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色彩板书的运用

时间:2019-05-15 05:4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色彩板书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色彩板书的运用》。

第一篇: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色彩板书的运用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色彩板书的运用

摘要:板书是教师利用黑板,运用文字、符号、表格、图形进行辅助教学的一种最平凡、最基本的教学手段。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板书的特点及其在数学课堂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色彩的早期认识,色彩的特征,色彩的视错觉以及小学生的色彩心理进行描述探讨了彩色板书的设计原则。在板书的设计中,充分合理的运用色彩能够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较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情趣和感染力的内容。颜色所具有的潜在能量能够帮助老师将本课重点难点有条理性的传达给学生,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达到省力和高效的目的。关键词:色彩,小学数学,板书,高效课堂

如果说用色彩描述出的世界是一副美轮美奂的画面,那么用色彩诠释出的数学课堂就是一次思想与视觉的盛宴。小学数学课堂早已从恪守陈规走向了新颖独特的道路,对于课堂板书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如何将彩色粉笔与小学数学板书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也是一门引人深思的学问。从理论出发,用实践证明,色彩理论在小学数学板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小学数学板书的特点

板书是教师利用黑板,运用文字、符号、表格、图形进行辅助教学的一种最平凡、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数学板书是数学教师对教材进行科学研究,并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作为板书,他与其他学科的板书一样,具有教育性、浓缩型、共用性,共生性等

特点,但由于数学学科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因此数学板书又有其独特的地方。像数学这种学科,文字书写较少,大多为数式推导,几何图形等,若想使小学数学板书成为教师教学的助手,学生学习的参考,使它的辅助性更强,更有助于课堂教学,就必须先了解小学数学教学板书的特点。

(1)造型直观、新颖、优美

数学板书的造型依据教材特色、教学情景、学生实际、教师个性,做到直观、新颖、优美。

(2)结构严谨、有序、巧妙

数学板书给人带来的美感,除了直观形式的外在美,还有其内部组合安排的严谨、有序、巧妙之美。这一点既体现了教材及编者有条不紊的思路,又表现了教师授课井然有序的教学思想,这同时也对指导学生“学习思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板书构思、构图的自然巧合、妙趣横生,给学生带来一种“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美感。(3)色彩恰当、蕴藉、和谐

数学板书也应当充分体现出色彩恰当、蕴藉、和谐的特点。恰当,是指合理的搭配色彩。板书有强调作用,白色外加其他颜色可以突出重点、难点、疑点、要点以及特点;蕴藉,是指板书色彩含义深刻,富有象征意味,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和谐,是指板书色彩搭配协调,有审美价值。色彩使用要以白色为主,和谐配以其他颜色,做到浓淡相间、色彩相宜、主次分明。

(二)小学数学教学板书的作用

(1)对于教师而言,板书富有操作性

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很强,很看重教材知识的衔接,因此课堂的板书要有利于教师讲课的展开,知识的传授,这样才能够更方便的帮助老师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以及能力的培养。同时才能更有效的使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板书也是教师用来吸引学生上课注意力的一种教学活动。一副精美漂亮的板书不但可以突出教学目标及重点,还可以使老师轻而易举的推动课堂教学的进行,只有让学生全神贯注于课堂,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

(2)对于学生而言,板书具有导学性

板书的直观性,逻辑性和启发性都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识理解,促进学生课后对课堂内容的记忆再现。板书可以有效的将教师,学生,课堂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完全的融入到课堂之中,更好的让学生对教学知识有着充分的感受及体验。教学板书的内容与形式,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教师对于板书的设计会随着学生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逐步地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的板书更有助于学生对课堂重难点的接受与掌握。

(三)如何提高色彩板书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教师不应长时间的让学生注视黑板。黑板的深色与书本浅色的鲜明对比,很容易

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视力。

(1)了解小学生的色彩心理

色彩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并使人产生色感,导致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事实上,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过程是同时交叉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色彩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甚至不同性别、不同成长经历的人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和心理影响。有些色彩能够给学习者带来积极的心理影响,刺激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有些色彩会压制学习者的情趣,带来消极的,不利于学习者学习的心理效应。

小学生的年龄范围大致是6—12岁,这一阶段的学生会表现的比较活泼,更感性,是比较直观的阶段。因此,此阶段的学习者大多喜欢代表热情、醒目或者干净的颜色(如:蓝色、黄色、红色等)。

通过小学生色彩心理的研究,为小学数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合理使用色彩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只要教师在板书设计中合理的运用色彩心理,选择合理的色彩配色方案,必定会大大提高板书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2)合理运用色彩理论进行教学板书

为了能够使一堂小学数学课顺利的进行并且达到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的,教师一定要在上课前精心的为板书进行设计。如

果说板书进行合理的排版能够增强板书的直观性,那么选择恰当的色彩就能轻而易举的突出数学课堂教学重点,引起学生注意。一副好的美术作品,上色是关键。而一幅优秀的板书,色彩同样能够“点睛”。每种颜色自身都带有神奇的魔力,可以代替文字传达出重要的信息。所以在数学教学板书色彩的设计上,不仅要依据小学生的色彩心理进行选色,还要遵循一定配色原则。如果随意乱用的话,不但损坏了板书的审美性,还会大幅度降低板书在教学课堂中的辅助功能。

白色

属于无彩色,在板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副板书80%采用白色粉笔,这似乎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色彩学给予了合理的理论解释。从色彩构成的原理上讲,因为黑板的墨绿色容易吸收光,其反射较弱,与不吸收光的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能够使学生轻松的看到黑板上所写的字。从色彩搭配原理上看,墨绿色是明度相对很低,白色是明度最高的颜色,这种“明度差配色”的方案能够给人留下醒目深刻的印象,从而更有效的传达出初中数学教学内容。

红色

在可见光谱中,红色光波最长,穿透力强,折射角度小,在空气中辐射的距离远,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臵深,给人以逼近感和扩张感。因此红色也是很多教师在板书中喜欢用到的颜色,一般可以用在数学的重要内容上(如定理、定义、公式、法则等

内容)。红色带给学生视觉冲击性大,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写板书时,就算不告诉学生这个公式的重要性,当红色出现时,也会让学生产生警惕感。当然只有红色面积比较少的时候,白色粉笔才能衬托出红色内容的注目性。因此,如果教师想要用红色粉笔说明定理定义的重要时,最好不要将整个定理写成红色,这样持久的警惕感会引起学习者的视觉疲劳,从而抹杀掉红色本身的作用,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黄色

在可见光光谱中,波长适中,但明度最高。黄色与红色相比,其视觉接受度更为容易。黄色没有色差,当进入学习者眼睛时,恰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具有醒目,显眼性,一目了然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板书中,通常可以用黄色粉笔标记出数学定义中的关键词语,加强学生对定理定义内容的掌握。

蓝色

在可见光谱中除了紫色,蓝色波长最短,在穿透空气时形成的折射角度较大,辐射的直线距离较短。蓝色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臵也最低,被视为远逝色。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板书中标注重点内容时不适宜使用蓝色,宁静的蓝色只会给学生带来轻松感。在板书中教师可以利用蓝色作为区分色,例如在讲解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以用蓝色的线段标出应用题中的关键条件。

荷兰画家凡〃高曾说过“没有不好的色彩,只有不好的搭配。”色彩是一种语言的表达,它既体现了视觉的冲击力,也体现了色

彩在情感上的暗示与传导。只有依据色彩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初中生的色彩心理需求,从而为数学教学板书选择出恰当的色彩,才能正确的传达出有效的教学信息。因此一副板书优秀与否不在于色彩多与少,而在于色彩是否正确和完整地传达内涵。很多人应该听过,颜色不要超过三种的说法,即不要超过三种色相的搭配。在数学教学板书设计中,考虑到墨绿色和白色出现的必须性,选择彩色粉笔时最多只能再选两种不同的颜色。如果超过了这个数量的话,板书会显得很混乱,失去有效传授知识的作用。

(四)色彩板书在教学中的典型运用

板书中的色彩是课堂上没有声音的语言,老师对于颜色合理的运用可以更为直接的反映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会涉及到许多抽象文字的叙述。例如在倒数定义进行讲解时,利用红色的记忆功能以及黄色的标注作用就能够快速的帮助学生读懂倒数的文字叙述,从而加深理解。

黄色的醒目性让定义的重点字一目了然,非常直观的反映出倒数必须是两个数,且互为倒数,不能独立称之。用颜色对板书进行了有效修饰之后,教师不用过多的语言同样可以让学生明白倒数的特点。

小面这幅板书是关于比的初步认识例题讲解,目的是让学生

掌握什么是比,比的各项是什么。板书的排版非常整齐,但只有白色粉笔的运用,这使得板书的美观度降低了不少,时间久了也会引起学生的眼睛疲劳,思维停顿。如果加些色彩进去,会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并记住重点。

上面这幅板书是通过运用红色、黄色和蓝色的对比关系进行搭配,图中利用黄色的标记半径,运用蓝色画出了直径,红色标注圆心O。三种种色彩的搭配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对于圆的各部分有了充分的认识,利用直观的色彩加深了抽象的理解。

色彩板书是教师精神劳动的艺术结晶,是教师创造性的思维体现。好的板书不仅在内容上完整系统,概括深刻,而且在外观上引人入胜,新颖独特。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学生的特点以及环

境的特点进行灵活设计教学板书,不仅为了给学生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还能在教学中起到形象传神,激情引趣的积极作用。同时教师还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板书审美,使学生积极参与板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参考文献

1] 伍棠棣.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88.[2] 刘显国.板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236.[3] 解基程.基础色彩[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1.6.[4] 潘红莲.色彩构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4.[5] 郭凯军.色彩心理浅谈[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3,(2):75-77.

第二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板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板书

邮编:416300

单位:古丈一小

作者:向智慧 职务:教师

职称:小学一级

电话:***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极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精确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小学生“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特点,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板书,才能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板书不仅可以概括教师上课时进行讲解(或讲述)的教学内容,补充教师上课时口头语言的不足,而且板书又有具体性与形象性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教材的重点和实破教学难点;同时,教师还可以用正确、美观、整洁、规范的板书陶冶学生爱美、欣赏美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实现学生数学书写的规范化要求。因此,板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一点呢?本人结合十二年的教学经验简单谈一下,供大家商榷。

一、板书的基本要求

1、板书文字书写的基本要求。对写字的要求是书写正确、端正、清晰、规范,最好用正楷字,要遵循“横平竖直,结构匀称”,切忌草书和怪字。不写错别字,更不能自行简化,自造文字。此外还应注意字的大小适当,不能自行简不能太小,应使全班学生都看得清楚,注意横行要水浃,行与行间应有一定的间距。

对数字及符号的写法,不但要求规范书写,还一定要到位,对数字可选择字贴上的写法,即美观又好看。

2、板书要有计划。在备课时,要考虑板书的设计。首先,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设计板书。板书的应是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或重点内容,应尽量突出重点,做到少而精,不可多而杂。板书的重点是一些重要的概念,要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对于辅助演算,可把它放在次要位置(一般在黑板右边)。其次要考虑板书的合理布局,数学教学中,板书量大,但黑板的容量有限,教师应全面设计布局,对整个黑板要有一个预先的安排。讲述内容不必全部写出,应选择重点或主要内容;非重点内容,讲后可以擦掉。总之,只有做到有计划安排板书,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完成。

3、板书要有启发性。板书要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体现认识的规律。公式的推导。要上下对齐,注意类比,有利于学生自己领悟出规律。重视典型例题的板书,例题的讲解以及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具有示范作用,教师应认真板书要讲究书写格式,特别要注意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作图时应讲究技巧,边画边讲解,讲过题后马上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课堂练习,这样学生在启发中巩固了知识。

4、板书应有知识系统性及连贯性。系统性及连贯性是教学本身的特征,设计板书时就应特别注意。此外板书有所保留,这样,知识思维连贯,讲述也紧凑,节省了时间。

5、板书应注意知识的巩固。讲新课时,就应想到知识的巩固,必须有课时小结,适当地安排板书。板书时上下对齐,左右并列,图文对应等都有助于巩固新知识。

6、板书的示范性。板书要注意教育的示范作用,教学术语和叙述要严谨,证明题作图及代数论证、演算的书写都应规范化,一律按课本格式书写,教师的当堂绘图的过程就是学生的严格训练过程,一定要严格按照“制图标准”来画。

二、板书的技巧

1、板书不宜跳步过大,在板书证明题目或是计算题时,都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不顾同学们的可接受性,任意跳大步;在学生不易懂的地方,不要轻易地板书“易知”、“显然”等文字,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2、板书时要注意式子和图形的配合。在讲解几何问题时,如不画图,不易考虑解题途径,因此我们应先在黑板上画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画函数图像时,也应与函数的性质相符,即图文要相配。

三、板书的作用

板书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1、结合板书讲清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细胞,进行准确判断的依据,实现恰当推理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在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具体内容,用逐步书写或绘画所需讲解的图形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讲解的知识重点上来,从而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及难、由表及里、由简入繁地学好数学概念。

2、结合板书,推导数学公式、法则、定律

同济大学陆敬严教授深刻指出:“教师的工作,一靠说,二靠写。”说,就是讲解;写就是板书。一堂数学课上得成功与否,讲解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板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正确、具体、形象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推导出数学公式、法则、定律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数学知识。

3、结合板书,帮助学生揭露隐蔽条件,正确解答复合应用题 板书是述诸视觉的,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板书,还可以板画,运用板画可以帮助学生揭露复合应用题中隐蔽的数量关系,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

总之,数学教学中板书切不可忽视,良好的数学板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由此可见,成功的教师,总是在板书的问题上煞费苦心,精心设计,力求完美:内容应当写在什么地方;例题及必要的配图应当写画在什么地方;课前准备的挂图、小黑板应当挂在什么地方;利用现代化手段映像应当投向什么地方;哪些需要课前板书的,应当充分准备好;为了辅助语言表达,可以随写随擦的应当写在什么地方等等。决不可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东写一条,西画一片;写了就擦,擦了再写。以至后来巩固复习需要这些内容时,到处找不到,弄得学生眼花缭乱,头绪不清。有人常将整个黑板大致分成三部分,自左至右或中、左、右顺次板书:要保留的宜写在中、左,不要保留的宜写在右。这样,一堂课上完之后,主要内容就留在黑板上了。学生需要回顾,教师需要小结,都十分方便——这是非常可取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对学生来说,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是已经学过的,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教师只是相机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样做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可以建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推进式的教学结构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例如:在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后,出示这样一个问题:将三角形另外两个叫遮住后,告诉你露出的一个角是直角,你能不能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如果露出的是一个钝角,它是什么三角形?露出的是锐角呢?

设置了情境,提出了问题。下面就是学生解决问题了,前两个问题很好解答,但也把学生学生引入了歧途,学生根据前两题的经验判断露出锐角的一定是锐角三角形。但是很快的就发现了问题(任何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露出锐角并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于是学生就开始了自主探究学习,完善问题的结论。

六、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体验成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脱离实际的教学,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身边的事物隔离开来,既不利于他们理解抽象概括的教学知识,又无法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教学中,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自然。课堂教学的过程,始终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始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寓言、故事、竞赛等多种手段组织教学,创设愉快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讲比例尺,从学生的照片和校园平面图切入,一下子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又如,在教学正比例时,我问:不许登高,你们能测量出教学楼有多高吗?你能知道旗杆有多高吗?看一看杆高、影长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从而把学生的兴趣集中引向了研究、探讨和寻找结论的途径上来。

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促使学生一次又一次探寻新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等。其三,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教师不可急于应用公式解决问题,而是继续启发学生探究。如果只用一个三角形,你能转化成一个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这时,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自主学习的劲头十分高涨。在互相协作中,将一个三角形分割、拼揍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进而又推出三角形面积公式。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了发现者

五、培养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然而,学生主动提问的很少。为此,我在教学中抓住对易混淆的疑难的内容质疑,促进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索,去打开智慧的大门。如教商不变性质,教师出示120÷20=6这道算式进行分类再分类:(1)(120×2)÷(20×2)=6

(2)(120×3)÷(20×3)=6(3)(120+5)÷(20+5)=(4)(120-10)÷(20-10)=11(5)(120÷4)÷(20÷4)=6

(6)(120÷5)÷(20÷5)=6(7)(120×10)÷(20×10)=6

(8)(120÷2)÷(20÷2)=6(9)(120×3)÷(20×2)=9

(10)(120×2)÷(20÷2)=24 让学生自行探索,发现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规律后,教师要求看书学习,然后让学生提出质疑。“同时”“相同”是什么意思,深化学生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扎实、引深、拓宽,形成知识链。

以上是我在尝试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一点思考,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学得主动、生动。其次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三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备课二级传导材料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巴吉垒小学

王忠敏

2013-12-19

一、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学习特点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为接受性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出来的最多是主动的接受,这不符合自主性的意义。其次小学生更不会与学生一起以合作的方式来探究问题,大多是抱着完成学习内容的心态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与教师的课堂效率,学生也丧失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与创新、合作、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无疑为教学添加了新的活力。

1、探究模式下的研究性。探究模式主要是通过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来增加学习的创造能力与加深学生对探究性的过程的认识。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具有研究性,不再要求学生简单的理解与接受知识,应给予学生学习方向,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知识,尽量摆脱前人的探究模式,以自己独特的模式去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2、开放性与实践性。在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开放性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会大胆尝试新的方法,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案,深化体验,并让学生自己总结问题,同时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来获取知识,评价也呈现多元化,整体过程表现出发散性、求异性等。实践性则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依据日常事务,来找出客观规律,促进探究习惯的养成,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了探究知识的能力。

3、学习的主体性。在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着引导、激励、辅助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与其它学生在数学实践中的测量等活动中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价值,集体感受成果,同时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反思与探究,感受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这样学生成为了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依赖学生的记忆与模仿能力,更多的依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主性的实质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驱动与选择性学习。学生按照自己学习的意愿自觉与主动学习,依据资料、经验分析处理解决问题。自主性具体体现在学习空间、目标、方法等的自主性,它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这种自主性减少了教师主宰学生学习的现象,他们主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促进创新能力。在以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前提下,老师起着诱导作用,学生通过把生活实际作为研究的对象,充分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并积极的与学生配合,以小组或集体等多种形式为单位,提供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在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与自己的经验为主导性情况下,常常能提出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身能力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3、形成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具备的数学意识、交流能力、应用等能力,这些能力更能让学生适应数学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下,学生逐渐形成了自觉、主动、开放等良好的数学素养。

三、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数学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价值定位于以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为核心,强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其教学方式可概括为“听中学,练中学”,而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再局限于“知识”、“学科”等狭隘的范畴,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思想。那么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呢?下面,我就以教学“找规律-简单的搭配”为例,就新课程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作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课堂教学可从学生容易接受的生活原型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教师由情境引出学习课题,学生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例如:课件出示小猴挑选运动服装的场景

师:今天,森林王国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拔河比赛,并邀请我们小朋友参加,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看,小猴正在挑选比赛服装呢。它有2件背心,3条短裤,从中选一件背心、一条短裤配成一套服装,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你们愿意帮小猴的忙吗?

生:纷纷猜测,各抒己见。„„

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探索现实的、未来的问题氛围之中,让他们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真正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个体探索、尝试解决

教师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精心安排个体独立探究的内容,提供充分的参与时间和空间,使全体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参与到异步、高效的独立自主学习中,自我尝试、自我探究、自我体会、深化已有知识、掌握新知识、建立新理念、发展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

例如:教师提出要求

(1)到底有多少种穿法呢?请你拿出图片移一移、配一配,用操作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2)学生动手操作。„„

在这个环节中,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初步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达到促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充分发挥。

(三)小组互助、组织交流

在学生独立尝试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小组讨论,通过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将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成果,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对新知学习及学习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例如: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结果。

A、没有规律地搭配,没找全。

B、找全了但比较乱。

C、从背心出

分别和三条短裤配,共有6种配法。

D、从短裤出发分别和两件背心配,共有6种配法。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时进行组织交流。

师:每个同学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讨论一下,哪些想法是正确的?生:„„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不是合作学习的旁观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发表看法——交流意见”的数学活动中加深知识理解,获得新的发现。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机评价,还应特别关注后进生,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使小组学生成为最佳的学习伙伴,达到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集体评价、难点剖析

小组学习、交流后,师生应对小组汇报的探究结果进行评价,或对有些学生没有想到的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同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在自评与互评的活动中,在教师的精讲剖析下,使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次得到发挥,对知识、技能得到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小组反馈后,教师提出问题。

师:如果不摆图片,你有什么好方法把6种不同的搭配方案表示出来呢?

生:我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这样更方便。

师:怎样连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

生:有规律地依次连线。

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全班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有规律地依次搭配比较好,并且学会用连线的方法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案。这样的教学效果,远比教师自己说出结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在于根据教材,延续上面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精心安排变式的,综合的问题。学生则通过解决问题,逐步学会知识,建立或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

例如:出示2种饮料和4种点心,饮料和点心各选一种,小猴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例如:《田忌赛马》的搭配。

这几个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又延伸于例题,富有变化,而且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在学生积极的活动中,其思维不断得到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课堂教学形式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提倡自主、参与、竞争、合作的学习意识,通过师生互动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四篇:漫谈自主合作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

究能力的研究

观城镇联校

张建国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体现过程性,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与方法;突出创新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为出发点; 凸显探究性,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合作、探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和教师教学的主要方法。所谓自主学习即一种自主性的独立的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探究学习,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能够活泼、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思维。以下笔者是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中提出的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和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课堂上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

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街接。更重要的是要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传统教学的“问答式”、“说听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举手再发言、只有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 “即时发问”的现象。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即时发问”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使教师能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各类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因为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发问”,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即时发问”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因为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发问”,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马上急于告诉学生,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四、开放思维,留足探究空间

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要保证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才有可能获得合作学习的成功。在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时,一定要保证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能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争论表达”。学生才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也就非常活跃,流畅,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争,敢说,学生群体才能产生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群体共生效应”才有可能产生。学生的创新欲望就被激活,创新的见解就会不断涌现出来。可见,给学生学习留足探究的空间,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才有可能取得合作学习的成功,同时有利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

五、适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1、评价时间要及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是为了进一步指导与改进教学。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学生多次自我反馈的机会,使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成为一种习惯。

2、评价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学生的视角来认识,要以学生个体纵向比较为主,要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享受成功的体验,在同学之间的互评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欣赏他人、建立自信,从而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3、评价方式要多样灵活。可以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融为一体; 可以是书面形式的评价,也可以是口头形式的反馈。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更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总之,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教学观上,教师不仅重视创设情境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要,使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积极进入状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更重视对小学生的提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师生观上,小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观察者、交流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更多的学习空间、学习权利、学习时间还给了小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了小学生。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成长,双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贾再洪,蒋勇.教给学生什么样的数学[J].教学与管理,2005.[3]黄晋耀.以新课程理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云南教育,2005,(8).

第五篇:谈化学教学中板书的运用规范

转自发表吧 论文范文发表论文

谈化学教学中板书的运用规范

作者:汪嵘

摘要:结合教学实际讨论了合理运用教学板书的重要性和化学教学板书的运用规范,其中包括教学板书的科学性、概括性、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和谐性等。

关键词:教学板书;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79-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3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发展要求之一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这些学习目标的达成需要依靠化学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来努力实现,其中优美的教学板书是必要方法之一。诚如李如密教授所说:“教学板书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特点,好的板书对学生是一种艺术熏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见教师合理运用教学板书之重要性。

教学板书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素材,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在黑板上、投影上、屏幕上,用书写文字、符号或绘图等方式,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手段。一般言之,化学教学板书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科特点具有科学性、概括性、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和谐性等一系列特征。

一、教学板书的科学性——准确规范,逻辑严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科学性是教学板书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教学板书的科学性主要包括教学板书的书写准确、规范和逻辑严谨。教学板书对学生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板书向学生展示书写化学用语的示范、解题格式的示范、绘图等化学基本技能的示范以及化学学习方法的示范,所以如果在板书中出现某些科学性错误(如表1),必定给刚刚接触化学的学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师在使用教学板书时,一定要保证板书的科学性。

化学教师在使用教学板书时除了要避免错误以外,还要注意版面设计的科学性。如板书字体的大小要恰当,要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板书内容的多少而确定,尽量保证所有学生能看清板书内容。板书内容要简练直观、条理清晰、主次分明;书写要工整规范,行间距离要恰当;各种颜色的使用要适度,点到即止等,以保证板书的科学性和示范性。

二、教学板书的概括性——紧扣教材,突出重点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和精华,也可以说是一种“微型教案”。特级教师斯霞曾说:“好的板书对于提纲挈领地了解课文内容,对于把握住课文的关键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必须慎重考虑,精心设计。备课时,我常常为设计少而精的板书费一番心血。”可见在课堂教学时,体现教学板书的概括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进行板书设计时,要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能够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炼和浓缩教材内容,使板书既精炼又能够反映教学核心内容、重点学习任务和基本知识结构,使教学板书成为“浓缩的精华”。

【板书示例1】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P56

2.公式:Ar(某原子)=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完整地反映了原子的构成,原子内部各微粒之间的关系及相对原子质量等重要知识点,结构简单,脉络清晰,逻辑完整,不但突出了知识的重难点,还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内容形成整体认识,清楚地把握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教学板书的直观性——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一般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并掌握宏观的、直观的知识与规律,不少化学概念、原理(尤其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和一些复杂计算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使得学生的理解会比较困难,这些难点往往又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板书中配以简图或者用动态的多媒体画面,使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形象而直观,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有关知识,以期能巧妙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板书示例2】

7g粗锌(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示例2是关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一个计算题,此类题型学生理解的难点在于反应后溶液质量的计算。课堂上教师若仅仅用口头语言来讲授其内在的逻辑顺序,学生难于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知识点,教师巧妙的用示意图分解难点,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是有益的。

【板书示例3】

氯化钠的形成:

示例3是氯化钠形成的微观过程,这个微观过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较难理解与接受。运用简图描述微观过程或者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变化过程,使学生脑海中形成生动直观的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形成正确的概念及原理。

四、教学板书的启发性——巧妙布白,启迪思维

教学板书的基本功能之一在于通过精炼的文字使教材简约化,突出重点知识,使学生增加对教材认识的清晰度和整体感,激起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所以,好的教学板书就如同要交给学生一串钥匙,使学生用它打开学习的大门,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具有启发性,能引起联想,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想象和记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引起思索。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学板书进行布白处理,将部分内容通过丢空的办法使之隐去,形成板面上的“空白”,适当地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空白之中的内容,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都大有裨益。

【板书示例4】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三、含碳家族的纽带关系: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碳酸

碳酸钙

这是第六单元复习课的部分教学板书。学生通过大半节课复习以后,小结阶段请他们在主要物质之间标上相互转化的箭头,寻找他们之间的“纽带关系”。这样的板书布白设计再次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潮,既对本单元基本知识进行一次再回顾,又留给学生进一步思索的空间,任由他们自己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使整堂课的思维活动用一张图贯穿起来,这比单纯的回顾效果要好的多。

五、教学板书的趣味性——激发兴趣,活跃气氛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卢梭也认为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甚至产生热爱,不需教师要求便能积极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板书中文字、符号、图像的多样化组合,具有在呈现时间、颜色差异等方面独具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特有的好奇心,让他们认识到复杂的教学内容原来可以只用几个字来归纳,也可以通过优美的图形来表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众所周知,教学内容的不同,板书的形式会有所不同。其实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也会因为教师侧重点的不同而使得教学板书千变万化。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可以打破固定模式,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设计出百花齐放、生动有趣的教学板书,着意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

【板书示例5】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燃烧的三个条件组成了一个“火”字,缺少任一条件又变成了“灭”字。学生饶有兴趣地看着板书的变化,在笑声中充分理解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六、教学板书的和谐性——切合时宜,恰到好处

古人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教学板书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等因素有机地、和谐地融入教学过程,与其它的教学手段共同构成一个协调的系统,促进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1.与教师讲解和谐

教学板书只是教师教学手段之一,它与教师的讲解要互相协调、配合默契。教学板书和讲解的配合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先讲后书、先书后讲和边讲边书。对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的概念、原理可以采用先讲后书的方式。在引导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时则可以采用先书后讲的方式。在演示解题过程、强调解题规范时往往采用边讲边书的方式。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也不要拘泥于某一种方式,三种方式都有可能用到,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教学智慧。

2.与学生思维和谐

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所以教师就应该设计和使用符合学生知识基础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以及符合学生思维的教学板书。如在复习《酸、碱的性质和用途》时,教师常采用学生回忆并轮流回答的方式来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总结,因为学生回答的知识点顺序往往无法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所以教师往往采取先讲后呈现的方式来一起回顾所有知识点。其实教师完全可以使用如PowerPoint中“触发器”的功能来创建交互式教学板书,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幻灯片的相应位置而使知识点再现,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3.与多媒体技术和谐

在很多的化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板书已经成为了主角,传统的教学板书日益被“冷落”。诚然多媒体教学板书可以包含文字、表格、图形、动画及声像文件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使整个教学更丰富、容量更大、更有趣味性。但是也容易造成学生兴趣转移、不易抓住重点、推导过程过于仓促、思考分析时间不够等问题。所以教师要切合时宜、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板书和传统教学板书,使之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即使板书赏心悦目,也使它内容充实、逻辑条理清楚,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在化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学板书的合理运用既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一幅漂亮的板书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陶冶,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刘知新,王祖浩.化学教学系统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 郑长龙.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5-265

[4] 刘显国.中小学教学艺术实用全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68-330

下载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色彩板书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色彩板书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能......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10-21 13:12:13 发布人:≮雨滴≯ 板书艺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板书作为书面语言,在教学中具有重要......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歙县城关小学 刘永霞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一些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设备也逐渐地走进农村校园,多媒体教学这一新的学与教的方式出现了。它彻底改变了我们传统......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现代社会正逐步走进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2000年修订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有这样......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现代室内设计对色彩的运用 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也能营造不同的生活情调,这是毋庸置疑的。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色彩变得越来越重要,被设计师越来越成熟的运用,营造出各式......

    服装设计中色彩运用(英文)

    Costume design in colour is applied In the clothing design, color plays a visual marked effect, people first saw a color, followed by clothing styles, the last......

    探究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精选]

    探究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八一希望小学 何秀萍 内容摘要: 现代教学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