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05:1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一篇: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在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对于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学科作为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科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还能够扩展小学生的思维创新性和灵活性。本文通过对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043-01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最终教学目标。逻辑思维是一种渐进式、有步骤以及有条件的一种固定思维模式,主要是利用概念以及推理等形式进行一系列的思考活动,特别是对于接受奥数考试以及常规考试的学生而言,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积极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积极鼓励学生提出有关教学内容的相关问题,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重视数学课程的总体概念,建立学生逻辑思维的整体性,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培养逻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大量的研究和讨论结果明确显示,7~12岁的年龄阶段是小学生思维转变和形成的主要时期,不仅仅是小学生好奇心、提出质疑以及求知欲的主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和观念的启蒙时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小数、分数以及公式等数学知识属于一种十分抽象的教学内容,加减乘除等算数方法则是带领学生走入抽象世界的启蒙大门,思维能力也由此开始逐步提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利用分析、推断以及推理等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充分掌握数学课程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更加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和未来工作当中。

二、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粗略

1.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中充分表明,在学生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可以容易理解的形式,并进行彻底的分析和灵活的应用,而情境教学是学生最为喜爱的一种教学模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沉闷而又严肃的课堂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天性以及学习的兴趣。因此,数学老师需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积极为学生构架一个真实而又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利用小学生的天性和特点,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和课堂计划,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需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利于学生开展学习讨论,学生只有具备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才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的设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利于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心中所想的数字,但是不管是较大的数字还较小的数字老师都能够立即说出结果,在此期间,学生对于老师如何又快有准的判断提出疑惑,此时老师开展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带着渴望和好奇的心态进入到全新数学知识的学习之中,这样能够将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进而更加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性

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具有抽象观念的课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将数学课程的抽象概念融入到学生的逻辑思维中,可以采取多媒体辅助、与实践生活相结合的方式等,老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例如:老??在讲解有关图形的数学知识时,则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形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在电脑屏幕上,并且针对同一图形的教学,可以利用电脑设备的缩小和放大功能,进行纵向比较,将每一图形不同形态的变化规律清晰呈现出来,更加利于学生对于各种图形特点的了解和记忆。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利用教学用具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数学知识。这种更加直观的教学模式能够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对于抽象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更加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3.加强教学内容关联性

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短时间所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够扩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小学的教学阶段跨度6个年级,因此,需要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各个年级的逻辑思维培养方式和重点各不相同,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对于抽象逻辑的兴趣培养,中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则需要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则需要确保逻辑思维能力的保持和发展。因此,对于数学老师而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具有跳跃思维的发展能力,随后,需要加强对于学生已有思维能力的强化和记忆。老师则需要根据每一名学生的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采取递进的方法积极扩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如此,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安排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针对学生的认知程度,提出利于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因材施教,对于数学思维能力过于突出的学生而言,则可以适当安排奥数等扩展训练,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则需要重新梳理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逻辑思维是确保学生未来学习的基本素养,当今社会,各种社会信息大量袭来,只有利用正确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学生小学阶段积极培养其认知的理性。

参考文献:

[1]何晓芬.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8).

第二篇: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研究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抽象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21-02

抽象思维作为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很大的帮助,它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探究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一、应用形象,认识本质规律

形象思维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过程中的“垫脚石”.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我们可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形象思维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心理活动,进而有助于学生探究理论知识的本质及其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认识知识的本质.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三视图》时,教师可以利用提前准备的方块让学生进行立体图案的搭建.学习《三视图》,要求学生有空间想象能力.但是,很多学生的空间能力并不足以应付《三视图》提出的要求.鉴于这种情况,教师提前准备好一些木块,教师利用这些木块搭建出课本上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实地的体验立体图形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搭建出实体的立体图形,对于学生绘制三视图有很大的帮助.直观的演示可以让知识变得更加形象,从而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轻松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二、借助参数,开展形式运算

借助参数,开展形式运算是指在具体运算过程中,利用字母代替未知数进行运算的过程.形式运算有别于具体运算,是一种抽象的运算形式.因此,形式运算也是锻炼学生抽象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利用参数进行形式运算,进而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前,教师给学生列出这样一道题:两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同向行驶,甲车的行驶速度为70 km/h,乙车的行驶速度为60 km/h,甲车比乙车早1 h经过B地,请问A、B间的路程是多少?只有几位学生给出了问题的答案.这时,教师并没有立即给学生讲解这道题的解决方法,而是开始了课本内容的讲解.在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让学生重新思考这道题,很快学生便利用参数x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式子:假设甲车从A地到B地行驶的时间为x h,则70x=60(x+1),解这个式子得出x=6,那么A地与B地之间的路程就为70×6=420(km).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假设进行形式运算的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三、实验操作,发挥表象作用

表象就是指人们思维意识里对一种客观事物的客观印象,它不仅具有一定的形象性,还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同时,它可以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特点和关键特性,还可以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因此,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调动学生的感知,充分发挥表象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其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发现他们普遍运用了两种方式进行验证.第一种方法是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三角形的三边长,然后利用直尺画出三角形,最后利用量角器测量最长边的对角是否等于90度;第二种方法是先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用直尺测出三角形的三边长,最后把长度代入勾股定理的式子中验证是否符合.这两种方法均是验证勾股定理的好方法.学生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勾股定理是正确的.通过让学生验证勾股定理的准确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都听得很认真,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表象思维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在实际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感知,进而调动学生的表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四、逐层深入,尝试解决问题

利用抽象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真理,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逐层深入,使学生能够跨越具体形象思维,学会利用抽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教师首先逐个分析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然后让学生在练习中进行巩固.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下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所有条件:角角角(AAA)、角角边(AAS)、角边角(ASA)、角边边(ASS)、边角角(SAA)、边角边(SAS)、?边角(SSA)、边边边(SSS);接着,把其中重复的条件:ASS、SAA删除,然后利用举反例的方法把其中的非判定条件删除.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很容易把判定定理“角角边(AAS)”和非判定定理“边边角(SSA)”混淆,所以教师在举反例的过程中着重对“边边角(SSA)”进行讲解.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然后依次用彩色粉笔标出S、S、A,紧接着再以两边夹角的顶点为圆点,以已知角对边的长度为半径,过第三条边画弧,这时可以看到圆弧与第三边有两个交点,也就是说当“SSA”为条件时会出现两个不相同的三角形,所以“SSA”不能充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实践证明,逐层深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提升是有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之一.在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也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总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应用形象、借助参数、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等途径,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规律、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 考 文 献 ]

[1] 田彦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思考”“探究”材料的教学功能[J].中学数学研究,2007(7).[2] 陶俊.设计开放型习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2002(9).[3] 方厚良.谈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抽象与培养[J].中学数学,2016(7).(责任编辑 黄桂坚)

第三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同时,逻辑学和心理学都研究思维,但它们的侧重面有所不同。逻辑学主要从思维的结果(或产物)如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来研究,而且着重研究正确思维的规律及形式,以及这些认识结果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则主要从思维过程本身来研究,着重研究思维过程中的规律,以及导致形成某些认识结果的内在的隐蔽的原因。由于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是密切联系着的,所以心理学与逻辑学对思维的研究也要紧密联系,并且相互补充。我们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也同样要注意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紧密联系这一特点,忽视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人类思维发展有着不同的阶段。人的逻辑思维一般在小学三年级左右开始有较为明显的发展。主要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它是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思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形式逻辑思维:简称逻辑思维。它是以同一律为核心规律,进行确定的、无矛盾的、前后一贯的思维。它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的每一个概念必须是确定的。例如,A就是A,不能既是A又是非A。在小学数学中每一个概念也都必须是确定的。例如教学约数、倍数时,把0排除,否则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也要包括0了。

形式逻辑思维的特点主要是从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上进行思维。它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也称为普通思维,形式逻辑也称普通逻辑。一般地说,10—11岁是过渡到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这时学生的概括能力有了较显著的变化。

2.辩证逻辑思维:简称辩证思维。它是以对立统一为核心规律而进行的思维。它着重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概念的矛盾运动来进行思考。它把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联系起来,对事物的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进行思考。它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必须在形式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据心理学家研究,9—11岁学生的辩证思维才开始萌芽。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都有关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规定基本,即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里所讲的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大纲中明确提出,“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这表明,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一些良好的思维品质。

为什么在小学以培养初步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力为主呢?个人体会有以下两点。

(一)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都是由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也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都是经过人们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论证得出的真正的科学结论,只是不给学生进行严密的合乎逻辑的论证。即使这样,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发生了“飞跃”或“质变”。具体地说,10—11岁学生开始能逐步分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能初步掌握比较科学的定义,能领会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能独立进行一些简单的逻辑分析,并进行间接的推理(即由几个判断推出新的判断)。因此可以说,这一阶段正是发展学生形式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既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有人一度提出,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这一点值得商榷。第一,根据心理学研究,创造思维是人们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它有普通思维的特点,例如在解问题时,也有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等阶段。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有想象的参与。另外,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从多数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也就是说,发展创造思维首先要有逻辑思维做基础。其次,人们的一般思维活动中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可以说,发展逻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着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品质。但是如果把创造思维作为基本要求提出来,对小学生说就要求太高了。此外,由于创造思维这一过程本身比较复杂,心理学的分析研究还很不充分,还难以具体说明它的内涵,要在小学里提出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就更困难了。也有人强调小学数学应着重发展辩证思维。这也值得商榷。如前所述,辩证思维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需要有一定的形式逻辑思维做基础。而且从小学数学内容来说,虽然有些内容能够反映辩证思维的某些规律,但有很多内容受到一定的局限。例如,对加与减,可以说是相反的运算,两种运算相互依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就不好讲,因为还没有学过负数。另外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说,9—11岁才开始萌发辩证思维,显然比形式逻辑思维发展得晚。因此在小学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还为时过早。在小学只能结合某些内容适当渗透一些唯物辩证观点的因素,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材料,而不是讲辩证法。例如,讲整数加法与减法时,可以通过实例说明它们是相反的运算,是相互依存的;讲分数乘除法时,可以通过实例说明两种运算在分数中可以相互转化。

通过本次继续教育中对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逻辑教学的学习,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中逻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利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不断地加强。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

杨小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下面就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以下做法和想法。

1.先备学生再备课

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先做人,后求知。所以教师要用心备学生。想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必须先了解你的学生离具备核心素养还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师的体验,都是用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心,轮带几届学生,基本都是同样的授课模式。教师备好课不容易,教好课更不容易。我们也许应该改变思路,在以人为本的课堂,备好学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个新班级,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及学习情况至关重要。在数学学习方面,可以从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做初步评价,对某方面表现突出或者欠缺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了解学生的途径中,可以以谈话的方式开展调查,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或者偏见需要正确的引导,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不排斥这门学科,慢慢地产生兴趣。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和科学精神的载体。每个老师应以人文关怀为起点,让学生健康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和质疑的能力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习的习惯,课前准备的习惯,主动发言的习惯,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认真审题和验算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勤于动手、团结协作的习惯,归纳总结反思的习惯等。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生本人是主体,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是影响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关键,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共同协作,保持交流探讨,才能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3.加强数学课堂的实践活动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计算也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严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布置课外练习时,应多提供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漏洞,进而给予准确的指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安排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思考问题、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不断完善,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下面列举几个教学实例:

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题,22页第4题。题目如下:我们班一共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来几人?

此类型题是有多余条件的减法问题,让一年级学生去甄别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排除多余条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习题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做一个情景安排,如安排20个学生为一组,本组学生再安排14人到教室外活动玩捉迷藏游戏,在室外活动的学生有6人在外面,其他学生藏起来。通过游戏体验,每个学生有固定的角色,游戏结束再回到课堂来解答这个问题,就相对容易很多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多余条件,是“我们班一共有20人”。这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初步培养,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全面思考能力。对低段学生来说,通过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也是效果显著的。

4.帮助学生制作“错题集”

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能力的必备素质。教师首先应该组织学生学会整理错题,同时高度重视学生错题集的使用,每学期安排几次全体学生的错题集展览。在数学学习中,通过错题集来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积累一些解题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题集的具体选题范围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习题;特别易错的习题;难记题;教师指定的典型例题,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应在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补充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正确的心理素质很有作用的习题。总之,选题量不一定要多,选题要尽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抄题目,留下足够的空间解题和注释。注释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解题关键、原则、方法等。学生在整理错题集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纰漏和困难,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同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后,逐渐形成独立思考、思维缜密、不畏困难、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科学精神,在文化基础的积累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会学习的自主发展能力。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习惯,树立一种正确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意识到:做好、用好错题集是自主学习的迫切需要。

数学学科的教学需要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在严谨、缜密的文化基础上,要发展学生责任担当的意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健康生活,学会学习。核心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任重而道远,在教学研究的路上和学生共同学习,不断完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终身事业。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新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并且还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很好地配合,将课改的思想贯彻到每一科学科之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行为习惯十分关键的一个阶段,也是引导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1.教学目标模糊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更应该清楚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要懂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目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并不明白自己的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在课堂上,完成教材中的任务,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解,形成一种灌输式的教育,导致学生接受度较差。

2.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的讲解为重点,使本来就抽象的数学课程更加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反感心理,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要性

1.是学生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促使学生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础因素。小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认识,从形象到抽象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观察到的事物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当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这个过程,那么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便是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2.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

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除了让小学生能够掌握课本的知识,对数学的认识除了识图和计算之外,更多的是重视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的杂乱无章的知识进行整理,最终将这些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而这个知识体系形成的过程,便是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的最好凭证。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基础的课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们也积极配合改革工作的进行,在学习新课改的内容同时,也尝试着将新课改运用到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但是根据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在教学上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值得反思,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需要结合一些实例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以期望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1.培养学生数学语言逻辑性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通过机械训练,都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但是如果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讲解自己思考的过程,却很少有学生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这就反映了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只能浮在表面,导致学生在遇到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时,便会十分困惑。而通过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对问题理解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将自己大脑所接触到的知识点进行提炼、加工,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好锻炼。因此,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该明确这一点,并且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进行逻辑思维的练习。比如:在小学数学“相遇问题”这一课题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强,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推导和讲解可以很清晰地分析出相遇路程、速度、相遇时间之间的基本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问题思维与想象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能力与想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观察,进行思考、分析,探究性寻找问题的答案。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问题时要确保问题具有启发学生的特性,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小学数学“梯形面积计算”这一课题中,教师可以通过前一个知识点“三角形面积”的讲解,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己推断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养成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3.思维生活化开展

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将数学与小学生的生活融合,在生活中穿插数学学习内容,例如在询问到小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和时间时,可以通过设定情景的模式来询问,并在询问的过程中设置题目,假定设置速度和时间,计算出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等问题,让学生避免枯燥乏味的数学题目而是变成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既有趣又提高了学生探索自身问题的积极性,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生活化思维的提升,会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讨论与建议

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正视问题的存在,并且积极配合课改,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时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积极性不强,教师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都是严重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原因,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逻辑性、问题思维能力、想象思维能力等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孙老家镇中心小学 山东】

下载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 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心得

    小学数学 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心得 摘要: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与任务越来越明确,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做好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培......

    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摘要】 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期,关乎学生身心发展. 新时期数学教学要求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将逻辑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数......

    小学数学教学中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逻辑思维的能力,所谓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是指使学生初步学会比较、分......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5篇材料]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之一,以培养“基础能力”为主,人们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大多是在语文课中学习和发展的。但是,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课程不仅......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5篇)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姓名 系部 专业指导教师 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张晗学号 20*** 初等教育系 小学教育 曹先玲职称 副教授 年月日 长沙师范学院......

    教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周新梅 (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信息工程系统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有: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发现和......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倘若能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比较法,就能使一些表似实异的概念或研究对象条分缕析,思维和认识必然清......

    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 长征小学-------张泽育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方向标,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