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幼儿美术活动方案设计技巧与实施
论幼儿美术活动方案设计技巧与实施
姓名:魏书文
班级:2014级学前教育本科班
学号:145430326
指导老师:冯秀花
摘要: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设计一个成功的活动不但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能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探究新的学习方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而作为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艺术领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大部分时间是幼儿操作,怎样引导孩子操作,教师在活动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前面的讲解示范和最后的作品评价教师应怎样预设,都是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美术活动 方案设计 设计技巧 组织实施
引言: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然而 优秀的人格品质并不是天生拥有的,是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逐渐形成的。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的人格得以成长。因此,通过教学活动,增进其人格健全及和谐发展,使孩子的潜能和思绪得以表现,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正文
一、美术活动方案设计与技巧
(一)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贴近幼儿生活
一节好的教学活动,选材至关重要,它既要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思维的特点,又要来源于幼儿生活,新颖有趣。让每个孩子熟悉活动内容,又充满了探究愿望,在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能力。小班的教学活动印画“彩色服装”,是一节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装饰画课型。教师把幼儿常用的插塑玩具做为印画原材料,请幼儿在事先画好的服装轮廓中,用不同形状的玩具蘸色印画进行装饰的活动。这一活动的选材创新之处在于材料的创新,教师把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来玩的玩具作为装饰画的工具,孩子们既感到新颖,富有浓厚的操作兴趣,又拓宽了思路,发现了玩具的多种用途。这正符合《纲要》中指出的让孩子“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的要求。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来讲,生活中的美是他们最容易接触和发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先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多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世界,多从生活中选择美术教育内容,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拓宽创造美、表现美的思路,能用多种手段去表现生活中的美。比如“手形添加想象画”、“手指点画”、“撕纸面条”、“泥工饺子”等,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孩子们既感兴趣,又在动手中发展了技能。
(二)目标制定要恰当,紧扣主题,指导活动过程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涉及活动对幼儿培养的定位、情感发展及教育的价值观等问题,是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鉴定标准,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定向作用。
(三)目标制定要来源于课程标准,符合纲要精神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我们制定
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时,就要紧紧围绕纲要精神和美术教育的目标,制定合理,不要超越课程标准和孩子的能力所及。
1.目标制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目标不要过大,过于空洞,哪节教学活动都能使用,无法操作,形同虚设。比如,有的教学活动目标定为“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能力。”从目标中既看不出是什么领域的活动,也看不出具体课型是什么,哪个领域哪个活动中都能用,又都不能用,没有可操作性,更不用谈怎么完成了。2.目标制定要把握好“度”,体现新经验
我们制定的目标不能过低,那样对孩子来讲没有挑战性。也不能过高,孩子渴望 不可及,失去了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知孩子的经验基础,美术活动已经掌握了什 技能技巧,这次预定的目标是发展孩子什么新经验,哪些常规是已有的,哪些方面是 要新教授的。新授的点不能太多,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到,一节活动能够完成。
比如教学活动印画“彩色服装”,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的目标为 尝试用两种不同的玩具材料对应颜色在衣服上印画,装饰彩色的衣服。欣赏自己装饰的的彩色衣服,享受创作的快乐。孩子对颜色的认知是已有经验,一一对应也已经有所接触,但玩具与颜色对应印画,二者的结合是新的知识经验,需要孩子能够明确对应关系。另一个新经验是要在衣服上用两种图形印两种颜色装饰。这对小班幼儿是一个挑战,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喜欢专注于件事情,会用一种玩具不交换的印起来,所以将它也作为一条新经验制定到目标之中,具体明确,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3.准备工作要细致,摆放合理,为活动服务
美术教育活动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既要有孩子经验基础的了解,又要有孩子操 的教具学具,人手一份,非常繁琐,所以一定要细致考虑,让它发挥好作用,为教学 动服务。
(1)考虑幼儿年龄阶段,准备教具要科学恰当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讲,材料适宜简单,数量不要过多,不要复杂。如印画“彩色 装”中,我们就给孩子准备两种玩具,两种颜色,而且保证每组幼儿人手一个玩具来 作,数量充足。操作的玩具适宜印画,外形是多种多样,有镂空效果。不能是实体玩具 印出来图案就是一个色块,不美观,也不能接触面太细,不易蘸上颜色,影响印画效果 这些都需要教师事先进行实验操作,验证哪种材料合适,以保证印画效果。(2)教学具分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发展需求
我们要根据不同孩子的能力基础,准备不同层次的教学具。有的是从数量上提高 求,能力强的孩子多去制作完成几个。比如折纸、泥工,都可以给孩子多一些纸或泥 在完成基本量的基础上继续制作。有的是从质量上要求,多去添画、涂色,把作品完 的更美观。还有的是发挥同伴互助作用,能力强的孩子去帮助稍弱的孩子共同完成作。(3)准备充分,取放方便,不要让材料成为活动的干扰
准备充分一方面指数量充足,另一方面是指考虑细致,比如在玩色游戏的活动中 孩子服装的准备、色彩的摆放、擦手的物品都要准备好。可以给孩子穿上兜兜褂、带 套袖,把颜色摆放在组的中央,每个人都能够得到,不要放到一边,以免孩子够不到 料或者颜色到处滴,成为活动的干扰。可以给孩子准备擦手的毛巾、湿巾,便于随时 掉蘸在手上的颜料。盛颜料的器皿一般是废物利用,快餐盒、元宵盒、果冻盒等,方 快捷,一具多用,充分的准备可以让孩子们在色彩的世界里自由展现丰富多彩的图案 界。
(四)活动过程要有序,考虑周全,时间分配合理
在设计教学活动过程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突出各环节的重点及
进性、衔接性。事先考虑好时间分配,合理展开。对于美术教学,教师的导入和示范 解时间约占30%,孩子的操作时间占50%,讲评环节最多占20%。1.导入环节,简洁明了,开门见山
美术活动的大部分时间应该以孩子操作绘制为主,教师占用的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导入稍微多一点关联问题,时间就会浪费掉。另外,导入的形式要吸引孩子,提问精练,不宜过多孩子来回答。
(1)抓住孩子心理,生动有趣,调动积极性
可以采用变魔术、猜谜语、说儿歌等孩子感兴趣的形式,也可以结合最近孩子学过的故事、歌曲或者熟悉的动画片,根据已有经验直接引出主题,一开始就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调动起每个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2)紧紧围绕活动,直入主题,不饶弯子
今天是什么活动主题,就要直接进入,切忌长篇大论的讲一个故事,只用其中一句话或者只为引出一个角色。比如,印画“彩色服装”,一开始老师结合前面孩子学过的故事《小老鼠裁缝店》设计的的导入环节是“美丽的春天来了,人们都换上了好看的衣服,小老鼠裁缝店的小老鼠要设计更加漂亮的衣服了,可是他忘了全部设计上图案了,请小朋友来帮忙。”前面几句话就没有用,春天,人们都和此主题没有关系。就可以改为“小老鼠裁缝店又要开张了,今天小老鼠给大家设计了一套新衣服,请小朋友看衣服上的图案是用什么印出来的?”。简洁明了,直奔主题,观察图案,引出材料。2.讲解示范,抓住重点,清晰到位
讲解示范语言要清晰简练,示范重点。孩子已有技能和经验一带而过,新授的技能 验重点讲。可以运用儿歌的形式,可以运用形象的语言,让孩子们一听就懂。(1)出示示范作品,激发创作愿望
活动前,教师要事先制作作品范样,一是体验操作过程,发现问题掌握要领,二 给子提供富有艺术性、代表性的作品。但是作品不宜难度太大,稍高于孩子的实际水 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
(2)教师现场示范,有目的传授新的知识经验
根据情况教师现场示范作品,可以是示范重点步骤,可以是示范操作方法,可以 完过程示范,但要选准重点,有目的的给孩子传授新的技能技法,促进提高。另外可以 准备几个范样,除新授的现场示范外,其它步骤直接拿出范样让孩子们看即可。(3)清晰简练,便于操作记忆
可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便于记忆的顺口溜、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记住操作要领 比印画“彩色服装”,老师就运用顺口溜给孩子进行示范“先挽小袖子,再选小玩具,好同样色,轻轻蘸一蘸,印在轮廓里,衣服变漂亮。”基本步骤完成,教师再指导孩 换色、组合,装饰的更加漂亮。(4)要求明确,恰当提醒
简明扼要提出活动要求。孩子操作活动开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主 操步骤是什么,绘画时应注意什么。让孩子们明白自己先干什么,再干什么,以免出现 注重细节的勾画,大的造型轮廓没有完成。再就是要有常规要求,安静作画制作,运用 的材料物归原处,不乱丢杂物等。3.巡回指导,目标明确,积极有效
活动中,教师巡回指导时要有目的地发现孩子的作品,哪些特色突出,值得大家借鉴,哪些存在共性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评价,引导大家立即改进。要有目的地发现问题,给予恰当适时指导,同时做好讲评作品的准备,想请谁讲,准备用哪幅作品重点讲解,分析优势与不足,引导大家进步。
4.作品讲评,评价到位,引领提升
美术活动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最后的作品评价,它既是对本次活动幼儿参与积极性、能力提高、技能掌握等方面的一个评判,更是对幼儿今后美术活动发展的一个有效指导。所以这一环节不能少,更要讲究方法,富有针对性。
从评价主体来说,可以分为教师评、幼儿评。先是幼儿评,教师从幼儿评价中可以发现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对技能的掌握,把握评价的方向,为教师评积累第一手资料。教师评是对活动的一次全面评价,是对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的一次总结。要以鼓励为主,把握好本次活动的重点,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技能技巧的提高、良好品质的培养等几方面给幼儿客观性评价。同时还要提出活动的希望,体现出评价的渐进性,为今后的活动奠定基础。
从评价形式说,可采用幼儿自评、幼儿互评、教师点评、师生互评等多种形式。可先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那幅作品,为什么。然后请小作者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的创意。这一过程一定要有,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然后教师再有重点的讲评两幅,发挥引领作用,为孩子们指出努力方向。作品展示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全部作品张贴展览,幼儿去参观;可以是重点作品前面展示,其它作品小组间互相交流;也可以是将作品展览到区域中,随时观摩。教师可以请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增强幼儿的自信。也可以对同伴的作品进行客观评价,看幼儿是否能发现同伴的优势与不足,考验的是孩子的心理品质。不管幼儿评价如何,教师首先要积极肯定幼儿的发言,表扬幼儿的自信与大胆参与。其次再对评价进行分析,帮幼儿梳理思路,进行有效评价的引导。
从评价内容评,可以对作品的构思、创意、色彩搭配、整体布局等方面进行评价。但不要面面俱到,把握好本次活动的目标和重点是什么,教师要紧扣主题进行针对性评价。讲评作品在三幅左右为宜,切忌盲无目的的抓过几幅作品随便一说草草了事。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幼儿的优点,鼓励进步,表扬先进,给幼儿以正面示范,但建议和不足也要委婉的提出,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就需要教师讲究评价的策略与艺术。
从评价的时间来说,有活动中的随机评价、有活动后的整体评价,还有活动结束后的延伸评价。活动中的评价以指点和帮助为主,恰当点拨。活动后的评价,要系统到位,目标指向性强,起好引领提高作用。还可以将作品展览,以供幼儿更直接的参观交流,互相学习借鉴,进行延续评价。
有效的活动评价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参与活动者深受其益,意犹未尽,提升活动的质量,提高教师的驾驭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无效的活动评价或没有活动评价,会使活动虎头蛇尾,对幼儿美术素质的培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是不成功的活动。所以,每位教师都要注重美术活动的评价环节,精心准备、细心发现、用心评价,促进活动的积极有效开展。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原则
美术是视觉艺术,它具有视觉艺术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而且其形象的表现又是静止的并对物质具有特殊的依赖性,这就决定了美术教学的特点,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思维的自主性、创造性思维的特殊性等。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应根据美术教育自身的特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符合其自身规律的原则。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实施的原则是整个幼儿园美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则。1.审美性原则 2.创造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
4.愉悦性原则
5.个性化原则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实施的一般方法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是教师和幼儿为了完成美术教学目标,在活动过程中采用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总称。教育方法对实现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方法使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美术教育活动的效果。美术教育方法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一般可分为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指导练习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等几类。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性品质及能力差异等灵活机动地选择运用各种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向幼儿传递信息和指导幼儿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是美术教育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对话法和讨论法。(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和解释,向幼儿传递信息,从而使幼儿获得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2)对话法
对话法,是教师、幼儿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的一种方法。德国现代解释学美学大师迦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本身就是那种在不断变化的条例下呈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艺术作为文本是无限开放的,艺术作品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对话法摒弃了传统的高支配低统整的灌输法,它使得教师、幼儿与艺术作品之间不再是—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式的关系。在对话过程中,幼儿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参与,通过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总之,幼儿的潜力将在不断的对话碰撞中得到新生和成长。(3)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指导幼儿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中心问题进行讨论,以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和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幼儿的观察等,使幼儿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经验的方法。这类方法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最能体现美术学科活动以视觉为主的特点。这类方法包括观察法和演示法。(1)观察法
美术活动中无沦欣赏或创作都离不开观察。启发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事物间的空间位置、相互关系等,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是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方法。(2)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当堂示范或采用多媒体视听手段等使幼儿获得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方法。演示法能直观、生动地把所要描绘的形象或要制作的物体展示在幼儿面前,使幼儿获得具体、形象、真实的感性认识。3.以指导练习为主的方法
以指导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幼儿进行各种形式的绘画、制作等实践活动,从而熟悉和掌握各种美术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这一方法是以幼儿的实
践活动为特征的。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对美术的认识向高层次发展,把技能变为技巧。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技能包括外部动作技能和内部的心智技能两方面。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特别是美术表现技能的形成,始终受心智技能的支配与调节。美术技能不仅仅依靠语言传递,还必须依靠大量的实际练习。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是指让幼儿通过对经典艺术作品、自然景物、社会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获得美的感受,提高审美能力、表现能力的方法。美术欣赏教育对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态度等方面具有比较显著的作用。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探究法的主要特征是相关的美术技能不是直接教给幼儿,而是在相关范例的启发下,幼儿通过自己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索解决认识问题的过程中,使幼儿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进而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三)幼儿园美术操作活动组织实施的基本环节与实施要点
一般来说,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化的美术操作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体验、探索与发现、创作与表现、欣赏与评议等四个基本环节。第一环节:感知与体验
感知是指幼儿对艺术作品的形式要素、媒介材料的质地及各种性质、要素所造成的关系,以及对这些关系造成的意味及符号含义的感受。体验是指引导幼儿通过视、听、触、动觉及言语等多通道方式与艺术作品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以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感知与体验的过程也就是幼儿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的欣赏、感受,获得内在体验,吸收和拓展相关经验,积累视觉语言和符号的过程。幼儿欣赏和感受的对象,可以是适合幼儿欣赏的大师的经典作品,也可以是童趣十足的优秀幼儿作品;可以是可视的美术作品,也可以是相应的音乐作品或文学作品;可以是课堂上组织的通过图片、幻灯、影片等手段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感知活动,也可以是幼儿对日常事物的观察和感受,或对经验的回忆和体验。
总之,感知与体验的环节主要是帮助幼儿仔细观察,丰富表象经验,以便将其中的艺术语言、符号吸收内化到自己的头脑中,甚至迁移运用到自己的操作活动中。第二环节: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环节主要是对美术操作技法或各种工具材料特性及使用方法的探究与尝试。这一环节通过让幼儿尝试错误,在自我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美术技法或操作材料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究精神。探索与发现阶段是幼儿初步尝试与操作材料接触,引发幼儿产生创作意图和愿望,并将自己的意图逐步明朗和实现的过程,这对幼儿以后的创作与表现兴趣及动力的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幼儿从无目的的操作转向有目的操作,逐渐明确操作意图。如,当幼儿在随意玩泥时,教师可启发幼儿思考“你在做什么”“你想用它来做什么东西?”“你想不想用泥来变魔术?”等等,让幼儿逐渐意识到可以用泥做出某样东西。当幼儿产生了创作意图后,教师还要适当地指导和帮助。避免幼儿产生挫败感。另外教师在活动设计中还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制作的形象方面要外轮廓简单局部细化。
第三环节:创作与表现
艺术活动是幼儿情感表达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幼儿在逻辑思维、言语表达能力受限的情况下,艺术表现就成了他们表达自己的最好方式。幼儿在对大量艺术作
品的感知与体验以及艺术材料特性、相关操作技法等认识、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创作与表现环节,可以将自己的经验、想法或情绪情感用艺术的手段表达出来。创作和表现环节又可以分为艺术构思与设计、操作与装饰两个阶段。
在艺术构思与设计阶段,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创作者先有创作的素材然后根据素材再考虑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创作;二是创作者根据已有的材料或物体形状联想出可以创作表现的具体形象。后者在民间传统工艺品创作中比较常见,如根雕。由于幼儿直觉思维的特点,后一种情况在其操作中占有较大比重。例如幼儿在玩油泥的过程中,看到团出的球形会说在“做元宵”,看到搓出的长条就说出“做面条”等等。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思维的可变性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幼儿由于受思维方式的制约,他们设计不像成人的设计有设计图,却与民间艺人有相似之处,即不存在独立的设计步骤,构思与设计融为一体,甚至构思、设计与制作三者合而为一。
接下来幼儿进入操作阶段,是借助操作材料将头脑中已有的构思与设计进行可视化的过程。在操作阶段,幼儿对美术操作技法或各种工具材料特性及使用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否则构思再好也无法实现,从而影响到幼儿操作活动的效果。装饰是创作的最后一个步骤,一般可以通过涂色、添加背景或细节刻画等方式进行,一是为了作品的完整性,二是为了作品更加美观。第四环节:欣赏与评议
欣赏与评议环节是幼儿对自己和同伴作品的欣赏、评价过程。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作品展示的空间,如绘画张贴或手工作品摆设的地点,以便幼儿能够展示自己的作品,为欣赏做好准备。传统的评价多是由教师选择和一一出示儿童的作品进行点评,这是一种以成人为中心的评价方式。我们强调评议应以幼儿的自我介绍及幼儿间的互相评说和欣赏为主,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四)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组织实施的基本环节与实施要点
一般来说,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化的幼儿园美术欣赏和创作活动主要可以包括整体感受、形式分析、再次整体感受、心理回忆与构思、创作与表现等五个基本环节。第一环节:整体感受,自由地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或感觉
美术欣赏教育是一种给儿童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儿童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把认知对象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
这一步主要组织幼儿围绕作品进行整体感受,自由地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或感觉。这时教师应把幼儿鲜活的个人体验放在优先位置,顺应幼儿发展的特点让他们尽可能地进行直接的描述。这时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欣赏,然后,让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如在马蒂斯《忧愁的国王》的欣赏活动中,教师刚一出示这幅作品,儿童就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哇!„„”的惊呼,他们有的瞪大了双眼,有的兴奋地晃动着身体,有的大声叫着“真漂亮“好好看!’’显然,他们是被画面鲜艳丰富的色彩、各种奇特的、不规则的形状所吸引住了,这便是他们对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这是末被教师修正过的最原初的、最真实的直觉体验,它伴随一种创造性知觉活动和思维活动,是儿童产生审美愉悦的重要源泉。
第二环节:要素识别与形式关系分析
幼儿欣赏美术作品,不仅要获得对作品的内容、主题、题材等的认识,还要逐渐养成能够透过画画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内容,进一步感知和体验画面形式意味的习惯和能力。所谓要素识别,就是指引幼儿发现和识别作品中点、线、形、色等形式要素。形式关系分析,则是指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如造型、色彩、构图及其所表现的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统一、变化等形式美的特
征。
在要素识别环节,教师可以以“你看到了什么”为线索进行提问,引导幼儿发现作品的点、线、形、色等要素。幼儿一开始可能会主要偏重于从描绘具体事物或点、线、形、色等要素所构成的东西“像什么”的角度来观察和感知,如《忧愁的国王》中幼儿看到了青蛙、老鼠、树叶、人的手、眼睛、小提琴、小婴儿、大石头等很多种事物。说明幼儿的想象非常丰富、思维非常活跃,但这还只是一种日常知觉而非审美知觉。在讨论中,幼儿还提到“线条”,红、黄、蓝等各种“色块”,各种形状等,这是一些属于形式语言的东西,是造型艺术魅力的本体所在,是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着意引导幼儿把握的。
形式关系分析环节也就是进一步探讨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了解其美学意味。在识别了线、形、色等要素之后,有时甚至在识别的过程中,这些要素与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它们所表现的情感和蕴涵的意味,自然便会成为幼儿感受和谈论的主要内容。如幼儿在欣赏《忧愁的国王》时,不仅谈到了作品中的树叶形和黄色,还发现了树叶的枯黄,特别是树叶被表现成飘零、无力、下降的样式,与伤心、难过等负面情绪的联系。
在实际的欣赏活动中,要素识别与形式关系分析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因为幼儿在识别要素的同时,往往就伴随着各种对要素与要素之间所形成关系的感受。第三环节:再次整体感受,较深入地讨论作品给人的感觉
这是又一次的整体感受,它建立在幼儿对作品的各种要素及其美学意味的深切感受和讨论之上,它与第一印象相比,应该是更深刻和更到位的。这一步一般会涉及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解释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创作者个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约定俗成的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含义等。也可以通过给作品命名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命名的方式来进行,因为幼儿对作品的命名往往能够反映他们对作品的总的感觉,而考虑起名字的理由则能帮助他们整理和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这些感受和思考过程,这里既有直觉的、感受的东西,也夹杂了理性的、逻辑的东西。第四环节:心理回忆与构思
让幼儿对已欣赏的作品进行心理回忆和对自己将要创作的东西进行讨论、构思,这是承上启下的必要一环。它既是一次欣赏活动的结束,也是创作活动的开始。心理回忆可以采取让幼儿闭上眼睛回忆已欣赏过了的视觉意象的方法,以加深幼儿对作品的印象和感受。构思时则可以将心理意象和交流讨论结合起来,使幼儿为下一步的创作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和铺垫。第五环节:创作与表现
美术欣赏活动可以是纯欣赏,也可以在欣赏后安排幼儿进行创作,这要根据具体的欣赏内容而定。但欣赏后的创作与一般的美术创作稍有不同,它既尊重幼儿的意愿,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自由度,也鼓励幼儿把欣赏的经验结合进来。或学习、借鉴画家的作画方式和表现手法,或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描绘作品所表现、传达的情感等。如欣赏《忧愁的国王》后,幼儿以色纸剪贴的方式表现快乐婆婆或伤心婆婆所讲述的故事等。
(五)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
幼儿的美术作品是幼儿美术学习的结果,它清晰地反映出幼儿美术能力的水平与特点。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由于评价者的视角不同,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罗恩菲尔德认为,儿童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他们身心两方面发展的体现。所以,他主张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应首先从儿童的成长这一角度来进行,即从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儿童的感情、智能、身体动作、知觉、社会性、美感、创造等七个方面的发展来进行主观的评价,其次才从发展的阶段、技巧和作品的组织三个方面来进行客观的评价,并且这一客观评价只是主观评价的补充而已。
多彩光谱项目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采用的方法是收集儿童在一整年中的美术作品,并按具象性表现水平、探索程度、艺术水平三个主要方面,从整体上对儿童作品集进行考察与评价。评估的标准包括儿童对线和形的应用、色彩、空间、细节、具象以及设计等方面,同时还注意儿童对美术创作媒介的偏好。
具象性表现水平:创造可辨认的符号来代表物体的能力(如人、植物、动物、房子),以及在空间上把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能力。
探索程度:儿童设计、具象性绘画和儿童使用艺术材料所反映出的灵活性、生产性、创造性和变化性的程度。
艺术水平:指运用不同艺术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来表现情感、制造效果以及装饰艺术作品的能力。
孔起英制订的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标准分为线的造型、色彩的使用、构图与构思三项。其中,线的造型分为线和形状的使用、结构特征的把握和造型的创造性;色彩的使用分为随类赋彩、色彩的丰富性和色彩的情感倾向性;构图与构思分为画面构图、立体空间的把握和主题的表达。
杨景芝提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儿童美术作品进行评价:
1.作品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作品应与其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和绘画能力 符合。
2.作品是否具有童真稚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应能表现出幼儿的感受和天性。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她们取材的角度和表现方式是不同于成人的,因此,儿童的美术作品应具有天真、童稚、充满内心情感的特点。
3.作品能否有独特性。凡最能反映儿童个性的作品,往往是最有创造力的。那种因为过多临摹成人作品,致使儿童造型陷于程式化的作品是不可取的。
4.看作品的艺术水平。画面构成饱满,用线、用色大胆肯定,具有美感,充满信心。,5.使用材料和表现技法是否有独到之处。儿童敢于探索,不怕失败,认真创作作品,而不是模仿成人或抄袭。
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无论采用什么标准,其出发点都应适宜幼儿的发展,这种发展既有幼儿在身心方面的发展,又有幼儿在美术方面的发展。幼儿的身心发展与成长是可以通过美术获得和作品体现出来的。真正的幼儿美术作品是其智慧成长的结晶,儿童通过美术创作把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心绪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可以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的自我表现,在作品中儿童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所以,对幼儿具体作品的评价,成人应给予尊重和理解,不应站在成人的角度,单纯以“像不像”、“对不对”或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适当,涂色是否均匀等技能的尺度为衡量标准,而应更多关注幼儿作品中的想象力、创造性、独特性和表现力等因素。
另外,对幼儿园美术作品的评价要把握好时间,在幼儿活动完成后及时的用赏识的眼光评价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获取成功感,不断产生自信,最终让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持久的兴趣。使幼儿乐为并有所收益。
三、总结
美术活动设计大有学问所在,需要教师认真备课,用心思考,本着尊重每个幼儿的原则,认同他们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在教育活动中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积累经验,提高艺术技能,真正为孩子的发展服务。美术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正确把握和利用这一手段。假定我们今天的教育,不过只是对儿童灌输以技能训练,或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不加以任何具有积极意义的影响,将很难保证
儿童是否能获得一个健康全面的发展。美术教育面临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珍惜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认识自己的能力,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体现自身价值,健康充实地成长,成为21世纪真正的主人。参考文献
[1]林琳,朱家雄编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3 •[2]引自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62 •[3]边霞编著.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活动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 •
第二篇: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简介
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简介
一、通辽物流园区服务系统功能及规划
1、基本服务功能:通辽集装箱中转、公—铁—海联运、门到门运输、一关三检、泊车、配载、仓储、理货、配送、包装、装卸搬运、信息服务、物流电子商务、物流车货全程GPS实时定位跟踪;
2、配套服务功能:货运代理、报关报检、车辆保养、修理、配件供应、整车销售、金融、保险、通讯、餐饮住宿、认证;
3、规划延伸功能:海关监管库、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工商、税务、货物调剂、多类种物资仓储、零担班线、物流相关技术研发、物流方案设计、物流咨询培训服务;
4、2012年-2015年近期物流规划
为实现通辽第一运输有限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公司规划“十二五”期间,集中精力建设。依托园区服务水平,与锦州港、大连港等集装箱口岸建立物流大通道的合作关系,进一步细化物流方案,制定可行性、科学性的物流流程规范,措施要慎密、得当,避免重复短途物流成本,形成安全、快捷、低耗、高效的物流运输模式,切实发挥出通辽物流园区的作用。①为实现通辽第一运输有限公司发展的近期发展目标,公司规划“十二五”期间,集中精力建设:通辽物流园区物流仓储中心。项目计划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投资8000万元。本项目建立现代化、高标准、规模化的物流仓储中心将满足客户在国标库、恒温库、智能库上的仓储需求,填补通辽市在国家级标准化仓储项目上的空白。
②整合红光大道以南,民航路西50000平方米土地,扩大建设现物流园区泊车场及配货站,以满足物流需求。
③在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西,通辽内陆港北,建设100亩运输陆港。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南开北联、承东接西、路港联运、通关达海的内陆中转口岸和陆港中枢。为通辽市乃至内蒙古东部区现代物流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通辽物流信息平台总体设计规划
1、现已具备:集装箱运输网络、物流货运信息配载网络(全国联网)、GPS卫星定位应用系统;
2、建设发展规划:集装箱中转站功能网络、航运交易网络、沿海陆路运输网络、物流商务网络、物流车辆信息网、物流仓储信息网、第三方物流业户信息、与交通运政政务网的对接;
3、运用3G试行开通通辽物流网与打造通辽物流物联网:
一是,运用3G功能开通通辽物流网,让用户足不出户即了解、掌握自己的货物运转情况,达到实时传递图像,确认与及时调度。
二是,随着我国物联网的建设与步入试行阶段,我们将不失时机地摸索、探讨通辽物流物联网的实验试行运作,本着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开拓创新,积极做好通辽物流的大文章。
三、园区物流业务服务流程规范模式
1、国际物流→集装箱一关三检→公铁联运→通过俄罗斯、满州里口岸对接→实现进出口物流服务;
2、集装箱中转→提供通辽物流公共服务平台→集装箱门到门→门到港服务;
3、物流业业户入驻→提供商务用房租赁→物流配载信息网→组货配载、配送→外埠车主身份认证→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存车存货及车辆保养与修理→货物中转储运(存);
4、存车→住宿、餐饮→配载→配送→中转储运(存)→保养、修理、配件供应;
5、物流企业入驻→提供商务用房→提供物流信息配载→通过物流信息网组货配载→提供物资储运、包装、拼箱→物流费用结算;
6、物流费用结算实行一条龙服务即:为通辽物流园区用户统一配置有支付能力的“银联卡”、手持POS机,为物流企业用户创造安全、可靠、迅捷的物流费用结算新方式。
四、物流规划、方案、咨询、设计涵盖
1、提供集装箱运输业务咨询;
2、为工矿企业、生产、建设、原材料供应商等用户设计物流方案;
3、为第三方物流提供操作平台;
4、为物流企业制定配套项目规划;
5、提出资源整合方案;
6、物流供应链重组链接制定设计方案;
7、制定物流信息化方案及其设计;
8、物流信息化技术开发;
9、物流技术咨询培训服务;
五、物流服务方案案例(简述)
项目名称:内蒙古盐业总公司通辽市盐业分公司成品盐运输
物流配送承接企业:通辽市第一运输有限公司
运作流程:上述项目已经成功启动运作,并已获得显著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
通辽市第一运输有限公司负责公路运输,达到安全、快速、低耗、高效的目的。
流程示意如下:
成品盐→装火车→卸火车→通辽集装箱中转站→通辽一运汽运→通辽市盐业分公司
六、企业信息化工作简述:
企业目前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以通辽物流信息配载网络和GPS卫星定位监控系统为代表,使得企业在开展建设与经营管理好物流园区,在通辽地区凸现了以物流信息化为标志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辽市第一运输有限公司争取到国家交通部、自治区交通厅二个项目,(GPS项目和信息平台项目),其中由交通厅申报、交通部批准立项,被列为交通部西部交通运输建设科技项目的“地市级营运货车信息管理系统”(即GPS、GIS项目),该项目2004年实施建设,于2005年6月经交通部专家组鉴定、验收后交付我公司。目前该项目已经进行市场化运作;由内蒙古交通厅投资的通辽物流信息平台项目之一的通辽物流配载信息网络于2004年10月1日开通,2005年实现全国联网。
2005年启动的由交通部立项,自治区交通运输管理局与哈工大信息研究所联合研发“一体化多式联运型物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项目,依托通辽物流园区实施。
目前通辽物流园区已实现企业信息化功能包括:
1、为800余家第三方物流企业、配载业户及货站提供了通辽物流配载信息网提供物流信息网络平台;
2、开展了GPS物流车辆实时监控(由园区GPS系统支撑)集装箱陆路运输、货运担班车、理货配送、仓储以及金融保险、通讯、电子商务等多功能配套的一站式服务;
3、四万平方米国标硬化停车场,实行IC卡刷卡计费,适合各类型车辆存放;
4、OA网络办公系统及电子单证管理系统。
通过几年来开发建设物流园区,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的中枢,脱离信息化去搞物流,只能徘徊在过去的传统运输上,只有通过信息化整合物流资源,建立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才可以使物流走上现代化、科学化轨道。因此,近两年来我们把建设物流园区的着重点放在了物流信息化的建设上,实践证明做为新兴的物流企业、做为为物流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只有紧紧抓住核心竞争力,发扬光大它的特点所在,就找到、找准了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第三篇:幼儿美术活动
幼儿美术活动中内容和方法的整合授课地点:成庄矿托儿所 授课时间:2014年10月 授课人:夏晓君 本课学习幼儿美术活动中内容和方法的整合。
教学设计:
以范为例,首先提起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再用实际的例子来巩固学习内容。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广泛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学习如何培养幼儿自立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3.学习如何让幼儿获得审美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幼儿美术活动中内容和方法的整合。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幼儿美术活动中内容和方法的整合。
教学内容:当前,如何站在开发幼儿的潜力、发展幼儿健康的个性、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的新的高度,使微观的美术教育目标与宏观的学前教育目标相一致,是我们共同要研究的问题。
一、拓展视野,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广泛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以往幼儿美术教学是以向幼儿传授粗浅的美术知识技能为主线进行的。虽然教学内容能注意题材广泛,贴近幼儿生活,但大都停留在儿童平时所积累的零碎经验的层面上。
经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我们发现内容和方法是一个整体,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对扩大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探索世界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也是幼儿美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尤其在当前,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开阔幼儿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经验,使他们感受到时代前进的脉搏,为他们将来成为国际化的、现代化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此,我们改变了以往停留在单一领域目标的做法,深入到幼儿生活中去发掘他们关注的热点,将目标拓展到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与求知欲,在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中去寻找美术创作的题材,并将幼儿美术创作放在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使幼儿不断体验探究新知的乐趣。例如:我们开展的《三毛环保记》《全家去出游》《世界名车》《中国足球》等活动,都让幼儿体验到了不断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乐趣,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运用各种途径与手段,培养幼儿自立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主动获取信息、整理和处理资料并加以利用,是幼儿学会自主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幼儿尚未学会使用文字记录,图画、符号、剪贴等美术手段经常会成为他们记录的手段。这些记录虽然称不上艺术作品,却十分有助于幼儿学习如何去把握新的信息。
于是,我们通过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创设丰富的环境,引导幼儿在自主选择中,尝试各种运用美术手段进行记录的方法,探索在没有成人的直接指导下,自主地学习。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存在着极大的潜力。例如,幼儿在学画三毛这个造型相当复杂的人物形象时,开始大都选择了填色这一最简单的方法。随着填色的成功,幼儿又开始学习临摹、添画或改画等难度较大的方法。最后,几乎全班幼儿均能驾轻就熟地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三毛形象。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不能把美术教育局限于专门的美术活动。当美术作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时,它的目标就不是学习某种表现形式,而是把握更为灵活的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自我实现的能力,使美术在儿童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将科学探究与艺术表现相结合,让幼儿获得审美的情感体验
儿童探究中的发现,不只是对原有资料的重复利用,而是将它们进行梳理和重组。当幼儿有着运用美术来表达自己感受的强烈愿望时,他们需要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去实现。这时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一个超越自我、大胆创造的机会,在幼儿的能力范围内,让他们再一次面临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科学的探究和发现,借助艺术的手段,创造性地加以表现,进入一个充满审美情感体验的境界。
多年来,我们开展的关于幼儿美术表现能力与发展水平的研究,旨在不断探索遵循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搭建足以推动幼儿主动学习的阶梯。这在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中成为十分有效的教学策略。在《三毛环保记》中,我们开展了关于表现人物动态的讨论;在《全家去出游》中,我们开展了人物与景物的组合的讨论。这为幼儿更自如地表现创造了条件。
幼儿教育的整合观使我们认识到,幼儿最有意义的经验不是那些孤立的、某个领域的经验,而是那些相互联系、整合的经验。引导幼儿整合地获取这些经验,并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探索、理解、创造和应用,这是包括幼儿美术教育在内的引导幼儿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也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所在。
第四篇:幼儿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幼儿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层次、主要环节。2.通过观摩(周五进行)讨论幼儿园教师示范的同类型的语言课,掌握编写教案的基本思路和上课的基本环节。教学重点:
掌握幼儿文学教育活动方案编写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幼儿文学教育活动组织实施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教学时数:4课时 课后作业:
1.课外选择一个文学作品,可以是诗歌、故事、散文等类型,课外在小组中展示,上课抽查。
2.选择一个文学作品,小组合作编写和实施文学教育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 第一周:
一、简介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
1、这类活动是从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教学入手,围绕这个作品展开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帮助儿童理解文学作品所展开的丰富而有趣的生活,体会语言艺术的美,为儿童提供全面的语言学习机会。
2、文学教育是学前教育机构语言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以幼儿园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进行的文学教育活动,也是学前机构语言教育活动一种不可缺少的类型。
3、它包括: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谜语诗、绕口令、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二、对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基本认识
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学习语言的一种活动类型。其目的在于向学前展示成熟的语言学习与积累文学语言扩展儿童的词汇量,培养儿童倾听的有关技能,鼓励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并培养儿童的艺术想像力。文学作品对幼儿园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已远远超过我们已有的认识。在此,我们从语言教育的角度来认识与探讨文学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儿童文学作品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文学作品是教育目标的载体,又是活动的依据。作品选得好,教育目标的实施就有了保证。选择作品内容既要考虑到作品的教育功能,又要考虑到幼儿园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能力。可用于幼儿园教育功能,又要考虑到幼儿园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能力。可用于幼儿园文学教育的作品题材主要有生活故事、童话、寓言、民间传说、儿歌、儿童诗、抒情散文以及童话剧等。所选的内容应具有以下特点:
1、作品中的形象鲜明生动
幼儿园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要活灵活现,不论是人物还是小动物,都要抓住其外部特征,写出其神态和动作。如《小白兔》前两句主要写了小白兔的神态和外部特征,后两句重点描述了小白兔的动态和习性。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也深受儿童的喜爱,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3、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
儿童发展是他们自己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并且需要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儿童语言发展也同样如此,因此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应用活动的形式来组织,使儿童在动手、动口、动脑、动眼、动耳等多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对文学作品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与感受。
4、扩大儿童自主活动的范围
在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中,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比较自由地进行讨论、操作表演等,在亲自操作实践、探索和想像创造中,达到对文学作品和文学语言准确、深刻的理解和感知。(三)文学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P170 1.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 倾听各种语言句式 倾听形象化的语言 倾听不同风格特色的语言
2.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培养他们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 在上下文中理解和学习新词
通过专门介绍概念的书籍来学习归类的词汇 在语言文学活动中掌握和运用新词 3.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技能 培养有意识倾听的能力 培养辨析性倾听的能力 培养欣赏性倾听的能力
4.提高幼儿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四)文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层次
1、学习文学作品内容
这是文学教育活动首要的环节。教师要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本班儿童的实际水平以及活动环境与材料利用的便利与否,而采取不同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有的采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幻灯、录像、多媒体等视觉教育手段;有的采用录音、教师讲述和教具、玩具等辅助教育手段呈现作品内容;有的观看情景表演或哑剧来接近学习内容。如果作品浅显易懂,儿童有直接生活经验,则可以直接呈现。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
在学习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有必要进一步引导儿童去理解作品、体验作品,尤其是让儿童通过亲身感受去体验作品中所展示的人物的情感历程和心理世界。教师可以围绕作品内容设计和组织几个相关的活动,如观察走访、观看动画片,组织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活动,采用绘画、纸工等艺术创作手法,引导儿童讨论、表达和表现文学作品内容。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紧紧围绕着作品内容引导儿童理解与思考。
3.迁移作品经验
在帮助儿童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儿童迁移作品的经验。因为文学作品向儿童展示的是建立在儿童生活经验基础上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让儿童感到既熟悉又新奇有趣。但是,仅仅让儿童的学习停留在理解这些间接经验的基础上还是不够的,还不能充分地将这些间接经验与儿童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因此,需要进一步组织与作品重点内容有关的操作、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向儿童提供一个将文学作品讲演迁移到生活中与儿童生活经验和体验有机结合的机会。
4.创造性想像和语言表述
教师可以进一步创设条件,让儿童扩展自己的想像,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想像。创造性想像和语言表述仍然立足于原有已学的文学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在这一层次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儿童学习续编故事,也可以让儿童仿编诗歌,还可以让儿童围绕文学作品内容想像讲述。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培养:
(1)指导儿童艺术地再现文学作品
再现文学作品的方式有多种:复述、朗诵、表演、用音乐或美术手段再现其思想内涵和情感氛围等。教师都需要指导儿童在准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借用作品的词句,加上自己的解释以及辅助性的表情、声调、动作变化等,根据朗诵或表演的需要进行一番 “加工”。
(2)指导儿童学习仿编文学作品
同再现相比,文学作品的仿编活动对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出了挑战。实际上,儿童仿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再造或仿造的过程。儿童先感知理解作品中一句话或一段话的结构特点,然后凭借想像构思出新的内容,再借用原作品的结构,通过换一个词或换几个词,甚至换几个句子的方式完成仿编活动。通过文学作品仿编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儿童理解语言结构形式与语言内容的关系,即不同的思想内容可以通过同一种语言结构表达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儿童大胆想像,创造性地进行词语的搭配组合,表达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儿童也从自己仿编的作品里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提高自信心,在练习用词造句、练句成段等组织语言能力的提高之余,也大大增加了语言学习的兴趣。
(3)指导儿童创编文学作品
在大量感知文学作品以及仿编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儿童进行文学创编活动。最初的文学创编活动往往需要图画及教师语言的帮助。如儿童编构故事活动。教师可以请儿童根据故事开头所提供的线索,展开丰富的想像继续编构故事,从而编出一定的故事情节。在指导儿童创编文学作品时,教师既可以让儿童编出一句或一个段落,也可以视儿童的能力鼓励他们编出完整的文学作品。
四、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文学欣赏和文学创造两种形式。(一)文学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这一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如下:
1.文学欣赏作品的传递
文学欣赏作品的传递是文学欣赏活动展开的第一步,选用何种方式将作品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这关系到能否调动儿童学习兴趣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传递形式:
(1)成人口述作品内容
有些文学作品内容浅显易懂或是儿童有一定的相关生活经验,教师则可以直接口述,无须画蛇添足地运用教具等辅助教学材料。
(2)利用图书或图片
有些文学作品的内容知识性强、儿童在某一经验上比较欠缺,对作品内容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障碍,教师必须为孩子提供一些直观材料,增强孩子的感性认识,以帮助儿童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内容。如中班故事《取皮球》。
(3)录音、录像和情景表演
可以通过视、听文学作品在儿童的头脑中形成知觉表象,由文学作品的具体形象唤起儿童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映。
无论哪一种形式,为了引起儿童的共鸣与兴趣,教师的描述要抑扬顿挫、栩栩如生,绘画要画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才能很快抓住儿童的注意而进入心理加工状态。
2.多通道地相互作用
成人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脑子里虽然很“热闹”,外表却显得比较平静。幼儿园的动作尚未完全内化,还做不到仅凭倾听语言符号对文学作品进行静态的艺术再加工,使大脑“热闹”起来,这在4岁之前尤其如此。所以,在给儿童欣赏作品时,成人必须借助一些手段,适应儿童的视觉、听觉、动觉同时与作品发生作用,对作品进行动态加工,在动中求思、育情。主要方法如下:(1)作品欣赏与活动教具或动作参与相结合P278 举例:《我要自己走》是一首与儿童情绪、经验非常贴金的小诗。两种方式比较:一是采用固定画面进行欣赏、示范朗诵、提问、学习朗诵时,基本上是被动的语言模仿,缺乏生气;二是采用活动的拉线教具。(2)作品欣赏与音乐活动结合
我国著名作家冰波《梨子小提琴》和音乐相结合。(3)作品欣赏与角色表演结合P279 欣赏故事《耳朵上的绿星星》,每个孩子都成为小松鼠,与花儿、小草对话,学习语气、语调,体会故事中的任务形象。(4)作品欣赏与歌舞结合
如欣赏儿歌《云》,儿童在音乐声中身披薄纱学云跳舞,边跳边听。当老师念到“摘”时,儿童身手上举摘云,“云”摘下来以后,就蹲在地上用粉笔画云,每个孩子都可以画出不同的形象为儿歌续编不同的句子,如“我把云儿变飞机”。
3.通过形象性地解释帮助儿童理解作品内容
儿童作品,一般都突出人、境、物的形象,并不需要作过多的语言解释;但是在大班,成人可以利用形象的语言,解释一些难度较大的作品,通过解释,帮助儿童产生作品形象。词的解释,比其他形象的解释有更大的模糊性,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想像,形成作品的审美意象。同时,对文学语言的凝炼、含蓄、拟人、隐喻、象征等表现手法有更多的感受,有助于儿童与文学词语建立审美的关系。4.采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
开放性的提问是指答案不确定的提问。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方式有多种。
(1)针对儿童记忆系统的提问
这类提问的答案往往是确定的,也就是说是显而易见的。故事里有谁?你听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成人可以了解到儿童记得和懂得了哪些,忘记了哪些?这些都是进行进一步提问或欣赏的依据。(2)针对细节的提问
这类提问儿童必须复述细节,这往往能激发儿童的情绪,因为细节描述既可以讲,也可以用动作或表情表示。如《猴子学样》
(3)针对情感识别与匹配的提问
(4)针对作品的主题或情节的提问
(5)针对作品中文学语言的提问
(6)针对作品的整体结构形式的提问
(7)针对生活原型与作品形象进行比较的提问(二)文学创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根据儿童的水平,将儿童对文学形象的再创造,也就是自外向内的文学再加工过程中的表达活动和自内向外的文学制作实践,都归并为文学再创造活动。儿童文学创造活动主要形式和设计与实施的方法如下:
1.复述和朗诵
复述和朗诵是建立在感受体验基础上的艺术形象创造的活动,是欣赏过程在大脑中产生的作品意象的表达或表现。故事复述有全文复述或细节复述两种形式。用于全文复述的作品大致需具备下列特征:篇幅不长,结构比较工整,语言和情节有适当反复,词语优美爽朗,通俗易懂,形象富有童趣。
出声的复述和朗诵,一方面是儿童对作品语言的语音、语调、音量、语气、韵律、节奏的玩味,另一方面,玩味必须受语义的控制。出声操练语言的过程,是寻找特定音响与文学内涵相契合的过程。由于经常性的欣赏和朗诵讲述的双重练习,儿童就会对各语言层次如语音、语感、语义、语法、修辞以及各语言单位如词、词组、句子和篇章结构等所具有的特征产生较强的直觉敏感性。
(1)有变化地反复欣赏同一个作品。
(2)参与和作品有关的系列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参观、观察、歌舞、劳动等。
(3)积累不同语境中的表达经验。
(4)成人的语言榜样。成人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诵和讲述,既带给孩子语言美的享受,又激发他们模仿的愿望。
(5)在音乐伴奏声中学习朗诵。儿童朗诵时的声音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音乐的调节而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以后只要告诉儿童像唱歌那样朗诵,韵味就出来了。
(6)在日常生活中自由分散地利用玩具和道具练习复述和朗诵,互相评议,互相模仿。朗诵或复述的主动性、能力、自信都会在相互模仿、自我调整中不断提高。
2.表演
表演的分层次内容有:
(1)情境性对话;
(2)根据现有作品或自创作品进行出声或不出声的表演(哑剧);(3)主要人物形象的立体动态塑造;
(4)作品段落的表演;
(5)作品完整形象的表演。
3、创编(大致可分为三类)
(1)对欣赏的作品内容进行编构和仿编
这类创编活动都是和欣赏、朗诵、复述结伴而来的,是对原著这一开放系统的向外拓展,是儿童对更大的艺术空间的填补,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其间需要儿童具备多种条件。它是建立在儿童理解童话和故事作品体裁特点,积累大量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创造活动,对幼儿园具有积极的挑战意义。(2)根据语义内容转换成描述和叙述性语言
提供语义内容的材料有乐曲、声音、绘画、图片、表演(哑剧)及其他儿童化情境。过去这一部分都作为语言教育中的连贯性讲述内容而作出安排,其实这一做法并不全面。
(3)凭借想像独立编构完整的文学作品 这类创编是不凭借语义和作品,只凭儿童独立想像和联想构思而成的,如同绘画中的意愿画。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根 据题目进行口头创编,当儿童具有较多的编构故事的经验和生活经验后,可让儿童自己随意编故事,不要给儿童过多的制约因素,扩大他们的自主范围;二是让儿童先把用来编构故事的事件画成图画,再根据图画编构故事。
第二周: 教学目标:
1.运用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理论部分内容和观摩幼儿园教师组织活动的知识积累,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实施文学教育活动。2.初步学习评价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教学准备:
1.已学习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理论内容、已观摩幼儿园教师组织活动。2.学生事先编写好活动方案、制作好教具。教学过程:
一、学生在幼儿园实施两个文学教育活动案例: 1.散文欣赏《蒲公英》
2.诗歌学习《我是三军总司令》
二、学生讲述设计思路
三、组织学生讨论活动的优缺点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1.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基本功、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课。2.目标达成、内容形式适宜程度、活动因素分析、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课。
四、布置作业——编写讲述活动的教案
第五篇:第七章现代幼儿美术教学论与教学法.
第七章 现代幼儿美术教学论与教学法
1、探讨一下幼儿美术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理念
2、幼儿美术教育应遵循哪些儿童心智成长的规律?
3、谈谈幼儿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4、儿童美术有哪些特点?
5、简述幼儿美术教学具体实施应注意那些方面?
6、游戏教学的优点和方式有哪些? 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