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
2、汉字的创意与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创意设计的特点,学习汉字创意设计的方法。
2、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做合理的联想和变形,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字。
3、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体会创意美术字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懂得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汉字创意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难点:字体设计的创意。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笔、卡纸等
(教师)课件,范作,各种商标、广告、印刷品中的美术字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1、感知汉字起源的文化
(1)了解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人的记事方式是结绳记事。(2)欣赏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碎片上的“刻划符号”,了解最古老的汉字形式(3)以“车”字为例,了解汉字的演变
2、了解创意美术字的作用
(1)欣赏“车”字的创意美术字,思考:
人们为什么要对汉字进行创意与设计? 总结创意美术字的作用
3、探究创意美术字的设计方法
(1)欣赏“点、照、蝶、火”等字的创意与设计,小组讨论这些字用了哪些不同的设计方法。
(2)总结创意美术字常用的三种设计方法。
(3)引导学生思考出更多创意美术字的设计作品。4.创作实践。
学习建议:选择一个字,设计有独特创意的美术字。5.互动评价。
(1)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2)欣赏同学设计的优秀作品,拓展设计思路。
(3)分析同学设计作品中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并说说设计创意美术字时要注意什么。
(4)欣赏同学作品,思考他们运用了哪些设计方法。6.小结延伸。
(1)课外延伸:可以尝试设计创意字母和创意数字。
(2)引导学生课后将学生的创意字设计作品汇编成创意字字典,将学习到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
三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笔、卡纸等。(教师):课件,范作,各种商标、广告、印刷品中的美术字图片。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创意设计方法。(2)欣赏词组的创意设计作品。2.分析、探究创意词组的设计方法。
(1)欣赏作品,分析词组的创意设计方法与字的创意设计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2)欣赏作品,分析词组的创意设计还有哪些方法。(3)总结词组创意设计常用的五种方法。
(4)小游戏:看词组找方法。总结词组创意设计的原 3.创作实践。
学习建议:选择一个词组或自己的名字,设计有独特创 意的词组。4.互动评价。
(1)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2)欣赏同学设计的优秀作品,拓展设计思路。5.小结延伸。
(1)课后可以尝试将创意词组设计成一幅画。
(2)学习预告:下一课时将要运用创意美术字进行“刊头设计”。(3)生活中继续关注创意字和创意词组设计,并能学以致用。
三年级上册
第二篇:汉字的创意与设计教案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的起源于记事图画,它是用来传达信息,记录思想的一种媒体。本课通过文字的创意设计,从基本技巧、构成法则及结构、比例、平衡、节奏、韵律、点画笔调,均匀与重新以及文字设计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面,创作出有个性,有强烈的视觉震憾力的字体,并将设计出来的字体根据主题进行编排和变化,从而构成最美的设计效果。带有装饰性的文字并不是现代的产物,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出现,并且形态优美,如鸟书、蝌蚪文、凤尾书、芝金篆、金剪书等,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了博采众美,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融为一体,从汉字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注入了美。本课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应包括中国古老的汉字文化和现代美术字的欣赏,基本美术字体的了解与练习,字的创意和设计应用。本课时选取字的创意和设计应用这一节的内容,注重文字的形象创意方法,又加入文字图形化的设计,从而拓展文字的表现空间。本课涉及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突出字形的创意设计应将字的涵义全部或局部用画形式表现的活动,培养学生初浅的设计意识。作业以学生选择和切身关系最为密切的自己的姓名或最感兴趣的词语进行创意设计,能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特色。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二年级上来,对美术的兴趣非常浓,也能够大胆的表现,所表现的内容不会很精细,因此对于写美术字来说会觉得比较枯燥。但创意的设计又是他们喜欢的,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应从对媒材的感官入手,看看,想想,画画,做做,尝试有目的的设计,去除基本美术字的练习,改为以绘画形式的创意,使学生把对学习美术产生的浓厚兴趣保持下去。
教学思路:
本课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教学方案中应注重学生的设计指导以及开拓思路,鼓励学生大胆的创造,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本课的知识点明确,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在处理教材时,应着重思考本课知识的定位在何种位置状态,教学显得更有意义,通过何种教学形式、方法来引导学生了解创意规律。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与合理安排。本课学习过程安排以下几个环节:导入——分析方法——初步尝试——感知提升——创意设计——评析交流。从生活中的创意字形的欣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总结了局部变形的方法,再让学生尝试创造,第一次的尝试是字的局部变化,学生较易掌握。但面对学生喜欢把作品做的很“花”的情况下,比较分析局部变化的特色以及引出更深一层次的整体变化的设计,再通过几个案例分析,是学生有具体的感知,再来完成多字的设计就有寄出了,也达到教学效果。在评价中以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创意;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辅助评价。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美术字的学习有难度,刚从二年级上来的孩子不适合用尺来写美术字,因此本节课以创意为主,对于美术字结构规范则不用十分强调,只需把不变化的笔画加粗。
教学目标:
1、了解字体装饰艺术物特点,学习字体设计方法,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作合理的联想和变形,创意出美观形象的美术字。
2、从设计和创意美术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充分体会美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用美术语言表达思想,提高审美文化素养。
3、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增进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历史,掌握美术字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教学难点:字体设计的创意。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他们能抓住字义、字形、结构等汉字基本特征,灵活、合理地进行变体,使原字体变得更形象、美观、活泼,达到创新的目的。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你知道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人是怎么记事的吗?(结绳记事)
2、汉字的起源——在我国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碎片上,发现了许多“刻画符号”。这些刻画符号是文字的起源。
3、汉字的演变(以车为例)
4、观察车的创意美术字,分析特点,从而引出课题。
[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导入,和我们的历史结合,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简单的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创意设计的方法。]
二、分析设计方法
1、出示一组创意字(凤、蝶、衣、钥匙),请同学分析这些字创意在哪里? 从分析当中总结出汉字创意设计的法宝一:局部取代
2、出示第二组创意字(高、横、照、点、鼠、蟹),分析这一组的创意。从分析中引出汉字创意设计的法宝二:笔画变形
3、总结两个法宝,可以让我们的字变得很有创意。
[从两组创意字的欣赏分析中,直观的分析出了局部变化设计的方法。学生对于汉字的创意设计有了更深的感受和体会。]
三、初步尝试
1、(春夏秋冬 四个字中间选一个字来进行设计)以小纸条方式出现,分给每个小组。
2、提示同学可以用刚刚老师给的两个法宝结合春夏秋冬的特点来尝试设计。
4、展示,评价。(评价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喜欢把作品做的很“花”的情况下,比较分析让学生知道“花”并不美。)
[此环节是让学生扩散性思维练习设计一个字。在教师提示过局部变化后,学生可以用此方法来造型,围绕一个字可以练习学生的创意能力。]
四、感知提升
1、欣赏整体变化的作品:木、火、中国印的“京”,和“杭” 分析中国印中“京”的变化。觉得它有什么创意?是怎么变化的? “杭”这个字是什么和什么的结合?
2、从分析中引出汉字创意设计的法宝三:整体变化
[上一环节中的局部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的,本环节的字整体变化相应要难不少。从四个案例中引导同学进行分析,总结出整体变化的方法。对之后的多字设计也做了铺垫,也给同学总共整理出了三个设计法宝。]
五、名字的创意设计
1、前面我们变的都只是一个字,如果有两个字三个字你会变吗?
2、那我们来挑战一个难一点的:用你的姓名进行创意设计,让你的名字闪闪发光。
作业要求:请你为你的名字设计创意美术字。(注意:不要画的太花,要能看得出是什么字)
(再提示一下同学有没有收到老师给你们的三个法宝,请你们将这些法宝用到你的设计中哦)
3、展示讲评 [和自身最密切的往往是最吸引人的。结合之前总结的三个法宝,同学都能发散思维,把自己的名字设计的很有创意。]
六、小结延伸
这节课中我们同学们的创意设计都十分的精彩,其实在生活中不仅仅是字可以创意设计,还有很多地方,只要用心观察,你就能发现很多。
七、课后总结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这课是关于美术字设计基础的训练课。我注重教材学习的灵活性与趣味性。以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并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设计创作“字义”与“形意”和谐统一的装饰文字。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的开始部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年龄入手,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文字的历史与特色,并为祖国文化感到自豪,使学生们的情感价值有一定的取向。
第三篇:汉字的创意与设计教学反思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教学反思
柳园小学 邱红波
美术字在高度商业化的当代人生活中运用极为广泛,例如商业广告、产品包装、网页设计、书籍报刊杂志的装帧等等都大量运用美术字。设计、运用富有创意的美术字,不仅体现设计者的设计技能水平、审美情趣,而且是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汉字的创意与设计》是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第二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内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初步掌握美术字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难点是字体设计的创意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能抓住字义、字形、结构等汉字的基本特征,灵活、合理地进行变体,使原字体变得更形象、美观、活泼,达到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主要设置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以甲骨文“车”字导入,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然后出示篆、隶、行、楷以及简体“车”字,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第二环节,出示两个“车”的美术字,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字与前几个字的区别,并且出示更多其他的美术字,分析思考什么是美术字,美术字的优点。第三环节,找出规律,尝试归类,结合具体字例理解“图形取代”、“笔划变形”、“字义表现”三种基本设计方法。第四环节,以“鸟”字为例,说一说如何运用三种基本的设计方法进行变体,欣赏、比较优秀作品,体会设计绘制的基本方法。第五环节,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说一说设计方法,选择合适的字尝试设计、绘制一个美术字。
整体上看,这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清晰完整的,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很积极投入,都能正确、合理地理解和运用三种基本的设计方法。但从学生的作业来看,这堂课的设计还有很多值得思考、调整的地方:
在第二个环节中,范字的呈现可以从生活的实际应用中寻找,比如月饼的包装盒、广告招贴画,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贺卡、书签等等都是最好的范本。先出示实物再出现美术字,而不是简单的利用教材、教参中现成的例子。这样的修改能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美术字的概念,更切实地体会到美术字的作用,认识到学习设计美术字的好处,解决大部分学生为了完成美术字的学习任务而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欲望和创作热情,到最后学生呈现出的作业也会更富创意和多样化。
在第四个环节中,学生都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如何运用三种方法对“鸟”字进行创意设计,思路竟能与优秀范字相同。但在课堂练习时很多学生却又显得非常茫然,甚至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要么只是通过简单的变形和添画有限得表现出了字义,缺乏更为有趣、新颖和视觉美感的优秀作品。这是怎么回事?过程和结果之间为何如此矛盾?分析其中的原因,应该有很重要的两点:第一,说和画是两码事。会说不一定会画,画比说复杂得多,涉及到构图、比例、色彩搭配等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在这里,不仅要求学生会说,还应让学生尝试着去画一画,然后与优秀的范作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自己来发现绘制时要注意的美学规律和技巧。第二,单从教材的内容设置上看,本课的设计是成功的,因为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并且能够运用三种基本的设计方法了。可是从能力上来看,本课教学重点是不完整的,也可以说我的教学难点没有突破,我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即方法的掌握是很容易的,但不是一切事情有了方法就有结果,设计更是如此,从方法到作品中间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媒介——灵感。灵感是一种能力,联想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在学生尝试对一个汉字进行艺术设计之前,让他们从字形、字义、结构等方面联想生活中的相关景物,寻找它们造型上的共同特点,帮助学生获得创作灵感,解决创意性这一难点问题。
此外,在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这一环节中,都以图片的形式在多媒体中放大后呈现,作品的实际大小和视觉体验学生无从感知,不便于学习和借鉴。所以,在这里可以更多的运用真实的作品,如果时间充足,进行范画讲解要领,教学效果会更好。期待学生能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第四篇:汉字的创意与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执教时间:2018.9.27
执教:祁方强
一、教学内容:浙美版三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识别创意汉字、了解汉字创意设计的过程与方法。2.通过对汉字演变的学习了解字形字意的关联,在教师示范的引导下通过想一想、做一做的环节,完成汉字创意的作品设计。
3.了解汉字的发展,体会汉字文化的魅力,提高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悉汉字的的笔画结构与字意关联,尝试多种角度进行汉字的创意与设计。
教学难点:对汉字设计中基础文字的深入解读。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张、彩笔等工具。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
教师采用字谜导入法,让同学猜字,“石头撑起一座山”、“两座小山叠罗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谜语中的画面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在黑板上,学生猜出“岩”、“出”两个字。引导学生思考上述图像中设计和字意是如何结合的?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教师出示一些常见汉字的演变字形,以甲骨文为主(如日、月、水、山等),并提问大家看到的这些文字符号可以先想到描绘的是些什么? 再出示生活中的汉子创意的真实图片,激发学生对创意汉字设计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汉字的创意与设计》。
想一想:小组讨论结合教师提供的文字演变过程进行思考,并回答教师提供的甲骨文都是什么汉字?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结合教材上的创意文字进行辨识和讲解,并提问:教材中的图案都是那些汉字的变体?这些作品是通过哪些变化进行设计的?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艺术的“艺”;人文的“文”;杭州的“杭”。汉字创意设计可以通过汉字的图形取代、笔画变形、字意表现、笔画相连、背景装饰等方法进行思索完成。
通过课件展示分别对创意设计的几种方法进行了解,从中受到启发。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一)教师示范
教师先通过课件展示自己所设计的文字,然后再现场为学生演示有关词语的设计,讲明创意并进行绘制。如,“冬”字中的两点是否可以设计成雪花;“森林”中都含有“木”字,同学们是否可以将其变成小树的形象进行设计;“国庆”含有节日的意味,是否可以将这两个字上下并置设计成灯笼的形象,还有“花秋”等的设计。
(二)课堂练习
同学们选择足球、开心、花朵、乒乓球等或其他的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字或是词组进行设计。
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
教师选择学生的汉字创意设计,让学生讲讲自己设计的出发点以及与所用汉字的创意,教师从字词含义的表述、设计形象的生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在课程结束时,为了保持学生对汉字创意设计学习的余温,引导学生课后为自己的名字进行创意设计。
第五篇: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教学目标:
学生掌握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各种字体的基本特征,认识汉字是古代先民观察自然、生活并与思维结合的产物,体现了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智慧;掌握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发展脉络,比较和欣赏历代书法名篇,结合历史时代特点和书法家的个性特征、品德精神等品读书法作品,感受书法艺术之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认识汉字、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是技艺、才学、品德等的综合体现,领悟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综合性和深厚底蕴。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基本特征、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书法的基本特征
课前情境营造:各种字体和书法作品欣赏。发给教材,字帖,说明是岳麓版必修三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单元,分好组。
课堂导入:同学们,从刚才展示的视频资料中,你获得的主要感受是什么?(汉字形态之美、书法之美)
在我们身边,被誉为“文化津梁,中国奇迹”的汉字文明无处不在,汉字书写的艺术——书法,是汉字文化圈特有的艺术形式,在我们身边也处处可见。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汉字和书法的历史,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的发展和特征。【板书课题】
新课设计:
一.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1.汉字的起源
设问: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关于汉字的起源,你们知道哪些说法?(可能回答: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古书上记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仓颉也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相传上古黄帝时,史官仓颉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足迹,根据自然景物创造了汉字,据说他发明文字的时候,“天降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天空降下谷子雨,鬼在夜里哭,龙都躲起来了,汉字的创造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啊。
但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真的是一个人造出来的吗?
不可能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仓颉如果确有其人,他可能是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的第一人。
那么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最初,中国先民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造字,但在使用、流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造字方法。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文解字》总结了六种造字方法,最主要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还有转注和假借。
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展示图片】这几个字分别是?大家思考其中分别体现了哪些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从这些造字方法,我们可以看出,汉字字形与自然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中大家能体会到中国古代先民的什么?(学生回答)
汉字是先民们将观察到的自然、社会生活与人类思维相结合,先民通过观察、提炼,模拟事物特征,加以抽象化,符号化,创造了文字,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创造智慧。
过渡:在历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的笔画、字形经历了哪些演变?(生答师板书)
2.发展演变:图画文字(原始文字)→古文字:甲骨文、大篆、小篆→今文字:隶书、楷(草、行)(秦以前的篆书称为大篆,金文在字体上属于大篆)
早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的这些原始的陶器刻划符号,虽然带有图画的色彩,还不能准确识读,但是与汉字有一定的渊源。文字和绘画在起源上是相通的,因此说“书画同源”。
【展示甲骨文之前的原始汉字:大汶口文化遗址陶器刻符等】 设问: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是什么?为什么称为甲骨文?是什么朝代的?(商朝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从书写材料看,商周时期除了刻在龟甲兽骨上还有哪些材料上刻铸或书写过文字?(金文、陶文、玉石文字、简牍帛书等。)
司母戊鼎更名了,你知道吗?为什么更名?
当时字体比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学术界认为“司母戊鼎”应为“后母戊鼎”,意为商王为祭祀母亲戊所铸的祭器。
甲骨文至西周演化为大篆,从笔画形态和字形结构上看大篆和甲骨文比较有什么变化?【展示图片,学生比较】
笔画上看,甲骨文线条粗细不均,大篆线条变得均匀柔和; 字形结构上看,甲骨文带有较明显的图画意味,大篆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文字百花齐放,不利于各地之间的交流,也不利于文化的发展。直到什么时候改变了这种局面?(秦朝书同文,秦朝统一文字,丞相李斯奉诏创制小篆。)
小篆和大篆比较有什么变化?减省了形体笔划。秦朝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小篆是官方统一字体,但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民间使用更为简易的隶书。隶书在字形和笔画上与小篆又有什么变化?
隶书把小篆圆转的弧形笔画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从字形结构看,隶书彻底脱尽了图画痕迹和象形意味,奠定了现代汉字的基础,因此隶书被看作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在文字的使用过程中,人们总是追求字体的便捷快速的书写方法,隶书的草写体就形成了楷书和草书,楷书有称为真书或正书,对其的简便书写又形成一门新书体——行书。【师写一个字,体会楷书草书行书的动态特点】宋代苏轼说:“真如座、行如行、草如走。”楷书像个坐着,行书像走着,草书呢?(跑着)
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演变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由繁到简,由多样到统一、规范【板书】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在这一过程中,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推动因素:使用广泛和频繁的需要;政治统一;行政干预;文字使用范围由上层扩大到民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快速传递信息的需要;大量的实用书写推动;书写工具和材料的改进(毛笔的改良、纸张的发明)等。【可提示从社会需要,使用的广泛,政治、工具和材料几个方面思考】
二.书法的特征和发展历程
过渡:伴随着汉字的发展,产生了一门艺术——书法。
初期书法以实用为主,书法艺术处在自发的萌芽期。是什么时候发展为自觉的艺术呢?【生答,师板书】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由实用发展为自觉的艺术。
我们同学中有爱好书法的,推荐一下?老师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来,我们一起用毛笔写几个字好不好?有爱好硬笔的也可以试试粉笔来展示。
【简单评价,你比老师当年强多了,老师是上大学以后才开始练字的,我们不同的书写风格正体现书法的各不相同的艺术特点啊!】
同学们,世界上有文字的民族都有书写,可唯独汉字书写发展为一门艺术,汉字书写为什么能发展为艺术?(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阐述,你的观点可能给同学、老师以启发。)
汉字的形基于自然物像,天生丽质;汉字具有丰富的造型空间和特有的情境意义;知识群体的推动和创造;录写书面语言,人们对文字实用性和求美性的追求;秦汉以来笔、墨、纸、砚的发明和不断优化,特别是刚柔兼备的毛笔的使用等等。
【师提示角度:汉字自身特点、书写工具,毛笔刚柔相济,用墨枯润有致,人们录写书面语言,对美的追求等】
我们知道,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谁?(王羲之)了解关于他的故事吗?(生自由讲述)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什么性格特点?(生自由讲述)
王羲之对楷行草几种书体都很精通。大家手中的这幅是字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的摹本,原作作为唐太宗的陪葬品埋入昭陵。唐太宗非常推崇王羲之,征集天下王羲之写的字,甚至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论》,还把《兰亭序》手稿带入昭陵。现在,我们一起以《兰亭序》为引领,共同走进古代书法艺术长廊。
【播放视频】
刚才的视频中从那几个方面解读了这幅作品?
师总结:赏读一幅书法作品,一般从笔法、结构、章法和内在情感、韵味几个方面去欣赏。
笔法,用笔细腻,横、竖、撇、捺、钩、折等随着笔势而生动展现,秀美灵动;
结构上,不同的字形态不同,就是同一个字,我们欣赏一下:【集出“之”字图】体现了什么特点?(生说:无一雷同、结构多变、独具风韵。)
章法上,字与字,大小参差;行与行,疏密相间;或斜或正,或曲或直,极具变化而又极为和谐,自然。仿佛翩翩起舞,舞姿优美,无与伦比,人们形容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内在情感方面,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的特征。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崇尚老庄哲学,追求个性的自由与解放,尊重人生的自我价值,成了那个时代名士风流的一种理想。品藻人物,由此及彼,发现自然美和人格美,进而追求文学艺术美,在那个时代达到了高潮。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中,王羲之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也受其影响。
这篇序文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它是古代序跋散文的妙品。高一语文课上大家学习过,文章中体现了王羲之怎样的情感?(生自由叙述)
“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晤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从自然界又回到人类自身,他想到人的命运与一生,想到快乐与悲哀,想到死,也想到后人会怎么看待他们这些人……情思、哲思与文思互相激湍,有如春潮拍岸。这种思想、语言的情感透过书写而艺术地表达出来,达到了形式与情感的高度统一,成为文学与书法的双璧,影响深远。
人们通常说“书如其人”,这话怎么理解?这里的“人”包含着哪些内涵?时代特征,融合了书法家的学养、个性、品德以及表达语言时的情感状态等。
《书法艺术》一书中这样写道:书法是语言的视觉形式。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赏读部分唐代的书法作品。唐朝是一个书学鼎盛的时期,百花齐放,群星璀璨。初唐、盛唐、晚唐也体现出不同的书风。
【展示欧阳询《九成宫》】总体上看,欧阳询的字有什么风貌?体现了当时什么时代特征?具体看字型结构,又有什么特点?
欧阳询是初唐书法的代表,虞世南、禇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杰”。初唐时期,国家统一,继隋朝之后南北文化大融合,书法出现清丽秀媚的风貌,反映出南朝秀美灵动的文化特征。以欧阳询的字为例,欧体字清新秀美,字形瘦长,结字于严谨平实中求奇险,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得寓险于正之趣。【解读《九成宫》中的“九”字】
盛唐,书家群起,风格纷呈。(学生品读颜真卿作品)【展示颜真卿《勤礼碑》和《中兴颂》】字体上看,颜真卿的字和欧阳询比较又有什么特点?从中大家读出了什么?
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雄健,雍容大度,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
安史之乱中,颜真卿英勇抗贼,但也经历亲人被害之痛。【展示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学生解读其中的情感:满腔悲愤,凛然正气】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堪称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前后左右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仿佛置身于情感旋风之中。长歌当哭,泣血哀恸,一直至末行“呜呼哀哉尚飨”,令人触目惊心,撼魂震魄。
《祭侄稿》是由真挚感情浇灌出来的杰作,是心灵的奏鸣曲,是哀极愤极的心声,是血和泪凝聚成的不朽巨制。在“忘情”状态下的无意识的表现手法使作品产生出无比优美的艺术效果。他不是在写字,而是在述说心中的悲愤,他不是在搞艺术创作,而是深情地自言自语地倾吐,话说完了,作品也写完了,一篇任何人,包括他自己永远也不可能重复的杰作就这样产生出来。这正是创作成功的秘诀,也是经过长期探索而在这非常的一瞬间产生创变突破的实例。
颜真卿一生,刚正不阿,忠贞不渝,临死不屈。他为人的品格同其书法的风格一样,浑厚坚韧,正大方严。他的书法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颜真卿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柳公权是中晚唐书家。柳公权刚正不阿的品格与其风骨峻峭的书法相表里,均为时人所推崇。【展示柳公权《玄秘塔碑》】
唐朝还有两位狂草名家:张旭和怀素,并称“颠张醉素”。【展示张旭、怀素的作品】同学们从中读出了什么特点?(奔放、变幻,潇洒)
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晋人尚韵”,追求脱离现实,“唐人尚法”,注重规范法度,“宋人尚意”,倡导有意无法,通过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等。
宋元明清时期分别还有哪些书法名家代表?(生列举,简单介绍苏轼、黄庭坚和朱耷,师展示其代表作)
苏轼中年时行书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黄庭坚,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开创江西诗派。其书法点画用笔“沉着痛快”,结体舒展大度。
朱耷,江西南昌人,八大山人是他名号之一。能诗,书画皆精。他的书法亦与他的绘画风格相似,极为简练。
时代变迁影响着书法的风格,大家今天回去的作业,列一个表格,按朝代顺序列出时代特征,主要书法家以及他们的艺术特色等。
过渡: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除了书法,还有什么? 三. 篆刻
秦汉代的印章主要是实用目的,宋元入书画,明代印章主要是为了欣赏,由文人刻制,篆刻艺术首先要有书法的功底,然后是对中国文字学有深厚的了解。有建树的篆刻家,首先是有风格、有建树的篆书家,“以我书入我印”。如吴昌硕等。明中叶以后,篆刻艺术才从书画艺术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师总结:(根据板书)汉字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以汉字语言为载体的书法、篆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把中国书法、篆刻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去年(2011年)8月,教育部公布《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在电脑等现代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你认为是否有必要?你是怎么认识的?
书写时我们每天都需要的,如果写得一手好字,每天都美在其中,何乐而不为啊?有同学说,字难练啊,当然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练习的过程我们就是在品读,在欣赏,感受书法之美,也创造着独具特色的书法之美,也在领会着书法的文化。
中国的文化是综合的,唐朝张怀瓘说“论人才能,先文而后墨” 宋朝苏轼指出“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书法是才学、技艺、品德的综合体现,在其表象之外的文化精神是其作为艺术存在的根本,否则,只是一个书匠而已。对于传统书法艺术,我们要珍惜、保护,继承。要真正练好书法,除了勤学技艺,还要增强自身的学养和修养,锤炼品德。
【课堂延伸】播放一组近现代的书法、篆刻、绘画作品欣赏,学生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