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实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案目录(1)
第一单元 藤野先生(2 — 12)
我的母亲(13 — 21)我的第一本书(22 — 26)
列夫·托尔斯泰(27 — 30)5 再塑生命(31 — 38)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39 — 40)
第二单元 雪(41 — 44)
雷电颂(45 — 50)8 短文两篇(51 — 53)
海燕(54 — 59)组歌(节选)(60 — 66)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67 — 68)
第三单元 敬畏自然(69 — 7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74 — 79)旅鼠之谜(80 — 87)
大雁归来(88 — 93)喂——出来(94 — 99)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100 — 101)
第四单元 云南的歌会(102 — 107)
端午的鸭蛋(108 — 113)18 吆喝(114 — 118)春酒(119 — 126)俗世奇人(127 — 131)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132 — 133)
第五单元 与朱元思书(134 — 141)
五柳先生传(142 — 148)马说(149 — 152)
送东阳马生序(153 — 155)诗词曲五首(156 — 163)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164 — 164)
第六单元 小石潭记(165 — 168)
岳阳楼记(169 — 174)醉翁亭记(175 — 180)
满井游记(181 — 185)诗五首(186 — 194)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195 — 196)
※课外古诗词诵读※
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送元二使安西(—)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无题(—)相见欢(—)
登飞来峰(—)清平乐村居(—)
※名著导读※
《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附录
欣赏唐人狂草(—)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标点符号用法(—)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班级:八年级2 班时间:2009年5 月18日
科目:语文课型:新授课课题:17:端午的鸭蛋
17:端午的鸭蛋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苋菜、腌腊、络子、车胤”等词语,学习运用“萧然起敬、囊萤映雪”
两个词语。
2,了解各地的端午节的风俗,了解作者家乡独特的端午习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4,体会作者在写作中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读出情趣。
2,整体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体会作者在写作中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同学们大家好,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在你的家乡端午节有哪些习惯?(师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王曾祺先生《端午的鸭蛋》,一起去看看王增祺先生的家乡江苏高邮,端午节是怎么过的。板书《端午的鸭蛋》。2,作者简介,王增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尽可能读出文章的风味、情趣。
2,指出一组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注意以下字词苋菜、腌腊、络子、车胤读音。
3,学生自渎课文并思考: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出示小黑板)A,概括课文各段的大意。
B,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详写那些风俗?略写那些风俗?为什么这样安排? C,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引用《随园食单-小菜单》中《腌蛋》一文有什么作用? D,高邮咸蛋与别处的鸭蛋有什么不同?
E,文章中介绍了几种鸭蛋的吃法?孩子们喜欢那一种,为什么? F,文章结尾“囊萤映雪”的故事理解? 4,师生供讨论。
三,体会作者在写作中的语言特点。
A, 浓厚的口语色彩。
1,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鸭多,蛋也多。
2,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3,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红油九冒出来了。B,与书面语汇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1,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量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四小结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在小小的鸭蛋壳里品出生活的滋味,同时流露出作者对童年时生活的怀念,对故乡的热爱。同样我们小时候光着小脚丫,串串银铃般的欢歌笑语留在了我们的心里,也能品味出生活的快乐,让我们在着快乐的生活中快乐成长。7,作业
A,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B,搜集关于端午的有关资料,如端午的来历、各地端午节的风俗习惯等等。板书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第三篇:八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第一单元:记叙的线索
课时安排:2个课时
学习目标:注意记叙的六要素,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的清楚、完整。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及要求
“想念”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二、写作指导
1.生活中,总有些人或物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时常想念。请你回忆,搜索,确定写作对象,写一篇作文。
2.话题要求写作对象明确,可以是一个让你牵挂的人,也可以是一个你曾经拥有的物品,想一想他(它)让你想念的原因。并能在文中设置一条贯穿始终的记叙线索。
三、写草稿
接下来请同学们依据自己的体会,确定写作对象,争取在下课前完成草稿。要求: ①.能够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②.语句通顺完整,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③.文中能设置一条线索,并自然而然地隐含在文中。④.语言生动,合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⑤.书写规范认真,不少于600字。
四、修改草稿 1.选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请一名同学来读,大家帮助修改。2.互改:组长负责,小组内相互修改。(主要是优等生帮助差生。)主要修改的内容:①刚才所提出的问题在自己的文章中是否存在; ②文中的错别字、病句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3.自改:在相互修改的基础上,自己再次阅读草稿,进行修改。
五、誊写要求
1、书面整洁,字体规范;
2、段落分明,一字一格,标点符号也要规范,独占一格。
六、教后记
第二单元:借物抒情
课时安排:2个课时
写作目标:恰当地运用多种表现方法,具体描写事物,写出它的特征,并融入自己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板题
以“仰望大树”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写作指导
1.城市里,乡野间,总能见到一些枝繁叶茂的大树,粗壮的枝干,撑起繁密的枝叶,如一把巨伞,隐蔽着树下的生灵。仰望大树,有时会沉醉在绿荫中,有时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或许还有敬畏和沧桑感。仰望大树,你会有怎样的情感呢?不妨发挥想象,细细体会,然后确定你想抒发的情感。
2.情感确定了,就要围绕这一感情选择描写事物的点。抒发沉醉之感,则可以多写写那浓的化不开的绿荫;抒发敬畏之情,就可以多写写大树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 3.注意描写的视角是“仰望”。
三、列提纲
接下来请同学们依据写作目标和要求自己审题,列出提纲,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层次、详略、中心等。
① 指名三名学生上台板演。②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列提纲。(提示学生:准备分几部分,每一部分写几段,每段大概多少字?怎么开头,怎么结尾?)② 学生开始打草稿。要求: 1.能够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2.语句通顺完整,能准确地表情达意。3.恰当运用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法。4.语言生动,合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5.书写规范认真,不少于600字。
(师在下面认真巡视,做有心人,随时发现学生提纲中存在的问题并梳理归类。这一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地去写,不要怕学生写不好、不怕乱、不怕杂,要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修改草稿:
1.师生共同修改黑板上3个学生列的提纲。
2.互改:组长负责,小组内相互修改。(主要是优等生帮助差生。)主要修改的内容:
①刚才所提出的问题在自己的草稿中是否存在; ②草稿中的错别字、病句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3.自改:在相互修改的基础上,自己再次修改。
五、誊写作文。
草稿写好以后誊写到笔记本上。誊写要求:
1、书面整洁,字体工整、规范;
2、段落分明,一字一格;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后记:
第三单元: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课时安排:2个课时
学习目标:说明事物要条理清晰、言之有序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及要求
以介绍一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为内容写一篇说明文
二、写作指导:
假如要你向外地的游客介绍本地的一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你准备怎样介绍呢?不妨趁周末去你所选的景点实地考察一下,收集第一手资料;或者到该景点的官网,查找关于历史沿革、建筑特色、专家评价等方面的资料。
请以介绍一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为内容写一篇说明文。写作时,注意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注意材料的详略安排。同时我们要注意: 1.确定一个说明的对象应该是你最熟悉的景点。
2.选择一个主要的说明顺序,并在局部穿插运用其他说明顺序,增强说明的丰富性。
3.开头适当对景点做些整体介绍,结尾再做一点总结,既增加文章的吸引力,也会使文章更完整。
三、写草稿
争取在下课前完成草稿。(师在下面巡视,发现写作过程中出现的较普遍的问题。)
1.说明顺序选用合理,文章脉络清晰。2.首尾呼应,结构完整。3.语言通顺,表达清晰准确。4.书写认真规范,不少于600字。
四、修改草稿
1、选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请一名同学来读,大家帮助修改。2.互改:组长负责,小组内相互修改。(主要是优等生帮助差生。)主要修改的内容:①刚才所提出的问题在自己的文章中是否存在; ②文中的错别字、病句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3.自改:在相互修改的基础上,自己再次阅读草稿,进行修改。
五、誊写要求
1.书面整洁,字体规范;
2.段落分明,一字一格,标点符号也要规范,独占一格。
六、教后记:
第四单元: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课时安排:2个课时
教学目标: 在记叙文中适当的加入描写和抒情 教学过程
一、写作指导:
真正的朋友,总会在你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挺身而出;真正的朋友,能够倾听你的烦恼,愿意了解你真实的内心;真正的朋友,不会常常把“你是我的好朋友”之类的话挂在嘴边„„请以“真正的朋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二、打草稿
要求:1.选取体现“真正”二字的事件,进行细致的记叙和描写。2.在记叙、描写时,自然贴切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3.抒情要做到贴切自然,水到渠成,情缘事而发,情有感而生。4.语言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5.书写规范认真,不少于600字。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单元:学写书信
课时安排:2个课时
学习目标:以《给爸爸妈妈》为题,写一封信。教学过程:
一、写作导引:
渐渐长大的你,是否还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欢乐和烦恼?以往跟父母无话不说的你,是否开始选择沉默?这个年纪的你,一定有着许多困惑无法解答,也一定有着许多烦恼无处倾诉。如果不愿意跟父母面对面交流,那就试着以书信的形式,向父母敞开心扉,倾诉心曲吧。题目自拟,体裁、字数不限,要尽量敞开心扉,吐漏心声。
二、作文要求:
1.要根据你真实的情况来写,写出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不要虚构。写完后不妨拿给你的父母读一读,让他们更加了解你的心声。2.态度要有礼貌,言辞要委婉平和,语言要简明、得体,注意多用敬语。
3.熟悉书信的正确格式。4.书写认真,不少于600字。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誊写
第六单元:学写游记
课时安排:2个课时
教学目标: 选材真实、典型、新颖。教学过程
一、写作导引: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都有过出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1.可以先画出当时的游览的路线图,按照游览顺序拟出写作提纲。2.概括出游览时最深刻的印象及总体感受,根据这一点确定材料的选择和叙述的详略。
3.在记叙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文化知识的介绍,或引用他人的描写、评价等,丰富文章的内容。4.书写认真规范,不少于500字。
二、打草稿 要求:
1.选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请一名同学来读,大家帮助修改。(主要选叙事不够完整的,没有细节描写的。)
2.互改:组长负责,小组内相互修改。(主要是优等生帮助差生。)主要修改的内容:①刚才所提出的问题在自己的文章中是否存在; ②文中的错别字、病句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3.自改:在相互修改的基础上,自己再次阅读草稿,进行修改。
三、修改草稿
1.选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请一名同学来读,大家帮助修改。(主要选叙事不够完整的,没有细节描写的。)
2.互改:组长负责,小组内相互修改。(主要是优等生帮助差生。)主要修改的内容:①刚才所提出的问题在自己的文章中是否存在; ②文中的错别字、病句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3.自改:在相互修改的基础上,自己再次阅读草稿,进行修改。
四、誊写要求。
1、书面整洁,字体规范;
2、段落分明,一字一格,标点符号也要规范,独占一格。
五、教后记
第十六中学八年级语文组
第四篇:八年级下册语文 《有的人》教案
北苏镇中八年级语文学案
编辑:张永茹
高艳丽
2012-4-
有
的 人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学习目标
1·把握这首诗运用对比抒发感受的写法,体会哲理性议论的作用。
2·了解诗歌语言的一般特点。
3·认识本诗所表达的活与死的辩证关系,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学习流程:
一、走近作者:
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山东省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呜咽的去烟》,《泥土的歌》,《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
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当时,全国各地人民第一次公开隆重地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诗人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念活动,瞻仰了鲁迅故居,“对着这遗迹,想念鲁迅的一生,心里感慨很深,便于11月1日写就了此诗。此诗自发表以来,一直受到读者喜爱,广为流传。
二、整体感知:
1、熟读全诗,扫清字词障碍,并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几种人?是哪几种人? 为什么要写这两种人?
2.由此看出本文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3、请找出每节诗中的对比
三、小组讨论:
1、思考这两种人对待人民的态度是怎样的?
2、思考这两种人对人生的目的?
北苏镇中八年级语文学案
编辑:张永茹
高艳丽
2012-4-
3、这两种人对社会有怎样的影响?
4、从课文中找出人民对待两种人不同的态度:
附: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 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
四、学以致用:学习了这首诗,我们懂得了哪些知识和道理? 知识:
1、本文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2、诗中的议论有什么特点?
道理:
1、人应该怎样活着?
二、对人民的不同态度,会得到 人民怎样不同的回报?
五、拓展链接:
1、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2、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把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刻苦努力,发奋图强以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老师赠语
六、课后反思:
拿 起笔来,写一写你学了本诗后的感受吧!
北苏镇中八年级语文学案
编辑:张永茹
高艳丽
2012-4-
一、1、文中写了两种人,其实是两种对立的阶级,写另种人是为了反衬鲁迅的伟大
2、本文的表现手法是对比
3、一、活着----死了
死了----活着
二、骑在人民头上--俯身做牛马
三、刻名字想不朽--情愿做野火,等火烧
四、别人不能活--为多数人更好的活
五、摔垮--记住
六、名字烂的更早--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七、下场可以看到--抬举的很高很高
三、1、作威作福,横行霸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活着为自己,死后想留名 为人民而战斗,为革命愿献身
3、侵害别人的利益 捍卫别人的利益
四、知识:
1、对比
2、形象化
道理:
1、要为人民,为社会,要勤勤恳恳,乐于奉献。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2骑在人民头上的,终被人民打倒甘愿为人民献出一切的人,则在人民心中永生。
一、1、文中写了两种人,其实是两种对立的阶级,写另种人是为了反衬鲁迅的伟大
2、本文的表现手法是对比
3、一、活着----死了
死了----活着
二、骑在人民头上--俯身做牛马
三、刻名字想不朽--情愿做野火,等火烧
四、别人不能活--为多数人更好的活
五、摔垮--记住
六、名字烂的更早--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七、下场可以看到--抬举的很高很高
三、1、作威作福,横行霸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活着为自己,死后想留名 为人民而战斗,为革命愿献身
3、侵害别人的利益 捍卫别人的利益
四、知识:
1、对比
2、形象化
道理:
1、要为人民,为社会,要勤勤恳恳,乐于奉献。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2骑在人民头上的,终被人民打倒甘愿为人民献出一切的人,则在人民心中永生。
第五篇:八年级下册教案 语文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非常诗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科海泛舟”,这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科技活动中练习写作与口语交际。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五篇课文中,《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高人。此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是围绕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另外,“背起行囊走四方”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初二上学期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本班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目前班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我们这样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因此,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3).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14).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15).要求写一篇小论文。
1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7).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8).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五、教学进度表(以实际教学周为准)
第一周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2)
1、《藤野先生》(2)
第二周2、《我的母亲》(2)
3、《我的第一本书》(2)
4、《列夫.托尔斯泰》(2)
第三周5、《再塑生命》(1)
综合性活动.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4)
第四周6、《雪》(2)
7、《雷电颂》(2)
8、《短文两篇》(2)
第五周9、《海燕》(2)
10、《组歌》(2)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2)
第六周21、《与朱元思书》(2)
22、《五柳先生传》(2)
23、《马说》(2)
第七周24、《送东阳马生序》(3)
25、《诗词曲五首》(2)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古诗苑漫步(1)
第八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古诗苑漫步(2)
11、《敬畏自然》(2)
期中复习(2)
第九周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期中总结
第十周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2)
13、《旅鼠之谜》(1)
14、《大雁归来》(1)
15、《喂——出来》(2)
第十一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4)
16、《云南的歌会》(2)
第十二周17、《端午的鸭蛋》(2)
18、《吆喝》(2)
19、《春酒》(1)
20、《俗世奇人》(1)
第十三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6)第十四周26、《小石潭记》(2)
27、《岳阳楼记》(4)第十五周28、《醉翁亭记》(3)
29、《满井游记》(2)30、诗五首(1)第十六周30、诗五首(3)期末复习(3)第十七周期末复习(6)第十八周期末复习(6)第十九周期末考试(6)
2011-2012学年
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王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