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教案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教案
教学过程:
知识与技能:、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组成特点。
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4、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索、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感受科学发展过程中蕴藏着浓郁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生活空间、生存环境。
教学重难点: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及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重点。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和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是难点和疑点。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让学生观察教科书第4页图10-1-1和图10-1-2的挂图,启发学生:我们人类观测到宇宙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引入题:今天我们共同讨论学习宇宙和微观世界。
2、前热身
让学生说一说宇宙是如何构成的,如何探索广袤的宇宙。
3、解读探究
整体感知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经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组成的。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而气体具有流动性。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高速运动。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深入的。人类对纳米科学技术和纳米材料的研究,说明了微观物质世界又影响了宏观物质世界的研究和开展。
四边互动
互动1
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有多大?
明确:通过挂图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展示宇宙空间各星系团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感知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十万年的时间,显示了银河系之广,宇宙之大;让学生知道太阳系置于银河系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于太阳系中,进一步说明了宇宙巨大无边。
互动2
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明确
教师可通过地球是由什么组成推广到一切天体逐步启发学生,最后得出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结论。在地球上,有空气、高山、大海、树木、花草、鱼虫鸟兽,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这些都是物质。其他一切天体也是由一定的物质组成的,所以广阔无垠的宇宙是由组成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物质组成的。
互动3
广阔无限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明确
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学生能摸得着、看得到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的概念。
例如:把玻璃杯打碎了,碎片还是玻璃。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直至微小颗粒不再是玻璃。再比如对糖粒进行分割,开始时分割得到的颗粒仍然保持甜的味道,但是继续分割下去,也就是当把糖粒分到没有甜味的时刻,那时的微小粒子就不再是糖了。我们把能保持玻璃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玻璃的“分子”,把能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教师总结:由上述事例可知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极其微小的粒子。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用肉眼看不到,借助于电子显示微镜才能观察到它。
互动4
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在这三种状态中,分子的排列规律一样吗?
明确
教师可通过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三种状态中分子的排列规律。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而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因而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要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教师鼓励学生列举生活中物质状态变化导致体积变化的实例。
互动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明确:教师可继续举分割糖的例子,从而引出原子的概念。将糖连续分割下去,当把糖粒分割到能保持有甜味的最小微粒叫糖分子,如果再继续分割下去,就没有甜味了,这时得到的就是糖原子了。教师总结:由上述事例说明了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是由一种原子组成,有的分子是由多种原子组成。
互动6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可不可以再分呢?
明确: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高速运动。原子非常小,人类用肉眼可以看见的最小灰尘中也包含了约101个微小的原子。经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也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深入。
互动7
纳米科学技术是人类在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微观结构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那么纳米技术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明确: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纳米科学技术”的内容,不要求学生一定理解其中的术语,但要让学生知道“纳米”是一个长度的单位,纳米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探索物质的微观结构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符号是n。1n=10-9。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为03~04n。纳米科学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科学研究表明:当物质被细分到纳米尺度,物质原有的属性一般会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科学工作者正是通过对分子或原子的操纵,进行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第二篇: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本章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从广阔的宇宙到地球上的高山、大海再到微观的原子和分子,都是本章研究对象。学习本章知识以后,你会知道: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的三种常见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基本性质--质量和密度,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等。同时学会探究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会应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3)了解原子的结构;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二)学法点拨
物质世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宇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地球等。它们的体积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和研究:宏观世界:地球上人类可以实地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物体尺寸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微观物质的尺度很小,人类肉眼无法直接观察。但是,分子也有结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课前准备
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
教师: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1.宇宙有多大?
(1)综合观察课本图10.1-1和课本图10.12-1。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2.交流资料数据:
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 ② 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科恒星中的一员; ③ 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光年;
④ 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4)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3.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过程。交流资料:
(1)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2)哥白尼与日心说;
(3)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4)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5)我国“神舟”号飞船的五次成功飞行。宇航员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4.宇宙的组成
问题: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二、物质由分子组成
1.问题: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土、气四元素组成;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但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到底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2.分割物质实验:
物质分割有一个限度,分割到这一限度时小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但用肉眼不能看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主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第一个把这些粒子叫做分子。
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学生交流课前观察蜡凝固时体积的变化。(液体蜡在凝固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2.问题: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缩小,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增大。物质由分子组成,那么,物质存在的形式与分子的存在状态是否联系呢?
3.探究: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堂上听课,课间在教室里活动时,课间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时这三种情况下活动的状态和活动空间。
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结论:根据以上探究,可以认为物质存在的形式与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四、原子结构
我们知道了物质同分子组成,人们又猜测分子能不能继续分割?科学家发现分子由更小的粒子组成,并把这样的粒子称为原子。同时还发现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
在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相相等。原子核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又由更小的夸克组成„„ 达标自查
1.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里,太阳是 中一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 条轨道上运行。目前发现的太阳系有 大行星。2.物质由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微小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叫它。由于它的体积很小,一般要用 观察。
3.固态物质中,粒子之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 和。
4.液体没有确定的,具有。气体粒子之间作用力小,故气体容易被。并具有 性。
5.物质由 组成。分子由 组成。原子核外的电子绕 运动。6.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A.体积都变小 B.体积都变大 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 D.无法判断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 D.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8.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9-9A、12nm=1.2×10m B、12nm=1.2×10m 9-9C、12nm=12×10m D、12nm=12×10m 9.探究: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时候,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猜想:
设计、进行实验:选用熟动物油作为探究对象。
把熟动物油放在烧杯里,用火加热,使它完全熔化,记下液面所在的刻度位置。拿开火源,使熟动物油冷却。
观察:它的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你还可以用什么物质进一步进行探究? 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
10.探究:水结成冰以后,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猜想:
设计、进行实验: 分析结论:
交流:通过第10题和第11 题的探究,你有什么发现?
第三篇: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的;(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3)了解原子的结构;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教学重点】
(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教学准备】
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
教师: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1、宇宙有多大?(1)综合观察课本图10.1-1和课本图10.12-1。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2)交流资料数据:
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 ② 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科恒星中的一员; ③ 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光年; ④ 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4)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2、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过程 交流资料:
(1)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2)哥白尼与日心说;
(3)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4)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5)我国“神舟”号飞船的五次成功飞行。宇航员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
3、宇宙的组成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二、物质由分子组成
1、问题: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土、气四元素组成;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但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到底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2、分割物质实验:
物质分割有一个限度,分割到这一限度时小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但用肉眼不能看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主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第一个把这些粒子叫做分子。
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学生交流课前观察蜡凝固时体积的变化。(液体蜡在凝固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
2、问题: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缩小,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增大。物质由分子组成,那么,物质存在的形式与分子的存在状态是否联系呢?
3、探究: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堂上听课,课间在教室里活动时,课间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时这三种情况下活动的状态和活动空间。
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结论:根据以上探究,可以认为物质存在的形式与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四、原子结构
我们知道了物质同分子组成,人们又猜测分子能不能继续分割?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并把这样的粒子称为原子。同时还发现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
在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相相等。原子核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又由更小的夸克组成……
【课后作业】
1、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里,太阳是 中一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 条轨道上运行。目前发现的太阳系有 大行星。
2、物质由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微小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叫它。由于它的体积很小,一般要用 观察。
3、固态物质中,粒子之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 和。
4、液体没有确定的,具有。气体粒子之间作用力小,故气体容易被。并具有 性。
5、物质由 组成。分子由 组成。原子核外的电子绕 运动。
6、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A、体积都变小 B、体积都变大 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 D、无法判断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 D、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
8、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12nm=1.2×109m B、12nm=1.2×10-9m C、12nm=12×109m D、12nm=12×10-9m
第四篇:《走进微观世界》教案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课 题: 《走进微观世界》
教学准备: 湘教版初中美术
9年级上册《走进微观世界》
学生:铅笔、橡皮、黑色水彩笔、签字笔、水粉或水彩颜料、毛笔
教师:物质内部结构的图片、课件
教学目标;
1.能发现和欣赏微观世界呈现的形式美感,探究自然结构与图形结构的共同规律;
2.能根据自然现象和表现,创造性的运用简单元素构成平面图形;
3.通过对图片的欣赏、学习,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关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欣赏微观世界的三幅图片,从中发现微观世界的结构形式美。教学难点:根据微观世界的抽象美,创作具体、形象的平面图案。
教 案 部 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幻灯片展示:“同学们,你们好!”
二、导入新课(2~3分钟)
(幻灯片展示)
观察屏幕上的这张图片,给学生提出问题:
1、“你们认为这张图片好看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总结)因为它形状规则,色彩丰富
2、“那么图片它是来自哪个地方呢?”
它来自于物质的内部,是我们用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也就是说它是微观世界的!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微观世界,看看微观世界中是不是存在着一种艺术美?
三、学习新课(15分钟)
1、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物质的微观照片,现在大家再欣赏两组图片,欣赏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图片。(幻灯片展示)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欣赏。思考:
观世界的内部结构特点是什么? 自主探究:(小组同学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总结:(1)整齐有序
(2)错综复杂
2、活动一:幻灯片展示“碳化硅分子图” 小组讨论:(1)图案的组成元素是什么?
(2)尝试用铅笔描绘你所看到的,看看有没有惊奇的发现?(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幻灯片展示)
老师总结:(1)组成元素:点、线
(2)点、线组成的图形:六边形
(3)排列的特点:六边形的整齐有序排列
知识拓展:生活中有没有一个形状重复出现的具有美感的现象或者是设计作品呢?(幻灯片展示)
学生思考举例说明:
刚同学们说的很好,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设计作品或者是现象,请同学们提出每件设计作品的特点。
(幻灯片展示)家庭装饰效果图、铅笔组成的图案 同学自主探究这种家庭设计效果的特点:
老师总结:主要是在形状的重复出现、排列的顺序、色彩的搭配上给我们以美的视觉感受
3、活动二:幻灯片展示“神经细胞图” 小组讨论:(1)图案的组成元素?
(2)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幻灯片展示)
老师总结:(1)组成元素:点、线
(2)点的特点:有大小区别、分布不均;线的特点:有疏密之分、错综复杂
4、活动三:幻灯片展示“灯心草细胞图” 小组讨论:(1)图案的组成元素?
(2)元素的特点是什么?(3)给你的感受?”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幻灯片展示)
老师总结:(1)它的组成元素是:点、线
(2)点的特点:点、线的特点:线围绕着点呈放射状
(3)感受:三维空间感
知识拓展:同学们想一想你见过跟灯芯草细胞结构一样的设计作品吗? 课件展示“比利时原子能博物馆”
老师简单的介绍关于“比利时原子能博物馆”
5、小结:
以上我们欣赏了三张微观世界的图片,通过图片我们知道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具有艺术美感的设计灵感都来自于微观世界的结构,那除了以上我们看到的设计作品,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些有关这种形式的设计作品,希望这些作品能给你帮助,帮助你来完成一件设计作品。
6、作品赏析:欣赏优秀的学生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创作实践
(20分钟)
尝试设计一个任意形状,将它重复出现,看看能不能产生一种和谐的美感!给学生提出要求,并且老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们的一些错误,以做到及时纠正。
五、作业展评
(5分钟)
(1)给自己的作品命名
(2)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全班同学欣赏你的作品,并且给他指出他的优点!
学生互评,老师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的创作。
六、课堂总结:(2分钟)
同学们今天表现都不错。今天我们主要是认识了微观世界的三张图片,我们知道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设计灵感,来自于微观世界。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细心地观察,慢慢地品味,就一定能更好地运用各种形式装扮我们自己,装扮美好的生活,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姿!
湘教版九年级美术教学案例
《走进微观世界》
设计人:赵 冉 单 位:金桥学校
第五篇:微观世界观后感
微观世界观后感1
昆虫,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懦弱、渺小、气若游丝?至少,在我年少时便是这样想的。但是,自从看完了这部影片《微观世界》之后,脑海中,那个细小的身影开始变得伟大……
《微观世界》是导演雅克·贝汉《天地人三部曲》中的一部。影片中没有角色,没有人说话,没有情节。讲述了在森林生活着庸庸碌碌的昆虫们进食、搏斗、生存的生活场景。看似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纪录片,但导演却以一位旁观者的角度记录下了不平凡的生命历程,这里有感情、有思想、有梦想的每一只昆虫,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有时,我想起雅克·贝汉花了长达二十年的时间来拍摄《微观世界》这部影片,就会想起那一只普通的屎壳郎,那只只有“理想”的屎壳郎。它行走在“崎岖”的小石子路上,运动着比自己三倍大的粪球,当时记得一个场景很深刻:屎壳郎的粪球扎到了一根树枝上,经过漫长的努力才将他拔出来。这时,画面渐渐放大,发现屎壳郎走的“崎岖山路”只不过是一条一、二米长而已。其实,影片还透露出“人虫平等”的信息,就像那两只“恶心”的蜗牛。不要小看那两只小小昆虫,就是小小昆虫也可以有“人一样的情感”。看完《微观世界》的那一天我回家路过小区花坛时,看到两只蝴蝶飞过头顶,就像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在嬉戏打闹。这是我看到两个小女孩追着蝴蝶跑,一边跑一边叫喊道:“快来看两只小蝴蝶!”“嘻嘻嘻它真可漂亮!”那一刻,我感觉仿佛小女孩的影子变成了两只轻飞曼舞的蝴蝶。揉揉眼,仿佛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当我写完这句话时,立刻想起了同学说的那两只“恶心”的蜗牛。其实,不论是在大自然里,还是人类社会里“人人都是平等的”。它们跟我们一样都是宇宙孕育出来的生命,渺小而伟大地存在着。如果说:生命最好的诠释是什么?我会说,是那一只只渺小而又伟大的小虫子,那一只只我甚至叫不出名字的小虫子。渺小在于平凡却是那么的极不起眼,伟大在于渺小中演绎生命的奇迹……
微观世界观后感2
《微观世界》出自法国导演雅克贝汉之手。与其导演的另一部纪录片《迁徙的鸟》相比,《微观世界》主要采用的是放大自然生活中的场景来述说主题,在节奏上,是以多个场面组接的,而《迁徙的鸟》则是以各种鸟的迁徙为序,给人的感觉而言,《迁徙的鸟》更有逻辑。两部影片表现的主题有不同的侧重,《迁徙的鸟》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展现鸟儿们一个迁徙过程,《微观世界》则是从最微小的方面来体现动物昆虫的境遇。
这部影片只有在开头部分的采用了简短的解说词,这些解说词的运用将全片主题和基调给观众简单进行了介绍,这些介绍为后面自然声音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观众的欣赏也更有目的性。全片多采用自然的声音,声音的快慢、轻重节奏和画面紧密结合,不同节奏的变化更加凸显自然界的生存状态和斗争场景,把微观世界中各种生物生存情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觉得最有趣的一段画面是一只笨笨的屎壳郎推着粪球却不慎扎进树杈里怎么也推不走了。此处的节奏把握得十分流畅。屎壳郎天真地推着粪球,推着上坡结果连虫带球一起滚回坡下。体现出它推球非常认真。而它在推到树杈旁时,一个大特写,我们眼睁睁看着有粪球直径宽的树杈整个没入粪球里。屎壳郎一开始一门心思往后推,往后推,不明情况。然后发现推不过去,它转身用头部的器官在粪球前挖了一道沟壑好让自己着力。接着又转过身向后推。粪球被推高,眼看着就要从树杈里出来。看到这里我都为屎壳郎捏一把汗,我相信观众应该都屏着气在心理上帮它加油呢。突然之间,粪球又落下了,还是插在树杈上。突然心里有点失落。不过导演此时就通过剪辑,立即给我们看屎壳郎最后努力从背面把粪球推出树杈的那一瞬间。观众的期待得到了满足。屎壳郎和粪球的小斗争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微观世界以微距带领我们领略了那些被忽视的空间和时间中存在的生命力。
微观世界观后感3
雅克·贝汉。一个我刚知道的导演,他花了将近的时间完成了一部震惊全世界的电影《微观世界》。短短的75分钟,他却用了20年的时间诠释了一个我们从未触及的领域——昆虫的世界。这部由蜜蜂蚂蚁甲虫蜗牛瓢虫主演的影片深深的冲击了人们的视觉,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部影片获得了第二十二届凯撒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第二十二届凯撒电影节最佳剪辑奖以及第二十二届凯撒电影节最佳录音奖。
看完这部影片让我不得不赞叹世界的美妙,影片主要讲述了蜜蜂采花、蚂蚁搬家、甲虫大战、蝴蝶钻出蛹壳、蜘蛛吐丝缠裹猎物、蜗牛互相拥抱、孑孓变蚊虫飞出水面等场面,这些精彩的画面,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无穷奥妙,让我感觉生命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不可思议。
看完整部影片,最刺激我大脑细胞表层的还是甲虫大战这一幕。一山不容二虎,两只甲虫为了各自的生存不得不进行生死搏斗,胜者为王败者寇,这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衡律。纵观我们这个社会,虽然已经进入了礼貌时代,远离了原始社会那种互相残杀的时代,可是在我们当今社会“甲虫大战”这一幕有何尝不是日复一日的重演呢?
国与国之间会为了各自的发展互挑争端;摊贩间会为了各自的生意吵得面红耳赤,大打出手;竞争对手之间会为了各自的前途互相中伤,互相诽谤;更有甚我们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会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我们一向都在强调礼貌,可是现实当中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却是时刻可见。礼貌的竞争会推动我们社会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的提高,可是我们必须要思考这种竞争是否已变质。
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了。可是我还是殷切期望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一个进取的、和谐的环境,我们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礼貌竞争,一同提高,而不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斗角,互相伤害。
微观世界观后感4
《微观世界》是由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所拍摄的一部电影。拍了二十年,最后剪切至七十三分钟。从头到尾,所展现给我们的,是另一个世界:微小生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小时就像过了一天,一天像过了一季,一季像过了一生。丛草变为森,小石头变为高山,小水珠变为汪洋大海······影片通过多个角度,展现了蜜蜂采花、蚂蚁搬家、甲虫大战、蝴蝶钻出蛹壳、蜘蛛吐丝缠裹猎物、蜗牛互相拥抱等有趣场景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生物的生活。他们相互合作,或团结起来共度难关。当然也有昆虫蜕变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另一种美,那就是生命之美。在看过这部影片后,我很惊讶,想想,也许原来在脚下所踩的,正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我在看这部影片时,最令我惊叹的,是两只甲虫大战的镜头······在一大片茂密的热带雨林中,一只巨大的甲虫慢悠悠的,用它那细长的腿走在满是枯叶的树根旁。恰好还有一只甲虫也在向它的方向走着。它们都是一个品种,橘色的后背,布满了黑色的小点,两根黑得发亮的触角从头上射出去。一场大战不免要开始······当它们走到了一段空心的木头上时,因为路窄,只能过一只甲虫,而它们当中又没有一方愿意让路,居然打了起来。它们先是互相把触角架在对手身上,再试着向触角施加压力,想打倒对方。它们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绝决。有几次,触角从甲虫身上滑了下来,但它们却立马反击,坚决不给对手机会。经过一番艰难的战斗,有一只掉了下去,另一只则大摇大摆的离开了。
《微观世界》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小动物们的生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很值得一看。
微观世界观后感5
今天看了《微观世界》,发现每一种昆虫都有它独特的地方,一些我们平时看不见的一些东西。从自然的角度出发,每一种昆虫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就像我们人类存在于这个地球上,每一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昆虫,也都在大自然中扮演着它们各自的角色,体现着它们的价值。
昆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是被我们所忽略的一种生物,但是它又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身边。蚂蚁、蚂蚱、蜘蛛等。每一种生物都有自然赋予它的魅力,每一种生物都有自然赋予它的使命。即使它们是那么的微小,小到我们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的程度。我觉得这恰恰在提示着我们,即使再微小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尝试理解它。就像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样,每一件在我们眼中可能是很微小的事情,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就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相对于昆虫来说,我们在体型上要远远大于他们,但是我们和它们一样也只是一个个体,一个属于大自然的个体罢了。我觉得人类比起昆虫,就是脑子比他们好使一点,蚂蚁可以抬起比自己体重大十倍的物体,蜘蛛能够结出蜘蛛网,毛毛虫经过化茧成蝶之后会变成美丽的蝴蝶。每一种昆虫都会教会我们一些道理。蚂蚁教会我们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蜘蛛的捕食教会我们要使用好的方法和技能才能有收获;蝴蝶教会我们只有经过化茧成蝶般的痛苦才能让自己变得绚烂夺目。
长达75分钟的电影中,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昆虫,每一种昆虫都长得很有特点,都是为了适应大自然而变化出来的。相对来说,作为人类,大自然给予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我们的大脑。我们可以记忆、思考、想象。就像大自然赋予每种昆虫的财富一样。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的财富,为人类的这个集体做更大的贡献。我们应该像蜜蜂一样,蜜蜂分工明确,每一只蜜蜂都有自己的职责。我们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也要担负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
微观世界观后感6
这部纪录片从开头到结尾没有一句台词,表现台词的就是平常在我们眼里很渺小的昆虫,这些很渺小的昆虫,成为了这部纪录片的主角。
这是一部无声的电影,除了自然界的风声、雨声、虫鸣声,听起来是那么动听,每个昆虫在嘶叫着,它们是那么的平常,太平常不过了。每个镜头都能看出它们的生命力是如此旺盛。
影片拍出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把小动物们拉近、放大,拍出了动物界的生活美、劳动美、行为美。有几个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午后,一场大暴雨刚刚过去,太阳重新露出了笑脸,到处还是湿漉漉的,让人感觉那么清新。蚂蚁们的家被暴雨冲得一塌糊涂,天刚放晴,身上还沾着泥浆的蚂蚁们又忙开了,有的重建家园,有的又外出觅食,更让人忧心的是那条大猎物还在半路上,它们又得商量着怎么把它运回去……小溪边,两只蜗牛拖着重重的壳在艰难地行进。它们在一块石头上相遇了,相互用触角友好地问候。我猜想,它们也懂礼貌,它们也有爱情呢!果然,它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就像一对失散多年的恋人……大路上,一只黑乎乎的屎壳郎正在用一种奇特的方法运一团粪球。它用头部和两只前爪抵住地面,四条后腿灵巧地拨着粪球滚动。在路上,它心爱的粪球被一根柴棍戳住了,任它怎么努力都搬不动了,屎壳郎急得团团转。那种可笑可爱又可怜的的模样真让人难忘,我多想帮它一把呀!还有一幅奇妙的场景让我对平时又讨厌又害怕的毛毛虫肃然起敬:一队毛毛虫行进在沙地上,后一条的头部紧紧地跟在前一条的尾部,上百条毛毛虫头接尾,尾接头,连成了一条笔直的“火车”,它们步调一致,纪律严明,遇到前面有障碍物时,后面的毛毛虫谁也不乱阵脚,总是耐心等候,然后再一起前进……我不由得惊叹不已,真太有意思了,太让人感动了。大自然多奇妙啊!
这部纪录片给我印象很深,那么渺小的生命活着都那么的开心,何况是人?可能有时候被社会同化了,但看清楚这个大自然就会有所感想。
微观世界观后感7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电驴上经常会有一点过时的好东西。比如没事会贴星战全集,或在哈利波特全集之类的。
《点点虫》又叫《微观世界》,嘎纳电影节技术大奖法国恺撒奖8项提名,并最终夺得最佳制片,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音乐,最佳剪辑5项大奖。即使这么年代久远的片子,HD画质还是好得没话说。
拍的地面上小昆虫的一天的生活。长着红色尾巴的毛毛虫、破茧而出的蝴蝶、蜻蜓点水、被植物吃掉的苍蝇、努力运粪球的屎壳郎、恋爱中的蜗牛、长了两把刷子的飞蛾、作茧自缚的蜜蜂、列队前进的毛毛虫,等等等等。
让我最有印象的是恋爱中的蜗牛和毛毛虫纵队。
两只蜗牛相遇了,触角试探后又缩回去,慢慢得靠近,先是头部接触,后来整个身体都贴在了一起,这两个软体动物竟然站了起来!莫非这个就是爱情的力量~~~一直缠绵缠绵缠绵,足足有2分钟那么长。要是放在任何一部真人的电影里面,这样的激情镜头也算长的吧。呵呵。对于以慢而出名的蜗牛来说,不知道这个2分钟导演拍了多久。镜头切近,蜗牛身上每一块肌肉都显示得非常清晰,感觉到他们是多么的用力才拥抱在了一起。
而毛毛虫纵队,则更有意思。两列毛毛虫,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一个接一个,像在开小火车,每个都是一节车厢。两列要并轨了,一列的头怎么也插不到另一列里,他们挨得太近了。最后,形成了一个圈,结果大家都在圈圈中绕不出来。越绕越紧,到最后都堆在一起了。是不是太有秩序也会走近死胡同而自取灭亡呢。
旁白一共才10句,大多数时候甚至没有背景音乐,只是昆虫们活动所发出的声音。很安静的片子,让你的感官完全集中在视觉上,那些油绿的草地,那些绚丽多彩的花朵,浩瀚的星空,都是极大的享受。
对于虫虫们,一分钟当一天过,一天当一辈子过。眼睛一闭一睁一辈子就过去了。
微观世界观后感8
法国人的浪漫可不只在爱情方面,更多的还体此刻生活的方式 情绪以及细腻的心思。这不仅能在法布尔和圣埃克修佩里身上体现出来,还有一部一九九六年公布的纪录片:。
用高超的摄影技术配合恰当的角度,将森林 草丛下的万千微观世界放大在观众眼前,展现了大自然中壮丽的奇观。
这部记录片把视角的转换运用的十分透彻。开头,摄像机的视角高至云层之上,然后唱起了悠美的女声,让观众逐渐入迷,然后视角便从云层上伴随着音乐慢慢地来到地面上,眼前是一片苍绿浓密的森林以及大片广阔黄绿的草原,再逐渐潜入草里匍匐前行。
与BBC和央视的大部分纪录片不同,这部纪录片惟独一小段旁白解说,只作了个简单的代入,剩下的万千世界全由观众来体会,这也能增强这部纪录片的代入感。
最具有特色就是的配乐,真配得淋漓尽致。比如屎壳螂那一段,屎壳螂伴随着一曲欢快的交响乐,在一条蜿蜒的路上与它的粪球一同呈现。随后,屎壳螂踢着它的粪球龟速地爬上一个上坡,音量又逐渐变小,使气氛变得紧迫起来。突然屎壳螂不小心滚下了山坡,交响乐又放了一个高音和低音,宛如在戏谑道:“啊噢”。而后来,它又重蹈覆辙了一回,音乐的音速又突然变快,给一般的蜣螂运粪球的现象增色不少。
还有一段拍池塘上的情景,当乌云开始聚集起来,音乐开始变得低沉,而后突然开始下雨,偌大的雨滴对水黾和水蚤来说是个大灾难——这能将它们砸晕。它们开始四处乱窜,就像无头苍蝇般找不着方向。音乐又变成了灾难片的音乐——突然地沉重了起来。可没多久,它又转回人的视角,转成原声,一看,池塘上有的只是一圈圈的波纹,一片静谧。这精妙地体现了的“微”,将微观世界里小动物的“心情”精巧入微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和耳旁。
微观世界观后感9
《微观世界》与我之前所看的纪录片很不一样。在我的印象中,纪录片都是宏大的,壮观的,然而这部片子却出乎我的意料。
首先从名字就能够看出,这部片子是微观的,可是资料主旨来说,却并不微小。这部纪录片以昆虫为主要主角,聚焦昆虫的生活。摄影师把自我“变得和小昆虫一样小”,以一份子的角度向我们生动的呈现了小昆虫丰富多彩的生活。导演是法国著名的雅克·贝汉,他为我们所熟知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他的片子中的人文主义情怀,这部片子也不例外。很多纪录片会站在高处,也就是用学术的眼光来拍,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能够让观众在观赏过程中获得一个系统的知识,坏处是容易让观众分心,缺少艺术价值。雅克·贝汉用同级的角度来表现昆虫,所以表现出了昆虫界的我们人类能够懂得情感。
其次,从拍摄手法来说,这部纪录片十分精致,十分具有观赏性。影片用出色的影像放大了我们身边的昆虫世界,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平时不会注意的世界,让人生临其境。拍摄一向平凡的屎壳郎时,导演先用放大镜头近距离拍摄它的坚持执着,正当我们仿佛和它一齐苦难着时,导演突然镜头一拉,我们一下发现屎壳郎的渺小。这会让观众不禁感叹,原先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这么多的故事!
最终从影片配乐、音效来说,也是选的十分适合。音效上,昆虫们所发出的声音也经过放大个别段落经过配乐,时而与昆虫的动作同步相伴,如千脚虫的爬行,使用了打击乐,听来十分逗趣;时而与情节配合,营造出紧张感,如鸟儿啄食小虫和甲虫大战便动用了乐队,不但有节奏并且还产生出厚重的震撼力。配乐上,导演选用了不一样国家不一样艺术家的作品。在不一样的情境里配有不一样风格的音乐,这些得当适宜的配乐会感染观众,让观众产生共鸣。
总而言之,这部片子是开眼界之作,打破了纪录片一贯的拍摄方式,充满人文主义情怀。
微观世界观后感10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食物我们还不明白他们需要我们去探索,只要我们勇于去探索,就会有答案展此刻我们眼前,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多,那你看一看《微观世界》吧!在那里面,有无数的世界奇观。
我一听这个名字“微观”是不是说这些微生物之类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我之后看完了,恍然大悟,原先是这些昆虫和我们平常见不到的花开,日落,日出。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成堆的云彩,我先谈到了一个怪异的云彩,他好像一个古代大臣拜见皇帝的动作,逐渐接近这朵云,又看见一个人在默哀,向前继续前行,我看到了更多的云彩。美丽极了,镜头转换到了另一个云海,那里也十分美丽。
镜头转到了生机勃勃的树林了,在树林里,我看到了茂密的树丛,还听见了小鸟和蛐蛐的歌声,又有无数的昆虫生活在里面。我听到了后面有人说了一句让人感动的话:“时间过得很快,一小时就像一天,一天就想一季,一季就像一生。”清晨,在职务上有很多露珠,除了七星瓢虫以外,其余昆虫们不紧不慢的“吃”着露珠。让我看着最好玩的是两只可爱的昆虫,一只昆虫犹如一个小孩穿着滑稽的衣服,还有一只昆虫舔着叶子上的美食。之后,我又看到了好多昆虫出生了,他们清理着自我身上的脏东西,去远行了……
我觉得,要是世界上没有这些生物,这个世界上会是什么样呢?我想了一下,肯定的告诉自我,那这个世界上就不会生机勃勃,也没有这样美丽的景物,很多东西比如野草会很多繁殖,世界上……
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必须要珍惜此刻的动植物,只要有人破坏,他们就能濒临灭绝!
微观世界观后感11
在课上看到微观世界的时候,觉得雅克贝汉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热爱自然的心、有一条尊重生命的灵魂,可以发现挖掘这么多姿多彩却一向被人忽略的小世界。后来上网看了介绍之后又多了很多崇敬,因为他把的材料剪成了73分钟,这种决绝坚定想来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也是他成功的因素吧。
就这部影片而言,内容纷繁,各类叫的出或叫不出名的昆虫花卉,雅克贝汉为我们呈现了它们各种最有感染力和标志性的画面。
影片里面记录了很多种类的毛毛虫,原本我对于这种蠕动的生物是有抵触情绪的,但是当看到镜头下它们肥肥胖胖的身躯,头上长得一对黑黑圆圆的小眼睛,发现它们也是有可爱的地方的。
镜头在蚂蚁身上流连了许久,有一对捧着一颗水珠一起喝水的蚂蚁,它们的触角不停地碰触着对方,也许是在休闲聊天。当它们一大群出动寻找食物,看似矮小的个子力气大着呢。有抱着米粒的、有抱着玉米粒的、有拖着一整颗麦穗的、还有钳着一朵蒲公英的……第一次知道蚂蚁对于食物是这么的来者不拒,而且一个个训练有素,跑的很快,放到自己的储物洞里也是整整齐齐摆好的。然而总有那么些不顺心的事情,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刷了这个储物洞,之后它们这些坚强的小兵勤快的搬出洞里的泥块,清理巢穴。
这部影片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一部纪录片,里面内涵丰富:蜗牛的爱情,蝴蝶的繁衍,七星瓢虫和小蚜虫之间的弱肉强食,铁牛的先礼后兵,屎壳郎的坚持不懈,会吃虫的花的危险美丽……镜头多次在昆虫的小世界和人类眼中的大世界之间切换,明显也是意味深长。大世界和小世界从本质上来说有多少不同呢?
结尾是任何看过的人都不会忘记的画面,漆黑的夜色里,水光粼粼,一个金黄的'身影慢慢舒展,随着它的头、大长腿和翅膀一一显露,所有人看到了一只初生的生命!每个人都在赞叹造物主的神奇。
微观世界观后感12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食物我们还不知道他们需要我们去探索,只要我们勇于去探索,就会有答案展现在我们眼前,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多,那你看一看《微观世界》吧!在这里面,有无数的世界奇观。
我一听这个名字“微观”是不是说这些微生物之类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我后来看完了,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些昆虫和我们平常见不到的花开,日落,日出。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成堆的云彩,我先谈到了一个怪异的云彩,他好像一个古代大臣拜见皇帝的动作,逐渐接近这朵云,又看见一个人在默哀,向前继续前行,我看到了更多的云彩。美丽极了,镜头转换到了另一个云海,这里也十分美丽。
镜头转到了生机勃勃的树林了,在树林里,我看到了茂密的树丛,还听见了小鸟和蛐蛐的歌声,又有无数的昆虫生活在里面。我听到了后面有人说了一句让人感动的话:“时间过得很快,一小时就像一天,一天就想一季,一季就像一生。”清晨,在职务上有很多露珠,除了七星瓢虫以外,其余昆虫们不紧不慢的“吃”着露珠。让我看着最好玩的是两只可爱的昆虫,一只昆虫犹如一个小孩穿着滑稽的衣服,还有一只昆虫舔着叶子上的美食。接着,我又看到了好多昆虫出生了,他们清理着自己身上的脏东西,去远行了……
我觉得,要是世界上没有这些生物,这个世界上会是什么样呢?我想了一下,肯定的告诉自己,那这个世界上就不会生机勃勃,也没有这样美丽的景物,很多东西比如野草会大量繁殖,世界上……
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动植物,只要有人破坏,他们就能濒临灭绝!
微观世界观后感13
评价这部纪录片之前,真的想友情提醒一句:密集恐惧症者慎入啊。
说实话,在看这部纪录片前,我对昆虫是很排斥的,因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甲虫、飞蛾甚至是我们避之不及的蟑螂,这些都属于昆虫,平时看到会尖叫的生物,被这样近距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反而没有这么令人害怕了。纪录片里我们看到了属于它们的世界,看到了它们为了生存繁衍后代而做出的努力。毛毛虫破茧成蝶的一段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因为全程竖着鸡皮疙瘩看完的,感叹于生命力的顽强,他们活在物竞天择的世界里,以微薄的一己之力来保全自己,他们小心翼翼地活在微观世界,生命却大多终止于我们的世界,一个于它们而言放大的世界。微距拍摄虽然能完整清晰地展现微观世界,但观看确实需要一定的心理能力。
这部电影和《迁徙的鸟》一样,都出自法国导演雅克贝汉,这部影片花了制作组的时间,影片的每一个镜头都来之不易。从静态的观察到镜头的移动,都是自然而顺畅的,电影的配乐和镜头的感觉、影片的内容总是那么好地结合起来,尤其是蜗牛缠绵的那一段。影片只有开头一段解说词,后面再也没有出现过,也让影片多了一份安静。
看这部影片之前,我们都不能理解昆虫的世界,甚至会谈其色变,但看过之后,觉得这些小生命并不可怕,并不像我们生活中看到就要尖叫而放大的那般恐怖,是我们未曾走近他们的世界,就像他们无法融入我们一样,也许,在它们眼中,我们更加可怕,所以,手下留情或者脚下留情,善待它们吧。
微观世界观后感14
周末,爸爸给我买来了一部新的电影,名字叫做《微观世界》。总共有四张碟,我还只看了其中的一张,就觉得很有意思。
在电影中,导演利用电脑动画,将一个个、一只只小昆虫变得非常可爱。尤其令人惊奇的是,里面有很夸张的音乐,比如蜻蜓飞的时候,好像是直升飞机起飞的声音,显示它飞得很快;七星瓢虫挑逗苍蝇的时候,就好像是舞曲当中鼓点的声音,果然苍蝇就乖乖地跟着瓢虫走了。
片头的名称都是法文,看不懂,也没有翻译,于是我给它们各自取了名字。
一只蜘蛛看见一个可爱的瓢虫,便编织了一张网,等待着瓢虫“自投罗网”。可是瓢虫却像上足了马力的车子,一举将网冲破了。瓢虫还去挑逗了一批苍蝇,开始了追逐,把蜘蛛好不容易补好的网冲得七零八落。我把这部分取名叫作“可怜的蜘蛛”。
一只蚱蜢躲在草茎上,利用叶子的惯性作用,恶作剧地把停在叶子上的蚂蚁、瓢虫等昆虫一一弹飞。瓢虫开始报复,把草杆子拉下去,结果把蚱蜢弹到了马路上。我给它取名为“恶作剧者的下场”。
屎壳郎在草地上滚着粪球,其中一只却滚着一个方的粪球。推了一会,滚来一颗乒乓球,于是他滚了一下球,但它立刻滚没了影。屎壳郎追了过去,在路上他遇到了许多的圆球,但没一个是对他有用的。当他被打回到方的粪球旁时,他似乎在说:“还是方的好啊。”我给它取名为“粪球的故事”。
我仔细地看完了这些有趣的昆虫故事,后来才发现这是根据小时候看过的另一部电影《昆虫世界》(也叫《点虫虫》)改编的,不过加入了许多“恶搞”的内容,变得更生动了。
这部电影讲述了昆虫自己的生活,就像人类一样。我们应该保护他们,让他们快乐地生活。
微观世界观后感15
昆虫,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懦弱,小巧,空气像游丝一样吗?至少,我年轻的时候是这么想的。但是看完这部电影《微观世界》之后,在脑海里,那个小身影开始变得伟大。
《微观世界》是导演杰克贝汉《天地人三部曲》之一。电影没有角色,没有人说话,也没有故事情节。描写了在森林里平凡的昆虫们吃饭、搏斗、生活的生活场景。虽然看起来像普通纪录片,但导演在旁观者的立场上记录了不平凡的生命历史。这里有所有有感情、思想、梦想的昆虫,为我们诠释生命的意义。
有时候,我会想起杰克贝汉花了20年的时间拍摄《微观世界》这部电影,想起只有“理想的”粪壳郎的普通粪壳郎。走在“崎岖”的小石头路上,移动着比自己大三倍的粪球。我还清楚地记得粪球扎在树枝上,经过漫长的努力才拔出来的那一幕。于是,画面渐渐扩大,发现粪壳郎所走的“崎岖的山路”不过一两米长。其实,电影也透露了“人之虫平等”的信息。就像那只“恶心”的蜗牛。不要小看那两只小昆虫。即使是小昆虫也能有“像人类一样的感情”。看完《微观世界》那天,我回家路过小区花坛时,看到一只蝴蝶在头顶上飞,就像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在玩。这是我看到两个女孩在追蝴蝶跑,一边跑一边喊道。 “快来看两只蝴蝶! ”“嘻嘻,真漂亮啊。 ”那一刻,我觉得少女的影子变成了一只轻盈舞蹈的蝴蝶。揉了揉,仿佛明白了深刻的道理。
我写完这句话时,马上想起了同学说的那只“恶心”的蜗牛。其实,无论是在自然中,还是在人类社会中,“人人平等”。他们和我们一样是宇宙诞生的生命,小巧伟大地存在着。如果“生命的最好解释是什么?我是个又小又伟大的小虫,其中一只说我是连名字都说不出的小虫。小小平凡却不那么引人注目,伟大在于小小中演绎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