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练习设计与运用的实践和研究5篇

时间:2019-05-15 05:1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练习设计与运用的实践和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练习设计与运用的实践和研究》。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练习设计与运用的实践和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资料大全

三生石编辑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练习设计与运用的实践和研究》

课 题 研 究 报 告

青浦区沈巷小学 蒋金辉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已成为语文教改中的热门研究话题。如何使语文课上成语言训练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以及基本技能的训练必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而这个载体应该是课堂练习。

2.虽然二期课改已相当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貌,但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灌输式”、“问答式”这样两种普遍的现象。教师注重讲解,或者层层追问,学生在学习中缺少感悟、体验文本语言的实践与语言训练过程。究其原因,是教师忽略课堂练习,没有以此为载体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所以,对课堂练习精心设计、使之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科学运用的研究是进一步改变课堂教学面貌、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举措。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对教材中设计的练习进行机械性操作,使得课堂教学缺乏练习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为做而做”,重结果,轻过程。而且新教材在课堂练习设计方面由于缺少实践检验而显得还不是很成熟,其主要表现在于缺乏对课堂教学指导和对教学内容的梳理。教师的教学应该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也只有创造性的教学才可以体现教师个性化的专业发展。课堂练习的设计与运用是创造性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课堂练习的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 性,运用更合理、更科学。并以此为载体,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

2.基于二期课改背景下的“课堂练习设计与运用”的研究,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优化寻找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同时也使课堂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成果为教学实践提供相应的经验和方法。

二、研究的内容与过程:

(一)研究内容:

1.精心设计的练习在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特别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如:通过练习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精华所在;可以使学生根据课内所学方法举一反三,加强课外的语文自主实践等等。我们认为,语文教育要重视多读多练,亦即强调习得过程,语文能力的提高要建立在读写练习的基础上。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包括:怎样的练习才能切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练习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或规律?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又该如何把握?„„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遵从以下原则:为行动而研究——为了实践本身的改进;对行动的研究——以实践问题为中心;在行动中研究——研究过程成为教师的学习过程。按照“设想——实施——反思——改进——总结”的步骤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以课堂教学实践为本,以三实践二反思为基本方式,注重研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进行实践、反思、改进,得出结论。

2.我们认为:练习设计与运用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具体的课文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完成练习的过程应该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练习,体验过程,让学生掌握理解与运用语言的方法,生成知识,形成能力。

练习的形式与内容要有机结合,同时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趣味性和多样性。

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即由全体学生差异方面的层次,又有学生个体习得不断提高的层次。

(二)研究过程: 1.调查(07.2——07.12)

调查问题:课堂教学中,练习的设计与运用存在哪些问题?

调查方法与对象:听课笔录;本校常态课堂教学(听课节数:25节)教师交流、研讨;课题组教师(交流次数:4次)

调查结果处理:教学片断摘录——典型案例分析(典型案例数:10个)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存在问题如下:

(1)学生的母语学习起点较高,练习设计要求过低。

(2)练习设计目标不明确,训练走过场。

(3)练习过程缺乏教师的有效介入与指导。

(4)练习设计游离文本内容,训练内容空乏。

(5)练习形式单一。

(6)练习都指向文本感悟,忽视学生语言品质的提高。2. 课堂实践(07.10——08.5)

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课堂实践(实践课数:15课时)课堂教学实践篇目:

(1)《一枝白玫瑰》(2007.10)(2)《小猪问路》(2007.11)(3)《含羞草》(2008.3)(4)《共同的秘密》(2008.4)(5)《小壁虎借尾巴》(2008.5)3.总结(08.5——08.10)

(1)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逐渐形成“读练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以练习为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以练习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思维的发展,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2)本课题的研究是对新教材练习设计的补充和探讨,是对练习设计与运用的方法、策略等方面的实践探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对于练习的设计与运用的过程有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形成了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练习设计与运用的 3 方法与策略(详见下文“课题研究结论”)。

(3)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的过程。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不断成长,在研究中有所发展。另外,课题研究的过程也使学校教研水平得到了提高。

三、课题研究结论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阅读感悟,阅读感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然而,随之而来的一个现象是,训练,特别是语言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却不断下降。语言教学的弱化、语言训练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无疑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才能促成小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效的语言训练需要一个载体。在教学过程中,依托文本,以文本语言为基础,从学生学习的实际与需要出发,教师适时、精心地设计课堂练习,有意识安排学生的语文实践,是有效语言训练的良好载体。

通过课堂练习,既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和领悟,又能引发他们情感体验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个性化表达。这是语言发展与思维、情感发展一致化的过程。

因此,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生成语言能力的有效载体。

(一)课堂练习的设计,要以语言训练为导向

设计课堂练习,目标、要求的确定和选择要从以语言训练为导向的基本设计理念出发。

请看下面两位教师在执教同一篇课文《哥伦布竖立鸡蛋》(四年级)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出示的了解课文大意的两个不同练习——

练习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达官贵人们都挑衅地对他说:“。” 但是哥伦布用竖立鸡蛋的试验告诉他们:“。” 练习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的达官贵人们都,但是 的哥伦布用 的办法告诉了他们。

仔细分析这两个练习,我们会发现这两个练习都是对文本内容的梳理与概括、归纳,都指向了文本的重点。但是,这两个练习的意图却并不相同:

1.练习的要求和目标不同。练习一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摘录文中人物的语言,直接引用文本语言。练习二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文中人物的语言,并且在表达时用转述的语言。很明显,练习一的要求偏低,思维容量过于窄小;而练习二则是在文本语言基础上的语言提升,思维容量也大了许多。

2.练习的不同要求和目标反映了教师不同的设计理念。练习一是文本语言的复制,指向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反映出以文本内容为导向的设计理念。练习二不仅是理解文本内容,而且有归纳、有转述,指向语言的训练,显然是以语言训练为导向的设计理念。

学习语文是以读文章为基本特征的,而文章的综合性极强。即使是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篇文章,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往往是包罗万象,也往往导致训练目标和要求的模糊不清。

教学任何一篇课文,既要学习语文知识,又要培养语文能力。比较而言,能力训练目标更为重要。仅仅让学生知道某篇课文的具体结论,那只是一种语文知识训练目标;让学生掌握获得结论的过程,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能运用,能迁移,这才是语文学科的目标和任务,才符合语文学科的性质。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及时捕捉信息、深入细致思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动情愉快的语言实践的动态过程中形成语文实践能力。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所谓强化语言训练,不是离开内容搞纯语言训练。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离开了表情达意,工具又何从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始终不可离开具体内容来谈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练习设计,要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导向,抓住语言训练这一核心,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两纲”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课堂练习的设计,要以文本语言为基础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考虑以文本语言为基础进行语言的训练,在动态的语言训练中,使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课文是范例”,文本语言是学生语言模仿的对象,是学生语言生成的基础。课堂教学其实是一种以课文范例为中心的案例教学,课文是例子和凭借,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而获得发展语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学习一篇篇课文,逐渐地积累语言材料,从感受、体会文本中规范、优美的语言、美好的感情,从而使学生逐渐掌握运用语言的规范,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目的。

由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必须要把传统的以分析讲解、提问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种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上来,抓好理解、积累、运用的学习环节,注意把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结合起来。语言文字的训练要严而有格,方法要从扶到放,逐渐从“入格”过渡到“出格”。

语言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层次、有目的地读,读与思、议、练结合。在这样反复接触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学生能读出形象、读出画面,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深刻领悟文本语言,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师的分析、讲解不管如何细致、如何精妙,只能是教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学生在没有对文本有充分的感知前,任何强加给学生的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都是学生无法体会的,这样的教学就是无效或者低效的,因为学生的阅读实践是理解、感受、体验文本语言和文本内涵的基础。只有有了充足的时间,学生才能对文本语言以及语言中蕴含的情感,思想、文化予以充分的感悟,也因此而感受语言的所指与能指,领悟语言的魅力,从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积累语言材料,内化文本语言为自己的语言。

请再看下面的一个教学片断——

《含羞草》(二年级)是一则童话故事,通过含羞草在一年四季中与月季花、荷花、菊花、红梅花的对比,使它从得意到害羞,正确认识了自我,得意草也因此更名为含羞草。文章内容浅显,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教学片段一:

师:得意草为什么这么自我陶醉,得意洋洋呢?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并划出得意草得意的原因。学生轻声自读课文,划句子。

师:请同学们用下面的句式把你找到的句子说出来。出示句式:

得意草之所以这么得意洋洋,是因为()。

生:得意草之所以这么得意洋洋,是因为(它觉得自己的叶子颜色翠绿,是世界

上最美的)。

(师出示三副不同颜色叶子图)

师:我们看这三片叶子,哪片的颜色翠绿呢?(理解:翠绿)

师:得意草为自己拥有这般翠绿的颜色而—— 生接:自我陶醉、得意洋洋

师:那就通过你的朗读来来表现吧。学生个别读(强调:最)——齐读 相同方法交流第二第三句(过程略)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你能不能加上“又因为,还因为”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

一说呢? 出示句式:

得意草之所以这么得意,是因为()

又因为()

还因为()学生用完整句式练习说话 ……

教学中,用“之所以„„是因为„„”倒装因果句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得意草的得意之情,在此基础上加上“又因为”、“还因为” 来提高练习的层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三个原因进行有机地整合,一方面是对课文内容的整合、深入理解,另一方面是训练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有序性和完整性。从练习的设计意图来看,首先指向文本阅读,要求学生对文本 7 进行有效阅读,体现“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基本策略;其次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最后要求学生运用“是因为„„又因为„„还因为„„”的句式把相关内容连起来说话,则不是对文本语言的简单复述了,而是依托文本语言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使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文本的有效阅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文章的风采格调、逻辑脉络、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重层次性和开放性。

层次性,就是指语言训练要从易到难,从简到繁,语言表达从正确、规范到形象、生动;开放性是指允许学生的语言表达多样化,不能强求统一。

再看下面一个《含羞草》中的教学片断—— 教学片段二:

师:主人为了不让得意草如此目空一切,自以为是,便让它与别的花比比看,请

自读课文6-9节。出示练习1:

(什么季节)得意草与(什么花)相比,它(觉得怎么样)。生:春天得意草与月季花相比,它觉得太寒碜了。

(媒体出示:春天 月季花 觉得太寒碜了)

(指导读准“碜”)

学生继续交流,媒体出示相关内容(过程略)

师:得意草为什么与这些花相比会觉得寒碜,羞愧呢?这些美丽的花有什么特点

呢?请你再读课文6——9节,从文中圈出形容这些花的词语。出示练习2:

春天()的月季花

觉得太()了 夏天()的荷花

觉得不够()秋天()的菊花

觉得自己()了 冬天()的梅花

羞愧得()学生边阅读边圈划,教师巡视指导,然后交流—— 生:盛开的月季花(媒体出示词语:盛开)

师:真不错,让我们来欣赏这些盛开的月季花,仔细观察它的花和叶子。

(五幅月季花图片逐一出示并配上背景音乐,学生专注地欣赏)师;(出示含羞草图片)含羞草与之相比心里觉得怎么样呢? 学生1:它心里觉得寒碜。学生2:它觉得自己太难看了(媒体出示:寒碜)

师:是啊,它心里觉得自己太寒碜,寒酸了,不够体面。

好,请同学们用上“盛开”、“寒碜”,带着感情,再来说一说这句话。生:春天,得意草与盛开的月季花相比,觉得自己太寒碜了。……

教学中,首先设计了一个含有提示语的填空(练习1):(什么季节)得意草与(什么花)相比(觉得怎么样)。这次练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整合。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了练习2,让学生从文中摘录形容各种花的词语,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感受、领会得意草的羞愧之情,再将这些词语放入练习中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这样,提升了学生语言的品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依托文本语言,以课堂练习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和积累,并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练习设计有“坡度”,让学生能拾级而上,体现了学生语言习得过程的层次性:感知文本——复述——圈划词语——理解词语、体会情感——再复述。

这次练习还体现了学生语言品质要求的层次性:从语言的规范要求到语言的优美要求(用词的准确、丰富)。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要凭借一篇篇课文进行。一篇课文,可利用的语言文字训练因素又是丰富多样的。但训练不可能也不需要涉及课文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也不可能对每一个段落都下同样的功夫。为此,就必须进行能力训练目标的确定和语言文字训练点的提炼。训练点的确定,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大纲”对该年级语言文字学习的要求;二是学生语文水平实际状况;三是课文本身的重点、难点、特点。或寻找课文内容的“留白处”确定训练点,或根据 故事情节发展的矛盾处确定训练点,或抓住课文中典型的句式或段落确定训练点。语言训练的“侧重点、突破点”的确立应立足于文本,应随着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而不断变化。

在教学《用冰点火》(四年级)时,理解了“银装素裹、荒芜人烟”、朗读感受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后,有这样一个语言训练:

师:请用上“群山包围、银装素裹、荒芜人烟”这三个词语,变换句式说说比尔博士遇到的困境。

出示句式:比尔博士陷入了困境。生:比尔博士陷入了困境,他的私人飞机坠落到了一个荒芜人烟的山里,处在群山包围之中的他只看到白皑皑的冰雪,到处一片银装素裹,惟一的生命痕迹就是那些枯枝落叶。

生:比尔博士陷入了困境,他驾驶的私人飞机因操纵杆失灵急速坠落到了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山坳里,到处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在这个被群山包围、荒芜人烟的山坳里,惟一的生命痕迹就是那些枯枝落叶,他几乎绝望了。

在这个语言训练中,学生进一步理解并能准确运用“银装素裹”和“荒芜人烟”,而且能把课文从比尔博士心理视角来写的困境感同身受地描述出来,也就是能在感受了文本语言后消化为不同于文本表述的自己的语言。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这个语言训练,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也能多少体会到“把话说具体,把句子写具体”的具体做法。

这样一个结合课文内容的情境语言练习,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积累的词句,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不但能让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表达出来,而且在语境中体会到了准确地运用语言。

上述两个练习,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语言训练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情感与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与发展。

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既要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文本语言,又要引发他们情感体验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个性化表达。这便是语言发展与思维、情感发展一致化的整体推进过程。课堂练习要适切、富有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注意既面向全体,同时又兼顾差异。既要有文本语言的直接引用,更要进行语言重组的表达,激活学生语言储存,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化,让各 10 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在实践中螺旋式上升。

教材所选的大多是文质兼优的佳作,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独特感受的抒发,都是作者独特心灵的舒展。如果我们能把这一个个“独特”,通过紧扣课文内容的有效的语言训练充分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品味,去剖析,实现学生与文本、与生活的对话,共同经历与体验课文情境,实现自我情感的真切表露,那么,语言训练所给予学生的,一定是语言和自我体悟的共同完善。

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也是为了运用,阅读教学中不能忽略读写(说)结合。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时机,精心设计读写(说)结合的语言训练点,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实施,以达到语言训练的实效性。

(四)课堂练习实施中,要注重学生语言实践的过程与体验

建构主义主张,人的学习是主体不断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经验的过程,对自己知识结构反复重构、更新,从而使学习者在修正中让自己的认识趋于接近世界的真实。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自身的主动探究与实践体验,很多时候可以通过独立探究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生可以在独立的主动探究过程中获得语言表达的规律,也可以在相互讨论与交流中擦出智慧的火花。所以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裕的讨论、交流时间,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有语言实践的机会。

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理解语言文字和理解课文内容相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两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是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阶段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这个过程的出发点是语言文字,落实点仍是语言文字。目前课堂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只完成第一阶段,缺少第二阶段。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仅仅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至于课文的语言文字却不甚了解。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这可以说没有完成任务,提出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因此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借助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再通过语言训练体会思想内容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

有效的语言训练,学生都要经历一个从学到练,直至逐步形成技能的过程。有位老师在上第四册《芭蕉花》的课堂上有这样一个训练:

师:母亲怎么会这么生气呢?是“我”告诉她我们是怎样从别人院里摘花的。(出示说话练习:母亲问我芭蕉花是哪儿来的,我便照实说:“__________。”)这里的“照实”是什么意思呀? 生:就是按照事实说。

师:对了。那么“我”该怎样照实说清楚我们摘花的经过呢?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我们翻进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进去的。

师:请仔细读读第二节,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托 翻 摘),再试着把这句话说清楚。

生: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进去的。我们翻进窗子去摘来了那朵芭蕉花。

师:如果让我来说这件事,我会这样说:我们看见人家院子里有一棵芭蕉树开花了,二哥用力托起我,我使劲翻进窗子,把花摘回来了。(出示规范的语句)

师:大家比较一下,老师说的跟刚才两个小朋友说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老师是按照先“托”再“翻”最后“摘”的顺序说的。

师:是的,你听得很认真。我们应该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把话说清楚。生:老师还用了“用力”“使劲”。

师:对呀,我们还可以用学过的词语把话说得更具体。自己练习说一说,说给你的同桌听。

教师呈现的填空题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拐杖,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帮助学生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感悟到文本语言要表达的意思,让学生在听、说、读的过程中得到思维和语言的训练。这里的“说”是对文本语言的再造和转化,这个再造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语言的过程。在训练语言的准确表达时,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采用了比较语句的策略,帮助学生逐渐提升语言思维的品质,这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幅名画的诞生》的课堂上有这样一个争论:

师:涅瓦河边的纤夫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部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生:我觉得前面一节里用了“蠕动”,不太好。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我查字典了,“蠕动”是形容虫子、蚯蚓等无脊椎动物的爬行动作,这里说的是人,可以用“移动”。

生:列宾后来看清楚了,那是一群纤夫在缓慢向前走,应该用“挪动”呀。师:是啊,文中不用“移动”和“挪动”,而用“蠕动”,值得推敲。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用“蠕动”更准确,因为起先列宾并不知道那是一群纤夫,远远看去,那个缓慢移动的人群就像在蠕动的什么东西。

生:后来列宾看清楚了是褴褛肮脏、疲惫乏力的纤夫们,他们拉着沉重的大木船,拖着步子走得很慢很慢,用“蠕动”写出了他们的生活死气沉沉,真的很悲惨。

师:有道理,能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说明你已经掌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

生:列宾亲眼看到的就是那样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的人们,我认为用“蠕动”更饱含了画家同情怜悯之心和对反动统治的憎恨。

师:你能抓住这个词语,深入体会人物的心情,很不错。

生:(先前质疑的学生)刚才听了几个同学的发言,我现在明白如果把“蠕动”换成“移动”和“挪动”,那就太平淡了,不能突出画家的心情。

本案例中,教师巧抓矛盾点,拓展思维空间,这样的争论激发了学生深入思考、大胆发言的积极性。他们在争论中迸发智慧的火花,进行思想的碰撞,用“争论”说服自己,说服大家,历经这样的感悟、练习过程,学生怎能不难忘呢?

(五)课堂练习实施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语言训练中,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犯错,教师或同伴提醒、示范,然后自己纠错、领悟的自主建构语言的过程,即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独立学习和与同伴愉快地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的过程,语言就很难成为学生切身的愉快体验,更别说它的有效性了。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恰当地介入,巧妙地进行师、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对话,既全面又很有层次地重点训练,非常有利 13 于学生把思维过程用规范得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思维能力局限于直观、形象,所以尽管他们眼中有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但要用语言充分地表达,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指导他们在日复一日的语言实践中逐步体会和掌握语言的规律。因此“训”必须是教师对学生的“练”提出具体要求,并且及时点拨,正确引导。

这是一年级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学会了“爱”这个字,谁也能用它来说句话? 生:我爱妈妈。

师:你说得很好。谁也想说? 生:我爱爸爸。生:妈妈爱我。师:说得真好。„„

在这个说话训练中,学生只是在简单用“爱”说话,对“爱”也只有浅层次的理解。就造句而言,学生是会了,可仔细想想,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那么,这样简单的语句还用训练吗?可见,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质,这样的语言训练怎么能发展学生思维和语言呢?

这个语言训练后来进行了修改:

师:学会了“爱”这个字,谁能用它来说句话? 生:我爱妈妈。

师:你为什么爱妈妈呢?能在你刚才说的话后面加上你爱妈妈的原因吗? 生:我爱妈妈,因为妈妈每天要送我来上学,很辛苦的。师: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谁也想来说?

生:我爱爸爸,因为爸爸答应我的事从来不会忘记。

师:哦,真是个好爸爸。除了爱爸爸妈妈,我们还要爱谁?谁也会爱我们? 生:我爱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也爱我。生:我爱老师和同学,老师和同学也爱我。„„

老师的引导与点拨,使学生逐渐明确了语言的规范、完整、具体等要求,层层递进地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语言品质逐步得到提升。其中,教师发挥出了主导作用。而这个主导过程是教师通过提示和评价等手段来完成的。

总之,基于有效语言训练的课堂练习,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提升语言品质,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这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精心设计,科学实施。以上所述,仅仅是我们对于课堂练习的粗浅认识,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究和思考。

参考书目:

1.谢利民、郑百伟主编:《现代教学基础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2.温立三:《新教材练习设计的变化及教学建议》(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3.吴 灵,李立根《在实施新课标中怎样进行练习设计(数学)》 4.徐 征:《改革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发展(数学)》 5.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6.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7.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中国教育报 2005.12.23)8.李吉林:《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第二篇:课堂练习设计与考试命题技术实践研究 心得体会

课堂练习设计与考试命题技术实践研究 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有感

鹤峰县下坪乡民族学校

李德娥

当谈到 2010 年 9 月 28 日至 12 月 28 日三个月的 “

国培计划中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时,我非常激动,首先感谢党和国 家对教育的重视,给了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这次学习机会。其次感谢我们培训院校—湖北省恩施市湖北民族学院的领 导为我们精心组织。

我们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带着一份求学的执着来到湖

北民族学院学习,时间一晃而过,可我们收获颇大,受益匪 浅,真可谓是满载而归呀!

第一堂课就是听恩施州教科院胡卫国院长对《国家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解读,让课改中迷失方向的一大 群羔羊找到了方向。这堂课不仅让我们教师认清了当前的教 育形式,还让我们教师清楚地了解到我们发展中国家与国外 教育的差距,从而就引起我们教师深刻地思考:教育是一门 研究艺术,更让我们教师深感责任重大。

紧接着听了来自一线的名师讲座。如恩施市舞阳小学副 校长田祥珍和来凤县实验小学校长曾志梅的讲座。她们的讲 座与我们一线的老师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曾校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首先阐述了教师要关注教 师本身的“教”

:强调了老师们在备课时不能把文本拆开成 一课一课的,而是要从整册教材入手,了解全册编写的指导

2013年小学教师资格全攻略每日一练 历年真题 模拟测试 章节知识点

思想,了解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上课时才能作出全面的考 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当我们学员听到这里时都沉默了,陷入了沉思。此时让我想起了自己从教了十一年,也只是从 单元入手备课,就是拿着新教科书时,也只是走马看花地看 一看目录,觉得只要弄清本册的教学任务就行了,结合单元 备好本课就行了。想着想着,便惭愧地地下了头,同时也便 牢牢地记住了。

其次阐述了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 :语文老师要通过

自己的语言艺术、教学策略、人格魅力等因素去激发学生的 阅读兴趣。在教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探求出好的方 法,才能终身受益。

最后曾校长还把自己的一套丰富的经验传授给我们学 员,那就是阅读能力培养“三部曲” :

(一)课内得法:读— —想——谈;

(二)课外实践:阅读记载;

(三)反馈提高:

汇报交流。这时我想到了自己平常会给孩子们阅读任务,也 有一些检查,孩子们在低年级还能完成,课随着年纪的增长,玩性也越来越大,我正没有好的办法去检验他们是否认真完 成。没想到这堂讲座给我指点了迷津。

田校长的讲座主要是谈了新课标背景下的识字教学。让 我们教师把握了课程标准,找准了教学方向。更加明确了低 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同时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向 我们传授了许多新颖的识字教学方法。

这些名师讲座犹如是课改中如何抓高效课堂不知所措的农村教

师的导航,让我们明确了方向。这些名师不愧是名副其实的名师,她 们的讲座真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啊!

湖北民院的领导非常重视这次培训,他们还特意联系名校名师给

我们上示范课,主要是体现恩施市的“ 361 ”

快乐课堂,为我们提供 了高效课堂、快乐课堂的模型,恩施市实验小学校长蔡校长还专门给 我们解读了“ 361 ”快乐课堂。让我们充分找到了自己课堂的不足与

缺陷,引起了我们深深的反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泛起了一层层涟 漪。

无论是专题讲座还是示范课堂,让我们都有所思,有所获。让我

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抛弃陈旧的教学观,树立现代教学理念,还要大

胆地在实践中创新,才会在现代课改的热浪中扬起一片帆来,与时共 进!

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云收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总结(336.5K)所需下载券:7 您持有1下载券.财富值不足,无法兑换下载券

另存到我的文库续费会员续费3月即送下载特权

另存到我的文库使用下载券下载 由于文档价格较高,建议您使用下载特权下载

因本次下载而产生的财富将由百度文库以一定方式转交版权人

hap雷克雅未克

我的主页帐号设置退出二级(183)|个人中心

我的文库我的贡献申请认证我的课程我的任务我的收藏||私信(0)|下载客户端|百度首页文库君已有近万本图书,还会不断收罗精品免费内容双手奉上,请及时续费哦!

经济管理

职场励志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 首页分类教育文库个人认证 教师频道 互联网频道 营销频道 建筑频道 金融频道 学术频道 健康频道 外语频道 申请认证 机构合作 开放平台手机文库我的文库教育频道 小学教育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专业资料 人文社科 IT/计算机 网络营销 PPT专区 PPT模板 办公应用 PPT技巧 应用文书 求职/职场 总结/汇报 党团工作 文库课程 资格考试 语言学习兴趣爱好 百度文库应用文书党团工作上传文档文档贡献者 gangzhang23

贡献于2011-11-17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范文精选专题 2010-2011年小学五年级英...2010年春小学英语五年级...小学英语六年级教学总结

2012年春小学四年级下英...

<%for(var i=0;i

<%}%>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并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充分发展。”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年龄的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

鉴于此,我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研究”这一课题,正是探索如何使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形成必要技能技巧的要求并给予切实指导的研究,推动我校小学数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界定

练习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练习有无效练习与有效练习之分。

练习的有效性是指能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同时还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题中所指的练习包括课堂内的各种练习,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动手练习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练习。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2、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3、皮亚杰认知发展结构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结构理论认为,儿童对经验(知识)的认知有两种:第一种是关于客体的物理经验,“它是通过一种简单的抽象过程从客体本身中引出的”,“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等对形成这类物理经验形态的知识起着重大的作用”。第二种是叫逻辑—数理的经验,它发端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它产生于主体对客体所施加的动作及其协调。课堂上学生在教师主导的“问题场”里动手、动口、动耳、动眼、动脑等,通过亲自参与操作、活动、游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情节;主动地感受经验获取知识。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充分发挥练习功能,提高练习的效率的研究。

2、探讨不同类型的数学课进行练习选择的策略研究。

3、组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课型的练习体题组的研究。

4、如何通过设计练习,开发学生思维的研究。

5、以有效性为原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多元化的练习题,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过程。

6、实施课堂教学分层评价讲评学生练习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五、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

(一)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至2011年10月)

(1)制定课题方案与申报工作。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2)成立课题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做好成员分工。

(3)建立学习交流信息的制度,组织学习理论,收集有关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

(1)确定发展目标。边研究边积累资料,定时交流研讨,做好阶段小结。

(2)通过和实验教师的共同研究,撰写实验方案。

(3)前测,调查问卷

(一)。

(4)开展评价活动、验证实验方案。

(5)注意资料收集归档。

(6)后测,调查问卷

(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

(1)按计划完成实验任务。

(2)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

(3)指导参与课题的教师进行实验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研究研究报告及相关教学论文,优秀研究案例等,总结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和问卷法为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抽样法、观察法、数学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地实施。

1、抽样法: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按一定的方式从各个年级中选取两个班做样本,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将这一部分调查研究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上去,从而得出总的结论。为课题的研究作一个全面了解。

2、问卷法: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一套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而收集资料。在实施阶段之前和实施阶段之后各设计一套问卷,为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提供有效的数据。

3、观察法:根据研究课题,有选择地针对学困生课堂练习的各种情况,采取研究者或凭自己的感官,并借助于其他摄像、照片等,注视课题研究的现象,探寻课题研究的本质的方法。

4、数学法: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找出一些课题研究在数量上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及时总结、修改、不断完善,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条件:

1、主观条件:课题成员是新课程教材的任教者,并且参加过各级各类关于新课程的培训活动。平时注意积累教科研知识。课题研究的主观条件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2、客观条件: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管理来实施进行。目前我校数学科组也有相关的教研活动,需要将其整合,协调统一,滚动发展,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部分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而相关的教研活动、相关的教师就成为本课题研究的资源保障,是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充分条件。

资料设备上,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有电脑,能够上网查找资料,都申请了数字图书帐号,可以减少我们边远地区信息闭塞的劣势的影响。我们熟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帮助研究,学习过教

育科研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行动研究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比较法等方法开展研究。

预期成果:

1、论文的撰写。

2、探索并形成我校小学数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题组设计的理念和应用性理论,形成若干设计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练习题组的设计能力、更加有效地发挥数学练习在使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形成必要技能技巧方面的知识能力。

3、通过实验:形成若干系列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题组设计案例及指导意见,作为教师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参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

4、发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题组设计的有效性练习在评定检测学生数学成绩方面的评价功能,以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本课题成员为:全体数学教师

2011年9月

第四篇:小学教学中微型课题的研究与运用

小学教学中微型课题的研究与运用

摘要:我校开展了“小学语数微课在课堂教学上的有效应用研究”,老师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如知识点、重难点、技能技巧等制作了大量的微课教学视频资料,继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实践,目的是实现微课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翻转”,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些微课运用时机与效果上的经验性做法,受到了一些启发,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小学语数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评述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微课堂是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的。

关键词:案例;微课;有效应用

一、研究背景

2014年,关于微课,很多人会感到陌生,继而会联想到微博、微信、微电影,从而认为微课是指非常短的教学过程。其实,这个理解还不够准确,通过百度搜索,微课是这样被定义的: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把微课看做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它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我校开展了“小学语数微课在课堂教学上的有效应用研究”,老师们根据教学需要、学情需要制作了一些微课资料,开展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从而获得了一些经验性做法,受到了一些启发,下面,我们结合具体课例,认识微课是如何实现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的。

二、微课案例评述

(一)语文微课《“啊”的变调》,有效突破了朗读指导上的难点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多数的教学设计都把读正确、读标准、读流利作为阅读理解的前提。要想读正确、读标准,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有时还需要教给学生一些语音变调方面的知识。四年级下册的第2课《桂林山水》一文中就蕴藏了“啊”字的变调知识。在课文的重点段是第二、三自然段里有两个排比句式,“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句中一共用了六个“啊”字,强化了作者情感的表达。如何读好句尾的“啊”字,成为了教师在朗读指导时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四年级语文教师设计了一节以“啊”的变调知识为题的微课。在短短的5分钟视频里,教师从课文中的六个“啊”字入手,讲解了“啊”字与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六种关系,使学生理解到“啊”在不同的字的末尾时,读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节微课视频制作出来以后,教师把它放在了课前预习环节,让学生在家里反复观看,达到了解和掌握。那么,学生是否看懂了视频,掌握了变调知识呢?课堂上,教师只需通过听学生朗读、做课外阅读练习等形式就能做出检验。这节微课不仅有效突破了朗读指导上的难题,也省去了教师繁琐的课堂讲解,更为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提供了开放而自由的空间。

(二)微课《数学游戏九宫格的填写技巧》,有效激发了星号题的探究乐趣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些星号题,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从而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人教版的数学书一年级下册第77页就有一道星号题,内容是“把21、22、23、24、25、26、27、28、29这九个数填入〇里,使横行、竖行和斜行上三个数相加都等于75。”如图1所示:这是一道典型的九宫格题,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挑战起来很有难度。一年级教师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一个填写九宫格的口诀,简单易学,对解答这道题很有帮助。于是,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了微课《数学游戏九宫格的填写技巧》,讲授环节从这道星号题入手;继而引出九宫格的填写口诀;再结合九宫格图进行点位分析和数字的对应填写;接着进行纵横行的数和验证,最后推导出任意九个连续数字填入九宫格的步骤和规律。这节微课虽然是短短的五分钟,却花费了教师大量的心血,最后呈现给一年级学生的方式是通过qq空间或者微博,同时要求家长陪着孩子一起看视频、学方法、解难题。深入浅出的讲解,从口诀到验证的科学推导过程,充满乐趣和挑战的学习方式,收到了良好的反响:一年级学生及家长非常欢迎和喜爱这节微课;亲子共学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全班学生都掌握了这道星号题的破解“秘诀”。“我要挑战星号题”“星号题真有趣”成为 了学生学数学的热门话题和探究学习时的目标。这节微课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三)微课《查字法》,有效拓展了书本内与外的技能学法二年级语文上册的“语文园地二”讲到了部首查字典的知识,这是工具书的使用技能教学,属于教学重点。二年级教师在完成这部分教学后,发现二年级的上下册教材中都没有提及到查字典的另一种使用方法——音序查字法。那么,可不可以制作一节关于音序查字法的微课呢?为此,同组教师进行了基于教材、基于学情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分析,认识到音序查字法一般应用在“识字却不知意”或者“知音而不知形”的情况。“识字却不知意”的题型,虽然在二年级的教材中没有明确涉及,但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六”就出现了一字多义的题型,非常适用于音序法。“知音而不知形”的情况一般多见于学生写日记时,感知听闻的素材不能用正确的字记录下来,也非常适用于音序法。经过分析论证,老师们一致认为学生有必要学习音序查字法,进行书本外的知识拓展。于是制作了《音序查字法》这节微课,设计思路从学生写日记遇到不会写的字这样一种情境入手,分步介绍这个字所在字典中的音序、音节和检索页,从而使学生清楚地知晓了音序查字法的步骤。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看完微课视频,到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从学生课余自学到课堂汇报,这节微课让课堂教学省时高效,不仅有效拓展了课堂学习的外延,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自悟能力。

(四)微课《晏子为何使楚》,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五年级下册第11课《晏子使楚》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晏子三次与楚王斗智斗勇的故事,展现出晏子的智慧和勇气。在学文中,有的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晏子从入楚王的城池之初就受到侮辱,为何不掉头回国。这次出使出国的用意为何?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说明学生进行了深度思考。那么,晏子使楚的必要性在哪里?教师通过查找资料,制作了一节微课《晏子为何使楚》。微课中,教师模仿评书大师单田芳老师的语气,讲述了春秋末期诸侯割据,齐国在外交上紧张的政治局势,阐述出晏子出使楚国的必然性。

这节微课深受学生的喜爱,尤其是单田芳式的评书讲述形式,非常有气势和感染力。教师把微课的观看设在了课前预习的环节,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晏子的另一种品质——爱国。这节微课不仅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感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五)微课《赏析叶圣陶先生的比喻句之妙》,有效提升了学生语言文字的准确应用四年级上册的第6课《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先生的名篇,在学文即将结束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文中写爬山虎的脚的样子时,有两句话,一句是“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一句是“图画上蛟龙的爪子”,为什么同样是爬山虎的脚,却做了不同的喻呢?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围绕这个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展开了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得出了结论,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当爬山虎的脚刚长出来时,颜色嫩红、硬度较软、作用是寻墙立足,都与蜗牛的触角颜色、硬度、作用相似,所以叶老给 此时的爬山虎的脚作喻非常贴切;当脚巴住墙后,颜色变灰、粘性十足、脚力牢固,可与蛟龙的爪子媲美,因此叶老的这个比喻也非常准确、形象。探究过后,师生都感到收获巨大,共同制作了一节深度研读文本的微课《赏析叶圣陶先生的比喻句之妙》,内容从学生质疑入手,分别阐释了两个比喻形成的原因,指导学生感受名家语言文字应用的准确、形象。这节微课是师生合作学习探究的结果,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名家写作时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也给学生的习作创作铺垫了准确运用词语的思想根基。

三、结束语综上所述,这几节语数学科的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教师在课程的开发上应该重视微课,捕捉恰当有效的教学点,利用课外知识拓展、自主质疑探究等方法或途径,制作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微课,结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时机,如课前预习、合作学习、课后探究等环节,使学生真正走进微课的学习,真正实现微课的“翻转作用”,促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高金岭,《师者之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乐华,《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天津教育出版社。

项家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现代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浅谈作文写作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

浅谈作文写作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

摘 要:将作文写作技巧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理解,拓展学生视野,还能培养学生多种学习能力(如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并且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大信息采集量,突破教学难点;以及渲染课堂气氛,推动教学进展。教师只要适时、巧妙地加以运用,即能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无限,生动多姿的课堂优势。

关键词:语文写作技巧;习作运用与实践

新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这自然是件好事。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的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听了一些观摩课、研究课之后,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作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这是不是就是新课程中的语文作文教学的正确方式呢?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写作技巧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为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加强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我在平常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单

一、枯燥的作文教学模式,还改善了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自主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本人近几年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谈谈作文写作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

一、激发学习兴趣,深化理解

小学生对新事物有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利用这一点使他们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到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

写作时可以采取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然兴趣盎然。在情趣的驱使下,适时提出对写作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中感悟,增强记忆力,拓展想象空间。

运用情景再现教学,可以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求学状态下,教师只要为他们指出学习的方向,帮助他们理清学习的思路,监督和检验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就可以了。这时,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学生对学习资料的理解程度、学习效果都与过去不同,有了很大的提高。

小学生积累很少,缺少生活经验,仅靠课本的内容是无法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学生在学完课本以后往往还有浓厚的兴趣想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课外教学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拓宽他们的视野。

在教学中,面对学生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和互相研究中,学生才会闪现创造的火花,不但可以迅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且还可能发现许多新知识,有许多意外收获。这样不但使教师的教学得到有益的补充,更主要的是这也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的教学方法,在教师放手之后,学生就会完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而走上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之路。在这个自主参与、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二、加强自身朗读水平,重视学生作文基本功的练习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内容,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的教师表现方式和方法的局限性,难以达到语文教育资源的信息传递效果。只有加强老师的朗读教学,提高教师的朗读水平,才能恰到好处再现语言、节奏、格调乃至文翰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和语调等各方面的示范。

同时,重视练习学生作文的基本功。

1.说。在写作文前,让学生先用口说出自己写的作文内容,然后再写。

2.写。让学生抄写要求背诵的课文,做到一举多得,一是写字工整,二是写字正确,三是可以训练写作的分段,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四是词类的积累。

3.积。积累词汇和佳句。

4.改。形成自改、互改的习惯。大家读自己的文章,易于找到错别字,病句,以及文章的不连贯,互改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拓展视野,并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三、分类练习写作 1.写人

(1)外貌描写要努力刻画人物的外貌特征,充分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要写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变化。描写角度有三: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观察来写,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2)语言描写要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要能表现人物的品质。对话形式要灵活,要符合人物的原生态。

(3)动作描写要能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活动,能显示人物的神态,精选词句,把人物的动作写准确。

(4)心理描写,常见的有:人物的内心独白,第一人称常用;直接刻画,常用“想”、“觉得”、“认为”等词语来引述;借幻觉梦境反映心理。

方法有:a:记叙一件事写人;b:记叙几件事写人;c:记一件大事为主,再选一两个片段作补充来写人。

2.记事

做到写作的完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交代清楚。3.写景状物

(1)写景要写出时令特征和地方特征。(2)抓住景物的特点。

(3)描写的景物,要为文章的主题服务。

(4)构段方式常见的是总分、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来写。

(5)状物,要抓住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动态的特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融入作者的情感。在写作时应有序的写作,如写植物按茎、叶、花的顺序写;水果按形状、颜色、味道来写;玩具从大小、形态、颜色、质地、玩法来写;写动物可以先写全身,分写眼、耳、嘴、鼻、腿脚、尾巴。

原则有:a:抓住一个或两个事物的特点,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b:通过描写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写出象征意义。

4.活动

参观、游览、访问、比赛等,注重场面描写,必须描写人物的活动和气氛。要把活动在这个场面的人物和要写的事融为一体。注意面与点的描写,面概括写,点细致的描写。场面气氛应始终一致。

5.议论(读后感),可以先叙述后议论,先议论后记叙,夹叙夹议。6.看图作文

步骤有三:a:审图:总看,分看,再总看;b:联想:与生活实际进行联想补充。单幅图以图画为重点详写补充开头结尾,多幅图,弄清开头,高潮,结尾,并把图画连接起来;c:口述故事,调整思路,抓住重点,照图对讲;d:文字再现。

四、注重写作技巧传授

(一)审题

1.审清题目要求的体裁

如文题中有“记”字的提示词,确定是写人记事文。从文题中涉及的记叙要素来确定,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从文题的特点来确定。

2.审清题目中的关键词,即抓住“题眼”。

3.审题方法:a:分析法审题,题目中包含几个词语,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搞清几个词语之间的关系,掌握题目中的关键句;b:比较法审题;c:补充法审题。

(二)选材注重一个“新”字

(三)开头

做到:要统领全文,开头要引人入胜、简洁。常见方法:自然式、直接式、抒情式、写景式、引用式、特写式、设问式、设疑式。

(四)结尾

做到:收束全篇,完成主体,简洁有力,自然新颖,留有余味,令人深思。常见方法:自然式、点睛式、抒情式、写景式、引用式、鼓动式、照应式。

平时,布置学生对不同类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进行摘抄、揣摩,弄清不同体裁的开头、结尾的规律。

(五)过渡

用在(1)从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的转折处;(2)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衔接接触;(3)由叙入议或由议到叙的变换处;(4)倒叙、插叙、分叙的起止点。

常见方法:自然过渡;用表示关联、转折的语句过渡;运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六)照应

常见法:开头与标题照应;开头与结尾照应;上下文照应。以上技巧可以结合阅读进行有意识训练。

五、作文的技巧指导

(一)习作先审题,材料在自己过去积累的习作材料中去找,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减少错别字,文字也很流畅,卷面也整洁。

(二)给习作拟题目时,做到耳目一新,且简单明了,推测别人拟的题目,尽量不与别人相同。

(三)立意新颖,写出个性,教师平时要容忍学生各种想法,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个性,挖掘题目的内涵,提炼出正确深刻的观点,放飞想象,用灵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材料求新,安排巧妙

在写时,尽量不写与别人雷同的材料,尽量写自己的,别人没有写的。文章开头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方法,引述名言,讲寓言故事切入话题。写好中间段和首句末句。结尾要有力。

(五)语言表达要美,形象生动。朴实就是美,首先,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其次可以运用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为文章增色,语言要美,要学生从课本生活中去收集,记于心,才能用,另外用修辞手法使文章华美流畅。

(六)写整洁,文面要美观。

好文章有好字相衬,试卷的文面影响阅卷者的情绪。笔画清楚,字体适中,少涂改。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练习设计与运用的实践和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练习设计与运用的实践和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研究与运用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浅析 彭颖娇 教育与人文学院 10初等教育专业 摘 要: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 ●清流罗青梅 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既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尺码,又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好的课堂练习,既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的研究》 ---------课题研究年度总结 李家完小卫学兵 我校为了推进我校科研工作,向山西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组申报了《小学数学课......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课 题 方 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中段数学科组 内容摘要: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与提问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与提问的实践研究 【摘 要】问题的设计与提问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时存在的问题及原......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一)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窦桂梅 摘要:小学语文主题教学,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单篇教学支离破碎、目标不清及教学方式僵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等......

    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大纲 一、绪论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主要任务。(识记) 1探索教学规律 2发挥指导作用 3推动改革发展 4提高教学能力教育质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