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孩子注意力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注意力
注意是大家所熟悉的心理现象,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对幼儿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幼儿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选择性的反映,从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使幼儿心理活动对所选择的对象保持一种比较紧张、持续的状态,从而维持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注意可以使幼儿发觉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为应付外来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准备,从而能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道:“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智慧的阳光才能播洒孩子的心田。因此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是发展幼儿聪明才智的必要条件,对其一生的发展影响深远。
一、从兴趣入手,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兴趣是人们探求事物和进行活动的动力,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无论是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都会注意力集中,很投入、很专注,幼儿也是如此。“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总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即使是疲倦和辛劳,也会心情愉快兴致勃勃,当遇到困难时,也决不丧气,而去想办法百折不挠的去克服它。如:在区角活动中,冬冬对智力拼图特别感兴趣(智力拼图属益智玩具,具有开发智力发展幼儿逻辑思维功能,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注意,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分类任务,有意识地用自己的意志去保持对分类活动的注意。再如在“制作爆米花DIY”操作试验前提出问题,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引导幼儿去寻找目标,可以引起幼儿有意注意的方向,使幼儿在实验中集中注意观察、思考寻找答案。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学会有意注意,可让他逐步养成围绕目的、自觉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同时还可以通过练琴、练书法、绘画等方式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
三、从游戏入手,发展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
游戏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其最基本的特性是: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如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以及社会性等符合幼儿年龄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发展幼儿注意力的稳定性。在教学活动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以《小小侦察兵》游戏形式开展体育活动,根据游戏活动目标设计游戏情节。幼儿扮演侦察兵去执行任务“炸碉堡”,在执行任务路途中历经重重阻碍,需跨过断墙(练习助跑跳)、钻过山洞(钻的练习)、跳过雷区(练习双脚跳)、渡过寸桥(平衡练习)、才能接近敌人,为了避免敌方发现,小朋友要匍匐前进(爬的练习),快速冲过封锁线投掷手雷“炸毁碉堡”(沙包投掷练习)。在游戏中明确了任务与目的,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去克服各种困难,战胜自身的怯
第二篇:培养孩子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都会发现:有些孩子不懂得认真去听别人的讲话,表现在课堂上是不能专心听教师讲解,经常走神;小组讨论,不会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自己讲话时旁若无人,大声喧哗,别人讲话时听不进去;不会与人聊天,不能双目注视对方,与别人谈话时常常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态度。主要表现为:不善于倾听老师的发言,不善于倾听同伴的发言。相比较而言,后者更为严重一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当某个学生发言时,有的学生往往是两手东摸西摸,有的转过头去看着别人,有的在做自己的事情,似乎别人的回答和他没有关系,而不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有的不管学生回答是否正确,手举得高高的,大声喊“我来,我来......”。其实这些孩子不知道倾听也是一种参与学习的过程。如果养成了这种不良的倾听习惯,将成为学生以后学习的绊脚石。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策略:
一、走进生活,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任何心理过程离开了注意都将无法进行。”注意是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先决条件。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要先从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差异入手,便于有的放矢。而丰富的日常生活是孩子们永恒的话题,教师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时空,再现多彩生活的一时、一事、一物„„让孩子们触发灵感,激发兴趣。我在上《开会了》一课时,有意设置了这样几个情节:①放学后,老师召集班干部开会了.....②有12个孩子,七把椅子„„③如果你是一名班干部,„„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呢?教师让学生扮演角色“思考解决的办法”。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稍作引导:如可以向外班借。这样,借助生活,引发话题,循序渐进,点拨引导,不仅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篇:关注孩子的注意力培养
关注孩子的注意力培养
导语: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无法专注于学习,这是让家长大为头疼的问题。上了小学以后,所有学生必须接受集体式教育,这一问题更为凸显,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学习成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少家长把其归结为孩子智力问题,用命令的方式希望扭转这种情况,往往不得其效。究竟如何能帮助孩子改变专注力低的现象?力德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孩子“优能力”包括专注力吗?作为家长,又能通过什么手段帮助孩子改变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学习不积极的局面呢?一起跟着小编与力德教育维多利校区黄振芳校长面对面,听听她分享的教育经验吧!
十年磨一剑 专注孩子能力的培养
如果孩子学业跟不上,市面上还有大大小小的课外辅导培训机构能够帮到忙,但如果孩子学业跟得上,仅仅是注意力比较低,不爱动脑筋主动学习,该如何提高孩子的能力?在大部分人都关心课内外知识辅导的同时,广州出现了一家专注于孩子能力培养的辅导机构,那就是力德教育。
从1999年创立至今,力德教育在广州拥有维多利、天星和陈家祠三个校区,目前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十年磨一剑,用来形容力德创立至今的发展,最为贴切。” 黄振芳校长(下文简称“黄校长”)解释道。原来,2009年以前的10年,力德都属于科研阶段,并没有公开招生,而是在天星校区进行教学研究。当时,通过与各大市内幼儿园联系,力德了解并吸收一些观察力、抗干扰能力、理解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能力培训,从而形成一套独立的“优能力”培养课程。
究竟力德所提出的“优能力”是什么意思呢?黄校长也详细告诉了我们:“‘优能力’其实是由12种核心能力(智力因素)与6项多元才能(非智力因素)构成,核心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维与推理能力、观察力、注意力等,而6项多元才能则是指社交、团队合作、心理素质、知识整合、策划决策和理财能力。每一个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要运用的能力,所以这么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团队,要专注于培养孩子所需的优能力,这也是力德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孩子只有掌握了这些能力,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突围而出,而不会成为一个仅仅有学历而缺乏能力的纸片人。”
动静结合 更注重动手和协调能力
力德教育以3-12岁孩子为主,这个年龄段其实划分为两层,一层是学龄前儿童,也就是3-6岁的孩子;另一层则是上学后的小学童,为6-12岁的孩子。两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各有特点,学龄前的儿童,喜欢动手去接触新鲜事物,用“玩”的方式去学习;而小学童更多表现在学习能力不足,专注力弱的方面。
作为专注于培养孩子优能力的力德,是如何把这一教育理念渗透进课程里呢?培养孩子能力的这个说法看起来有点空泛,力德的实际操作是怎么样呢?
对于家长们的这些疑惑,黄校长也逐一解释道。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力德有Q智能与CEO两大课程。前者是一个让孩子动手动脑的课程,让他们学会独立去完成一件事,比如课堂上老师会让他们按照数理摆放东西、完成拼图等需要自己动手的事,让他们从中了解自己动手的快乐。CEO课程,顾名思义是培养未来领导人才能的课程,属于全面打基础系列。在1-3级的课程中,孩子会锻炼自身12种核心能力和6项多元才能,从小为以后成为领导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应对小学童注意力不足这个最大的缺陷,力德对于6-12岁的学童量身定做了学习习惯
与注意力、思维与速度两大课程。尤其是学习习惯的课程,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在上课中仅仅充当引导的角色,主人翁还是孩子。通过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件事,遇到困难老师提供观察事物和思考的方法而非答案,最终让他们形成自己的惯性思维,在尝到成功解决事情喜悦的同时,掌握真正的方法,就是学习习惯课程的目的。
黄校长语重心长地补充说,这就是现在很多家庭教育缺失的地方——家长过于习惯直接给孩子答案,而不重视思考的过程。虽然这样很快解决了问题,但是也造成孩子们思维上的惯性依赖,不懂得自己思考的重要性,最终伤害的还是孩子本身。
诱惑多 训练孩子抗干扰不能光靠命令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每个家庭的物质条件丰富,电子产品随处可见。孩子能够接触到的机会数不胜数,几个月前,有的网友已经抱怨,才一岁多点的孩子已经能够准确解开爸爸IPHONE的手机锁。电视、电脑、手机、IPAD……数一数每天围绕在孩子周围的诱惑,每一样都比课本生动活泼,把许多孩子的目光牢牢地吸引住,造成他们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学习的现象,实在让家长们苦恼不已。
注意力不集中很常见
小编也就这个问题,询问了黄校长的意见。黄校长坦言,这样的现象在力德学生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的原因就在于注意力不够集中。”黄校长道,“让孩子做事更加专注,也就是希望他们提高遇事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这类型孩子往往需要定力训练。”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书本比较枯燥无趣,看一篇课文就要花很长的时间理解,更别说是背古诗和英语单词了。当活泼童趣的动画片声音飘来耳边,难得集中起来的神儿也会不自觉飘走,跟着动画片去。
注意力低源于理解力弱
其实,孩子专注力低很大程度来源于理解吸收力太弱,大段文字摆在面前却无法在脑海中呈现完整的画面,孩子就开始觉得这东西无法理解,开始发呆。“所以提高孩子的抗干扰能力,最主要是提升他们视觉的速度与能力。通过听觉、视觉为主的观察学习,能够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读取的知识,缩短理解时间,也就不会对内容感到枯燥了。黄校长进一步补充道,“在力德的课堂中,老师会采用图片找茬、听数字等训练,在过程中灌输孩子观察、理解的技能,让他们从训练中提高观察力,这样也等同于提高其抗干扰能力了。” 作为妈妈,黄校长最后也坦言,自己总是尽量避免孩子接触这些电子产品,一是担心会引起视力下降,二是觉得这类产品会大大降低孩子的创造力。“我自己的做法就是引导孩子其它的兴趣,鼓励他多往外面走走,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通过用心引导而不是瞎玩的方式,培养他多元发展,而不是把精力花费在电子产品上。”
第四篇:正确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良好的注意力是孩子进行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从小对孩子进行注意力的培养。以下介绍的几种方法对提高孩子注意力很有帮助。
①拼图、下棋:让孩子学会拼图,并逐渐增加拼图的快书。学习简单棋类的玩法。②在听故事前先向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听完后回答。还可以要求他听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内容复述给你听。
③经常让孩子帮助你拿各类小东西,从一件到几件不等,要求在一次中完成。“请你帮我拿一个苹果、一把小刀、一些纸巾和几个牙签。”经常让孩子做传口信的人。“告诉外公,今天晚上9点中央电视台有他喜欢的节目。”从简短的到长一些的语句。
④让孩子听和看录音磁带和图书画面内容相一致的那种配套图书。它和电视的不同之处在于,孩子对电视故事的理解取自于画面,也就是用来看理解故事,并且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有损害。而这种图书却是以听磁带为主,用图片来加深理解,这种以听讲为主的学习方法,对孩子将来的学校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孩子在听、看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提高了他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安静、集中注意力去听讲的好习惯。⑤增加一些专门的训练:
让孩子把在纸上大小不同,次序也被打乱的1-100的数字,依次找出。让孩子把1-100基至更多的数字按顺序连接起来,组成各种有趣味的画面。
让孩子把你规定的几样东西看上1-2分钟,然后撤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请孩子猜出是什么东西被撤掉。
教孩子跟随你说话,你完整地说一句话后,你说前面的半句,让孩子来说后面的半句。把几种不同形状的东西放在孩子看不见的口袋里,让孩子闭上眼睛去摸,然后提问孩子:“有几样东西?都是些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家长若能按照以上方法对孩子坚持进行训练,在短时期内就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对事物的注意力。
第五篇: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http://www.xiexiebang.com 《懒妈妈快乐育儿经》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平时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妈妈问:“我的孩子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该怎么帮助他改正?”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担心,觉得自己的孩子做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注意力很难集中。其实,家长的这种担心,往往不是孩子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保持注意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
为什么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及专注水平,与孩子的气质、当时的身心状态以及外界的环境等很多因素相关。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年龄越大,能够坚持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就会越长,反之,年龄越小越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对于3岁以内的小宝宝而言,是很难长时间做同一件事的;在一件事情上,小宝宝们往往做不了多久就会跑开,或者时不时东张西望。这些在成人看来,可能就觉得宝宝的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宝宝,他们能够坚持做一件事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这种现象,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的:年幼儿童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容易受到干扰,而且,他们很难抑制与任务无关的思维活动。3岁以前的宝宝,注意是被动的,只有新奇的、令宝宝感兴趣的东西或事情才能吸引宝宝,而且控制注意的能力较弱。
孩子的注意力跟大脑发育有关,一个人的大脑要到20多岁才会完全发育成熟。如果做一件事情超过20分钟,孩子想做点别的事、起来动一动,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而且,越是年幼的儿童,越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因为他们控制注意的能力还比较弱,容易受到干扰,很难抑制与任务无关的思维活动。所以,当孩子不能安静地坐下来听故事,不能坚持学习和写字的时候,请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注意力不集中”的标签。
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注意力的表现也都是不同的。不要说宝宝,即使是成人,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很难保持注意力的,因为,人的注意力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的注意力也是不一样的。
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还可能是源于一些外在的因素,比如:学习或游戏的内容不适合孩子,或者室内活动太多,孩子(尤其是男孩)的精力不能得以发泄,就会显得躁动不安;此外,还可能是源于疾病或者情绪上的问题,饿了、困了、病了、心情不好或者压力过大等等,都会造成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显得心不在焉。
但是,有一种情况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如果孩子已经超过3岁,在做任何事(包括他最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都不能超过5分钟的话,家长要考虑孩子是不是属于多动症或注意力缺失方面的问题,需要向专业机构进行咨询和寻求帮助。
解读注意力的形成原因
从心理学上讲,平时常被我们说到的“注意力”,很多情况下不能叫做“注意力”,只能算做是“注意”。注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人的心理活动能够选择性地对特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这种活动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而注意力,是指一个人具备了能够随意实现注意的能力,注意力能够让人把焦点或意志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不被外界刺激所干扰。先弄明白注意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如何培养孩子注意力的问题。
关于注意的产生一般有三种:
事先无特定的对象和目标 不需要做意志努力,靠外界刺激、情绪等产生的注意。心理学上称做不随意注意。
比如街头有一个卖彩色气球的人,会吸引很多孩子的注意;又比如,如果一个人肚子很饿,就会对身边的食物产生特别的注意。
有一定任务和自觉的目标 靠意志力来产生的注意。心理学上称做随意注意。
这种具有随意注意的能力即是注意力,它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比如,有的人养成了有规律的习惯,在规定的工作或学习时间,就能全神贯注;或者,如果具有顽强坚韧的性格,认识到任务的重要性后,就能够抑制其他诱惑,专注于要完成的事情。
出于兴趣 既可以服从于任务的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努力的注意。心理学上称做随意后注意。
这是出于对任务的理解以及对任务本身的直接兴趣产生的注意力。研究表明,人们在这种注意状态下,最能取得成效。这样的注意力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是非常有帮助的。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核心原则
前面分析的三种注意,是针对人类普遍的心理活动进行分类的,不是专门针对孩子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受到非常大的启发。因为意志力和理解力都与年龄有关,我们不可能要求很小的孩子就能够具备“头悬梁、锥刺骨”的强大意志,而且,即使具有了顽强的意志力,如果没有兴趣做支撑,也难以长期持续。所以,如果希望孩子能够具备长时间保持注意的能力,从小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首先需要家长做到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于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兴趣,是最有驱动力的。我们会发现,即使很小的孩子,如果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会非常专注、不折不挠地持续去做。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无论哪一个孩子,只要到达某一个阶段,就会对某些事物特别有兴趣,而且非常想做。这个阶段被称做“儿童的敏感期”。在不同的敏感期里,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对感兴趣的事情执著而专注。
比如处在符号敏感期的孩子,对于身边的数字和文字会发生极大的兴趣,主动研究学习和提问。而如果孩子还没有经过对真实世界的充分接触,自然而然地进入这一抽象学习阶段,此时家长提前教孩子,孩子就可能表现出不感兴趣、心不在焉,从而让人感觉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发展的规律,剥夺孩子做本应去做的事情的权利,或者经常打扰孩子,那么,不仅孩子没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他的注意行为也受到干扰和破坏。所以,决定注意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具备不受外界干扰的专注能力,其实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应该加以保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孩子的注意力首先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
女儿好好从小在做她喜欢的事情时,很少被打扰。她在还不到4岁时,就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能够全神贯注地做很长时间,在旁边叫她都听不见。有一次在幼儿园做手工,好好特别喜欢,从活动准备、制作到最后的整理归位,自始至终一直坚持下来,前后长达90分钟。当然,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好好也会表现出“不集中注意力”,比如一本不喜欢的书,翻上不到半分钟就扔一边了;不是特别感兴趣的玩具,玩的时候也会心不在焉。
有助于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几点做法
1.有规律的生活。
简单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节奏,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好处。每天起床、吃饭、做游戏、睡觉、讲故事的时间都应该安排得较为固定。对于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帮助建立规律的生活。
2.营造安静整洁的环境。
安静整洁的环境能够让孩子少受外界干扰,更好地保持注意。比如,家中物品的摆放不杂乱,孩子的用品和玩具收在固定的位置,每次不给孩子过多的玩具,成人在家里不大声说话和看电视,不做孩子的干扰源等等。
3.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电子游戏。
如果孩子习惯了充满声光影的刺激,就不容易静下心来看书、思考和学习,尤其是对电视和电子游戏上瘾的孩子,即使家长强迫孩子读书学习,也是“身在书本心在电视”。所以,要限制孩子对电视和电子游戏的使用时间,平时尽量让孩子多看书、多接触大自然。
4.多关爱孩子,及时调整孩子的情绪状态。
孩子在身心状态不佳的时候,比如伤心、疲惫、有压力或者生病时,是很难集中注意力的。此时家长要多给予孩子关爱,而不是盲目地严格要求。只有在保持愉快心情时候,孩子才更易于专心致志地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