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高中美术 第2课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教案(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5:3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5高中美术 第2课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5高中美术 第2课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教案》。

第一篇:15高中美术 第2课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教案

第二课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美术

教学目标:

1、了解希腊和罗马雕塑、建筑的突出成就、重要地位及对西方美术的影响。

2、初步掌握欣赏西方雕塑、古建筑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初步了解西方古典美术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传统。教学重难点:

掌握古希腊人物雕塑的写实与理想化的结合,追求和谐的理想美。难点:古希腊的历史背景和审美取向。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视频材料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学生讨论:

①、希腊的地理环境。②、希腊的气候。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A、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寻找并发现问题。B、引导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教师肯定学生的观点,并讲授希腊的地理环境。知识要点:

①、三面环海,一面临山。温和的气候条件。为希腊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条件。②、大理石的盛产,为希腊雕塑提供了材料的保证。课件: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学生展开讨论。

(二)历史背景:

1、了解古希腊的历史史实、神话传说。

2、阐述自己的观点。

(1)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希腊的历史实。(2)知识点:

古希腊人: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从事体育运动。播放课件:展示有关的图片。◆播放背景音乐。

(三)感知作品:

1、学生观察分析代表作品:

2、学生讨论作品的特点和造型特色,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理解雕塑的造型美、原始意义,理想与现实结合。

用心

爱心

专心 1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雕塑作品:《拳击者像》、《掷铁饼者》、《胜利女神》、《维纳斯》。(2)形成对作品的感知。

◆知识要点:建筑与雕塑的融合;理想与写实的结合;美学观念:“和谐的理想美”。◆展示图片:《三女神》、《掷铁饼者》、《胜利女神》、《维纳斯》。

(四)分析作品:21世纪教育网

1、雕塑作品分析:

(1)学生观察分析作品:《拳击者像》、《掷铁饼者》、《维纳斯》。(2)学生分析讨论作品,比较雕塑作品间有何艺术特色。(3)学生发表交流自己的观点。分析古希腊人的审美取向。

(4)掌握雕塑人神合一、现实与理想的结合。感悟作品的健美、庄重、和谐。A、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古典时期的雕塑作品:《拳击者像》、《掷铁饼者》等。《拳击者像》: 造型生动,赋予了内在人体的生命。

《掷铁饼者》:体育运动在艺术上的体现。迅速变化的运动感。《维纳斯》: 感受自然与理想的优美与崇高。B、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对作品间进行比较。知识点:

①、古典时期是造型艺术全盛时期。②、美术成就主要是:建筑、雕塑。

③、艺术风格特点:现实与理想化的结合。纯真而高尚的人体美。建筑与雕塑的融合。展示图片:《拳击者像》《掷铁饼者》《维纳斯》

2、建筑作品分析: 学生分析作品,感受古希腊人对建筑的严格比例,追求庄重和谐统一的效果。

1、引导学生分析《帕特农神庙》

知识点:多立克柱式,比例匀称,饱满挺拔。展示作品:《帕特农神庙》

(五)体验作品: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体验活动。

2、学生谈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体验作品。

体验要求:形式不限,重在感受雕塑作品的艺术美,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展示作品,播放背景音乐。

(六)知识延伸:

学生认识身边的艺术,发现身边的美。

1、让学生感受身边的雕塑作品。理解身边雕塑的艺术美。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用心

爱心

专心 2

2、展示学生身边的雕塑作品。

3、播放课件了解古罗马建筑的伟大成就。

三、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本课的小结。

2、谈自己对古希腊雕塑作品的整体感受。教师总结:

四、课外延伸:

进一步搜寻希腊雕塑的资料,了解希腊雕塑的发展过程。理解雕塑兴盛的原因。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二篇:高中美术教案:《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刻与建筑》教案

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中美术教案:《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刻与建筑》教案模板

一、引人新课

观赏石膏像《米罗岛的维纳斯》,阅读诗歌,讲述相关神话,谈论雕塑的审美感受。引入话题,马克思说是“高不可及的范本”,恩格斯说在希腊罗马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

二、新课讲授

1、古希腊艺术产生的条件

贸易与航海造就了坚强的意志,机智勇敢和勇于探索的性格;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要求公民有健壮的体格与完美的心灵;温和的气候使运动员裸体竟放为艺术家对人体美有较早的领悟;“神人同形同往” 的神话是艺术的土壤。

2、古希腊雕刻一神性的崇高

雕刻艺术特点。担造完美的、理想化的人,追求一种和谐的理想美。

重点作品:《米洛的阿芙罗蒂特》、《炼铁饼者》《三女神》、《刮汗污的运动员》、《里切亚战士》、(古典时期)

《拉奥孔》《尼开神像》(希腊化时期)

3、古希腊的建筑

石柱围成长方形,形成围廊、拄、梁访和两面的山墙共同构成建筑的主要立面。

4、古罗马雕刻——人欲的膨胀:

罗马人很早就有为死者雕像的风俗,征服希腊后,雕刻走向成熟,注重理想美。帝国时期出现了强烈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描写的肖像。

重点作品:《奥古斯都像》、《卡拉·卡拉像》。《奥里略骑马像》

5、古罗马的建筑

券拱加希腊柱式,混凝土使用广泛

重点作品:《君士坦丁凯旋门》、《斗兽场》、《万神庙》

三、小结与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古希腊雕刻的主要特点及古罗马建筑艺术的主要成就。

2、教师谈古希腊、罗马艺术对后世欧洲艺术的伟大意义(文艺复兴 古典主义)。

3、思考希腊、罗马艺术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异同。

4。应学生写短文波最喜欢的一件作品,忌空谈,多联系实际。建议阅读希腊罗马的神话。后记:这是我多年前的一节对全省的公开课,标志着我美术欣赏课风格的形成。就是文化性、情感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以及把美术课本身作为“美的课”来上的教学手段。附:优秀学生作业

http://www.xiexiebang.com

文明与野蛮 学生作业

帕特农神庙和大角斗场是欧洲古代艺术的杰作,把它们并在一起思考,我觉得很有意思。一开始我觉得它们一样,一样辉煌,一样伟大,一样地证明了古代人的智慧,一样地体现了人类的自豪。

帕触神庙在古希腊雅典,是公元前五年世纪战胜波斯侵略后,雅典人为他们的保护神,智慧女神雅典娜而建的。它采用长方形平列柱围廊式,列柱是雄浑有力的多立克式,屋顶是两坡顶,顶的两端形成三角形的山墙,上有精美的高浮雕。整个神庙比例匀称,饱满,是古典大师菲狄亚斯的杰作。

大斗角场则是六百年后罗马帝国时期,这时希腊已被罗马灭亡,但罗马继承了希腊的柱式艺术,把它和券拱结合,结合新的建筑材雕成的。它分成四层,观众的座席和通道等都经过精心的安排和设计。这样型制直到今天,体育馆还没有原则上的变化。就这样,从雅典到罗马,欧洲文明走出最辉煌的一步。但把问题往深处想,又发现它们有太多的不一样。

一个方,一个圆,一个神界单纯静穆伟大,一个人间繁复嘈杂,一个献给神—一人有神性的崇高,一个留给野兽—一人残存着动物的本能,一个从文明中透出野蛮,一个在野蛮上面建造文明。

当年在帕特农神庙,敬献花环、水果、吟诵着,哲学、几何学,赞颂着艺术家的杰作„„ 而后来大角斗场是另一番情景,将军,贵族们喝着美酒,搂着美人,在这里享受着人与人,人与兽,兽与兽血肉横飞地撕咬。将军们喜欢血,这唤起了他们残酷的动物本性,因为人本来就是动物。

(想到这些我真恨不得炸掉这个玩意,背一个破坏文物的罪名。)野蛮造就了文明,文明也装怖了野蛮,谁能把它们分得清清楚楚。有个疯子想千古留名(这个想法有点文明),于是就烧了帕特农庙。这个行为真野蛮,不过,话要说回来,雅典娜用大蛇咬死拉奥孔诚也很野蛮

角斗土斯巴达克思想,什么文明奇迹,大斗角场就是一个法西斯的奥斯维辛杀人的集中营,于他拿起剑教训野蛮。

不知道,他是不是也烧了大角斗场,反正帕特农神庙和大角斗场都成了今天这个破败的样子。又一样了,帕特农神庙和大角斗场。一样造出崇高、悲怆、苍凉的美感,一样 收票参观。这些买票的人,也有当年波斯人的后代,也有斗角场中幸存者的后代,人们又能在一起用不同的语言赞叹古代腰文明的杰作。

又一样了,不同地方的人们一样地按照它们的样子建宫殿、建教堂、建银行、建体育场、建剧院。在这些地方少了一些神的空幻、兽的残忍,充满的是真正的人的自豪。

http://www.xiexiebang.com

人类创造奇迹,创造美,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我想提醒大家,我们经历过野蛮、文明正在战胜野蛮,文明必将取代野蛮。

来源:中师教育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高中美术鉴赏《第2课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案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美术鉴赏《第2课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教案

周小伟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开始进入美术鉴赏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美术的语言上有着不同的方式,美术作品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二)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吴道子和李思训为例,说明美术家在美术语言的运用上是有差异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首先从三件具体的美术作品——五代画家顾闳中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画家梁楷的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和美国画家克里福德·斯蒂尔的油画《1954》开始直接的语言辨析,然后进入概念和知识的解释,说明什么是美术语言、美术语言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

第三部分“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着重对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进行具体的辨析,以使学生对这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认识美术的语言,其中包括概念、内容及其形态分类。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在于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包含在整个美术作品之中,因而势必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必须结合具体作品,调动学生以往的美术知识,通过多样的美术作品来认识和讲解。

二、教学过程,导入

唐玄宗时期画家画嘉陵江,“李思训 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

学生思考: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两位画家的风格是不同,他们使用了不同的艺术语言。)

(一)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作品分析 《韩熙载夜宴图》 《泼墨仙人图》(中国画)梁楷(宋)《即兴》

这三幅画在艺术形象和绘画形式上一样吗?(说明艺术家使用了不同的艺术语言)(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 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2)艺术语言的内容:

广义地说,美术作品中参与作品表达的一切都具有语言的属性。狭义的指 :

1.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2.语言表现手段

1(西方绘画中: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中国绘画中:笔墨、章法、皴法)学生结合图片认识艺术语言元素和语言表现的手段。

(3)三种不同的美术语言方式(美术类型)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抽象艺术 二.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具象艺术有什么特点?

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46厘米×180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周(唐)中国画: 线条勾勒、随类敷彩

《荷拉斯兄弟宣誓》 明暗、光线、色彩 具象艺术的目的是什么?

《蓝马》(油画,1911年)马克(德国)这幅画属于哪种美术类型?

此图为马克的代表作之一。画家运用响亮的蓝色描绘出几匹不同形态的马,形体刻画简洁洗练,造型雄健强壮,马匹的轮廓呈有力的弧线,与背景的山峰的起伏和流云的走势形成一组活泼跌宕的流动曲线,使画面和谐统一,宛如一首雄浑激越的协奏曲。

虾(中国画,1946年)齐白石 作者简介请参照第14课相关内容。

齐白石兼擅诗、画、印各艺,在绘画上则以花鸟虫鱼闻名。其花鸟画继承徐渭、八大、石涛、金农、吴昌硕诸家笔墨精神,又融入民间艺术清新质朴的审美趣味。他以一个农民的本色和淳朴的情怀,运用老辣生涩的笔墨,突破了传统文人画和民间画工的局限,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作品呈现出明快、清新和诙谐的趣味和生命力。尤其是他的虾,更以笔墨洗练、形象生动见长,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什么是意象艺术? 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等。

它经过美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提炼、概括的艺术处理.《走下楼梯的裸女》(油画,147.3厘米×88.9厘米,1912年,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路易斯和沃尔特·阿伦斯堡藏)杜尚(法国)

梵高的《星 月 夜》使用了哪些美术语言手段? 什么是抽象艺术 ?

主要是在20世纪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分为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

《红、黑、黄、蓝构成》(油画,1922年)蒙德里安(荷兰)

《牛顿色盘》(油画,100厘米×73.7厘米,1912年,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路易斯和沃尔特·阿伦斯堡藏)库普卡(捷克)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 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复习: 1.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元素是什么? 2.语言表现手段有哪些?

3.美术语言的方式分为哪三类?

第四篇:美术第2课教案

第2课《我的故事》教案

当阳市建设中小学 邓娟丽

【教材分析】

教材(我的故事)按照国家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设置,依据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基本理念,本单元(我的故事)选择学生喜爱、熟悉的卡通艺术展开教学。本单元教学,主要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的特点、表现手法和特殊语言,不能变成纯粹的卡通画表现技法的学习。【教学目标】

◆学生能了解卡通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初步认识其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

◆学生能叙说故事并大胆尝试运用卡通手法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学生能在协作的学习中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课时】

本单元建议用两课时。【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

1. 欣赏卡通图例,让学生根据图中反映的情节编故事。

2.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3. 启发学生思考,讲一件生活中有趣的事。

4. 学生讲故事。

媒体准备:卡通画挂图、卡通碟片、教材、绘制工具、展板等。

教材P7中“人追汽车”的卡通画。

二、看卡通谈卡通

1. 思考:除用语言叙述故事,还可以用什么手段表现故事情节。

2. 结论:文字、影视、绘画等手段,其中影视、绘画中经常运用卡通的表现方法。

3. 卡通的概念:卡通一词是英语“cartoon”的音译。在英语中,“animatedcartoon”意为“活动的连环漫画”,动态画面为卡通片,静态画面为卡通画。

4. 学生谈自己最喜欢的卡通片或卡通画,以及最喜欢的卡通形象,说出理由。

5. 观看卡通片《大闹天宫》和《米老鼠和唐老鸭》片段。

6. 思考:片中题材、表现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有何异同。

7.分析:两部作品都运用了夸张、拟人的手法,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大》以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正面、反面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惩恶扬善,弘扬真、善、美,绘制手法上借用国画工笔人物表现手法,线条流畅,疏密有致;《米》以生活中的小事为题材,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活泼,侧重幽默风趣的表现。

8. 总结:卡通可以通过有趣的形象语言反映生活,抒发和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卡通与时代、民

族、科技、经济、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

播放卡通片《大闹天宫》和《米老鼠和唐老鸭》片段。

三、画卡通

(一)分析卡通的表现特点

1. 特殊符号

1)欣赏图片,分析卡通画中表现事物各种状态所用的符号。

声音:放射状短线

速度:短横线

奇怪:折线

发怒:冒火

2)分组交流资料并讨论卡通常用的符号。

3)学生上台演示,表现思索、哭泣、爆炸等。

4)总结:运用简洁的符号能使表现更生动。

2. 人物表情

1)学生上台表演生活中的一些表情(伤心而哭、开怀大笑、恼羞成怒、惊讶万分)。

2)卡通形象的表情对比。

3)总结:卡通画一般都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

3. 人物服装

1)欣赏卡通画,分析卡通形象的服装特点。

2)交流卡通画资料,讨论服装的类别,以及服装与人物身份的关系。

3)总结:服装是卡通画中人物身份的标志。

展示有特殊符号的卡通画挂图。

学生利用展板演示。

挂图展示各种表情的卡通形象。

挂图展示穿不同服装的卡通形象。

(二)教师示范

1. 教师示范画一个卡通形象,学生直观感受绘制步骤。

2. 学生从符号、表情、服装等方面分析卡通形象的特点。

教师利用展板示范。

(三)学生尝试画卡通

1. 设计“我的故事”中主要人物形象,用卡通手法表现,画出草图,并且“我的故事”用简短的文字概括写出来,为下节课创作做准备。(对下节课课前准备作出安排)

第五篇: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3课古代希腊和罗马 教案

第3课 古代希腊和罗马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爱琴文明;斯巴达和雅典;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及国家性质;布诺战争;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兴衰;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2)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和罗马帝国的演变。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的基础上的。(2)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说明社会安定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评价任务

任务1:在《古代希腊》地图上找到爱琴海和克里特岛。(检测学习目标1)任务2:模拟伯利克里时代的生活历程。(检测学习目标2)

任务3:在《罗马帝国》地图上指出迦太基,地中海,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检测学习目标3)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帝国的兴衰 学习难点罗马帝国兴衰的过程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导言框中的“木马计”故事导入,增强趣味性。讲授新课:

一、古代希腊

1、开始讲授新课时,先出示《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点明亚非文明古国大多

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

2、爱琴文明教材用小字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阅读,指出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发源地。

3、希腊城邦的出现,讲清二点:

(1)希腊奴隶制国家的形式是出现一系列城邦国家,城邦是以城市为主体形式的国家,这与古代亚非 奴隶制国家不同。

(2)雅典是古代希腊城邦国家中的典型代表。结合雅典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分析雅典城邦共和国的

特点:境内多山,气候温润,不宜经营农业而适于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邻近海洋多天然

良港,海上贸易发达,这使雅典的工商业发达,由此还可适当联系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因此以农业经营为主,这说明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4、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正文、小字、插图)、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积极思维,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

(1)提问:“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成以下表格,投影出示: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繁荣 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2)引导学生探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使学生认识:原因是伯利克里

当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3)让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教师归纳: 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

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

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5、斯巴达城邦,教材用小字作了介绍,教师不必过多讲解,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这段小字基础上,结合“动脑筋”中的问题进行回答。由于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让不同观点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要求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2、罗马帝国的建立

先由学生阅读课文,再请学生整理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最后教师归纳,出示投影: 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

罗马城(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讲解时,应注意:

(1)布匿战争经过可由学生阅读、介绍;

(2)指导学生对照“意大利半岛”和“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两幅地图,看出罗马领土变化情况;

(3)罗马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的原因是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要求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4)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可联系中国奴隶社会结束的时间进行比较,指出中国进入封建时代比西方早近千年。

四、归纳总结:

(请用图表的形式归纳你在这节课上所学的主要内容)活动2【练习】

五、达标测试

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A古代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

2、与古代希腊文明发展有关的最重要的地理因素是:()A河流B山川C海洋D森林

3、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所建立的最重要的城邦是:()⑴雅典⑵巴比伦⑶马其顿⑷斯巴达 A⑴⑶B⑵⑷C⑵⑶D⑴⑷

4、下列古代国家中男性公民普遍参政的是()A雅典B斯巴达C波斯D巴比伦

5、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是:()A古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罗马

6、下列历史人物与古罗马无关的是:()①伯利克里②汉谟拉比③屋大维④亚历山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有这样一组描述:他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他还结束了罗马共和国。他是-()

A汉尼拔B凯撒C屋大维D伯利克里

8、下列文明中的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A古巴比伦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希腊

9、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A金字塔的国度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种姓制度的产生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0、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具有这些特征的国家是:()A埃及B巴比伦

C雅典D斯巴达

11、点燃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的火种采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如右图)。这个发祥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

下载15高中美术 第2课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教案(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15高中美术 第2课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教案(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美术第2课:街区剪影 教案大全

    首先,课程概述城市由大而小与块的特点,不同区域的建筑块显示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哥特式尖塔,古希腊花园的上衣,巴洛克式的柱子,西班牙的阳台,古罗马柱头... ...,不一样的风格,不一......

    苏教版二年级美术第2课 机器人伙伴教案

    第2课 机器人伙伴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机器人相关图文、影像的鉴赏,认知机器人的发展情况、科学意义等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机器人的同时,学......

    六年级美术教案 第2课 图形的魔术组合

    第2课 图形的魔术组合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隐性目标 感悟利用改变......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2课教案

    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课题:第一课形的魅力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花手帕教案

    第 2 课 花 手 帕 教学目标: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

    一单元第2课,《美术是个大家庭》教案

    《美术是个大家庭》教案设计 课题:美术是个大家庭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教师:谢玲玲 年级:初一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希腊和罗马 教案(精选5篇)

    第3课 古代希腊和罗马 1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课文和解读古希腊形势图,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了解古希腊早期文明的发展情况,说出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表现,阐明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

    赣美版小学1年级美术 第2课 教案(大全5篇)

    第2课《鲜艳的花朵》 教学目的: 通过画生长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学习用并列的形式描绘形象。 教学重点:用并列的形式组织画面,练习用线造型。 教学难点:并列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