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简答题(定稿)
一次上班会课时,余老师发现地上丢了三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尚未走进教室。余老师指着地上的纸屑对大家说:“这里有三团纸屑,你们都没有拾起来,现在看看后面的三位同学怎么做”。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看着,第一个同学看也不看冲进教室,第二个同学看了一眼,无动于衷地走到座位上,第三位同学出现在门口,看到纸屑,就弯下腰拾了起来。同学们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余老师表扬了这个拾纸屑的同学。从此,教室地上再也看不到纸屑了。请用德育理论分析余老师的做法。
答案要点:运用教育机智,创设教育情景。余老师以自己特有的教育机智,在上班会课前抓住机遇,创设了可资利用的教育情景;教育情景的创设综合运用了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在具体方法上综合运用了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和陶冶教育法。
8.案例分析题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进行评价。
答: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成了变相教育。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是健全的。
9.案例分析: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语文课上,老师又把那几个好学生提问了一遍,其他的同学连看都不看一眼,更不用说被老师视为‘另类’的我们这几个坏学生了。哎,哪有教师不喜欢好学生的呢?谁让我们学不如人呢?可是我想问问老师,大家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为什么我们会被分为三六九等,为什么您的眼里要有好中坏差,为什么您总是把几个好学生挂在嘴边,我们几个还是您的学生吗,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分析案例《老师,我们还是您的学生吗?》,评价这位教师的行为,并谈谈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答:这位教师的行为是错误的。
首先,她违背了作为老师对待学生的公平性原则,只对个别自己喜爱或者有突出特长的学生而忽略对整体学生的关注,这样的做法无论是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一般或不好的学生多都是不利的,对于前者会培养学生的一种不健康的个人优越感,让他们过高估计自己或者不利于他们面对挫折或打击时的心理承受力,同样,对于学生的忽略与漠视不仅不符合作为老师最起码的责任要求,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知识水平的构建也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她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自己的不足,作为老师就应该去了解,发现这些优点与不足并加以正确积极的引导,使学生的优势得以最大化发挥,劣势能够得到弥补。
此案例提醒我们要建立一种平等、互信、互爱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积极提高自身的知识与人文素养,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具体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待学生在一视同仁的同时还要注重因材施教;2.提高自身的素养,培养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养;3.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10.实例分析: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答: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有目的的因材施教。现行的班级上课注重面向全体,往往大家齐步走而难于照顾到学生的特点,使许多学生的才能发展受到局限。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国际上各个领域的竞争加强,都要求学生教学应注意从小培养有特殊才能的人。故现代教学要重视探索和采用一些特殊措施或制度,以保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11.请分析下述案例违反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一位小学老师在讲“天花板”这个词时,向学生作了如下提问:问:“你头上是什么”?12答:“是头发”。问:“头发上面呢”?答:“帽子”。这时老师有些急了,厉声问道:“帽子上面是什么?”这个自以为答得不错的学生看到老师动怒,又惊又怕地伸手摸一摸帽顶,摸到个小洞,便答到:“老鼠咬的洞。”惹得哄堂大笑。答: 此材料主要讨论启发诱导原则的相关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住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教师要给以及时的启发,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否则,搞填鸭式,满堂灌,代替思考和表达就会导致教学过程的失败。这是孔子强调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第一层意思。孔子强调启发教学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启发诱导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启发诱导的确重要,但一定要得法,否则就会出现上述材料中的尴尬局面。启发诱导应该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应做到不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达到“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
3.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上《鱼》一课时,教师事先在水盆里放了一条活鲫鱼,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鱼的表面、背鳍、胸鳍、尾鳍。然后,问学生各种鳍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一下给问住了。这时,教师用剪刀把鱼的尾鳍剪掉,结果学生发现鱼在水中无法前进了;他又把胸鳍及腹鳍剪掉,结果鱼体在水里失去了平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答:直观性原则。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4)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某小学一年级教师帮助儿童形成动物、植物的初级概念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进行的: 教师:为什么说鸡、鸭、猪是动物?学生:因为它们都会叫唤。教师:对吗?蚯蚓不会叫唤,可是它也是动物啊!学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都叫动物。教师:鱼可不会爬,也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泳;鸟会飞,它们不是动物吗?学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教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是不是动物?学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动的,它没有生命,是人造的,不是动物。教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叫动物。答:启发性原则:(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3)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4)发扬民主教学。5.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奥地利的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少学校都规定任课教师必须研修过心理学,或具备“心理医生”的资格。瓦格纳是维也纳一所中学的女教师,她班上有位学生被校方认为属于“智力迟钝”,孤僻寡言,功课常不及格。瓦格纳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这个学生特别喜欢绘画,就经常和他探讨绘画的问题,并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美术大赛,该生与瓦格纳从此有了共同语言,终于向老师倾吐了他积郁已久的心思。他从小父母离异,心里极度自卑,感到别人都在嘲笑他。找到症结后,瓦格纳便对症下药,让他当上了绘画小组的组长,这位学生因此信心大增,渐渐地变得合群了,不但赢得了国际中学生绘画比赛的银牌,而且各科学习成绩都上来了。答: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求精;对语言表述缺乏条理的学生,要多让他们在课堂上作复述和发言,以克服其不足;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暗示、提醒、提问,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对学习感到很轻松或很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给能力强者开点“小灶”,增加课业,对困难者给予特殊帮助或补课。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现行的班级上课注重面向全体,往往搞大家齐步走而难于照顾到学生的特点,使许多学生的才能发展受到局限。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国际上各个领域的竞争加强,都要求学校教学注意从小培养有特殊才能的人。故现代教学要重视探索和采用一些特殊措施或制度,以保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如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请有关学科的教师或校外专家进行特殊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参加一些有关的课外小组和校外活动、有关的竞赛;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按能力分班教学;开设一些选修课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允许成绩优异的学生跳级,使他们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案例分析题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答: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
2.冬天的一个下午,李校长在课间操队列前讲话:“做操就要像个做操的样子,以后不准穿外套、戴围巾、手套。”第二天上操前,初二
(三)班的同学正在脱衣准备上操,班主任看到说:“你们想感冒!”学生又穿着外套上操了,校长提出了批评。第六天,校长在外开会三天后回来,发现上操时“全副武装”的学生很多,十分生气,学生为什么这样不自觉?请问上述现象违背了什么德育原则?应怎样做才对?(答案要点:上述现象违背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解决:一是校长发出指令时,在未取得共识时教师要服从,待取得校长同意后,班主任再行发出穿着指令,确保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二是校长发现学生不听指令时,应做调查研究,与教师共同研究学生做课间操时的穿着,以免犯主观主义,或滥发指令的错误;三是校长和教师要相互沟通,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课间操的穿着,从而达到教育影响的一致。)
3、金秋,在北方城市的一节观摩课上,年轻女教师与初一学生一起学习《秋魂》。教师播放的多媒体背景音乐是克莱德曼的《秋日的私语》,大屏幕上连续播放着秋天沉静的大树、高远的天空、斑斓的树叶、饱满的果实、萧瑟的秋风„„还有米勒的《拾穗者》。教师将这节课处理为朗读课,教师读“秋实”。她很干净、单纯并带有稚气的声音,在处理“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时显得力不从心,如同一个小孩子学说大人话。再分角色朗读“秋风”与“秋味”,“谷子”是一个平静的男声: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的;“棉花”是一个温柔的女生:秋是白色的,不然,我哪里会有这银妆素裹呢?„„接着全班男声朗读“秋风”,男孩子克制着速度,清亮的童声与沙哑的声音混成一种杂乱的单纯„„然后,全班女生朗读“秋叶”,女孩子舒展的声音、娴静羞涩的声音、心不在焉的声音混杂在一起,称颂着秋叶。课堂中还有其他声音,沉稳的“秋土”,宽厚的“秋景” „„请结合课程改革的目标分析以上的教学片段。(答案要点: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上述的课堂实录,初看起来,也许会惊叹于它的完美和精妙。然而,这节课又是如此引人深思。窗外是现实的秋天,四周充溢着秋天的阳光与气息。可是,课堂中的男孩子、女孩子、教师只是用自己的声音努力揣摩着课文中的各种声音。)
4、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记不清了。好在功夫不负苦心人,期末考试时,真拿了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翻不了身吗?(答案要点: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则学生日记反映出,这位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甄别,通过评价给学生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差生”、“蠢猪”。评价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把学生的一腔学习热情浇灭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5、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同志,在讲《藤野先生》里的“油光可鉴”的“鉴”字时,作了深浅不同的两种讲解。既讲了“鉴”字是镜子,在这里作动词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又引申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后车之鉴”的应用和解释,使学习程度高的学生也及时得到满足。课后,于漪老师对基础差的学生,又象医生切脉问诊一样,细心了解,积极引导;对基础好的学生,她就帮助他们组织好兴趣小组,出版了《文学园地》,举办了文学讲座。正因为于漪老师作了上述努力,所以她教的班级学生的语言水平都得到了普遍的提高。请用教学原则理论分析。(答案要点:这个案例说明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6、.有两位老师同教“机器”这一概念。甲老师在甲班说“电动机、拖拉机、织布机”都是机器。乙老师在乙班说“机器有三个要素,一是人为的构件组合体,二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三是能代替人作功或转换能力”。课后提问检查:钟表是不是机器?甲班学生说:“不知道,老师没有讲”;乙班学生说:“钟表不是机器,它不会作功”。请用教学原则理论分析。(答案要点:这个案例说明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7、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说过:“我从十七岁起就当教师,我曾长时间想过:最好先把一个学生管理好、教育好,然后再教育第二个、第三个、„„第十个,当所有的学生都教育好了的时候,就会有一个良好的集体。可是,后来我得到一个结论,有时不应该跟个别学生谈话,而要向大家公开讲话,要采取这样的方式——使每个学生不得不参加共同的活动。这样一来,我们就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试以你学的教育理论分析,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注意哪些?(答案要点:注意优良班集体的培养;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正确舆论的建立和有力班风的培养;与学生的交往与沟通等。)
8、“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对,教师不但要通晓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知识内容,而且要有足够的知识贮备.一个教师应该是其所从事学科专业的富有知识的专家,这是教学能有成就的基础.)
9、“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有原则,但无死框框”(对,第一,教师劳动是教师要把凝聚在教学内容中的智慧,情感乃至世界观内化为自身的智慧,情感,世界观,并通过自身的知识才能,运用自身的德行人格情感意志世界观等去感染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自身的个性心理品质及各个方面的修养,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第二,学生具有模仿性和向师性,在许多场合中,教师的本省的或教师所倡导的思想行为品质往往都是学生最可依赖的模仿对象)
10、论述联系实际,论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有的哪些素养?(首先要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然后据此对教师应具有的三个主要方面的素质修养展开阐述)
第二篇:教育学简答题
教育学简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现代教育胡公共性。现代教育的生产性。现代教育胡科学性。现代教育胡未来性。现代教育胡国际性。现代教育胡终身性 2.简述我国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3.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教育目的胡确立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教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的发展进程
教育目的的确定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4.简述学生集体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集体通过有机的组织对其成员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教师个人起不了的作用
集体组织活动比教师个人对学生教育胡范围大,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灵活,学生易于接受。
集体的教育影响是通过舆论实现的,集体舆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在集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人人都成为教育者 5.简述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 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
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6.简述学校公益性的主要特点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教育必须与宗教分离
7.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教育的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教育的目的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教育的目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
教育目的的确定一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8.简述中小学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
学生发展的评定。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课程和教材评估 9.简述我国教师职务的任职条件
具备各级各类相应的教师的资格
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能全面,熟练地履行现职务职责 具有学历学位以及工作年限的要求 10.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我国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我国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11.简述班级组织建构的原则
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目标一致的原则
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2.简述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
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加强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健康的人格教育 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13.简述当代儿童发展的基本内涵
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的主体的活动之中 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14.简述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
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具有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15.简述一个良好测验的标准
有实用性。可信度高。有效性强。难度适中。有区分度 16.简述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
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17.简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18.简述学校中的主要法律关系
学校的权利与义务。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9.简述学校资询活动的基本原则
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20.简述学校咨询的目标
咨询者的直接目标是使学生解除心理困扰,顺利度过当前的危机,但咨询者还应牢记他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不动就寻求资讯者的帮助。长远目标是激励学生逐渐承担自己处理问题的责任,增长他们的自信。促进他的自立自强
21.简述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
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
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教师聘任有严格的程序
22.“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23.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24.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沟通具有哪些功能?
信息传递。控制。激进。情感交流 25.教师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 26.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27.列举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
第一层是教育法。第二层是部门教育法。第三层是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是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
28.学校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学校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环境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为实现上述功能,学校具备一下条件:有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有按规定标准配备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29.简述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设立小组目标。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的机制。明确个人责任 成功机会均等。
30.目前应如何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地位?
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上,应确保教师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从学校和教育行政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同时加强教师培训,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获得正常的晋升和学习提高的机会。从教师的自身角度看,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素质获得社会的认可 31.简述提起学生申诉制度的条件。
提起申述的人必须是不服学校处分或认为学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学生本人,如果学生年龄较小,可由其监护人为其提出。必须针对特定的被申述人,包括做出不利处分的学校或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学校或教师。提出申诉的事项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受里范围之内。提出申述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32.简述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方法 33.简述老师考核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准确性原则 34.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包括哪几个方面?
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35.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基本形式是什么?
讲授法: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又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法。谈话法: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讨论法。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进行学习。试验法。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学习。实习作业法。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法: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践性学习。参观法: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直接经验 36.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7.学校具有哪些独特的组织特征? 38.简述教学的任务
39.为什么说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篇:教育学简答题
一、教育学的价值是什么?
1、启发教育裎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荼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二、学习教育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1、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命题或原理;
2、要注意掌握一些教育概念、命题或远离背后的理论假设;
3、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
4、要注意广泛地阅读教育书刊。
三、当代教育学有哪些特征?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2、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3、教育学研究与教育裎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4、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也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四、教育的内函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指出“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样教育。其含义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偏狭义的教育,还指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六、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是什么?
教育主要处于原始的平等状态,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内容简单,只有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劳动知识,没有阶级性。
七、古代社会教育特征是什么?
它包括奴隶社会及其教育和封建社会及其教育。特点是教育基本与生产相脱离,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基本被奴隶主阶级和封建主阶级所垄断,其主要内容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人之术,采用个别教学,具有封闭性与社会生活相脱离。
八、学校的基本功能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学校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内容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学校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有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其基本教学设施;
2、又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
3、有按规定标准配备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九、学校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组织?
学校是一种执行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有别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等其他社会组织,具有独特的组织特点。其公益性特点表现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必须与宗教衽分离。
十、学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学校文化的形成来自两方面:一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其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按排的文化;二是年轻一代的文化,主要来自学生团体中的各种风俗、习惯、民约、传统、时尚、规范等一种亚文化。
十一、学校绩效评估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哪几类?
学校绩效评估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做不同的分类。
1、按性质可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2、按形式可分为口头评估与书面评估;个别评估与集体评估;直接评估与间接评估;
3、按主体可分为上级评估、同级评估、自我评估和下级评估;
4、按时间可分为日常评估、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
5、按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评估和相对标准评估。
十二、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涵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十三、如何理解儿童个体的发展?
1、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
2、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
3、教育不等于发展。
十四、儿童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分化与互补的差异性。、十五、在儿童发展中,如何有效地保证教育的主导作用?
1、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4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十六、教师专业化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
十七、目前应如何来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地
位?
首先,从社会与政府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其次,学校与教育行政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同时教师培训,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再次,从教师自身看,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素质或社会的认可。
十八、在我国担任教师职位的任职条件有哪些?
1、具备各级务类相应教师资格;
2、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3、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能全面熟练地履行现职务职责;
4、具备学历、学位以及工作年限的要求;
5、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十九、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哪些?
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二十、教师考核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二
十一、制定教育目的有何意义?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灵魂,对于教育活动意义重大。具体其功能表现在三点: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二
十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其一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
二十三、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新时期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港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十四、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二
十五、中小学德育的任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1、德育的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养。
2、内容包括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二
十六、学校体育的功能是什么?健体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二十七、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二十八、美育的功能是什么?
1、直接功能即育美;
2、间接功能即一种潜功能;为其他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
3、超越性功能即超美育功能。二
十九、智育与教学的关系如何理解智育与教学是一个交叉概念。智育与德育、美育、体育等相并列,构成一个教育内容的完整架构。他的上位概念是教育。而教学则是所有各育都可能具有的教育形式,智育以教学为自己重要的途径。
三
十、简述研究课程的意义:
有助于完善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指导教育教学功能,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三
十一、简要评析课程本质的定义:课程是知识:这是一种比较早、影响相当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基本思想是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是从相应学科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按照学习认知水平加以编排;
课程是经验:是相对于前一种观点的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出现和形成的。强调只有那些真正为学生所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的上是课程;
课程是活动:这是一种新的观点。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
三
十二、简述课程一般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在同一基础上啬灵活性,在多样基础上啬调控性。
三
十三、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1、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三
十四、泰勒原理中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有哪些?
1、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
三
十五、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1、教学任务有:
1、传授和学习系统和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空上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3、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三
十六、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1、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首先,班级授课制使得教学获取了巨大的效率,一位教师赐教向几十个学生教学,使得教育普及成为可能。其次,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第三,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
2、班级授课的局限性:首先,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第三,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第四,强调统一,难以适应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三十七、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教学目的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适当;
4、教学过程紧凑;
5、学生主体充分发挥。
三
十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1、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
2、个别化教学将普遍实现;
3、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
三
十九、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3、要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四
十、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
十一、简述启系统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
2、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
十二、简述巩固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3、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四
十三、简述量力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四
十四、简述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坚持正确的方向;
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3、实事求是;
4、讲究教学艺术。四
十五、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和教学;
2、注重在联系实际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3、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4、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四
十六、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
2、尊重学生的差异;
3、面向每一个学生。
四
十七、简述运用讲授法应注意的事项。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
3、讲究语言艺术;
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式配合使用。四
十八、简述运用谈话法应注意的事项。
1、做好充分的准备;
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
3、在谈话结束时要进行总结。
四
十九、简述运用实习作业法应注意的事项。
1、选好讨论题目;
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
3、善于引导。
五
十、简述运用练习法应注意的事项。
1、提出明确要求;
2、选择恰当的方式;
3、做好事后的检查。
五
十一、简述布置作业应当遵循的要求。
1、作业的内容,应当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的目的要明确,每项作业有明确的意图,为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训练服务。
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时间和难易程度,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努力,能够独立完成,避免负担过重;
3、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的时间。
4、对学生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
五
十二、课外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1、新生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
2、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与特殊能力的培养;
3、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五
十三、简述课活动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开发学生的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3、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际能力;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五
十四、简述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
1、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
2、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与特殊能力的培养。
3、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五
十五、简述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班集体是学生形成意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基地;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班集体不公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教育的主体。五
十六、简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与方法。确立目标;建立班委会;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作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五
十七、简述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的要点。以爱动其心;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五
十八、简述少先队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
1、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2、自然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3、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
十九、简述心理健康辅导的原则。
以技能形成为导向;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全体的参与。
六
十、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六
十一、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领域有哪些?
1、认识自己;
2、自我激励;
3、自我控制;
4、人际交流;
5、人际合作;
6、学习技能的辅导;
7、职业发展指导。
六
十二、简述提高信度的一般方法:
1、题量不能太少
2、成绩要拉开档次;
3、多出客观题
4、建立详细的评分指南
5、评分要认真六
十三、简述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1、确定试题内容;
2、选择试题类型;
3、评分;
4、测验分数的解释。
六
十四、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
1、注重评价的形成性功能;
2、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倡导自我评价;
4、尊重评价对象的感受。
六
十五、测验分数解释应注意哪些问题?
1、只有经过解释的分数才具有实际意义;
2、分数的意义是在比较中获得的;
3、比较时应考虑测验分数和物理测量不同,其测理值有一定的局限性;
4、根据以前的情况,指出本次测验中是否有进步,从而使测验更有激励效果。
六
十六、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1、提出课题;
2、查阅文献;
3、设计方案;
4、收集和分析数据;
5、形成结论。六
十七、简述一个好的研究课题的标准:
1、有实际或理论价值;
2、问题具体清楚;
3、可操作性强、具有时代特点;
4、发挥教师特长。
六
十八、简述实验法实施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1、提出假设;
2、选择实际实验对象;
3、控制无关因素;
4、推行研究新计划;
5、对比前后测验成绩,检验假设。
六
十九、简述教育专业论文的基本格式:
1、题目;
2、序言;
3、文献综述;
4、研究方法;
5、结论和讨论。
第四篇:教育学简答题
1、教育:教育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智力活动:主要是指人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活动。
3、教学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类型学校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关于学校教学、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等的全面安排,是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包括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学周安排等。
4、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讲述、讲解和讲演等具体方法。
5、品德陶冶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它的特点是寓教育于情景,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2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教育是一种转化人的活动。
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为发展的不平衡性;
30.教育是怎样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的?
①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有所不同;
③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31.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何必然联系? ①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②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经验为基础;
③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32.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具有哪些素质? ①高尚的思想品德;
②坚定的教育信念;
③家长的心肠;
④较强的组织能力;
⑤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⑥善于待人接物;
44.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 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45.学校工作为什么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①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46.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有哪些?
①教育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或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②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
47.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书育人、教学组织、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去回答
51.教育是怎样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①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分);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2分);③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52.教师怎样备好课?
①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3分);②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三方面的工作
53.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是什么?
①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观(2分);②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2分);③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4.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①强烈的示范性(2分);②独特的创造性(2分);③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4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43.为什么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①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施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分)②尊重学生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德育效果。(2分)③为了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还要提出正确的、简明的、严格的和有计划的要求。
44.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 从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忠诚(2分)、热爱学生(2分)、团结支持(1分)、严以律己、为人师表(1分)四方面来回答(即从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生、对待教师集体和对待自己的道德入手回答)
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
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38.教育的概念如何表述?
从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个方面回答
39.教育是怎样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①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分);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2分);③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40.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分);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2分);
③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1.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有讲授、谈话、读书指导、练习、演示、实验参观、实习作业等。
31、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①起主导作用(3分);因为②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对人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3分);③学校有专门的教育工作者
32、我国中小学的教学任务有哪些?
①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我国公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分);②发展学生的能力(3分);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3、为什么说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阶段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①有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分);②有严格的制度,便于提高教学质量(2分);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34、班集体的作用有哪些? 班集体形成以后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①为学生实施个体社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2分);②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2分);③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3分)
32.我国中小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①课程设置模式比较单
一、缺乏灵活性(2分);②课程结构不够合理(3分);③各学科的内容偏多、偏难、偏深,要求偏高等
33.怎样上好一节课?
①综合贯彻教学原则,努力实现教学目的(1分);②正确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2分);③合理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1分);④注意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3分)
34.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具体内容有:国情、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道德、劳动、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等
31.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 ①高尚的职业道德(2分);②合理的知识结构(2分);一定的能力结构
32.中学教育工作为什么要以教学工作为主?
①从社会需要看,教学是促进社会和人发展的必要手段(3分);
②从学校教育工作来看,教学乃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基本途径
33.教师怎样备好课?
①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3分);②制订好三种教学计划(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4分,若课时计划未答出则扣2分)
3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几条?
①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整体性原则;③正面教育原则
④主体自觉性原则。⑤知行统一原则;⑥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⑦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30.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1)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的产生;(3分)
2)形成了特定的学校教育内容;(2分)3)文字和文化工具的出现。
3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有哪些?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分)
2)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分)3)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2分)
32.我国中小学的教学任务有哪些?
1)传授和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3分)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力;(2分)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2分)
33.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1)共产主义方向性与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1分)2)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分)3)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原则;(1分)4)知、行统一原则;(1分)5)积极疏导原则;(1分)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分)7)教育影响连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29.我国中小学的教学任务有哪些?
1)传授和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3分)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力;(2分)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
30.班集体的作用有哪些?
1)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使集体内各成员受到各种熏陶;(2分)2)良好的班集体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2分)3)良好的班集体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1分)4)班集体一经形成就具有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
31.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师生关系有哪些特点? 1)民主平等(2分)
2)尊师爱生(2分)
3)双向反馈(2分)
4)教学相长
32.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1)政治功能(2分)2)经济功能(2分)3)育人功能
1、教育如何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I)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发展。(2)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性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3)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差异性规律,做到因材施教。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手段。
3、启发性原则及其要求。
启发原则是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自觉探索、掌握和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原则。(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4、积极疏导德育原则及其要求。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原则。(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5、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素质要求。
(1)教师的知识素质:A、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B、扎实的专.业知识。C、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科学知识。(2)教师的能力:组织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28.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对教育事业的道德——忠诚教育、献身教育;(2分)
2)对学生的道德——热爱学生;(2分)
3)对教师集体的道德——团结协作;(1分)
4)对自己的道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9.一名优秀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素质? 1)高尚的思想品德;(2分)
2)坚定的教育信念;(1分)
3)家长一样的心肠;(1分)
4)较强的组织能力(1分)5)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1分)6)善于待人接物(1分)
30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书育人、教学组织、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去回答,31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1)传授和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3分)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力;(2分)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2分)
1、教育如何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①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发展。(2分)②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2分)③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做到因材施教。
2、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分)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1分)③教育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手段(1分)。
3.简述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①目标明确,完成任务。(1分)②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1分)③结构合理,充满机智。(1分)④媒体有效,方法适当。(1分)⑤语言科学而艺术,板书有序,科学合理。
4、简述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①在联系各方面教育力量中具有桥梁与纽带作用。(2分)②班主任在班集体形成中具有组织和领导作用。(1分)③在教师完满人格形成的积淀作用。(1分)④在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1.制约教育目的的因素有哪些?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成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2分)②对受教育者的特点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2分)③教育理论的发展水平
2.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分)②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2分)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分)②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1分)③ 发展学生的体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分)④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1分)⑤应注意的不良倾向: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智力、创造才能的发展,忽视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的培养
4.简述中小学的主要德育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回答5点以上者给满分,少一点扣1分)。
第五篇:教育学简答题
1.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
2.教育的本质属性
答: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第一,教育是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这表明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动物哺育下一代,但动物一直以生物实体的形式存在.第二,教育培养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进行的.这表明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其他社会现象也对人的发展有影响,如社会生产对人的发展也影响很大,但不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影响人的发展.第三,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反 映和体现着社会要求)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3.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
4.简述学习教育学的认识/意义?
答: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三、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四、建构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五、对教育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5.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答: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具体体现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4)教育决定教育内容取舍(5)教育决定教育体制(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口诀】两权一目的(两圈一亩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体现在:①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的人才②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③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6.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4)生产力水平制约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③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
7.简述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
(4)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技术。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了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3.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顺序性人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教学上要做到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②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身心发展不同的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有针对性。③不平衡性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阶段是不均衡的,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适时而教,抓住关键期。④互补性个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因此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⑤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具有不同的特点,从个体的角度看,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性,因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4.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口诀】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个性),总之要发展。
5.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①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②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③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④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口诀】义务要延长,高等要大众,职业要统一,终身要建立
6.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①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③人们的教育思想④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口诀】社会和个人两方面。
7.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课程标准的概念: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口诀】概念+结构+作用。8.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②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③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④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口诀】双基+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9.教学过程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 ①认识的间接性②认识的交往性③认识的教育性④有领导的认识【口诀】建(间接性)交(交往性)育人。
10.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①激发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口诀】一动机四知识 11.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①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 ④结构合理⑤语言艺术⑥气氛热烈⑦板书有序⑧态度从容【口诀】明确内容;方法合理;语言热烈;板书从容
12.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③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口诀】主(主动性)抓(抓重点)情境(设置情境),培方法(培养思维方法)1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口诀】小联(联系实际)在乡(乡土教材)下训练运(运用知识)输技能(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14.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①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和功能,灵活选择,综合运用。②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法。③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④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⑤依据现有的教学媒体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口诀】依学生,依目标,依内容,依媒体,依自身。
15.班级授课制优缺点
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缺点: ①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作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③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口诀】大养人,教主导,学集体;限独立,少动手,难个别,缺灵活
16.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①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②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⑤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⑥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口诀】理解(理解材料意义)目的(明确记忆目的)精加工,组块编码重方法
1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口诀】环境+个性+课程
18.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口诀】新知识+旧知识+心向
19.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观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②知识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③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学生观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学习观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③学习的情境性
20.学习动机的培养
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③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④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口诀】马里奥班委
21.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①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②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③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教育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选择与安排①精选教材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教授学习方法【口诀】有结构,有内容,有方法促进迁移
22.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①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②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③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④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⑤情绪多是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和持久性。情绪与情感的联系情绪与情感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①情绪变化受情感制约,而情感又在各种变化的情绪中得到体现。②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③情绪和情感是两种彼此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23.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因素④学校教育因素⑤个人主观因素【口诀】万能答案因素类:遗传+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24.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外部条件① 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 同伴群体④学校教育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识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5.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①有效的说服②树立良好的榜样③利用群体约定④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⑤价值辨析 【口诀】服榜样、约奖励、价辨析 26.知行统一原则的贯彻要求
①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②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③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④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口诀】强道德、加实践、持统一、律自己
2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贯彻要求
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口诀】一分为二创条件,提高自我扬优点
28.中学德育的途径
①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②社会实践活动③课外活动④共青团组织的活动⑤班会、校会、周会、晨会⑥班主任工作【口诀】一教(教学)二班(班会+班主任工作)三活(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共青团组织的活动)29.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①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②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③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0.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② 开展微格教学③进行专门训练④反思教学经验【口诀】看别人,看自己,多联系,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