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音乐剧教学的实践与初探
小学音乐剧教学的实践与初探
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 徐玉梅
摘 要: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教学理念。新的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全过程。
音乐剧是一门新型的综合艺术实践课,它以讲故事的形式将时间、地点、事件诸多要素构成情节,用以展开冲突、塑造形象,最终还要表现一定的人文主题,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其构成要素几乎囊括了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它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是通过愉悦功能或是附着在愉悦功能上得到实现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培养多样性的艺术能力,从而促进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他们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课堂小小音乐剧的尝试教学过程依次是:了解音乐剧的概念与内涵;熟悉故事剧情,丰富音乐剧的内容;设立场次,确定标题,创编台词;创编音乐素材,自制道具、布景;分组分工,协作担任;勇于创新,排练表演;师生评价,最佳奖项。
新理念、新方式带来了音乐课堂的新变化,通过小组式的说、唱、歌、舞、演的学习,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形体、语言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天地,鲜明的“人文主题”在学生自主性学习中得以充分展示。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音乐剧 综合艺术 创新 正 文:
《新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综
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学科有其独特性,但与其他艺术的关系又十分密切的,在音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相融相通的关系,发挥、运用各种艺术形式不同的表现手段,融合成综合性的以音乐为主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校现代教育的需要。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教学理念。新的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全过程。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每学期都设置了“小小音乐剧”这个单元,虽仅仅只是个音乐活动,距离真正的音乐剧还有很大的距离,但却集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美术等艺术形式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如果因地制宜地结合教材进行创作、改编使之成为适合小学生表演的儿童音乐剧,并将创作、改编、表演、评价这一过程引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其教育价值非同一般,于是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尝试。
一、了解音乐剧的概念与内涵
音乐剧是一门新型的综合艺术实践课,它以讲故事的形式将时间、地点、事件诸多要素构成情节,用以展开冲突、塑造形象,最终还要表现一定的人文主题,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其构成要素几乎囊括了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它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是通过愉悦功能或是附着在愉悦功能上得到实现的,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高水平的维系与发展。课本上的小小音乐剧只是通过学生创编一个有说、有唱、有歌、有舞的综合音乐小剧。
二、熟悉故事剧情,丰富音乐剧的内容。
教材中的音乐剧和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剧还有一定的差距,或者说还算不上真正的音乐剧,但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引申和拓展,完善小小音乐剧的内容,使之体例齐全,内容丰富形象,并通过这一形式与其他相关文化结合,使学生获得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多方面艺术的熏陶。
三、设立场次,确定标题,创编台词。
没有剧本,学生的表演无据可寻,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第一节的创编表演课中,我让学生自行创编或与同桌自行创编情节,结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因无固定的剧本,学生设计的情节随意性较大,往往就是三言两语就把过程解决了。会不会是准备不够充分?反思中我发现,如果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再加以适当的指导,那创编的音乐剧就有模有样了。在另一个班中上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理解音乐剧的内容,使其对音乐剧的情节发展有详细的构思,设立场次,确定标题,序幕;第一幕:放鱼归海;第二幕:贪婪的老太婆;第三幕:愤怒的大海;尾声,而后根据情节的发展创编人物的表情、语言、及动作,剧中的台词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并要抓住人物性格特征,如老太婆凶巴巴的厉声、老渔夫的善良与无奈的语言,然后再将具体的语言落实在纸上,这样,每一幕的故事就鲜活了,台词也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四、创编音乐素材,自制道具、布景。
选择音乐素材要恰当,要突出人物的艺术形象;声音效果的配合要即兴、严密,要源于生活,具有现场效果,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序幕表现的是一个平静的海面,需要轻轻的风声、涛声及海鸥的叫声,课前我请学生从家里搜集一些废旧的日常生活用品,启发学生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分组讨论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我则给予学生及时地指导、肯定和表扬,营造自由创造的氛围,以使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做出新的想象。学生通过不断地试验与讨论得出答案:比如用薄纸模仿风声,用嘴巴模仿涛声与海鸥的叫声等等,创造出在大海边的音响效果。
道具、布景则在我的引导下,发动学生的聪明才智自制而成,如渔夫的鱼网用破旧的蛇皮口袋再剪几个破洞就成了,渔夫在整理鱼网的过程中又用透明胶带贴上,这样表示渔夫的贫穷;有的同学提议在黑板上画上波浪与海鸥;有的同学用文具盒当老太婆的钱线盒,还有的同学用丝巾在头上窝个簪……来自于身边的各种物品均在剧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学生在此创造性地运用了他们,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在这一创作活动中,学生通过多方面的探究,新的想象、新的创意、新的灵感不断产生,学生自己陶醉在自己的作品中,体验着、感受着创造成功的快乐。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创作欲望得到了充分展现,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创造力也得到了锻练。在创作过程中,我对学生多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创造,去探索更多的声音效果。这种以创造为纽带进行的集体合作与交流,大大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精神。
五、分组分工,协作担任。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艺术资源,调动学生的热情,让
那些有特长的学生在团体中发挥带头作用。进行音乐剧排练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愿分组,如:舞蹈好的学生可以去舞蹈组;表演好的学生去角色表演组;声乐好的学生去演唱组;美术好的学生去舞美道具组;会乐器的学生去乐队组;有指挥能力的同学去导演创作组等,鼓励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整个过程人人参与,突出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个理念,充分显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勇于创新,排练表演。
在排练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新,让学生通过创作、表演的形式,亲自尝试人物角色。从表演角色中去获取表达、交流、创造的经验,如舞蹈的编排,音乐的编创,道具、布景的制作,服装的搭配,都以学生的创意为主,我只起参考、辅助的作用。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导学生演唱歌曲要准确,能够根据情节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来表现,如尾声的音乐有两段歌词,第一段表现大海的愤怒,要用强的力度和快的速度表现,第二段表现一切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老渔夫夫奈地继续自己的劳作,音乐速度要稍慢,力度较弱等,学生在创作活动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在排练过程中我始终抓住“以音乐为主线”、“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主动参与表演,为学生担任旁白,拉近了师生距离,建立了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七、师生评价,最佳奖项。
在以前的音乐课上,评价通常就是声音大不大,有没有感情、速度快慢等语言,而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已经会从每个学生的表现评出优缺点,更可喜的是学生学会了发现他人的长处,对同学先给予鼓励的肯定,再说出其不足之处或是自己的建议,如某某同学平时很少说话,也很少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但他今天敢于走上讲台表演,这一点就值得表扬,虽然台词说得不够流利,但这是他迈出的很勇敢的一步,我们应该给予掌声,随即教室内掌声如雷;诸如此类的评价还有很多,某某同学大胆表现,虽然不那么形象,但我们都懂了;某某同学声音很宏亮,但表现力还不够;某某同学表演的好,他表演老渔夫又咳嗽又驼背,还唉声叹气的,特别真实,演得很逼真;某某同学创意很棒……最后由大家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最佳音乐奖。
就这样,在小小音乐剧教学的课堂中,学生通过自导、自编、自演、自评的学习,不断地提高音乐、艺术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增加学习音乐的兴趣,为更深入地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探索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方法的实效性;正确掌握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规律,有效地由传统单纯的技术传授,转向小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由孤立的学科、封闭的系统转向艺术学科的融合和沟通。这是新课标带给我们的引领与思考,拓展课本上的音乐活动,探索小小音乐剧的教育教学价值,我在此过程中收获了满兜的花絮,失败没有让我气馁,成功又使我欣喜,反思则成为我最好的朋友,正是有这种反思,我对音乐剧的教学实践和初探才显出了一点价值和意义。
第二篇:歌剧与音乐剧
1、音乐剧演员表现剧情的方法是歌唱和舞蹈;
歌剧演员表现剧情的主要方法是歌唱,演员的舞台表演只不过是走过场,形式一下而已。
歌剧必须用美声唱法,通过歌声来讲述故事;
音乐剧随便用什么发声方式,通过肢体+歌声来演绎,有点像电影
歌剧有些“曲高和寡”的意思
音乐剧操作市场化
2、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3、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与歌剧重音乐、轻剧本不同,音乐剧首先要求剧本的高质量;音乐剧不象歌剧那样追求高难度的歌唱技巧和戏剧性的表现力,往往更注重旋律的如歌性,更讲究自然平易的发声,亲切随和的歌唱以及表达词义曲情的诚挚动人;在歌剧中,舞蹈经常作为一种穿插性、色彩性的因素使用,但在音乐剧中,舞蹈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可以说是歌、舞、剧“鼎足三分”;与歌剧的跳跃式舞台叙事法不同,音乐剧属于传统型,讲究情节的连贯性,追求故事的有头有尾;在叙事节奏上却属于现代跳跃型,讲究快节奏,善于营造紧张度,舞台气氛追求热烈火爆。
歌剧产生于16世纪。1597年,意大利佛罗伦撒的一些艺术家创作了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歌剧作品《奥菲欧》,1600年创作《优利荻茜》,宣告了一种新的大型综合性音乐体裁的诞生。音乐剧可以说是在二十一世纪诞生的,源于英国小酒店和法国咖啡馆里不登大雅之堂的歌舞杂耍表演,由歌舞剧发展而来,但内容和形式比歌舞剧更为丰富。
歌剧的表演形式较为单一,且有着固定的模式。歌剧以某一故事为剧本,用一主旋律,其他声部作为和声的主调形式进行演唱,多采用具有朗诵和宣叙特征的曲调。歌剧产生和流行的时代决定其观众主要是上流社会的皇室贵族,因而有些歌剧“曲高和寡”,甚至现在的人们若无基本的歌剧知识也难以欣赏。而音乐剧不管是歌唱还是舞蹈,形式更为灵活,是一种雅俗共赏、观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体裁。
在声乐方面,歌剧一般要求正统的美声唱法,需要经过美声训练的演唱者才能歌唱。因此在某一时期,歌剧成为大歌唱家的工具,听众的首要兴趣在于他们高超的演唱技能,就像我们听世界三大歌王的演唱会一样,主要目的是欣赏他们高超的歌唱水平。相比之下,音乐剧的演唱形式显得丰富多彩。即使是比较正统的音乐剧,声乐部分经常将美声和自然本色结合起来演唱,使观众倍感亲切。我们可以让一个歌剧演唱家去表演音乐剧,但无法让音乐剧演员去唱歌剧。除此之外,音乐剧还可以采用各种通俗音乐,如爵士乐、摇滚乐、乡村音乐等(如《猫》、《巴黎圣母院》)。
音乐效果不同,是因为使用的乐器不同。歌剧采用古典乐器,也使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而音乐剧除了使用古典乐器,还采用了电子音乐——当然这与它产生的时代密切相关,包括电子乐器和计算机音乐等,打破了传统乐器在音量、音色上的限制,增强了音响效果。比如法国音乐剧《小王子》开头一段模拟飞机降落声,是传统乐器与之不能匹敌的。
音乐剧的舞蹈形式也比歌剧更为丰富。可以说,“歌剧”这个名称就说明了它以歌唱为主的形式。歌剧中加进一些舞蹈场面是在17世纪后期开始出现的,主要是芭蕾舞和民族舞蹈(如《卡门》)。音乐剧的舞蹈则是古典与现代、专业与大众的融合。比如在《猫》中,既可以欣赏到一只小猫Victoria优雅的芭蕾舞,也可以看到摇滚猫Tugger的疯狂摇滚。甚至还融入杂技、魔术等(如《猫》,《巴黎圣母院》),将技术与艺术融合,形式多样。
虽然歌剧与音乐剧都需要大量的演出服装、布景道具,演员必须一边唱一边表演,但前者比较正统,更多的是站在舞台前面对着观众唱。后者表演可以更加滑稽、夸张,布景道具也更为丰富。由于音乐剧的布景设计、服饰化妆、灯光音响、道具等都有专业的技师,因此舞台艺术效果比歌剧更佳。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一部音乐剧的制作、表演不仅队伍庞大,耗资也巨大,音乐剧在制作中必须考虑演出的视听觉效果(吸引观众)和经济效果(避免亏损)。歌剧可以由一个剧作者和一个作曲家创作。而音乐剧的制作需要更多人一起合作,比如各种专业技师。
最后,从发展趋势看,歌剧依旧受人们喜爱,但创作新歌剧的前景不大。相比较之下,音乐剧作为一种综合性强的舞台艺术,汲取之前所有戏剧形式的精华,并结合科学技术,采用许多现代艺术之元素,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音乐剧(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以及歌剧魅影等。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
和歌剧的区别是,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面亦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例如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但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分界线仍然有不少学者争议,例如格什温(Gershwin)作曲的《波吉与贝丝》(台湾翻译「乞丐与荡妇」)(Porgy and Bess)就曾同时被人称作歌剧、民谣歌剧(Folk Opera)和音乐剧。一些音乐剧如悲惨世界是从头到尾都有音乐伴奏,而一些轻歌剧如卡门却有对白。音乐剧
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虽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华格纳(Richard Wagner)在十九世纪中期已经提出总体艺术(Gesamtkunstwerk),认为音乐和戏剧应融合为一。但在华格纳的乐剧(music drama)里面音乐依然是主导,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份更重要。
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歌剧《卡门》 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 —— 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
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四二拍子,回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
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子,d小调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在这一幕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行板、d小调转F大调、2/4拍子,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著名的咏叹调,为快板、3/8 拍子,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选自第二幕中 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活力的主旋律。
第二幕中还有一段吉普赛风格的音乐,表现的是两个吉普赛女郎在酒店跳舞时纵情欢乐的场面,跳跃性的节奏和隐约的人声烘托出酒店里喧闹的气氛。
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的间奏曲是一段轻柔、优美的旋律,长笛与竖琴交相辉映,饱含脉脉的温情。
第三幕中著名的 《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他的民众而唱的一首歌曲。这首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
第四幕的结尾,正象柴科夫斯基所说的那样: “当我看这最后一场时,总是不能止住泪水,一方面是观众看见斗牛士时的狂呼,另一方面却是两个主人公最终死亡的可怕悲剧结尾,这两个人不幸的命运使他们历尽辛酸之后还是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剧中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西班牙风格舞曲“阿拉贡”,也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出的曲目。
四幕歌剧《卡门》是梅拉克和阿莱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这部歌剧是世界上最着名的歌剧之一,也是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它以其生动鲜明的音乐语言、丰富巧妙的和声配器手法以及强烈感人的戏剧性发展,把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卡门》是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它用音乐鲜明地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并且集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卡门》的音乐始终紧密配合着舞台动作,中间没有静止的音乐场景。剧中进行曲、咏叹调、舞曲等交替出现,乐曲爽朗流畅,具有炽热的西班牙音乐特色。所有这些音乐又通过严谨的戏剧逻辑组合为一体,紧凑而简练,表现了真实的生活,使其成为雅俗共赏、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一部伟大作品。这部歌剧还包含了许多首在音乐会最常见的选曲,最着名的是序曲和“哈巴涅拉舞曲”,重要唱段如“米剀拉的咏叹调”、“花之歌”和“斗牛士之歌”等都是歌剧文献中最精彩的部分。这部歌剧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比才通过对女主人公卡门独立不羁的性格刻画,强烈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满腔热情地讴歌了自由,体现了他对全部生活的坚定信念。
(二)作品分析
《卡门》虽然描写的是爱情、欲望、嫉妒、仇恨的悲剧,但因为剧中有大量的对话,所以它的体裁是喜歌剧,可见当时的歌剧和喜歌剧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从内容来考虑,而完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比才的最大优点,也是他最深刻的独特性,就是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因素:民间因素、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并成功地将三者融为一体,所以作品的一致性是最先引人注目的特点。然后,悲剧因素再渐渐主宰整部歌剧,最后并吞了其他两个因素。从序曲开始,这个极富特色的主旋律就预告了卡门的命运。
《卡门》的旋律紧凑,节奏充满活力,人物的性格描写逼真细腻,因而造成许多戏剧高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悲剧性。比才的和声也很富想象力,音域也很宽广,很能表现卡门紧张、激动的悲剧情绪。这部作品的音响结构也很完整,它的丰富感来自于配器法与伴奏中精致的对位材料。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四二拍子,回旋曲式。然后突然把A大调转到F大调,突出了第二场中《斗牛士之歌》的副歌,在短小的序曲的最后27小节中,作者引进了卡门,用她的一个具有增二度音程特点的主题来加强观众对她的印象。随着增二度音程越来越清楚地成为减七和弦的一部分,这个减七和弦往往使人联想到剧中邪恶的事物。最后序曲在一个加倍的ff减七和弦结束。
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子,d小调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在这一幕中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然后主人公卡门的着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出现,这是一段深入人心的旋律,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多情的卡门、性感的卡门。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着名的咏叹调《在塞维利亚老城墙边上》,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选自第二幕中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活力的主旋律。第二幕中,我们看到了比才作为一位音乐戏剧作曲家确实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对动作中的任何一个细微变化,他都能运用恰如其分的音乐加以表达。
(三)音乐特色
1.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
《卡门》的主题是由爱情到毁灭,剧情发展迅速而深入,歌词简洁而紧凑。比才在音乐创作中,力求体现现实主义的原则,以丰富的不同性格的旋律,展现了多彩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成功地刻画了卡门温柔、直率、热情、残忍、诱惑、傲慢、放荡、狡黠等多面的性格;塑造出卡门、何塞、斗牛士等多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营造出对比和冲突十分强烈的戏剧氛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第三幕中的《纸牌三重唱》,是全剧中最精彩的场面,也是最精彩的歌曲。重唱的音乐和剧情融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不祥之兆。比才在《卡门》中,还采取了分曲编排的结构方式,灵活运用主导动机,在调性上做到连贯统一,使音乐推动了剧情的深化和发展。
2.强烈的民族音乐色彩。
《卡门》的音乐热情、狂野,令人着魔,其中《哈巴奈舞曲》、《塞吉迪亚舞曲》、《阿拉贡舞曲》、《吉普赛之歌》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旋律,高潮迭起,撼人心魄。
当时比才受到了法国相异习俗的影响,他笔下的卡门与梅里美小说原着已经有了不少区别,他所刻画的歌剧人物总是与地方民族风格的模仿紧密相连的。在刻画人物方面,他运用了纯粹的西班牙风格的音调、节奏来刻画主人公这个热情坦率、酷爱自由、敢做敢当的吉普赛女郎,并专为卡门设计的“哈巴涅拉”、突出响板节奏的“赛吉迪亚舞曲”或欢快撒脱的“吉普赛歌曲”,以及卡门每次出场时,无论是与霍塞女伴的对话还是重唱都是一系列集聚民族特色的片断。
歌剧的重要环节还贯穿了西班牙典型的“斗牛士”和与之相配的风格性歌曲。这使得歌剧情境更加真实,色调更加浓艳和丰富多彩。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具有独特的力、强烈的戏剧真实性的音乐戏剧作品,其抒情的部分散发着一种轻柔温和的感伤情绪。这里没有任何人为的造作的东西,一切都是带着粗犷的力量和天然性表现出来的。音乐紧凑而爽朗,带着炽热的南国气质,吸引力极强。
总之,因比才的改革,使得法国的歌剧更加有力、热烈而且戏剧化,在世界的舞台艺术中也占据一重要席位。尤其他能够将人性的善恶与冲突描绘得真实贴切,对后辈写实派颇具影响力。而《卡门》粗犷的自然美,充满了强烈的民间特点,热情、奔放、独具特色的音乐,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卡门》不但对法国歌剧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直接促进了19世纪末真实主义歌剧的兴起。
歌剧、音乐剧、戏曲的相同点:
一、从艺术表现形式来看
1、都是舞台艺术
2、都属于戏剧
3、都是以音乐和演唱为主要演出形式之一的艺术种类
4、用语言、动作、舞蹈、音乐、道具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有故事)
二、从艺术创作来看
1、都可以从历史、文学、神话故事等方式取材故事
2、都需要完整的故事结构和人物结构
3、都需要创作唱词(歌词)作为演员的台词(道白)
歌剧、音乐剧、戏曲的不同点:
一、从艺术表现形式来看
1、音乐类型不同,歌剧是以古典音乐为主,音乐剧以流行音乐为主,而戏曲种类繁多属于中国传统音乐为主,乐器也主要为民族乐器。
2、唱法不同,歌剧是美声唱法为主,音乐剧是流行唱法为主,戏曲有各种各样的唱腔。
二、从艺术创作来看
1、歌剧创作严谨、高雅,音乐剧创作随性追求商业、市场效应,戏曲是中国几千年的艺术瑰宝有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
第三篇:音乐剧与音乐文化
考试序列号__59__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我眼中的音乐剧
课程名称: 音乐剧与音乐文化 学 院 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 网络3班 学 号 3212006457 姓 名 陈万琼 联系方式 *** 任课教师 王晶一
2014 年 04 月24 日
浅析我眼中的音乐剧 很庆幸选择了这节选修,说实在话,虽然我没有每节课都到了,可是因为选择了这个,以前在我眼里奇怪的电影,《绝代艳后》和《悲惨世界》变得在我世界里不再另类了,很多人都看过电影,可是音乐剧拍成的电影,那些唱曲,开始的时候,我实在有点忍受不了,很纳闷为什么电影会被拍成这样子,才知道,原来是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音乐剧是一种结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它兴起于19世纪末的英国,其音乐通俗易懂,故事情节也赋予了幽默情趣,同时还有歌舞场面。实在很难想象,一个舞台,竟然可以如此地千变万化。到20世纪末,音乐剧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特别是美国百老汇。经历了百年的发展,音乐剧因其综合性、通俗性、灵活性等特点,使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易于被人们所感受,所以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涌现了一堆堆优秀的作品,像我之前说的《绝代艳后》、《悲惨世界》,还有老师播放的《猫》。、《歌剧魅影》等等。。
《巴黎圣母院》让我深深沉浸在这样的音乐剧里。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巴黎,满街的游吟歌手和诗人唱着爱曲情歌——这是个多情的艺术之城;然而,每当夜幕降临,街头巷尾藏匿着的恐惧与不安却让每个人不寒而栗——这是个纷乱的年代。没有华丽的舞台,只有灰漆漆的石柱;没有完美浪漫的爱情,只有现实的残酷。所以才能在这个粗俗的世界触动心底最细腻的感情。作为音乐剧的音乐,我认为它比韦伯的作品更琅琅上口,且具罕见的咄咄逼人的气势。的确,它就是有这样的魅力。
它本身是一个大杂烩,然而,无论是摇滚风格的音乐,杂技表演式的舞蹈,令人眼花缭乱的舞美造型。它们具有独特个性的意念,具有一个合乎逻辑的,有生命力的整体,并最终成为一件艺术珍品。
《猫》的故事: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舞会,众猫们会在着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表现最好的一只猫成为可以升上天堂的猫。子夜的舞会使猫疯狂,在一个特殊的夜晚,每年一次的杰里科族的猫的家族庆贺会上,每个猫依次向来访的人类解释他们是谁,并且指出猫有三个名字:家庭里日常使用的名字、较高雅文气的名字和秘密的名字。剧中有“领袖猫”、“迷人猫”、“魅力猫”、“富贵猫”、“保姆猫”、“剧院猫”、“摇滚猫”、“犯罪猫”、“迷人猫”、“英雄猫”、“超人猫”、“魔术猫”等。这群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儿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在舞会上,它们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猫》中的舞蹈和音乐相当突出。为了传情达意,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怎么好看怎么编,没有框框,别具匠心,不拘一格。尤其是那段长达十几分钟的“杰里克舞会”的舞蹈,场面宏大,激情澎湃,让人看得如痴如醉。《猫》的舞台也极精彩。它的设计概念是“从猫儿眼里看到的世界”。《猫》的服装全按各个猫儿的形象特征来设计,上面逼真地绘出了不同年龄、性别的猫的肤色和皮毛花纹,活灵活现地装扮出了一只只性格各异的猫儿。
本剧以年轻天真的白猫维克多利亚跳起了独舞“请到杰里科舞会来”作为开场,他们正在等待他们的领袖--英明的老杜特罗内米,今晚由他挑选一只杰里科猫,这只猫将被派到九重天上“获得”新的生命。每一只猫都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成为获得重生的杰里科猫。珍尼安尼朵茨是一只老刚比猫,她整天不是睡觉就是闲逛;“兰塔塔格”,是一只爱搞恶作剧、对异性魅力十足的猫;被遗弃的“富有魅力的格里泽贝拉”是一只杰里科猫,她已离群多年,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这次她发誓要回到家族里;强壮的“布斯托夫·琼”是只25磅重的猫,他把时间都花在吃上;突然一阵雷鸣般的碰撞声,警笛声大作,邪恶的猫麦克维第大摇大摆地来了;“蒙哥杰瑞和兰普利第泽”是一个爱开开玩笑、爱搞作剧的捣蛋鬼小组,老是给他们家惹麻烦;当仁慈而英明的领袖“老杜特罗内米”到场时,整个家族一片欢腾。它们准备了一些节目:群猫表演了一出名叫“波里科狗进行曲下的佩克族与波里科族的可怕的战斗”的戏。猫们穿着敌对派的狗的衣服向对方狂吠。表演被邪恶的麦克维第打断,猫们四散奔逃!老杜特罗内米平息了骚动,“杰里科舞会”如期开始,全体猫们跳舞欢庆。夏天为何迟到,时光怎样流逝“剧院猫格斯”是一位老演员,曾经与他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演员共事过,他正受着痛风之苦。“铁路猫斯金伯·申克斯”是所有猫的友善大叔。邪恶的麦克维第绑架了老杜特罗内米,麦克维第装成老杜特罗内米,有两只猫认出他来:一只是蒂米特(吓坏了的小猫),一只是最性感的大个子猫鲍巴露瑞娜(无忧无虑的女孩)。麦克维第的恶行使他得到了一个浑名--“犯罪的拿破仑”;麦克维第被揭穿后与曼库斯特拉普及其他的雄猫打了起来,他把电线弄短路使得所有的灯都熄灭了,杰里科猫陷入黑暗之中。兰塔塔格叫来“米斯特腓力先生”,要他施魔法找回领袖。米斯特腓力成功了,灯又亮了。老杜特罗内米决定哪一只杰里科猫将获得重生的时刻到了。此时,格里泽贝拉以“回忆”一曲唱起过去的事情。家族接受了她的回归。她被选为“去九重天”而获新生的猫!动人心魄的《回忆》,明确了整部《猫》的主题。格里泽贝拉猫成为了《猫》剧的感情出口。她在《回忆》里达了她遭受的痛苦,她曾经的快乐和美丽,以及最后对温暖的渴望。
这首歌不仅唱出了老猫的心声,也唱出了那些年华不再但又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们的心声。“最美不过夕阳红”,我们终会走到那一天,当自己慢慢老去,我们还能回忆自己的过去,而最美的回忆就是给人们带去了欢乐。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如何走过,如果能在路上流下美好的足迹,如果能给别人带去美丽的风景,那么你的回忆就是最大的幸福。
最最精彩的便是人物众多,而服装竟没雷同的,虽然是猫的服饰,与现代人的角色也差不多,有威严老人,有落魄老妇,有凶恶男人,有活力男人,有娇媚女人,有贤惠女人,有黑衣,白衣,花衣,有资产者,有魔术师等等。很难得的是剧中一只老母猫的声线沙哑,脖子上的皱褶非常明显,看的出是由老人演的,她唱起来也是大段大段歌词的,与一位穿大毛袍子的老公猫遥遥相望,脉脉含情,互相对歌,这些老人很值得佩服。
这群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儿们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纵是猫性十足,亦然充满人性,直抵内心,最为感动的一幕是魅力猫敢于面对自己以往的骄傲不羁、现在的落魄孤独,坦诚的说出自己在洗尽铅华的同时,想获得重生的心声。最终,也是因为她的坦诚、直白、敢于披露自己的需要,感动了大家,获得了这个唯一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敢于面对自己丑陋的一面,敢于坦诚的说出自己的需要呢,太多的执着信念、太多的顾虑、太多的在乎别人的看法,令我们已经不再勇于说出自己的需要,勇于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
遂有所恍悟:以猫喻人,猫人相通啊。其实在猫的竞争过程中,我看到了人类何尝不是也在为了一个晋升的机会、为了个人利益,在不断的展现自己,相互竞争,有些人甚至不择手段去破坏他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就象剧里面的犯罪猫一样。相对于人类的尔虞我诈,猫要可爱多了。
。。。
近一百年来,歌剧越来越被当作“阳春白雪”高搁于艺术殿坛之上,有代表性的创作作品凤毛麟角,真正能欣赏歌剧的观众也是非常少的,因为这类观众必须是建立在有一定的歌剧常识和音乐涵养的基础上,它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审美条件,因此,它的观众在很大一部份是我们所谓的“圈内人”。但同时,在从后工业化时代转变为资讯时代,电影、电视、网络对大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众的审美需求,人们对娱乐的取向已经变得更加广泛,单就一种艺术形式也需要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因此,音乐剧以其时尚、大众、流行等现代特性,逐渐占据了歌剧的市场份额成为现代音乐戏剧的主流。
最后一次讲课时,老师播放的《歌剧魅影》,深深吸引着我,这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有机会一定要去现场看看。
第四篇:音乐剧声乐教学1
音乐剧声乐(独唱课)教学大纲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一、课程名称:声乐基础
二、课程性质:基础训练之一
三、教学任务:
通过课堂讲授与训练,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逐步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打好扎实的气息与声音能量的基本功,以适应音乐剧演员边行动边歌唱的特定要求;以中声区为基础进行训练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音自然流畅;做到吐字、咬字清晰、准确;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歌唱发声的原理及其呼吸、发声、共鸣与吐字咬字的方法。呼吸和发声训练:通过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训练使同学掌握共鸣、位置、气的协调运用,强调在音乐节奏和旋律中吐字清晰、咬字准确。中外声乐作品演唱练习:对声乐作品的音乐和歌词进行分析。声乐表演知识及其声乐表演训练。
五、行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训练相结合
六、排课方式:按课程表进行排课
七、考试方式:随堂打点、教学汇报
八、课
时:288学时
九、学
分:8分
十、教程:
第一讲 《声乐基础知识》 第二讲 《呼吸与发声》 第三讲 《作品处理》
训练内容:
1、呼吸与发声基训
2、元音及变化练习
3、辅音及变化练习
4、中声区的训练
5、气息和声音能量训练
6、歌唱基楚训练
7、声乐作品练习与选唱
作业要求:
1、根据教师在课堂上训练的要求,完成训练的内容;
2、掌握和运用呼吸、发声的方法与中声区的基本要领与技巧;
3、每学期完成演唱5——6首歌曲,其中2首艺术歌曲,4首音乐剧曲目或现代通俗音乐歌唱曲目。
4、建立良好的创作意识、良好的创作状态和良好的创作素质。
第五篇:歌剧与音乐剧不同2
歌剧比较严肃,音乐剧更通俗,更能提升现场的气氛,歌剧所用的伴奏一般都是交响乐团或者别的什么乐队现场伴奏,音乐剧多为提前录制好的伴奏,歌剧唱法多采用美声,很严谨,而音乐剧多采用通俗唱法,更加平易近人,歌剧喜欢用一些神话故事,音乐剧则多采用贴近生活的剧本。
与其说音乐剧是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倒不如说音乐剧是传承了歌剧艺术而形成的现代歌舞剧。从歌剧,轻歌剧,喜歌剧,音乐剧到充满歌剧色彩的音乐剧。人们经常错误的以为《当晴朗的一天》和《回忆》是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韦伯说:他在创作的时候没有觉得音乐剧和歌剧有什么不同。他们之间的差异只是音乐风格的不同而已。
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近一百年来,歌剧越来越被当作“阳春白雪”高搁于艺术殿坛之上,有代表性的创作作品凤毛麟角,真正能欣赏歌剧的观众也是非常少的。但同时,音乐剧以其时尚、大众、流行等现代特性,逐渐占据了歌剧的市场份额成为现代音乐戏剧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