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创建区角活动一

时间:2019-05-15 05:0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创建区角活动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创建区角活动一》。

第一篇: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创建区角活动一

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创建区角活动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而农村学前教育是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要巧借这些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如何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些乡土资源,使它们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一直都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重点和难点。而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也是最能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1]的精神。因此,我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了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为幼儿所用。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引领农村科学教育走上新的成长之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并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创编等工作,更好的发挥了我们内在的潜力。更营造了乡土材料应用的大教育环境,形成了实施乡土教育齐抓的合力,使孩子有了受到良好早期教育的环境。

关键词:乡土资源;区域活动;农村幼儿园

一、农村幼儿园区角活动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区域活动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失,我们应该对区域活动的现状作详细、全方位的调查和分析,为有效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一)区域设置形式化

幼儿园区域设置是指教师依据活动室可利用的空间,用橱、柜将空间的隔成大小不同的几块,摆放不同的材料,形成不同的活动区域的方式。各个幼儿园依据各自的需要和特色有的在教室内设置区域,有条件的幼儿园设有专门的活动室,更方便幼儿的活动的开展。我园就有专门的活动室,各个班级根据自己的方式设置区域。但各个幼儿园在区域设置上,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结合活动室的结构来布置些固定的形式。这些区域是否适合幼儿的意愿和兴趣,教师全然不顾。因此,孩子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活动,形成了某些区域的创设只是一种摆设,经常 1

出现没有孩子“光顾”的现象。

(二)区域材料投放目的性不明确

区域材料投放的目的性是指教师依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投放区域活动的材料。但从各个幼儿园材料投放的情况来看,往往缺乏一定的目的性。活动区域的材料有的一放就是

一、两个月,甚至一学期毫无变化,缺少经常性的变化是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活动材料单一,不丰富,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引发不起孩子去想、去操作,从而阻碍了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另外,有些材料的投放,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无难易差异。

(三)教师对区域活动中自己角色把握尚不够准确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是指教师在区域游戏中以什么样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很多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中常感到困惑,除了让幼儿在区域中进行探索以外,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楚,有些幼儿园教师仍旧以主导的形式进行,在区域活动时间内将幼儿分成若干组,然后一组一组地根据预设内容进行辅导,使区域活动变成了分组活动,完完全全失去了以幼儿为中心的精神;有的教师又太在乎幼儿的认知,怀疑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忽略了幼儿的自我学习,甚至为了自己的引导而打断幼儿,反而让幼儿产生逃避之心;还有的教师又走向了“放牛吃草”的极端,不知道幼儿在想什么,想干什么,不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和水平,觉得幼儿自己能玩就行,教师只要管管不出事就可以了,以致于观察不够,深入了解不全面。凡是种种,都体现了教师对区域活动中自己角色把握尚不够准确。

二、利用乡土资源的策略

东海是著名的水晶之乡,东海的黄川镇还是最大的草莓镇、石梁河的葡萄、驼峰的花生、桃林的烧鸡等具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随着四季更换,经常有不同的、新鲜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周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我们可利用的资源。如春天的野花、野草、各种树叶;夏天的水果、蔬菜、沙石;秋天的种子、果实、昆虫等等,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区活动的兴趣。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还能让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独具特色。

(一)乡土材料的收集 途径一: 通过幼儿收集

幼儿收集的活动区材料主要是通过采集、参观等活动收集

的, 如: 我们在春天来临时带幼儿去竹林采集竹壳、竹叶、竹笋;夏

天带幼儿到草地上捉蚂蚱, 到树下挖知了、捡石头;秋天时在散步、秋游中引导幼儿将落叶、树枝、野花、稻草带回来进行活动, 同时引导幼儿收集各类果实、种子、壳类等丰富活动区的材料。途径二: 通过家长收集

通过家长收集的活动区材料主要是在活动区开展中需要家长参与制作或提供的。如区角“好玩的稻草玩具”, 在开展中我们发动家长制作稻草玩具, 制作了许多如草垫、草绳、草榔头等。又如“竹艺铺”中, 我们又发动家长收集各种竹制品开展活动。我们还发动家长收集了民间故事、童谣、民间游戏、民间音乐等一系列材料。

途径三: 通过教师收集

通过教师收集活动区材料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及教师潜在的引导作用实现的。如教师利用空余时间采集、制作活动区材料, 同时通过教师作用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与活动区相适应的材料。如大班“竹的用处大”区角中, 教师首先收集了 一些常见的竹制品给幼儿一个感性的认知, 然后我们引导幼儿一起收集自己所知道的竹制品并发动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竹制玩具,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活动区的材料不断丰富, 幼儿在丰富的材料、开放的环境中, 有了更为广阔的创造天地。

途径四: 通过社会收集

在大班开展的“民谣屋”区角活动中, 我们通过社会收集把广泛流传于本地的传说故事、民谣运用到活动区当中, 同时我们利用民间手工艺师傅的工艺技术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如清明节时我们请会做青团的农妇教幼儿做青团, 请 竹编大师耿月新来园介绍竹编艺术, 引导幼儿尝试玩泥瓦匠、蔑匠等角色游戏。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收集的丰富的、生活的游戏素材促进了我们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乡土材料的利用

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4]它为孩子和知识之间搭起了桥梁,是孩子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工具,是幼儿在区域中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的有效载体。[5]适宜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幼儿在操作、摆弄材料的过程中会不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向自己挑战。因此,教师应非常重视材料的提供与利用。

一是植物资源的利用。我们在幼儿园里专门开辟了种植区,种一些简单易长的 3

蔬菜与农作物,让幼儿了解蔬菜、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了解其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并引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教师还组织幼儿采、摘、挖,并且带领幼儿烧菜、品菜,这样不仅能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收获,更能知道怎样珍惜劳动的成果。我们还把采来的劳动成果陈列在自然角,让幼儿观察、比较、识别、分类,并对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各种种子、野果、树叶、竹子、稻草、松果等进行了巧妙的利用:美工区给种子贴上“五官”制成种子娃娃,或进行种子、果核、果壳贴画;进行蔬菜瓜果创意制作,塑造一些活泼可爱的娃娃、小动物、小玩具等;用稻草制作稻草人、草帽、鸟窝等;表演区利用叶子、野草、野花编成头饰、服装,玩一玩“我的时装秀”:操作区让幼儿学大人用麦秸编篮子、筐子等麦秸编织工艺品。

二是动物资源的利用。对幼儿来讲自然界中“神秘”的小动物特别具有探究性。春天我们把小蝌蚪带进了自然角,教师与幼儿探索了蝌蚪生长变化过程。孩子们一来幼儿园便去自然角看小蝌蚪,他们会在每天的观察中发现小蝌蚪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再蜕去尾巴。对每个发现,孩子都会奔走相告,并在自然角的记录纸上记下这一变化。幼儿对知了、蚯蚓、蛐蛐、蜗牛、蚂蚁,以及家禽、家畜等进行探索,观察这些动物的特点,并产生好奇、提出问题,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探索结果和与同伴分享。

三是自然物质的利用。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突破了以往的观赏价值,教师们更多的是将教育目标融入其中。农村最缺不了的是沙土石木。于是我们把泥巴搬进了“玩泥区”,让幼儿用泥巴和色彩组合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动物、水果。在“木材区”放置不同大小的木材,让幼儿进行多种探索活动。高低不同的小树墩成为幼儿百玩不厌的“平衡木”;长长的木条放在一个木墩上可以玩翘翘板;幼儿还可以用木材搭桥、搭桌子、构建房子等。大班幼儿还可以利用木材边角、料钉做喜欢的小板凳、桌椅、小汽车、小飞机等。山区山涧、小溪里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卵石比比皆是,老师和孩子一起去溪涧拣了许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卵石,然后让孩子们利用卵石画画、拼搭和建构游戏,利用卵石玩走石墩、小桥、小火车、跳房子、比比谁的小石头多等游戏,很好地促进了孩子的运动能力及数数能力的发展。

四是地方特色产业、文化资源的利用。独特的本土文化和产业使得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们拥有与众不同的活动区域内容。被誉为“中国水晶之乡”的东海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特色产业、旅游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鉴于此,我们创设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活动。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区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活动,满足了他们参与成人劳作、市场交易活动的欲望,也挖掘了幼 4

儿潜在的创造力、表现力,同时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与交往能力。

我们还将本地的民俗风情带入区域活动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发动家长一起收集人们以前用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陈列在区域中,创设“勤劳农家”认知区,让幼儿了解农具的名称、作用以及农家生活。为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元宵节时我们请有经验的家长来幼儿园助教,教幼儿制作花灯;端午节时我们请家长教幼儿尝试包粽子,开展多种民俗活动来丰富劳作区的内容。孩子们在活动中懂得了协商谦让,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了互助、合作和分享。又如在体育区开展“民间游戏亲子乐”的活动,我们先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民间游戏玩具,大大提高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强了幼儿的体质,锻炼了幼儿的意志。

(三)乡土材料的投放

区域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它对孩子行为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材料既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又是孩子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更是诱发孩子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的媒介。我们注重材料投放的多用性、层次性、探究性,使每个孩子获得成功和自信,进而乐于创造。

1.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6]区角活动中, 材料的投放是有的放矢的, 是与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密相关的, 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之中, 是区角活动的一大特点。也就是说, 投放材料应有目的性。我们在开展区域活动中非常注重材料投放的目的性。比如在中班的美工区, 我们结合课题目标投放了许多乡土特色材料如: 种子、石头、竹片、芦杆等, 开展了种子粘贴、石头画、竹印画、做青团造型等活动。通过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使用体现本土材料带给自己的乐趣, 并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2.材料投放的多用性

丰富多样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丰富的思维活动,从创造学的角度讲,它给幼儿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顿悟。东海的硅资源丰富,在利用水晶制作区域活动材料中,教师根据本地特色和幼儿的兴趣创设了“水晶之家”,并根据材料的特性,使用同种材料在各个区角活动中创造出丰富的玩法。如在巧手区中幼儿用水晶珠子编制工艺品;数学区中有用花生做数数游戏;益智区用大豆做棋子;体育区中有花生跳跳洞;美术角中有花生叶拼图、装饰;自然角中有一些草莓、花生、大豆等。在果壳果核的利用中,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了大量的果壳果核,让幼儿进行拼贴画。这些材料也可在计算区让幼儿进行分类、排序、数数等,又可在操作区中进行穿果核项链,夹 5

果核比赛等活动。在区角中,我们还避免了只有同类材料的单一组合,让不同材料之间相互自由组合,这使得各种材料在小朋友的一次次尝试、探索、操作中变成了美丽的工艺品和有趣的游戏玩具。

3.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合适的活动材料为孩子自主性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孩子们的探索水平和探索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也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我们以幼儿年龄特点为依据,首先挖掘同种材料在各个年龄阶段中的使用,充分让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习和获得发展。如在“趣味编织角”中小班幼儿利用棕榈叶打结、编手镯;中班幼儿利用棕榈叶编制糖果、小鱼等;大班幼儿则利用棕榈叶编制长颈鹿、麻雀、带鱼等。其次是多种材料在各个年龄阶段中的使用,如:小班投放种子、叶子、竹等让幼儿进行比较分类、排列数数、粘贴等;中班投放稻草、木块、蔬菜、瓜果等进行装饰拼图、折叠粘贴等;大班投放稻草、贝壳、竹、木片等进行编织、搓、锯等。

4.材料投放的阶段性

[6]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总是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 我们根据需要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的信息刺激, 定期更换和充实活动材料, 创设良好的操作探索环境。如在美工区中, 春天采集柳条进行拼图, 夏天投放形

色各异的石头开展石头画, 秋天用拾来的稻草编草帘等, 让幼儿始终处于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之中。

5.材料投放的探究性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既有探索性又有操作性的材料才会吸引幼儿。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探索,发现问题,体验一次次解决问题的喜悦,也只有在新材料的不断刺激下,才能使幼儿对区域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如在中班探索区投放麦管、木屑、木棒、老布、塑料笔管、化纤布、剪刀等,让幼儿探索摩擦起电的原理。小朋友饶有兴趣地尝试用木棒、塑料管、铁棒等与老布、化纤布摩擦后去吸木屑、麦管,在试验、比较、操作中判断使用物体,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事物的物理逻辑经验。

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乡土材料为农村幼儿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时,还应注意让孩子真正体现各自的个性特点,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三、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区角活动的策略:

(一)教师指导区角活动

建立活动区常规,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常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于区域活动是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而幼儿年龄小,好动,且各方面能力都极为有限,如没有切实可行的活动常规来约束,任幼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么活动肯定是没有成效的,且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在幼儿喜欢的区域中会有许多幼儿同时涌进这个区,使得活动根本无法开展,于是我们制定了人数的限制的常规,这是保证区域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另外针对幼儿对区域活动有挑食现象,我们定出了相应的规则。

2.让孩子参与常规的制定。

要让幼儿主动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让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参与常规制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区域活动中的常规都是一些幼儿熟悉的事情,幼儿自己会出主意想办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所以说,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3.将活动的常规要求落到实处

制定了相应的区域活动常规,如不进行贯彻落实,使它成为幼儿的自觉行动,那么常规的建立也是纸上谈兵,一句空话。我们的做法是:利用来园、离园、谈话活动等时间让幼儿对区域活动中的常规进行讨论,使他们理解区域活动常规的意义,督促幼儿自觉执行。活动结束讲评时,不单单讲幼儿的操作技能和任务的完成情况,把幼儿执行常规的情况也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评讲。表扬遵守规则好的幼儿,把他们树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请他们作老师的小助手,和我们一起管理好区域活动;同时还和家长沟通,让他们参与我们的管理工作,共同教育好孩子。

4.给孩子充分的、反复实践的机会。

充分的、不断反复的实践是建立良好常规的关键。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断实践的机会,以达到自觉遵守活动常规的目的。

5.活动实践中完善区域常规

各种活动的常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而不断补充加以完善。在活动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补充新的规则内容,使区域常规日益合理完善。

(二)区角活动形式的乡土特色

在活动过程中, 我们通常采用与专门的节日庆贺活动、饮食活动、艺术欣赏活动相结合的策略。

1.传统节日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结合本地各类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庆祝活动, 使孩子们有机会了解传统节日。如在“庙会”主题活动中, 我们用芦杆、稻草和竹竿等自然材料自制了花船、龙灯、高跷等让孩子们尽情表演, 元宵节带孩子们用糯米粉搓元宵, 三月三带孩子们外出放自制风筝。

2.特色饮食

一直以来, 腊八粥都是我们东海人一贯的传统饮食, 每逢腊月初八, 家家都要准备各种豆类食物煮上满满一大锅, 痛痛快快吃一顿。于是在中班“好吃的腊八粥”中, 我们先让幼儿初步认识各种豆类, 然后尝试自己动手制作腊八粥。期间可带幼儿进行分类、粘贴。又如端午节吃粽子, 六月六吃馄饨, 自制三叶草等。

3.艺术活动

我们结合本园特点为幼儿选择不同民间音乐、民间创作和民间工艺精品, 通过音乐活动、美工活动、戏剧活动等多种形式, 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艺术文化, 如泥塑、淮海戏、剪纸、草编等等。

幼儿园在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区域活动中, 应该为幼儿提供了自主的环境, 创设了探索、实践、创造的自由情境, 在探索与实践中渐渐形成了幼儿园的特色——乡土的区域环境、乡土的活动材料、乡土的活动内容。在以后的活动开展中我们应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 充分利用本地、幼儿园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等乡土资源, 为农村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

(三)幼儿在区角活动

1.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以往,幼儿在选择游戏时,大都听从老师的安排,游戏的操作往往按老师的意图去进行,唯命是从,从不敢怀疑老师,在交流中,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见。现在,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游戏,平时,我们采用插牌的方式让幼儿自由选择区角,区角活动中宽松的气氛也给幼儿带来了充分的自由,幼儿是区角活动的主体,是游戏的主人,他们自己决定游戏的内容,选择游戏的材料。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自设区角,自订规则,使区角活动得到层进的发展,孩子们的能力也在预设的情感中得到进步。电视台热播的“今天谁会赢”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电视节目,他们崇拜那些获胜的选手,希望也能在类似的 8

活动中展示自我,弘扬个性。于是,在幼儿强烈的游戏要求下,我们和幼儿商讨了活动的场地、材料、制定了游戏的规则。起初,幼儿的游戏都是建立在对电视节目的模仿上,在几次活动后,幼儿又认为只有一个人胜出的规则不好,孩子们也不过瘾,就改成了分组比赛,以组内分数最高为胜出。游戏中,担当“主持人”的幼儿认为每次出很多题目太难了,孩子们的反映是让大家一起来出题目,形成了两组幼儿“你考我、我考你”的热烈气氛。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主人翁的精神,真正发挥了自主性、创造性。

2.不依赖他人,独立自主地进行操作。以往,幼儿的游戏总要经过教师示范操作才能进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常常根据教师的意愿,当遇到困难时,往往习惯于依赖教师帮助解决。而现在,幼儿在独立的操作过程中,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独立解决”以往看来“不会”、不可能的问题,经过锻炼,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具有了较强的独立性。例如,在美工区活动中,教师投放了大量的难易程度不同的手工操作材料。以前,幼儿总是在教师的示范后彩绘操作,现在,他们会看着图示自己独立进行,碰到困难,学会了向同伴求助,独立性、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3.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断探索新问题。以往的游戏中,幼儿容易对教师的师范形成定势,所谓习惯成自然,在游戏操作中的模仿,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而在宽松自由的游戏中,由于自信的健康支持,独立操作和自发交流中经验的不断丰富,不同材料的操作都可能在幼儿的潜意识中酝酿成灵感。如在建构区中,幼儿搭建会飞的汽车,设计出有轮子的房子;美工区中,幼儿会将扇子设计成多功能裙子,将生活自理角的吸管做成项链等等,这些都说明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慢慢地成长起来。

发挥农村地域优势,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推进农村幼教课程改革、优化幼教质量、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不少农村幼儿园存在教育经费紧缺、教玩具和操作材料缺乏的问题,为此农村幼儿园应根据区角活动的新理念、结合本园的环境,从实际出发,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而又具有本土特色的区角活动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2]虞永平.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4.(5)[3]杨静.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幼儿教育.2003.(7)[4]吴荔红.论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学前教育.2007.(6)[5]张晓琳等.浅论幼儿与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互动.学前教育研究.2007.(1)[6]杨映红.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特色区域活动.幼儿教育于研究.2007(8)

第二篇:挖掘乡土资源 办农村特色幼儿园

挖掘乡土资源 办农村特色幼儿园

作者:孟爱云来源:肥城市潮泉中心幼儿园时间:2012-10-16点击:

2652次

幼儿园的环境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极大地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潮泉镇中心幼儿园以“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具有地方特色、与城市同等的优质教育”为教育目标,开发、整合和利用农村已有的乡土教育资源,在环境创设上注重童真、童趣,打造农村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实践着“来自孩子生活,高于孩子们的生活,又还原于孩子的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一、打造浓郁乡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潮泉镇地处肥城东北翦云山下,这里有着美丽的风景和纯朴的人文风情,素有“肥城的后花园”之称。潮泉镇中心幼儿园把挖掘利用具有乡土特色的人文及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作为园本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幼儿园坚持开展“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的情感教育,环境布置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融入多的教育元素,让幼儿处处感受到家乡的美丽、祖国的强大,让孩子们从小就把“祖国妈妈”铭刻在心里,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

进入教学楼,扑面而来的就是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民族特色。一楼以“家乡美”为主题,走廊顶部从东往西挂满了小朋友们及老师们制作的吊饰,春季的迎春、夏季的荷花、秋季的枫叶、冬季的寒梅在这里争奇斗艳,绘成了家乡美丽的四季风景图。同时一楼四个班级也以春华、夏荷、秋实、冬雪命名。走廊的墙壁上更是琳琅满目,原汁原味的核桃、板栗、花生,玉米,手工做成的小辣椒、樱桃在这里都成了装饰品,与顶部展示的季节遥相呼应,既很好的美化了环境,又让孩子们感知到季节变换,了解了乡的特产,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楼二楼以“我爱祖国”为主题。栏杆上展示的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中国十二个传统节日的诗配画。《元日》、《清明》„„经典的诗词配上优美的图画,既让幼儿既了解了传统节日,又接受了古诗词的熏陶。走廊的顶部,悬挂了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体现中国特色与民族文化的“十二生肖剪纸”、“梅兰竹菊”“鞭炮”“龙”“中国结”“中国地图”等手工制作。红梅、青兰、翠竹、金菊,中国四君子在老师们创意与巧手中成为成为二楼四个班级的名称。墙壁上展示了以中国四大发明、中国武术、京剧等为内容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内涵的壁画。林林总总诸如此类的环境创意在潮泉镇中心幼儿园数不胜数„„在亲自参与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制作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爱家乡,爱祖国”的主题环境创设,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受到家长与孩子们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了解了家乡,认识了祖国,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充分挖掘、巧妙利用丰富的农村自然材料

1、农村自然材料唱主角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在材料的选择与利用上,潮泉镇中心幼儿园以农村自然材料为主,凸显浓浓的乡土气息。稻草、棉花、高粱杆、玉米皮、石头、野草、松果等自然材料,搜集较为便利,随取随用,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通过一双双小手创作出一幅幅美妙的、富有艺术性的作品。依据石头的本身颜色和不吸水等特点,孩子们在颜料的浓度上反复调制、用多种方法表现,把一块块石头变成了花色鲜艳、图形生动的工艺品。不起眼的干草也在孩子们的手里变了样,他们有的把野草染成五颜六色,然后根据颜色的搭配插在废旧的瓶子里或者盒子里,变成了美丽的花篮;有的把漂亮的干草剪成长短不一的形状,然后贴在五彩的卡纸上,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干草图。河里的贝壳经过小朋友的小手,变成了精致的装饰品。孩子们用各种各样的自然材料创造了一件件另人赞叹的艺术品,“美丽的帘子”、“贝壳组画”、“叶的世界”、“草编相框”等等。

2、依据季节变化,及时收集材料

在现实中,很多乡土材料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如春天的花草,秋天的各种种子果实等。幼儿园依照季节收集材料,开展丰富多彩区域活动。春天,在孩子与老师共同搜集材料、讨论制作中,充满生机盎然的粉红的桃花丛中灵巧的燕子飞行其间的“燕归来”飞进了教室。秋天,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农田中搜集各种果实和种子,各种利用种子、果实制作的作品七彩纷呈,于是有了“小种子大世界”环境展示,各种有关于种子的生长、收获、保存的知识得到了大揭秘。各种具有季节特点的材料的充实,使季节性的主题开展得实在而有内涵,使幼儿的生活经验得到提升,形成了丰富的知识建构。

三、依托乡土资源,开展特色区域活动。

依托乡土资源,每个班级根据自己研究课题及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了不同的班级特色区域,如大二班的“特色编织区”、大三班的“最炫民族风”等。“编织区”内孩子用农村随处可见的玉米皮做成了“茶壶茶碗”、编出了“小提包”“小花篮”,让幼儿在编织的过程中,又滋生了热爱了家乡的情感。“最炫民族风”里开展了民间剪纸、布贴画、扎染、青花瓷等具有传统特色工艺的手工活动。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剪纸的快乐,了解了扎染工艺,还能用旧布条粘出一个个好看的汉字。数学区内孩子们用花生、玉米芯、高粱杆、核桃、松果、豆子等材料来进行排序、比较、测量、称重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数学经验,提高数学操作技能。音乐区内孩子们用竹子、木条等做成的乐器奏出美妙的乐曲,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自然角内孩子们观察鲜活的动物和植物,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详细记录,获得了科学经验。美术区内孩子们运用画、做、剪、贴等多种美术操作方法在蔬果、石头、泥土、沙子、叶子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特色区域活动贴近身边生活,即张扬了幼儿个性,又提高了孩子们的美术技能,陶冶了孩子们的艺术情操。

四、继承、创新、发展农村民间游戏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流传下来的民间游戏也是数不胜数。幼儿园充分利用地处农村这一优势,不断加强幼儿园民间游戏改革的探究,根据幼儿特点,遵循继承、创新、发展的原则,挖掘民间游戏活动中的精华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内容。“转蜗牛”、“切西瓜”、“跳房子”、“踩蘑菇”、“投沙包”、“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乡村游戏被老师们定以新的规则与要求,重新组合,创设融挑战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民间游戏挑战区”。几根绳子,孩子们可以用它跳绳、拔河,也可以当做小路走一走,当做小河跳一跳;几个沙包,夹着跳一跳、顶着走一走、用沙包投篮、踢一踢、两个人抛一抛等。操场上,孩子们4人一组,5人一队做着各种游戏,欢乐的笑声充满了校园。

老师们还利用乡土材料及废旧物品研制开发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器械来充实、发展民间游戏。用稻草制成稻草人、草垛、揪尾巴等,用竹竿制作竹马、跳格子、跳竹竿、同舟共济等民间游戏器械;在小木棒两头绑上可乐瓶开展挑水游戏,用可乐瓶制作陀螺,几个易拉罐捆在一起或用旧饼干盒制作成“梅花桩”,用布条、油瓶、纸箱制作舞龙道具,瓶子里装上水成为“套圈”游戏的材料,这些器械体现了一物多玩,一物多用等设计思路,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天地。

把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使幼儿园到处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清新感觉,彰显农村特色教育。

第三篇: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区角活动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区角活动

爱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游戏一直以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孩子。我们对游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我们农村幼儿园存在着教育经费不足,活动设施少的缺陷,尤其是桌面玩具种类更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园的室内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玩中学”呢?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老师们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浏览、教师讨论等方式,最后决定可以尝试挖掘农村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中的可操作材料,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开展富有农村特色的幼儿园区角活动。从03年到现在,我园一直在操作在探索,不断充实和改进我们的区角活动。下面我根据我园这些年来开展区角活动的情况,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如何开展区角活动?

一、集思广益,共同开发可活动的区角。

我们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应为孩子创设角色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和构建区等不同形式的区角,以及能体现班级特色的活动区。首先要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孩子发展水平有意识地选择和投放一些材料;其次我们要根据季节和时令来创设区角;我们还要考虑幼儿人数、幼儿活动的空间等等。构思有了,下一步就是充实我们的区角。

二、就地取材,为区角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

材料是幼儿园区角活动的重要支柱,离开了材料,区角活动几乎难以进行。为了给区角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发动家长、幼儿、老师收集丰富多彩活动材料。例:生活中废旧纸盒和日用品:牙膏盒、奶盒、鞋盒、酒盒、毛线、布头、纽扣等;根据季节搜集农作物:玉米皮、地瓜叶、小麦杆、高粱杆、葡萄枝、桃核、杏核、松球、法桐球等;搜集小朋友身边的材料:用完的彩笔筒、喝完的牛奶盒、吸管等…… 总之,大到废旧轮胎、装修边角料,小到纽扣、螺丝,所有这些材料都收集在各班的“百宝箱”内。

其次,我们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有目的地筛选和清洗然后再分类。植物类:树叶、蔬菜、豆类、谷类、瓜果、果壳类、野花、野草、稻草等。瓶罐类:易拉罐、雪碧可乐瓶、牛奶瓶、哇哈哈瓶、药瓶。纸盒类:牙膏盒、牛奶盒、塑料盒、鞋盒、香烟盒。生活废旧料:包装袋、包装纸、吊针管、吸管等。其它:泡沫板、纸板、毛线、碎布、纽扣等等。收集的材料安全、卫生、经济、实惠,不仅节约了有限的教育经费,更突出了我们的自然资源特色。

另外,各班根据年龄进行选材并进行设计和安排。在小班可以开展树叶粘贴、迎春花、菊花粘贴、图形粘贴、可以用各种颜色纸张进行撕贴;用萝卜、土豆刻上各种图案让幼儿进行印章等;中班可以开展玩泥巴、绕线、手指画、拼图、串珠等活动,如利用毛线和纸板通过绕线装饰相框;在大班开展草编、趣味剪纸、学做食品、刺绣、绕线画、各种图形拼画等等。如大班开展草编活动:我们首先带领教师参观鲁艺工艺品公司,教师们受到启发,一些简单的操作我们的孩子完全可以学习。于是我们就开始整理玉米皮,给她上色,造模子,在制造的过程中发现,木制模子费时费工,可以用酒盒鞋盒来代替它…… 在这种过程中,好多材料是孩子通过自己动手或求得他人帮助获取的,幼儿不仅认识了材料,而且引起了幼儿兴趣。

三、分类利用,创设开放的可选择的活动区

科学投放各种材料,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是开展区角活动的保证,我们根据季节和主题活动改变而不断调整活动材料,利用好身边的材料,创设会说话的区角,感染孩子。我们首先用葡萄枝、草绳组成的建构区;用黄泥捏小动物、小人物,用废旧纸盒粘贴房屋等;利用玉米皮、地瓜叶、小麦秆、高粱秆让幼儿进行编制创造;利用细沙子放在盘子里让幼儿尽情的发挥想像;……其次,材料的投放要为教育目标服务。比如:小班生活区的目标是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应投放一些为娃娃穿衣、戴手套、扣纽扣、喂动物宝宝吃东西等材料,做到目标在前,选材在后,使材料有效的为目标服务。

三、分类利用,创设开放的可选择的活动区

在我们实施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了“一物多玩”让幼儿通过操作相同材料,但操作方法不同,幼儿所获得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因此,在科学投放各种材料的基础上,注意提高利用效益:

1、一种材料在多个活动区使用

我们要挖掘材料的多用性,提高利用率,使我们的材料在各个活动中多次使用,来减轻教师准备材料工作量。例如:玉米皮:在美工区作线条表现物体特征、在生活区可进行编织、在益智区可以用编好的小辫组成小鸡、蝴蝶、小鸭等栩栩如生动物;布片:在生活区用于做衣服、在美工区用于做小人、娃娃等工艺品,还可用于制作布贴画……

2、一种材料在不同年龄段的使用

挖掘一种材料在不同年龄段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习获得发展。泥巴:小班用来捏玩具、生活日用品,中班用来捏蔬菜、水果等,大班用来上色;粮食作物:小班用来练习数数、分类,中班幼儿自己调上多彩的颜色,粘贴小动物、各种花草,大班幼儿用来作填充物做工艺娃娃,……

3、一种材料针对孩子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的使用

自然资源的多功能多层次性,能创设符合幼儿自身特点的环境,让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玉米杆、高粱秆:巧手孩子用来做工艺品—风铃、眼镜、灯笼,奔放型孩子用来作枪玩 ;土豆、萝卜:男孩用其雕刻,女孩用其做娃娃;葡萄枝、木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光滑有粗糙、有尖有圆,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自由选择材料……

4、一种材料的递进延伸使用

材料一次使用后,我们还要继续发挥它的价值,为其它区角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小朋友在一次次的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如中班幼儿用玉米皮编成小辫,大班幼儿做好篮子的径,让中班幼儿用玉米皮进行绕、编;大班幼儿再进行整理装饰编好的篮子,用于环境创设,用于盛放其他材料等等……

5、各种材料的组合使用

自然资源有很广的余地,孩子可以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让各种材料在孩子的尝试、探索、操作中相互组合。小朋友按意愿选择野花、野草、树叶等自然材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自由组合,做出各种漂亮的画;用豆类、卵石、泥沙制作出许多造型不一的动物、人物、房子及花草等;用牙签、土豆、地瓜做出的小刺猬可真神气;用香烟盒、火柴盒、易拉罐、树枝条制作成一列列小火车;用果壳、各类树叶、橡皮泥组合成漂亮的小鸟和金鱼……

四、建立活动区规则,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区域活动

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着帮忙解决问题,而应当引导幼儿自主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建立起相应的活动规则。有些活动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务必要遵守,对于这类规则,我们可以在活动前就向幼儿提出来,比如:使用玩具时需注意的卫生、安全问题,游戏结束后的整理、归放。活动中遇到问题应开动脑筋想办法等等。有些规则在自然活动中形成。比如:在建构游戏中,孩子们玩的很尽兴,可到最后却没有多少作品展示,这是为什么呢?有的说:“我搭了一间漂亮的房子,但被别人捣乱推倒了”,有的说:“收玩具时我们自己拆掉了”还有的说:“我快搭完时,自己倒下来了”等等。“那怎么才能让老师看到你们的作品呢?经过多次玩后,孩子们把发现告诉了我:“玩的时候搭牢一点,建房子时在旁边建一条路,别人就不会不小心踩坏了。不要有太多人挤在一起,以免撞坏。”在大家的建议下,孩子们掌握了保护作品的方法,同时玩游戏的规则也在不知不觉中

产生了。

五、区角活动与课程的关系

在经过几年操作中发现区角活动应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将主题活动与区角活动有机结合,使主题在区角中生成和发展,让区角活动在主题背景下丰富和深入,让幼儿在自立、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区角活动可以是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

在数学区域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巧妙蕴涵教育意图的材料。如“排序”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仅凭一两次集体教学活动来达到教育目标是不现实的。况且由于其操作材料繁多,如果以集体教学形式开展,则很难满足幼儿的材料需求。因此,我们就将它结合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从家中带来了火柴棒、小盒子、易拉罐、酸奶瓶、树叶等。这一寻找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幼儿首先要明确目的,知道什么是排序,然后要对众多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判断,筛选出可供选择的材料,最后自行设计出材料的玩法。如:他们把收集来的酸奶瓶按大小排列;树叶按颜色深浅排列;易拉罐按高矮排列;毛线按长短排列……多种多样的玩法吸引了幼儿,幼儿在众多的材料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求知欲,得到了无限的乐趣,增强了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同时教师也从制作材料的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幼儿的观察、指导中。在幼儿多次小组合作后,教师可组织幼儿交流各自的玩法和规则,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相关经验。

2、区角活动可以为集体活动做铺垫。

为了让幼儿体验长度守恒规律,我们给幼儿提供了毛线、各种形状的小图形、积木等,带领幼儿玩毛线的游戏。幼儿用同一根毛线随意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从中体验了长度守恒的规律,为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做好了铺垫。对于这种富有挑战性、抽象性的知识,孩子们通过操作,探索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发挥了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3、通过区角活动展现主题情景

与主题内容密切相关的区域,能让幼儿自然地展现主题情景,产生真实情感、积极的情趣。区角活动中的材料类型丰富,数量充足,给幼儿极大的想像与选择空间,是区角活动情境更丰富、更有趣。我们可以利用我们主题墙,为幼儿创设主题情景。例:大班主题《我的祖国》可以创设祖国地图、家乡特产、祖国的辉煌。如:神舟6号上天、2008奥运会……区角活动是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它发挥着促进主题活动深入发展、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早上入园时间、下午室内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对幼儿积极引导,合理安排。通过实践证明,在区角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在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创造力和责任心方面得到提高,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学会辩别是非,对错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困扰着我们。例如:

1、如何创设与主题活动内容相应的区角活动,使它对幼儿学习真正起到支持作用?

2、如何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以满足孩子们多方面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们实施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时,我认为在启蒙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当重视区角活动,合理开展区角活动,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发展与提高。农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我们建立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挖掘自然资源蕴涵着丰富而浓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让我们的孩子在散发着农家“味”的环境中,立足实际,快乐学习,收获着未来,让我们拥有新的希望。

第四篇: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户外游戏活动

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户外游戏活动

文章来源:邮件投稿 文章作者:林金香 收藏本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的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陈鹤琴先生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我园地处农村,在开展游戏活动存在不少问题,如:游戏活动变为一种室内指定性活动,活动区内容长时期不变,活动区设施城市化,游戏远离幼儿的生活实际,成为一种摆设,不能真正提供幼儿动手、动脑的机会。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我们想努力挖掘并运用周围环境的教育资源,开展特色化游戏,把游戏活动延伸到自然、社会、家庭中去,让每个幼儿在环境中获得自主愉悦的发展,真正体现出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教育思想。我们的做法是:

一、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开展户外游戏活动

由于地处农村,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铸就了乡土氛围的形成,乡村中的一条小路、一条水沟、一丛野草、一块泥地、一块石头、田野里的萝卜、青菜、山林间的小道、野果等等都能成为孩子户外活动的游戏材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乡土资源来开展户外活动。这几年的实践中渐渐形成了具有我们乡村特色的户外活动,赢得同行与领导的好评。

我园地处农村,位于黄河岸边,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为此我们组织教师开展讨论,准备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展户外游戏活动。

1、以身边的自然物开展户外游戏活动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游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活动,而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物质材料,才能满足幼儿探索的需求。”因此,教师们从实际出发,首先和幼儿一起收集身边的自然材料,并分班分类,形成各班的特色。例如:小班收集棉花、玉米等各种种子制成各种各样的沙包开展背、扔、踢、跳等户外活动;中班利用玉米或高粱秸秆做成镖枪进行投掷或者扎成花轿进行抬花轿的游戏等;大班幼儿用草球做足球,用稻草撮跳绳,用竹筒做梅花桩进行各种户外游戏。这些利用自然物开展的游戏极大地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效地激发幼儿亲近自然的积极性、主动性。

2、积极利用废旧物品,开展户外活动

现在的包装材料品种繁多,美观耐用,弃之可惜,而且来源广泛。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认识到现成的玩具已满不了幼儿的需要,教师们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不断发掘废旧物品的教育价值,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游戏材料。如废旧自行车轮胎可以钻山洞,也可以做滚圈;汽车轮胎下面装上轮子可以做小车,两边系上绳子可以荡秋千;易拉罐可以在做体育器械“小推车”“踩高跷”,也可以做玩水、玩沙的器具;将挂历纸或旧报纸卷起来还可作成纸棒,做体育游戏;再如利用废旧纸箱做成龙身和龙头玩金蛇狂舞的游戏或者做成小汽车或小船等其他活动器械,幼儿玩的不亦乐乎。总之,废旧物品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利用举不胜举,教师在和幼儿改造废旧物品的同时,鼓励幼儿一物多用,调动幼儿的“发现”兴趣,引导幼儿大胆、主动地创造。

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丰富户外游戏内容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与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与其生活相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的热爱和劳动成果的尊重。本着这一宗旨,我们将幼儿的游戏活动扩展延伸至社会之中,具体的做法是:

1、运用社区的物质环境,扩展幼儿户外游戏的空间

杜威认为,只有在社会与儿童之间找到平衡点时,幼儿对于活动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兴趣。据此,我们努力利用周围的社会环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离我们幼儿园不远有个砖瓦厂,知道孩子们对这个厂里面的工作比较感兴趣,我们便定期安排带幼儿去砖瓦厂活动。孩子门表现出来的兴趣出乎我们的预料,他们也能模仿和起了泥巴学做砖胚,有的到窑洞里去探个究竟,还有的用废砖头造起了房子,一边造,一边修改设计,俨然一副工程师的模样,还跟老师说下回要戴安全帽才像。在“周围的人怎样工作”这个主题里,老师们组织孩子幼儿园斜对面的摩托车维修站去参观,看到地上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零件,孩子们特别好奇,忍不住地问这问那,有的孩子专注地玩着螺丝螺帽,有的在敲敲打打,别提有多高兴。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幼儿主动地与环境发生互动,从中了解了物质的诸多属性,激发出探索、创造的欲望。

2、寻找社区的特色,丰富游戏内容

我镇有一家比较大的羊毛衫厂,我们组织幼儿去参观,并利用羊毛衫厂废旧的彩线,在大班开展“毛线变变变”活动,有的编织出各种各样的绳子,垫子等物品,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幼儿园的东面到处都是田地,秋天我们组织小朋友去看秋收,教育,激发了小朋友对农民的尊重,同时,我们把稻草带回来,小朋友学起了编草绳,老师利用草绳开展了许多户外活动。

3、民间游戏与传统节日与户外活动相结合,作为户外游戏新内容。

民间游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乡土气息浓厚,开展幼儿民间游戏能让幼儿在玩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教师平时注意收集、挖掘民间游戏,作为幼儿游戏的新内容。因此,不管在游戏活动时间还是在自由活动时间,都有孩子玩“贴人”“跳房子”“滚铁环”“丢沙包”等民间游戏。

我们还利用民间传统节日,作为游戏的新内容,如:元宵节舞龙、抬花轿、划旱船、踩高跷等,尽管他们的做工粗糙不太美观,但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分享到了快乐。

三、借助家长的宝贵资源,充实户外游戏活动

目前,农村幼儿的家长们,对幼儿教育开始重视,他们愿意为幼儿买图书、玩具等,对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不过,他们往往忽视自己居住的环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持怀疑态度,只把教师当成“教育者”,不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的一个纵深层面。

1、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在“家长学校”等活动中,以具体生动的活动事例向家长讲解,以增加家长对活动的认识,如在两人活动中,我们向家长介绍夹球乐,这是一个手脑并用,劳智相长的活动,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发育,同时也能促进脑的发育,提高手脑协调技能,家长的认识提高了,也就不再反对孩子瞎胡闹了。在此基础上,我们指导家长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散步、看风景、采野花、放风筝;向家长倡议带孩子们玩他们小时侯玩过的游戏等,为孩子开辟一块属于自己的活动天地

2、把家长本身当作一种教育资源

在农村,家长们相对比较空闲,我们就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一些有特长的家长参与我们的户外活动,如有的家长擅长编织,我们就请他们教编织班的孩子编织户外器械花绳,有的在玩具厂上班,我们就请她带一些废旧的布料给孩子们做各式各样的沙包。还有的家长是体育教师、警察,我们在户外活动时就请他们给小朋友们上课,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责任感,有了新的教育观,孩子们也为自己的家长感到自豪,使家园形成了合力。大运河西畔是我们美丽的家乡,青田绿水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我们将努力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顺应孩子的天性,开展户外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促进他们的身体全面的发展。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计划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现象,发展观察力。学习照料小动物,了解几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渗透人与自然界那种息息相关、互生共存的关系。

二、活动内容

1、玩线区(粘一粘)

目标:学习用毛线粘贴成各种美丽的画,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制作兴趣。

材料:各色毛线、白纸、胶水或糨糊、剪刀

玩法:幼儿在白纸上画好花、动物等图案,运用剪刀将毛线剪成线段或线绒进行粘贴。

2、手工角

目的:通过动手,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材料:火柴盒、彩纸。

玩法:用火柴盒拼、插、粘制作多种物品,幼儿用彩纸折叠小动物。

3、动手角

目的:巩固幼儿对颜色的认识,数的形成,锻炼手的灵活性。

材料:毛线、塑料绳、皱纹纸

玩法:把材料分成相同的三份,教幼儿编小辫,颜色多种多样。

4、图书角

目的:培养幼儿阅读图画书的兴趣,组织幼儿安静的读书。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材料:各种图书

玩法:向幼儿介绍图书的名称,引起幼儿对图书的兴趣,指导幼儿进行安静的阅读图书,并让幼儿互相讲述图书的内容。

5、角色区

目的:幼儿在会开商店的基础上学习开超市,要根据自选商品,熟悉超市的购买方式,有秩序购物。

三、区角活动的措施

1、制定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活动,把区角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于教育一日活动中

2、我园从领导到教师明确开展区角活动对开发幼儿智能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的设计区角活动,满腔热情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从小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制作粘贴一些漂亮的礼物,赠给每个幼儿,告诉他们是废旧物品制成的,激发起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制作兴趣。耐心细致的教给幼儿剪贴,拼的技能。让幼儿用废旧火柴盒组合各种家具,用蛋壳制作不倒翁娃娃,教幼儿熟练剪贴技能对幼儿自己创作作品要予表扬和鼓励。

四、活动效果

1、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各种玩具,便宜,卫生绝不比高档玩具差,而那一双双灵巧的小手活动与锻炼,又是任何电动玩具不能比的,凡参加活动的幼儿,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在知识行为能力方面都超过其他未参加活动的幼儿。

2、教师 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变重课堂教育以游戏为主,变重知识灌输为重能力培养,变重独力教学为综合主题教育。

3、家长的认识有了可喜的变化,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从要求幼儿园多教给孩子学认字和加减运算变为要求结合幼儿特点开展特色活动,以开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能力为主要教育内容。

下载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创建区角活动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创建区角活动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典幼儿园活动区角方案

    经典幼儿园活动区角方案 经典幼儿园活动区角方案1 一、区域总目标:1、学会与人友好相处,相互合作,懂得体谅别人,关心别人,不争、不抢玩具,爱护玩具。2、能在各种材料的吸引下积极......

    幼儿园中班区角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中班区角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中班区角活动设计方案1 一、区角创设背景:幼儿在《调颜色》这一活动中,表现非常感兴趣,知道了红、黄蓝三种颜色中,红、黄混合会变出橙色;红、......

    幼儿园小班区角活动反思

    区角活动反思 小三班陈民佳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区角游戏一直是深受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

    幼儿园 区角观察活动记录

    幼儿园 区角观察活动记录 观察记录:幼儿一进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一玩,幼儿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使个别幼儿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设计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设计 博野县城东中心校西许村幼儿园 肖建芳 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设多种领域的学习区域。并提供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摆弄......

    发挥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论文[精选多篇]

    发挥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促进幼儿园科学教育有效发展 摘要: 农村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要巧借这些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

    利用乡土文化进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精选)

    利用乡土文化进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的全面开展,课程资源日益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

    利用乡村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

    利用乡村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 [摘要]:区域活动是一种学前儿童的自主性探索活动,由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材料是区域活动的根本,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