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活动设计思路与指导策略

时间:2019-05-15 06:3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美术活动设计思路与指导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美术活动设计思路与指导策略》。

第一篇:幼儿美术活动设计思路与指导策略

幼儿美术活动设计思路与指导策略

一、设计思路

1.确定教学目标

虽然在有限的范围内幼儿的思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由于受到直觉的限制,幼儿肘期形成的概念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概念,所以,在确定美术教学目标时必须避免两种提法:一是把画出某一具体图象当作目标,如教幼儿选择红色画太阳,就容易使幼儿误认为用红色画太阳是唯一的方法,从而失去对颜色的想象。二是把认识近大远小、重叠、渐变等抽象概念当作目标。如教幼儿运用大小对比的方式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就容易使幼儿产生“小图象必定表示远方物体”的印象,从而导致思维混乱。

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客观判断幼儿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确定幼儿下一阶段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适度。如当幼儿只能用笼统的图形来创造图象时,我就鼓励幼儿将图形与线条进行多种式样的组合。当幼儿能画出较清晰的图形时,我就逐步引导幼儿用多种图形组合来创造不同的图象。当然,目标并不一定都是按教师的主观意愿制定的,有时它是由幼儿提出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目标与幼儿的需要吻合。

2.选择内容

幼儿美术创作主要表现在造型能力和表现方法两个方面。造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和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的成熟程度有密切关系,教师应避免运用简单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法,力求客观地把握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幼儿搭建小步递进的阶梯,以帮助幼儿主动建构自己的造型方式,提高造型技能。在尊重幼儿手部肌肉动作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接触多种工具材料及广泛运用的机会,使幼儿不断变化、创造,习得各种表现方法。

我认为幼儿学习技能的内驱力来自他们在内容的吸引下产生的强烈的自我表现的愿望。所以,教师应选择那些有足够吸引力的内容并进行艺术加工,认真研究内容与技能的内在联系,把技能表现自然地融入内容之中。如在教幼儿学画人物头部转动的动态时,我选择了“观测流星雨”这个热点话题,以“观测小组记录每一颗流星”为内容,启发幼儿尝试表现每个“观测者”的动作,使转动头部动作成为幼儿成功地观察流星的需要。于是,围绕这一有趣的情景画出向不同方向转动的头部动作,就很自然地成了孩子们的主观愿望和需要。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内容开展专门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这类美术活动在技能与方法上应尽可能简单、便捷,以便给幼儿更多创造的空间。

3.调整教学过程

通常幼儿美术教学过程由引起兴趣、出示范例、示范讲解、巡回指导和结束评价五个环节组成,这五个环节都以完成技能要求为目的。在实践中,我尝试将这五个环节调整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讨论、鼓励独创和展示判断,这是以鼓励创新、激发创造为目的的。

创设情景指的是将情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其成为诱发创作动机、引导幼儿学习技能的推动力;提出问题指的是围绕内容与方法提出问题(可由教师提问,也可由幼儿提问),让幼儿观察、思考;引导讨论指的是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那些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鼓励独创指的是鼓励幼儿按自己的体验大胆表现,努力超越自我;展示判断指的是给幼儿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比较自己与同伴的作品来进行判断和自我评价。

二、指导策略

幼儿美术创作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幼儿的创作是个体化的,教师很难设定统一的指导方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我认为把握以下一些指导策略会使美术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策略之一:不断提出疑问

当幼儿经常采取某种造型形式、表现方法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让幼儿考虑改变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的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当幼儿选择红色画太阳时,教师可以提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当幼儿选用橙色和黄色画太阳时,教师可以再提问:“其他颜色可不可以用来画太阳呢?”当幼儿用彩条画太阳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怎样的彩条才更像阳光呢?”

策略之二:帮助幼儿建立求新、求变的创作思路

很多教师常要求幼儿画得“跟老师的不一样”、“跟小朋友的不一样”,这个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儿束手无策。我认为所谓“不一样”,首先应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创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其次,要把“不一样”具体化、明确化,如大变小、高变低、红变绿、左变右等等。如画鸟时,我不但鼓励幼儿画自己喜爱的鸟,也鼓励幼儿画想象中的鸟,头、身体、翅膀、羽毛、眼睛、嘴巴什么都能变。有个幼儿按想象画了一种奇特的鸟。大家问我这只鸟的名字。我说:“人类只发现了一部分鸟,这只鸟也许是还没有被发现的鸟吧!”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了美好的愿望,由此带来的惊喜和成就感便成为幼儿继续进行创造的动力。

策略之三:善于用幼儿看待事物的方式去解释画面

幼儿对许多图象的解释都与日常生活经验具体形象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应经常观察、学习幼儿的造型,善于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解释画面,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进行交流。

策略之四:教幼儿学会修改图象

教师应使幼儿懂得完成作业和对待工作一样,应该是完整的,不能半途而废或因不满意而气馁,应鼓起勇气,设法修正,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有些自信心不强的幼儿,常常一画错或一不满意就换一个地方画,或把纸翻过来重画,或坐着发呆直至换一张纸为止,这是极不好的习惯,对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有始有终的学习习惯不利。针对这一现象,我有意识地组织了一些教学活动.如“印绳”、“打翻了墨水”、“圆圆找朋友”等,引导幼儿学会对已有图象进行再定义。尤其是当幼儿画“错”的时候,我就启发幼儿结合创作内容,对已有图象进行大胆想象,并用改变图象、添加特征等方法进行弥补。如果不能修改,则用再定义的方法使其变为其他图象,使其不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如画“动物世界”的时候,有个幼儿画了两个太阳,我就启发他大胆想象,把它再定义为其他图象,结果他成功地把它改画成了大狮子。

策略之五:展示作品,相互学习

幼儿的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互相学习借鉴的成分,因此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及时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想象和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应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既乐于观赏那些技能高、创造性强的作品,也能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优点。

大多数幼儿都有创新的愿望,也乐于在同伴面前显示才能。有的孩子不愿让大家学习,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技能低下,而可能是不恰当的教学策略所致。如有的教师把“画得与别人不一样”片面理解为“不要学别人”;有的教师总是表扬那些技能较好的幼儿,结果使这些幼儿形成骄傲自满的心理,这不利于幼儿相互学习。

策略之六:鼓励幼儿超越教师

教师应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不必将图象、颜色、步骤都讲解得十分详细,应给幼儿留有较多的创造余地,以显示他们的才能。有时甚至可以有意提供一些不完整或错误的图象启发幼儿思考,让他们担任“小医生”为作品“看病”,使幼儿有超越教师的机会。如在为故事《猴子过桥》画插图时,我介绍了猴子的两种动态,并表示自己想不出其他动态,请幼儿补充。在这种创作氛围中,幼儿个个信心十足,满腔热情,画出来的小猴也千姿百态,很有创造性。

第二篇:美术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三种类型美术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

学习时间:2009、11、2

3一、美术欣赏活动(发言人:游琳)

一、如何激发兴趣,引起幼儿对欣赏对象的关注

策略:

1、情感带动,积极关注

2、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

3、注重欣赏对象的呈现方式,突出美的意境

二、如何使幼儿理解有一定艺术高度或与之有一定距离的作品

策略:

1、情景再现

2、创设多通道体验的条件,引发情感共鸣

3、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感受欣赏对象的形式美

三、如何让幼儿充分表达和评价

策略:

1、创设宽松、平等的对话环境

2、提出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

3、允许和鼓励个性化的表达

四、如何让孩子对所欣赏的内容进行再创作表达,从而获得充分的审美满足,激发对欣赏活动的持久兴趣?

策略:

1、模仿或表演

2、拓展创作

3、寻找类似

4、给作品取名字

5、回归生活

三种类型美术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

学习时间:2009、11、23

◆ 手工活动(发言人:卢德蓉)

手工活动不同于欣赏活动的是,它是一种造型艺术。幼儿的手工活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产生意图阶段(引导幼儿体验、感知生活)、构思阶段(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制作阶段(引导、指导幼儿创造)。下面我就从这三个阶段

产生意图阶段的策略:

1、创设情境,比如:教师自身的衣着、配饰,周围环境、活动材料构成的环境,教师的言语动作等;

2、由浅入深的策略;

3、由简到繁的策略;

4、情感熏陶的策略。

构思阶段的策略:

1、启发式示范;

2、注入式示范;

3、实物范例;

4、多样性范例;

5、提问的策略;

6、参与与退出的策略;

7、整体观察——局部观察——整体观察的策略。

运用以上策略时注意几种方式相互转换,根据内容难易不同选择不同的策略,还要便于幼儿迁移经验。

制作阶段的策略:

1、行动暗示的策略;

2、提问的策略;

3、分层指导的策略:

(1)目标分层: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

(2)材料分层:根据孩子能力不同投放难易不同的材料;

(3)指导分层:先指导能力强的孩子,再指导中等水平的孩子克服缺点,最后指导能力弱的孩子完成作品;

(3)评价分层:注重幼儿个体的纵向发展。

4、游戏练习的策略:回归生活,美化生活;

5、正面鼓励的策略;

6、同伴互助的策略。

三种类型美术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

学习时间:2009、10、27

绘画活动中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发言人:卢金兰)

一、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孩子说“老师,我不会画”,对于这类对画画缺乏自信的孩子,教师该如何指导?

1、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孩子放松心情,减轻对画画的畏惧和压力。

2、寻找原因。了解孩子不会画的原因,如没有掌握好相关技能、对绘画对象陌生而不感兴趣或其他原因等,以便及时调整策略。

3、降低难度。对孩子提出低层次的要求,如教师画好主体或孩子不能掌握的部分,让孩子进行添画;或引导孩子画结构较为简单的作品。

4、经验迁移。从孩子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入手,迁移经验、调动兴趣,激发其想画的愿望。

5、正面强化。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

二、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示范或出示范画?

1、抓教学重、难点进行局部示范

2、抓幼儿学习困难进行个别示范。因为个体差异,在对孩子进行指导时应观察到孩子的具体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示范。

3、多局部示范,少整体示范。

4、教师示范延迟出现,多采用幼儿间同伴示范。

5、运用其它媒介代替示范。

6、淡化教画痕迹,在情境氛围中进行巧妙示范。

三、如何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评价?

1、给孩子解释和交流的机会。

2、多元化评价,丰富评价形式,多同伴互评和自评。

3、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不要用统一标准衡量孩子的作品。

第三篇: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试题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试题A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考试方式:考查;开卷。

班别: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请将“√”或“×”填在题前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

1、所谓社会性,就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对社会的认识。()

2、幼儿社会化的过程,又称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就是幼儿逐渐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

3、幼儿的交往活动可以分为与同伴交往和与成人交往两大类。

()

4、人际关系的交往质量、成人对幼儿的态度、照顾、引导都是帮助幼儿发展积极的社会行为的必要条件。()

5、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还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觉的道德行为。()

6、个性和社会性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所以,个性发展好的幼儿难以社会化,社会性发展好的幼儿缺乏个性。

()

7、在幼儿园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比较大的是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

8、同伴关系可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甚至大于家庭的影响。

()

9、同伴交往就是与同年龄的伙伴交往,有了年龄差异就不能够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了。

()

10、自我意识是幼儿社会化的核心,幼儿因自我意识而产生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

()

11、幼儿的自我意识,是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与环境因素、人际交往、参与活动等无关。

()

12、教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意识,以保证创设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环境,有目的地组织教育活动,并随时注意自身态度、言行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

13、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中与同伴、师长的多种交往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与日常生活无关。()

14、从时间角度,《纲要》中的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可具体分解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及活动目标。

()

15、从教育范围角度,《纲要》中的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可具体化为大班、中班、小班的教育目标。

()

16、用移情的方法理解他人,或只用语言来设定情境让幼儿通过想象来体验别人的感受,对小班幼儿来说是很难奏效的。

()

17、社会行为可以分为亲社会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幼儿年龄小,没有反社会行为,只有亲社会行为。

()

18、社会情感可以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幼儿无忧无虑,只有积极情感,没有消极情感。

()

19、开展社会教育时,教师一定要给幼儿实践的机会,要让幼儿发现、感受、练习、巩固,避免僵硬的说教或脱离幼儿生活经验感受的主观安排。()20、观察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前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

1、“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 因素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A、父母家长 B、社区环境 C、家庭环境

()

2、“有样学样”的现象说明 因素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A、成人 B、社区环境 C、大众传媒

()

3、一个4岁幼儿说“我可勇敢了!”问他为什么?他说“老师说的。”这表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 特点。

A、自我评价的依赖性和被动性B、自我评价的表面性和局部性C、自我评价的情绪性

()

4、一个4岁的孩子说:“我是好孩子!”问:“你为什么是好孩子呢?”他回答:“我吃饭吃得好!”这表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 特点。

A、自我评价的依赖性和被动性 B、自我评价的表面性和局部性 C、自我评价的情绪性

()

5、在情绪情感发展方面,有的幼儿过分逞强好胜,不能忍受哪怕很小的挫折,主要是 造成的。

A、年龄太小不懂事 B、心理发展还不成熟 C、家庭环境和成人的态度

()

6、幼儿容易产生退缩、攻击、说谎、性别倒错、破坏等消极行为,以下几个原因当中最为直接的是。

A、年龄太小不懂事B、心理发展还不成熟 C、早期成长的环境不好(主要是人际环境)

()

7、幼儿社会教育的道德教育部分,应以 为重点内容。

A、激发道德情感B、形成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C、培养道德意志

()

8、“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具体教育内容属于 的内容范围。

A、爱家乡 B、爱祖国 C、爱集体

()

9、“了解清洁工人的工作,懂得他们的劳动给大家带来方便和愉悦,懂得尊重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劳动成果。” 这一具体教育内容属于 的内容范围。

A、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B、对自我的认识 C、对周围人的认识

()

10、“学会轮流、谦让、合作、协商”,这一具体教育内容属于 的内容范围。

A、游戏规则 B、家庭生活规则 C、社会公共场所规则

()

11、“知道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知道犯错误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这一具体教育内容属于 的内容范围。

A、社会行为 B、社会认知 C、个性

()

12、成人要求幼儿做一件事,他不一定真正掌握了这件事情的意义,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可能还是不会按照要去做。只有当他自己在生活中主动做了,才能说他真正掌握了社会行为规范,比如:吃饭前洗手;整理图书和玩具„等等。这一现象表明幼儿社会学习具有 的特点。

A、无意性 B、兴趣性 C、实践性

()

13、一位教师经常利用饭堂工人送饭菜的时机提示幼儿“饭堂师傅做出的饭菜真美味,我们要谢谢师傅”,这一做法体现出教师善于根据幼儿社会学习 的特点来开展礼貌教育。

A、随机性和无意性 B、长期性和反复性 B、兴趣性和差异性

()

14、有些幼儿会模仿电视节目上的男女交往的行为,如搂抱、亲嘴、说要和某某结婚„„等等。如果你是老师,你的处理办法是。

A、一笑而过不了了之 B、驳然大怒批评禁止 C、保护好奇心引导正确认识()

15、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言“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这句话提示我们开展幼儿社会教育要注重遵循 原则。

A、正面教育 B实践性C、生活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纲要》在社会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提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和说教”;“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社会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这对于教师开展幼儿社会教育很有指导意义。请问:这些文字具体提示了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怎么做?请概括出来。

2、角色游戏是指幼儿以假想的方式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活动过程,也是幼儿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请问:通过这类游戏,幼儿可以获得的社会学习经验有哪些?

3、请说说什么是行为练习法,教师在使用行为练习法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至少列举五个方面)

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怎样遵循正面教育原则?

四、分析题(25分)

1、乐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游戏时学会了分享玩具,但是回到家后,处在一个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环境中,他又轻易地形成了独占玩具的行为方式。——请问:(1)乐乐的行为体现了幼儿社会学习的什么特点?(2)了解这一特点之后教师应当注意怎么做?(共5分)

2、认真阅读大班社会教育活动《欢欢喜喜母亲节》设计方案,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1)在这个活动方案的“活动目标”中,哪一条目标是认知目标或情感态度目标或能力方法目标?请在目标后的括号内写明。(3分)

(2)在这个活动方案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主要运用了哪几种社会教育的常用方法?请写出方法名称并写出具体表现的环节内容。(6分)

(3)参照这个活动方案的活动目标,拟定大班社会教育活动《我的好爸爸》的活动目标,写在下面的格式内。(6分)

活动名称:大班社会教育《我的好爸爸》 活动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4)假如请你设计大班社会教育活动《我的好爸爸》,你认为《欢欢喜喜母亲节》这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有哪些可以借鉴运用?列举2-3个方面并简单说明理由。(5分)

附活动方案

大班社会教育活动《欢欢喜喜母亲节》

活动目标:

1、积极准备并乐意参加母亲节的庆祝活动,感受温馨的节日氛围。(目标)

2、为妈妈送上充满浓浓爱意的“亲亲妈妈爱心盒”,表达对妈妈的爱。(目标)

3、在游戏和制作活动中知道妈妈爱自己,自己爱妈妈,加深母子亲情。(目标)活动准备:

1、把前几次活动积累下来的作品装在一个盒子里,取名为“亲亲妈妈爱心盒”。

2、制作并张贴大海报,制作邀请函请妈妈参与活动,讲清时间和地点。

3、布置活动场地:(1)制作背景画面——欢欢喜喜母亲节;(2)座位安排——内圈为小椅子,外圈为大椅子,母子一一对应入座;(3)准备茶水、点心、纸巾、幕布、手印画材料等;(4)人员分工:迎宾员、招待员、主持人,迎宾员佩戴绶带,招待员戴工作帽,主持人简单化妆;(5)音响设备及抒情音乐。活动过程:

1、迎接妈妈。由迎宾员引领妈妈们入座。

主持人: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们有妈妈的爱。我们天天享受着妈妈辛勤的付出,在妈妈的呵护下快乐成长。现在,我们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今天,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好好地为我们的妈妈服务吧。(请幼儿端上准备好的饮料、点心等,让妈妈们品尝,并与妈妈们自由交谈。)

2、演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主持人:今天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妈妈们的节日,让我们把最美的歌声献给妈妈。请听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集体唱2遍。)

3、亲子游戏。游戏一:宝宝的呼唤

教师:请所有的妈妈上来,背对大家。老师任意摸一位宝宝的头,这个宝宝就叫两声“妈妈!”,如果妈妈听出来是自己宝宝的叫声,就请举起手来确认并找到宝宝拥抱宝宝。(游戏进行约5分钟)游戏二:妈妈的手

教师:刚才妈妈听到了宝宝的声音,都能猜出谁是自己的宝宝。现在,请宝宝来找找自己的妈妈。请妈妈站在幕布后,将手伸在幕布外面,小朋友上来仔细观察,找一找哪双手是自己妈妈的。等所有的人找到以后,主持人会将幕布拉开,小朋友看自己是否找对了。(游戏分批进行,每个幼儿都找一双妈妈的手。)

4、亲子制作:大手牵小手。

教师指导妈妈和孩子先后在纸上印上手印,使其部分重叠,然后沿轮廓剪下手印,制作成“大手牵小手”,写上“某某和妈妈”。

5、给妈妈献爱心。

主持人:为了迎接母亲节的到来,我们小朋友一直在想办法为妈妈准备节日礼物。这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礼物,我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很多作品精心收集起来,装在这个盒子里,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亲亲妈妈爱心盒”。现在,请大家将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吧!(音乐响起,孩子们给妈妈送上“亲亲妈妈爱心盒”,并与妈妈互相拥抱,一起观看盒中的礼物,享受爱的快乐。)

6、集体朗诵儿歌《妈妈,我爱你!》。

在音乐伴随下,教师组织全班幼儿一起朗诵师生共同创编的儿歌《妈妈,我爱你!》一遍。(在静静的夜晚,我依偎在你身旁。/亲爱的妈妈,你叫我快快长大。/你说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好。/我说来了,来了,我是你的小宝宝。/妈妈的怀里最温暖,是你把爱给了我。/让我大声地对你说:“妈妈,我爱你!”)

活动延伸:

1、全体妈妈和全体幼儿合影。

2、孩子和自己的妈妈合影。

(选自《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第3期大班社会教育主题活动《亲亲妈妈爱心盒》之活动四)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试题B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考试方式:考查;开卷。

班别: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请将“√”或“×”填在题前括号内,每题1分共40分。)

()

1、幼儿在没有成人直接引导的情况下,能主动地以观察模仿的方式学习周围环境中能引起他注意的各种事物。

()

2、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都是综合的多样的,应当有机联系而不是截然分割。

()

3、幼儿的社会教育是幼儿园教师的任务,与家长无关。

()

4、幼儿社会教育应与其它领域的教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如:给班级科学角的植物浇水,幼儿既能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又能形成关注自然的情感并培养责任意识。

()

5、随机渗透的教育是指教师利用日常生活、区角和游戏活动、节假日等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的过程。()

6、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开展社会教育可以在以下生活环节进行:来园、离园、午睡、洗手、进餐、上厕所、以及值日生劳动等。()

7、幼儿园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就是指上课。

()

8、幼儿社会教育的谈话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言语沟通,而在于教师在活动前要明确谈话目的和主题,谈话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要更为突出,以引导幼儿朝着某一方向发展。

()

9、讲述活动可以比较适合幼儿获得不可能直接感知的社会知识经验,而且在进行过程中应尽可能结合电教手段、故事、图画或情境表演等多种方法来帮助幼儿理解。

()

10、情境教育和扮演活动都是“假”的,不利于幼儿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因此不宜采用这种形式开展社会教育。

()

11、直观形象法在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具体采用的方法有:参观法、示范、范例法。

()

12、游戏化方法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游戏活动教育化、教育活动游戏化。

()

13、故事的形式是语言领域的活动方式,不可作为社会教育的方式,以免混淆。

()

14、开展社会教育时运用讨论法要求幼儿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小班和中班初期,应以教师的议论为主,由幼儿适当补充即可。

()

15、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时,谈话结束后,教师不必做小结,以免影响幼儿的主动思考和深化认识。

()

16、强化法就是教师采取强迫的方法,要求幼儿掌握社会行为规范。()

17、对幼儿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鼓励重在物质方面(如吃、穿、钱)才有实效,眼神、动作、表情等无声的表扬是无效的。

()

18、批评惩罚是对幼儿带有副作用的消极强化方法,因此,不能使用。()

19、教师在组织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时,应多提封闭性问题(回答是或否)少提开放性问题(答案有多种),便于回答,以照顾幼儿经验少认识浅的特点。()20、相对发展幼儿智力的教育而言,社会教育对幼儿将来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所需能力发展的帮助不大。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前括号内,每题1分共25分。)

()

1、随机渗透的社会教育 固定的模式,教师事先 明确的教育目标,只是在活动过程中,根据活动内容的进行和变化以及幼儿的需要随机进行,当然,具体如何开展教育离不开教师对幼儿社会教育目标时刻做到“心中有数”。

A、没有、没有 B、有、有 C、没有、有

()

2、参观,是幼儿园实施社会教育时 途径的一种形式。

A、随机渗透的教育 B、专门组织的教育 C、家园合作

()

3、参观,应尽量安排在,效果会更好。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

4、幼儿教师是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的专业人员,在家园合作开展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应发挥 的作用。

A、紧密配合 B、互帮互助 C、积极主导

()

5、教师如果运用故事法开展幼儿社会教育活动,一般应当注意结合 的手段。

A、游戏法与实践法 B、直观法与讨论法 C、移情法与强化法

()

6、引导幼儿对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助于幼儿理解和遵守行为规范,培养自我意识。——这属于讨论法中 的类型。

A、感受对比性问题的讨论 B、结论性问题的讨论 C、解难性问题的讨论

()

7、请幼儿设想“假如你是„„,你会„„?”—这是幼儿社会教育 常见的提问方式。

A、移情法 B、角色扮演法 C、强化法

()

8、教师组织实施社会教育活动时,应尽量使幼儿有 式的主动参与。

A、“教师讲幼儿听” B、“教师演示幼儿看” C、“亲自动手操作”

()

9、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目标在全面的基础上,还应以幼儿教育的适宜发展性为原则,把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积极的 和相应的 方面,同时兼顾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

A、社会情感、社会行为 B、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C、参与意识、文明礼貌

()

10、评价幼儿社会教育活动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师的教、幼儿的学、以及。

A、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 B、教师的教具 C、幼儿的学具

三、简答题(3题选做2题,每题5分共10分。)

1、《纲要》在社会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提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和说教”;“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社会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这对于教师开展幼儿社会教育很有指导意义。请问:这些文字具体提示了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怎么做?请概括出来。

2、教师通过故事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在评价社会教育活动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评价?(至少列举五个方面)

4、教师在使用强化评价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教师在剪纸活动中针对剪下的纸屑对幼儿提的要求是:“小朋友,我们剪下的废纸屑不能扔在地上和桌子上。”请分析教师的要求存什么问题?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应该如何向孩子提要求?

2、东东小朋友又打人了,老师对她说:“东东,你怎么又打人,我昨天才批评你了,真是无药可救。”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师对东东说的话存在什么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应该如何教育东东?

第四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6)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包括幼儿绘画教育活动、幼儿手工教育活动和幼儿欣赏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每种类型教育活动的教案设计,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几个步骤。

每个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最直接的依据是年龄阶段目标,但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上次美术活动的情况,目标的内容要考虑幼儿认知、情感和技能三方面的整合,并符合一定的表述要求。

活动准备一般包括知识经验的准备和工具、材料的准备,有些是教师所做的准备,有些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做的准备。

活动延伸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是指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目标,在活动后的游戏或美工区(角)中,适当安排一些相关的内容来巩固幼儿初学的新经验、新技能。活动延伸还可把绘画活动与幼儿园的其他各科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过程,包括创作引导、作业辅导、作品评价几个主要步骤。其设计与指导如下所述。

(一)创作引导

1.导入活动2.讲解示范。3.交代本次活动的具体要求。

(二)作业辅导

(三)作品评价

二、手工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泥工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

1.导入活动。2.讲解示范。3.作业辅导。采用巡回指导、分层指导的方法。4.评价作品。以积极鼓励为主,教师评价与幼儿评价相结合。重点指导幼儿评价是否按照技能的要求塑造的。

(二)纸工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纸工包括粘贴、撕贴、折纸、剪纸等。

导人活动、作业辅导、评价作品同泥工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讲解示范:

1.粘贴2.撕贴3.折纸4.剪纸

三、幼儿园欣赏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对美术作品、自然景物、环境布置的具体可视形象的欣赏。

美术作品的选择,应注意复制品的印刷质量要尽可能与原作接近,并且画幅要尽可能大一些,以便让幼儿能看清楚。

在欣赏活动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很关键。首先,教师要注意调动幼儿审美的积极性,启发要做到饱含感情、充满兴趣

活动开始时,教师不要急于作讲解分析。因为教师的讲解极易给幼儿造成思维定势,影响幼儿自身主动的感知和体验。其次,教师不要过多过深地讲解分析,避免对幼儿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应主要通过提问的方法,对幼儿加以引导·,使他们沿着一定的程序积极地进行思考、联想、感受,提高审美能力。教师的总结应事先设计好,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使幼儿能理解;语言要充满联想,以调动幼儿的情感与想像。

第五篇:幼儿美术活动指导三题

幼儿美术活动指导三题

高淑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艺术领域的指导明确提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对照纲要的要求,反思平时美术活动中对幼儿的指导过程,我觉得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美术活动忽视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长久以来,幼儿美术活动通常是先让幼儿欣赏范画,然后在教师指导下作画。实践证明,这种活动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许多教师对这种方式加以改进,放手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但结果常常不如人意.如“美丽的家园”这一节美术活动课,一位老师在教室里先让幼儿欣赏一些美丽家园的图片,然后请幼儿展开想象,画出他们心目中的美丽家园.不少孩于无所适从,孩子们仍是大多坐在教室里,手握画笔,并不敢大胆地在纸上涂画,最后大部分作品还是临摹的欣赏图片.反思这一教学过程,美术活动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是忽视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我们知道,绘画活动就是将眼睛所见,引起内心冲动而通过手的动作描绘出一个“无中生有”的世界的活动.美国专家认为,孩子们的涂画实际上包含着积极的视觉形象思维.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灵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关键是我们如何引导幼儿走进自然,感受生活,让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策:在美术活动的指导中,我认为首先要启发诱导幼儿创作激情。可以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等形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萌发创作的欲望。如绘画《母鸡的一家》,首先用故事导入活动,春天来了,可鸡妈妈总是待在家里不出来,她生病了吗?小狗可担心啦,他—来到鸡妈妈屋里,正好看到一只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原来鸡妈妈在孵宝宝。小鸡从蛋壳里出来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真新奇啊!他们有的„„幼儿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他们一起讨论、设想并积极地投入到绘画中,用自己手中的笔画出故事的结尾。

利用主题墙的环境创设,诱导幼儿的创作灵感.如在绘画《秋天的水果》、《马路上的车》等活动前,我和幼儿共同寻找有关的图片和书籍,并把和孩子共同搜集的资料创设在主题墙上,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在看看、听听,说说中,增进幼儿的感性认识,同时使幼儿有物可依,有物可画,并有强烈的要把自己的作品陈列在主题墙的创作欲望。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将游戏融入美术活动之中,使游戏与美术创作紧密结合,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并能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我在进行《美丽的家园》美术活动课时,先把孩子带到幼儿园旁边刚建好的一个小区,让孩子在小区中间的草坪上尽情地玩耍,他们讨论着哪一座房子最漂亮,哪一片花圃里的花最多,小区里什么最好玩,游泳池有水会怎样?在这样的游玩后他们所画出的画就脱离了纯粹模仿,有孩子自己的内容.春天万物复苏,我让幼儿绘画美丽的春天,把幼儿带到草坪上,让他们亲亲小草,闻闻花香,孩子们三五成群,有的在讨论着哪朵花最美丽,有的看看小草再看看树叶发现绿色的不同,还有的在玩着花上的小虫子。看着孩子们玩得开心,我说:“春天真美啊!我要把这么美的春天画下来。”立刻有孩子附和说:“我也要画,老师和你一起画.”孩子们拿出画板和笔,坐在草坪上开心地画了起来,有的孩子在一边画一边告诉旁边的孩子他画的春天的美景,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的创作激情被充分调动出来.同时孩子通过游戏活动同伴相互对话、师生对话互相交流,这样有利于他们对所观察到的事物加深印象,有利于绘画过程的实施,更有利于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

问题二:过份追求作品完成的结果,而忽略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活动中指导形式单一。观察——讲解示范——幼儿操作——评价,似无纰漏.幼儿是否全身心的投入无人理会,只要看到孩子们在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作画,最后孩子的作品和教师的要求很接近,教师的欣慰感、成就感溢于言表,殊不知幼儿美术活动的动机就是出于游戏的愿望,他们看重活动的过程,并从中得到愉悦.教师只有充分运用游戏的手段,安排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变换形式,才能给幼儿的创作活动带来乐趣.这点却是我们老师在美术活动中所忽视的。

二是组织活动时不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忽视美术活动与其他教育领域之间的渗透关联.如引导幼儿画一种小动物,教师着重于引导幼儿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线条的勾画等,却忽视了考虑幼儿的情感倾向.如是否喜欢这种小动物?为什么喜欢?愿意画它吗?你想怎样画等.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先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和信心,恰当地实施情感教育,使幼儿认识到:人类和动物是好朋友,要爱护小动物.在这一基础上再组织画小动物时,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幼儿的在美术活动是一个绘画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过程.如果我们只要求幼儿画好“它”,而不顾及乒内心感受,不抓住此类教育契机,往往事倍功半。

三是幼儿正在专心完成美工作品,教师按照备课计划,选几幅幼儿完成的作品开始讲评,另一部分幼儿,只好在教师的强令下停下手中正在完成的作品,可又有谁在看在听呢?有的烦躁不已,有的意犹未尽„„教师在对少部分作品评价并给予表扬的同时,严重地打击了大部分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美工活动的热情降低,对自己的作品丧失信心.教师在注重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摧残了孩予积极参与活动的情感

美术是儿童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美的体验强调,做事情是为获得真正的乐趣.我们教幼儿绘画,不是为了培养小画家,而是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通过画画使幼儿的认知、情感等得到健康发展.每一次的活动,都应给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孩子自始至终沐浴着温暖快乐的气氛中,重视他们在创作中的情感体验与态度倾向,方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达到活动的目的。

对策: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利用多种手段鼓励幼儿大胆创新,作品富有个性。

首先,在美术活动的指导中,教师不能用领导者的身份,凌驾与幼儿之上,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做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不断的给幼儿提供尝试创作的条件,引导幼儿的思维经历单向、多向、正向、逆向、侧向等过程,使作品的呈现丰富多彩.如在引导幼儿绘画《太空旅行》,正好当时神州六号飞向太空,我给孩子们播放了这段录像后,让孩子们跟着费俊龙、聂海胜一起到大空去探测宇宙的奥秘。组织幼儿讨论到大空后你会看到什么?孩子们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在充分讨论后让孩子把他们说的画下来,并请他们带着我去旅行;当我走到一些孩子身边发现他们的困难时,我以旅行者的身份引导着孩子把他们的故事加以延续,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讲述了他们的“太空旅行记”——力力说:“我来到一个苹果星球,这里的苹果特别大特别多,这里的人长得也跟苹果一样。”整个画面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苹果和苹果人,夸张的画面和表现手法令人赞叹。奇奇说:“我来到了月亮上,那里真凉快啊,我就坐在那喝饮料了。”小轩说:“我来到大空一个神秘的星球,那里的人都像大树一样。”在他的画面上你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大树人。这些作品显现出成人无可比拟的大胆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大开阔了幼儿思维空间,使孩子感受到了自身创造的乐趣。

其次,用孩子的作品带动孩子。在小班美术活动绘画《汽车》的活动中,孩子们画出了他们所看到街上的各种各样的汽车,这时陈天琦交上了她的作品,一辆苹果汽车,这是一幅充满想象的与众不同的作品,我立刻展示出来,并告诉小朋友这是她自己设计的汽车。小班孩子的想象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之上的,有了这一幅孩子作品的带动模仿,随即在他们的笔下出现了香蕉车、南瓜车、菠萝车等,还有几个孩子刚学会画小鱼,居然设计出了小鱼车,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是不一样的,但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了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

再次,活动中善于捕捉幼儿的情感倾向,使美术活动与其他领域紧密渗透,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爱的情感。在指导幼儿绘画《青蛙》的活动中,我发现有些幼儿对青蛙的形象不感兴趣,露出厌恶的表情。我找来一些形象可爱的青蛙课件让幼儿欣赏,先转变他们心目中丑陋青蛙的印象,然后给孩子们讲青蛙捉害虫的故事,让孩子知道青蛙对人类的帮助,通过这些活动孩子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能乱吃青蛙,同时他们也喜欢上了青蛙,最后他们笔下的青蛙有的捉虫,有的跳跃,有的蹲在荷叶上,形态各不相同。

问题三:教师不能读懂幼儿的作品,作品评价大而化之,影响幼儿创造性思罐的发展。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用一颗童心去感悟幼儿的作品。一幅儿童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的探索。现实生活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留下许多美好的印象,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使他们获得了大人们所体验不到的生活情趣,他们的作品也固此而透露出一股天真浪漫的稚气。

经常看到教师们以布局是否合理、线条是否流畅、作品制作像不像、美不美等来评价幼儿的作品,而对于看似一塌糊涂,实则思维独特的作品置之不理或予以否定,这简直是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如:小班的美术活动画小树叶,教师拿着一幅树叶上均匀涂满绿色,画出叶脉的画作为精品大大表扬;可对另外一幅树叶上各种颜色的彩色树叶,放在一边不做任何的评价。其实第一幅画的构画技巧确实略胜一筹,但模仿性很强无大胆创作的迹象,缺乏想象力;而第二幅是用孩子的眼睛在看外面的世界,在他们的想象中树叶是五颜六色的,孩子构图大胆,想象丰富并敢于表现。可是由于教师在评价作品中对第一幅的肯定,对第二幅画的置之不理,使孩子形成了只有跟老师画得一样才是好的作品。长期下去,幼儿的想象和创追力会被逐渐的抹杀。再如:大班孩子绘画《海底世界》,有一个孩子是这样表现的:蔚蓝色的大海,一群孩子穿着潜水服在和鱼儿玩耍,如此美丽的画面,教师拿到手后只简单的一个字评价“好”,到底好在哪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孩子又有什么情感体验?简单的评价并不能满足孩子心理的需要,会使他们大胆创作的兴趣减退。

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应以成人的视觉方位。知识经验、审美情趣来评估幼儿的作品,应从儿童的绘画特点:夸张、随心所欲、随意用色等出发,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爱扩他们的个性,注意幼儿的创作,努力从孩子的画中去体验孩子的特殊情趣,给其以更多的鼓励,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绘画兴趣。

对策:恰当地运用教学评价,把评价贯穿于美术活动的始末。教师以一颗童心走近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孩子的心理去理解孩子的作品,在整个美术活动中随时观察幼儿,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适时的评价。如讨论作画方法时的及时肯定与表扬;巡回指导中发现新思路新想法给予鼓励,讲评过程中引导同伴相互发现别人有利于自己的长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年龄小的幼儿以教师引导为主,幼儿参与评价为辅。小班幼儿刚参加美术活动,兴趣不稳定,动手能力差,这时就以教师评价为主,注重鼓励与肯定,指出不足,态度亲切。评价语言简洁、针对性强,让孺子感觉到老师是喜欢我的作品的,从而激发幼儿创作的信心。中班、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对幼儿作品可以采用以幼儿参与评价为主,共同欣赏讨论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别人作品中他最喜欢的地方,也说出自己不喜欢的地方,或给朋友的建议,同时对比自己的作品,也说说自己比别人好的或不好的地方。这样的方法孩子容易接受,他们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提高了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只有时刻牢记《纲要》精神,以一颗童心走近孩子的心灵,去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激发幼儿想象,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让他们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快乐成长。

(高淑萍 东台市幼儿园)

下载幼儿美术活动设计思路与指导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美术活动设计思路与指导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术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教幼儿学会修改图像” 很多时候幼儿在进行美术绘画创作时,经常一画错或一不满意就换一个地方画,或把纸翻过来重画。在美术活动区中总会捡到画了一个圆圈、画了......

    幼儿中班美术活动设计

    中班美术活动设计:风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风车的制作方法,学会制作风车 2.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彩纸 2.风车制......

    幼儿看图讲述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看图讲述活动的指导策略 两厂幼儿园魏念萍 看图讲述是教师借助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幼儿能理解的图片,启发幼儿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图意从中接受教育的一种语言教育形式,是幼......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儿涂鸦期美术教学指导策略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 儿涂鸦期美术教学指导策略 一、2~3岁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与发展规律 2岁左右的幼儿喜欢用笔随意地涂画,划出的线条清淡、杂乱、不成形,处于涂鸦期。他们并......

    浅谈如何指导中班幼儿美术活动

    浅谈如何指导中班幼儿美术活动美术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非常有利,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 的。中班幼儿绘画教育中,教学内容仍以认知、注重技巧为主,教......

    美术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美术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理都有一颗美的种......

    幼儿活动设计美术欣赏说课稿

    《牡丹花》 大班艺术领域美术欣赏郑珊珊 活动由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

    浅谈混龄幼儿美工活动指导策略

    浅谈混龄幼儿美工活动指导策略 仁和区幼儿园 张永琼 摘要:美工活动深受幼儿喜欢,可以有效的发展幼儿创造力、注意力、表现力,在使用工具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孩子们有满满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