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三单元 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
◆1
4苏轼词二首
责 任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从此,男孩开始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集》
赏读:君子的行为,应安静地修养自己,用俭约来培植德行。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德高莫高于博爱人,为政莫高于博利人。——《新书》
赏读:道德高的没有高过对人普遍施爱,当政者最高的治理方式莫过于对广大人民有利。拥有博爱之心,是为人之道。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荀子》
赏读:用善行来洁身自好,就可以比拟尧舜。可见人们加强自我修养是多么重要啊。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赏读:《易》这门学问,走到尽头就要变化,变化以后就能通达,通达以后便能(使你的事业)长久。变通一词,启示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
一、作者视窗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作品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二、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苏轼与张怀民同被贬到黄州,与苏轼的心境相同,二人交往密切。作者不仅欣赏江边的优美风景,而更加钦佩张的气度。所以他为张所建的亭起名为 “快哉亭”,并作此词。此词通篇将写景、抒情和议论熔为一炉,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身处逆境而泰然面对的达观情怀和博大的胸襟,凛然的正气充满全篇。
《定**》:作于苏轼贬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他通过偶遇风雨这件小事,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即景生情。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骤然遇雨镇定自若,竹杖芒鞋而自得其乐。表达了他旷达超脱的胸怀,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偓佺()
(2)欹枕()
(3)杳杳()....(4)天籁()
(5)料峭()..孤鸿
没绣帘卷..(6)没
(7)卷
没有
试卷
..
答案(1)wò quán(2)qī(3)yǎo(4)lài(5)qiào(6)mò méi(7)juǎn juàn 2.词语释义
(1)欹枕江南烟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杳杳没孤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得醉翁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刚道有雌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点浩然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何妨吟啸且徐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竹杖芒鞋轻胜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料峭春风吹酒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写躺着看风景的悠然自得的情态(2)遥远迷蒙的样子(3)体会到(4)偏说,硬说(5)最高的正气和人格节操(6)吟唱长啸,表示泰然自若的情态(7)草鞋(8)形容微寒 3.名句背诵
(1)落日绣帘卷,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杳杳没孤鸿。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何妨吟啸且徐行。
答案(1)亭下水连空(2)欹枕江南烟雨(3)一蓑烟雨任平生(4)莫听穿林打叶声
整体感知
1.《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这首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水光山色,抒发了词人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2.《定**》
这首词通过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表现了词人旷达洒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文脉梳理
上片:面向风雨泰然自若《定**》
下片:雨过天晴→未来人生→超脱旷达
重点突破
一、苏轼贬官黄州是他政治生涯中第一次遭受到沉重打击,从《水调歌头》词中可以看出他面对政治祸难的态度。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并谈谈你对他的这种态度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词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第四年。全词通过描写快哉亭壮阔的山色水光,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从中看出他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达观态度。写景传达出了他亭前览胜的欣喜自得之情及不受仕途干扰、超然物外的坦荡气度和浩然之气。下阕中塑造了一位奋力搏击风浪的白头翁形象,其实他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渔翁的处世态度、不惧风浪的精神实则是苏轼所具有的。在他看来,宋公子对风的划分十分可笑,他赞成庄子所言,天籁本身无贵贱之分,关键在于人的控制之下。他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正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泰然处之,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苏轼这种在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气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这种处世原则不卑不亢,不偏不倚,可以很好地指导人生航向,让人生精彩,让生命常青。
二、用轻松的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严肃的人生主题,是苏轼词的一大特色。细读《定**》,说说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阕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必放在心上。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阕“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综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三、通过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是文学创作的常用手法。请体会下列诗句,说说它们各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伫倚”句:写主人公久立高楼,愁绪盈胸,惆怅回肠,黯然神伤,哀哀自怜,难以释怀。这是一种相思之情,一种无法排遣的抑郁之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怨情愁思,愈久愈烈,挥之不去。
“乘醉”句:这是一种乘着酒兴听箫鼓演奏、赏大好风光的雅兴,一种悠然自得、欣然自足的心情,一种轻松自如 的情趣,流露出对杭州美景的热爱和赞赏之情。
“欹枕”句:这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写出了一种淋漓兴致,传出一种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莫听”句:一种坦然自如、泰然处之的气度,外物不足萦怀,任凭风浪起,我行我素,处变不惊,表现的是一种不怕风雨、搏击风浪、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名句品评
(1)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品评 “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回忆镜头,又是现实描写。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那种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作者又以此比拟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这样就把“快哉亭”和“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2)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品评 这两句意谓正因为有一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因而才有“千里快哉风”,因而也才有今天这座黄州快哉亭啊,此两句用典,“浩然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东坡所谓“浩然气”即由此而来。“快哉风”典出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赋中,宋玉分风为“雌”“雄”讽谏楚王之意显然。妙在作者故意挑剔宋玉毛病,一本正经引经据典,实则不过是词人酣笔豪情,借题发挥而已。他从老渔夫与风浪的搏击中,悟出了做人应当遵循的哲理:只要胸中有一点“浩然之气”(指正气和节操),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如同领略“千里快哉风”那样舒适快意。苏轼这种豪迈的气概,探索人生的精神,显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3)一蓑烟雨任平生。
品评 此句点明了词中所说的风雨,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界的风雨,而兼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作者申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有气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风雨的考验。现在所面临的政治祸难又算什么呢?一个“任”字,见出自若、自信的胸襟。(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品评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阕“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考点链接
诗歌鉴赏之虚实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蒙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他又以此比拟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将“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这种以忆景写景的笔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而且加强了词境的空灵飞动。以上五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通过作者昔日的淋漓兴致,传达出当日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上片是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虚实相生,产生无穷的余味。
一、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几类: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②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③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④对面落笔,往往也是虚写,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角度着笔,而从对方角度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达意,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杜甫的《月夜》运用的正是这一技巧。安史之乱,杜甫妻离子散,自己身在长安,妻
子却远处鄜州,两地阻隔,生死莫测,牵肠挂肚,何时相逢,诗人的内心情感激荡,如波汹涛卷;但在表达这种情感时,他却从对面落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此诗的构思,正应了前人的评论“忌直贵曲”。另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也都运用了这种笔法。
“虚实相生”,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二、虚实结合题型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第三步:析效果 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a.前后形成对比,突出主旨、情感。b.烘托渲染某种氛围,表达作者某种情感。
一、延伸阅读
骆驼妈妈
有一个美国旅行者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看到这样一幕:
无人区里有一只母骆驼带着几只小骆驼一路低着头,不时地停下来闻着干燥的沙子。按照常识,旅行者知道这是骆驼在找水喝。它们显然渴坏了,几只小骆驼无精打采地走着,在太阳的炙烤下,它们的眼睛血红血红的,看起来快要支撑不住了。
旅行者还发现,小骆驼们紧紧挨着骆驼妈妈,而母骆驼总是根据不同的方向驱赶孩子们走在她的阴影里。
终于,它们来到了一个半月池边,它们停住了。几只小骆驼兴奋异常,打着响鼻。可是,池水太浅了,站在高处的几只小骆驼不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把嘴凑到池水边上去。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那只骆驼妈妈围着她的孩子们转了几圈,突然纵身跃入池潭…… 水终于涨高了,刚好能让小骆驼们喝着。
二、写法迁移 角度一 诗歌鉴赏
题目:选取文中一首诗歌,对其进行鉴赏。角度自定,题目自拟。500字左右。示例
阔大的意境,广博的胸襟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主要描写“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并融入词人超旷达观的博大胸怀,营造了一种壮阔优美、极富动感的意境。
上片先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出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濛的景致,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
下片动静结合,展现亭前广阔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动心骇目的壮观场面。词人并由此生发开来,抒发其江湖豪兴和人生追求。作者的描写由静景忽变动景,奇峰突起,极富震撼力,为下文议论和抒发豪情张本。
这种雄奇奔放的意境风格在苏轼豪放派词作中极为典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从此极为壮阔、极富动感又极具美感的意境,可以看出作者的深邃思想、博大胸襟、非凡气概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角度二 走近苏轼
题目:请以“走近苏轼”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300字左右。示例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有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肮脏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诵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词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A.偓佺(wò quán)
..鸟瞰(kàn)
.B.杳杳(yǎo)
.商榷(què)
.C.天籁(lài)
.整饬(shì)
.D.料峭(qiāo)
确凿(záo)
.答案 A 解析 B项“葩”读pā。C项“熨”读yù,“饬”读chì。D项“峭”读qiào。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料峭春风吹酒醒(形容微寒)..欹枕江南烟雨(躺着看风景的悠然自得的情态)..B.刚道有雌雄(刚才所说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草鞋)..C.杳杳没孤鸿(遥远迷蒙的样子)..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唱长啸,表示泰然自若的情态)..D.认得醉翁语(体会到)..一点浩然气(最高的正气和人格节操)..答案 B 解析 B项刚道:偏说,硬说。
欹枕(qī).
忍俊不禁(jīn).奇葩(bā).戛然而止(jiá).熨帖(yùn).
渎于职守(dú).僭越(jiàn).
时乖命蹇(jiǎn).3.从词的风格特点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5分)A.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B.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D.杨柳岸晓风残月。答案 A 解析 A项属于豪放风格的词;B、C、D三项均属婉约风格的词。4.下列对诗句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江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平静的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
B.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作者的描写奇峰突起,由静境忽变动境,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写出了词人对风浪中的白发渔翁的深切同情。C.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D.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答案 B 解析 “深切同情”错,这位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江城子·别徐州
苏 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②,清泗③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注 ①此词作于公元1079年暮春。其时苏轼在徐州仅两年,又调往湖州,调任途中,词人
①作此词抒发对徐州风物人情的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②彭城:即徐州。③清泗:清澈的泗水,泗水流经徐州。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下阕写景抒情的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实写所见之景,如“隋堤”“水溶溶”“归鸿”“彭城”、清澈的“泗水”等,词人即景抒情,依恋之情融于景中;结尾三句是虚写,词人在想象中把相思之泪寄给徐州,但却流不到楚江的东面。如此虚写,使离愁别绪更显深沉、哀婉。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注 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本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结合全词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的上片实写,描写饮散离亭西去时的所见所感。下片虚写,描写想象中的今夜停泊之地以及愁绪满怀的凄苦情状。虚实相生,把伤别之情、羁旅之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注 ①开元:天宝,说开元只是为了音律上的考虑。②驿使:送荔枝的驿站官差。请从虚实角度分析下片最后三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实写眼前所见的游人过往车马扬起的红尘,满眼佳木葱茏的骊山;虚写当年杨贵妃缢死马嵬的悲剧,交代驰驿传送荔枝的劳民之举。虚实对比,含蓄点出统治者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①
②
第二篇:2019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三单元 18登临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
◆18
登临词二首
草与禾秧苗
孔子东游,见田里放着农具,而农人已去,便拾起锄头,围着一棵禾秧苗,费力地铲了起来。
不一会儿,农人回来了,一见大怒,愤怒地说:“你为什么铲我的禾秧苗?”孔子感到很奇怪,便指着禾秧苗说:“你看,我铲的明明是草呀。”没想到农人更加恼火地说:“我种的就是喂马的草!” 孔子不禁目瞪口呆。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
赏读:孔子(在回答弟子子张问政时)说:“在位的时候不要疲倦怠惰,执行政令时要保持忠心。” 烈士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死谊。——《刘梦得文集》
赏读:(做出显要事功的)英烈之士和平常人不一样的原因,在于他们坚持自己的节操,为正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人须先立志,志立则有根本。——谢良佐
赏读:一个人必须先立定志向,立定志向才有根本。比方树木,就须先有根本,然后不断培养,后来成为一棵成材的大树。
一、作者视窗 《桂枝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亦擅长诗词。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1143-1194),字同甫(也作“同父”),永康(今属浙江)人。学者称之为龙川先生。擅长政论文,大都具有精辟独到的见解。他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是辛派词人中重要的一员。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二、写作背景
《桂枝香》:这首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以后,被罢相作江宁知府时。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使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因此,当他登上金陵高处,面对江山胜迹,不禁感慨万端,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念奴娇·登多景楼》: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陈亮为驳斥投降派所谓“江南不易保”的谬论,亲自到京口、建康等地观察地形。他根据实际调查所得的结论,向孝宗皇帝上书,提出了一系列经营南方、进取中原、统一国土的具体建议,这首《念奴娇·登多景楼》,实际上就是他这一系列政治主张的形象化。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翠峰如簇()
(2)征帆去棹()..(3)酒旗斜矗()
(4)星河鹭起()..(5)漫嗟荣辱()
(6)腥膻无际()..答案(1)cù(2)zhào(3)chù(4)lù(5)jiē(6)shān 2.词语释义
(1)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澄江似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翠峰如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背西风、酒旗斜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危楼还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凭却长江管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河洛腥膻无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肃杀、萧索(2)白色的绸带子(3)箭头,形容山的峭拔(4)直立(5)通“环”(6)依靠(7)牛羊的臊味,喻指金人的黑暗统治,带有轻蔑之意(8)强大的对手,即强敌 3.名句背诵(1)写出《桂
枝
香
》
中
运
用
比
喻的句
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登多景楼》中描写长江天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念奴娇·登多景楼》中表现作者破敌决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2)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3)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整体感知
1.《桂枝香》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抒慨词。通过对六朝统治者相继亡国的深刻历史教训的追怀和批判,对当时的当朝者提出了严正的警戒,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锐利目光和睿智的思辨能力。2.《念奴娇·登多景楼》
这是一首政治色彩非常强烈的登临词。写景、怀古都为议论作准备,在议论中申明了自己鲜明的政见,表现出抗敌报国的迫切心情、坚定立场和昂扬斗志。
文脉梳理
上片:写景故国晚秋盛况
古:六朝荒乐而亡《桂枝香》 下片:怀古→感慨
今:警世伤时
《念奴娇·登多景楼》
总结全文抨击“天限南疆北界”上片军事要地当权者苟安下片:批判六朝统治者批判“只成门户私计”作者“登临意”必胜信念
重点突破
一、《桂枝香》写登临所见景象,逼真如画。请用口语把其中的景象表述一番,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纠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登上金陵城头,远远望去,六朝故都正值深秋,天高气爽。千里长江水色澄澈,远远望去,像一匹展开的白绢,碧绿的山峰像箭头一样挺拔。残阳夕照之中,江中船只来来往往;江岸边酒肆的酒帘背负秋风斜立着。淡云蓝天之下,画船游动,洲上白鹭纷纷起舞,仿佛在银河上飞翔,这美丽的景致,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二、《桂枝香》和《念奴娇》都写及长江,但详略有异。说说两者在写法上的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桂枝香》和《念奴娇》都写及长江,但内容与手法都不同。《桂枝香》中提到长江,是用斜阳、帆樯、彩舟、白鹭来衬托长江之美,虽是秋色却无萧瑟之感,反而充满了生机与气势,运用的是白描手法。《念奴娇》一词是突出了长江的险要,借批判六朝统治者缺乏争雄的远略与勇气来揭露批判现实中当权者凭借天险以求苟安的政策,是以议论为主。
三、本课的作品涉及了六朝故事和其他古代人物故事,这对表达作品的情志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课的作品涉及了六朝故事和其他古代人物故事,这既可使词的语言精练,又增加了内容的丰富性,增加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收到了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桂枝香》中运用了“门外楼头”“后庭遗曲”等故事,对六朝统治者因竞逐豪华而导致相继败亡的历史,发出了深沉的慨叹。《念奴娇》中运用“新亭对泣”“中流击楫”“淝水之战”等故事,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名句品评
(1)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品评 此句写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细看凝眸处,却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而词人之意以风物为导引,而以人事为着落。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于其中。(2)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品评 此处化用了唐贤小杜(杜牧)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歌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作。后人视其为亡国之音。词人此处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千古弥永。
(3)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品评 镇江北面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起伏的山冈。这样的地理形势,正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是足以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做出”一语,表达了词人目击山川形势时兴会淋漓的感受。在词人眼中,山川仿佛有了灵气和生命,活动起来了,做出争雄的形势。
(4)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品评 他们依仗着长江天险,自以为可以长保偏安,但是哪里管得到广大的中原地区呢?因而中原长久为异族势力所盘踞,广大人民呻吟辗转于铁蹄之下,这是对统治者“只成门户私计”的进一步批判。“管不到”三字,可谓诛心之笔。“河洛”即黄河和洛水,代指中原地区。“腥膻”,牛羊的臊味,喻指金人的黑暗统治,带有轻蔑之意。到这里,由江山形势引出的对当权者的批判已达到极致。考点链接
登临诗
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于种种情绪激荡之下,墨客文人多生望远登高之意,或游目览胜,明理致知,或抒怀写志,怀人思乡。高楼一上,在自然和个人的观照中,在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在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中,许许多多的锦绣辞章便蓬勃而生了。
一、无限风光一望中
登高览胜,有入眼美景激荡心胸,也就有了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造化神奇的崇拜,有了生命激情的释放和燃烧。
唐寅有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万里江山都一望。”此诗虽然语近直白,但拙中见巧,先写重重登高之意,尔后以无限风光结笔,虽无细致描摹,但恰恰表现出登临时的喜悦和陶醉。
登临太湖山主峰,李白写下了“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的豪迈诗句。临眺汉江,王维描绘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水色山光和波澜壮阔。——二者均见证了盛唐之音的超凡脱俗。
二、喻理遣怀陶性情
登高使人心胸开阔,登高使人明理致知,登高使人脱尽尘垢、忘凡超俗。
处于天地之间,人渺小只如“沧海一粟”。上得高楼,临御清风,观照于自然万物和无限时空,内省于名缰利锁和狗苟蝇营,则清明澄澈之中,所思所求必也别有境界,郁闷愁苦之情,莫不被天地清风拂散。“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此句可以被演绎为登高中对生命价值的进一步探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在远眺中阐释了眼界心胸的阔大对追求的意义;“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极多登高的李白,铺写高楼美景,将自身愁绪遣散在天地之间;而“驱车登古原”的李商隐,不也是因为“向晚意不适”吗?
三、山临绝顶我为峰
登高的过程是一个征服的过程,山临绝顶或高楼独上,仰观苍穹,俯瞰四海,往往更容易生发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壮志豪情。毕竟人才是万物之灵长,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强调自我、张扬个性和抒发壮志都为登临诗开辟出更为雄伟的境界。
林则徐幼有佳对“海到无边天作岸,山临绝顶我为峰”,杜甫也想象着“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征服绝顶,也就是征服自我,从而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于自然面前,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金主完颜亮早有雄吞江南之志:“万里车书盍会同,江南登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君临天下的气概,也离不开登临绝顶的豪迈。
四、散上峰头望故乡
柳永道:“伫倚危楼风细细,望及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范仲淹说:“月明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温庭筠云:“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因为思念,乃有登高之举,触目所见,愈生别离之情。
尽管登高是绝少有机会追寻到故乡或那人的踪影的,但眼底的斜阳草色、流水青山、归雁飞鸟、落日浮云,至少给情感提供了宣泄的渠道和寄托的媒介,或给孤苦无依的情感提供了某种归宿。不是吗?那远方的青山与家乡何其相似?那匆匆的流水可流过故园的门口?那天边的归雁能否传递我思念的信息?那当空的皓月可有人与我一同守候?杨柳河边是你我分别之地呀,陌上花开,又是一年的他乡淹留。
五、万方多难此登临
登临诗的最高境界,大概是将个人情感和历史责任感紧密联系起来的舒展怀抱、怀古论今。很早陈子昂就发出《登幽州台歌》的感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思接千载,心骛八荒,远望遐思中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呈现出天地间的孤苦凄凉。
“滚滚长江东逝水”,“无边落木萧萧下”,景色浩瀚壮阔,气魄雄浑,但更有岁月的无情流逝;“千古兴亡多少事”,“六朝旧事随流水”,盛衰无常,荣辱谁知,又有几多家国难为的思索。于是,许多诗人开始借登高来喻寄哲理讽谏时世并痛伤怀抱。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杜甫的《登楼》将自然景象与国家灾难、个人情思熔于一炉,虽春色锦绣,但国家动荡的政局仍使人心怀忧郁,无路请缨,也只得空自惆怅了。“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面对山河破碎、故土难归的情形,苦闷悲愤而又绝不甘沉沦的壮烈情怀,尽在痛拍栏杆中表露无遗,也奏响了登临诗的最强音。
一、延伸阅读
弱者的等待
两人结伴横过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个中暑生病,不能行动。剩下这个健康而又饥饿的人对同伴说:“好吧,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寻找水源。”他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三个小时后,每小时对空鸣枪一声,枪声指引我,我会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与你会合。”
两人分手,一个充满信心地去找水源,一个满腹狐疑地卧在沙漠里等待。他看表,按时鸣枪。除了自己以外,他很难相信还会有人听见枪声。他的恐惧加深,认为那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不久,又相信同伴找到水,弃他而去,不再回来。
到应该击发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思量:“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伙伴早已听不见我的枪声,等到这颗子弹用过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我只有等死而已。而且,在一息尚存之际,兀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是多么痛苦,还不如……。”他用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再扣扳机。
可是不久,那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来,他所找到的是一具尸体。
二、写作迁移 角度一 诗歌鉴赏
题目:选取文中一首诗歌,对其进行鉴赏。角度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示例
立意高远 尺幅千里 ——王安石《桂枝香》赏析
金陵,在唐宋以前曾经作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国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政治家,同时也是文学家的王安石晚年住在这里,这首《桂枝香》上片描绘金陵的景色,下片通过怀古抒发感慨。
假若这是一幅图画,我们就会从大江边上、龙盘虎踞的地方看到一个凭栏眺望的老人,他便是王安石。登高望远,追古讽今,是豪放词派喜欢涉及的题材。本词起句一“登”一“送”,已见所咏之意,而接下来的“故”国“晚”秋,“初肃”天气,笔笔不离主意,确是大家手笔。且一个“送”字,就目力所及,关照整个上阕,使一股豪气贯穿全词。“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先写远景,用的是以静写动、以动写静的方法。千里长江好像一条洁白的绸带,山峦耸翠,似在亲密地簇拥着。诗人巧妙地利用了由远观而造成的错觉,在动与不动之间,给人以新奇、真切感,且又气势宏大,和下阕的追古遥相呼应,给人以强烈的时空感。“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次写近景,极为壮美;但细细品味,“征帆”、“去棹”、“残阳”、“西风”这一连串带有伤心的、摧折意味的意象,却又使人不由得联想起“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指堤。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温庭筠《杨柳枝》)、“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晏殊《踏莎行》)、“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廖世美《烛影摇红》)、“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张炎《疏影》)等诗句,因而也就有一种强烈的暗示作用。这几句写景,有与下阕怀古思今处暗合之妙,令人感受到“繁华竞逐”中所含的隐忧。“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最后写全貌:彩舟远去,融入白云淡淡的天际;银河漂星,作为白鹭翔飞的背景。也可以说:星河,可供彩舟荡桨;淡云,可与白鹭同飞。总之,诗人将天地之间的美景打成一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后用一句话进行高度的概括,“画图难足”,可谓收束有力。
下阕首句用一“念”字宕开,坠入对往昔的回忆。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曾发生过多少竞逐繁华、醉生梦死、悲恨相续的故事!“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这是何等惨痛的回忆!(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而南朝陈后主和张丽华因腐朽奢靡而破国亡家的旧事,还不令人惊心动魄么?“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从怀古拉回到眼前,抒发感慨。“此”字含义丰富,它既可具体指眼前胜景,也可抽象概括北宋当时的社会状态。“漫嗟”中融进了深情的期待与最终的无奈!“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六朝旧事早已如眼前大江,去而不返;唯有眼前秋色依旧,“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菩萨蛮》),此情此景,怎不令人万分惆怅呢?“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唐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叹赏:若只是商女不知亡国恨,或许无关大局;如果统治者不能从六朝故事中吸取亡国的教训,则是致命的。前有六朝破灭之覆辙,后有南唐后主败亡之教训,所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确令人触耳心惊啊!
本词上阕写景,景中有情,画面开阔,气势恢宏,有大气;下阕追古思今,感慨系之,笔力雄健,叙议结合,有深意。在“卑顺宛转”的婉约诗风占主导地位的宋初,王安石的这首词,无论在题材的选择和意境的开拓上,都确有开豪放词风气之先的意义。角度二 走近王安石
题目:请以“走近王安石”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不少于300字。示例
轻轻的叹息
元佑元年(1086)四月六日,66岁的王安石在江宁府(南京)的半山园去世。死亡是一道黑色门槛。王安石死了,这个王朝再也没有支柱,这个时代再也没有灵魂。不管怎样,王安石的生命持续一天,人们就仰望他一天,即使不再发号施令,可仍然是一面旗帜,一种标志,一个信号。
司马光闻讯,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政治家没有了对手,生命再也没有了激情和斗志。王安石死了,朝廷安静了许多。皇帝可以睡大觉了,满朝文武可以睡大觉了,再也不必担心凶猛的变法会排山倒海,卷土重来。
只有边陲虎视眈眈的契丹王和西夏王窃笑不已。王安石死了,主战派的旗帜倒了,谁也不会再说富国强兵。堡垒从内部攻破,过数十年,他们要占领北宋首府,要将宋徽宗、钦宗父子俘虏北去。
只有春雨淅淅,像是无声的啜泣,可它能洗去人间的浮躁,能使世界在迷茫中冷静下来吗?
王安石在迷茫、凄凉中死去。也许,死亡应该是另一种生存的延续……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5分)A.千里澄江如练,翠峰如簇。B.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C.一水横陈,连岗三面,作出争雄势。D.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答案 D 解析 A项应为“千里澄江似练”。B项应为“彩舟云淡”。C项应为“做出争雄势”。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典故的一项是()(5分)A.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B.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C.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D.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答案 A 解析 B项用了关于王导、谢安的典故,典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C项用了祖逖北伐中流击楫的典故。D项典出《晋书·谢安传》,“小儿辈”指谢安之弟谢石、侄儿谢玄、其儿子谢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六朝:是指建都于建康的东晋、西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B.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后庭》遗曲:即《玉树后庭花》。C.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河洛:黄河和洛水,代指中原地区。D.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还:通“环”。此意:指收复中原的愿望。答案 A 解析 A项六朝应指建都于建康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4.下列选项中对词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5分)A.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长江之水,江水澄澈,像白色的绸带,山峰青翠拥簇,好像竖起的箭头,历历在目。B.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此句写江面,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江波之上。细看凝目处,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斜插的旗子高高飘浮。C.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镇江北面横贯波涛汹涌的长江,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起伏的山冈。这样的地理形式,正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D.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长江好像银河,远在天边的船只笼罩着一层薄雾,水洲上的白鹭纷纷起舞,这种美景是画不够画不完的。答案 D 解析 “画图难足”应为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20分)
水调歌头 登多景楼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 ①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②杨炎正:南宋词人,与辛弃疾交情甚厚,多有酬唱。(1)从全词来看,词人“强呼斗酒发兴”的具体原因有哪些?(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逢秋伤悲,客居异乡,山河破碎,报国无路。
(2)“风露巧欺客”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蕴涵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拟人(或“比喻”,或“双关”)。对山河破碎、奸佞当道的深切忧虑;对报国无门、年华老去的悲慨和无奈;流露出寄情山水的归隐思想。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20分)
西河·金陵怀古
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1)“酒旗戏鼓甚处市?”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2)结合词的第三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慨的。(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①答案(1)酒楼戏馆的闹市,过去是什么地方?(2)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历史情景,借燕子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通过对比,表达出作者对朝代兴亡和世事沧桑的感叹。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5分)
天门谣 贺 铸
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注
①牛渚天门:牛渚,牛渚矶,濒临长江;牛渚矶的西南方有两山夹江耸立,人们谓之天门。牛渚、天门,是金陵的门户。②新阿滥:笛子曲。《中朝故事》载骊山有鸟“阿滥堆”,唐明皇采其鸣声,翻为笛曲。
(1)“清雾敛,与闲人登览”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拟人。“与”,给予的意思,写雾收敛,让人去游览,赋予雾以生命,形象地刻画了云雾消散的景象。
(2)词的下阕是如何表现天门景色的美丽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下阕主要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天门美丽的景色。“待”表明下文都是虚写,通过写游览的人等待江月笛声、远处更声,表明游览者意犹未尽,表现出山水的魅力。(3)该词凭吊前朝兴亡,给人什么启示?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昔日的牛渚天门是定都金陵的一些国家的依靠,他们梦想着依靠这个天险阻隔北方国家的进攻,但从这些朝代的灭亡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仅仅依靠天险是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的。②①
第三篇:2018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三单元 13柳永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
◆1
3柳永词二首
用赞美“教训”你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今生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且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但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地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康有为
赏读:一个国家只崇尚农业(囿于小农经济)就必然守旧、不开化;如果一个国家提倡工业(重视现代化科学技术),就会天天创新,天天增加智慧。立德、立功、立言、立节,谓之四不朽。
——《魏源集》
赏读:(一个人一生中应该)树立德行,立下功劳,说出名言,树立高洁的节操。这就叫做四项不朽的事。须是表里皆实,无毫虚伪,然后有以为进德之地,德方日新矣。——《朱子语类》
赏读:(一个人)必须里面(心中)和外面(形象)都实实在在,没有丝毫虚伪,然后才能有不断培养自己良好道德的基础,自己的道德水平才能天天提高。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子大全》
赏读:处理事情的要点是:端正正确的主张,不谋私利;阐明其中的道理,而不要多想什么功勋。
一、作者视窗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蝶恋花》等。
二、写作背景
《蝶恋花》:柳永出身于世代儒学仕宦之家,青年时代在汴京度过,生活放荡,是一位风流才子。他为人放荡不羁,仕途坎坷,一生抑郁不得志,多往来于秦楼楚馆之间,与教坊乐工歌妓相交,相传死后是由歌妓们集资为其营葬。其风流韵事、离情别意之举司空见惯,以此为题材写出了诸多旷世之作。本词即词人自己漫游江湖之中,触景生情,春愁难耐,相思骤生,为他的意中人而作,或为排遣心中抑郁而作,历史上并无明确结论。
《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是他从家乡福建崇安赴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谊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时的赠词。当时,孙何徙两浙转运使,礼贤下士,爱好词艺,故柳永作词相赠,以博得孙何的称扬和赞誉,可见,柳永亦有升迁之意,仅是一生潦倒不得志而已。
这是一首艺术感染力很强的词。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为此,宋人谢驿还写了一首诗:“莫过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金主完颜亮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原不可信,但是,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伫倚()
(2)黯黯()
(3)凭阑()...(4)强乐()
(5)憔悴()
(6)参差()...(7)堤沙()
(8)天堑()
(9)珠玑()...(10)罗绮()(11)叠.(13)钓叟().
管()答案(1)zhù(2)àn(3)lán(4)qiǎnɡ(5)qiáo(6)cī(7)dī(8)qiàn(9)jī(10)qǐ(11)yǎn
(12)qiānɡ(13)sǒu 2.词语释义
(1)伫倚危楼风细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黯黯生天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把疏狂图一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强乐还无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东南形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参差十万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重湖叠 3.名句背诵
(1)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2)重湖叠清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十万人家。(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堑无涯。(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答案(1)衣带渐宽终不悔(2)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3)草色烟光残照里(4)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5)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6)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整体感知
1.《蝶恋花》
这是一首表现刻骨相思相恋的情歌,表达了主人公为爱情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2.《望海潮》
这首词着力描写钱塘(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文脉梳理
上片:登高望远→离愁《蝶恋花》
下片:无法排解忧愁→对爱情坚贞不渝
重点突破
一、古人作诗填词,很注意锤炼句子,所谓“一句之灵,能使全篇俱活”。请参阅“阅读向导(一)”,指出柳永《蝶恋花》的佳句,并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句之灵,能使全篇俱活”极言词眼之重要,透过它看全篇,有了它,全篇活,所谓点睛之笔,锦上添花。《蝶恋花》是柳永的千古名篇,篇中自然有千古绝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话在前文叙事抒情的基础上直抒胸臆,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让读者所攒的所有“疑云”涣然冰释,使天窗大开,豁然开朗。主人公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于“衣带渐宽终不悔”,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认为是值得的,也无怨无悔。可见“春愁”之重,但他痴心不改,矢志不渝,死心塌地,毫无悔意。至此,已经信誓旦旦了,却依然不肯把“春愁”的真正意义讲出来,直到最后一句才一语破的,原来是为她。为了她,他历尽磨难,经受相思的煎熬,憔悴不堪,甚至度日如年,痛不欲生,但还是两个字“不悔”!这两句正是因为锤炼之深,内容之丰,感情之真,感天动地,震撼人心,终成千古名句,妇孺皆知,被王国维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求之古今人词中,曾不多见”(《人间词话删稿》)。
二、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这里说的是词的一个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也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柳永的《望海潮》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望海潮》中点染手法使用成功,炉火纯青,值得品味。如“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上三句写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宏伟气派。“烟柳”句即就上三句意染之:通过具体的描述让我们更直观更鲜明地想象到杭州城的大手笔,大都市的风采。雕梁画栋,装饰一新,房屋密集,人口众多,社会太平,百姓富足,真乃“繁华”也。同样“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是对上句“重湖叠
清嘉”的意染。上句写湖水盈澈,山峰连绵,清秀无比。下句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自然是紧凑而鲜活的一笔。二者紧密相连,水乳相融,珠联璧合,可谓妙笔佳句。
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种将别人的语句略作改动(或不改动)用到自己作品中,是古代诗词中一种较常见的表现方法。请在学过的作品中,举出若干例子,并略加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举例:杜甫《兵车行》中“车辚辚,马萧萧”,语出《诗经·秦风·东邻》:“有车邻邻。”(略有改动)《阁夜》中“卧龙跃马终黄土”语出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部分引用)《登岳阳楼》中“乾坤日夜浮”语出《水经注》:“湖水广圆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借用其意,为我所用)李白《将进酒》中“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语出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略作改动,丰富了内容)《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语出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部分引用)姜夔《扬州慢》中“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语出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略有改动)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语出古乐府《江南曲》:“莲叶何田田。”(引用部分)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中“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语出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未作变动)
名句品评
(1)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品评 “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增加画面的视觉感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品评 这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描写有情人的痴心真情,此心长在,此情不变,即使受尽痛苦折磨,即使为她消瘦憔悴,还是愿意为爱情而牺牲一切。“为伊消得人憔悴”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情所困,为爱所苦,失意伤心,憔悴不堪。这两句写得极其形象化,常为后人引用,但所指则不一定是原意了,例如:王国维便以这两句词来比喻人成就大学问、大事业所必经的第二境界。由于对理想的执著,因此信心十分坚定,虽然饱受挫折,尝尽风霜,仍旧坚持到底,始终不变。
(3)重湖叠山献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品评 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品评 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嬉嬉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嬉嬉钓叟莲娃”,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一句话就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考点链接
诗歌鉴赏之炼句
诗歌句意题型的考查,选的句子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这类句子或者是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者是描写生动形象有趣,或者是揭示作者情感,或者是含意深刻的句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答题思路】 ①简析句意。②结合文意赏析。③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诗歌例析:
江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步骤一简析句意)本诗前三联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步骤二结合文意赏析)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步骤三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因此不同意“喜幸”之说。
二、赏析精彩诗句
【答题思路】 ①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②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③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歌例析:
晚次鄂州 卢 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 ①卢纶(748-约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此诗作于“安史之乱”的前期。②估客指商人。
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颈联“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借景抒怀(或借景抒情)。时值寒秋,无限的惆怅已使我两鬓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往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
解析 解答时,首先要点明手法,其次要结合颈联,明确“景”和“情”的内容,并且指出是怎样借“景”抒“情”的。诗歌是最精练的语言,读诗就是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诗句表现的画面还原,并体会蕴含的情感。其次要整体感知,关注标题和小注等辅助信息。最后要注
②
①
意广泛联系,看到“明月”就要考虑思乡,看到“安史之乱”就要考虑硝烟烽火、流徙不定、家仇国恨等。
三、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
1.倒装句式: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1)主语后置:“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应为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出于声律的需要。
(2)宾语前置:“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鲜明地突出“香稻”与“碧梧”两个意象,从而写出京城风物的美好。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应为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突出“湿”“寒”二字,就凸现了妻子望月时间之久,忆念情感之深的痴情形象。
(3)状语倒装:“簌簌衣巾落枣花”应为枣花簌簌落衣巾,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渲染了气氛,令人如闻其声,与缫车纺纱的声响,构成了一曲美妙的田园交响曲,充满了乡村情趣。
(4)定语倒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应为疏影横斜清浅水,暗香浮动黄昏月。水和月的特点得到突出,以此来衬托梅的姿态神韵。
2.省略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省略了谓语动词“像”,理解应是浮云飘忽不定,游子的心情就像它一样,夕阳傍山缓落,依依不舍,犹如老朋友惜别之情。
一、延伸阅读
生死相依
记得有一年的中秋节,在深圳的“民俗文化村”游玩,夜里的空中飞人表演让我难忘。皎洁明亮的月光下,一个男艺人双脚缠住空中索绳,头朝下倒悬于空中,嘴里咬着一段绳子,绳子的另一头系在女艺人的身上,这样他们在空中联成了一体。女艺人没有别的支撑,仅靠一绳相系于对方,然后他们同时伸开了双手,在空中展开成一双飞燕,旋转着……那一刻扣人心弦——一绳相系,生死相依,把自己交给了对方,同时让自己承受了对方,共同成就了月光下的一对飞人。
此后的日子里,又听到一个故事:一对外国夫妇登山,丈夫意外落崖,碰巧妻子在丈夫落下的瞬间咬住了他的上衣,就这样在死死僵持的一小时里,妻子仅仅以她那细细的牙齿承担了高大魁梧的丈夫的全部重量,她的牙齿和嘴唇被血染得鲜红。
二、写法迁移
角度 走近柳永
题目:请以“走近柳永”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600字左右。示例
品那一袭白衣
柳絮轻软,流水尽飞花。你那一袭白衣胜雪,飘飘然。几片火红的花瓣落于白衣上,似一朵一朵绽放的血花,残酷美丽之至。
你轻嚅抹笑,轻抚袖,轻吟: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嗯,挺伤感的……
你的嘴角勾起一抹不在意的笑,似在自言地道,虽说是奉旨填词,现在,不也逍遥快活,不也挺好的么?
好?好。也许,这就是好吧……
古今中外,无数有才情的文人诗客都得不到赏识,一如青莲、义山、樊川、香山、少陵…… 想到这,你微微苦笑,自己,如何与他们相比?
你开始混迹于江湖,你开始与下层市井人民相处。你的满腹才情,得到了民众们一致的追捧,甚至到了凡是有井有水有人的地方,都能歌唱你的词。
这么有名了,你还在忧愁什么?
你有一个别号:白衣卿相,这或许是你对自己的概况。嗯,很好的名字啊,你永远一袭白衣,你字耆卿。且“相”,不正是“士”的意思么?有这么多认可与褒奖,你应该会浅浅一笑吧。
可为何,你还会吟出“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强乐还无味”、“望极春愁”等忧愁悲伤之至的词句呢?
天之骄子如你,怎可这样? 才华横溢如你,怎能这样? 词倾众生如你,怎会这样?
人们称你为“相”、“郎”,可你,蹙着的眉何时能被抚平? 你生命中的女子来了又去,又怎么都忍心离开,而不是驻足留下? 天都不知道,你还是孤单的。
你的生命中始终不会留下任何一个人的痕迹。
到最后,垂暮之年,你,是轻松了么?当你离开这世间时,是终于一颦浅笑了么? 漫漫红尘,谁与你共进?
哦,忘记了,你的生命中只会有过客,而不会有任何人的淡影。风尘中的人来了又去,却没有一个人能让你铭记。
到你闭眼的前一刻,你口中念叨着的,是什么呢? 是人,事,还是你的词?
可惜这些,都不能带走啊……
终于,你闭眼释然了。你的那袭白衣上,是否还承载着许多泪水?
或许死,可以让你获得你毕生所追求寻觅的安谧宁静;或许死,对你来说只是一场长眠;或许死,对你来说是一个解脱释然吧。
千百年来,你从未被人遗忘。你的词,被一代又一代的人熟读传诵,可是又有谁,能真正地读懂你?
你的姓名,依旧如此贯耳。可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你? 柳永,柳永,你是我记忆中的一袭白衣。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5分)A.伫倚(zhù)黯黯(àn)
凭阑(lán)强乐(qiǎnɡ)....B.参差(cān)差使(chāi)憔悴(cuì)谯楼(qiáo)....C.沙堤(dī)天堑(qiàn)珠玑(jī)罗绮(qǐ)....
答案 B 解析 B项“参”读cēn。
2.下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5分)A.望极春愁,暗暗生天际。B.无言谁会凭阑意? C.为伊消得人憔悴。D.嬉嬉钓叟莲娃。答案 A 解析 B项暗暗—黯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伫倚危楼风细细
危:高。.B.为伊消得人憔悴
消得:消瘦得。..C.千骑拥高牙
高牙:高高飘扬的军前大旗。..D.参差十万人家
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
答案 B 解析 消得:值得。
4.下面均是摘自宋代词人的词句,请按词人词风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5分)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A.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⑥
答案 A 解析 ①③⑥婉约,②④⑤豪放。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甘草子 柳 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二句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寄情于物,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婉曲含蓄。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玉蝴蝶 柳 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 ①宋玉悲凉: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
③
④
①
②
B.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③⑤⑥/②④
秋情怀。②苹花:一种在夏秋开小白花的水草。③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④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寓意与友人欲通音讯却无人可托,将思念友人的深沉、诚挚的感情表现得娓娓动人;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痴情,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词人从对方着笔,写出因不能与思念中的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也折射出自己常年漂泊的怅惘与无奈。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浣溪沙 周邦彦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销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注 ①江皋:江岸。②凤团:宋时一种名茶。前人评此词第二句“颇含画意”,试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云鸠”云色如鸠,绘出乌云墨黑;“拖雨”则贴切状出乌云翻滚过后下雨的情景;这一句生动而形象地画出春江烟雨图。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鹧鸪天 夏 竦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出语不凡,感人至深,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最后两句构思奇特,作者运用了曲笔的手法,故作旷达。曲折含蓄地道出了女主人公深挚哀婉的痛苦别情和不舍的依恋之情,分别是撕心裂肺的痛苦,而爱人又不能不走,在无奈的现实面前,不如自己先醉倒,不知分手的情形或许好受些。这两句,把主人公的款款深情抒写得感人肺腑。
①
②
第四篇:2018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四单元 20关汉卿散曲二首 Word版含解析
◆20
关汉卿散曲二首
贝多芬之吻
我16岁时和音乐老师发生了分歧而陷入困境。那时,李斯特最后一个在世的学生著名钢琴家冯·索尔先生来到布达佩斯,要求我为他演奏一曲。我尽全力演奏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和舒曼的《蝴蝶》。最后,当我结束演奏时,冯·索尔先生站起身并在我的前额上吻了一下说:“我的孩子,当我在你这么大时成了李斯特的学生。在我的第一课后,李斯特先生吻我的前额说‘好好记住这个吻,这是贝多芬先生听完我的演奏后给我的’,为了把这份神圣的遗产传给后人,我已等了许多年,现在我认为你应该得到它。”
在我的一生中没有比冯·索尔先生对我的赞扬更有意义的事了。贝多芬之吻奇迹般地使我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帮助我成为今天的钢琴家。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贤者小学以明,不贤者废学为昏。——方孝孺
赏读:贤能的人稍微学学就明白,不贤明的人废弃学习变得昏暗。学习能使人长智。株守一隅,自画封域,而不知墙外之有天,身外之有地。——魏源《海国图志》
赏读:狭隘地守住一块小地方,自己圈成围墙,却不知墙外还有天,身外还有地,好像是井中之蛙、蜗牛在壳中一样。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梦得文集》
赏读:自然界的规律在于使一些生物不断生育生长,它的表现作用是有强有弱的。人世间的规律是法制,它的表现作用在于辨明孰是孰非。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昌黎先生集》
赏读:事业、业务精良的原因是勤学,事业、业务荒废的原因是只知游玩嬉戏。行为是通过认真思考后形成的,毁坏于随心所欲,不认真对待。
一、作者视窗
关汉卿(约1225-1300),号已斋叟(又作一斋、已斋),大都人,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范式的开创者,元代“本色派”散曲的一面旗帜。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
二、写作背景
《双调·沉醉东风》:这首小令是关汉卿写爱情的一首名作,描写了女子在为情人饯别时的离情别绪。整个曲子真切、恰如其分地描写了主人公在话别饯行之际时而含蓄时而坦率的情感,深挚真切,哀婉动人。刻画出了一个情感极为深挚凄婉,但毫不低沉感伤的痴情主人公形象,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美感。
《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关汉卿作为著名的杂剧作家,与著名杂剧女演员朱帘秀交往密切,友谊深厚。朱帘秀作为独步当时的著名演员,嫁给了一个道士,由于名花有主,形格势禁,关汉卿对她的境遇虽倍表关怀,但又不可能明白表示对她的怀念与喜爱,只好托物言志,写成此曲以赠朱帘秀。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咫尺()
(2)霎时()
(3)蹁跹()...(4)绮窗()
(5)筛曲槛()
(6)奇擎()...(7)砌()
(8)饯别()
(9)翡翠()...答案(1)zhǐ(2)shà(3)xiān(4)qǐ(5)jiàn(6)qínɡ(7)qì(8)jiàn(9)fěi 2.词语释义
(1)咫尺的天南地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刚道得声保重将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则要你手掌儿里 ..奇擎着耐心儿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比喻距离很近(2)调养,此处为“保重”意(3)等闲:平常,普通。取次:随意(4)妍:美丽。出落:显现(5)可怜:可爱。奇擎:珍奇般地托举,意为珍惜、爱抚
3.名句背诵
(1)咫尺的天南地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______________________,绣带舞蹁跹。
(3)______________,风流如谢府红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霎时间月缺花飞(2)金钩光错落(3)富贵似侯家紫帐 锁春愁不放双飞燕(4)一片朝云尽日悬
整体感知
1.《双调·沉醉东风》
这首小令是关汉卿写爱情的一首名作,描写女子在为情人饯别时的离情别绪,深挚真切,哀婉动人,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美感。2.《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
这是一篇借物咏人、构思巧妙、极见功力的散曲珍品。其中感情之热烈真切,遣辞之丽而不缛,写“珠帘”与赞人物之妙合无垠,真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在这套曲中以借物喻人的手法,巧妙运用谐音和双关的语言艺术,通过对“珠帘”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咏唱,极其生动地赞美朱帘秀这位著名女演员的秀美风姿与高超技艺,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民间艺人的真挚情感与真诚爱护。
文脉梳理
恋人朝夕相处→各奔东西《双调·沉醉东风》
饯别依依不舍→美好祝愿爽朗
《南吕·一枝花
首曲:珠帘→朱帘秀物→人歌颂赠朱帘秀》梁州:珠帘→朱帘秀的气质、品质尾:朱帘秀→美好祝愿
重点突破
一、《沉醉东风》是言情之作,与一般送别抒情曲相比较有何特色?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曲刻画惜别分手的情景,内容上感情深曲,毫无矫揉造作的成分,“以健笔定柔情”,一扫萎靡纤弱的曲风,末尾一句,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手法上一波三折地描绘热泪盈眶,足以影响对方,却强忍泪水道:千万保重,好好保重身体!但强忍泪水谈何容
易,直“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又一转折,一想到亲爱的人会因此而不忍离去,又只能泪咽肚中,劝勉对方:好好去吧,“前程万里”!感情再次压下去,此为第三次转折,体现了爱之深切。
二、朱帘秀是元代著名戏剧演员,关汉卿是当时的杰出戏剧作家,两个人有深厚的友谊。当知道朱帘秀委身于一道士,关汉卿没有从私情得失出发产生惋惜或嫉妒,而是从真正的友情出发,写《赠朱帘秀》这套曲子赞美她。分明是赞朱帘秀,为何作者不直道其名?作者从哪几方面赞美了朱帘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为二人虽关系密切,但朱帘秀已名花有主,嫁给一道士,所以作者不便直接倾诉心中情感,而用物喻人,更能表达欣赏之情和爱慕之情。
2.歌喉圆润、舞姿优美、不随便献艺、洁身自好、风流华贵、才艺出众、温柔艳丽、高洁。
三、《赠朱帘秀》用了哪些双关语,试一一找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2.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3.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色浅。
4.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锁春愁不放双飞燕。5.绮窗相近,翠户相连,雕栊相映,绣幕相牵。6.拂苔痕满砌榆钱,惹杨花飞点如绵。
四、指出下列曲辞中叠声词的意义及其所表达的语气。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萧萧,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煞煞:极,很。表达痛的程度深。萧萧:形容刮风下雨。表达了对雨的不满。剪剪:形容秋风。表达了对秋风的埋怨。娟娟:美丽。表达了喜爱之情。
名句品评
(1)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品评 眼下近在咫尺,即刻就要各分南北,心痛得好像月缺花飞。起笔便点明所写的内容是“饯别”。从时空的角度极写离别瞬间的悲哀,空灵洒脱,以虚带实,奠定全曲的情感基调。(2)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品评 紧承前两句在引出女主人公告别之语的同时,突出其复杂的心理变化,极其本色地表达出不能自持的痛苦情态,写出了告别时的声态和心态。声态是“多多保重”的叮咛,心态
是“舍不得”的极度悲哀。
(3)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
品评 借帘内朦胧的人影,写一个女演员在后台化妆打扮,不轻易出场的情景。“取次展”,表面是不允许人轻易卷帘,实际是写一个优秀演员为尊重自己的艺术,在出场之前要蓄势待发,不轻易露面。
(4)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萧萧,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
品评 愁的是淋湿曲折长廊的萧萧暮雨,恨的是穿过弯曲栏杆的剪剪西风,爱的是照过宫门的娟娟夜月。这三句借帘外自然景色的变化表现帘中人思想感情的起伏,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帘中人孤苦处境的关怀。借物写人,语意双关。(5)凌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没福怎能够见。
品评 像凌波殿前被碧玉玲珑的珠帘掩遮的湘妃一样,没福气的人不能见其真容,表示不能再见帘中人的苦闷。湘妃,湘水的女神娥皇、女英,相传她俩是尧女舜妻。舜南巡死于苍梧,她俩在湘水边痛哭,泪滴竹上成斑痕,后人称为湘妃竹,用作帘子,称为湘帘。考点链接
古典诗词中的双关艺术
一、双关艺术
指意义双关的语言艺术。用词造句时表面是一个意思,暗中隐藏另一个意思,即一语双关。
二、双关语的表现形式
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语义双关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里不再详述。在古汉语中的双关一般表现为谐音双关。
所谓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在古汉语中,谐音双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这种词音形皆同,但表达的意思不同。如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春歌》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2.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最多。如:
(1)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2)晋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里的 “丝”谐“思”,犹言织妇对自己心仪的情人的思念;“悟”谐“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本应美好和悦的爱情。
3.隐语谐音双关。这种谐音的深层含义是指一种不能明言的事件或人物命运等。如:(1)《红楼梦》第五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诗中的“林”中挂的“玉带”,“雪”里埋的“金簪”,加上前面两句诗,暗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里的“匹”,以织丝不成匹缎隐喻情人不成匹配,佳偶不能天成,永远成为人生的憾事。如泣如诉,动人心魄,令人油然生出怜惜、感慨之情。
三、古汉语中有代表性的双关语
1.“芙蓉”和“夫容”,“莲”和“怜”,“藕”和“偶”谐音双关。2.“丝”和“思”谐音双关。3.“柳”和“留”谐音双关。4.“期”和“棋”谐音双关。
5.“匹”语义双关“布匹”和“匹偶”。
一、延伸阅读
爱得多了,就成了伤害
有一个湖,叫天鹅湖,湖中有一个小岛,住着一个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渔翁摇船捕鱼,妻子养鸡喂鸭,除了买些油盐,他们很少与外界来往。
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夫妇看到这群远方来客,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谁来拜访过。
渔翁夫妇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渐渐地这群天鹅就和渔翁夫妇成了朋友。它们在岛上不仅敢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而且在老渔翁捕鱼时,它们随船而行,嬉戏左右。
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往南飞,它们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上栖息。当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觅食的时候,老夫妇就敞开他们的茅屋让它们进屋取暖,并且给它们食物,这种关爱一直持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最后,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的时候冻死的。
有时候爱得多了,也是一种伤害,并且致命。
二、写法迁移 角度一 诗歌鉴赏
题目:选取文中一首散曲,对其进行鉴赏。角度自定,题目自拟。200字左右。
示例
珠玑语唾自然流
——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赏析
此曲写送别,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真挚动人。它入手即总摄离别时的感受,首两句对偶句,很能表现离别者内心的痛苦,情绪的凝重。跟着写送行的场面,饯行的女子,手上端着酒杯,眼里盈盈珠泪。“阁着”两字,刻画出强忍眼泪的神态。后几句着重写临别赠言的场面:她刚刚对离人说了声保重将息,便心如刀割,再也说不下去了。毕竟,她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不愿意让所爱的人在离别的时刻增加痛苦,于是,她显得很爽朗,很自然,用一句美好的祝愿代替千言万语。而写她强颜欢笑,很能进一步揭示她内心的痛苦。我国写恋人送别的诗词,如韦庄的《女冠子》“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曲刻画入微处,与上面两词相埒,而真率透彻过之。
整个曲子在真切中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送别女子时而含蓄时而坦率的情感,刻画出一个声泪俱下、依依不舍的痴情女子形象。
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但前人评说,由于有了关汉卿的这支小令,使柳词“不能专美于前”(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了。确实,关曲在艺术地再现送别的整个过程中,以散曲独具的真率直白的特点,把女主人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真挚动人。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有“月缺花飞”的象征性警语,又以白话入曲,甚至以对白入曲,表现了作者运用文学语言的深厚功力。
角度二 走近关汉卿
题目:请以“走近关汉卿”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600字左右。示例
解读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
关汉卿,被后人称为“元杂剧之祖”,一生创作了60多部杂剧,剧作之多,无出其右,流传至今的有18部。其每一部作品都质量上乘,思想艺术成就高超,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汉卿在其剧作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对女性主人公的刻画,性格丰富,形象饱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创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几个共同的艺术特点。
第一,女性主人公大多出身低下,处于被剥削压迫的社会最底层。如《救风尘》的赵盼儿、《金线池》的杜蕊娘、《谢天香》的谢天香,都是青楼风尘女子;《诈妮子》的燕燕、《红楼梦》的鸳鸯是婢女出身;《望江亭》的谭记儿、《窦娥冤》的窦娥、《蝴蝶梦》的王婆,也都是受苦受难的普通民间妇女。
第二,这些女性虽然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底层,但却不是软弱无能的,她们往往具有向黑暗现实奋起抗争的勇气和胆略。如《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一个小户人家的寡妇,她饱受封建势力的压迫和社会生活的苦难。生性善良、孝顺的窦娥本不想和现实生活作对,可是
黑暗现实却逼得她发出了反抗的呼声,她骂天“错勘贤愚枉为天”,骂地“不分好歹何为地”。并发出了三个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飞雪、干旱三年。她要苍天证明她的清白,借异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又如《诈妮子》中的婢女燕燕被贵族小千户污辱后,满怀仇恨,在小千户与贵族小姐莺莺的婚礼上,燕燕大骂新婚夫妇“绝子嗣”、“没门绝户”,使在场的达官贵人们目瞪口呆。
第三,这些女性都具有聪明才智,不管面对怎样强大的对手,她们都能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敌人,成为关剧中拯救自己和他人的现实英豪。在《救风尘》里,主人公赵盼儿是一个见多识广、有情有义的青楼女子,当看到姊妹宋引章与周舍在一起时,她早已看出周舍不是真心对待宋引章,好言相劝无用,即料到了宋在不久后便会有呼救的一天。当姊妹向她发出求救信后,赵盼儿以高明的手段骗得周舍的休妻书,拯救出落难的宋引章,使周舍落得“尖担两头脱”的境地。又如《望江亭》中的谭记儿,和赵盼儿一样具有临危不惧、在谈笑间令凶恶之徒乖乖就范的智慧和胆略。自称“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的权豪势要杨衙内,看中谭记儿的美貌,便想占为己有,设计陷害谭的丈夫白士中,谭记儿巧设圈套,挽救了自己危在旦夕的一家,并为社会除一大害。
关汉卿在剧作中塑造了众多出身低微、敢于反抗、聪明睿智的女性形象,充分歌颂了这些平凡女子的不平凡,张扬了弱小女子战胜强大恶势力的智慧和力量。这些光辉的女性形象,现已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范。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5分)A.咫尺(zhǐ)
苔痕(hén)
绮窗(yǐ)...B.雕栊(lónɡ)
敷衍(yǎn)
堆砌(qì)...C.奇擎(qínɡ)
窥视(kuī)
痛煞煞(shà)...D.当真(dànɡ)
蹁跹(xiān)
一语破的(dì)...答案 A 解析 A项“绮”读q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5分)A.玲珑 栈行 霎时间 B.咫尺
琉璃
西风剪剪 C.雕栊
摇曳
筛曲槛 D.蹁跹
黯然
翡翠
答案 A 解析 A项栈-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霎时间月缺花飞(古人以“花好月圆”喻男女美满相聚,此处指悲痛分离)....B.《双调·沉醉东风......》(“双调”指曲牌名,“沉醉东风”指此曲的题目)C.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形容旋转舞动姿态)..D.眼阁着别离泪(“阁着”即含着,“阁”通“搁”)..答案 B 解析 B项双调,宫调名;沉醉东风,曲牌名。4.下列词句不含比喻的一句是()(5分)A.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 B.拂苔痕满砌榆钱 C.一片朝云尽日悬
D.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 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皆用了比喻。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12分)
[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
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逐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注注 东君:思春之神。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这一句从艺术手法上讲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里运用了“双关”的艺术表现手法。这里的“无奈春归去”,既是指自然界的“春”,也是指即将远去的人。字面指春归,实指人去,暗扣题旨“送别”,这种亦春亦人,借春写人的双关笔法,给全曲增添了含蓄美,抒发了送别之愁。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14分)
[双调]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
胡祗遹
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一片闲情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
这首明为咏物之作,咏的是一挂珠帘,但实际为咏人之作。请结合该曲文在写作上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曲明为咏物之作,咏的是一挂珠帘,但实际为咏人之作。首两句说的是珠帘的质地,且泛出夺目异彩,这正是那位色艺双全的艺术家朱帘秀的艺术形象的写照。次三句写珠帘的用途,更是那位艺术家品格风貌恰当的比拟,最后两句表面写珠帘任风吹雨打,实为写朱帘秀面对生活保持着坚忍不拔的精神。全曲语意双关,洋溢着对这位艺人品格的赞美,咏物以喻人,写得恰切自然。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乌啼[]。
注注 《古诗十九首》有“越鸟巢南枝”句,意谓南方的鸟北飞后仍筑巢在向南的树枝,清人沈德潜评第二联是“一语双关”,请对此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方面写出贬谪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状,表明自然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喻指自己仕途环境的恶劣,表明小人当道,志者难行的现实。(语意相近即可)
第五篇:2018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三单元 19言情词三首 Word版含解析
◆19
言情词三首
芬克斯酒吧
七十年代,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来到宗教圣地耶路撒冷,想去造访名声很好的芬克斯酒吧。他亲自打电话给店主预约,并要求店主届时谢绝其他顾客,专一为他们服务。不料,店主礼貌地拒绝了基辛格的要求,表示在欢迎他光临的同时,不能将别的顾客拒之门外。第二天,基辛格又打电话联系说,星期六来访,并答应酒吧可以同时接待别的客人。不料又碰了壁,因为“星期六是犹太人的例休日,按规矩这天不能营业”。
芬克斯的这种宁可得罪基辛格也不得罪普通顾客、不违犯本民族规矩的做法被西方媒体大肆宣传,无意中大大提高了酒吧的知名度。
实实在在,不唯“名”是图,反而能够出名。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赏读:不辞劳苦地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直到死才停止。后人评诸葛亮的《出师表》为至忠之文。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慎言御民篇》
赏读:主要讲要治理好天下,必须做到百姓富裕,安居乐业。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
赏读:平安时,也要有警觉,防止祸患发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赏读: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形容欣赏诗文、分析疑难。
一、作者视窗 《蝶恋花》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人。幼孤,自小聪慧,少年以神童应昭,赐同进士出身。仕途显达,官至宰相。他能诗能文,著作丰富,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官僚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闲情逸致。《鹊桥仙》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的交谊很深,但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历来都被视为婉约派的大家之一。
代表作《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青玉案》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今河南辉县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官终太平州通判。他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是北宋婉约派名家之一。亦有少数豪放词,可视为苏轼豪放词的继响,南宋爱国词的先声。
词集《东山词》(一名《东山寓声乐府》),又名《贺方回词》)
二、写作背景
《蝶恋花》:古代诗词中,男性作家常代女性立言,摹拟女性的心理和语气写离情、闺怨、爱情等。揣摩、代言,自魏晋以来沿袭已久,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学习惯。在宋代,由于词的题材的缘故,这种文学习惯进一步扩大和延伸。晏殊这首词就是以摹拟女性口吻的形式来写伤离怀人的言情词。
《鹊桥仙》:“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杜牧《七夕》诗云:“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相传这天夜晚(阴历七月初七)是分居银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个汉魏以来就流传着的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其中能长久地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则要推秦少游这首《鹊桥仙》了。
《青玉案》:这首词说来好笑,原是贺铸退居苏州时,因看见了一位女郎,便生了倾慕之情,写出了这篇名作。这事本身并不新奇,好像也没有什么“重大意义”,不值得赞誉。无奈它写得美妙动人,当世就已膺盛名,历代传为佳句——这就不容以“恻艳之词”而加以蔑视了。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彩笺()
(2)锦瑟()..(3)不谙()
(4)琐窗()..(5)迢迢()
(6)凋碧树()..答案(1)jiān(2)sè(3)ān(4)suǒ(5)tiáo(6)diāo
2.词语释义
(1)槛菊愁烟兰泣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不谙离恨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寄彩笺兼尺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汉迢迢暗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忍顾鹊桥归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月桥花院,琐窗朱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飞云冉冉蘅皋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川烟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栏杆(2)了解(3)彩笺:信纸的美称,在此即信的意思。尺素:一尺见方的白绢,古人用以写信,故也作信的代称(4)广远,形容银河辽阔(5)忍:岂忍。顾:回头看(6)雕花纹的窗户(7)形容彩云流动的样子(8)平川,平原 3.名句背诵
(1)______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
(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4)若问闲情都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金风玉露一相逢(2)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3)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4)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整体感知
1.《蝶恋花》
这是一首闺怨词,是一支思归怀远的情歌。2.《鹊桥仙》
这是一首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吟唱对象的情歌。3.《青玉案》
这是一支描写单相思的痛苦的情歌。抒情主体是男性。他对一位美人极其爱慕,但又揣摸不到对方究竟对自己有无爱意,于是他就被这种单相思折磨得苦不堪言。
文脉梳理
上阕: 相思之苦 〉景中寓情《蝶恋花》 登楼望远下阕:〉开阔悲壮
离别之苦秋晓景物
重点突破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请体会其中所引用的语句的意思,再思考王国维这段话的基本内涵,说说鉴赏与借用、引申的区别。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谈到治学经验,谈到了三种境界。王国维所引词第一为晏殊《蝶恋花》,第二为欧阳修《蝶恋花》,第三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第一种境界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应该登高望远,鸟瞰路径,了解概貌,“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的过程,“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第三种境界是说:经过反复追寻、研究,到底取得了成功。做学问也用得上陆游的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功夫、精神用到,自然会豁然开朗,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鉴赏与借用、引申不同。鉴赏是人们阅读时对作品的感受、分析、评价,主要体现在艺术形象、境界、主旨、语言四个方面。而借用与引申也不同,借用是把用于某种用途的事物用于另一种用途,引申是由原意产生新义。比如王国维为了说明治学的三种境界,借用了晏殊、欧阳修、辛弃疾三首词中的三句词,加以引申,转到治学的经验这方面来了。
名句品评
(1)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品评 庭园中,秋菊蒙着淡淡的烟霭,似在脉脉含愁。香兰沾着晶莹的露珠,似在轻轻啜泣。兰、菊皆著愁之色彩,则主人公是愁中观物,不言而喻。室内罗幕不御轻寒,与其说是秋寒,不如说是由人的内心的孤单而造成的凄寒。双燕早已飞去,反衬自己的独处,则主人公的单寒落寞,可以体会。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品评 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品评 此句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了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乎意料地展现了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这三句话是本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4)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品评 首先,这几句用具体而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求和难以捉摸的细致感情,使这种感情转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它的感染。本是言情,作者却借景抒情,而所写之景,又极其鲜明而且多样化,使人觉得此愁简直充塞天地,无所不在。
其次,这些比喻都不沿袭前人。新奇而富有创造性。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
其三,他人言愁,或以山喻,或以水喻,大都仅限于用一个比喻,本词却连设三喻;而且这三个比喻,又都不是单纯的事物如山或水,而是复合的景色。草是烟雾中的草,而且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的烟草。絮是在空中飞动的絮,而且是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之
花絮。雨是梅子黄时下个不停的如雾如烟的雨,这都是它们跨越了前人同类句子的地方。其四,这三句本是虚景实写,目的在于用作比喻,但所写又确系春末夏初横塘一带的景物,它本足以引起纷乱的愁绪,所以写来就显得亦景亦情、亦虚亦实、亦比亦兴,融成一片。考点链接
诗歌鉴赏之爱情怨女诗
爱情,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自《诗经》以来,就出现了大量的以爱情生活为题材的优秀诗歌,我们称之为爱情诗。
怨女诗,又可以分为宫怨诗和闺怨诗。宫怨诗,主要描写帝王后宫的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生存困境;闺怨诗,则多是抒写闺中妇女对丈夫的思念或抒写独居闺中的孤独等内容的诗歌。
对爱情怨女诗思想内容的评价,主要就是通过分析诗歌塑造的形象、表达技巧等,进而分析诗歌中表现的思想情感。
如李白的《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注注 玲珑,此处形容月空明凄清。
这首诗的主旨虽在写“怨”,但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见意,引读者步入诗情之最幽微处。首两句写主人公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可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后两句“却下”二字,应虚字传神,字少情多。“却下”看似无意,其实饱含幽怨。“却”字直贯下句,意谓 “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反复。中国古代诗艺中有“空谷传音”之法,似当如此。“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之笔,实则极妙,它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答题警示】
1.把握爱情怨女诗的思想内容
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比如汉乐府民歌中有一首《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就是一首爱情的盟誓,充满了磐石般的信念和火焰般的热情。它以不可实现之事,暗示不可变异之心,新颖泼辣,奇特生动,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如王昌龄的《闺怨》等。
对虚度时光、青春易逝的哀怨,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如秦韬玉的《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2.注意比喻与象征意义
在怨女诗中,有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的人性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是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王和臣子的依恋关系,男女之恋通过其不确定性与君臣之恋发生相似关系,这类诗歌具体又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如李白的《白纻辞》中就有“动君心,冀君赏。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这样的句子,以美人自喻,表达希望为君王赏识重用的思想;再比如李白的《玉壶吟》中有“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这样的句子,用比喻来暗示自己遭到权贵的嫉妒,被排挤出长安的险恶处境,表达了自己的悲愤之情。3.体味它们“浅而能深”的艺术风格
“浅”是指它们的语言都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深”是说它们的意境却往往能深婉悠长、含蓄无尽。譬如,两类诗一般不重使典用事,即或使用,亦皆避生就熟,无非阿娇、班姬、昭君、文君、杞梁妻(孟姜女原型)、望夫石、牛郎织女之类,一看便知;然又往往能化熟为生,或者“夺胎换骨”,或者做“翻案文章”,意境便觉深婉。
一、延伸阅读
钉 子
从前,有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一天,他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都必须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栅栏上钉了三十七颗钉子。
过了几个星期,由于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愤怒,小男孩每天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数目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容易多了„„最后,小男孩变得不爱发脾气了。
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他父亲又建议说:“如果你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把栅栏上的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对小男孩说:“儿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的那么多小孔,栅栏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疤痕。”
二、写法迁移 角度 走近秦观
题目:请以“走近秦观”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600字左右。示例
为君堪断肠——秦观
若说花间之错彩镂金是浓妆纟林纟丽的舞姬,那么你的词则是素颜简装的少女。若说辛苏之大气宽广是豪迈沧桑的老者,那么你的词则是敏感多情的美人。
忘了什么时候开始读你的词,也忘了什么时候开始感受你的感受。且让我循着你早已湮没的足迹,且让我追着你涅槃的灵魂,且让我为你磕长头祈愿——然后,慢慢靠近你。
少游,那微云弥漫衰草连天的凄凉是你挥之不去的惆怅吗,那淡烟流水落红铺径的静谧是你割舍不下的柔情吗。
数次无辜被贬,即使有过风姿豪纵的过去,也依然难以忍受异乡的飘零。你错以为你可以忍受的,可是你不是苏轼啊,没有他“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的洒脱,你不明白,为何什么也没有做,却惹恼了龙颜。我想,你只是一个自摹其心的文人,没有乐天“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忧国忧民之心,只是想倾泻你泛滥如海的感情,给自己虚妄的安慰。
春去秋至,繁花落尽,那漫天飞舞的殷红在你眼中是万点浓愁吗,萦绕着深夜的梦魇。其实,你也只是想要一段安宁的生活,仅此而已。只不过命运弄人,我们无能为力。指间淌出血来,也无法跨越这漫漫红尘,那些遥远的梦想也只是可望不可及。少游,你愿不愿意再展开一纸微黄的宣,用你手中灵动的笔,婉转成一首流泻千年的曲;你愿不愿意再睁开温柔的眼,望望这世间,原谅这世界。这喧嚣的宿命呵,无人可拒。
那韶华易尽呀,你将满载的苦楚和温柔跌宕出清雅的词句,恍若黄泉彼岸盛放的曼珠沙华,难以摘取。那样夺人眼目的境高语美呵,是那静夜里的满眼星辰,闪烁到让人潸然泪下。
绿酒歌遍陈三愿,谁与你,若那梁间新燕,岁岁长相见。那样的女子,该是何等的姿态。流年似景,岁月的风毫无声息地穿过纷扰尘世,你仍是一袭青衫眉目依旧,茕然独立于缠绵的柳间,眼角依稀沾惹了淡淡的愁。烟花三月纷飞的柳絮迷蒙了路途,染白了单衣。有星影欲坠的夜,你是否会就一盏灯火如豆,颤抖的手捧起斑驳的铜镜,指尖冰凉,昏暗中可以看见你惨淡的笑容,镜里朱颜改,镜里朱颜改呵。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空留一叶孤单的背影决绝地转身,便留残荷听雨声,空阶滴到明。你说,你叫我怎么舍得老去。
悠悠千载,那浩瀚文海里万红争艳,而唯有你,甘心做那最不张扬忠于己心的茉莉,洁白清香的让人不知所措。
少游,此世路尽梦难归,一缕幽魂度来生。还好,你璀璨的灵魂最终幻灭成不老的传奇。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5分)A.彩笺(jiān)锦瑟(sè)
不谙(ān)
琐窗(suǒ)....B.迢迢(tiáo)凋碧树(tiáo)
憔悴(cuì)
花簇(cù)...C.豆蔻(kòu)悲怆(chuànɡ)初霁(jì)
窥视(kuī)....D.妩媚(mèi)印痕(hén)
初暝(mínɡ)
暮霭(ǎi)....答案 B 解析 B项“凋”读diāo。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5分)A.明月不黯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B.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C.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答案 A 解析 A项黯—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欲寄彩笺兼尺素。.兼:表示强调。
B.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金风:秋风。玉露:像美玉一样的露珠。C.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凌波、芳尘:都借指美人。D.锦瑟华年谁与度? ..锦瑟:美好的青春年华。答案 B 解析 B项“玉露”是白露的美称。
4.下列对诗句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昨夜西风凋碧树”“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
B.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答案 D 解析 “比拟”错误,应该是比喻(博喻)。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20分)
思越人 贺 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 ①作者在青年以后,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本词作于此间。②紫府:紫色象征华贵,此处代指整个东京。③放夜:解除夜禁。古代都市实行宵禁,闹市绝行人。唐以后,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④秾李:形容女子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1)这首词上片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对偶(或对仗)手法,“五更钟动”对“十里月明”。“五更”句暗示笙歌彻夜,喧闹时间之长;“十里”句点出东京处处繁华,欢度佳节范围之广。
(2)本词上片忆旧,下片写实。请从往昔对比的角度,简要赏析作者抒发的情感。(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昔日是笙歌阵阵、灯火璀璨,场面热闹,眼前是炉香袅袅,处境孤凄;往昔居于繁华的京城,如今独处暮春时节的天涯;昔日凤凰城阙佳人相伴,如今犹如一只孤雁,在稀疏的晨星中鸣叫着飞过。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有志难展、郁闷孤独、怀才不遇的情感。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20分)
浣溪沙 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②③
④
①
(1)后人认为该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亦体现作者秦观心中的“淡淡的愁”。请你说说“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人选取了“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词语或意象,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体现了“淡淡”二字。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譬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这个比喻用语奇绝,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0分)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注 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
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