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n in un ün(2017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1)

时间:2019-05-15 05:5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an en in un ün(2017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an en in un ün(2017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1)》。

第一篇:an en in un ün(2017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1)

an en in un ün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ɑn yin yun,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准确拼读音节,读准三拼音节,复习ü上两点省写规则。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家》,做到词语连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5.认识“草、家、是”3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看图理解“蓝天、白云、草原、森林”。教学重点:

学会前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ɑn yin yun。教学难点:

掌握en in yun的读音,掌握整体认读音节yuɑn。教具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一)卡片认读复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二)出示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让学生找出和它们读音相同的复韵母。

二、提出任务

今天我们要学习鼻韵母,板书:ɑn en in。这三个复韵母后面都有-n,这个-n,不是声母n,只表示鼻音。发音时摆好发“n”的准备,舌尖顶住上颚的前部,让气流从鼻孔出来。(教师用手势演示。)因此,这样的韵母叫前鼻韵母。领读“前鼻韵母”2遍3.教前鼻韵母ɑn和整体认读音节yuɑn。

(一)看插图说话引出ɑn:图上画着什么?(天安门)领读2遍,读准“安”的音。指名读“天安门”。简介天安门,天安门的“安”就是韵母ɑn。

(二)教学ɑn的发音。

1.讲解发音要领:把ɑn和-n合在一起,先发ɑ,口不宜张得太大,马上用舌尖顶住上腭的前部,使气流从鼻孔出来,要念成一个音。

2.教师范读、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看看ɑn是怎么写的。先写ɑ,再写n,团结友爱不分开。学生书空。

4.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ɑn,看图,图上画着什么?

5.教学发音,yuɑn是整体认读音节,板书yuɑn。教师范读、领读。6.yuɑn的声调标在ɑ上,进行四声练习。

(三)教学前鼻韵母en。

1.看插图说话: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板书:en

2.教学en的发音:启发学生用学习ɑn的方法练习en 的发音,提示,先发e,马上用舌尖顶住上腭的前部,使气流从鼻孔中出来。

3.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

4.en的四声练习,声调标在e上。ēn(恩情)(周恩来)ân(摁铃)

(四)教学前鼻韵母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

1.看插图说话,引出in和yin: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小白兔在树荫下乘凉)领读:树荫2遍。“荫”的韵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又一个前鼻韵母,在in的前面加上声母y,就是整体认读音节yin,它的读音和前鼻韵母in相同。板书:in yin

2.练习发音。

谁能学着发ɑn en的样子,发in的音?(学生试读,师生共同正音。)

3.告诉学生in的声调标在i上,去掉i的点。

4.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练习。

5.拼读音节练习。

(五)巩固练习。

1.认读ɑn en in,对比发音,教师发音,学生辨别。“开双列火车”对比发音,看哪对小朋友读得好。

2.“摘花瓣”游戏,认读音节。

(六)书写指导。

三、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与韵母ɑn、en、in交上了好朋友。同学们拼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非常好!要继续努力呀!

四、知识的拓展、延伸

拼读小游戏。

五、作业设计 写学过音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一)卡片认读前鼻韵母ɑn en 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 yuɑn,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的尾音是什么?(它们的尾音是“-n”。)

(二)对比读:ɑi —ɑn ei—en iu—in读后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二、拼读ɑn en in构成的音节

(一)出示卡片(分别说声母、韵母各是什么?)

(二)指名读、齐读四声练习。

三、学习带ɑn的三拼音

(一)出示:ɡ—u—ǎn→ɡuǎn等三拼音。问:这是一个什么拼音?介母是什么?ɑn和声母做朋友,中间人既可以是i,也可以是u。

(二)填空:j—ü—ɑn→()q—ü—ɑn→()x—ü—ɑn→()复习ü上两点省略规则。

四、游戏

做“摘星星”的游戏。

五、小结

六、作业设计 练习拼读。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一)认读卡片ɑn en in,这些叫什么韵母?“-n”表示什么?该怎么发音?

(二)指名读音节,音节词。

二、提出任务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3个前鼻韵母和2个整体认读音节,知道前鼻韵母都有一个前鼻韵尾-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腭前部,从鼻孔中出气。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2个前鼻韵母和1个整体认读音节。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并且会正确拼读音节。3.教学鼻韵母un。

(一)看插图说话引出un:图上画着什么?谁能用“蚊子”说一句话?(蚊子是害虫。蚊子最讨厌。我们要消灭蚊子。)

(二)读准un,认清形。

1.启发学生自己读准un,教师正音。(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2.练习un的四声,指出声调标在u上。

3.出示:ɡ—ǔn→ɡǔn拼读音节。

三、讲授新课

(一)教学鼻韵母ün及整体认读音节yun

(二)教学带ün的音节

教师小结:ün和un要和声母相拼,才能成为音节。j q x不与un相拼,只和ün相拼,所以j q x与ün相拼时,ü上两点省去不写。

(三)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东西我们把它叫什么?它们都有些什么用处?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中的音节,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3.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请学生在图上标上方位词:远处、近处、左边、右边)

4.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拼音,学词语“蓝天、白云、草原、森林”。5.指名读,齐读。6.用“草”组词或造句。

(四)朗读儿歌,体会情感

1.出示带拼音的儿歌《家》,学生自由读一读。

2.读“家、是”的读音,试着用“家、是”口头组词或说一句话。3.教师范读儿歌。

4.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指名读,分男女读,齐读。

5.教师: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

(五)书写“lún chuán”和“jūn jiàn”

1.出示音节“lún chuán”和“jūn jiàn”,学生拼一拼,读一读。2.学生说一说每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3.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伸手书空。

4.学生拿出练习本,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音节词“lún chuán”和“jūn jiàn”。

四、归纳总结

第二篇:四季(2017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1)

四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认识10个生字、认识3个部首;会写“天、四、是”3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能仿照课文,创编小诗。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模仿课文的写法,创编小诗。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四季风景图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欣赏四季风景图片,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读中识字

(一)朗读课文

1.初读:读准字音,感知内容:即慢速地、大声地多读几遍。

2.再读:整体感知,加深印象:即速度稍微加快读。

如学生读得不够准确,教师再范读或带读。

(二)游戏:(出示课件)

(三)再次齐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自主选择,指导朗读

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一)指读、分组读

(二)学生评价

(三)请所有喜欢相同季节的同学都站起来有感情地或加上动作读。

四、开阔思维,训练语言

你还能从哪些事物身上知道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来了呢?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觉得四季美吗?那我们要怎样保护这美丽的景色呢?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与想法,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

一、从图入手激发兴趣

(一)出示课件——四季的景色,学生欣赏。

(二)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季节,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特点。学生说哪个季节,就出示表示哪个季节的字卡(春、夏、秋、冬)挂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识这四个生字。

二、自由选读体会诗境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音。

(二)在学习小组内读给同学听,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指名朗读,要求定位在读对,读通上。

(四)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练习朗读,并体会。

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

老师范读课文。

(一)学生练读,小组里学生互读互评。

(二)指名朗读,伺机进行评价。

(三)自由练背诵——小组合作背——全班齐背。

四、拓展训练创编诗歌(以文中出现的句式创编)

五、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一)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二)交流书写体会。

(三)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学生认真看。

(四)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

六、拓展练习,课外延伸

七、课堂小结

第三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人教(部编版)

教材解析

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 上口。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 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 文对应,妙趣横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 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等 4 个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可以把识字与朗读古诗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

基础上借助诗的语境来认读生字。本课要认的 10 个生字中,“色”是平舌音,“声”是翘 舌音;“近”是前鼻音,“听”是后鼻音,可以在对比读中重点正音。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1)换一换。用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如: 无:“天”换笔画成“无”。

166 听、近:互换偏旁。色:“爸”换偏旁成“色”。

(2)偏旁归类。本课要认识的两个偏旁,斜刀头表示的意义学生不太熟悉,学生只要 能记住这个偏旁的名称即可。走之作意符,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本课有 3 个带 走之的字:“远、近、还”,结合偏旁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些字的含义。

(3)借助反义词,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有—无、来—去、远—近。”(4)有的生字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可以用它们编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如: 生字

词语举例

句子举例

春天过去了,花儿还是那么鲜艳。这幅画的色彩非常明亮。还 色 还是 色彩

2.写字。

本课要写的 4 个字中,有 3 个独体字。这 3 个独体字都有一个纵向支撑的关键笔画竖 或竖钩。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这 3 个独体字的共同之处,领会支撑笔画的作用,然 后教师示范典型字,学生练写。

画,独体字。本课 4 个字书写要点:

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而第三笔和第四笔 不能写成一笔。

画,合体字。

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4 画,独体字。

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 点收尾。画,独体字。

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 过近。来

第五单元 167 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如“水手、口水、雨水、上去、上来”等,学 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

这首古诗,画中景物与生活实景不同,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进行对比,在比 较中了解画中景物的特点,感受古诗的趣味性。

1.朗读指导。古诗的朗读要注意掌握好停顿,读出韵味。此外,画中描述的景物与生活实景有差

异,朗读时,可将差异之处适当体现在重音上,以凸显是一幅“画”的特点。朗读形式要多样,可以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还可以教师引读,如,“远看——,近听——,春去——,人来——”。

学生在熟读成诵后,可让学生介绍自己记忆、背诵古诗的方法,如,抓住“山、水、花、鸟”4 个字来背诵,抓住“远”和“近”、“去”和“来”两组意思相反的词来背诵。

2.理解运用。采用对比,理解谜底“画”。在学生熟读诗句的基础上,找找圈圈诗中描写了哪些景

物,再启发学生根据回忆,说说自己见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然后读课文,找出诗

中景物与现实情景的不同之处,最后说一说为什么这首谜 语诗的谜底是画。

通过想象、表演、朗读等形式,感悟诗意。在学生反 复朗读后,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根据个人对诗句的感受配 上动作来朗读表演。如,读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 耳倾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

熟字组成的反义词:

大—小、上—下 多—少、里—外 东—西、南—北

课文中有几对反义词,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 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理解它们的意思。

(1)“来─去”。演一演:小鸟飞来,小鸟飞去。(2)“远─近”。说一说:小丽离我近,小冬离我远。(3)“有—无”。做一做:一只手里拿东西,另一只手不拿东西。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 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去”2 个生字。

168 2.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 组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出示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 相应位置出示 “山、水、花、鸟”4 个字。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 来认一认。3.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4.同桌互读诗句。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读一读。5.指名分行读,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男 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指导学 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1)出示:远、近、还。请学生带读这 3 个字。引导学生 寻找这 3 个字的相同点。认识偏旁走之。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一 记这 3 个字。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 说: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

(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问: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 的 方法来记?

2.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出示:米—来、无—天、爸—色、近—听,指导学生找找

通过画和文的 结合,帮助学生提 取诗中的信息。

通过这一环节,使教师了解学生生 字的认识情况,找 准不认识的、读不 准的生字,教学时 可有针对性地突出 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 帮助学生识记、巩固 生字,增强生字识记 的效果。体现了“一 字带一串”和“同一 个字可以用多种方 法来识记”的思想。

第五单元 169 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3.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

(1)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 的 字。

(2)课间操“说反话”。4.复习巩固。

(1)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白色、远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

(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5.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

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2.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不”。

2.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全班齐读古诗,男女生赛读。

二、朗读诗句,领会诗意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

是怎样的,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学生读课文。提问: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幅 画?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

170

写字指导不仅 要看教师范写,还 要看是如何对学生 写的字进行反馈的。要引导学生对照自 己写的字,找到改 进的方向。

这一环节采用 画中景物和生活中的景物相对比的方法,感受其中的差异性,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难点,帮助他们感悟画 的特点,领悟诗句和 画之间的关系。

不同。

3.师生交流: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 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 也不会惊吓得飞走。

根据交流情况,可以相机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感悟画的特点。

《画》中描述: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生活所见: 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4.熟读成诵。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

来背诵。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2.教师示范“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让学生读一读下面两首歌谣,猜猜是什么,根据谜面说说

理由。

头戴小红帽,千条线,身穿大白袍。万条线,走路摇摇摆。(鹅)

落在水里看不见。(雨)

第四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的13个生字,能准确拼读本课生字的拼音。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简单的阅读方法。

3、通过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能读熟、读懂本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秋天的美,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张图片,你们先看看,(课件出示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秋天)(师板书课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老师悄悄地告诉你们,秋天可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上课之前,秋姑娘叫我给你们带来了她的礼物,她要送给认真学习的孩子。(出示黄叶)其实,秋姑娘还会魔术呢,她把大自然变得很美很美,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秋天》,一起去欣赏秋姑娘的杰作吧。齐读课题:秋天 看看“秋”的拼音,一起来拼拼。孩子们的拼音学得真不错!

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词语。

1、秋姑娘叫来了一群生字宝宝,不知道孩子们能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我想请几个孩子来拼一拼这些词语。指名三个孩子各拼一排词语,其余孩子认真听。开火车拼读词语。

2、秋姑娘施魔法了,她把生字宝宝都变到苹果树上去了。我们找一个最有自信的孩子上台来摘苹果,他摘一个你们就大声喊出这个苹果的名字,好吗?

三、课文理解

1、孩子们的表现太棒啦,秋姑娘高兴地邀请你们一起走进大自然。让我们一起在课文中感受秋天带给大自然的美吧!请孩子们整齐地、大声地把课文读给老师听听。(全班齐读)

2、看到孩子们刚才认真读课文的样子,老师也想来表现一下自己,我也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可以吗?(师配乐读课文)孩子们,老师读得怎么样啊?有哪个孩子也愿意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吗?(指名朗读)

这么多的孩子都想来读,那我们就采用男女生比赛读的方式,看谁能把秋天的美读出来。孩子们可要看清你该读的那个自然段哦!(男女读课文)

3、孩子们读得很用心,让老师觉得秋天真的好美哦,我们一起去看看秋姑娘给哪些景物施了魔法吧!(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孩子们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引导:这个自然段讲了秋天的哪些变化?(师板书:天气 树叶)想想,以前的天气是怎样的?以前的树叶又是怎样的?现在呢?(课件相机把“凉”“黄”“落”标注为红色,表示变化)

哦,原来秋姑娘到了,天气从炎热变得凉快,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有所发现啊!那请孩子们擦亮你们的双眼,看看这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一片和一片片)课文中出现的是哪个词语?可以换成“一片”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第一自然段: 是啊,一片片落叶告诉我们秋天到了。让我们带着树叶飘落时那种轻柔、缓慢的语气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4、秋姑娘不仅让天气和树叶发生了变化,还有其他许多景物也发生变化了。请孩子们自己小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又写了秋天里的什么景物,他们又有什么变化?(生小声地自由读课文)指名反馈。(教师板书:天空 大雁)

我们来看看第一句话(课件出示:天空那么蓝,那么高。)谁来读读这句话?教师引导学生重读“那么”,让学生感受秋高气爽。美丽的蓝天上还有什么?用课文中的原句告诉我。(生答,教师出示课件)教师简介大雁迁徙的生活习性,并展示大雁变化飞行队形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会儿”指短暂的时间内做两件不同的事情。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儿化音“一会儿”,并指导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如:我家的小猫很可爱,一会儿伸伸懒腰,一会儿用爪子洗洗脸。

5、看到这么美的落叶,这么美的蓝天,这些不时变换队形的大雁,我们知道了——(生答:秋天来了。)

一起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齐读,课件出示)

6、秋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相信孩子们在今天的这节课也收获不少吧!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他读的时候,其他孩子可以小声的跟着他读一读。你们声音小一点,他声音大一点。(课件出示课文)

孩子们,美丽的秋天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现在,请每个孩子拿出对秋天的喜爱的心情把今天学到的课文读给后面的老师听听吧!(生配乐朗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1、孩子们,秋姑娘的法力远远不止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想秋姑娘还让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

2、孩子们,你眼中的秋天又是什么样的呢?回家后请把你眼中的秋天画出来,然后拿来让我们共同感受你眼中的秋天吧。

板书:

第五篇:平平搭积木(2017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1)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平”字。

2、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读好问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平平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初步建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

【教学重点】

生字教学和朗读。

【教学难点】

生字识记的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认识“平、搭”

1、小朋友喜欢搭积木吗?你们会搭什么?指名说。

2、出示课件,有位小朋友正在搭积木,你们瞧!齐读“搭积木”。3、谁有好方法帮助大家记住这个“搭”?指名读。

4、这位小朋友就叫平平,出示“平平”。大家叫叫他,跟他打声招呼。5、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平平搭积木。

二、游戏识字

1、请小朋友打开书本找到108页,自己读读课文请出今天我要认识的生字宝宝。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招待他,再跟他打打招呼。(巡视指导读正确)

2、生字宝宝在大家的热情邀请下来到了我们面前,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指名读(正音)、开小火车读。

3、咦!拼音助手都回家了,你还能认出我们的生字宝宝吗?谁认出来就能得到老师搭的房子。指名读

4、我们的生字宝宝也要回家了,快快拿出作业纸,一边叫着他的名字,一边把她送回家。

5、反馈,学生一边指着生字,一边叫他的名字。如果对了就说宝宝回家了,如果错了就说宝宝没回家。

6、我们的生字宝宝都回家了,宝宝的妈妈请我向你们说声谢谢。“谢谢小朋友!”引导小朋友有礼貌的回应。

7、我们的宝宝在回家的途中还交了好多朋友,你们认识吗?自己读读。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1、小朋友把房子送给了生字宝宝,平平也搭了四间房子呢,你们瞧!(课件出示四间房子)

2、快来问问平平为什么要搭四间房子?出示:“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⑴自由读,读正确。⑵指名读,重点指导读正确。

⑶指名读。(指导学生当不同的角色来读)你是奶奶,你来问一问。3、听,平平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平平的声音:一间给„„ ⑴出示第三段,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读正确。

⑵分句指导,把你读得最好的那一句读给大家听。(爷爷很爱看书。奶奶可喜欢平平了。爸爸妈妈多恩爱啊!)板帖头饰。

4、连起来读,老师来当奶奶,你们就是平平了。(同桌读)

四、学习第四、五段

1、指着板贴说啊,平平的房子分完了,一家人都有了房子,该休息一下了吧?。

2、学生:还有一间呢?

3、“还有一间啊”,教师画一个大问号?谁来问一问呀?出示:“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指导朗读。(你很想知道;你非常想知道;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4、小朋友,你也有一间小房子,你想给谁住呢?(学生自由发挥)

5、平平是给谁住呢?请小朋友们找开书本第108页,把第十三课认认真真地读一读,你会找到答案的。

6、把你找到答案告诉大家,相机出示:“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点出“没有房子”

7、指导朗读。谁会读这句话?

指名读(“啊”要读得轻而短。你真有爱心。你是个好孩子。你很关心别人。你能为别人着想,真了不起。)

8、平平,搭呀搭呀,搭了很多很多的房子。出示: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指导朗读。(啊,平平搭了那么多房子。平平真热心。)这下子哪些人有房子住了?(爷爷、妈妈、姐姐、奶奶„„)

五、书写

1、你喜欢平平吗?喜欢就亲亲热热地叫他一声吧!。2、小朋友们这么喜欢平平,我们就来写一写他的名字吧!3、范写。4、学生书写。

下载an en in un ün(2017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1)word格式文档
下载an en in un ün(2017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