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新课标教案(全套)[岳麓版]6

时间:2019-05-15 05:4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历史(上)新课标教案(全套)[岳麓版]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历史(上)新课标教案(全套)[岳麓版]6》。

第一篇:高一历史(上)新课标教案(全套)[岳麓版]6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学习目标:

贵族制与君主制的不同。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制的特点。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雅典民主制度的得失。

重点难点: 1. 重点分析:

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及其体现是本课重点。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作为这种特点的体现。雅典人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政府机构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学生要想很好的理解什么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就需要对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的作用及其运作方式有很好的理解。对于同学们来说,这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民主的例子,所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2. 难点分析:

雅典民主制度的得失是本课的难点。我们学习了雅典的民主制度。讲解了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的办事原则。这些对同学们来说都是很好理解的。从表面上看来,这种民主是很完美无缺的民主形式。而且雅典民主制度中的许多原则做法在今天的民主制度中仍然有所运用。比如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等等。但是我们同学却不知道雅典的民主并非真正的民主,而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它也有自己的缺点。这就需要同学们拥有很好的知识储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应该对这些学生不知道的知识适当的加以补充。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爱琴文明与古希腊的城邦政体。那么,爱琴文明包括哪些组成部分?这些文明都有哪些特点?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是什么?古希腊城邦都有哪些政体?这些政体中最为流行的是什么政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一一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同学们上节课的内容掌握的很好。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流行的政体是贵族制和民主制。而在古希腊实行民主制的城邦最为典型的就是雅典的民主制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并通过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来加深对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流行的民主制的特点的了解。

讲授新课:

教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雅典城邦的建立和雅典城邦政治制度的演变。根据目前的史料分析,古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当然,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不是一天两天建立的,也不是某个天才的瞬间发明,而是在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的支持下,经过200多年的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关于雅典民主制建立的过程及原因,请同学们自己看课文来掌握。雅典的政治制度都经历了那些政体最终发展到民主制?在发展到民主制度的过程中都经过了哪些重要的改革?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教师:(提问)总结:雅典的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古希腊的城邦政体的演变是相同的,经历了由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民主制的演变过程。在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过程中,两次改革起了重要的作用,一是梭伦改革,一是克里斯提尼改革。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贵族制的特点。课文中也给出了贵族制和君主制相比的不同特点。那就是,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因此必须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于是君主制时期的终身制和世袭制变为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着就为政体进一步向民主制转化准备了条件。雅典之所以能够确立民主制度和人民的斗争和伟大人物的贡献是分不 开的。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的贵族制走向了它的尽头。这时候,贵族和平民的对立十分尖锐,平民准备以武力来推翻贵族政权。这时,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公元前594年,当选为执政官的梭伦进行了对贵族制的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就是梭伦改革。请同学们看教材关于梭伦改革的内容。请同学们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说说梭伦改革的哪些内容有利于平民参加政权。

学生:看课文了解梭伦改革的内容及其所起到的作用。

教师:在梭伦改革以后,雅典的公民开始拥有自己的权利了,他们开始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雅典的民主制度最终的确立是通过克里斯提尼改革完成的。

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当选为执政官,作为平民的的领袖,克里斯提尼在自己的任期内实行了我们今天称之为克里斯提尼改革的革新。在他的改革措施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陶片放逐法”。由此,雅典的民主制度正式确立并执行了几百年之久。教师:那么,雅典民主制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它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教师:(提问)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那么?雅典是如何保证自己的民主制度顺利实行的?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是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体现出来的。

教师:那么,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的作用是什么?公民又是怎样通过这些机构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作答。教师:(提问)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甚至个人小事。所有的合法公民都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就充分的体现人民主权的特点。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在两次公民大会的休会期间,议事会是大会的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由于议事会的成员由选举产生,并且一个公民一生只能当选两次,所以它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点。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民众法庭终审。民众法庭在执法过程中,始终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最大限度的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当然,除了这些主要的机构以外,雅典的人民主权的特征也表现在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上。这些机关采取的都是少数服从多数的管理原则。

那么,同学们知道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以及各种机构中是如何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的吗?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学生:辩论!

教师:对!雅典公民在各种机构中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是通过辩论。古希腊作家留下了众多有关公民大会开会情况的记录,其中洋溢着热烈、公开、有序、文明的辩论和表决气息,这在古代其他地区的政治决策中是从未有过的。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为了保证辩论的效率和秩序,雅典人拟订了一整套辩论的章法。雅典的辩论制度需要很深的知识学养。所以,雅典成为语惊四座的大演说家辈出的古代国家。雅典公民正是在这雄辩中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行使自己的权力的。

现在,我们对雅典民主制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雅典民主制度有哪些得失呢?它给我们的启示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思考作答。

教师总结:对于雅典民主制度的评价。我们应该分两个方面来看。首先,雅典民主制是伟大的创举。在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 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实现了古希腊人关于“轮番而治”、既是统治者有时被统治者的设想,这无疑是伟大的创举。并且它实行的若干基本制度。今天我们仍然在应用着。第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发挥的程度。如果每个人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去从事各项事业,就会产生巨大的效率。

但是,同学们也应该认识到雅典的民主并非真正的民主。它和我们今天所向往的民主制度是不同的。首先,它仅仅是对视若手足的公民集体而言的,对于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他国公民,则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其次,塌实以男性为中心的民主,妇女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中并没有享受公民的权利。

所以,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它在尽情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也残忍的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因此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步弓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 历史局限性。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雅典的民主政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与产生于古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了深刻的了解。而雅典的民主政治除了给我们人类提供了一种除君主制度以外的一种管理制度以外。在许多其他方面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可以说,雅典的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而今天西方人民主法治的思想,就是来源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那么,我们下节课就要学习古罗马的政体和法律。从而给同学们一个完整的认识。

课堂习题:

本课的课后习题。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雅典政治制度会由君主制度走向民主制度,而中国和其他如印度、埃及等国家却是走向了专制制度呢?

板书设计:

第六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 从君主制到民主制贵族制取代君主制民主制度的确立

梭伦改革(前594年)

克里斯提尼改革(前509年)二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特点(民主制)表现

三 民主制的得失积极方面局限性

第二篇:高一历史(上)新课标教案(全套)[岳麓版]3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西汉王国问题产生的背景 汉景帝、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周世宗改革

北宋的建立

宋初中央 集权的强化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和宋初中央集权强化,以及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初步理解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地方分权和分裂割据的辩证关系,从而明白统一局面的来之不易,明白维护国家统一认识,反对分裂势力,仍是我们现在的民族大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汉语武帝的集权措施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难点:论从史出分析、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通过网络下载有关历史图片,初步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

2.思考课后的知识链接。

(二)导入新课

情境营造:用大屏幕打出秦王李世民征战图。

教学导语: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从西汉到北宋,中央集权与地方 分权的斗争一直连绵不断。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和以后的藩镇割据,都表明了中央集权过程的坎坷。那么,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给人留下了什么启示呢?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用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结构

一、西汉前期的分权集权

1.汉高祖巩固政权

2.汉景帝平息叛乱

3.汉武帝加强皇权

二、唐中叶后的割据分裂

1.盛唐的安史之乱

2.藩镇割据的形成 3.周世宗改革及其意义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2.杯酒释兵权

3.“三冗”积重难返

(四)师生互动

一、西汉前期的分权集权

1.汉高祖巩固政权

情境营造:打出汉高祖画像和《大风歌》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衣锦还乡。他大宴家乡父老乡亲,并组织120个小儿“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史记 高祖本纪》)。

课堂设问: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

(打出西汉前期形势图)

提示: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他分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后不到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2.汉景帝平息叛乱

情境营造:汉惠帝以后,诸侯王羽翼日渐丰满,国势日盛,逐渐尾大不掉,“不听天子诏”,觊觎帝位。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发动武装叛乱。三年后,淮南王刘长又步其后尘。

课堂设问: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西汉的有识之士是怎样做的呢?

(打出贾谊、晁错、汉景帝、周亚夫的画像及平定七国之乱经过 示意图)提示:贾谊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终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辏并进而归命于天子。”晁错上《削藩策》:“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公元前154年,当汉景帝着手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发动叛乱,“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几经犹豫,最终决定平叛。

3.汉武帝加强皇权 课堂设问一:汉武帝即位后为强化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打出汉武帝图)提示:建立中朝;设置刺史;推恩王侯子弟。课堂设问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0页最后一段小字,思考课文提出的问题:《治安策》《削藩生》及“推恩令”的措施有什么共同之处? 课堂设问三:汉武帝的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即位的皇帝大多过于 幼小昏弱,“代行天威”的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设计意图:第一目的重点内容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汉高祖和汉景帝的内容是它的铺垫,不能不讲,所以设计两段情景,使学生既增加学习兴趣,理解课文,又能节约时间。

二、唐中叶后的割据分裂 1.盛唐的安史之乱 2.藩镇割据的形成

情境营造:用幻灯打出唐玄宗的画像及白居易的《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 万骑西南行。”

课堂设问一:盛唐时期出现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的原因是什么?(打出唐玄宗、郭子仪、李光弼的画像)提示:由于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败坏,只图享乐,不理朝政,任由奸相当权,结果导致“安史之乱”。

课堂设问二:“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了哪些严重影响?(打出《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图》

提示:尽管唐大将郭子仪、李光弼最后平定了叛乱,但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在唐朝后期的140多年里,河北三镇的57个节度使中,真正由唐朝廷任命的只有四人。唐朝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三镇,各占一方,唐朝的统一局面被破坏,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同。

设计意图:教材并未详细介绍唐玄宗和“安史之乱”,但它又是藩镇割据的直接原因,创设情境简要介绍唐玄宗和“安史之乱”,可以起到既省时间,又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作用。

3.周世宗改革及其意义

课堂设问一:五代十国是指哪五代、哪十国?(打出五代十国形势图)提示:五代十国口诀:“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个后。十国:南平吴越吴,南唐闽和楚,还有南北汉,再加前后蜀。”

课堂设问二:周世宗改革的意义是什么?打出周世宗的画像。

提示: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更加痛苦。至五代后期,周世宗进行改革,南征北战,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课堂设问三: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等现象出现的本质是什么?

提示: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设计意图:这里增加对“五代十国”口诀的介绍,主要是想让学生多掌握一种学习方法。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2.杯酒释兵权 3.“三冗”积重难返 情境营造:(打出赵匡胤、赵普的画像、陈桥驿及“黄袍加身”的照片。)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课堂设问一:赵匡胤即皇帝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打出宋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提示:在中央,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牵制;行政归宰相,财权属三司。在地方,州郡属中央,设通判监视;文臣做知州,理财转运使。

课堂设问二: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

提示:利: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机构臃肿,形成“冗官”,效率低下;军制紊乱,形成“冗兵”,战斗力衰退;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造成积贫积弱。

课堂设问三:与历朝开国之初“飞鸟尽,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做法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 提示: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既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又避免了因削夺兵权而可能引起的武装反抗。同时,还不会背上杀功臣的骂名。宋太祖的和平夺权要比历代帝王杀功臣的做法高明得多。

课堂设问四:试分析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各有何特点,利弊如何。

提示:汉武帝通过在中央设立“中朝”制度,削弱和遏制相权,在地方上采取推恩子弟、削弱王国和酎金夺爵等办法,解决诸侯王国尾大不掉的问题。同时设立刺史,加强中央对地方郡国的监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同,但权力的过分集中,导致档汉中后期外戚宦官的专权。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中央、地方机构的权限大大分化,使所有权力集中于中央和皇帝。至此,基本解决了历史上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争权的问题。但也导致地方 毫无独立性可言、中央权力极端集中的后果。最终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积贫弱局面的形成。

教学总结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斗争经历汉、唐、宋上千年时间方告一段落。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除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外,还突出体现在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中枢权力体系的调整与完善上。这是我们下一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三篇:高一历史(上)新课标教案(全套)[岳麓版]26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一、熟悉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的政治经济力量发展壮大的史实,记忆有关的组织、机构名称,理解世界由美

苏两极对立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二、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史实依据。

三、认识图片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字资料的印证。

四、提高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重难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学过程

互动设计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教师: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学生:首先看《欧洲共同体》地图,掌握欧共体成员国所属区域。结合教材有关欧共体的知识介绍,按提示阅读:欧洲国家为何要建立这一组织?其主要目标和作用是什么?

1、背景:⑴原因:西欧生产力/经济的发展。⑵目的:与美国、苏联相抗衡,加快经济的发展。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

2、形成:1967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总部在布鲁塞尔)

3、作用:⑴政治经济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⑵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知识巩固:投影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上个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已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又有所发展,但战后又一度削弱。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二战后„„不仅没有收缩,相反有更大的发展。表现在,其—„„变成了经常性行为;其—„„变成了指导经济增长的全面政策体系。

材料二: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是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工具,是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形式。具体地说,它是大垄断企业为了占据国外市场和资源,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子公司,从而形成一个从国内到国外,从生产到销售的超国家的经营体系……60年代中,一位法国作者在《美国的挑战》一书中曾警告说,美国跨国公司正在把欧洲国家的经济控制起来。

材料三: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私人对外投资的地区流向和部门流向都发生了变化,前者突出地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上…… ──均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20世纪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几次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二战后其新发展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②据材料二,二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反映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略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学生:首先结合教材指出以下问题

1、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表现是什么?

3、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是什么?

4、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作用是什么?

知识巩固:投影展示一组材料:

材料一:通货膨胀率极高,失业人数超过五百万,并且罢工不断发生。所有的日本人都在准备沉重的赔偿。他们认为,日本要作为一个军事强国而复兴,那就是愚蠢的;同时他们也认为,人民的生活水准即使要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也不过是对遥远的将来的一个梦幻。但是,到1948年(后),亚洲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不能不影响到日本。„„面对着这种新的形势,美国政府不得不把日本重新建设成为一个反对苏联和中国的堡垒,而这样一个堡垒又不得不以极高的速度建成。盟军最高司令部在占领政策上实行了一个较大的转变。„„

材料二:从朝鲜战争爆发起,美国军队就向日本企业发出了大量有关武器、运载工具零部件和其他军用物质的订货单。为了帮助实现这个目标,美国被迫紧急地复兴日本的经济,这样就使还在执行的日本经济非军事化的政策迅速中止了。同时,日本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成为必不可少的了。……从1950年开始的五年时间里,日本的企业由于军用物资的巨大需求而发达起来。„„对于日本来说,这种发展是极其幸运的。事实上,当朝鲜战争爆发、特别需求突然猛增的时候,不论是企业家还是政治家都为此而高兴,并欢呼:“神风终于开始刮起来了!”„„ ──摘自(日)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

请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所述,概括指出亚洲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怎样“急剧的变化”?

2.“盟军最高司令部”是指哪国设在日本的占领机构?促使其占领政策发生“较大的转变”的因素是什么?

3.促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神风”指什么?

4.结合近年来日本出现的有关动向,指出“日本经济非军事化的政策迅速中止”所带来的危害。

第1问需要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中外历史有关内容加以回答。要点是:新中国建立、朝鲜北部建立了共产党政权。第2问要求学生概括出当时世界形势的特点:冷战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政策,开始扶植日本。第3问主要指1950年后,借助于美军的大批军用物资订货,日本经济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第4问主要为第二个子目“矛盾与问题”的学习作铺垫。使学生认识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变化,使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没有得到有效根除,从而为其复活埋下了隐患。

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1)试对“第三世界”的由来作简要概括。(2)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情况如何?(3)举例说明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的作用。(4)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有何意义?

学生阅读课文概括答案。

内容提要(1)概念:二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为维护独立、主权和发展经济,既需要国际合作与团结,又不愿介入美苏的争霸斗争,它们采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来维护自己的独立,奉行不结盟的政策,这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被称为“第三世界”。

(2)①不结盟运动兴起原因:二战后的新兴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争霸的斗争。②不结盟运动兴起情况: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兴起,同时也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3)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作用:改变了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教师举例:1971年,在第三世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恢复。本课小结:略

第四篇: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熟悉有关“两弹一星”的知识;了解屠呦呦、袁隆平及其科学成就。2.能力目标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取得成就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讲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的介绍与讲解,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重难点感知:

重点:经济建设成就;“两弹一星”;屠呦呦、袁隆平及其科学成就。

难点: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意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两弹一星”的相关图片和历史资料。学生准备:了解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预习课文。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终于迎来了首批成果。2017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FAST已于2017年8月22日、25日发现两颗新脉冲星——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新脉冲星,也是中国人首次用自己的望远镜发现新脉冲星。

你知道新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后,在经济建设和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吗? 讲授新课:

一、经济建设成就 1.建设成就

1957—1978年,虽然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 大的。

仔细阅读课本第45页的《l957—1978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了解我国在这一时期取得的建设成就。

教师介绍: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和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建设完成。我国到l965年.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完全自给。交通方面的建设有兰新、包兰、兰青等铁路;水利建设也取得了不少成果。2.历史意义 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们常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意思就是做人要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在你享受成果的同时,不要忘了创造这些成果的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一批科学家在为祖国的科技进步而默默奋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两弹一星” 1.原子弹爆炸成功

1945年4月,铃木内阁上台时,日本的国力已到了难以维持的最后关头。在日本法西斯濒临崩溃之际,美国在7月1 6日试验原子弹成功。8月6日和9日立即把仅有的两颗分别投在广岛和长崎,炸死29万多人。(据1990年5月16目日本发表的数字,包括因患辐射病症而死亡的人)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世界上还有杀伤力这么大的武器。

外国列强对新中国依然虎视眈眈,加紧研制新式武器.对于中国来说更为关键,因为首先要保障国家的安全。

研制核武器,我国科学家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从邓稼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这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1964年10月16日1 5时整,我国西部罗布泊荒漠上空闪过一道强烈亮光,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巨大火球转为蘑菇云冲天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振奋了神州 大地。

2.导弹研制成功

第10课 艰苦创业与一心奉献的时代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记忆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的事迹;理解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人的奉献精神。2.能力目标

学习焦裕禄、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王进喜、焦裕禄、雷锋身上体现出的奉献精神、忘我精申、踏实肯干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尽自己的能力帮由他人的优良

品德。重难点感知:

重点: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的事迹。

难点:体会先进模范人物的情怀和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收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模范人物。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墙壁上的铮铮誓言、泥浆中的人体搅拌机,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建设中的奉献精神,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了国家的建设、发展,不顾生命,玺我工作,才使我们迎来了今天的崭新生活。

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艰苦创业与一心奉献的时代精神》

讲授新课:

一、铁人王进喜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石油状况如何呢?为改变这种石油状况,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多媒体展示l960年,大庆油田召开万人誓师

大会图片)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表彰大会,看到公共汽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汽车只能烧煤气。这话使身为石油工人的王进喜

深受刺激。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仅建成了3个小油田,国内的化工产业和生活用油,基本上依赖于洋油的进口,被西方国家嘲笑为贫油国。为改变我国的这一落后状况,1960年,中共中央决定,集中力量在大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大会战。国家从玉门、新疆、青海等地和一些石油厂矿、院校,抽调几十支优秀钻井队和数万名工人、科技人

员,参加会战。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落后:状况,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国家集中力量进行石油勘探开发是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决策。)2.王进喜是如何带领工人进行石油大会战的?

第11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中国与第三世界友好往来的情况。

2.能力目标

列举和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

生概括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学习,培养学生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重难点感知:

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友好

关系。难点: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

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历史图片和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中美两国的关系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曲折的变

化。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你了解上图中跨越太平洋的握手这一历史瞬间对20世纪70年代

世界局势产生的巨大影响吗?

一、恢复联合国席位 1.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看到上面这幅图片,一些同学应该就能猜到这是联合国的旗帜。l971年召开的那届联合国大会对中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教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l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中国以创始会员国身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 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央人民政府多次致电联合国,要求联合国立即将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开除出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但由于美国的操纵,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国民党当局非法占据。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亚非拉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教师讲解: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会场上一片欢腾,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

切合法权利。

第12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熟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

容及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

结合前面学习的有关文革的历史史实,评价两个凡是方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

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重难点:

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

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收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岗村的资料。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图片;询问长辈关于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的差异。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歌曲中新时代的开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内容。讲授新课: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教师出示《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图

片)

教师:同学们,这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学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教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我们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要点有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现在请同学们带着学习目标独立阅读教材P62第一段小字,找出并标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和影响等知识要点,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最后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老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善于抓住知识要点中的关键词加以识记、理解与掌握。

老师按以下层次抽出1至5名不同学习小组的同学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听,并适时完善自己的答案。

(1)背景: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迫切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②由于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坚持两个凡是的方

针,使得拨

第13课 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个体、民营经济的作用;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能力目标

通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使我国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 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难点: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

则。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2017年2月19日,是邓小平逝世20周年的日子。大家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用伟大构想和实践来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总没计师。从四川广安到法国巴黎,再到山西太行山抗日前线,邓小平从这些地方出发,从此矢志不渝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70多年。你对邓小平有哪

些了解?2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归纳,导入新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春风般吹向祖国大地,大家都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邓小平的指引下.我国的改革是如何不断深化的呢?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改革的不断深化》。

讲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版块 学生阅读教材,明确、标注、识记下列知识点:(1)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4)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

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5)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除了公有制经济外,还有非公有制经济,如:个体经济、民营经济。

(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第14课 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 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感受身边的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培养学生敢于

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春天的故事》歌曲录音。

学生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中国被动开放的区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老师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听完歌曲.请学生回答:

......师:歌曲中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请问这位老人是

谁?

生:这位老人是邓小平。

师:歌曲中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请问画了一个圈

是泛指什么? 生:经济特区。

师:经济特区的建立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讲授新课:

一、对外开放的窗口

教师出示对外开放初期深圳的图片并讲述:深圳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又是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缩影。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来

第15课 国计民生的改善 教学设计

目标感知: 1.知识目标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改革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2.能力目标

通过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及人们生活的变化,学会分析党的改革开放

政策的正确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通过改革前后人们生活的变化,坚定学生改革的信心。

重难点感知: 重点: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改革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难点:分析国民经济增长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国民经济增长的历史资料;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方面的图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调查自己家庭,了解家庭在改革前后的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世纪50至70年代,有这样的顺口溜,低指标,瓜菜代,吃得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对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

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内容--《国计民生的改善》。

讲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

1.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是什么? 2.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是什么?

3.结合《l978--2000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掌握重点工程,如:京九铁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2·1·c·n·j·y 4.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改革开放前后,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改革开放前后,人们住宿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出行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改革开放后,人们注重精神消费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二、集体共学 集体共学,分享学习成果: 1.围民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是什么?

持续、快速、稳定。

2.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是什么?(1)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2)1997年我国经济总

量跃居世界第七位。

3.略。

4.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

第16课 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

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历史意义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历史问

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重点难点:

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香港、澳门的历史资料和相关视频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相关史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听完歌曲,请学生回答:

师:(1)歌曲中: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请问MACAU指中同的什么地区? 生:指澳门。

师:(2)歌曲中的母亲是指哪一个国家?

生:中国。

师:那么MACAU是如何回到母亲怀抱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讲授新课: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教师提问: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谁于哪年提出来的?

学生回答:邓小平;1984年。

2.教师提问: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一个中国和两制并存,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长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高度自

治。3.一国两制基 第17课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

况。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培养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这一史实,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培养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中国共产党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史实,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是国

家、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

通过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在经济上初步形成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比较港澳回归祖国之后的进一步发展,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

使命感。重难点

重点: 九二共识;新世纪的两岸关系。难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有关台湾的历史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1.教师展示问题.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诗歌朗诵: 诗歌中写道: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请问我代指什么?母亲又代指

什么? 教师抽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带着整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讲授新课: 一、九二共识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国时期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唐时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元朝时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第18课 新时期的外交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的睦邻友好政策和多边外交;了解中国保持与发展中国

家团结合作的举措。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国家的睦邻友好政策、多边外交、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有关知识,理解我国新时期的外交策略,提高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为国家良好外交态势感到骄傲;懂得国家的外交政策要恪守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

重难点

重点:睦邻友好政策;多边外交;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交往。

难点:新时期我国外交取得新成就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就的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上网或利用报纸查找中国近年来的外交成就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2017年12月5 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接受1

1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冬日阳光下的北京,碧空如洗。人民大会堂北门外,礼兵分列红地毯两侧。号手吹响迎宾号角,新任驻华使节们先后抵达,进入北京厅。在北京鸟瞰图前,使节们依次向习近平呈递国书,习近平同他们

亲切握手,合影留念。

习近平欢迎各国使节来华履新,请他们转达对各有关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的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表示中国政府将为使节们履职提供便利和支持,希望使节们为增进各国同中国友谊、促进双边关系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指出,中国愿同各国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并努力取得更多积极成果,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合作,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实现共同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做出贡献。各国使节衷心祝贺中共十九大圆满成功,高度评价中共十九大成果的世界性影响。使节们转达了各自国家领导人对习近平的亲切问候和对习近平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诚挚祝贺。使节们表示,他们对在中国进入新时代之际出任驻华大使深感荣幸,愿为增进各自国家同中国问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务实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做出

积极努力。

中国在外交中越来越多地展示出自己的风采。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时期的外交》。

讲授新课:

一、睦邻友好政策

教师陈述:睦为和睦之意。睦邻友好政策,即相邻国家之间和睦相处并友好合作、和平解决彼此争端、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不以邻

为壑、不以大欺小

第1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十八大等知识

2.能力目标 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于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能力;借助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科学的态度和社会主义价

值观。重点难点:

重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和民族生存繁衍的命脉。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继承、弘扬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同时又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内容和活力。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能够顽强进取、百折不挠、生生不息、永不停止,靠的就是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数千年来支撑着中华民族从苦难的往昔走到辉煌的今天。在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指引着中国这艘大船破浪向前。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些耀眼精神的组成,一起走进第l9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讲授新课: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997年2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走完了他坎坷、光辉的一生。你知道他为中华民族都做出过哪些突出贡献吗?

学生思考、回忆总结。

教师总结:记忆回到了l938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中国的解放战争开始进入战略反攻。1978年12月,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他还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l992年,南方讲话,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突出贡献,值得我们永远怀念。l997年,是国家统一进程中重要的

第20课 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记忆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太空、高铁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我国在太空、高铁领域取得的成就,学会分析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通过学习我国国防的突飞猛进,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做贡献的价值观;通过我国在科技领域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重难点:

重点:我国在太空、高铁技术领域的成就。

难点: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和取得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成就的资料;课件。

学生准备:看看身边的变化,说说国家的强大;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上面显示的图片是开国大典阅兵和2017年庆祝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从中可看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和壮大,这是我们的坚固防线,是我们安心的保障。当然军事实力的增强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强大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水平,今天我们就学习第20课

《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

讲授新课: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1.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

新中国成立之初,可以用一清二白来形容,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的实施,中国经济得以发展。改革开放后,经济更是迅猛发展,尤其是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先锋带头作

结合课本101页图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总量增长情况及在世界上的排名》与博闻内容,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

教师解说: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GDP呈指数式增长,进入21世纪更是进入高速发展期。据国家统计局网站2013年11月5日公布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l979--2013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8%,而世界同期为2.8%,对世界GDP贡献率超过20%

中共十六大以来2002-2012的十年间,是我国GDP增长最快的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l0

第五篇:岳麓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套教案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课 伟大的十月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列宁。

3、过程与方法

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方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三、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1、历史条件

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

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 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

2、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说一说: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再与临时政府的措施进行比较。(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胜利

1、议一议: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2、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呢?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了一份报告,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高,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由此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4、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5、议一议: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师要强调革命的首创性;再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 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成立的背景等历史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

思维拓展:如何看待革命时代的列宁。

(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五、全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七、教学后记:弄清十月革命的过程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的措施

八、板书:

1、历史条件

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

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

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

2、二月革命

3、十月革命

起义: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苏维埃政府

措施:对内——宣布平等,废除特权,收归国有,没收土地

对外——签订和约,退出一战

4、巩固政权

背景: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的叛乱; 国外——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措施:军事——征兵制、组建红军,击溃白军;

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部国有;余粮征集;取消商贸;强制劳动

5、历史意义

国际: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

鼓舞推动国际共运和民解运动;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国内: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3、过程与方法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出现了重大曲折和失误,主要表现为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切实际的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过度集中、缺乏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

难点: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三、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阅读课文说一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2、讨论一下,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合时宜。

让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严重阻碍经济发展。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之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阶段,即在一个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巩固工农联盟后,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困难、政治危机

根本原因——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市场经济;

意义:实践——消除危机,恢复经济

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苏联的成立(板书)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什么要成立苏联呢?这是恢复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加强国防,抵抗外来侵略的需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际主义政权性质所决定的。苏联成立的时间是1922年。参加的基础是平等、自愿。当时加盟的共和国有四个,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逐步增加,到1940年共有15个。(引导学生看课本P7《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1924年列宁逝世了,这对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列宁对苏俄(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永垂史册。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

2、工业化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的。苏联的“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由于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期间,苏联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走完的道路。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苏联人民的自信心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地位,而且也为以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苏联的重工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情况。但与此同时,其农业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则是比较落后的,贫富分化也不断发生。如何发展农业。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2.农业集体化(板书)

到1937年,苏联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四)、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1936年宪法的颁布,成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也是斯大林模式建立的标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让学生看书,找到斯大林模式的作用,尤其是弊端的内容。(看书P9)

五、全课小结:

六、版书设计 1.新经济政策

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困难、政治危机

根本原因——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国家资本主义;

流通——市场经济;分配——工资级别

意义:实践——消除危机,恢复经济

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建立苏联

情况:1922年;成立宣言;联盟条约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经济建设

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农轻重比例失调,产品单调

消费水平——消费品少,影响人民生活 资金积累——对农民过多地索取,损害积极性

(2)政治生活

苏联体制: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的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治上权力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监督

评价——曾起过积极作用;存在着严重弊端

七、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八、教学后记: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理解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初中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于这一时期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只要求学生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并对由此形成的一次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有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一战的性质和结果(战争的结束,并没使帝国主义之间的争斗停止。)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想一想:参加会议的27个国家地位为什么不同?

(揭示帝国主义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就是国家的经济和军事等实力。)

议一议:针对《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受益者是谁?对德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揭示列强召开会议的真正目的;和约中对德国军事和殖民地的问题,将会激起德国复仇的情绪。)

说一说:凡尔赛体系的含义。

凡尔赛体系,这个问题的综合性、概括性较强,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首先侧重讲明凡尔赛体系的概念:1919~1920年,协约国在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被称作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在这一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对“新秩序”进行适当的讲述:

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主要包括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会议的影响等几个主要问题。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召开了巴黎和会,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呢?

(强调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尖锐矛盾。其中日、美等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尤为激烈。)

小组讨论:(教师展示《中国历史》中《列强瓜分中国形式图》)

这幅作品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怎样的历史?《九国公约》是否改变了中国的地位?

(列举事实说明没有尊重中国的主权,仅改变了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中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害国。美国通过排挤日本而获利,但激化了美日矛盾。)

思维提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及作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首先,凡尔赛体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巨大仇恨。尽管德国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其次,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抑制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

五、本课小结

1919年~1922年,英、法、美等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在巴黎和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的“和平”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巩固了帝国主义大国的既得利益,维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暂时和平。由于这一体系既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和被压迫民族的,又是战胜国之间妥协的产物,因此这一国际关系体系就不可能持久。20世纪3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危机的加剧和资本主义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一系列侵略扩张,逐渐破坏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我们将在以后的课程中学习这些内容。

盛顿会议在时间、地点、操纵国、涉及的地域方面有哪些不同?

六、板书设计

1、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1919年1—6月、巴黎、凡尔赛宫

(2)巴黎和约:对德《凡尔赛和约》:疆界领土、海外殖民地、限制军备、支付赔款

对奥、保、匈、土和约

(3)凡尔赛体系

含义:以英法为主导的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 影响:改变欧洲、中东等地的政治格局;体系内部隐含着许多矛盾

2、华盛顿体系

(1)华盛顿会议

背景:美日英要重新分割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

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中日协定”、《九国公约》

(2)含义:以美国为主导、在抑制英日、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新秩序

(3)影响:东亚、太平洋政治格局变化;体系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

七、教学后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八、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改良等历史过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就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各国受不同国情的制约,寻找不同的道路来摆脱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德日法西斯势力利用经济危机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济危机的爆发 罗斯福新政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旧知: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教师归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一、1929年一1933年的经济危机

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和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说一说: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原因和表现;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

(由于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容易导致经济危机的到来。)

议一议:(演示危机时的情景,如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露宿街头的失业者,资本家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成熟的棉花等。)

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归纳经济危机的影响有: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反映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动动手:找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爆发国、特点、开始标志、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以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

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板书)

新政的目的:新政的直接目的是要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新政的主要措施(板书)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还有比如整顿金融、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图)。

新政的效果: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罗斯福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五、本课小结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0年代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使生产和销售的矛盾不断尖锐化,直接导致危机的爆发。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之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但德国和日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下节课我们将研究它们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

1、经济危机

原因: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矛盾

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具体原因—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市场虚假繁荣、盲目扩大生产、股票投机猖獗

表现:金融、工业、社会生活、农业等的全面危机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影响:导致各国内部社会危机——政坛丑闻、人民斗争、法西斯兴起

导致世界局势的紧张——各国之间的矛盾、与殖民地的矛盾

2、罗斯福新政

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就任总统

目的:克服危机、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

特点: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但避免国有化形式

内容:金融——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工业——颁布法令,以工代赈,刺激消费;

农业——压缩生产,克服过剩

评价: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影响——经济上:减轻危机破坏,促进生产恢复

政治上: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

对世界:开创经济新模式,影响许多国家

七、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八、教学后记:

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国会纵火案,德意的法西斯头目名,政党组织,对内外政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德意日法西斯的独裁统治,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极端黑暗的一页,在20世纪人类文明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为什么会产生极端反文明、反人道的法西斯暴政,并肆虐世界,这是必须进行深刻反思的。对关系人类命运前途的世界和平与战争问题有更深切的关怀,对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破坏的法西斯暴行有更深刻的批判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化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旧知,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从而导入新课。

(一)、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在三个法西斯国家中,意大利早在一战后就出现了经济衰退和政治混乱的严重局面。利用这样的条件,墨索里尼在1922年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墨索里尼加紧了世界范围的武力扩张。说一说: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时间、标志、内外政策。

(二)、德国纳粹党上台

历史背景: 指出由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说一说:简介希特勒。(学生课前搜集好资料)

各抒己见:纳粹的迅速崛起有哪些因素?

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具体表现是: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②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③加紧勾结军队。④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使相当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议一议: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建立及表现。

(①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③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④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三)日本法西斯化

1.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紧缺,再加上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这次经济危机对它的打击就更显严重,使得原本军国主义传统浓厚的日本社会更加军国主义化。在这种形势下,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

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扩张。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对纳粹党能够在德国夺取政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比较找出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与德国有什么不同呢? 2.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931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1936年3月,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动动手:试制一张“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简表:背景、建立标志、建立时间、内外政策、影响等。

(四)、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在扩张过程中,三国相互勾结,相互承认掠夺的成果,于1937年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对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从此法西斯国家依仗联盟,更加有恃无恐地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迫在眉睫。课堂讨论: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联合起来的目的,都是要实现其各自的侵略野心,并把矛头指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称霸世界。这是德、意、日三国勾结,“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挂出“世界地图”或展示地图课件,明确德、意、日三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使学生转换视角,进一步认识到轴心国集团形成对世界和平所构成的严重威胁。)

五、本课小结

六、板书设计

1、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意大利:背景、时间、标志、内外政策(1)德国:

原因—客观:危机引起动荡,魏玛政府软弱 主观:纳粹党欺骗宣传,扩张势力

建立——成为第一大党、希特勒上台

政策——政治:建立一党独裁;

军事:扩充陆军,重建海空军;

经济:国民经济军事化;

文化:严密控制,钳制思想;

民族:种族灭绝,迫害犹太人;

对外:撕毁和约,推出国联,进军莱茵

(2)日本: 原因——客观:危机引起矛盾,工农运动高涨,内阁政府无力

主观: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及其势力的上升

特点——以军部为核心,要求在天皇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扩张

建立——九·一八事变、二·二六兵变、广田弘毅组阁

政策——对内:政治上加强独裁;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化;

军事:对内:加紧扩军备战 对外:制定基本国策,准备扩大侵略

影响: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3)影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持,肆意侵略,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矛盾演变为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七、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八、教学后记:

第6课 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的实质,战争的爆发时间,标志事件。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

2、过程与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以张伯伦政府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国家采取了牺牲他国利益,苟且偷安,姑息纵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德国入侵波兰,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主要要求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慕尼黑会议,德国突袭波兰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 :随着法西斯政权的稳定,实力的增强,对外扩张也越来越猖狂,引发二战。西方国家是否也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呢,导入新课

一、慕尼黑阴谋和大战全面爆发

1、说说看:什么是绥靖政策?

2、思考与讨论: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教师要及时的启发、引导。如:德国最初的侵略方向;西方国家想祸水东引;一战后,战争的残酷性使西方国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巨大的削弱,致使英法集团的一部分人不敢同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只要有妥协的希望,就坚持妥协。)

3、说一说:绥靖政策的表现。(慕尼黑阴谋。)

4、德国进攻波兰和战争的爆发

本课一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打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

小组活动:介绍德国西进的过程。

(包括战争开始阶段英法对德宣而不战;法国的溃败;英国的不列颠之战。学生在介绍的同时进行生生互动式的提问。)

思维提速:德国为什么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

二、德国进攻苏联

1.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6)了解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世界大战开始扩大化。2.莫斯科保卫战

德军用精锐部队进攻莫斯科。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展开了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战役是德军在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的认识。明确该战役也改变了英美对苏政策,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三、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12)

法西斯在欧洲的扩张,刺激了日本的野心。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看过的美国大片《珍珠港》,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情节,结合教材了解珍珠港事件的全过程。进一步解释:日军通过珍珠港事件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并发动了对东南亚地区的进攻,至此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范围扩大。

四、《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法西斯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英美等国先后放弃绥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被侵略的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动动手:写出《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背景、时间、国家、标志、影响。

五、本课小结

六、板书设计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具体原因:经济大危机、德日法西斯化、战争策源地形成、绥靖主义政策

2、战争酝酿:(1)慕尼黑阴谋

成因:法西斯侵略的威胁、英法的压力、捷克政府的软弱

情况:1938年9月;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英法德意 影响;纵容了侵略、加速了二战、苏与英法离心(2)苏联自保情况: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3、初期阶段(1)大战爆发

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入侵波兰,英法宣战,二战全面爆发(2)西线形势

进攻北欧:丹麦、挪威

进攻西欧: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

(3)重要事件:绕过马其诺防线、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

(4)战略态势:法西斯德国控制欧洲,实力大大膨胀,处于有利地位

4、大战扩大

(1)苏德战争 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

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2)太平洋战争

爆发原因:日美矛盾激化——日本向东南亚扩张,美英贸易禁运 战争开始: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

后果影响:重创美国舰队、二战达最大规模、促进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七、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八、教学后记

第7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开罗会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召开情况;诺曼底登陆,德国和日本投降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会议召开对战争的影响。

(2)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3.情感和态度价值观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对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攻克柏林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欧洲战争以法西斯国家失败而告终。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雅尔塔会议 诺曼底登陆 德国和日本投降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法学法引导:图表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导入。一.中途岛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引导学生列表学习: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战果意义。二. 诺曼底登陆

动脑筋: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简介来历)

想一想:诺曼底登陆的作用。

(使德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德灭亡。)

引导学生列诺曼底登陆战简表:时间、指挥者、地点、主力、结果、意义。

三、雅尔塔会议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雅尔塔会议内容包括哪几部分?有什么作用?内容包括三部分。这些决议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为夺取最后胜利和建立战后和平作出贡献。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引导学生列表学习重要的国际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重点掌握会议名称、召开时间、地点、与会国、内容、影响。

四.大战的结束

线索梳理:(1)德国战败。

(哪个国家军队最先攻克德国首都;希特勒命运如何;德国何时降;德国的投降标志着什么?)

(2)日本投降。

(日本在什么背景下投降;中、美、苏等日本法西斯的战败发挥了什么作用;日本何时投降?)

历史法庭: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

思维拓展: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课后完成)

六、本课小结:编制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的大事年表。

七、板书设计

1、战争转折(1)转折战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推动整个战争形势的变化,是二战重要转折点

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形势的重大转折

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形势的转折

2.国际会议

开罗会议: 中美英对日 彗缚侮謚ᅠ-于翱苹寥斠

开罗宣言

德黑兰会议:苏美英 对德 战后合作 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苏美英 对德 惩办战犯 联合国

波茨坦会议:处理德国 戎合呜侠 ,箌丘戺圠

Å阔屔堚侮謚ᅬ芎翱芠 ù宷徠 é悞刘抯犠 T耈哽嘠 â氨荦圚侮謚$夆璷忽嚠

波茨坦公告

3、夺取胜利

登陆战:北非、西西里、诺曼底

会师:易北河

胜利: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1945年8-9月日本投降

4、性质影响

(1)性质: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特点: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战争

(3)影响:造成严重破坏和灾难;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打击国际帝国主义;

促进民族解放运动;促进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客观上推动科技发展

八、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九、教学后记:

第9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经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史实、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矛盾重重,经历了曲折和波动。

3、过程与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后在经历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之后,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际经济联系中的有利地位,成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受制于政治形势。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法学法引导:图表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

把“硅谷”作简单介绍,以景触情,激发学生学习“美国经济的发展”的兴趣,提问“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这是一个奇妙的地方,96年时这里每24小时就产生62个百万富翁,1998年这里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的膨胀

1、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指名学生读卡通方框的内容。

2、先指导学生看书,以图来概括本目主要内容:美国经济实力的膨胀的表现: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储备、成立关贸总协定。

3、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的影响:

成为经济超级大国,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确立。

二、美元危机

原因: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危机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表现:法国、联邦德国、日本经济速度高于美国,美国贸易逆差扩大;战后经济上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军事扩张政策,使财政赤字扩大;石油危机的冲击。

影响: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解体;进入“滞胀”阶段;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出现美、欧盟、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八、九十年代的美国经济 复苏原因:里根改革社会经济 时间:1982年

措施:引导学生读文中小字。

表现:引导学生读文中小字找出答案。克林顿调整经济的措施: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文中图片说明的问题:

“互联网”显示了美国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更能说明美国高科技的发达、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强以及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等。

组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或“基本特点”时,注意提示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和现实情况,运用从具体的历史事实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做到言之有据地分析说明问题。例如“特点”,从发展过程上看,五六十年代出现繁荣,七八十年代遭遇危机与通货膨胀,90年代稳定发展,21世纪初又发生经济衰退,这显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从实力地位上看,尽管发展出现波折,但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是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从主导产业上看,经过了传统工业到新兴工业再到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高。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六、本课小结:用图示法表述二战结束后至90年代美国经济运行的轨迹

七、板书设计

时期

表现(特点)原因

五六十年代

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翽嘯昖乌甊一柌嬺径盽嚶嬌⦆卮掆乿帔隄盽噅阂帺圛+'妛勑单峑禀扙斲而￑单岰整凥崚二咛冋以崚丛+9斄喺丑氟画洌;删郏繎淑单岯玃堇

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七十年代

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危机严重打击

乁却廣万70t廣乱区朌ᅬ繎洰坍伋乍阛X0t廣七豴攌ᅬ繎淑单峗卐阇Ï繎淑单尊忯稾昲霛ᅲ匰剱区朥仍酓拻儋 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八九十年代

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改革社会经济;

揭縳窚寑单尌ᅴ轥冰族繎淶旣万9敩霾礚俏繎洛+ 刧姑单屙斲胑禀抋业亄皛劦希ᅢ俛迥仡佯悧业为代乨袄盘骰斀戯构监单尛+ 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八、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九、教学后记:

第10课

欧洲联盟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欧洲联盟;

2.过程与方法:

知道欧洲联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够了解战后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史实、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矛盾重重,经历了曲折和波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概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变化的基本状况。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向学生展示《重建柏林》和《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让学生从图表中直接感觉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步伐,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战后西欧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也可运用教材上有关“欧盟”的几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欧盟”的前身是什么组织?这个组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它们的建立对世界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等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后,再导入新课。

(一)、战后初期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图片《重建柏林》、《二战后的欧洲城市》等

(战争的巨大破坏,一片废墟,当时人们对欧洲的重建普遍不抱任何希望,有人甚至认为仅把柏林市的瓦砾清除干净就需要20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简直比登天还难。事实果真如此吗?)

2、课堂讨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教师及时引导:高素质的劳动力是由于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欧在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为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是由于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先后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如核能、计算机、激光、宇航等。同时,又对传统的工业部门,如钢铁、汽车制造等进行了固定资本的投资和技术改造,对农业部门也注意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程度。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后,极大的促进了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次,战后美国加大对西欧的经济援助在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指的是西欧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促进了对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

3、看图学史:《 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

(教师启发式提问:欧盟包括哪些国家?它的前身是个什么组织?)

(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特色论坛:欧共体建立的原因是什么?

(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60年代建立“欧共体”。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2、思维拓展:欧洲联盟成立后,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三)欧洲联盟的建立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使用统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同时,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六、本课小结

1、促进欧洲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战后欧洲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2、欧洲走向联合的两个阶段: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由经济合作—→经济政治一体化

3、影响:见P56影响

七、板书设计

(一)、战后初期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措施:社会改革、调整政策、利用美援、宏观指导、发展科技 典型:德国:原因——政治改革、非军事化、美国扶持、制定政策、重视科教、人民素质 成果——50年代进入繁荣时期

60年代初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原因:经济发展,西欧国家联系密切,开始一体化进程 时间:1967年成立

目标:争取自由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影响:政治上——成为威胁美国的新的一极 经济上——改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

(三)欧洲联盟的建立 时间:1993年

成员:到2004年25个成员国 总部:布鲁塞尔

简介:统一护照;统一货币;盟旗;盟歌; 主要机构: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联盟委员会;欧洲法院等; 影响:政治上――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

经济上――欧盟成员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八、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九、教学后记:

第11课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够了解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科技革命推动下,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曲折和波动。

3、过程与方法:

战败后的日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特别是重视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大力发展经济,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从50年代中期起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难点:美国对日本政策的转变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原子弹爆炸后的日本广岛、长崎。由此导入。

(一)、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

1、大战对日本的破坏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一段,讨论文中问题。

2、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3、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4、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

5、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日本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

(二)、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1、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议一议: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引导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主观:引进外国先进技术、重视教育及先进的企业管理体制等。客观:美国的扶植。)

经济高速发展使日本发生了巨大变化,达到了欧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发达水平,完成了自明治维新开始的在世界体系中从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的转变。

2、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表现

日本在经济上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影响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军费逐年增加,向海外派遣军队,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战争史,修改教科书。存在的问题

经济严重对外依赖,原料依靠进口,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就业人口转移,城市人口激增,其中新中间阶层比例不断增大。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形成了“大众消费社会”。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缩小,农民的收入与工人相当。

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间阶层”。

战后西欧与日本都乐于也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一点是促使两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至始不移地坚持和贯彻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改革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

六、本课小结

七、板书设计

发展原因:社会改革、美国扶植、非军事化、制定战略、发展科教、利用战争 经济成就: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后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政治状况: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成为美国战略伙伴 阶级矛盾:贫富差距、不满情绪

社会危机:毒品泛滥、邪教横行、社会暴力 极右势力:军国主义

八、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九、教学后记:

第 12 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3)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要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与方法: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因素,改革归于失败,仍然没有克服斯大林模式所存在的弊端。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难点: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无法打开局面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本课内容涉及的历史人物多有争议,苏联的解体过程及缘由至今仍有诸多历史之谜,众说纷纭。教材的叙述简约概括。教师在上本课前,多搜集各种资料,上课时可适当地给学生补充。在课前布置学生查询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相交流,这样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能有自己的分析。)导入

复习旧知: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建立的?

一、赫鲁晓夫改革 人物介绍:赫鲁晓夫

小组活动: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经济、政治方面)

线索梳理: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什么做法? 畅所欲言: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

(强调赫鲁晓夫将苏联出现的问题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成效不大。)

二、匈牙利的改革

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作一简要介绍。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明确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大为十几个国家,阵营壮大。提问:东欧各国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让学生举一例,明确东欧各国之所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有重大关系,所以最初各国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随着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显露,各国先后进行了改革。

匈牙利的改革是东欧各国改革中较为突出的,也是较早的。(指导学生阅读小字“匈牙利事件”的介绍及本课引言部分,了解匈牙利改革的背景。适当补充相关资料)讨论:这一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匈牙利事件后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的改革举措。改革的各项主要措施教(按照课本内容讲解,列表格进行归纳总结。)提问“改革将给匈牙利带来什么影响?”改革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一时成为“令人羡慕的东欧之窗”。但是,从70年代中期起改革遇到了挫折。随着改革陷入困境和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国内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长。

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大都成效不大。(结合课后“自由阅读卡”简单介绍“布拉格之春”,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东欧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目的是摆脱苏联的控制,所以苏联以武力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这反映出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这也是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线索梳理:匈牙利事件的大致经过。

历史小沙龙:匈牙利改革的原因、措施、结果。

学生自学中国改革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说一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什么作为改革的重点?结果怎样?为什么?(教师强调首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结果效果不佳,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这是由于改革没有对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予以重点调整,改革仓促,阻力较大。)课堂讨论: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影响。

(80年代后期,改革转向于政治体制方面。在党的建设方面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党。在政治体制上推行多元化,实现多党制和西方式三权分力。)

六、本课小结

从结果上看:共同之处是都没有找到一条真正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结果都遇到挫折甚至失败。

七、板书设计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揭露批判斯大林

(2)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主;失败原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二)、匈牙利改革

背景、内容、结果。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背景、内容、结果。

八、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九、教学后记:

第 13 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80年代东欧各国的困难局面,东欧剧变的情况等。苏联解体;

(3)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苏联解体等史实,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要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东欧剧变的实质、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二战后欧洲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出示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结合地图明确东欧各国的地理概念。指出80年代末这些国家风云突变,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提出问题:东欧为何会发生剧变? 讲授新课:

(一)、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的历史背景

首先肯定东欧国家4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接着指出它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种种问题。

2.东欧剧变概况和实质

从1989年到1992年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急剧变化:短短 的两三年间,执政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丧失政权,各国社会制度也发生

了根本变化。其中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思考与讨论:东欧剧变的实质和原因?

东欧剧变的实质: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挫折。

小组活动: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二)、苏联的解体 知识回顾:戈氏上台后,首先把什么作为改革的重点?结果怎样?为什么?

(教师强调首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结果效果不佳,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这是由于改革没有对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予以重点调整,改革仓促,阻力较大。)

课堂讨论: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影响。

(80年代后期,改革转向于政治体制方面。在党的建设方面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党。在政治体制上推行多元化,实现多党制和西方式三权分力。)

思维拓展: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提出把苏联的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意味着什么?(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开始。在关键时刻,苏联一些高级官员发动了“八一九事变”)

议一议: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教师指出“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事变后叶利钦掌握控制了全局,但它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内部原因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外部原因是西方国家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

说一说:苏联解体的标志是什么?

小组活动: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出现不同的结果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

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六、本课小结

以讨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我们有哪些启示?作为本课小结。

七、板书设计

(一)、东欧剧变

时间:80年代后期起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无独立自主权

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的模式

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

执政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推动;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二)苏联解体

(1)经过:

“改革”: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无法打开局面 动荡:多党制,经济滑坡,民族分离,党内斗争

剧变:《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八一九事件”

《阿拉木图宣言》和苏联解体

(2)原因

历史原因:体制弊端和政策错误,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戈氏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造成严重后果

八、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九、教学后记:

第 14 课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正确理解以印度为代表的大部分亚洲国家在战后初期获得独立的原因。认识东亚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认识和总结各国、各地区发展经济的共同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亚非拉广大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在振兴民族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维护主权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结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国际力量。要正确认识到,亚非拉各国在取得民族独立后,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推进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为此也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教学重点应从阐述独立前的解放斗争转到独立后的民族振兴上来。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难点:印巴分治。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已经学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今天,我们来学习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由此导入。讲授新课:

(一)、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简要介绍本课的导言,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亚非拉国家纷纷取得独立,走上独立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道路以及殖民体系崩溃的概况。

组织学生讨论。如:(1)结合尼赫鲁庆祝印度独立的讲话,谈谈印度历史上遭受的“厄运”,谈谈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艰难历程和不屈的斗争精神。(2)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3)结合当今国际时政热点谈谈你对印巴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4)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重点理清印度历史发展的以下线索:

(1)印度于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18世纪中期被英国完全占有,1858年英王派总督管辖印度,直到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结束了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和近200年的直接统治历史。

(2)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先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次大战后、二次大战后进行了许多次民族独立斗争,直至最终获得独立。

(3)1950年印度共和国建立后,实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并发起不结盟运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在科技方面取得突出成就。(4)印巴之争的历史根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曾在南亚次大陆共同生活了十几个世纪,他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使这一地区分裂并由此开始了印巴两个国家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冲突。

(5)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获得独立,各国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70年代的新加坡和韩国,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以年增长率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超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为“70年代的奇迹”。然后教师强调:中国、朝鲜、越南等国革命胜利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新加坡和韩国的工业化 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 你对目前新加坡和韩国的印象怎样?南了解市场上有哪些韩国产品? 目前新加坡和韩国以是工业化国家,教材讲了它们哪些方面的成就?

新加坡和韩国发展经济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措施有哪些不同之处?对我国有何借鉴作用?

(三)、西亚经济的发展 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 你了解西亚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吗?

海湾周边有哪些国家?该地区的石油资源储藏情况怎样? 海湾地区国家在独立后为了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

(四)、中国经济的腾飞 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

1、中国内地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在哪个时期,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中国内地经济起飞是在什么时期?起飞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香港地区经济的繁荣

香港何时回到祖国怀抱?香港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什么会出现和保持经济的繁荣?

3、中国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 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 台湾地区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亚洲“四小龙”是指哪四个国家和地区?

六、本课小结:

讨论作结:有人说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东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地区。你能否结合历史说明这个观点?

七、板书设计:按以上逐条板书。

八、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九、教学后记:

第 15 课

非洲独立运动和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迅速,到90年代初,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结束。战后,拉丁美洲的古巴、巴拿马等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的背景下,亚非拉的一些民族和国家间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并发生了地区性战争。分析其原因和影响。教学重点应从阐述独立前的解放斗争转到独立后的民族振兴上来。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前一课的内容,然后指出本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非洲独立运动和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由此导入。讲授新课:

(一)、非洲的独立运动

组织讨论。如:(1)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殖民灾难最早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此后,可恶的欧洲殖民主义强盗从事过哪些令人发指的罪恶活动?(2)苏伊士运河在战略、经济、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位?(3)结合地图概述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主要经过。(4)结合课外阅读,谈谈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贡献。

在理清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主要线索的同时,重点介绍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政治军事地位和经济价值:

(1)殖民主义者奴役非洲的情况。15世纪,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最早踏上非洲大陆,此后西方殖民主义者接踵而来。其罪恶活动有始于16世纪的黑奴贩卖活动,19世纪末掀起的瓜分狂潮,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等。

(2)苏伊士运河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苏伊士运河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之处,于1869年11月17日向国际运输开放,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无船闸运河,可昼夜通航,具有极高的交通与战略地位。它的通航,大大缩短了世界贸易运输的航程。苏伊士运河位于当今世界的天然油库中东附近,连接着红海和波斯湾沿岸港口,扼欧洲通向印度和东南亚及东亚地区港口等航线,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开罗独立广场,面对数万兴高采烈的人民群众庄严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国军队被迫撤出苏伊士运河区。这一震惊全世界的历史事件,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

(3)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情况。埃及率先发起了独立运动,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英国支持的法鲁克王朝;1953年6月18日,埃及废除君主制,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并挫败英、法、以的联合军事干预。埃及的独立运动将非洲独立浪潮推向高潮,五六十年代,非洲有三十多个国家赢得独立,其中1960年就有17国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西方殖民者在非洲殖民统治的最终崩溃。

(4)纳赛尔的主要贡献。领导埃及获得真正的独立;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印度的尼赫鲁、南斯拉夫的铁托共同倡导、建立了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

(二)、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

展示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情况。

第一,古巴长期处于美国控制之下。第二,1956年12月,卡斯特罗等81名革命青年乘坐“格拉玛”号游艇由墨西哥回到古巴,在古巴科罗拉多海滩登陆,展开了反对美国支持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革命斗争,受挫后卡斯特罗等人潜入山区,与农民运动结合,进行游击战争。1959年1月,游击队进入古巴首都哈瓦那,打败了巴蒂斯塔反动武装,建立了独立、民主的新古巴。第三,古巴革命政权建立后实行国有化改革和土地改革,1961年宣布为社会主义国家。古巴的独立沉重打击美国在拉美的霸权,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提问 “继古巴独立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什么?” 第一,结合地图指出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巴拿马地峡上,1914年建成通航,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著名国际航运水道。它的通航,使两大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麦哲伦海峡缩短5 000~1.4万千米,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第二,历史上,美国通过与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取了修建和经营巴拿马运河的永久性权利。运河通航后美国一直把持着经营和管理权,后来又将运河周围1 400多平方千米的地带划为运河区,形成“国中之国”。第三,近百年来,巴拿马人民为收复运河主权,维护民族尊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1977年9月7日,巴美双方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规定在1999年12月31日前美国从巴拿马撤出全部驻军并将运河归还给巴拿马。第四,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政府正式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结束了美国对这条黄金水道长达85年的殖民统治,使运河成为名副其实的“巴拿马的运河”。

六、本课小结

提问:

1、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原因、重要经过、结果、意义。

2、简述战后拉美工业化的政策、成就、问题。

七、板书设计:按以上逐条板书。

八、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九、教学后记:

第 16 课

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中东地区的地理范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引文、图片等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通过对中东地区动荡局面形成原因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与探究”的收获与成果,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相关图片.讲授新课:

(一)、巴勒斯坦地区的“分治” 介绍导言中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切入本课主题──动荡的中东地区。展示中东地图,并介绍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

第一,“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第二,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第三,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第四,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60%以上。

回答问题:(1)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2)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3)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第一,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莱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该地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外约旦(今约旦王国),西部为巴勒斯坦(包括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第三,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1922年7月24日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为他们在早已成为巴勒斯坦人家园的、犹太人古老的祖居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减少了障碍。第四,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约旦河以西的2.7万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第五,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反对181号决议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二)、中东战争

五次中东战争的情况。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打响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英、法、以的侵埃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挑起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六月战争”、“六天战争”。1973年,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而进攻以色列,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四次中东战争和迄今不果的中东和平进程,充分反映出二战后该地区的“战火频仍”和局势动荡的特点,反映出该地区和平进程的艰难。(3)引导学生归纳历次中东战争的争夺目标和严重后果。第一,中东战争的主要争夺目标是土地或运河主权,其次是争夺水源。第二,中东战争的严重后果。据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余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开支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严重。为防范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全民皆兵,多年保持着庞大的军费开支,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三)、海湾战争

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强调:

1、1991年的战争,2、2003年的战争 然后和学生讨论:为什么海湾地区一再发生战争?

(四)、巴以的和战

提问:(1)“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进一步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进行分析:(1)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英国一战后的“分而治之”,联合国二战后进一步的“分而治之”,都说明列强在利用当地民族、宗教矛盾插手该地区事务。(2)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领土争端是阿以之间争夺的实质问题。(3)水资源问题在中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围绕着水资源问题,阿以进行着殊死的斗争。(4)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耶路撒冷被视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告以耶路撒冷为首都。对耶路撒冷的争夺使巴以斗争罩上民族宗教的外衣,它增加了该地区和平进程的难度。

六、本课小结

小结讨论: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理清线索:地理位置、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之争、水资源之争、宗教之争)

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地区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问题,先由学生简要回答,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拟订出切口较小、内容具体的讨论题目。如:(1)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2)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试作简要介绍。(3)拉宾对解决中东地区和平问题做出过哪些努力?(4)中东地区内部对实现该地区和平存在哪些障碍?(5)就国际方面而言,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七、板书设计:按以上逐条板书。

八、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九、教学后记:

第17课

美苏“冷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征

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的性质和美苏争霸的影响 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学法指导 导入新课:

回顾二战中美国、苏联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一张厚重的、隔断东西方的“铁幕”缓缓降临,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就此形成,并主宰了此后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讲授新课:

(一)、杜鲁门主义

1、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及原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课件展示:杜鲁门在国会演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思考:什么是“冷战”政策?为什么它们要“遏制共产主义”?

多媒体演示并引导学生看《世界政区图》,回忆二战后在欧洲、亚洲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害怕共产主义影响扩大,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等一系列手段,极力遏制共产主义。

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采取直接军事行动呢?(提示学生结合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思考此题,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

教师指出: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在富尔敦发表的演讲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接着,美国有步骤地抛出了一个个冷战措施。一年后,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了,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它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展开。

2、马歇尔计划

“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3、“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建立北约。它的成立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1949年4月,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美国、加拿大和英、法等西欧国家共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多媒体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地图为背景,依次出现丘吉尔、杜鲁门、马歇尔的画像提示学生。

针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有什么反映?

多媒体演示:二战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形势图。

因此,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结果是在欧洲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大军事集团日益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

课堂练习: P96思考题

(二)美苏争霸

教师指出: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主要在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1953年赫鲁晓夫担任苏联的领导人,他逐步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

引导学生读课文,填写下表:教师强调每一阶段的特点和对华关系 阶段 时间 特点

美国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肯尼迪 赫鲁晓夫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第三阶段 80年代

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里根

戈尔巴乔夫

六、本课小结:

引导学生概括“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走向。

七、板书设计

一、杜鲁门主义

1.什么是冷战政策?(1947年)

丁ぜ极鳨锻义不1.À么丯暷儘房敖笟(Q947t帉ᅠ

2.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步骤

1)杜鲁门主义的出笼—冷战的开始(1947年3月)

2)马歇尔计划的抛出(1947年6月)

3)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即北约)

3.两极格局的形成—《北约》、《华约组织》组织的建立 有@ 3 廋稗匧奿褋浬冦组织縈ウ北厦縉@

3.$亁朼桀岄癢弐戔 〗厦縋、《ぎ厦组织縋ツ织纄盺廋窠

二、美苏争霸

1、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2、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3、第三阶段

80年代

八、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九、教学后记

第18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继续实施其全球战略目标;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过程与方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科索沃战争不仅对南联盟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国家联盟)实力对比的变化;运用政治和经济的辩证联系的观点,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根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对科索沃战争要有正确的认识。难点: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人道主义干涉”这一借口。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提问: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的发展?

讲授新课:

二战后,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美苏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各有攻守。它们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两极格局的终结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回忆提问:“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世界格局”。“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当今世界的格局由两极发展成“一超多强”,“一超”是美国,“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引导学生阅读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原因何在?第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下以美苏对抗为背景的世界大战隐患随之消失。第二,冷战后,世界大国彼此之间关系,表现出既竞争对立,又彼此依存的特点。第三,冷战后,国与国的竞争,从两极格局时期的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对抗,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冷战时期与后冷战时期两个阶段。冷战年代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主旨仍是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美国的霸权野心还不断膨胀,从遏制共产主义发展到试图凭借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从充当西方世界的盟主发展到确立“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并不时大肆动用武力和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以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志。这一做法,遭到了包括西方主要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从这一角度上看,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是不得人心的,美国也不可能独霸世界。

(二)、科索沃战争

这一部分时,教师首先讲述冷战结束后,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纠纷不断,局部性的、区域性的、小规模的冲突比起冷战时期甚至还有所增加。接着,学习科索沃战争的经过,教师可以采取叙述的方式,或者放映有关科索沃战争的资料片,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美国霸权主义的罪行。然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科索沃战争进行评价,要突出科索沃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尤其要提到,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问题探究: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视频资料展示:科索沃战争

讨论:组织学生对科索沃战争进行评价。

新闻报道,回顾屈辱一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可图片展示)。

动脑筋:有人认为北约是为了维护人权和正义才轰炸南联盟的,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结合活动与探究:评价美国的人权观)

联系现实:美国经常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幌子,指责、干涉他国内政,中国该如何应对?

小论文:如何看待“人权高于主权”?(三)、多极化趋势

当今的世界格局可以类比成一个五角形,不过其中的一角要胜于其他角,因为美国无论从经济和军事力量来讲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从二战后一直保持了资本主义强国的优势,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目前,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源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

极化的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初见端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它们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西欧、日本和美国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六、本课小结: 教师向学生指出,世界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了联合国的基本准则,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受到严重挑战。这对世界的和平进程是极其不利的,教育青少年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七、板书设计:按以上逐条板书

八、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

下载高一历史(上)新课标教案(全套)[岳麓版]6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历史(上)新课标教案(全套)[岳麓版]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岳麓版

    山东省济宁二中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岳麓版 第一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2012-2013学年度高一历史教学进度(岳麓版)

    专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和贯彻二期课改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6)[五篇模版]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6)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13课六王毕 四海一 桂林市穿山中学 马志辉 一、课标内容: 1.知道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一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能力培养:指导学生通过报刊、书籍和网络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目标 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知识目标: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概况。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容、关系及其实......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东晟中学:杨业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时] 第1课鸦片战争 [课标内容]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岳麓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现代人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