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学实录与反思

时间:2019-05-15 05:2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学实录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学实录与反思》。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学实录与反思

《黄山奇松》执教片段与反思

【学习第二自然段中关于“迎客松内容”——图文对照,批注点评】 师:同学们,黄山最妙的观松松是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请大家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玉屏楼被称为“黄山绝胜处”?

生:在这里我们可尽睹三大名松的风采

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生:这里的景色最美

师:这就是黄山绝胜处是观赏奇松最好的地方

师: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你们最感兴趣的哪一个呢?想不想看一看? 生:我最喜欢迎客松

师:瞧!这就是黄山第一大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地品读,并体会一下迎客松奇在哪呢?[白板出示迎客松图象] 生: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从这句话中的姿态优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白板设计:在图片右侧出示这段文字,老师根据学生发言在姿态优美下画上着重号] 师:还有哪里看出了迎客松的奇?

生:枝干遒劲的遒劲,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白板设计:在遒劲下画上着重号,批注,雄健有力] 师:让我们一起看看迎客松的枝干是怎样地粗壮有力。[白板设计:通过白板放大图片,聚焦迎客松的枝干,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感受“遒劲”]

生: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体会了它的茂盛,生命力顽强。[白板设计:在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下画着重号] 生:饱经风霜体会它的古老顽强的生命力。[白板设计:在饱经风霜下画着重号] 师:你对这个词是怎么理解的?用这个词我们还能形容什么对象呢?

生:饱经风霜是指经历的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一般都是来形容人或建筑物的。师:瞧!从老爷爷的脸上,你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白板设计:出示老爷爷的图片,聚焦脸部特写] 生:老爷爷额头上布满了皱纹,他一定经历了许多坎坷。

师:是啊!老爷爷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从他的皱纹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是饱经风霜的,那我告诉你,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八百年,岁月的流逝,自然环境的变化会给它留下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迎客松的枝干会是什么样的呢?[白板设计:再次聚焦迎客松的树干] 生:树皮变得开裂,斑驳 生:上面满是伤痕 师:而它的叶是怎样的呢?

生:仍是那么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齐说)

师:它的生命力是那么的顽强,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 生练读,师指名读,齐读 师:迎客松还奇在哪里呢?

生: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白板设计:出示这段文字] 师:这句话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呢? 生: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从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热情的欢迎体现了迎客松非常热情

师:是啊!迎客松斜伸出去的手臂多像热情好客的主人啊!远方的宾客慕名而来了,这位热情的主人会怎样欢迎呢?想一想,它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迎接贵宾呢。(小组讨论交流)现在你就是迎客松,你会怎样来欢迎宾客呢? 生表演

师:多么热情的迎客松呀,我们能把它读好吗?请同学们先练一练,呆会儿我们比比,哪棵迎客松最热情。练读第二句。(指名读齐读)

师: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它姿态雄伟生命力顽强,你知道人们是怎么评价它的吗?

生: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白板设计:出示这段文字] 师:人们对它的评价怎么样? 生:很高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了?

生:代表、象征体现了人们对它的评价很高[白板设计:老师在代表、象征下画上着重号] 师:你是如何理解代表、象征的呢?

生:人们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黄山奇松,看到黄山奇松就会想起黄山

师:你真会读书。你是真真读懂了这句话,你能把它表达的意思读出来吗?(指名读)

师:迎客松是那样的奇特,让我们通过朗读把你对迎客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读出来吧

(生看白板,齐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教学反思】:

一、造氛围,激发兴趣,全面感知。

我以一段充满诱惑力的黄山风景短片引学生入情境。利用那一棵棵黄山松千奇百怪的姿态去抓住孩子的视线。好奇心是很容易催发浓厚学习兴趣的。

兴浓之际,请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并展开讨论。教师整理、归纳出课文抓住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来介绍黄山松的奇。随着阅读感知,提示学生要归纳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潜移默化,让学生找着构段成篇的一条线索。

二、扣重点,自主探究,感知深入。

教学须有详有略。了解黄山松的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其中三个层次,采用一详两略的教学方法。

迎客松,先请学生自读文本体验,了解它的姿态优美,网页辅助感受。更要了解这种美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美?通过朗读,学生领悟了“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这句话,了解了迎客松在黄山松中独特的地位。

接着,学生再针对迎客松的美,读读想想,也可自主上网浏览学习,或搜索图片,或阅读介绍,或点击影片,以获得对迎客松的全方位了解和体验。这里努力追求的是知识来源的课文与网络双渠道结合,知识形式的文、声、图、像结合,学生感官的手、脑、眼结合。学习过程中催发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丰富自己知识的欲望。

在学生对迎客松有了生动印象的基础上,请学生感情朗读。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迎客松给我们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呢?学生通过探究,进而知道是描写、转折、比喻、想象等表现方法,准确鲜明地展现了迎客松之奇特点。此刻,学生再读“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整个黄山的象征”时,词的内涵就都能表达在他们的表情、声音、语调之中了。这是最理想的词语学习境界。

三、运用网络,合作研究,整合反馈。

继续以黄山松“奇”为整合点,请学生分组上网,自主搜索陪客松、送客松,合作探究,进行信息选择、复制粘贴、情感体验、组织表达,通过留言板展示,交互阅读,利用生成资源进一步了解黄山松“奇”之美。这是一次较高层次的反馈,催发课堂教学生成机会,利用生成资源为教学再服务。既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又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兴趣,使学生经历了先由从网络吸收到再借网络反馈的内外化交互的全过程。

四、探究创新,综合实践,拓展延伸。

课文结尾,一句“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我们不妨让学生展开遐想的翅膀,想象自己此刻就置身于遍布奇松的黄山风景区,展目四望……录像也随之开启……随着解说词,进而使学生理解到“是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将黄山装点得更加神气、更加秀美。‘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不松不奇’。因而我们将黄山这一独特的松树品种冠名为‘黄山奇松’。”

新课标又指出,实践也是最好的课堂。因此,还可围绕课文第一句——“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设计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黄山怪石图片展、黄山云海解说赛、黄山温泉广告擂台……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且进一步丰富了对“天下第一奇山黄山”的感性认识,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二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案1

一.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赞叹之情。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全文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

三.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读出黄山松的奇与美。

2.能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课件等方法理解新词语“枝干遒劲、饱经风霜、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的意思。

3.能抓住重点词、句,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资料、课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与美。

4.能仿照第三自然段“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抓重点词、句体会黄山松的“奇”,能仿照第三自然段“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预习课文,做好批注。课前欣赏:黄山风景录像资料 六.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游览过许多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谁到过黄山?(板书:黄山)

2.关于黄山,你了解多少?小组内交流课前所查资料后指生汇报。

【设计意图:收集资料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在学生交流资料的过程中给予肯定,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3.过渡语:黄山被誉为 “天下第一奇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课件出示黄山四绝)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文中所说,“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今天,我们一起尽情饱览一下“四绝”之首的黄山奇松。(板书:奇松)

4.齐读课题,读出“奇”,我们要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好习惯,就先从课题开始,好吗?学生质疑问难,问题集中在“奇”上,在旁边板书“奇?”。

【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课题开始,就开始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的好习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疑,既尊重了学生,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一)检查难读的词、句。

1.词语:

情有独钟 誉为 陡崖 乃至 宾客 屹立(学生对词语的读音掌握很好,不用费太多时间)

2.句子

①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重点指导“遒劲”,尤其是多音字“劲”,容易读错,多读几遍。)

②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句子较长,指导学生注意了停顿,就能把句子读好了。)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松树?(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设计意图:预习是为培养自学能力服务的。如果学生善于运用预习方法,养成预习习惯,由不自觉到自觉,认真预习,自学能力自然就培养起来了,语文能力也就会提高了。检查预习还可以了解学生学情,解决了字音,会读课文了,课文的解读、感悟才可以开始。】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学法用法

(一)学法

1.自读

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三种奇松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怎么具体描写这三大奇松的?边读边做批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把对有关词句的理解、感悟写在书中空白处。(课件出示自读小提示:

1、划出具体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

2、哪些词、句最能表现迎客松的“奇”?标出来,在旁边做批注。)

2.交流

指生读写迎客松的句子。(课件出示迎客松图和句子)瞧!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让我们细细地品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迎客松的“奇”。先来看第一句:

句一: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学生抓重点词谈体会,教师相机引导)

①从“姿态优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

② “枝干遒劲” 借助图片、联系校园中的松树、所查的资料图片字、画遒劲有力、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遒劲”,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遒 : qiú 雄健有力:遒劲。遒健。也指诗文、书画等雄健有力)。

③从“饱经风霜”体会它的古老顽强的生命力。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八百年,它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呢?(小组讨论后回答。引导学生运用方法体会:借助饱经风霜的脸图片、想象迎客松经历了哪些风霜、联系资料迎客松已经有800多年了)

④是啊,岁月的流逝,自然环境的变化让这棵八百岁的老树树皮变得开裂,斑驳,而它的叶仍是那么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的生命力真顽强啊!所以说迎客松奇不奇?我们能不能把迎客松的生命力顽强、奇读出来呢?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句二: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儿呢?(课件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

①迎客松被称为什么?(板书:好客的主人。)

②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拟人)

③同学们,请看看这幅图,这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什么?(像主人伸出的手臂)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取名为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我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谁能试着想象一下,迎客松斜伸着手臂,会说些什么欢迎词来欢迎宾客的到来呢?(学生热情的说欢迎词,并做动作)。现在,喜欢迎客松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伸出手臂,大声地说:“黄山欢迎您!”

④读句二。

句三: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它姿态雄伟生命力顽强,你知道人们是怎么评价它的吗?(课件出示句子)

①“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② 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会想起迎客松,迎客松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它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还代表着整个黄山。(课件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___。指生填空)

③师小结拓展:其实迎客松已经不仅是黄山奇松的代表,是黄山的象征,更是国之瑰宝,在人民大会堂的迎宾厅处就有一副迎客松图,还有许多饭店入口处也都有迎客松图,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了。

④再读句三。

(二)总结学法:抓关键词、句,运用联系图画、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联系资料、利用工具书等方法体会迎客松的“奇”。

(三)用法自学陪客松、送客松。

出示陪客松、送客松图片,猜猜这是什么松?先不急着说,读描写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运用方法体会陪客松、送客松的奇,并在旁边写批注。

(四)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点拨。

1.指生上前面说哪幅图是陪客松,哪幅图是送客松,主要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谈理由,说出陪客松、送客松的“奇”。

2.相机理解“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板书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

3.指导朗读。

(五)自选第二自然段中喜欢的句子,赛读。

(六)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习迎客松,总结学习方法,再运用学到的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其他两大名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合作意识。真正做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仿写小片段。

1.读第三自然段,看看黄山松还“奇”在哪儿?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板书:千姿百态)

2.到底有哪些姿态?(引读第二句)

3.发挥想象说话。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有的屹立山顶,像();有的从山腰斜出,像();有的弯曲在两峰之间,如同();有的仰望天空,像在();有的卧在山间,似乎()„„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说话后出示黄山松各种品种的图片,也可展示学生所查图片)

4.这些造型太神奇了,看看这段是什么结构?(总—分—总)同学们可以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一写黄山的其他松,也可以写写我们美丽的校园,更可以写写黄山其他三绝:怪石、云海、温泉。

5.出示黄山怪石图后指导仿写:例如写“怪石”,指导:重点围绕哪个字写?(怪)第一句可以怎么写?(黄山石真是千奇百怪。)第二句呢?(生仿照文中第二句说。)第三句呢?

6.如有时间动笔写。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探究写作方法,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的联系起来,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才能较快的提高写作水平。针对大多数学生怕写作的特点,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写作迁移运用,进行写的训练。引领学生揣摩、借鉴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描写其它事物,做到从扶到放,有步骤地指导学困生写作,让学生感觉写作是很简单的事情,从此爱上写作。】 五.谈收获。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梳理的好习惯,学会总结与反思。】 六.作业(任选其一)

1.推荐文章:《黄山奇石》,徐霞客的《游黄山日记》,袁牧的《游黄山记》,叶圣陶的《黄山三天》,丰子恺的《上天都》等都体现了黄山的绝美秀丽的风姿,根据自己的喜好找到相关的书籍读一读。

2.当小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说出“奇”,也许明年暑假你就能来一次黄山之旅。

3.黄山奇松真是别有情趣,请你任选一个画面,用你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让这美丽的松树动起来、活起来。

【设计意图: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充满个性地自由进行综合学习,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教育的尊重,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不同的作业设计,留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便于他们自主选择更适合其个性特征和个体需求的方案,课内与课外交相互应,在实践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迎客松 好客的主人

黄山奇松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 千姿百态

送客松 天然盆景 《黄山奇松》教后反思

《黄山奇松》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文章通过对三大名松的具体描写和对黄山松“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表现了黄山奇松的“奇”。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出示三大名松的图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感知三大名松的姿态,说说各自的特点。直观的画面唤起了学生记忆中已有的表象,学生用流畅的语句说出了名松的特点。多媒体的展示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勾勒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这一处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口。我利用课件展示了几种姿态不一的黄山松。学生在和谐、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一幅幅的奇松图,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态的松树形象,极大丰富了课文内容。

第三篇: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一江春水

骏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黄山奇松教学反思。《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因为学生的亲身经历较少,几乎就没有学生去过黄山,连我也没有去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我凭借文本和教材中的几幅图片帮助学生感受奇松的千姿百态、“四绝”,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学生的喜悦激动之情洋溢在脸上,而我在教学过程中也随同学生一起游历了黄山的山山水水,享受了黄山奇松的美呀,教学反思《黄山奇松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让学生懂得抓住重点词语来品读感悟,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并且注重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不但要关注文章内容,还要关注作者的表达方法及标点符号,初步领悟了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第四篇: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在教学本课时,我抓住黄山奇松的“奇”让学生来理解课文。教学目标定位好后,如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和奇,成为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呢?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以读书为主线。

苏教版小语教材特别注重“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朗读作为学习语言行之有效的方法。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我要求学生自由读,然后让学生深入学习迎客松,通过课文插图感悟文中“枝干遒劲”的意思,利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让学生理解“饱经风霜”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迎客松的奇,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细读品味,读出感情,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句子。这样,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情感。

二、重视图文结合。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有插图,插图的内容都和课文有一定联系,是一种不错的资源。在《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中有三张插图,我从网上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三大奇松及其他黄山奇松的图片,将之放大。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巧用插图的:

1、让学生看迎客松图和送客松,仔细观察他们的枝干,理解词语“遒劲”、“蟠曲”等词语的意思。

2、让学生看图展开丰富的联想,出示自己搜集到的黄山奇松的集锦图,让学生模仿书中的句式,看图说话、写话。这一系列环节都巧妙地将图与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他们说话的能力,通过他们的想象说话、更好地挖掘课文的深刻内涵,理解黄山松的奇。

三、注重迁移运用。

由模仿到创造,由完成老师设计的“形成性”作业,到主动运用于说、写实践,并积极向课外语文活动延伸,这是苏教版在注重迁移运用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在课上还安排了仿照第二自然段描写三大名松的写法描写其它黄山松,这也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写作迁移运用,进行写的训练。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还有:在朗读的教学环节教师只是在一味地指导学生朗读,并没有进行示范的朗读或录音带朗读,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是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展开的,在教学三大名松的环节,我在想能不能分组来学习三大名松,然后小组选成员来汇报,给学生以更大的讨论交流的空间。总之在不断地反思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第五篇:《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是一篇状物写景类的散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在教学本课时,我抓住黄山奇松的“奇”让学生来理解课文。教学目标定位好后,如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和奇,成为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呢?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重视图文结合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有插图,插图的内容都和课文有一定联系,是一种不错的资源。在《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中有三张插图,我从网上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三大奇松及其他黄山奇松的图片,将之放大。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巧用插图的:

1、让学生看迎客松图和送客松,仔细观察他们的枝干,理解词语“遒劲”、“蟠曲”等词语的意思。

2、让学生看图展开丰富的联想,出示自己搜集到的黄山奇松的集锦图,让学生模仿书中的句式,看图说话、写话。这一系列环节都巧妙地将图与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他们说话的能力,通过他们的想象说话、更好地挖掘课文的深刻内涵,理解黄山松的奇。

二、表格归纳总结

黄山奇松要在课堂中抓住黄山奇松的“奇”让学生来理解课文。为了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的理解黄山松的“奇”,先让学生朗读课文,随后自己找出黄山三大名松的句子并归纳各自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奇,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细细品味,事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接着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样从而总结出三大名松的“奇”在于形态奇和精神奇两个方面。但是在此过程中对于学生读的指导不够,没能有效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情感。

三、注重迁移运用。

由模仿到创造,由完成老师设计的“形成性”作业,到主动运用于说、写实践,并积极向课外语文活动延伸,这是苏教版在注重迁移运用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在课上还安排了仿照第二自然段描写三大名松的写法描写其它黄山松,这也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写作迁移运用,进行写的训练。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还有:在朗读的教学环节教师只是在一味地指导学生朗读,并没有进行示范的朗读或录音带朗读,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是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展开的,在教学三大名松的环节,我在想能不能分组来学习三大名松或者教师示范学习其中一种,然后小组选自己喜欢的松,由小组成员来汇报,给学生以更大的讨论交流的空间。总之在不断地反思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下载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学实录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学实录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狗街镇华兴小学 潘永宏 我认为教学《黄山奇松》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松树的“奇”。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对奇松的情,主要是从奇上产生的。在引导学生......

    《黄山奇松》教后反思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

    五年级语文《黄山奇松》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黄山奇松》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黄山奇松》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各地,描......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感悟黄山松的奇美。难点在读中感悟黄山松的奇......

    五年级《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五年级《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五年级《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小节。 2、抓住重点词句,结合有关黄山松的资料,感受黄山......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五篇模版)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出示课件),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课文《黄山奇松》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课文《黄山奇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

    2018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16黄山奇松教案 苏教版

    16 黄山奇松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