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时间:2019-05-15 05:4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第一篇: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田径

我国最早的田径教材是1961年《田径运动的教学与训练》。(近代教学论基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主张建立学年制和分班授课教学制。

体育教学原则有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的运动量原则和巩固提高原则。(名词)自觉积极性原则是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性,使之处于主动积极状态。

(问答)直观教学方式(田径教学):动作示范;直观教学;生动形象的语言;正误对比的进行示范。

(名词)循序渐进原则是指田径运动的教学项目、进度、内容和方法的安排,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学生的负荷量更应贯彻增加——适应——再增加,不断提高的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是在田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材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与安排,使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各种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田径运动具有竞技和锻炼两种属性。

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的任务:发展身体任务;掌握“三基”任务(知识、技术、技能);教育任务。

田径运动技术教学阶段和方法是教师为完成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程序、途径和方法。是以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为依据的。(问答)“基本技术”的两条标准(中学田径运动教学内容):动作的形式和结构要符合生物力学和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要求。大多数学生经过学习和努力能够掌握的技术。

田径运动技术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示范法、完整和分解练习法、游戏和比赛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等。(1)讲解法(言语法):a.讲解目的要明确;b.讲解、内容要正确;c.要抓住田径运动技术的关键、重点、难点,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d.讲解要富有技巧和启发性,教师讲解语言要清晰。(2)示范法(直观法)(概念):是指教师通过具体动作范例,与讲解法结合,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了解动作的方法、要领,以指导学生技术动作和进行技术练习。(3)完整和分解练习法

体育课和田径运动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在田径运动教学中,产生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课的组织不严密,场地,器材检查不细致和布置、使用不合理,练习技术的方法有错误,运动量过大身体疲劳。针对上述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教师应把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措施纳入备课工作内容。教师应在上课前提前到达运动场,检查场地是否平整、器材是否牢固以及场地、器材布置是否合理等。上课时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随时注意集中学生参加练习的注意力,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练习。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切合实际和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运动量等。要遵循田径运动练习的安全常规进行练习。

(填空)田径运动教学能力培养的内容:田径运动实践能力、田径自学自练能力。短跑是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缺氧情况下完成的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能改善肌肉物质代谢的特点,提高人体运动器官在缺氧条件下工作的能力。

短炮技术四个阶段: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四个阶段基本任务:(1)起跑任务是对枪声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一个较大的向前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的条件。(2)起跑后加速跑任务是在较短的距离内,尽快地发挥到较高的速度,迅速地转入途中跑。(3)途中跑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4)终点跑任务是减少速度下降的幅度,尽量保持高速度跑过终点。目前国内外成人正式跨栏跑比赛项目男子有110米栏和400米栏,女子有100米栏和400米栏。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正式开始了110米栏跑得比赛。美国k.杜马斯以17.6秒的成绩获得冠军。栏架设置:成年男子标准栏高106.7/91.4,起点至第一栏13.72米栏间距离9.14米,最后一栏至终点14.02米;成年女子栏间距离8.50米,最后一栏至终点10.50米;栏架最大宽度为1.20米,底座最长0.70米,栏架总重量不得少于10千克。

跨栏跑是在快速奔跑中跨越固定距离上设置的固定数量及固定高度的栏架。

跨栏步是指从起跨脚踏上起跨点开始到摆动脚过栏后着地为止。跨栏步技术包括:起跨、过栏与下栏着地等动作阶段。评定标准:起跨速度快、角度小,过栏时身体重心接近栏顶、上下起伏小、腾空时间短,下栏积极平稳、减速少、整个动作连贯、协调,与平跑相比的速度少。起跨是指起跨脚踏上起跨点到后蹬结束离地的整个支撑时期。

(填空)跨栏跑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跨栏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通过教学提高速度、增强弹跳力、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

57年郑凤荣以1.77米破世界纪录,田径史上第一个创世界纪录的人。

起跳任务是在助跑取得水平速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获得最大的垂直速度、运动的方向,为腾空过杆做好准备。

跳远的助跑必须做到快、准、稳、直四字要诀。78年把男子铅球重量改为7.26千克,(概念)最后用力是推铅球技术的主要环节,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出手的速度,投掷的角度和出手点的高度。

握抢方法:现代式握法、普通式握法。持枪方法:肩上持枪法、肩上持枪法。田径教学常用术语:(1)田径运动是由走、跑、跳、投与全能所组成的运动项目。(2)田赛通常指以远度和高度计量成绩的跳跃和投掷项目。(3)径赛通常指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4)田径运动教学:田径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过程。(5)田径运动训练:田径教练员对田径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过程。(6)短跑:400米以及400米以下距离跑的通称。(7)起跑:短跑运动员从静止的预备姿势至开始跑动的过程。(8)躯干前倾角:短跑身体前倾时,人体的脊柱连线和地平面垂直线构成的夹角。(9)前摆:短跑中,摆动腿超过支撑腿的垂直部位积极向前上方摆动的动作。(10)步频:人体跑动时,单位时间内跑的步数。(11)支撑反作用力:人体用脚支撑于地面或蹬伸支撑时,地面给予支撑腿的大小与支撑腿的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的力。(12)实效性指在完成动作时,能充分发挥人体的运动能力,从而产生最大的作用并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13)经济性:指在运动过程中,合理运用体力,在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前提下,能最经济的利用人体的能量,避免人体能量不必要的消耗。(14)跨栏跑:在分道赛跑中依次跨过按规定距离的栏架的竞赛。(15)起跨:跨栏跑时从起跨脚踏上起跨点到结束后蹬动作的过程。(16)起跨角度:跨栏跑起跨动作结束时起跨腿与地面夹角,一般约为68度~72度。(17)跨栏腾起角:跨栏跑跨栏时身体重心腾起方向与水平面向的夹角。(18)攻栏:跨栏跑时准备跨栏的动作过程。(19)剪纹:跨栏跑过栏时摆动腿和起跨腿的一个交叉动作称剪绞动作。(20)跳高:为克服垂直障碍的跳跃项目(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21)最后用力:推铅球时充分发挥人体各部的力量,集中作用于铅球,并沿适宜的角度将铅球推出的过程。(22)最后用顺序:当滑步或旋转结束时,右脚着地后右脚积极蹬伸,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转动,上体在转动中逐渐抬起,身体重心逐渐移至左腿,胸和头部转对投掷方向。两腿蹬伸、挺胸、抬头,右臂迅速有力地将球推出。(23)超越器械:推铅球时,经滑步或旋转后,躯干和下肢快速向前移动,形成身体超前于铅球的状态。(24)地斜角:铅球出手一刹那的高度与铅球落地点之间的连线,与通过出手点为地平面的平行线之间的夹角或与地面之间的夹角。(25)鞭打:掷标枪时投掷臂爆发用力掷枪的快速动作。(26)运动负荷: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运动员有机体制施加的训练刺激。(27)运动强度:指在单位时间里直接反映练习时有机体的用力程度。(28)技术训练:为使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29)超量恢复:指运动时被消耗的物质在恢复到原来水平后出现超过原来水平的机能状态。(30)战术训练:为使运动员能够根据比赛双方实力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掌握和协调完成各种战术的方法。篮球

现代篮球运动自1891年起源于美国。

当代篮球的发展趋势:高、快、准、全、变、女篮队伍全面向男篮化靠近。篮球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

篮球教学方法:语言法(语言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直观法、练习法、完整与分解法、游戏法、比赛法、训练法。

篮球技术教学四个环节,即讲解、示范、组织练习、纠正错误动作。篮球战术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战术方法并学会在竞赛中运用。中学篮球的教材内容,分为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中学篮球教材的特点:教学时数有限,但稍有伸缩性,并注意男女区别对待;教学内容精练,重点突出;教材针对性强,重视应用和锻炼效果;注意中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强调教材的教育性,符合教学任务的要求。

篮球技术是在篮球比赛中所运用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分为进攻与防守两部分,它是篮球比赛的基础。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教材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术和战术,使他们初步学会打篮球;重点教材的教法要简便易行,既需要的场地器材不宜过多,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达到全面锻炼身体的目的。

篮球技术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两部分。

移动时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控制自己身体和改变位置、方向、速度,争取高度所采用的各种动作方法的总称。

移动的主要环节:保持正确的准备姿势控制好身体重心身体各部协调配合。

传球四要素:传球的持球手法、传球用力、球的飞行路线、球的落点,达到传球应准确、及时、隐蔽、多变的要求。

传球技术由准确接球、接球和接球后动作组成。

单手胸前传球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右手传球时,两手将球引至右肩下部,右手腕稍向后屈,手心向前,左手扶球的侧下部,出球时右臂短促前伸,手腕急促向前抖翻,同时食、中、无名指用力弹拔,将球平直向前传出。

投篮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动作,它主要由掘球方法,瞄准点,投篮力量的运用,出手角度,出手速度,球的旋转,抛物线和入篮角度等环节组成。

运动技术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和手脚协调配合。

动作方法:高运球抬头,目视前方,上体稍前倾,以肘关节为轴,用手按拍球,拍球的落点在身体侧前方,球的反弹高度在腰、胸之间,一般拍一次球跑两步。低运球抬头,目视前方,两腿迅速弯屈,降低重心,上体前倾,靠近防守队员的一侧,用身体和腿保护球。同时用手腕短促地按拍球,控制球从地面反弹的高度在膝部高度,以摆脱防守。持球突破是持球队员运用脚步动作与运球技术相结合的结合的快速超越对方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进攻技术。

抢篮板球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由抢位、起跳、空中动作和获球后动作四个环节组成。篮球战术组成基本要素是技术、方法和形式。

篮球学术用语:篮球运动风格:通常指一个队在比赛中经常表现出的技术、战术和作风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特点的综合。比赛节奏:比赛过程中技术、战术行动的快、慢、张、驰的变化。战术结构:是战术基础、战术环节和战术细节的总称。篮球意识:篮球运动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过程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心理素养和生理机能的反射能力。防守意识:运动员在比赛中对防守所具有的强烈欲望和行动。篮球基本技术:篮球运动员必须掌握最常用、最基础的技术。运球: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按拍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技术。篮球进攻战术:指在篮球竞赛中进攻队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全体队员相互间协调配合的组成形式和方法。战术形式:按一定原则构成具有不同组织方法和表现手段的战术名称。组织战术要素:是技术、原则和方法。技术是战术的基础;原则是组织战术的准绳;方法是战术的具体内容。体操

徒手体操是指按照人体解剖结构的特点和人体的运动部位遵循一定的顺序,由举、踢、摆、振、足尊、转体、绕环、屈伸、跳跃、跳跃等一系列徒手动作,以不同的方向、路线、幅度、频率和节奏等影响因素所组成的身体练习。

体操的分类:以练习形式分:徒手体操、持轻器械体操和器械体操两类;按内容完成:基本体操、竞技性体操、团体操。竞技性体操包括竞技体操、竞技技巧和韵律体操(艺术体操)体操的特点:普及型针对性广泛采用保护与帮助艺术要求创新性 51年11月24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等委会公布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79年12月2~9日,马燕红在22届世锦赛上获得高低杠冠军。83年10月23~30日,中国男队首次获得22届世界赛团体冠军。

体操四大流派:德国体操、瑞典体操、天鹰体操、丹麦体操。

男子6项,女子4项,分别是在1936年和1952年奥运会上才确定下来的。奥运会体操比赛、世界体操锦标赛、世界体操杯赛。竞技体操发展趋势为“力、美、难、新、稳。” 体操常用术语:滚动:身体不同部位依次触底或器械,但不经过头部翻转的弧形动作。有团身前后滚动、挺身滚动等。滚翻:身体不同部位依次触动或器械,并经过头部翻转的动作。悬重:身体某环节握或挂在器械上,使肩轴低于对支点产生拉力的一种姿势。支撑:身体某环节撑器械,肩轴高或平于器械轴并对支点产生压力的姿势。成:指完成动作的结束姿势,用“成”表示。接:指单个动作之间要求连续完成时,用“接”表示。开始姿势:指由什么姿势或动作开始,如直立、助跑、手倒立。队列队形练习的口令特点:短促口令:只有口令,发音短促有力(如“立正”“稍息”“报数”)断续口令:预令和动令之间有微歇(如“第*名,出列等)连续口令:预令的拖音要根据练习的场地大小、学生人数的多少,决定拖音长短,动令则短促有力(如向右——转)影响徒手体操动作效果的基本因素:身体姿势、动作方向、动作幅度、动作路线、动作速度、动作频率、动作节奏(七个方面)武术

”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中的”偃闭武术,阐扬发令”。武术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对抗格斗、套路演练。

武术的内容按运动形式基本上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作为素材,按攻守进退的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成。可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对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等。

集体演练是6人以上集体进行的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的演练。练习时可变换队形,也可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格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斗勇较技、较力的对抗性练习形式。武术特点:以攻防技击动作为基本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具有整体统一的运动观念具有广泛的适应性a形式多样、内容丰富b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c不受时间和技节多的限制

中学武术教学方法的应用:讲解、示范、示范面与位置、领做与口令、纠正错误(示范面有正面、侧面、背面和镜面四种)

武术图解知识一般包括运动方向、运动路线、往返路线、动作名称和要领说明等方面。识图自学方法与步骤:看图和动作名称看文字说明深化提高 中学武术教材内容包括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和攻防练习。特点:注重基本练习;易学易记;武术特点突出。

中学安排武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数量不宜过多准备活动有针对性以集体教学为主精讲多练静止动作时间不宜过长加强安全教育培养骨干 中学武术套路教学步骤: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要求姿势准确和工整动作贯串完整体会动作的协调配合。教学要求:重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优先传授难度动作;突出器械的基本技巧。武术基本功是指武术运动中具有共性的基础训练为内容,以获得和运用武术技法必备的各种能力为锻炼目的的一类运动形式。手型:拳:动作说明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关节;要求与要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掌:四指半拢伸直,拇指弯屈紧扣与虎口处;要求与要点:掌心开展,竖指。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要求与要点:尽量屈腕。什么战术基础配合:传切、突马、掩护、策应。

第二篇: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未来发展趋势

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未来发展趋势

对于一个身在北方的学校,天气往往是阻碍体育课教程的客观条件,而学校一些外在的体育器材也是阻碍体育课的发展,例如:在北方学校很少有学校有体育综合馆,而一些偏远的学校就更不会有馆了。针对于我们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条件,浅谈一下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我们学校的体育教学是这样安排的,高一学年必修,高

二、高三学年选修,至于各学年上课的内容,由各学年的备课组长定。我们学年教学开展情况,高一,田径、武术、毽球、冰上。高二,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冰上。高

三、网球、排球、足球、篮球。在这里值得一提的便是冰上教学,2011年根据黑龙江省省委书记提出的发展黑龙江省冰上体育特色教学,一经提出黑龙江省各个市积极响应,为此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冰上体育教学,这对于北方学校冬天上课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冰上教学,从单脚支撑到弯道滑行共学习了两个学期,大部分学生的掌握情况还是很理想的,学生在学习时都能够虚心请教,积极练习。冬天教学课程是根据天气情况和外在因素而开展的,东北是典型的冬天长、夏天短,所以开展起来是很方便的,对体育教学还是提供了一门新的教授课程。但是,对于春秋和夏天来说,体育课是进行选修体育项目的,但是也会存在一切弊端,学校只有一个篮球馆,选修羽毛球与乒乓球的同学是在馆里学习的,但是场地有限制,这样对体育老师的教学能力就有了很大的难度,既要把课上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又要保证课上的教学质量与课堂的纪律。这样就要求教师要进行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在新课学习前,教师要为学生出示精心编制的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进行自学课本。预习提纲是学生预习的“指向针”。把学生在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解题规律都编成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探究去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对预习的内容要能及时反馈,教师再根据学生预习中暴露出的学情再进行有的放矢的二次备课,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重难点问题,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为新授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建立集体讨论、资源共享、个人调控、教后反思的集体备课制度。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准教学的起点;要客观分析冰上教学的技术动作,优化教学内容;要注意目标的可检测性,制定明确、具体、科学合理的课时教学目标;要选择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备课组从本学校的实际出发,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相互切磋,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集体备课、协调合作是提高教学的前提。备课要有化解重点难点的“分解”动作,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对相关知识点能举一反三,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同一个问题,使学生温故知新、触类旁通。注重教学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转变教学行为,做学生的促进者、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做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兵教兵的教学模式。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新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运用,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避免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合作学习要有实质性问题,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较多。表面热热闹闹,实则无效。)要关注学生以及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以学论教。要给予学生一个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要对弱势的学生多给予一些关照,做到让好学生得到发展的同时,弱势学生也能获得学生一定的学习效果。

实施目标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定标”。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制定或选择明确具体、可行的科学化、行为化的教学目标。(2)亮“标”。在课堂上教师—开始就要让学生知道这一节课要干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要达到什么要求。(3)靠“标”。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方法、手段选择的科学性与否等都要依据是否有利于既定的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来衡量。如果不利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就要及时进行调整。(4)看“标”。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最重要的是要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高低。我们一般把85%以上的学生通过85%以上的当堂达标形成性测试题作为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基本标准。否则,则视为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开展目标教学,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性评价, 创建了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新型的师生关系已经确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的学习和探索。

通过学习现代体育理论的教学中未来域发展趋势而言,了解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一、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近些年来,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思考范围正在不断地开拓,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应在全面回顾和审视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道路、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科学的把握未来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学科体系的构建,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使其能够以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将是大有益处的。沿着现代体育教学理论发展的轨迹,可以将发展趋势发展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体育教学思想逐渐科学化

科学化的核心是什么呢?应该是按教学规律办事,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体育教学实践。由于我国体育教学经历自然体育、经验体育思想的影响,所追求的主要是个体水平上的生物学效果,体育教学科学化程度比较低。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改革,体育教学思想从比较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思想,发展到多种体育教学思想互相争鸣和互相借鉴,初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围绕教育方针和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主动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等将具有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随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心理科学和“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体育教学也重视对自身规律的研究,从而促进了体育教学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学思想逐渐科学化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体育教学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这体现了教学活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必然联系。体育教学应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从而决定体育教学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体育教学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可接受性相适应,揭示了体育教学从纯生物学效果向“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三维体育发展的趋势。2.体育教学的教养、发展、教育的职能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统一实现的。

体育教学是教学职能的载体,体育教学的教养职能表现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增强体育文化素养;体育教学的发展职能表现在除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人体各项能力外,还应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以及观察、思维、创造能力等;体育教学的教育职能体现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教学过程之中;体育教学具有的教养、发展、教育三种职能都是对提高身体能力以外其他各方面的提升。例如,这种体育文化素养不仅体现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还要学会如何欣赏体育竞赛,如何发现运动美的一种能力,还可以通过参与比赛运动增强团结意识,培养不认输、勇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困难的思想品格。

3.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从总体上看,教师的教是代表社会的要求,是社会文明所要达到的内容,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师教的能力。再者,教师的教又是以学生的学为转移的,从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体育教学的最优化也正是取决于教学内外条件和因素的最佳配合及协调统一上。

(二)体育教学目标日趋综合化

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反映了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社会缓慢发展时期,科学技术不发达,因此,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受前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着让学生掌握“三基”,注重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代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形势下,通过体育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要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智能和创造能力,健全的个性以及良好的品德。因此,如何使学生得到统一协调的全面发展,成为当代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追求的目标。

1.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与发展学生的智能相统一

体育教学是从属于学校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是学校教育目标系统的一个具体的方面。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与智能的发展是紧密联系,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的。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技术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而智能的发展又是获得知识、技术技能的重要条件,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把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作为教学目标,而且要把发展智能,培养创造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例如,培养学生会观察、多提问、勤练习、善思考的能力也是智能培养的一种体现,这四种能力也是智能培养的基础。观察力是智力发展的窗口,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从不同角度观察、观察教师、观察自己、观察别人,都会加深动作表象,巩固动作记忆,也利于自己发现问题;多提问是在教学中学生要多谈谈自己的感受,对于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有疑问应该大胆提出,得到解决之后才会印象深刻;勤练习是指在教师讲解之后给学生留下充分时间,由学生自主练习,养成习惯,并由学生分组练习、互教互练,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指挥学生的练习;善思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所需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教师可以组织以探讨会、评论会等多种形式在课上课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协调发展 首先解释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是指认知活动或认知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

非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又称非智力因素,它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der,1953)提出,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除智能因素以外的但对智能的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具体说来它有以下一些心理因素所组成: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等。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认知因素方面的发展,而且涉及到情感、意志、兴趣等非认知因素方面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当前进行的“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等教学改革就十分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认知因素,变“苦学”为“乐学”,对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

3.注重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学生的和谐发展不仅指身体发展,而且包括心理的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由于经常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够形成人的性格,锻炼人的意志力。”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智能、情感、思想品德、身体发展等,应始终置于综合培养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学目标日趋全面,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塑造健全完美个性的人。

(三)体育教学方法整体优化

确定了体育教学目标,具备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就成为体育教学系统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学方法的合理组合、正确运用,是实现体育教学最优化、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示范,强调课的组织严谨,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模仿学习状态,体育课的效益难以提高。因此,专家学者、体育教师在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在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使体育教学方法达到最优化,具体表现在:

1.改革体育教学方法的主导思想,提倡启发式

体育教学方法不仅是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手段,而且也是培养学生主动练习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开始重视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的合作,这种合作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如在课堂中运用“小群体合作教学”的方法,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愉快学习的原则,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使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教师再针对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即可以改善课堂气氛,又可以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分类

体育教学方法的重要问题是要将众多的方法进行科学的分类,从而根据各种方法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划分归属,建立体育教学方法体系,从整体上把握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作用和使用范围,以提供最佳的教学方法选择。对于这一点我国的体育教学理论曾经有多种分类方法,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方法,也有着不同的分类,通过总结、比较、分析,我国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根据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将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教师主导型、学生自主型和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第二类,根据体育教学任务进行分类,将完成某一类教学任务常用的方法相对地分为一类。例如传授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能,锻炼身体的任务等;第三类,根据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进行分类,将信息传递方式相同的方法性对地分为一类,例如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传递等;第四类,主要根据体育教学方法使用对象进行的综合分类。例如普通体育教学方法(讲解法、动作示范法、练习法、程序教学法等),大纲中各项教材的具体教学方法(短跑教学法、调高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这也是一种分类方法,但是,如何分类才是最科学、合理、实用的,仍是今后需要研究探讨的课题。

3.体育教学方法的优选

它是从教学效益的最佳化着眼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最优化结合的方案。因此,应以整体的观点从多方面考察教学方法的功能。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方面: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原则的标准,教学目标的标准,学生学习锻炼的可能性标准,现有的教学条件标准,教师自身的特点标准。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单纯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是不行的,所以教师应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体育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它要提供如何有效地达成既定教学目标的程序。体育教学模式在我国开展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对于体育教学模式的本质、概念、特点等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是对于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理论中的积极意义确已逐步形成共识。

1.体育教学模式是联系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效途径

它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其理论性在于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各要素加以互相组合,以实现某一教学任务的策略体系,是对体育教学规律、原则的反映,其实践性在于它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理论,是对一般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可操作化,因而易于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为教师提供成套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使教师明确如何进行教学,成为师生双方教学活动的指导。这对于解决我国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和拓展体育教学 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体育教学模式日益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体育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自我探索,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把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示范、引导与学生的观察、讨论、练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条件。例如,“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等。

3.体育教学模式向多样化和多种并存的方向发展

教学模式是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和实际化。由于设计的原理不同,其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在结构和功能上也会有所不同,这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不同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只是一个实践的框架。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广泛地吸收国内外先进的体育教学模式,又不断创造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并将之付诸实践,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正向着多种模式并存、相得益彰的方向发展,模式开始多样化,互相借鉴、补充,正在形成各自的特色。

(五)体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体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把现代技术引进体育教学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教学手段对沟通信息,调控教学,加强教师的指导水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特殊作用,于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同时现代化的高效率的体育教学手段也在不断革新,这也成为现代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1.教学场馆与设施的现代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逐渐加大了对教育事业资金的投入,提高了硬件设施的质量和数量,使得学校在硬件方面更加完备。如体育场馆的修建,健身房、游泳池、网球场的配备,健身器材的增加,以及电子测控手段的应用,都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2.视听技术的广泛应用

高水平赛事越来越多,更多的体育明星成了学生们的偶像,随着媒介平台的宣传力度的扩大,电视、录像、音响、计算机、多媒体等光电设备被广泛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例如让学生观看一些重要赛事、了解学生所关注明星的信息,以及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分析明星的技术动作特点,这些都能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关注,提高信息的反馈效果,有利于调控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体育教学器材设备向普适性、多功能方向发展

体育教学器材设备建设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需求,并朝着新颖、美观、趣味性与实用性结合,一物多用、经济、耐用,使用方便、安全,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各种废旧物资,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家长、群众的积极性的方向发展。

(六)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化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与标准,对体育教学的质量进行定量与定性的价值判定。它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过程。教师在预定的教学目标指引下,运用多种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学习行为都能够随着教学的进展而有所改变,进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要知道教学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针对结果实施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

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学评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准确、全面地评价体育教学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想真正达到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化,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重视教学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现代体育教学评价的思想观念 正确的思想观念是体育教学评价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灵魂。教师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评价的观念,就是要充分认识教学评价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建立教学评价为体育教学服务的体系,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观念,将评价做为常用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动力。

2.客观综合地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

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是体育教学评价的两个有机联系的基本功能,在实施体育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注意把教学评价与体育教学的其他组成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为评价而评价。综合功能有效发挥应是在开展体育教学评价活动中始终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3.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使体育教学评价走向科学化的基础。一方面,我们应加强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课程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结合理论研究开展体育教学评的价实验改革研究。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评价有益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自己的实验研究,转化、吸收、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评价理论体系。

二、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积极学习国外的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同时,国内的专家、学者、教师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出发,进行了各种规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研究出了许多适合我国学生实际情况的新教学方法。从对现代教学方法特点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当代体育教学方法研究与发展的整体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目标将更加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强调突出健康目标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关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从实际出发,打破一堂课一个标准负荷、一次考试一个尺度“一刀切”的格局,改变传统封闭的体育课程与教学设计模式,多视角、多维度地关注学生主体作用和参与意识,提高体能水平与体育的乐趣,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当今体育课程提出以教学达标统领教学内容的选择,强调要突出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这一发展趋势就是要强调突出健康目标。“突出健康目标”对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开发运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将更多的借鉴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得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创造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深入研究,都对现代体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有所启发,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当代产生广泛影响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例如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法”,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式教学法”,洛扎诺夫提出的“暗示教学法”以及前苏联赞可夫、巴班斯基等人的教学方法理论,无一不是建立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因此,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及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必须与现代心理学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要以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的坚实理论基础,构建和发展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论体系。

(三)在体育教学方法中将更加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体育教学方法更强调将感知、思维与实践这三个环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生动的感观、认真的思考、积极的运动,来有效地达成体育教学目标。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者对非智力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认为人的意志力、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促进学生的能力和治理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广义上讲就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各样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从狭义上说,非智力因素是由以下五种因素组成,即: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以狭义的非智力因素看,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个整体,非智力因素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它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解、强化等一系列密切联系的作用。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推动他们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而且其内部驱力较大,维持时间也较长。因而现代体育教学法很注意研究和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强调激发、利用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是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体育教学方法要与教学实验紧密配合

教学实验是建立和发展现代体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源泉,是检验其理论科学性的重要手段。教学实验可以验证人们提出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并可以为发现和构建新的教学方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实践依据,可以对引进和借鉴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检验、改造和发展,最后形成适合本国或本地域特点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新构建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具体化并付诸于教学实施的操作程序,而实验的结果又将进一步检验、充实、完善这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发展表明,正是由于教学实验广泛深入的开展,促进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不断走向现代化,不断丰富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内涵,从而形成了今天多样综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因此,教学方法研究与教学实验的紧密结合,成为现代体育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研究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以系统化、组合化、多样化的观点研究体育教学方法

现代系统论的科学发展对教学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研究的理论依据之一。按照系统论的理论观点,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体育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的要素。依据系统理论研究教学方法体系,首先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孤立地研究教学方法,而必须从构成整个教学体系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着眼,去研究和考察教学方法的功能与作用效果,并从体育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功能定位出发,研究如何使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与其他构成要素有机结合,以实现整体和最佳功能为指导思想,发挥体育教学方法的自身有效作用。其次,要打破传统的各种教学方法彼此孤立,缺乏相互联系的讲话、形而上学的状态,将各种体育教学方法按照科学的方法,祖健成为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体系。在这个系统中,每一种体育教学方法作为该系统中的一个组成要素,既有其自身特点、使用范围和条件,又有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点。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实现体育教学方法综合化、系统化的基础和前提。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的重点并不在于创建新的方法,而重在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的结合、组合、综合,在于发觉教学方法的潜在功能,构建教学方法整体的最优化理论体系。

结合上诉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对我们现有的体育课也有了一定的教学模式与改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未来教学目标与传授的教学内容也有了一定的改进,对校本教材的发展也有了理论基础的前提。

第三篇:教学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教学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教学

B.学科教育

C.课堂教学

D.课堂活动 2.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部分。A、主体

B、客体

C、中介

D、范式 3.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

A.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B.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C.主体与特殊客体的关系

D.交互主体的关系

4.学校中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目的 B.教学规律

C.教育方法

D.教育法规 5.以下的哪一选项不是教学工作必须完成的任务?()

A.培养思想品德

B.传授文化科学知识 C.提高升学率

D.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6.学校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作业

D、课外辅导 7.成为教学活动根本因素的是()。A.学生

B.教师

C.课程

D.方法

8.最早总结出“教学相长”教学原则的是()一书。A.《教育学》 B.《论语》

C.《学记》 D.《演说术原理》 9.“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量力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0.在我国最早提出并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11.“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12.世界教育史上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13.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理论的是()。

A.捷克的夸美纽斯

B.我国的蔡元培

C.德国的拉特克

D.德国的赫尔巴特 14.()标志着独立教学理论初步确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我国的《学记》

C.拉特克的《改革学校和社会的建议书》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5.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C.《教育论》 D.《教育漫话》 16.()标致着独立教学理论的形成。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我国的《学记》

第1页(共14页)

C.拉特克的《改革学校和社会的建议书》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7.被认为是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是()。

A.《爱弥尔》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漫话》

18.历史上第一次揭示“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并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赫尔巴特

19.由()提出并由他的学生发展了的“五段教学法”曾经统治欧美教育界并影响到中国和日本。

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卢梭

20.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1.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A.复习

B.呈现

C.拓展

D.方法 22.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

A.情感领域

B.思维领域

C.意志领域

D.思想领域 23.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B.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 C.智力技能、态度、动作技能

D.认知领域、态度、言语信息

24.明确提出教学目标分类课题的是()的教育家。

A.中国

B.美国

C.苏联

D.德国

25.“泛智课程说”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其创立者为()。

A.赫尔巴特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卢梭

26.杜威提出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来组织课程。这种课程类型称为()。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学科课程 27.杜威提出实现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具体途径是()。A.经验

B.活动

C.做中学

D.主动作业 28.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29.在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可称为()。

A.直线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30.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同时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A.天津西学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天津水师学堂

D.京师同文馆

31.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62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49年

32.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

A.裴斯泰洛齐

B.福禄贝尔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33.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缺点在于()。

A.对基础差的学生不利

B.对基础好的学生不利

C.对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不利

第2页(共14页)D.不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34.教师指定参考书和布置作业、学生独立学习教材后完成作业,通过后再继续下一步的学习,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称为()。

A.文纳特卡制

B.特朗普制

C.道尔顿制 D.贝尔——兰喀斯特制 35.道尔顿制的创立者是()。

A.帕克赫斯特

B.华虚朋

C.凯勒

D.杜威

36.设计教学法的创立者是()。

A.帕克赫斯特

B.华虚朋

C.凯勒

D.杜威 37.被称为导生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

A.道尔顿制

B.班级授课制

C.贝尔兰喀斯特制

D.文纳特卡制

38.一名教师采用同一内容、同一方法教授全体学生是指()。A.分组教学

B.班级教学

C.性别教学

D.体能分组

39.下面属于普通教学媒体的是()。

A.模型

B.计算机

C.幻灯

D.投影 40.关于教学模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学理论与活动实践的结合体

B.教学内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

C.教学活动局部与整体的共同体

D.教学过程中一成不变的独立体

41.第一个比较完备的现代教学模式是()。

A.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模式

B.赫尔巴特的阶段教学模式

C.杜威的活动教学模式

D.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 42.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可称为()。

A.直线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43.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是()。

A.赫尔巴特的“阶段教学”理论

B.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C.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D.裴斯泰洛齐的“基础教养论”

44.教学模式最早由()提出来。

A.奥苏贝尔、布鲁纳

B.乔伊斯、韦尔 C.皮亚杰、西格尔

D.杜威、塞林

4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A.随机访问教学 B.情境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问题教学 46.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A、行为发生是否是有意的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 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以上都是。

47.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B.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

C.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D.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

第3页(共14页)48.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称为()。

A.机器教学

B.程序教学

C.强化教学

D.编程教学 49.20 世纪60 年代以后,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不仅在理论上强调教学理论必须以现代心理学为基础,而且直接参与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实验研究。如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就是其中之一。

A.程序教学法

B.发现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50.小刚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51.小林总是上学迟到,为此老师取消小林一次春游特权,以后他很少迟到。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52.被称为教育史上的一次产业革命是()热潮的兴起。

A.程序教学

B.结构主义教学

C.信息加工教学

D.非指导性教学

53.斯金纳程序教学中提出的教学原则不包括()。

A.小步子原则

B.自定步调原则

C.积极反馈原则

D.逐级分化原则

54.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中,特别强调了学习中()。A.刺激

B.动机

C.反应

D.强化

55.加涅把学习的结果分为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态度和()五个类别。

A.高级规则

B.具体概念

C.价值观念

D.言语信息

56.学习“层级”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柏拉图

C.加涅 D.布鲁纳

57.计算机辅助教学、人机对话、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皮亚杰发生认知论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D.信息加工理论

58.短时记忆中作为某些知觉特征的信息被转换成为概念或有意义样式,为长时记忆贮存做准备的过程被称为().A、选择性知觉

B、语义编码

C、检索

D、注意

59.在加涅看来,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形成过程就是()过程。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言语联想学习

60.加涅按照学生的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五类,它们是()。

A.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研究性学习

B.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概论学习、简单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

C.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链索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

D.理智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61.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桑代克

C、苛勒

D、奥苏贝尔

62、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第4页(共14页)63.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叫做()。

A、概念的学习

B、符号学习

C、命题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64.学习把白菜、青菜、番茄概括为“蔬菜”,这种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连锁学习D、命题学习

65.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66.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67.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的著作()。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过程》

C.《怎样编制课程》

D.《课程》

68.以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作为理论基础和行动纲领的是()。A.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

B.学科结构运动

C.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D.进步主义运动

69.与课程教材的结构体系相匹配,在教学上,布鲁纳主张()。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有意义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70.布鲁纳主张的教材内容组织方式为()。

A.层级式组织 B.直线式组织 C.螺旋式组织 D.综合式组织

71.认为认知结构的组成单元为图式,相当于个体已有的认知经验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冯特 B.皮亚杰

C.阿莫纳什维利 D.维果茨基

72.将特定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用这种方式组织起来的课程称为()。A.直线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73.目前,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A.圆周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层级式课程

D.直线式课程 74.布鲁纳在()一书中提出发现教学法。

A.《教育目标分类学》

B.《教育过程》

C.《教学过程最优化》

D.《大教学论》

75.布鲁纳提出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教学原则不包括()。

A.动机性原则

B.结构性原则

C.程序性原则

D.小步子原则

76.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的教育家是()

A.奥苏贝尔

B.赞科夫

C.布鲁纳

D.皮特斯

77.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用这种方式组织起来的课程称为()。

A.直线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78.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最根本的特点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提出了()。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有意义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79.奥苏伯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第5页(共14页)A.包摄性较广的原则与包摄性较弱的原则

B.说明性组织者原则与比较性组织者原则

C.上位学习原则与下位学习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与综合贯通原则

80.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

A.顺应

B.同化

C.联想

D.平衡

81.提出“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教育家是()。

A.奥苏贝尔

B.加涅

C.杜威

D.布鲁纳

82.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包摄范围上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被纳入较高的上位观念,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这类学习是()。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83.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84.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85.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

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86.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B)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87.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A、表征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

D、发现学习。

88.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A.高速度原则 B.高难度原则 C.小步子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

89.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贝尔提出了()。

A.比较组织者

B.陈述性组织者

C.说明性组织者

D.先行组织者

90.提出教学设计“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教育家是()。

A.奥苏贝尔

B.加涅

C.杜威

D.布鲁纳 91.儿童在熟悉了“萝卜”、“菠菜”、“西红柿”等概念之后,再来掌握“蔬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类型是()。

A.并列结合学习B.归属学习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92.人本主义教育家在教育目标上为之心仪的目标是()。

A.创造性发展

B.潜能的发挥

C.人格的完善

D.自我实现 93.“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94.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存在的。

第6页(共14页)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95.非指导性教学的学习观是()。

A.有意义发现学习

B.有意义接受学习C.有意义经验学习

D.有意义机械学习

96.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97.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98.与传统教学论中那种只注重智力或知识的发展相比,赞可夫的教学新体系实现了教学目标上的转换,这就是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A.一般发展

B.特殊发展 C.全面发展 D.个性发展

99.“教学不仅应当以儿童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这一观点所符合的教学理论是()。

A.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B.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C.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D.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100.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101.维果茨基在其“文化—历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假设理论是()。

A.潜在发展区 B.实际发展区

C.最近发展区

D.现有发展区

102.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这个区域被称为()。A.实际发展区

B.潜在发展区

C.过渡发展区

D.最近发展区 103.维果茨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

A.实际发展区 B.潜在发展区

C.最近发展区

D.远景发展区

104.下列表述中不是赞科夫关于一般发展的论说的是()。

A.一般发展包括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 B.一般发展不等于全面发展 C.一般发展不等同于特殊发展 D.一般发展排斥特殊发展

105.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是()。

A.艺术性与科学性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统一,集体与个别统一

B.直观原则,兴趣原则,活动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C.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D.教学与训育统一,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认知与情感统一

106.下列不属于赞可夫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逐渐分化原则

D.理论指导原则

107.提出“没有分数的教学体系”,主张用实质性评价取代分数的教育家是()

第7页(共14页)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阿莫纳什维利 D.维果茨基

.10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提出来的。

A.凯洛夫

B.巴班斯基

C.赞科夫

D.达维多夫 109.“教学过程最优化”提出教育任务不包括()。

A.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

B.道德教育

C.劳动技术综合教育

D.审美教育

110.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属于()。

A、谈话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111.言语讲授的基本要求可以一言以蔽之:采用()。

A.组织学生的表象

B.联系学生的经验 C.推动学生的参与

D.启发式 112.—皮亚杰:什么是谎言

_ —七岁童:当你说得不对的时候,就是谎言 _ —皮亚杰:2+2=5是一个谎言吗?

—七岁童:不,那不是。那是错误 _ —皮亚杰:错误和说谎是一回事吗? _ —七岁童:不

_ —皮亚杰:有什么差别?

_ —七岁童:错误就是你说的不对,而谎言是真的,只是你没有说它

请问,这是采用()教学法。

A.讨论

B.谈话

C.演示

D.暗示

113.教师对一个完整的课题进行系统分析、论证,并做出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称之为()。

A.讲述法

B.讲读法

C.讲解法

D.讲演法

114.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被称为()教学法。

A.演示

B.呈示

C.展示

D.暗示

115.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而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实验法

B.演示法

C.暗示法

D.练习法

116.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商讨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参观法

117.范例教学模式的倡导者是德国教育家、教学论专家()。A.蒂宾根

B.斯藤策尔

C.德博莱

D.瓦根舍因

118.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119.暗示教学法的倡导者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医学博士()。

A.沙塔洛夫

B.列昂节夫

C.洛扎诺夫

D.苏沃洛夫 120.探究——研讨教学法由()所创立。

A.沙塔洛夫

B.布鲁纳

C.洛扎诺夫

D.兰本达

二、论述题

1.试比较赫尔巴特的阶段教学模式和杜威的活动教学模式之异同

2、试比较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异同

第8页(共14页)

三、案例分析题

1.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本题20分)

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

(1)、“渔王”传授捕鱼技术时所采用的方法是什么?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什么问题?(2)、“渔王”与路人的谈话告诉我们,“捕鱼技术”应该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才有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3)、结合师范教学实践,你认为本案例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2.一位教师在讲授《植物的果实》一课时,课前曾布臵作业,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到教室里来。学生带来的有梨、苹果、香蕉、花生、核桃、葵花子、胡萝卜等。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对胡萝卜是不是果实,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出:“当你对一个事物拿不准的时候,你就拿一个和它类似的东西和它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答案就很容易找出了。”他拿起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问道:“它们有哪些东西相同?为什么它们是果实呢?

“都能吃。”一个学生回答。

“能吃。对,但不一定所有果实都能吃。”教师说。

“都是树上长的。”又有一个同学说。

“苹果和梨都是树上长的,但不是所有的果实都长在树上,花草也有果实。”教师说。

“都是开完花结的果。”又有一个同学说,教师立即加以肯定。

“都有核儿”——一个学生猛然想起,脱口而出。

“是吗?那就要观察它们的构造了。”教师说:“好,切开来研究研究。” 切开后,教师问:“那核儿是什么?知道吗?”“是种子。”同学们回答。

教师:“它的内部构造都有种子,种子是繁殖后代的,那么种子以外这一大部分叫什么呢?” “叫果肉。”一个同学答。

这时,教师总结:“对,平常我们叫它果肉,最外面一层叫皮,但科学的叫法,把种子以外的 第9页(共14页)都叫果皮。”我们都知道开花结果,果实都有两部分,那就是果皮和种子。是不是果实,主要看里面有没有种子。又问:“胡萝卜里面有没有种子呀?” “没有种子,不是果实。”学生回答。

试阐述以上本案例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老师如何应用这些教学方法的?并结合材料分析这些教学方法优点和价值。

3.下面记录的是苏格拉底与青年尤苏戴莫斯的一段关于“正义”的对话: “虚伪是人们中间常有的事,是不是?”苏格拉底问。“当然是,”尤苏戴莫斯回答。

“那么,我们把它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苏格拉底问。“显然应该放在非正义的一边。”

“人们彼此之间也有欺骗,是不是?”苏格拉底问。“肯定有”,尤苏戴莫斯回答。“这应该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 “当然是非正义的一边。” “是不是也有做坏事的?” “也有”,尤苏戴莫斯回答。“那么,奴役人怎么样呢?” “也有”

“尤苏戴莫斯,这些事都不能放在正义的一边了?” “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的一边,那可就是怪事了。”

“如果一个被推选当将领的人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人民,我们是不是也能说他是非正义的呢?” “当然不能。”

“那么,我们得说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 “当然”

“如果他在作战期间欺骗敌人,怎么样呢?” “这也是正义的。”尤苏戴莫斯回答。……

“既然我们已经这样放了,我们就应该再给它划个界限:这一类的事,做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但做在朋友身上,却是非正义的,对待朋友必须绝对忠诚坦白,你同意吗?”苏格拉底问。“完全同意”,尤苏戴莫斯回答。

第10页(共14页)这段对话反映了教学方法中的哪一种典型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其性质如何?组织与引导这种教学方法需要什么策略?

4.以下是罗杰斯的一个学生所报告的罗杰斯本人执教的一堂课的情况:

“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安静,没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此后,举手更多了。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 请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教学模式及其基本思想,并联系实际谈谈此种教学模式对现实教育的意义。

5.以下是一份理科的螺旋式课程计划:

一年级:学习小动物,如兔子或豚鼠的基本需求。

二年级:学习植物的基本需求。

三年级:开始学习与动植物有关的生态系统。

四年级:学习与人类有关的生态系统。

五年级:学习作为不同系统的动植物。

六年级:学习物理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的地球。

七年级:学习家庭实用化学。

八年级:学习城镇物理学。

九年级:学习生物学。

十年级:学习化学。

十一年级:学习物理学。

何为螺旋式课程?这份课程计划的螺旋特性表现在哪?我国目前教材组织的形式是倾向直线式还是螺旋式?为什么会有这种倾向?

5.案例1:崔永元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但数学成绩很差。崔永元在他的《不过如此》中道出原委。事情是这样的,小学时,数学老师发现崔永元上课走神,就把粉笔头准确无误地砸过去,还批评说“你把全班同学的脸都丢尽了”。从此,崔永元患上了“数学恐惧症”,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关闭了数学这扇窗。教语文的王老师对崔永元的第一篇作文大加赞赏,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语文这扇窗分外透亮……

案例2:王老师在讲导管的功能前,他把带叶的枝条插入红色溶液里,放在温暖有阳光的 第11页(共14页)地方晒几个小时。上课时,将枝条一段一段剪下来,分到学生手里。他一边讲,一边提问;学生一边剥、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他们观察到枝条的皮没有变红,中间的髓也没有变红,而木质部变红了。学生看了书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木质部里有导管,能输送红色溶液。有的同学还看到叶子也变红了。这样,学生就搞清了导管有输导水和无机盐的功能。(本题25分)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

(1)、案例1中数学和语文老师在用讲授法授课时同时使用了一种教学方法,请问这是什么教学方法?为什么产生的效果会大相径庭?

(2)、案例2中王老师在授课时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案例一、二告诉我们:“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6.下面是运用“范例教学”思想设计的“农民战争”这一课程的教学程序:

第一阶段,以秦末农民战争作为“个”例,为学生提供大量具体的材料,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原因,农民起义的发展过程,推翻秦朝统治的经过,以及农民战争演变为争夺王位战争的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过程、性质,为第二阶段作好准备。

第二阶段,在学生掌握秦末农民战争的基础上,将已形成的认识与方法运用于对隋末、唐末、元末、明末农民战争的分析,从中比较历次农民战争在原因、过程、结果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概括出古代农民战争的本质。

第三阶段,在对一系列农民战争一般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对社会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认识,农民的阶级斗争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认识等。

第四阶段,通过对农民战争课题的范例性学习,最后获得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规律的认识,政治与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等,并从中得到方法论的培养和训练。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范例教学的理解;并运用范例教学思想写一段简要的教学程序,所涉及的学科不限。

7.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写道:“无论在哪里,在知识的尖端也好,在三年级的教室里也好,智力的活动全都一样。一位科学家在他的书桌上或在实验室里所做的,一位文学评论家在读一首诗时所做的,正像从事类似活动而想要获得理解的任何其他人所做的一样,都是属于同一类的活动。其间的差别,仅在程度而不在性质。学习物理学的小学生就是个物理学家嘛,而且对他来说,像物理学家那样来学习物理学,比起做别的什么来,较为容易。” 这段话反映了什么样的教学思想?你是如何看待这种思想的?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运用这种思想。

8.案例一:

第12页(共14页)片段A: ——晶晶,你的华文测验竟敢只拿10分,你也真客气哦!?

——……

片段B: ——晶晶,你知道你的测验拿几分吗?

——12分。

——进步2分咯。有进步好过没有进步,再继续努力,下次进步5分,OK?

——……

(摘自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

案例二:教师在初二年级上课时,对学生己经学过的功课进行提问。

“喂,你,过来回答。”教师对一个年龄较大的学生说,“你只会散步,却不知道功课。”

“我啥时候散步了?”女生面红耳赤地说。

她感到委屈,没有上黑板。

“任性!“教师讥嘲地说,在记分簿上经这个姑娘打了一分。

“你为什么像圆木头似的无精打采?”教师转向另一个学生。

从此,这个受委屈的学生的绰号“圆木头”就叫开了。

这位教师提问时经常斥责学生,以至使学生们紧张得在回答问题时连话都说不出来。为此,这位教师老是得出悲观的结论:

“还做不出?噢,我早就知道,你是做不出来的。而你,总是摇头,摇头,任何时候,任何东西都不知道,也不会知道。”

一个差生举了手,教师看见学生举起手,朝这个学后点了一下头,说:“我本来想问你,可有什么用处!反正你是回答不出来的。”

然后教师对另一个学生说:“而你,你做完了?奇怪,今天怎么居然给你做对了?”(摘自傅道春:《情境教育学》,87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请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分析,指导性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哪些伤害?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改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

9.新课程实施后的一天,县教研室的M主任在A校长的陪同下,连续听了语文课、数学课和科技课各一节。科技课的内容是“新、旧五元面值人民币的区别”,课前Y老师在每个学生的座位上各放一张新版和旧版的五元钱人民币。上课了,Y老师导入后,学生就开始观察了。他们边观察边记录,课堂显得十分沉静。A校长觉得师生互动不够就有点坐不住了,不停地跟M主任说一些抱歉的话。开始交流成果了,第一个学生讲了八点区别,第二个学生只讲了四点。老师看着第二个学生,问道:“你记录了这么多,怎么只讲了四点呢?”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讲到的,我就没有重复,只是作了补充。”Y老师说:“这样回答问题好。”有个学生可能平时不大公开发言,回答有些紧张,老师耐心地听他讲话,并投以鼓励的目光,这个

第13页(共14页)学生则渐渐地回答流畅起来。一堂课很快结束了,Y老师表扬每一个学生都很认真,都通过自己的探究学到了知识。

在课后的交流会上,M主任的发言令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大为吃惊。他说:“听了三节课,感受最深的是Y老师的科技课。语文、数学课都是集体研究的,教学思路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方式没什么改变,尽管教学显得很精致,但从新课程的要求来看,不能算是好课。而这堂科技课……”。

试分析Y老师在科技课中成功运用了哪些教育方法?并说明是如何运用这些方法的?

第14页(共14页)

第四篇: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1、美的定义:美学的基本范畴和中心问题。美表现于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形态,例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

2、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电影,电视等。

3、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摄影,摄像,电影,电视)等门类。

4、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P13

5、何谓“美育”,美育即“美的教育”

6、“美育”概念的提出者是德国剧作家、诗人席勒,他于1795年发表了《美育书简》,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只用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人性失去了尊严,艺术把他拯救;人在审美中,才是完整的人;由美的对象产生的美就是美育的任务。

7、一般的说,艺术教育可以分为:音乐教育,美术教育(造型艺术教育、视觉艺术教育等),戏剧教育,舞蹈教育,这四大类。

8、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9、美术教育的范畴:以往: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的知识和技法。造型艺术教育:造型元素及其组合规律的运用,工艺和设计的知识和技法。视觉艺术教育: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和现象。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每天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

10、从侧重学科还是学生或社会的角度出发:美术教育可以分为:美感教育与情操教育、创造教育与个性教育、生活艺术教育与社会传达教育三种类型。

11、从目标取向以及教学层面的角度出发:美术教育可以分为:非艺匠养成的古代美育、技术导向的艺匠养成教育、实用导向的造型美术教育、近代中小学普通美术教育。

12、从场所上分,美术教育可以分为:学校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家庭美术教育等。13、2003年4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正式出版。

14、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15、美术课程是为了达到教育目标,选择与组织教育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的计划。

16、美术教育课程包括四个要素:第一,设定具体的美术教学目标。第二,为达到美术教学目标,选择与组织美术教学的内容。第三,根据内容,百年之美术教学计划并实施。第四,对美术教学活动做出评价。17、15世纪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伊拉斯谟认为学生的本性应该是教育的出发点。

18、奠定现代教学法的先驱者是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

19、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为实现教育目的,教育的作用为管理、教授和训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四阶段法:明了,联系,系统,方法 20、五阶段教学法: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应用。

21、进步主义教育家所提倡的活动式教学往往强调:

1、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2、通过有目的的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来获得实用知识;

3、选择恰当的机会表达思想;

4、参加集体活动。

22、布鲁纳在他的著作《教育的过程》中,提出“探究学习”与“科学教育”的观点。

23、后现代主义课程的标准,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

24、关于儿童画发展阶段,罗恩菲德的发展阶段说:6个阶段。

1、自我表现的最初阶段(涂鸦阶段,2-4岁);

2、再现的最初的尝试(样式化之前的阶段,4-7岁);

3、形态概念的成立(样式化阶段,7-9岁);

4、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初期写实的阶段,9-11岁);

5、拟似写实的阶段(推理的阶段,11-13岁);

6、决定的时期(思春期的危机,13-17岁)

25、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则提出“U”形曲线的发展模式。

26、绘画再现的发展模式,来自于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记号过程,结果是“多轴媒体的表现”,并非直线性的发展,即以多元路径取代单一路径的发展。

27、社会性取向的美术课程与教学强调符合社会的需求,学习活动就群体需求与兴趣而展开。

28、萨利是最早的提出“儿童艺术家”这一称谓的学者。他指出:根据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儿童的表现活动是错误的,儿童美术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儿童绘画不是为了再现现实,而是象征性的表达环境,表现出超时代的先见之明。

29、凯兴斯泰纳是采用科学统计的方法进行儿童画研究的首创者。

30、创造性取向的美术教育,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的齐泽克、英国的美术教育家里德和美国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这种以创造主义教学为核心的、注重儿童个性发展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被称作美术教育的工具论。(引导的方法)31、1904年,齐泽克在维也纳工艺学校中开设了儿童美术教室。

32、简答:通过艺术的教育:罗恩菲德提出了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自我表现机会的观点。他认为,儿童的创造是他们的情绪、智能、生理、知觉、社会、审美与创造,这七个方面发展特征的反映。教室对儿童表现的结果,决不能用成人的观点去评价,总之里德和罗恩菲德所提倡的创造主义理念强调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以促进学生个性及创造性的发展。33、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古力为代表提出了“以学科为基础的

美术教育”的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作“美术教育的本质论”。

34、格里尔提出了以四个领域:美学,美术史,美术批评,美术创作为基础内容的美术教育,简称DBAE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他包括以下三个特征

1、涵括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美术创作四个学习领域。

2、教学内容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的递进。

3、课程设计书面化而教学实施系统化。

35、美学:美术品特质,对美术品反应作分析并将分析做演绎,以判断美术品之优劣。

美术批评:学生能叙述作品所呈现之主题,形,色,调子与纹理,分析作品结构,解释作品的意义,判断作品的显著性和重要性。

美术史:认识美术史上的主要作品,分析各种风格,了解美术品的文化与历史。美术创作:发现创作的观念,了解语言或意向,善用材料,以展示作品。

36、吉蒂艺术教育中心根据多元化美术的社会需要,又提出了“以多元文化科学为本的美术教育”。20世界90年代后期,吉蒂艺术教育中心顺应社会与美术的发展,为了更加全面的包容各范畴的视觉艺术领域,将DBAE改名为“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

37、美术教学的多元化倾向:第一,重视文化贡献的倾向。第二、重视美术教育的倾向。第三、重视视觉传达与设计教育的倾向。第四、重视自由表现的美术教育倾向。

38、麦克菲提出了“多元性是艺术教育的核心”。39、1902年清政府颁发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公布但未实施。1904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经国家法令颁布,正式全国实行的第一个完整的近代学校系统。40、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决定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个省率先推行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41、2007年9月起,全国所有普通高中的起始年级全部实施高中新的美术课程标准。

42、经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04)中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43、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总目标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

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总目标包含三个维度: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4、美术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新的教学论中,美术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一种“体验课程”。

45、论述:美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问题解决学习、范例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P114

46、美术教案的目的;第一,整合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进程。第二,增进教师对美术教学目标与程序的思考。第三,记录教师对美术教学观念的理解以及班级教学活动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今后的美术教学活动。第四,了解课堂美术教学活动情况。

47、论述,写教案P123

48、教材,包括文字教材(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图标,教学参考书),视听教材。

49、美术教材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教科书教材,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现实教材,电子教材。50、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基本特征:

第一,将美术教学内容按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分为四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第二,根据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89年级。

第三,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学习活动建议和成就标准三部分组成。

51、论述,对高中美术改革的认识

5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分为5个系列: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53、美术教育 评价是教育评价的组成不分之一,其演变过程与教育评价的整体演变过程相一致。教育评价大致经历四个时期:测量和评价时期,描述时期,判断时期,构建时期。

54、美术教育评价的类别与其他学期教育评价的类别相同,从评价标准体系的角度出发,一般可以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人内评价。

55、档案袋又称成长记录袋,分为5个类型:理想型,展示型(精选型),文件型,评价型,课堂型。

56、建立美术学习档案袋步骤如下:第一,明确建立美术学习档案袋的目的。第二,选择美术学习档案袋的内容。第三,分类和编号。第四,收集辅助材料。第五,结合档案袋的评价。

57、日本小学图画工作科的评价从四个方面出发:第一,对美术的关心意愿态度。第二,发想或构想的能力。第三,创造的技能。第四,鉴赏能力。

58、加德纳强调个人化评价,多元化评价。

59、课程扩展,第一类,扩展计划。第二类,个别深造计划。

60、美术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信息化资源,教师资源四大类。61、校外课程资源:公共文化设施,当地文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

62、简答: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方向:第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将进一步得以拓展。第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深度将进一步得以挖掘。第三,范例课程得以推广。第四,理论研究力度将得以加强。第五,国际交流渠道将不断增加。

63、美术教育研究三个基本要素:

1、美术教育的客观事实。

2、与美术教育相关的理论。

3、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64、美术教育研究的功能:基础研究的功能,应用研究的功能。

65、美术教育研究的原则:第一,从美术教育的特点出发。第二,从国情出发。第三,注重相关学科的交融与渗透。第四,发挥创造性。

66、InSEA,国际美术教育学会,这是世界最大的美术教育研究团体。67、P253的表格。

68、比较研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可以对美术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美术教育的普遍规律以及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世界的结论。可以分为:同类比较,异类比较,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

69、行动研究是质的研究的一种形式,他起源于社会心理学,自然科学,组织科学,社会规划等学科,经历了从理性的社会管理到反实证方法,然后再到社会变革的历程。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到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70、学校美术教学研究水平:直觉观察水平,探索原因水平,迁移广度水平,理论研究水平。71、论文形式:内部结构形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外部结构形式:前言,本文,结论 要素:题目,大小标题,段落,层次 72、论述:P279-281

第五篇: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色彩的冷与暖

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适用学段:第四学段(7—8年级)

教案的设计说明:本课是一节绘画基础课,是为学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而设置的。这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

教学重点: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教学难点 :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学具准备:色彩冷暖涂色印样、水粉画颜料、笔、笔洗、调色盒。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组、色相卡、生活中冷暖色调的作品、色轮等。色彩的冷与暖:冷色:绿、蓝、紫

暖色:红、橙、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导入 新课:

(一)、谈话,引起学生兴趣。

“在讲课之前,先回答老师几个问题。请大家要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来回答,看谁最积极、回答的最好。”

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喜欢穿蓝色的、白色的、红色的、黑色的„„。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觉。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

(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指名回答)---色彩有冷与暖。

(二)、导入

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好”)

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有彩色:除黑白灰以外的所有颜色,无彩色:黑白灰。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展示一些作品,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让学生去亲自感觉。(1)、冷色调画面《雪山》,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观察后回答)---给人以冷的感觉。

(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又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3)、同时显示这两幅画面,让学生再次去体会感觉。

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看哪位同学观察的仔细。(指名回答)

根据回答情况小结:这两幅画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学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

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显示色轮,让学生边观察边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

(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

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

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谁敢上台来试一试?

请一名同学上台板演,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

其余学生从活动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

(3)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色彩的冷与暖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

(4)同样的一幅画面,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冷与暖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

(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

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红绿、黄紫、蓝橙。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书)。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多找一些作品来看看,体会补色对比中的美感。

四、作业 要求:

(一)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

(二)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强烈对比颜色使画面产生对比中的美感。调色时笔要洗干净,涂色要匀。

六、讲评学生作业,课堂小结:

将学生作业 分组(分为冷、暖、冷色调中偏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全部展示出来。评出涂色较匀、颜色搭配较好的作业,给予表扬鼓励。并指出作业 中存在的不足。

教学评价:本课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使学生从色彩的冷暖认识到掌握并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知识这一过程,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个难点。如果单凭教师空洞地去讲解、简单的操作演示,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为了便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我制作了课件,充分利用屏幕展示图片、作品等,通过对比,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不同色彩、画面的冷暖感觉,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讲解举例,比讲解更直观、更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环境中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在教学过程 中,我始终围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主线,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边感觉边动手操作,并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冷暖事物让学生自己举例谈感觉谈体会,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冷暖色的规律,从色轮中找出暖色和冷色。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开阔他们的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教案《色彩的冷与暖》

年级:09级美术教育01班

学号:200988033006

姓名:谭湘愉

下载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自学练习题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1. 科学就是正确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体系化的知识。 2. 科学的三种主要功能:技术功能、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 3. 研究方式: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王守元 苗伟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论著选摘 【摘 要】为了加深对听力理解的认识和提高英语听力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讨论了英语听力理解的性质、过......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试题库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试题 一、填空题 1、西方美育思想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是柏拉图(前427—前347)和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美育思想。 2、“美育”概念......

    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 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会计国际化答:会计方面的题目可以选择如下一些好写的... 1.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有蛮大的变化,可以找......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作业: 结构式研究与非结构式研究各自在社会研究中有什么作用,它们对发展理论的意义何在?(500字以上)试题库: 1.试论述社会学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不同,在社会研究中,如何处理好二......

    《体育教学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号: 二、总学时:32学时 三、适用专业: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 四、选用教材:体育教学原理与方法 五、本课程的作用和任务 使学生了解体育......

    体育理论教学反思

    用问题引领学生进入课堂 所谓万事开头难,虽有十年教龄,可开学的第一次理论课仍让我倍感压力。第一次课都将安排体育健康理论,在本学期第一次课我讲的是科学锻炼的原则及合理安......

    理论教案教学设计《体育与健康》

    营养与健康教学设计 ——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营养膳食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2.进一步了解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3.了解缺......