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那样思考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5 05:4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象山那样思考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象山那样思考教学实录》。

第一篇:象山那样思考教学实录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实录及思路解说

(课前播放歌唱家张也演唱的《多美的南通,多好的家》MTV,不少同学随着旋律唱起来。)(旋律渐止。)

师: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跟唱,说明大家很喜欢这首歌,谁能告诉我原因吗? 生1:这首歌旋律优美,唱出了我们南通人心中的骄傲和自豪。

生2:歌词也很美,“„„看不够的美景,唱不尽的歌,好风好水好时候,杏花春雨年年有„„多么美的南通,多么好的家”,这是我们南通良好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师:说得好!我们的家乡曾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有口皆碑,这其中有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功劳!的确,好的环境需要持久保护,人与环境的关系也需要我们准确定位,提升认识,这样才能对自然永葆一份亲近之意、敬畏之心。美国“新环境理论创始者”——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认识就很有见地,能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他的《像山那样思考》。(板书课题。)

师: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哪些词语的读音、意义需要注意。②作者提出“像山那样思考”的由头是什么? ③谁应该“像山那样思考”?思考什么?(生速读全文)

生1:嗥(háo)叫 残羹剩饭(gēng,吃剩的饭菜,比喻别人取用后剩下的一点儿东西)嘎(gā)啦 砰砰(pēng)蜿蜒(wānyán)饿殍(piǎo,饿死的人或动物)生2:作者以对狼嗥叫的内涵的思考为由头引出“像山那样思考”的议题。

生3:人类应该像山那样思考,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平等地和谐地与自然相处。师:非常好!读文章就应该这样,既要能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又要能准确感知全文,把握全文的大意。作者为什么要以对狼嗥叫的内涵的思考为由头呢?他笔下的狼嗥有什么特点? 生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以对狼嗥叫的内涵的思考为由头,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为下文的展开找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切入口。

生2:作者笔下的狼嗥“骄傲”、“不驯服”、“对抗性”、“悲鸣”、“蔑视”。师:如何理解这些词语呢?

生3:“骄傲”,说明狼知道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悲鸣”,说明狼的嗥叫是一种痛苦的哀号,为人类的执迷不悟而伤感;“不驯服”、“对抗性”、“蔑视”,说明这是狼用来反抗的号角,体现了它桀骜、不屈的狼精神。

师:狼精神!彰显了一种令人震颤的生命强力。谁会留意狼的这声呼唤呢? 生4: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山。

师:有人,有植物,也有动物。他们(它们)对狼嗥的感受是不是在同一层面上? 生5:不是。前面五个不能理解其中蕴藏着的深刻含义,只有山能理解。师:为什么?

生5:前五个只是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师:“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具体指什么? 生6:相对于山的长久的、客观的、深刻的思考,他们或怀有希望或深感恐惧,鹿担心自己生命不保,松林静观一场血腥混战的到来,郊狼企图从中获利,牧牛人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猎人试图消灭狼,他们都是从一己角度思考问题,是眼前的、主观的、肤浅的。

师:说得太好了!山之所以能理解这种隐藏着的含义,除了长久、客观、深刻之外,还有它的包容与尊重,包容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尊重各种不同生物的生存权力与生存方式,从自然界的全局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局限于个体的角度。让我们齐读文章的第二段。(生齐读)

师:一声狼嗥,山在思考,山能理解。文中除这一处之外,还有体现山在“思考”的句子。生1:第三段中有“山对狼有一种秘密的看法”。

生2:第六段,“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生3:第八段中有“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生4:第十段,“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

师:很好!阅读文章就是要善于筛选出关键句,关键句抓住了,也就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可是,山不是人呀,文章这样写是什么用意呢?

生1: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以人的属性。山的思考其实就是作者的思考。师:作者理解狼的嗥叫的含义吗? 生2:以前不理解,现在理解了。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生2:文章四至八段写了作者的一次亲身经历,这一经历让作者对狼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师:好!请你朗读一下这几个段落,可以吗?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的认识是如何转变的。(生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生1:一狼死在了作者的枪口之下,那“垂死的绿光”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他从那双眼睛里读到了某种“新的东西”。师:“新的东西”指的是什么呢?

生2:对自己这种行为的深刻反省,对狼产生的怜悯之心,对狼的生命的新的认识,对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深沉思考。

生3:作者以前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得不到山的认同。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生1:鹿能够满足满足人生活的需要。师:后来呢?

生1:后来发现消灭了狼之后,鹿的数目急剧增加,植物都被鹿吃光了,鹿群饿殍遍野,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了”。

生2:作者认识到了这个世界没有狼还真不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物链,“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狼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的生命应该受到人的尊重。人,没有理由剥夺狼生存的权利。

师:“人,没有理由剥夺狼生存的权利”,说得多好啊!长久以来,人类都是以万物主宰的身份存在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无视其他生物的存在,认为自然只不过是上帝创造出来为人服务的工具和奴仆,人类可以对自然肆意妄为,而不必对其有丝毫的怜悯之心。多媒体显示: 西非狮 1865年灭绝 恐鸟 1800年灭绝 南极狼 1875年灭绝 中国白臀叶猴 1882年灭绝 亚洲狮 1908年灭绝 东袋狸 1940年灭绝

这样一些可爱的生命,我们再也看不到了!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肆意妄为所酿造的这杯苦酒只能由我们人类自己品尝!

生3:作者终于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师: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3:荒野是指一种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存在,那里的生物完全是按照自然界的生态规律生活着,彼此平等,谁也不能以主宰、主人的身份凌驾其上。这样的一种和谐,也就是荒野给与我们人类的启示。

师:很精彩,谢谢!通过以上交流与分析,我们感觉到山的确是狼的知音,作者也成了狼的知己,山的思考其实就是作者的思考,故而才能对那一声嗥叫有着如此独到而深刻的感悟与认识。从中我们看到作者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呢? 生1:作者对自然万物有着强烈的悲悯情怀。生2:作者对生态环境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生3:作者颠覆了传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收敛起了凌驾一切的傲慢,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谦恭意识与平等思想。

生4:作者有着尊重自然的生态良知。

生5:作者对大自然有着真诚的、审美的、非功利的爱。生6:作者有着健康的土地道德观。

师:土地道德观?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个新名词,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6:这篇文章选自《沙乡年鉴》,我在资料上看到别人引用了利奥波德这样一段话,我读一读——土地不仅包括土壤、岩石,也包括生长在它上面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还包括水、空气和气候。它是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有它继续生存的权利,人类不应该以征服者的角色出现,而应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山川河流、土壤岩石、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一切自然物和生物,都有按照自然生态过程持续存在和繁衍生息的权利,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这就是大地道德。任何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师:这位同学善于参阅课外资料,拓宽视野,提升认识,值得我们学习!

师: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融的关系,体会到了利奥波德崇高的人格魅力,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与自然关系变得对立、不容、恶化,是20世纪工业化时代开始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却不是这样。利奥波德的观点也只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才逐步形成的。1939年6月,利奥波德作了一次题为《大地的生物学观点》的演讲,初步阐释了他的大地整体观。1944年4月,利奥波德写下了著名的《像山一样思考》,进一步说明了他的生态整体利益思想。1947年,利奥波德又作了一重要演讲——《生态良心》,倡导人类树立生态意识,形成生态良心,呼吁人们不仅仅从人类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沙乡年鉴》在他去世之后才得以出版。其实,这样的生态观念,我国古代先哲们早就作过相关论述。(多媒体显示)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意思是:天地各得其位,万物自然发育)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意思是: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师:大家自由朗读几遍。(生朗读)

师:这样经典的论述,言简意赅,哲理深藏。老师再给大家一点时间,希望大家能背诵出来。(生背诵)

师:而在文学家的笔下,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待,并将自己的生命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生命体验也是很多很多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以一种整体主义的视角对大自然进行审美观照,在其审视自然的过程中,山水、花草不再是独立于自身之外的客观之物,而是与自身生命浑融一体,自身彻底地融入大自然之中,进入了一种“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下面,请大家细细品读他的经典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我们与诗人同临其境的感受描述出来。(生品读,小组交流,推举一个同学在全班交流)

生:秋高气爽,微风习习,山菊在东篱下迎风摇曳仿佛在招呼信步前来的诗人,诗人此时情趣盎然、神态闲逸,轻轻摘下那饱绽着笑容的菊花,诗人在与菊的默契中,偶然抬起头来见到对面安闲悠然的老朋友——南山。

师:很好!诗人的怡然自乐与山花的清新自然相映成趣,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物我不分,这是一种人与自然相融为一的和谐、美妙之境。下面我们完成一道续写练习。(多媒体显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续写一组句子。

一朵腊梅独立寒冬,美在它的傲雪,美在它增添了风景的内容。一只雄鹰振翅九霄,美在它的勇猛,美在它划破苍穹的寂静。一匹骏马奋蹄原野,美在它的矫健,美在它驰骋草原的速度。它们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与自然无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与自然相得益彰,它们美得和谐,美得永恒。

其实,自然界到处充满着和谐的光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人世间也处处散发着和谐的光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续写,交流,略)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节课就这样很快地过去了。陶醉在利奥波德哲人的深刻、诗人的激情般的文字之中,沐浴着古圣先贤深厚的思想光辉,的确是一种美妙无比的享受,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入透彻的认识。海德格尔说过,人应该“诗意地栖居”。诗意不仅体现为一种宁静美好的心理诉求,更是体现为一种可落实于行动的对自然的终极人文关怀。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诉求与关怀,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草驻足,不仅呵护我们家乡的那份诗意,更让全世界永远保持盎然的诗意!思路解说

这篇课文是专题板块“湖山沉思”中的第二篇。文章主题显豁,表达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是作者新环境理论与生态伦理观的诗意表达,文脉清晰,除个别句子意蕴较为深厚,需要加以引导启发之外,整体阅读的难度不大。

这样的文本特点,要求教者的教学设计必须从一个新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让学生真切感悟文本深厚的思想光芒,提高思想认识,提升道德情操,领悟生态责任,又要能让学生于精研细读中沉潜文本,深入探究,涵泳奥义,启智幽思,从而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双“性”并重的教学理念。根据这样的思考,本课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依据我所创设的“入境——悟神——创生”教学模式(详见《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融入情感之境,激发学习兴趣。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理念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已不是一个特别新鲜的话题,不适合的导入只能给他们以老调重弹之感,无法激发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因此,如何创设一个适合的情境,对本课的展开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情境包括生活环境、问题情境和思想意境。我的学生生活在南通,南通有着良好的生活、生态环境,从感悟家乡美的角度切入,既让学生有亲切感、认同感、自豪感,同时也在情境与文本之间找寻最佳的“入境”契合点,这样的激趣才是有效的。实施效果表明,课前欣赏《多美的南通,多好的家》MTV,学生陶醉自豪的跟唱,已然达成了这样的预设期待,而教师话语的适时转合,将学生的兴趣点巧妙转接到利奥波德对“人”“境”关系认识深刻性的感悟之上,实现了由感性之趣而至理性之趣的完美过渡。

体悟文本神韵,探究深厚内涵。文本神韵是多方面的。在我看来,《像山那样思考》的神韵在于其入题的巧妙,思想的深刻,以及作者人格魅力的崇高。而这三者之中,以“入题的巧妙”为抓手可以带动后两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使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如风行水上,自然顺畅,不阻不滞,水到渠成,另一方面又使对文本深厚内涵的探究得以向纵深方向拓展,达成课标所要求的三维目标。实施表明,这样的思考与实践是成功的。体悟、探究之中,以“对话”为载体,以“主问题”驱动为轴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适时点拨、追问,让学生的思维着力点始终维系在较高的思维层面上,既有感性又不乏理性,既有必备字词语句含义的强化,更有超越拓展的深度阐释。

创造生成契机,强化语文之味。“创生课程”理念认为,课堂实施过程是师生在具体实践情境中开发自己课程的过程,是师生个性成长和完善的过程。它更强调师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但这样的“创生”,不是胡乱的开发与粘连,而应该以不失语文味为基要。本课的末尾环节,我先通过感悟先哲先贤名言名句的手段,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相融为一的和谐、美妙之境,在深入一步的层面上引导学生提升认识,激发共鸣,涵养情操,既照应了“入境”之初的学习要义,又使课外资源的开发与文本内在神髓的精研相融相合。最后的续写环节,既是深化情感、价值认知的过程,也是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自然生成,使学生由默察、体悟臻至孕情会思之境。

第二篇:苏教版必修一象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

康杰中学

一、专题内涵解说

本专题属于必修课教科书人文内涵的“人与自然”这一向度。专题名称来自本专题的最后一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意思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本专题人文素质教育设计的关注点是: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个性,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

亲近大自然,是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途径。大自然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动态美和静态美互相补充,崇高美和优美兼而有之。面对大自然,有的人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有的人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有的人反思生态的恶化。“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沉思自然”是本专题的三元素,也是本专题选材的依据。本专题将所选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谛听天籁”,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第二部分“感悟自然”,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第三部分“湖山沉思”,主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

1.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三、教学内容整合

在组织教学时,应该在单篇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有每一小块以及整个专题的整体意识,避免对每个单篇逐一分析的教学模式。

第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分别选取了表现江南风情和西北风光的两篇文章,两个文本无论语言风格还是所描写的景物的特征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一组互补性的选文;第二板块两篇文章选材时注意了两文的共同特点: 都是由自然景物为着眼点抒发作

者对人生的感慨;第三板块选取了美国自然文学中的两位杰出作家的散文,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思。

四、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景 [学习目标]

一、理解散文情与景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于江南冬景中所寄托的感情.二、联系多幅冬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 ”的关系

1.学习文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设想]

1.本文体现了郁达夫散文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的特点,在学习时,主要采用文本研读的方式,通过问题讨论来理解、体会。

2.文章利用多处对比来突出江南冬景之美,学习时要注意体会作者联想的思路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习使用。

3.使用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明确单元学习重点

谛听天籁 : 表述自然之美;

感悟自然 :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

湖山沉思 : 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二、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公司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三、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理清思路

1.在《江南的冬景》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心目中的江南冬天很好,阅读之后,你能够用哪些更具体的词语来替换这个“好”字?

2.作者笔下的“江南”主要指哪些地方?

3.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4.在做完以上阅读思考之后,你又发现了江南冬景的哪些美妙所在?

学生讨论。理清思路。

《江南的冬景》里,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包括: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第五段,作者写到了江南的植被。江南丰腴润泽的土地上,芦花、红叶、桕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气。作者将这种种富有生气的色彩和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相连接,别有一番情趣。写江南,不能不写到江南的河港湖泊。第七段,作者为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挥毫泼墨,借助想像的力量,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郁达夫熟稔绘画的用色技巧,也能够较好把握情绪的节奏,因而写景时,他善于运用五颜六色状物写景,把江南冬景情意浓浓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其中既有素描的工笔,也有浓淡适宜的写意,绘出的,总是一幅幅情景交融的优美图画。

八、九两段写到了江南的雨雪,承接上文说到的雨,又说到雪。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只是引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结合郁达夫的创作风格来谈,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是作者审美情趣和景物特征相融合的结果,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郁达夫主张表现自我,认为小说是作者的“自叙传”。这种直接抒写性情的创作风格同样也体现在散文写作中,只是在散文里更注重表现与再现的结合。因此,江南的冬景在郁达夫笔下,既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情境。

接下来又写到了江南旱冬的晴和,并将话题再一次引到“散步”上来。文中的雨雪天气以及晴

和的日子变换频繁,但读来没有生硬凑合的感觉,仍是浑然天成的一个整体,主要原因是作者高超的构思已经将读者引导到了江南冬天的温润和煦之中。这是一种让人身心愉悦的情绪的散步。文章最后一段语言平实而又活泼,照应全文行云流水般的描述,既是一个巧妙的收束,又是一次洒脱无羁的荡开。至此,作者的情绪已经带领读者完全融入到江南冬景的优美意境中去了。

明确: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它们最与重不同的地方。

四、文本研读,深入思考

讨论:

1.文章写景时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描写策略。读完全文,你觉得哪些地方写的是实景?哪些地方写的是虚景?虚景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趣?

2.文章多次引用诗文名句,找出这些诗文名句并体会: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替换这些名句?如果替换以后,会不会影响文章的语言风格?

3.有时,作者也借助想像的力量,看一看,哪些地方是作者想像出来的景致?

4.文章阅读使我们沉浸在一种画意之中,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风格的图画(油画、水彩、素描、速写、中国画的工笔或写意,等等)?(可以从用色和构图的意蕴等方面为自己选择的答案找到理由。)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语言特色和行文风格,体会到,江南冬景的悠闲和暖、作者心境的闲适和行文时的舒缓自如在全文中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就做到了通过简省洗练语句传达丰富的意象这一目的。

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

美。画家刘海粟对此深有感触:“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西地平线上

高建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

2、理解联想在文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提高欣赏与感悟自然美的能力;

2、学会在写作中运用想象、联想等表达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 教学难点:理解联想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问题探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起“西部”,我们会想起南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想起丝绸之路上洒落的串串悠长驼铃;会想起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著名绝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想起遥远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山脉连绵、戈壁浩瀚、盆地毗连的西部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神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西地平线上》向我们展示了西部的另一种“世间的大美” “雄伟的风景”。

二、作者简介

高建群,当代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白房子》,中篇小说《雕像》、《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惊鸿一瞥--作家高建群眼中的中国西部》、《胡马北风大漠传》等重要作品。一位被公认的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他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在他的创作题材中,始终激情高唱着生命的赞歌,营造一种生命中最为壮丽的风景,同时也融入了作家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高建群认为,作家必须要体验生活,而体验生活准确的说是体验生命。20年前,当代著名作家路遥曾经说过“我劝你们注意高建群,这是一个很大的谜,很大的未知数”。

三、初读课文

1、给加点字注音

诳语()垭口()安谧()攫取()倚托()抵达()雾霭()泥淖()

湖泊()混沌()瘴气()瞅着()眼眶()惊骇()阴霾()土坯()

2、找出文章的“文眼”,说说有何作用

“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总领全文。

3、文章写了哪三个地点的不同落日

定西高原 罗布淖尔荒原 阿勒泰草原

四、再读课文

仔细阅读描写三次落日的相关段落,完成下面表格

地点 反应 联想 特点

定西高原 惊呆了 左公柳 壮烈奔放

罗布淖尔荒原 掉下泪水 罗曼罗兰 崇高庄严

阿勒泰草原 惊骇 匈奴民族 成吉思汗 历史沧桑

五、问题讨论

1、作者三次看落日,分别联想到左公柳、罗曼罗兰、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这些联想与文章有什么联系?这些联想有什么作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关于“左公柳”的故事,是由落日的背景自然想起的。走在异地他乡、陌生的环境,将眼前之景与自己熟悉的传说故事进行时空上的联系,是人之常情。同时,这些联想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体现作者的文化涵养。我们平时在观察事物时,也要注意探寻事物背后的故事,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罗曼罗兰是因为日出,给他带来了创作的灵感。作者是因为日落,感受到死亡的庄严。由日落想到日出,这种联想是相称的。由此可知,人与自然从来都是血肉相连的,一个睿智的人可以从自然那里发掘力量,可以从自然那里获得启示。

作者由火烧云映照的地方想到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突然领悟到自己脚下普通平凡的土地曾经的惊世骇俗,在厚重的历史面前,顿觉自己的卑微与平庸。这些联想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告诉我们,联想是向读者传承内心世界的桥梁。

2、每个人都见过落日,但像作者这样如此感动震撼的却很少;每个人都会描写落日,但像作者这样把一自然景观描绘得如此扣人心弦、撞击心灵的更少。为什么高建群能够做到?这个谜底,未知数的解究竟是什么?

答案引导:语言分析 情感体验 表达方式(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教师适当引导补充)

六、结束语

作者曾经说过体验生活就是体验生命。作者对西地平线上的那块土地情有独钟,充满了对生命的考验。他钟爱这片土地,就像钟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因而他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美。在他的眼里,那里的景物都充满了生命,处处洋溢着感动因子。而所有景物中,最难忘的还是落日,将这份难忘诉诸笔端,带给我们。我们应该像高建群那样,面对朝夕相处的大自然,不仅是用我们的明眸,更要带上一颗体验的心,让我们从自然汲取生命的养分。

七、课后作业

a)思考书后练习,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

b)阅读冯骥才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赤壁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本文“文境邈不可攀”的特点。

2.能力目标:体会本文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的特点。

3.德育目标:学习作者历经磨难后开朗乐观的豁达精神。

教学设想:

重点:见教学目标1、3。

难点:见教学目标2。教学方法:

探究法(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上讨论解决问题并生成知识)。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分组研读课文,从文章的词语句子、情感哲理、写作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并制作课件

三、课堂互动

(一)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

学生可能回答

1、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学生可能回答

2、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学生可能回答

3、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学生可能回答

4、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

(二)导入新课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听课文朗读带,总体把握课文

师: 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学生可能回答

1、我感受最深的是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学生可能回答

2、自己读不出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有了感悟。

学生可能回答

3、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师:很好!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我们同学在预习中也读出了这一点。

(四)请看下列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问题一: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你是如何理解月亮“徘徊”的?

学生讨论。

明确: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也可能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建议跟读课文第1段。

师:下面我们一边听朗诵一边跟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生:全班齐读

问题二: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学生讨论。

学生可能回答

1、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月亮也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学生可能回答

2、《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明确: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美好事物、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

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师问: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明确: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学生讨论

明确:'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师:我有一个问题:这个'慕'是'爱慕'的意思吗?如果是,那么它的感情基调与哀怨、哭泣等是否矛盾?

学生讨论。

明确:我认为这里的'慕'是'思念','如慕'就是'又像在思念'。

师:语言就需要这样细心揣摩、品味。

师: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明确: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问题三:这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 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本段情感有何变化?

学生讨论。

明确:曹操和'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

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令人悲叹的啊。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本段情感由喜而悲。

师:那么,它通过客人的一段议论,用对比写出了愀然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

明确: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

还有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只有' 托遗响 于悲风 '的悲哀。师: 同学们注意,这儿的'风'已不是徐来的'清风',而变成了'悲风',显示了情绪的变化,将情融于景中去抒写。

问题四:第四段议论让人难以理解。'哀吾生之须臾'与'水与月'有什么关系?'且夫'一句与解答客的问题又有什么本质上联系?

师:文章从第四段开始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你看它从几个方面论述主旨?

明确: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议论,属本段第二层次。

师:第一层次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明确: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明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师:作者用什么修辞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明确: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明确:'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问题五: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学生讨论。

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

师: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明确: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师:那么后面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诵四、五两段,着重体会景、情、理的交融。

小结: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景(山水之乐)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情(悲)无枝可依 英雄安在人生无常

理(达观之乐)盈虚有数 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 与子共适

问题六: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学生讨论。

观点参考: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小结: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问题七: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言之成理即可。

可能有以下观点:

1、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2、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3、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

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

师:学了《前赤壁赋》苏轼的达观对你有何影响? 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你怎样看待。

问题八: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生: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生: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生: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师:对。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

字,则公真意所在。'

问题九:文中吹洞箫的客人是谁?真有这样一场主客对话吗?

明确:

1.古代“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2.见老教材152页《〈赤壁赋〉中吹箫人》

3.客人的话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主客问答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内心苦闷迷惘又不甘消沉落寞的矛盾思想。“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五)布置作业

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教学目的:

1.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现象。

2.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3.通过与《小石潭记》的比较阅读,加深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特征的掌握。

二、教学重点:见教学目的1.2

三、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疏通课文生字词及语句停顿节奏。

一、导入新课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乎.似与游者相乐.'出自何人所写的哪篇文章?(柳宗元《小石潭记》)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十年间,遍游佳山秀水,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创作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尤为人们传诵的是《永州八记》,我们已经学习了《小石潭记》,今天将再次和柳一起登上西山之巅,感受其高峻峭拔的特立之景,体会作者抒发的内心感受。

二.简介作者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三.解题

八百零五年,柳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此期间他放浪于山水之间,排遣郁闷,写了不少游记文章,《永州八记》是其中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始得',初识,初游.'宴游',宴饮游乐.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视情怀。

四.疏通课文

1.生自读,将下面有拼音的生字正上音,并记熟

⑴ 僇(lù)人 ⑵ 惴(zhuì)栗(lì)⑶施施(yì)(yì)

⑷榛(zhēn)莽 ⑸茅伐(fá)⑹箕(jī)踞(jù)

⑺衽(rèn)席 ⑻岈(xiā)然 ⑼若垤(dié)

⑽攒(cuá)蹙(cù)⑾培(pǒu)娄(lǒu)⑿颢(hào)气

⒀引觞(shāng)⒁斫(zhuó)⒂ 遁(dùn)隐 ⒃颓(tuí)然 ⒄冥(míng)合2.生朗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3.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4.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5.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6.复述主要内容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找出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理解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2.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一、复习旧课

二、分析课文

1. 翻译全文

2. 词语小结

A、古今异义

未始(古义)未尝 而~知西山之怪特。(今义)没开始

累积(古义)重叠,积压 攒蹙~(今义)积累

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知吾向之未始游。(今义)转折连词

于是(古义)从此,从这时 游~乎始。(今义)递进连词

更(古义)更换交替 醉则~相枕以卧。(今义)更加

披(古义)拨到则~草而坐。(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就(古义)接近,颓然~醉(今义)就是。

向(古义)从前然后知吾~之未始游。(今义)朝。

志(古义)记 故为之文以~。(今义)志气,志向。

是(古义)代词,这 ~岁元和四年也。(今义)判断动词。

B、一词多义

异 认为。。。奇异 始指~之

独特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态者

特 特别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 超出一般 然后知是山之~立

为 成为 自余~ 人

为(表目的)故~之文以志

C、通假字

自余为僇人('僇'通'戮',遭到贬谪)

3、思考问题

A、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明确:作者游山水是想聊以忘忧,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感受。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B、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明确:前部分写以往浏览时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的高洁人格。

C、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

明确:第一次反映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第二次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前后对比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独特感受。

D、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明确:作者不直接写眼中西山,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的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做法华西亭。。。异之'。再写登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凡数州。。。之下'映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为类'的感受。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体会本文的语句特点。

2、通过与《小》的比较,加深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理解。

一、复习旧课

二、分析课文

1、根据文意给课文划层次,并归纳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概述自己被贬到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

第二部分:特写游西山的经过。

2、体会本文在语句方面的特点。

三、反复诵读,试背此文。

四、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中本课练习。

附:主体板书

概写: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特写:西山之怪特 高峻:凡数州之土壤……之下;尺寸千里

广大:悠悠乎……洋洋乎……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物我浑一)

神的一滴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提高其分析鉴赏能力。

2、理解本文清新朴素的文字间传达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丽风光的陶醉热爱,也有对人类文明发展对大自然造成破坏的痛惜。【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本文写景手法的分析。

2、体会文章质朴本色的语言风格。

3、思考领悟作者给予我们的启迪: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找到灵魂安宁的归宿。【课时安排】一课时 【预习检查】(略)【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相信大家对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并不陌生,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比海子更没有奢求的人,他就是美国的梭罗。如何了解呢,那就要通过今天文章《神的一滴》了。

二、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梭罗,于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国马萨堵塞州康科德城,1833-1837年就学并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1840年在家乡执教两年。然后他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家里(1841-1843年),当门徒,又当助手,开始尝试写作。1845年,他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该州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1849

年,他写了一本叫作《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的书。1854年,《瓦尔登湖》这本文学名著出版了。本书开始的时候反响并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于1862年病逝于康城,终年44岁。他留下了《日记》39卷,已有多种版本和选本问世。这位美国作家,被公认为是与孤独结伴的作家。

书中有梭罗的题词:“我并不想为沮丧写一首颂歌/倒是想象在自己的栖所报晓的雄鸡/劲头十足地夸耀/哪怕只是为了提醒我的邻居。”

三、由于大家对梭罗及其作品不是很熟悉,我摘了一些名人的评论,大家迅速浏览一下:

1、爱默生(美国著名作家、思想家)

美国还没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国民。这似乎是一种罪恶,使他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完就离开,而没有人能够替他完成;对于这样高尚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侮辱。„„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2、怀特(美国20世纪散文家)

„„我记得我在读到它时的狂喜之情,多年之前,在一段踌躇绝望的日子里,是它让我恢复了健康。梭罗的《瓦尔登湖》在今天仍是既切中时弊,又适逢其时。在我们这个不稳定的季节,当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寻找从完全失控的世界中避开的隐居地时,他在康科德林中的小木屋就是个避风港。

3、乔治.爱略特(英国著名女作家)

《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

4、徐迟(中国著名诗人、《瓦尔登湖》译者)

《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部,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澄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四、品味下面的关键句,组内交流,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关键句投影出来)

1、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明确:在作者心目中,瓦尔登湖美丽丰富宁静博大而又灵性洋溢,所以他由衷地喻为“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和“大地的眼睛”。句中的“天性”指人的自然本性,梭罗认为,长期以来,人的自然本性被日益复杂的社会所压抑,被日益膨胀的欲望所遮蔽,而瓦尔登湖就像一面镜子,使人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真实的天性。

2、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剧。明确:是说从西端高处看瓦尔登湖,它的样子如同一个圆形剧场,四周的山林风物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因时而化,如同戏剧上演。

3、在那种日子里,慵懒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的度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

明确:“从圆心能够画出多少条半径,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可让我们选择。”作者看来这样的生活才是他自己的生活。

4、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 明确:“——”:解释说明。类比手法。

五、写景手法、语言风格鉴赏

1、本文写景有什么特点?

分析: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刚才分析过了,作者把湖比作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说它是“大地的眼睛”。还是在第1段,作者把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山崖”是湖的“浓密突出的眉毛”。这些比喻形象细致地描摹出湖畔景物的生动情态。

2、本文语言别具魅力,虽是文学语言,但确是质朴本色,即使那些形象的比喻和美国式的幽默也都弃尽浮华,显出一种凝练和意味深长。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读几处我认为是别具魅力的地方吧。(1)第一节;(2)第二节“在一个夏天的上午,似梦非梦地醒着,直到船撞在沙滩上,惊动了我,我就欠起身来,看看命运已把我推送到哪一个岸边来了”;(3)第三节“这恶魔似的铁马,那裂破人耳的鼓膜的声音已经全乡镇都听得到了,它已经用肮脏的脚步使沸泉的水混浊了,正是它,它把瓦尔登岸上的树木吞噬了”;(4)第五节“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他用他的手围起了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澄清,并在他的遗嘱中,把它传给了康科德。我从它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样的倒影,我几乎要说了,瓦尔登,是你吗?”

六、思考

神的一滴也就是神的眼泪,神的眼泪与人的眼泪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神的眼泪为世人而流,客观的,是重生和轮回。而人的眼泪是为自己流的,是自私和虚伪的。

七、补充

梭罗有些议论很精彩:“要是没有衣服,人们的相对身份还可以保持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要是没有衣服,你能够准确地告诉我,文明人中谁是属于最高贵的阶层吗?”“许多国王疯狂地保留了大量经过仔细雕琢的石头,希望使自己永恒,假如他们用这些心思来雕琢自己的思想,又会如何?一件合乎理性的事情比高大的纪念碑更值得纪念。”我们读到这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文字,心灵会一下子豁亮起来。

在古西方的神话里,奥林匹斯山上有九位美丽而智慧的少女,她们是万神之主宙斯和记忆女神的女儿,是分司爱情、智慧、音乐、诗歌、戏剧、舞蹈、哲理、天文、数学的九位缪神,人们统称之为缪斯女神.在古希腊神话中,音乐的起源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说中阿波罗神主管音乐,下辖九位缪斯(Muse)女神——宙斯和记忆女神的九个女儿,她们每一个掌管着不同门类的艺术。

像山那样思考

一、教材简介

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一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的一篇同题散文。这套新教材最大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专题为基本结构单位,围绕专题进行设置。这篇课文所在的专题是“人与自然”这一向度,共分为有层次的三个板块:谛听天籁(自然纯美展示),感悟自然(人生感慨抒发),湖山沉思(生态忧患思考)。它是属于最后一个板块中的文章,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二、专题解说

1、主题内涵:本专题旨在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

2、通过研习,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四、教学构想

此文是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代表作《沙乡年鉴》中的一则随笔,文章语言简洁传神,挟裹着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开篇就是对一声“深沉的、骄傲的”狼嗥的特写,这也是此篇文章的文眼,作者把诗意的叙写和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这声狼嗥中,给人以震撼和思考。因此教学中我就准备以此为着眼点和突破口,紧紧围绕这一声饱含有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的号叫,展开和深入全文。同时,由于本文的语言充满着诗意美,因此可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来体味。

五、实录部分

(一)导 语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将进入这本书的压轴之戏。在这本书的最后一个专题中,我们涉及到了人与自然这样一个人文话题。也许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和感触:大自然,她是美的源泉,她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她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她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面对大自然,有的人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有的人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抒写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的人反思生态环境的恶化,思考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切关注的。

下面请看一组图片。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幅画面,大家看到了什么?(齐说:近处一只海豹倒在了血泊之中,不远处就是这起“凶杀案”的制造者——一位猎人,手里还拿着“作案工具”——猎枪,并且他的眼睛似乎还在盯着大海,盯着下一个目标的出现。)(背景介绍:这是发生在加拿大圣劳伦斯海湾的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加拿大出于商业的目的猎杀海豹已长

达三十多年,一直为世人所争议。)

再来看下一幅图片,大家看到了什么?(齐说:一头藏羚羊,一头神气活现的藏羚羊。它抬着前蹄,似乎在狂奔,地上还扬起了灰尘,这就将这头藏羚羊的生机活力,神气活现的模样展露无疑。)(背景介绍:其实就在一个多月前,它还是一头躺在冰面上的,奄奄一息的,接近死亡边缘的可怜的小羊。后来被当地的巡查人员发现后,经过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终于使它得以再现昔日的风采。这就是当时工作人员将它放归大自然时的情形。)

(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面对自然界中的生灵,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做法,一个极力捕杀,一个全力救治。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究竟是以经济利益为重,比如加拿大出于商业目的,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去肆意猎杀海豹,还是多去考虑一下在人类看来是弱者的感受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这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也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所在,从中得到一些理解和感悟。

(二)文本研习

1、接下来就给大家一些时间,我们可以小声地快速地阅读全文。相关字词可以参见大屏幕,希望大家能够把它划出来,标注好。同时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阅读,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起、缘由。

附相关字词:

嗥(háo)叫:号叫,大声叫。

拾遗(yí):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毛骨悚(sŏng)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悚,害怕。不堪(kān)教育:堪,可,能。如:堪当重任。

辨:湍(tuān)急:水势急。

揣(chuăi)测:猜测,推测。

辨:饿殍(piao):饿死的人。

俘(fú)虏(lu)。

艾(ài)蒿(hāo)

明确:是缘于人们对狼群的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2、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的特写,大家先来把这段齐读一遍,体会此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我们可以先从文中找出一些反映此种情感的词语,然后再从这些词语中体味出这声狼嗥中所饱含的情感。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学生大致谈谈自己的感受即可)那么这声嗥叫中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我们要学会从情感上升为理性,这个问题先留下来,等课文大致分析完了以后再回过头来思考这样的问题。

3、我们接着往下看,看看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可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作答)

明确: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4、文章往下还写到了一般的人,“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的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他们其实也属于第一类事物,他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那么文章接下来写到,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谁呢?

明确:是“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一开始“我”是怎样的呢?先是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齐读第六小节,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性认识、一时触动表述出来的。)有了触动以后,作者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进一步得到验证:此时作者意识到要保护环境。作者的认识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发展到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剑拔弩张的矛盾关系,但人类的印迹似乎还很重。这里保护环境归根结底还是为人类服务的(如第九小节中所叙述的那样,不至于“使河水把人类的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人类仍然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那么作者的最终认识是不是就仅限于此呢?

我们先来补充一点作者的个人经历: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我们这篇课文就选自其中。应该说作者的这些实践活动对他认识的发展更有启发。

下面我们就把文章的最后一小节一起来读一遍,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思考上面刚才提出的问题,看看作者在不断地实践探索过程中,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

此节中的一些语句很有哲理,我们来细细体味一下。比如“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更长远地来思考问题,不能只顾眼前暂时的利益。还如“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提问:如何理解?)这是梭罗的名言,作者对此也是完全赞同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荒野中万物之间都是怎样的。应该说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文章到此就把作者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为中心的认识,发展为了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所有一切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

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5、文章末节在引出梭罗的名言后,又提到“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这就与首节前后呼应,也回到了我们开始留下的问题了。我们再来把第一小节齐读一遍,这节其实也是此文的文眼。通过文章的讲解,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领会一下这声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涵义?

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的分析,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6、通过我们先前的反复朗读,我们能否感觉到这篇文章在形式上,特别是在语言文字上有何特色呢?比如同样是介绍自然的,介绍生态伦理观念的,它与我们的地理课本的语言,与我们的一些生物学理论,在文字表达上有何区别呢?

明确:后者是一种科学语体,而利奥波德身为一位生态伦理学家,同时他的文学素养也是很高的。他所使用的语言文学性较强,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充溢着诗意美。这就与他的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溶为一体,使全文熔诗意美与思辨色彩于一炉。

7、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它与我们的这一专题“人与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明确:是目的与途径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途径,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像山那样思考,就是作者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意表达。从生态伦理、生态和谐的角度来看,人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山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并无二致。我们要像山那样处理好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等等一切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思考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梭罗的一段文字,看看这段文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与主张?不妨再

与利奥波德的生态主张进行比照,找出两文的异同。

可以请前面的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诵一下。

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我只穿衬衫,沿着硬石的湖岸走,天气虽然寒冷,多云又多风,也没有特别分心的事,那时天气对我异常的合适。牛蛙鸣叫,邀来黑夜,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曳的赤扬和白杨,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像湖水一样,我的宁静只有涟漪而没有激荡。—— 梭罗《瓦尔登湖》 明确:此段文字主要写了作者与湖边的生物在共同享受着这样一个愉快的傍晚。

文中的“成了她(自然)自己的一部分”这句话,反映出了梭罗的主张。这样的主张与利奥波德如出一辙,都说明了一点:人类只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分子,大家都是均衡平等的。

当然两文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比如他们笔下描写的对象,描述的场景就有着不同之处:利奥波德在文中写到了许多生态恶化的场面,如高山植被的破坏,狼群遭到猎杀等等,似乎更多了点批判反思的味道,饱含着生态忧患意识;而梭罗则为我们展现了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美景,他好象在尽情地享受着和谐美景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显得很满足。其实这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正面的先例。两人好象有一反一正的味道。

两人其实都是美国的生态学家,无论思想上(都主张自然万物皆是平等一员的生态伦理观念),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有一段在荒野居住的经历,并依据这些独特的经历写成了各自的绿色经典著作),两人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学习时要学会比较,要树立起这样的比照意识,特别是针对这套新教材的学习,更是如此。

(四)、结束语

自私的人类,在付出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开篇时图片留给我们的疑问,可以说

已是不解自破。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学会像山那样去思考,使这原本已很脆弱的伤痕累累的地球,不要再继续受到伤害。

展示图片,画面内容为:一个椭圆形的蛋,上面印有各大洲的地形框架。(代表着地球)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上面已经有了几道深深的裂痕,旁边写着“脆弱的地球”。

六、课后反思

这节课基本已经完成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构想,并且很好地体现了这套新教材的精神。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波折,主要就是学生对作者生态伦理观念的理解和接受上。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到保护环境,这一层转变大家都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但可能是大家习以为常或始料未及的缘故,对万物皆是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念的理解和把握上存在一定障碍。后来通过对文章相关字句的反复研读,以及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总算顺利通过了这一关。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即以后在讲思想性较强的文章时,首先必须保证让学生充分吃透文本,其次要让学生课前尽可能地去了解作者及其思想。

第三篇:《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7.《像山那样思考》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3.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2.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美国好莱坞有一部大片——《阿凡达》,影片展示了未来世界,由于地球资源日益枯竭,人类为了掠夺新的资源,启动阿凡达计划,攻击潘多拉星球的故事。《阿凡达》虽然只是一部科幻电影,但却给观众引出了人•自然•科学的话题。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和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二、关于作者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被称为是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

三、整体感知

1.文章的题目是“像山那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怎样的思考?是谁要像山那样思考那?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

明确:“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警示人类应该像山一样思考自身与万物之间的关系。

四、课文品读

(一)读1-3自然段,思考:

1.思考: 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的特写,这一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词语。

明确:“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反抗的号角。

2.狼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说出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并说说这些成语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

狼狈为奸、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子野心 狼狈不堪、引狼拒虎、狼前虎后、鬼哭狼嚎、声名狼藉、狼心狗行„„

(贬义。狼在中国人看来,几乎成了“邪恶的化身”。但是,狼的存在却有着鲜为人知的意义。)

3.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是怎样的?或者说这声狼嗥对不同事物意味着什么?

明确:

鹿-----它是死亡的警告(威胁,死亡)

松林------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撕杀,战斗)郊狼------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允诺(食物)牛人------是银行账户透支的威胁(损失)猎人------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挑战)

4.除了这些事物,还有什么也有感受?是怎样的感受? 明确:山,它才能听懂这声狼嗥背后的深层含义。5.第三段又写到了谁的感受?是怎样的感受? 明确: “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的人”,他们的理解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6.那么文章接下来写到,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谁呢? 明确: “我”,“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山对深层含义的认识

(二)读4-7自然段,思考:

1.作者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作者以前的观点是怎样的? 明确:

“在那些年代里,没有人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

“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过度的兴奋竟使我们无法瞄准。”

“当时我很年轻,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期。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2.后来作者还是这样认为吗? 明确:显然不是

“在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的。” 3.再具体点,哪一刻、哪一场景触动了作者的心灵? 明确:“我们到达那只老狼的附近时,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

4.“这种观点”和“新的东西”是什么? 明确:“这种观点”:从前的观点——“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 ”

“新的东西”:新的观念——对狼的负罪感。

5.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吗?出现了什么情况?

明确:“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这些鹿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的。”(狼灭鹿死山秃)

五、读8-10自然段,思考:

1.当众多的狼死去之后,面对着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作者想到了什么呢? 明确:

(1)破坏的草原很难恢复:

“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恢复。”(拟人)

(2)牧牛人杀死狼也不是好事: “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

“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 2.“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是什么意思?

明确: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3.“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狼嚎究竟有着怎样的更深层的内涵? 明确:文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反映了作者深沉的忧患意识。

六、小结

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怎样的思考?谁要像山那样思考?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

明确:“像山那样思考”赋予山以人的灵性,它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形象而深刻。人类并不是地球的霸主,也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人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人应该像大山一样去思考,要客观地、从长远利益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和生态保护意识。

第四篇:像山那样思考 教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3)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预习要求】

1、利用工具书自查生字词注音及重点词语释义。

2、“像山那样思考”有怎样的内涵?

3、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4、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教学时数】二课时

⑴饿殍(piǎo):被饿死的动物或人的尸体。⑵艾蒿(ài hāo)

5、阅读课文,理一理,文中分别有哪些段落写到了“狼”、“鹿”、“牛”?作者是怎么从“狼——鹿、牛——草”这条生物链引发出“人的思考”和“山的思考”的?

明确:文章从“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开始,经过“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最后以“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作结,通过完整而严密的思路,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忧患意识。

三、小组讨论,合作提升1、2、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 明确:

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数目,不做其他的事。结果,那原来渴望着事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掉。——这些鹿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的。”(鹿死山秃)

这里,作者就写到了它认识的另一个由来:众多狼的死去,众多狼死去之后,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

作者连用了几个“看见”,这样一组排比句,给人一种紧迫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写出了狼接二连三地被消灭后出现的严重后果。

“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树木,不做其他的事。”是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被鹿群蚕食的速度之快。

“这些鹿是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的。”这个结果恰好说明了生态之间有自己特殊的调节方法,人不遵从就会出现严重后果。

⑸、当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当众多的狼死去之后,面对着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利奥波德想到了什么呢?

明确:⑴破坏的草原很难恢复:(学生齐读 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所有一切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4、思考:文章的题目是“像上那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怎样的思考?是谁要像山那样思考那?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

明确:“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警示人类应该像山一样思考自身与万物之间的关系。文章开头就是对一声狼嗥进行特写,接着就叙述了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对这声嗥叫的反应,进而指出在这些明显而迫切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加深刻的、只有这座山才能听懂的含义。

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牧牛人和猎人的思考都是出于对其眼前利益的思考,而山却是一种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思考。

因为山是长久地存在着的,所以能够从更长远、更全面的利益来看待问题,它能兼顾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看清狼是生物链上重要的一环。

人类为了眼前所谓的利益和安全,目光短浅地牺牲了长远的利益,很明显是不对的,“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所以,我们才要像山那样去思考,认清与自然的关系,平等地对待万物,我们与万物的关系和山与万物的关系是一样的,我们人类并不比一座山高明。

四、互动展示,评研深化

教师提出展示要求,并明确点评任务。对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由教师引领到位。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后展示的小组不能重复前面小组的成果,只能说出自已小组的不同思考。

五、反馈达标,拓展延伸

1、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如果不能像山那样思考,会有怎样的危害?除了文章所讲到的危害,你还能列举出哪些?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想一想,写一写你们自己对保护环境和生态这一话题的思考。

2、如果你是一名环保志愿者,请写一段宣传文字!

六、板书:

一、狼的嗥叫及其含义:

1、狼嗥

2、狼嗥的含义(深层含义只有山能客观听取)。(1——3)

二、作者认识的由来:

1、一只狼的死去(发现狼——打死狼——狼眼中垂死时的绿光给予的启示)

2、众多狼的死去——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4——7)

三、作者更深层的思考:

1、破坏的草原很难复原。

2、牧牛人杀死狼也不是好事。

3、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8——10)

(平等对待,保护生态,像山那样思考)

第五篇:像山那样思考教学反思

篇一:像山那样思考_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这节课基本已经完成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构想,并且很好地体现了这套新教材的精神。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波折,主要就是学生对作者生态伦理观念的理解和接受上。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到保护环境,这一层转变大家都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但可能是大家习以为常或始料未及的缘故,对万物皆是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念的理解和把握上存在一定障碍。后来通过对文章相关字句的反复研读,以及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总算顺利通过了这一关。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即以后在讲思想性较强的文章时,首先必须保证让学生充分吃透文本,其次要让学生课前尽可能地去了解作者及其思想。

早上,在3号楼二楼多媒体阶梯教室上了一堂的示范课,与其说是示范课,还不如说是探究课比较合适,因为大家都在摸索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我先来尝试,让大家研讨,可以从大家的评课中学到很多东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这是大家帮助我提高自己的好机会。现在我将自己上这节课的几点看法向大家作个介绍。

一、关于导入

这篇文章有很多种导入方法:可以直接从题目导入:谁像山那样思考?思考什么?怎样思考?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人是怎么思考的?也可以从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着手,甚至是从介绍《沙乡年鉴》这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导入;也可以从一组生态图片对比着手,引导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上来;还可以引导学生描述课文上狼的图片,从狼的嗥叫导入课文。我则是从版块的导语和对所学课文的回忆入手,设计这样一个导入语: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她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她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她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面对大自然,郁达夫和高建群“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苏轼和柳宗元“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抒写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人反思生态环境的恶化,思考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做的目的,意在培养学生学会利用版块的导语解读文本,利用版块的内容(本版块有“谛听天籁”、“感悟自然”和“湖山沉思”三大内容)解读文本,教给他们学习新教材的方法。

二、关于教学思路设计

首先,以提问为经,围绕“狼的嗥叫”设计了环环相扣的系列问题:①描写狼嗥的关键词语有哪些?初步体会狼嗥的含义。②这一声狼的嗥叫,引起了哪些对象的注意?这些对象可分为几类?其区别在哪(听出了什么)?③为什么要杀死这只狼?④作者的观点是如何转变的?哪一刻、哪一场景触动了作者的心灵?⑤自然界如果失去了狼会怎么样?⑥如何理解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到了这一步作者又是怎样认识狼的呢?⑦狼的嗥叫隐藏着什么样的内涵?如何理解文章一开始说狼的嗥叫是“深沉的、骄傲的”“悲鸣”?⑧我们应如何像大山一样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八个问题,基本上涵盖了全文的内容,让学生沿着老师设计的思路,一步一步地走向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上来,这样的设计,意欲培养学生利用文本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思维推理能力。这是一个想法。

第二个想法,是以找关键的字词句为纬,告诉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利用文本语言进行解读,不架空分析,无中生有,须务真求实,得出的观点要有据可循。这一点对学习语文很重要。例如,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描写狼嗥的关键词语有哪些”时,能够毫无遗漏

地找出来,并且能够初步体会狼嗥的含义;在回答“为什么要杀死这只狼”时,能够准确地找出两个关键的句子:“在那些年代里,我们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这说明只要老师告诉学生一定的方法,多数学生是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问题的。

第三个想法,以朗读为载体,把问题和关键的字词句有机结合起来。要学好语文,要理解文本的内容,朗读始终是重要的。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的语文越来越推崇语感教学,而逐渐淡化语法教学,道理也在这里。因此,我自始至终让学生读,有大声朗读,有默读;有齐读,有自读;甚至所给的“感受主题”的三则课外材料也要求学生大声朗读。通过朗读,培养语感,理解文本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三、关于难点的突破

难点确定为“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这个内涵就是: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先是引导学生从第一段中找出狼嗥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初步体会其含义;然后逐渐引导他们抓住“只有这座山才知道”“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山对狼有一种秘密的看法”等句子;当学生提及“新的东西”和“这种观点”时,我又及时加以点拨,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前后呼应的重要性,从而加深对“深刻含义”和“秘密看法”的理解;当学生对“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一时无法理解时,我就给他们铺了一个台阶:荒野中的万物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学生就很自然地解决了本文的难点:荒野中的万物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无高低尊卑之分。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与万物应和谐相处,这应是我们从荒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狼与人一样都是自然的一员,人与狼本质上是平等的。山的思考也就在这里,就是要求我们客观地、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我们面对的世界,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四、一些遗憾

1、诗歌和散文往往有文眼,整堂课始终围绕狼的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设计问题,备课时考虑好在最后总结时点明狼的“嗥叫”是文眼,最终因为时间关系而没有落实。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排比句式使用频繁而有特色,如果加以点拨,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去体味作者诗意美和思辨色彩熔于一炉的语言风格。

2、想象中应该有更多的学生会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课堂里可能掀起几个高潮,由于有那么多老师听课,开始时学生回答问题比较拘束,直到后半节课才开始放松,感觉没有像平时上课那样能够尽兴发挥。

3、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暴露出不少弊端。如,使用课件,削弱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围绕老师设计的问题而进行探讨,自己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就少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篇二: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 》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学习课文前,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你们看到过狼吗?

生(七嘴八舌):没有。电视里看到过。图片上看到过。

师:我也只从电视和图片上看到过狼,并且选取了几只带到了我们的课堂。

(投影展示狼的图片。生笑)

师:我们的汉语词汇是很丰富的,请大家找一些带“狼”字的词语,比如成语、俗语。

生(抢答):“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吞虎咽”。“鬼哭狼嚎”。“狼狈为奸”。“狼狈不堪”。

杯盘狼藉

大家的词语还真丰富。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色彩上)贬义。我最近正看着一部名为 与狼共舞 电视剧,这个词现在似乎比前几个感觉稍稍美了一点,它演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地下党与敌人巧妙周旋的故事。把敌人比喻成了凶狠残暴的饿狼。

师:“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曾经在哪本名著中出现过?

生:(零落)《红楼梦》。形容迎春的丈夫孙绍祖的。

师:我们一下子搜集了这么多有关“狼”的词语,从中可以看出人们甚至可以说人类对狼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七嘴八舌)鄙薄、厌恶、憎恨、诅咒„„

狼是一种凶险类的动物,我们常把它说成是“邪恶”的化身。试想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你独自一人走在荒郊野外,突然听到那么一两声狼的嗥叫,你会感觉怎样?

听听

(学生答:害怕,恐惧,恐怖,毛骨悚然??)

但有一个人却从狼的这一声嗥叫中,感悟到了某些深邃的东西,这个人是谁?他就是被称为“近代环保之父”的奥尔多·利奥波德,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大师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板书):像山那样思考

看学案:找同学读一下:

二、了解作者与背景

作者简介: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沙郡岁月》即《沙乡年鉴》

背景介绍: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课前必读刚才我们也已经认真读过了,现在我们各小组把学案中的基础过关合作完成。

三、重点字词:

嗥叫(háo)驯服(xǜn)蔑视(mia)迸发(bang)湍急(tuān)艾蒿(ài hāo)疲 惫(bai)饿殍(piǎo)蜿蜒(wān yán)毛骨悚然(sǒng)蔑视()迸发()疲惫()艾蒿()驯(嗥()叫:号叫,大声叫。)服

拾遗():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悚,害怕。

不堪()教育:堪,可,能。如:堪当重任。

湍()急:水势急。

揣()测:猜测,推测。

饿殍():饿死的人。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蜿()蜒:①蛇类爬行的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指名说答案。

四、自由读文,初步感知课文

我们先把课文自由朗读一遍,小组合作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

第一部分(1-3)借助一声狼嗥而引起的反应,将深刻的生态伦理表达出来。

第二部分(4-9)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第三部分(10)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

五、文本研习

(一)学习1—3自然段

1.师:《像山那样思考》以一声狼嗥开篇,第一段就是对这一声狼嗥的特写。大家先来把这段齐读一遍,体会一下这一声狼嗥有什么样的特点? 它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

明确: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狼嗥的,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蔑视”等。对于这声嗥叫中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这个问题呢,我们先留下来,等课文大致分析完了以后再回过头来解答。

2.师:好,我们接着往下看,留意这一声嚎叫的有哪些事物呢?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接下来,请大家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一下:这一声骄傲的嗥叫,引起了哪些对象的注意?

这些对象可以分成几类?它们的区别又在哪里?(可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作答),生默读思考,小组合作,完成学案。

指名汇报

生6:狼的这声骄傲的嗥叫引起了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的注意。

生7:还有山。

师:生7很细心。刚才生6筛选了很多显性信息,而遗漏了隐性的东西。但是不幸的是,这个遗漏的隐性信息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的课题是——

生:(齐喊)“像山那样思考”。

师:我们可以将上述对象分成两类。怎样分?

生8:“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归为一类,“山”归为另一类。

师:聪明,一点即通。那么,两者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生8:“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听取一只狼的嗥叫。”

师:概括一下,我们将“山”这一对象单列,是因为“山”有两个其它对象不能拥有的特点:一,长久存在;二,客观。其中“客观”尤为重要。

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告);对于松林,(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 血的预言)一场厮杀即将上演;对于郊狼,(它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允诺)是彻底地清扫战场,绝不浪费;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对于猎人,(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打狼。

(1)总结:狼的嗥叫,对于牧牛人和猎人来说,意味着只是一种职业或谋生手段中的信号。这些,在作者看来仅是些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是浅层的意思。(板书): 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

而在它后面,却隐藏着更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谁知道?(——大山)

“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完全出自---板书:自身的角度;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板书:“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3.这里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排比句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伦理,本是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鹿、牧牛人等对象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审视狼的这一声嗥叫,只有山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平等地看待它。对于山来说,狼,和奔跑的鹿群、悠闲的牛羊、骠悍的猎人、勤苦的牧人一样,都是自己的子民。对于山来说,狼的那声嚎叫,不但不可怕,相反,它觉得挺受用。师:(走到生9跟前,拍其肩,问)大山认为,狼跟我们人类是平等的。把你看成和狼一样的生命,你能接受吗? 生9:能。

师:真的能?

生9:(坚定)能!

师:看来你能做狼的朋友了,狼会喜欢你的。(生大笑)作为生态学家的作者?利奥波德在你这个年纪还不能接受这样的观点。

4、那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或默读4—9段,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划出表示作者对狼的看法或感情发生变化的语句,概括出我对狼嗥的认识是经过怎样一个变化过程的。完成学

明确:肆意猎杀狼——有负罪感——反思醒悟(像山那样思考)

1》.师:作者最初肆意猎杀狼,那么当时他对此持一种什么样的观念?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用文中的话说:“在那个年代里,没有人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当时我很年轻,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候。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也就是说,从前的“我”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认为狼吃掉了对人类有用的鹿,该杀,所以就肆意猎杀。

2》.后来作者还是这样认为吗?他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

明确:不是,作者的想法、观点在他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开始转变了。

师:作者所看见的那只狼死去的情形,文中具体是怎么描述的?

明确: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

师:作者刚刚发现这只狼的时候是怎样一幅情形?

明确: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师:你们看,前面是其乐融融的景象,而此刻却是令人难受的垂死的绿光,这样写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里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衬托出人的残忍和无知。

师:在那一刹那,作者也察觉到,他说“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他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是一种对狼的负罪感,是羞愧!)

生12:我认为这个“新的东西”就是作者以前不曾拥有过的思想。作者借用狼的眼光来表白这种思想——狼也拥有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应遭到剥夺,尽管有的物种很强大,比如人。假如谁剥夺了其他物种生存的权利,谁就将遭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只有大家平等、友好、和谐地一起生活,这个世界才是一个有生机、有发展前途的世界。

师:我为你的发言感到骄傲。因为从你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你不仅已经掌握了作者在本文中所要阐发的观点的精髓,而且升华了自己的思想。老师顺着你的解说,再做点补充。作者在这里的思考,事实上涉及到一个生态伦理的问题。就像人类拥有道德伦理一样,生态也拥有它的伦理,这个伦理,要求所有生活于生态中的对象,不管是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必须将自己置身于与其他物种平等的地位上。就像“人生来是平等的”一样,所有的物种,在生态中,都是平等的。大家在生态链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在这片土地上,有主人,却没有主宰。假如大家都能用这样的思想观念去观照大自然,就会发现大自然当中许多意想不到的奥秘和魅力。

5、师:好,现在狼死了,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么?出现了什么情况?阅读第7节,思考:自然界如果失去了狼会怎样?完成学案。读原句

“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的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

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变成无用的东西,然后则死去。我看见每一棵可吃的、失去了叶子的树只有鞍角那么高。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象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并禁止了所有其他的活动。结果,那原来渴望着事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

明确:鹿因为数目太多而死去,山秃了,草原退化了。

6.师:你们看,这里作者连用好几个“看见”,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连用几个“看见”,写出了狼接二连三地被消灭以后出现的严重后果,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的恶果。

7、面对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利奥波德开始像山那样思考。他想到了什么?学案 明确: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

师:山为什么要在对鹿的恐惧中生活?对于这一点,文章中怎么写的?

明确:当一只被狼猎杀的公鹿在两三年就可得到替补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

师:怎么理解这句话?

参考明确:食草动物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草原植被的发展速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破坏起来容易,恢复起来难。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存环境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大问题。

作者在文章的末段引用梭罗(19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的名言“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请大家思考一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无人发言)

师:看来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对于这种意味深长的句子,我们应该掘地三尺,深入体味。请大家先朗读一遍末段文字,然后交流讨论。

(生朗读。朗读后交流讨论。)

生13:“荒野”应该是人迹罕至甚至是人迹不至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各种生物包括各种动物的关系是共生共存的。

生14:自然界最大、最凶的天敌不是老虎、狮子,而是人类。人类应该收敛一点、谦虚一点,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生15: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对其他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受自己的利益驱使或思想偏差影响,不能做到客观公正,只有大自然才能抱有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的态度,从而给人真正的启迪。在现实生活中,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生态环境越好,各种物种的生活更加自由、和谐。

师:说的好。每一种生物的意愿都不尽相同,不同生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存在的理由,争取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权利。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要像山那样思考,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我觉得作者这种观点与我们古人的某些见解很相似,这里选择两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小黑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篇三:《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3 4 篇四: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徐丽丽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

2、通过研习,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由狼嗥引出的哲理思考,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牛蛙鸣叫,邀来黑夜,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曳的赤扬和白杨,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像湖水一样,我的宁静只有涟漪而没有激荡。”——索罗《瓦尔登湖》

面对大自然,有的人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有的人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抒写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的人反思生态环境的恶化,思考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切关注的。

(二)、课文分析

1、快速阅读课文,回答:看看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他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一类:鹿——死亡的警告

松林——混战与流血的预言

郊狼——得到残羹剩饭的允诺

牧牛人——银行赤字的坏兆头

猎人——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 从自身利害考虑,从狼的嗥叫中听出“希望和恐惧”

2、除此之外,文章还提到了什么对象?

——(“我”)

3、“我”对狼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一开始“我”是怎样的呢? ——先是和芸芸众生一样,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

◆是什么使他的认识发生了转变? ——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让我们齐读第六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性认识、一时触动表述出来的。——作者通过一段猎杀狼的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的触动。

——作者在叙述中融入了感情成分? ◆有同学感受到了作者的感受,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捕捉到的? ——写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与狼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形成对比,反衬人的冷酷。

——“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让人顿生怜悯之心。——“无动于衷”的岩石不如说是在指责人的无动于衷。

作者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又是如何上升为理性认识的? ——山失去了狼,鹿因数目过多而死去。◆作者的理解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有狼嗥声——狼存在,狼存在——对某些生物来说也许是威胁,但对整个自然来说(生命意义),对保持生态平衡来说,对自然的长久安全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生态意义)。补充资料:我们先来补充一点作者的个人经历: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我们这篇课文就选自其中。应该说作者的这些实践活动对他认识的发展更有启发。

4、“山”是如何思考的?山的思考独特性表现在哪里?

——另一类:(“只有”)山 “客观地去听取”,从狼的嗥叫中听出“更加深刻的含义”。

(三)、课文分析

5、“深刻的含义”是指?

狼也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生命权。在山的角度,人和狼没有什么区别。

6、浏览全文、思考:

我们应如何像大山一样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山,是永恒的,它沉稳、冷峻、阔大包容,是大自然智慧的化身,它纵览古今,深刻而冷静地见证着地球上的一切。我们像大山一样去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要客观地、从长远 出发去思考我们面对的世界,去思考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

—— 现在,我们从上到下都在创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不是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呢?是不是还应包括点别的什么方面呢?大家不妨像山那样作点思考。(自由讨论)

7、本文是从什么角度去表现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这样一个重大主题的?给我们写作以什么启示?

明确:选取个性化的角度,借对狼的嗥叫内涵的思考去表现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这样一 个重大主题,以小见大。作者,告诉大家人并非是大自然的主人,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看,我们并不比一座山高明,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并无二致。世人要站在与万物平等

的角度上对待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

(四)、主题分析

本文以“狼──鹿──草”这条食物链的被斩断为例,揭示了在愚蠢的人类种种短视行为背后隐藏的巨大的生存危机。读过这篇文章,当你再次面对一棵草、一株树、一窝蚂蚁、一群飞鸟的时候,是否也会这样提醒自己:像山那样思考。其实,长久地倾听着自然的声音的何止是群山?阅读下面一段话,仿写一段话。

人一直把自己当做高于一切的主宰,结果,环境被污染,物种被灭绝,疯狂的掠夺,地球伤痕累累,震撼人心的嚎叫,提醒“我”危险正在一步步贴近。徜徉于群山之中,像山那样思考,我们便多一分睿智,多一分稳重,敬畏生命,热爱自然。

(五)结束语

自私的人类,在付出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希望我们自觉地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学会像山那样去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非常重视母语的育人功能,旨在“通过母语教育培养具有责任心的公民,使他们形成国家观念和符合时代发展的道德价值观”强调“中教育应注意培养高中生的国家意识、现代公民意识、人类意识等”要求学生在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但是们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时,也不能忽略了文本的文学功能,毕竟我们的课堂是语文,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附于文本的学习,人文素养的提高更离不开文学的浸润。如何将文本的教育功能和文学功能结合起来,即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著名生态学者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阐述环境观的作品,是一篇哲理散文,编者将这篇文章作为“像山那样思考”一模块的最后一则文本,意在引导学生在“谛听天”“悟自然”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充分体现了人文性教育的宗旨。另外,文本本身是哲理散文,是文学作品,课不能上成纯粹的环境教育课。

所以在课堂中我着重完成两个任务:品味语言,学习文学创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二:培养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本课课程是语文,教学文本也是文学作品,笔者教学中也注重了文本的分析,前半节课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充分重视了让学生阅读文本,最后又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作品的

特色。但是笔者仍认为在两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完成较好,在删选信息,品味语言,配合阅读感受文本语言的独特魅力。

但是,在第二个目标的实现上,未做到位。首先任务间的衔接太过生硬,没有做到水乳交融。其次,第二个目标是体会大自然,这个知识点和其他课程联系紧密,而且在初中、小学课文中也应该会提到,所以在设计中我故意地忽略课外知识——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困境的补充,所以在目标上,学生并没有感受到,所以笔者就直接地给出答案。当然,这是不对的。

最后,在这次上课中,在课堂上的语言组织上由于自己不自信,所以之前将台词都背上了。因此在课堂过程中,出现了意外的问题,便紧张了。这个是要避免的。因为语文是灵动的,所以的预设也只是预设而已。这个观念是一定要转变的。篇五:教学案例-《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

类别:中学语文 编号:

[设计指导思想] 这是一篇篇幅不长、生态忧患意识明显的散文。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整体感知、深入探究、拓展提高等几个部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深入、步步提高。研习文本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先学后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重点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明白狼的生态意义,更应让学生懂得狼只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个代表而已,进而让其明白人类应平等地看待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事”与“理”之间的关系。

2.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3.体会本文诗意的语言美及作者美好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难点]理解把握万物皆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念

[学习方法] 预习展示、文本研习、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习作业】 1.学生整理收集有关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资料。

(是为了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同时了解背景)

2.有感情地阅读全文两次,给生僻字注音,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要点。(注意关键词句)

(是为了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梳理文脉)

3.准备王昌龄的《采莲曲》

(是希望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我心归像山那样思考》的主旨,体会文中的情感。)

4.阅读印发的关于“评点”的资料。

(主要是为了进行方法论的指导和优秀评点的示范,给学生以借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可提前3分钟,共需4分钟时间)

播放歌曲——齐秦的《狼》。

教师导入新课:

这匹来自北方的狼面对凄厉的北风和漫漫的黄沙发出了两声响彻旷野的长啸,只为了传说中美丽的草原。今天我们要学的《像山那样思考》中也有一匹狼,它的那声对抗性的、悲哀的嗥叫又是为了什么呢?

(在散文教学中,抒情氛围的营造,能使学生披文入情;而且播放歌曲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最后的语言又适时的揭示了本课

的教学目标,可谓一举两得)

(二)解题

题目是一个短语,根据你对文章的预习,请同学们把题目补充完整,(提示:山会思考么?它在思考什么?怎样思考的?更谁像山那样思考?)

明确:(人类应当)像山那样思考(狼的嚎叫声中隐藏的含义)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什么还要屈尊向山学习,像山那样思考?山对狼的嚎叫声是怎样思考的?人又是怎样思考的?让我们追寻着狼的嚎叫声,逐步揭开问题的答案。首先请同学们找一下文中哪个地方有关于狼的嚎叫的特写?(生答:第一段)

(三)预习结果展示

整体感知,梳理文脉(这部分约需要6分钟时间)

本环节教学设计:

这一部分以学生的预习结果展示为主

1.让学生在预习基础上快速阅读全文。

(虽然课前作过预习,但是课堂上必要的快速阅读能使学生提高回答的准确性)

2.学生展示在预习时找出生僻字,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要点。

(可让学生板书更能发挥学生主动性,锻炼学生答题的条理性)

3.师生共同明确:

第一部分(1-2):狼的嚎叫及含义;第二部分(3-7):我的认识的由来;第三部分(8-10):深层的思考

(设计这一环节是在检查预习作业2的同时,为探讨 “像山那样思考”的主旨作铺垫)

(四)合作讨论(这部分约需要15分钟时间)

1.教师提出要求:精读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2.教师来回巡视,及时给以指导。

3.小组讨论。4.全班共同讨论。

说明:讨论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多鼓励,多表扬,如果学生讨论之后还是没有思路,教师要适当引导。教师准备几个重点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提出让学生作答。

参考问题: 1.文章开篇就是对一声狼嗥的特写,狼嗥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思路引导:让学生齐读第一段。我们可以先从文中找出一些反映

此种情感的词语,然后再从这些词语中体味出这声狼嗥中所包含的情感。如“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蔑视”,“悲鸣”说明这是狼痛苦的哀号,“不驯服的”、“对抗性的”、“蔑视”说明这也是狼用来反抗的号角。

2.怎样理解“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

思路引导:这句话正反映出作者对狼看法的转变。让学生从原文中找出关键句,体会作者的看法是怎样转变的。

从前 现在关键语句“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 “当时我很年轻,而且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期。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

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但是,在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结论:

狼是坏的捕食者,吃掉了对人们有用的鹿,该杀。狼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的生命应受到人的尊重。3.为什么消灭了狼之后,鹿反而“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呢? 思路引导:根据生物学知识,画出食物链。

狼少→鹿多→草光→鹿饿死

人们“聪明”地消灭了他们认为的坏东西,结果怎样呢?不光鹿因没食物吃而饿死,山也秃了,人类真是自食恶果呀!

4.怎样理解“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

思路引导: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荒野中万物之间都是怎样的。应该说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

练习设计:如果你是这只狼,你会呼喊什么?请把你呼喊的内容写出来。(学生写完后可互相交流)

说明:本题答案比较宽泛,只要学生说到“不要再捕杀狼,不要再破坏生态环境,狼的生命应受到尊重,人与万物应平等和谐相处”都是正确的。

5.为什么说“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思路引导:这个问题又回到了文章的开头部分。人、鹿、松林和郊狼在面对狼的嗥叫时的思考是一样的,都是肤浅的、短暂的、主观的,而山的思考是深刻的、长久的、客

观的。这样,文章的标题“像山那样思考”的含义也就很明确了:我们人类应像山那样客观的、深刻的思考狼嗥的含义,我们要客观地、从长远出发去思考我们面对的世界,去思考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本环节教学设计:学生在精读课文时可能对一些重点句子理解不准确,从而影响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所以本环节重点训练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五)诵读品味,精当评点(8分钟)

要求学生用铅笔标画出文中触动心灵的三个语句,并有感情地诵读,凭自己的人生经验、知识积累,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理性分析,对自己欣赏的语句进行点评;或在疑问处标记相关符号,以便探讨交流。

(这个步骤的设计强调对作品个个性化解读,在对文本的精当评点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而且顺势引出教学难点)

(六)课外延伸(这部分需要10分钟时间)

练习一:

这个早上,一夜醒来的北京人发现,天上下起了土。降下的沙土据说超过了30万吨,京城人均摊上20公斤。这些沙子,从内蒙古中西部远道而来,经河北北部入京,横扫我国10个省、区、市,两亿人的生活受到影响。

无数北京市民当天收到同样一条八卦短信:据cnn报道,中国导演张艺谋花1亿元,从蒙古购200万吨黄土,飞机抛洒,已于昨晚抵达北京上空,用以宣传新片《满城尽带黄金甲》,效果相当震撼。

要求:

狼的嗥叫引发了我们很多的思考,那么沙尘暴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请把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写下来,不少于50字。(写完后小组推荐优秀文章展示)

教师总结:

自私的人类,在付出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我们应自觉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练习二: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要求:

这首诗最大的妙处就在于作者始终不让采莲少女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正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理想状态。请你想象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并把它描述出来,不少于100字。

(写完后小组推荐优秀文章展示)

(本环节教学设计: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学生应该明白了人与狼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也有一定的体会。为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设置两个练习题进行拓展训练。)课堂小结

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是啊,在文明与自然的冲突中,我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却给自己埋下了生态的陷阱。希望同学们自觉爱护我们的环境,平等和谐地与自然万物相处。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建设环保和谐的新家园!希望齐秦歌曲中的狼能找到传说中美丽的草原,希望奥尔多?利奥波德笔下的狼不再发出震撼人心的悲鸣!

(七)课后作业 1.读《狼图腾》或观看电影《可可西里》,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

2.做一项关于环保的社会调查,比如水土流失,白色污染,土地沙漠化等,谈谈自己的感想。

下载象山那样思考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象山那样思考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徐丽丽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 2、通过研习,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理......

    《向山那样思考》教案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 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对作者及其作品等查询的结果进行课堂交流。采用反复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文眼切入,梳理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忧虑意识。......

    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 情感目标: (1)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

    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

    像山那样思考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 (2)能力目标:了解生物知识,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3)......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专题旨在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本专题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想北平教案 晏冰清 一、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 二、 教学重难点 1......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教学目标】1、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 【教学重点】1、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