然而,一次失败的活动会让我们收获更多。教 师理念转化为行为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虽说教无定法,然而“心中有孩子,然后有活动”,应该成为我们今后设计和组织活动时首先遵循的原则。

第二篇:浅谈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浅谈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在当今的科技时代里,人们随着科技意识的提高,逐步认识到早期儿童科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小培养儿童爱科学、科学良好习惯的的重要性,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索精神,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教师是幼儿科学活动的促进者,要尊重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要尊重儿童的爱好和兴趣,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让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幼儿也已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在开展中班科学活动应注重增强探究的目的性、系统观察、比较探究和记录等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在探究中不断尝试并获得切身的体验,既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能够很大程度满足他们成长的需求。

一、选材与幼儿兴趣、需要、接受能力相吻合

《纲要》中强调幼儿的科学教育内容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要创造条件引领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使幼儿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探究活动的选择常常由教师精选日常生活中幼儿能接触到的,且又是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概念或经验,还应注重幼儿对所要探究事物与问题的前经验和认知水平。本学期开展的中班科学活动《会飞的塑料袋》中塑料袋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把塑料袋当玩具,他们有的把质地比较硬的塑料袋放在头上当帽子;有的拿着塑料袋压平当手帕在折,有的拿塑料袋跑来跑去。这个在成人心中不起眼的塑料袋却成为了孩子的宝贝,捕捉到孩子的这个兴趣点后,我们开始有目的的观察孩子的反应,在后来的活动中孩子们对于塑料袋的玩法显得比较局限,但是兴趣依旧浓厚。当孩子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或困难时,教师的帮助性介入可以大大促进其发展。可见,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时科学探究活动生成的重要依据。我们中二班的男孩占全班人数的三份之二,他们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对于动动,玩玩、做做,非常感兴趣,在平时的“动手做游戏”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剪、折、贴技能和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而科学探究活动《会飞的塑料袋》不但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也符合本班幼儿的基本能力和发展水平。

二、目标制定与年龄特点、活动内容相符合 《指南》中4—5岁科学领域提出以下发展目标:能对事物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可见科学领域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保持幼儿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调幼儿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对探究结果进行推理、记录。因此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我在开展中班科学活动《玩纸船》将目标定为:

1、感知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2、尝试用符号或数字记录实验结果,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以上活动目标更注重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活动准备与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相适应

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活动准备至关重要。对于幼儿,活动准备是他们学习和探究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对于教师,活动准备则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活动准备直接决定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活动准备包括:环境氛围的准备、知识经验的准备、操作材料的准备。

(一)环境氛围的准备:在环境创设中整合教育资源

《纲要》明确指出:要为幼儿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适宜的场景可以引发幼儿的行为。因此,在开展中班科学活动《按物体的特征排序》(数学)在准备这个活动时,我把活动的创设放在了首位。首先是班级大环境的整合:互动钱与幼儿一起收集生活中有排序规律的物品(碗、盘、花瓶、壁挂等),将各种蕴含排序规律的物品整合在一起,布置成“生活用品展览区“;指导幼儿运用以往的排序经验参与布置”放风筝“的主题饰,将序列的规律尽美尽情的展示墙饰中;利用班级周围的墙、柱、窗、橱、地板等三位空间把一些序列巧妙地隐含在环境中,目的在于把活动内容与环境有机又巧妙地融为一体,对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可把科学学习根植于孩子的生活经验中,让孩子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探索中发现科学、学习科学。

(二)知识经验准备:在参观中积累经验开拓眼界

在开展中班科学活动《不怕水的纸》《各种各样的纸》《玩纸船》前,带幼儿参观“恒安集团“,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纸,在活动中拍摄幼儿观察探究的照片,布置”参观活动照片展“。目的在于让幼儿亲历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捕捉记录幼儿的成长历程。

(三)操作材料的准备:根据幼儿的水平投放开放性材料

《纲要》中提出:提供丰富可操作性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这些材料暗含着幼儿通过操作和使用能够达到的适宜活动目标和内容,这些材料应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这些材料应具有开放性,能激发幼儿接近材料,能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材料应该有较广的余地,使幼儿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探究,有不同的发现。在中班科学活动《磁铁的好朋友》提供材料:幼儿人手一份材料,内有铁夹、回形针、积木、塑料勺、螺丝帽、硬币、水彩笔、钥匙、纸杯、在教室增加一些铁制用具,记录表人手一份。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交流磁铁吸铁的特性,帮助幼儿在了解磁铁具有吸铁的基础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活动环节设计以循序渐进为原则

(一)由境生情,激发兴趣

根据《纲要》精神,将幼儿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放在首位,以幼儿的亲身感受为活动的切入点,在开展中班科学活动《会飞的塑料袋》前创设了一个到处丢满了塑料袋的场面,通过实际的场景,让幼儿很自然的进入教室,面对眼前的情景我故意说:“呀!是谁把塑料袋弄成这样?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幼儿便纷纷地答到”应该把它们捡起来!“于是,幼儿便非常起劲地捡塑料袋,一下子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为下面环节的教育活动做好铺垫。

(二)感知探究,获得信息

教师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幼儿在自身的探究活动中,感知探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异同点。我在组织大班科学活动《年历》中,先引导幼儿从年历的造型、图案、款式、大小和数字等方面进行观察,发现年历的异同点;接着观察年历上各种数字的颜色、大小、和排列位置的不同及其所代表的意义,让幼儿由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符合幼儿注意的特点。在这个科学探究过程中,幼儿学会了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获得了年历主要特征的经验。接着通过集中提问形式、让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探究结果,使幼儿获得的经验得到相互补充,进而获得系统的信息。

(三)运用自主,探究合作

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让幼儿自由分组、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观察同伴是怎样完成的,或向同伴寻求帮助,我在开展中班科学活动《会飞的塑料袋》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是:根据有幼儿的不同能力引导幼儿发挥形象动手制作漂亮的塑料袋,探索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以继续完成他的装饰活动,中等能力的可以让他们在追逐跑中寻找塑料袋高飞的办法,能力强的可引导他尝试不同质地的塑料袋,不同长短的线,使塑料袋飞起来会发生什么样子的不同情况。《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探索塑料袋飞的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怎样让塑料袋飞高,而是让幼儿在积极的跑动中,和相互比较中自发的认识到跑得快,塑料袋本身的质地,绳子的长短都会影响塑料袋的飞行。

(四)表征拓展,创造表现 幼儿在探究感知的基础上,对探究对象有各种不同的认识,这是激发幼儿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表征,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独特精神。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教师则要求幼儿根据材料的特点,大胆想象,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又能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使各种能力层次的幼儿都能从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乐趣。最后,要求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向同伴和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使幼儿的各种不同作品都有合理的解释,体现儿童表征方法的多样性,即:允许儿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总是力图了解和认识本身所处的外部世界,并努力使用周围环境,幼儿的认识活动更是受到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直接驱使和控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使幼儿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作为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时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需要,合理地创设环境,让幼儿去尝试、操作、探索,从而促使他们更好的发展。

第三篇:美术活动的兴趣与幼儿语言的发1

美术活动的兴趣与幼儿语言的发展

友谊县幼儿园李淑艳

兴趣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培养的一种方式,一种教学方法,生活中能让我们心情愉悦的事物都是美的。爱美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有兴趣的事物感觉很灵敏,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美的渴望也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幼儿园以后,对于美的,有兴趣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这时他们就会迫切的渴望有个平台来表现出自己感知的一切,这个平台就是美术。这就不难看出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了。而作为幼儿美术的教育,就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以及渴望表达出对兴趣的心理,及时采取适当的形式以最适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

一.对幼儿美术兴趣与语言的培养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主要动力,或者说几乎是唯一动力。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只有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他们才会兴奋的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呢?

首先,让幼儿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让他们感知这个美好而又神奇的世界,然后再以游戏的形式,让他们用五颜六色的笔自由自在地来表现自己有感知到的。3~5岁的幼儿尚不具备用文字、数字等手段进行交流的本领,此时的信手涂抹也就成为唯一可以达到一定的交流目的方式,使幼儿产生心理上满足的同时对绘画产生一定的兴趣。

其次,通过实际动手,来激发幼儿美术兴趣。幼儿年龄小,手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善,手的动作很不协调,但对动手的活动比较感兴趣。所以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如:搭积木、捏泥像、折纸、简单的绘画等活动来满足幼儿的动手需要。如老师可以叫幼儿用橡皮泥捏出简单的水果样子带回家,在家长夸奖中让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最后,我们可以运用拼画、添画的形式,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各种几何形状的名称孩子们还叫不上来,但他们却喜欢用它们拼拼摆摆。我们就可以用吹塑纸剪许多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让幼儿拼画,他们可以自己动手,拼出他们喜欢的东西。然后,我们可以用这些几何图形蘸上颜色印在纸上。让幼儿添画。在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

力完成了一幅幅有趣的图片的同时,也激励孩子们逐渐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语言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先取决于语言。”可见语言与智力密切相关。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词汇量日益增加,通过发展,孩子可以简单、连贯地叙述见闻、表达思想。幼儿语言的培养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那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丰富学生生活,创设语言环境幼儿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获得发展。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

二.对幼儿进行绘画基本技能训练

对幼儿绘画基本技能训练是对幼儿绘画教育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当孩子有了绘画的兴趣,有了绘画的冲动,他们就需要正确有效的绘画方法将所感受到的、所想到的表现出来。当自己在所感受到的所想到的被自己形象的表现在纸上的时候,孩子将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所以老师要以适当方法对幼儿进行绘画基本技能训练。

1.让幼儿认识并学会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当幼儿有了绘画兴趣后,开始教他们认识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幼儿知道各种笔的使用方法和握笔方法。如果握笔姿势不正确,到少年期就很难纠正。刚开始在纸上练习时,可先要求在正确握笔的前提下,随心所欲地在纸上涂画。使之在没有绘画压力的情况下,能长时间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应进行多次训练并由老师配合指导辅助。

2.引导幼儿绘画熟悉的形象,掌握基本线段、几何图形的绘画

熟悉的形象容易引起幼儿兴趣,如在教幼儿学习画线条时,我创设情境假设带幼儿去参观公园,用幼儿都很喜欢的来调动幼儿积极性:“小朋友非常喜爱小鸡,小鸡喜欢吃虫子,我们来帮小鸡画虫子

好吗?”让幼儿用蜡笔画出一个一个彩色的虫子。然后又为孩子准备了印有大灰狼的白纸,启发幼儿说:“动物园里的大灰狼要是走出来,会吃掉小动物的,咱们把它关到笼子里去好吗?”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画了许多密密麻麻的线,把大灰狼关在了里面,从而达到了培养基本绘画技能的目的。

3.认识色彩、感受色彩,培养幼儿运用色彩绘画的能力

幼儿绘画活动处于初级阶段。在活动中,我尽量鼓励他们使用鲜艳、漂亮的颜色,从而培养了孩子们健康活泼的个性及丰富的用色手法。当孩子们对色彩有了浓厚兴趣时,我组织他们开展一系列填色、涂色活动,先选择手帕、红领巾、房子、红旗星星等以直线为主的图案作为涂色对象,最后在幼儿对色彩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学会选择色彩为物体配色,以培养幼儿的色彩感,提高幼儿的辨色能力。

4.引导幼儿建立初步的构图意识

幼儿画的魅力在于它的构图。在象征定型初期幼儿的构图大部分十分零乱,无章可循。因此,要引导幼儿体验构图的平衡,建立初步的构图意识。幼儿画画的构图有他独特的稚拙感。他们从3岁以后就会生动地画出平行排列的画面,但这是凭借直观的、朴素的美感表现的。为了使孩子的绘画能力有所提高,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能力。

首先,引导幼儿分清物体的空间位置。懂得分析物体的大小、多少、方向,逐步注意它们之间的位置,表现物体间的上下、左右、前后关系。如制作一些简单的立体物体,让幼儿随意摆放物体,然后画成图画。比如为兔子添画草、萝卜,为小金鱼添画水草、泡泡,为母鸡添画虫子、鸡蛋等,初步体验构图的平衡,然后逐渐增强幼儿绘画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动笔绘画前让幼儿先思考要画些什么物体及物体与整体的相互关系,画完后让幼儿谈一谈为什么这样画,在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将物体放在特定的关系中去认识,体会到在平衡中求变化,建立起初步的构图意识。

三、合理地评价幼儿作品增强幼儿自信心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评价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能保持和延续孩子的绘画激情,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绘画的表现力,还能张扬他们的个性,开发潜能。

把评价作品看成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 发表看法,每次画完画,就把全班幼儿的作品一一张贴出

来,一个不落地展现在全班幼儿面前,让孩子们互相审视、交流。有时还让孩子们到前面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有的孩子就像讲故事一样述说自己有趣的构思。然后让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评论。从来不给幼儿的作品打分,不造成恐惧心理。但经常引导他们去比较,拿出小朋友的画让他们欣赏。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辨别,从中悟出道理。孩子们自己心里明白,谁的画颜色搭配得最好,谁的画构图有主有次,谁的画画得更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一旦他们发现了,自己就会改正。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

四.打好基础,产生敢画的愿望。

初学绘画的幼儿,无意识做画已不能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断随外界影响及想象空间的增大会激起更高的表现欲望。在这期间,有的幼儿就出现了不敢大胆下笔做画,其表现的唯唯喏喏。这时老师再有目的去要求色彩,线条,形象,构图等画面效果,往往只会打消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如:教幼儿学画“冬天的雪”要表现出雪花飘落的情景,幼儿对此真是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开始画起。而整堂课结束,幼儿作业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他自己也看不懂的乱涂一片。吸取经验,在以后的选择设计活动内容方面切记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运用逐渐深入方法,先从最基本的横、竖线,各种圆形、粘贴等教起,练习画格子布,手绢,皮球等圆形组合物。让幼儿轻松掌握基本线条和曲线的画法技巧。如:在练习绘画小鸡,乌龟,星星,树叶,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都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近似椭圆形或圆形三角形组合而成,所以在教时采用一环套一环的方法,从最基本的圆形开始,练习各种接近物体,然后,再进行简单的组合,也许刚开始幼儿不一定画的那么好,甚至组合不到一块,但这时我们应积极给孩子加以鼓励,也许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动力,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画的认可,让幼儿在期望中找出感觉,找出不同,产生敢画敢望,增进下次学习兴趣。

五.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新大纲指出:“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的能力都不一样,有些能力弱的孩子。老师要怎样对待这些孩子,同样一个教学目标,若要实

现在每个幼儿身上,那就谈不上因人而异。我们只有给他们一个最近发展区,才能不断满足他的内心愿望,达到求知的乐趣。学习期间,我们系统的练习了圆形及基本线条的组合物。如:太阳、牵牛花、热带鱼、七星瓢虫等。这些也是教学重点,难点即是事物之间的组合比例,细节画法等。在具体的教学中,受到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兴趣点不同的影响,幼儿的作品也不可能趋于一个体化。所以要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也要随自己愿望,展开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让他们对美术活动不失兴趣;能力中等或一般的幼儿,可使其达到教学目的;让无形的思维,丰富了想象力,发挥自主,独立的意识。作品中的自由创作,并不意味着老师不用去教,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住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

六.遵循幼儿的意愿,培养语言能力,迎合他们的兴趣。

有人认为:画画是幼儿的一种游戏,也是一种语言,没有任何功利,是一种手和有关材料互动后的结果。尤其是低龄幼儿,用笔在纸上涂抹,从涂鸦期起,就开始创造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如,我的班级宋阳小朋友喜欢画他会画的一些喜欢的东西,而有一次他画了一幅青山绿水,在我看来那将会是一幅完美的《美丽的图形画》。可他还是添了一架直升机,让我的担心会不会画蛇添足,此时随着寥寥几笔一架在大树上空盘旋的直升机的诞生,早已抛到九宵去外,而我也为没有阻止他的浓厚兴趣而暗自高兴,在丰富的想象活动中激发孩子绘画兴趣。

总而言之,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美术启蒙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快乐,使幼儿的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画好就必须培养其兴趣。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语言表达的大好机会,孩子们可以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可以用故事来表现,这时我们往往采用“比比谁讲得好“来激励幼儿大胆表达对画面的理解。在教师与幼儿这种卓有成效对话、讨论中,教师的引导与幼儿的自我体验,感受密切结合,既使得幼儿获得了有关知识技能,又使得语言得到了发展。

美术活动的兴趣与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和特点阶段报告

友谊县幼儿园李淑艳

2013年10月

第四篇:幼儿美术活动

幼儿美术活动中内容和方法的整合授课地点:成庄矿托儿所 授课时间:2014年10月 授课人:夏晓君 本课学习幼儿美术活动中内容和方法的整合。

教学设计:

以范为例,首先提起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再用实际的例子来巩固学习内容。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广泛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学习如何培养幼儿自立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3.学习如何让幼儿获得审美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幼儿美术活动中内容和方法的整合。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幼儿美术活动中内容和方法的整合。

教学内容:当前,如何站在开发幼儿的潜力、发展幼儿健康的个性、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的新的高度,使微观的美术教育目标与宏观的学前教育目标相一致,是我们共同要研究的问题。

一、拓展视野,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广泛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以往幼儿美术教学是以向幼儿传授粗浅的美术知识技能为主线进行的。虽然教学内容能注意题材广泛,贴近幼儿生活,但大都停留在儿童平时所积累的零碎经验的层面上。

经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我们发现内容和方法是一个整体,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对扩大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探索世界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也是幼儿美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尤其在当前,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开阔幼儿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经验,使他们感受到时代前进的脉搏,为他们将来成为国际化的、现代化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此,我们改变了以往停留在单一领域目标的做法,深入到幼儿生活中去发掘他们关注的热点,将目标拓展到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与求知欲,在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中去寻找美术创作的题材,并将幼儿美术创作放在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使幼儿不断体验探究新知的乐趣。例如:我们开展的《三毛环保记》《全家去出游》《世界名车》《中国足球》等活动,都让幼儿体验到了不断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乐趣,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运用各种途径与手段,培养幼儿自立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主动获取信息、整理和处理资料并加以利用,是幼儿学会自主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幼儿尚未学会使用文字记录,图画、符号、剪贴等美术手段经常会成为他们记录的手段。这些记录虽然称不上艺术作品,却十分有助于幼儿学习如何去把握新的信息。

于是,我们通过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创设丰富的环境,引导幼儿在自主选择中,尝试各种运用美术手段进行记录的方法,探索在没有成人的直接指导下,自主地学习。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存在着极大的潜力。例如,幼儿在学画三毛这个造型相当复杂的人物形象时,开始大都选择了填色这一最简单的方法。随着填色的成功,幼儿又开始学习临摹、添画或改画等难度较大的方法。最后,几乎全班幼儿均能驾轻就熟地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三毛形象。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不能把美术教育局限于专门的美术活动。当美术作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时,它的目标就不是学习某种表现形式,而是把握更为灵活的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自我实现的能力,使美术在儿童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将科学探究与艺术表现相结合,让幼儿获得审美的情感体验

儿童探究中的发现,不只是对原有资料的重复利用,而是将它们进行梳理和重组。当幼儿有着运用美术来表达自己感受的强烈愿望时,他们需要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去实现。这时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一个超越自我、大胆创造的机会,在幼儿的能力范围内,让他们再一次面临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科学的探究和发现,借助艺术的手段,创造性地加以表现,进入一个充满审美情感体验的境界。

多年来,我们开展的关于幼儿美术表现能力与发展水平的研究,旨在不断探索遵循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搭建足以推动幼儿主动学习的阶梯。这在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中成为十分有效的教学策略。在《三毛环保记》中,我们开展了关于表现人物动态的讨论;在《全家去出游》中,我们开展了人物与景物的组合的讨论。这为幼儿更自如地表现创造了条件。

幼儿教育的整合观使我们认识到,幼儿最有意义的经验不是那些孤立的、某个领域的经验,而是那些相互联系、整合的经验。引导幼儿整合地获取这些经验,并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探索、理解、创造和应用,这是包括幼儿美术教育在内的引导幼儿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也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所在。

第五篇:幼儿活动组织和教学启示

幼儿活动组织和教学启示

1.丰富幼儿的表象。(让幼儿多积累一些生活经验和表象能够促进其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发展。)

2.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如: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抽象逻辑思维是在5岁的时候才开始萌芽的。因此,在小班不适宜开展加减运算。并且幼儿理解事物是需要直观的、可见、可感、具体形象的,所以要求教师要选择直观的教学方式,避免抽象的。)

3.尊重和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正是因为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并且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所以往往会有令人啼笑皆非的或者是匪夷所思的想法和说法,而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衡量和评价幼儿的思维和理解方式;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幼儿思维方式的尊重和理解。)

例题:

茵茵已经上了中班,她知道把两个苹果和三个苹果加起来,就有5个苹果。但是问她2加3等于几?她直摇头。

请结合案例简述幼儿园思维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答题思路:

(1)找知识点:思维的发展特点。

(2)结合案例:具体形象(阐述材料中的表现)。

(3)总结收尾:综上所诉:材料中体现的是……

切记一定要结合材料。

下载课时1—浅谈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时1—浅谈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折纸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思考

    幼儿折纸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思考一、论文摘要:折纸活动是一种动手动脑,手脑协调配合的创作活动。既可以锻炼幼儿的双手又能开发幼儿的智力,活跃思维。折纸活动的开展还可以丰富幼......

    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力培养1

    《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期进行创造力的教育和培养,对开发幼儿创造潜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创造力不是一种知识可以学习和直接传授,它是人类特殊的认识能......

    孟连县幼儿园组织幼儿开展学雷锋活动

    孟连县幼儿园组织幼儿开展学雷锋活动 3月5日是学雷锋日。为了弘扬和培育新时代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孟连县幼儿园组织幼儿开展了“学习雷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美术教学活动计划1

    美术教学活动计划 五大连池风景区二中 薛志红 二0一一年三月一日 初中美术教学活动计划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活动步骤:美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

    组织社员开展生态调研活动1

    桂林农校支社组织开展生态农业调研活动 桂林农校支社韦爱群陈涛 2013年11月30日,我支社组织了全体社员赴广西绿太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一次生态农业调研活动。在调研活动中......

    幼儿美术活动方案

    一、设计思路孩子进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环保中废物的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也体会着一种关心......

    混龄班幼儿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

    混龄班幼儿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 丽水花园幼儿园 戴赟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混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幼儿园实行混龄教育也是可行的,符合当前学......

    幼儿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美术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主要抓一重点:美术课堂的研讨。抓一特色:“乡土·生活·游戏”特色,主要活动如下:一、重点——美术课堂研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