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变色花听课反思(大全)
《变色花》听课反思
今天,我听了李菲老师的《变色花》一课,感受颇多。在课堂上,老师先采用表演魔术的方法,在事先准备好的花朵上喷醋,在叶上喷上碱水,花朵变成红色了,叶子变成绿色了!”同学们惊呼着。随后我问学生:“你们看了这个实验想知道什么?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让他们认识了什么叫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及指示剂,最后进入探索阶段,引导同学们用紫甘蓝自制指示剂,教同学们把紫甘蓝(约50克)一片片撕成小块,尽量选择紫甘蓝的薄叶,少用梗,叶子撕的越小越好。老师事先准备好的捣药的器材,再往其中加入一些温水(约50℃-60℃)。握住木碗,用杵反复挤压3-5分钟直到流出紫色的水为止,把挤出的甘蓝汁倒入老师准备的小喷雾瓶中。再使用自制的紫甘蓝试剂自己完成相关的实验,整个过程中,同学们的兴趣空前高涨,争先恐后的去把甘蓝汁喷到小花上做实验。实验非常的成功,顺利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堂课让我深深地体验到了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研究性地学习科学,启发学生认真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能一味地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每个科学知识都应该由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探究而得到。我经常在课堂上遇到诸如“你若有呕吐的经历,就会感觉到胃里有酸水,是不是需要喝些碱水呢?”的问题。我认为在课堂上并不一定要直接回答是与否,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利用网络,家庭父母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通过这种研究性的学习逐步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这正反映了新课程标准的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及科学课程应具开放性的基本理念。
《地球的形状》 听课反思
江宁实验小学 周金陵
这是江宁区优秀青年教师张骏老师的一节课。这节课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导入部分,有几幅在学校的拍摄的由远及近的照片,逐步拉近
了与学生的距离、视野,一步步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师的课中去。可见教师在课前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对教材和学生都进行了思考。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核心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五年级时所侧重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计算从而对事物与现象作出解释。它安排的是一个计算的活动。而在六年级的教材中却是侧重于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假设,可以看到教材中安排了这么一段话:“后来,人们„„据此,人们猜测„„”,这段话在五年级的教材中是没有的。在这儿,它渗透了假设的思想。而且对这个假设,它安排了一个体验活动:观察“进、出港的帆船”,比较“船”在球体上和平面上“航行”有什么不同现象。这样,就将构成了一个假设与实验的完整过程。
另外,在教学时,对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领会:(1)这是一个科学家不断求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不断地进行假想,不断地进行实证,不断地修正探究结果,才有了今天的科学结论。因此,合理的假设需要不断收集充足的证据的过程。虽然过程漫长而且曲折,但是这个过程还将继续下去,以此激发起学生们长久的探究意识。(2)这是一个人类科技不断进步的过程。从古至今,人类对地球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通过这段历史,要让学生们体会到人类科技的迅猛发展会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教学中,要将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方法记在活动记录上。
《蜡烛的变化》听课反思
江宁实验小学 周金陵
听了李老师的《蜡烛的变化》一课,有诸多的感慨和想法,下面就略说一二。
首先,从教学的形式说起,因为这是一节公开课,我对教材的内容反反复复的专研了好几遍,特别是对学生的实验项目进行了反复的推敲。李老师将学生的动手实验放在重点进行。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上好这节课,事先做了大量准备,从备课设计教案,到找实验材料,一样一样的去落实,去分组、去配给。但是现在想起来,老师虽然为学生们准备了大量的实验材料,但是课上却并不尽如人意,没有设想中的效果,特别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有点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需要更加的努力。
再一个就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还缺少深刻的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还估计不足。比如,在教学中进行的猜想环节和制定方案的环节,没有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讨论思考,没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观的认为学生应该知道用什么方法的。但是教师在巡视学生的活动中和在听取学生的发言中,明显的感觉到学生有欠缺的地方,并且只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正确有效的探究方法,而有少数学生却手足无措,随大流。之后,深深感觉到我们备课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做到备课的同时也要“备人”,备课时要尽最大范围的、全方位的考虑我们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承受能力。我们要充分做好“第二手”准备,课堂上要灵活机动,适时调控,不能照自己框框去上课。更不能让自己的框框框住了自己的思路,那样下去师生之间是不会有长足发展的,教学的收益也很微浅。
《金属》听课反思 江宁实验小学周金陵
这节课是江宁区小学科学 区级教研活动中的一节公开课,由湖熟小学科学教师郭丽红执教。
郭老师是一名刚刚工作不久的优秀青年教师,之前在区级赛课中叶听过他的课,但是这次的课,郭老师和以前上的有所不同。
这节课是苏教版三年级的课,应该说难度较大,尤其牵涉到动手实验这块,又是热水又是锤子的,搞得教室里叮当响,很难控制住课堂,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这些都被郭老师一一克服。这节课,郭老师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尤其体现在实验材料的准备上,郭老师更是精益求精,不仅找到了几种不同材质的金属,还将他们编号,更加便于学生认识,在做热水实验时,利用了自制的泡沫材料将金属小棍一根根的插入泡沫中实现留好的小洞中,有效的防止了热水溢出烫伤学生,而锤子的使用也讲明了注意事项,学生动起手来更加快捷安全高效。总体教学效果不错,局部略显粗糙。
《地球的内部》听课反思
江宁实验小学 周金陵
这是实验小学冯阳老师的一节公开课,这节课是在认识了《地球的表面》之后,学生对我们生活的地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探知地球的内部。
在《地球的内部》一课中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
1.猜测暗盒里物体。
2.模仿鸡蛋的结构,用橡皮泥制作一个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导入时教师出示出示多个个密封的小球(乒乓球),分别装了水、沙等不同的物质。当提出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学生们都提出了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的方法来探究暗盒里的物质。学生在探究、验证,讨论科学家收集有关地球内部信息的方法,推理出科学家也是借助这些方法来探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在引导学生阅读书上介绍地球内部构造的知识,学生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教师采用了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一步一步的达成教学目标。在比拟认识了地球的内部构造后,又再次安排了利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做个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采用在规定的5分钟之内,比一比哪组做的模型最漂亮、形象。学生在制作时,我发现学生采用了揉、搓、捏等各种方法,选用各种颜色,制作出了多样的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小小的橡皮泥就在学生的指尖飞舞。这些都体现了教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解释与模型》听课反思
江宁实验小学 周金陵
这是在无锡市的特级教师展示活动中,江苏特级教师徐杰老师的一节示范课
在课的开始创设了一个情景:教师先用手做揉揉腹部的手势,紧接着紧紧地捧着腹部,下蹲,再掏出纸巾擦额头,脸上流露出痛苦状。然后提问:刚才是老师表演的一个情节,你们看到了什么?等学生交流后我再次提问:那你们看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想到什么?
这样一来,就改变了教材上以“五位同学的身高曲线图”引入的做法,从生活实际出发,以一个小品表演作切入,展示现实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情节,随后让学生对小品进行发散性的释义,学生围绕着看到的一个现象进行不同角度的猜测和阐述时,自然而然会将“看到的”和“想到的”两个层次的意思区别开来,为突破教学难点作了有益的铺垫。同时,学生的兴趣浓积极性高,也有话可说,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教师又用实物投影逐步展开脚印图,让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有了一定的次序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一大一小两种脚印之间的情节联系,学生观察到的和想象到的内容就丰富多了,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为理解解释是对事实与事实之间关系的说明打下了伏笔。
而通过观察烂苹果理解事实与解释的关系这个环节,我则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通过分析7句话当中哪几句是对事实的描述,哪几句是对苹果腐烂的解释,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
当然,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充分进行交流,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志趣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二篇:变色花说课稿
《变色花》说课稿
金沙学校:陈亚利
我说课的内容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变化单元的第三课《变色花》,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物质的变化,教材从生活中的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
本节课从“使指示剂变色”的单一角度初步认识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至于酸和碱的性质及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变色的原因本课不讲,留待学生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中学习。
依据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科特点、学习内容和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
2、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3、乐于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教学难点是: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身边的物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本课教学内容教法学法选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讲解法。
教具准备:试纸、会变色的白色纸花(花朵用醋浸过,叶子用碱水浸过)、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检测物质用的烧杯、滴管、镊子、盐水、茶水、洗衣粉水、肥皂水、厚塑料袋。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的机会。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遵循这些理念,我为本课设计了这样的三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观察实验、研讨探究;
三、巩固拓展、延伸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通过变魔术导入新课
看过魔术表演吗?有什么感觉?老师最近学会了一个小魔术,想表演给同学们看,你们愿意看吗?
板书:变色花
然后出示一支白色的纸花,用喷壶往纸花和纸叶上喷“水”,当学生感到很惊奇时,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学生中的问题——“花为什么变色了?”
进一步引导同学猜想,如做花瓣和叶子的纸上是否做了“手脚”,喷壶里的“水”是否有问题,花瓣上可能涂了什么东西,叶子上可能喷了什么药水,喷壶里的“水”可能是什么药品等等,这里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产生多种猜测。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花的颜色变了,白花变成了红花绿叶。很自然的在头脑中就会产生这样的颖问:花为什么会变色呢?
这里通过魔术表演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
接下来的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验知道指示剂可以让酸性物质变红,碱性物质变绿,中性物质不变色。并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刚才的疑问:白花是如何变色的。
然后教师说:要想判断同学们猜想的是否正确,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观察实验、研讨探究
1、教师布置学生分组实验:在装有白醋和碱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五六滴紫甘蓝汁,观察有什么现象? 学生会说:紫甘蓝汁会让白醋变红,让碱水变绿。
教师告诉学生: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板书:红——酸性物质 绿——碱性物质
那么根据实验所看到的现象,你们能够解释花为什么变色吗?学生解释后,教师接着说: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酸性物质?哪些物质是碱性物质? 然后用紫甘蓝汁检测家里面做汤用的盐,在盐水中滴入五六滴紫甘蓝汁,会发现盐水不变色。
教师接着告诉学生:像盐水一样,不能使紫甘蓝汁变色的物质,叫做中性物质。板书:不变色——中性物质
类似紫甘蓝汁这样的物质,由于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人们称它为酸碱指示剂。板书:酸碱指示剂
2、自制指示剂。
教师介绍用紫甘蓝压汁做指示剂的方法:
第一步:将紫甘蓝(约50克)撕碎,装入透明厚塑料袋中; 第二步:往塑料袋中加入一杯温水(50℃~60℃);
第三步: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水变为紫色为止; 第四步:用牙签在塑料袋的底部扎一个孔,将紫甘蓝汁倒人小烧杯中;
第五步:将条形过滤纸全部浸没在紫甘蓝汁中,过一会儿,用镊子夹出,搭晾在烧杯壁上(或其他物品上)。
制作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四点:(1)尽量选择紫甘蓝的薄叶,少用梗;(2)紫甘蓝撕的块要小一点;
(3)用手反复挤压菜叶时,不要把塑料袋弄破了;(4)挤压菜叶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学生能否做成指示剂将决定下面能否检测各种物品的酸碱性。同时学生如果不能成功做成指示剂,这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打击,会失去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对上面所学的知识也会产生疑问,因此教师在这个活动中要做好指导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巩固拓展、延伸交流
建议教师让学生把带来的各种液体装入烧杯中,然后用自制的指示剂逐一滴入茶水、糖水、橘子汁、肥皂水、自来水、等各种各样的液体中,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填写实验记录。最后教师要告诉学生:我们用紫甘蓝汁做指示剂只能初步检验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要想准确检验物质的酸碱性,还要用其他的指示剂,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会学到。
课后布置学生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或检测纸检测自己周围环境中水的酸碱性。农村的学生可以检测井水、河水的酸碱性;并建议学生请教家长或查阅资料,研究水中的酸或碱过多时,对动物、植物、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以此进一步引起学生对水污染的关注。
板书设计:
3、变色花
红————酸性物质
酸碱指示剂
绿————碱性物质
不变色——中性物质
第三篇:变色花教案
变色花详案
步骤1导入:了解物质酸碱变化现象
准备酚酞溶液,烧碱水,稀盐酸,a4纸,棉签,喷壶2个,一次性手套
用棉签沾酚酞溶液在a4纸上写学生的名字,然后用喷壶喷洒烧碱水以及稀盐酸,显示出红色和绿色字迹 课堂实录: 导入:出示刘谦照片
师: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刘谦)干什么的? 再出示自己照片
师:这是谁知道吗?其实你们不知道,我和刘谦除了都姓刘,还有一个共性就是都会表演魔术,下面大家想不想看看老师给你们表演一段魔术。
我这个魔术的名字叫做,无字天书
出示一块白纸,这是一张白纸,我现在用一根棉签,在上面写上三个字,然后晾干,大家猜猜我写的什么字(用投影仪展示)
师:什么也看不见对不?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用烧碱水喷洒纸面)出现红色字迹
师:很神奇吧,谁也想试试(学生在纸上写字)用盐酸水喷洒,出现绿色字迹
师:这回竟然变颜色了
师:真奇怪了,为什么又变色了,元方这其中必有蹊跷
师:老师真的有魔法吗?你们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棉签上,还是墨水上,还是喷壶中的液体上呢?我们可以逐一尝试 板书:无字天书的秘密
1出问题的棉签—验证方案:棉签写字,喷洒 2出问题的喷壶—验证方案:喷壶直接喷洒 3出问题的墨水—验证方案:滴管吸取墨水,喷洒 师:我们一个个试试
师:原来问题出在这个墨水上面,只要我们搞清楚这墨水是什么东西,就知道变色的秘密了
这里是我们厨房中常见的三种调味料,醋,碱,盐(谁能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尝尝味道)板书:醋:酸溜溜的 碱:很苦
盐:咸咸的
现在老师把他们都溶解到水里面,然后把墨水分别加进去看看有什么现象
师:碰到醋变红了,碰到碱变绿了,喷到盐不变色
师:那么这个东西是不是可以测试我们这个物体是酸味还是碱味呢? 师:这种可以测试物体酸性或者碱性的墨水叫做酸碱指示剂,我们科学家经常用他们测试酸碱性。
师:出示橘子水,西红柿水,红萝卜水,菠菜水,茶叶水,白糖水,面粉水,老师这有好多中我们身边的食物,都需要你测测他们是酸性还是碱性,可是我的墨水不够了,怎么办呢?咱们自己做一点墨水吧 实验:制作紫甘蓝指示剂
材料,紫甘蓝叶片(每组3片)蒸馏水,玻璃盆,一次性手套,一次性袋子
板书:步骤:1带上手套。
2将紫甘蓝撕成小条,放入一次性袋子中,倒入一烧杯蒸馏水,系上袋口
3卸下手套,开始慢慢揉搓袋中的紫甘蓝,一直到液体变成深紫色则可。
4将,紫甘蓝汁倒入一次性杯子中待用。
师:好了,现在我们只需要用紫甘蓝汁加到这些果汁中看看他们的颜色就好了,现在各组上来取每组相应的果汁,上面用编号已经贴好 师:大家测测各种果汁是酸性还是碱性的(发测试单)生:说自己的测试结果,可以投影映展示结果
师:我们身边的蔬菜水果,有些是酸性有些是碱性,那么是要多吃酸性水果呢还是碱性水果呢
出示ppt酸性体质常见疾病,以及酸性食物 碱性食物
师:我们要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这样身体才能健健康康。回顾本节课内容,作业如果胃反酸,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制定一个食谱,要求荤素搭配,碱性食物较多
第四篇:《变色花》教学设计
《变色花》教学设计
城北小学
高满琴
教学目标:
1、能学会自制蔬菜(或花或植物汁)指示剂。
2、知道酸性指示剂的作用。
3、能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4、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教学难点:
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装有紫甘蓝汁的喷壶、纸花(两束)装有白醋、碱水的烧杯、紫甘蓝水。
分组材料:紫甘蓝、塑料袋、温水、烧杯、抹布、洗衣粉、盐、肥皂、澄汁、自来水、牛奶、苹果、卫生纸等。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1、谈话:(出示纸花)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表现最好的同学送一朵我亲手制作的纸花。(停顿片刻)老师发现同学们好像不太喜欢它,啊!老师忘了给花浇水了。
2、表演魔术。
3、提问:对于这朵变色花,你们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吗?
4、学生猜想、讨论、交流。
二、实验解密 A、我的实验
1、在纸花上先喷白醋,再喷紫甘蓝水,观察。
2、在叶子上先喷碱水,再喷紫甘蓝水,观察。
3、在另一朵纸花上喷盐水,然后喷紫甘蓝水,观察。B、我的发现
像白醋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
像白醋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像盐水一样,不能使紫甘蓝水变色的物质叫做中性物质。
像紫甘蓝水一样,能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小结:酸红碱绿 C、你能解释吗?
1、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是不是感觉胃里有酸水?
2、你剧烈运动时,是否会感到肌肉酸痛呢?
3、你吃未熟透的柿子是不是会感到涩味呢?
4、你用香皂洗手时,是否会有滑腻的感觉?
三、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1、橙子、西红柿中含有维生素C,蔬菜中有叶酸,它们都是酸性物质。
2、农田、果园中施用的化肥,有的是酸性的,有的是碱性的。
3、做面包用的小苏打是碱性物质。
4、家用清洁剂大多是碱性物质
5、谁能说出怎样制作一杯紫叶甘蓝汁酸碱指示剂呢? 学生回答:紫甘蓝指示剂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将紫甘蓝的薄叶撕碎装入透明塑料袋中;第二步:加入一杯温水(50℃——60℃);第三步: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直到水变为紫色。第四步:用牙签在塑料袋底部扎一个孔,使紫甘蓝汁流入烧杯中。
6、用自制紫甘蓝水检测身边的物质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总结汇报,总结规律。
同学们今天检测的一些物质,多数物质是偏酸或偏碱的,我们用紫甘蓝汁只是一种初步检测物质酸碱性的指示剂,指示剂种类很多,常用的还有试纸(出示试纸)。因为指示剂使用非常方便,实验室、工厂、医院经常用各种酸碱指示剂检验酸和碱。
四、总结——学以致用
师:小小的变色花变出了那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出示课件)
1、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如果发现它的叶瓣发黄发枯,就说明可能土壤偏碱性,请问这时应该怎么办? 需要喷洒呈酸性的硫酸亚铁。
2、竹子喜好碱性土壤,如果淋了酸雨,它会大面积死亡。
五、赠言:
生活是一本精深的书,别人的注释代替不了自己的理解,愿你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 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生疑——制作紫甘蓝水——探秘——应用。
先出示白色的纸花引导学生评价。喷洒紫甘蓝汁,变成“红花绿叶”,揭题。引导学生猜测:纸花怎么会变色?猜测纸花变色原因:可能与喷洒的液体有关。
通过我的三个实验,引导学生探秘,通过分组实验研究出了老师到底在纸花上动了什么手脚。并在此环节讲解了本课的重要概念: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和酸碱指示剂。并再用一朵白花,花瓣上涂酸性物质,叶子上涂碱性物质,喷洒紫甘蓝汁进行验证。
最后出示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选择问题课后继续研究。
2、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在本节课中,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了每个问题,学生们表现得非常好。老师只在制作紫甘蓝水前作了必要的指导,学生制作的非常成功。
3、需要改进的地方
由于本课的容量比较大,为了节省时间,还考虑了安全问题,没有拿来更多的生活用品在课堂上检验,课堂显得有点欠缺,如果能再做这些实验,效果会更好。
第五篇:变色花教学设计
《变色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2.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教学重点:
了解物质的种类,知道指示剂能够分辨出酸碱性物质。
教学难点:
用自制的紫甘蓝水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装有紫甘蓝汁的喷壶、纸花(2束)装有白醋、碱水的烧杯、紫甘蓝水、胶头滴管、苹果1个、水果刀。
分组材料:紫甘蓝、白色塑料袋、保温杯及温水、烧杯2个、胶头滴管1个、试管架及试管6个、抹布1块、水、盐水、牛奶、果汁、茶叶水、洗衣粉水等。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1.谈话:(出示纸花)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表现最好的同学送一朵我亲手制作的纸花。(停顿片刻)你觉得这朵花还差点什么?
2.表演魔术。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花红了,叶绿了。
3.对于这朵变色的花,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板书:变色花)
教师归纳学生中的问题——“花为什么变色了?”进一步引导同学猜想如: ①花瓣上可能涂了什么东西;②叶子上可能喷了什么药水;③喷壶里的“水”可能是什么药品等等,这里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产生多种猜测。
师:要想判断同学们猜想的是否正确,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设计意图:利用魔术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实验解密 1.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桌面上有什么?
学生看到桌面上有紫甘蓝水、白醋、碱水(板书:紫甘蓝水 白醋 碱水)引导:这三种液体我在喷花魔术中都用到了,将紫甘蓝汁分别滴入两杯液体中会怎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
2.教师演示实验。(把紫甘蓝汁分别滴入白醋和碱水的烧杯中。)
3.讲述: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板书: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板书:碱性物质);类似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由于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人们称它为酸碱指示剂。
4.分析:那么根据实验所看到的现象,你能够解释纸花变色的秘密吗?
三、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1.引导:刚才我们讲到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那么,生活中究竟什么样的物质是酸性物质?什么样的物质是碱性物质呢?
学生阅读教材37页上的内容。
①师提问:从教材中你知道了哪些物质的的酸碱性? ②生汇报。
你知道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各有什么特点?(生1:酸性物质会给我们酸的感觉,碱性物质会给我们涩的感觉。)
师:“识别物质的酸碱性不能依靠感觉,因为感官有时是不可靠的,何况有些物品不能随便去尝去摸(课件)。”我们还得用科学的方法去就检验。日常用得最多的是什么方法呢?(酸碱指示剂)想不想亲手制作一杯紫叶甘蓝汁酸碱指示剂呢? 2.学生看视频:学习紫甘蓝指示剂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
将紫甘蓝的薄叶撕碎装入透明塑料袋中加入一杯温水(50℃-60℃)。第二步 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水变为紫色。第三步 用牙签在塑料底部扎一个孔,将紫甘蓝汁倒入小烧杯中。
师:在做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1)尽量选择紫包心菜的薄叶,少用梗;(2)紫包心菜撕的块要小一点;
(3)用手反复挤压菜叶时,不要把塑料袋弄破了;(4)挤压菜叶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分组用指示剂鉴别身边的物品,并完成分组实验记录单。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各种液体发放到各个小组。用胶头滴管取指示剂逐一滴入各种各样的液体中,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填写实验记录。
①滴管不要碰到检测的物品,否则会污染了滴管影响对其他物品检测,②分工合作,仔细观察。观察交流实验现象。
5.学生交流、汇报。
交流后老师提问:“如果我们要检测苹果、米饭、面包等物体的酸碱性,该怎么做?”
教师演示实验:检测苹果的酸碱性。
6.师:同学们安静了。大家又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大家都是爱思考的好学生。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制作的这种蔬菜指示剂只能初步鉴别物质的酸碱性,要想准确的鉴别物质的酸碱度,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认识更多的指示剂来精确检测。如PH试纸、试剂。(注意:不认识的物体不要去检验它)
四、学以致用
师:小小的变色花变出了那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课件出示)
五、全课总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谈谈自己的感想。(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自己的想法。)
六、拓展延伸
师:你们还有继续研究的兴趣吗?
师:为了满足你们的研究愿望,老师给你们提供了研究的作业。1.请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周围环境中水的酸碱性,活动时注意安全。)
2.建议请教家长或查阅资料,研究水中的酸碱性过量时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板书设计】
变色花
酸碱指示剂
酸性物质
中性物质
碱性物质
变红
不变色
变绿
紫甘蓝水
白醋
白开水
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