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高效初中历史课_9(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5:5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怎样上好高效初中历史课_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怎样上好高效初中历史课_9》。

第一篇:怎样上好高效初中历史课_9

怎样上好高效初中历史课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初探 关键词: 高效历史课堂 素质教育 教学创新

内容提要:初中历史学科首先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历史终将指导人生!”面对这八个字的素质教育学科使命,作为一名年轻的初中历史教师,我一直在思考、探索:怎样的历史课堂才能真正践行这一使命?迈入21世纪,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学工作者所重视,创新教学方法不断被研究出来。时代在进步,改革在深入,“创新”已经成为时髦的词了。我们初中历史教学也就不能还停留在“传道授业解困上”,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给历史课堂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我们要真正地构建高效课堂,首先必须要学习先进的高效课堂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正文:初中历史学科首先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历史终将指导人生!”面对这八个字的素质教育学科使命,作为一名年轻的初中历史教师,我一直在思考、探索:怎样的历史课堂才能真正践行这一使命?素质教育是理想,应试教育是现实,在这教育的夹缝中,教师怎样才能两者兼顾、悠然自得呢?我从事初中历史教学五年,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也一直试着尝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对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进行着不断的创新和变革。现在将此写下来,供同仁们探讨和指正。

一、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必要性

迈入21世纪,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学工作者所重视,创新教学方法不断被研究出来。时代在进步,改革在深入,“创新”已经成为时髦的词了。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在12岁至18岁是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和创新性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换言之就是中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教育的最佳时期。我们初中历史教学也就不能还停留在“传道授业解困上”,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给历史课堂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

1、从目前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现实状况看

2012年暑假,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市级的历史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研讨会,会上一位历史教授曾讲到并认为,我们历史学科应该有和语文、数学学科一样的地位和作用。可是事实上呢,初中历史学科,不受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的重视,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副科”。在几年的历史一线教学中,笔者有着深切的体会。在很多学校,课程安排中所开设的历史

课往往是走过场的形式,把历史课大多都放在学生状态较差的下午,或是历史课教学课时的随意缩减。历史期中、期末考试大都放在语数外等学科考试的前一周,考试成绩不参加评比或者大打折扣后再参加评比。光是这一点,就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大大减小。另外,学生在自习课的时间里从来不会看看历史,最多就是在考试前突击一下。笔者所在的城市,目前初中历史是会考考查科目,考试还是开卷的形式,这样不论是学校、家长或是学生就有了更加不重视历史的所谓理由了。学生即使到了初三,也不会占用平时时间学习复习历史,只是寄希望老师在考试前划划范围,考场上临时抱佛脚应付而已。大的教育教学环境或是现状我们无力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我们只能通过提高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来尽量使我们的学生多学习到历史知识,多提高学生的认知方法和分析、归纳等综合能力。总言之,初中历史学科的艰巨任务的实施,就集中在提高历史课堂效果上了,而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下提高初中历史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就很有现实意义。

2、学生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轻理解、运用,重记忆。

对于现在的初中生,教师们普遍感觉就是,学生们不读书,不爱读书,基本上很少看书。十几年前或是更早些时候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途径主要是书籍,可是现在的学生不是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电视电影、电脑网络等电子媒体在家庭得到了普及,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了解外界事物的渠道,另一方面也促使现在的学生懒得看书,懒得求真。比如我在上七年级起始年级历史导言课时问学生,你们都知道哪些历史知识呢,又引导学生说说知道哪些历史人物,哪些历史事件。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或是事件大都反映了他们的年龄,乃至性别喜好等:像男生,多半是三国、水浒等,而女生多半知道西施,貂蝉,武则天,慈禧太后等。我如果再进一步问学生,就不难发现,他们头脑中现有的历史知识,主要是来源于电视电影或是网络游戏。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有限,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导致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应有的严肃性的认识,学习只重历史现象的表象,对历史知识中故事性强的有兴趣,而对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漠不关心。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很少意识到历史知识可以通过理解、运用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根本不重视对同类历史事件认识方法的归纳,不重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认知相似的历史事实,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

法。我觉得,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名称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学生牢固地记住,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考虑如何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上的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创新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空间,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这才是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而以上所说的一些,在现阶段,我们只能最大限度地靠教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来实现了。

二、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

我们要真正地构建高效课堂,首先必须要学习先进的高效课堂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近几年,我学习了一些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下面运用这些理念,结合我们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想法和做法。

1、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

可以说,教师对历史学科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对所教学生接受能力的预测和掌握,是形成一节高效历史课堂的最关键因素。所以我觉得,一堂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关键在于教师的备课。教育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决定着对于教学素材的选择取舍。新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我们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的标准与依据。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底细和教学目标,恰当地添删内容,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以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这节课为例,来讲述一下我的备课后的经验和得失体会。这一课的历史容量无意是很大的,无论是视频资料、文字资料还是图片资料都很丰富,可是由于我们初中历史教学课时,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所限,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这节课后隐含的大量历史信息进行整合和取舍。比如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之一离不开《马关条约》,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决不能删减掉。为此,我的教学环节中就有一项是,提出问题: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中有哪些相似的内容?由于学生对前一个条约比较熟悉,很容易总结出答案:割地、赔款、通商。随后,我分别出示了两个条约割地的示意图,赔款的两组数据,通商口岸位移的动态效果图。紧接着,我提问:在共有的内容中《马关条约》有哪些特点?比较之后学生回答:割地面积更大、赔款数额更多、通商口岸向内地更加延伸。进而,提出第三个问题:

对比前者《马关条约》中哪些是新增加的内容?为什么会有这些新内容?提示学生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加以分析。由于前两个问题的铺垫和相关资料的补充,学生的讨论渐入佳境。而关于甲午海战本身,前后有好几场相关联的战争,这就需要我们在通读并理解本课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去进行删减。我把本课的黄海海战、邓世昌、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做为教学重点。而其他的内容做了必要的删减。结合现实中日关系,让学生懂得分析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和外交关系等,增加历史的现实功能。让学生认识到:这段历史我们应该记住些什么?认识到些什么?从历史中汲取什么教训?

教师们要注意,历史教材只是我们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工具,能否从新的角度去处理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其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是实现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关键之一。

2、规范课前读故事,从倾听中学习

历史课离不开一个一个的小故事,正是小故事才有可能构成大的历史事件。为此,我在自己的历史课上借鉴了学科组集备时总结出的好的教学创新尝试:每节课安排了课前3分钟读历史故事,以学生们的语速,三分钟可以讲500字左右。课前安排学生读故事,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搜集、筛选、删减资料的能力。起先的一学期,我没有给学生的演讲内容划定要求和范围,结果因学生找的历史故事太广泛而不利于每节课堂实际教学效果;后来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我对历史故事进行了规范,选材要和课本贴近,主题要和本课学习内容结合,可以选其中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或一个片段展开。演讲完请同学进行点评,并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一些创新,如几人配合演课本剧等。每月评出月度演讲之星,每学期评出学期演讲之星等。从实践后的反映来看,学生们已经对课前读故事形成了一种期待,偶尔一次我忘记了直接开始上课,学生居然郑重其事地提醒:“还有故事呢”。我们真的不能小看初中学生的主动创造力和预见力,有时候学生搜集的故事恰好可以当做本节教学内容的导入,甚至是帮助了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到了课堂教学情境中。比如:我在讲授《辛亥革命》这一课时,在课前三分钟的故事里,班里恰好有个同学在百度上搜到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简介。他声情并茂地朗读孙中山先生的故事,从他的出生,童年,青年时期的出国求学,以及后来的弃医从政投身革命,这样使原本设计想自己

给学生们讲述孙中山先生生平的时间就节省下来了,提高的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3、多媒体课件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会有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我们初中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运用得当的话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们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程序的设计,适时地播放各种媒体,诸如静止的图片,动态的视频,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和运用,可以把一些用语言不好表述或表述不了的历史现象、历史知识用更加形象生动且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减轻教师在课堂上写板书的劳动强度,同时节约了上课时间,增强了知识的训练力度,加大了课外知识的传授容量,教师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里,教师传授的知识相对丰富,学生真正学习的东西也相应地增多了,提高了课堂效率。比如:我在讲述战国七雄地理位置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整个战国的地理位置都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在辅以教师教授的口诀:“东齐西秦南楚北燕,赵魏韩在中间。”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

4、运用古诗词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诗史同源,文史不分家,适当联系古诗词,利用学生已有的表象,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气氛,其实历史课有时可以更诗意一些的!我在带领学生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讲到学生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曹操时,事先备课时无意中看了一下学生们的语文书,发现在必备诗句中有曹操的《龟虽寿》。所以这节课设计时,我们就是从曹操的诗歌《龟虽寿》开始讲起,启发学生体会曹操做此诗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心理。我告诉学生,自古诗言志,诗歌的内容可以折射作者的心声。于是很自然的就联系到书上讲的内容,曹操在官渡之战胜袁绍后,又陆续消灭了北方的一些军阀割据,统一北方。而此刻,曹操的内心并不满足。通过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学生深入地体会了曹操的志向在于统一中国,自然引出了下一个教学重点即赤壁之战。通过一首诗歌,一个人物,很好的串联了《三国鼎立》这课。

其实,初中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语文课的学习,已经积累了许多古诗词,它们静静地呆在学生的大脑中,除了在语文课上很少被唤醒,简直是对中华文明的浪费。学习半坡人

种植粟时,我引入诗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不但加深了对粟的理解,也体会了人类生存之不易。学到《中华文化的勃兴》这课时,我带领学生们诵读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引导学生去体会屈原诗歌中的时代背景:屈原原是楚国贵族,可是他生在楚国末年,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有了深入的接触,他深深地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中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这样的例子很多,让学生背一背孔子的论语十则,把它放在春秋战国这样特定的历史时期里;学西域概念时,引导学生背一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学生或许对西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学到“孝文帝改革”时,我叫学生边背诵边体会一下《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学习“长征”时,叫学生背一下“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会更容易记住长征路线!

其实,我们备课时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发现不少学生熟悉的相关古诗词。在学生兴致高昂的背诵时,课堂的整体情绪已被推高,课堂效率也随之提高。在促进知识的理解时,历史课无形中也充满了闲适的诗意!

5、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方式如果一成不变,教师自己都会感到厌倦,经常尝试教学方式的改变,有利于不断带给学生新鲜感,带来新的学习的激情。以下的教学方式我都在自己的历史课堂上先后尝试过,如猜谜语,唱歌,情境假设,穿越时空,动手实践,学生讲课等。(1)、谜语、成语故事及歇后语的课堂运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成语背后都有相对应的历史典故。在讲到历史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我为了使学生既理解当时的纷争,又不至于学生学习起来太枯燥,就运用成语典故穿插整节课堂。本课的导读框中就给学生们讲述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可是大家很少知识原来这里面也包含一个成语。这一课的导入我就从付之一笑开始。教师可以设问,同学们知道付之一笑这个成语的由来吗?这里面就引出了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自然的把学生们带入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诸侯争霸的年代。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成语,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逐步帮助学生亲近每一个历史人物,了解每一场战争。在讲到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时,主要讲到一场战争——城濮

大战,由此引入“退避三舍”这一成语典故,说晋文公重耳以报答楚王为名,诱敌深入,最终成就霸业;讲到楚庄王时,引入成语“一鸣惊人”,让学生了解楚庄王成就霸业的过程。在战国纷争中,讲到了“朝秦暮楚”,让学生看到战国时期的局势瞬息万变;在讲到桂陵之战时,引入成语“围魏救赵”,让学生明白其战争过程;在讲到马陵之战的齐国军事家孙膑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其谋略,讲到“田忌赛马”的故事;特别是讲到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时,引入成语“纸上谈兵”,让学生明白赵军失败的原因。讲完本节课后,学生感到学习很愉快,增长了知识;教师觉得很轻松。

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时,我引用了几个谜语游戏,学生猜的很投入,无形中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如抢答三国人物:除了盖的全拿走(刘备)凿壁偷光(孔明)孔雀收屏(关羽)嘴里进蚊子(张飞),抢答三国地名:“红墙”(赤壁)。(2)、教师放下身段,和学生一起唱支歌:我最初教历史时,在讲到《三国鼎立》这课时,看得出林俊杰的歌《曹操》仍是学生的最爱,当一个学生开始唱时,我就随着全班的学生哼起来:“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

独自走下长板坡,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罗嗦 一心要那荆州

用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 淡薄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没法执着 有谁来煮酒------”一首歌可以带动一个班的气氛。我们的历史课堂也可以是这样声情并茂,激情四射,充满青春活力的。(3)、创设历史情景,穿越时空

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当然课前要精心选用好情境资料,比如影片、图片、古诗、漫画、故事等,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通过这些方式,成功地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了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学习《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生活》这一课时,我给班里的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假设自己就是生活在宋代的人,穿越到宋代,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自己课下搜集的信息,模拟宋代人的一天的衣食住行,让学生排出课本剧来演出。课前我利用准备好的《清明上河图》图片进行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到一千年前的情景中去。学生的情绪被带动起来,迅速地进

入教室预先设定的情景中。我适时的引导,像宋代人穿什么,吃什么,住哪里,出行时什么工具等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我把大半节课的时间都放手给学生,分组排演的学生在过程中更切身地体会了宋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常规教学更好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又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和想象力。

6、改变历史课堂上的提问方式

每节历史课,课前的复习环节由于复习时间短,学生站起来回答时往往由于紧张,记忆效果并不好。我们要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有效利用课本地图、图片完成知识的回顾,便于学生知识的储存,兴趣的增加。如《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可以让学生看历史地图册上的长征示意图,然后让学生顺着地图来说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并联系他们所学的地理课知识,让学生体会一下红军路线之长,路途之艰。在讲授完西安事变再进行复习提问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当初西安事变不是和平解决的,结果会有几种?学生可能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因为在上节课中,通过学习和教师的讲解,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我们不主张杀蒋和平解决的意图,通过一种反面的假设提问,既激发了他们的逆向思维,又可以让学生在没有正确答案的后顾之忧中自由驰骋自己的想象。

总之,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任重而道远,它需要老师不断的学习,一直保持“在路上”的状态。当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力求创新时,当“教师自己就是最好的课程”时,相信高效课堂不会遥远。

第二篇:关于怎样上好历史课的一些看法

关于怎样上好七年级历史课的一些看法

虽然只做了一个多月的历史老师,但是,对于怎样上好历史课,尤其是七年级的历史课,我有些心得体会,也总结了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和大家共同探讨,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现在,国家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但是,由于水平、时间有限,学校最看重的还是升学率。作为一个人民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之外,最关键的还是想法子,怎样做才能使学生的(历史)成绩提上去。

首先,对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总结出以下四点,记录下来:

一、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地位,尤其是这个学期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地位。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是副科,远远不及语数英重要;即使中考时有历史科目,它也是开卷考试,没必要花很多的功夫去记忆;这学期所学的中国古代史就更是副科当中的副科了,因为中考所考内容不包含这部分的知识。以上所有这些因素都共同造成了学生对历史的忽视。只有转变这种想法,学生才能真正的用心去学好历史。

二、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是配角,学生才是主角。教师点到为止,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独立的思考,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设法制造机会、创造情境,让他们去运用这种所谓的学习方法学习,进而独立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课堂上有必要挤出八分钟左右的时间来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记忆和背诵,从而缓解学生时间紧张,任务繁重的矛盾。

三、教师应该迎合学生的兴趣去讲授,去备课,也就是教师要“备”学生。鉴于初中知识的简单,浅显的特点,课堂上应多插入一些趣味性强的历史小故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师要学会和学生做朋友,多和学生谈心、沟通。当老师深入到了学生之中,或者说学生对老师没有了心灵上的“惧怕”,学生的成绩也就提上去了。除此之外,教师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决不可偏心!这不仅包括教师要看到全部的学生,也包括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全部。最后,一定要常常给学生赞美!赞美的确是一个神奇且奇妙的好办法,不信的话,尽管去试试,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后果。

我知道,仅仅靠说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去做,老师要起个带头的作用,带领学生一块儿去做。我相信,只要认真去做了,学生们是会有进步的!

第三篇:怎样上好初中体育课

怎样上好初中体育课,你是怎样上课的?

面对新的学习目标领域的出现,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应《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于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对新课程众多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感到困惑和不适。那么,中学体育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理念,体现课改精神呢?当前教育面临着新的体制改革,作为教育工作者,第一线的改革实施者,更应走在前列,真正把课改精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因此,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我认为体育应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观念,选择、更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为此,我在教学中不仅边加强自身对课程改革的学习和研究,而且因地地制宜,因材施教,并把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放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因为新课标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我在体育

一、教师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

体育老师在每次上课集合学生的时候,要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上课钟声一响,就应着装整齐站在上课位置上,以目光去迎接学生队伍的到来,严肃接受学生的每一次报告,并进行整理队伍、提出要求、集中注意力等。这样,上课一开始主动权就掌握在教师手中,长此下去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为今后上好体育课打下基础。

二、教师着装得体,教学方法灵活生动

上体育课时,教师的着装得体,不宜着前胸印有卡通图案的外衣或过短的服装上课,并要注意检查服装有否损破。上技巧课时衣服是否束好;上田径课时,鞋带是否系紧。特别是上球类课时,教师不但要做到自己不带钥匙、硬物,还要督促学生身上不准带笔或其他硬物,女生头上不戴金属发饰。总之,教师仪表应该大方,行为要洒脱,讲话要精,调动队伍时,口令要准确洪亮。上课时,要有体育教师威严的目光;辅导学生时,要有人民教师慈祥的面孔;解体育教师敏锐的触觉。教育学生、处理问题时,措施灵活得当,效果会事半功倍,将会给教学工作赢得时间、赢得主动。

三、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构建健康理念。

1、用心去理解《新课标》。

在新课改革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新课程的内涵,理解什么是《新课标》?

第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第二、体育老师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

我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正确理解新课标的性质和理念,才能更有效地上好体育课。

2、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师能从学习上把握教材及选用和开发教材。此计划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的教学计划,即水平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这些教学计划能较好地适应课程标准及其目标体系的贯彻。

3、上好健康理论知识课。

首先,体育理论课就要多讲些既含知识,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比如,科学家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大科学家,与重视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早晨起来活动活动腰,一天精神好”。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使体育和他们无声的韵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次,理论课要与教材组合:体育理论课是由体育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二类组成。让学生了解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两个重要方面。既要使学生了解一些基础的个人生活卫生公共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同时也要了解一些运动锻炼的两个重要方面。

4、教学内容的选择。

长期以来,教师都过于注重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过多追求成绩,致使客观上的分数与实际能力脱钩,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因此,在教学难易程度上有较大的变化,一是学习的难度降低,对分层学习提出了要求。二是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的科学性、民主性加强,教师的作用与角色发生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主要采用的教学内容是田径、球类为主,田径进行了长跑和快速跑的学习,这项进行的内容变化不大,但在学生的跑的素质方面的难度有所降低,学生比较容易达成目标;在球类教学的学习中,以基本动作技术和教学比赛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很高。

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健康体质。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课常采用传统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一结构模式。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让他们掌握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采用培养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下体育教学设计改革的方向。我们在教学中展示任何一种器材在学生面前,教师都不告诉学生怎样玩,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创编各种游戏玩法,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我们同时在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难题,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跳绳》课的设计中,教师出示跳绳后,没有示范动作,只是说:“你们能想出跳绳的各种花样吗?看谁想出的花样最多?”接着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无拘无束地玩出各种不同的花样来。教师留意观察谁想的花样多,与别人不一样,然后请这些同学示范,其他同学模仿学习,最后教师将学生们想到的动作设计成游戏。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并且活动后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高涨、回味无穷。

2、采用自主选项的教学方式。

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有时我采用自主选项的方式教学法,把自主选项分为限制性和完全性。所谓限制性自主选项就是给学生限定几个项目(如限定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跳绳),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好的项目去练习,我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技术和练习方法指导。在限定项目时尽量考虑到同学们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满足同学们的需要;这种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运动、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需要,发挥了特长,提高了兴趣,张扬了个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完善,也和利于培养学生兴趣。

3、采用“激励”教学方式。

激励教学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效。要避免简单的说“好”或“很好”,否则会使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或挫伤积极性。教师可以说:“常好,我很喜欢”,“大家来看XXX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师相信你是成功的”等语言进行激励。同时对他们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非言语性动作奖励将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如教师布置学生跳高:“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辅导你们。”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

4、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提倡多种生动活泼的比赛形式,如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举办秋季运动会,或建立运动队,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训练。通过组织课外的体育活动和竞赛,调皮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组织能力得到发挥,他们的能力得到了肯定,使他们找回了自尊和自信,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把他们的自信用到学习上,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进步,找到了学习的兴趣和

掌握知识的乐趣,并带动一批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了团结、和谐的学习竞争氛围,减少了我校学生的落后面,加强了优秀生的紧迫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总之,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要使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达到“健康第一”的要求,教师还需付出努力,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征,因材施教,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课教学上做了一些想法,愿与大家共同探究,一起交流。

第四篇:怎样上好一节初中体育课

怎样上好一节初中体育课

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过去的体育课程中,教师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居于绝对控制和支配地位,反复练习和训练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得辛苦,学得痛苦”成为体育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那么如何改变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这种奇怪的现象呢?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实施有效教学,才让学生喜欢让体育课。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就不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如果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可亲、可敬、要信、可爱,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反之,师生关系僵化、抵触、紧张、对立,即使教师的水平再高,学生不买你的账,不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一切都是枉然。教师只有和蔼可亲、宽容豁达,学生才有可能生动活泼起来。

二、深入研究教材的魅力所在一般来说,体育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教材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娱乐性,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因为教材的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篮球的投篮、足球的射门、跳远的远度、投准的命中率等。抓住了教材的魅力,备课就可以围绕教材的魅力做文章。新兴运动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可大力开发引进课堂。

三、根据学生体能和健康状况制定目标,区别对待。

每个人的体能和健康状况不同,个体的差异也比较大,对运动技术掌握有较大差异,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目标,使不同体能的学生经过努力都基本达到学习目标;或者根据不同身体情况,练习不同内容,避免统一标准下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表扬学生用喇叭,批评学生使用悄悄话。总之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四、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中学生多争强好胜,一听说进行比赛就跃跃欲试,所以可以运用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学的方法要多种多样,努力克服“教师示范、讲解”的单一模式。直观教学非常重要,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录像、光盘等音像资料,加强直观感觉,激

发学习兴趣;学生练习中,提倡好帮差活动,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落到实处;当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术后,进步将会很快,可以多请学生作示范或表演,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和展示创造力与表现力。教学内容的竞技化、教学方法的成人化以及教学组织的程序化,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五、教学形式游戏化

游戏对学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为此,可借助游戏的形式,把一些较枯燥的教学内容“寓练于趣”,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做下肢力量素质练习时,可以搞多人都能参加的立定跳远接力和用单双脚跳前进的划龙舟等。

六、创设和谐的学练环境

体育运动场地、体育器材设备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要给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年龄、体能、技能、心理特征的场地和器材设备,对那些正规的竞技项目的器材设备、场地的大小与硬度、器材的大小与重量、设备的规格等进行教学改造,或创造一些新的器材设备,并通过改变规则、动作要求与组合等,增加学生完成动作的可能性、参与运动的乐趣。也可根据教学需要,师生共同自制一些体育器材,满足学生的要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备课时,一定要精心筹划,全面设计好场地、器材。场地、器材的布局要新颖、美观。

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体育教师还要转变角色,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与学生一起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

第五篇:怎样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怎样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李雷

摘要: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使人们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提高情绪记忆力和乐曲欣赏能力。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兴趣,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共鸣,运用身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哼唱曲调,体会音乐形象,多学科融合,全面欣赏,理解,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欣赏;创新;兴趣;想象力;多元素融合

音乐欣赏,是人的听觉器官接触音乐作品的音响运动形式而产生的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音乐形象去体验和认识社会生活的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接触古今中外的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作品,从而开阔音乐视野,也能从中学得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高尚的音乐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课是初中音乐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更好地上好音乐欣赏课,使学生更好地参与音乐欣赏,吸收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并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是我们音乐老师一直很关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欣赏境界,这是值得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去探寻的。

根据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和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浅谈以下几点:

一、建立适合的音乐欣赏模式,使学生真正的懂得欣赏,提高审美力

纵观我们的音乐欣赏课,无非就以下几个程序:组织教学〈导入〉——介绍作品(引入新课内容)——初步整体欣赏〈简听〉——分析结构〈以学生为主,教师补充〉——分段欣赏——进一步讲解作品内涵——深入性完整欣赏等。这样的音乐欣赏模式,是否能让学生们真正的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呢?比如,一次学生们欣赏《百鸟朝凤》这首乐曲学生初听开头就窃窃私语了,都说太吵了,不好听。我立刻关掉音响,改变惯用的教学模式,由我先讲述这首乐曲的创作手法和它独特的韵味。当我讲到唢呐运用它高超的演技惟妙惟肖地模拟了多种鸟鸣后,学生们立刻回应要好好的听完。从这首曲子,学生体会到了民族乐器——唢呐独特的魅力,也感受到乐曲表现出的百鸟争鸣,一派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景象。明显地显示了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音乐欣赏模式,使学生们真正的投入到音乐欣赏中来。

二、设问答疑,调动积极性

让学生对陌生音乐的聆听发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激发想象,展开联想,才能使学生对音乐听之有情、思之有趣。因此,在欣赏时,教师可以通过启发、诱导、提问的方法来进行。比如:在欣赏前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演奏这段音乐的主要乐器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欢快的还是舒展的?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你能根据节奏特点和速度的变化描绘作品的内容吗?能不能给这段音乐命个标题等。带着问题听音乐,学生们都是聚精会神的。在欣赏《春天来了》时,我就采取欣赏前的提问方式,共三个问题,1.要求听出演奏的乐器;2.要求学生谈听后的感受3.要求听出音乐的旋律和特点。在欣赏后是我讨论时间,情绪热烈、踊跃发言。有的说:乐曲欢快喜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给人以清新向上的感觉。有的说:乐曲是由高胡、古筝、扬琴演奏的,欢快活泼,描写了大地山川春意盎然的景色。由于音乐有不确定性,同一作品在聆听的过程中,每个人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也就不同。采用这种设问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自主性,让学生在心灵深处感受了音乐,捕捉到了音乐形象。

三、注重兴趣引导,深化体验

兴趣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在教学中不断地变换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抽象化引导学生兴趣

中学生不仅对直观的视觉形象接受能力较强,对抽象的声音形象也有一定感受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来激发他们对所欣赏音乐的兴趣。例如采用的讲述法,讲述时要注意把握讲解的时间和内容,不要用大篇幅的时间去讲解乐曲的背景、时间、作者等主要还是要讲经典的内容。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我只简单用课件展示作者的生平和乐曲创作的背景,然后在课件上用醒目的大字打了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话“这样的音乐只能跪着听”,启发学生什么样的音乐只有跪着去听呢?为什么?学生自然就认真地去欣赏音乐了。

2.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兴趣

发挥他们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实践,引导他们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欣赏中,可以采用唱(奏)和表演的形式,以此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通感作用。如让学生唱或奏乐曲的主题和片断,就会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有利于把握音乐形象,使学生的音乐思维得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即结合音乐作品的特点进行律动和表演(击拍、抓手、舞蹈动作等),使学生在欣赏时能进入作品的意境中去,加深体验作品的内涵,更好地展开联想与想象。在欣赏《瑶族舞曲》时,我是这样做的,聆听音乐之后,让部分学生用竖笛和打击乐器演奏音乐主题,让部分同学随着音乐的速度,情绪和节奏特点即兴舞蹈,大家情绪高涨,教室一片欢腾,个个面带笑容,吹打的同学在演奏第二主题时也都律动起来,他们尽情尽兴的表演,如同演绎了一场瑶族的节日盛会,课堂变成了学生欢乐的海洋。在谈感受时,把他们感受理解,捕捉到的音乐形象全讲了出来。有的说:“第一主题速度较慢,力度较弱,让人听后心情悠闲、舒畅,好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情境非常美。有人说:第二主题速度加快、热情豪放,好像聚在一起的人们共同跳了起来,让人听后快乐,兴奋的忘记了烦恼。也有人还增添了很多的个性化见解,可谓学生对作品理解的形象,具体而深刻。

四、融合其它学科,多元素渗入

艺术之外的其它学科,也是音乐教学的资源,如文学、美术、历史等。在教学中有机地将这些以外的知识渗入其中,有助于学生正确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1.音乐与文学的关系非常密切。根据文学作品创作的音乐数不胜数。虽然音乐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再现,却能使作品中所蕴合的情感与精神得到升华。学者赵鑫珊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旋律化、和声化和节奏化了的唐诗。”他认为:莫扎特的慢板乐章是他音乐的精华和灵魂,他那幽深的意境同唐诗的钟声是如此的相似,如张悦的《山夜闻钟》中的“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或是“相思晚望山林寺,惟有钟声出白云”。

2.音乐与绘画是姐妹艺术。它们有许多共同点,从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中可以感到音乐旋律、节奏及曲式的流动,从音乐的音响中也能联想和想象到多姿多彩的画面。所以有专家指出:“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音乐与美术的意境竟是那样的相近!

3.音乐与历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在历史发展中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留下了音乐的声音。《十面埋伏》和《霸王别姬》虽是两首不同的琵琶曲,但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我国古代的楚汉战争;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和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歌颂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通过欣赏学习,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

音乐这门艺术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其它学科密切相联的,如同红花与绿叶,相互依存,相互映照,才显其美。在教学中,我注意学科的整合,把与音乐有关的知识合理地渗入其中,使得课堂生动有趣,师生互动交融的氛围更加浓郁了,不仅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而且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也不感到枯燥无味了。同时,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教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的音乐享受,从而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欣赏能力,提高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下载怎样上好高效初中历史课_9(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样上好高效初中历史课_9(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叶小兵《如何上好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

    《如何上好初中历史课》 ——从教学案例看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把课上好,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和工作体现。课上得如何,取决于课备得怎样。每节好课,看上去是上出来的,实际上是......

    关于怎样上好历史课的一些看法(共5则)

    关于怎样上好七年级历史课的一些看法 虽然只做了一个多月的历史老师,但是,对于怎样上好历史课,尤其是七年级的历史课,我有些心得体会,也总结了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和大家共同探讨,请......

    浅谈怎样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

    浅谈怎样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 [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教学实践体会,就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自身的素质。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课......

    怎样上好初中语文课(五篇模版)

    怎样上好初中语文课,我想这是作为一名有志于教育事业的语文教师的终身追求。因此,要上好语文课,首先教师要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唯有如此才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提高......

    上好初三历史课的“三大法宝”

    通过上一学期的教学 ,中学教学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这严重阻碍着新课改的真正实施。1、忽略了兴趣的培养。2、不考虑个性差异,“一刀切”,不注重因材施教。3、......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节历史课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节历史课 马上要开学了,由于学校要求提前备好一周的课,今天晚上,在家写教案时忽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怎样上好高中第一节历史课?作为一名老教师,或许是个简单的问......

    怎样教好高中历史课

    怎样教好高中历史课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地以教材为中介,通过教和学来共同完成预定任务的统一活动过程。教学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倾向于以学生......

    怎样上好一节高效的地理课(推荐5篇)

    怎样上好一节高效的课 从教师而言: (一)改变教学观念。作为地理教师,要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重文字轻图表、重积累轻运用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