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内容的尝试

时间:2019-05-15 06:4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幼儿园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内容的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幼儿园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内容的尝试》。

第一篇:浅谈幼儿园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内容的尝试

浅谈幼儿园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苟月芳

(甘肃省宕昌县职业中专附属幼儿园

甘肃宕昌

748500)

摘 要: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及乡土传统文化等教育资源,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构建园本课程,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研究以宕昌县的乡土教育资源为例,探讨了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的生成与建构,并论述了这些乡土教育资源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发展乡村幼儿教育,需要根据乡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乡村的资源,为幼儿教育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良好的保障条件,以促进乡村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乡村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特色资源,往往是城市所不具有的,发掘这些资源的课程价值,加以开发利用,能够给乡村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带来丰富的内容和形态,也能很好地适应乡村地区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

主题词: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园本课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教育开始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预示着园本课程在现在和未来数年将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国家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作为一所县城幼儿园,怎么开发园本课程内容?本文重点探索幼儿园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内容的问题。

一、严格从幼教课程资源的现状和《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要求开发园本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幼儿园课程也涌进了改革的浪潮中,主要是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幼儿教材,常常令我们眼花缭乱,无从适从,从而不停地追随着热门课程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但我们在使用这些教材的过程中却发现,盲目地追从热门教材,不切合我园幼儿的教学实际,现有的课程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我园幼儿难以接触和体验到的事物,身边熟悉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丰

富的乡土社会文化资源,却极少在教材中体现,不能充分发挥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而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各类幼儿园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并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中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通过对《指南》精神的深入学习和不断的理解,我们懂得了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幼儿园应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挖掘乡土赖以展开的教育资源,开发我园的乡土教育资源园本课程。于是开发挖掘本乡土教育资源,生成园本课程是我们的出路。宕昌县气候多样,资源富集。中药材种类达690多种,素有“千年药乡”之美誉。境内有金属矿16种,铅、锌、金、锑储量较大。境内不仅有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红色圣地哈达铺,还有国家AAAA级自然风景区官鹅沟,有古朴神秘的宕昌古国遗址,既然我们宕昌有这么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何不好好利用呢?

《指南》要求“教师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来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他们获得体验、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对幼儿的教育应从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入手;从周围生活入手,由近及远,适合幼儿身心健康的特点和规律,为幼儿所接受。而“乡土”课程资源是具体的,幼儿就生活在其中,是幼儿随时随地感受到的周围的事物和情景,如家乡的名胜古迹,美丽的官鹅沟和古羌国遗址,城里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日新月异的家乡建设和变化,勤劳的劳动者„„都是幼儿可见可闻,可理解可接受的“乡土教育资源”。因而,我们幼儿园在认真领会《指南》所提出的“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指南》,从本地、本园出发,结合本班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这一精神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决定以乡土资源为切入点,开发我们自己的园本课程,使我园的课程更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使幼儿园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进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因此,在幼儿园开发乡土教育资源课程,并利用开放的资源,开展爱家乡、爱亲人的乡情教育,让幼儿有对家乡、对亲人的依恋感,对乡土文化及传统的亲切感,是切实可行的。

二、科学选择本土教育资源来生成园本课程内容

(一)合理地挖掘自然资源进入课程内容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我园以其优越的园区自然环境,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开展课题研究教育活动。但是,如何利用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幼儿的积极探索和主动发展的需求呢?我们尝试着对自然资源极其教育价值进行合理地挖掘。经常带幼儿深入大自然,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周围环境的发展变化,感知真实的生活,使其获得丰富的体念,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如我们县城的官鹅沟远近闻名,不但风景美丽,而且有中药材博物馆,更是宕昌人民锻炼游玩的好去处。我们带孩子亲自到美丽的官鹅沟去感受哪里的宜人景色,于是《美丽的官鹅沟》主题就产生了,并生成了科学活动:探索活动《搭凉亭》;语言活动:儿歌《美丽的官鹅》,谈话活动《美丽的官鹅沟》;艺术活动:美术《官鹅沟的树与湖》,音乐《欢迎来到官鹅沟》,音乐游戏《小袋鼠》;社会活动:认知交流《长征圣地——哈达铺》,活动区活动《我喜欢的官鹅沟》;数学活动《五个手指头》;健康活动《去官鹅沟》《套圈》《洋芋搅团品尝会》等丰富的教学活动。还根据季节的变化,我们又有了《绿的世界》的主题活动,生成了语言活动《春天来了》和《彩色的官鹅沟》,科学活动《记录春天》和《有趣的蝴蝶》,健康活动《踏春天的官鹅沟》等。就这样我们以自然资源为基点,通过预设主题和生成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各领域间发生联系,并利用适宜的现成的教材改编或自己创编的一些教材构建了乡土教育资源园本课程。

(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进入课程内容

我园位于宕昌县城地段,社区的资源较丰富,有机关、游行社、医院、邮局、公共场所等,充分利用这些社区资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资源,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不仅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经验,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还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意识,使幼儿更加关心社会,了解社区,更加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使幼儿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因此,我们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方式和途径来开发和利用有价值的资源,逐步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园本课程。如我们的家乡——宕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神圣的红色文

化,迷人的风景——官鹅沟,有响誉西北的“小九寨”之称,特色的饮食和热情的人们常常让许多游客留恋往返。孩子们在这样一个美丽、富饶的家乡成长是多么的幸福与快乐。于是,我们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这个主题。在这个主题活动中,通过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人文地理,感知家乡的风景特色。萌发孩子们喜爱宕昌,亲近宕昌,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从中学习一些社会规范。探索出了《美丽的宕昌》《游高庙山》《我和宕昌》》《我是导游》《介绍家乡——宕昌》《介绍家乡特产》等教育活动。又如在大班幼儿将要毕业前夕,我们利用附近小学的资源,开展了《我要上小学了》这个主题,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的校园环境,看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参观小学生的少先队和升旗仪式活动,让幼儿参与到小学生的活动中去等,这些活动将有助于幼儿对小学生角色的认识与了解,向往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园与社区携起手来,密切配合,合理地挖掘社区的资源,促成我园本土教育资源课程的构建。

(三)选择民间传统的儿歌、故事、游戏进入课程内容

宕昌是个古老的文化县,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化流传于老百姓中,有琅琅上口的诗歌,有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有很多好听的传奇故事。我们在园本课程的实践探索中就注重选择这方面的内容,把这些内容选进我们的课程,运用于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如歌谣《我对爸爸妈妈说》以及《三字歌》和故事《官鹅情》我们就把它用在《我眼里的宕昌》主题里去孩子特别喜欢,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弘扬传承了地方文化。

我对爸爸妈妈说

美丽城市我的家,邀请爸妈来参加。

情节爱护关心他,卫生城市靠大家。

总之,我们在进行乡土教育资源园本课程的实践探索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和幼儿的经验与体验,依据一定的目的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组合、改造与加工,从而使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落实到教学的层面上。近年的实践研究,教师与幼儿共同感受到乡土教育资源的吸引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将继续抓住课改的良好契机,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知识,提高教师对实施乡土教育资源的认识水平,丰富乡土教育活动的手段,在不断反思、调整、再反思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时刻领略到家乡的美好、先人的智慧及传统的乐趣!

三、将本土教育资源主题课程内容溶入教学和一日活动中

我们围绕所定的六大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将各个主题教学内容溶入各年级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并充分利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教育契机,把教育内容贯穿其中,还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因素,在幼儿园及活动室创设乡土园本课程教育的环境布置和活动角区,帮助幼儿把从各方面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彻。

(一)宕昌新貌融入课堂,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岷江是我们家乡的母亲河,最近才将这条河进行了整治,变得非常美丽,是宕昌人休闲散步的好地方。孩子们经常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到河边游园玩耍,他们了解着身边的河。河上为什么要架小桥?河里的水为什么如此的清亮?„„是呀,在孩子们眼中,小河就在身边,小河里藏着这么多的神奇与快乐。因此,我们在小班设计了《岷江,你好!》这个主题,让幼儿初步了解家乡的新面貌,了解大足的新变化,生活水平的新提高。在这个主题中,去制作岷江的图画和手工,去感知河水的流动与歌唱。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感受家乡的新貌。通过语言活动谈话《我见到了岷江的××》和创编儿歌《过桥》,让幼儿感受家乡岷江的美;通过健康活动《河边散步》带孩子一起去了解岷江,去观察岷江周围的人、事、物,让幼儿进一步身临其境,切实感受;通过绘画《小河》《河边的彩石路》来加深印象;再通过社会活动《美妙的水声》《爱护岷江》让幼儿表达心中美丽的家乡景象,有爱家乡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激发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

(二)宕昌城跃进幼儿眼里,让幼儿亲身体验家乡的美。

宕昌县城有很多新的变化,而且是孩子们喜欢玩耍的地方,我们把县城里这些在幼儿耳闻目睹亲身体验的场所,在中班生成了主题《我们的县城》,探索出一系列活动进入课堂,让孩子更深层次的体验家乡的美,爱家乡,从而得到发展。语

言活动:通过谈话活动《我们的县城》,仿编儿歌《民生广场上》,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宕昌,初步了解了宕昌的大型建筑物、附近的主要景点,分享自己对家乡宕昌的感受,使他们有爱家乡的情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活动:通过绘画《我们的县城》,音乐《去广场》让幼儿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县城美,分享自己对家的感受,尝试了用音乐方式与人交往。健康活动: 通过《宾河公园走走》《兜风》等活动,让幼儿想象公园里游人的活动并与生活联系起来,用动作模拟表现公园里晨练的各种活动,学会了与同伴友好交往与合作。科学活动:通过开展《我身边的绿色精灵》《照片拼图》等活动,让幼儿认识了身边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成长的过程,感受照顾植物的乐趣,知道我们县城的县花是海棠花。让幼儿从小有热爱家乡、美化家乡的情感。社会活动:通过开展《发现公园》《散散步》,认识了县城的主要景点,尝试根据一定的线索拼图,认识了解公园的地理环境及设备,能主动分享在公园里的发现,亲身体验到家乡的美。

(三)宕昌物产走进幼儿生活,让幼儿目睹家乡物产丰富。

宕昌物产丰富,有美味腊肉排骨、柿子、青稞酒等,这些是让幼儿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资源,我们在大班生成了主题《我眼中的宕昌》,开设了社会《参观点心厂》《参观中药材加工厂》等活动引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了解简单的制作过程,了解宕昌人的聪明才智,学习宕昌人的勤劳,认识家乡的物产。通过健康活动《品宕昌小吃》,让幼儿了解家乡丰富的土特产品,知道这些产品味美营养好。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组织幼儿画和剪家乡的水果、萝卜雕刻简单的工艺品。幼儿一件件成功的作品,反映出了幼儿对宕昌家乡物产的真正了解和感受。

(四)宕昌先辈人物让幼儿认识,为幼儿树立榜样。

宕昌有很多优秀前辈人物值得幼儿学习,我们将这些人物用于我们的本土课程里,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在中班生成了主题《我是宕昌人》,通过参观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高庙山公园,让幼儿了解宕昌是如何解放的,知道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通过参观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和学习故事《哈达铺》,了解红色神地宕昌的革命历史,让他们产生对前辈的仰慕之情。通过健康活动《学做宕昌警察》,对幼儿进行军训活动,从小树立保卫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理想和从小学习英模,以英模为榜样,勤学习,锻炼身体,为人民服务。

(五)宕昌风景融入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官鹅沟空气清晰,环境优美,是宕昌人最喜爱的地方。我们生成这一主题《美丽的官鹅沟》孩子特别喜欢。围绕《美丽的官鹅沟》主题,探索孩子喜欢的活动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通过参观谈话活动《美丽的官鹅沟》《红军长征加油站》让幼儿感知官鹅沟除了景色美,还有湖美,认识了著名的雕塑(长征),激发幼儿对雕塑者的敬爱和崇拜之情;通过观察高庙山公园,看公园辛勤劳动的花工和清洁工人的劳动,激发幼儿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尊敬;通过“夸夸我们的官鹅沟”激发幼儿主动观察,用赞美的话来表达自己对官鹅沟的喜爱;通过“争做文明小主人”活动,让幼儿拾落叶,从小学会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卫生;通过绘画《官鹅沟的树》,音乐《欢迎来到官鹅沟》,健康《去官鹅沟》等活动,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快乐学习,从而激发幼儿对劳动者的热爱,对官鹅沟的喜爱之情。

(六)官鹅沟旅游圣地与教学活动相融,让幼儿为家乡自豪和骄傲。官鹅沟是个旅游的好去处,有闻名西北“小九寨”的美称,我们生成的主题《我是小导游》,就是让孩子通过小导游的活动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的宕昌,爱自己的家乡,有为家乡自豪和骄傲之感。在此基础上通过语言活动《我是小导游》,让幼儿收集宕昌的旅游景点和家乡的特产图片,并请家长丰富孩子关于宕昌的景点—官鹅沟、大河坝国家森林公园、家乡特产—中药材、冉记点心、青稞酒等相关知识,在主题墙上进行环境创设,在区角中开展活动,在课堂上请孩子扮小导游介绍宕昌的景点和特产。他们包含热情的介绍洋溢着对家乡浓浓的热爱之情,脸上露出了自豪和骄傲。

四、挖掘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

在实践中,我园教师遵循因园制宜原则,合理挖掘,勤俭办园,都创出了自身的特色,使当地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

1、农村随处有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宝贝。

农村幼儿园周围随处可见的泥土、沙子、石头、水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宝贝,成为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好素材。孩子们会用小树枝、小木棍搭桥,用小石头垒 7

灶,就连捡几根干草、几片菜叶也会玩上老半天,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幼儿就能进一步感知身边这些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并产生探究的兴趣。例如,有一位教师有一次带幼儿在园门口散步时,忽然有幼儿发现路边那因装修园舍遗留下的一堆沙子上没有长草,旁边的地上都有草,教师就有意进行科学引导:草长在哪里?让幼儿再找一找还有哪些地上不长草,孩子们发现石头、砖头放着的地方、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不长草。通过实践探究孩子们明白了沙子、石头、砖头上长不出草,而只有阳光照得到的泥地上才能够长出草来。

2、创造条件,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在我们幼儿园前面有一块农民种植蔬菜的田地,每当夏末秋初,农民收割完后,这里成了幼儿开展活动的“宝地”,孩子们在空地上玩起了“娃娃家”游戏,他们用菜叶当盘子、碗,遗留的瓜果、豆荚当食物,豆萁当筷子,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还在这发现了身上有三个星、六个星、七个星的瓢虫,还有青虫、西瓜虫、臭虫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他们还为其冠上有趣的名字呢„„

我们幼儿园还将许多农作物、农产品、自然材料充实到区角活动中,创设低耗高效的乡土化活动区,使区角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幼儿利用麦杆、稻草编扎“稻草人”,搓草绳;用番薯藤制作“项链”、“手镯”;用黄豆、蚕豆、土豆、芋艿等农产品拼插成各种动物形象;用竹叶制作风铃„„这些农村自然环境中丰富的、开放的乡土资源,能极大的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要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就必须根植于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及环境融为一体。因此,乡村幼儿园课程建设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充分发掘乡村的各种资源,充实幼儿园的课程,将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局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 [2] 重庆市幼儿活动发展课程教材组编写.幼儿活动发展课程[M].重庆出版社,2005 [3] 甘肃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编写委员会编.幼儿园课程指导[M].新时代出版社,2003 [4] 佚名.浅谈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意义[EB/OL].http:// 9

第二篇: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关键词:乡土资源

园本课程 内容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应“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社区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可以认为,园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发掘与利用幼儿课程资源的过程。基于此,我园近几年开始对教材资源、环境资源、家长、社区资源、活动资源以及信息资源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进而建构成我园课程的园本化。

我认为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应该充分挖掘幼儿园和当地的课程资源,应充分的与幼儿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当前,各省各级幼儿园都在努力探索适合各自特点的课程研究,乡村幼儿园更可以借助并发挥农村的特点和结合孩子爱玩的天性来推进课程的改革。

正文: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因此,各园都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发、利用本土特有的课程资源,选择其中最适合的教育内容逐步建立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应充分的与幼儿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尝试多渠道、多方位的开发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多纬度、多角度的对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进行整理,并依托于多个课程文本,在实施的过程随机灵活变动,逐渐建构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这就是一个课程园本化的过程。

为了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园课程内容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家乡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我们可把研究的中心任务,努力挖掘并优化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把它们的潜在价值整合到课程建设中,逐步建构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当然,所有这些探索,都应该在遵循科学性的基础上突出特色。

我们幼儿园利用社区周围独特环境,开展了以《我爱沂源》为主题的系统活动。在制定《我爱仙境蓬莱》系列主题活动时,充分利用沂源丰富的人文景观、古建筑特色等内容,采用借鉴和生成积累相结合的方法。在关注幼儿兴趣的同时,重视生成活动的研究,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实施课程改革。如主题活动《沂源的美丽风景》、《好客沂源》《沂源的各行各业》、《家乡的风土人情》等,就是我们教师生成活动的结晶。从尝试的效果来看,乡土资源的利用,不仅是一次非常好的对幼儿进行历史文化熏陶的教育契机,还促进了幼儿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感。

我们的做法是:

一、找准切入点。

也许有人认为,我们现在拥有可供选择的丰富多样的现成的幼儿园教材和其他幼儿教育参考资料,有数不胜数的系列教具、玩具,为什么还要挖掘与利用园外那些“土东西”?我们认为,发掘与优化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目的,不仅在于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使幼儿课程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也有利于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使幼儿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因此,我们认为,在园本课程开发时,首先应该找准切入点,做到“向内看”:盘点自己的家底,发扬自身的优势,光大本园的传统,以避免办园模式的“千人一面”。

因此,我们认为,利用这样的园本特色,对幼儿园进行历史文化熏陶,是一次非常好的教育契机。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主题目标。

开发乡土园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园本课程开发必须符合《纲要》的基本精神,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其次,必须是幼儿园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而逐渐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追求。同时,这个思想又是具体的,贯穿于幼儿每日活动中,更是活的,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开发乡土园本课程的主题目标是:让幼儿了解沂源特有的人文景观、商业网络、古建筑特色等,培养幼儿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幼儿学习多途径收集信息,养成乐于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习惯;让幼儿感受参与活动的乐趣,使他们能用游戏、语言、美工、音乐等方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三、编织合理的活动网络和学习重点。

在课程研究、编制过程中,作为课程开发者的老师应该时时问“为什么”:课程目标是否适合本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过高还是过低,课程内容是否考虑到孩子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否切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同时又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是否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自主探索,是否考虑到师幼互动;评价德系是否符合本园、本班的实际等等。

学习重点

生活活动:

1、提醒幼儿注意个人卫生,知道保护视力;能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2、引导幼儿在上幼儿园的路上,观察周围景物的变化,并讲给小朋友听,搜集关于家乡的图片,照片资料及特产等。

3、结合主题了解我国、我省的有关名胜及传说,丰富幼儿对家乡、祖国的认识。

环境创设: 走廊环境:

分为七个板块:图说沂源、好客沂源、沂源的骄傲、各行各业、沂源丰收季、风土人情、我爱家乡幼儿画册。

室内环境:

1、张贴或自制家乡版图,利用小标记标出当地名胜或特产。

2、让幼儿将收集到的房屋图片、道路图片、城市新貌图片布置到展板上。把在各旅游地拍的照片和带回的特产设计成个人旅游展。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向同伴和老师介绍,并邀请家长参观。家园共育:

1、请家长带幼儿参观本地市貌,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房子、农贸市场、马路,请社区内有关人员讲社区近半年来的变化,引导幼儿关注社会生活。参观农贸市场。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房子、通讯、道路的图片和资料,使幼儿感受生活的幸福、美好,激发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建议:

1、随着改革开放,我们的家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幼儿了解认识自己的家乡,知道家乡名胜、文化和特产,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自豪感,增进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设计本主题的主要意图。建议本主题活动为3-4周。

2、教师可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家乡的亮点,引导幼儿形成新的主题。

3、本主题需要大量的影像、实物、图片、照片等资料,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家庭、社区及自然等资源,配合主题的进行。

四、特色化课程的开发

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这一理论对当前幼教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对孩子来讲,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都是在做游戏,不管是生活也好,游戏也好,孩子由此打下做人的基础和做事的基础。在农村,开展种植认识和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动植物方面可以突出并特色加强。在城区交通便捷,经济繁荣。交通安全方面可以突出并加强,这也是张雪门老师所说须适合孩子所需要的。

在园本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充分发挥教师们的作用,要、明确:我们是课程内容的实施者,更承担着创造、整合、调整、平衡课程内容的任务,有了这个自主权,要敢说敢做,从而使我们在实施中能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完善课程内容,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积累经验,这些资料经验是保贵的,将会一届一届的流传。也是自己园中的特色教材,老师也可根据经验的提升将主题年年更新。园本化特色课程也是个动态的、灵活的、开放的,是师生、家园在实践过程中共建的。

参考文献:

1、《纲要》

2、《幼儿园的课程》

3、《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苗淑燕 2011、12

第三篇: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研究性学习它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是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适用于学生对所有科目的学习。从狭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学生更多的思索、探求知识的空间,同时,通过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采用一种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从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研究性学习离不开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与社会环境,相反,它一方面要弘扬学生与学校(社区)的个性特征,一方面要兼顾学科特征和时代特点。各地学校如何结合当地实际与地理文化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抓手”,开发切实有效的校本课程,来促进乡土地理教学,这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所谓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它实质上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它旨在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是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开放、个性化、创造性的课程开发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通过结合乡土地理资源来实现的。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地形:特点、分布、开发和保护的价值,地质构造:名称、特点、分布、开发和保护的价值,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开发现状、前景,气象及气候资源:气象要素的分布及特点及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开发现状、水污染及环境保护,自然带及其森林、草场资源:类型、分布、利用现状和保护,灾害性的地理现象:台风、梅雨、伏旱、滑坡、地震、泥石流。工业生产及工 业布局,农业生产及农业布局,专门市场的布局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和保护,特色产品的开发、形成及地位,环境污染的种 类、现状、影响和防治,人口的地域分布及历史变迁,经济发展的格局及变化,著名学者的重要理论及其意义。这对学习者感知地理、认识地理提供了载体,也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本土,体现本土特色,就要发挥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或是本地区非常突出的课程资源,课程要体现本地区特殊的人文色彩,对本土社会资源进行教育化的开发,体现本土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学生来说,离他们最近的、感觉最为亲切的还是乡土文化,因为这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与心理需要。一方面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的祖祖辈辈是怎样奋斗过来的,另一方面,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说家乡话,靠一方水土养育成长的学生又有几人了解家乡的地理文化。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与利用乡土地理资源,选择和确定学习主题,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合作构建乡土地理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要做好三件事:

1、组织学习小组

根据自由、自愿的原则,由4-6人组成一个小组,由组员推选出一个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及善于调节众人关系的人作为小组长,主持小组的工作,并同时确定其他各成员的分工,如负责文献资料或网络信息查询的,负责社会调查访问的,负责文献资料整理与打印的等,总之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在小组建立后,各小组都要先进行认真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一般常识:课题的选择与确定、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课题的研究与实施、调查工作的方法与步骤、研究成果的交流与课题总结、成果的展示与汇报等等。让他们明确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2、科学选择,确定主题

科学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开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首要关键就是老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学习的主题。

在选题方面,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找好研究的切入点,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现实存在的客观条件,适宜选那些范围小的课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二是课题的选择必须是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必须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于是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也就成了研究性学习可利用的最佳素材。况且这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不知道却又最想知道的。在这个方面,我最常用方法的就是结合课堂教学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乡土地理知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八年级地理《远古的居民》这一节中的“海陆位置的优势”时,我就结合惠安现状简单说了一下“海陆位置”的特征,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惠安最大的地理优势是什么?”没想到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在下课后,纷纷问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并没有正面回答他们,而是就顺手推舟,让他们去找答案,去考证一番,建议他们去参观找找资料,去斗尾港实地考证一下,由此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

3、制定计划

在主题确定之后,就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课题研究小组在小组长的主持下,根据所研究的课题内容,认真讨论,精心设计最佳的活动方案:选择社会调查的对象,采访的人,计划收集资料,分析社会调查表、研究调查进展,预期成果及完成时间。最后在老师指导下,由小组长执笔,认真、规范地写好课题计划表。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探究过程

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活动就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材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和分析,鉴别材料的真伪及创造性地处理材料。

1、收集材料,帮助学生挖掘乡土历史资源

小组成员按照他们自己制定的计划,分工,自主地开展收集材料。材料收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由于我们的教学一般都局限在教室里,这难以满足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要利用这一契机,指导学生到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去学习、探究,要求他们都带上笔和笔记本,随时记录活动中的每一个发现,每一个感受,每一个想法。在指导《中国的海洋资源》的研究性学习中,我就曾牺牲节假日的时间,陪学生一起到斗尾港调查,走访了造船厂和修船厂建设工地,并指导学生做详细记录,并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以开展研究性学习来开发校本课程,就要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这些资源,可以使学生掌握很多感性的材料。

(2)组织学生访谈调查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访谈调查,要求学生做好提问的充分准备,并做好详实的记录,这会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之,做访谈调查,往往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3)组织学生查阅资料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已经非常普遍,绝大多数学生都已学会了上网。我就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资料,并把它积累起来。也要求他们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甚至指导他们到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党史办公室等去收集材料。一方面让他们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渠道地收集材料;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他们与社会交往的技能。

2、筛选整理材料,进行讨论,撰写小论文

对于所收集到的繁多的材料,必须进行详细的分类、筛选、加工处理。我的做法通常是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来整理材料,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最后通过总结,撰写小论文。如在《斗尾港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性学习中,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就进行讨论,整理材料,并最后写了一篇质量较高的小论文。(附:论文提纲:

①斗尾港简介②斗尾港的开发与利用历史③斗尾港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④对斗尾港的保护⑤对斗尾港发展的思考)

3、成果的交流展示

让学生们自己撰写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质疑,交流研讨,老师做有针对性的点评。这个过程主要是让大家都有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给他们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还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竞争、合作中共同成长。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虽然注重的是要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互动合作,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现的目的,但老师在这过程中,并不是就无所为,而应该是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因为,老师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成功开展,才能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方法有很多,一是要多研习一些理论书籍或参加培训等,从理念上转变传统的观念;二是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提高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多看当地的一些报纸,多了解本地历史知识,这样才能利用自身乡土地理的储备,来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2、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地理学科作为人文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重担。“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一人类命运的真诚和关怀,一种作为社会成员对自身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思考。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走上生活,并构建对过去、现实、以及自我的理解,最终实现民族的集体认同与开放的世界意识。这其实也是历史教育的人文关怀所在。一个地方的乡土文化承载着这个地区上千年的地理文明,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资源。利用好这些地理历史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了解、认识本地的人文地理与现状,让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多一份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要遵循理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要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亲近自然,贴近生活,地理与现实相结合,鼓励学生参观社会实践,搞社会调查,走访相关的部门,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从中汲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正如中国古语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始终处于一个重要地位,体现其主体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地理,感悟地理,培养他们的关注人类、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精神,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篇:浅谈幼儿园教育_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园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080403020张文兰

【摘要】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和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正在日益显现。幼儿教育资源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幼儿教育,有利于实现幼儿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发展的各种因素。幼儿教育阶段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很多,除了幼儿园内部及社区的教育资源外,还包括广泛的自然资源、历史名胜资源、民间艺术等各种园外教育资源等。本文就从以上几种园外教育资源,探讨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园外资源

一、问题提出

幼儿教育资源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幼儿教育,有利于实现幼儿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发展的各种因素。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1]但是笔者在幼儿园的见习中,认真观察有关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方面之后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利用的最多的是幼儿园园内、社区、节日文化的教育资源

2、自然资源、历史名胜资源、民间艺术资源已经有纳入到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中并做了不少实践与尝试,但在具体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而且普遍存在诸如开发与利用园外资源流于形式,资源开发不够全面与比较零散,缺乏科学的整合模式等问题。本文就针对如何有效地把以上几种源整合到现有的幼儿园课程资源之中,为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做一探讨。

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老师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在组织幼儿的活动时,很少将幼儿带出幼儿园的大门,让幼儿走进大自然中、体验自然、亲近自然。因此,幼儿很难在大自然中获得有意的生活经验。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要扩大儿童眼界,丰富儿童,要指导儿童向大自然、大社会取教在这广阔里,有着内容极其丰富、生动形象、富有生命力的活,这对于儿童认识自然、了社会具有无法替代的用。”[2] 可见,大自然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资源。我国的幼儿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生活教育即以社会为学校,自然教室的范围,不是在房子里,而是在天地间。[ 俄国著名教育家卡普捷列夫曾提出:“儿童需要亲眼观看太阳的起落和月亮,一句话,必须与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现象融合在一起。”[3] 确实,大自然为儿童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环境,是他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生命源泉。

(一)带领幼儿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体验自然、亲近自然并融人自然

1、从根据季节的变化充分挖掘这一自然资源。

如在泉州,春天可以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观赏森林公园五彩缤纷的桃花、泉州的市花“刺桐花”等等有代表性的花卉或只植物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气息、春天的黯然生机。夏天,可以带孩子们到东湖公园、或是西湖观赏亭亭玉立的荷花或是在绿荫地下畅想、讲故事、听故事。同时泉州也是一个沿海城市,教师还可以带领孩子们到海边、筑沙堡、玩泥巴、捡贝壳石子、看海浪渔船。秋天,天高云淡,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色彩最丰富的时候,看漫天飞舞的各色树叶,听一地金黄的落叶踩在脚下的沙沙声,还可以带孩子们到果园参观,到田间秋收,感受秋天的沉甸甸、喜洋洋。冬天,雪花翩翩飞舞,大地银装素裹,可以让孩子们到户外堆雪人、打雪仗。体验下雪的快乐。

2、利用自然中的天然材料

自然界中的草一木、一土一石都可以成为激发儿童创作灵感的有用材料,一片叶子,一根树枝,一把细沙,一颗石子,是儿认识、探索世界的凭借,也是他们进行操作和创造的绝材料。不同的天然材料具有不同属性、质感,以及不同肌理效果。能给儿童带来不同启示。我们可以和孩子一收集周围环境

中的天然材料:石头、树叶、贝壳、蔬菜瓜果„„让孩子动手动脑进行操作、创造。如,秋天的树叶,在语言活动中,是儿童发挥想象力创故事、儿歌的素材。在科学活动中,树叶可以用来排序分类、比较。各种各样的树叶,在美工活动中可以作为种图案的创作材料,制作出形象生动的图案。同样,石头种子、贝壳等都是孩子们探索、创作活动的材料。儿童操作天然材料的过程中,了解了不同物质的特性,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

(二)在自然角和种植区中创设富有自然气息教育环境

首先,在幼儿园中种植各种植物,供幼儿观察、认识、游戏。这些植物应该是发芽周期短、生长迅速、变化显著的花卉、树木,这样有利于儿童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其次,开辟种植园,让儿童参加种植蔬菜、瓜果,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此外,还应在幼儿园饲养一些小动物,如小蝌蚪、小金鱼、乌龟,供幼儿观察、探究。

三、历史名胜资源开发与利用

在幼儿园的见习中,幼儿园因为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在对历史名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不是很多,而这些历史名胜生动形象,是幼儿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的丰富资源。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讲过:“幼稚园的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儿童的环境不外两种:一种是自然的环境;一种是社会的环境。[4]自然的环境就是各种动植物的现象。社会的环境就人、家庭、集社、市廛 等类的交往。”历史名胜多历史、自然、人文、社交等综合特点,充分利用史名胜的这一综合特点对于幼儿的德育、智力、育、体育的开发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结合当地特有的历史名胜来开发教育资源

如,泉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城市、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而泉州拥有丰富的历史名胜资源。如,开元寺、关帝庙、天后宫、东西塔、闽台缘博物馆、郑和下西洋的雕塑等等都是历史文物建筑。还有泉州著名的山川如,清源山、大坪山等都是幼儿园很好的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功能,首先他具有节约教育成本的功能。其次有实物展示的功能和美学教育的功能。最后有文明社交教育和锻炼幼儿体能技术的功能[]。因而幼儿的德育、智力、育、体育的开发都是大有裨益的。

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直接体验的。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幼儿参观、体验这些历史名胜建筑,老师可以静心策划一些历史故事,讲述给孩子们听,也可以作为孩子们的导游,向孩子们进行介绍文物建筑、名人的故事。这样孩子不仅有情感上的体验、还有知识上的收获。

(二)利用历史名胜资源进行幼儿教育是需要的问题

组织幼儿去历史名胜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虽然是一个非常有益的事,但也是一项非常细致、复杂的工作。一是由于历史名胜大多是旅游胜地,风光虽好但地形复杂,稍不留神就会发生危险;二是历史名胜游客众多,人员成份复杂,组织不好容易发生幼儿走失情况;三是历史名胜大多是文物保护重地和自然保护区,儿年龄小,控能力差,管不好容易发生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在自然园林中游玩时,生摘花、折草的现象。为此,组幼儿去历史名胜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实践教学前老师要对每次幼儿行走的路线进行精心的设计。确定出每个教学重点区域和重点引导幼儿实践科目的内容、时间和目标。尽可能得做到“幼儿在无意中学”,“我在有意中教”。

2、每次实践教学时最好有保健医生与同行。带游玩,证幼儿的安全。

3、在游人较多的地方组织幼儿活动时,尽能地组织幼儿手拉手排成路纵队行走,以防止幼儿走失。

4、每次实践教学前都要事先找好厕所的位置,幼儿需上厕所时一定要有一名老师引导、跟随。不能让幼儿乱拉乱尿,又不能让幼儿在解手时发意外。

5、要注意利用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公共道德意识。教育幼

四、民间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和民间美术等。民间艺术能培养幼儿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能带给他们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5] 因而民间艺术资源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有很多幼儿园已经意识到民间艺术对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开展了幼儿民间艺术教育,努力创设民间艺术教育的环境,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依据民间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充分挖掘、精心创设与民间艺术教育相适应的环境资源。例如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中,试图探索如何使幼儿对戏剧、工艺、腰鼓、木偶剪纸、染纸、中国结、泥塑、蜡染、舞蹈等多种民间艺术。

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以培养审美能力为核心,促进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民间艺术活动中,从而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感知美、想象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愉悦。幼儿的审美心理结构主要包括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审美感知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是审美心理结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开发各种有价值的民间艺术资源促进幼儿各种能力发展?

(一)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

优美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兴趣,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可以通过参观古迹或民间艺术作品展览,如民间剪纸、风筝、民族绣品、各地面塑、民间布玩具展览等容易吸引幼儿兴趣的活动,让幼儿对民间艺术有直观的感受,让幼儿感知民间艺术的存在形式,让民间艺术的客观历史、造型和色彩直观地展现给幼儿,使得幼儿产生对民间艺术初步的意识,增强他们对民间艺术的感觉和情感。

(二)充分挖掘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

其实要充分的挖掘当地的民间艺术,如,泉州本地有名的“南音”,惠安的“惠安女文化”、“石雕、影调”,德化的“陶瓷”,人们代代流传下来的各种戏剧如,梨园戏、高甲戏、皮影戏等等。例如,在利用戏剧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设计个主题活动,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开展,如,可以通过,角色的表演、绘画的创作,游戏、区域活动、歌唱表演等等。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体验民间艺术带来的乐趣。同时这些教育资源的利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敏锐的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获取对本土民间艺术的认识,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三)从幼儿的兴趣切入开展民间艺术教育。

教师在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及兴趣倾向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民间艺术作品。这样有助于幼儿把感知经验系统化,有助于幼儿把从日常感知向真正的审美感知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其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总之,幼儿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关键是幼儿园要善于巧妙的利用各种资源,同时要对各种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资源吸纳进来并加以整合,形成一个模式,以便更好的促进幼儿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12.[2][3] 边霞.园外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田.幼儿教育,2004,(9):42.

[4] 王美云.历史名胜是幼儿教育生动形象的丰富资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5] 赵玉兰,张赤华,李芹.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发展关系的研究[J].前教育研究,2004,(1).

第五篇:初中历史课堂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研究》的学习,你对开发和利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素材有什么看法

王纪伟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而这个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历史信息掌握上的绝对劣势,因为学生不具备大量而丰富的的历史知识,加之缺乏历史分析和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仅靠课本所提供的资源进行学习,学生的收获和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重要性是促进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倡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的是相对广义的课程概念,也就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因此在以前,我们认为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参考书等,事实上,这是一种很片面的认识,造成教学过程中课程资源利用的出发点和角度的局限,使得课堂教学完全被束缚在了课堂、书本、学校而忽略了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重要性。因为,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看,凡是对之有利的所有因素都应该归属于课程资源,这其中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要全面而科学,使所有的资源都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1、地方悠久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遗址和历史

记忆。

我们所在的灵武市是一个具有二千二百年历史的地方,境内发现了著名的黄河中上游水洞沟人类遗址,这为学生了解和学习我国远古人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素材和证据,也更加拉近了学生生活和历史的距离。同时,灵武市是古代灵州古城的所在地,这里曾是唐肃宗继位并结束唐朝安史之乱的重要地方,留下了大量相关史料;宁夏是历史上西夏国所在地,具有西夏时期的重要文物遗址。这些乡土资源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很直观的可以直面历史,走进历史遗存。

2、典型是回族聚居区,学生生活中的内容都蕴含这大量的历史信息。

我校学生绝大部分是回族,他们生活的内容中离不开宗教的痕迹,大到生活中的建筑,如清真寺;小到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都体现了回族特色和伊斯兰教的特点。而这些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都涉及到了内容,这类资源可以说是本地学生所独享的宝贵资源,如果能够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学生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农村地区保留了大量地域历史信息和近五十年的历史内容。作为农村学校来说,学生来自农村,他们身上依然保留了不少历史的遗存,生活中的语言、行为习惯、风俗都为很多的历史现象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证据,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从自己身上发现历史,感受历史这种效果是课本所不能给予的。同时,学生生活的地方不是很发达,很多改革开放前后的带有明显那个时代特有特征的建筑,场所和代表

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工具都还有很多的保存,在学习过程中也些资源可以被利用起来,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和感受历史的发展进程。

所以说,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重要性对于网络相对落后,学生获取信息相对困难的学校来说无疑是一个扬长避短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重要性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各种教学资源,以及学生能够参与的活动(例如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小游戏、文物模型)等,给予了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加之许多内容,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宁夏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是西夏国的国都所在地,在讲解中国古代史《北宋、辽与西夏》一课时,当说到北宋与西夏的关系时,我们就利用书本地图和现在的地图帮助学生分析两个政权的地理位置,加上搜集的关于兴庆(银川)的很多内容,学生一下子就能够切实感受到历史离自己很近,而且更愿意走进历史,来了解发生在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演进。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地处灵武市。而在灵武市水洞沟就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遗址,而这个历史资源我们在讲解《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这一内容时,作为补充资料,这个历史的说服力就非常强了,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自己出生的这片土地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学生有了自豪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

2、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作为初中生,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必然有较大的难度,领悟历史的能力也较差,倘若仅用历史教科书进行教学,要求学生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结论,会使学生丧失历史学习的兴趣,严重制约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探究式学习:重视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培养学生的 “探究式 ”学习相结合,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的机会。尽管学生搜集和处理课程资源的能力还很有限,学生课题研究和问题解决的水平与真正的史学研究也有相当的距离,但是它却能使学生体验发现学习的过程和获得主动探索的 “经历 ”,并有助于逐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 “探究式 ”的学习方法。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也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有利于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渗透和陶冶

例:“南京大屠杀”的教学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包括相关照片、影视资料(纪录片、故事片)、幸存者和见证人的回忆、纪念馆等。学生通过这些方式了解历史真相,可以看清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本质,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的精神。

当然,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重要性是最主要的。学校之外的历史教学资源,例如历史遗迹、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碑)、历史遗址、博物馆、名人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它们呈现出多元丰富、直观生动的特点,但是往往空间分布较分散,资源本身缺乏系统,对学校的历史教学而言,在利用方面受到较多限制(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层面的限制),需要教师着意安排、开发和整合。

在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目前我们还是只能靠老师自己去查阅、搜集各方面的资源,对于利用乡土教材作补充还没有实现,尽管如此,丰富的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为学生学习起到了很大作用。

当然,就目前来说,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重要性也还是停留在文字资料的选用上,由于学生安全,相关部门和制度的支持,经费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我们还无法做到让学生亲临历史现场,历史遗址去感受历史,同时由于老师搜集手段和各种因素的制约,对于资源的利用也是很有限的。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还是继续挖掘资源,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存在和历史就在身边,也更好的促进我们的历史教学。

下载浅谈幼儿园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内容的尝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幼儿园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内容的尝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黄凯)[大全]

    政治课的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邵阳地区为例 政治与行政学院 学科教学(思政) 黄凯 2015010026 摘要:乡土课程资源是祖国课程资源的支流,热爱家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泉源......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结合《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充分发挥幼儿园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结合本园特色,自主开发符合本园的园本......

    浅谈乡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乡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内容摘要】:新时期农村美术教学,在课程资源方面更应该重视开发和利用乡土素材的课程资源,采取深入自然风光、借鉴民间工艺、体验民俗......

    浅谈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利用

    浅谈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利用 纲要》要求我们:应该综合开发,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环境、自然、家庭、社......

    利用乡土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方案(写写帮整理)

    利用乡土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屠园中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333 更新时间:2004-5-10 文章录入:zhang ] -----浙江嘉兴平湖市乍浦镇第一小学 屠园中执笔 一、......

    利用乡土文化进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精选)

    利用乡土文化进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的全面开展,课程资源日益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

    乡土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摘要:现阶段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提高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学习经验、......

    幼儿园班级家长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幼儿园班级家长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2010-3-1 10:50:09 阅读数:368 网友评论:0条 家长在幼儿园及班级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家长参与班级各项活动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活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