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12咏史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1
2咏史诗三首
靠不住的优势
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拿了根拐杖,一个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回来时,拿雨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人回答说:“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有淋湿也没跌伤。你们的失误是由于你们凭借了优势。”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
赏读:保住天下的事,即使一个普通人,也有责任啊!(天下的兴盛与灭亡,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责任。)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自昔孔门相传之法,一则曰慎独,再则曰慎独。——刘宗周
赏读:当年孔子及其门人相传(修养自己)的主要方法,一是在无人监督之下控制自己修德避恶的慎独,再一个还是慎独。
3.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四书集注》
赏读:知道道理有早有晚,践行道时有难有易。(当你知道道以后)能够自强不息,努力去干,这便和达到道的目的是一致的。
3.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朱子大全》
赏读:修身的要点包括:说话要忠诚、信实,行为要实际、恭敬,惩戒忿恨,消除贪欲,向好处去做,把过错改掉。
一、作者视窗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代著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监察御史。与诗仙李白交厚,世称刘随州。其诗多写个人穷愁不遇,为大历诗风主要代表,与钱起并称“钱刘”。著作有《刘随州集》。《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789-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人。唐代著名诗人,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他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长于乐府,后人称为“长吉体”。代表作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秋来》等。《过陈琳墓》
温庭筠(约812-866),原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人。才情敏捷,每次考试时,押官韵作诗赋,总是以双手四指交叉,很快成八韵,人称“温八叉”“温八吟”。咸通七年(866)任国子助教,竟流落而终。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擅长近体诗,怀古写景诸诗成就较高,闺情诗婉媚香艳,一如其词。后人尊为“花间鼻祖”。著作有《花间集》。
二、写作背景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第一次迁谪是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州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县)县尉;第二次是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侯被贬为睦州(浙江建德)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金铜仙人辞汉歌》:元和八年(813),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作此诗,其时,诗人“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诗中的金铜仙人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此诗写作时间距唐王朝的覆灭(907)尚有九十余年,诗人何以产生兴亡之感呢?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境遇来理解、体味。自从天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起彼伏,西北边陲烽火不断,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情怀很不平静,急盼着建功立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不含愤离去。《金铜仙人辞汉歌》所抒发的正是这样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过陈琳墓》:这是一首咏怀古迹之作,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陈琳是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写章表书檄之类的文章。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避难冀州,袁绍让他典(意为“主管”、“掌管”)文
章,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陈琳墓在今江苏邳县,这首诗就是凭吊陈琳墓有感而作。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谪宦()
(2)天涯()
(3)潸然泪下()....(4)眸子()
(5)衰兰()
(6)惆怅()...(7)石麟()
(8)飘蓬()
(9)..2.词语释义
(1)霸才无主始怜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闻马嘶晓无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东关酸风射眸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将汉月出宫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怜惜,羡慕(2)听到(3)刺骨的寒风(4)与(5)草木凋零 3.名句背诵
(1)___________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2)画栏桂树悬秋香,________________。(3)衰兰送客咸阳道,________________!(4)词客有灵应识我,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铜雀荒凉对暮云。
答案(1)汉文有道恩犹薄(2)三十六宫土花碧(3)天若有情天亦老(4)霸才无主始怜君(5)石麟埋没藏春草
鸟()答案(1)zhé huàn(2)yá(3)shān(4)móu(5)shuāi(6)chànɡ(7)lín(8)pénɡ(9)fú
整体感知
1.《长沙过贾谊宅》
这首诗写诗人经过长沙贾谊旧宅时的悲凉心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2.《金铜仙人辞汉歌》
这首诗以神奇的想像写金铜仙人辞别汉宫时的悲凉心情和对故主的留恋,抒发了历史兴亡之感,寄寓了沉痛的家国之悲和身世之痛。
3.《过陈琳墓》
这首诗怀古伤今,通过写诗人在陈琳墓前的幽思,抒发诗人怀才不遇、落魄潦倒的身世之悲。
文脉梳理
《长沙过贾谊宅》
颔联:暗示自己生不逢时墓前之景《过陈琳墓》 颈联即景抒情墓前遥思尾联:惆怅
首联:景仰
重点突破
一、《长沙过贾谊宅》中“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一句以“无情”对“有道”,含意隽永。联系李商隐《贾生》一诗,说说你对“有道”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这句从贾谊的被贬,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对句“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时光,屈原不知贾谊会来凭吊自己,贾谊又怎知刘长卿会来凭吊自己呢?而刘长卿的心曲,恨不得让屈原、贾谊复活来倾听,当世又有谁能理解呢?他渴望当权者的“有道”。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被贬至长沙,孝文帝特意将他召回,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中,君臣谈论鬼神
之事直至深夜。在一般封建文人心中,这可谓是君臣遇合盛事,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君“有道”。然而,这“有道”没有表现在关切民生疾苦上,反而追逐求神问仙,因此这“有道”也并非实事求是。李商隐此诗,表面上是讽刺文帝,实际上矛头暗指晚唐许多皇帝,他们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致使多少栋梁之才得不到重用,因此这两首诗中的皇帝“有道”其实都不是真正的“有道”。
二、《过陈琳墓》吊陈琳,又自伤身世。请指出诗中哪些地方吊陈琳,哪些地方自伤身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开头说过去曾在史书上拜读过陈琳的文章,今天在漂泊辗转的生活中正好经过陈琳的坟墓。“青史见遗文”不仅点出陈琳以文章名世,而且蕴含着钦慕尊崇的感情。这是在吊陈琳。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若陈琳灵魂有知,想必会真正了解我这个飘蓬才士吧。这里蕴含的感情颇为复杂。其中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又暗含才人惺惺相惜、异代同心的意思。陈琳有曹操赏识,而自己虽有“霸才”却无人看重,这里流露了生不逢时的深沉感慨。这是在自伤身世。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这里对陈琳墓前的荒凉寥落的哀叹,也是对重才时代消逝的哀叹。而诗人对这个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也就在不言中了。这既是吊陈琳又是自伤身世。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文章无用,霸才无主,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这已经使人不胜感慨;而时代不同,今日从军,又焉知不是无所遇合,再历飘蓬。想到这里,怎能不临风惆怅,黯然神伤呢?这一结尾,再次地自伤身世,将诗人那种因“霸才无主”引起的生不逢时之感,更进一步地表现出来了。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的对比。
三、咏史诗是诗人通过对史迹、史事的咏叹,抒发其内心复杂的情感,即“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这主要包括抒发历史兴亡之感、托古讽今,托古寄慨、评说历史事件和人物等,请联系本课作品,加以评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咏史诗,通常是以史为吟咏对象,而借史抒怀,真正的着眼点在于“今”,借史讽今,借史自伤,抒发兴亡之感和物是人非的慨叹。
《长沙过贾谊宅》作者刘长卿用凄怆忧伤的笔调,写了贾谊生平的不顺和遭贬的悲苦命运,实际上是寄寓了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触。
《金铜仙人辞汉歌》从金铜仙人的“观感”出发,以拟人化手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情态,抒发韶华易逝、人生难久的感慨,也寄寓了诗人仕进无望、被迫离开长安时的难言心情。
《过陈琳墓》是一首咏怀古迹之作,诗人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
全诗贯串着那种生不逢时的落寞悲愤之感。借古讽今,吊陈琳是为了寄寓自己的内心感慨。
名句品评
(1)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品评 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诗人多舛的命运。“有道”的中兴之主汉文帝尚不能重用才华横溢的贾谊,那么,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又怎能重用诗人自己呢?诗人被一贬再贬,沉沦落魄看起来也就是必然的了。这里一语双关,将暗讽的笔触对准当今皇上,巧妙含蓄。接下来,诗人终究不能自释其然,面对逝者如斯的湘水,想到当年屈原在湘水失意自尽,屈原哪里知道百年后贾谊会到湘水边来凭吊他(贾谊写有《吊屈原赋》);贾谊更想不到千年之后的刘长卿又会在萧瑟的秋风中来凭吊他的旧宅。千载知音难觅,又有谁能听到诗人呼告无处、痛苦难耐的心声呢?
(2)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品评 长安城外的道路上长满了兰花,而肃杀的秋风,已把兰花摧残得枯萎衰谢了。“兰”,古人称为幽兰,属幽静之物。兰之所以“衰”,不仅是秋风的摧残,更是其愁苦的情怀所致。以“衰兰”的愁衬托铜人的愁,这愁也正是诗人的愁,恰如其《开愁歌》中的句子:“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的,苍天之上,日出月没,似乎终古不变,但假若苍天有情的话,定会与有情之物一样衰老。“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句设想奇绝,响落天外,极为真切地烘托了铜人(亦即诗人自己)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感情炽烈执著,意境深沉阔大,实为千古名句。(3)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品评 此句是全篇寄寓之意所在。“词客”,指以文章名世的陈琳;“识”,这里是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这里所蕴涵的感情是复杂难言的:既有对自己才华的自负,也有与陈琳虽隔数代但异代同心、惺惺相惜之意。诗人怀才不遇且知音难觅,只能向早已作古的前贤倾诉,这是多么寂寞悲凉的心境。“霸才”,犹言盖世超群的才华,应是诗人自指。陈琳遇到了曹操那样礼贤下士、豁达大度的主帅,应是“霸才有主”。而诗人恰好相反,接下来着一“怜”字,有欣羡之
意,二人处境多么不同。其中有对比,有感慨,暗含自己生不逢时的不幸。考点链接
咏史诗
作为一类独立的诗歌题材,经过唐前数百年的涵养和唐宋文人的共同努力,咏史怀古诗积淀和创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特质。这种独有的艺术特征,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一、“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首先,文学性是咏史诗的永恒魅力。唐宋咏史怀古诗词秉承着唐宋诗词的特征,从形态上来说,首先是文学,是诗,是词,而不是历史。
其次,源于历史本事,有感而发,有历史事实作为凭依,而不是空发议论或单纯地抒情,这
是咏史诗构成的一个基本要素。因此无论是读史有感,还是登临故地、凭吊古迹,发思古之幽情,咏史怀古诗词必须有历史本事作为基础和触发点。即使是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四句诗纯是诗人的主观抒情,也依然需要依托于幽州台这一历史古迹的触发,有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这一历史事件为本。两者的和谐统一便构成了咏史诗词的第一特征。
二、“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
从外在形态上讲,咏史怀古诗词是文学和历史的统一;而从诗歌的内容构成上说,咏史怀古诗词的独特内涵则在于“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并且最终归结于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咏史不是目的,咏史是动因,言志抒怀才是最终的旨归。
三、“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因为题材的关系,咏史类诗歌可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具有着无限自由伸展的容量。唐宋咏史怀古诗词,一般都有着相似的创作路数。或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发思古之幽情,此为怀古;然后再由凭吊古人引发对当下的时代社会或者自我生存状态的思考,此为伤今。诗歌在古代与当今、过去与现在的转接切换中行进,这是时间的转换。还有空间的转换,从眼前所见景物的破败,遥想昔日的富庶与繁华,这是跨越历史时间的空间切割。刘禹锡的《金陵五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概而言之,咏史怀古诗词是“诗”与“史”、“咏史”与“言志”、“古”与“今”的结合与统一,这是咏史怀古诗词所独有的艺术特征。
一、延伸阅读
为爱而走
一个住在夏威夷一座偏远小岛上的男孩仔细地聆听着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圣诞节时要互赠礼物。
教师说:“礼物表示我们的爱意与我们对耶稣降临的欢喜,耶稣是最大的礼物。” 圣诞节到了,男孩为教师带来一份礼物——一颗闪闪发亮的贝壳,是海水冲上岸的贝壳中的珍品。
教师问:“你在哪里发现这样一颗稀有而又不寻常的贝壳?”
男孩告诉教师,据他所知,只有一个地方能找到这种非同寻常的贝壳。二十多英里外某个隐秘的海滩上有时会有这种贝壳冲上岸。
教师说:“哦,它真是太美了。我会一辈子珍惜它的。但你不应该走那么远的路去为我带回礼物。”
男孩闪着眼睛说:“走路是礼物的一部分。”
二、写法迁移
角度一 诗歌鉴赏
题目:选取文中一首诗歌,对其进行鉴赏。角度自定,题目自拟。150字左右。示例
赏析《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奇特形象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设想奇特,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鲜明而又变幻多姿。诗人时而正面摹写铜人的神态,时而又从侧面落笔,描绘铜人四周的景物,给它们涂上一层忧伤的色调。两种手法交互运用,使诗意开阖动荡,变幻多姿,而又始终围绕着一个“愁”字,于参差中见整饬,色调统一,题旨鲜明。“魏官”二句,侧重描写客体,“空将”二句则改写主体,用第一人称,直接抒发金铜仙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在魏官的驱使下离别汉宫,作千里之行。伴随着“我”的唯有天上旧时的明月而已。事情发生在三国时期而称月为“汉月”,它抒发的显然是一种怀旧的感情,正如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所诠释的:“因革之间,万象为之一变,而月体始终不变,仍似旧时,故称‘汉月’。”金铜仙人亲身感受过武帝的爱抚,亲眼看到过当日繁荣昌盛的景象。对于故主,他十分怀念,对于故宫,他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今坐在魏官牵引的车子上,渐行渐远,眼前熟悉而又荒凉的宫殿即将隐匿不见,抚今忆昔,不禁潸然泪下。“忆君”句中“泪如铅水”,比喻奇妙非凡,绘声绘色地写出了金铜仙人当时悲痛的形容——泪水涔涔,落地有声。这种感怀旧事、恨别伤离的神情与人无异,是 “人性”的表现,而“铅水”一词又与铜人的身份相适应,婉曲地显示了他的“物性”。这些巧妙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出金铜仙人这样一个物而人、物而神,独一无二,奇特而又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角度二 走近温庭筠
题目:请以“走近温庭筠”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300字左右。示例
花间鼻祖何处薄幸名
加冕花间派鼻祖的头衔,温庭筠当然不能“浪”得虚名。
他多着笔写妙龄女子的起居、情愫,字字辗转花间,下笔成绝句。其词香艳悱恻,行于风流止于下流,像《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每个字无不双重意境,翻手为景,覆手为情,写情写景曲径通幽,把唐朝绮丽女的懒困写成春梦了无痕,这样的手笔,怎能视为登徒子嗅香弄柳?
《菩萨蛮》娓娓道来,总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雍容倚绣,影响深远。至于某些火辣字眼,都将归类为仁者见仁、淫者见淫的智慧。清新脱俗,读之唇齿留香;或者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分泌荷尔蒙,那要检验读者自身修为。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文为镜,可辨清秽。
温庭筠诗词集,据《新唐书·艺文志》,当时曾有《握兰集》3卷,《金荃集》10卷,《诗集》5卷,《汉南真稿》10卷,又有与段成式、余知古等人诗文合集《汉上题襟集》10卷,知其创作颇丰。可惜其集不传,今所见温庭筠之诗词,惟《花间集》《全唐诗》《全唐文》中所保
存者。《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中国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自他始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词人竞相追逐,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蔚为大观,至今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
感怀花间鼻祖,世人皆怜其才。同为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珠玉在前,光芒盛极,遮掩住了温庭筠旷世之才。其实,这是历史之错。与其说人们激赏李白、杜甫的诗句,倒不如说是对盛唐精神的向往,那份深深扎进盛唐精神骨髓的乐观豁达,是被无数人仿效励志自勉的。比较起“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大无畏勇气,温庭筠的儿女情事,终究有些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苍白。
晚唐晚唐,政治颓唐,无论是报国凌云志,或者拓疆纵横术,都与那个错乱的时代格格不入。从盛唐堕向晚唐的抛物线,豪迈侠气渐行渐远,理想久久浸淫在挥之不去的胭脂罗裙中。温庭筠被裹挟在颓丧的人海中,这只是时代的过错。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A.谪宦(zhè)
两栖(xī)..B.恩犹薄(bó)
薄暮(báo)..C.眸子(mòu)
惆怅(chóu chànɡ)...D.天涯(yá)
飘蓬(pénɡ)..答案 D 解析 A项“谪”读zhé,“栖”读qī “眸”读móu。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5分)A.三年谪宦此栖迟
C.夜闻马嘶晓无迹
答案 B 解析 B项崖—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三年谪宦此栖迟
栖迟:住的太晚了。..B.寂寂江山摇落处
摇落:草木凋零。..C.东关酸风射眸子
酸风:刺骨的寒风。..D.霸才无主始怜君
霸才:盖世超群的才华。..
B.怜君何事到天崖 D.石麟埋没藏春草
。B项“恩犹薄”读báo,“薄暮”读bó。C项..
答案 A 解析 A项栖迟:居留。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5分)A.《过陈琳墓》吊陈琳,又自伤身世,点睛之句是“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B.咏史诗是诗人通过对史迹、史事的咏叹,抒发其内心复杂的情感,即“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这主要包括抒发历史兴亡之感、托古讽今、托古寄慨、评说历史事件和人物等。
C.本课的三首诗都是咏史诗,都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
D.《长沙过贾谊宅》中有对贾谊不幸命运的感慨,“怜”是诗眼。答案 D 解析 “悲”是诗眼。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20分)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1)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本诗前两句又是如何写屈平之“怨”的?(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的起句以沅湘的水起兴,沅湘的水是流不尽的。流不尽的又岂止是水?更有屈子的深怨啊!诗的前两句以“不尽”来比喻屈子“怨”的深长,以“何深”来比喻屈子“怨”的深重。
(2)此诗结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赞道:“
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请从写作手法和内容方面就这两句诗谈谈你的看法。(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的后两句是用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或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出一幅特定的秋日图景,在景中又让人仿佛看见屈子失意落魄、满腹遗恨的形象,含蓄蕴藉而又充满感情。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5分)
华清宫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 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②
③
①
第二篇:2018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9李商隐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9
李商隐诗三首
都是聪明人
严冬的清晨下着小雨。马路上一个仅穿着背心、短裤的长跑者正艰难地冒雨前行。路旁车牌下,三个穿着厚重的上班族男女在寒风细雨中缩颈跺脚,小声地议论:“瞧这长跑的,这样的早晨不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享福,情愿吃这份苦,真傻!”
长跑者与另一位长跑者相遇。前者说:“你刚才看到那三个等车的吗?我几乎天天看到他们在那里乘车上班,其实才三站地的路程,他们情愿忍着寒冷等车,而不想走着或者跑着去,顺便出点汗、锻炼一下身体,真傻!”后者颔首称是。
长跑者、不长跑者都从与对方比较中享受到做聪明人的乐趣。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汉·无名氏《古诗·甘瓜抱苦蒂》
赏读:瓜是甜的,却有个苦的瓜蒂;枣是漂亮的,却长在荆棘上。比喻世上万物难以样样都好。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赏读: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赏读: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原指一国的人才,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后来比喻借他人的批评帮助来改正自己的过错,或者比喻拿别人的情况作为借鉴。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赏读: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后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一、作者视窗
李商隐(约812-858),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
ww.eywedu.cn/
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二、写作背景
《无题二首(其一)》:这首诗大约写于开成四年(839),当时诗人任秘书省校书郎。诗人与自己所爱的一位富贵家女子,在一个美好的春夜相见,第二天自己就匆匆走马兰台,开始寂寞无聊的校书郎生活。一切美好,都成难以追寻的记忆,于是作者写了这首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贾生》:晚唐时期,许多皇帝都崇佛媚道,不顾民生,不任贤才。加上诗人自己年轻时代就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的远大抱负,却终身潦倒,始终难以施展才能,心情很是苦闷。有感于斯,诗人借贾生之故事,写了这首诗,既是对皇帝的讽刺,又抒写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
《柳》:这首诗大致写于大中五年(851),此时李商隐的妻子刚刚病故,自己又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聘,将要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活。作者自己由于党争的倾轧,长期沉沦下僚,“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心情极为沉郁苦闷,一时间悼念妻子,悲叹前路,百感交集,于是写了这首诗。借柳的今昔荣枯变化,寄寓自己的迟暮之伤、沉沦之叹。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西畔()
(2)灵犀()..(3)送钩()(4)射覆()..(5)嗟余()(6)转蓬()..(7)舞筵()(8)春苑()..
动
答应调..(9)应
(10)调
应该
调节
..改
更.(11)更 更加
.
答案(1)pàn(2)xī(3)ɡōu(4)fù(5)jiē(6)pénɡ(7)yán(8)yuàn(9)yìnɡ yīnɡ(10)diào tiáo(11)ɡēnɡ ɡènɡ 2.词语释义
(1)分曹射覆蜡灯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ww.eywedu.cn/
(2)走马兰台类转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生才调更无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乐游春苑断肠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肯到清秋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组(2)被风吹得不断在空中飞旋的蓬草
(3)才调:才华。无伦:无与伦比(4)可怜:可叹。虚:徒然(5)销魂,令人陶醉(6)岂肯 3.名句背诵
(1)________________,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昨夜星辰昨夜风 心有灵犀一点通(2)不问苍生问鬼神
整体感知
1.《无题二首(其一)》
这首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2.《贾生》
这首诗通过写贾谊与汉文帝君臣遇合的片段史实,托古讽今,抒发自己的感慨。3.《柳》
这是咏柳寄慨之作,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自叹身世。
文脉梳理
首联:对昨夜的追忆颔联:今宵心中所感《无题二首(其一)》 颈联:想象意中人今夕处境尾联:慨叹身世类转蓬的际遇
ww.eywedu.cn/
重点突破
一、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情景叙写上常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无题二首(其一)》就是如此。请结合他的《锦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诗,仔细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李商隐的诗,在情景叙写上常常采用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的方法。本诗是这样。他的《锦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锦瑟》开首以聆听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欲说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到次联,忽又写“晓梦蝴蝶”,成了虚无缥缈的梦境。由庄生忽而又写“望帝”。及至颈联又起变化,“沧海月明珠有泪”,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而皎月落于沧海,明珠生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在诗人笔下形成难以分辨之妙境。下句再转至蓝田,空间上再次变化。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又“今朝”又“当时”,极尽时空变化之能事。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全诗以“别”字为诗眼。但这首诗并非用通俗之“泪眼相送”之类的话语叙述、抒情,而是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相生,在于渲染一种情怀与气氛。整首诗的四联,很难从时空上找出四联之间的衔接过渡,好似四联诗在各自为战,但整体读来却无割裂之痕,此正是李义山之高明所在。
二、李商隐《柳》是写秋日之柳,贺知章《咏柳》则是写春日之柳。试比较二诗写景抒情的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贺知章写春日之柳,运用了比拟手法进行描写。抓住柳的披拂的枝条的外形美,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将杨柳化身为美人出现。视之无形的春风也被形象地用“似剪刀”描绘出来。这“剪刀”裁出嫩嫩的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装,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人的美的启示。诗人对柳的喜爱之情很自然地融合在这传神的描述之中。
而李商隐欲写秋日之柳,先写春日之柳,形成对比,反衬秋日之柳的萧条、衰落。用春柳的繁盛,显出秋柳之憔悴。而通篇又运用象征手法,句句写柳,实为句句写情,句句写人。用柳之今昔荣枯变化,象征自己的迟暮之伤、沉沦之痛。同样是写景抒情,比贺诗更含蓄,可谓“含思宛转,笔力藏锋不露”(《玉谿生年谱会笺》)。
三、解释下列诗句中“可怜”一词的含义,并说说它与现代汉语中“可怜”一词的意义有何不同。
ww.eywedu.cn/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可怜”是“可爱”之意,明月不忍离去,与思妇相伴。
“可怜春半不还家”一句中,“可怜”为“可惜、可叹”之意。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
“可怜身上衣正单”句中“可怜”为值得同情。“可怜光彩生门户”中“可怜”为可羡之意。“可怜夜半虚前席”中“可怜”为可惜之意。
现代汉语中“可怜”为“值得怜悯”之意,以上这些诗句中的“可怜”则各有不同。
名句品评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品评 “心有灵犀”指犀牛角中央为白色,两头相通,故曰“一点通”。犀牛角在古代被视为灵异之物。尽管没有彩凤那样的双翅得以飞越阻隔,但诗人相信自己和对方的心会像犀牛的角一样一线相通的,诗人以此比喻双方情感的相通,展现心灵的感应和情意的契合,“彩凤”“灵犀”成为爱情暗喻,彩凤比翼双飞是美满爱情的象征。这两句诗成为千古名句,诗中所包含的深厚的底蕴,使后人赋予了它更多的哲理意味和人生内涵。(2)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品评 在这里“逐臣”得以召见,且有文帝“虚前席”的虔诚倾听,看似是文帝对贾谊的器重,诗人却以“可怜”一词修饰,这一切其实都是诗人可叹的对象。“虚”字,举重若轻,使文帝前面求贤的举动从根本上让人产生疑问,留下悬念,诗情也显得跌宕起伏。下句文帝郑重求贤、虚心请教乃至“夜半虚前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而是为了“问鬼神”!这样的君臣遇合对臣子来说是幸还是不幸呢?词锋犀利,讽刺辛辣,感慨深沉,却又抑扬顿挫。
(3)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品评 秋日之柳,繁华尽褪,斜阳照着柳枝,秋蝉在树上哀鸣,一派肃杀、凄凉之景。柳曾在春日里是那样的风光无比,受人瞩目,而深秋时节,它又如何愿意面对夕阳西下、寒蝉凄切的凄凉处境呢!“肯”,岂肯,不太愿意,既是反诘,又是感叹。这是诗人咏柳寄慨之作,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考点链接
ww.eywedu.cn/
诗歌鉴赏之抑扬
抑扬是古典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就是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其抑扬关系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一、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
如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二、欲抑先扬
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这是扬。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是抑。诗人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辛辣讽刺了汉文帝政治上的昏庸与懦弱。
再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在明媚的春日里,精心打扮,登上翠楼,当看到大路旁翠绿的杨柳,才想起了离别的丈夫,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抑扬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抑扬的使用使诗词在很短的篇幅里跌宕起伏,摇曳生姿,有着很好的艺术效果,因此在鉴赏诗歌时要把握内容的前后变化,感情的前后落差,分析抑扬关系的使用,以达到准确鉴赏的目的。
一、延伸阅读
爷爷的经验
ww.eywedu.cn/
从前,有一个卖草帽的人,每一天,他都很努力地卖着草帽。有一天,他叫卖得十分疲累,刚好路边有棵大树,他就把草帽放下,坐在大树下打起盹来。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边的草帽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猴子,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有一顶草帽。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于是他赶紧把头上的草帽拿下来,丢在地上。猴子也学着他,将草帽纷纷扔在地上。卖草帽的高高兴兴地捡起草帽回家去了。回家之后,他将这件奇特的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
很多很多年后,他的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在他卖草帽的时候,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而草帽同样被拿走了。孙子想到爷爷曾告诉他的方法,他脱下草帽丢在地上,可奇怪的是,猴子竟然没有跟着他做,还直瞪着他看个不停。
不久之后,猴王出现了,捡起地上的草帽,说:“开什么玩笑!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二、写法迁移 角度 走近李商隐
题目:请以“走近李商隐”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500字左右。示例
情寄义山 ——雨打湘灵五十弦
真正的诗人,其存在的本身就是个悲剧。
义山即是如此。
义山诗中每多黄昏,细雨,轻风。那凄迷又无奈的美,源于诗人天生对外界最细微的感受力,与自身飘泊天涯之悲相交融,于是流莺舞蝶无不有情,寒梅枯荷无不有恨。诗的本质就是这样的敏感和温情。其实,李商隐的诗就算不明白那些斑驳陆离的典故,也并不难解,而将典故剥皮拆骨,也可能只“看明白”而未必“看得懂”。原因在于,义山那里,诗皆是他心底流出的音乐,随他的心绪而起伏。不懂得怎样感悟的人,大概是读不懂他的,心中的情思幽微复杂之至。义山笔下的一切都只为那缥缈如蝶的“情思”服务。典故于是使得出神入化。后世有理趣却无情思的文人用典不能望其项背。他们虽也写诗,却算不得诗人。面对义山,也只能叹一句“一篇锦瑟解人难”了。
义山诗中的深沉乃至晦涩,虽也来自于浩如烟海的典故,更多却是诗人本性的流露。他对万物都抱着物我两相惜的态度。那些过于悲天悯人的句子时常让我惊心。新笋初出即变作达官贵人席间的美食,他便有“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的慨叹。牡丹为雨所败触他身世之感,那是“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是谁说过,诗人比佛更慈悲?
那么,这样惊心动魄又美丽的句子,甚至不能用“道佛之性”来注解了。
义山貌似悲观的诗,其实包含了空灵的宇宙意识,这使义山的忧伤是有生命的忧伤。带着在苦痛中消磨不去的希望,他只为美的被轻视,被摧残,被毁灭而悲伤。他笔下总有缄结
ww.eywedu.cn/
不开的丁香花儿,情调虽略带灰色与迷蒙,深处却是那样执着,“轻身灭影何可望,粉蛾帖死屏风上”。他对生命爱的太炽热,因而对生命流逝的悲感就更真切;他对爱情的态度太虔诚,因而对爱情的破灭就更伤痛。
晚唐末世风雨飘摇,义山比同时代的诗人更深刻更敏锐地体味到人生无常。他说“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忧心国祚却明白不可挽回。这已是对大千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深刻领悟,却使他笼罩在末世悲凉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果说是悲及自身,自不足取,而往深处看,却不能不看到那一份深沉的悲。
义山应当是为自己的心活着的。诗人天性总为外人所不容。不管他将自身的真性情在那层层华美的典故、绮艳的语言后隐得再深,也藏不住,藏不尽。
他敏感,颖慧,清高,孤独。“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是他作为一个诗人的最高理想。诗人天真率性的性情注定了他坎坷终身。
是我们太过残忍,习惯赞美顶风冒雪的梅,血泪成珠的蚌,未曾真正明白它们的凄苦,而义山对这一切感之弥深。写梅也会怜它“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写松也会写作“怜君孤秀植庭中”,写蜂也会勾勒出它“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的模样。与气格雄壮还是柔弱无关,只关一颗深情绵邈的诗心。
“湘灵”的典故我十分钟爱,甚至曾经用“依约是湘灵”当了QQ昵称。一样不胜清怨啊,义山恰似锦瑟之声,离愁、忧苦、凄怨化作优美醉人的清音华彩,似湘灵鼓瑟的清灵孤寂,只合用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作结。他那扑朔难言的情,浪漫隐晦的诗,高贵孤寂的心,哪一样不是恰与锦瑟之美相关?或许义山本身就是锦瑟,还是锦瑟本就等待义山?
写到这骤然一惊,随后是会心地笑。我想起“庄生晓梦迷蝴蝶”句,义山写出这一句是否也因发现自己与“锦瑟”恰似庄生与蝴蝶纠结不清?
无怪他在惘然,我又何尝不是呢?
雨打湘灵五十弦,一脉幽情寄风前。此情已自成追忆,独背寒灯枕手眠。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A.西畔(pàn)灵犀(xī)
钓钩(ɡōu)射覆(fù)....B.嗟余(jiē)转蓬(pénɡ)舞筵(yàn)苍生(cānɡ)....C.才调(diào)可怜(línɡ)逐臣(zhú)吹拂(fú)....D.斜阳(xié)春苑(yuàn)蝉声(cán)天伦(lún)....答案 A
ww.eywedu.cn/
解析 B项中“筵”应读yán。C项中“怜”应读lián。D项中“蝉”应读chán。2.下列各句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B.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C.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论 D.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答案 C 解析 “论”应为“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可叹,令人怜悯)..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叹,令人怜悯)..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爱,指月光善解人意)..D.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可羡,惹人羡慕)..答案 A 解析 A项“可怜”是令人感慨万千,寓微讽之意。4.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昨夜星辰昨夜风: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B.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C.贾生才调更无伦:“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写出贾谊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
D.曾逐东风拂舞筵:这个“舞”字,形象地表现秋柳的婀娜多姿,同时,又把柳枝与热闹的舞筵结合起来,更加衬托了柳枝的欢乐。答案 D 解析 这个“舞”写的是春柳。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10分)
官舍早梅 张 谓
阶下双梅树,春来画不成。晚时花未落,阴处叶难生。
ww.eywedu.cn/
摘子防人到,攀枝畏鸟惊。风光先占得,桃李莫相轻。
诗歌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现梅树。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欲扬先抑。先写梅树画不成,只剩残花,叶子还未长出,梅子尚小,然后表明梅树最先占得春光,这样一抑一扬,突出了诗人对梅树高洁品格的赞叹与对桃李轻视梅树的委婉批判。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题鹤林寺[]僧舍
注
李 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注 鹤林寺:今江苏省镇南郊著名古寺,汤文宗时李涉贬官南方曾游。请指出这首诗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写自己终日醉生梦死、带着勉强情绪登山赏春是抑,写自己偶过鹤林寺与僧谈话、偷来平生难得的闲暇是扬。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
ww.eywedu.cn/
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0分)
次萧冰崖梅花韵[]
注
赵希桐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注 这首诗是唱和萧冰崖的《梅花》诗而作。三四两句欲扬先抑,写得意味深长。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会冲风踏雪顾及梅花呢?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诗人欲扬先抑,只有冰清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受到人们的青睐,表达了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赞美梅花的情感)。
ww.eywedu.cn/
第三篇:2018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8 杜牧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8
杜牧诗三首
花贩告诉我
有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他的结论是: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有位花贩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闻得到。”他的结论是:因为白天的心太浮了,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
有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他的结论是: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开不了。我们看人也一样,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志气,中年或晚年就更难有志气了。
有位花贩告诉我:“愈是昂贵的花愈容易凋谢。”他是为了要向买花的人说明:要珍惜青春呀,因为青春是最名贵的花,最容易凋谢。
有位花贩告诉我:“每一株玫瑰都有剌。”他的结论是:正如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爱护一朵玫瑰,并不要非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只能学习如何不被它的刺刺伤;还有如何不让自己的刺,刺伤心爱的人。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烈士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死谊。——《刘梦得文集》
赏读:(做出显要事功的)英烈之士和平常人不一样的原因,在于他们坚持自己的节操,为正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2.圣人因时制宜。——《李觏集》
赏读:一个圣明的人依据现实情况再制定合适的政策。例如,周文王时与周公时不一样,所以文王因当时的形势制定政策和策略,而到了周公时,形势有了发展,做法便会跟着变化。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昌黎先生集》
赏读:事业、业务精良的原因是勤学,事业、业务荒废的原因是只知游玩嬉戏。行为是通过认真思考后形成的,毁坏于随心所欲、不认真对待。4.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颜氏家训》
赏读:与好人在一起,好像进入摆满芝兰的屋子,日久天长,自己也变香了。反之,与坏人在一起,好像进入盛放烂鱼的市场,日久天长,自己也变臭了。
一、作者视窗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作品有《樊川文集》。
二、写作背景
《早雁》: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南侵,北方边地各族人民流离四散,痛苦不堪。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听到这个消息,对北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伤怀,于是以“早雁”为题写了这首诗。本诗描写大雁四散惊飞,托物寓意,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并寄予深切同情。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贵妃在这里寻欢作乐。此诗为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后代有许多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尤以杜牧的这首绝句为佳,脍炙人口。
《题乌江亭》:唐武宗会昌年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来到乌江亭。相传乌江亭就是项羽自杀的地方,诗人见到乌江亭,想到昔日西楚霸王丧身于此,心生感慨,便写下了这首咏史诗。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虏弦()
(2)胡骑()
(3)潇湘()...(4)菰米()(5)莓苔()(6)荔枝()...(7)不期().答案(1)xián(2)jì(3)xiāo(4)ɡū(5)tái(6)lì(7)qī 2.词语释义
(1)金河秋半虏弦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厌潇湘少人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顶千门次第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胜败兵家事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胡人拉弓控弦射雁,暗指军事侵略(2)潇水、湘水,均在湖南(3)依次(4)难以预料 3.名句背诵
(1)________________,水多菰米岸莓苔。(2)________________,无人知是荔枝来。(3)胜败兵家事不期,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卷土重来未可知。答案(1)莫厌潇湘少人处(2)一骑红尘妃子笑
(3)包羞忍耻是男儿(4)江东子弟多才俊
整体感知
1.《早雁》
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诗。表面上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以描写大雁的四散惊飞,喻指边地人民在战乱中饱受骚扰,流离失所,表现了作者对边地人民的深切同情。暗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骊山的绚丽繁华和华清宫的壮丽宏伟,借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3.《题乌江亭》
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发表自己对“项羽自刎”的看法,在表达惋惜同情之余,批评他不能忍辱负重和总结失败的教训而重新奋发图强,暗寓讽刺。
文脉梳理
颔联:飞途孤鸣 失群孤苦《早雁》 明写早雁
颈联:明春难返 战续难回尾联:告雁忍苦 痛苦不堪实写边民 首联:惊飞四散 失所溃逃
前两句:“兵家不期” “男儿真义” 议论《题乌江亭》
后两句:“项不渡江” “惋惜英雄” 抒情
重点突破
一、《早雁》一诗表面写雁,实际写人,这是一种什么手法?你能再举出相似的例子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早雁》表面写雁,实际写人,是一种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手法,也可以称为象征手法。这种手法在古人诗词中很常见。如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于谦的《石灰吟》、黄巢的《题菊花》、王勃的《咏风》、张九龄的《归燕诗》、李商隐的《流莺》等,这些诗都是表面写物而实际写人、写意。
二、《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是咏史诗。请结合有关资料信息说说二诗在立意与表现方法方面的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是咏史诗。但二者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所不同。
首先,《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通过送荔枝的典型事件,来鞭挞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骄奢淫逸,批判的意向明显。而《题乌江亭》则在为项羽的覆灭惋惜的同时,提出有别于传统说法的见解,讽刺是次要的。
在表现方法上,《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运用描写、记述,不发议论,不抒情,把思想倾向蕴含于冷静客观的描写、记叙中。《题乌江亭》则通过议论表明诗人的见解。
三、说说下列加□的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诗人不能入寐,灭掉烛光,披衣出门,月光满照。姣好的月光更使人难以入眠。“怜”字突出了诗人对“远人”的怀念之情。
“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出自储光羲的《田家兴八首》。“兀然”一句形象地突出了诗人与山同老、归依自然、安闲自得的心情。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是王昌龄《从军行》中的诗句。这首诗主要抒写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句画龙点睛,使全诗神韵飞扬,具有动人的力量。“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出自杜牧的《早雁》,主要寄寓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切同情。“莫厌”二字,担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从而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切同情。“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是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的前两句。“次第”是“一个接一个”,“陆续”,表明宫门之多和骊山行宫的奢侈,与整首诗借“送荔枝”反映唐玄宗、杨贵妃的骄奢淫逸相合,起到了以小见大的作用。
名句品评
(1)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品评 这是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常借秋天狩猎之机,在中原地区军民无防范情况下突然袭击,其罪魁祸首当然是其贵族统治者。“云外惊飞”,点明秋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却因战乱不得不极力高飞以避祸。一“哀”字,写出了大雁群飞无序之状和叫声之凄惨。
(2)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品评 要知道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明春雁儿们又怎能随着春风一一重返故乡呢?这是劝早雁既已到了南方,即使到了春天也不要忙于回去。这里的“春风”含有对朝廷的军事努力效果的怀疑和微讽。(3)一骑红尘妃子笑。
品评 骑马飞奔,千辛万苦赶送鲜荔枝的差官,与嫣然一笑的贵妃进行了绝妙的对比,把如此严肃的历史主题在一个幽默的“笑”字中形象地表现出来,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和典型性。这就回答了读者对上句“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开”的疑问。这句乃全诗点睛之笔,并且揭示了“安史之乱”的祸根。(4)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品评 “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乌江亭长舣船相待项羽渡江时建议项羽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千万,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是项羽率领江东八千子弟“凡百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真实反映。人们历来欣赏项羽“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男儿本色和贵族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
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的确愚蠢得好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失败的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返回江东,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或未易量。
这自然落脚到了“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是说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项羽英雄气短,至死都不肯放下架子,至死都不肯接受失败的现实,竟认为“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一意孤行,自刎而死。而这样的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考点链接
诗歌鉴赏之借古
借古即托古,在读史之后,借古事以讽今事,叫借古讽今。如果借古人事说自己的感情,却不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叫借古抒情。此借有正借,有反借。正借者,向古学习,古今一律,以古为鉴。反借者,是古非今,古今相反,古今相衬。从古生发,思古之幽情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态与思想,而作者的心态与思想恰恰又是诗歌的主旨或欣赏的要点。因为借可以藏,古人写诗作为手法要借,作为抒发真情而又不愿意惹出祸端,可能把意思藏得很深,很曲折。
时代不同,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有不同评价,必须既知历史,又知诗人。如: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生活在武则天当政之世,虽少年中举,但多次上书不被采纳,而且不断被排挤被株连陷害,最后冤枉致死。在不得志时最容易想到古人。而幽州台即黄金台,是燕昭王与郭隗的故事。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生活在党争之际,处于牛李两党夹缝中,艰难生存,郁郁寡欢。此诗与《蝉》同是不得志的表现,主旨是怀才不遇。手法不同而已。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于晚唐时世飘摇之际,讽刺那些一味享乐不管民族危亡的朝中大臣们。商女是把一切看作金钱交换的人。整首诗写现实,但引历史,有象征意义。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生活在北宋南宋之交的李清照,深受国破家亡之苦。他极力赞美项羽,其中含有对宋统治集团不顾个人不顾人民安危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批判与怨恨。
解读借古讽今类诗歌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其次要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第三要注意推敲作者对待这段往事、这个古人的态度,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延伸阅读
夜宿泉州
温馨的、有点潮湿的、南方的夜降落在城市的林梢和屋檐前。一枚新月好像一朵橘子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城市在闪耀着它的宝石似的光辉,散发着豆蔻一般的香味。泉州,你经历过多少风险,珍藏了这样多的瑰宝?呵,那林立的碑坊,那雄伟的东塔和西塔,那开元寺紫云大殿后面希腊哥林多式的廊柱雕刻,大殿前面平台基石上古埃及式的人面兽身的浮雕,那以青色花岗石建筑的、具有古叙利亚建筑风味的清真寺,……它们怎样越过时间的长河,掩映在你的林荫中,在月色里默默地沉思?
轻风从旅馆的窗口悄悄地吹过。呵,那风中仿佛吹来大海的凉气和港湾里夜潮的喧腾。泉州,在长久以前的时期,你便是世界海岸的一个中心。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中外文化的交流,在这里开放美丽的花朵。呵,我仿佛触摸得住一幅地图;在这上面,泉州,你好像林荫中的一朵金玫瑰,披着月色在那里闪光,发出深沉的香味。
古老的城市!南方的四月的夜晚,是多么的甜蜜呵。这个晚上,我想,我是不想睡觉了。泉州,让我站立在这窗口,永远守望着你。我想,我不是这里的过客,我好像是世代生长在这里的,我爱这里的一切。泉州,我缅怀你的过去,我千百倍地爱你的今天!呵,在传说中曾经开放过雪白的莲花的古桑树呵,你正是见证;泉州,今天是变得更加美丽了。我看见学校的窗户,像开放在花棚上的紫藤花一般地开放着,那灯光像海面上的渔火一样地闪耀。我看见华侨新村的房屋和它的阳台,建筑在斜坡上,周围围着竹篱,又为古老的龙眼树林的夜
色所环绕。我看见梨园戏剧团的楼房,紧靠着郊区;向前走去,那里有美丽的河流和古老的石桥。我看见车站灯火辉煌,最后一班的班车已经到站了吗?有亲爱的海外侨胞搭这一班车到家乡来省亲?我看见郊外的田野有如海洋,四月的麦浪在明月下有如海波在荡漾。我看见果园有如蜂房,花在结果,果在酿造甜汁。我看见烟囱的手臂伸到明澈的夜空,我听见厂房里的轮子和压榨机在唱着新的歌……呵,这一切,都是我所爱的!
让我伸出手来,把你整个抱在我的两臂里: 泉州,晚安!
二、写法迁移 角度 诗歌鉴赏
题目:选取文中一首诗歌,对其进行鉴赏。角度自定,题目自拟。500字左右。示例
一副热肠忧黎元 ——杜牧《早雁》赏析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纥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刺史,闻此而忧之。八月正是大雁南飞的季节,此诗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
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虏弦开”,是双关,挽弓射猎和发动军事骚扰活动。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炼的动态描写。
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仙掌”指此。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的孤寂与雁鸣的悲凉。“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
颈联又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说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地区,明春气候转暖时节,你们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故乡呢?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但这里的“春风”似乎还兼有某种比兴象征意义。据《资治通鉴》载,回纥侵扰边地时,唐朝廷“诏发陈、许、徐、汝、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来春驱逐回纥”。朝廷上的“春风”究竟能不能将流离异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更像是面对边地流民深情嘱咐的口吻。两句一意贯串,语调轻柔,情致深婉。这种深切的同情,正与上联透露的无言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照。
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雁,何处是它们的归宿?——“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相传雁飞不过衡阳,所以这里想象它们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菰米,是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嫩茎叫茭白)。莓苔,是一种蔷薇科植物,紫红色。这两种东西都是雁的食物。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尽堪作为食料,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由南征而想到北返,这是一层曲折;由北返无家可归想到不如在南方寻找归宿,这又是一层曲折。通过层层曲折转跌,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情系念也就表达得愈加充分和深入。“莫厌”二字,担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
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A.胡骑(jì)
.才俊(jùn)
.B.不期(qī)
.菰米(ɡū)
.C.卷土重来(chónɡ)
.莓苔(tāi)
.D.临潼(tónɡ)
.虏弦(xuán)
.答案 B
骑马(qí).
怙恶不悛(jùn).期年(jī).妃子(fēi).
重量(zhònɡ).乌江浦(bǔ).绣成堆(zuī).和煦(xù).
解析 A项“悛”读quān。C项“苔”读tái,“浦”读pǔ。D项“堆”读duī,“弦”读xiá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山顶千门次第开(依次)..B.长门灯暗数声来(汉宫名,后来泛指冷宫)..C.金河秋半虏弦开(暗指战争开始)...D.胜败兵家事不期(难以预料)..答案 C 解析 虏弦开:应暗指军事侵略。3.下列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金河/秋半/虏弦/开
C.须知/胡骑/纷纷/在 答案 D 解析 胜败/兵家/事不期。
4.下列对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5分)A.胜败兵家事不期:本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下文作好铺垫。
B.仙掌月明孤影过:这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反衬出长安宫阙的热闹繁华。
C.莫厌潇湘少人处: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妨暂时安居潇湘一带。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莫厌”二字,担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
D.长安回望绣成堆:这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答案 B 解析 “热闹繁华”错误,应该是“让人感受到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4分)
过勤政楼 杜 牧
①
B.山顶/千门/次第/开 D.胜败/兵家事/不期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注 ①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是玄宗处理政务的地方。②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③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1)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感昔伤今(昔盛今衰的历史兴亡之感)。暗寓了对唐玄宗晚年荒淫享乐而荒废朝政的批评。同时借古讽今,也是对晚唐的统治者的讽刺与批评。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比(反衬)。一二句主要以勤政楼此刻的衰败冷清与当年之繁华热闹相对比。后两句主要是苔藓的繁盛与勤政楼的衰败荒凉相对比。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2分)
润州二首(其一)
杜 牧
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注 ①润州:今江苏省镇江。②向吴亭:在润州丹阳县南。③可怜:可羡慕。这两句说东晋、南朝士人最为旷达风流。
(1)诗歌首句中“千里秋”三字用语奇绝,请赏析其妙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点明游览时节在深秋;②“千里”两字,既写出了江南秋色广阔无边的景象,又暗含诗人登高望远的意思。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用对比手法,将古寺里青苔满阶砌、庭院荒芜萧条与小桥下绿水潺潺流动、酒楼盛景如旧相对照,联想前代人事,吊物怀古,表达了世事沧桑的感慨。
③
②
①
③
②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4分)
绣岭宫词 李洞
春日迟迟春草绿,夜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注 ①绣岭,长安著名风景区,专供唐明皇及其后妃玩 乐之所。②李洞,生活于晚唐,是时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国势风雨飘摇,而僖宗荒淫嬉戏,贪残昏朽。
(1)诗歌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描绘了春天来临,春光融融,春草繁盛,棠花开尽,随风飘零,无人欣赏的荒凉图景。
(2)
三、四句抒发了什么情感?(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一位白发老翁唱太平曲,意在借古讽今。借开元盛世反衬僖宗的荒淫昏朽,表达人们对太平盛世的思慕,对危机深重、国势飘摇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②①
第四篇:2018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四单元 24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Word版含解析
◆2
4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明天的树叶
我家因为经营林场,爸爸规定我们每天早上出门上学之前,要先把家后面的树叶扫干净。爸爸看我们扫得辛苦,跟我说:“爸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扫树叶之前,先把明天要落下来的树叶摇下来。两天扫一次就好了。”这个方法不错。第二天早上比平时起得更早,扫地之前先去摇树,摇到一半,就发现摇树比扫地还累。好不容易把树都摇过一遍,地扫干净,自己坐在院子里,带着神秘的微笑:“明天就不用扫了。”正开心时,一阵风吹来,树叶又掉下来。“这样的事怎么会发生呢?”接下来起得比前一天更早,天还没亮就起来了。昨天一个人摇树,今天两个人摇,把明天的树叶摇下来最好连后天的也摇下来,如果能把7天的都摇下来就好了。摇到后来,摇死好几棵树。但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就是,即使你把树摇死了,明天树叶也不会在今天掉下来。明天的树叶一定会在明天掉下来。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赏读: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此联至今仍意义重大: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赏读: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赏读:这句话的意思是,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由此可以看出,自古以来,人们就比较重视文章的表达。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赏读: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一、作者视窗
周德清(约1280-约1351),字挺斋,一生未仕。元代文学家。
著有音韵学名著《中原音韵》。另《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31首,套数3套。
二、写作背景
元朝社会黑暗腐朽,阶级矛盾尖锐,人民疾苦深重,生灵涂炭,黑白颠倒,是非不辨。元朝大部分时间停止科举考试制度,大批读书人仕进无门,沉沦下位而满怀愤懑。于是,产生了一批讥时讽世的文学作品。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庙宇()(2)载青史()(3)旌节()...(4)銮舆()(5)恁忒()
(6)运蹇()...(7)闵骞().答案(1)yǔ(2)zǎi(3)jīnɡ(4)luán(5)nèn(6)jiǎn(7)qiān 2.词语释义
(1)披文握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中兴庙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越聪明越运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指岳飞兼有文武之才。披文,披阅文章。握武,掌握武略(2)宗庙社稷,代指国家(3)朝廷使臣所持的有生杀大权的符节,此代指军队(4)运气不好 3.名句背诵
(1)披文握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钱塘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晓事倒有人夸荐。(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答案(1)建中兴庙宇 载青史图书(2)愁风怨雨 长是洒西湖(3)不读书有权 不识字有钱(4)志高如鲁连 德过如闵骞
整体感知
1.《中吕·满庭芳看岳王传》
这是一篇以歌颂和悼念历史英雄人物岳飞为主题的咏史之作,批判了秦桧等权奸欺君误国、暗害忠良的罪行,指出南宋王朝误杀忠臣所招致的严重后果,表达了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悼念和歌颂之情。
2.《中吕·朝天子志感》
本文以简洁的文字,运用对比、典故等艺术手法,愤怒地控诉了元代政治对知识分子的压抑。直言不讳地谴责那个是非颠倒、贤愚不分的时代,特别是对摧残民族文化价值的社会进行控诉,强调社会要发展就必须把这一“倒”再颠倒过来。
文脉梳理
重点突破
一、《看岳王传》是作者读《岳飞传》有感而发的咏史曲。旨在歌颂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批判杀害忠良的卖国君臣,体现强烈的爱国意识。从结构看,此曲可分几个层次?从表现手法看,前半与后半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为两个层次。表现手法上,前半部分开头至“正落奸谋”,叙述岳飞的英雄业绩和被杀,后半部分重在抒情,先直抒胸臆,后借景抒情。
二、无名氏《志感》嬉笑怒骂、直言不讳地谴责是非颠倒、贤愚不分的恶俗。请细读作品,说明作品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不读书识字、不晓事理的人与聪明志高、德高守本分的人对比,揭露了当道者的愚昧无知。2.运用借代手法,用老天代指统治者。
名句品评
(1)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
品评 这三句旨在对岳飞作总括性的评价。说他文武双全,掌握兵权,为宋朝中兴建立了显赫功勋,事迹载入史册,永垂不朽。这三句从素养、功业、地位总论岳飞。
(2)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品评 钱塘路上,愁恨风雨,长久地泪洒西湖。这三句以西湖上风愁雨怨绵绵不断,青天也在为岳飞的屈死而悲伤,酝酿浓重的哀悼气氛,化悲愤为哀婉,体现岳飞英灵不朽,以及人民对英雄的长久悼念。景中含情,余韵无穷。(3)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
品评 英雄受挫折,善良的人意志消沉,越聪明的人运气越不好。作者直接对这一是非不分、贤愚颠倒的社会进行揭露。语言质朴却感情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4)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品评 这最后三句,以实例证明“越聪明越运蹇”的结论。结论是:有的人节操高洁像鲁仲连,有的人品德可敬如闵子骞,可是循规蹈矩,不走歪门邪道,结果不但不受人尊敬,反而被人轻视,看成是无出息的下贱人。考点链接
诗歌鉴赏之修辞(二)1.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2.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3.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营造一种凄凉、冷寂的意境。
5.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阿
鲁威)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除了以上几种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种经常考查到的修辞手法:
6.通感: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白居易《琵琶行》里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声音从高到低,从低到无像泉水因冷而凝结那样越来越低沉,低沉到好像要停止那样,在低沉中发出一种幽愁暗恨,所谓“无声胜有声”。这就从听觉引起视觉,引起触觉,如泉的冷涩。
7.互文: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这样写表现了木兰从军前准备细心。8.顶真: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这种修辞手法,又叫顶针或联珠。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如:“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一、延伸阅读
快乐的兰花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弟子们由于一时疏忽,当晚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望着眼前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和憔悴不堪的兰花,后悔不迭。
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详。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却在肃然起敬之余,更如醍醐灌顶,顿时大彻大悟……记得初次读到这句话时,我也是怦然心动,眼前顿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在现实生活中,现代人时常心为物役,患得患失,让过多的欲望占据心灵。正因如此,本可以很快乐很幸福的我们,在心态浮躁之中,错过了多少快乐和幸福!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这看似平淡的偈语里,暗藏了多少佛门玄机,又蕴含了多少人生智慧。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失意时,不要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想想事已如此,生气又何益?
大可用兰花的启示来为自己宽心: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往的; 我又何尝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 我又何尝是为了生气而生活的……
从此,我们将那棵快乐的兰花栽种于心田,拥有了兰心蕙质,我们的心境一定会盈满幸福与快乐、宁静与安详。
二、写作迁移 角度一 诗歌鉴赏
题目:选取文中一首诗歌,对其进行鉴赏。角度自定,题目自拟。150字左右。示例
《中吕·朝天子志感》
本曲直言不讳地谴责了那个是非颠倒、贤愚不分的时代,特别是对摧残民族文化价值的社会进行控诉。语言质朴却感情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元代是一个重吏轻儒的社会,知识分子远离政权,官和吏素质低下,胸无点墨,有的官员连签时期的数字都不会写。这不仅造成了官场风气的腐败,贪婪无忌,不知羞耻为何物;而且造成法制粗疏、吏治黑暗。这是一个是非不分、贤愚颠倒的社会。这首小曲便是对这不合理社会的揭露和控诉。
讽刺的依据是正义感。作者对不读书有权……依本分只落得人轻贱的丑恶现实,实抱有无比的轻蔑,暗含莫大的嘲弄。但这并不是玩世不恭,而是直面黑暗的真正讽刺。作者的态度,不是遁世,而是愤世。他的精神所本,仍是当时已被践踏的文化传统。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这一种基于自己信仰的正义感,也就不会产生震动人心的艺术作品。角度二 走近岳飞
题目:请以“走近岳飞”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600字左右。示例
感悟岳飞
到底是历史成就了英雄,还是英雄成就了历史?……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笑,壮怀激烈……
披着一身厚重的使命,携着一缕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的曙光,岳武穆,你横空出世。恍若一道闪亮的宝剑划破无尽沉寂的黑夜,你,屹立于中华混沌的疆场,用一杆长枪的锋利与寒光去平息无尽的烟尘,用一抹刻骨的精忠与悲壮去踏步慷慨沧桑的人生。
狼烟冲天,万马奔腾,你举枪长啸;刀光剑影,千军逐鹿,你快马如飞。短短二十年的戎马生涯,126仗,你未曾一败;寥寥几年的两军对垒,金人便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也许你锃亮的铁甲遗留了太多历史的沉迹;也许你飞舞的长枪沾染了太多历史的血痕,你的浓浓报国心所换回的却是一段苍凉的华夏民族史!
独立潮头,你高吟《满江红》;
昂首尘世,你紧握“精忠剑”。
你,是强者,令胡奴望风而逃;
你,是英雄,令世人举目高瞻。
你想着挥舞十万铁甲直捣黄龙,踏破贺兰山缺;你想着仰看关山冷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可是你万万没有想到,那接连12道金牌班师令后奸贼逆臣的狰狞与阴谋。于是,你用闪现着悲愤与迷茫的眼睛的最后一丝光亮扫视了那个浑浊的世界。你的滚滚热血、你的铮铮铁骨、你的万丈豪情都渐渐融入“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无!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的历史悲怨之中。
你去了,武穆王,你去了,英雄!
当历史的长河巨浪洗去你满身的血迹,你也留驻成一段七彩的长虹,贯穿古今,贯穿于每一个人的心里;
当你挺立的身躯成为历史长河中一座不朽的丰碑,你的刻骨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已成为千古红尘中一个笔直的航标!
把剑疾舞,扼腕落泪,骚客文人为你伤悼;布衣白丁为你不平……
不管历史将赋予你何种角色,也不管今人将给予你何种评价,在我心中,你永远是一个傲立五江潮头、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武穆王,我的英雄神武、慷慨悲壮的武穆王,你可知道,感悟你,其实就是感悟一种精神!感悟你,不仅是对你的思念和缅怀,也是对整个抗金英雄和爱国先辈的思念和缅怀。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5分)A.銮舆(yú)
夸荐(jiàn)
嬉笑(xī)...B.奸谋(móu)挫折(cuò)运蹇(jiǎn)...C.嫉妒(dù)
恁忒(mín)
旌节(jīnɡ)...D.落枕(lào)德过(dé)
忌讳(huì)...答案 C 解析 C项“恁”读nè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
A.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
士夫:指人民。..B.老天只恁忒心偏
只恁:只怨。..C.折挫英雄
折挫:磨折、挫折。..D.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
銮舆:天子的车驾,代指天子。..答案 B 解析 B项只恁:如此,这样。
3.下列对《看岳王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A.本曲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后半部分转入抒情,两部分既层次分明,又一气呵成。B.本曲用词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却”字陡转,“妒”、“奸”二词的使用,可见作者爱憎分明。
C.深入对比中刻画了英雄形象,写出了百姓的苦难,也揭示了南宋王朝灭亡的原因。D.作者以西湖上风雨不断作结,朦胧而伤感,愁怨之情显得深广绵长。答案 C 解析 曲词中只是说出百姓对英雄的凭吊,未写百姓的苦难。4.下列语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5分)A.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B.折挫英雄,消磨良善。C.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
D.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答案 D 解析 D项是排比,其他三项为对偶。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15分)
【正宫】塞鸿秋
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1)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比喻、排比(答对偶也可以给分)。开头以四个比喻组成排比,生动地勾画出官迷、政客的可鄙、可悲的形象。他们投机钻营,人格丧尽,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气节和尊严,已荡然无存。他们正在为富贵功名而奔波劳碌。
(2)这首元曲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简要概括。(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元曲撕破了官吏的嘴脸,假名士的画皮。对这些猥琐小人假扮清高,言行不一的无耻行径进行了冷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15分)
【双调】庆东原·叹世
白 朴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及早冠宜挂[]。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
注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注 冠宜挂:意即宜辞官。
(1)前三句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开头三句,以忘忧草、含笑花起兴,引出劝人弃官归隐的主题。“劝君及早冠宜挂”句,用了后汉逢萌因政治黑暗而弃官归隐的典故,暗示了当时政治的黑暗。(2)这首元曲意在叹世,作者在叹什么,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回答。(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宣扬了避世退隐的思想,表达出对功名的蔑视和否定,感叹社会政治的黑暗。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南吕】四块玉·叹世
曾 瑞
罗网施,权豪使,石火光阴不多时。劼活若比吴蚕似。皮作锦,茧做丝,蛹烫死。注 ①罗网施:指设圈套害人。②石火光阴:形容如石火迸发,转瞬即逝。③劼活:忙碌。这首元曲是一首讽刺世态之作,请你结合这首元曲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来进行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元曲全篇运用比喻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作品简洁而形象,寓意深刻而入木。开笔即用“罗网施”比喻当时魑魅魍魉的封建社会,形象贴切。接着用“石火光阴”比喻权势好景不长,嘲讽、愤慨之情溢于言表,可谓独具匠心,最后用“吴蚕”暗喻权豪作茧自缚,深化“叹世”的主题。可以说全曲作者极力嘲讽、抨击了不可一世的权贵。①
②
③
第五篇:2018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四单元 20关汉卿散曲二首 Word版含解析
◆20
关汉卿散曲二首
贝多芬之吻
我16岁时和音乐老师发生了分歧而陷入困境。那时,李斯特最后一个在世的学生著名钢琴家冯·索尔先生来到布达佩斯,要求我为他演奏一曲。我尽全力演奏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和舒曼的《蝴蝶》。最后,当我结束演奏时,冯·索尔先生站起身并在我的前额上吻了一下说:“我的孩子,当我在你这么大时成了李斯特的学生。在我的第一课后,李斯特先生吻我的前额说‘好好记住这个吻,这是贝多芬先生听完我的演奏后给我的’,为了把这份神圣的遗产传给后人,我已等了许多年,现在我认为你应该得到它。”
在我的一生中没有比冯·索尔先生对我的赞扬更有意义的事了。贝多芬之吻奇迹般地使我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帮助我成为今天的钢琴家。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贤者小学以明,不贤者废学为昏。——方孝孺
赏读:贤能的人稍微学学就明白,不贤明的人废弃学习变得昏暗。学习能使人长智。株守一隅,自画封域,而不知墙外之有天,身外之有地。——魏源《海国图志》
赏读:狭隘地守住一块小地方,自己圈成围墙,却不知墙外还有天,身外还有地,好像是井中之蛙、蜗牛在壳中一样。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梦得文集》
赏读:自然界的规律在于使一些生物不断生育生长,它的表现作用是有强有弱的。人世间的规律是法制,它的表现作用在于辨明孰是孰非。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昌黎先生集》
赏读:事业、业务精良的原因是勤学,事业、业务荒废的原因是只知游玩嬉戏。行为是通过认真思考后形成的,毁坏于随心所欲,不认真对待。
一、作者视窗
关汉卿(约1225-1300),号已斋叟(又作一斋、已斋),大都人,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范式的开创者,元代“本色派”散曲的一面旗帜。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
二、写作背景
《双调·沉醉东风》:这首小令是关汉卿写爱情的一首名作,描写了女子在为情人饯别时的离情别绪。整个曲子真切、恰如其分地描写了主人公在话别饯行之际时而含蓄时而坦率的情感,深挚真切,哀婉动人。刻画出了一个情感极为深挚凄婉,但毫不低沉感伤的痴情主人公形象,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美感。
《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关汉卿作为著名的杂剧作家,与著名杂剧女演员朱帘秀交往密切,友谊深厚。朱帘秀作为独步当时的著名演员,嫁给了一个道士,由于名花有主,形格势禁,关汉卿对她的境遇虽倍表关怀,但又不可能明白表示对她的怀念与喜爱,只好托物言志,写成此曲以赠朱帘秀。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咫尺()
(2)霎时()
(3)蹁跹()...(4)绮窗()
(5)筛曲槛()
(6)奇擎()...(7)砌()
(8)饯别()
(9)翡翠()...答案(1)zhǐ(2)shà(3)xiān(4)qǐ(5)jiàn(6)qínɡ(7)qì(8)jiàn(9)fěi 2.词语释义
(1)咫尺的天南地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刚道得声保重将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则要你手掌儿里 ..奇擎着耐心儿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比喻距离很近(2)调养,此处为“保重”意(3)等闲:平常,普通。取次:随意(4)妍:美丽。出落:显现(5)可怜:可爱。奇擎:珍奇般地托举,意为珍惜、爱抚
3.名句背诵
(1)咫尺的天南地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______________________,绣带舞蹁跹。
(3)______________,风流如谢府红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霎时间月缺花飞(2)金钩光错落(3)富贵似侯家紫帐 锁春愁不放双飞燕(4)一片朝云尽日悬
整体感知
1.《双调·沉醉东风》
这首小令是关汉卿写爱情的一首名作,描写女子在为情人饯别时的离情别绪,深挚真切,哀婉动人,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美感。2.《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
这是一篇借物咏人、构思巧妙、极见功力的散曲珍品。其中感情之热烈真切,遣辞之丽而不缛,写“珠帘”与赞人物之妙合无垠,真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在这套曲中以借物喻人的手法,巧妙运用谐音和双关的语言艺术,通过对“珠帘”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咏唱,极其生动地赞美朱帘秀这位著名女演员的秀美风姿与高超技艺,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民间艺人的真挚情感与真诚爱护。
文脉梳理
恋人朝夕相处→各奔东西《双调·沉醉东风》
饯别依依不舍→美好祝愿爽朗
《南吕·一枝花
首曲:珠帘→朱帘秀物→人歌颂赠朱帘秀》梁州:珠帘→朱帘秀的气质、品质尾:朱帘秀→美好祝愿
重点突破
一、《沉醉东风》是言情之作,与一般送别抒情曲相比较有何特色?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曲刻画惜别分手的情景,内容上感情深曲,毫无矫揉造作的成分,“以健笔定柔情”,一扫萎靡纤弱的曲风,末尾一句,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手法上一波三折地描绘热泪盈眶,足以影响对方,却强忍泪水道:千万保重,好好保重身体!但强忍泪水谈何容
易,直“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又一转折,一想到亲爱的人会因此而不忍离去,又只能泪咽肚中,劝勉对方:好好去吧,“前程万里”!感情再次压下去,此为第三次转折,体现了爱之深切。
二、朱帘秀是元代著名戏剧演员,关汉卿是当时的杰出戏剧作家,两个人有深厚的友谊。当知道朱帘秀委身于一道士,关汉卿没有从私情得失出发产生惋惜或嫉妒,而是从真正的友情出发,写《赠朱帘秀》这套曲子赞美她。分明是赞朱帘秀,为何作者不直道其名?作者从哪几方面赞美了朱帘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为二人虽关系密切,但朱帘秀已名花有主,嫁给一道士,所以作者不便直接倾诉心中情感,而用物喻人,更能表达欣赏之情和爱慕之情。
2.歌喉圆润、舞姿优美、不随便献艺、洁身自好、风流华贵、才艺出众、温柔艳丽、高洁。
三、《赠朱帘秀》用了哪些双关语,试一一找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2.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3.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色浅。
4.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锁春愁不放双飞燕。5.绮窗相近,翠户相连,雕栊相映,绣幕相牵。6.拂苔痕满砌榆钱,惹杨花飞点如绵。
四、指出下列曲辞中叠声词的意义及其所表达的语气。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萧萧,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煞煞:极,很。表达痛的程度深。萧萧:形容刮风下雨。表达了对雨的不满。剪剪:形容秋风。表达了对秋风的埋怨。娟娟:美丽。表达了喜爱之情。
名句品评
(1)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品评 眼下近在咫尺,即刻就要各分南北,心痛得好像月缺花飞。起笔便点明所写的内容是“饯别”。从时空的角度极写离别瞬间的悲哀,空灵洒脱,以虚带实,奠定全曲的情感基调。(2)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品评 紧承前两句在引出女主人公告别之语的同时,突出其复杂的心理变化,极其本色地表达出不能自持的痛苦情态,写出了告别时的声态和心态。声态是“多多保重”的叮咛,心态
是“舍不得”的极度悲哀。
(3)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
品评 借帘内朦胧的人影,写一个女演员在后台化妆打扮,不轻易出场的情景。“取次展”,表面是不允许人轻易卷帘,实际是写一个优秀演员为尊重自己的艺术,在出场之前要蓄势待发,不轻易露面。
(4)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萧萧,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
品评 愁的是淋湿曲折长廊的萧萧暮雨,恨的是穿过弯曲栏杆的剪剪西风,爱的是照过宫门的娟娟夜月。这三句借帘外自然景色的变化表现帘中人思想感情的起伏,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帘中人孤苦处境的关怀。借物写人,语意双关。(5)凌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没福怎能够见。
品评 像凌波殿前被碧玉玲珑的珠帘掩遮的湘妃一样,没福气的人不能见其真容,表示不能再见帘中人的苦闷。湘妃,湘水的女神娥皇、女英,相传她俩是尧女舜妻。舜南巡死于苍梧,她俩在湘水边痛哭,泪滴竹上成斑痕,后人称为湘妃竹,用作帘子,称为湘帘。考点链接
古典诗词中的双关艺术
一、双关艺术
指意义双关的语言艺术。用词造句时表面是一个意思,暗中隐藏另一个意思,即一语双关。
二、双关语的表现形式
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语义双关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里不再详述。在古汉语中的双关一般表现为谐音双关。
所谓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在古汉语中,谐音双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这种词音形皆同,但表达的意思不同。如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春歌》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2.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最多。如:
(1)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2)晋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里的 “丝”谐“思”,犹言织妇对自己心仪的情人的思念;“悟”谐“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本应美好和悦的爱情。
3.隐语谐音双关。这种谐音的深层含义是指一种不能明言的事件或人物命运等。如:(1)《红楼梦》第五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诗中的“林”中挂的“玉带”,“雪”里埋的“金簪”,加上前面两句诗,暗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里的“匹”,以织丝不成匹缎隐喻情人不成匹配,佳偶不能天成,永远成为人生的憾事。如泣如诉,动人心魄,令人油然生出怜惜、感慨之情。
三、古汉语中有代表性的双关语
1.“芙蓉”和“夫容”,“莲”和“怜”,“藕”和“偶”谐音双关。2.“丝”和“思”谐音双关。3.“柳”和“留”谐音双关。4.“期”和“棋”谐音双关。
5.“匹”语义双关“布匹”和“匹偶”。
一、延伸阅读
爱得多了,就成了伤害
有一个湖,叫天鹅湖,湖中有一个小岛,住着一个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渔翁摇船捕鱼,妻子养鸡喂鸭,除了买些油盐,他们很少与外界来往。
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夫妇看到这群远方来客,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谁来拜访过。
渔翁夫妇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渐渐地这群天鹅就和渔翁夫妇成了朋友。它们在岛上不仅敢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而且在老渔翁捕鱼时,它们随船而行,嬉戏左右。
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往南飞,它们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上栖息。当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觅食的时候,老夫妇就敞开他们的茅屋让它们进屋取暖,并且给它们食物,这种关爱一直持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最后,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的时候冻死的。
有时候爱得多了,也是一种伤害,并且致命。
二、写法迁移 角度一 诗歌鉴赏
题目:选取文中一首散曲,对其进行鉴赏。角度自定,题目自拟。200字左右。
示例
珠玑语唾自然流
——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赏析
此曲写送别,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真挚动人。它入手即总摄离别时的感受,首两句对偶句,很能表现离别者内心的痛苦,情绪的凝重。跟着写送行的场面,饯行的女子,手上端着酒杯,眼里盈盈珠泪。“阁着”两字,刻画出强忍眼泪的神态。后几句着重写临别赠言的场面:她刚刚对离人说了声保重将息,便心如刀割,再也说不下去了。毕竟,她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不愿意让所爱的人在离别的时刻增加痛苦,于是,她显得很爽朗,很自然,用一句美好的祝愿代替千言万语。而写她强颜欢笑,很能进一步揭示她内心的痛苦。我国写恋人送别的诗词,如韦庄的《女冠子》“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曲刻画入微处,与上面两词相埒,而真率透彻过之。
整个曲子在真切中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送别女子时而含蓄时而坦率的情感,刻画出一个声泪俱下、依依不舍的痴情女子形象。
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但前人评说,由于有了关汉卿的这支小令,使柳词“不能专美于前”(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了。确实,关曲在艺术地再现送别的整个过程中,以散曲独具的真率直白的特点,把女主人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真挚动人。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有“月缺花飞”的象征性警语,又以白话入曲,甚至以对白入曲,表现了作者运用文学语言的深厚功力。
角度二 走近关汉卿
题目:请以“走近关汉卿”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600字左右。示例
解读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
关汉卿,被后人称为“元杂剧之祖”,一生创作了60多部杂剧,剧作之多,无出其右,流传至今的有18部。其每一部作品都质量上乘,思想艺术成就高超,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汉卿在其剧作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对女性主人公的刻画,性格丰富,形象饱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创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几个共同的艺术特点。
第一,女性主人公大多出身低下,处于被剥削压迫的社会最底层。如《救风尘》的赵盼儿、《金线池》的杜蕊娘、《谢天香》的谢天香,都是青楼风尘女子;《诈妮子》的燕燕、《红楼梦》的鸳鸯是婢女出身;《望江亭》的谭记儿、《窦娥冤》的窦娥、《蝴蝶梦》的王婆,也都是受苦受难的普通民间妇女。
第二,这些女性虽然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底层,但却不是软弱无能的,她们往往具有向黑暗现实奋起抗争的勇气和胆略。如《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一个小户人家的寡妇,她饱受封建势力的压迫和社会生活的苦难。生性善良、孝顺的窦娥本不想和现实生活作对,可是
黑暗现实却逼得她发出了反抗的呼声,她骂天“错勘贤愚枉为天”,骂地“不分好歹何为地”。并发出了三个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飞雪、干旱三年。她要苍天证明她的清白,借异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又如《诈妮子》中的婢女燕燕被贵族小千户污辱后,满怀仇恨,在小千户与贵族小姐莺莺的婚礼上,燕燕大骂新婚夫妇“绝子嗣”、“没门绝户”,使在场的达官贵人们目瞪口呆。
第三,这些女性都具有聪明才智,不管面对怎样强大的对手,她们都能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敌人,成为关剧中拯救自己和他人的现实英豪。在《救风尘》里,主人公赵盼儿是一个见多识广、有情有义的青楼女子,当看到姊妹宋引章与周舍在一起时,她早已看出周舍不是真心对待宋引章,好言相劝无用,即料到了宋在不久后便会有呼救的一天。当姊妹向她发出求救信后,赵盼儿以高明的手段骗得周舍的休妻书,拯救出落难的宋引章,使周舍落得“尖担两头脱”的境地。又如《望江亭》中的谭记儿,和赵盼儿一样具有临危不惧、在谈笑间令凶恶之徒乖乖就范的智慧和胆略。自称“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的权豪势要杨衙内,看中谭记儿的美貌,便想占为己有,设计陷害谭的丈夫白士中,谭记儿巧设圈套,挽救了自己危在旦夕的一家,并为社会除一大害。
关汉卿在剧作中塑造了众多出身低微、敢于反抗、聪明睿智的女性形象,充分歌颂了这些平凡女子的不平凡,张扬了弱小女子战胜强大恶势力的智慧和力量。这些光辉的女性形象,现已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范。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5分)A.咫尺(zhǐ)
苔痕(hén)
绮窗(yǐ)...B.雕栊(lónɡ)
敷衍(yǎn)
堆砌(qì)...C.奇擎(qínɡ)
窥视(kuī)
痛煞煞(shà)...D.当真(dànɡ)
蹁跹(xiān)
一语破的(dì)...答案 A 解析 A项“绮”读q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5分)A.玲珑 栈行 霎时间 B.咫尺
琉璃
西风剪剪 C.雕栊
摇曳
筛曲槛 D.蹁跹
黯然
翡翠
答案 A 解析 A项栈-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霎时间月缺花飞(古人以“花好月圆”喻男女美满相聚,此处指悲痛分离)....B.《双调·沉醉东风......》(“双调”指曲牌名,“沉醉东风”指此曲的题目)C.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形容旋转舞动姿态)..D.眼阁着别离泪(“阁着”即含着,“阁”通“搁”)..答案 B 解析 B项双调,宫调名;沉醉东风,曲牌名。4.下列词句不含比喻的一句是()(5分)A.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 B.拂苔痕满砌榆钱 C.一片朝云尽日悬
D.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 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皆用了比喻。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12分)
[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
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逐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注注 东君:思春之神。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这一句从艺术手法上讲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里运用了“双关”的艺术表现手法。这里的“无奈春归去”,既是指自然界的“春”,也是指即将远去的人。字面指春归,实指人去,暗扣题旨“送别”,这种亦春亦人,借春写人的双关笔法,给全曲增添了含蓄美,抒发了送别之愁。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14分)
[双调]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
胡祗遹
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一片闲情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
这首明为咏物之作,咏的是一挂珠帘,但实际为咏人之作。请结合该曲文在写作上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曲明为咏物之作,咏的是一挂珠帘,但实际为咏人之作。首两句说的是珠帘的质地,且泛出夺目异彩,这正是那位色艺双全的艺术家朱帘秀的艺术形象的写照。次三句写珠帘的用途,更是那位艺术家品格风貌恰当的比拟,最后两句表面写珠帘任风吹雨打,实为写朱帘秀面对生活保持着坚忍不拔的精神。全曲语意双关,洋溢着对这位艺人品格的赞美,咏物以喻人,写得恰切自然。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乌啼[]。
注注 《古诗十九首》有“越鸟巢南枝”句,意谓南方的鸟北飞后仍筑巢在向南的树枝,清人沈德潜评第二联是“一语双关”,请对此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方面写出贬谪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状,表明自然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喻指自己仕途环境的恶劣,表明小人当道,志者难行的现实。(语意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