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5:2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一篇: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哲学要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就要考察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上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事物、现象是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的,世界以怎样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存在着和发展着。这是一切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本章所要回答的问题。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确立科学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物质、运动、时空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历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一个焦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之一。

1、物质范畴及其历史演变

(1)物质观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一个历史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第二个历史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第三个历史阶段: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列宁物质定义)的内容及意义(47正3一49)内容: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意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一无论,同唯心论、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提供了前提,与唯心论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同形而上学物质观划清了界限;它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2、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

(1)运动范畴的涵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它包括宇宙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位移直到思维,而不局限于某种具体运动形态。(2)物质与运动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物质离不开运动。凡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质;如果设想物质不运动或者脱离运动的物质,就会导致机械论和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运动也离不开物质。凡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如果设想非物质的运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3)关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涵义:绝对运动指运动是无条件的,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相对静止运动的有条件性,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回。

关系: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关系,运动和静止两者互相依赖、互相渗透。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主要指:就某一物体没有进行机械运动而占:就机械运动的范围内是指两个物体之间位置保持不变而言;就某一事物没发生质变而言。

割裂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会出现两种形而上学倾向:把静止绝对化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动论;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3、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1)时间空间的涵义、特点:

时间是标志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间隔性的哲学范畴,其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标志运动看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的皙学范畴,其特点是三维性。(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既没有脱离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割裂二者的关系:

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会陷入唯心主义时空观(主观唯心主义把时间、空间看作是人头脑里固有的“先验的纯形式”;客观唯心主义把时间、空间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把空间和时间当成与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绝对存在物,会陷入形而上学时空观。

(3)时间空间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时空的绝对性,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对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

时空的相对性,指不同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制约的。即它们的具体特性是有条件的、可变的;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发展的、可变的。

时间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物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构成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现代自然科学以大量确凿的事实证明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证明,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具有先在性。即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以自然界的物质存在作为自己的基础。(2)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从自然界演化到人类社会,是自然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这次飞跃的产生,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自然前提,即生命以至类人猿的产生,二是以劳动为转化契机的现实基础,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劳动。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其中,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地理环境

涵义: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土壤汽候、山脉、河流、海洋、矿藏、动植物及其他自然资源等。

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场所以及生活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第二,地理环境可以影响社会的发展。

第三,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起主要决定作用。

第四,要恰当重视地理环境的作用。夸大地理环境作用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忽视地理环境的作用也错误的。我们应研究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合理地利用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对于搞好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B人口因素

涵义:人口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增长率等。

作用:

第一,人日因素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适当的人回数量和增长率可以加速社会的发展,不适当则阻碍社会的发展,所谓适当就是人口数量与生产资料的数量相适应,人口增长率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

第三,人日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四,由于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不利于经济发展,因而必须有计划地对人口实行调节和控制。马尔萨斯人口论是根本错误的。

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涵义:是指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而通过生产劳动向自然界谋取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体。

作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第一,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

总之,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史。生产方式的发展史,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首先要研究和揭示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生产方式发展的规律,作为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客观依据。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概念

定义: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特点:直接现实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其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实践。

(三)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1、实践主体

(1)涵义: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结构:

实践的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他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种任务。实践主体具有两种结构,即能力结构和社会结构。

主体能力结构存在着三种基本要素:第一,“人本身的自然力”。这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

第二,知识和经验。这是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掌握、运用的智力技能因素。

第三,情感和意志。这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回素,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主体社会结构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

个人主体指个人有其相对独立的实践范围和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个人成为独立的主体。

集团主体指以一定的集体,团体。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时所形成的主体。社会主体指一定地域的人所组成的社会整体。人类主体指发展着的人类整体。只有将来消灭了阶级,自由自觉的人类主体才能真正形成。2实践客体

(1)涵义:客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的领域,井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结构:

实践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形式的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精神客体)。其中自然形式的客体是客体的最基本形式。

自然客体。在人类最初的、最基本的实践中,客体是自然,这种客体既包括刚刚同人的对象性活动发生关系的自然物,也包括人们用某种方式改造或制造出来的人工自然物。

社会客体。既包括现实的社会结构,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也包括人在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精神客体。指的是人类精神生产的结果以物的形式存在,并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如以书籍为物质载体的各种理论,学说等等。

注: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但仅仅有主体和客体还不能形成现实的实践活动。在主体和客体之间还有一个将这二者现实地连结起来的中介,这就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3、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实践主体与客体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主体对象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如人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制造出先进的生产工具。

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如人类通过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获取了新的知识,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平。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主体和客体的三重关系:

实践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关系;

认识关系,即反映与被反映关系;价值关系,即主体需要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三、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

(一)意识的起源与本质

1、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多层次性

3、意识与人工智能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世界是统一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但是在统一的基础问题上二者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唯物主义一无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

二元论认为,世界有两个独立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

2、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世界的统一性与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之一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第二篇:马克思教案-第二章 在茫茫的宇宙中探究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 在茫茫的宇宙中探究——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问题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石。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

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万物始基是火。

古印度则有地、水、火、风构成万物之说。

《管子·水地篇》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 古代中国 “五行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古代朴素物质观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论”。德谟克里特认为,世界是由不可再分的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论尝试从物质内部组成的结构方式去把握其外部可感觉的形态和属性,是现代物质层次结构论的思想渊源。汉代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天地和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元气自然构成的,元气是自然界原始的物质基础。

评价古代朴素物质观。

一方面,都是从物质本身来说明物质,而不是把物质看成是精神或神所创造的,因而从总体上说是正确的,是唯物主义的。

另一方面,这种物质观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朴素的,没有揭示物质的真正本质,也很难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它继承了古代朴素物质观的唯物论传统,在自然科学实证基础上又克服了古代物质观的直观性和猜测性。

从牛顿“微粒说”在经典物理学中的支配地位,到道尔顿化学原子论在实验基础上的创立,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成就和方法给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以重大影响。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原子是世界的本质。

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把原子这一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看作一切物质的属性。这就必然经受不住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和唯心主义的进攻。

另外,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不能解释社会的物质性。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在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千差万别,纷繁多样,却都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当然,有些事物,如夸克以及更小的微观粒子,是我们感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物质技术手段,通过人们理性思维去认识它,把握它。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辨证性。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理论是研究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它具有暂时性和可变性。而哲学的物质概念揭示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同时,哲学的物质概念根源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但又高于它,并给以指导。

二、物质与运动

1•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辩证唯物主义把运动理解为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地联系着。

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离开运动去考察物质,认为物质世界是静止的,即使有运动,也只是机械运动,否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多样性,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牛顿 “第一推动力”)。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没有的。运动一定要有运动的主体。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也就必然离开物质去看待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况:

一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

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在相对静止中总是包含着绝对运动,在绝对运动中也有相对静止。

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承认相对静止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第二• 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第三•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就要认识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首先,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同样,没有发展也就没有稳定,稳定之所以稳定是因为有发展。

其次,发展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再次,发展与稳定相比较,发展是主要的。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有真正的社会稳定。可见,稳定的作用不是孤立的,只有把握了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才能理解稳定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 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中文宇宙就包含时间、空间的意思,《墨子经说上》说:“久,合古今旦暮。”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是运动前后的表现。牛顿认为时间是纯粹持续性的流程,空间是容纳物质的空匣子。

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 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就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 特点是一维性,一是指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二是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

空间的 特点是三维性。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它和周围物体也总是存在着前后、左右、上下的关系。因此,要说明某一物体的空间位置,需要用三个量来表示。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基本粒子尽管极其微小,但直径仍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极短,如中性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毕竟还是有时间的。微观粒子尚且如此,比微观粒子大的物质客体当然更是如此。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空间的度量就与物质的运动相关。如测定宇宙间天体相互距离是用光运行一年的行程,即光年作单位的。对普通长度的精确测量以及对微观世界内极小长度的测定,都用电磁波以及其他基本粒子波的运动来测定。测量时间单位年、月、日等,是靠天体在空间的运动来确定的。即使极其精确的“原子秒”,也是根据铯-133原子在两个特定能级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周期的9,192,631,770倍为基准制定的。

如果割裂了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认为时间和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的形式,就陷入形而上学。

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是指时间空间作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是绝对的。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具体性、可变性。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形而上学绝对主义时空观(牛顿为代表)割裂了时间与空间和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空特性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的时空观借口时空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唯心主义。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证明,时空特性是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考察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的物体时,静止坐标系统的观察者就可以测出,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它沿运动方向的长度会缩短(时钟速率会变慢),也就是说,它的空间延伸就会缩短,而时间的持续会延长。狭义相对论还说明两个事件“同时”的相对性,即“同时”或“不同时”只有和运动着的物质系统联系起来才能确定。在一个坐标系里看来是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在另一个坐标系里看来就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出时间和空间与引力场的关系,认为引力场存在的宇宙时空是弯曲的时空,没有引力场存在或者引力场很弱的时空则是平直的时空,而且物体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引力场愈强,则时空也愈弯曲。这样,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曲率与引力场、质量密度的关系,证明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密切关系。

现实意义:由于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绝对性,任何一项事业总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有一个时空观念;又由于时间和空间具有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事物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合理安排和使用时间和空间,使其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效用。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我们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了,时间的节奏加快了,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时间和空间的新特点,不失时机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类进步事业多作贡献。

3、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时无限的,物质世界具有永恒性。空间的无限性 表明了物质世界的唯一性,即物质世界是唯一现实的世界。

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 是指物质存在的各种具体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又都是有限的。任何一种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及其运动都是整个世界的一个部分,都处在历史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上。它们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也都具有各自特定的形状、体积或规模,并占据着相应的位置。

时间、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对立统一。

第一,无限由有限构成,无限是通过有限而存在的,离开了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时间和空间,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二,有限包含着无限,有限体现着无限。这种无限的趋势,并不是存在于有限之外,而是包含于有限之中,无限是对有限的超越。

第三,有限是局部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无限是全体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要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相对中把握绝对。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重要条件。如果否认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主张时空的有限论,就会引出一个超时空的神灵的世界,给宗教唯心主义留下地盘。

第二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 实践是人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哲学家们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有四种观点:

实践是一种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中国古代、古希腊德漠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实践是一种实验、科学实践。罗吉尔培根认为,要认识真理必须进行观察和实验。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关于自然本质的知识不能由感官直接观察得来,而是通过人们作用于自然事物的实验活动取得的。

实践是一种精神活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黑格尔:实践只是“绝对精神”的逻辑发展,而不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现实感性活动。(墨子“耳目之实”是认识的来源和根据。费尔巴哈则把实践理解为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是生活实践。)

一• 实践的涵义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物质世界社会历史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客观性。(要素、过程和结果)

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的标志。

第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实践活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二• 实践的结构与功能

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从职能上划分,实践主体包括认识主体、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从层次上划分,实践主体又可分为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实践主体是实践构成要素中唯一能动的要素。它是实践活动的发动者,实践活动过程的承担者,也是实践结果的享用者。

实践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它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人类客体。此外,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当人类及其个体和群体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时,人就成为实践客体。

实践手段是社会主体在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它包括物质型工具和智能型工具两大类。实践工具的革命性变革,往往引起实践方式的重大变化。

实践就是由实践主体凭借实践工具作用于实践客体而形成的活动。它通常具有两大社会功能:

第一• 实践创造客体价值的功能。客体价值不是纯粹的自然物本身,而是体现并凝聚在对象中的社会关系。世界上一切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成果,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本质上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第二,实践优化主体的功能。人的实践活动,既改造了客体也改造了主体,既创造客体价值也提高主体素质,促进人的发展。

3•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活动通常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生产实践 是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改造社会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中,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科学实验 是根据一定的科研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和装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现象,在有利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限于以上三种形式。

二、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

1• 实践把握的能动创造与社会效应 实 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一个能动创造的动态过程,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过程。实践不仅造就了社会依存的自然基础,而且缔造了人类社会历史。

自然界却无法自发满足人的需要。人类要根据自己的本性、需要和能力,通过劳动来创造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这些自然条件就构成人类及其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实践活动是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的。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不得不以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由于劳动的发展,使群体联系日益密切、广泛,逐渐变成了人类的社会联系。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自身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的同时,也就创造了人类社会。

实践的发展及实践各要素的分化,是社会各个领域分化的源泉和前提。

2• 实践环节及其程序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

第一,实践决策。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实践决策必须坚持“合目的”和“合规律”这一双重尺度。

决策的合目的性是指决策必须反映实践主体的需要和意愿,有利于主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既要考虑到实践活动的经济效益,又要充分估计到实践活动的社会效益以及对自然界可能造成的后果;不仅要看到目前利益,也要顾及长远利益;不仅要顾及局部利益,更要着眼于整体、全局的利益。

决策的合规律性是指实践活动的决策必须尽量正确、全面反映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既要充分估计到实践客体的各种属性、特征及其所能产生的效应,又要充分估计到这种事物同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二,实践目标的制定。实践目标是对经过实践改造以后将要出现的东西的提前反映。

第三,实践的组织和管理。组织就是为了最有效达到一定的实践目标,对人员的合理安排和物质条件的合理分配。管理就是为使实践主体更好地实现实践目标而进行的协调、调控等一系列活动。第四,实践结果检验。实践的结果同预想的目标一致,也就是在实践结果中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就表明实践结果是好的、成功的。实践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个具体实践过程的终结,对实践主体来说都是必须接受的结果。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人的意识活动

一• 人的意识与物质世界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哲学意义:它说明,从非生命物质的反应形式到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的产生,是物质世界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样,就驳倒了一切唯心主义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生命和意识的根源的观点。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

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使类人猿的“手”变成了人的手,由使用天然工具进入到制造工具,它们的活动变成了人类的生产活动。这样,主要依靠自己生理器官来适应自然界的动物,就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改造自然界的人类。

人类的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劳动者之间必然要交往,使人类已经达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便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有了语言,人脑可凭借词来根据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

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使猿脑变成人脑,脑容量越来越大,脑的组织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严密。可以从周围世界中获得更丰富的感觉印象。又在语言的帮助下,巩固和积累起来。这样,终于形成了抽象思维的能力,从而产生了人的意识。同时,生产劳动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提高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使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化。

2• 意识的本质规定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这一本质,体现了人对物质世界把握的能动性。

意识 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则是主观的。由于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它的反映就必然带有特定个人或主体的主观色彩。个人的经验、社会地位、动机、兴趣和情绪乃至知识文化背景的不同,都会使人之间的反映表现出差异来。因此,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能是近似的反映,有时甚至是歪曲的反映。然而,任何一种反映,不管是近似的还是歪曲的反映,都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任何一种意识,即使是最荒唐的意识,也总具有它的客观原型。

3、意识把握物质世界的特性

第一,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意识不仅能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客体,而且能预见、预测未知客体存在的结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和趋势,在观念中建立一种理想的或幻想的客体。

第二,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人依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确定付诸实际行动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方法,并且凭借使意识物化的物质手段,去改造世界,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改造世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人有意识地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世界上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第三,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

此外,情感、意志、直觉、灵感、顿悟等非理性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式,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一般说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结果。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意识毕竟不是世界的本质。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把握不论多么巨大,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

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遵从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正确认识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把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创造,勇于进取,又要自始至终地尊重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人工智能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让机器具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是人的智能的物化。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活动,取代人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人脑的功能,但是,人工智能决不会成为人类智能,取代人的意识。

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有着本质的差别:

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的全部意识形式。人工智能属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过程,而人的意识活动却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具有人的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

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智能机器的自动性是受命于人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智能计算机等智能机器同人脑相比,局部超出,整体不及。

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看,智能机器是人类意识的物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又必须以人类意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为前提。

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本质的观点得到了更充分的证明。

第一,它进一步证明了思维、意识并不是神秘的,不是寄居在肉体之中的脱离人脑的灵魂;它深化了意识对物质能动把握的原理。

第二,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了人类意识已经发展到把意识活动部分地从人脑中分化出来,物化为机器的物理的运动,延长意识器官。这是意识对人脑的一种巨大的反作用。

二、人的实践活动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世界的层次与人的活动 外部世界、自然界按其与人的活动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区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未认识的外部世界。这一些也就是无限大的事物的存在和无限小的事物的存在。人们现在虽然不能凭感觉直接把握它们,但是可以靠抽象思维的能力来认识它们,规定它们。同时,人类根据自身的科学活动来逐步认识这个未知的外部世界。

(2)有所认识的外部世界。这指的是人迹未到过,但通过实践和科学间接有所认识的东西。

(3)认识所及、人迹所到的外部世界。这指的是人直接有所认识,人迹到过但还没有经过人类开发的东西。

(4)人化的外部世界。

(5)人造的外部世界。这指的是人们依据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利用自然的物质条件创造出来的、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即所谓“物化智力”。

它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的划分是以人的活动作为参照系数;它们又都是统一的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们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都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一方面,世界的具体物质形态无限多样。

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事物在性质和形态上是差异的,但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在外在的现象上是多样的,但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所以世界是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是统一于提摄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坚持彻底唯物主义,批判宗教迷信、唯心论、二元论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生动体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求”就是探求和研究。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现实,尊重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也是我们正确运用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方法的重要前提。物质世界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即多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原则的集中统一,又要做到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例如,在社会主义的模式上,他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模式,我们应当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改革中,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有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在和平统一祖国问题上,提出了以“一国两制”的模式去解决台湾、港澳问题,等等。所有这些,从方法上看,都是对统一性与多样性方法的运用;从实质上看,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原则,又注意了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第三篇:世界的物质性教案

第四课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识记:物质的定义。(2)理解: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思维能力有一定提高,思想活跃,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对一些社会现象能主动思考,但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如:物质与事物的区别,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区别,可以说是一头雾水。所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尤其重要,这将直接决定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自然界的物质性统一性证明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难点:物质概念以及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前面学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物质呢?整个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呢?今天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哲学所讲的世界包括三大部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那么这三大部分是不是都是物质的呢?

.设置情境:最近有一个人在社会上传得挺热也挺神,他叫王林。怎么神呢?据说他会“空杯来酒,空盆来蛇,纸灰复原,凌空题辞,硬功徒手断钢筋,轻功悬空提水行”等等绝活。平时交往的也非富即贵。那么他的神功是真的吗? 神秘面纱后面,大师的真面目又到底如何呢?

展示课件录像:王林“大师”的神功绝技;王林“大师”变蛇自述 小组讨论:

1.王林“大师”说,它是靠意念从野外把蛇抓来的,你信吗?人用意念真的能够“隔空移物”、随心所欲吗?

2.如果认为:人的意念也就是人的意识能够决定万事万物,从哲学上说,这是什么样的世界观?它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3.如果说世界的本质不像那些“大师”、“大仙”们说的那样是由人的意念决定的,那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样的? 教师总结归纳:世界不是神创的,也不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这个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

过渡:那么,到底什么是物质的?

探究提示:要想知道什么是物质?就必须找出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就必须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就必须撇开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要有一个抽象的概括。

(一)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物质”概念的三个特点: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具有独立性;(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3)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

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师生互动:

请问:1.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实体吗?

2.那些看不见又真实存在的磁场、超声波、红外线是物质吗? 3.它们有什么共性? 教师归纳总结:客观实在性:不管人们看的见看不见、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有些存在我们可能看不见,但我们能感觉得到,能检测得到。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概括和抽象了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物质的概念是对宇宙一切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

选一选: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ADEFG)

A、日月星晨

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C、学习计划

D、生产力、生产关系

E、电、磁场

F、动、植物

G、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判断物质的依据不在于它是否有形,只要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就属于物质范畴。知识辨析:客观实在性≠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是对万事万物共同特征的抽象概括,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请问:桌子、椅子是物质吗? 学生回答:

师总结:不准确,桌子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属于物质范畴,是一种物质现象。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关系是什么?

两者是个性与共性、个别和一般、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灭。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二)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发展和存在着的,不是什么人一个意念、一个想法就能改变的。

展示课件:资料链接

无独有偶,近年来,我国所谓的各类“大师”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前倒后继”。

“发功灭掉大兴安岭大火”的严新;号称包治百病,”神水“治癌的“盖世华佗”胡万林“大师”;著有《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宣称每天用3斤绿豆熬汤,配上其他的生拌菜等,能治疑难杂

症的“中医食疗专家”、“神医”张悟本;号称 让高位截瘫病人恢复知觉的“养生教母”马悦凌;

教师启发点拨:从“气功大师”严新到“盖世华佗”胡万林,再从“食疗专家”张悟本、“养生教母”马悦凌到“大师”王林,我们身边的所谓“大师”似乎从未间断。如果这些“大师”宣称的都是真的,那么我们的世界该有多么美好。

但事实证明,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无所不能的“大师”、„“神仙”,“大师”们宣称的奇迹,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笑话,剥去神圣的外衣,“大师”所追逐的,也不过“名利”二字。我们每个人要想不被假象迷了双眼,就必须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摒弃唯心主义世界观,坚信自然界的物质性,坚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些打着“大师”、„“神仙”旗号的,不是欺世盗名,就是骗子。

过渡:有人说,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好理解,而人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有意识,那么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主观的。你认为呢?

在人类历史上,曾有好多人预言世界末日的来临,但他们从来都没有成功,世界末日也从未来临,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和发展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课堂小结:本节内容讲述的主要知识如下:

1、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4、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板书设计: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二)世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第四篇:世界物质性教学反思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反思

曹瑞芸

《世界的物质性》这一框题作为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开启唯物论的第一课内容,对于学生对唯物论的理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虽然这框知识我已经上过一遍,但是再上时仍然还是有一些问题。

一、教学目标反思

从教学目标来说本框的目标是要了解物质的定义及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而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分析宇宙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重点是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难点是物质的哲学含义以及物质概念和物质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对此我将教学目标进行了拆分:

1、理解哲学意义上的物质的概念

2、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具有物质性的

一节课下来后,我发现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但是对于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理解就有所欠缺了。下面我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二、教学过程反思

教学过程中,一开始我先导入一个哲学故事,通过哲学故事让学生否定上帝创始论。从哲学故事导入哲理清楚,同时能够很好的衔接下面的教学内容。紧接着由课前学生准备的地理知识地球的起源来分析证明自然界是物质的。哲学故事的导入和学生的地理科学知识的讲述能够很清楚的否定神创论,肯定自然界的物质性。

通过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理解后我引入哲学中物质的概念,这既是本框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特别设立的举例的环节。通过教师举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物质,从而得到物质的概念与物质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过后我对此进行了反思,发现从教师举例的角度,其内容是有限的,导致学生对物质及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分是在被动的理解。如果我采取举一反三的模式,我举一个例子剩下的例子交给学生,在学生所举例子中进行归纳,概括,我想效果会更好一些。同时学生也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接下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讲解,我觉得这一部分是问题最多的,首先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预期把握不够,在讲到人类社会的构成因素特别是生产方式时许多学生是不能够理解的。我又对生产方式进行了详解,因此耽误了一定的时间,致使课堂小结和当堂训练都未完成。其次是人类的生产方式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也较困难。其次对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点,我更应该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而并不是意识也是物质的。同时应该把一些问题放给学生课前就做些准备,不至于课上所有内容都要进行讲解和举例,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不断启发学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备课过程中更加严谨和科学。

第五篇:世界的物质性说课稿

导语: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它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以下是小编整理世界的物质性说课稿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物质的定义;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重点难点】

1.重点: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的定义

2.难点: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课程标准】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教材助读】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 的一部分。

(2)物质的定义:

(1)物质是,并能为人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这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而不是指某一种。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其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2)从其构成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和。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

3.世界的物质性

总之,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

人的意识是一开始就是,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独学自测】

1.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 ③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C.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3.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4.“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下列对“物质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就是看得见的客观实在,其形态千变万化

B.物质就是千差万别的事物的总和

C.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物质是对万事万物所有属性的概括和总结

5.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6.促成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的是:

A.语言 B.意识 C.物质 D.社会劳动

7.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自然界的物质性 B.人类社会的产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生产方式的客观性性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8,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胡安·科勒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迹象。2015年12月17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探测研究迈出重要一步。

(1)这里的暗物质是哲学上所讲的物质吗?

(2)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什么关系?

探究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

(2)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

(3)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课堂总结

三、我的知识网络——归结总结、串联整合

下载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的物质性 教学设计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二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中的第二框《世界的物质性》一框内容。从内容上来看,主要介绍世......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懂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依照他......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内容要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

    高三政治教案 世界的物质性教案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高三政治教案 世界的物质性教案 1.知识目标 ◇识记 :自然界的物质性 物质的含义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理解: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和......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5篇范文)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物质的含义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

    【思考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思考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

    4.1世界的物质性15分钟试讲稿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4.1世界的物质性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三幅图片, 第一幅:上帝创世说 第二幅:盘古开天辟地 第三幅:女娲造人 我相信同学们对这三张图片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