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和水泥 教案(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5:3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食盐和水泥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食盐和水泥 教案》。

第一篇:食盐和水泥 教案

食盐和水泥 教案

教学内容:

物质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是否可以恢复原状来讲,可以分成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两种。本课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食盐和水泥,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并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的利弊。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学生依据活动准备中的要求,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准备材料:杯子、筷子、食盐、火柴、水泥、盘子、小勺、锤子等。为了课堂上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要相应准备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水泥块等物品以及各种物质变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主要包括两个活动。

活动一:我们来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可以分成三个环节。

一是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一幅探究示意图,意图是提示探究食盐变化方法。一位学生在搅拌水中的食盐,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目的是提示学生结合已有的溶解知识认识食盐的变化。食盐在水中看不到了,说明它的颗粒大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一位学生说:“溶解的食盐还会再看到吗?”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食盐原状来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一位学生在用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说:“你看„„”目的是提示学生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教科书所设计的探究方法只是一种指向,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自由设计探究方法,探究食盐的变化,而不要受教科书的限制。

其次教科书又通过一幅探究示意图,提示探究水泥变化方法。一位学生说:“水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目的是提示学生,在认识食盐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展开新的探究活动。一位学生在用杯子向盘子里倒水(盘子里有水泥),说:“我们试一试。”

目的是提示学生自由设计探究方法,探究水泥的变化。教科书提示的探究方法是:通过加水的方法使水泥发生变化。借助探究食盐的方法思考:水泥还能恢复原状吗?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

二是认识其他物质的变化。教科书提供了两组物质变化的示意图,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生活中更多的类似食盐和水泥这样的变化。

第一组图片包括玻璃和水的变化。玻璃的变化由三副图片:碎玻璃、玻璃熔化炉、玻璃制品组成。图片与图片之间分别用箭头相连接,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到玻璃也可以像食盐那样,改变形态后还可以恢复原状。水的变化中,通过箭头提示学生水可以改变形态为水蒸气或冰,水蒸气或冰又可以恢复到水的形态。

第二组图片包括六种物质的变化,分别是花生到花生油的变化、种子发芽的变化、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泥土到砖块的变化、树到椅子的变化。这些图片的设置目的是提示学生进一步探究生活中更多类似水泥变化的事例。

教科书设计的这些物质的变化只是一种指向,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多种物质的变化入手,探究类似食盐和水泥的变化特征。

三是归纳。教科书呈现了一幅学生交流的情景图片,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物质原状的角度来分析,寻找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归纳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食盐、玻璃等物质都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这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通过食盐、水、玻璃等物质的变化认识可逆变化。“像水泥这样的变化呢?”“我知道„„”

提示学生通过水泥、木头、种子等物质的变化认识不可逆变化。

活动二: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利弊。

教科书提供了三幅图片,分别森林大火、污染的水域、废品收购站,意图是通过对图片内容的分析,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利弊。森林大火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认识到一些不可逆变化带给人类的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污染的水域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认识到虽然是一种可逆的变化,但如果想使污染的水恢复到原状却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废品收购站的图片提示学生认识到很多物质是可以发生可逆变化的,我们可以合理的使用它们,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图片内容只是一种指向,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交流,充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带给人们的利弊。

自由活动:

教科书以“自制胶水”为主题,分步展示了制作“胶水”的过程,提示学生可以利用脱脂牛奶、醋、小苏打等自制胶水。通过制作,丰富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拓展活动:

教科书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现象?”的探究内容,提示学生课下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把探究延伸到课外。

第二篇:少食盐教案

促健康少食盐 教学内容:促健康少食盐

教学目标:了解食盐的危害,树立少食盐的健康饮食观 教学重点:了解食盐的危害,树立少食盐的健康饮食观 教学难点:树立少食盐的健康饮食观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一份食盐,让学生通过看、尝认识食盐。

同学们都知道食盐在我们的一日三餐中有很重要的调味作用,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一节关于盐的课程。出示课题:促健康少食盐

二、新授

(一)盐对人体的好处

1、提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矿物质

2、维持身体健康

(二)过量食盐的危害

1、心血管疾病

2、上呼吸道感染

3、缺锌

学生讨论总结:少食盐保健康

(三)其他含盐多的食品

1、柠檬夹心饼干

2、果冻

3、运动饮料

学生讨论:含盐多的食品也要尽量少吃 小结:少食盐保健康

第三篇:玻璃、陶瓷和水泥教案

玻璃、陶瓷和水泥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主要成分及反应原理;

2、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玻璃的性能与用途;

3、掌握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玻璃、陶瓷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新信息的加工、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太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有进一步认识。

二、教学重点

1、玻璃的主要成分和生产原理;

2、陶瓷主要制备原料及制备过程;

3、以玻璃和陶瓷为例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玻璃的主要成分和生产原理;

2、陶瓷主要制备原料及制备过程

四、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 归纳总结

五、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高一第一章我们学习了常用化学仪器,我们来说说有哪些仪器?(烧杯、试管、量筒、酒精灯、坩埚、蒸发皿等等)。下面我们来了解这些仪器的成分以及它们的制备。【板书】3 玻璃、陶瓷和水泥

【思考与讨论】

1、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2、玻璃窖中主要发生了哪些反应?

3、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4、玻璃为什么可以被人工吹成不同形状的制品?

【老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带着以上问题来阅读完玻璃这小节,阅读完请同学来归纳总结。【板书】

一、玻璃

1、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纯碱(Na2CO3)、石灰石(CaCO3)、石英(SiO2)

2、反应原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主要反应: Na2CO3+SiO2=== Na2SiO3+CO2↑ CaCO3+SiO2=== CaSiO3+CO2↑

3、主要成分:硅酸钠(Na2SiO3)、硅酸钙(CaSiO3)、二氧化硅(SiO2)(用量大)【思考】看起来晶莹透明的玻璃是不是晶体呢?请大家思考后回答,说出判断的依据。

【讲解】 事实上,玻璃不是晶体。因为晶体的外表特征是有一定的、整齐的、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当然,构成晶体的那个最小的单元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它有固定的熔点。而玻璃是介于结晶态和无定形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我们把它叫做玻璃态。

【板书】

4、玻璃态:没有一定的熔点而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的物质。【老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本,来了解几种常见玻璃性能与用途。

5、几种常见玻璃性能与用途:

a硼硅酸盐玻璃:过量的SiO2或加入B2O3。性能:膨胀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好,更耐高温和耐化学腐蚀.用途: 高级化学仪器

b光学玻璃:加入PbO。性能:透光性能好、折光率高。用途:眼镜片、照相机、望远镜和显微镜中的透镜等光学仪器。

c有色玻璃:蓝色(Co2O3)红色(Cu2O)淡绿色(FeO)。金属氧化物均匀地分散到玻璃态物质里,使玻璃呈现特征颜色。用途: 工艺玻璃制品 d钢化玻璃:方法:普通玻璃在钢化炉里加热软化,取出后再急速冷却。性能: 机械强度大、抗震烈、不易破碎;碎块无棱角。用途: 汽车或火车车窗。【阅读】 资料卡片—变色玻璃(变色眼镜)【板书】 e变色玻璃:

【老师】玻璃的性质我们已了解了,下面来看看例题 1.下列关于玻璃的叙述正确的是(AB)A.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 B.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 C.玻璃是几种成分熔化在一起的晶体 D.玻璃是硅酸钠盐,有一定的熔点

2.与普通玻璃具有相同组成的是(C)

A、光学玻璃 B、有色玻璃 C、钢化玻璃 D、有机玻璃

【讲述】我国早在8000年前便发明了制陶技术,是世界上最先烧造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陶瓷的发明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人类第一次学会用黏土等天然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制造出的一种重要的人造材料。瓷器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许多拉丁语系国家中,“瓷器”和“中国”都以“CHINA”这同一种字母拼音表示。【板书】

二、陶瓷

【提问】我国素有“瓷都”之称的地方在哪里?“陶都”之称的地方在哪里? 【回答】江西景德镇。浙江宜兴。

【讲述】对。景德镇所烧制的薄胎瓷器被誉为:“洁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可见有多么的精致了。

【讲述】传统上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Al2O3·2SiO2·2H2O)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过程制成的各种制品。广义上陶瓷是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的通称。

【板书】

1、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主要成分可表示为Al2O3.2SiO2.2H2O)【讲述】看图讲解制造陶瓷的过程

【板书】

2、陶瓷的制备过程:混合→成型→干燥→烧结→冷却→陶器

【讲述】一般烧制的陶瓷制品,表面比较粗糙,而且有不同程度的渗透性。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陶瓷制品,表面光滑、不渗水,而且色彩丰富,非常漂亮。这是因为烧制前在坯体表面涂上一层彩釉的缘故。

【板书】

3、彩釉: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一些重金属离子即可制得。

【学与问】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元素,烧制时的空气用量不同,都会影响彩釉的颜色,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讲述】

1、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元素,烧制时生成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不同金属氧化物的颜色不同;

2、烧制时空气用量不同,得到金属离子的氧化态不同,颜色也不同

【板书】

4、陶瓷的性能:耐高温、抗氧化、耐酸碱腐蚀、耐磨损、绝缘、易成型等 【讲述】日常生活中的生活餐具、电器绝缘瓷、实验室坩埚和蒸发皿等都是陶瓷制品。一些耐高温、耐高压的新型陶瓷被用来代替钢材使用。所以陶瓷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

【总结】回忆这节课所学的内:要掌握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成分及原理,还有几种常见玻璃性能与用途;要掌握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和制备过程及陶瓷的性能。

六、板书设计 玻璃、陶瓷和水泥教案

一、玻璃

1、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纯碱(Na2CO3)、石灰石(CaCO3)、石英(SiO2)

2、反应原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主要反应: Na2CO3+SiO2=== Na2SiO3+CO2↑ CaCO3+SiO2=== CaSiO3+CO2↑

3、主要成分:硅酸钠(Na2SiO3)、硅酸钙(CaSiO3)、二氧化硅(SiO2)(用量大)

4、玻璃太物质概念 :没有一定的熔点而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的物质。

5、几种常见玻璃性能与用途:有色玻璃、钢化玻璃、变色玻璃 陶瓷

1、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主要成分可表示为Al2O3.2SiO2.2H2O)

2、陶瓷的制备过程:混合→成型→干燥→烧结→冷却→陶器

3、彩釉: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一些重金属离子即可制得。

4、陶瓷的性能:耐高温、抗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绝缘、易成型等

七、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Na2CO3·10H2O B.水泥

C.纯净的盐酸

D.普通玻璃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均不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B.玻璃、陶瓷、水泥容器都不能贮存氢氟酸 C.石灰抹墙、水泥砌墙过程的硬化原理相同 D.石灰窑、玻璃熔炉出来的气体主要成分相同 3.与普通玻璃相比具有相同组成的是

A.钢化玻璃

B.光学仪器玻璃

C.石英玻璃 D.有色玻璃 4.下列物质有固定熔点的是

A.水泥

B.玻璃

C.Na2O·SiO2

D.水玻璃 5.熔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

A.石英坩埚

B.生铁坩埚

C.普通玻璃坩埚

D.陶瓷坩埚 参考答案:

1、A

2、BD

3、C

4、C

5、B

八、作业布置

九、教学反思

第四篇:食盐到哪里去了教案

《盐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这节课是第四单元《有趣的变化》第二课,本课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导入,设计了“物体与水混合”的探究活动。便于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记录的过程中认识不同固体与水混合后,其变化是不一样的。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溶解现象。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验证预测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指导学生操作“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溶解现象。

2、过程与方法:从学生动手做实验入手,让学生展开自主讨论,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分类,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相互配合的精神;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喜欢科学,热爱生活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做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五个烧杯、一支玻璃棒、一个药匙、实验记录单、适量沙子、铁粉、白糖、食盐、锯末、清水。

青龙镇拉马沟丰益小学 杨丽芬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揭示课题

1、谜语:“来自水中,却怕水冲,回到水里,无影无踪”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大家真聪明,可见大家都是爱动脑的好孩子。)

2、问题:既然提到了盐,我们就一起来观看一个和盐有关的动 1

画片:《驮盐的驴》(课件2)思考:河水真的有魔力么?盐袋掉进水里后为什么变轻了?盐到哪里去了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揭示并板书课题:

18、盐到哪里去了。

二、预测现象,指导实验

1、鼓励大胆猜想,做好小组记录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五种材料:沙子、白糖、铁粉、食盐、锯末。如果我们把它们分别放入水中,大家先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白糖会化在水里!

生:盐也会化在水里!生:沙子不会化!

生:沙子还会使水浑了!生:铁粉不会化!

生:泡末也不会化,还会浮在水面上!

生:放糖的水会变甜!生:放盐的水会变咸!

师:这些只是他们几个人的猜想,老师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把你们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并由记录员记录在表内。(学生交流、记录)

2、实验验证猜想,培养探究能力

师:你们已经把猜想记录下来了,但是大家知道猜想不是事实,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说该怎么办?

生:实验!

师:那好.请同学们自己看书67页中间这幅图,谁能说说图中的三个小朋友是怎么分工的?

生:一个人负责倒物品,一个人负责用玻璃棒搅拌,另一个人负责记录。

师:那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课件3)找同学读注意事项。

(请注意:搅拌时玻璃棒不要与烧杯壁碰得乱响。大家也可以到附近的其他小组参观!)

(学生实验。教师参与小组的活动并适当指导。)(课件音乐)师:同学们实验做得非常好!我发现这两个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把实验物品重又摆放整齐,实验桌上的水迹也擦干了。这样做多好啊!3、小组争先汇报,依据标准分类

师:哪组愿意第一个站起来汇报你们小组的实验现象? 生:我们小组的实验现象是:白糖放进水中化在水里看不见了,水很清;食盐也化在水里看不见了,水也很清,看不出有什么变化;铁粉没化,水有点浑;锯末放进水中也没化,水很清;沙子放进水中没化,水比较浑。

生:我们小组有补充意见:白糖水和食盐水虽然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但它们实际上也有变化了。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因为它们分别变甜了、变咸了。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你们观察思考得真全面!

生:我们补充一点:铁粉、沙子与水混合后都是沉在水底的,而锯末是浮在水面上的。

生:我们小组还发现:食盐和白糖是一点点地慢慢地化在水里的。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刚才老师也把实验现象制成一个表并记录下来(课件4)

师:现在请各小组比较一下,你们的猜想与实际结果一致吗? 有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哪组能勇敢的站起来谈一谈!

生:我们组认为铁粉会慢慢地沉到水底,没想到它会迅速沉下去。生:我们组认为铁粉会化在水里,可是实验后的现象却相反。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大家想,如果我们不亲自实验,你们能发现这些有趣的知识吗? 生:不能!

师:科学探究永无止境,世界上有许多新奇的事物等待你们去发现、去研究呢!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白糖、食盐、锯末、铁粉、沙子这五种物体与水混合后的实验现象及水的变化情况,下面我们就根据以上这些现象给这五种物体分类,看那组的分类方法多且独特合理。小组讨论后,把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分别填写在68页上表中,表中记不下就写在表外空白处。

(学生小组讨论后记录,教师深入个别小组聆听并适当指点)

师:哪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分类情况?

生:我们小组的分类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按在水中“化与不化”分类,化的有食盐和白糖,不化的有铁粉、沙子、泡末;(课件5)生:还有一个是按沉浮分类,浮的有泡末,沉的有铁粉、沙子。生:我们小组除了这两种分法以外,还有一种按“水是清是浑”分的类,水清的有白糖、食盐、泡末,水浑的有沙子、铁粉。生:我们小组还有一类是按“看见看不见”分的类,盐、糖化在水中看不见,铁粉、泡末、沙子看得见。生:我们还可以按下沉的快慢分。4、水到渠成,理解“溶解”内涵

师:你们真聪明!老师都没想到有这么多的分类方法,老师真得向你们学习呀!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糖粒和盐粒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盐粒、糖粒化在水里了。

师:你们怎么知道它们化在水里了呢?

生:如果我们拿去化验一下,水里肯定有糖分和盐分了。

生:如果我们像海水晒盐那样,可能会把糖和盐再晒出来。师: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知道它们是化在水里而不是跑到水外了,什么方法呢?

生:尝一尝!

师:对了,真聪明!可是我们实验室的物品没有经过消毒是不允许随便尝的。那么,为什么化在水里就看不见了呢? 生:我想他们肯定是化得非常非常小了,所以看不见了。

师:同意他们看法的请举手!

师:大家都同意,老师也同意!糖粒、盐粒在水中化得非常非常小了,以致于我们用眼睛都看不见了,那么,我们就说它们变成了极小极小的微粒,(教师板书:极小的微粒)同学们再想:我们喝糖水时是不是每一口都是甜的?

生:是呀!

师:这说明极小的微粒是怎么分布在水中的呢? 生:平均分布。

生:到处分布,到处都有。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师:(课件溶解6)

我们把像白糖、食盐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的过程叫做溶解。

5、学以致用,转化技能(1)、生活中溶于水的物体。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容易在水中溶解呢?

生:我们冲奶粉时,奶粉就溶解在水中。

生:炒菜时放的味精也能溶解在水中。生:我还知道炒菜时放的五香面也能溶解在水中。

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五香面根本不能在水中溶解。因为它没有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我在吃菜的时候还能看见五香面的小颗粒呢!(生显得很自信的样子)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如果谁还有不同意见可以回家后亲自实验一下。生:我们在生病时吃的药也能溶解在水中。

师:对呀!药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人体吸收,才能治好病啊!生:冰块在阳光下也能溶解。

师:是吗?

生:我认为冰块在阳光下化成水不叫溶解,应该叫融化。师:为什么?

生:因为溶解必须是在水中,而冰块是在阳光下晒化的,叫融化才合适。

生:如果是化在水中的就能叫溶解了。

(师生一致鼓掌。)

(2)、分类:老师在超市买来一些物品请同学帮帮忙,帮老师分分类:(课件7.8.)

三、总结质疑

1、同学谈体会

2、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把食盐等五种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知道了白糖、食盐在水中能溶解,沙子、铁粉、锯末在水中不能溶解。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溶解在水中的物体我们能想办法把它们从水中分离出来吗?

生:能!(跃跃欲试)

师:那么,已经在水中溶解的物体还能从水中分离出来吗?(生疑惑了)

师: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生兴奋起来)

师:现在老师可不告诉你,你们自己去查资料吧!下节课向大家汇报,看那个人或那个组知道的方法最多,好不好?

生:好!

师:最后 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课件9)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盐到哪里去了

食盐

变成极小的微粒

白糖

均匀的分散

沙子 铁粉 锯末

第五篇:《 玻璃、陶瓷和水泥》 教案(新

说明:氮化硅陶瓷也是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我国等少数先进国家,已经用它制造出来陶瓷柴油机。其优点:超硬物质,具有润滑性,耐磨性抗腐蚀性强,高温也能抗氧化。当然,还有其他高温结构材料,如碳化硼陶瓷等等。

[讲述]新型陶瓷制成的防护片能承受航天飞机发射时因摩擦产生的1600℃以上高温,防止航天飞机铝合金外壳受热熔化,保护航天员的安全。

[投影]

[小结]以上我们所讲述的,只不过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点滴,在此领域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已知和未知等待我们去了解和发掘。目前,科学家们对材料的研究已由宏观进入微观。人类智慧的力量是伟大的,希望你们现在能好好学习,并在将来能有机会在材料研究的天空里大显身手,为人类最终摆脱对天然材料的依赖而作出贡献![课堂练习] 1、高温结构陶瓷与金属材料相比,优点是

A.耐高温耐腐蚀,不怕氧化 B.密度小,硬度大

C.韧性好,易于切削、锻打、拉伸 D.良好的传热导电性 2、下列有关材料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铝陶瓷可用做高压钠灯的灯管 B.氮化硅陶瓷可用做陶瓷发动机的材料 C.光导纤维可用做遥测遥控、照明等 D.氧化铝陶瓷可用做半导体材料

3、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的大汽车公司试制无冷却式陶瓷发动汽车.我国在1990年装 配了一辆并完成了试车.这种陶瓷柴油发动机部件的受热面是由一种耐高温且不易传热的材料制造的,这种材料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

A.氧化铝陶瓷 B.氮化硅陶瓷 C光导纤维 D.玻璃钢

4、氮化硅(Si3N4)是一种非氧化物高温陶瓷结构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 高温和耐腐蚀等特性,其超强的拉弯强度达到8×10~10×10N·cm,而且0在1200C高温下也不会下降,用氮化硅陶瓷制成的内燃机不需冷却装置,可节约燃料30%左右,热功转换效率提高到40%~50%. 粉末状的Si3N4可以由SiCl4的蒸气和氨气的混合物反应制取.粉末状的Si3N4对空气和水都不稳定.但是,将粉末状

-2

的Si3N4和适量的MgO在230×1.01×105Pa和185C的密闭容器中热处理,可以制得表面结构十分致密而且对空气和水都十分稳定的高温结构材料.

(1)写出由SiCl4和NH3反应制备Si3N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Si3N4与H2O、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表面结构致密的Si3N4不再受H2O、O2的侵蚀? 参考答案:

1、A、B

2、D

3、B

4、(1)3SiCl4+4NH3=Si3N4+12HCl(2)Si3N4+6H2O=3SiO2+4NH3↑

Si3N4+3O2=3SiO2+2N2

(3)固体Si3N4表面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稳定的SiO2,从而形成了致密的SiO2保护层,防止内部的Si3N4继续与空气和水接触而被侵蚀.

[作业]P65 3、4 [板书设计]

四、玻璃和陶瓷的发展

1、光导纤维

2、高温结构陶瓷(1)氧化铝陶瓷(2)氮化硅陶瓷

知识拓展

(一):

陶器 用泥土等无机物质做原料,采取手工或其他方法做成所需要的形状,经过800℃至900 ℃温度焙烧硬化而成的物品。一般为日用盛器、炊器、建筑构件及艺术陈设品。器体不透明,有小孔,有吸水性。中国历史上的陶器种类很多,相继出现了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绘陶和釉陶等品种。中国制作陶器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考古调查,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从旧石器时代结束、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时期,就发明了制陶术,所以陶器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瓷器 以瓷土即高岭土为原料,经拉坯成型、施釉、入窑焙烧制成的器物。瓷器经1300 ℃以上高温烧成,胎体烧结后呈白色或灰白色,致密坚硬,扣之能发出清脆的铿锵之声。表面的一层玻璃质透明釉与胎体结合紧密,釉层不易剥落,几乎不吸水。瓷器根据釉色可以分为青瓷、黑瓷、白瓷、彩瓷四大类。瓷器源于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即生产出原始青瓷,公元2世纪的东汉时期烧制出比较成熟的青瓷。烧造瓷器的窑口遍布南北方各地,经过南北朝、隋唐的发展,到宋代已是窑口林立,产品各具特色,出现了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南宋至元代开始,中国瓷业中心逐渐集中到江西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发明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明清釉上彩瓷又大大改变了瓷器的审美倾向,使之走向精美华丽,使瓷器烧造工艺达到历史上的顶峰。

青瓷 釉面基本色调呈青绿色的瓷器。3000年前的商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原始青瓷,为我国最早的青瓷。东汉时期青瓷进入成熟阶段。六朝时期,青瓷工艺水平迅速提高,隋唐时期青瓷生产更加繁荣,越窑、瓯窑、岳州窑、长沙窑等生产出了犹如千峰翠色般的青瓷。宋代青瓷达到巅峰,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中的汝、官、哥三大窑都生产青瓷。民间的龙泉窑、哥窑、临汝窑、耀州窑等南北方窑厂都生产精美的]青瓷。青瓷的美在于它的釉色,唐代越窑烧制出湖水绿般的优雅釉色,晚唐五代又烧制成功青瓷极品秘色瓷,使釉色更为清幽雅致。南宋官窑和龙泉窑发明的石灰碱釉新工艺,让青瓷釉色呈现出粉青、梅子青等如假玉器的色泽,将青瓷之美发挥到了极至。青瓷上还采用划、刻、捏塑、拍印等工艺技法装饰胎体,在浙江地区和湖南长沙窑还相继发明了高温釉上彩和高温釉下彩美化瓷器。常见的纹样有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纹、网纹、联珠纹、卷枝蔓草、莲瓣纹等。元明清景德镇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中心,白釉、红釉、蓝釉、蓝釉描金等瓷器高度发展,彩瓷逐渐受到青睐,青瓷在社会生活中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

0

知识拓展

(二):

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南汝州,即今天的宝丰县。北宋后期,汝窑成为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专用窑场,制品为青瓷,传世器物有盘、碟、洗、瓶、樽、碗、盏托、水仙盆等。汝窑瓷器在历史上一直是倍受重视的珍品。从传世品看,胎体较薄,胎质细腻。器物成型和修坯工艺一丝不苟,烧制也十分考究,器物底部的支烧痕迹小得如同芝麻粒,底部施满釉。它的釉色为天青釉,色彩青幽含蓄,釉质厚如凝脂,釉面开细碎的冰裂纹。汝窑烧造御用瓷的时间大约只有20年,作品极少,目前传世的汝窑器物不足百件,分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以及英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地。

宋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

官窑 官窑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官窑泛指历代由朝廷督办、专门烧制御用瓷的瓷窑;狭义的官窑则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文献记载,北宋后期在东京汴梁,即今河南开封设置过官窑。但至今未找到窑址。南宋官窑在浙江杭州,其中的一座郊坛下官窑已经过科学发掘,发现了窑炉、窑具及瓷器碎片。出土的器物主要有青瓷盘、碗、碟、洗、炉及仿商周秦汉古铜及玉器的造型。官窑瓷器胎土呈黑灰或黑褐色,胎体较薄,施釉较厚。釉色是官窑瓷器技术和艺术上的最高追求,它创造出青釉的高档品种粉青、月白、米黄等釉色,这些釉色色泽幽雅,透明感降低,釉层厚而匀净。由于胎体中含铁量较高,大部分器物的口、足沿等釉层较薄的部位泛出铁红色,古代文献称为“紫口铁足”。南宋官窑瓷器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釉面上分布着长短、深浅不一的裂纹,叫作“开片”。它原本是一种釉面缺陷。瓷胎比瓷釉的膨胀系数大,瓷器烧成冷却的时候,收缩幅度大的胎体就会把玻璃质的釉层拉碎,釉面出现开片。而艺术素养高的宋代工匠们巧妙地利用了这种缺陷,人为地把它变成一种釉面装饰,让自然延伸、交错的冰裂纹与温润的青釉搭配和谐,相得益彰,给单色的器物平添了天然的美感。

南宋 官窑粉青釉弦纹瓶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浙江龙泉。烧制的青瓷有各式碗、盘、瓶、炉等,造型幽雅有古韵,典型器物有琮式瓶、贯耳瓶、鬲式炉、莲瓣碗等。有的器物有刻划、堆塑等装饰,哥窑瓷采用多次施釉的工艺,使青釉浓厚青翠,色彩幽深,创出了粉青、梅子青等绝顶釉色,把青瓷的美,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哥窑青瓷釉上有细碎的开片,称作“百圾碎”,更小的叫“鱼子纹”,把原本是缺陷的开片变成瓷器表面自然天成的装饰,说明工匠们已经掌握了开片的规律,可以人为地加以控制和利用,这只有在制瓷工艺达到高峰的宋代才能做到。

南宋 哥窑双耳三足炉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当时最有名的白瓷窑口。定窑白瓷胎体洁白,质地坚实。釉是象牙白色。不论碗、盘还是瓶、罐,常常装饰着划花、刻花或者印花,纹饰题材有莲瓣、龙凤、牡丹、莲池游鸭、婴戏、鸳鸯等。定窑还发明了一种烧制碗类器物的先进的装烧技术,叫做“覆烧”,把过去一个匣钵里正着装一件碗坯,变成多件器物扣叠在一起,形成一个筒形的组合式匣钵,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装烧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覆烧的瓷器口沿不能上釉,于是工匠们又在这些芒口的碗、盘口上镶包了金、银或铜口,成为一种特殊装饰。定窑除了大宗的白釉瓷器,还烧制少量的酱釉或绿釉器,酱釉器又称“紫定”,是传世稀少的珍品。

宋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钧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所在地河南禹县古称“钧州”而得名。钧窑器物有碗、盘、洗、花盆等。钧窑的特点在于它的釉色。它虽然属于青釉,但是釉层不透明;由于釉料中含有铜,釉色呈现天蓝、月白等多种变化,还出现玫瑰紫、海棠红等不规则的彩色斑块,装饰在花瓣形的花盆、笔洗、香炉等器物上,别有一番自然天成的韵味。北宋时期,钧窑有一部分窑场专烧御用瓷,被称为“官钧”。这部分产品设计高雅优美,制作时不惜工本,质量精益求精,成为历代收藏的珍品。钧窑还影响到周围的许多窑场竞相烧造钧釉器物,形成一个瓷窑体系。

北宋 钧窑玫瑰紫釉盆托

下载食盐和水泥 教案(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食盐和水泥 教案(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马过河.愚人食盐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小马过河》+丛书2《愚人食盐》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棚、驮、磨”等14个生字,正确工整书写“愿、意、麦、该”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

    食盐质量标准

    食盐质量标准 1.目的 制定食盐的质量标准,确保其各检测项符合质量要求,为食盐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盐的购进检验。 3.内容 4.1名称:食盐......

    分离食盐和水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上节课留下的浓盐水,为什么杯底有盐呢? (预设学生行为:一定量的水不能限地溶解食盐,有的食盐不能完全溶解。) 设计意图:既复习上节课100ml水能溶解多少......

    《我们身边的物质——食盐》教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食盐》教案 教学设计 我们身边的物质--食盐(总复习) 兴化市唐刘学校 仇加华 教材分析: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及其类别和微粒构成......

    检测工程师水泥和混凝土

    水泥和水泥混凝土 1.水泥细度试验 负压筛法 试验仪器 1)负压筛析法:4000-6000Pa的负压;2)负压标准筛:孔径0.080mm的方孔筛;3)天平:感量0.05g。 试验步骤 1)正式筛析试验前,先通过接通......

    《食盐零售许可证》申请书

    《食盐零售许可证》申请书一、申请人姓名: ,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邮编:。 二、申请单位名称: 编:。 三、申请内容: (一)现从事职业:XXXXXXX (二)现有经营场所18平方米,仓储面积24平方米。 (三......

    愚人食盐教学设计

    篇一:百喻经教学设计《百喻经》六则 教学设计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高同英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准确把握寓言寓意。 3、掌握寓言类材料......

    食盐**(5篇范文)

    抢盐** 小组成员: 倪悦阳、王俊娥、张文悦、 黄书侠、麻广磊、杜文茹、牟艳茹 抢盐** 一、事件起因 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强震之后,于12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