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家里(2017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1)
在家里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他们有充分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选择中主动体验学习,在生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同时以识字为基点,引导学生发现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感受识字之乐的同时,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教学要求
1学会14个汉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氵扌火纟礻日”六个偏旁。
认识一些简单的家庭陈设、用品,并能将它们与对应的词语联系起来。
3在识字中,培养口头表达、合作学习等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认字,并能将实物与表示它们名称的词语相联系。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带音词语卡片、主题图、布置学生课前调查家里的家具及电器,并做成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9个汉字,会读一些词语,认识其中的新偏旁。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地使用新词,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个小朋友叫圆圆,她是中山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校要评“中山之星”。老师说圆圆在学校里表现很好,可是就是不知道她在家里表现怎么样,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观察图画,自主识字。
1、出示课文插图
你知道这是哪里吗?出示课题 :3 在家里 你从哪里看出这是家里?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词语
(沙发 茶几 书架 报纸 台灯 挂钟 电视机 电话 水果)你能看着插图,读一读词语吗?
3、现在我们一起带词语走出圆圆的家门,你还能认识他们吗?对,我们可以借助拼音来认识他们(翻出词后的拼音)
4、红色的字要记住,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沙——“少”加“氵”,认识三点水。
灯——“火”加“丁”,认识火字旁。比一比,火字旁与“火”字有什么不同?
报——用换一换的方法,“服”左边换成提手旁,认识提手旁。
台——“口”字上面加顶帽子。
视——“见”加“礻”
果——“日”加“乚”或“田”上出头,下拐弯。)
5、出示9个生字,开火车读。
6、用生字找找朋友或说一句话。
“报纸”一词,教师可提问:你家里有什么报纸?你知道哪些报纸? “电视机”一词,教师可提问:你喜欢看电视吗?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看电视时,不要忘记保护视力,眼睛离电视机两、三米远,看半小时休息一会儿。
三、动手动脑,复习巩固。
1、猜一猜,连一连。
老大天天演戏
电灯 老二每日作文
电视 老三千里传声
报纸 老四送来光明
电话
2、摆一摆,说一说。
请小朋友拿出标有拼音的词语卡片,动手摆一摆,请小伙伴认一认你家的东西。如果小伙伴不认识,请你当一回小老师吧!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看图学文,认识5个生字,1个偏旁。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短文,学做关心他人的好孩子。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图上画着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一、习短文,自主识字。
1、课文是怎么写的?请你读几遍,读通顺。
2、出示短文,生字红色标出。
红色的字要小朋友们学会,你能想出好办法吗?告诉大家,你怎么记住的?(也——“他、她、地”的右边。
晚——左边“日”,右边“兔”去掉尾巴。)开火车读生字
3、感情朗读短文。
4、爸爸、妈妈为什么笑了,他俩会说什么?
5、“我”为什么笑了,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三、表演
1、请三位学生上来表演课文内容。评一评,他们演得怎么样?
2、你认为圆圆在家里表现怎么样?选她当“三好学生”,你同意吗?
四、拓展说话。
1、出示——课后题“说一说”中的插图。图上小朋友会做什么事?用拼音注在图下。
2、你们一定比这些小朋友更能干,会做更多的事。请告诉同桌小伙伴你会做什么事?
五、书写指导。
1、课件出示——四个生字。
看一看,你能发现这四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四个字都来有“竖”,而且写在竖中线上。)
2、教师逐个范写,引导学生先书空,再临写。“下”认识新笔画“点”,书写时,起笔轻,落笔重,与竖相连。
3、学生圈出自己满意的字,同桌互评,互学。
4、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挑出典型性作业,用实物投影评析。
六、课外作业。
回家为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做事,仿照课文说一说(写一写),明天来学校告诉老师和小伙伴。教学反思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在家里》教案
1、学习8个词语里的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4个字,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积累字的方法。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他们有充分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选择中主动体验学习,在生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同时以识字为基点,引导学生发现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感受识字之乐的同时,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音节:请大家和我们的老朋友打声招呼,一起来拼读音节: jià dēng guà diàn zhōng
2、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请小朋友一起读课题。你认识课题里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音节帮助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起到以旧带新的目的。)
二、师生合作,学习词语
1、出示cai课件,学生看课件教师谈话导入课文: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穿得多漂亮,有一位学习很用功的好孩子,她叫小红,今天请老师去她做客,老师答应她,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她家做客呀?那好我们就一起去她家看看。看看她家有哪些东西? 指名说图上的摆设,注意用完整的话按照一定的顺序说。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小红家里的东西还会变魔术,你们看,它们变成了汉字,你认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你是通过什么办法认识的?
3、小结:我们学习汉字既可以向别人请教,也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留心观察生活,使更多的汉字成为你的朋友。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4、请大家打开你们的语文书,先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自读
5、现在请同桌小朋友相互读读认认,看看是不是把词语读准了。(同桌读、请全班小朋友一起来读词语,全班齐读。)
6、现在老师把拼音去掉了,你们还认识你们的新朋友吗?我们进行男女生比赛,看看是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男女生赛读,相互评价。
7、扩展活动:
刚才,我们学了这些事物的名称,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张画和小卡片,看谁能把卡片上的词语和图一一对应。学生动手摆放卡片,展示,再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读,通过反复见面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识记生字。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自主探究,识记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大家看这些汉字变成了红色,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应该掌握的生字,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它们读好,先自己练练吧。
学生自读。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指名领读)
2、没有拼音的帮助,你们还有信心攻下这道难关,把生字读准吗? 开火车读。(我们再来进行计时比赛,看谁是我们这节课的识字大王?)
3、扩展活动:游戏摘生字果
大家的生字学得好,如果你能读准生字,老师就把红红的苹果送给你!谁来尝尝苹果的味道?摘生字苹果再领读。
4、小朋友们已经会读汉字了,但要和这些汉字成为真正的朋友,还必须记住它们的样子。现在我们重点来看看下面的字怎么记?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看哪个组的方法最好?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5、扩展活动:下面,我们一起动动手,小朋友手里都有汉字的部件,赶快打开,看看你能拼成什么字?把你拼出的汉字读给大家听!(学生边拼边读)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与生字多见面达到识记生字的目的。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读好,活跃课堂气氛,努力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指导书写
今天,小朋友和许多汉字成了好朋友,这还不够,还要会写。出示4个生字,上面的汉字你认识吗?一起读一读。用4个生字组词。
你愿意先写哪个字?你能不能提醒其他小朋友要写好这个字,哪几笔很重要?谁能说一说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描红,作业展示评议。
看见小朋友写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进行比赛。你们能给我这样的机会吗? 师范写,学生评议。
小朋友也想像老师这样把字写好吗?就看老师的字,学生模仿写。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把汉字写好)
五、作业
回到家里仔细看看自己家的客厅摆放一些什么,画一幅图明天交给老师,看谁最能干把自己家的客厅介绍的最棒。
(设计意图:做到活学活用,图文结合。)
第三篇: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在家里
《在家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0个生字,认识“ 借助词语和课文,认识“冰、箱、餐、桌”等(卢字头)、石(石字旁)、(食字旁)”3个新偏旁。正确书写“晚、饭、沙、发”等6个生字。认识“冰箱、餐桌、茶壶、茶碗、电视、台灯”等词语,正确书写“电话、沙发、晚饭、瓜果、爸爸”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够熟练认读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家、晚”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识记“餐、桌、花、壶、碗”等字形复杂的生字。
教学准备: 物品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初步感知
1.课前给每张课桌发一个“宝盒”,盒子里装着“电视”“沙发”等物品的模型。
2:谈话激趣:小朋友们,课前老师给你们发了“宝盒”,快打开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学生自由活动,通过触摸、观察、交流,初步认识电视、电话等物品。)
二、反复引导,认读词语
1:教师引导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认识了那些物品吗?能借助模型上的文字大声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2:同桌合作,借助拼音认读物品名称。(可以由一个同学出示物品,另一个同学认读,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方法。)
3:反馈:
A.谈话:谁能把自己认识的物品大声地读给全班小朋友听?
B.学生到讲台前举着模型大声读或领读。
C.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点击出示相应的汉字及图片。
(评价并表扬学生的自学情况。)
4:齐读屏幕上的词语。
冰箱 电视 餐桌 茶壶 沙发 茶碗 电话 台灯
三、师生合作,学习偏旁
1:多媒体出示“桌”“碗”“饭”,引导学生比较三个字在字型上有什么不同。
A、同桌讨论。
B、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桌”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部分“(卢字旁)”,“碗”字是左右结构组成的,左边的部分是什么字谁来回答?(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很聪明,这是“石(石字旁)”,“饭”字是什么结构的字?(抽名让学生自己回答)老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对,是左右结构,前面的部分是“(食字旁)”。带这样的偏旁的字都跟食物(吃得)有关。
2、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偏旁。
A:教师引导:你们还认识哪些偏旁?(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偏旁及一些相应的汉字。)
B: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偏旁的?(从父母、书上、电视等生活中学习生字,处处留心。)
教师小结引导: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很多,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3、学生没有说出的偏旁,教师介绍。
4、写字:
让学生自己先看范字,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试着描一描。巩固练习。游戏方法:发给学生带字的头饰,根据老师的口令,同偏旁的字迅速排队,看哪队排得又对又快。
老师板书: 我们一起分写下面的汉字,并组词: 1)沙发——(新沙发),(摆沙发)
沙——(左窄右宽,“少”的长撇。穿插在“三点水”的提下)发——(长撇与“又”捺笔形成呼应,未笔点不要丢掉)2)晚饭——(吃完饭)(晚饭时)
晚——(左窄右宽;“兔“字居中,竖弯钩向右伸展,无点)
饭——(左窄右宽;注意穿插,“反”的竖撇穿插在“反文旁”的提下)3)家——(“宝盖头”覆盖下面的部件,“豕”的弯钩形像弓背,注意弧度。第五笔是撇。三撇平行撇出,三撇之间等距。)(家人),(家里)4)爸——(上宽下窄,“父”字覆盖“巴”)(爸爸),(我爸爸)作业布置: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词卡
教科书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出示词语。引导:“上节课我们在家里认识了很多家用物品,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说出它们的名字。”(出示词语:冰箱、餐桌、茶壶、茶碗、电视、电话、沙发、台灯)
2.开火车读词语。打破顺序抢读。
(二)看图读文,识字感悟
1.出示插图:说说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2.初读短文,整体感知。
(1)课文里谁怎么说的?学生自读,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并把生字圈出,多读几遍。
(2)用自己的话说出短文的大意。3.朗读短文理解文意。
(1)第一句话:“晚饭后,爸爸在看电视,妈妈再打电话。” 1指名读。师生合作读。○2提示学生,读好停顿,把爸爸妈分别在做什么读清楚。○3识记词语“晚饭”。出示词卡“晚饭”认读。给“晚”字组词。○出示词串,区别“晚”与“碗”。
晚饭
夜晚
晚风
饭碗
水碗
茶碗(2)第二句话:“我给他们送上水果。”
1提问:“他们”是谁? ○2指导读好停顿,读出自豪的语气。○3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我”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3)第三句话:“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1爸爸妈妈为什么笑了?想象一下,当“我”给爸爸妈妈拿水果时,爸爸妈妈○会说什么呢?
2“我”为什么也笑了?把水果给爸爸妈妈,“我”又会说什么? ○3爸爸妈妈和“我”当时的心情都是高兴的,这句话应该怎么读?(“也”略○重读,读出全家人的高兴心情。)4.朗读语段,评价人物。(1)指名朗读全文。
(2)评价“我”在家里的表现。
5.小结:这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啊!文中的小朋友年纪小小的,就知道帮父母做力所能的事,真是一个孝进父母的好孩子。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晚、饭”。
(1)整体观察,提示写字时需注意什么。(2)描红、临写。
动笔描红——细致观察,临写一遍——精细记忆,背写一遍。2.用相同方法指导书写“沙发”。注意各部件在田字格中的比例。
板书设计:
在家里
1.1).晚饭后,爸爸在看电视,妈妈再打电话。2).我给他们送上水果。
3).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2.沙发
晚饭
家
爸爸 作业布置:朗读课文
做同步练习
课后反思:
第四篇:四季(2017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1)
四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认识10个生字、认识3个部首;会写“天、四、是”3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能仿照课文,创编小诗。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模仿课文的写法,创编小诗。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四季风景图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欣赏四季风景图片,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读中识字
(一)朗读课文
1.初读:读准字音,感知内容:即慢速地、大声地多读几遍。
2.再读:整体感知,加深印象:即速度稍微加快读。
如学生读得不够准确,教师再范读或带读。
(二)游戏:(出示课件)
(三)再次齐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自主选择,指导朗读
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一)指读、分组读
(二)学生评价
(三)请所有喜欢相同季节的同学都站起来有感情地或加上动作读。
四、开阔思维,训练语言
你还能从哪些事物身上知道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来了呢?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觉得四季美吗?那我们要怎样保护这美丽的景色呢?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与想法,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
一、从图入手激发兴趣
(一)出示课件——四季的景色,学生欣赏。
(二)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季节,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特点。学生说哪个季节,就出示表示哪个季节的字卡(春、夏、秋、冬)挂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识这四个生字。
二、自由选读体会诗境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音。
(二)在学习小组内读给同学听,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指名朗读,要求定位在读对,读通上。
(四)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练习朗读,并体会。
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
老师范读课文。
(一)学生练读,小组里学生互读互评。
(二)指名朗读,伺机进行评价。
(三)自由练背诵——小组合作背——全班齐背。
四、拓展训练创编诗歌(以文中出现的句式创编)
五、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一)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二)交流书写体会。
(三)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学生认真看。
(四)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
六、拓展练习,课外延伸
七、课堂小结
第五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人教(部编版)
画
教材解析
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 上口。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 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 文对应,妙趣横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 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等 4 个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可以把识字与朗读古诗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
基础上借助诗的语境来认读生字。本课要认的 10 个生字中,“色”是平舌音,“声”是翘 舌音;“近”是前鼻音,“听”是后鼻音,可以在对比读中重点正音。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1)换一换。用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如: 无:“天”换笔画成“无”。
166 听、近:互换偏旁。色:“爸”换偏旁成“色”。
(2)偏旁归类。本课要认识的两个偏旁,斜刀头表示的意义学生不太熟悉,学生只要 能记住这个偏旁的名称即可。走之作意符,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本课有 3 个带 走之的字:“远、近、还”,结合偏旁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些字的含义。
(3)借助反义词,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有—无、来—去、远—近。”(4)有的生字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可以用它们编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如: 生字
词语举例
句子举例
春天过去了,花儿还是那么鲜艳。这幅画的色彩非常明亮。还 色 还是 色彩
2.写字。
本课要写的 4 个字中,有 3 个独体字。这 3 个独体字都有一个纵向支撑的关键笔画竖 或竖钩。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这 3 个独体字的共同之处,领会支撑笔画的作用,然 后教师示范典型字,学生练写。
画,独体字。本课 4 个字书写要点:
水
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而第三笔和第四笔 不能写成一笔。
去
画,合体字。
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4 画,独体字。
不
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 点收尾。画,独体字。
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 过近。来
第五单元 167 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如“水手、口水、雨水、上去、上来”等,学 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
这首古诗,画中景物与生活实景不同,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进行对比,在比 较中了解画中景物的特点,感受古诗的趣味性。
1.朗读指导。古诗的朗读要注意掌握好停顿,读出韵味。此外,画中描述的景物与生活实景有差
异,朗读时,可将差异之处适当体现在重音上,以凸显是一幅“画”的特点。朗读形式要多样,可以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还可以教师引读,如,“远看——,近听——,春去——,人来——”。
学生在熟读成诵后,可让学生介绍自己记忆、背诵古诗的方法,如,抓住“山、水、花、鸟”4 个字来背诵,抓住“远”和“近”、“去”和“来”两组意思相反的词来背诵。
2.理解运用。采用对比,理解谜底“画”。在学生熟读诗句的基础上,找找圈圈诗中描写了哪些景
物,再启发学生根据回忆,说说自己见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然后读课文,找出诗
中景物与现实情景的不同之处,最后说一说为什么这首谜 语诗的谜底是画。
通过想象、表演、朗读等形式,感悟诗意。在学生反 复朗读后,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根据个人对诗句的感受配 上动作来朗读表演。如,读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 耳倾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
熟字组成的反义词:
大—小、上—下 多—少、里—外 东—西、南—北
课文中有几对反义词,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 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理解它们的意思。
(1)“来─去”。演一演:小鸟飞来,小鸟飞去。(2)“远─近”。说一说:小丽离我近,小冬离我远。(3)“有—无”。做一做:一只手里拿东西,另一只手不拿东西。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 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去”2 个生字。
168 2.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 组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出示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 相应位置出示 “山、水、花、鸟”4 个字。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 来认一认。3.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4.同桌互读诗句。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读一读。5.指名分行读,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男 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指导学 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1)出示:远、近、还。请学生带读这 3 个字。引导学生 寻找这 3 个字的相同点。认识偏旁走之。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一 记这 3 个字。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 说: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
(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问: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 的 方法来记?
2.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出示:米—来、无—天、爸—色、近—听,指导学生找找
通过画和文的 结合,帮助学生提 取诗中的信息。
通过这一环节,使教师了解学生生 字的认识情况,找 准不认识的、读不 准的生字,教学时 可有针对性地突出 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 帮助学生识记、巩固 生字,增强生字识记 的效果。体现了“一 字带一串”和“同一 个字可以用多种方 法来识记”的思想。
第五单元 169 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3.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
(1)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 的 字。
(2)课间操“说反话”。4.复习巩固。
(1)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白色、远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
(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5.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
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2.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不”。
2.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全班齐读古诗,男女生赛读。
二、朗读诗句,领会诗意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
是怎样的,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学生读课文。提问: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幅 画?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
170
写字指导不仅 要看教师范写,还 要看是如何对学生 写的字进行反馈的。要引导学生对照自 己写的字,找到改 进的方向。
这一环节采用 画中景物和生活中的景物相对比的方法,感受其中的差异性,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难点,帮助他们感悟画 的特点,领悟诗句和 画之间的关系。
不同。
3.师生交流: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 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 也不会惊吓得飞走。
根据交流情况,可以相机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感悟画的特点。
《画》中描述: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生活所见: 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4.熟读成诵。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
来背诵。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2.教师示范“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让学生读一读下面两首歌谣,猜猜是什么,根据谜面说说
理由。
头戴小红帽,千条线,身穿大白袍。万条线,走路摇摇摆。(鹅)
落在水里看不见。(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